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古代的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的传统文化

第1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阴阳五行系统;《周易》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space layout in Chinese ancient five line by idea influence, heavy grade, gu,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building site selec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Beijing siheyun layout and the gate position arrangement, suzhou garden landscape layout, etc. Can deep reflect "five elements" concept, but also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building, the yin-yang &five-element school system and foreign elements full combined, such as Chinese ancient buddhist architecture.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Yin and Yang, five line system; The "book of changes"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几千年来它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音乐、建筑、书法、美术、人事制度、处世方式乃至日常语言等等都深深地打上了它的烙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横亘千古,歌舞诗文、典章辞赋无不漫透着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深邃哲思,而在这当中,中国古代建筑把我们祖先的这一整体性系统思想表现得最为典型、详尽。

一、深受“五行”系统影响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这里首先要要说明的是什么是五行系统。五行系统起源于周朝,而《周易》就是以阐述阴阳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所谓五行系统则把世界的结构划分为五种更为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元素:木火土金水。每一元素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木有生发的特性,火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化育的特性,金则有清净的特性,而水则有寒冷、向下的特性。五种元素不是静止不动、互不联系的,相反,它们有着严格的相生相克的辨证关系:比邻相生,隔一相克。按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两个元素之间是相互生发,相互促进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相隔的两个元素是相互抑制的,中土克水,水克火就是此意。五种元素时刻在相互作用当中,但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却是保持不变的。

中国人历来重视等级,外有君臣之理,内有长幼之序。这种人伦秩序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建筑工匠们掌握建筑空间布局的理论依据。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分布非常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五行系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北京四合院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中,其规格和体积容量是不一致的。按文王八卦方位图的解释:“北为坎卦所主,为水,南为离卦所主,为日。”背后有水流动意为通泰,南有日引申为光照门楣,兴旺家族。故四合院大院北面为正房,院子的中轴线贯穿其中,坐北朝南,是院中体积最大的房屋,家中老人,前辈等为尊者都居住在北面正房。大院东西方向为厢房,是家中男子住处,长子住东厢房,次子居西厢房,这一厢房分配亦是根据文王八卦方位图所定,在方位图中,震卦主东方,主家中长男,艮卦主少男,在震卦下方,次于震卦,故长男居东厢,次男居西厢。大院四周皆为男子住房,家中女子,如户主女儿的房屋则被安排在北面正房后面的后院中。

五行系统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另一个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选址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如阴阳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万物皆为阴阳的复合体,天人同一,人物相和。阴阳相调是中国古人所孜孜追求的境界。这种追求同样突出地反映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以及对水土资源的利用和布局上,且以南方的园林为代表。而提及园林,历史上有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苏州园林数目众多,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等,而其中的留园在“风水”角度上颇能体现阴阳五行系统在园林选址及水土资源上的实际运用。

二、五行系统在建筑历史发展中对外来元素的吸收

一个系统要维持自身的稳定与发展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而使其不断壮大,来维持系统的稳定。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开放系统对外来异质异族元素的选择与吸收的问题。五行系统所体现出来的相对保守的思维模式的自我保护性是很强的,在几千年的熏陶下,中国人已经把五行系统的这种自我保护性内化成为内心的一种心理结构,因此当中国人要吸收外来的异质元素时就必定要经过极为严格的筛选,而筛选后还会对其进行系统内部的改造以便使其适应这一系统的内部环境。中国古人对佛教建筑的选择与改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正如前文所讲,五行系统是一个重秩序的系统,它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个有秩序的结构,中国人把这种心理结构投射到外部世界的时候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建筑上体现中国人“有序”这一心理结构的证据就是建筑规划中中轴线的运用。中轴线代表了一种准则,一种秩序和威严。在中国建筑史上,一些建筑的重要性越高,这一条中轴线就越明显,这一类建筑最典型的莫过于紫禁城了。

佛教自东汉永和年间传入中国后其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寺庙”也就开始了其中国化的进程,而中国工匠们对佛教寺庙改造的依据就是五行系统的秩序世界观。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寺庙的布置有两种:石窟寺和塔庙。在印度,塔庙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塔,称为“堵波”。在佛教传入之前,这种塔庙布置形式的建筑形制已经基本定型了:“以塔为核心呈十字对称式。”从中国古代建筑看五行系统理论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此类以某一建筑为主体的布局形式,但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这一主体不是塔而是宫室,所以在中国象征最高权威的帝皇建筑系统中,皇宫的位置是放在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分列轴线两旁。佛教建筑如同佛教一样,作为一种异质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会与中土文化产生矛盾,以塔为中心的塔庙形式就是如此,一个以塔为中心,一个以宫室为中心。中国工匠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在引入塔庙时原原本本地继承其布局形式,把塔放在系统中心;要么引入塔庙,但宫室的中心地位保留,把塔放在次要的位置。毫无疑问,后者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取前者,工匠即使有心,这样布置的建筑也是绝对无法修建的。这样,原本以塔为中心的塔庙形式就被改造成为以殿堂、宫室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的建筑布置形式,塔的位置逐渐偏离了中轴线。佛教建筑的这一中国化进程的代表就是北魏都城洛阳的布局:“北魏都城洛阳在景观上形成了两套并不一致的系统,一方面是以中轴线为枢纽,两侧尽可能对称布局,并且主要是平铺展开的,以充分展示以宫殿为主要目的皇权秩序`系统。”

在寺庙的选址中融入了五行系统,寺庙建筑并没有改变建筑的纵轴为主、左右对称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为保证和造就严南心理必需的.但是寺在山林,自然要求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协调,山中佛寺,以整个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寺的位置,这里佛寺的建筑与风水理论结合起来,山中各寺的位置,与山的形态气脉完关结合,显出整个山的精神。如九华山拜经台寺四面环山,背储天台峰,左是鹰峰,右为金龟峰,前对观因味只有观音峰与金龟峰之间有一条狭长谷口。限于地势,该寺无法正对谷口,于是寺门偏斜,朝向气口.寺内的建筑部件也因与汉文化的观念相结合而有了改变,天童寺前有两池叫.天池一进寺之路两绕两池之中,呈斗形,池为天池,斗当然是北斗,于是在二池之间的路上,这些选址原附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五行思想的形响

五行系统为中国人规范世界、规范人事、规范内心提供了一个依据。这一系统以及由其形成的思维系统是中国特有的,它自我保护性非常强,即使是在对系统外的异质事物进行吸收时依据的也是这种保护性,把异质事物纳入自己的秩序来并且在系统中为异质事物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中国文化对于输入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接受具有十分明确的选择性,往往是那些与原有概念相关的或者是在原有体系中能够较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东西能够得到较快的吸收和长久的留存。”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老子.道德经[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5.

第2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1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蒙古族快速发展中,蒙古族教育也发展非常迅速,在此其中,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精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给现代教育以启迪,明确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现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1.1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年,其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具有较高的需求,并且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中,而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发展也非常迅速[1]。例如,从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上来看,蒙古族注重农耕、放牧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坚韧的品格,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该种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主要是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现代教育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当前经济市场以及科技的发展,并学会如何将其运用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从现阶段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其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而也推动了蒙古族教育的发展。例如,现代教育从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上获得启迪,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科技等。例如,蒙古族在进行农业发展中,积极创新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的需求,并且对文化知识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等,从而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也对蒙古族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也不断的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进而提高了蒙古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3蒙古族民俗习惯的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俗习惯,包括蒙古族也是如此。蒙古族一些优秀民俗习惯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另外,蒙古族的民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汲取蒙古族民族习惯中的精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例如,蒙古族民俗习惯中存在的思进取,勇追求的思想;敢于突破枷锁、勇于创新;注重团结合作,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民俗习惯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以不断的促进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2如何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蒙古族现代教育中,应该积极的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并且积极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开展现代教育,以不断的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2.1将传统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理念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解放思想”,作者认为应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发展[4]。首先,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积极改变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提升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追求,推动民族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的向着现代文明方向发展。其次,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的与蒙古族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实验,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蒙古族现代教育质量,充分做到服务社会、发展民族经济,从而推动蒙古族教育的发展。

2.2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

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应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5]。首先,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的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其次,应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使蒙古族人民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繁荣发展民族经济,而且,蒙古族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通过勤劳和智慧,再加上现代科技的结合,对推动民族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2.3大胆尝试,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蒙古族的民族学习意识、竞争意识较高,勇于去尝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科技,从而提高了蒙古族的现代教育质量,为此,作者认为,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大胆的去尝试,不断的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6]。首先,应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蒙古族人们的责任心,要将民族富强、民族发展作为积极的工作,应全心全意为民族振兴、民族繁荣服务,全面提升蒙古族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现代教学效率,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其次,现代教育中应注重对蒙古族人们的学习生存观念培养,并不断的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激发民族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蒙古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教育等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推动蒙古族的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3结语

第3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重农抑商 传统文化 因素分析

一、我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及演变

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创立当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根据《商君书・外传》的记载,商鞅在秦国实行了“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政策,这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先河。到了两汉时期,汉武帝“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我国历史上辉煌的隋唐时期,“重农抑商”思想略微有所松动,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但是统治者为了限制商业活动,仍然对商市的范围、时间和地点进行了限制。到了两宋时期,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迁,极大的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此时的抑商思想进一步的放松,商市出现了夜市景象,泉州、杭州等港口的市舶贸易十分活跃。应该说,我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在这一时期最为宽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我国工商手工业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手工作坊和雇佣关系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但是明清时期,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没有出现像两宋时期那样“抑商”思想明显松动的迹象。明太祖朱元璋喻告大臣:“理财之术,在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世宗雍正皇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种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从此在明清时期牢固树立。再加之,明清先后实行海禁和闭关,这种“重农抑商”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从上述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重农抑商”思想都是贯穿始终。但从总的历史脉络来看,我国“重农抑商”政策具体表现为:一、统治阶级反复强调“农本贾末”思想,从思想上牢固确立观念;二、在土地及农业问题上不断改革,防止土地兼并,巩固小农基础;如我国唐代的“两税法”改革,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这些都是为了巩固农业基础而进行的改革;三、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活动。如在身份上对商人实行歧视政策,在经济上给予商人重税,在政治上阻断其仕途等。总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重农抑商”政策从未间断过,它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二、我国“重农抑商”政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正如的认识论所说的那样,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的指导。我国在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必然也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被推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并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中,儒家的“义利观”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贵义贱利”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儒家的所谓“义”,是指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观念。正如荀子所言“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而儒家指的“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功利。“重义轻利”更是成为了封建社会判断是非的道德标准,正如《论语》所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从上述对儒家“贵义贱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人们放弃自己的利益,服从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这一思想自然会名正言顺的被统治者采用。一方面,从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要维护统治,就必须以农为本,即农业为国家大义。而工商业的发展,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于国无义,反而会为此而废农时,动国本。且放弃工商之利,也正体现国家轻利。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从统治者角度看,是与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相吻合的;另一方面,从被统治阶级的农民的角度来看,发展小农经济,放弃工商之利,是个人维护国家道义,放弃一己私利的体现,所以处于被统治阶级的农民也必须坚决维护和贯彻这一思想。

2、法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法家历来主张法治,提倡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法家作为“重农抑商”政策的首创者,对这一政策的推动与实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家更为务实的注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认为一国的胜败归根到底的还是经济与军事实力。这与相对理想化的儒、道、墨三家三家而言,更能为统治阶级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具体到“重农抑商”的政策,法家认为“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这说明法家认为工商手工业者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要消耗大量粮食,长此以往,会使国家土地荒芜,经济实力大减。同时法家认为商业背后的逐利性与封建专制主义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因为商人的逐利会导致“民富国贫”。所以,为了禁止商人的暴利,西汉著名理财专家桑弘羊提出要推行“盐铁官营、统一铸币”。从经济上彻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国富”,限制商人暴利。自西汉以后重农抑商、干预经济成为封建社会贯穿始终的社会正统赋税思想。可见,法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道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即“无为”思想。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和应用往往是在王朝建立的初期,即给予百姓“休养生息”。而具体谈到道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侧重于“重农”。因为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往往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经济社会急于修复发展。而在“休养生息”期间,往往伴随着免税和免租的现象,这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家急需财富,一定程度的商业活动即有利于解决百姓生计,又有利于积累国家财富,因此,在王朝建立之初,商业往往是真正的“无为”。

三、我国“重农抑商”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发展。同样的,我国传统文化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应的,此政策的实施也必然对传统文化产生反作用。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为儒、法、道三家的相关理念提供了实践基础。特别是在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之后,统治阶级利用这一工具,将相关思想与封建专制主义相结合,从而使“重农抑商”思想在广大士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从此,儒家思想不断的被加入专制主义思想,腐朽的因素也不断沉淀;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践不断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在不打破这一传统共识的基础上,人们不断的对农业进行改革,包括各种赋税制度、田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创新极大的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外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它产生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坚持的理念,在早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在后期,这种维持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先进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但无论如何,这种植根于中华大地,吸纳传统文化的政策现象,依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聂慧丽.中国古代农业赋税思想及演变 [J].生产力研究.2011(10)

【2】范卫平.我国古代“重农抑商”传统的文化成因 [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8)

第4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元素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可以加强艺术效果。不同的色彩往往会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生微妙的改变,例如当人们想要表达自身喜悦的心情或者营造喜庆的气氛,那么一般就会使用红色为主色调。又比如,在古代,金色与黄色都代表着权力至上,古代的宫殿、帝王的服饰都是以金黄为主。设计师们通过对传统的色彩进行分析利用,就可以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装饰艺术中表现出来,增强装饰艺术的魅力。

二、传统图形的表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些传统图形甚至能够与现代的载体完美结合,既展现出图形代表的传统意义,又不失大雅之堂,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这里体现出了一种融合的概念,也是一种新思维的创造。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有无违和感,以达到充分表达图形含义的目的,赋予现代环境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的表达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隐喻依然受到青睐,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

四、形神并举,和谐搭配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现代设计技术,也要求用现代的审美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审视。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开发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著名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嵌入了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形神并举,和谐搭配,充满诗情画意,传统文化的精神更好地展现出来。

1.自然环境搭配色彩

人作为环境中的主体,生来就对大自然亲近至极,同时人们对美好和谐的事物多有特别的倾心。人无法离开自然环境生存,而通过人对大自然的情感烘托,自然环境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在贴近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觉得亲近,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最亲切顺畅的行为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相对的,就如同你在自然界中永远也无法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然而正因为不加修饰又与众不同,才能带给人们舒适的感觉。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师在把握色彩的使用时,要考虑到与自然环境是否协调,要学会从自然界中采集独特的元素,也要注重颜色节奏对总体结构的影响,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高要求。

2.自然环境融合文化

第5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根据古诗文的教学来很好地实现。教师要将教学文本充分利用起来,不仅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当做教学目标,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经典的篇目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诗文的教育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地发挥出来。

一、古代心理文化

在一些古诗文的内容中还体现出了古代的心理文化,特别是一些将作者内心情怀表达出来的文本,学生通常都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而感受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和他们的风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古人的一些典型心理状态以及古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更好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古代心理文化教育渗透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的一个难点,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古文人的心理钐不够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古诗文的有效

教学。

对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古代心理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找出相应的文本范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古代酒文化在《醉翁亭记》和《水调歌头》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隐士文化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陶渊明的隐士情趣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就反映出来,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情表现了出来。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的古诗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古代心理文化的认知得到拓宽。比如,古代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学:介绍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口技》,还有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木兰诗》。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也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优质素材。

二、把握精髓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懂得把握其中的精髓,不仅要了解古诗词和诗人的精神,还应该品味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气息得到提高,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方式的变化来更好地体会和品味诗词中的情感。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师通过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品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对《渔家傲・秋思》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体会词中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将军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卖炭翁》的教学,对于诗歌中描写的卖炭老翁为了将炭卖一个好价钱,大雪天早早起床烧炭卖炭,最后却被抢走的辛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卖炭翁的艰难和辛苦进行体验,了解当时平民百姓的悲惨情况以及当时社会对平民百姓的压榨,最终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心情。

又如,在教学《武陵春》@首词时,该词表现出的忧愁之情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怎样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进行思考,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介绍创作背景

第6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四合院的结构特点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位于住宅东南。入门折西,则为前院。前院很浅,以倒座(南房)为主,用作门房、客房、客厅。过前院北侧的中门则进入内院,内院由正房及耳房和两侧厢房组成。正房以北有时仍辟有小院,布置厨、厕、储藏、仆役住室等,称为罩房。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大型四合院,则沿纵深方向增加院落,各院落之间以过厅相连,但每个院落的正房中心定在中轴线上。规模更大的四合院,则再增加平行的几组轴,在厢房位置辟通道开门相通,形成跨院,向横向发展。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四合院布局的中心备缸饲养金鱼,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庭院面积较大,各房通风日照条件都很好。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二、四合院的精神

四合院的建筑理念与文化内涵,构成了四合院的精神。四合院的建筑理念来源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宗法制度、儒教经典和建筑风水学说。

第一,四合院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上下有分,等级分明,充分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宗法制度。这是我国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体现在居住形式上,就是聚族而居,进而形成庭院形式的四合院。不仅如此,四合院还具有维系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强化亲情,并体现宗族成员不同地位的重要功能。

四合院就是一种体现了礼制思想的民宅。国人在建筑空间安排上,形成了中为尊,两侧为卑;北尊南卑;左尊右卑;前尊后卑体系。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北京四合院的居住形式也是在儒教经典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第二,四合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犹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即所谓“和而不同”、奇偶结合。在建筑组合之中,大小、曲直、繁简、抑扬、虚实等手法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还体现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会通”精神体现于古建筑中,就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传统建筑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

第三,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如,传统的北京民居四合院,轴线清晰,院落分明,其布局方式既体现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定,内外有别的观念,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政治伦理规范。四合院的建筑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四合院的构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三、四合院对现实的启示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民居更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典型。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

四合院这种建筑中体现了一些优秀的居住理念如“和谐人居”与“健康人居”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型式,不仅体现了封建制度下的宗法家族观念、等级伦理观念,也体现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中国古代建筑更是一座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纵观来看,北京四合院能在历史上存在数百年,是因为它具有其它住宅建筑难以并论的优点。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像是极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是极丰厚的。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

[2]雷雪梅《四合院的启示》.

第7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美术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传承

美术课借助自身的学科特点,将美学与绘画加以整合,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在学习和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国学知识和传统绘画技法。尤其对于现代城市家庭的孩子来说,从小陪伴他们长大的是动画片、五彩缤纷的广告宣传街、电影等现代艺术传媒,他们很难接触到传统艺术。因此,美术课在审美传承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三年级上册《多彩的民间美术》一课,将古代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剪纸、皮影、京剧脸谱)中唯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里像参观民俗村旅游一样欢乐、自然而然地了解传统、认识传统中美的元素。此外,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教师如能挑选合适的内容渗透到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且能给美术课自身带来更宽的学习领域。如三年级上册第四课《连环画》一课,教材将经典的“小人书”带给零零后的孩子们,让他们切身体会传统连环画的美妙,这是现今流行的动画片所不能代替的。同时,还可借助美术课堂,将哪吒闹海、神笔马良等传统故事传承下去,让学生的美术知识更有根基,更加厚重。

二、传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第8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中印文化汇通融合

1,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核

中国思想文化的渊源,可以上溯到约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三皇五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就是说,轩辕黄帝就懂得讲求道德,施行德政,整治军队,从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修身而天下服”。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轩辕黄帝的上古道统思想文化归结为如下六点:

(1)“迎日推策”,即依据法则,推策未来。

(2)天、地、人、神、鬼,以及万物,皆一体同根,即所谓“道”是本原。

(3)宇宙万物纯属阴阳之变,治世要遵循天地变化之法则。

(4)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降福祛灾。

(5)“五行之气”是生养万物之源。

(6)扶教万民,诲度四方,普施利物。

轩辕黄帝的“道”统思想文化,为后世的道家、儒家思想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殷商晚期、周朝早期,今山西石楼县人姜太公,千古博学,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灭商兴周有功,被封到齐国为王,成为周朝齐国的始祖。周武王分封诸侯以报功臣;姜太公奉命发榜封神,才使中国道教神仙具体、明朗而系统化了。由此可见,所谓道教神仙,不过是古代的英雄人物而已。

春秋末年的思想家老子,作《道德经》,将古代道家思想上升为一套哲学思想体系。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称为黄老之学,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颇为盛行。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周灵王21年(前551),比释迦晚15年,卒于周敬王41年(前479),比释迦晚7年,二人属同时代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涵盖的内容广泛,其要义就是孔子所讲的“仁者爱人”。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唐朝大儒韩愈在《原道》篇中指出:“博爱之谓仁。”可见儒家讲的仁,同佛家讲的慈悲相通。孔子去世百年后,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出现了孟子,其思想体系是以“义”为核心,提出:“义,人之正路也。”义指正当的事,就是佛家讲的善事。义用于国君,就是仁政和王道;用于百姓,就是孝悌。孟子对义士有个著名论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对儒家学派可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尊孔子为“至圣”。从南宋开始,孟子被奉为“亚圣”。

孔孟继承了黄帝以来的和合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称,黄帝“和合万国”。尧帝推行德治,崇尚社会和谐。孑L子继承了和合文化,特别重视和,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又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是将和当作人的行为准则。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们常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孔子门徒子夏最先提出的。

从北宋开始,儒学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时朱熹(1130---1200)集理学之大成,称“程朱理学”。孔孟儒学为第一次,程朱理学为第二次。朱熹吸收了佛学精义,汇通儒佛,如他对孔子讲的“仁者人也”的注释是:“人,指人身而言。具此生理,自然便有恻怛慈爱之意,深体味之可见。”可见,朱熹将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悲融汇贯通一起。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儒学又进入一个新阶段。首先是哲学家贺麟提出新儒学,是将西方哲学同孔孟朱王的哲学融会贯通,他创立新心学。冯友兰创立新理学。60年代以后,新儒学在海外兴起,代表人有钱穆、牟宗三等。

到了20世纪末,新儒学又传人国内,人称第三次儒学。同时,中国再现了“国学”,就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入21世纪,国学热持续升温,由大学殿堂向民众扩散。

2,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

中国和印度是邻邦,又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此,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是公元前566—前486年,年30岁获得大悟,被称为佛陀,时为中国周敬王时代。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兴起后不久,即传播四方,东人中国,从中国又传人日本、朝鲜半岛。因此,中国可说是佛教的第二故乡。

佛教传人中国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起了很大变化。从西汉末东汉初始,由道、儒、佛三教构成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系。西晋北武当山,有著名的道士涵谷子先生,他在《悟性穷原》中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做了很好地描述:“凡修道者须要知觉性而明觉命,既日学道,所学何事,莫非儒之存心养性,佛之明心见性,道之修心炼性”。三教的统一思想是:以人为本,修心养性,性命双修,欲求长生。“修心”是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养性”是练气功,强身健体。炼金石,成丹药,采木草,服天地之气,欲求长生。“惟愿人人忠孝节义,报答天地君亲”。

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仁义礼智信,这和佛教的五戒是统一的,通过五条戒律,才能达到仁义礼智信的目的。涵谷子在《悟性穷原》中说:“五戒者,仁义礼智信:一戒杀,仁也。若不戒杀,有何仁德之心,教人无故不可杀生也。二戒盗,义也。若不戒盗,成何义也,一草一木各有其主,不问清白,由我所取,是无义也。三戒,礼也。若不戒,无礼极矣。四戒酒肉,智也。若不戒酒除腥,焉得为智,酒乃穿肠毒药,饮之令人乱性、伤神、耗气、烁精,有损无益;肉味阴浊,污秽本性,不戒不能明心见性。五戒妄语,信也。若不戒除妄语,成何信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第9篇:古代的传统文化范文

规矩、礼法在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十分讲究形式的社会,所有起居,祭祀,政治,经济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矩进行有秩序的活动。中国的设计中可以发现方形、圆形运用的非常多,可能是和“天圆地方”的观念以及“规”“矩”“准绳”的工具相关。中国古代造物者不仅发现了“方圆直平”的形状规律,而且根据这个规律探讨制定出“规矩准绳”的设计法则,古人所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指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形式法则。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书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书写时注意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书法的“法”就是程式,方法,形式的意思。书法,笔法严谨而又变化无穷,抽象中又带有具象,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的整体布局是感觉和经验的总体把握,一切依赖行笔时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加上纯熟的技巧运用,就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又如中国另一传统文化——国画。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处理,去追求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中国书画的用笔都要求有力,首先肯定的是生命力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表现。此外,中国文人画的笔法规则十分严谨、周密,据齐白石的曾孙齐作夫介绍,齐白石教画虾画蟹,十分明确的规定画一只虾或一只蟹的笔数。另外还有戏曲文化,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音乐,舞蹈,唱歌,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点,其形式符号:脸谱、动作、道具、曲牌、板路等都具有明确的形式特征。这些文化形式中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规矩”的存在,这样的准则是一直伴随传统文化的发展的。

中国的礼法严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君臣关系。其中君臣关系具体体现在古代的建筑上,因为建筑在古代是作为一种彰示上下等级制的重要形式,它们是服务于“礼”的形式建筑。城市与宫殿的关系,是以君王的权力为中心的形式设计,将宫殿的位置设计在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强调了统治者的权威。宫殿式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是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体现帝王的权威。另外在服饰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等级分明,中国服饰的形式设计,自周朝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在中国古代,什么样的人,什么等级的人必须穿什么样的衣服,已经形成了传统和习惯。如在唐朝时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亲可以使用,而官员的等级也以服饰的不同色彩来区分,如三品以上是紫色,五品以上是朱色,六品的是绿色,七品的是青色,这种以色彩来区分的形式非常醒目明了,封建社会这种等级观念在服饰设计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生态保护观念在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相对来说形成时间较早,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具有全局、生态大平衡观念的民族。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人文生态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个时期的各个派别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甚至是人文生态的平衡观念,这样的生态观念指导着现实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如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在风水术应用上都有所研究,在建造民居时,一定会在强调周围要有风水林,这样繁茂的草木藏风得气,可使子孙后代气运昌盛。现在有人认为风水是迷信,其实这正是古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得出的一些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法则。在这些法则中,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而中国古代生活用品设计之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如汉代铜灯—虹管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把烟吸入有水的灯座中,可以防止空气污染。这样环保的设计在古代就已经有体现。而在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全球气候异常,温度不断升高,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爆发。人们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自然环境保护观念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类设计中普遍度能够看见环保概念的元素。绿色环保设计已成主流。作为处于同一宇宙中的自然和人类社会,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是息息相关的,人文生态的平衡也能促进自然生态的平衡。

我们不能将自然与人类社会割裂开来,单独谈自然生态的平衡,这一重要性我国古代先人们早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天人合一,为生态和谐而设计。“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理思想的主干,也是中国生态平衡思想的核心,它的思想起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表现为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的万物和谐的整体思想,使中国两千多年来的设计呈现出整体、协调、祥和的井然有序的状态,是人文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完美统一,是人类设计的理想境界。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