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课外读物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读物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读物读书笔记

第1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我发现学生对科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学习了《巨人的花园》后,让学生收集许多中外有名的童话故事。教师还可以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后,我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的教学,我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氛围的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学语文之友》,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可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鲁宾逊漂流记》《绿野仙踪》,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另外,学生因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推荐读物时还要注意个性差异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班何海洋喜欢军事方面的知识,我就向他推荐《军事天地》等课外书籍;简韫文比较喜欢漫画,我就向她推荐《动漫世界》、《世界儿童漫天下》等课外读物。

三、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应对学生进行具体阅读方法指导。如: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帮学生养成阅读后及时交流、讨论的习惯;教会学生读时写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写读书笔记,是巩固课外阅读效果的好方法。读书笔记从形式上可分为摘录好词好句、编写提纲和写读后感几种。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选择一些章节进行精读,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时,不妨将它们吟咏、背诵下来。读后及时把自己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必能做到读有所得。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如果缺少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有时候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价。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做到资源共享。二是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多种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能死板,要经常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古诗儿歌朗诵会、智力问答、成语接龙等,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三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五、阅读展示

一池清水,只要击拍,就会产生阵阵涟漪,孩子的课外阅读,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我们把定期组织各项平实而丰富的活动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激活点”,让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我们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进行阅读交流、组织各种竞赛、举行多项表演或游戏。这样一来,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了孩子的内心原动力,使孩子深深感受到课外书的用处真多。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激趣、指导、展示”,课外阅读指导三部曲让孩子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跨进了书香世界,爱上了课外书,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第2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一、保证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高中阶段学科多、作业量大,课时安排满,导致高中生无暇进行课外阅读。时不时在早读课时会发现有学生伏在课桌上睡觉,问起原因,均是昨晚做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试想,一个学生,作业多得睡眠都保证不了,他又哪来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呢?

所以要落实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有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语文教师要少布置作业,多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甚至在高一、高二升学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每周可以拿出一、二节课让学生自主阅读。

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教师还可以进行更为细化的时间安排。第一,规定校内阅读时间段。根据学校作息时间,结合学生课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晚上回家后这几个时间段来阅读。除此之外的任何时间则一律禁止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第二,确定一周阅读时长,即主要确定周末阅读时间量。周末一般要求学生至少能保证100分钟的阅读时间。第三,利用好寒暑假,寒假布置学生至少读三本完整的经典长篇小说,暑假布置至少读五本。阅读时间计划一旦确定,最好不再随意变动,以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时间的保证。

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应认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三年中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规定,笔者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课外阅读总量为140万字,高三学年为40万字,并且要求学生三年中每天均做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更细化的读书计划是:第一,每个学期至少要购买或借阅3~4本书,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第二,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本读书笔记本,养成抄写优美语段或名言的好习惯。第三,有意识地对自己看过的好文章或语段进行仿写,即进行“二次创作”,这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方法。第四,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成果交流展,或交流读书心得,或展示读书笔记,或举办手抄报比赛,不拘形式。

三、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内容

古人说:“开卷有益。”可如今却不是一个开卷有益的时代。现在是个信息泛滥,好书坏书充斥的时代。在学生开卷阅读之前,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甄别、选择书籍的本领。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好的建议,推荐一些好书,限制学生阅读不良的书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有以下几种:一是与教材课文相关的完整小说;二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必读书目;三是一些时代气息鲜明的优秀报刊,如《青年文摘》《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意林》等。

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环境。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条件,合理安排学生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解决“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

还可以建立班级读书角,发动全班学生捐赠好书。这样既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阅读的内容,又方便学生借阅。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精读法

即在课外阅读时,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2.速读法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

3.读书笔记法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写作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读书笔记做得更灵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

第3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有效阅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6-02[ZW(N]

[作者简介]陈燕(1976―),女,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阅读除了增加了阅读量之外,还增加了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如今,我们倡导终身学习,所谓的终身学习是以“终身阅读”为出发点的,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

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单靠课堂内容的充实是不够的,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应当课内、课外两手抓,从而形成‘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良好教育模式。”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阵地,而课外有效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因此,应当以语文课堂为主轴,形成课外阅读的外延效应,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并举,以“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类目,从而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因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收录较多,作者介绍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还可以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此满足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捷径。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益”这一观点是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会被其他因素诱导,例如有些学生会被书籍花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的课外读物有大量错别字,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有效课外阅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选择能力”进行强化,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用功”。

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而且对于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也耳熟能详。那么,在这堂课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单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为主,而应深化拓展阅读领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安徒生传》这本书,引导学生认识这位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心理与创作内涵。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皇帝的新装》的多个续写,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阅读发展至练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还能从课外阅读中拓展语文思维,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三、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

虽然不少学生都认识到“阅读有益”,但是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集体推荐,例如《语文报》《读者》等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积极向上,具有青春正能量,是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的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促进个性化阅读与人性化阅读相结合。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等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对于有冒险精神但是个性鲁莽的学生,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等书籍,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认识到智慧是勇敢的根源;现在的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忍让和合作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以个人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森林中的伙伴》《团队的力量》这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团队的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外读物推荐,能够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辐射效应,同时还能够使初中课外阅读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由于课外阅读较为自由,不受课堂限制,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外阅读技巧。

首先,使学生了解精读与泛读的区别:精读注重阅读质量与阅读思考,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泛读则是以浏览形式进行了解,无需深究。例如在讲《社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精读内容与课文关系密切,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泛读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学生掌握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阅读效率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疏于思考,只重视阅读量而放松对阅读“质的要求”,而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构架,从中得到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沉淀,同时起到促进长期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中秋咏月诗三首》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咏月诗词,并做成一个小专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密布置,落实检查,将课外有效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外有效阅读途径的发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引导理念,将学生阅读由封闭式课堂构架转变为开放式有效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养成更为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有效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第4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

12月11日,在xx双语实验学校开展的“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观摩了四位老师风格不一,各有特色的课,以及听了的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报告,我受益匪浅。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

高蕾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李桂花老师幽默的语言,刘淑慧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以及代尊荣老师的举止大方,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勤于记读书笔记,注重表达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

并指导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并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开展非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

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勤动笔

在阅读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掌握了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书上做笔记,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及时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积极开展年级组内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写作比赛。促进他们做到勤动笔,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的习惯的养成。使理解消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明白了: 书,就像我们人生这条蜿蜒小路上一朵朵鲜花,你采撷的越多,生活便会越丰富多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勤动笔

在阅读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掌握了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书上做笔记,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及时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

第5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 文字世界 指导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它生生不息地传递着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倾听封存在文字里的动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畅游。笔者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引导孩子们选择读物

1. 推荐学生感兴趣的文章。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之乎者也”,也不妄想他们会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安徒生的童话》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兴趣”是他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因此我们可推荐《童话大王》、《上下五千年》、《故事会》、《科学家的故事》等,当然也可推荐一些有关音、体、美之类的书籍,总之要合学生的胃口。

2. 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更应注意适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众所周知,诸如《童话大王》、《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文艺》、《小学生周报》等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看的课外读物。

3. 引导广泛的阅读。

鲁迅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二、引导孩子们掌握方法

1. 引导孩子们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2)吸收性阅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 引导“画图”阅读。

中年级的小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笔记本上,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出来了。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引导“摘记”阅读。

学生在阅读精美的文章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优美的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平时读读背背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写作中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引导孩子们学以致用

1. 引导应用。

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语文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多是因为书读得多的缘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2. 引导学习。

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举个例子,《回乡偶书》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贺之章的生平,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遥远,实在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而又丰富的表象。如果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当时的史实和贺知章生平的书籍,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来教学《回乡偶书》,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思念也就跃然纸上,贯注于诗中的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深深震撼着孩子们的心。

3. 引导积淀。

第6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活动

如何才能搞好学生的读书活动呢?下面浅谈几点做法。

一、提高课堂效率,腾出读书时间

以往,过多的课业负担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自然挤掉了学生课下阅读的机会。因此,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形式。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摒弃大量的、机械的练习,课后不留书面作业(除实践性作业外);废弃了“课内不足课外补”的陋习.这样,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获得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广泛地参与读书实践活动。

二、指导学生学会看目录、提要,推荐阅读书籍,丰富读书材料

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图书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书,谁也没有办法全部读完。因此,我经常告诉学生,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看它的目录、内容提要,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者对象主要是谁?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的目录或内容提要中找到答案。看了目录、提要,然后决定读不读。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做到“人人有书读,时时有书看”,还需大力向学生推荐书籍。

(一)课内外结合,推荐读物。课外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大有裨益。如教学《七根火柴》一课时,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本《欣赏生命》中的《老山界》、《草地晚餐》;教学《挖芥菜》一文后,推荐相关题材的

文章让学生阅读。

(二)订购书报读物,设立班级图书角。为了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教师指导学生购买、订阅合适的刊物,同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配备班级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把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学生在班级里借阅.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图书的作用,让每位学生都能增加阅读量,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上阅览室、图书室。阅览室、图书室的藏书丰富,阅读气氛浓厚。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上阅览室或图书室借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广阔的书籍世界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要让学生更好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关键在于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一)低年级学生读书时,往往一遇到不认识的字,犹如碰到“拦路虎”,停滞不前,失去了读书信心,使生动有趣或优美浅显的文章无法进人学主的精神世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降低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如下方法坚持阅读:1.查字典扫除障碍。先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自学,了解意思,再阅读,2.请教他人,随时随地请教周围的人。3.跳跃阅读。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可以暂且不管它,跳跃过去接着往下读,一气呵成地看完文章。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基本上能够理解字词

的意思。

(二)高年级学生读书时,可指导学生粗读或精读。粗读即抓住主要内容,把文章迅速、粗略地看一看。因为有很多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作深人的分析、研究。精读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告诉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或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有必要细读,就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也就是逐词逐句细读深钻,直到深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要重视朗读和背诵。现在的学生读书是只看不“读”,甚至连晨读也到了鸦雀无声的地步,因此要重视朗读和背诵。朗读把书面符号变成有声语音,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直接、具体的感情,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加速对读物的理解.朗读和背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这也是一种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富而正确的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有重要意义。

(四)学做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说明了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一个未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段优美典雅或振聋发聩的话,一个典型的事例、读书的感想、鉴赏评价,都可以记到读书笔记上。笔记贵在持之以恒,即要有恒心、有毅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耐心指导、定期检查.对记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读书笔记要传阅、展览,强化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四、组织多种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无形中对学生个体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创造机会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参与、多方位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高,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课前展示活动。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表达发挥,把课外读书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讲一个故事,出一则谜语,背诵一首诗,介绍一条标题性新闻等。

(二)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讨论活动,交流阅读中的收获,解决读书中遇到的疑问。

(三)竞赛、表演活动。鼓励学生读古诗,可以开展“比一比谁背诵的古诗多”;读优美的写景散文,可进行朗读比赛;读离言、童话、人物对话,可进行表演活动。

第7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无疑这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出的一条出路。然而,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我们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营造宽松的环境,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心来,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大胆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内容:

《水浒传》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由此可见,知识不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你都看过哪些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过的课外书籍。

提问:你们读这些书的时候是怎样读的?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要读这些书?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普遍参与的热情。

二、阅读方法介绍

1.师生讨论如何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书籍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选择书籍时,要不要有规划?阅读规划中,要不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取向?阅读实践中,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阅读状态才算合格的阅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组内容交流,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班内交流。

小组交流要求(课件展示):

A.每个人都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B.小组秘书认真记录各个成员的发言。

C.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形成小组意见。

D.小组推荐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中发言。

班内交流要求(课件呈示)

A.每个小组必须派一名代表发言。

B.每个代表发言时间控制为3分钟。

C.发言要围绕所讨论的问题展开。

D.分享本小组所读过的课外书籍。

2.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

(1)“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

(2)“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三、做一做:具体指导一段课外阅读

师:我们已经用了一些时间阅读《水浒传》这部古代长篇小说。通过阅读,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一些?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1: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生2:武松(行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生3:吴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生4: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师:这就是真正的读书――我们身临其境,走进了书本所描绘的情景中。

四、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1.学会做笔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一支烂笔头。常见的笔记方法有四种。

(1)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2)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3)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4)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2.学习做卡片。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持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

五、总结升华

第8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语文教学 阅读素养 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丰富学生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感受那纯净的文学,促进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净化,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拓展阅读的条件

1.以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为载体,开辟阅读阵地

(1)设立班级图书角,培养读书交流习惯

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是让学生从家里带书,选出本班负责而又热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和向外借阅等,教师予以正确引导。班里有了图书角之后,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们热情极高,挤在一起还书、借书,都不免要讲讲自己所获得的新鲜知识,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学校以班为单位定期进行图书借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图书。这一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资源共享的乐趣,培养了读书善于交流的习惯。

2.增进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庭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1)清除“额外”读物

这里所指的“额外”读物,主要是指家长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题袋等。大量的参考资料对学生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并请他们不要盲目给学生提供题典之类的东西。

(2)对非课本阅读采取宽容的态度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准许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误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于这一点,利用家长座谈会,与他们进行沟通。希望家长应该从孩子成才的长远角度考虑,允许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阅读,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阅读内容是否健康。同时还建议家长能适当购买一些好书,为孩子的阅读提供一定的选择性。有不少的家长更是把自己的空余时间消耗在电视机。因此,建议家长能够从自身做起,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看书报;建议家长建立家庭书橱、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图书馆、提倡亲子阅读等,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二、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拓宽阅读的层面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学生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以此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推荐的读物应该思想性、文字规范性和知识性兼顾,书的思想内容健康才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才能为学生提供楷模;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吸收领会。推荐的读物还应该配合课堂教学读物的内在形式,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

2.结合课文学习,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1)根据文体,指导阅读同类型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的深浅,同时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

(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3)根据内容,指导阅读相关的文章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成阅读习惯的养成的指导上,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

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四、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提高拓展阅读的效益

1.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

2.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

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结合学校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如果学生光凭课外阅读的兴趣,漫无目的地去茫茫书海中“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增设课外阅读活动课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研究成员充分利用晨间活动、5分钟队会、班队活动等时间,以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每个阶段,我们按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指导,组织专题活动。先给学生一个“面”,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继而转入下一本书的阅读。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后,我们又组织相关的读书交流和汇报活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搜集相关信息,以调整相应的指导步骤。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教给方法

阅读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和速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灵活的选用适宜的阅读方法。

(2)四个结合

①读与思结合。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③读书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扫清阅读障碍,而且可以有效的培养自学能力。

④读书与卫生习惯的培养相结合。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

(3)写读书笔记

单纯的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以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

①摘抄。如摘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②列提纲,指导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③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

第9篇: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兴趣;方法;读写结合;鼓励;坚持

曾有位家长为孩子的语文成绩徘徊不前而烦恼,他请教孩子所在学校的校长,那是位全国知名的教学专家,他的回答是“提高孩子成绩并无捷径,那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课外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各种类型的阅读指导课也应运而生。大致分为好书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等。前不久,上了一堂课外阅读课《草房子》,由此引发了对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一些思考,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激发兴趣,让“爱”做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项学习活动的获得如果以兴趣为基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爱上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1.挑选合适的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可谓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外读物是学生喜欢的呢?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绘本、童话类的作品。高年级学生可以尝试阅读经典名著、中长篇小说等。像这次开课,我为学生推荐的读物是《草房子》。《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长篇少儿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我想把这样的一本书推荐给学生阅读,孩子们会喜欢的,在喜欢的基础上阅读,一定能激发强大的兴趣。课后证明这本书是受学生欢迎的,许多学生都争着问这本书是从哪儿买的,都有一睹为快的阅读欲望。

2.善于抓读本语言、结构特色,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阅读指导课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更有方向性地走进课外阅读,少走弯路,更加高效率地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指导课中,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课堂为基点,引领学生走向更深更广的课外阅读。

不同的读本,其语言特色和结构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读本特色,从吸引学生的可看点着手,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就是从这样的指导课中慢慢培养的。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要加强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多看课外书,学生也能依照教师说的去做,但有的买了书,看上几眼就束之高阁了,有的看书纯属猎奇,走马观花。为什么看过不少书,作文水平却不见长,语文成绩也不见好?是学生阅读的时候缺乏正确方法的指导,导致阅读效率降低。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要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还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1.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包括精读、浏览、批注等等。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读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1)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段,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

(2)做读书笔记。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编抄报。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既读又写,读写结合

读是写的基础,写又促进读,读写是密不可分的,还是以《草房子》为例,课堂上我给学生多次动笔的机会。比如,阅读描写桑桑的片段时,我出示的阅读要求是:圈圈画画,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做批注。在交流完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之后,抛出的问题是:如果这时候桑桑就在你身边,你肯定有许多话要对他说,赶快把你的心里话掏出来吧。这堂课结束后的随堂作业还是练笔:写写你的童年趣事。从课堂的反馈和课后的作业来看,学生对这一类的写作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是贴近自己生活,深有感触的东西,学生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

四、课外阅读指导课要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单凭一两堂阅读指导课是不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阅读面广、发言有创意的学生。对于坚持阅读的学生要积极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更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班级中一旦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所谓的写作水平、语文成绩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高效的课外阅读更需要教师的恰当指导。所以,不要让课外阅读指导课流于形式,让这样的课型更多地出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让我们以课外阅读指导课为起点,带领学生在此起航,驶向更加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04.

[2]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