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动化 应用 实践
1 自动化在油田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的油田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员工及时有效完成相关任务,需要大量生产、安全、技术、培训等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建成了班组、井区、作业区和厂部四级管理网络,管理链条较长,管理区域范围大,导致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制约油田快速发展。
为此,必须探索适应大油田管理的运行机制,摒弃传统的依靠人盯人、地毯式的检查和单纯的行政命令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实现企业运作的决策程序化、权责明晰化、业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控制过程化,达到生产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受控、有序、准确,切实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自动化”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2 自动化采油厂
“自动化采油厂”是应用自控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将生产、安全、科研、人事、经营、企业文化等整合到同一平台运行,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实现采油厂跨区域、跨领域、高效率的管理。
3 自动化采油厂运行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是油田管理的一次革命,不仅需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应用好,需要配套相应的机制体制,需要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动上保持一致,做好两个保障: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
3.1 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1)加强设备维护,做好故障原因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降低设备故障率;分析制度化,结合开展专项研究,确保前端设备平稳运行;完善维护体系建设,培养自身维护力量,确保各项系统长久稳定。
(2)完善站控系统功能。站控系统是前端数字化应用人机交互的窗口,是数字化管理的核心,随着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完善、拓展。
(3)保障网络安全,为了更好的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畅通、强化数据安全,从链路畅通、设备管理、数据安全三个层面严密布防,提升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助推数字化管理。
3.2 完善管理体系
3.2.1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
油田自动化管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程,领导从自身做起,率先应用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部署工作,检查指导,督促完善,统一思想。
3.2.2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为了全面推广数字化管理,使全厂干部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数字化操作技能,从一线员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三个层面强化培训。
3.2.3健全管理体系,确保体系运行顺畅
建立了“厂-作业区-生产单元”三级管理体系,界定了各层级工作权限,明确了岗位职责。建立与机关部门、作业区、基层管理单元之间应用效果、信息反馈、维护考核、问题整改等沟通机制。
3.2.4完善工作机制
结合生产实际,重新制定了自动化采油厂的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党群管理等业务新制度,完善调整了自动化模式下的各单位、各部门岗位职责,编写了自动化采油厂工作流程、运行权限及考核标准,建立了信息工作督察组,补充了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优化调整了岗位人员,精简了程序,提高了效率,逐步实现采油厂由传统的岗位管理向自动化管理模式下流程管理的科学转变。
4 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效
4.1 推动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形成,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运行效率
通过油田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彻底改变了油田传统生产管理方式,构建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撤消了传统的井区、班站设置,减少了管理机构和层级,缩短了管理链条,实现了生产岗位、工种的大幅度减少,单位用工数量的大幅度下降,为油田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和管理保障。
4.2 强化了生产运行协同调度,提高异常情况处置效率
通过网络办公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生产动态分析、日常安排、工作进度、产量监管紧密衔接,加大日常产量监管力度,突出问题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置,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生产运行方式。
4.3 完善了安全环保远程监控网络,成功实现了风险预警管理
通过成立厂、作业区、基本生产单元三级预警监控体系,完善了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利用井站视频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集输管网监测、车辆GPS监控等数字化监控手段,及时分析、处理报警信息,强化了安全环保管理,避免了生产事故发生。
4.4 改变了技术管理方式,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报表自动生产、油井工矿自动诊断与提示,利实现生产与报表同步进行,改变了传统人工录取技术资料滞后、不准、不全等现象,让更多的技术人员从资料收集整理转向了技术研究,有效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4.5 实现了油区综合治理精确打击,改善了油区治安环境
建立油区综合治理指挥中心,构建了保安大队、作业区、应急班、基本生产单元四位一体的网络监控体系,充分利用井场站点视频、红外线闯入报警和电子路卡等 “天眼”的优势,超前预警,快速出击,精准打击,有力震慑了犯罪,改善了油区治安环境。
5 几点认识
油田自动化管理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各方面进行积极变革,适应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时的应用和普及:
(1)要做好采油厂自动化管理,需要全体人员首先在观念上进行转变,真正认识到自动化管理是采油厂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2)自动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完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需不断加强前端研究、完善各级平台功能,调整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3)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必须以积极、完整、彻底改革原有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为有力保障,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效能,才能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主办的“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与会者达成《成都共识》。共识指出,要保证信息真实,加强对互动内容的核实,抵制恶意炒作,切断谣言的传播链条,努力带头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中国网事”也是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应当承认,网络舆论在推进社会民主、制度创新、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也给当今的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网络舆论有时甚至左右着对某个事件的处置,如果不加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就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网络水军”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网络舆论,绑架正常的主流民意,从而打破网络舆论的生态平衡。
有人说,互联网是“戾气与温情同在”,既可能成为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成为负舆论的搅拌机。因此,《成都共识》的达成,对于维护好网络舆论生态,让网络舆论在维护稳定、推动发展、关注民生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但是,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单靠一个《成都共识》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拿出配套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其一,网络管理层要依法、科学有效管网用网。要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其二,要打造有效的网络平台,为网络舆论提供更加通畅的表达渠道,多听民众的呼声,打捞“沉默的声音”。特别是面对网络舆论的种种声音,要增强鉴别能力,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简单“一删了之”。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有找到平衡点,方可实现网络舆论的有序和理性。其三,要加强引导、注重疏导,多做网上网下互动工作,多下解疑答难的功夫,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舆论误导民众。
当然,培养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还离不开公民的理性参与。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疏通公民现实的政治参与途径,以减轻互联网聚焦时政所承载的社会压力,引导网络话题的均衡分布,减少网络上的火药味和对抗性。同时,进一步加厚互联网生态的文化土层,吸引各个领域的专家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发出权威之声,让更好的智慧、见识引导大众,使互联网成为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粘合剂。
论文摘要 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效率。网络已经成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信息交换媒介,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互联网自身的独特优势:开放性和匿名性。然而也正是这些特征,同时还决定了网络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信息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并提出构建网络安全的防护体系,从而对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进行探讨。
0 引言
网络给我们提供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诸如网络数据窃密、病毒攻击、黑客侵袭、木马挂马、陷门等。为 了有效防止网络安全问题的侵害,计算机广泛地推广使用了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入侵检测、防火墙技术、通道控制机制、服务器,然后尽管如此,计算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还是频发。网络HACKER活动日益猖獗,他们攻击网络服务器,窃取网络机密,进行非法入侵,对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就如何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数据安全进行了安全威胁分析并且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
1 目前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种类
1.1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复制、传送数据包以及运行程序等操作进行传播,在日常的生活中,闪存盘、移动硬盘、硬盘、光盘和网络等都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经。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2 特洛伊木马
利用计算机程序漏洞侵入后窃取文件的程序程序被称为木马。它是一种具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
1.3 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
1.4 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引发时的症状与某些病毒的作用结果相似,并会对社会引发连带性的灾难。与病毒相比,它强调破坏作用本身,而实施破坏的程序不具有传染性。逻辑炸弹是一种程序,或任何部分的程序,这是冬眠,直到一个具体作品的程序逻辑被激活。
1.5 内部、外部泄密
由于黑客的目的一般都是窃取机密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外部黑客也可能入侵Web或其他文件服务器删除或篡改数据,致使系统瘫痪甚至完全崩溃。
1.6 黑客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些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攻击。即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网络侦察,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取、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
1.7 软件漏洞
操作系统和各类软件都是认为编写和调试的,其自身的设计和结构始终会出现问题,不可能无缺陷或者无漏洞,而这些漏洞会被计算机病毒和恶意程序所利用,这就使计算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互联网,危险就悄然而至。
2 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尽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但是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也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并加以说明以确保在策略上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
2.1 技术层面上的安全防护对策
1)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操作系统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对网络需求的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除服务器、工作站等需要操作系统升级外,也包括各种网络设备,均需要及时升级并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严防网络恶意工具和黑客利用漏洞进行入侵。
2)安装网络版防病杀毒软件
防病毒服务器作为防病毒软件的控制中心,及时通过INTERNET更新病毒库,并强制局域网中已开机的终端及时更新病毒库软件。
3)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4)安装网络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安装防火墙,允许局域网用户访问INTERNET资源,但是严格限制INTERNET用户对局域网资源的访问。
5)数据保密与安装动态口令认证系统
信息安全的核似是数据保密,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密码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用也随之扩大。数字签名、身份鉴别等都是由密码学派生出来新技术和应用。
6)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除了在传统网络安全技术上着手,人们开始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考虑网络安全性,尝试把系统内核中可能引起安全性问题的部分从内核中剔除出去,从而使系统更安全。
7)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
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是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吗,能够有效防止非法访问。
2.2 管理体制上的安全防护策略
1)管理制度的修订及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消除那些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观因素。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观念和必备技术,必须进行加强;
3)信息备份及恢复系统,为了防止核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网络应用瘫痪,应根据网络情况确定完全和增量备份的时间点,定期给网络信息进行备份。便于一旦出现网络故障时能及时恢复系统及数据;
4)开发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系统;
5)有关部门监管的力度落实相关责任制,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用与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建立安全保护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简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6(28).
[2]池瑞楠.Windows缓冲区溢出的深入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6(9).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被中央政法委列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目标。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部门,更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概念
6月26日至29日,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和广州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强调 ,全国公安机关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现代科技作用和基层创造精神,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新路。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定义为公安机关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对传统的公安社会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变革,对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互动,从而改善公安社会管理效能,提升公安社会服务水平,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社会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安社会管理体系的活动和这些活动的过程。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只能部门,既要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根据孟建柱同志在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座谈会上的强调,当前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要着力破解人口动态管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组织常态监管、虚拟社会综合防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五大难题”。
(一)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由于流动人口面临社会歧视、贫富悬殊的境遇,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流动人口工作的社会气氛不够浓厚;
2. 流动人口登记率不高,底数不清,致使重点人员、高危人群排查信息流转、研判机制不全,现有的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管理合力没有形成,综合治理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二)推进网络社会建设管理创新
伴随互联网使用人数的飞速递增,虚拟社会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嚣张,虚拟社会内在
的特点使得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旦通过网络传播,就会进一步聚焦扩大,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下的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管控存在以下不足:
1.观念不适应,管理手段较为陈旧;
2.立法滞后,行政措施欠规范;
3.技术准备不足。
公安机关要利用负责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的便利条件,充分认识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三)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管理创新
实施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防范、调和、平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过程。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诱发社会矛盾的触点很多,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碰头叠加,各类突发性的增多。公安机关一定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紧迫性,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三者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确保突发事件不蔓延、不升级。
(四)推进社会组织管控创新
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在为政府分担大量社会管理职责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常态监管机制,依法有序管理社会组织。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民间公益性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对政治意图明显、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宗教类社会组织,要摸清底数、纳入视线,实行多部门、多资源联动管理,坚决限制其发展;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既保护其正当活动,又依法规范其行为,坚决抵制和防范其对我实施渗透破坏活动。
(五)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
防控犯罪时公安机关为了应对当前的刑事案件高发状况开展的集打击和防范、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遏制犯罪行为发生的主动仗,就是要通过公安机关营造积极主动的进攻态势,构建出严密无缝的治安防控体系。公安机关应以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的区域加强指导,实行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积极搭建管理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竭力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及社会正义问题,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为载体,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两升两降一确保”(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提升刑事治安案件破案率;降低集体上方总量,降低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确保全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目标,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司法保障,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奋力争创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为推动吴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1、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明确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维护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维护稳定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纳入干部任期考核序列,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亲督实查,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失土问责”,严格落实责任追求。
2、健全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完善源头预防机制、维稳情报信息交流研判研制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建设时,评估率要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全力构建党政领导挂帅、综治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参与的县、乡、村、组四级排查调处网络,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综治组织的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排查摸底工作,乡镇、县单位每半月,村组每周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登记建档,归类梳理,明确责任主体,逐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矛盾化解率达到98%以上,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情况、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采取联合督导、专项督导、随机检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堵塞漏洞。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重点群体的稳控情况,要建立台帐,重点督办。对每起矛盾隐患,都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对按期化解的,及时销号,仍未办结的,提级督办,并进行通报。
(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力促社会稳定和谐
4、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组织政法干警、综治干部和综治委成员单位职工,分包联系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测评。采取电话、移动电话的方式,随机抽查农村被访农户,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测评活动,全面了解社情民意。三是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准确掌握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直了解和征求群众对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的意见、建设。
5、认真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着力解决突出社会治安问题。要坚持边排查边治理和滚动治理的原则,认真排查治安乱点、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逐一明确整治目标、责任人、整治措施和期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要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确保治安乱点和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合格率达到100%。
6、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要不断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加强泫动人口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二要加强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管理政策措施,加大对精神病人、吸毒人员、“--功”及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管理和监控力度,落实管控措施。三要要加强对网吧的综合治理,依法整治黑网吧,着力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四要强化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对“两组织”服务管理。
(三)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治安防范能力
7、加强科技防范建设,提升防范水平。要对乡镇视频监平台进行扩容,镇政府所在地视频监控点要达到10个以上,形成覆盖主要出入口及重点区监控网络,强力推行视频临控网络进农村,视频监控入村率今年要达到40%以上,并与镇视频监控平台实行联网对接。要对农户原有的“无线遥控”、“十户联防”、“平安互助网”等技防设施进行更新维护和升级改造,确保各类技防设施入村率达到100%,农户实现应安尽安,不断提升防范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防范功效。
8、加强人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治安巡访。在农村,要不断加强乡镇10人以上治安巡逻队建设,切实落实人员、设施、待遇和巡访措施。结合辖区发案特点,确定出重点巡逻路段和重点防控区域,每天晚上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带领派出所干警、镇专职治安巡访队员对镇政府所在地的背街小巷及各行政村开展巡逻防范,并加大对村居义务巡逻的督促指导。各行政村要长年坚持组织村民参与社会治安大巡访,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四)深化严打整治斗争,确保治安大局平稳
9、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铲除黑社会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严惩黑严恶势力犯罪分子。
10、严厉打击“两枪一盗”违法犯罪。坚持以打开路,打防结合,集中打击“两枪一盗”等多发财违法犯罪,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两枪一盗”案件明显下降。
11、大力开展“命案攻坚”。坚持“命案必防、命案必破”,进一步健全命案侦防领导责任制,确保命案侦防能力进一步提升,命案发案数逐步下降,破案率达到100%。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12、进一步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年”活动,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中心专职工作人员要达到5人以上。建立完善以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社会管理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13、加强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各行政村要统一整合力量,规范建设融综治办、治保会、民调会、治安巡逻队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进一步加强“七员”(调解员、治保员、帮教员、维稳员、宣传员、信息员、技访设施维护员)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四有”(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标准,最终达到“四无”(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重大矛盾纠纷、无越级上防)目标。
14、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在农村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农户)创建活动,在单位系统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之星“等系列创建活动,集小平安为大不安,努力实现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效果。
(六)防范处理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15、坚持宣传为主,强化警示教育。一是强化形势教育。将反宣传教育纳入计划,定期对村单位领导进行形势教育,实现反形势教育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深化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反警示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扩大覆盖面,消除空白点。扎实开展专项教育活动,确保全镇社会政治环境持续稳定和谐。月份作为“反警示教育宣传月”,组织各单位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反知识教育宣传,确保群众知晓率达98%以上。
16、坚持培训帮教,及时转化解脱。一是年,全镇拟举办两期法制教育学习班,积极探索科学、文明、高效的帮教方法,采取家庭帮教、单位帮教和社会帮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对象的教育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帮教解困活动。建立帮扶解困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政策帮扶、技术帮扶、经济帮扶、医疗帮扶、情感帮扶等有效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功已转化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巩固教育转化成果。三是准确把握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解脱工作。认真抓好中央防范办年下发的“四个文件”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市县委防范办制定的《--功已转化人员解脱办法》,扎实推动解脱工作深入开展,做到应解尽解。
17、坚持“打、防”为重,把握主动。一是主动出击,深挖幕后,严厉打击--功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继续贯彻“主动出击,露头就打”的指导思想,强化专案侦察,加大破网络、挖团伙、捣窝点力度,提高打击的精准性、及时性、实效性,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组织的首要分子、骨干分子和职业分子,达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批”的效果。二是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加强防控。突出防范重点,落实防范责任,强化防范措施,在“三零”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四个不发生”,不发生--功人员自杀、自残、杀人等极端案事件。建立定期排查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对--功等和有害气功组织重点人员的管控措施。及时查缴、清除社会面反宣品,净化社会环境。周密部署,做好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日期间的防范控制工作,将防控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部署,实现群防群控,有效提高社会面的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有效制止--功等组织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的电视插播、集群性电话骚扰等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功等组织插手,借社会热点问题制造事端。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实现了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较大幅度下降的阶段性目标。但煤矿瓦斯治理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重特大瓦斯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巩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现就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2.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比*年下降20%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总量突破100亿立方米;建成100个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100个瓦斯治理示范县,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根本好转奠定基础。
二、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3.优化生产布局。矿井和采区设计要依据瓦斯地质资料详细分析和预测矿井瓦斯灾害情况,根据煤层和瓦斯赋存情况,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积极采用先进的支护工艺,保证合理通风断面,明确煤层和工作面开采顺序;生产系统和布局必须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并贯穿于新建、改扩建、水平延深、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到工作面衔接的各个环节;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完成有关瓦斯治理工程,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投产;现有生产矿井要落实瓦斯治理的有关规定,完善瓦斯治理工程,调整和优化生产布局;科学合理确定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4.合理组织生产。煤矿必须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各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要严格劳动组织管理,按照核定能力和生产计划核定劳动定员,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采掘工作面要确定合理的推进度,采掘进度要与支护、通风等工序相协调,保证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
5.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矿井开拓系统形成后,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施工;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三、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6.确保系统合理。矿井必须具备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延深和采掘接替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各煤矿企业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按规定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明确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线路、通风阻力和阻力分布比例,通风系统不合理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矿井通风阻力必须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的规定,否则应采取降阻措施;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的需要。严禁无风、微风作业和采取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7.确保设施完好。煤矿企业要保持风机、风门、风筒、密闭等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完好。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要加强对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设置的管理,明确构筑标准和验收程序,已有设施要建立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其完好情况,保持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防止风流短路、系统紊乱和有害气体涌出;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不得设置风流控制设施。采区应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率;要加强通风巷道维护,保证风流畅通。
8.确保风量充足。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能满足用风需要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否则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和采区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当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要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制定通风风量计算和配风标准,编制通风设计,保证采掘面配风充足;硐室配风量要满足设备降温、空气质量符合规定、有害气体不超限的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应达到87%以上。矿井风量应当在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通风巷道和硐室等用风的前提下,加强通风能力配备,具备充足、合理的富余系数,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防范自然发火的要求。
9.确保风流稳定。煤矿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和执行测风制度,对井下用风地点和通风巷道定期测定风量,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废弃巷道、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要尽量减少角联通风,对无法避免的角联通风巷道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风向、风速稳定,严禁在角联通风网络内布置采掘工作面;要根据采掘进度及时施工永久通风设施,杜绝通风工程亏欠,并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或全风压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低瓦斯矿井的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确保供风稳定、可靠。
四、强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可保尽保、抽采平衡的技术措施,确保抽采达标
10.坚持多措并举。煤矿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邻近层与本煤层抽采相结合,采前抽采与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的瓦斯。要准确掌握开采水平和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科学确定抽采方式,并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合理选择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要积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专用巷道等抽采工艺,强化抽采措施;要优先选择高负压大流量水环式真空泵,瓦斯抽采泵和管网的能力要留有足够的富余系数,泵的装机能力应为需要抽采能力的2~3倍;具备条件的矿井,应分别建立高、低浓度两套抽采系统,满足煤层预抽、卸压抽采和采空区抽采的需要。
11.坚持应抽尽抽,可保尽保。所有应进行抽采的矿井要建立完善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煤层中的瓦斯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实现抽采达标。水平接续、采区衔接都要保证瓦斯预抽达标和整个抽采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实现先抽后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实施超前预抽瓦斯等区域防突措施,并强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落实;要认真考察被保护层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并确保保护效果有效;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要避免煤柱留设,并积极推广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取消阶段煤柱;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煤层,应采用煤层顶、底板巷道和穿层钻孔、顺层长钻孔等措施预抽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层掘进工作面应在预抽钻孔的掩护下进行作业;严重突出危险煤层尽可能选择地面钻井预抽或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设计,严格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留设足够的岩柱尺寸,认真实施抽采瓦斯、水力冲孔等综合防突措施?
12.保持抽采平衡。煤矿企业要组织编制瓦斯抽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考核,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煤层瓦斯抽采工程要做到与采掘工程同步设计、超前施工、超前抽采,超前预抽时间要满足煤层预抽效果达标的要求;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计划开采煤量不得超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应抽采瓦斯的矿井生产安排必须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保持抽采达标煤量和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
13.实现效果达标。瓦斯抽采要以满足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为前提。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考核办法,加强对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估考核;要针对煤层瓦斯赋存条件,试验摸索实现抽采达标的系统、设备和工艺参数,建立抽采设计和评估考核标准;煤层经抽采瓦斯后,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煤的可解吸瓦斯含量和回风流瓦斯浓度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所有突出矿井必须实施区域预抽,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采掘工作面经预抽后,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要求,否则严禁组织采掘作业。
五、建立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14.确保装备齐全。所有煤矿都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的要求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和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数量和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双机或多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矿调度室内有主机或显示终端;联网主机有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井下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中;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
15.确保数据准确。要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要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账,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真实信息,监控中心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和对象的真实状态;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必须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用正确的方法调校。没有能力对系统和传感器进行维护、调校的小煤矿,要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16.确保断电可靠。要正确选择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连线方式,保证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每隔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功能和断电范围的准确可靠,中心站应正确显示报警断电及馈电的时间、地点。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应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7.确保处置迅速。各地和煤矿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各地要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煤矿企业要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瓦斯异常问题。大型煤矿要建立救援队伍,配足救援装备;不具备建立救援队伍条件的小型煤矿要与周边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保证事故的及时抢险和救助。新建矿井和具备条件的生产矿井要建设井下应急避难所,具备为遇险人员提供供氧(风)、通讯、食品、饮水等功能。
六、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到位
18.确保责任明确。煤矿企业要健全以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要细化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分解落实到煤矿企业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至作业现场的每个职工,都要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要健全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科研、设计、地测、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队伍,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矿井必须设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提倡设通风副矿长,实现技术与行政管理责任分离;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设专职地测副总工程师;涉及瓦斯治理的矿井开拓部署、采掘巷道布置、生产系统调整和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重大技术问题,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决策。
19.确保制度完善。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通风、抽采、监控、防尘、防火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要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排查治理瓦斯等隐患;要建立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配备足够的瓦斯检查人员,落实巡回检查和专人检查规定;要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瓦斯超限追查制度,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要建立排放瓦斯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排放措施,确保瓦斯排放安全;要建立通风系统调整管理制度,明确程序、分级审批、专人指挥,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要建立巷道贯通管理制度,保证贯通两巷的正常通风和系统稳定、瓦斯不超限;要建立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矿用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加强机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维护,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坚决杜绝失爆,保障供电安全。
20.确保执行有力。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保证对规章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执行能力;要将瓦斯治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矿井、区队、班组,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要建立瓦斯治理定期研究和推进机制,明确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和执行标准,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专题研究一次瓦斯治理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要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要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妇联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群防群治。
21.确保监督严格。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煤矿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强化和完善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巡视、检查和监督,研究解决井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下井带班效果;要加强瓦斯治理目标和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七、全面落实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政策措施
22.制定和实施瓦斯治理工作规划。各产煤省(区、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尽快研究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明确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抓住关键环节,确定瓦斯治理和利用的重点工程,落实具体的项目和资金,提出分步骤达到的要求。各产煤市(地)、县(区)和重点煤矿企业也要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或本企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
23.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瓦斯治理和利用政策。各产煤省(区、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47号),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落实各项政策实施办法和措施,用足用好已出台的各项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的经济政策;要督促煤矿企业加强瓦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瓦斯利用工作力度,以用促抽;要建立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独立核算机制,用足用好销售煤层气(煤矿瓦斯)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所得税、加速抽采设备折旧、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财政补贴、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上网和优惠电价等优惠政策;要围绕项目核准、建设用地、瓦斯发电并网、管网输送、财税和价格支持等方面,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促进煤矿企业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24.严格煤矿安全准入。要将瓦斯治理工程作为煤矿新建项目核准、“三同时”审查的重要内容,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建与改扩建项目,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不得立项建设;禁止新建开采突出煤层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正在建设的要采取修改设计、工程补套等措施,达不到标准的依法退出;继续淘汰关闭瓦斯灾害严重、不具备治理能力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而没有整改的煤矿,不得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八、强化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监察
25.强化瓦斯治理行业管理。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按规定组织开展所辖煤矿的瓦斯等级鉴定,严把审核批准关,严格按标准和规范确定矿井瓦斯等级;要严肃认真地搞好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把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特别是矿井通风、瓦斯抽采能力等作为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要积极推进辖区内煤矿企业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建设。
26.强化瓦斯治理监管监察。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规定的日常监督,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对辖区内煤矿落实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煤矿瓦斯治理情况作为监察重点,列入年度监察计划,开展定期监察、专项监察和重点监察,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而没有整改的煤矿,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凡存在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抽采不达标等问题仍然组织生产的,必须责令停产整顿。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难以治理的煤矿,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矿区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应提请地方政府对该煤矿治理灾害的能力进行专家论证,并决定是否予以关闭;对瓦斯隐患严重、排查治理不力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九、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工作
27.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煤矿瓦斯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瓦斯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强化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瓦斯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加强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瓦斯治理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完善瓦斯治理指标考核体系,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
28.深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各地和各煤矿企业要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包括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监测监控以及机构队伍、规章制度、安全投入、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排查和治理;要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落实企业隐患治理的主体责任。对瓦斯隐患的治理,要做到项目落实、资金落实、责任落实、进度落实;要建立隐患分级监控制度,对矿井通风、抽采、监控、防火、防尘等系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政府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治理。
29.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地要用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国债资金,加大煤矿瓦斯治理配套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重点用于煤矿瓦斯隐患治理;各煤矿企业要持续增加安全投入,按需提取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安全费用重点用于瓦斯治理,以保证通风、抽采、防火、防尘、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设备设施到位。各地要加强煤矿安全技改项目的审查和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执行情况,确保煤炭安全生产费用、国债资金及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真正发挥作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要加快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和煤矿测控仪器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以确保本地所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都能得到及时维护和稳定运行。
30.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瓦斯治理工作。各地和有条件的煤矿企业要健全瓦斯治理科研机构,充实科研人员,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构建瓦斯防治科技支撑体系。要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煤层地质条件和瓦斯赋存特点,深入研究瓦斯灾害发生机理,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区域防突、低透气性煤层抽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为重点,开发瓦斯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煤矿瓦斯治理技术装备。国有重点煤矿要成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主体,主动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究和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发挥示范作用。
31.着力推进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示范县建设。各地和煤矿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瓦斯灾害和地质赋存特点,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一矿一策,充分借鉴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技术成果,研究探索和不断丰富瓦斯治理技术手段,构建适合本地区、本矿区特点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推进构建瓦斯治理示范县和示范矿井建设,提高本地区和本企业瓦斯灾害治理水平。到2010年,各产煤省(区、市)都要建设一批瓦斯治理示范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要建设一批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具备条件的煤矿企业要建成瓦斯治理示范企业,其所属矿井要实现瓦斯治理整体达标。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在国家局、省局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着力提升各级班子和员工队伍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全面规范,完善机制,优化资源,夯实“三基”(基础工作、基础管理、基本建设),提升水平,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烟草走成长型企业之路。
(二)工作目标
1、按“四好”、“四要”要求,建设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
2、实现“基本买不到假烟”的目标、破获省局标准网络案件1起,基层创优达标率达50%以上;
3、卷烟销量13.2万箱;
4、烟叶生产种植面积2.7万亩以内,收购量7.1万担;
5、实现两烟销售收入155208万元;
6、实现税利24525万元。
(三)工作措施
1、以提升“三力”为抓手,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自学、培训、观摩、交流,夯实理论功底,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升学习力。以班子的勤学慎思判断,引领队伍学习之风蔚然形成;二是建立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干事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六有”管理体系,令行禁止,提升执行力。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标准化的流程作业,确保企业效率、效益的双提升;三是选准标杆,挑战自我,查摆差距,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提升创新力。在创新、创造中抓机遇、增压力、善竞争,为亳烟的组织成长激发动力,注入活力。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2012年的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以落实责任、规范管理、突出建设、激发活力为核心,以实行标准化设计、流程化操作、定量化考核、痕迹化管理为模式,把打假破网、净化市场、保护守法,提高能力作为全市专卖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推动专卖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管理机制的转变,实现全市烟草专卖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高度重视专卖管理工作,提升烟草在发展中的整体效益;二是加强打假打私破网和市场监管的力度,切实提升卷烟案件经营能力,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破获制售假烟网络目标任务;三是充分发挥两个“联席”会议职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创新专卖管理模式,夯实基础建设,积极推进专卖基层队(所)建设;四是抓好专卖内管工作,维护行业发展与稳定,进一步强化专卖管理两项监管职能;五是抓好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制度,提高整体工作素质,打造一支有文化、懂管理、高素质的专卖管理队伍;六是强力推进优秀县级局建设,全面推行痕迹化管理。
3、切实抓好营销工作,扎实推进“卷烟上水平”
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重点骨干品牌发展情况,加大工商协同营销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和克服各种非市场因素问题,通过加强品牌培育,促进结构提升,保持价格稳定,努力促进经济效益增长。具体要从八个方面着手实现“卷烟上水平”的目标任务:
一要在科学预测上有新突破,备足货源,稳定销量;二要在品牌培育上有新举措,工商协同,稳定主力,培育新品;三要在客户服务上有新突破,“保牌、稳价、增效”,提高客户盈利水平;四要在网上订货上有所突破,提升服务效率;五要在资源整合上有所突破,优化线路,降本增效;六要在规范经营上有硬措施,做到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七要多措并举,抓好营销团队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队伍建设的水平;八是在省局(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优化营销组织结构,建立面向消费市场的营销体系。
4、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谋划好2012年烟叶生产
现代烟草农业之路是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2012年的烟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认识;二是加强政策宣传,防止烟叶过热,控制烟叶面积,培养种烟大户、诚信烟农和职业化烟农;三是完善规划设计,全面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四是全力推进技能培训,快速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五是勤于学习、探索与总结,善于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六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三个接轨”、打通“三条通道”
(1)加大员工引进力度,逐步改善年龄和知识结构
在上级政策许可下,制定中长期人员引进规划,逐步充实各层管理、技术、操作人才,力求三、五年之内基层单位在专卖管理、营销网建、物流配送、烟叶生产、人力资源、财务审计、信息技术、新闻宣传等岗位均有2-3名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如客户经理、专卖市管员、烟叶技术员逐步充实大专毕业生,满足当前和今后企业发展的需要。
(2)健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制度,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二是建立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三是结合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完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在“三个接轨”和打通“三条通道”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切实落实国家局国烟人[2007]204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烟草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岗位管理”的理念,建立统一的烟草员工队伍,在原不同身份员工之间做到政治待遇、社会保险福利、晋升通道上的“三个接轨”,加快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突出一线、突出绩效,坚持向同岗同酬方向发展的原则,逐步缩小原身份造成的收入差距,提高原聘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努力建造企业内部和谐。
二是畅通“三条通道”,实现“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调整的机制,保持科学合理的干部梯次结构,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为企业发展培养复合型干部;建立技术类岗位、技能类岗位评聘规划和管理办法,使技术型、技能型员工凭自身能力和绩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严格绩效考核,实行绩效管理;结合绩效管理的深度推进,建立待岗培训制度,重点解决人员出口问题,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危机意识;建立各单位用工预警制,把万箱、万亩定额定员纳入单位年度一级考核,把用工压力逐级分解,切实加快降低用工成本的步伐。
(4)加强老干部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福利
老干部是企业的财富,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落实好老干部各项待遇,做到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不断提高老干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要逐步改善、提高广大员工的福利水平和福利待遇,共创企业优良业绩,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6、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夯实“三基”提升水平
严格规范是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整顿规范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要以“全面规范梳理年”活动为契机,健全完善内部监管体系;三是加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对标工作;四是继续认真全面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检查工作,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提升规范水平。
“三基”是指基础工作、基础管理和基本建设。要突出抓好观念转变,进一步深化对“三基”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做实基础工作,巩固扩大免检成果,为企业的组织转型提供基础保障。认真抓好贯标、对标、财审、制度梳理等基础管理,为企业的组织转型提供“软实力”保障;加大基本建设推进力度,为企业的组织转型提供“硬实力”保障。
7、推进政(企)务公开,提升企业文化
一是要继续做好公开平台建设,拓宽公开渠道,开展民主管理。充分运用行业信息公开内外终端系统,有效地向行业、社会公开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等各环节的各项工作。二是要继续深化公开内容,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工作,消除群众疑点,广泛接受监督,促进和谐建设。三是要认真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平台建设,齐心协力,各负其责,全力推进政(企)务公开工作。四是努力推进文化建设上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支撑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人们对通信的要求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对此,通信企业很有必要增强通信工程建设的强度,提升通信建设的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于通信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通信工程建设的现场安全管理中,发现存在很多不足,阻碍了我国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通信企业务必加强通信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力度,确保通信工程的正常进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通信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正文:
1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安全管理理念对于通信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完善建设工程施工的体系,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安全管理能够健全施工企业、监督单位以及政府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整个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在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第一,政府对于通信工程建设的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第二,通信工程企业的安全自治工作;第三,监理单位对通信工程建设的现场安全管理的安全监理。只有做到这三点,才可以保证通信工程建设的现场施工的安全,提高整个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现如今,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程建设原则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提升通信工程的安全施工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终,增加通信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经济效益。简而言之,通信工程安全管理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实现通信工程的投资效益。
2我国通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设备、施工环境都是属于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象,安全事故的发生是起因发展结果等一连续的变化过程,其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因为不利原因的影响,进而形成事故的变化,对于事故而言,主要是人与物的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交叉作用产生的效果,其中,交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随着变化的因素进行变化,不断的更新。因此,对于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分别是人、机、料、法、环。
2.1从人的因素来讲
首先,由于通信工程企业的多数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来自农村的比较多,没有接受比较全面正规的施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施工知识匮乏,安全意识不足。其次,通信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坚持只进度重要,安全其次的错误意识,部分施工人员心存侥幸,冒险精神大,对于现场施工的突况没有正确处理的能力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导致安全事故的扩展,造成企业的过多损失。
2.2从机械的方面来讲
有些通信工程企业对于安全投入不够,对于陈旧老化的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导致设备带有问题进行施工,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另一反面,机械设备的错误操作和故障时,有的设备可以进行发现和消除,最终实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施工设备没有进行安全防护装置,增加人机系统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2.3从材料的方面来讲
对于通信建设的材料筛选没有严格暗战国家标准,质量不合格,不能满足网络需求,增加网络安全事故。
2.4从管理方法来讲
部分通信企业因为内部管理的不正确,导致管理流程和制度过于形式。造成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盲从性和处在无序动态中。
2.5从环境因素来讲
由于有些通信企业对于作业场地没有进行全面的调研好考察,导致施工现场的认识不全面,导致不能及时对突发隐患进行清查和解决。
3加强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对通信工程进行建设中,需要全面的进行质量管理的精髓思想学习和应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原则,不断健全通信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和制度,采取主动式管理模式进行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积极消除通信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这就很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不断矿大安全管理的范畴,最终不断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实现工程建设目的。对通信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中,务必保证预防和改进是管理关键,对引起安全事故的变化因素进行处理和管理。在实施企业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通信工程企业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从基本抓起,对其与老员工共同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待通过后,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行施工。对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增加其对施工现场的认识和熟悉,增加安全意识的普及,从而降低安全事故额发生率,为通信工程的安全保证提供基础。以工程项目分解的管理理念为前提,对通信工程的现场施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以及动土作业等。并且对关键作业点进行区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务必将关键安全点设置为现场施工的重点管理目标,不断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和提高整个施工管理效益。在以上的管理前提下,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严格把控影响因素,将安全思想落实到现场管理中,通过关键作业点的设置,完全有效的打破施工现场的专业壁垒,不断满足施工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动通信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施工现场的关键作业点进行施工,对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实际的施工这两个环节,所以,务必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内容。
44P现场管理的内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卓越现场4P管理内涵,不断完善4P管理体系,其中,主要的管理内容有:人员要求、前期准备、过程控制等,同时有二十一个关键作业点的施工管理内容。
4.1人员管理
由于新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阶段的企业已经逐渐对人员资质管理投以关注,因为人员资质管理属于人员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员是生产企业的基本承受体,是整个通信工程建设的主体,其主要的角色是操作者、管理者、决策者等。所以,很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培训和施工安全知识教育,保证施工人员是持证上岗,提高整个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水平。
4.2前期准备
对于现场施工而言,可以从时间角度进行区分,现场施工管理的首要步骤是施工的前期准备,保证工程正常施工进行。施工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对材料、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和准备。准备的工作内容有对施工现场布置、对技术方案的确认、施工设备的准备、施工材料的购买和准备,同时还有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等。
4.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属于通信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二阶段,是整个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控制关键。过程控制内容主要有通信工程的实施和收尾环节。对于机械环节的控制,控制的重点是机器的按章使用和机器操作内容。对于施工方法的把控,主要侧重于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内容。对于施工坏境的把控中,主要是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和安全事故的清除。
4.4卓越现场
卓越现场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目标是“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第二,通信工程建设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第三,对于通信工程施工的布置要有很明确的划分,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警示和安全教育的工作,保证施工安全的生产。第四,要对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和噪音污染进行处理和控制,保证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4.5关键作业点
对于施工现场的关键作业点主要有:野外临时电用电作业、管线井作业、室外光缆布放、敷设吊线作业、设备加电作业、安装走线架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搬运、打孔作业、电梯井作业、割接作业、机房临时电用电作业、登高作业、等等。总而言之,在通信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同时,这也是我国的重要建设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方针。由于施工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关系密切,是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保证施工安全是构建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保持安全和生产统一发展,保持安全思想贯穿整个工程,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总之,安全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两者联系密切。
参考文献:
[1]凤迪强.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J].信息通信,2017,01:225-226.
[2]陈栋梁.浅谈通信工程建设的现场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05:36-37.
1、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创建法制政府活动”,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建立了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局长办公会多次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2、创新依法行政学习培训机制。局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建立了学习培训机制。我局举办了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400多人次,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法律、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在“教育”局域网上创设了“网上学习共同体”、“依法治校专题培训”栏目,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法律知识,重点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更好地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3、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我局高度重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4、严格落实年度工作计划。按照《2013年度市市直机关和单位绩效计划》和《市市直机关和单位绩效考评工作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局目标考核,细化分解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同时,加强检查督促,建立行政执法情况、行政复议与应诉情况、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情况报告制度。主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实。
5、示范校创建进一步推进。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根据学校自主申报,教育局考评组在认真审阅学校申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等形式组织实地考评。综合材料评审和实地考评成绩,评选出依法治校示范校,并从中择优推荐参评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今年,26所学校被评为市第三批依法治校示范校,22所学校被评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加快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教育局域网加大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拓宽信息公开渠道,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延伸信息公开领域,保证公开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使公众能尽快了解各项政策,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开通了教育咨询投诉电话,倾听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反映或投诉,组织相关处室人员参加“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热点问题,认真、及时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解决。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今年对我局的行政审批项目和内容再次进行规范清理,各项行政审批承诺时限提速30%,简化了办理流程、缩短了办结时限。作为教育局公开行政、公正执法的窗口,市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局窗口工作也得到了服务中心的肯定和服务对象的赞誉。
3、继续做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2013年,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确保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高效,我局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明确了各相关处室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上的职责、行政权力事项变更的操作程序、网络安全与系统设备管理等内容。根据市法制办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实际,及时、规范、准确更新相关信息。
4、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制和长效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和文化环境、交通秩序、建筑设施安全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举办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现场会,完善了学校人防、物防、技防保障措施,健全了校园安全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全市教育系统平稳有序,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未发生赴京访、省市规模访和有影响的
三、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坚决重大决策集体讨论、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后评估”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广泛而全面地听取各方意见,切实保证行政决策依法、合法、科学、规范。如在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即撷秀中学、树人中学、昕昕中学、第一外国语学校、西城中学、春晖中学)工作中,我局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通过调研摸底、多次听取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意见,多次组织法制办、人保局、财政局、物价局、发改委、编办、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风险评估,制定了《市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风险评估方案》,综合考虑整体推进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从机制、体制、布局上整体考虑市教育局直属初中校的布局调整,制定了《市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实施意见》,并请法制办相关人员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局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形成方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并通过,顺利完成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保证了教育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2、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立项、调研、起草、征求意见、法律审核、讨论决定、备案、实施、监督等工作制度,加大备案审查力度,确保规范性文件备案及时、合法适当。
3、规范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民办学校办学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他行政执法行为时,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与《权力流程图》规范操作,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做到行为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按规定时限办结相关事项。民办教育机构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局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与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严格程序、规范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说理式执法,如,今年五月份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有一个民办教育机构擅自增设办学内容,在执法检查时,讲政策、谈责任、论发展,促使该办学单位主动提出终止办学许可。2013年教育系统未出现一例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更没有引起群众性事件。
4、完善行政调解工作长效机制、妥善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和纠纷。一是健全机构。教育局成立了调解室,直属学校分别成立了调解点,配备了专、兼职调解员,形成以教育局调解室为龙头,以学校调解点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行政调解规章制度。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三是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5、积极接受群众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利用公开电话、网络、局长信箱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提供良好条件,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监督管理,全面保障依法行政
1、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接待来信来访,认真做好处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截至目前,我局收到有效件44件,其中上级部门要结果的件8件,阳光37件,接待来访4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在公开局电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监察室、民办教育管理机构等单位的电话,方便当事人咨询、办事和监督,推进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建设。
2、落实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教育行政执法主要涉及教师资格认定和民办学校设立2项。全年共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7500件,认定5726件。其中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958件;小学教师资格认定1852件;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846件,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1897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170件,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3件。不予许可的1774件,均因申请者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成绩不合格。本年度没有受理“民办教育机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终止审批”事项,也没有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发生。
3、落实执法案卷评查。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自评工作,改进执法行为,提高案卷质量。今年,对教师资格认定案卷进行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提高了案卷制作质量。自2009年起,每年开展一次行政许可项目评估,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有效的提高了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效率意识,树立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方便了当事人办事。
五、2012年度依法行政考核整改措施落实的情况
2012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但也存在着,我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
1、制定教育系统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案卷评查制度。7月份和11月份对已经完结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案卷进行了评查,形成了年终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的机制。
2、深入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依法对局各项行政执法职权进一步梳理,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做进一步细分。为做好该项工作,市教育局一是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自由裁量基准,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高效运行,为加快服务机关、法治机关、责任机关、廉洁机关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六、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我局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少数干部对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执法配套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执法责任还不够清晰,考核指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七、2014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我局将进一步提高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认识,努力巩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将依法行政工作推上新台阶。
1、大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围绕“十二五”发展主题开展法制宣传,促进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重大教育决策机制,健全政务公开、社会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论证和责任追究制度,精减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