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

第1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思想品德里,爱国主义是核心,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艺术而自然地衔接起来,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积极引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品德高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才。

一、 充分挖掘教材,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中学语文课中的爱国情感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要寓爱国情感教育于语文课之中,它要求教师带着感情上课,对学生要“激发感情抓住心”,对课文的学习要“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有很多题材是表现海峡两岸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如席慕容、余光中乡愁系列的诗歌。还有的是反映海外作家思念祖国的感情的,如作家萧乾的《枣核》等。尤其是古诗文中有许多堪称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章,如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归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中去,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相结合、相渗透,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最终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爱国主义经典诗歌、散文,以爱国主义作品鼓舞、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就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积极发言,将此纳入口语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 依据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必须讲求实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加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并列入必读书目。为了便于评价课外阅读的实效,学生要做课外阅读笔记,要有阅读摘抄,阅读记录等文字性的外化物。学校可将学生课外阅读此类书籍的情况归入语文学习综合性评价的范畴,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之一,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阅读爱国主义优秀作品。学生课外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个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自觉完成爱国主义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子书阅读的方式,借助媒体、网络等先进的传媒,只要达到阅读目标即可。

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借阅、购买、互换爱国主义思想的书籍以及文学作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三、 举办多样的爱国主义语文主题活动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其中演讲能力、朗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语文教研活动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前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结合主题教育月、主题教育年等契机,充分挖掘语文和爱国主义的联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倡导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作品。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多增加一些爱国主义的书籍,便于学生阅读。例如《青春之歌》《红岩》《在烈火中永生》等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展望未来。

此外,学校还应该举办爱国主义征文比赛,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写作潜能。也可进行手抄报比赛、爱国主义读书竞赛等。在校园内营造爱国氛围,提升校园形象。

四、 写作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能自由、随意地表达感情,抒发个人感受,养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在语文写作训练中,可以加入爱国主义的内容。从文章的立意上来要求,要求学生写日记,留心身边的大小事,爱国爱家;写时事短评,在训练思维的同时,渗入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判断能力;写游记,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记录旅途所见所闻;学写诗歌,提炼语言,融入爱国主义的思想;写读后感、影片观后感、札记、随笔、论说文等。在各项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把提高作文的立意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挂钩,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要求学生在个人作文中表现出来。如此作文的立意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五、 课外实践中巩固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能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实践。在假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除了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以外,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语文素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具体办法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参观军事博物馆,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操;关注社会现象,留意社会变迁。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了真情实感,作文就会有话可说,学生的视野也能开阔。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例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第2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1.1带着目标观察课堂。有了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比对教学目标观察课堂的同时,我们应重点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留意学生的兴奋点是否已被点燃,观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否被激活,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带着目标观察课堂,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改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学习。

1.2心理引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为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我为他们诵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通过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学习需要忍耐多少艰辛与痛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不顺心就埋怨环境、埋怨他人,是毫无用处的。与其埋怨,不如静下心接受现实所给予的一切,用努力提高境遇。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其认知活动伴随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写的能力,包括立意能力、布局能力和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即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写作中心思想、组织材料准确表达写作内容和规范书写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根据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为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大多时候还要靠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文章,由于小学生的眼界不宽,可利用的写作素材较少,导致写作思路较为狭窄。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以《学习雷锋精神》为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有关雷锋模范事迹的视频纪录片,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中像郭明义这样的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题写作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环境恶化的图片或纪录片视频,这样便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多一些富有挑战性或出人意料的话题

话题越新奇越有挑战性,越能引爆参与者的创意思维。儿童天生好奇,在成人看来越是不可能的话题,他们往往越有兴趣参与。如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畅想未来的运动场应该是什么样的。“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可以大胆建议,暗示学生可以想象月球上或地下运动场在100年前和100年后有什么区别……有研究表明,只要将身体和精神跳出眼前的圈子,离开越远,想象力就越活跃,创意灵感就更丰富。

4.教学目标要简明

教学目标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这就要求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宗旨,拟定简明、科学的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教学目标要简明。古人云,“约而易知”。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简约原则,不能贪多求全地追求“全面开花”,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确立相对集中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教学目标只有便于记忆、便于操作、便于检测,教师才能轻装上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三方面的观念一致。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的形式,明确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不能单纯地拘泥于当前的“好成绩”,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阅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领域,是发展精神世界的资源,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书香的海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滋养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只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机构都重视和肯定课外阅读的价值,才有可能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课外阅读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6.阅读教学要引导理解表达,重视语感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D尊先生,这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语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后,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学生语感,对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3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充满喧嚣、充满浮躁的时代,人们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会空下来。只要愿意,人们可以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流行歌曲、电影、肥皂剧和网络游戏等一道道娱乐快餐能够使人们常常处在兴奋之中,比如电影、电视剧通过运用特殊的影音处理技术,可以把画面处理得更为唯美,把情节设计得更为引人入胜,把恐怖的氛围处理得更为毛骨悚然,把残忍的场面渲染得更为血腥。网络游戏以其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场景的绚丽多彩以及多人之间的合作性和互动性、即时生效性等,满足人们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能帮助人们填补空虚,逃避现实,并从中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等。但是兴奋过后,却使人陷入更虚无的寂寞之中。于是,人们会寻求更大的刺激,以填充更无边的精神寂寞。而我们的学生更是属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人群,容易在这样的时代受到诱惑。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他们的心复归于平静,进行一些阅读和思考,让传统的书面文本的课外阅读摆脱这前所未有的尴尬。

阅读,通俗地讲,可以用来消遣,也可以用来获得知识。消遣型阅读可以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它对阅读主体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不作很高的要求,阅读主体不带有很高的目的性,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了解和体验,不需要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更不是为了从中获得富有创见的新思维,而只是为了获得阅读过程中的轻松感和愉悦感。消遣性的阅读心理自由度很高,其精神与感官在阅读活动中处于相当放松的状态,不易产生疲倦的心理,还能够使得非专家和学者的人士也能参与阅读,即使不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也能使阅读主体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强对文字、文句、文法的了解和应用。缺点是读者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多是从感觉和兴趣出发,可能会造成阅读文本的低俗化。不过,在对消遣性阅读进行引导,将阅读活动延伸下去的话,会使阅读主体在对于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停留在追求心理愿望的直接满足上,会产生从文本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感受的期望。随着阅读的深入,阅读主体已经不以对于文本所传达出的表层或浅层意蕴作简单的认知和掌握为满足,而是渴望获得新的审美感受和生存启示,进而使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境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阅读的超现实功利性使得阅读于阅读主体而言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高级精神活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寄希望于这一系列的高级精神活动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进行。但是,如果阅读的内容仅限于我们的语文课本,未免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时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一、课外阅读于语文学科之重要性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曾一针见血地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文化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地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分析几篇经典课文、考试之前再弄几份试题讲评就够了,而应该有一个在课外大量的、长期的读书的过程,没有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只能成为孤岛,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面,而无法形成宏大的知识体系,从而很难掌握得到语文的工具性,更不用说语文的人文性了。《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代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引导。缺少了课外阅读,或课外阅读量少,都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最新教育大纲,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并具体规定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这一点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的前景。

二、课外阅读于所有学科之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阅读教科书,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也就是课外阅读上;而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读的学生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这也表现在课外阅读与记忆力的保持与提高上。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

三、课外阅读衍生的长期效应

(1)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阅读黄金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具有旺盛的求知欲、较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在逐渐地成熟。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读好书,特别是一些好的人文书籍对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让他们进行心灵的自我观照,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一习惯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长期过程中,它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2)课外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多阅读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培养阅读能力、阅读动力和阅读毅力,也就是培养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各种信息的融合能力和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可以说阅读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是进步的阶梯,是成长的途径。

(3)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有关专家统计,人类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如今的5年、3年。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只占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资料显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只需要7~14岁的学习就能胜任日后的工作;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习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学习是生存概念的观点。从 “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以及自我学习来获得,所以养成阅读的习惯很重要,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子,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所以时代逼迫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终身阅读。而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4)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阅读可以励志、养性、立德,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阅读能改变命运,增长素质,提高品位;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国民阅读水平更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4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了5年之后,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否有了质与量的提高?我们对此进行了关注。我们以某地级市市区六所小学为样本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从学生本身阅读的动机、学生家庭阅读的环境、学校与教师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图书馆与社区等社会大环境对阅读的支持等几个方面展开。此外,我们对上述小学对学生课外阅读所采取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入了解,总结提炼了他们在实践中促进、指导和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特色经验,以求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构建更为有效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体系,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

一、市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问题一:从课外阅读的地位看,“名重于实”的特点十分明显。

面对调查中“您认为自己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的力度如何”这个问题时,“大力支持”者占绝大部分,几乎所有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对阅读的重要性都持肯定态度,认为阅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那么,阅读的地位是否真像所说的那样高呢?

1.资金投入

我们对154位家长每年购买或订阅课外书刊支出的情况(表1)以及家庭藏书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表2)。

在关于总支出的问卷中,有40名家长说不出所以然,以“很多”“极少”“没有统计过”作答,未计入统计。

在现今的图书市场,购买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至少需要5元钱,订阅一份全年期少儿杂志至少需要70~80元钱,用上表数据中的金额,一年又能购买几本书籍?

在关于藏书量的问卷中,有32位家长以“不多”“很少”“不清楚”“很多很多”作答,未计入统计。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市区家庭的藏书量在50册之内。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家庭的读书氛围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2.时间安排

要读大量的书,得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共834人参与问答)到底用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见表3)。

值得回味的是,在回答“你每天读非卡通类读物的时间”这个问题,有4名学生没有使用已经给出的选项,而是自己在括号里添上了“没有时间读”(因而未计入统计)。

在问到“你们班有课外阅读指导课吗”这个问题时,参与调查的4个班级中,有2个班的学生回答“有”,另外2个班的学生回答“没有”;而前面的两个班的学生在回答“你们班的课外阅读课是怎么上的”这个问题时,70%的学生选“用来阅读”,8%的学生选“用来做作业”,22%的学生选“随便安排”。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从时间保证看,恐怕都难以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标准。看来,课外阅读的地位总体上还是“名重于实”。

问题二:课外阅读读物“瑕瑜共存”。

1.经典名著市场飘红,但不求甚解现象不容忽视

在问到家长“您一般推荐孩子读哪类书籍”时,“名著类”名列第一。对三、四、五年级学生家长的调查表明,认为名著对孩子帮助很大的家长分别为24%、31%和56%,觉得有一定帮助的为74%、78%和74%;能支持并指导孩子阅读的家长为74%、56%和60%,经常能陪孩子看书或借阅的家长为34%、31%和23%,因而,家长在这方面也相对舍得投资。但当我们追问家长“孩子是否能够对名著有一定的理解”时,多数家长表示没有考虑过。问到孩子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回答“老师(父母)叫我看的”。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晓云认为,许多名著是为成人写的,而对儿童往往有消极作用,并不是内容有问题,而是儿童不能理解,产生接受障碍;读不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书有可能使孩子少年老成、儿童成人化,使他们的语言、想象力以及看事物的眼光都发生变化。当然,对于适合少儿年龄特点的名著他还是赞成的。我们认为,儿童读名著自然不能反对,但必须加强引导,避免为读而读、不求甚解的现象。

2.儿童因为缺乏鉴别力而产生的盲目跟从现象令人担忧

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丰富的信息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拓宽“大语文”视野的同时,也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学生浮躁的心态。在调查孩子拥有的书籍类别中,很多孩子选择了“其他”类书籍。“其他”到底包含了哪些书?调查中发现,奇幻文学等网络小说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如《哈利•波特》《魔戒》《诛仙》等。我们对一所小学的三年级某班进行调查,全班52人中有38人拥有这一类书。一个书店老板告诉我们,这一类书籍的购买主体是成年人和小学生。由此可见,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小学生的思维和选择。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制作、出版、播放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庞杂凌乱,甚至存在着许多低级趣味的内容,诸如凶杀暴力、酗酒吸毒、诱骗拐卖等,这些对判断力、分辨力不强的小学生而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3. 作文类教辅书长销不衰,但教条引导、机械训练的方法后患无穷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障碍,不少家长费劲心思、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作文书。更有甚者,不准孩子看其他的课外读物,逼着孩子天天抄背好词、妙句、佳段。从对书店的调查来看,家长到书店给孩子买书,不外乎两类:名著和作文类教辅书。那么,作文书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作文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将描写人物、描写事物、描写动物的精彩语段分门别类;二是将好文章大卸八块;三是囫囵吞枣,标榜同步。这些作文书大多偏重于规范性、机械性的训练,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的需要,解决不了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诸如没东西写、没词儿用等实际困难,最终成为应付教师的工具,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制约。

此外,诸如卡通、漫画等也在儿童读物中占有很大比重,《七龙珠》《天眼》《乌龙院》等很受儿童的青睐。这类书读多了,是否会造成学生对文字感知与理解的消解,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问题三:从课外阅读方法看,“单薄无力”影响实效提高。

在回答“简单说说你对自己班上孩子的阅读如何进行指导、检查、评价”时,74位教师中有65位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另有9位教师交了白卷;65位回答的教师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采蜜集”或“摘抄法”,让学生边阅读边积累的方法有42位教师提到。此外,还有一些教师介绍了利用“写读后感”“通过语文课进行书目的推荐,讲述其中的有趣情节”“规定每天若干分钟进行阅读”“亲子共读作为起点”“写读后感”等指导阅读的方式。总体来看,多数教师知道阅读方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系统思考,举措上比较单一,再加上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所导致的知识积累欠缺、阅读内动力不足、阅读习惯尚未形成等特点,多数学生并未掌握阅读方法,阅读实效无从谈起。可见,阅读方法已经成为影响阅读实效的重要因素。

从“言传身教”的角度来看,许多教师的阅读层次不高、阅读量不大,很难对学生阅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回答“列几个您比较认可的优秀儿童文学家及他们的代表作”的问题时,74位教师中,1位教师交了白卷,11位教师列了1位儿童文学家,16位教师列了2位,其他列了3位及以上。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教师竟然给出了“唐诗宋词”“朱自清”“臧克家”这样的答案。很难想像,这样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指导孩子阅读的重任。

问题四:从发行渠道看,“书源不畅”仍是最现实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目前市场上适合广大少年儿童课外阅读、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优秀读物明显不足。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努力给少年儿童提供更多适宜阅读的书籍。

从书的来源看,学生的阅读渠道仍然比较单一。“您孩子看的书大致来源于哪些地方”的答案主要有两种:买和借。从哪儿借?同学和学校图书室。而作为社会藏书最集中、最丰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却被多数人忽略了。在某地级市图书馆我们了解到,市图书馆现总藏书量为20万册,少儿书籍大约有3万~4万册。近三年以来,每年用于添置新书籍的经费为20万,10%用于购买儿童书籍,每年约2万册以上。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呢?儿童借书证也叫“少儿证”,适用从一年级到初一年级的孩子,自1999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共办理“少儿借书证”近4 000张,但现在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再使用了。现如今,全市每周大约有500名左右的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另外,课题组到该市区一所街道办事处了解了社区图书阅览室的建设情况。该街道有4个社区,全部建有社区图书馆,合计总面积达到了360平方米,书籍约4万册,其中40%~50%是少儿书籍,但儿童借阅书籍的人数少之又少。

二、思考与对策

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结合调查,我们认为在总体思路上要切实把握好三个问题。

1.课外阅读的地位问题是根本

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实现课外阅读的全面提升,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摆上重要位置,抓实抓好。

2.课外阅读的目的问题是核心

开展课外阅读,必须从现实的角度解决好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问题,也就是要回答“阅读为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开展和推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核心就是要实现“两个提高”,即围绕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两大目标开展课外阅读。

3.课外阅读的方法思路问题是关键

在重要性为大家所接受的情况下,如何科学推进课外阅读、不断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呢?从现实看,重点要在推进“三大阅读”上下工夫,即推进规模阅读、科学阅读和创新阅读。

(1)着力扩张阅读的量,推进规模阅读。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量为基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此种种,都突出了一个阅读“量”的概念。没有一定的量做基础,就无法完成必要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量做保障,就无法实现知识面上的拓展;没有一定的量做依托,就无法实现学习中的触类旁通。因此,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规模阅读中加快知识积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纯文学的书,还要读一些数学、自然、史地等方面的书籍,从而拓宽阅读面,夯实知识积累。

(2)致力提高阅读的“质”,推进科学阅读。在阅读中要讲求科学,不断提高阅读质量。要科学选择书籍,开展健康阅读,以有利于学习进步、有利于知识水平提高、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个人健康成长为目标选择书籍,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时期需要,提高书籍选择的科学性;要科学选择阅读方法,针对不同书籍、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方法,该精读的精读,该浏览的浏览,合理配置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5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我们语文科组确立《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这个课题,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谈谈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一些方法:一、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在生活中识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三、在背诵中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四、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五、增加课外阅读量,促进语言积累与运用。

【关键词】语言 积累 运用 兴趣 生活 背诵 朗读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针对当前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言积累匮乏,作文水平低下的现状,我们语文科组确立了《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这一教研主题,下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中重视多读多背,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儿童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吸收并储存规范的语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留给学生朗读记忆的时间太少。我们的孩子正处于语言积累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强、模仿力强,虽然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比喻,但是,我们在课堂中却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说出生动贴切的比喻句来,可见,我们要注重学生语言的感性积累。语言教学必须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服务,为生活需要服务。母语相伴人的一生,教会学生更好地运用母语是我们的使命。“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低年级开始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心捕捉课文中有效积累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丰富积累。例如我在教学“金灿灿”一词时,就拓展了更多的ABB式词语。所以我觉得我们课题组确立《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这个主题非常可行,这个主题的确立非常必要,方向是正确的。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觉得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

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告诉学生,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营造阅读的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l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所谓硬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比如:提供图书阅览室,内藏足够的可供阅读的图书,配置足够容纳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这些标语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好读书,读好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总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字典通”成为我对这些同学的昵称。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在生活中识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与周围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去吸取优秀的语言,这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机会。如许多优秀的广告词,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病痛下岗,让健康再就业。”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材料。

三、在背诵中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就是将文章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学习的时候除了吸收文章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以外,还要通过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文化积累越多,文化素养,文化底蕴才越深厚。既然背诵对于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就要重视学生的积累,重视背诵。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课本出现的哪些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局、格言、歇后语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四、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积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朗朗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分角色读、男女赛、表演读、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6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阅读方式 阅读习惯 培养

阅读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源泉,学生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教科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就此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一、课前预习中的阅读

教师提出细化的阅读提纲讲授新知识前,要求学生先阅读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教师针对预习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预习提纲,使学生能抓住重点阅读,而且每次读有所得,增加预习兴趣。提纲的内容要反映讲课的重点或难点。例如,在讲授“伴性遗传”之前,拟订如下的预习提纲:1.什么叫伴性遗传?2.写出正常男女色觉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3.为什么色盲患者只是男性多于女性?为什么色盲病一般是由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4.练习预测后代的色觉遗传现象。写出遗传图解。5.为什么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在课前按照教师布置的范围阅读教材,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其目的在于达到听课时的预习性心理状态,打好定向注意的基础。带着问题阅读时,在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问题,也便于阅读教材时发现新的问题,以便学生记笔记。上课前教师要对预习进行检查,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的问题调整自己的讲课。

二、课内阅读指导

1.强调对重点和难点的阅读。教材中双基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应该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相互讨论,以求深入理解,共同提高。课内阅读的内容要少而精,避免面面俱到,更要防止总是整段阅读,整段划书的做法。

2.选择好阅读的时机。课堂上既可以在教师讲授某一问题后指导阅读教材,以巩固知识;也可以在一节课讲授新知识的教学结束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熟记重点知识和质疑。

3.注重阅读理解指导。课内阅读指导不要泛泛地教材读一遍,而是要突出怎样理解和掌握某一部分教材内容的实质或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理解。如指导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时,教师要强调减数分裂的概念可以拆分为三个部分:发生时期,分裂特点和分裂结果。而且要特别注意分裂特点这一部分,促使学生把握减数分裂的核心知识。

4.强调不动笔不看书。指导学生精读时动笔作笔记,作记录。即指导学生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对于书上的难以理解的地方予以极其简要的文字说明。对于教材个别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5.易混淆的内容对比阅读。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深化的,通过对比更容易区别和掌握实质。如有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对比阅读以利益掌握和记忆,像DNA和RNA,光反应和暗反应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6.指导学生识图。教学中有必要指导学生识图,尤其注意把看图与阅读文字内容结合起来理解课文。除了学生第一次接触坐标图,生态图,生理功能图等新图式,应指导如何看图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插图。例如:要求学生结合插图回答问题,利用插图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解题,结合相应的插图进行系统的讲授,对照插图进行显微镜观察,对照插图去鉴别学过的植物和动物,利用图标进行栽培和实验的技术指导,应用插图考察知识。要求学生模仿插图绘制生物图及填插图等形式练习,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三、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知识,归纳整理已学知识。

1.阅读生物学概念。高中生物学习中,几乎每节课的教学都涉及到新的生物学概念,由众多生物学概念构成了生物学知识系统,阅读时注意对比。找出不同概念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例如应激性与适应性,囊胚与胚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

2.阅读重点难点。无论是课堂学习的重点还是难点,都是比较集中,一般利用精读来完成,注意前后章节知识的联系,深入理解关键的字、词、句,提高学习效率。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说出重点,难点的主要概念、原理和方法,正确应用原理方法解题答题,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巩固知识,并使知识得以升华和迁移。

3.作阅读笔记。通过阅读把知识融化贯通,化繁为简的同时查缺补漏,完善知识,形成体系,把所学知识编织成知识网,做好阅读笔记,使知识的信息量少而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本质规律,易于理解,利于记忆。

第7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一、概念探究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来源于元认知监控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觉主动地调整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常情况下,自主学习是以“外显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出现,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二、教师的引领作用

1. 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1)营造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心理学测试表明,高中生的有意注意最多只能保持40分钟,那么一节怎样上能够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让他们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点上,上课时,也可能会遇到枯燥的内容,当你发现学生的眼神不那么精神的时候,要记得适时地给他们讲个笑话,甚至可以让学生唱个歌,来缓解一下单调的局面,不要觉得耽误时间,实际上一点都不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2)向课堂要效率。有人说现实是具体的而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将45分钟拉长,尽量地拉长。记得一位有经验的学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45分钟都认真听课的学生不是聪明的学生,其实只需听三分之二的课,余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可以去悟、去思。”不要过分束缚学生,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要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尽量拓展45分钟的课堂时间。

(3)教学设计要合理。一个良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我们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谐人性化的课堂上,教师上课舒心,学生听课欢心,教学效果振奋人心。这得归功于教师设计的科学合理。

2.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氛围。

(1)倡导合作学习,现代社会所需的是合作型人才,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虽然这个方面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考试中也不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会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小而言之是互相学习知识,大而言之是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良好的个人素质。

(2)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学生亲自体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作者精巧的构思。

三、学生的积极实践

1. 指导学生自读,鼓励大胆质疑。

(1)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布置好课前预习内容,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2)训练学生懂得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领悟主体思想,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自觉调整自主学习的能力,用笔圈出议论性的句子或者作者反复强调的句子,以此作为突破口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特别的指导,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2. 讨论交流、夯实训练结果。语言是思维的延续,及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将学习的心得整理出来。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到的大容量、高频率知识释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8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还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将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着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关注文学,养成阅读的习惯,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文化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通过研究论述,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作用,探究如何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发挥其美育功能,并指导教育实践,使理论与教育相结合,更好地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课外阅读在学生人格培养,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

一、文学是提高人、进化人、塑造人的语言艺术。

(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

文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又新鲜的命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为‘语言艺术’。”[2]《文学概论》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样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话,即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3]不管如何界定“文学”的涵义,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具有语言、情意与审美三要素。

但是,文学最主要的要素应该是审美。它讲究文质的真、善、美,传递给人们的是它语言的美,思想的真与善,能给人以持久的审美的浸润、感染与回味。纵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离骚》,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中国从有文明开始,便产生了无数的文学经典,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语言精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体现了古典美学的意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以及《窦娥冤》等古典戏剧都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历数国外的名著,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这些作品能享誉世界,读者遍及每个时代,也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因此,概括而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因其自身蕴含的审美价值,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代代传承,风光无限。

(二)文学是心灵鸡汤

从《辞海》一类的工具书或教科书上查阅到的有关文学的定义,或许能够让人准确地记住它的概念,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真正地领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其实文学乃是人生的构成部分。它始终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产等人生的主要内容,与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本身就是人的心灵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它“伴随着人的诞生而诞生,人的发展而发展”,[4]所以刘熙载指出:“文,心也。”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作为美的语言艺术,文学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文学能够给人愉悦。凡是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语言的描绘、人物的刻画等给人以,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自觉。当人们处于这种审美状态的时候,他的身与心沉浸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美之中,超脱了尘世间浮华与喧嚣,挣脱了一切功利主义的束缚,就真正获得了自然而然的发自心灵深处的赤子般纯净无华的愉悦。“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是心灵的旅游,是超越时光的思索。只有文字构筑的世界――书籍,才能创造这种快乐”。[5]

其次,文学使人心灵自由。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6]这里的“游戏”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一种脱离功利的审美游戏。当整个人沉浸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时,他便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犹如一个在游戏当中的孩子,一心关注的只是“游戏”。此时,他的精神是自由的,心情是放松的。即便他一贫如洗,他还是满足的,自由的。

当然,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文学作品,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总是灌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生动感人的文字描绘,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读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在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成人的引导、榜样的作用在他们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将美与丑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学生一个鲜明的标准,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榜样,也指出了一条条光辉的人生之路。在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有很多流光溢彩的典型形象,把握这些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苦辣酸甜,是对青少年情感发展的一种有益熏陶。比如,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廊中,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是那些伟大的爱国者形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古代诗人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的诗人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生的荣华和死的惨烈间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这些光辉的形象上,我们看到了人的心灵中最神圣、最珍贵、最不可动摇、最无法遏止的东西,那就是爱国的信念。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在美好理想的指引下,会不断地反思衡量自己,不断地朝着优秀人物的思想境界而努力,久而久之,他们知道了人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为一种气质,一种人格。因此,引导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二、文学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低质量的课外阅读,造成了童年生态危机。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蓬勃开展着。培养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的人,使学生能和谐健康地成长,是当今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教育界,让每一位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张扬,良好人格的养成,如何健康快乐地成长。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需要情趣、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人文性主要表现在:(1)学语文与学做人并重;(2)重视文学在情感熏陶方面的作用;(3)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涉及很多因素,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但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学教育。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

但是,在普通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文学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落实。例如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在具体实践中,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随便否定一个学生,不扼杀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等等,让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但在实践中,许多老师不是这样做的,迫于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轻视课文中情感、精神、思想等蕴涵着真、善、美的事物的审美体验。目前,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以文学知识的获得取代文学阅读,不注重强调语感、感受意象感情之美。结果是将经典作品平庸化,把文学感受知识化,以为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就是在进行文学阅读。其实不然,这种读书方式并未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含的美、感染人的地方。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形成审美个性,塑造完善人格。随着人们对人格塑造的重视和心灵培育的强调,文学教育将获得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振村.班级读书会:通向阅读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访谈录.小学语文教师,2008,(2),(总245):5.

[2]田本娜.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2):11.

[3]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1.

[4]黄健,王东莉.文学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第9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80-03

从字面看,“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那么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指导的,教师“教”的方法往往决定了学生“学”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方法中应当重视教师“教”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涉及教学过程的所有重要环节,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形式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特有的作用和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本文以《中国税制》课程为例谈谈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学方法的改进路径。

一、《中国税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泛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此目标下,《中国税制》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制定税法的基本原则和税收的经济效应等基本税收理论与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能运用基本税收理论分析税收制度,提高学生税收经济学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掌握现行税法中主要税种征税办法和具体规定,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相关规定,通过授课和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规定和方法,能够计算各个税种的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税收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税收制度,使学生初步具备设计、解释税收制度的能力,能探讨税收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此《中国税制》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税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税收基本概念、本质及其特征;制定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及税法的分类等。另一方面现行税收制度中各主要税种税款的计算及征纳管理。

二、《中国税制》课程教学方法改进路径

(一)重视运用热点新闻讲解税收理论知识

应用性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理论,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过程。税收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初学者会觉得枯燥,本部分并不太好讲。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组织方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偏重于对概念与理论的系统讲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更会觉得课堂沉闷。沉闷的课堂又影响教师讲课的激情。两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要打破这种沉闷的现象,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热点问题导入、新闻导入、案例导入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到税收原则时,可以用当前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国五条”中对个人转让房产按差价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这个热点问题作为切入口,因为该问题在各大网络和媒体已引起广泛关注,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学生自己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所以学生们会很感兴趣。再比如讲到税负转嫁时,可以用香港限制游客携带奶粉数量这一新闻作为讲课背景,分析为什么新西兰的奶粉、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等在香港的零售价格要远低于大陆。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热点问题或经济政策可以用税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选择这些热点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切忌“空对空”,理论来自实践,理论的讲解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否则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生“照本背诵”的“学”,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但是要真正做到“理论回到实践中去”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时间精心备课,更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课堂组织能力,能够将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新闻热点的分析也要能够放得开、收得回。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提问、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中国税制》课程而言,要具有准确计算各主要税种税款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税法基本条款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社会层面,实践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其社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适合通过案例教学和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

教师通过对案例的介绍、分析和讨论,才能将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法律规定讲深、讲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同步思维、思考和训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生动形象。比如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流转税,其税法内容繁杂,税款计算考虑的特殊情况多,是《中国税制》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增值税的计算,可以设计一个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稍复杂些的工业企业,尽量将增值税计算殊业务的处理囊括在企业的经营业务中,以此为案例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案例讲解规程中,可以给学生发放增值税专用发票票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值税价外税的特征及由此特征决定的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务处理。通过认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增值税税款计算流程,更好理解增值税税法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规范案例教学,教研室可以组织任课教师编制典型教学案例集,每年进行更新,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资料,并建议教师在授课时使用统一的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同时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编写税收实务习题集,根据课程进度设计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印发给学生。每次课堂上挑选一两个典型例题作为课堂精讲题目,而习题留作学生业余同步训练,这一做法成本低,效果好。

(三)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人才除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就需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探索不同的做法,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本科院校都会设置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自学、撰写课程小论文、读书笔记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税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19个税种的税款计算及税款的缴纳和管理,由于课堂教学有限,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每个税种一一讲解,所以除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几个主要税种详细、系统讲解外,其他税种都应当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

课程小论文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根据我国当年税收政策或者其他税收领域的热点问题布置课程小论文,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料室等资源。查资料、写文章,一是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是学生能够了解学科前沿,逐步培养学生驾驭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三是通过锻炼,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课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课程内容提供经典著作、学科前沿性论文等阅读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这些资料。通过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税收现象和税收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提醒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时常关注社会经济现实的习惯,训练学生运用税收理论知识来理解分析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四)重视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

高校课程考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很好地落实教师“教”的内容。相反,不科学的考试可能会毁掉教学中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为了保证上述《中国税制》课程教学方法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应当重视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可将《中国税制》课程考核分三个部分:一是正常的闭卷考核。主要考察税收理论知识和主要税款的计算与缴纳,这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二是其他小论文、课外阅读笔记,占总成绩的20%;三是平时考勤和作业,也是占总成绩的20%。为了督促学生自学,保证自学的效果,期末考试试卷中自学部分的分值应占到卷面分数的20%。为了防止小论文的写作流于形式,教师应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给每个学生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讲解自己论文的核心的观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既锻炼了能力,又激活了课堂,并为毕业设计和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基础。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论文观点和现场表达能力给学生打分,作为评定课程总成绩的依据之一。为了鼓励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要求学生根据课外阅读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定期检查并给予等级评定,作为最终评定课程总成绩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凤岐,王伟廉.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03).

[2]曾振平,沈振峰.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05).

[3]何菊芳,季诚钧.“读、议、练”教学模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09).

[4]魏小文,陈爱东.财税应用型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