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

第1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国法制;影响;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一、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法制存在的影响研究

(一)对于法律指导思想存在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儒家法律思想,大致传承发展了自西周时期以来的“礼制”及“明德慎罚”思想,系统提出了重视人治,维护礼治的法治观念。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孔子的“仁治”观念,明确提倡了“为政在人,德主刑辅”法治思想。伴随着历史发展步伐的前进,儒家思想经历了大的变革,但是“德主刑辅”这一法律思想却一直得以保留传承下来,自汉朝其的“大德小刑”至唐朝时期的“德刑并用”在至明清时期的“明刑弼教”再至现代法律,无一不提倡着中国法律所提倡的自然和谐精神及以人为本思想,这也是中国法律所区别于西方国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

(二)儒家思想对于法律制定产生的影响

1、刑法制定方面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制定,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制定中均坚持了以德主刑辅的原则,秉承了以“恤刑慎杀”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即肉刑的废除,这是儒家思想人治思想的切实影响。此外在刑名方面经历了大幅减少,封建制度下的刑罚体制不断确立完善,死刑复审制度的创立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当政者在法律层面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儒家思想。

2、民事法律方面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民事法律存在着不发达的情况,这同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息讼不无关系,因此可以看出在传统民法发展方面儒家思想具有着深刻的意义作用。孟子是儒家学派体系中对于法律及经济关系把握十分到位的一位,其提出了“制民之产”及“薄税产”思想,告诫了统治阶级应收敛暴税、重赋。后世发展中贤明的君主均将该思想,作为了民事法治的基本原则及强兵富国的主要对策。如土地所有制度范畴内的户籍赋税制度及重农抑商原则等,均是古代民事法制层面所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载体体现。

3、行事法律

中国官僚机制是封建社会法律所具有的一大特色,其本身即包含了浓郁的儒家思想特色。首先自管员的选拔制度来讲,汉代时期的举孝廉制即强烈的呈现着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孝道思想,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也是儒家思想重视门第观念,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不仅仅就儒家“为政在人”思想进行了体现,同时科举制度本身也有效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为国家科考以儒学为主,所以举人皆是儒学致世。在为官方面,儒家思想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举例而言,无论官员等级多大,父母离世皆需弃官守丧,否则即会有驳纲常,遭世人指点。

(三)儒家思想对于司法实践及法律解释的影响

1、法律解释方面

儒学并非开始即处于统治地位,其于法律层面的确立也经历了诸多过程,而其中其对法律解释的发展,奠定了其根本的地位。诸所周知,一类学说衍变为法律思想,不单是一部法律便可实现的,其必须要经过合理的解释,使得多数人进行了解接受,并通过此来促使法律得以良好的实践运用。儒学自汉代确定之后,便是通过以经注律与经断律促使儒学法律化,而又经过后世人纳理入律,最终至《唐律》时法律的儒家化最终告成。

2、司法实践的影响

儒学思想对于司法实践方面影响最为显著的体现便是《春秋诀狱》,其将儒家的经典直接作为了法律条文,进行实际案例的指导。此外儒家将就天人合一思想,运用至司法实践内,从刑狱时令至灾异赦免,均存在着浓郁的自然和谐因素考虑。另外儒家一贯秉承等级观念,而封建的法律体系中也多规定了特权制,司法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不平等条款,且行政同司法不分,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的一大特色。

二、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法制影响的利弊研究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法制的积极影响十分显著,对于此方面,能够从以下内容进行探究,首先其主张了“礼主刑辅”,促使了法律同道德感化与思想教育三者的紧密结合。其次儒家思想还主张了以“礼乐刑政”并举,这些思想对当今法律体系的建设均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再者儒家思想中一直教育人们经世致用,彰显着一类“先忧后乐”、“天下为公”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这些思想精神即是当前社会中所应继承发展的瑰丽部分。

自然谈及积极部分,那么必然不能够避免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对其消极一面,可以从其思想的保守落后和其对于法治精神的破坏来讲。具体显著的两个方面即是:首先其导致了人们对法律的轻视及对诉讼产生惧怕的情况出现,儒家思想礼教为主,法律为辅,使得人们常常崇尚礼节而鄙夷法律,尤其是在诉讼方面,人们因为畏惧官员,由此不敢为了自身的权利而诉诸法律。其次儒家思想是致使中国传统法制不够发达的一项重要因素,因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未能形成独立意义上的民法典藏,民法依附于刑法之上,而民事法律关系也依据“礼”来进行调整,一旦触犯了“礼”的标准,那么便可处以刑罚。

因此从根本来看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法制存在的影响,有褒有贬,所以基于其广泛深刻的影响性,在当前法律的构建中,应做好良性的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至现代法律范畴中,再次彰显其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守慧黄楠.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1(8):3-3.

第2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的体现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古往今来以一贯之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因为儒家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十分关注人的存在,十分强调“为仁由己”“君子求诸己”“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心”“诚意”“修身”“慎独”等观念,从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道德学问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强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所以,纵使时代变迁,儒家传统思想在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有体现:

1、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直接选录了不少《论语》、《孟子》、《荀子》和《学记》中的篇章,而教材中其他诸多的文言作品也渗透着儒家思想。

如《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还有人教版必修三《荀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中《论语》提到:“‘仁’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要达到“仁”,就要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不仅从教育学习的角度传授给学生以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儒家的教育方法感受最深。它的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学相长的思想,它的启发式、积渐式方法等等至今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这也时刻提醒我们,用爱来关注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六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也能始终做到不以成绩好坏另眼看待学生,总是耐心的回答学生的提问,特别关注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儒学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特别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尤为深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高中语文课程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个性其实就是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个性化。而要做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和教材两方面出发,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获得最大发展。

3、 高考试题

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试卷,从近几年试题的选文来看,也深刻反映出儒学的影响。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第一卷阅读题的现代文阅读《文化遗产的寿命》剖析了儒家思想,选择题“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也特别关注儒家学说。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第一卷的第二大题《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小史》也关注了儒家经典――《论语》。

浙江省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一个特点:要求学生研读儒家经典《论语》。2009年浙江新高考试题中,考查了对《论语》片段的理解,要求“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这些考题的出现提升了高考语文卷的品位,为新高考语文试卷也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三、 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虽然说儒家思想一开始出现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不可否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儒家的内在精神是内仁外礼、培养人才、教化民众,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高度文明与和谐。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和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就更应具备儒学观念,时刻准备把儒家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乐意地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3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儒家细想;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从孔子的创立在到明清时期的顾炎武、王夫之,不断随着朝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发展,但是他的核心思想没有改变,始终是以“仁”为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了新教伦理、人道伦理、乌托邦思想以及社会福利的思想的影响。新教伦理倡导人与神的交流,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就包含了社会负责、自我负责、社会秩序、助人自助等价值理念;人道主义就是把人的尊严、价值放在首位来考虑,就是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任何考虑的首位都是人;乌托邦思想主要就是想给人们创造一个理想社会,在那里人们生活在一个完美无缺的环境中,这种思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就是指当人们面临各种问题时,国家会及时的对以应对,这就是所谓的福利思想。

社会工作在西方发展的时间较长,但是发展到现在,许多西方的社会学者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界定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他们都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为个人谋利益。就像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一样,他以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正直和能力为基础,这就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工作是以注重个人为中心的,这和人道主义不谋而合,始终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这也体现了西方的文化环境,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更多的强调的还是个人,而不是社会。西方和中国不同。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和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不同,中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是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并且它是以整体为为主体,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还有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四、儒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作用

儒学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很大的作用,他们有很多地方有相容性和契合性,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很大作用。就以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为例,讲一下儒学对社工价值观的本土作用。

第一热爱社会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以仁来行事,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行,以仁来约束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价值理念中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就是来约束社会工作者,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有良好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这就以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

第4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传统葬礼仪式;法律文化;孝道;等级观念;“和”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14-01

1 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 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 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 慎重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汜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悌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3.2 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 以“和”为基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 结语

总之,我们考察分析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可以发现,丧葬仪式中有许多外在的形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但隐藏在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却较为稳定。揭示丧葬礼中的法律文化,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对于构建现代丧葬礼仪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云.关于壮族“白喜事”丧葬仪式中的法律文化司考[J].经济与金卡工程,2009,(4).

[2]罗开玉.中国丧葬与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第5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儒学 法律思想 司法实践

一、儒学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一)对法律指导思想的影响

先秦时儒家的法律思想基本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礼制”和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重视人治的法律观点。最为重要的是孔子提出了“仁”的观点,基于此呼吁“为政在人”“德主刑辅”的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德主刑辅”的法律指导思想一直保留着,从汉朝“大德小刑”到唐朝“德刑并用,以德为主”再到明清“明刑弼教”,中国的法律精神自然和谐,以人为本是没有变化的,这也是其区别于西方法律思想的鲜明特征。

(二)对法律制定的影响

1.在刑法上

中国传统法律步入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后,根据德主刑辅的原则,刑法原则基本上秉承了“恤刑慎杀”的指导思想。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废除肉刑,这是儒家人治对法律的具体影响。此外,刑名的减少,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加役流,死刑复审的创立无不闪耀着当政者以民为本的儒学思想。

儒家法律思想对古代刑法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其家庭本位的观点对使古代法律伦理化。孔子从“亲亲”的家庭主义原则出发,提出了“父子相隐”,这不仅是引礼入法的表现,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刑法适用与诉讼。从以后的封建法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带有明显亲情原则的刑法规定,如“亲亲相隐”“存留养亲”“宽纵复仇”。此外,这种法律思想还体现在男尊女卑对法律适用的影响以及爱护老幼的人本色彩。

2.在民事法律中

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一向不发达,这与儒家主张的息讼有很大关系,但儒学还是深刻的作用着传统民法的发展。孟子是儒家学派中对法律与经济关系把握最好的。他提出的“薄税产”“制民之产”,告诫统治者不要暴敛,重赋。后世的明君都把其作为民事的基本原则和富国之策。

儒家思想毕竟是与封建大一统相适应的,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也要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体到土地所有制度上就是坚决贯彻地主土地私有制,并制定严格的户籍赋税制度。本着重农抑商的原则,在商业发展中也有大量限制。即使在封建社会最为发达开放的唐朝,集市也只能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开放。在婚姻继承制度上,女人的地位也低于男人,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3.关于行事法律

中国的官僚制度是封建法律的特色,其本身却饱含了儒家的特色。从选官制度看,汉代举孝廉强烈的体现了儒家重孝对社会的影u向,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是儒家重门第,区分,维护封建等级制的表现,隋唐后科举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儒家“为政在人”的思想,科举其本身也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因为国家以儒学考生,举人都是因儒学而致世。而在为官之上,儒学影响也颇大。举例来说,官员的品级不论多大,父母去世都要弃官守丧,否则有悖伦常,遭人谴责。连明朝首辅张居正也不例外,其不为父守丧虽有皇帝夺情,也不免他人非难。

(三)对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

1.在法律解释上

儒学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统治地位的,其在法律上的确立经历了很多过程,而其中法律解释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知道一种学说成为法律思想,不单单是一部法律就能达到的,它必须通过解释使大多数人了解,接受,并通过此使法律更好的适用于实践。儒学在汉代确立后,就是通过以经断律和以经注律使儒学法律化,再经过后世纳礼入律最终到《唐律》一准乎礼,法律的儒家化告成。

2.在司法实践中

儒学对司法实践影响的最大体现就是《春秋决狱》,将儒家经典直接作为律文案例指导实践。此外,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从刑狱时令到灾异赦宥,都有浓厚的对自然与和谐的考虑。另外,秉承儒家一贯的等级观念,封建法律大多都规定了特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遵循着不平等的原则。而且行政与司法不分,这也是中国传统法律的一大特色。

二、儒学对中国传统法律影响的利弊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向来主张“礼主刑辅”,使法律与思想教育,道德感化紧密结合,并且儒家主张阿“礼乐刑政”并举,这些对我们今天建设自己的法律体系都有深刻影响。而且儒家一直教导人们经世致用,有一种“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和“先忧后乐”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继承的瑰宝。

第6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恭维语;文化;话题

一、恭维话题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等级观念和平等意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儒家思想中“礼”的理念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的思想中,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从小到大,人的成长总是受到生存生长环境的影响。当要称赞或者表扬别人的时候,通常弱化自己的作用,强调他人。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中国文化较侧重体现了等级观念的“权势”关系。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有着“天生人人平等”的观念。正如谚语“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人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注重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因而,应美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从“双方是平等的”的角度,自觉地遵守这种“一致性”的原则。

(二)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步调一致、无私奉献,共同富裕,同时中国的处事态度是追求中庸。这两点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相符合的。在中国人眼里,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际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分量也是不太合适的。英美文化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这决定了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性格外露、直率、好动、好斗、富有冒险精神及性格独立,珍视个人自由的特点。

二、外表恭维语话题中的文化差异体现

英语恭维语中,最常见的句法结构是NP is (really) ADJ,如:Your blouse is (really) beautiful,占其调查总数的53.6%。居第二位的是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如:I like your car。(16.1%)/Verb(really) a ADJ NP结构居第三位,如 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14.9%)贾玉新的研究表明汉语恭维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型也是NP is (really) ADJ。如:你的头发真漂亮。占调查总数的67%之多。这点和英语是类似的,但是汉语中基本找不到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这种差异,英美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和尊严,因而喜欢从自我的角度表达观点,在表达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句式。而中国文化中,中国人交往喜欢弱化自我,强调他人。所以第二人称的恭维语使用率很高。

英美人非常看重对对方外貌和衣着的恭维,这种恭维占主要地位。而恭维的对象多为女性。不管女性的社会地位,年龄,工作如何,如果有人称赞她们外貌或者着装的时候:“you looks so pretty today.” “What beautiful shoes you wear.” 美国女性会非常高兴的接受。但是,在中国,男女之间一般不进行外貌的恭维,更侧重于内在品质的恭维。如果陌生男性直接称赞女性:你真漂亮,你真性感,不但不会让谈话变得轻松,反而会使气氛更加尴尬。熟知中国文化的男性,若想创造更好的氛围,最好恭维一些中国女性比较乐意的话题:女性的厨艺,善良好客,培养孩子等。这种差异在于美国文化侧重于外,开放直接。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喜欢内敛隐晦。所以美国倾向于直接评价外在的特点和变化,而中国则更偏重于评价内在的东西,因而中国更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的品行而不是外貌。

对于成就和能力的恭维,英语强调结果,而汉语则喜欢恭维取得成就和能力的人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英语偏向于结果,偏向于恭维对方付出努力之后所取得的结果和成就,如“Well done!”“I’m so proud of your success.”而汉语的称赞中经常还会提及个人的付出和所作出的努力。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恭维:“邻居大明很聪明,考上清华来了呢 ”,“小明总是很勤奋,学习都学到十几点钟”,“我同学就要去日本留学呢!”在西方,通常是社会地位或社会等级较高的人对地位或等级较低的人使用恭维语,以维持正常的上下级间关系。Wolfson和Manes 的研究表明:涉及能力成就的恭维是一种严肃的判断,做出这种判断的人必须是有能力做出这种判断的人。在欧美国家,因为社会地位不相等,工作中有联系的人之间往往是有能力作判断人或是有较高技术、较多知识的人对下级作出恭维。但在中国则不同,通常是社会地位较低的下级或人恭维上级,以取得上级好感,因而我们可听到这样的话:“王总真能干,很有魄力。”

除了以上两方面,中国文化中,恭维对象也可以是家庭成员或其亲戚朋友。西方人家庭观念淡薄,受独立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我是独立于家庭之外的个体, 因而家庭成员之间倾向于互相恭维,如:父亲对女儿:“You’re wonderful today, darling.”而中国人家庭意识浓,恭维家人等于恭维本人,同样会给对方造成妄自尊大的印象,所以中国人往往避免家庭成员间的恭维, 而是对对方家庭成员的恭维,如:“您这女儿真是聪明伶俐。”

三、结语

恭维语是一种文化现象, 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差异可以透视出不同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西方人追求个性, 尊重个人独立、自由和尊严,追求人人平等, 强调个人身份和个人作用。在他们的文化里,他们想要成为独立的人和尊重自我意识的人。所以在英语称赞语中多以“我…”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强调自己的观感。而中国文化则不一样, 中国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 自己要谦虚谨慎,必要时甚至贬抑自己, 同时也要尊敬他人,必要时可抬高他人。用这种方式避免给他人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的印象,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中国文化还着重关注集体而非个体, 不像外国文化一样崇尚相互独立,而是崇尚相互合作相互依存。所以中国人一般倾向于称赞他人,而很少称赞自己。

总之,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使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英语称赞语还是汉语称赞语都既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只有充分了解双方文化差异,才能真正了解称赞语的不同,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中西方的交流,达到相互理解,顺利沟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 Holmes & D. F. Brown.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 [J].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8.

[2] J. Manes. "Compliments: A mirror of cultural values"[A].In N. Wolfson & E. Judd (Eds.),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C]. 1983.

[3] Herbert, R. K. The Sociology of Compliment Work in Polish and English [A]. Coupland, N. and Jaworski, A .Socialinguistics: A Reader and Course book [C].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7: 487-500.

[4] Herbert,Robert K. 1986. Say“Thank you”or Something. American Speech,61:76-88.

[5]吴绿星,田乃吉.一句话致胜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6]王德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7]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8]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9]李艳玲.中西方恭维语及应答的比较[J].呼兰师专学报,2001(2).

第7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门当 门枕石 建筑构件

传统民居的大门口常有一对石质或木质构件,它们在门槛两侧下方承托大门转轴,因形状像个枕头故名“门枕石”,俗称“门当”,与门楣上方的短圆柱形“户对”相望。这也是古代婚配嫁娶时门当户对的由来。

江南地区数苏州的门枕石保存较多,且年代较早。虎丘云岩寺断梁殿门前的一对螺纹抱鼓石(见图1)就是元代造断梁殿时的原物,形状如卧狮,历经千年仍显出它古朴而大气的风韵。苏州地区目前能见到的门枕石大多为明、清所遗,明清时期江南的富裕使得建筑文化飞速发展,门枕石在形式、内容和艺术品位上也都达到了顶峰。

一、苏州的三类门枕石

在苏州园林门前和古镇村落间可以发现不少形式多样、造型各异的门枕石,形状主要有三类:抱鼓石、方形门枕石和门墩。

抱鼓石是门枕石大事雕饰的产物,门前立抱鼓石,是有功名地位的标志。苏州园林的大门口通常有三狮或二狮纹样的抱鼓石,如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封建官僚中型住宅的将军门两侧皆置。如果抱鼓石上有三只狮子滚绣球浮雕,突出的门枕石被特意加高,下部雕须弥座,中间呈圆鼓形,雕刻精美纹样的话,这里就肯定是显贵的门第。到了后来,普通百姓也开始用抱鼓石,只不过规格较小,花纹较为简单而已。

方形门枕石比较常见,封建等级年代,刻有狮子的方形门枕石是为高级武官守护大门的,没有狮子却有华丽雕饰是为低级官员、富有居民所用。古代普通居民家花鸟虫鱼纹样的方形门枕石,不过为了显示富贵,人们有时也会把方形的门枕石起得像抱鼓石那样高,雕刻得尽可能精美。在f直、拙政园这些地方的古玩街上,大多是方形的有雕饰的门枕石。方形门枕有更多立面可以雕刻吉祥纹样,能够表达更多的愿望而为老百姓所喜见。

门枕石也被叫做门墩,仔细看来,门墩和门枕石还是有区别的。苏州东山、西山等传统民居的大门前,通常置方形门墩,图案以简单的动物和花卉为主,数量众多,是同里、周庄等开发过的古镇所不能比拟的。这些“门当”大多做成方形的石墩,没有槽厩和插口,起不到支撑大门的作用,街坊邻居聊天时常用来当凳子坐,这类门枕石已纯属装饰物了。

二、苏州地区门枕石的装饰纹样

苏州东山居民认为“门当户对”是所有门枕石的俗称,一个叫门当,一个叫户对,它们总是成双成对、缺一不可的,这个美丽的误会显示出浓厚的民俗情节。“门当”上的装饰纹样常常借物寓意,动物、植物、人物和文字被巧妙地通过谐音、借喻、象征等手法,用来表达普通百姓对生活非常简单的愿望,如以鲤鱼喻“连年有余”,借花瓶喻“出入平安”,以马谓“马上封官”(见图2),这类题材的门枕石在苏州很常见。还有诸多描绘“五福伴月”、“多子多孙”、“月宫折桂”等吉祥寓意的门枕石。

不少门枕石造型高雅、石材上乘、花纹精美,虽是一种“匠作”,却能满足各种文化层次人的不同需求。天平山的一对抱鼓石,是高浮雕的葵花纹(见图3),这种立体造型非常少见,堪称江南一带抱鼓石的杰作。在拙政园内的石础林里,一对雕刻极其精致的方形门枕石(见图4)静穆其间,石上一面是麒麟乌雀,一面是凤穿牡丹,中间是相对的仙鹤松针,边缘还有竹节的纹饰,奢华的图案应该是王府的遗物。

值得一提的是,东山杨湾镇的明善堂是典型的江南明代官宅,主人是武官。门前有一对独特的方形门枕石(见图5),它们的高度有99CM,厚度是33CM,连门插的总长106CM,是笔者在苏州地区发现的最高的方形门枕。门枕上的雕饰是浅刻的披巾纹,四角有古钱坠,披巾纹上雕着复杂的牡丹花纹,枝叶缠绕,顶部的花纹已经被岁月琢磨得不清晰了。底部青石须弥座的腰部也有花纹,靠门里的是“玉兔如意”,靠外的一面雕了“天马追日”,旁边还有一个带翅膀的铜钱。它们与明善堂精雕细凿的无字门楼砖雕题材相呼应,既朴素又华丽,显示出门枕石装饰纹样的精美和民间工匠技艺的精湛。

为了达到“门当”与“户对”,人们往往竭力装饰自家的大门。与有些地区喜欢大事装饰不同,苏州地区自古的民风就是比较低调,喜欢藏富,可能并没有特别华贵的大门和造得更高更繁琐的门枕。苏州传统民居的门当总体上来看造型较为清秀,图案装饰风格也相对隽雅,即便如此,凡是可以雕刻花纹的地方也都被主人或工匠想到了,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图案被非常巧妙地组合、搭配到门枕石的不同立面上,表达着人们对福、禄、寿、子孙、事业、前途诸方面的祈愿。

三、教化功能和等级观念

苏州古建筑庭院的一石一砖都渗透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一方面,这些造型优美、玲珑剔透的狮子麒麟、花鸟虫鱼带有的吉祥寓意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题材丰富且充满儒家思想的雕刻艺术已演化为苏州百姓教化子弟的教科书,使其子女自出生便在这种以仁爱为核心、以忠孝为本、强调“礼仪”的行为规范环境中成长。如苏州织造府遗址门前抱鼓(见图6)上的荷叶造型,寓意“一品清廉”,指为官从政清正廉洁,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主人人品修养的宣誓。可以说,门枕石图案的教化作用比装饰作用更为明显,实际上已成为儒家思想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寻找苏州门枕石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特别的发现,如在f直慎德堂的古董家具店厂房内,有店主人搜集的明代某官宅的部分石刻,还有此宅的三组门枕石随意散落在内院草丛里。据见过拆除现场的工人说:当时一组抱鼓石在大门,2组门枕石则各放置偏门。双狮抱鼓石(见图7)安放于大门之外,可能凡有官位的人皆从大门进入。雕刻精美凤凰麒麟的方形门枕石置于左偏门,可能是供文人雅客进入。还有一组素面无花纹的门枕石据说是放在后门,估计此门为仆役所入。照此推测,右门还应该有一组门枕石,而且这组门枕石应该刻有简单的流水行云或几何线纹,是供等级较低的家眷出入。从上述明代苏州官宅门枕石的安置上就可看出,这三组门枕石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上高下低、尊卑有序、不可逾越的等级观念。

由此可见,门枕石的雕刻虽然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却能将艺术纳入教化之中,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敬业修身以及宣扬封建等级观念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结 语

一对对形态各异的门枕石,或立于官绅豪宅,或站在寒家小院,造型或雄浑或秀雅,纹饰或繁缛绮丽或明简朴素,虽历经数百年纹饰多有残破,但是古朴、苍劲、典雅、绮丽的花纹依然可辨,它们记载了苏州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凭借其形式的质朴与内容的丰富,以及淳朴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出来。

第8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 委婉语 禁忌语 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宗教、政治、文化交往方面的原因,某些语言被禁止使用,同时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委婉语与禁忌语。比如,Euphemism(委婉语)―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理由是人们用委婉语称呼神,可以起到安抚他们的作用,可以避开他们的注意。而Taboos(禁忌语)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禁忌语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因此,了解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交际别是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西方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应用及对比

作为东方语言文化代表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英美等其他西方民族则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招呼时都会问:“你吃了饭没有?”“你到哪里去?”在当代社会的交谈中,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包括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由此来表现对人的关心;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恰恰是禁忌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谈话人无关,而且还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比如,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委婉语与禁忌语使用的场合。生育,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牵涉到了这一话题,因此怀孕也就成了禁忌的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用委婉语来代替怀孕这样的词语。例如:在文学作品及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像pregnancy这样的词语,而是用了诸如:awkward(行动不便),eating for two(吃两个人的饭),have one on the way(有人要来)等词语来表达。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及金榜题名时。所以把生育看作是一件喜事。于是关于生育的委婉语也就有“有喜了、有了”之类的说法。以致于有些人骂不生育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就成了不能生育的委婉语了。

老龄的问题在中西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是不愿意被人说老的,因为在西方“老”就意味着“无用”或者是“死亡”,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因此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也不愿意谈老。因此,询问别人的年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It is a secret.”,也就有很多关于老人的委婉语。如:senior people,third age,seasoned man,adult等。然而在中国,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大多数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人不怕老。而且中国的老人多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来帮助年轻人,因此,“老”在中国就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老师傅、老张、老总”等。这些词对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借“老”来表明说话人的敬意。

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喜事”,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龄大的人的死亡是“寿终正寝”,是一件喜事,因此西方人怎么也弄不明白的“红自喜事”也就有了根据。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有:“仙游、仙去、登仙、羽化、驾鹤归西、仙驭西驰、圆寂”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痛事件。还有一类死亡是“悲伤的事情”,这一类的词语多用于年龄较小或者是青年的死亡。像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就有“夭折、短命”等。在西方,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来自于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方面,如:pass away(逝世),cross over(进入来世),go to one’s long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

关于的词语,不管在中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是有罪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因此人们在公众场合是不会轻言性的。与性有关的语言也就成了禁忌语,从而引发了很多关于性的委婉语。如:make love,art of pleasure,to approach,do it,act of love等。和西方相比,中国人就要含蓄得多,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使人堕落和身心败坏的东西,性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和礼教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也就出现了关于性的一些委婉语:“闺房之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来代替。即使只是与性有关的事物,人们也仍然用委婉语来表示,如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到、乳罩时,就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例假、月事、来事儿、不舒服、倒霉、大姨妈来了”等来代替。

二、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委婉语与禁忌语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一种现象,然而它们的使用却出现了一些差异,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差异

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的用法上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有很多委婉语与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以和死亡为例。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罪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繁衍的后代,部分基督教徒,特别是清教徒,是不准言性的。因此,关于性的词语也就成了禁忌语,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方面的委婉语,如:前面所说的make love等。对关于死亡的词语而言,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只有人死后,灵魂才能得到拯救,于是就有了go to meet one’s maker,be with the god等。而中国教派众多,有佛教、道教等。佛教自唐朝时传人中国,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因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坐化”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大多数的宗教敦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所以汉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仙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

(二)等级观念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的浸润,因此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十分重视礼仪;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地反映了等级观念。以名字的称呼为例,在汉文化中,君主、长辈的名讳是一个禁忌,作为臣子或者是晚辈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必须代之以亲戚关系或者是诸如陛下、万岁爷的称呼。在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必须避开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讳,就连看到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其他的词语,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敏”字时,就念作“秘”,或者是写到“敏”字时,都会添减两笔,这就是缘于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禁忌语。再有,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称为“驾崩”,而“驾崩”这一词语是万万不能用于其他成员的,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关于名字方面的禁忌语委婉语也就没有那么森严。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一个新生儿的名字中可能包含了几代人的姓名。

中华民族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古代中国,由于君主的名讳是禁忌语,君主或者皇帝就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而在西方,这些方面的差异可能就要小一些。

(三)对于礼仪的不同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注重谦让,认为谦让是对他人的尊敬,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称自己为“鄙人”,而尊称别人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别人的儿子则是“令公子”等。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人崇尚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地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有一则笑话反映了中西方在对于谦让的不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人说:“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外国人回答道:鼻子、眼睛和嘴。这则笑话实际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谦让礼貌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第9篇: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范文

关键词:《喜福会》;儒家思想;美国精神;文化冲突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licts and compromises between four mothers and their respective daughters in Amy Tan's novel The Joy Luck Club. The 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American spirit represented by the two generations of mother and daughter are revealed, which ar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ecking order of family members in Chinese family and the equality idea in American family,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modesty and American frankness, the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awareness in Confucianism and inpidualism in American spirit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hineseAmerican daughter and the native American.

Key words: The Joy Luck Club; Confucianism; American spirit; cultural conflict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一发表,便好评如潮,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九个月之久,获得多项文学大奖,令她一举成名。作品主要描绘了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灵历程,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小说中的四位母亲均来自战火纷飞的旧中国,她们出生并成长于旧中国,在大陆的娘家都曾有着不错的家境,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早在她们赴美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因此她们骨子里信奉的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她们的四个女儿均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在美国文化与教育熏陶下成长,与生俱来所信奉的大多是美国文化中鼓吹的个体与独立,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基于这样的背景,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就与普通美国家庭的情形不同,反映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

本文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讨论由于中美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的小说中人物间的性格冲突,从而揭示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促进不同文化圈的人们的和谐共处。

一、儒家思想与美国精神的差异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美国文化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代表。由于两国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地域环境的差异,中美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伦理思想。一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源于不同的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两三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的历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因而,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倡长幼尊卑有序,家庭中小辈必须服从长辈,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不得有半点违背。《弟子规》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就是“反了”。

西方没有像中国那样一统数千年的传统核心伦理思想,但我们依然可以追溯到其渊源。在早期的欧洲社会中,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很重。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把人看作世界的主人,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这极大地推动了个人进取精神。另外,在欧美文化中,人们由于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崇尚个性。基督教教义的核心就是基督信徒“靠个人信念通过持之以恒的个人灵魂深处追求与奋斗而获得新生”[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美国的伦理思想虽然起步较晚,但它继承了以英国为主的欧洲伦理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其核心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特立独行,而不是百般服从”[2]431。美国伦理思想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却富有“美国特色”。美国“辽阔的土地、独立流动的气氛、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等,为美国伦理思想注入了鲜明的美国特征”[2]427,培育了独特的美国精神。

无论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还是独特的美国精神,都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二、《喜福会》体现出的儒家思想与美国精神的冲突

小说中,随着对这四位女儿成长的描写,作者展示了四对母女间的代沟与文化隔阂。这些冲突集中表现了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四位母亲要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塑造自己女儿的性格,按照自己的期望教育女儿,而在美国生长接受了美国文化的四个女儿要按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无法接受中国传统价值观,两代人无法沟通思想因而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四个女儿毕竟在华人家庭中长大,因此她们在无意识中接受的某些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又与正宗美国人发生矛盾。在女儿方面,她们几乎都不能理解她们各自母亲的过去,而且常常为中国的习俗、规矩大伤脑筋。在母亲方面,因英文的贫乏以及对美国社会的不甚了解,她们无法接受各自女儿疏远自己这一事实。此外,因失落感和望女成凤之心的膨胀,几位母亲都企图控制她们女儿的命运,这无疑激化了母女之间的矛盾。

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儒家伦理思想与美国精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和美国家庭中的平等观念之间的冲突

小说中的母亲龚林达一直试图教会女儿韦弗利有关中国的气质:如何服从父母,听妈妈的话,凡事不露声色,不要锋芒毕露……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顺从父母,做事中庸,“出头的椽子先烂”。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从小到大,每一个成长阶段无不浸透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儿女必须对父母尽孝。“孝”的第一层含义是不仅要尊敬父母长辈,物质上精神上还要无微不至地关怀父母,而且要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孝”的另一含义是顺从。“顺”就是在行动上必须尊重服从父母的意志。按照孔子儒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子女必须服从父母。但是,韦弗利从小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熏陶,强调独立能力,自我意识和反叛心理强烈,所以她抱怨妈妈对她“管头管脚”。当吴晶妹不愿按妈妈的要求弹琴时,妈妈说:“女儿只有两种,听大人话的和不听大人话的。只有一种女儿可以住在这个家里,那就是听话的女儿。”[3]145晶妹顶嘴道:“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儿,你也不是我的母亲。” [3]146她认为“我不是她的奴隶,这不是在中国”[3]145,表达了她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无处不在的独立自主观念。妈妈的话一语道破了中美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区别。在中国,人们常用“女儿是妈妈的贴心袄”来形容妈妈和女儿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母女关系是诸多家庭关系中最和谐、最容易理顺的。美国伦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子女和父母之间是平等关系,是朋友关系。美国人在家庭中的权利与平等地位意识极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不论长幼,在自己的事情上都享有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其他成员无权干涉。美国人的个人权利意识使得美国父母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小说中的四对母女之所以冲突不断,就因为女儿已经美国化了,是典型的“香蕉人”。而中国妈妈仍按华人的传统解释母女关系

例如,在韦弗利第一次婚姻期间,母亲常常不打招呼,随便来访,这在中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了,可却遭到了女儿的抗议。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儒家的伦理秩序中,往往不允许晚辈直呼长辈的姓名,这也是长幼有序的要求,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弟子规》中写道:“称尊长,勿呼名。”而在美国,人与人之间不论长幼都可以直呼其名,越亲密越如此,体现了对平等的追求。小说中,瑞奇初次拜见未来的丈母娘,临别时,他紧握两位老人的手,说:“林达,庭姆,我相信我们不久以后还会见面的。” [3]189 林达和庭姆是韦弗利的母亲和父亲的名字,除了几个同辈的至亲好友外,无人这样直呼他们的大名。这个举动在华人眼里就是“没大没小”!可瑞奇浑然不知,还觉得自己与未来的丈母娘挺谈得来呢。但是吴晶妹和韦弗利等人由于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她们总是以“叔叔、阿姨”等称呼长辈。简单的称呼,体现的却是价值观的差异。

(二)中国式的谦虚与美国式的直爽之间的冲突

为了得到母亲的支持,经过精心策划,韦弗利带瑞奇来家里吃饭。因为她知道“烹饪是我母亲表现她的爱意、骄傲和能力的一种方式” [3] 186。谁夸颂她的烹饪,谁就会取得她的欢心。赴宴前,韦弗利反复叮嘱瑞奇:“饭后一定要告诉她,她烧的菜是你吃过的最好的。” [3]186果然她妈妈烧了一桌丰盛的中国菜,包括她的拿手好菜梅干菜蒸肉。按照中国的习惯,老太太对自己的拿手菜总是先谦虚一番,说自己的菜做得如何不好,其实意在获得大家的表扬。那晚,她满心欢喜地端出自己得意的梅干菜蒸肉,骄傲地放在未来女婿的面前,自己尝了一口后故意谦虚地说:“唉,这菜太淡了,没味,真让人难以下咽。” [3] 188那句话实际上是提醒大家快来尝一口,然后称赞她烧的菜如何美味可口。但是,在座的人还没来得及这样做,瑞奇就接着老太太的话说:“你知道,只要放点酱油就可以了。” [3]188说着就在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上倒上了一层乌黑的酱油,顿时老太太变了脸色,气得目瞪口呆,弄得在场的其他人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以谦虚为美德,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更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绩;美国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对自己的成绩也乐于展示。瑞奇把一切都搅混了,可他自己还蒙在鼓里,因为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中国人这种自贬式的谦虚。

(三)儒家伦理中的家族观念与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

韦弗利获得全国象棋冠军后,她妈妈喜欢到处炫耀,自己也跟着出名。女儿看不惯这一套,抗议道:“为什么您总是用我来炫耀呢?您想出名,自己学下棋好了。” [3] 97儒家伦理重视家族的力量,一家人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母亲们望女成凤,把自己年轻时的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女儿们身上,无形中给女儿们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女儿成名了,母凭女贵,当妈的当然高兴。可是小说中女儿们崇尚的是美国精神中的“个人奋斗”。她们认为自己的成功纯粹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无关。韦弗利对母亲行为的反感使她最终放弃了下棋。

(四)作为华裔的女儿与美国白人之间的冲突

小说中的四个女儿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毕竟在华人家庭中长大,由于母亲们的言传身教、长期的耳濡目染,这些传统还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成长、思想及各自的婚姻,因此她们在无意识中接受的某些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又与正宗的美国人发生了矛盾。韦弗利打算和白人男友瑞奇结婚。可瑞奇比韦弗利小几岁,她担心这桩美国式的婚姻会遭到母亲的反对。尽管对母亲心存怨恨,她还是想方设法试图先得到母亲的认可而没有如瑞奇所说的“说一句‘妈妈、爸爸,我准备结婚了’” [3] 189。母亲总是对瑞奇挖苦讽刺。韦弗利向朋友玛琳娜诉苦,玛琳娜建议:“告诉她住手,别破坏你的生活,告诉她闭嘴!”[3]182女儿让母亲闭嘴,这在儒家文化中也是闻所未闻。韦弗利虽然对中国传统伦理——孝道一知半解,却深知作为女儿,是不能对一个中国母亲说“闭嘴”的,“你会被指控为杀人帮凶” [3]182。韦弗利一方面讨厌母亲干涉自己的婚姻,坚决要独立,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中国的孝道,这让她处于矛盾之中,非常痛苦。 

小说主人公之一罗丝是位性格温顺的姑娘,一次她受白人朋友泰德的邀请出席他父母的招待会。这是一个典型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泰德的母亲婉转地表示不同意罗丝和泰德结婚。罗丝听后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没有公开表示反抗。当泰德得知此事时,他大为恼火。首先他对罗丝不为自己的权利斗争感到吃惊和不解,然后他又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他的母亲不尊重他的权利。婚后罗丝对泰德百依百顺,因为她相信这是她爱他的表现。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夫为妻纲”、“夫唱妻随”的伦理要求。然而事与愿违,泰德反而对她产生了厌倦提出离婚。这下震动了罗丝,经过痛苦的反思后,她终于明白了,在美国,作为一个人,她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她决心为自己在婚姻中的权利和平等地位而斗争。泰德发现妻子原来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毫无权利意识的弱女子,两人竟破镜重圆,生活得比以前更加美满。在这里,先是泰德违背父母之愿选择了亚裔妻子,而后一向没有主见的罗丝学会了对丈夫说“不”。这两件事都表现了美国家庭中的独立意识。

女儿们在与母亲们的不断冲突中长大,经历了各自的快乐、烦恼与痛苦,也希望能缓和一下母女之间的矛盾,试图去理解母亲。小说行将结束时,女儿们已意识到她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才能了解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使其变为优势。吴晶妹的中国行从中国传统伦理角度看,实际上是在尽“孝”,完成母亲未了的心愿。母亲们在遭到长期的反抗后,不再利用母亲的权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早已成熟的女儿们了,注意到在她们生活的基础上女儿们正在谱写更为美好的生活篇章。母女间的这种和解,不只是两代人之间矛盾的化解,也是作家的希望,希望华裔的后代能在两种文化间取长补短、和谐地融合。

三、结语

中国儒家思想和美国精神相比,无所谓孰优孰劣,各有所长。处在不同文化圈中的人们应该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取长补短。只有这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才能减少冲突,和谐共处,最终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