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重要概念;教学效益;关注;提高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认为:“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教学中怎样传递生物学重要概念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方设法挖掘学生已有的资源,通过观察、实验、体验、感悟、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等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下面以“动物的运动”教学为例: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八年级生物学第五卧第二章,是在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上的提升,又是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铺垫。动物的行为体现在运动上,“动物的运动”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
二、重要概念的分析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笔者对此重要概念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成以下四个概念:运动方式和原因;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系统不能独立完成运动。
三、教学活动的开展
1.运动方式和原因
本节课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的开始,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动物运动的视频,看完后,首先让学生列举视频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提问:动物为什么要运动?在此教师引出凡是有利于动物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动物的运动。既回顾了前面学过的内容,又凸显出重要概念。
2.运动系统的组成
利用课件给出身体不同部位受伤的图片:骨折、关节受伤、肌肉拉伤,然后提问:图片中任何一种情况,动物能运动吗?这样先了解到动物的运动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
(1)骨
对照家兔的骨骼图,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让学生摸一摸,并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骨组成的。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同时引出人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与家兔的比较。让学生感悟观察事物要仔细认真,对待科学知识要一丝不苟,要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探索态度,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关节
对照关节模式图,解剖并观察鸡足的关节,识别关节的结构。然后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这个结构有什么作用?②关节腔中有什么?起到什么作用?③说出关节头和关节窝形态上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有什么好处?④说出关节囊所在的位置,这一结构起什么作用?⑤概述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⑥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⑦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或用力过猛,哪些关节容易受伤?甚至严重时会造成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叫脱臼,这时还能活动吗?应该怎么办?
学生通过观察关节模式图,解剖和观察鸡足的关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准确描述关节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情景来解释抽象的生物学名词,使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更易于接受与理解。这样处理教材给学生直观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和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及迁移应用。
(3)骨骼肌
利用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组织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硬纸板、图钉、橡皮筋制作模型。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牵拉橡皮筋并进行讨论得出关节对于骨运动的意义:一组肌肉两端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才能够牵动骨运动。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揭示内部的结构,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通过学生亲自尝试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习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学生进行屈肘和伸肘运动,感觉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变化,体会分别是哪块肌肉在用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演示屈肘和伸肘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4.运动系统不能独立完成运动
这个概念可以利用学生亲身经历进行理解。屈肘、伸肘以及其他各种运动是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让学生回顾并说出进行长跑时的切身体验。通过实例,学生推断出: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使学生加深理解生命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四、反思和收获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行反思,有以下收获: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重要。第二,挖掘学生已有资源,教师很受益。第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抽象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第四,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J].生物学通报,2012,47(3):33-36.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1(1):3-5.
【关键词】更新观念;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0-01
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1.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2.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3.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4.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5.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1.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3.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3.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六、提高记忆效果方法
许多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记住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效果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归类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前四类包括公、市制和换算,第五类包括世纪、年、月、日、分、秒及其进率等等。
2.谐音记忆法。这种记忆法即是利用某些识记材料的谐音来进行记忆,使学生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认为,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教学方法,而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与删减。抓住教学中最精华的内容开展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认为,从迁移理论中的心理活动来看,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往往在问题的主要矛盾之处,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我们发现,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时间都有着严格的控制,反而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成功之处就是他们善于控制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量,能够抓住重点与难点,突出教学中主要内容,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对其中的“易水诀别”内容,教师只通过三个问题就解决了问题:①太子与宾客为何“皆白衣冠以送之”?②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③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诀别场面的?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了解了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技巧,既加深了对课文情节的理解,还学习了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开展交流互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新课改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交流互动。这种模式强调让学生多感悟、多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交流互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满堂灌”,而现在一般要求学生先预习,发现预习中的问题,然后在教学中解决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与文本对话,和同学交流,与老师探讨。例如:在教学《长恨歌》时,学生往往会把这首诗理解为歌颂美好爱情的作品,这样就会对诗歌主题产生片面的理解。这是传统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方式造成的,直接造成的后果除了使学生的品德教育与人格修养欠缺外,还限制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在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结合白居易生活年代背景,从而理解作品的主旨。这样,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不仅提高了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教学灵活多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课前的预设计划进行的,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随机发挥自己的教学手段,灵活地使用预先设置的教学计划。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可以灵活的授课,脱离教材与课时的限制,从而使教学效果明显。例如:在教学《雨巷》《再别康桥》《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等课文时,就把这些课文通过灵活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讨论。通过横向比较这几篇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宏观上对这几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通过认真的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也进一步清晰的展现出来了,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蕴。原来每个作家的理想与人生机遇各不相同,从而也决定了他们在作品意境的高远不一样。同样的时代背景,有的痛苦、迷茫;而有的激起了心中的愤怒与坚强。而有的投身于大革命之中,在内心深处荡起了改造社会,主宰江山的勇气与豪情。
四、倡导动态生成,注重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更新观念,笑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变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起主导地位,是课堂的中心,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新课改理念则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励学生提问。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1.更新观念,放下“师道之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学生的求知伙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主体;学生是自我身心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积极学习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也是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交互关系。
2.转变角色,敢做学生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要真正做学生的“学生”,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必须“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要相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宽,而我们自己在某些领域也有不懂之处,我们应与学生虚心互学;必须 “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教师要由课堂的裁判者变为课堂学习的激励者;更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当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性和生活经验较为欠缺的理论知识,则不能完全去做学生的“学生”。
二、增强课堂调控,正确处理好自主与自由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政治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采取了“放”的策略。“放”是正确的,然而,有的课堂放到了让学生“自由”学习、随意学习的地步。学生阅读之前没有教师的恰当指导,学生阅读之中没有教师的任何点拨,学生阅读之后没有实效性的反馈矫正,甚至有的课堂学生愿意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愿意做哪些题就做哪些题。合作探究也是充分“自由”,学生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愿意说到什么程度就说道什么程度,于是出现了讨论发言离题万里、言不及意的现象,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课堂小结由学生去做这无可厚非,但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时候教师也听之任之,惟恐被别人说成是不尊重学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这样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阅读和讨论成了过场“秀”,而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自主。
笔者曾在某校听了初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课,教师讲授的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框题,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是每个小组(共4组)派一名代表轮番上讲台宣读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小论文。学生代表在讲台上把课前写好的读了一遍。因为教师未做任何具体的指导和要求,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是在自主学习,而实际上是仅有新课程的理念而没有新课程的本质和要求,成了一个徒有形式的自主探究学习。
事实上,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由学习。自由学习忽视教师的作用,是盲目的随意状态下的学习,因而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学习。而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计划、指导、引领、点拨、监控,只是教师把上述行为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把握“度”的基本原则是学生已经明白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能解决的教师不讲;当学生需要指点时,必须指点;当学生需要帮助梳理深化时,必须帮助梳理深化;当学生需要提供情境支持时,必须提供必要的情境支持;当学生需要教师作出示范时,必须作出示范。
三、讲求处理艺术,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新教材的“度”
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但相比传统教材的严密逻辑,新教材的理论体系较为松散,在知识理论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上存在少许缺陷。如第九册教材第一课中,有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知识,而对生产力的概念并未做任何介绍,更没有作出深入的详尽分析,学生听到生产力会觉得一头雾水。新教材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会给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挑战,甚至有的会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必须对新教材要有深刻的认识,掌握驾驭新教材的艺术和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增补或删减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又可挖掘的学习材料,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创设课堂情境,构建课堂教学和谐的情感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古语云:“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火。”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点燃其心智之火。和谐的情感氛围,能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
作为政治教师,首先要对政治课教学要倾注满腔热情,课堂上要充满激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及对本学科的热爱,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 “神九”探月、蛟龙出海等振奋人心的喜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材料,教师要充满激情、慷慨激昂地讴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歌颂党的领导,赞美中华民族的智慧。激情的渲染,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自豪感,增强对所学政治理论的信仰和情感上的认同。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法,展现、演绎教材内容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趣,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这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在专业理论上有较高的水平,还要求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艺术。有时一则美丽的童话,一个动听的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见解,甚至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都可能增加一堂课的情感色彩。
五、挖掘前进动力,以和谐课堂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多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用鼓励性语言,如用“相信你的能力”“你的思维很多创见”等语言给学生以精神鼓励。当教师偶有疏忽出错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利用契机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加之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笔者拟结合教学第一线的具体实践体验,进一步从微观上分析探讨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找准构建高效课堂的“灯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中,我重点抓住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我设置的教学目标为:(1)以小女孩的外貌描写为切入点,进行人的外貌的语言训练。(2)重点指导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让学生感受大作家萧伯纳谦逊自律的品格,体会其宽广的胸怀。我抓住“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这一语言训练点,带领孩子们感受人物外貌描写要讲究写作顺序和抓住主要特点。然后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萧伯纳。“我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有一天,我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 , ,真是 。”不少学生写出了精彩的外貌描写。这种穿插于课本的习作练习,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同时也达到了及时训练的要求,可谓是一举三得,高效课堂的建构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牢记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南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健全,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该课中,有位老师抓住了“两个人相遇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问题,请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文本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引导孩子体会萧伯纳谦逊自律的优秀品质及小姑娘的人格力量。最后,回归生活,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么提醒自己或朋友――
在你作文发表后得意洋洋时,好朋友会对你说――
在朋友钢琴考试通过十级,骄傲地到处炫耀时,你会提醒他说――”
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更重要的是有所用,关注孩子的心理诉求和精神成长。
三、紧抓构建高效课堂的“舵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追求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而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也是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如,有位老师在讲《花瓣飘香》一文中“俯、摘、捧”三个生字时,借助于字源,教写“俯”的时候很详细,出示字源图片,告诉孩子们,“左边是人,右边是府。这个字表示的是人到官府里办事,都会很敬重,所以会低下头。”而到了“摘”,却只提醒重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来说:“这个字,要特别注意这里,是个‘古’,摘了果子,经过一个十字路口送到嘴巴里。”“看着这幅图,大家猜猜是哪个字?你是如何猜出来的?三只手捧着某个东西,认真地献给别人。”讲解“捧”字,提供图片,让孩子们自己来说一说。这样的指导,有重点详略,即使是最基础的字词教学,也详略得当地教给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宏观指导思想,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以此为指导方向,贯彻落实之。
[关键词]核心概念;几何教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6-01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和重要部分。俗话说得好:“梳理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提纲挈领。”在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核心概念,就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性概念进行同化迁移,从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在小学几何教学中,如何紧扣核心概念,提升教学实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抓住概念本质,选用典型素材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从本质出发来讲解几何概念,而是采用一些标准图形,将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扩大化,这给学生的思维认知造成了一些误区。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抓住几何核心概念,使用的教学素材缺乏典型性。因此,教师应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核心概念出发,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典型性的概念表象。
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在学生基本掌握基本的三角形概念定义之后,笔者出示图1,并提问:“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对比这些图形,请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熟悉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二、梳理概念结构,建立知识关联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知识与知识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可以借助概念的再生功能去构建概念体系。但由于小学生缺乏整体感知,容易对概念本质产生误解,为此,教师要加强核心概念的结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笔者先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并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学生经过猜想和动手实践之后,认为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另外,学生还用图示法梳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如图2)。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概念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衍生性和关联,促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概念的本质。
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他们需要经历充分的观察、操作等过程,才能理解概念。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出示了一个长方形的活动框架(如图3),让学生变换这个活动框架,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后,发现可以将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4)。此时,笔者追问:“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变化吗?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和辨析,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以及对应的高有关。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猜想:能否借助长方形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认为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从而将其转化为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在上述教W案例中,笔者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促使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了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到有效提问呢?这需要教师注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些体会和做法。
一、提问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生物学的理论和原理通常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会感到难学,没有兴趣。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通过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听课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水果储存太久后为什么就没有甜味了?萝卜放久后为什么会空心?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为什么会有烫手的感觉?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又如,在教学“细胞的衰老”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老年人会满脸皱纹?为什么会满头白发?为什么会长老年斑?为什么会食欲减退?
二、注意问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充斥专业术语的提问,是很难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以下问题: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样的问题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体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三、提问要注意问题的挑战性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提问时喜欢提“好不好”“对不对?”“同意吗?”等简单而机械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过于简单,毫无思考价值,多数学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随声附和,难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四、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有的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学习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妨把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如,在讲授“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时,若提问“人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就显得难度太大,学生一时难以作答,笔者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1)人的体温是多少?(2)为什么要保持37℃?(3)怎样才能保持37℃?(4)人体是怎样产热的?(5)当你吃饭后或跑步后有什么感觉?(6)热越产越多会把人烧死吗?为什么?(7)皮肤又是怎样调节散热的呢?这种递进式的设问,能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五、提问要有指向性
提问的指向性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指向性不够明确,就会让学生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如“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怎样的?”“科学家是如何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呢?”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不知从何答起,这样的提问就成为无效的提问。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做到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思考。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的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例如,在学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一节时,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后,笔者提问学生:“从资料2和资料4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果,提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来。课后,笔者考虑了一下,其实可以把提问的范围缩小一些:“‘发光’‘肥胖’是性状,上述两则资料,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另一个班再上这节课时,笔者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来了。
总之,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一种艺术。“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力求使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起到调动和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107-02
在英语教学中,倡导建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传统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新思想,总结新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整体提升。
一、在新课改下建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构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水平,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就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英语课堂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进行教学的时间有限;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运用,家长对学生进行英语辅导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第二,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是落实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结合。
第三,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如果学生只会答题而不能熟练运用的话是不行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用英语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改指导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十分必要,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多方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1.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关于动作的词语时,英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当老师说“swim”,学生做游泳的动作,当老师说“draw”,学生做画画的动作。接着可以增加难度,如老师说“clean the floor”,学生立即做扫地的动作;老师说wash clothes,学生做洗衣服的动作。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增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需要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水平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增加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开口说话,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英语单词、句子和语法的理解和掌握,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free talk”这样的活动,每节英语课的开始由1名学生进行5分钟的“free talk”,内容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或者本单元的主题来安排,如My best classmate,Our school life,daily schedule,healthy diet,等等。 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鲜的活动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活泼。
3.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阵地,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轻松开展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单词卡片,在教室的墙上贴一些和英语相关的图片和单词,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外国的风俗习惯、文化理念,如yard sale(庭院售物)、table manners (餐桌礼仪)、Foreign festivals(国外节日)等。初中生对于新事物的求知欲强,这种与他们生活不同的习惯知识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西方文化。
4. 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例如,将只需yes或no回答的及选择性的问题交给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如:Do you often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Have your friends all studied hard or not?等等。将较难的问题交给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回答,如: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r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after class?等等。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少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学七年级上 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时,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讨论最喜欢的课程及理由: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do you like…?教师应该把指导学生科学学习英语的方法纳入授课范围,重点帮助学习英语有障碍的学生走出学习误区,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6.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打造还需要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如All right!Great!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这些口头赞扬的词语老师要多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英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好课堂教学评价,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建成.英语课堂活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7).
[2] 毛小菊.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14).
[3] 陈惠敏.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8).
[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实效 提高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打算将其理念、方法渗透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新方法、新理念,也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老师有必要积极探究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终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固然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及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但对于不是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永远置身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新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形势所迫,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要终身学习。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
二、科学使用教材,整合教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有效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取舍或调整。我相信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的整合教材的必要性。就像一些专家所言即是:对教材内所有内容不能平均用力,对于课文内容,有的可精讲,有的则应略讲;教材内练习题应选做,甚至可换为较浅显的问题,代之以具有开放性、激励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加大学生的活动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
三、改进备课方法,准备应急预案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师的备课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确定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准确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身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
四、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时效性
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阵地,课堂结构是否严谨、科学、有效,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环节与环节之间是否紧凑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应采用如下方法:
1.优化结构,环环相扣
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富有变化色彩,教学环节层层相扣,结构严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准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优化环节,合理取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顺畅。例如:有些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太紧密,检查复习可有可无,复习旧知识的环节就可省去;有的新知识在复习旧知识过程中很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此时插人导人新课这个环节就会显得生硬,会打乱学生的连续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的导人新课的教学环节可以省去;如果在一节课上学生学得很好,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且下课铃已经响了,也可以把全课总结省略。
3.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英语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
五、改进方法,提高实效性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1.复习旧知识,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对旧知的复习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有时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复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师在安排复习时要做到精练和实用。精练就是要精心挑选复习内容,即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复习不要面面俱到,复习内容的确定不是依据教科书和参考书,而是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教师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定。
2.巩固新知识,注重实效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课堂练习一要及时,即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二要高效,即练习习题必须精心挑选,要有针对性,而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扣住知识的本质以及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尽量做到举一反三,避免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要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终身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改进备课方法,积极优化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方法新颖、手段丰富、结构严谨、精讲精炼、时间紧凑、效果显著,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