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古代的历史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的历史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的历史文化

第1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古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宋元、明代等时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返观;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兼有释、道等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无不是对儒家文化观的体现和融通。我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并举、海纳百川的文化,其间道家一直在和儒家的融通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化在儒家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下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保持着文化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提升,他们强调“行不言之教”,强调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汉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汉代教育崇尚儒术,对后代的语文教育影响甚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认为学语文只是治经的手段”,“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由于重视经学,就形成了对先秦书面语言的高度重视,为经学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以经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长久占据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主阵地的基础;由于重视识字与写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小学”,这为进一步巩固经学和强化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但这些也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比如,造成了在教育内容上书面语言和历代口头交际语言的长期断裂(这一局面直到五四才得以纠正);教育方式上的食古不化,缺乏创新,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经学文化的垄断和新文化的举步维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苍》、《急救篇》等蒙学教材,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开辟了蒙学之路。

2、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官学时断时续,教育时兴时废,但语文教育却有不小的成就:家学盛行,父子传授,形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家学传统,如王羲之一家的书法教育,这一传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语文教育,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家学的传统;清谈玄学,为避言论得祸,这一时期清谈玄学风气大盛,虽使当时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离了时代的需要,但对时人的语言训练却起到积极的作用;蒙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出现了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基础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有效工具;佛教大兴,在传播佛家经典时,为使大众听得懂,采用了当时的比较口语化的讲解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了基本的语言教育,虽主观上起到了麻痹大众思想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对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佛家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汉民族文化价值观里融进了新鲜的血液;文学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的《昭明文选》为代表,这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人已经能够把文学与经学、史学、玄学分开,这种认识反映在《文选》的编撰上,就是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一般不选,只选其中有文学价值的{论序述”18,再加上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出现,文学作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在语文教育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它不仅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还重视文章的艺术成就,使得文学作品独立出来,是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的确立,对以后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官话”教学和“双语学习”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异域文化如佛教等)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迭次更替,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交流,南朝兴起了“官话”教学,北朝兴起了“双语” 学习,在满际需要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得以传播和交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得以张扬,文化内涵得以丰厚,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融通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多元向心文化的文化品性,这种文化品性为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宋元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宋元时期,宋代政治的封闭性导致了汉文化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追求道德思想的完美、明心净性精神提升的理学思想,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而演变。宋代的理学家大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教育名师辈出,唐宋家中宋代的六大家不仅继续发展着韩柳古文运动,还以他们的文学业绩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民族文化的交融继续发展,特别是元代文化,以汉文化和的蒙族文化交融为核心,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进一步交融。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隋唐时的文化活力,但在考试之外,为了满足民间的交往,在交际上民间语文朝着实用化发展,元曲的繁荣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其代表成果是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不仅成为语文教育的典型内容,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流传物。宋元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等人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成就斐然,作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语文教育上值得提倡的还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养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主旨还是通过这些教育实现“教化天下”的文化价值观。

4、明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明代是一个旧传统教育思想逐渐僵化、新思想萌芽的时期。一方面,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科举考试必须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强调“代圣人立言”,封建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至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作为钦定语文教学内容来传播正统儒家思想19;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在我国历史上被史家认为是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的已经渗透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具有近代的启蒙思想,如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只可惜这种思想的亮光,由于本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而没能发扬光大,清朝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继续发展,封建道统得以继续维系,科举考试继续僵化;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汉、满、蒙、藏还有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无疑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宗羲等人提倡办学校要崇尚实学精神,“不是为了空学儒家经典,而要有用于天下”20;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四大古典小说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种种态势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拨。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在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优势的地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以后,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而涤荡、迷失、自省,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开始并逐渐完成了一种凤凰涅似的文化变革――从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5、结束语

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Z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以口头语言、器物上的刻画标记、书面语言等为主要媒体的文化潜移默化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特别是在文化育人、人文化成方面的极大成功无疑是今天处于价值多元化社会的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第2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一、汉民族喜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与诗歌语言锤炼

古人写诗文,喜新求异,注重锤炼,讲究言简意赅,讲究字异而义同,练字之功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将最恰当贴切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新精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唯陈言务去”,就是主张语言运用上力求独创、新颖、恰切、得体,这是喜新求异文化心理在诗歌表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通过对诗歌语言的锤炼,使诗歌语言简洁、凝练,避免冗杂,使诗句达到语句精炼、意境悠远的表达效果,是古代文人对语言常规用法的超越和突破,又是诗人展示才华、卖弄学识的外露,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惯例。

诗的语言的精炼是指诗中把不必要的字、句删去,尽量用最少的字句表情达意,“凡诗需字少意多,以十字道一事者拙也,约之以五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事于五字则工矣。”(方干《赠路明府》)前人言诗,拈出一个“工”字,这“工”字既指诗的语言又指结构,而从语言方面来看,它既指语言的精炼,又指语言的形象生动。它通过炼字、炼句和炼意三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从诗词语言精炼的角度看,“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以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赵翼《瓯北诗话》)因此,古代诗人都注重在炼意上下功夫。古典诗词中的炼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炼主题,使诗的立意更高,即使诗具有更好更深的思想内容。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短短十个字写出了天下的贫富对立,这是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而使诗句精炼。

诗人的炼字、炼句和炼意,不仅是为了语言的精炼,同时也是为了语言的形象生动。诗人们从修辞学的角度,推崇诗词字句的工巧,把字工句警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字句锤炼得好,可以带动全篇,所谓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尤其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再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被人称赏,是因为诗句写出了春满江南的蓬勃景色,而这则得力于“绿”字的锤炼。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个“绿”字果然鬼斧神工,把春天的气息鲜丽地点化出来。

可见,新奇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中的一个文化传统心理。正如前边指出的,修辞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而新奇求异的文化心理,促使修辞技巧的产生和推广。

二、汉民族的均衡审美文化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均衡美

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这一方面与汉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自古以来,汉民族人民观察事物,考虑问题,常常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喜欢从事物的对应关系中展开思考,如二元对待观、“天人合一”观、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和谐观等,就形式而言不失为均齐“宽对”。这种均衡的审美心态,在建筑、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摆设、宴请等方面也可体现出来。

汉族人民审美心态,也受汉语结构均衡美的影响。正因为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均衡美的特点,故汉族人民在长期使用汉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并探索修辞均衡美的规律。例如汉语的声调,是构成汉语语音结构均衡美的要素。古代利用声调中的平上去入分平仄,由平仄构成古代近体诗中音律的对称美和节奏美。汉语中构词上的对称、均衡,形成了汉语修辞上的对偶等均衡美。

尤其是诗歌中的大量对偶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经过前后映衬,互相补充,可以化生涩为平易。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一般作名词用,倘在诗中孤立拈出“晓镜”,未免费解,但和下句“夜吟”相对照,立刻“变陌生为熟悉”,使读者明白作动词用,是写一位女子在晓妆对镜,抚鬓自伤,从而和下句中那位深夜苦吟、不避风寒的男子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词曲中的衬词、诗歌中的押韵等,也是形成语言均衡美的重要手段。在修辞格中,除对偶外,能体现均衡美的还有互文、回环、顶真、对照等。

互文是汉语有的修辞方式,注重结构对称,给人一种均衡的美感,其特点是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回环修辞手法不仅有均衡美感,而且达意深刻,富有新意。它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这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例如: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晴秋雨》:“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三、汉民族含蓄的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含蓄表达法

东方人区别于西方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含蓄,而中华民族尤以含蓄著称。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推崇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中国人之所以有含蓄的文化心态,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转第113页)(接第119页)语言表达。“和”是仁学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和”成为中华民族人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和”的方法就是中庸的方法。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防止专化和走极端,提倡模糊性和灵活性。“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要委婉,不要观点鲜明、言辞激烈、不留余地,不要单刀直入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好恶,而要迂回曲折,由古及今,由远及近,层层推进,要设喻取譬,要隐晦,要影射,要“微言大义”“言近而旨远”,总之,就是要用温柔敦厚的语言形式,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此方面,中国的诗歌可以说表现了极高的技巧,并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当陶渊明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致时,他曾用两句被后人视作名言的诗句,表达了他的全部看法:“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通过含蓄的表现,突破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启示。谐音,是典型的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数千年来不绝于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被运用。如南朝乐府《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以“丝”谐“思”,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著。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以“晴”谐“情”,一语双关,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话语中词语通过谐音联想,以美妙的物象传达表述者的心意,提高了言语表达的审美效果。

四、重意象的民族审美特征与诗词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重视主题的直觉体悟和豁然贯通。这与中国传统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和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方式有关。整体直觉思维方式重视整体性,但对整体性的把握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依靠非逻辑思维的直觉和顿悟。取象比类,采取比喻、象征、借代、类比等形象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这两种思维方式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人对意象的独特的民族审美观。李卫中等指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一些普通的东西、景物携带上了浓厚的文化信息,它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求纯思的抽象,而是观物取象,超越具体而又回归具体。例如,古代将“杨柳”常与离别、断肠相联系,因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故古代作品中常出现有关柳的意象:“杨柳依依”(《诗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寓抽象于具体,寓推理于类比,模糊多于明确,含蓄多于显露,具有一种独特的诗的气质,让读者从感性的把握中去体味抽象的内涵。

汉语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在诗歌意象的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诗歌的意象搭配十分灵活,只凭一点灵犀,一缕情思,几个似不相关的意象就可以直接拼合,峰断云连,似离实合,给人一种造语的清新和涵咏不尽的诗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等都是向读者展示了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各意象之间无关联词,全赖其内在的逻辑感情联系,构成了一种浑然统一的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戴照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M]. 语文出版社. 1996年版, 75. 133

[2]王希杰.修辞通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114

[3]郑子瑜 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

[4]盛林. 儒家文化与汉语的修辞的含蓄表达法[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4 )

第3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一)编写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结语

第4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苗族;历史文化;写作;古歌;刺绣

历史需史学家来记录储存,以期留住前朝往事的长河史迹。一如司马迁之于《史记》、班固之于《汉书》。历史文化要文学家来写作流传,期许前尘旧事的情愫得以千古流芳。一如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洛神》。苗族历史文化光辉灿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远古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只能靠古歌来记录,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只有靠刺绣来写作,一辈一辈,手手相授。严复说:“学主知,术主行”。而苗族则无意识地将其演化为:“歌主知,绣主行”。

一、我歌故我在

“苗族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耳相传。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动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节日中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通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几天几夜地连续表演。直到20世纪50年代,民间口传文学作品“苗族古歌”,才出版了苗文文本。

古歌中所表现的苗族的特质就是个性或个性化的人性,他们从自己的处境和环境中造就自己,突出自己,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个性,它实际上是一种民族精神,因为苗族是从他人中区别自己。古歌在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阅世千古而日益发展。古歌分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每组歌都有个引子称为“起沙”,古歌讲究韵律和声调协调,语言含蓄精炼,旋律优美动人。

笔者曾在黔东南苗族的大山里调研过,曾多次听(看)到他们唱歌的场面。例如叙述人类和万物起源过程的“开天辟地”歌:“我们看古时/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这是远古事/这是远古史/苗人辈辈传/传到了现在……”歌声高亢嘹亮、地动山摇,听得人激昂澎湃,思绪杳渺。

“妈妈(泛指老人)……去东方/沿着老古道/沿着迁徙路/赶路去东方……”这首古歌名为《焚巾曲》,是黔东南流传的丧葬歌,叙述民族的来源、战争和迁徙的过程,死者从生到死以及死后怎样回“老家”的各种礼仪。唱的人哀伤切切、似泣似诉,听的人倍感地老天荒、思绪苍远。

“八层人坐,十层人站”。苗族的飞歌、酒歌、夜歌、情歌——唱得你跟着亢奋、幽思、遐想。你听不懂歌的词句,可你听得懂歌的情感、意境,甚至“看得见”它的状态,似乎你就在歌曲中的情景现场——几天几夜、十天半月,你方唱罢我登台,歌声饶梁千日延绵不绝……

我必唱着,历史才有所附丽!这是他们的信念。

二、我绣故我存

苗族老人曾说:“凡苗衣皆述历史”。苗族素有“无花不成衣”之美誉。姑娘自幼学习针法,嫁妆多为亲手刺绣。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刺绣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

苗族刺绣大都依附于服装而存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

如“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而大花苗爱披加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练兵场广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则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这些服饰的来由,大多与上古九黎三苗与黄帝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流域退到长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如黔东南苗族女子有一种肩背、胸前、袖口、裤脚都有滚边绣花的服饰,名“兰娟衣”。传说,兰娟是一个苗族女首领,在带领族人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她常常回头,用彩线在自己的衣服上绘出迁移的路线。过黄河时,她用黄色的丝线在左袖口上绣了一条起伏的黄线;过长江时,她用蓝色的丝线在右面袖口上绣了一条婉转的蓝线。过洞庭时,在胸口上绣一个湖状图案。越往南走她身上的图案越多。最后,她的衣服上布满各种各样的花纹。当然,这些花纹只有她读得懂,只有她的同胞读得懂。兰娟衣后来被复制了千百万件,被复制了一代又一代——就如同有文字的民族印行书籍或传承字画那样。这是另一种经典;是另一种文字;是另一种印刷方式。它是迁徙文化最深刻的铭记物。

又如“蝴蝶妈妈”图案。苗族妇女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苗族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万物的生命都出自一个母亲——蝴蝶妈妈。这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相关:“妹榜妹留”(即蝴蝶妈妈)从枫木中孕育出来,长大后同“水泡”游方,生下十二个蛋,由鹡宇鸟孵化出龙、虎、蛇、水牛、蜈蚣、雷公和姜央等兄弟。

“蝴蝶妈妈”刺绣纹样至今仍然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和沿用。

苗族刺绣还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图案的不朽价值在于培养着苗族人的历史意识,教育苗族后来者永不忘祖先故土,显示出苗族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乡思。这里,图字画文在历史的苍茫中,作为联系苗族群体生存的、最重复不已的经验,被视为本民族凝固的历史而展示与传承,使苗族群体得以在形成上拥有他们的“黄河”、“长江”、“平原”、“洞庭湖”、“城池”和“骏马飞渡”等等,完成其壮丽辉煌的“精神还乡”。

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刺绣图案代替了文字,发挥出文化符号的功用,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这刺绣文化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

可以说,苗族妇女是用她们的一生抑或可以说是前世今生,都在双手和彩线中写作,她们将自己的历史文化用刺绣记录下来。其中有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艰辛苦难的迁徙过程。母传女绣,传承至今——我绣故我存!

别林斯基说:“史诗是在民族意识刚刚觉醒时诗歌领域里第一颗成熟的果实”。

苗族古歌正是这样,集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文化于一炉,是苗族古代的“百科全书”。

而苗族刺绣又何尝不是写在身上的历史呢?它以其构图的美观和夸张、丰富的色彩以及饱满雄浑的针法而得以闻名于世且流芳万代。

如今,古歌流出的神话,苗绣带来的传说。这些听着有声,拿着有物的历史文化,已经被“有根有据”地写进了苗民的心里、书里。这些苍凉、凄美的苗族神话传说乃至图腾纹样,都会永远附丽在她们歌声中、刺绣上,直至“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参考文献:

[1]石朝江.中国苗学.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第5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文化传播;价值

1、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起源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最早的时期,人们只能依靠一定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一开始人们只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将历史文化信息传递下去,但是,后来代表文字的一些特殊符号的出现,就代表了文字出现的萌芽,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文化记录与收集的重要性,在造纸术还没有被发明之前,最早出现的文字形式就是甲骨文和金文等的文字记载形式。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清代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是公元前约十三世纪殷商时期的遗物。甲骨上刻的大部分是那个时期奴隶主的占卜记录。管理这些甲骨文献的是当时的巫师和史官。上面记载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们可以认定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原始书的最早雏形,据专家考证,这些甲骨文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萌芽。

2、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在华夏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十分漫长而艰难地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的经历了历史长河淘炼的制度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制度。自从文字记载形式的出现开始,就出现了藏书管理制度的萌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从甲骨文的出现开始,人们就有了一套对其收集管理的方法,所以其经历了千年仍然会被我们挖掘出来并且发现,解读其中的含义,那么文字传播文化的职能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从甲骨文的时代开始,藏书的管理制度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在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它担负着传播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巨大历史重任,它担负着将华夏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的重任。直到后来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传播的载体终于有了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再也不用繁冗复杂的竹简或锦帛等记录书籍内容的形式,终于可以使用较为轻巧方便的纸张,这是一个藏书管理制度的一个革命。从此,各类的藏书书院、藏书楼和藏书阁等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对于我国的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来说,它在不断的历史变革中一直的被完善和全面化,其主要涵盖了图书的征集、整理以及保护、借阅等方面的内容,于我们现代的图书管理制度中有很大程度的体现。下面就从我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图书的整理、图书的保护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3.1、中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制度

对于中国古代藏书征集制度来说,藏书的征集是藏书管理所必须的,因为没有征集就谈不上管理,更何况一个书院很难达到对于书源的自给自足。在我国古代,这些藏书一般都是从官方书局或者从私人书坊征集而来的,或者是接受社会各个阶层的捐赠而来。并且,接受的捐赠图书是他们藏书的主要来源。这种捐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点是可以获得朝廷的赐书,这些赐书的故事都在史料上有过较多的记载,例如宋代四大书院都先后接受过朝廷的赐书,还有,如岳麓书院刚建成的时候,地方上的太守奏明朝廷,希望赐以国子监诸经释文义疏及《史记》、《唐韵》、《玉篇》等得到了准许。另外还可以接受官绅私人的捐赠田产或者做官俸禄收入来购买书籍,增加藏书。除此之外,一些官绅的捐赠也是一个重要的藏书来源,例如史料记载“福建布政使司吴荣光捐置书籍千余卷送给凤池书院”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来自于官方的藏书,统治者为了统一思想,会印发一批又一批的书籍,部分收录到官方后,剩余的部分就会被分散到民间藏书院或者藏书阁中,这对于官方和民间的藏书阁或者藏书院来说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这些就是古代书院藏书来源的主要征集形式。

3.2、中国古代藏书的整理以及保护方法

对于藏书的整理,目录的编制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藏书的质量和保存时间的长短。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古代的藏书制度中式相当完善的。首先,式对于图书的分类,这一点对于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就需要整理人员有足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文化基础。对于图书的分门别类式一项专业的工作,这需要对藏书有充足的了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内容,必须要充分的加以区分,一边为了以后的借阅提供方便。其中对于作者的分别也做了很好的分类,后期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藏书就只按内容来加以区分,这样更加方便记录和借阅。对于藏书的保护,低一点就是书籍的装帧,古人对于书籍的装帧持有非常严谨的态度,他们在书籍的粘贴分娩所用的浆糊中就加入了川椒、白矾等用来防止虫蛀。另外,古人还有曝书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将书搬出室外进行晾晒,防止藏书发霉,这是对于书籍的很好的一种保护。

结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璀璨,源远流长,与我国古代藏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古人对于藏书的不断收集和妥善的保护,才使得我们得以了解中国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使得我们得以用书来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所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去改进并且完善现有的藏书管理制度,才能够使我国的先进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第6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学科,对于本科学,很深受老年学员和外国学员的喜爱,学习古代文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态,掌握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丰富其思想,陶冶其情操,也能增强老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但是学习古代文学,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老年朋友和外国朋友来说,古代文学信息量大且综合性强,并且和古代的历史还有古代文化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老年学员和国外学员的老年学员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整个古代文学从先秦到近代 , 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和作品浩如烟海,而且还涉及各历史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甚至文体的演变等,这么庞杂的内容,教学难度非常大,对老师的教学技巧也提出一定的要求。

近年来,有的老师将多媒体引入古代文学的课堂,多媒体能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现古代文学的内容,还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员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从多种途径获取与加工信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并且体用声像、图片等大容量、大密度的传递信息,满足学院的学习需要。

通过多媒体平台,既扩充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老年学员的知识面和视野。受到很多老年学员和外国学员的喜爱,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引入古代文学课堂的必要性。

第7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 城市规划 发展

1.前言

由以往的经验所知,生活中的各种城市规划过程,在最后能被选中的设计方案,都是融合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的设计,只有将传统文化和设计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设计出更加满足实际要求的规划方案,因为任何的设计都是和生活分不开的,离开了生活实际的设计是不能被大众所认可的,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国内各种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只有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设计方案来,城市的发展就是历史的不断发展的体现,不同时代的城市具有非常不同的风格,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的不同才促成了城市的多样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历史是在不断进步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在就是将来的强大基础,人们生活的城市不断的发展,必然将向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现代化的逐渐普及,一些历史延续下来的文化方面的东西就会逐渐的有所遗失,所以需要在城市的规划中渗透入传统的文化,并且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城市不断的更好的发展下去,只有不断的弘扬传统的文化,才能使精神文明有巨大的发展,才能使城市能够有生命力的延续下去。

2城市的发展形成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是在夏朝逐渐发展并且初步形成的,最早的城市就是为了防御外敌而建造的一种建筑物,并且人们可以在中间自由的进行贸易,古代的人们白天在城市中进行简单的交易,各取所需,等日落则回家里,那时候的城市就是指的是白天的市场,与现在的城市的意思还不有所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到了商朝,城市就代表一个国家,一城一池就是一个国家,每一个诸侯都会建造自己的城池,发展到战国时候,城市则逐渐发展的更为壮大,许多城市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规模比较大的大城市,历史发展到秦朝时,就同意了全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城市的局面,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中央大多都是政治中心,这一点同现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般政治中心都聚集着大城市,历史上的大规模的城市也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封建社会的帝王大多都会进行一些祭祀的仪式,并且在大城市中,发展速度也是会越快,由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知道,古代的的城市逐渐形成是为了居住生活交易等目的,逐渐发展的情况下才形成一些非常具有政治性以及军事性和宗教性的城市,并且这一类的城市规模是非常大的。

3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城市规划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壮大都伴随着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许多的精神文化和财富,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许多的机构和功能组织也逐渐出现,文化就与这些事物的发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发展,文化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有时不能以实体的状况发展存在,必然有承担这些文化的实体,城市就承担了这样的责任,在封建社会中,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阶级性,但是文化的传承还是以民族性为最根本的特点的,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延续,并且在延续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每一个城市的特点就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之上,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化传承,就不能有很好的城市文化的发展,所以二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对后来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各种思想都蓬勃的发展,形成了非常不同的文化气息,因此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城市的建设是非常中庸的,因为儒家倡导中庸的思想,并且会有非常严重的等级制度,除了儒家思想以外,还有许多别的不同的思想也会对城市的建设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管子的思想影响之下,城市大多都建立在山川秀丽的地方,而且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城市都靠近能够为农田灌溉的地区,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所以城市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的相互影响。

4 城市规划和传统文化的相互依存

因为城市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城市的规划中需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能破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需要重点的将二者相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城市,建设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在城市的发展中,建设城市不能破坏历史的建筑以及对文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必须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因为历史的发展下来,必定会形成许多有特色的建筑物,在新的城市的建设中,不能为了建设新城市就将旧的传统的建筑毁坏掉,这样是非常不好的,所以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比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四合院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都是老北京的代表,不能为了建设新城市就将这些旧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毁坏,这样就会非常影响历史的传承,在一些不得不有所破坏的地段,需要选择性的进行保护,要对重点的需要保护的建筑加以保护,不能随意的破坏,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控制住建设城市的规模,不能过大,这样就不能使历史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

5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重大影响

历史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各种思想都对城市的规划产生了非常长远的影响,根据研究表明,历史上的各种建筑手影响最深的就是儒家思想了,儒家思想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在城池的建造上,必然会选择一些非常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地方,这样更加显示出了城市的繁华性,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因此思想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城市的建造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儒家非常崇尚礼制,也讲究儒雅,但是却非常讲究等级制度,对于君臣等的等级制度有非常严峻的要求,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更是不可逾越的规矩,随意需要在实际的各种生活中都严格的遵守规定,这样才能更符合皇权的象征,所以我国传承下来的许多的城市建筑都是非常严格并且规矩的,所以儒家思想对城市的建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了儒家思想之外,还有许多的思想都对城市的建设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才逐渐的形成了特殊的城市文化。

6 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重要启示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许多的因素,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自然和条件的束缚以及文化的影响,这样城市和自然才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因为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有非常精彩的文化的传承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加的和谐美好,现在许多的城市都在发展中不管环境的原因,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非常不好的影响,城市也是非常脆弱的,因此需要保护环境,从而减少城市的负担,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将来做基础,所以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照顾到文化和自然,这样才能使城市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考虑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城市,需要处理好城市化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比如城市和自然的矛盾,以及城市和文化传承的矛盾,所以需要结合各种因素,考虑好各方面的影响,才能为以后的城市的发展做基础。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必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在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上不破坏文化传统,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都需要很好的去传承,这样才能发展更好地城市文化,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之下,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卢艳,吴杨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达——以保定市为例[J].河北林业科技,2010(3).

[2]王强.浅析中国古代城墙体现的传统文化[J].中国市场,2010(48).

第8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襄樊古城池;演变;特点;价值;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5.12+su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74-04

1 前言

襄樊,雄居汉水中游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重心,更是南北经济区域中心。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湖广之形势,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山河秀丽,交通发达,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这里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地,文化繁盛,名人荟萃。

2 襄樊城池演变

襄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在这片肥沃的汉水谷地平原上,上古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到了西周王朝时期,周王朝裂土封疆,分封诸侯,今襄樊境内封有邓、、卢、戎、都、鄢、罗等众多诸侯国。在今襄樊中心城区范围内先后建立起四座城池:古邓国国都邓城、古子国都城、楚国北津戌基础上形成的襄阳城和汉末出现的樊城。由于战乱和洪水,城被掩埋于淤泥之下,遗迹难于考证,在此不作论述。

2.1邓城

邓国是距今三干多年前汉水之北的一个大国,作为国都的邓城,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存邓城遗址,其城池遗址完整,略呈长方形,城区面积0.5km2,分南、北、东、西四门,护城河宽40m左右。根据调查和发掘,城东南建有烽火台,西北角建有宁国寺(见图1)。

2.2樊城

樊城位于汉水北岸。作为邓城逐水贸易之商埠,樊城一直作为南北商贸交易汇聚的中转点,繁荣昌盛多年。

樊城汉代时已筑有城垣,城缘汉江而筑,形态呈东西带形,东西长约3km,南北仅0.6km,共建有定中门、鹿角门(屏襄门)等九个城门。以后西城外又加筑一方形土城,俗称土城。

樊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向为“商贾云集”之地,清光绪时樊城“九街十八巷”已经形成,各种商旅会馆多达二十余座,号称大小“七十二”码头,可谓盛况空前(见图2)。

2.3襄阳城

襄阳城原为楚国北疆的重要边防要塞,旧称楚之北津戌。据史书记载,襄阳有城始于战国,明代时大规模扩建。东晋太元三年在城西北新筑“夫人城”。明洪武初年将襄阳城东北角北拓至汉江,古城面积达2.5km2。清代曾对古城墙进行多次改、扩建,修缮城门、城楼,城外护城河宽约百米,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铁打的襄阳”。

襄阳城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牧府、府署、州、道之治所。城内府、署、宫殿、寺庙众多,街巷井然有序。

3 襄樊古城池特点及价值

邓城、樊城和襄阳域的域池和街巷格局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主要是与其政治、经济及受地理、地形条件等影响和地位而造成的。

3.1襄阳城

襄阳城位于汉水南岸,自古以来为政治、文化中心,故街市以方形城郭为主,呈棋盘式布置,以北街、南街为纵轴线,西街与东街为横轴线,以十字街为中心向四周以“井”字形布置街巷。市中心区就集中在十字街一带。县、州、府、道衙署,学校、寺观、祭祀之地布局严谨,作坊、仓库分布在城内边缘地区。因此襄阳城完全是按古代治所城市格局布置的,是我国古代平原河谷城市格局的典范(见图3)。

与全国目前尚存的几座古城相比,襄阳古域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护城河,在于城河与城墙组成的独特的城池体系。

第一个特征:“城北以汉水为濠”。古城北以天然汉江为池,东南西为人工开凿。这样不仅增强了对北方入侵之敌的防御功能,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更是体现了对大自然顺应,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古朴哲学。

第二个特征:池宽。襄阳护城河最宽处达250m,平均宽度为180m。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

第三个特征:巧妙的古城池给排水系统。城西南建有响水洞和节制闸,连通襄水与护城河,城河水枯时,放襄水入城河。同时在护城河东北角临汉江处建有排洪闸,暴雨时开闸放水,平时保持城河的正常水位。这种创意,师法自然,实为大匠心裁(见图4)!

第四个特征:古域的长门和大、小北门之设。这三个城门紧贴江面,开城即为码头,是城内重要的后勤保障通道。

第五个特征:东、南、西三门外护城河中子城之设。襄阳古城在三门外护城河中建了三座子城,两级吊桥,起到了过渡作用。子城驻兵,又增强了主城的防御望功能。

综合而言,可以说襄阳古城池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池”而不在“墙”。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襄阳古城在全国古城池中具有了唯一性。它也是我国古代战争攻防史上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案例。从建筑艺术价值看:襄阳古城池的建造法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和美学观念。

3.2樊城

樊城街巷受汉江走向的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小街巷交错紊乱,城池也未按方形建造,反映了沿江商业城市街巷形成的一般特征一一无规则状态下形成的“自由式”街区,适应古代商业与水运型城市经济发展(见图5)。

樊城古域是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南边全部敞开,面向汉水,北边一条弧形的城墙设九门严密把守和同时还外筑护城河护卫,这种宽与严的相得益彰,充满着朴素的哲学意趣。

襄阳古城、樊城两座历史古域分列汉江南北两岸,每座古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中国历史上临水而建的城市很多,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思想也很丰富,城市的格局与肌理千差万别,但像襄樊这样由两座古城――襄阳古域(方形城廊、棋盘式布局)、樊城(无规则、自由式布局),而且在筑城思想、城市格局上差异十分巨大且都各自创造出辉煌历史的两座古城夹江而立,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建史上都是十分少见的。因此襄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襄阳古域、樊城这两座各具特色的城市屹立于汉江两岸,几千年来相互竞争、相互支撑,共同形成独具特色与魅力的襄樊历史文化名城(见图6)。

通过对邓城、襄阳古城、樊城城池的分析,我们还发现,古人在城池的选址和城市建设方面还充分考虑到城市周边自然山水格局,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的筑城思想(见图7)。

4 襄樊古城池保护

襄阳古城、樊城、邓城三个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古城并存的格局是襄樊中心城区宏观空间环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岘山亘其西南,汉水萦其北”是中心城区重要的自然山水格局,襄樊古城池保护应在保护好邓城遗址和自然山

水环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一江、双城”的保护。

4.1“一江”:即汉江

汉江是襄樊的母亲河,是襄阳古城、樊城得以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两座古城的联系纽带。汉江的走向、河道变迁以及堤防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座古城的形态。汉江的保护应突出:

1)保护汉江水体、岸线及沙洲,严禁排污,控制采砂,保护滩涂、湿地及沙洲。

2)保护好古码头,建设滨江景观带。

3)控制与引导汉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形成丰富的天际线。

4)积极开展汉江水上公共活动,增强滨水活力,使汉江真正成为联系襄阳古城、樊城的纽带,强化历史上双城的“向心结构”。

4.2“双城”:即襄阳古城池和樊城古城池

4.2.1襄阳古城池的保护

襄阳古域池是国务院批准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它最集中地反映了襄樊历史、军事、筑城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襄阳古城池的保护要在疏解古城人口、调整古城功能、保护古城街巷格局的基础上,重点突出“T+U”古域池保护格局(见图8)。

“T”即沿汉江的古城北界面和沿北街、南街形成的古城南北轴线共同组成的古城池特色展示区,主要包括:

①核心展示带:古城北界面既是珍贵的滨水河岸,景观良好,又是完整展示古域整体风貌的最直接界面,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规划依托较为完整的北段城墙,串联起若干独具特色的体验空间,充分展示襄阳古城池的军事防御风貌。

・恢复大北门城楼;

・清理鱼跃铺坑,建设城墙遗址公园;

・置换水厂和动物园用地,建设古代军事主题公园;

・保护长门段城墙遗址,建设长门公园。

②特色体验轴:串联小北门、北街、昭明台、鼓楼、南街、南门形成的完整展现古城特色的南北轴线。在原址修复南门城楼和南门瓮城,远期考虑恢复护城河中的南门子城,恢复襄阳古城防御体系的完整性。

③三个节点,即城墙遗址公园、军事主题公园、南门防御节点。

“u”即沿古城东、南、西三面形成的休闲景观区。

・加强对城墙文物的保护,修复残破城墙段,搬迁西门和南门城墙内的经营,连通城墙体系。

・保护护城河水体,严禁排污与填埋以及围堵私自占用,搬迁护城河西南角的南湖宾馆和军分区招待所,恢复护域河原有河道,连通环城公园。

・重点处理东门、西门、仲宣楼和狮子楼四个节点。

通过对襄阳古域池的积极保护和整治,重现襄阳古城池独特的历史风貌,凸现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重镇的特色,同时为市民提供充足而良好的户外文化休闲空间。

4.2.2樊城古城池的保护

樊域古城池目前几乎毁坏贻尽,现仅存屏襄门、定中门两个城门和柜子城遗址,护地河已掩埋于地下,改为城市下水道。樊城古城池的保护应在保护好散布于历史街区内众多文物古迹的基础上,重点应(见图9):

①经过勘测定位,逐步拆除在原城墙和护城河位置上的建(构)筑物,建设城池遗址公园,保护樊城独特的城廊形态,形成一道市民文化休闲的户外环城绿色休闲带。设置标志,以示城墙、护城河位置和消失的城门楼位置,同时加强对现存两城楼的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

②加强陈老巷历史街区、友谊街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整治。

③建设樊城沿江景观带,保护好会馆和码头。

④保护好炮铺街以东现存的“九街十八巷”街巷格局和肌理。

通过对樊城古城池的保护,标识出樊城古域池的形态与格局,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同时为塑造樊城丰富而独特的滨江城市景观创造条件。

襄樊古城池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美学价值,鲜活地体现着中国古代的筑城哲学。要通过对古城池的积极保护,重现古域池独特的历史风貌,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历史、文化、旅游方面的独特价值,打造城市名片,带动襄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襄阳”。

参考文献:

[1]襄阳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

[2]襄樊城市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

[3]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中规院、襄阳规划院.

第9篇:古代的历史文化范文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对具体个人整体形象的诊断和设计,专门为社会各个阶层人士提供私人化、差异化的一种服务行业。形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本人在身高、体重、身材、肤色、发色、五官轮廓和气质气场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个人特征,参考客户的工作职业、社会地位和将要前去的场所等具体情况,通过高雅的审美观设计来对客户的妆容进行设计,对服装风格进行选择,对发型配饰进行推荐,为客户打造出最适合本人的整体人物形象。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切文化遗产的统称。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体指的是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提取出来并被大多数中国人承认、接受和认同的一种意象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既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象征着中国国家尊严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文化符号,具有神圣而庄重的严肃意义。自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文化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行业都在频繁地学习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性的文化元素被大量运用于世界级的设计作品中。古老的中国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全球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各国设计大师争相采用的设计元素。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外观设计、房屋室内设计、商品包装设计和服装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较多,但仍然很少有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方面的应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每一个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喜爱、偏好、选择、提取和采用都有着个体的区别和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区别和差异创造出了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的艺术设计作品。

(一)妆容。

中国古代的女性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对面部进行修饰的设计工作了。应运而生的胭脂水粉更是每位女性必备的设计工具。在历史画卷中相继出现了注重眉眼描绘的眉妆和泪妆,强调脸颊色彩的粉脂妆和三白妆,还有以胭脂晕染眼角、眉梢、嘴角的红妆和血晕妆等。随之产生的还有额黄、面靥和斜红等修饰面部的绝妙方式。以修饰额际的花钿为例,女性将各式各样花朵形状的饰品贴在眉心作为修饰额眉的装饰道具。如果将这种古代的妆容绘到现代丽人的额际与眉间,就又是另外一种新鲜的风格和韵味了。

(二)发型。

中国古代女性的发型和发饰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以发型中的盘髻为例,光是唐代的发髻造型就有同心髻、交心髻、抛云髻和鸾凤髻等上百种不同的髻形。而修饰发髻的发饰更是五花八门。汉唐以真假花朵居多,宋代以绸缎玉器为主,明清则主要是金石珠翠的宝钗发簪。即便是到了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女性的发饰造型也仍然是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基本参考而设计出来的。据2010年国际发型机构的统计数据信息显示,中国红、凤纹、晕染和盘髻编辫等一系列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型设计元素成为了隐居在人们发丝间的新一季流行风尚。

(三)服装。

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气韵的培养,大多数的服饰设计和纹案设计都有着吉祥如意和平安祥和的美满寓意。其中,红色飞龙、金色凤凰和紫色祥云等都是最为常见的服饰图案。“飞龙”是中华民族最高阶级的图腾代表,象征着天命的尊贵权威。“凤凰”是与龙相对的一种威严代表,凤为黄天,凰为厚土,象征着成双成对的贵族强权。“祥云”代表的是安康和祥瑞,是中国古人对和谐平安的祈愿和祝福。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