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法制教育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为推进我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顺利进行,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年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活动方案要求,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局长、校(园)长是第一责任人,使综治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二、依托教育年活动,加大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
市教育局以教育年活动为依托于,以“九大工程”中的“和谐校园建设工程”为载体,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到了“和谐校园建设工程”之中,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20*年市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责任状重要内容,市教育局与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和事业单位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状;二是强化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市政府投入40余万元,为市直各院校和区各小学配备了65名校园保安,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治安防范能力;三是做好了高校稳定工作,结合20*年北京奥运会实际,加强了对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开展迎奥运、促和谐活动,防止了境外敌对势力对校园的渗透。
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提高了师生法律意识
为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法制宣传规划,根据《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范围内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特别制定了《教育系统“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做到了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五落实”。通过广泛开展《宪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把法制教育工作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和业务考试的重要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源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更好地配合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开展系列安全检查活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年初以来,市教育局5次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展学校安全自查整改工作,重点加强了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和20*北京奥运会等敏感时期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做好了校园安全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单位)2次对全市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联合检查。“十一”前,为维护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稳定形式,铁岭市教育局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印发了《全市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和《安全大检查评分标准》,紧紧围绕安全教育、预案演练、校舍安全、防汛、防火、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等7项重点任务,开展了全市学校安全大检查活动。局领导带队,分5个安全检查小组,利用9月26日、27日两天时间,抽查了各县(市)区32所学校。在副市长、局长亲自带队检查了市直16所学校(园)。各个安全检查小组严格按照评估标准,逐条对应检查,现场评分,现场反馈扣分项目和总分数,对学校自身能够解决的安全隐患,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19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整改各类安全隐148个。
六、各部门密切配合,整治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关于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精神,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和稳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落实了部门责任。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卫生、质量监督、建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公安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了驻校警务室,接警、出警非常及时,起到了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和打击作用。二是交警等部门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前设立了交通警示标识,在一些交通情况复杂的学校门前设置了减速带。并且在学校放学时间部署警力帮助学校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三是协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卫生局等部门对学校食堂卫生情况进行检查,为食堂工作人员办理了健康证明。
为预防春夏等季节传染病,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乙肝和肺结核体检防治工作,切实做好了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四是在建委、环保等部门的积极工作下,校(园)周边基本没有各种违章及易倒塌的危险建筑和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噪音源。五是各级文化、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对校园周边有关经营场所加强了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者,学校周边非法经营的报刊点、音像摊点、娱乐场所、饮食摊点得到了有效控制。
七、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档案管理;高职院校;高职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急需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它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档案的规范、完善程度,与各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档案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能否合理有序地进行,同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把标尺。
一、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分类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按类划分为四大类。
(一)教学管理类。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评估等资料,学籍档案、招生计划;各系部根据上级的精神制定的适合本系部的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守则等文件;各系部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的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教学计划;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工作量的规定与课时计算规定;各学期的课程安排等。
(二)教师业务类档案。主要内容有教师的个人学历、学位证书和相关证明记录材料,教师培训方面的材料,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和聘任材料,教师教研情况,包括教学科研成果、成果转化及获奖情况,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编撰的教材、教学计划、教案等。
(三)实验室建设类。实验室建设的材料及实验室的论证、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报告、安装调试、保修单、移交文件、检修使用的故障记录、使用情况统计等。
(四)教学辅助材料类。1、教学辅助设备:语音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复制扫描设备的购置计划,审批报告、购置过程记录、安装调试记录、维修记录、使用情况记录材料、保管移交转换记录等;2、教学管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橱柜档案存放等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存放等原始资料和记录材料等。
二、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它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档案,它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广泛,多样。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得教学内容多学科越来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二)材料来源分散。高职院校教学档案信息来源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方面的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条例。同时还有在日常教学活有关领导动中形成的教学档案。信息涉及的部门分散,既上级领导部门、本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和教学管理部门等。
(三)归档时间不同。教学档案在年度划分上与其它档案不同。其它档案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结束。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不强。很多高职的教师员工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对档案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大多数教学和教辅人员对教学档案工作认识不足,甚至于对教学档案归档持抵触态度。有的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他们自已的心血的结晶,自我保存得相当好,没必要归档;有的教师认为,材料放在自己手中,用起来方便。还有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墨守成规。坐等别人上门交档案,很少深入到教学单位去宣传教学档案。应让大家明确档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唤醒教师的档案意识,积极主动的变等收上门指导与催收。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在管理体制上,部分高校院系档案机构不健全,人员安排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资料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在部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很少提及档案工作,既使形成一些文件材料,也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少统一可执行的标准,从而导致教学档案的分类、整理处于混乱状态。
(三)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教学管理内容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的高校教学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管理成本高。另外,教学日常管理的材料存档不全,各院系之间的档案难以进行交流。这些导致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四、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建设
(一)加强高职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开发建设
高职的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档案法规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把档案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逐步做到“三纳入”、“四同步”,即把档案管理纳入院系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教师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档案工作。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纪录,是进行教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素材,只有依据可靠的教学档案作为研究依据,才能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挖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高职教学档案编研工作开发
加强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有利于开发档案资源,发掘档案的潜在功能。学院档案管理人员应重视发掘教学档案内容的工作,及时对教学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加工、编篆,把原始的、分散的、零碎的、静态档案变成专指的、系统的、活的档案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以供学校师生和社会使用。此外,科学系统地做好编研工作,还可使档案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价值,为撰写校史,调整专业设置,分析学生毕业分配形势,丰富教学和教研活动等提供有力依据。
(三)高职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从当前形势来看,拥有一支既懂档案知识,又懂教学管理并能运用现代化手段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高职应当配备专职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培训。同时,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四)实现高职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普法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为重点,主要任务包括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中国的普法教育主要目的是实现法治,通过唤醒民众的权利意识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为建立法治国家贡献力量。而西方国家法治进程的由法治社会发展至法治国家,两者截然不同。正是由于中国的法治实践是政府主导型,国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占据绝对强势地位,国家利用行政渠道传播法律是该法制模式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普法教育可以达到抽调法治社会的生成力量以构建法治国家的效果。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中国的普法活动已持续了25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五五”普法期间,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举办巡回报告、重点对领导干部、在校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工普法,使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普法与中小学法制教育
普法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形式主义、价值目标太凌乱、功能定位、实施方式、缺乏效果评价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普法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难以实现全面提高全面法律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很大部分可以归结于普法教育在选择对象上存在功利性,早期普法对象是全体有接受和学习能力的公民,后期普法的重点是领导干部。这两者都是有较强的学习法律知识能力,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因需要而主动学习。普法应将紧缺的法制教育给最需要的对象,才不至于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而中小学学生就是这一对象。
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并且实施的是精英教育、职业教育,毕业后将进入法律行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因此光靠高等院校实现全民法律素质目标是不可能的。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看,中小学生是法制教育的最佳受众。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首先,从年龄阶段上,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处在一种积极准备和接受状态,更易于形成某种技能和特征[1];其次,由于中小学学生的活动场所在学校,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接受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再次,中小学的人数占总人的六分之一左右,假如我们将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投入在中小学法制教育上,截至今日,我国已对每个社会成员进行了12年的法制教育(按小学入学至高中毕业需12年算),即使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我国国民的法律素质也接近文化素质。坚持5个教育循环,我国国民中的大多数都将具备法律常识,在中小学推行法制教育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综上,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投入少、效益高的普法运动,推行和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唯一切实有效的办法,必须着力改善中小学法制教育。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建议
1.实现模式创新
我们在开展法制教育工作过程中要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要坚信所有学生都有积极因素可以调动。学生总是向往美好的未来,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尊重,因此,启发学生自身教育的积极性,可以抑制消极因素,发挥特长。而在行政主导的法制宣传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是以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内容,因为中小学不知不觉将法制教育课当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课。但是从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中小学法制教育呈明显的反向现象,目前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已成为了单纯的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但是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看出,“预防犯罪的教育”只是法制教育的一部分,过分强调极端的犯罪案例只能异化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使其对社会产生恐惧心理。传统的预防犯罪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形式,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2],启发学生自身教育的积极性,应该成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中之重。为充分培养中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必须建立多种多样的法制教育形式,将理论结合实践。第一,丰富教学课堂,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法的兴趣。第二,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建立法制教育的校内实践基地。例如成立模拟审判庭,除了由法制副校长、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参与外,主要有学生担任职位,让学生在现实说法中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自我教育。第三,建立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要克服之前普法教育存在的干巴巴讲条文或是渲染犯罪情节的倾向,要深入实践才能有深入体会,例如利用节假日上街进行环保宣传、维护交通秩序,参加庭审观摩等,使学生加深对头脑中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开始积极学法、守法,甚至用法、护法。
2.改革课程设置
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要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努力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任务。这就要求了中小学法制教育应形成一个教育体系,设置多方位、多层次、多样的课程。但是十年过去了,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的学校寥寥无几。这是由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开设的教学科目目前已经过多,课时总量已经使学生超负荷,远超其他国家的课程计划规定,一味谈增加课时和单独增设学科课程不切实际[3]。由于中小学年龄结构与知识层次的差异,中小学法制教育应保证原有课时不被挤占,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合理配置课程。在小学三年级以下阶段以活动课程和课外游戏教育为主,旨在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会他们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学会团结互助,以礼待人;小学四年级以上阶段以综合课和活动课并重,旨在强化权利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在初中阶段以综合课为主,活动课程为辅,开设专题讲座,着力进行增强宪法意识、平等关系、权力与义务、违法和犯罪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教会他们抵制不良诱惑,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掌握自我保护和维权的方法,学会维护合法权益。高中部分以综合课为主,辅之以专题选修课,要将宪法结合时事政治教育,传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3.师资配备
在我国范围内,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法学教育,自身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水平并不乐观,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无法培养出有正确法制意识、法制观念的学生。有许多学校并没有法制教育教师,但配备了校外法制副校长,这种做法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是,法制副校长本身事务繁忙,只能依靠一个学期一两次的法制教育讲座进行教育,很难开展高质量的教育辅导工作[4]。而另一方面,我国近来年高校扩招,许多高校都开办了法学专业,而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导致法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假如将一些法科毕业生输送至中小学校从事法制教育工作,既缓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又解决填补了中小学生缺乏合格法制教师的矛盾,一举两得。
4.制定考评机制
教育评估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将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纳入检查考核范围,制定评估细则,组织专项检查。评估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评估学校法制教育管理水平,即总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第二,全面评估法制教育课教师的并评估其他任课老师的法制教育情况在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第三,对评估学生素质,从日常行为、遵纪守法情况、考试成绩等发面综合评价;第四,对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进行评价。通过评估,认识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保持优势,改进不足,促使中小学法制教育持续发展。
深入调研 引发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思
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了法制教育现状调研。调研发现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但到底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引起了贵州省教育厅的深思。
开展课题研究 探寻破题之策
基于以上困惑,结合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贵州省教育厅投入20余万元,根据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关于“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的要求,组织160余名教研员和一线高级教师,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按照“尊重教材、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一箭双雕、相得益彰”以及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统筹兼顾、错落有效,相对全面、各有侧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综合提升”原则,历时近两年,开展了“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全面研究了中小学35门学科与法制教育相关内容,提炼出730个法制教育渗透点,设计了“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教学要求与方法”、“事例与说明”,撰写了113个示范教案,形成了180万字的研究成果《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课题成果在评审论证时,得到教育部政法司的充分认可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好评。通过课题研究,贵州省教育厅成功找到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径。
全面启动实施工作 强化课题成果转化
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在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和良好试验效果的基础上,于2011年秋季学期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启动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及其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全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推进素质教育、全省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含民办)全部纳入检查考核范围。凡考核不合格的教育行政部门,由省教育厅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考核不合格的学校,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2012年、2013年,采取市(州)之间交叉检查考核的方式,累计对55个县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考核。
二是强化培训教研。贵州省教育厅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全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搭建网上互动平台并组织专家答疑释难,为全省教师与专家一对一、点对点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同时,组织编写《教师培训手册》并免费发放给每一名教师,自上而下组建省、市、县三级辅导教师队伍,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学校集中全员培训。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部分地方在分级培训中出现力度、效果层层递减的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又督促部分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再次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中,除注重对渗透方法、技巧的培训外,还着力宣讲“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师法》赋予全体教师的法定义务,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国家规定和倡导的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努力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掌握方法、明确任务,增强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中小学也认真落实教研组(年级组)集中备课制度,在备课时对有关渗透点、可渗透的法律知识、案例选取、情景创设、渗透时间控制等进行充分讨论,提高了备课质量。此外,各地还普遍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方面的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六五”普法启动后,省教育厅根据省委要求,提高了普法经费标准,明确要求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拨付本级法制教育专项经费,并纳入“六五”普法检查内容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指标。
效果初显 学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通过两年多全省范围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法制进课堂,教学更精彩。在毕节市教育局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中,3000余名受访者中,有95%的学生喜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有关法制知识,94%的教师认为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活跃。贵阳七中学生柯宁秋深有感触地说:“老师在讲课时渗透法制知识,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还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了!”
――随课潜入心,普法细无声。毕节市大方三中校长司玲认为:以前搞法制教育,主要侧重于法律条款的宣讲,而且主要宣讲的就那么几条,宣讲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不仅学生听起来费劲难懂,就是我们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现在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法制教育,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遵义市万里小学罗蔚蔚老师认为:只要教师方法掌握得当,抓住“尊重教学”和“有机适度”这两个关键,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渗透工作,就可以达到“随课潜入心,普法细无声”的奇效。
――教师已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自己的法定职责。在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前,很多教师甚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习惯性认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是思品课、政治课、法律课等少数课程科任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大多数教师无关。在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广大教师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师法》赋予全体教师的义务,进而增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生法治意识开始萌芽,依法维权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法律条款,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对法律开始有了尊重和信仰。如: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学生岳璐妃说:“通过学习知道制作贺卡要消耗树木,为了节约资源和环保,在节日期间要少寄贺卡,打电话发短信问候就行了。”又如,铜仁市一名家长教育尚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我就不送你上学了。”该学生听后反驳道:“老师说了,你不送我读书是违法的,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再如,毕节市七星关区第四小学王成同学的姑姑在某超市购买到了变质牛奶,造成孩子食用后出现腹泻的现象,经与超市协商赔偿无果,王成同学根据老师在课堂中讲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建议姑姑通过消费者协会帮助解决,最终得到了赔偿。
――学校已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黔南州瓮安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夏吉友坦言:“6.28”事件后,对如何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做,自从学校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信心满满。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善坤说:“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在加强学生管理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上,学校更有了底气。”贵阳市七中校长郑重说:“随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深化,随着德育工作的全面而有序地展开,校园里惊声尖叫少了,欢声笑语多了;课间打闹的人少了,打球跳绳的身影多了;按时回家的多了,溜达网吧的少了。”
――教师对教材研究和掌握有了很大提高。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对教师研究和掌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要求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开展法制教育渗透工作,教师普遍加强了对所教教材的研究,特别是对有关渗透点的研究,从而提高了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由于贵州省教育厅统一配置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用书是根据人教版教材来编写的,而部分县和学校所用教材为非人教版,因此采用非人教版教材的县(如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铜仁市思南县等)和学校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力量,在认真学习领会统一配置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师培训手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非人教版教材中的渗透点、配套设计渗透教案,并汇编成册提供给一线教师。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针对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不够强和对法制教育课不够重视的情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积极筹备,多做宣传,切实将法制教育开展起来。第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栏、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阵地,大力宣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法制教育的目的、意义人人皆知。第二是营造法制教育氛围,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通过开展教育宣传月活动,拉横幅、贴标语,并适当借助多媒体,使法制教育工作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学生每天置身于校园之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努力营造法制教育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法兴趣。只有学生重视法制教育课,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二、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注意防止法制教育内容单一化和方法简单化。老师如果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就会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为了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我们要在丰富法制教育内容、改进法制教育方法这两方面下功夫。
1.根据教学需要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精心组织法制教育的课堂内容,用好法制教育教材。从学校整体看,法制教育的内容可以细化到不同的年级和时间段,要做到年年有主题、期期有重点、月月有目标。如七年级的学生主要以规范行为、安全教育为主,学习《宪法》《国旗法》《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八年级学生以青春期教育、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为主,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食品卫生法》等。九年级的学生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主,学习《刑法》《国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兵役法》《消防法》等。讲课时,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在用头脑记忆法律,更是在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用心去思考法律,逐步学会明辨是非。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讲述一些社会常识,教学生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我们也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内容中的法制教育因素,多进行学科渗透。如在语文课、政治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森林资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2.针对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法制教育的方法
坚持面授为主、自学辅导为辅,采用集中学习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课堂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思想政治课、心理活动课、班会课、校本课程等渠道,传授学生法律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基本需要,看到学生个性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以研讨式、探究式、辩论式等活动为途径,进行鲜活的法制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认可法制教育,并主动参与法制教育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所谓“请进来”就是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联系,邀请相关的专业司法人员上台讲课,做法制报告。所谓“走出去”就是将学生带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如少年模拟法庭、法制夏令营、假期普法班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可使法制教育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新颖,利于增强学生学法的兴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电视片和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法用法有奖征文活动、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立足学校,优化法制教育的效果
年,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区法宣办的工作要求,通过深入细致、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意识和用法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断拓展普法宣传的成效,为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一、加强法制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系统教职工素质
通过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和学习活动,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升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
1、党委中心组学法。深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法活动,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09年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宪法》、《行政许可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全局带头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
2、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年内组织两次专题法制教育辅导讲座;认真完成“市干部在线学习城”公务员法制教育培训课程;新增执法人员参加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执法人员培训班,已有执法证的人员继续参加区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3、各学校、直属单位法制学习。继续举办校长书记法制教育培训班;充实、完善教师法制培训教材内容。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水平;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案例分析会、写心得体会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依法治教意识。
二、建立项目引领机制,有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设立法制宣传年度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进度表,有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1、法律知识渗透学科项目。继续推广和巩固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模式,举办法律知识渗透学科课堂教学大点评活动,在全区教师中开展法制教育学科渗透教学研讨和学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法律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巩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工作成果。具体安排为,3月份,以《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印发为契机,举办《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首发式暨法制教学课堂大点评启动仪式,4至11月开展评比活动,12月总结、表彰和展示。
2、社区学校法制教师、教材、课程落实项目。为全区各社区学校配备2—3名兼职法制教师,确定法制课程教学计划、充实调整法制教材,建立终身法制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
以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丰富法制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1、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各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在校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接受事物的能力程度,通过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午会课等,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2、积极开展校内、外法制教育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宣传栏、学校广播、学校网站、中团队活动等阵地,以区法制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采取灵活多效的方法和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市禁毒网上知识竞赛、区“合理消费,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摄影比赛和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征文活动,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继续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为中小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开展校外法制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法制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有效地防止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四、试点预防犯罪工作,提升青少年法制教育内涵
为了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要让法制宣传走进社会,走进学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0年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1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为推动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我校将每年的12月份定为法制安全教育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全校开展了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重点开展了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充分利用班级板报、电子屏、学校广播站等渠道做好学习宣传活动,使师生做到知法、守法、护法,营造了宪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并精心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号召各班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开展一次“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法律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宪法日这天我们特邀请边门镇中心小学法制副校长、边门镇派出所副所长郭峰来到边门镇中心小学,为全校的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短剧表演,法律常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郭所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办案当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法律常识,给同学们敲醒了警钟。同时围绕现在很多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让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一现象在他们身边偶有发生,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他们通过这次讲座,知道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应对办法,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进行互动的时候,大家踊跃参加,用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校园欺凌时的场面,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和平和秩序,大家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还要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校在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营造了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也使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220__年的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了进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市教育局指示精神,以及《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我校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重要工作来抓。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家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2014年11月6日郭校长主持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成立了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及活动内容。学校利用每周四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交流法制教育经验体会,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为了配合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宣传力度,在学校门前悬挂“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横幅标语,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悬挂上名人画像及其格言,各种规范守则等,营造校园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夕会课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提高了对外来文化,各种犯罪违纪诱因的免疫力。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在此,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日”法制教育讲座,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班报活动;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主要工作:
1、利用11月6日教师例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出工作要求。
2、组织学习: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加大培养法制观念的力度。
3、宣传板报:学校开辟一个法制园地,采取板报等形式,以学生学法为内容、定期搞好法制宣传。
4、11月18日各班班主任还利用班会、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活动。
5、11月25日校园广播台做一次普法专题广播。
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向广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人人懂得学法、知法,做守法的小公民。
6、开展班队会活动。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娜以“法律助我成长”为主题的少先队法制教育活动。
7、法制讲座:12月2日学校举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8、12月5日各班以手抄报的形式把法律知识向同学展示。
9、12月9日__老师国旗下讲话“做一个守法小公民”
“12.4“法制宣传日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决心继续开展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上好法制课,利用各种薛传载体,搞好宣传,使广大师生不断增强意识,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3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以班主任工作为主线,通过班会、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栏及专家学者报告等形式,把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一、把法制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
学生入校伊始,我们就把校规校纪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严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各年级各班级将法制与安全作为学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利用班会、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并于今年10月份和所有学生签定了“安全协议书”。
二、开展专家讲座,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结合改革开放30年宣传教育,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法制、安全、健康成长”主题征文,引导学生反思自小学至今亲身体验到的教育巨变,增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自觉性。
我们于今年10月份,聘请老校友,南京军(!)师大学教授徐福庆专门回校做“人生成长”报告,徐教授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全体学生以启迪,坚定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三、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广开宣传渠道,新竹报、校广报站开辟了专门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栏目,学校宣传栏期期都张贴法制与安全内容。
结合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又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法制与安全检查,对管制刀具、非法音像、书刊,对教室、宿舍内的用电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集中整治。
“依法治校、以德治教”,通过我们的工作,全校学生法制意识强、依法行事观念浓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获得积极进展。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4为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我们努力做到经常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通过扎实而有效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学生的基础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明行为习惯得到基本养成,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得到了及时的预防和矫治。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在法制教育中,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负总责,抓好法制教育制度的制定、健全和贯彻实施。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做好各项具体的安排、组织和教育工作,班主任等其他老师工作者充分认识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少先队等各方面,形成了法制教育的合力,通过共同探讨,统一思想,确保了法制教育的一致性。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通过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培训,通过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广大教职工增强了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现象,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帮助教师确立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的意识,加强帮教转化工作。在工作中多给后进生一份理解、一份关心、一份爱护,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转化环境。
三、学生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出现了护法典型
我们先后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宪法》、《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已步入法制化轨道,我们要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同时,利用课堂教育,配合重大节日、活动和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特别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见义勇为的观念开始树立,出现了护法典型。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立体化教育
积极组织对学生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家庭开展各种学法活动,充分发挥好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校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图片展示让每个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两法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学生听课后,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我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晨会、班会活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总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不断努力,扎实开展具体工作,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以提高工作的实效,确保我校的违法犯罪率为零,争创平安学校。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5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为响应上级活动通知,做好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校根据学校实际,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制定一系列活动方案,并践之以行,力求有效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家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认真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成立了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及活动内容。学校利用每周一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交流法制教育经验体会,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关键词】法制教育 路径依赖 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
一 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
路径依赖原指技术变迁过程中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也就是说,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会由于某些先占优势而具有收益递增、不断强化的趋势。反之,一种较其他技术更优良的技术很可能由于晚人一步而步步皆晚。路径依赖描述了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个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近年来,关于学校法制教育的文章很多,大家都认识到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纷纷提出一些意见、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要制定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设置法制副校长,专职或兼职法律顾问,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建立学校法制教育的骨干队伍。第二,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形式,如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法制讲座、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到监狱或看守所参观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学校要规范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第四,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全方位的法制教育规模。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基本都是沿用这一模式,但是,不断涌现的学生权益受侵害事件甚至戮师案的发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在这一惯用模式下的效果。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 打破学校法制教育的路径依赖的途径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都是学校应国家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从1985年“一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已实施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这种自上而下的学校法制教育模式下,对我国学校的法制教育提供了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但是由于办学经费、学生素质、人力物力等原因,学校在法制教育上的效用函数和政府的效用函数不同,使得法制教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数据报表,满足于开几次大会,搞几次活动,违法犯罪率的多少的统计,对法制教育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出现明知这样的法制教育模式不好但还是年年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现象出现,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让学校、家庭和学生在法制教育中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提高法制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效用。
1.理性看待现行的法制教育模式
目前,一些学校聘请司法人员当“法制副校长”或集中为学生做法制讲座(报告),这已成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而这些法制报告或讲座大多是介绍一些本地区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受聘担任“法制副校长”或讲授法制课的人员无疑是精通法律业务的骨干,但他们缺少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职业的原因,他们接触到的都是“青少年犯罪”或“未成年人犯罪”这类案件,以至于把法制教育的目的定位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这是职业惯性使然。但我们应认识到,学校法制教育的对象不是潜在的犯罪的人,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青少年学生。当前,在学校里,真正发生凶案、命案的毕竟属于少数,而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倚强凌弱等校园事件较普遍存在,这些案件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法制教育不是“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有的学校还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们亲自担任罪犯、法官、检察官等角色,借助直观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威严。这样的法制教育被认为是紧贴实际而被普遍采用。然而许多学校的老师并不熟悉真正的法庭运作,让他们来组织一场模拟法庭不现实。所以,模拟法庭这种形式实际使用得很少,常常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有人提议要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这种方法看似可行,但是,组织学生出去要考虑学生的安全、经费、课时安排以及法庭的联系,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花费如此多的成本是否值得?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的学校根本不愿意或没能力带学生外出旁听。大家所推崇的法制教育形式难以发挥其作用。
诚然,法制教育对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就如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全民健身运动并非仅仅为预防恶瘟重疾,而更多的是为了强健体魄、振奋精神,并享受健康向上的生活一样,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不应是学校法制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法制教育还应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将来要做一个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塑造并享受其中的法治文化,就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制素质,包括法治认知水平和相关行为素质两个方面。
而这样一种法制素质是指向全体社会成员——并非只有违法犯罪行为或有这种倾向的成员的。法制“教育”中的“教”侧重于传授,侧重于说教、教诲,解决的是否明白的问题;而“育”侧重于实践,侧重于具体的训练、行为的培养、矫正以及品质的养成。学校法制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更要让学生把“知道”的内容落实到行动中,注重“育”应更胜于“教”。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伴随他(她)所进行的学校活动过程的始终。学校应在学科教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
2.正确处理违纪与违法的关系,注重学校的组织纪律教育
一个人的违法行为可能是在瞬间发生的,但违法动机、违法心理的形成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量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违纪或违规。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违反学校纪律开始的。探究未成年罪犯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在学校就是“问题学生”,迟到、早退、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违反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法制教育的基石还是纪律教育和规范教育。
在组织纪律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在瑞士,小学低年级时,瑞士的老师就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护环境教育,但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具体教他们怎么过马路;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如何帮助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文明举止等。这种易学又有实用性的教育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性地抓住时机进行实例和情景教育,尤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纪律、规则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规则意识教育和守规则行为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班会和法制课上的常态组织纪律教育和平日里对具体学生的即时性、针对性指导,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全面的社会行为教育、引导,形成点、线、网、面全方位的规则教育、培养体系。在班会上,通过对班规班纪的集体民主制定、完善、施行情况的总结等,对学生适当加以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确各自在这个班级小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后果,并把这些班内规则主动内化为自身的纪律理念。在班规班纪执行过程中培养出遵规守纪的良好班风,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意识和对别人权益的尊重意识,并养成按规则对待事情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习惯和技能。在平时,注意发现学生有违班规校纪的(尤其是习惯性的和有意识的)不良行为,及时调查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启发,并给予行为指导和矫正。
3.重视在职教师的法制教育
当前,不少学校把法制教育仅限定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忽略了对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师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尚不能完全适应对学生法制教育的需要。贵阳六中的孟超案、“杨不管”现象到教师直接侵害学生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大家都明白是一些教师的不懂法或知法犯法,教师也需要加强法制教育。现实中每年教师也确实有学法任务,但都是自学形式,试卷和答案一起发,认真点的老师自己抄,不认真的让学生代抄,抄过之后都不知学的是什么法,反正分数是学校给的,都能过关,学好学差一个样,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变成了摆设。大家都知道法制教育重在渗透,要把法制教育常态化。法制教育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科任教师都有法制教育的任务,班主任也可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法制教育,但是一个经常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的教师,如何能给学生树立一个“知法、守法、敬法”的形象呢?
对于学生来讲,法制教育重在“积”和“防”上。“积”就是积累美德,古人云:“积善成德”,人的美德和良好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达到能够自律程度才能逐渐形成。“防”就是防微杜渐,在积累美德的同时还要预防和消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俗话说:“蠹众木折”。对于一个人来说,接受不良思想和行为多了,人就要变坏。教师的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
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教师的学法实效,健全对教师学法效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在将学法效果的评定(分)权下放给学校的同时,可采用抽查、面试等方式,检查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对于考核不合格,或在教育教学工作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教师,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在学法用法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要依法给予奖励。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激励教师主动学法用法,做好学生法制意识教育的表率。教师也只有在知法、守法中得到实惠,也才愿意守法、护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形成守法、护法的意识,将教育转化成自觉行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的提高。要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效用,必须打破传统法制教育的路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其对学校组织纪律的教育着手,注重学生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苗琰.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基本法律素质。
首先,让学生了解教材基本内容和知识,初中思品法律常识主要讲学法用法、权利与义务、法律与社会三大板块。通过学习需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等;学生要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有良好的法律素养,能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教材本身由许多法律及教育专家编写,其内容很条理,很专业,很有说服力,应当夯实课本知识,借教材案例梳理知识,使知识点更加浅显易懂。比如,《财产留给谁》一课中,王教授遗产分配一例,设问:“假如你是法官,对此案会作出什么样的裁决?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是什么?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在讨论中,问题解决的同时基本知识点得到深入理解。再如,讲受教育权时,小梅爸爸让小梅辍学的事例,设问: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学生在想办法时,也得到了“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或被他人剥夺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的结论。作为教师应当把教材内容深入渗透到课堂中,这样才能夯实基础。
二、结合时事资料,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我谆谆善诱,列举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讲“遗产的分配”时,以明星侯耀华遗产分配案为例,学生分组讨论“遗产包括哪些;遗产继承人有哪些;分配原则是什么;遗产如何分配等问题。”在分组讨论学习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相互竞争,争先恐后,积极参与,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讲“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一课时,列举了马加爵的案例,提出问题“此事对被害人和马加爵本人造成怎样的伤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谈谈此桩案例如何避免。”学生在思考回答此问题过程中明白不仅要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还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如果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运用“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并提出问题:“此案中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为什么消费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学生得以具体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具体运用。通过这些案例,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守法、护法,逐步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升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