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的构成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构成三要素: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信介质、网络软件。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共性与特性;中外企业;发展方向
一、理论背景
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的企业文化就成为各个企业职业经理人所必须研究制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始于20世纪70~80年代,虽然仅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时至今日企业文化已成为21世纪管理学界的焦点与热点。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形而上学的,是每个企业员工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至今也没有定论。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有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之间就更加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对企业管理研究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的。此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学术研究
观点一: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涵:(1)企业精神;(2)现代企业价值观:(3)企业目标;(4)现代企业伦理道德;(5)现代企业制度;(6)现代企业民主:(7)现代企业文化活动;(8)现代企业形象;(9)现代企业素质;(10)现代企业团队意识。
观点二:随着市场的变化,几乎每个大公司都在发生企业文化的变化,老的企业文化在衰变,新的企业文化在产生,但是这些世界名企具有的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它们的文化基本又都包括在价值之中。虽许多跨国企业都坚持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但它们也处处充分体现出这基本价值原则。这些公司都有一个构思良好的远景规划和员工一起分享。
观点三:(1)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5个方面: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2)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
观点四:一个组织的文化由若干要素构成,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每个要素的影响。其中,对企业影响较大的要素有: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
观点五: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和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将组织文化分为12个构成要素,分别为:长期――短期导向、道德――利益导向、客户――自我导向和员工成长――工具导向(基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判断角度);学习――经验导向、创新――保守导向、结果――过程导向、竞争――合作导向、制度――领导权威、集体――个人导向、沟通开放――封闭性、关系――工作导向(基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角度)。其他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量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调查量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查量表分别提出了7维度、12维度的测量指标Xin&Tsui提出的是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10维度分析量表;王国顺则对Denison企业文化特质模型的本土化改进,提出了7个企业文化测量识别因子。这6个典型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各不相同,其中重合程度比较高的要素依次是:顾客导向、社会责任、创新――保守、员工发展。
观点六:柔性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分析。(1)身份形成。组织身份的柔性潜能通过以下三个文化变量表现:一是核心价值观的共性:二是价值观的范围;三是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2)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发展一种支持性组织文化的领导能力要依靠:一是领导风格:二是制定战略的方法;三是企业家精神。(3)非正式规则。组织文化方面的非正式规则的内容和数量是由组织成员中的以下因素共同决定:一是“强势群体”的价值观。二是社会化程度。对新加入者的教导;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特殊的计划和培训。三是对组织差异化的态度。四是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4)外部导向。对于构成组织文化的理念系统来讲,其外部导向决定了柔性潜能的大小。它反映了组织和环境之间关系紧密的程度。外部导向所容许的柔性潜能有赖于:(1)关注对象。关注描述了组织成员对未来的共享理念及其适用于未来的时间框架。(2)开放性程度。外部导向的开放性维度描述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环境敏感性程度的认知。(3)计划态度。反应性计划态度和怠惰性计划态度:能动性计划态度;瓦动性计划态度。至此,根据组织文化的外部导向,能够总结:短期关注、封闭的外部导向和反应性计划态度会妨碍柔性潜能;长期关注、开放的外部导向和互动的计划态度能促进柔性潜能。
三、学术研究的共性与特性
1.共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虽然一个企业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需要考虑各方面要素,但是通过对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还是可以看出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会出现一定的契合点,这些契合点也正是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所在,是任何企业的企业文化所不可或缺的。这些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共同点体现在:都将聚焦点放在精神层面的研究,如精神、价值观及目标宗旨等方面。精神层面的构成要素可以让企业文化更加饱满充实,且外延深厚,能够轻易的让组织的成员对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的各种构成要素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目标都是突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正是通过企业文化的这些构成要素,才建立了一个纽带,将企业与员工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团队与个人始终是企业管理的理论创造和实践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无一例外所有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都是既突出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素质,又强调所有员工的凝聚力、团体意识。只有通过这些要素才能够快速、高效的解决好团队发展与个人提高的矛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仍旧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服务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战略制定相统一。因此,所有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一致都是积极向上、前进发展的,其共同的愿景都是为了企业与员工的进步。
2.特性。(1)观点一突出了现代企业的伦理道德和整体体系,既将企业以一个自然人来看,又体现出企业内部的系统关系。此外,将企业制度引入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这样能够自然的让企业文化的构成在主观和客观上达成一致。(2)观点二提出了原则,这原则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将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价值进行了精确细分,强调了企业总体规划与员工个人素质的结合,只要员工做的这原则,企业文化的构建与认知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3)观点三提出了企业文化结构的理论,以一种框架的形式进行了阐述。此外,还强调了英雄人物、典礼仪式及文化网络对企业文化构成的重要性,以先进代表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更能够加速企业文化的认知,以及企业文化在组织中更好的传播、蔓延。(4)观点四将组织的形象、员工的行为准则单独列出,准则的制定就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了,更多的是将精神层面的东西制度化、规范化,能够为量化奠定一个基础。(5)观点五为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确定了量化的模型,也强调中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一个对比。(6)观点大突出对员工的规范与企业宗旨的契合。(7)观点七对柔性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更有针对性与专业性。
商业模式是近年来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许多创业者尽管能够识别很好的创业机会,拥有丰富的资源,但仍然无法成功创业创业,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有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未来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只限制在产品或服务,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可见商业模式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学者们对商业模式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从商业模式内涵、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评估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理清现有研究发展的脉络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创新;评估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模式作为专业术语出现以来,围绕商业模式的理论探讨逐渐兴起。目前,众多学者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很大的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这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发现现有文献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角。
二、商业模式内涵的研究
商业模式的内涵具有复杂性体现在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研究者很难全面的去把握,因此也就出现对商业模式多种多样的解释,无法形成较为权威的定义。在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大部分是从盈利模式、运营结构、战略方向以及系统视角来定义商业模式的。
(一)盈利模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盈利的角度去理解商业模式也体现了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Rappa(2000)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指导企业如何赚取利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模式,并详细地描述企业在价值链中如何获取利润。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包含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框架,并在其中对参与者的利益以及利润的来源给予了很好的描绘。Afuah和Tucci(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依据,他们认为,企业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来赢得顾客赚取利润。Itami和Nishino(2010)认为,商业模式应该是一箭双雕,既要满足企业当前利益与利润诉求,还要服务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运营结构
Amit和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为企业自身、供应商、伙伴以及顾客创造价值,并且将商业模式看成是联结各商业活动参与者交易的平台。Mahadeven(2000)认为商业模式的框架式由企业与商业伙伴以及买方之间价值流、收入流和物流构成的。Magretta(2002)将商业模式与价值链结合,认为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如何运作的,并且以客户为中心为企业创造价值。Mayo和Brown(1999)提出商业模式是为了创建竞争力强劲的企业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相互依存的关键系统进行的总体设计。
(三)战略方向
许多学者认为战略是与商业模式渐趋融合的。王伟毅和李乾文(2005)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有融合的部分,但是也存在着差别。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协调的有序系统而战略是将战胜竞争对手,获取良好的绩效为主要目的。但在很多时候,商业模式是与战略融合的。因此,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商业模式也是值得尝试的渠道。DussonTorbay(2002)等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及其伙伴网络为获得可持续收益流,创造目标顾客群体架构、营销、传递价值和关系资本的描述。李振勇(2009)认为商业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核心,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高效的,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企业通过提品和服务为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系统视角
Morris等(2005)将商业模式的主要定义进行归纳分为三类:经济类、运营类、和战略类,并认为应用一种整合的视角来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Osterwalder(2005)提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商业模式是一个概念性工具,它借助一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用以说明一个企业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企业向一个或多个顾客群提供的价值,企业为产生持续的赢利性收入所建立的架构以及移交价值所运用的合作网络与关系资本。
虽然学者们从多个侧面给予商业模式解释,但是本文可以发现在解释商业模式时逐渐倾向于“盈利模式+运营结构+战略方向”这三种视角整合来认识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用来描述企业的盈利模式、运营结构以及战略方向的逻辑结构体系。
三、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早期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是将商业模式简单的罗列,没有突出关键要素。例如,Howitz(1996)提出了价格、产品、分销、组织特征以及技术五个要素。Donath(1999)认为,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是理解顾客、营销战术、公司治理、内部网络能力、外部网络能力五个要素。
近年来,学术界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逐渐倾向于将各要素之间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体系。比如:Gordijin等(2001)提出了e3value用于指导商业伙伴合作的价值网络建模,以及判断价值网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盈利能力研究。e3value的根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以价值为主线的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商业模式构成体系,并对体系中的价值交易活动建模,说明参与主体为谁提供何种经济价值。Osterwalder(2011)提出九要素模型,具体包括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关系、成本结构以及收入模型九个要素。
本文认为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要么简单化,要么太过于丰富,还无法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准确、简洁、全面的概括起来。虽然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参差不齐,但是也有许多交叉的地方,比如顾客,价值主张以及经济模式等,这些关键要素的重复出现,体现了企业在运营过程对哪些环节的关注度较高。根据王伟毅与李乾文对商业模式组成要素整合的进行分析,学者们对构成要素的研究大多来源于案例的归纳总结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案例,这样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理解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四、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要想持续赢利并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就需要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持续创新。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两个维度来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一)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研究
现有对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界定呈现多元化的现象。本文根据文献[12]、[13]以及[14]整理了主要商业模式创新概念(见表1)。
表1商业模式创新概念概览
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卢小平.广州汽车:后来居上[J].大经贸,2007(3)
作者简介:
金晶(1990.02-),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在职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东门支行,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由表1可以看到,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解释大部分围绕价值链、战略以及系统的视角来界定。虽然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在研究视角上存在许多分歧,但这也为深入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二)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1.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角度
商业模式是可以分解为若干的关键要素的,从这些要素入手来设计商业模式,也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渠道。例如,Weill(2000)等提出的“原子商业模式”的概念,他们认为改变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并提出每个原子商业模式具有战略目标、营收来源、关键成功要素和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四个特征,企业可以改变原子商业模式的组合方式来构成新的商业模式组合时,往往会忽略商业模式的整体性,这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了难度。Osterwalder(2002)指出,在商业模式这一体系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价值主张、目标客户、分销渠道、顾客关系、核心能力、价值结构、伙伴承诺、收入流和成本结构等因素来激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2.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活动构成的。按照其提出“价值链分析法”,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价值链将企业所有的利益参与者都纳入其中,再进行优化排列。企业可以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价值链上某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上寻找利润增长点。企业也可以对价值链的某些环节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在价值链中,企业要处理好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在衡量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下,对价值链优化整合可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高闯、关鑫(2006)认为,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被界定在某一产业内)前提下,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并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及对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体利益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有效地制度安排的集合。
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不足。学者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汲取了对商业模式定义和构成要素等的相关研究成果,但还很不成熟,并且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操作较少,缺乏实践的支持。从价值链和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观点固然很新颖,但是价值链和构成要素是由许多变量组成,这给管理者在实践中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商业模式的评估研究
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都致力于对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和创新等的研究,而对商业模式评估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很不成熟。Hayes和Fenngegan(2005)从创新(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创新)、经济控制、功能整合、供应链或价值链整合以及投入来源五个方面来对商业模式进行评估。本文根据Morris等(2003)提出的内部匹配性和外部匹配性以及DubossonTorbay等(2002)使用平衡积分卡来评估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主观测量法和客观测量法尝试建立了商业模式匹配度测量指标体系(见表2和表3)。
表2商业模式匹配度客观测量指标
总体来说,客观测量法所使用的指标虽然难以获得,但是其测量准确性相对较高;而主观测量法的测量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测量结果模糊不清。
六、未来的展望
商业模式的理解一直都没有明确,学术界无法给予正式的地位,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日趋增多,并且越来越深入,可见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不是只有修辞学而已。
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的综述和
概括,也为日后商业模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要想确立商业模式在理论界的地位,还需要学者们多多努力,来进一步解决在研究商业模式时出现的质疑和争论。本文认为未来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准确界定商业模式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有许多不同角度的解释,拓展了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但不利于商业模式的深入发展,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厘清商业模式的定义,这会给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创新以及评估等的研究带来直接的影响。
第二,现有研究对于商业模式评估的关注度不高。目前,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定义、构成要素和创新的研究,为了形成对商业模式更加系统性的研究也应对其评估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本土化研究。对于商业模式的探讨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且不够充分。中国的文化有其独特性,我国的学者应借鉴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加以本土化,使商业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志龙,盘远华,高海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6(1)
[2]Timmers P.Business model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Electronic Markets,1998(2)
[3]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张敬伟,王迎军.基于价值三角形逻辑的商业模式概念模型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
[5]Mahadan,B.Bus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J].2000(4)
[6]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vard Business Review,2002(5)
[7]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探讨和未来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
[8]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
[9]方志远.我国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2(3)
[10]王水莲,常联伟.商业模式概念演进及创新途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
[11]王迎军,韩炜.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
[12]郭毅夫,赵晓康.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及发展展望[J].企业活力,2012(3)
[13]欧阳峰,赵红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14]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15]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
[16]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作者简介:
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是在终身学习理念引领下形成的终身学习平台。它能够将基于网络并集的学习资源、平台为学习者、机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平台为管理者提供的学习管理整合到一起。与一般的专业网络教育平台和公共网络社交平台不同,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更强调对学习者的用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关注。它具有以下两大突出特征:
(1)集成性
集成性是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突出特征之一。所谓集成性,是指该学习平台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学习工具、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和各平台的多样化学习资源等无缝地聚合到一个平台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多选择性。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利用各个平台的多种资源、使用多个工具、并选择喜欢或需要的学习方式,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进而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让学习更富有成效。此外,集成通用性学习平台还融入了服务于学习者与管理者的学习管理功能,帮助学习者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同时辅助管理者对学习者在该平台上的一些数据进行管理。
(2)通用性
通用性是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所谓通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该学习平台面向的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普遍学习者,即它不区分学习者的地域及其社会地位和学习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充当的角色,凡是登陆到该平台上任何一个人都是该平台的一个学习者;该学习平台能够冲破各学习平台之间的界限,达到在该学习平台上实现对各个学习平台的访问,即它可以提供一个通往多个学习平台的门户入口。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凭借着以上这些特征,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学习者在该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等的集成化。该平台通过集成自主学习所需要的任何条件,进而有效地支持了自主学习;②该平台的通用性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服务于所有学习者的统一界面。任何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可以不受学习平台的限制,通过该平台与其他平台的互通性跳转到其他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环境构成要素及模型构建
关于自主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它是由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构成。Hannafin认为有4大要素,即开放情境、资源、工具和支架。黄荣怀等人提出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6大元素。武法提得出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共同体五大要素。Rahimi等人认为有监控、方法、工具、活动4大要素。王敏红等人重点强调了问题情境、认知工具和支架三大要素。李士平等人将知识地图融入到资源中,提出了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和学习共同体五大构成要素。鉴于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构建了由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共同体五大要素构成的自主学习环境模型
(1)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
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起一个支撑的作用,支撑着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所需的一些条件。但它却又颠覆了现有的学习平台,实现了多功能的聚合和各平台的互通,重视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中,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个私有空间。学习者可以将个性化落实到方方面面,还可以在这里聚合多种学习工具、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和各平台的多样化学习资源等,达到供应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该平台还融入学习管理性能,实现了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管理。
(2)学习共同体
在该自主学习环境模型中,学习共同体是基于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产生的。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人的交流、协作和共享中形成的,旨在通过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促进自主学习的实施,有效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交互问题。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上,学习共同体往往是在个体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引导下,由拥有同样需求或兴趣的学习者共同构建而成。即学习者可以自己创建学习共同体,也可以作为助学者被构建到其他学习者的学习共同体中。
(3)学习资源
该模型中,学习资源局限于可物化的数字化资源,但它整合了多种形式的各平台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技术聚合到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上,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它可以是面向不同网络个体或组织的同种形式学习资源,也可以是面向同一网络个体或组织的多种形式资源,还可以是面向不同网络个体或组织的多种形式资源。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依据个性化需求,应用多种工具技术定位学习资源,并将其聚合到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中。
(4)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建立在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之上,却又不局限于此平台。学习者可以在此平台上实施学习活动,也可以凭借它与其他平台的互通性,跳转到其他平台,展开相关的学习活动。它可以是问题或任务驱动的,也可以是兴趣导向的,它可以是独立自主的,也可以是协作共享的,决定它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需求。
(5)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从机构使用者和平台管理者视角出发,他们能够提供的一些支持的总和,他们的服务对象皆是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利用他们所提供的支持来个性化学习空间,学习管理、资源推送和技术支持等。以上五大构成要素看似毫无瓜葛,实际上都是以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为基础的,并且都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此外,学习资源、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都因为集成通用型学习平台的集成性而具有了与外部平台的互通性,同时又会随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集合到一起。
3结语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界面;原则
社会化网络由于传播机制、社交主题以及社交用户种类的不同,其传播领域的广度毫不逊色于其深度。社会化网络界面的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构成要素就是用户的身份。这包括用户身份的设计,用户在关系网中的位置以及用户的声誉。通过描述用户特征、用户行为建立起的声誉从而成为用户间交互的开始。第二类构成要素是社交对象。由社交对象引发的行为才是社交网站得以生存的核心。第三类构成要素是社交黏度。由社交对象引发的虚拟关系在线下发展,社交网站采用这种在线、离线双轨经营制以达到增强社交黏度的目的。
社会化网络主题繁多。如果用户在社交网络间进行切换时,需要重新注册或者再次摸索界面功能,这在无形中会造成用户疲惫。在互联网的不同地方重用设计元素,可降低用户逃离的风险。通用界面设计旨在为社交界面工作者提供一种设计模式,这样的模式并不一定是描述设计的细节,而是为设计师提供需要考虑的事项,如何使用户体验达到最佳效果。
1.凸现文化性原则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中有这样的描述――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类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1]如他所描述的一样印刷媒体延展了人类的视觉,广播延展了人类的听觉,电视延展了人类的视觉和听觉。SNS是一种可以集合几乎所有网络应用的社交媒体,这些应用可以涵盖网络社区交友、即时通讯、资源共享、网络游戏、博客、播客、RSS、电子商务等等,成为“一切媒介的媒介”[2],人因为媒介而得以延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也演化成了媒介。
人类被媒介化,不同区域因为种群文化构成的不同,媒介文化也各不相同。文化是价值观,标准规范以及民间创造物的集合。文化不是孤立存在,它是被植入于物质。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由宗教和法律构成,而社区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由进入社区的注册声明开始。研究团体文化是建立成功的人机交互的开端。MySpace用户最初都会被自动添加一个用户Tom。这只是一个客服人员会及时向用户提醒新的系统功能、发表消息或者因为技术问题致歉。创建者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根据用户的提议及时修改,同时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点对点的改进。
社区文化在一开始就被创建,在使用过程中与用户一起进行演化。网站设计过程中通过本土文化去理解固定团体的文化。在建立用户模型之后的测试过程中,从团体的观点中去理解并设计他们的行为。从而理解团体文化形成支撑文化的界面架构。
2.以用户为中心原则
基于六度理论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其社会化应用程序以交友为核心。社交网络推动了互联网实名制的实施。因为在社交网站中,界面以用户个人信息的填写为起点,以此开始网络上寻找和重新结识好友的活动。Facebook、人人网等此类社交网络界面的设计以及社会化应用均以用户为中心,完善用户的个人信息、好友分组、兴趣的激发、好友来访踪迹的提醒等,以应用来扩大好友圈,并促使强连接好友进行线下活动。在界面的组织架构设计上,导航与标签体系的设计要有效表达用户特征。例如:形象、身份、年龄、等级、用户间的交互等。从Facebook、开心、QQ空间这些SNS中的代表来看,它们提供种类不同的应用并且不断更新内容,从而降低用户对网络的疲惫激发他们的兴趣。社交网站的社会化应用不是为了单纯完成任务,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平台。目的是能够更好的与其它用户沟通,并且尽可能多的带来更多的用户。所以从可用性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是显著的。
3.引导性原则
网站由用户来参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这也凸显了设计的可繁殖性。现行的SNS交友网站为用户提供界面设计的框架,并提供多种选择,引导用户更改肌肤、标签、对好友群进行分组。同时在现有话题的前提下,通过对用户的鼓励政策引导他们创建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吸引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形成兴趣组。鼓励的政策可以包括对用户等级的提升、管理权限的提高等途径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对这种框架的建立称为“元设计”。就设计师而言,不是力求设计完美,而是给用户留下足够空间去完善。社区环境和细节会随着用户的爱好进行取舍,最后形成的社区环境是设计师引导用户一起完善的。
4.沿袭性原则
好的设计通常讲求别具一格。然而在界面设计中要遵循用户的网络使用习惯,对约定俗成的模式要予以继承。这需要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深入的调研。比如他们每天喜欢做的事情、上网关注的事件、上网时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及能力。
社区的规范可以看做是该社区的价值观。这套规范由创建者建立,称为显式规范。然而与此同时还存在一套隐式规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社区成员沟通过程中已经赫然存在。隐式规范影响用户在共享空间中对个人身份建立的方式,同时也影响户间认同的方式。例如,用户对匿名帖、灌水帖的包容度、对好友帖子进行差评的接受度、用户间联系方式的选择等。关注用户动态,保留界面中可用性高的部分。沿袭用户社交行为,让用户参与社区环境的演变。
5.趣味性原则
游戏是最古老的设计界面之一。[3]社交功能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实现,同时游戏这种能让用户长时间保持兴趣的形式,可以应用在社交界面中。当用户接触新的应用时,很多用户抵触去看类似说明书的条文。那么这样的规范能以游戏互动的方式进行演示。例如,巨星这样一个以网络K歌为主题的虚拟社区,注册界面以游戏的方式让用户沉浸在社区中,使用户在注册过程中对各种应用予以了解,同时还产生了愉悦感。社交界面游戏化,就是社交界面借助游戏的形式让整个社区充满互动性、游戏性。使用户产生沉浸感。例如社区现行的投票、发帖、评论、分享、博客功能的设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提供了工具,让用户自己去创造游戏。
社会化网络的运行离不开友好的人机界面。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多数人期待互联网环境更像“一本好书+幽静的海滩”,而不像周末晚间闷热的时代广场。[3]社交界面设计师所做的决策可能让用户徒增烦恼,也可能感到温馨。社交网站通用界面设计是不断变化的鲜活生命体,它的模式需要一直完善。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
2000
[2]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M].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关键词 门户网站 发展 盈利 战略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根据门户网站所提供信息服务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综合型门户网站与垂直型门户网站两大类。垂直型门户网站主要靠提供某特定行业的信息、服务获得盈利。本文侧重对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盈利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门户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按门户网站提供的主流服务的不同,可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检索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刚刚兴起,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搜索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引导网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第二阶段,内容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侧重信息内容提供服务的门户网站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凭借其“内容优势”,吸引用户注意、提高网站浏览量,通过网络广告盈利。但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使其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市场风险。第三阶段,多元化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技术进步迅速,网络用户需求渐趋多元化,门户网站开始提供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短信彩铃、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服务。目前,随着web2.0的推广与应用,互联网开始进入整合时期,门户网站将更为注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博客、空间、播客、社区等。
2 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分析
门户网站作为商业型网站,盈利是其核心目标。本文从利润指标、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三方面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tom在线”进行比较分析,探知影响门户网站持续盈利的因素及其获得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策略。
2.1 从利润指标进行分析
基于利润相关指标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在收入和利润水平上,新浪2005年度有所下滑,搜狐略有上升,网易和tom在线则获得较快增长;网络广告仍是新浪、搜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tom在线依靠无线互联网服务获得了可观收入,网易则凭借网络游戏获得了丰厚收益,并抢得门户网站的“头把交椅”。四大门户网站在业务上有不同的侧重,从盈利指标来看,在无线互联网服务、网络游戏等商业模式的挑战下,广告商业模式的市场影响力趋于平缓。
2.2 从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业务流程创造价值,形成产品或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从客户获取收益的商业系统。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利润,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见图2)。
(1)利润点:指企业获得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必须针对客户需求。各大综合型门户网站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都包含网络广告、收费邮箱、手机无线业务(短信、图铃、彩信等)、网络游戏、网上商城等,但各大门户有所侧重。
(2)利润对象:指客户。企业应着力分析并发掘现有的及潜在的客户需求,注重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综合型门户网站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的互联网用户,网站设置多种栏目、提供多种服务来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相对而言,网易、tom在线对年轻用户更具吸引力,新浪、搜狐则更受成熟、理性用户的青睐。
(3)利润源:指获取收入的渠道方式。企业应不断扩展其市场和营销渠道。从收入获取渠道来看,网络运营商是门户网站主要的信息和服务的宣传、发行和交流平台;支付可在电子中间商(电子支付)、移动运营商(手机支付)完成,在线下也设有充值网点。但与各大门户合作的网络运营商、电子中间商、移动运营商分布广,种类多,不尽相同,工作流程也有差别。
(4)利润杠杆:指为吸引客户、获取收入采取的相关活动,对企业的关键活动起到了辅助作用。综合型门户网站为吸引用户,树立网站形象,广泛开展了与网站价值创造相关的活动。如全面、热门的新闻资讯、免费邮箱、搜索服务、网上交互空间(论坛、交友、聊天室、社区等)、图片等大量免费增值服务,但品牌各异,有新浪爱问、网易泡泡、搜狐nba
3 综合型门户网站未来的发展策略
3.1 获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关注,是获得盈利的基础
任何商业模式的利润均来源于客户,从根本上讲,客户是门户网站的中心,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能给客户带来何种价值,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来实现这些价值。综合型门户网站应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是其盈利的前提。
3.2 在多样化基础上寻求差异化,是获得盈利的保证
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面对互联网内容与商务整合时期的到来,各大门户应基于多样化服务的广阔平台,分析用户需求,细分市场领域,进一步抓住核心用户,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将多样化与差异化结合,利用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从而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3.3 追求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获得盈利的条件
网络经济存在可复制性,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互联网上成熟的信息服务可替代性强,用户的选择范围广,转换成本不高。要想维持客户的忠诚度、形成客户对网站的品牌认知,必须追求思路上、技术上、战略上的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已有的盈利点、培养产生新的盈利点来避免门户网站盈利模式的同质化现象,形成门户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整合资源,寻求联盟合作,是获得盈利的手段
网络环境下,信息处于大而无量状态,产品服务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任何一个综合型门户网站所能控制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为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企业产生利润的可能和手段会更多。门户网站不仅应加大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应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借助其他企业的技术、客户、资本等优势,扩大业务量,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生系统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4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盈利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中各网站间为争夺用户、获取盈利,其间的竞争与博弈十分激烈。因此,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与服务的平台的基础上,寻求网站的差异化、特色化,抓住关键盈利点,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将是综合型门户网站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倪娟.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研究[m]. cnki优秀博硕论文库,2005
2 张晓洁.门户:拿什么赌明天[j].it经理世界.2005(5)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6-0045-03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在多数学者看来,京津冀区域之间形成的经济系统具有类生物性,其中区域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对其他城市产生影响,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协同演化的共生关系。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视为以功能聚类的社会经济系统,由北京、天津与河北省诸城市构成;二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子系统;三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归结为区域内部城市之间通过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和能量的交换流通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从整体上看,现有研究的多是基于微观角度来探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从区域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进行研究的论及较少。本文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就是以区域经济与相关要素、环境之间关系为主体要素,以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物质转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为客体因素,以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功能、优势和地位互补为介体要素,以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要素所形成的复杂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复杂共生的有机系统,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多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活动等,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它们既是构成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条件。第二,复杂的关系结构,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不同性质、类型、行业的经济往来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进而在内部形成一定结构,在外部表现一定秩序,区域内部任何两个城市组成的经济生态系统又是从属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第三,特定的功能表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是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各个构成城市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的,而单个构成要素则不具备。如果一个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消失了,其独有的特定功能就将被取代,它将面临消亡或解体。
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介体要素和目标要素的复杂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多样构成要素、复杂关系结构和特定功能表现的有机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还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时空承接性。从空间结构来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物能联系,这些系统的发展变化总是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制约其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变化。从时间发展来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北京、天津、河北省诸城市长期适应外部环境,在彼此交往协调、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功能体,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绝非彼此独立、互不影响,而是一种网络式交叉的结构关系。
2.动态适应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对所依存环境的适应与各构成要素对其所依赖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前者既表现为系统主体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功能机理优化和运作机制健全来适应环境条件,也表现为有机体通过适当改变环境条件、有效变更资源取向,使得环境朝着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化。后者表现为系统主体通过内部资源结构的优化整合,要素目标内容、丰度效度的不断改变,来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与综合实力,增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西同性与互补性,达到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效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
3.自校平衡性。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校平衡性。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不是完全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它会根据环境发展走向及时完善内部结构,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短时期大量的输入系统内部,会引起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不平衡。为了确保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常会合理协调内部要素的结构关系,有效搭配要素组分的比例关系,充分挖掘要素的功能潜质,及时与外部环境进行多层面的交往活动。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
1、在性质特征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外在关系的,体现生态关联、生态适应、生态共生和生态平衡并不断遗传、变异和演化的复杂自组织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生态化趋势影响下的区域经济活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以彼此经济交往的融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一种共生现象,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之所以能形成联结共生态势,除了区域经济交往需要外。更在于这种共生态势能够产生多元复合、排列合理、组合有序的生态关系。由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内部的协同适应性,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交往具有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不仅如此,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还通过内部要素的有机协同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互动,产生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简单叠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即系统整体性。在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自组织产生的对内和对外的共生效应,正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本质的集中表现。
2.在形态表现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由要素形态、结构形态、功能形态和价值形态等多种表现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在要素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由具有意识性的主体要素、丰富性的客体要素、多样性的目标要素、现实性的内容要素、能动性的介体要素以及客观性的环境要素所组成。在结构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主要由内部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在功能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不同要素间的物能流转和信息流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能、信息“由上游向下游”流动方式不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中的物能、信息流动主要是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双向可逆互动。在价值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由外部价值形态和内部价值形态集合而成。外部价值是指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做出外向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区域内部结构、运作机制、经济效益的影响;内部价值是指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位置排列和功能组合
需要进行合理搭配。
3.在沟通方式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实现经济交往、沟通的网络化系统。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准确定位要素功能,有效整合要素关系,合理设置内部结构,及时调整资源取向,有力构筑发展空间以及动态构建外部环境关系等方式,来达到区域内部经济交往活动内外相渗透、纵横相交错、动静相结合的健康互动效应。较之传统的区域经济交往,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在沟通方式上实现了系统内外信息共享的网络化。随着经济发展、体制重组、文化变迁和教育进步,京津冀区域经济越来越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多表现为一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共生,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融通叠加的复杂态势。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可根据外部生态环境状态,构建内外高效互动渠道与平台,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交往的时空局限。
4.在整合机理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通过内部物能整合、信息整合、结构整合以及功能整合等方式。成为结构与功能最优协调化的有机整体。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多重的、非线性的复杂关系。虽然构成要素之间的容错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经济制度的和谐交互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但由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自组织性和不可重复性,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着要素关系的重新组合而不断变化,准确判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最优功能和最优结构就显得非常困难。为此,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机制来有效规范和协调每一个构成要素的经济行为,维持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增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凝聚力。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就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优化内部构成要素结构、整合外部环境资源结构、协调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1.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是三种动力――政府的拉动力、京津冀区域的自动力和环境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交互影响和均衡发展而形成合力的过程机理。(1)政府的拉动力。政府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演化的重要拉动力量。(2)京津冀区域的自动力。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通常会强化市场意识和产业观念,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和内部结构,适当调整发展规模,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式发展。(3)环境的推动力。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在管理绩效评估方面全面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结构优化方面充分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循环;在功能塑造方面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培育市场经济、引导系统再造、整合资源结构。
2.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整合可以视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过程或这一过程的终极状态,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包括结构整合、物能整合、信息整合和功能整合等。大量的彼此存在交互关联性的区域内部城市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所形成的集群系统功能优势,使得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来有效规范和控制其中每一个城市的行为,以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群体凝聚力。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必然成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维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动平台。然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具有双向性,即整合程度不足会诱发系统成员产生离心倾向,使其陷入发展的沼泽之地。相反,整合程度过高则会导致系统成员发展活力不足,发展步伐迟缓。
3.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以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外部环境为依托,建立一种新的内部结构关系与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竞争优势提高的能力机制。随着以战略变化和组织适应性为研究焦点的战略管理潮流的来临,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发展原先所依赖的因素会导致其发展轨迹的路径依赖性,可能成为系统持续发展的障碍。由于受到原有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展观念、管理制度和行为偏好的“锁定”,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或许得到继承和沿用。然而,更能体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则是其独特的创新机制,尤其是对于系统的全面创新。全面创新是指在网络环境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和方法,激发系统主体要素的创新热情,通过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技术和市场等要素创新,整合系统内外关系及资源,提高区域竞争优势,推进区域持续发展。
关键词 BARP网络模型;TAG挖掘;出版选题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217-02
1研究背景
信息挖掘等技术的进步呈现了信息之间的关系,Zong Qianjin等人提出了通过修改数据库,增加标识各网络的字段的方法取得各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Paul Heymann等人通过算法实现了从协作标签系统(Collaborative tagging systems) 向可交互的等级分类标记标记系统的转化,从而完成了信息的溯源和交互。
本文通过建立BARP——基于特征词串进行信息挖掘的网络模型,对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此模型实现流程,找到一条能提高当前出版工作效率、推动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途径。
图1 TAG挖掘
2 BARP模型的分析
2.1 BARP模型的构成要素分析
BARP模型的要素包括BOOK(书籍网络)、AUTHOR(作者网络)、READER(读者网络)、PUBLISHER(出版者网络)。
2.1.1书籍网络
此部分主要有书名、定价等信息,并且统计出特定类别已经出版的丛书数、总书数、总评论数量以及书的平均定价等参考信息。在书籍网络中还给出评论最多书的概况,以及不同评论数范围内的书籍的数目,点击相应的链接便可以查看该书的具体信息。从标签云中可以得到哪一类的图书受欢迎、哪一方面的内容能够吸引读者等相关信息。
2.1.2作者网络
在这部分是相应类别的作者的信息,显示了作者所著的丛书数、总出版数、总评论数,还列出了所获评论数最多的图书的信息的链接,点击即可查看其详细信息。双击图书条目,在新的窗口中显示出了加详细的信息,包括作者所著的所有书的评论分布,也可以查相应的书目的信息。
2.1.3读者网络:
在读者网络部分,根据购书后的评论,生成了相应的购买前购买后的标签云,根据这个标签云可以得到对所出版类别的书籍的内容、装帧等方面的建设性的建议。
2.1.4出版者网络
出版者网络部分列出了出版该类书的各个出版社的出版百分比,以及各个获得的总的评论数目,还有相应的最高评论的书籍以及出版者所出版的的所有书的评论分布。
2.2 基于TAG的网络跳转分析
2.2.1 类别标签
类别是指书内容所属的分类范畴,与传统使用严格的分类法不同,该模型的类别是由用户自定义的。即一本书可以定义为多个类别标签,以一本小说《一九八四》为例,其类别标签可以为“外国小说”、“乔治·奥威尔”、“反乌托邦小说”等。
类别标签可以有效连结书与书。可以通过类别标签,轻易找出同类别的书。
类别标签可以实现出版社与书的跳转。可以找出出版某一类图书最多的出版社情况,也可以查看某一出版社出版最多图书的种类。
类别标签可以促进作者与书的跳转。经由类别标签,能够看到写作某一类书最多的作者,也能了解某一作者最为高产的书的类别。
2.2.2 评价标签
评价是根据读者对于该书的评价,通过分词等技术手段,生成关于该书评价的标签云。
评价标签能够实现书之间连结。评价标签不仅能够获得对于一本书最多的评价,也能够实现类似评价的书与书的连结。
评价标签能够有助于作者内部的连结。通过评价标签,可以获得对某一作者的主要评价,也可以找出获得相似评价的作者。
评价标签能够实现读者之间以及读者与书连结。借由评价标签,可以找出对同一本书具有相似评价的读者,这样有利于读者之间关系建立,同时可以向读者推荐与他相似读者所推荐的书。
3基于TAG挖掘BARP网络模型的应用
3.1出版机构选题参考
出版机构选题一般是依靠编辑在选题策划环节的经验,这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而基于TAG挖掘BARP网络模型的建立,能够让出版机构很容易发现读者的兴趣与评价。对于已经出版的书籍,通过评价标签的跳转,出版商能够获得对该书读者的总体评价,通过这样的反馈为以后的选题策划提供改进意见。同时,通过类别标签的跳转,出版商可以了解目前出版市场内容趋势,并且借由类别标签找到撰写相关内容的作者,以及对该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这对于预测出版热点、进行选题策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2基于兴趣的读者网络建立
以往读者组织只能通过读书会等形式进行,范围较小,成本较高,而网络技术使得读者组织变得简单高效。借助基于TAG挖掘BARP网络模型,可以将对于同一类别书籍具有相同喜好的读者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以书籍为媒介,建立读者间的关系网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的连结,可以提取人群对于书籍的偏好,这是进行书籍推荐算法设计的基础。
4结论
本文从TAG挖掘技术入手,建立了BARP网络模型,在分析网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出版界具体运用的方式。在泛网时代,出版界应当有意识运用信息挖掘关系的技术,促进出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图书馆学界提出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概念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使用图书馆资源一词,20世纪90年代后
,图书馆界开始讨论图书馆资源的概念和构成,形成了多种观点。最近几年,图书馆资源一词使用频率颇高,但是大多数人仍将图书
馆资源与文献资源混为一谈,对其具体含义和构成不甚明了。时至今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研究图书馆资源的相关
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拟在图书馆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图书馆资源的概念及构成作一辨析,并作出一个较为科学、全面、合
理的解释。
1图书馆资源的概念
图书馆资源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指为了资源利用而组织
起来的信息集合,它实质是一种动态信息资源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各类资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认为讨论其概念应
从分析其特性入手。
(1)可用性。图书馆资源是为图书馆存在并被利用的,因而其具有可用性,任何资源失去了可用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有序性。图书馆资源应是有序存在的资源,最显著的例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如果是无序的,它将无法利用,稍具图书馆知识的
人都能理解。那么图书馆人力资源是否具有有序性?本文认为也存在有序性,我们常说的人力资源整合即是对人力资源的整序,人力
资源不进行整合,就无法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同样,设施资源如果无序,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资源的有序特性决
定了其作为资源存在的必要。
(3)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按一定方式构成的有机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要素与系统
的不可分性。图书馆资源各构成要素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其整体发挥的效益要大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也就
是人们常说的“1+1>2”效应。
(4)联系性。联系性是指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关系。图书馆资源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
种关系决定了图书馆资源内部联系的特性。
(5)动态性。动态性是指一个系统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组成要素亦不断发展变化。图书馆资源的动态性决
定了图书馆资源的不断发展变化,正如图书馆资源从诞生之日发展到今日,其内涵和外延正逐步扩大一样。
从上述的分析中,本文试对图书馆资源概念作如下定义:图书馆资源是指图书馆为了资源利用而组织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多种资源
的动态有机整体。可以看出,这个定义综合了前文所提的两种观点,并修正了个别不准确的用词。第一种观点说图书馆资源是一种“
信息集合”,不能准确包括图书馆各类资源,而第二种观点过于宽泛,不够精确。
2图书馆资源的构成
图书馆资源的构成同样存在多种观点,一种观点从图书馆资源作为一种动态的信息资源体系的角度出发,认为有四个要素:信息
资源、用户信息资源、信息人员:主要指图书馆员、信息设施:包括技术与设备;另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有四个内容:文献资源
(主要包括馆藏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动态的社会各类信息)、人才资源(包括图书馆员、读者
资源)、设备资源(包括馆舍及其各类设备);第三种观点比较泛,认为有七个要素:文献信息资源(主要指馆藏文献资源)、人力
资源(主要指图书馆员)、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建设资源、资金资源、读者资源;第四种观点认为有八个方面的资源:入藏的文献
、图书馆专业人员、图书馆品牌、图书馆市场-读者和潜在的读者、图书馆馆舍、图书馆设备和用品、图书馆的政策和法规、图书馆
的理论和方法。
从以上诸多观点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我国图书馆学界早期关于图书馆构成要素的争鸣的影子。关于“要素说”曾有杜定友先生的“
三要素”、刘国钧先生的“四要素”、“五要素”、黄宗忠先生的“七要素”。实质上,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亦即图书馆资源的构成要
素,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罢了。
本文认为图书馆资源的构成不外乎三个方面: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看法,只是各人对此三要
素的理解尚有偏差。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囊括上述多种构成,即在三个大资源下再细分种属小资源,形成一个
分类体系。上述多种要素从系统要素的相关效应来分析,已逻辑地包含在三大资源中,具体分析如下:
2.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含义包括图书馆可供利用的所有信息,可分为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
源是指图书馆内所收藏的为用户提供信息需求服务的各类信息资源,它又包括印刷型与电子型;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现代计算机
网络系统之中,并以联机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动态的社会信息。近年有人将图书馆信息资
源分为现实馆藏、虚拟馆藏,这也是对新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理论的发展。现实馆藏指本馆的文献资源,等同于上述的馆藏文献信
息资源;虚拟馆藏广义上等同于网络信息资源,狭义上则指各馆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类型、特点等具体情况并经过认真筛选与组
织的网络信息资源。
2.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含义包括图书馆各种人员及由人衍生出的管理方法,可分为图书馆员、读者资源,其中图
书馆员资源又逻辑包括了图书馆理论和方法、图书馆政策和法规、技术资源,因为这些资源是图书馆员的智力结晶。狭义上的人力资
源仅指图书馆员,近年来有关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大都从狭义的人力资源的定义上来论述的,很少把图书馆员以外的读
者资源纳入到人力资源的研究范围中。实质上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将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如有些馆建立的专家顾问团、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图书馆管理协会等都是对读者资源的开发。
2.3设施资源
这个用词比较妥当,虽与设备资源只一字之差,但其范围要大于设备资源,包括馆舍、设备、用品。其中的设备是主要资源,其
又可分为传统设备(如书架、阅览桌椅等)和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等),有人将现代化设备称之为信息设施,包括自动化系统、网
络,在这里技术与设备已融合在一起,所以有不少人称之为技术设备资源,但从理论上讲,技术与设备应分属于不同的资源范畴。设
施资源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现代化设备的配置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志,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建设。
对上述的资源构成,有人会提出图书馆为什么没有资金资源?资金是图书馆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但它已转化成其它资源形式而
存在,因而没有列入图书馆资源构成要素当中。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三大资源正逐步融合,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迅猛,图书馆资源走向集成化,
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其硬件、软件、数据库缺一不可,虽从理论上分析分属于三大资源,但它已实现了各类资源的重新整合。从
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图书馆资源的联系性,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图书馆各类资源的配置不能有所偏废。
当然,本文对图书馆资源构成的分析中,具体资源的名称还有待推敲,但总体的内涵框架应该是明确的。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图书
馆资源体系,以便更好地研究各类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相互间的优化配置,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史继红,孟雪梅.图书馆资源管理科学化.情报科学,2001,(7)
2孟雪梅,刘岩芳.图书馆资源运行方式及支撑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1,(3)
3孟雪梅,王友翠,孙扬民.图书馆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宏观调控.现代情报,2001,(5)
4四川省图书馆文献建设委员会.论图书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