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能遵守教案撰写的常规要求,保证教案栏目书写完整,教学过程设计严密,但部分教师备课缺乏学科责任心,备课敷衍应付。例如把课型理解错误,写成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叙写不规范,目标学习水平界定模糊,反映出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又如,教学方法书写与思维方法混淆,把归纳法、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控制变量法列为教学方法,英语学科把“听、说、读、写”当做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资源手段”栏目不太理解,直接书写为演示文稿和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主干知识的罗列,失去了教学过程设计性的要求。教师对作业布置栏目书写过粗,直接写成“评价手册”。另外,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二次备课痕迹不明显,缺少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及时记录或教学环节设计上的二次修改完善,学校对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的二次备课质量无法监控。
2.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陷
从教师访谈看,学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少部分学校管理中不关注细节,管理线条过粗,执行环节不到位,存在着“三有三不”现象,即“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不规范;有违规,不处理”。比如,有些学校的课程管理不够严谨,检查流于形式,有禁止教师提前上课或拖堂现象,但是监控和处理不到位,有时存在着小学科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学校有领导听课、评课的制度,但是领导听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反馈不够及时深入,甚至没有反馈,一些部分薄弱教师的薄弱课堂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3.教师群体问卷结果暴露出个别问题依然突出
从问卷统计看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也有些问题暴露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个别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关于“科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目标达成与反馈练习时间的规定”问题,仅有65%的教师保证每节课能够落实,说明全区建立“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还有一段路要走;关于对“教师备课教案有明确要求,及时反馈检查情况”调查分析,仅有73%的教师认为有明确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对教师教案撰写规定比较笼统,教师对教案的撰写还缺乏必要的指导;关于“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举措”,仅有53%的教师认为学校有具体要求,说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4.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
教案管理要执行到位,必须按章办事。但从全区调研总体情况看,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在教学管理的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方面经常缺位。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工作的形式而疏忽工作的落实,教学管理中层干部在教案的常规检查上出现记录不完整,一些问题检查不出来,或者检查出来的问题缺少必要的整改反馈。这说明了教学管理的中层在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细致的自我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不少学校校长有很多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是中层在落实与执行意识上还有差距。
5.校长听课评课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校长的听评课活动是了解教学的主渠道。只有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获得落实教学常规的指挥权、引领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校的校长听课评课技术与方法还需进一步培训和指导。有些校长只听课不评课或不会评课;常听课不记录,课后与教师不交流或交流研讨不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校长听课、评课的专业培训,做好听课前的“六项研究”,即选择谁作为听课对象、观课的参照标准、目前校本研修的真实状态、学校组织体系中各个岗位应有的职责、学校已经为教师上好课创设了哪些支持性条件、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通过“六项研究”,校长的听评课将更有针对性,同时能对课堂问题进行迅速归因,提高学校领导了解教学、诊断教学、指导教学和改进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五严”背景下区域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经验创新
1.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面对“五严”规定与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与要求,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培训。应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让全体师生认可和内化教与学常规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与新形势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新要求;还应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专业能力。从调研看,全区中学“小班化”实验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还没有能完全体现小班化的特点与教育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修订上,应当进一步突出小班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在制度制定上体现和落实“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的小班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2.文化引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
学校管理要有制度约束,更需要有文化的引领。从调研结果看,目前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统一性内容多于个性化要求,学校很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内容相互交叉重复。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梳理和完善,应结合校情,紧扣原有办学特色与文化,进行简化、细化、校本化。在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底线,渗透学校管理文化,追求校本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系,才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只有结合校情特点,操作简便、易于教师识别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才容易执行。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突出校本性、包容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明确自身的位置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把规范执行常规、提高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内需。
3.立足诊断,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缺位环节的持续改进
强化教育教学诊断功能,是持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立足科学诊断,才能够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学校管理者要建立管理诊断的制度,形成基于诊断的学校管理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建立持续改进的学校发展机制。因此,各所学校应结合本次调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培养自我诊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有效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再上台阶。
4.落实整改,进一步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任何一项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执行、抓落实的结果。学校校长要培养抓工作落实的技巧,争做一名落实型的领导。同时,学校校长要进一步营造“求实、责任、诚信、细节”的落实文化,即始终秉承“管理用数据说话,指导用服务说话,服务用行动说话”的工作作风。另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简化制度操作流程,培养教学管理团队“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力”的认识,学会管理好时间保证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落实,培养遇到困难拒绝借口的习惯,立足于不仅要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
5.明确目标,进一步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银行 合规管理 探讨
合规,简言之就是合乎规则。合规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范围不仅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章,还包括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及银行内部规章制度,法律的精神及文字要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范畴等等。农发行合规管理,是指农发行的管理者对银行内各要素合规方面的集体协作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协调活动,确保银行各级机构和员工的各项业务行为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规范以及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以有效满足农发行业务发展合规性目标的过程。
一、影响农发行合规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合规风险的认知力不够。部分基层行对合规管理重要性、违规操作的危害性,以及对“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对合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发展轻质量、重经营轻管理、重绩效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够。在贷款调查方面,有的贷款调查报告抄袭其他企业的报告,有的调查报告只是对部分数据进行简单修改,有的贷款调查报告甚至让企业写,未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认真调查。贷后管理方面,有的贷后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对贷款担保检查不到位,有的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未监督跟踪,有的不能落实企业出库通报制度,企业回笼款归行率长期不达标等未能及时发现,存在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是对员工素质的推动力不够。从现实情况来看,基层行大多数员工是农发行成立时从农业银行分家过来的,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大部分同志对新知识接受慢、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银行管理的需要,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基层农发行合规管理的“瓶颈”。同时,农发行对员工素质的基本准入、上岗条件缺乏硬约束,即使进行培训考试也多流于形式,奏效甚微,致使部分员工的学习求知动力缺失,造成能者多劳、庸者少劳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对合规操作的管控力不够。这主要表现为:重事后监督、轻事前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基层行存在屡查屡犯问题;上级行检查的频率低,且多为抽查,难以覆盖基层行的全部业务,容易形成监管漏洞;人情大于制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基层行认为查出问题再协调不迟;对查出的问题处罚力度不够。
二、加强农发行合规管理的途径及措施
(1)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开放性的管理制度,不断地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各项要求融入农发行内部政策和程序之中。行内的合规部门要随时掌握外部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并按照这些外部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对银行内部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修订,制定出新的合规要求,传达到相关业务部门执行。二是要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采用激励机制推动银行的合规管理。三是要建立合规问责制度,对经营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我校创办于1968年,1985年易地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7473平方米,建筑面积8351.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468人,在编教职工40人。学校坚持“笃行致远,构建和谐”的教育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学校”,“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法制氛围。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形成的依法治校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学校内部现有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教代会、德育处、团队组织的宣传、教育、执行和监督作用,对学校内部实施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依法治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积极开展工作,进而实现依法治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校教育法制工作的意见》精神,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制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我们结合学校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认真开展“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形成了既与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相衔接,又与我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制订了《初中常规管理制度汇编》,先后修订3次。这是我们的“学校大法”,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基本保障之一。它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徇。《学校章程》分为校级规章、部门规章、岗位规章三个大类,涵盖了人事群团、教育教学教研、计划财务基建等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在不断完善校内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先立规章后办事”,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引导和推动我校内部的改革和发展。我们本着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制定规章制度,突出建章立制的超前性、试验性,用以规范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学校相继出台的《初中全员聘用制试行条例》、《初中中层以上干部聘用方案》、《初中结构工资制实施方案》、《初中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初中教职工岗位纪律制度》、《初中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初中财产登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是本着服务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目标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我们还强调,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建章立制,必须在学校规章的总体框架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并保证相互间的衔接配套。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建设,主要是校级管理和部门条块管理两条线上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配套制度。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学校在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时秉持“科学、负责”的原则,合理配置其权责,保证权责统一。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严格依照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学校管理层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年级组和教研组,扩大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权,尤其是年级组,全面负责该年级的教育教学情况,组长由学校中层领导直接兼任,形成管理层(各处室)、操作层(年级部)在同一层面上的平面化管理模式,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更紧密了。分条线开展常规管理,加强系统学习,也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具体有行政领导学习、教师教学学习、德育管理学习、科研学习等。这些条线的常规管理工作与年级组、教研组办公制的平面管理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
关键词: 精品学校管理 规范性 基本特点 实践
一、精品学校管理的概述
精品学校管理与其他形式的学校管理之间的差别在于“精品”。精品学校管理表明了学校管理精品化的过程性、渐进性。精品学校管理的结构如图所示:
由此,我们认为精品学校管理是指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社会主义办学体制下,以现行中小学办学方针政策为依据,以“精密度、差异性、全面性、情感性、实践性”为原则,以精心的态度、精美的形式、精选的内容、精细的过程,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精品”的育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二、精品学校管理的基本特点
1.科学性和人本性相结合。
学校管理本身具有教育性、周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精品学校管理应以科学性和人本性并重。
科学性体现在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技术方法等方面,加强对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加强对学校管理常规的研究,加强对统计、测量,以及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人本性体现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等方面。加强对教职员工关于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强调学校管理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加强对学校文化、人际关系的构建,强调“以人为本”。在精品学校管理中,科学性和人本性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规范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规范性是管理思路与方法,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要求,“规范”是“精品”的重要表现之一;创新的方法和技巧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品”是创新的方向和动力。“精品”的境界将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了,而任何一个发展或成功的学校最基本的共性经验就是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从这一个角度来讲,精品学校管理具有把学校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3.渐进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当确立了精品学校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必须结合学校的现状,按照“精致”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建立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这样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品学校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功能、效果和作用。
三、精品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1.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形成了有规定、有考核、抓落实、重检查、有奖励的工作机制,并运行良好,学校管理基本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在2003年9月,新领导班子上任时,学校的办学状况相当严峻,按照“精品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精品学校管理的工作思路。
第一阶段工作重点是:建章立制,严格规范学校的常规管理。
在经过广大师生员工近半年的充分讨论以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制订出学校管理制度草案。这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做法,使广大师生员工感到自己既是被制度约束的人,又是参与管理的主人。通过制定的《学校管理手册》,包括岗位责任制、考核制、会议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相当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从而做到制度为管理服务,而不是管理为制度服务。同时,由于在制定、修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员工有参与管理的主人翁体会,因此,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大大提高。规章制度的“文”正在逐步地、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日常工作的“行”之中。
第二阶段:畅通教育信息,形成长效管理。2004年2月起建立了家长接待日制度、公开了校长热线。2004年6月确立了班主任上门家访制。2004年9月建立家长委员会。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有利于整合教育信息。
第三阶段:积极推荐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成功实施聘用合同制,建立了“能上能下、双向选择、年度考核、一年一聘”的用人制度,包括中层队伍的建设。
第四阶段: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基本实现全面、全员、全城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常规管理制度,不断改善细节。包括教育管理制,组建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教学管理制:组建了学校教学管理领导小组、教学调研小组、教师业务考核小组、九年级毕业工作领导小组。行政管理制:继续发挥校务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作用以及行政管理层的落实功能;调整和完善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以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例会制,包括校务会议制、行政会议制、行政汇报反思制、教职工会议制、年级组长例会制、班主任例会制、教研组长例会制、九年级毕业班工作例会制、社区家长联席会议制。
――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责任制,明确全校包括校长岗位在内的16个岗位职责,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对照各自的岗位责任制订工作计划、实施以及总结,做到严格履行。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根据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学校安全岗位职责。
――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奖惩考核制、中层干部考核制、教职员工考核制、文明组室考核制;德育评价制、教学评价制和听课制;教师常规教学工作抽查制。
2.升华常规管理,积极探索常规管理在提升学校内涵及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常规管理在提升学校内涵过程中具有驱动作用。抓教学常规,这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抓教育科研管理,这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推动学生自主管理,这是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
同时,积极发挥常规管理在构建学校文化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比如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在全体师生中产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强烈共鸣,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大大小小各项检查评比活动中,教师群体获得了凝聚力,教师理念得到了升华,师生素质得到了提高,团结、务实、进取、创新的校风逐步得到了强化和提升。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是由一个又一个成功构成的一个结果,而且是由一群人向同一个方向不停努力形成的一种状态。“团结协作、淡薄名利”,就是我校今日独特的学校文化和内涵的真实写照。
3.坚持每周行政干部工作汇报反思制度,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中层干部在学校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直接关系着部门工作的成功与否,乃至学校的整体利益。因此,对中层干部,一方面要加强业务上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大考核力度发挥,积极发挥群众测评机制。
近年来,江苏姜堰农商行以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为基础,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重点,以全新的理念积极开展合规风险工作,倡导诚信、正直、合规、尽职的职业操守,立体式、交互式地进行合规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合规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合规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保障全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2014年3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77.8亿元,较年初增加16.9亿元,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125亿元,较年初增加5.96亿元,增长5%;不良贷款余额1.76亿元,占比与去年持平。
强化基础,完善合规体系
为提高合规管理效能,姜堰农商行单独成立了合规部,负责协调全行的合规管理,组织实施对全行业务合规性和合规风险状况的监督、检查、评价,并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
一是确定合规管理的基本架构。制定了《姜堰农村商业银行合规政策》和《合规管理办法》,对合规管理原则、组织架构与职责、识别与评估、程序与规则、报告路径、考核与问责、积分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二是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变化情况,组织、协调和督促各业务条线和内部控制部门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和维护,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求。
三是加强合规队伍素质。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均配备了兼职或专职合规管理员。截至2013年底,辖区内所有专兼职合规管理员均通过了省联社合规岗位资格认证考试,为合规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培训方案。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实际,对学习培训的内容、时间、措施等进行分解细化,以聘请外部专家和网络学习的新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切实增强员工合规操作意识。
多元管理,实现深度发展
目前该行基本形成了层级分明、操作性强、考核严格的合规管理体系,逐步提高了合规管理效率。
一是开展合规审查工作,制定《合规性审查管理制度》,明确了合规性审查原则、内容及流程。二是有效开展合规检查,对全行业务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合规检查。三是适时进行合规报告,制定了《合规报告管理制度》,明确了合规风险事项报告内容、路线、程序、处罚及保密等规定。四是开展合规达标机构评价工作,制定了《合规达标机构评价办法》及细则,通过合规达标评价,使全行各项业务合规有序运行。五是强化合规考核与问责,把合规经营成果纳入业绩考评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考核评价与问责制度,定期考核评价各机构管理合规风险的能力和效果,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合规经营的关系。
三方合作,构建全面案防体系
为提升合规风险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案防长效机制建设,该行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检查网络,提高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保证了各项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对各项业务适时开展合规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通报。二是案防长效检查,由各基层支行负责人及内部主管自查,业务条线部门专项检查,行领导突击检查构成。三是与第三方合作开展全面检查,聘请中介机构对财务会计、信贷、科技、安全保卫等业务及管理领域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提高全行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四是与银监机构开展联合检查,深入基层网点,找出全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和内控执行力。
突破模式,提高有效执行力
为有效遏制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等违规行为,今年该行出台了《员工违规违章行为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积分规则、积分管理程序、积分运用进行了规范,积分累计结果与员工个人、所在单位负责人、所在单位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挂钩。通过实行量化考核,以记分建档的方式,对员工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动态考核。由各职能部门对违规违章行为积分按月统计报合规部,合规部将问题和积分进行梳理汇总,按季公布积分及处罚结果,并形成“问题库”,通过分析、分类,及时把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借力科技,实现管理信息化
今年,姜堰农商行借助IT技术建立合规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合规管理工作的全覆盖和高效率。同时,建立日常工作平台和信息报告、整合共享与分析平台,对各类信息的采集进行有效控制,规范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数据和报告的利用价值。该行的目标是,以合规管理系统为抓手,最终实现合规管理从事后向事中、事前的前移,并由此实现与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专业系统的数据与流程的有效整合和深度衔接,实时监测和预警各类合规风险。
一、提高加强合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思想意识
我们信合社在经营业务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充分认识到加强合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只有切实加强合规管理,努力防范金融风险,才能促进我们信合社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信合社进一步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努力追求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内在统一;进一步提高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上级社信贷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加强对行业、区域、产品、客户的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做好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坚决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防范案件的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案件的发生;加强合规教育,努力实现人人懂得合规、主动遵循合规、尽职维护合规的工作目标,使每个人加强警惕,做好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二、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合规管理到位
防范金融风险,合规管理是基础,要做到合规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我们信合社制定三个办法,强化合规管理,一是《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办法》,二是《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实施细则》,三是《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考核办法》。
《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办法》共分四章、三十二条,具体阐明了合规管理总目标,合规风险管理架构及职责,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监控,合规报告程序和合规考核与问责等方面的要求,使合规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实施细则》共分六章、二十二条,对合规管理实施、合规管理组织体系、风险事项报告、合规管理工作报告和合规风险检查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明确、细化了《合规管理办法》,把合规管理推向纵深,确保合规管理取得实效。
《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考核办法》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考核目标及分值、考核计分办法、考核评审等方面对做好合规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化和量化,把《合规管理办法》落实到工作实处与每一个岗位,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增强了每个干部、员工的责任性与紧迫感,自觉做好合规管理工作。
三、选聘合规管理员,加强合规管理工作
我们信合社通过选聘合规管理员,加强合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在选聘合规管理员中,明确了合规管理员的任职资格,规定了合规管理员的职责,使合规管理员有职有权、理直气壮地参与合规管理工作,保证整个信合社合规管理不留死角,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为防范金融风险建立一道扎实的屏障。
四、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强化全员合规理念
本学期教学工作处的工作,要全面落实《长汀一中2010—2011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深入落实“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示范高中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重点做好高三毕业班工作,把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生命线,作为“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出发点与归宿。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民主、科学、高效、和谐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机制。为学校进入新世纪第二个五年规划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争创省示范高中,按示范高中要求开展工作。
2、重点做好高三毕业班工作,力争高考再创新辉煌。
3、高中会考达到省一级达标学校的要求。
4、扎实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
三、工作要点
(一)重点做好高三毕业班工作
高三毕业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学工作处和教研组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主动介入毕业班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指导,千方百计为毕业班提供优质服务。
1、组织协调安排好毕业班的下列大型考试,做好考后成绩分析与交流。
(1)2月25日、26日省质检单科考试;(2)3月9日、10日福州市质检;(3)4月1日、2日省质检3+x考试;(4)5月上旬龙岩市质检;(5)5月19日、20日模拟考。
2、及时搜集并提供高考信息和第二轮复习资料。
3、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调研,定期开展学情调查,召开毕业班学生座谈会,组织毕业班听课评课活动。
4、组织好毕业班专题讲座和实验展览。
5、加强尖子生培养和文科班工作。
6、加强高三备课组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1)各备课组要加强对考纲、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科学制定第二轮复习计划。
(2)各备课组要加强总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改进和活化教学方法,切实增强高考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各备课组要加强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讲,提高效率。
(4)各备课组要加强结对子希望生的辅导。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制订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周历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活动安排表、任课教师安排表等。
2、完善《长汀一中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备课、听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常规要求,明确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常规要求,明确公开课开设与听课评课的常规要求,明确青年教师结对子的常规要求。
3、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开展组内自查。教学工作处、教科室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
4、加大课堂教学巡查力度,杜绝私自换课、调课、旷课现象,确保优良的教学秩序。
5、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完善教学常规管理。
6、落实听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
7、创新高一、高二年段单元过关工作,实行月考。
8、控制学科练习印刷量。
9、加强高一、高二、高三实验班教学管理的研究。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
1、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定《长汀一中教研组、备课组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明确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常规,完善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考评方案。
2、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建立科学的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制订《高一、高二年段过程性考核奖励方案》。
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科学人文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修订《长汀一中教师考核任用办法》,协助制订《长汀一中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4、增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形成良好导向机制,制订《长汀一中优秀教学奖评选条例》。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
1、稳妥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各教研组要确实研究课题,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
2、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3、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4、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变。
(五)其它工作
1、完善学籍管理,实行电子化管理。
2、加强图书馆管理,按省示范高中要求和新课改要求,添置图书资料,强化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意识。
3、进一步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工作,抓好特长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一)学校行政管理
1.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校。我校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建章立制,依法治校。校级领导、各部门分工明确,按照规章制度制订好本部门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2.学校坚持例会制度。即每周星期一上午8:00是领导班子例会,总结上周工作,研究下周工作。周一下午第三节是教职工会议,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布置当周中心工作任务。隔周进行年级例会和教研组活动,认真探讨和总结学校工作的完成情况,交流和沟通教育教学工作信息,提出下一步教研教改方案。
3.抓好学校的档案管理。按照常规管理资料归档要求,我校把常规管理七大项四十二小项的收集、整理任务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保证了常规管理资料的及时归档。
4.成立了学校进校书刊管理领导小组,加强进校书刊的管理和检查力度,进校书刊规范,没有违规订书现象。
(二)学校教职工管理
围绕教职工管理常规,我校制定了《XX镇中心小学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XX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岗位目标责任制》《XX镇中心小学教职工激励机制条例》《XX镇中心小学年度考核工作方案》等制度,规范了教职工的管理,以此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来,我校以党支部为龙头,具体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每学期组织师生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民主测评,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保证教师没有违法违纪、体罚侮辱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 学校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学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学校和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做好学生的入学、转学等手续,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帮困助学的办法,保证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我校的两基成果。
在严格做好控辍保学的同时,我校严格规范学生编班工作,不设有重点班和快慢班,不存在大班额现象,使学生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学校加强学生考勤管理,设有课堂纪律登记表,加强学生在校纪律的管理,并注意和家长联系,了解缺课和请假学生的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存在问题: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家没有家长管教,把一些坏的习惯带到学校,组织纪律有些散漫,老师屡教不改。部分学生因文化基础太差,对学习缺乏信心,经常旷课,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师的听课评课制度。开学初做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期末做好教学工作总结。每个月对教师备课及批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记录在案。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发展,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20XX至20XX年下学期,我校的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得到市级批准立项,校级的课题研究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同时学校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研究和安排教研活动,精心安排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的交流。每学期组织教师撰写论文,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改正和完善师生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评价采取即时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评价以激励为主,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师生工作学习的依据。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少先队、班主任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共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学校制定了《家访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制度》,强调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方面教育。学校还从南宁请专家来给学生做感恩立志等内容的报告会,教育学生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敬爱老师,树立远大的志向。通过开展活动,学生的思想得到了震撼,得到了教育,行为习惯得到明显的改观。
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届校运会、一届艺术节。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连年被评为右江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活动中自己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身心得到了愉悦,激发他们爱学校爱学习的热情。
存在问题:学校和家庭联系还不够紧密,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做不到丰富多彩,还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设工程;资料管理;建设效益
1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强化工程建设资料管理,提高工程资料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水平,为作业区后续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可靠技术依据,也是确保集团公司推广站场完整性管理的资料保障,是内部挖潜增效一种思路。由于油田地面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隐蔽性的,所以工程质量的检查以及规范,就要通过资料来体现,一个项目资料的完整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工程项目的好坏。
2完整性管理、合规管理等对建设工程资料的要求
2.1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
要对工程的项目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施工期间进行的图纸修改,人员调配以及资金的流动,购买的材料等,也要进行归档记录。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创建优质工程奖,亦或是工程验收,都迫切需要工程资料的支撑。
2.2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是合规管理的重要要求
现代企业产权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生产建设中,系统的工程资料应用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够使决策者制定出的工作方案切实可行,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企业加强工程的监督,为工程质量检查、工程结算、工程审计监督提供重要的依据。
3现阶段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工程资料管理认识不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重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实体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核心工程方面,常常在工程竣工前,才想起工程资料,于是紧急调集人员进行管理和补齐,但是这种方法,常常造成工程资料的不准确和错误。
3.2管理制度不健全
工程资料管理工作面广量大、纷繁芜杂,牵涉的部门多、范围广,要实施有效的资料管理,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细致的制度做保障。但是许多工程项目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或者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对有关参建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因为没有有效制度进行约束,很多重要的技术资料没能得到有效管理,在工程结束后被废弃或丢失,十分可惜。
3.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或项目法人负责制,从事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采购、施工、技术人员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并且由于这些人员还同时负责其他工作,在思想上、精力上不能专心致志、贯彻始终的做好资料管理,难以形成稳定的资料管理组织体系,影响了管理工作。
3.4开发利用不够
工程资料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对于以后的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充分开发利用工程技术资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完善整改措施及其应用效果分析总结
4.1完善制度
项目主管单位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资料管理制度体系,明确部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资料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按照时间节点细化各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建档的工作流程和目标任务。总体上构建各单位资料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流程到位、阶段任务明确的网络体系,在工作开展中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边、管理可控的良好格局。
4.2提高人员素质
面对新要求,资料管理人员要有先进工作作风,自觉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档案管理、计算机及信息化等专业知识,同时保持完善细节,履行职责,保证效率的思想。既要善于沟通,积极主动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也要对于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做到慎、全、严、细。
4.3加强合规管理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是实施合规管理、完整性管理的重要保障。工程建设从立项阶段开始就要启动资料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将不断产生的各方面资料通过全面收集、有效整编、合理审定进行建档保存,在竣工验收时与竣工档案名录进行比对实施有效补充和完善,确保工程资料的全面性、有效性。
4.4强化监督检查
项目主管单位对于工程资料管理工作要实施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一方面检查工程资料的完备性、完好性、系统性、时效性,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进行有效检查,对发现的因态度问题产生的失误立即予以处理;另一方面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资料不全、模糊不清等情况及时纠正,立即补缺补漏,确保工程资料的有效性。
5结语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企业合规管理、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组成部分。实施严格的建设工程资料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流程制定等措施的推进,不仅能提高资料管理水平为工程建设和后续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撑,也能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油田企业在面对市场形势需要进一步缩减投入、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