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

第1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对外汉语专业”是专门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学者、科研人才而设置的一个全新的专业。第一个专业点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设立,在设立之初属于国家控制专业。到2000年,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家放宽了对此专业的限制。据统计,至2004年全国已有63所院校设置了这一专业,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地区。

在对外汉语专业设置之初,“现代汉语”就被明确地定位为该专业的必修、基础、应用课,但长期以来却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材,一直依赖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事实上,就现代汉语的课程任务和目标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对它的要求却有实质性的差别。请看教学大纲对此所作的规定:(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专业:“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基础……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现代汉语的要求是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三种能力(理解、分析和运用)的培养;而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却更加突出了实践性,同时提出了对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由教学大纲的对比可看出,对外汉语专业对现代汉语课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现代汉语”教材建设的紧迫性

(一)从教材使用情况谈起

在全国的上千所高校中,除少数的单科院校外,绝大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而且这一科目在全国也有很多较为典范的教材可供使用。如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教程》,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及分科教材……相比之下,对外汉语专业尽管至2004年在全国已设立60多个专业点,但学科及教材建设却不能尽如人意。拿现代汉语来说,除北京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采用自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外,绝大多数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根本没有自己的教材,还依然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用汉语言的教师、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讲授现代汉语课程。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但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学科意识淡薄。在这里,学科意识淡薄突出表现为:缺乏对学科的认同意识、缺乏对学科的钻研意识、缺乏传授具有本学科特色知识的意识以及缺乏培养特殊学科人才的意识等。其中学科认同意识的缺乏是最根本的症结,认同问题解决不了,学科的其它建设问题也就都无从谈起了。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学科认同意识的缺乏有其产生、存在的特殊社会背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到“是个中国人就能教汉语”“会说普通话的就能教汉语”“能教中小学语文的就能教外国人汉语”等论调的影响,加之近些年来大量出现的随意拉几个不相干的人办起的外国人短期汉语学习班(据统计,这样的学习班仅浙江义乌一个地区就多达几十所)等不负责任的做法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相:

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或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

持此观点且依此行事的不仅仅只有社会上的一些蒙昧无知者,在学界乃至对外汉语专业内部也不乏其人。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意识淡薄、学科认同感较低,存在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只是外因;学界及学科内部的贬低或自我贬低才是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专业教材的缺乏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二)目前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无法实现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1.现行的“现代汉语”主要是为培养从事语文教学及汉语研究的人才而编写的,这样的教材尽管版本多,却没有一套是专门为对外汉语专业“量身定做”的,缺乏针对性。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将对外汉语教学和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区分开来。尽管同样是语言类教学,但它们的性质截然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对汉语及汉文化一无所知的外国留学生,而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要求是学一种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一套知识;相比之下,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在学生已经或基本掌握了汉语这一工具的前提下进行的汉语学习,因此,对于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就不再仅仅是学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套知识。

学科性质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现行的“现代汉语”一般是以语言现象、语言事实的描写为主要目标,缺少对现象成因、现实的使用情况及新的语言现象的动态关注。虽然现代汉语几经修订,也推出许多新的版本,但仍然以知识性传授为主,忽略能力的培养;侧重静态形式描写,忽视动态、意义、功能的把握。这样的教材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的语文师资,但却不能满足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要求。如上所言,对外汉语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因此,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绝不能和汉语言方向的学生等同看待;相反,应该对对外汉语方向的学生要求更高,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应该更全面,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应该更多,运用语言及研究语言的能力应该更强。但现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却体现不出这种差别,也无法培养出差别性的专业学生来。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语言现象及语法问题,在汉语为母语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看来是想当然的,无需研究,也不必设立专门的语法规则;但这些用法在留学生看来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甚至是和他们以前所学的用法是相矛盾的。比如说“使”字句,无论是现代汉语教材还是汉语词典都解释的极为含糊,“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而在词典中“使”字条下则阐述为“①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③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49页。)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不恰当暗示:“使”和“让、叫”等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于是,在这样的暗示下学生造出了下面的句子:

(1)老师使我擦一擦黑板。

(2)老师使我们作文。

(3)我使他做这件事。

(4)秦始皇使大臣修长城。

(5)母亲使聂小倩住她家。

(6)他只会使人做这做那,自己从来不干。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而且,由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留学生语言偏误也常常带有普遍性,但这些问题在现代汉语教材中一般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属于被现代汉语忽略或遗忘的问题。转贴于 另一方面,尽管说用汉语言的教材来培养对外汉语的师资只能算作是学科设置之初的权宜之计,而现在看来,这样做的危害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的未来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恐怕并没什么差别。这样的无差别意识一旦植根在学生头脑中,想再消除这些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学科的误解,并产生对学科的认同感,恐怕就不是三年、五年所能解决的了的,至少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事实是:2007年夏,已有全国性的第一批对外汉语教师从大学走向社会,目前,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纰漏已经有所表现。这就有必要要求在这段时间里,全国所有从事对外汉语师资培养的教育部门、主管部门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否实现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果没有,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多远?以后我们该为在校学生再作些什么?我们该不该有属于对外汉语的专业教材呢?

2.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学科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学科“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学领域,它具有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并反应本学科最新成果”(靳玉乐,2003:74)。受其影响,对教材观念也出现新的转向,放弃了原来的绝对“权威性”,逐步转向“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学习生活、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评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这时的教材作为“中介”应很好地发挥范例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则通过自己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体系。不仅如此,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地自学来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时,人人都应具备查找、分析、综合以及分辨真伪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在学校教育阶段得到培训和锻炼。所以,教材应具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变化。由此可见,范例性的、反映学科最新成果的教材已不仅仅是对外汉语专业的独家需要,而是整个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学科意识要增强,独立发展是关键,教材建设是前提

过多的外部依赖扼杀学科独立的精神、歪曲学界内部的学科认同,最终将使学科丧失自我。现在需要独立迈出的第一步(也正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为对外汉语专业专门组织、编写一套通用的教材。其中,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应该而且必须是首当其冲的。众所周知,现代汉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及基本科研能力的最根本的课程之一,其学科地位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学科的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改变对外汉语专业的尴尬局面,不能再让此专业的教师、教材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困难是:“一来缺乏足够的讲授对外汉语理论课程的教师;二来开不出多少对外汉语专业理论的课程,只是一般的中文系课程再多加点外语而已”(陆俭明,2004)。陆先生所说的困难确实存在,而且还远不止这些,但这并不能作为一个学科不发展、课程不建设而依赖于其它学科的借口。诚如前面所说,由教育部审批的对外汉语专业在全国已建成了60多个本科教学点,这说明我们的师资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当然,不排除个别学校虚报、瞒报以及拉相关专业优秀教师充数等情况)。加以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老牌名校的强大后盾支持,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教材建设走独立发展道路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教材建设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宜再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材。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力量应当联合起来,共同编写一套有针对性的、体现本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这不仅仅是学科从依附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增强学科认同感、培养出大量优秀合格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重要保证。下面是笔者对现代汉语的教材建设提出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对外汉语的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大体上可将课程分为四类:

认知类: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

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和实际能力;

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

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培养的。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在具体课程及教材编写上一直侧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关注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个性、创新及实践能力缺乏等片面发展的现象。针对这一点,对外汉语专业在培养目标中就明确地将其定位为语言应用类学科,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讲授都应该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因此,教材的编排体例就没有必要总在单一理论指导下做文章;不仅如此,要编写出切合培养目标的新型教材,还必须破除教材理论的权威性、观点的普遍认可性、体系的完整性等种种束缚,这是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而这些人才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随时准备解决语言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可能在现代汉语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未出现过。因此,这些问题也就不可能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

未来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来源于哪里呢?是经典的理论、权威的观点么?仅靠这一点显然远远不够。众所周知,要培养一种研究能力,必须吸收众多学科、众多理论的营养,同时需要对吸收的营养不断地消化。这样,才有可能改善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分析及研究能力,逐渐培养他们对学科的敏感性和认同感。传统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将会严重束缚对外汉语方向的师资培养,不利于学科的进步;只有打破陈规,才有可能编写出有特色的对外汉语专业教材。比如说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在保持原有的静态分析描写的模式下,有必要加入一些动态的、解释性或生成性元素来充实原有的单一框架,诸如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普遍语法理论以及语用学中的一些合理的、积极的成分……这些理论在欧美地区方兴未艾,并且它们在第二语言教学及研究中确实发挥着结构主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这些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体系的日臻完善,它们必将为对外汉语以及整个第二语言教学界提供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编写一方面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学习规律,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应正确处理社会需求、学科需求与学生需求的关系,体现教材内容的现代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教材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制定明确的指导方向。对外汉语专业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师资,教材建设也必须切合这一总目标。为使对外汉语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在1988年研制完成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经不断修订已日趋完善。《大纲》中对汉字、词汇、语法等按水平等级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其中规定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数据是经过科学统计和对教学实际的分析得出的,既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难点,又针对于现代汉语研究的遗漏及薄弱环节。《大纲》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的总依据、总参照系,也是对外汉语专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材,才有可能做到既针对教学、高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另外,在选取教材内容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1.在语言类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删繁就简、降低难度,尤其是认知类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在“语言学概论”中已讲得很清楚,就没有必要在现代汉语中浪费笔墨;在中学语文阶段已出现或大部分出现过的可大量精简,减少冗余信息;增加必须的语言现象、语法问题。

比如说虚词就是急需补充的一部分,而且必须作较为详细的补充。因为虚词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在汉语中担负着极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而我们所从事的虚词研究,大都是以母语为汉语作视角进行的。由于对很多虚词的特殊分布及特殊功能往往习以为常,对于虚词间的许多细微差别也往往习焉不察。因此,对于虚词的介绍在语法课本中大多较为笼统,或者以点代面,或者浮光掠影。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现代汉语中所忽略的虚词问题却常常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不仅如此,虚词使用的频率之高、用法之复杂完全超出了汉语研究者的预料。据统计,汉语虚词总共有900多个,其中语法等级大纲里要求掌握的就有500个。为证实虚词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北京某高校曾对此做过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个学期内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造的1464个病句中,其中虚词使用不当的病句竟有952个,占65%。由此可见,虚词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留学生的语言习得效果,也是他们能否学好汉语的关键。因此,虚词问题必须成为新编教材中的一项重要的补充内容。

2.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而且必须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抛弃了这一点,编出的教材就会失去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将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实例引入到教材中,即使这些语言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不要紧。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但不会破坏教材知识的体系性、科学性,反而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汉语、认识汉语,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在不断的探索、研讨、总结中体味收获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术研究意识和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对于新教材内容的选取,我们以为:实践类知识比例最少应保持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特殊的新兴专业,其中的“现代汉语”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的专业特色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前人没有留给我们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又没有一套专门性的“现代汉语”教材范本可供参考,但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依靠现有的力量和条件编写出一套属于对外汉语的通用教材来。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本学科理论及实践研究。我们坚信,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对外汉语专业一定能走到独立、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本论文为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立项A0502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下高师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其子课题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改项目“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志平。)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靳玉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吕必松. 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李如龙. 也谈现代汉语课程改革[J].语文建设,1998,(5).

[6]邢福义 汪国胜.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语文建设,1997,(12).

第2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师范教育性质,国内大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都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但是在其课程设置中,和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相比,其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像其他师范类专业那样学习教育心理学就会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其他语言类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学科化,即从教育心理学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科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探索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与发展趋势

每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都会给教育心理下一个定义,无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笔者对教育心理学给予的定义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对这一定义中的核心词“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做一说明。首先,这一核心词包含了教学中涉及的两大因素,即学习的因素和教学的因素。其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教学的因素即教师教学这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达成并不是由学习因素或教学因素单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其次,这一核心词中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这两个因素起作用的方式不是简单相加的方式,而是相互匹配的方式。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相互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最好;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不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较差。换句话说,当学习因素改变时,教学因素必须随之改变,以达到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最佳匹配。也可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因为学习因素包括学生特点,也包括学习内容等方面。

就教育心理学的上述定义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探讨如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学习内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展开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开设教育心理学课,单纯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是不够的,必须从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上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应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下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ichardMayer)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名称中得以鲜明体现。梅耶1999年出版的一本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名称是Thepromiseofeducationalpsychology:learninginthecontentareas,国内版本的中文译名为《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这本书中,梅耶指明了教育心理学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趋势,整本书涵盖了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育心理学规律。这本书虽然没有涵盖外语学习的教育心理学规律,但它的意涵却是清晰明了的。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是学科取向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综上分析,教育心理学要发挥其作用,必然要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来说,就是要建构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般来说,教育心理学应该涵盖学生发展、学生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学业评估这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那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就要在此基础上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在学生发展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二语获得的心理学规律,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差异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除探索一般的学生差异对教学策略的影响外,还要探索不同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策略,如我们教授韩国、日本等国的汉语学习者时,教学策略、教材编写都应有针对性的变化。在学习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该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学规律,这些心理学规律和学习数学、学习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生的课堂管理问题以及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在学业评估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如何通过考核促进外国学习者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如果脱离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这些独特的内容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教育心理学无用的认知,导致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不重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整合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要将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讲授其他专业课(主要是教学类专业课)的时候要探寻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讲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探寻其中的心理学理论可为哪些专业课中强调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学生能够将其他专业课的知识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时,学生便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深层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培根倡导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整合起来的知识才能运用,才是力量。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课包括语言类的专业课,也包括教学类的专业课,上面所提到的专业学习主要是指教学类的专业课,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等,这些课程中罗列了诸多对应的教学策略,而这些教学策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往往来自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从这些课程中汲取所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授课中使用它们,并逐渐积累,形成专业学习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该在空白处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还可为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提供什么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内容上的建构决定了教学方法上的建构。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并未完全清晰教育心理学理论,而教育心理学教师在其他专业课方面可能有知识上的欠缺。此时,这种看似有局限性的学生培养模式,却恰恰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虽然教育心理学教师可能对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只要明晰教育心理学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就足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两类课程进行整合,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教师一样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中的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将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都会有所受益。当然,每个单一的学生是无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的整合的,此时,合作学习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进行整合的研究主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些主题,教师再提供平台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收获将达到最大化,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会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第3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1

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Selinker认为语言石化的原因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国内的一些论文对此五个因素做出了解释。王英华( 2004) ,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母语的语法规则来帮助解释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母语的语法规则与第二语言的一致,促进了第二语言的学习,那么就产生了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法规则与第二语言的不一致,阻碍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被长时间的使用,这就产生了石化。吴丁娥( 2001) (6)提出, 实验证明, 因母语迁移而造成的错误仅占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很小比例, 而绝大多数错误是其他原因所致。牛强( 2000) (7)认为培训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第二语言教师的因素,在培训的过程中,如果第二语言教师的运用一些不正确,不地道的中介语进行教授,那么长久下来,就会让学生对某些语言点留下长期不正确的理解。而且这种学习初期的不正确的语言点的理解,可能会形成习惯,并长久存在。第二,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材料的因素。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应该是真实的,与实际生活非常贴切的教材,如果采用的是不真实的语言材料,那么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石化。关于学习策略,最典型的就是简化目的语材料, 特别是句法上的简化。接下来是交际策略。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在某些一定程度的学习者中,当他们通过使用一定的交际手段达到交流的目的时,他们很有可能停止学习,或者不会继续那么重视学习。目的语过度概括指的是,学习者将已经学习过,掌握好的语法规则进行错误的运用,或者我们可以说泛化,从而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如何防止石化

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基于这门学科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对外汉语教学不只要教学生汉语,而且要进行汉语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能反映语言。对文化的教学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汉语学习者多多观看中国的影视剧,动画片,与当地中国人进行交流,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多多阅读中国的报刊杂志,了解中国人生活发展的速度。

(二)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汉语热在一片大好的局势下,也隐隐存在着某些不足。其中大量的符合资质的汉语教师的缺乏就是其中最大的不足。大多对外汉语教师来源于外语专业或汉语专业,造成很多对外汉语教师缺乏扎实的语言基础,造成我们现在急于建设一支符合资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迫切性。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具有优秀的教师专业素质,通晓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到充分地做好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的三大问题,即通读教材,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并且有侧重点的进行备课;接下来是备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以及所教学生背景是否统一,然后再在备课,课文教授中有所侧重和规避;最后是备教具,在了解课文重点和学生背景后,运用适当的教具辅助教学,完善教学。其次,在二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并且教师一定要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期间进行一定的辅导教学。

(三)注意课堂互动

对外汉语教学相较其他语言的对外教学还略不如其成熟。对外汉语教学很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师将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当成了国内的语文课。教学内容虽有相似,当教学目标,性质,方式却应该有很大不同。汉语本身就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对外汉语教师要做的事就是“化繁为简”,将知识点简易化,容易理解化,这对其他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而言,无疑是最值得庆幸的事。同时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规避国内语文课堂的沉闷气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活动,调节上课的节奏,这对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非常奏的。

第4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46

Abstract Linguistics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foreign and Chinese.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assisting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On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real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he curriculum; linguistics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专业建设一般涉及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该专业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师。根据2012年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围绕师资标准,课程应该体现汉语教学基础、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个板块。①其中语言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因为这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

李泉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首要的和必备的知识是: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字知识。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汉语言文字理论与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知识。②也就是说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要紧紧抓住“对外”和“汉语”两个关键点,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化”。

如何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首先要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获得相关教学技巧的特点。对外汉语学生只有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与所派地区外语差异对比,才能理解与掌握汉语理论知识,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一特点就要求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明显区别,要加强各国语言与汉语从发音到文字、词汇再到语法的对比教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对比分析的课程体系。

1 语言学课程体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设置汉语基础课、汉语选修课、外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等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横向结构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划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③我们认为起码应该设置以下必修课和选修课。

1.1 汉语基础课

这一板块为汉语语言学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并就汉字的规范化与简化等问题做专门讲解。该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其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工具性课程,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简单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简单发展历程,以便于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其中常用词教学要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古代的单音节词,今天绝大部分成为双音节词的语素,如果能挑选部分常用词讲解其常用意义,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

语言学概论着重讲授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等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1.2 汉语选修课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文字学着重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使用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文字信息化、文字与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书写、分析、运用文字的能力,帮助其理解文字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单位词和非词的区别、词和词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了解词汇的分类、词汇的类聚、词义类聚,了解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重点掌握词义解释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撰双语词典打下专业基础。

汉语语法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以汉语词法、句法、语法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以帮助他们观察留学生语言运用中的语法错误。

1.3 外语语言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英语(含听力、口语、精读、写作)。选修课程为:汉外语言对比。

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齐抓的情况,突出英语作为媒介语和交际工具的作用,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强化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④

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之后,选修汉外语言对比,运用对比语言学知识分析汉语与英语语法、词汇类型差异,掌握部分外文类语言学术语,以便于在语言教学中,称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4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选修课程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该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初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法主要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用功能等语言要素和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语表达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讲解语言要素中包涵的文化思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主要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习得者为何获得第二语言。涉及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者内部因素研究、语言习得者外部因素研究等内容。

偏误分析着重讲授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语言学习偏误类型,介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情况,使学生学会搜集偏误语料,掌握偏误描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偏误分析实践操作。

2 语言学课程内在逻辑依据

课程体系要考虑共同性和时间性。所谓共同性,是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的共同性。在本专业要求培养国际汉语教师宗旨下,语言学课程之间要形成一些互相联系的系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与汉外语言对比相联系,通过古今对比、汉外对比,强化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与教学法相联系,通过分解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相关语言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与教学法相联系,最终所有这些课程与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服务。这个语言学课程体系,突出了“对比分析”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语言学课程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宗旨。

所谓课程体系的时间性,是指课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课程“共同性”围绕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设计,“时间性”围绕着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而设计。大一宜开设现代汉语,使之获得浅显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知识。这一门课程将为语言学概论,为汉外语言对比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相区别,强调古今汉语的一致与差异。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要联系大一现代汉语、大二古代汉语具体实例,以实例讲解带动理论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学生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相关理论知识为宜,于语言学概论同时或之后开设。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针对语言要素教学中的难点而设。词汇学、文字学宜于分别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开设;语法学难度最大,应在高年级开设。汉外对比、第二语言习得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也应该在高年级开设。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3 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旨归

语言学体系设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理解和产生与教材没有直接提示的新思想、新能力或新技能。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有课程以学生能产生运用能力为归宿。

具体说来,学生应该具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所要求的相关能力:“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 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这是一种创新能力,没有一所学校能设置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未来面对的非汉语学生学习问题,只能学生自己运用学校所学进行分析归纳。

当学生看到非汉语人员学习汉语所产生的错误,能对错误类型归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正确运用汉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达到了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

②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第5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同义词界定问题 辨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26-03

一、汉语本体关于“同义词”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一方面它们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使之更为精准多样;但另一方面,同义词其自身细微的差异和多面的复杂性,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用现象,尤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同义词的辨析和正确的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对外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是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学界集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争议:第一,关于同义词内部的分合问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如吕叔湘(1952)、张永言(1982)、胡裕树(1995),这一观点普遍被许多教材所接受;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不应该包括近义词,应该分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词,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2003)等。学界对此争议采取了综合的做法,将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第二,关于同义词判定标准的问题。学界对同义词的判定标准,一是意义标准,即“反映同一概念”(石安石,1961),“反映同一事物”(刘叔新,1980),“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钱乃荣,1995)。一是意义形式标准,主要要有两种判定方法,其一,如果可以互相替代而不改变意义,就是同义词,意义上有共性,但不能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王理嘉、侯学超,1963),这是替换法;还有同形结合法,确定不同词语所指对象是否同一,从而鉴定同义和近义词(刘叔新,1980)。可以看出,同义判定标准中,意义形式标准避免了意义标准主观性过强的弊端,较为客观。第三,关于词性不同是否为同义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词性不同就不能算作同义词,如周祖谟(1956)、孙汝建(1982)等,而如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谢文庆(1982)、梅立崇(1987)等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不一定要相同。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首先,从理性意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指称范围、词义的着重点、语义轻重的程度以及词义的抽象和具体方面的不同展开;其次,从色彩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感彩、语体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的差异辨析中展开;再次,从用法方面进行辨析,对比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以及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汉语本体在同义词辨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这也是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从本体同义词研究中汲取最多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着意义和用法辨析的基本框架。

汉语本体同义词的研究,虽然关于同义词界定的三个方面问题仍未有明确的结论,但对于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同义词的研究更加深入,视角更为深入和广泛,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特色。

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较之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方面分歧不大。总体都是采取更为宽泛的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同、近义词的辨析”(刘缙,1996)。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便沿着这条路走,在本体语言学广义的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展。

具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界定的看法,根据其界定范围的宽泛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大体上遵从本体研究对于同义词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例如陈杰(2005)所认为的同义词界定就采取了本体研究中广义同义词的定义,甚至还提到,“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还如吴琳(2008)认为,“同义词”至少在某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的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姜雪(2008)、郭雪玫(2008)都持遵从本体研究的同义词的概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都将核心的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的绝大部分相同作为同义词组的存在的基础,他们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界定笼统模糊的广义同义词的概念,但这些学者由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关于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合问题、同义词的标准问题以及是否为同一词性问题,这些在本体研究中有着强烈争议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再是讨论的对象,只要核心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同,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要求。同义词、近义词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而且同义词不一定要求词性相同。正如姜雪(2008)所说,“不采用‘等义词’和‘近义词’的分类,而是采用‘完全同义词’和‘不完全同义词’”。以防留学生在这些术语的争议下困惑。

其二,很大程度拓宽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如赵新、李英(2001)认为,“有些意义相近的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惯用语、固定结构,虽然中国人不会弄错,但外国人却容易混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类词的辨析。”还如,刘晓梅(2004)提到,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标准和范围作了如下界定:“①以相同的意义成分为单位,而不只是以义项为单位;②部分语素相同的词;③不限音节数;④不限词性。”其他的如邹雪(2004)、周莉(2004)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同义词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论述中“同义词”已完全跳出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框限,着眼于词义出发,只要意思上有联系,能引起留学生的混淆,就将其划定为同义词的范畴。这一范畴下的“同义词”,不再拘泥于指称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不再限于音节数的对等,不再囿于词性的同一,可以仅仅有相同的语素,意义上有一些联系。这些“同义词”,哪怕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眼里,差异十分大,但还是被纳入进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对象中,如刘晓梅(2004)论文中举出的例子“错开/错过”。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第二语言习得者认知的状况,提出了如此的同义词标准和范围。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宽泛的界定,突破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争议,使人们在概念理解上陷入混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标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学界中就有学者提出另外的概念,来代替本体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称说,以免造成这些基本术语范畴性质的混乱。

其三,彻底走出本体“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并改换称说。对外汉语教学界持此主张的代表是张博(2008),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他认为这些“易混淆词”不仅包括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而且音形方面易混淆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为避免易混淆词与本体“同义词”、“近义词”在概念和范畴上的模糊,张博在其论文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并非包含或并列的关系,进而说明“‘易混淆词’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他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的类型概括为七大类:①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②有相同语素的词。在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因含有相同的语素,在意义和书写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最容易发生混淆;③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④字形相近的词;⑤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⑥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⑦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称说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共鸣,其他的学者如张蕾(2009)对此表示认可。

笔者认为,采用“易混淆词”的称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辨析的对象是合适的。本体语言中关于“同义词”的定义笼统模糊,关于同义词的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涉及的辨析对象,又较本体语言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标准或范围宽泛,这样使原本有着较大争议的本体同义词界定问题的研究,更为混乱。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切实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中介语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词汇辨析的对象,然而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是不为本体同义词范畴所收纳的词语,当然本体同义词范畴下的一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低或某种原因,没有对留学生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就不再作为辨析的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易混淆词”的叫法,不论从称说方面,还是从它涵盖的范围来说,都是较为科学的。“易混淆词”的确定,对于今后学界的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二十一世纪来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基本延续着本体语言研究的同义词辨析的传统。例如,赵新、李英(2001)提到同义词辨析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语用选择各方面对同义词进行全面辨析。杨寄洲(2004)认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比两个词语意义的异同可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角度入手,对比两个词语用法的异同可从词性、搭配对象、造句功能、构词能力、构形变化、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界中陈杰(2005)、郭雪玫(2008)、张蕾(2009)等都持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示同义词的对比辨析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和教师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学者们对于怎样辨析这些留学生易混淆的词语,在传统辨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技巧上进行探索,有的学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从理论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的,例如,周莉(2004)从聚合和组合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从聚合角度,着重于近义词内部的对比分析,词义的范围、轻重、感彩、语体色彩、运用对象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方面对比;从组合角度,运用典型例句来理解同义的微妙关系。邹雪(2005)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词、采用不同方法辨析,即:语音相近和词义交叉的词组,如果学习者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有单纯的语音干扰、义项干扰,教师就只需向学习者区分词的读音,明确词的意义就行了。至于同义词、近义词,首先可以根据词义的具体性和概念同一的标准,将意义相近的词分为同义词和近义词两种,再分别根据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辨析。在聚合和组合的维度基础上,吴琳(2008)从同义词的“同”“异”内部构造出发,发现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并创新性地提出明晰同义词的操作流程:即通过静态的系统化实现动态的程序化,使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摆脱无序所导致的繁杂状态。可以看出,吴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同义词教学法也是基于前面学者的探索和总结,这种词汇辨析教学的系统观是不断发展的。

还有学者从相关领域借鉴理论来尝试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邹雪(2005)提出参考认知或者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来观察、定义、划分同义词。还如,张蕾(2009)认为借鉴“语块理论”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未深入具体地谈到。

2.从技巧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进行探索的,例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提到,大量感性材料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配备形象生动的例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反复地强化,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还如,许晓华(2007)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同义词的替换问题,她指出,“①同义组成员在习惯搭配上存在明显分工,则不能替换;②同义组成员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完全不同时,不能替换;③同义组成员的适用对象明显不同,不存在任何交叉,不能替换;④替换后语意发生明显改变的,不能相互替换。⑤同义组成员在色彩方面存在较大反差的,不能互相替换。”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往往是通过例句来探索语境模拟对词汇辨析的作用,然而究竟准备什么样典型的例句,怎样展示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仍需要继续的研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易混淆词语辨析的,刘晓梅(2004)在论文中,就辨析内容、辨析语言、用例、辨析原则、方法等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用例中提到的“①小语境清晰、丰富,在小语境中要体现出足够的信息量,尽量保持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利于学生记忆;②对比句要有明显的对比度,强化对比点。把同义词放到非常相近的语境中,对比度强,学生易于掌握其异同;③句子的难易要有梯度;④提供错误用例。”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那些学者采用例句或替换技巧的一个原则上或方法上的指导性补充。在方法部分,她提到了“先列对比句,让学生依靠例句来体会差异,然后再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也可以先写出学生错误的句子,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暗示或提醒下改正,之后再归纳出每组对比词的异同。”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笔者认为,错误例子的给出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以免混淆学生的理解,造成相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界还有学者针对易混淆词中的特殊类别进行辨析论述。如程娟、徐晓华(2004)以HSK(汉语水平考试)单双音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同义动词的辨析角度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如,刘春梅(2006)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再如,陈静(2009)针对名、动、形三种词的偏误原因,着重辨析语素意义、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采取了“考察词典释义,简化词义模式,分析归结异同”的辨析步骤。这些学者都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混淆词辨析的某个类别词入手,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学界词汇辨析研究的深入化、细节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观点简述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同义词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简要的评析,在此表达一些对此的个人观点。

第一,众所周知,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界输送了丰富的营养,不论是同义词的界定方面,还是同义词的辨析方面,上个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基本借鉴过来。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身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从9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已经超越了本体语言中“同义词”的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这一术语的范围和标准一再地拓展,从而出现了以新的称说代替了语言本体范畴下的“同义词”的标尺。从对这一称谓脱离了本体限制,到其标准、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这些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基于本体语言研究,又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尽管“易混淆词”的称谓在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其辨析的性质和范围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但较之以前与本体语言相同的“同义词”的称谓,是科学的。关于“易混淆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当系统的探索,而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界众多学者们的群策群力。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内容基本承袭本体语言的框架,在于对意义和用法两大方面进行辨析。对于如何辨析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及技巧方面的摸索。在理论方面,我们从上述内容中看到了发展相对完善的聚合和组合结合使用的系统辨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看似系统性强,面面俱到,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验证。看似毫无疏漏的对比,会使学生加重记忆的负担,忽略对比差异的重点,对于其理解和实际的使用帮助不大。在技巧方面,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但选取一些什么样的句例,应该根据留学生中介语库的资料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偏误进行说明,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方面才会有积极地作用。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不管是在“同义词”、“近义词”还是“易混淆词”的辨析上,对于辨析的原则、语言、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缺乏系统理论的梳理,主要是基于经验式的论述,而且选取教学对象的层次局限,在普遍代表性上还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今后需要加强致力的方面。

最后,笔者还想从引起留学生混淆词语的原因角度谈一点关于易混淆词语的教学。众所周知,留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缺乏对中国相关词语文化的了解,也是其将一些意义不怎么相关的词语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对比辨析相关词语的时候,适当地导入中国文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词语背后深层的因素,抓住最核心的理性意义。当然如何在辨析易混淆词语的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相关文化因素,还需要学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 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理论界,2005.12

2 吴 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3 张丽娟、李芳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台声•新视角,2005(11)

4 姜 雪.同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08(12)

5 郭雪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

6 赵 新、李 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

7 刘晓梅.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同义词的范围与辨析[A].见: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43~454

8 邹 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9 周 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理论观察,2004(1)

10 张 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11 张 蕾.浅析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J].语文教学(中旬刊),2009(4)

12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13 徐晓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看同义词的替换问题[J].现代语文,2007(4)

第6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一、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流行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对于流行文化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学按其学科性质来说是对外国学生进行的,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特有的标记。自从上个世纪开始展开文化大讨论以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就一直是对外汉语学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文化”是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为对外汉语教学说到底还是一种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排除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跟中国人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克服因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道德伦理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交际困难。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流行文化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流行文化以流行音乐、影视文艺、通俗小说、网络文化为代表,流行文化渗透入了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

2、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影响。80后和90后都是生长于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环境中,并且越来越依赖于在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流行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特别在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汉语本身较为难学,而且不具备英语这样的国际通用地位,必须有外界的持续刺激还能保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达国家都流行汉语热,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对于日韩来说,学习汉语是由于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与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流行文化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的简捷方式之一。一般说来,生动、有趣甚至是时尚的知识更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中国流行文化则很好地将汉语学习的趣味性和现实的使用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体会到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的有趣之处,从而推动学生利用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熟悉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有意义的语言交流效果。

3、现实可行性分析。流行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具备现象可行性的,因为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教学当中影视视听被广泛运用在汉语听力、口语课上。为了提高人们对于汉语的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放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这都是受到了英美流行文化的启发,比如中国的学生因为喜欢看经典外国影片,而去深入研究其台词,这一点同样可以移植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来。

二、对教师的一些建议

1、教师要树立对于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具备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他们甚至认为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上的庸俗文化,这种思想不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扭转这种思想,树立对于是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将教学理念和时代观念和结合,这样有利于他们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将流行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完美整合起来,自身产生教学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

2、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必须要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除了汉语教学,还担有文化传播的重任。流行文化在丰富中文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的流行音乐和电影,以及流行的小说等等,甚至可以将中国的古诗词编写成现代短剧、歌剧或者唱诗会等形式。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元素必须是中国的元素,必须要代表中国文化,必须要具备文化性,而不能随意找几首流行歌曲,或者找几部香港电影,就认为这些能够代表中国流行文化。这一点应该像韩国学习,“韩流”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所谓韩流,其实就是在吸纳欧美文化的同时,运用东方人的眼光重新包装设计起来的新型流行文化,这种流行元素中很好地将东方儒家的传统伦理文化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对中国青少年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和力。这种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融合改造的结果。因此确实较能贴近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此,也有很多年轻人因此爱上了学习韩语,但是就当前的中国文化而言,如何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元素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点问题。

三、教学实践及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主要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如果不能够注意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那么就不能够将优秀的精英文化传授给留学生,就不能够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从本质上说,现代流行文化还是属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流行文化都是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的,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须要注意将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相结合。

第7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法;对外汉语;法无定法

第二语言教学,属于“狭义应用语言学”概念中所专指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但如同所有的“概念”一般尴尬,它并不全面,关涉到的绝不仅仅是“语言学”及“应用”,还应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等理论基础,以及语言习得、教学法、学科研究方法等理论体系,属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一、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分类及特点

应用语言学(狭义)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分界,之前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语言及教学本身,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以“言传身教”为中心;之后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则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功能性及学生的自主性,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等,以“学以致用”为中心。由于语言本身发展与应用需求的不确定性,及语言教学研究者本身知识构成的复杂性,致使现在无人能够说清楚语言教学法流派到底有多少种。现暂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教学法流派归纳如下(按其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划分):

(一)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

1、语法翻译法,产生于19C40S的欧洲,主要人物沃尔夫(德国),理论基础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主要特点即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阅读与写作的能力,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教学手段;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过于依赖母语,不重视语义,内容枯燥,过深过难,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知法,产生于20C60S的美国,主要人物卡鲁尔(美国)、乔姆斯基(美国),理论基础为转换生成语法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特点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听说读写训练齐头并进,适当运用母语,合理纠正错误;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语言交际性、功能性训练。

(二)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

1、直接法,产生于19C末―20C初的西欧,主要人物贝力子(德国),理论基础为历史比较语言学/联想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即强调目的语与所代表事物的直接联系,以口语为教学基础,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排斥母语,模仿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不足之处在于忽视对读写能力及语法规则的掌握,忽视成年人的二语习得特点,忽视母语在二语教育中的作用,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较高。

2、听说法,产生于20C40S的美国,主要人物赵元任(中国)/斯金纳(美国),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即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以句型为中心,排斥或限制母语,对比母语与目的语的不同预想教学难点,及时严格纠正错误,借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不足之处在于否认了认知能力的作用,忽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结构轻意义,阅读写作能力差,语文素养低。

(三)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

1、交际法,产生于20C70S初的西欧,主要人物威尔金斯、亚历山大、威多森(英国),理论基础为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即要求语言的正确性及得体性,语言材料真实自然,以言语交际为主要形式,按话题螺旋式安排语料,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涉及专门语言教学;不足之处在于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在教学中的结合问题难以解决,课堂教学交际化较难实现,交际法的革新也带来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问题。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规律

从语言教学法的分类及特点可以看出,每种教学法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语言学、心理学及教育学基础,越到后来,理论基础越丰富,科学性越强。新出现的教学法总是能改进之前教学法的不足之处,但由于受语言教学本身复杂性的影响,新教学法的产生并不以旧教学法的消亡为前提,相反,二者是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抗与否定。例如语法翻译法研究的是古典语言,重语言知识、语言形式,重书面语、文学语言,重读写,依靠母语,重翻译;直接法与听说法研究的则是现代语言,重语言技能,重口语,排斥母语等。

第二,交流与融合。例如交际法既重视语言知识,又重视语言技能;既强调老师的主导性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既重视母语的引入作用,也重视目的语的练习;不排斥机械性的操练,也有带有功能性的交际练习;对语言错误既不是强硬的即时纠正,也不是始终不闻不问等。它是对之前语言教学法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旧教学法的巧妙结合,是适应现今教学需求的综合性教学法。

三、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发展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影响

(一)中国近代对外汉语主要教学法

民国时期的华北协和语言学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奇葩,它是外国人建立的具有教会性质的汉语学校,是“哈佛――燕京学社”的源头,它所采用的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以听为主的直接法,大部分的教学工作是在经验丰富的中国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著名师生有裴德士、司徒雷登、史迪威将军、恒慕义恒安石父子及费正清等。

(二)中国现代对外汉语主要教学法

1、20C50S-60S,受苏联语言学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体现出重词汇、语法及结构分析的特点,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以“教”为中心,有轻视语言实践的倾向。主要教材有《国语入门》、《汉语教科书》。

2、20C60S,在总结自身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法有了新的进展: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强调课堂教学应“精讲多练”,采用“相对直接法”(受国外直接法影响),既有练习亦有讲解,既有感性认识亦有理性总结。主要教材有:《基础汉语》、《汉语读本》。

3、20C60S-70S,“”后的恢复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改进主要有以下三点:强调社会实践、引进“听说法”强调听说读写能力、引进“句型教学法”,开始了逐渐由“结构型”向“结构―功能型”的过渡。主要教材:《汉语课本》。

4、20C70S后,引入“交际法”,开始了以功能、意念为纲编写教学内容的新思路,以结构为纲、兼顾交际功能的结构―情境―功能相结合的模式很快得以应用。主要教材:《说什么和怎么说》。

(三)中国当代对外汉语主要教学法

20C90S后,中国进入多元化格局,“结构―功能―文化”教学法兴起,强调学生在语言交流中不仅要注意正确性,还要注意得体性,着重突出交际的重要性。教材编写的内容及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

结合中外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历程,程棠将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特点归纳为“灵活性”及“综合性”。“灵活性”指:“语言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鲜明的使用主体的个性特点”。“综合性”指:“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很少有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法的情况,往往是几种教学法同时并用,或者是以一种为主,其他几种为辅”。程棠所提出的“法无定法”,在对外汉语界很有代表性。

四、结语

随着时间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更丰富的语言教学法出现。关于教学法的评价,程棠也提出了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及经济性的标准,我们应当采取明智的态度,博采众长,不独法一家,通过时间与实践考验一切。

参考文献

[1] Jake C.Richards and Theodore 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戴桂芙、刘德联《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张新明《简明对外汉语教学法》,学林出版社,2012

[5] 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商务印书馆,2009

第8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当前对外汉语火热的发展态势,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从业人员素质、教学媒介载体、教学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依托于互联网数字化传播的新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一时代趋势。电脑、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终端成为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交互体验的理想渠道;终端衍生出来的聊天软件、微博平台、论坛空间等新介质成为教学情景设置、资料汇集的最佳工具。同时,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报纸、杂志等资源,都在新媒体时代得以整合。其综合运用、因势利导将有利于拓展对外汉语教育的传播途径,革新对外汉语教育的推广理念。对外汉语教学通常也被称为第二语言教学或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其教学对象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其听、说、读、写的全面运用能力。目前我国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普遍存在教学观念传统保守、教学工具落后陈旧、教学形式单调无趣等弊病,无法达到信息时代课程革新的要求。早在1999年,时任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就提出“要重视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把对外汉语教学纳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的轨道”。目前对外汉语教师与外国学生在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但将这些新媒体与汉语学习结合起来的却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高校和国外孔子学院汉语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网络相关学习资源非常稀缺,互动交流学习不多。这表明新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加以重视,制定措施并付诸实施,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教授汉语的成效与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促使对外汉语课程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转化,从而全面提升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的成效。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三大优势

1.新媒体延伸了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教师缺乏、学生分散、汉语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全世界有近4 000多万外国人以及海外华人在学习中文,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只有4万多人,师生比例接近1∶1000。[2]国家汉办曾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华文学习人数将达到1亿。从目前最新统计数据来看,这一数字已经超越预期。对外汉语教学常常是小班授课,如果按照师生比例1∶20来估算,全世界需要的汉语教师将超过500万名。但现实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小范围授课机制的需求,很难帮助学生实现汉语的熟练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一难题,其实可以通过引入新媒体予以解决。相对于传统媒体,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移动信息设备、数字化终端以及信息载体平台等新媒体,具有全天候的优势,传播自由开放,不受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汉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需要的最新资料与交际素材。同时,新媒体在对外汉语课程教学中的推广,使得即时互动教学成为现实。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在空间、地域方面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教师教案准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方面都有着极强的优势。学习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联网设备,在学习平台和信息交流工具上向教师咨询、问疑、分析案例等,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种借助新媒体的学习,是一种集音响图画、即时交流、信息分享于一体的交互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激发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思维。与此同时,新媒体应用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课堂延伸,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教师教案准备、师生互动交流方面均具有极强的优势。学生能按自己所需甄选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情景,教师则由教学主导者变成辅导者,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将呆板的书面文字教学转化为多样丰富的媒体运用和资源辅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寻求汉语学习资源和机会的潜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积累丰富的新媒体应用教学经验,革新学习内容、创新方法,开发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对外汉语新教材。

2.新媒体强化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情景性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交流,或者模拟真实交流情景。使用传统媒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很难达成这一诉求,因此教学效果欠佳。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极大促进了语言学习的交际互动性。例如,在新媒体终端上运用最多的网络聊天软件,正逐渐取代传统通讯设备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远程交际媒介。Msn、Gmail、Skype、QQ等,早己成为前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新媒体终端上应用的这些软件,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支持多国语言,既可以一对一的互动文字交流,也可以多人同时群体交流,极强地模拟了真实交际情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软件不仅可以文字交流,还能进行语音、视频交流,从而实现跨区域的即时互动,完成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除此之外,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和其他手持终端等新媒体,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可构建极强的真实交际情景,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表达技能,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先文后语、过分强调声调等误区,为学习者带来最贴近中国社会文化的学习材料,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优越性有四:1)能提升信息获取量。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聊天软件交际的过程中,文字交流多于语言交流,有效地提升了交际信息获取的精准性与复杂性,达到较好的交流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2)能有效改善言语交际训练。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聊天软件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适当监督,将言语交际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实现言语训练的放权,变言语教学为口语训练。3)能合理引导交际心理。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聊天软件进行交流,允许延迟表达,能有效地降低面对面交流不畅带来的心理焦灼感,为言语训练提供更为宽松的交际环境。同时,网络交流的匿名性质最大程度降低了交际陌生化带来的疏远感,从而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使用汉语表达的信心。4)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聊天软件交流,能保存文档,为随后的言语矫正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和参照物,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合理开展。对于来自各国的汉语学习者而言,要形成汉语表达关联,反复模仿和训练必不可少。通过运用新媒体终端上的互联网传播平台、聊天软件等,则比较容易实现这一要求。相对于传统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教学训练平台,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的文化属性更强。文化与语言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言语信息中常常包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密码,人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只能在文化语境中才能得以进一步的提升。正如美国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社会组织”。[3]言语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介入的过程,通过言语交流的过程进而达到文化的认知。互联网交流中的语言素材鲜活,贴近真实交际情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当前社会生活的面貌,为汉语学习者带来了最准确的言语表达模式。这样的言语交际训练,能使互联网环境中的言语表达依托文化背景,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总体说来,中国式的文化习惯、言说背景与西方国家区别还是比较大。新媒体终端上的聊天软件和传播平台等为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文化氛围,帮助汉语学习者快速进入文化情景,从而学会汉语的准确表达。#p#分页标题#e#

3.新媒体保证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时代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以信息量大、快捷、实时性为主要特征,能有效保证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脑、手机等信息接收终端,是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介质。2009年,国务院总理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首次将手机纳入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中国目前手机用户突破10亿,这些都充分地证明了新媒体在当前信息时代中传播文化的重要性。就对外汉语课程教学中新媒体的运用实效而言,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书面知识的线性结构,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图、文、声、像并茂、即时传递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发挥全身的感官体验,保持精力集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与传统的简单言语、文字的课堂教学相比,新媒体的介入为教与学的双方提供了更加鲜活的交际素材和话题,更贴近真实的交际环境,能有效提升汉语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新媒体保证对外汉语教学与时俱进最明显的实证,就是汉语学习者对网络新词汇的学习。由于是语言教学,如何保证教学内容中语言素材的鲜活性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但遗憾的是,汉语教学界,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反应相对冷淡以致严重滞后,这在教育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都有所体现。”[4]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盛,中国网民已经接近5亿。应运而生的网络新词汇与中国当前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已经成为了解中国舆情、民情、社情、国情的窗口,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这些网络新词具备新潮时尚、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特征,其数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影响力之强令人侧目。对外汉语教师帮助汉语学习者利用新媒体学习网络新词,不仅能让学生获取鲜活的实用性语言,提高交流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中国文化动态,强化语言附带的文化属性认知,从而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汉语学习者也能通过学习网络词汇,保证学到的汉语的新鲜度,解决课堂所学与生活实用之间脱节的问题。

第9篇: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范文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文化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视理所应当,但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讲什么样的文化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在初级阶段应是文化因素的教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遵从适量、适度、有代表性的原则,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的原则,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的原则。

关键词 :文化因素;适度;适应;技能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60-02

程裕祯在他的《中国文化要略》中把文化按内容分类为:物质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成系统跨文化交际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就是所谓“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这其中文化教学是主体, 语言教学居于从属地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技能,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语言”而不是“文化”放在首要位置, 语言技能教学才是教学的重心,文化方面的教学要适可而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技能这一教学目的展开,解决的是“中国人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么说”的文化规约问题,文化知识教学为语言技能教学服务,扫清语言理解的跨文化障碍。影响外国人语言理解的文化因素一般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反映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及审美倾向等文化规约,文化因素存在于语言形式之中,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是文化因素的教学。林国立指出:“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则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范围内来处理。换言之,文化因素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个语言教学的概念, 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才有意义。”因此,对外汉语文化因素的教学应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为外国人汉语交际技能的培养扫清跨文化障碍。

一、适量、适度、有代表性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融合在一起。在对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阶段去选择文化项目,而应与语言教学的不同阶段相相协调,使文化的引入服务于语言教学。文化因素既然是依附、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语言子系统中的,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 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就应注意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让文化因素有步骤有系统、均衡定量地分布到各语言点的教学中去,协调好各教学阶段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定量搭配。当然,教材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综合协调,需要进行精细的设计与安排,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林国立从语言教学的需要出发做了对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定量安排的尝试,在《交际文化》中确定了21 种民族观念和民族心理,在编写的视听教材《北京行》中,有计划地渗透了7种民族观念和民族习俗。张英认为,随着语言教学阶段的上升,文化教学的比重也应随之增加;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张英规定的比重是不是合理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要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中进行,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需的文化规约密切相关。文化内容必须有所选择,适度融入;要突出重点,以介绍当代中国正能量的主流“小”文化为主。所谓当代中国文化,就是不必介绍那些已经过时的、陈旧的文化;所谓正能量文化,指的重点介绍那些积极向上的、具有一定质量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点与生活习俗;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群体倾向共性的观念与习俗;所谓“小”文化指的是与日常的交际语言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要适量,不要冲击语言教学。基础汉语教学阶段,要重点介绍与日常的交际语言密切相关的交际“小”文化;中、高级教学阶段,对系统文化也应有选择地讲解,不可超越外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

二、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的原则

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语法、词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独立的外在形式,隐含性和依附性是它最根本的特点。文化因素既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必须依附、隐含在各语言子系统中,那么文化教学阶段的划分也应依据它所依附的语言形式进行。陈光磊、黎天睦、魏木春和卞觉非均主张“以语言为本位”对文化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基础教学阶段讲解的与语言点相同步的交际文化,一般都是附带性的、随文解释性的、零散的文化因素。中、高级教学阶段,可将这些零散的文化因素进行局部整合,但仍不太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在不超越外国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

1.初级阶段——语言的文化因素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教学语言,语言之外的文化内容少一些为好,尽可能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但如果那些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到语言的理解,教师就要选择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讲解。口语课、精读课学习日常交际语言,能碰到很多语用的文化规约,例如中国人见面用“吃了吗”、“干什么去”打招呼等,如果不向外国学生介绍,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在举文化方面的例子时,宜多用外国学生一踏进中国便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直观物态文化的例子,让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点的讲解中去。

2.中级阶段——国情文化(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中级阶段,外国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除了随文解释语言点的文化因素外,还应着手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诸如首都、长江、黄河、长城、民族、人口、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这些基本国情是掌握汉语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要陆续安排在初级阶段后期和中级的精读课中,以及听力、口语、阅读等教材的语言材料中。这些国情文化仍属于表层文化,教学中尽量用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感性地加以介绍,同时照顾到文化项目的系统性框架。

3.高级阶段——专门性的文化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是针对汉语言专业的高年级外国学生开设的单独的文化课程,与语言教学平行设置。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选修课,四年级开设的“中国民乐”、“中国民俗”、“中国艺术”、“中国思想史”、“中国电影欣赏”选修课,都是专题文化课,意在介绍各个领域的中国文化,具有初步的专门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特点。这些专门性文化知识涉及深层文化,需要引导外国学生从具象的文化现象中进行理性思考。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的原则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为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言语技能,排除跨文化语言理解和交际的障碍,正如陈光磊所说:“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最直接的目的是消除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理解和使用中的文化障碍。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或者说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应当落实在确立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文化技能上。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大体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语言本体结构(主要是语法规则和语义系统)中有关的文化涵义做出阐释,以便为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做好必要的交际文化上的准备;二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做出解说,养成学习者对目的语正确理解和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外国人跨文化理解和交际障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就要直接针对外国人的这些交际障碍,做好文化对比,指出差别点在哪里, 做好相关的文化教学。

这种文化教学本质上属于语言交际技能的教学。张占一认为,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赵贤州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导入论略》中将交际文化细化分类为12个方面: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某些层面意义有差别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使用场合的特异性;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褒贬不同;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念差异;语言信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含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其它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程棠认为:“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则是在教学汉语结构规律的同时,还要使学习者了解以至习得汉语本体结构和使用法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所遵循的文化规约,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交际能力,以期在一定范围内加入汉语社团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是以学习或习得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为指归的,它带有某种技能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这些语言大家的论述都可归结为一点: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跟外国学生的交际直接相关的语用文化项目,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跨文化的、交际的、技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需针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4〕黎天睦.现代汉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5〕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l).

〔6〕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7〕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8〕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