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第1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类型;分类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75-02

学校的工作中心是学生,办好一所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市的“深综改”不断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新的题目,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师德水平成为学生核心素养能否得到全面培养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协调农村学校发展、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关系,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我们进行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分析,以便进一步寻求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师培训策略。

一、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不同层面的教师,聆听不同教师的感受,感悟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境界,从整体来看,我校教师的发展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1.摸爬滚打型。刚上班,每天忙于理解教材,写教案,上课与批改作业。心里则是冷暖相交,备受煎熬。每天不知要发生什么?也不知自己为什么就成功了?也不知为什么那样干就不成功?在被动地应付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积累着经验,收获喜悦,接受挫折,当走完一个教学循环和管理循环时,就变得从容了。

课堂表现:学生以听为主,兼做课堂笔记。觉得需要记得多想得少,老师总也讲不完,其他的活动很少。

教学观念:跟着教材和大纲。也可以说:自己会的就要讲,讲不讲取决于自己,会不会取决于学生。

管理特点:落实规范,力拼争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挨过一天算一天;勤奋、执着、生猛各种风格都有,但是不确定。

研究状况:学习、模仿,偶尔有一些小的窍门。

2.韧性磨砺型。对教学和管理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人往往借助自己的充沛精力和奉献精神,就可以把教学成绩和管理效果搞得很好,不需要什么理论和思考,这就是一力降十巧。

课堂表现:学生感觉课堂张弛有度,听、记变少,但思和练成为主要的内容。总结被加强,但主要是老师在做。

教学观念:远离教材,归类题型,精讲多练,看住学生,懂的学生不做,讲的再多也白搭,鼓励学生多做题。

管理特点:强势管理,计划性很强,在学生面前有威信,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被认可。

研究状况:开始尝试写一些经验总结或论文,有引经据典的需要但是不恰当,但这是今后发展的开始,必须鼓励。

3.反思探索型。教师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把教师作为终身职业的心态趋于平稳,特别是更年轻的教师的成长带来的冲击,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能力,开始需求一种自我改变来发展自己,他们往往从重读以前的教育理论课本、大学教材开始,借助新的教育理论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行为,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学生,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成长规律、发展中的行为解读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课堂表现:教师开始减少训练量,开始注重课本的理论思考,开始注重一事多角度思考,多事如何归一,学生的课上讨论和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增多。这是一个演变过程。

教学观念:教学要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知识不在多,而在于想的明白。

管理特点:开始设计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系,开始尝试制度管理,开始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甚至有时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他们还开始关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研究状况:开始把理论给予具体的情景,开始把理论整合为自己的理解,开始思考理论和实际的冲突,开始尝试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申请各级课题,提炼专业理解。

4.理论贯通型。对教材,对教学,对学生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教材观都认识到位,只能说你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你能不能沿着这个方向前进那还是要看你是否能找到前进的道路,即指导工作的方法论。

课堂表现:学生获得教学材料,按指定的程序,开始思考、尝试、讨论、交流、总结,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看书、交流努力自己解决。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和自由的思想活动。

教学观念:教学就是为学生搭建学习框架,提供资源,创造学习和交流的环境。通过肯定性评价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教师的学习活动设计和学科水平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深度。

管理特点:充分放手,事前严审设计,事后及时指导总结。对学生更加注重品格教育和思想指引。让学生在思辨中辨明是非,而家长成为其同盟军。

研究状况:开始提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并且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再关注虚名,注重课题对本职工作的指导作用。开始写东西,阐述自己的教育理解。

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1.给其肯定,帮助其进行专业规划和学习引导。教育理论是需要慢慢品味的,不可能速成,专业成长是需要积淀的,有一些成长必须是走完一定的人生经历才能懂得。还有一点是一个人不同的时段对同一件事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社会形态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它是动态的,长期不懈的。在长期的成长中人是需要肯定、帮助和督促的,而专业规划既是指导又是督促。

2.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实现自我提升。教师专I的提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形成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们已感觉到,新课改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一名合格的教师将伴随新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专业自觉”,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扬长避短,总结经验,反思创新,形成特有的工作、学习、研究和创新于一体的教师生活方式。教师逐渐从枯燥的教学模式和职业倦怠中解脱出来,以良好的心态去转化压力和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2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1、农业大、中专“双证制”学历教育。一是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办做好大专涉农专业学历招生工作,配合浙江农林大学做好农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完成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招生1000名,确保完成800名。培养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大专、高、初中文化,年龄在45岁以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实体和农业产业组织的骨干,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2、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完成1500名,确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骨干、农业种养大户,农村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村级动物防疫等领域从业的职业型农民。通过从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到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变,来进一步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3、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完成20000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000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养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性人才、文体艺术人才,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4、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是市本级举办“农业大讲堂”宣传培训活动3-6期,培训农民10-15万以上人次;二是县(市、区)举办“农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20-30期,培训农民30-40万以上人次。

5、举办第二期回乡创业大学生创业指导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营销、合作社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农作制度创新、农业项目组织实施等课程。继续探索回乡创业大学生向农业创业领军人物(现代职业农民)转变的培养工作,通过双学历教育,提高他们农业专业知识水平,成为新一代职业农民。

二、工作要求和措施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根据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我市农业部门及其培训机构必须提高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培训工作的使命感。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农民培训工作列入全局工作之中,决不能视作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工作,分管领导对这项工作更应该倾注必要的精力,主动听取培训部门的工作汇报,共同研究培训工作;要努力争取,使现有职能、任务与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适的状况得到改善。

3、深入调研,周密部署。深入调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两区”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现代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农业创业人才的需求,全面了解这些人员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实现农村农业发展需求与个人教育培训需求的对接,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十二五”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部署组织培训工作。

第3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为深入贯彻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区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确保完成今年全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切实起到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作用。根据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年余杭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经镇政府决定,现将《*镇*年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培训任务

*年区政府下达给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为1021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4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30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5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1人。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各镇乡作为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责任单位。我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镇化技术学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师资力量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各村、社区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重点要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突出“精兵”农业和“薪金”农民,全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1、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40人。主要是根据我镇优势农产品特色,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经营一产的技能水平或能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工人。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发动人员,镇农办和镇成校开展培训。此类培训将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和实地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发给绿色证书或农函大证书。

2、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00人,其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培训100人。主要是根据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各自不同的就业需求,结合本镇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农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有序向非农岗位转移,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此项培训主要包括电脑、电工、电焊、缝纫车工、餐饮服务、冲压工、家政管理、车辆驾驶、机动车修理、农村经纪人、个人创业等专业。各村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使我镇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人员,镇经发办、镇妇联、镇总工会、镇团委等负责牵头,镇成校等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50人,主要培训对象是目前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但因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学历,工作稳定性差而可能重新回流到农村的农民。同时,通过培训也可进一步提高我镇企业在岗职工的素质和企业形象。本类培训由各村和有关企业(单位)组织发动人员,镇经发办、镇总工会、镇妇联和镇成校负责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1人。培训对象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含各类职高、中专、技校)未能继续上学的人员和各类高中的流生,年龄在16至20周岁,步入社会前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本类培训由镇教办牵头,联系各村和有关学校负责落实人员,镇成校负责实施。

二.培训经费安排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给予资金保障,为广大适龄农民至少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因此,镇财政也将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保证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区委、区政府把“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为此,各村、社区、镇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年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工作,结合各自职责,专人分管,强化工作责任;要正确认识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镇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要做到培训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交流,不定期地召开有关会议。

第4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30-2

三峡工程是牵动全国、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工程。自1993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峡水库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00多万人,完成移民动态项目投资434.55亿元。目前,三峡工程已在防洪、发电、航运、取水、环保这五大方面显示出惠及全国的效益,与此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带来的淹没、移民、迁建等问题给库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本报告通过在2009―2010年两年时间里实施教育部、三峡办、湖北省、重庆市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验区具体工作,在客观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生活和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影响移民生活和生产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维护库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目标,促进库区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峡工程关键是移民,难点也是移民,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竣工,也由此带来了“世界级难题”――库区百万移民就业安置和致富问题。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各级政府和部门从一开始把大力开展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困境的突破口之一进行攻坚,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国务院各产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文件精神,巴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并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巴东县大中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加大支持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文件和规划,把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放在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首位,从此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正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步破解。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工作和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最终才能使移民实现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移民难”由此迎刃而解。

从过去的工作实际来看,为了进一步切实做好库区移民培训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根据近两年移民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就当前库区移民现状、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难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巴东移民现状

巴东县属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位于川鄂交界的长江巫峡和西陵峡之间,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盘距(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两江分割(长江、清江),318国道横穿东西,209国道连接南北。巴东县地形狭长、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脊薄,自然条件差。

全县共有移民64636人,其中农村需安置移民21907人,城镇需安置移民42729人。现有农村移民劳动力14791人,城镇移民劳动力25027人。移民分布在12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淹没房屋14.8万m2,淹没耕地13800亩。

巴东是长江葛州坝水库、三峡水库、清江隔河岸水库、水布垭水库四大水利设施的淹没区。全县十二个乡镇都涉及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工作,又加之巴东位于巫山、武陵山脉的深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土质脊薄、居住分散,经济落后,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特别是长江、清江水系的库区移民、倍受旱、涝灾害的袭击。随着移民搬迁安置的逐步完成和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位的竣工,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建设结束,移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县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大规模移民迁建结束后,施工单位的撤出,流动人口的减少,使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做生意的人群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劳动力失去现有的工作。

(2)三峡库区水位的不断上涨,良田大量被淹没,农村移民失去生产资料;被淹没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破产,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城镇和农村移民劳动力成为失业人员。

(3)由于自然条件差、底子薄、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工业发展缓慢,致使许多移民劳动力无法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新增劳动力就业安置也很困难。

(4)随着退耕还林、地方经济发展占用土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村民和后靠移民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

(5)移民想发展经济致富,但缺少土地和技术,想跳出“农门”致富又没有专业技能。库区几万移民中,文盲、半文盲占移民总数的61%,库区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只是一个初中毕业,专业技能更是谈不上。因此他(她)们感到在家种地因地少劳多,科技投入差,付出的多,收益的少,不划算;如果转岗就业、外出务工、因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做一些挖煤、采矿、修房盖屋的重体力劳动,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也不如意。导致部分移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认为种地、务工都不理想,感到求工无门、致富无望。

(6)农民培训等工程,库区移民有近万人也随之受到了教育、培训,但多数培训由于不是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很难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标准,更不能满足靠此来就业的要求。

2 当前三峡库区移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够到位,工作发展尚不平衡

少数领导干部对移民培训工作在移民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工作是软指标,不是硬任务,工作深与浅,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培训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具体落实上不够到位,工作明显滞后。

2.2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部门为突击完成培训指标,只满足于培训数字的统计上报,而忽视培训质量,使受训的移民就业安置困难。因此,提高培训质量和移民的整体素质,是增强移民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2.3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展和创新

在移民技能培训形式上,有些部门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仍沿用传统培训模式,形式较为单一;有的地方利用基地示范、电化教学、网络教育等有效形式不够,致使大量培训资源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当前库区移民培训工作的对策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移民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和现有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为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库区移民整体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促进“两个转移”,实现“两个基本”,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2基本原则

3.2.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原则县政府应该成立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编制、计划安排、资金筹措、指导监督、考核验收和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各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负责本单位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年度计划编制、组织管理、实施培训、建档办证、就业安置等工作。

3.2.2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国务院三峡办印发(三峡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国三峡委发办字(2008)15号)精神,培训工作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以招生形势好、培训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的如县民族职业高中和县农广校为移民培训主要机构,整合县内培训机构优势资源,实行分点培训。根据国内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将市场前景好、企业需求旺盛的电子电工、电焊、机电、建筑、缝纫、汽修、旅游、家政、数控、8MT等专业作为移民培训的重点专业,以中长期二三产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补充,组织实施培训。

3.2.3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移民群体的意愿,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移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3.3分类组织培训

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分为职业学历教育、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三大类型。

3.3.1职业学历教育对新增移民劳动力进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我县移民区域内每年初中毕业生数为6700多人,规划期内按普职比45:55计算,需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移民总计约为3.6万人。要以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以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按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移民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减轻库区环境承载压力、增加移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免费入学就读,减轻了移民的负担,提高了移民就业竞争能力,为不断增加移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3.3.2职业技能培训对规划期内21 50岁的移民劳动力主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库区生产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难以容纳库区现有劳动力,必须走劳务输出路子,引导移民走出库区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增加收入。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移民收入的高低。移民部门要花大力气做好库区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技能,不断增加移民收入。要舍得花钱培训移民技工,要舍得送移民到好的学校培训,把培训内容同企业用工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库区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并做好跟踪服务和维权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人才需求规律,其中具体分为:

(1)对2%开展创业培训,以带动移民从业。

(2)对2%开展高级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已有一定技能的移民劳动力。

(3)对30%开展中级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急需的中级技能人才,主要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移民劳动力。

(4)对45%开展初级技能培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5)对21%就近进行农产品加工、房屋维修、家庭作坊小制作等简单技能培训。

3.3.3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库区现有山林、水面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前提,必须以农业实用技术作保证,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过去,我们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较窄,层次较低,导致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效益不是很明显。所以,今后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当作库区产业开发的核心工作来抓。主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库区四大产业(柑橘、草食牲畜、水产、旅游),重点提高移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具体培训内容可包括柑桔、茶叶、板栗、烟叶、蔬菜等栽培技术,生猪、山羊、水产等养殖技术以及沼气使用等新型能源技术等。具体分类为:

对规划期内对21―50岁留在库区的农业劳动力开展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科技(科技农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

(1)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

(2)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第5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分类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围绕“十三五”规划以及年度目标,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实行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专业服务型按岗位的分类培训。突出农业从业技能这个核心内容,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重点培训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农机农艺融合、储藏保鲜、市场营销等现代农业知识技能,以及现代农业管理和经营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室内与田头、集中与分散、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等创新方式,努力提升培训效果。逐步建立农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接受培训、提高技能。

加强职业和学历教育。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等为重点,依托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涉农学校,采取弹性学制、“半农半读”形式,就近就地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稳定办学规模,每年招生1000人左右,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一批留得住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争取年招生在500人以上,鼓励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与院校合作,委托定向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对涉农专业大中专学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招引一批大中专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规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管理办法,县级农业部门按照认定管理办法开展认定工作。“十三五”期间,重点将生产经营型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范畴,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型与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颁发由农业部统一证书式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获得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纳入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范畴。

第6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培训 劳动力转移 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农民工培训工作抓紧抓好。

一、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社会上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有人认为农民工培训是农民工自己的事情,与政府和企业关系不大;有人认为农民工主要靠体力劳动,有力气、肯干活就行,不需要培训。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工自身对培训的重要性也缺乏深刻的认识。有的农民工视野狭窄、目光短浅,认为参加培训影响工作挣钱,是浪费时间;有的安于现状,对学习新知识没有兴趣,对掌握新技能缺乏信心。由此导致农民工培训工作常常得不到重视而流于形式,农民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够。

2、培训程序复杂繁琐,培训方式单一,课程设置落后

据调查,有些地方的农民工培训,至少要经过12道程序才能完成。培训机构在得到政府认可指定后,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宣传动员,报名填表,逐级上报审批,程序复杂。课程设置多在培训班开设前由各级主管单位统一规划。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培训课程和内容常常脱落实际,挫伤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培训工作缺乏统一组织和管理

由于农民工培训资源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和规划,致使各部门办学规模小、专业雷同,形成“九龙治水,天下大旱”的局面。据调查,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介入仍然缺乏。如何将这些培训资源整合,建立一套对农民工培训行之有效的体系,以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农民工培训的体制机制尚待理顺

农民工培训工作,涉及面广泛,与中央政府、劳动力输出地、劳动力输入地、用人单位、各类培训机构和农民工自身都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没有一套健全的培训机制,就难以保障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内容的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

我们可以将培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通用知识培训。按照年龄区段,对农民工采取分类培训。对中、老年农民工,以基本职业技能、通用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为主,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对新生代农民工,则重点培训和提高其基本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其迅速掌握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专业技术,成长为新型技术工人和现代服务业者,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产生最好的培训效益。

2、培养目标多元化

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要培养其成为新型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业者,帮助其顺利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角色转换。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且愿意扎根农村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劳动者。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技能,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要造就一大批新农村和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带头人。

3、创新农民工培训方式方法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采取“教师 + 师傅”和“教室 + 基地”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实现订单培训,使培训和就业有机衔接。另一方面,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网络的普及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对农民工进行远程培训。通过合理设计课程,精心组织课件,让农民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在业余时间,灵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学习完毕,可以通过网络测试,进行考评。考核合格者,可以申请发放培训结业证,作为入职就业的重要参考。

4、统一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培训运行机制

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都有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有效整合和利用好这些城乡培训资源,中央政府应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统筹安排,将农民工培训作为政府的基本工作职能,纳入社会公共产品之中,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输出地政府的职前培训责任和输入地政府的职中培训责任,并将农民工培训质量与数量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充分调动政府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积极性。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通过面向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认定培训资质,颁发培训许可证。对获得资质的培训机构,给予投资、教师待遇和学员收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培训效率。

参考文献:

[1]由建勋,陈留彬.农民工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60-63.

[2]王春林.农民工培训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51-53.

[3]高智美.农民工培训的可持续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207.

第7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培训 鉴定

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上级组织的极大重视。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一五”期间,围绕实现“两个率先”,湖北省农机化事业将加快发展步伐,对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农机主管部门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履行职能的要求。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定,开展农业行业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农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农机化促进法》也对加强农机科技教育和人员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五”期间,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建立了保障鉴定工作运行的行政管理体系和业务技术体系。

2.建设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的要求。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是促进农民就业,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随着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正在向大中型、高性能、复式作业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机手,农机化高新技术可以引进,但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训。目前着重强调:切实抓好农机行政管理队伍、农机专业人才队伍、农机机手及技工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层次人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当前要突出抓好机手和技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层次人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

3.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目前从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多,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证书的就更少。其中大部分仅上岗前受过短期培训,未系统接受过农机基础知识、维护任务、故障排除等方面专业培训,且90%以上是初、高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文化,专业素质较低,农机运用水平和作业效益不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这类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适合岗位要求的合格的从业人员,是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处理好各方关系,实现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持续协调发展

1.处理好与农机化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服从于农机化事业,同样也服务于农机化各项业务工作。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与农机管理、推广、监理等业务工作之间,应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作用在于通过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农机跨区作业、新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生产等各项农机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2.处理好培训与鉴定的关系。培训和鉴定是职业技能开发的两大支柱,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培训是前提和基础,鉴定是手段和成果。一方面通过培训为鉴定提供较高素质的鉴定对家;另一方面通过鉴定来为培训引领方向、检验和提高培训质量。“十一五”期间,必须重点加强县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农机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

3.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着眼点是鉴定质量,要实现鉴定数量、鉴定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仍处于起步(欠发达)阶段,制度规章及培训鉴定设施有待规范完善,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争取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加强培训鉴定的质量管理,让农民切实体会到通过培训鉴定学到知识和本领,给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社会更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通过长期扎实的工作,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步入“申请者自愿,持证者有用,社会认同”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以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发展质量

1.加强宣传,争取投入,扩大社会影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国家用于农民培训的资金将逐年增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担负着农机化技术培训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重要任务,应积极向财政、劳动等有关部门宣传和协调,争取相关专项经费的支持;在有关农机化专项工程、计划和项目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项目实施和积极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形成稳定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知度。突出宣传职业资格证书在跨区作业等工作中给机手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宣传和鼓励机手积极参加各级农机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活动,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和形成学知识、学技能的良好氛围。

第8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两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和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供参考。一、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

20__年是我市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各项培训任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1.51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30.77(完成省计划的270.76)。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48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24.82(完成省计划的580.56);农民转移技能培训4.49万人,完成省、市年度计划的128.5(省、市计划相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98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49.09(完成省计划的159.45);后备劳动力培训1.56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64.47(完成省计划的367.65)。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了75.75。总结各地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落实责任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把农民素质培训纳入了今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市委专门下发了丽委〔20__〕1文件,对今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把它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分解给相关市领导。20__年上半年,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市里及时调整了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县(市、区)也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和办公机构。八月份市委、市政府在云和县召开了培训转移工作现场会,各县(市、区)分管书记、县长、素质培训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陈荣高,副市长肖建中分别进行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12月27日又召开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协调小组会议,就20__年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20__年的培训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还把素质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丽委〔20__〕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把农民素质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为了鼓励和调动各县(市、区)的工作积极性,市里专门拿出资金,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进行单独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各县(市、区)也把这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对乡镇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云和县召开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与乡镇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又将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和驻村干部,明确了奖罚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莲都区除了把素质培训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外,还与农业局、劳动局、教育局、经贸局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制,对乡镇进行考核评比,给予一定奖励。缙云县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缙云县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实施办法》、《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乡镇考核办法》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内容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做到“五个针对,五个突出”。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财政实力不强,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山多地少,人员居住分散,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家中妇女、老人、小孩多,但拥有生态、侨乡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因此,各地立足__实际,发挥__优势,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呈现出明显的“五个针对,五个突出”的特征。

1、针对务农劳动力素质提高,突出__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的实用技术培训。__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林产品等产业和产品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把这些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强,各地围绕这些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庆元县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和 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香菇城”和世界“香菇之源”。全县有2万多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为了提升这一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该县除了对农户进行面上良种和原辅材料选用、制菇场地要求、规范管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外,还聘请省、市专家对骨干农户按出口卫生标准等要求,进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目前该县50以上的产品出口日本、欧洲等国和地区。茶叶是松阳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门就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和制作前沿技术培训,使松阳茶叶上了一个档次,并建起了10万亩的名茶基地;同时,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种植和经营大户,以松阳茶叶市场为依托,在县外建立基地和承包经营,做大了松阳茶叶产业,促进了松阳农村经济的发展。

2、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突出以来料加工为重点的就地就业转移培训。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58从事一产,为实现农闲季节的充分就业、解决妇女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各地突出抓了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有近5万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如庆元县针对农村和社区闲散妇女劳动力多的情况,以政府埋单方式邀请外地优秀经纪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然后由经纪人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加工技术培训。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扶持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有1.3万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加工费达1400多万元。缙云、云和、松阳、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开展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__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__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 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__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如松阳县与省火电公司、省送变电公司、新安江电力公司订有长期合同,是三家公司的经济协警培训基地,每年为他们培训上百名保安员。这种方式有利解决农村劳动力怕培训后就业难的后顾之忧。

5、来料加工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培训、就业都在家门口,上可敬老下可顾小,方便群众,文化程度要求又不高,比较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失为解决当前“招生难”的一种良好方法。

由于我市的培训模式比较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

(四)监督管理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就业转移。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各地始终把提升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效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1、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按照“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方便农民”的原则,各地整合教育、劳动力、经贸等部门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资源,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以乡村成校或其他社会办学渠道为教学培训点,以相关企业为技能培训实习依托的培训网络。同时各地还制定了考核培训机构绩效的评价标准,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取缔,考核不合格员不予发放相关证书。对培训项目实行招标,根据专业、费用、培训后就业率等条件在定点培训机构中进行招标,招标书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布,由素质培训办公室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单位,签订有关协议,明确双方义务、责任。通过规范培训基地行为,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2、加强监督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为了促进各地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市时加大了对各地培训情况的核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机构调整后)组织人员以电话随机抽查、到学员就业地召开座谈会、培训现场等方式向学员了解学习、就业、费用,以及学习、就业过程中有那些困难等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各地共同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各地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力求做到训前有计划、训中有检查、训后有核查。云和县对定点培训基地不仅认真抓好每期培训班的训前计划审核,而且做到训中跟踪检查,坚持普遍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公开明查与临时暗访相结合,对培训机构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有力地推动了培训质量的提升。同时,对技能培训,除了来料加工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无等级的专业外,鼓励其考取等级证书,财政按取得等级证书的人数与培训机构结算培训经费,这样就迫使培训机构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3、创新培训服务,促进农民就业。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开展农民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使农民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而做好培训服务工作,是实现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的关键。我市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经验。如云和县组建了63个各类服务组织,其中异地联络服务机构就有49个,为外出创业农民提供维权、信息、帮助协调经营过程中的困难等服务;成立了14个县乡(镇)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中心,为滞留在农村的老人、小孩提供帮助,以解决外出创业农民的后顾之忧;组建了一支170人的村级转移工作联络员队伍。一年来为农民解决了各种纠纷120多件次,该县领导还先后八次120多名各级领导前往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市慰问外出转移开发的农民,做了大量的改善开发环境、维护合法权益的工作。遂昌县强化了培训后的服务网络建设,把工作网络向乡镇、企业延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配合、企业参与”的服务工作体系;通过乡镇建劳动保护站,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举办大型劳务招聘会等方式促进农民转移。缙云县今年拿出50万元资金奖励给介绍农民就业成绩突出的中介组织。巾帼公司是坐落在青田县海口镇的一家缝纫工培训基地,每年培训缝纫工在600人以上,周边乡镇的农民都慕名而来,除了该基地与外地服装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业不成问题外,巾帼公司在向企业输送工人时,会代替企业和工人签订用工合同,明确企业在工人上班一个月后,将工人全年工资总额的70打入巾帼公司的工人专用账户,由巾帼公司,合同还规定了用工企业和缝纫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资双方的权益。农民缝纫工认为,通过巾帼公司介绍出去打工,在工资上有保障,他们也放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素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培训档次还较低;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宣传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加强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建议

1、突出培训重点。一是要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合作社社员、经营大户为重点,加大标准化和新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二是围绕异地开发,开展创业能力提高培训。进行农业异地开发是我市的传统,也是__的优势,加大对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实用技能提高的培训。三是围绕就地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加强合作力度,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针对农村妇女多、外出难的问题,开展来料加工培训,使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四是围绕特色劳务输出,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技能培训,如出国务工培训,工业园区用工[文秘站:]培训等。

第9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 现状 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A

1农民工培训的现状

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民终身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将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2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投入、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民工培训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

2.1明确培训重点,实施分类培训

外出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农民工进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进行储备性专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主要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农民工进行提升创业能力的培训。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及农村女手工编织业等传统手工艺培训。

2.2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对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

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实现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应形成合力,正视农民工培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

2.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针对性

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结合劳务输出开展专项培训,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品牌,促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2.4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政府应根据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的需要,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开支。作为农民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安排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建设经费;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该逐步增加,城市教育附加安排用于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2.5创新农民工培训机制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保证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具备条件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各类培训机构平等参与招投标,提高培训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行培训券等有利于农民工灵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地点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民工培训的多元投入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2.6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服务中心

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2.7制定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按照农民工所学技能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以通用型工种为主,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以使农民工能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要按照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

优先对未享受过政府培训补贴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避免多部门重复培训。

3结语

农民工培训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将有更多待转移的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还将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推进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新方法。用科学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去指导、规范农民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农民。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2010]11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通知[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