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给人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佛教; 佛教伦理; 意义
一、引言
人类进人21 世纪,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全球化, 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确立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 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并阐明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
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佛教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作为宗教伦理, 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就现实作用而言, 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 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 另外, 道德规范也是宗教的坚实基础”。可以这样说, 佛教伦理是佛教思想、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 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如果说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那么, 包括佛教伦理在内的宗教伦理就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三、佛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一)原始佛教
以人生问题为中心, 认为人生皆苦, 人生处于轮回苦境是缘于无明和恶业,有关分别善恶的理论及指导修行生活的戒律也因此产生。原始佛教以后的部派佛教时期, 作为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的佛教戒律日趋广备。
(二)大乘佛教
佛教伦理思想更为丰富, 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成为大乘伦理精神的旗帜, 以个体修习为中心的“ 戒定慧”三学被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内容的“ 菩萨行” , 亦即大乘六度、四摄。佛法东传后, 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 形成了以善恶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 并以此标志着印度佛教伦理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的形成, 既受着世俗伦理的巨大影响, 又影响世俗伦理生活, 既强化信仰, 又扶世助化, 既突破了佛教伦理的原初内涵, 又扩大了整个世俗伦理的调节范围, 丰富了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作为宗教伦理, 中国佛教伦理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劝善化俗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亦具有缓解现代危机、增进责任义务等普世意义。
四、中国佛教伦理诸方面的内容的现代意义
我们认为中国佛教伦理的内容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践履的路径, 关涉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等方面的问题, 按佛教道德的调节对象, 可分为个体德行观、僧团伦理观、家庭伦理等,显现出佛教本身是一种伦理宗教。
(一)表现出对人生问题、道德问题的关心
作为佛教基本教义和佛教伦理思想理论基础的“ 缘起论” , 认为一切现象的存在, 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形成, 不是孤立的存在。在现代视角下, 缘起论含有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 世界既然是“ 因缘和合” 而成的, 每一个体、每一部分都不是一个“ 孤岛” , 都要依赖于其他部分或他人、他类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 。这就要求人类需要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并对他人、他类给予普遍的关爱, 促成世界和人类的和谐、持续发展。
轮回即指业的主体或生命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不同的精神状态中流转。业报轮回思想给人这样的伦理承诺: 德行必将得到奖赏以及与它相应的福乐, 恶行必遭恶果。这种承诺的基础是佛教的因果律及无尽缘起、多世报应原理。佛教伦理的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 善因必产生善果, 恶因必产生恶果, 强调德行与幸福的一致性, 陈述凡因必有果, 凡果必有因。在宗教伦理意义上, 告诉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必定要担承一切身心行为的后果, 以警示人们的道德自律。这一思想也告诉人们, 现代社会中, 那些作恶多端的行为必将遭到正义的惩罚和种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自然的报复。
(二)无我论对于道德生活的意义
进而言之, 佛教伦理作为全球伦理的一个部分, 应对全球伦理建设有所裨益, 且其缘起思想亦可为现世建立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规范提供启示。从缘起论出发,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没有不变的本质, 没有永恒的存在, 只是相对的存在。佛教称之为“ 空” , 即万事万物无自性, 缘起性空。大乘佛教进而判断为人空、法空, 即人无我、法无我, 并说明无我论对于道德生活的意义, 启发人们消除对“ 自我”的执著, 对外物的追逐, 对贪欲的痴迷。佛教无我论在现代人类道德困境下,消解“ 自我中心主义” , 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 能消解“ 我族中心主义” , 消除世界民族间歧视和仇杀, 建立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 能消解“ 人类中心主义” , 建立人与自然和生态的亲和关系, 进而认识到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佛教传人中国后, 在弘传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的同时, 还担负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宗教伦理使命。中国佛教除在宗教立场上教人们明分善恶外, 还以善恶业报轮回思想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 从而使佛教伦理在信众中产生信仰力量。在佛教伦理中, 善恶观与业报轮回说相连, 净染业力决定人生的果报, 在伦理角度上, 净业即善业, 染业即恶业, 善业恶业在因果律的作用下形成善业善报、恶业恶报的善恶报应。从佛教伦理的眼光看, 三根源于善、恶、无记三种伦理性质的动机, 从三种伦理动机或道德意志引发的行为称之为善业、恶业、无记业。善恶行为的潜在力量在时间空间中存续下来, 成为一种“业力” , 带来或苦或乐、或善或恶的果报, 由前世引发今世, 并延伸至未来, 而果报就通过六道轮回来体现。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 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 而且反映了人们的一种道德需求、善的需求。各种, 都包含着种种道德约束力, 宗教的种种道德约束的结晶就是戒律, 具有扬善抑恶功能的戒律正体现着宗教对人的道德要求, 也包含丰富的宗教伦理内容。
佛教戒律是围绕“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这一“ 通戒” 的原则建立的。戒的原意为“ 惯行” 、“ 清凉” , 转意为“行为” 、“ 习惯” 等, 佛教通常用来指为出家和非出家的信徒制订的应该反复修持的行为规范, 用以防非止恶。戒, 意为“ 调伏” 、“ 善治” 等, 是佛教对比丘、比丘尼制订的禁戒, 其调伏治灭的对象也是恶。在戒律创建之初, 戒和律是有细微分别的, 戒是以自发之心守规范, 律则含有他律规范的意思。律在一开始是专为出家人制订, 在家徒不得闻。后来, 戒律用以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徒制订的一切戒规。
五、结论
唐宋以后, 随着中国化佛教的形成, 中国佛教孝亲观也日趋完备, 不少佛门义僧大力宣扬佛教孝道论, 宋代禅僧契篙作《孝论》系统阐述佛门孝亲观, 使佛法与纲常名教在孝亲观上达成亲和, 形成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统一。宋代以后, 在修持实践中强调“ 持戒与孝行” 统一及“孝顺与念佛” 统一的主张凸现了佛教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对家庭成员责任和义务的关注得以展现其普世价值。
【参考文献】
[1]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杨慧琳.追问“上帝”―信仰与理性的辩难[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