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心理疏导的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疏导的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疏导的流程

第1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士;核心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87-01

肿瘤内科护士是专科护士的一个分支,面对的是特殊群体――癌症病人,故要求护士具有其他专科护士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独特的核心能力,即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能力、职业防护能力、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能力。

1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能力

癌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1],治愈率低,这类患者一经确诊,常常产生严重的心理反应,恐惧、焦虑,万念俱灰,不思茶饭。在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化疗反应,效果的不确定性和癌痛的折磨,患者缺乏乐观态度,丧失治疗信心,而拒绝治疗甚至有自杀倾向。需要护士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完成对癌症的心理适应过程,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护士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沟通技巧,在病人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有研究显示良好的沟通能帮助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例如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化疗反应而拒绝治疗时护士会用理解和关切的语言说服病人,讲述生命的价值,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也可把好转治愈的患者介绍给病人,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命意愿。

2 具有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肿瘤科护士服务对象是癌症病人,年龄各异,病情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焦虑、忧郁直接影响护士情绪,患者的痛苦表情无助的眼神年轻患者的死亡等恶性刺激严重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另有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剂,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之间缺乏选择,护士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形成潜在的身体危害[2],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月经不调,畸胎脱发,自然流产率高等职业危害风险,护士应具备抵御职业风险的能力,学会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劳逸结合,自我放松,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工作环境。在配制化疗药物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配置流程,掌握各种剂型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防止化疗药物外溢致空气污染,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有报导只有聚氯乙烯手套对抗癌药物有防护作用。

3 能够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方法

肿瘤内科病人多以静脉化疗为主,化疗药物外渗是最常见的护理风险,故肿瘤科护士必须掌握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和药物外渗防治知识。首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报导药物外渗与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关。认真评估患者血管,静脉输液时选择粗直的血管,掌握好深静脉置管技术,深静脉置管输液在预防药物外渗方面的安全性已得到肯定。认真执行化疗药物应用流程,一旦外渗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局部封闭、理疗、中药外敷等。

肿瘤内科护士作为特定的岗位,有其较高的能力要求,护士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临床工作需要,努力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参加各种学习班、小讲座,不断接受新理论、新技能。做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肿瘤科护士,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质量[3]。

参考文献

[1] 赵东旭.癌症病人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指导. 中国中医药,2010.8(22): 80

第2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学长制 艺术生 班级建设 朋辈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02

艺术院校学生班级建设缺乏与艺术生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促成了部分艺术生适应困难化、学习烦躁化、交往矛盾化、认知片面化、情感随意化、个性自我化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针对高等学校艺术生不断扩招的现状,辅导员及班主任仅能完成对于学生的行政管理,对于艺术生心理上的需求和指导匮乏。在艺术新生中引进学长制,通过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心理素质好、成绩优秀、有学生工作能力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培训,命名为疏导员,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新生提供心理上帮扶、指导、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合理规划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尽早确立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排除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学长制在艺术生中开展了三年,反响良好,为了更好的发展心理学长制,面向疏导员及预疏导员,进行了心理测试与自编问卷调查,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1 筛选工作:对参与疏导员的学生进行全面和严格的筛选

首先,考虑到疏导员对于课余时间的要求以及对于新生班级的榜样作用,所以对参与疏导员的学生的成绩有严格规定,必须成绩排名专业前30%才具备选拔资格;其次,优先考虑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同学,对遴选的疏导员进行无领导小组面试,主要考察疏导员所必需的语言表达、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心理素质。

对筛选出来的疏导员候选人(预疏导员)进行了自我和谐量表(SC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以及安全感量表(SQ)的测试,分发问卷53份,前两个测试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为98.1%,安全感测试回收问卷51份,有效率为96.2%,结果预疏导员的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和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常模水平,各因子得分也高于常模水平,并存在显著差异,排除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可见规范面试与筛选对于疏导员素质保障起到了必要作用。

2 岗前培训:采取团体辅导方式对预疏导员进行系统培训

疏导员是在新生入校时配备到每个新生班级中,协助辅导员、班主任,从心理方面开展工作,所以培训侧重点在于提高疏导员的朋辈辅导能力和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利用了两个整天,对预疏导员进行培训,见附表。

附表1 疏导员培训方案

[[模块\&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堂形式\&学时\&班级

建设\&1.促进新生入校后尽快融入班集体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团体

3.形成团体规范,促进团体凝聚力

4.学以致用,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工作\&构建小组、规章

破冰游戏、自画像

运送核物质、七巧板

祝福与告别\&拓展练习

讨论体验

团队协作分享 \&8\&朋辈

辅导\&增强个人朋辈辅导的能力

2.学会感恩生命,积极乐观思维

3.增强对自我与不同性格的了解

4.了解与应对新生各种心理问题\&盲行、生命线

脑力大碰撞

模拟咨询

个案分享\&体验

讨论

角色扮演

分享\&8\&课后

思考\&1.了解不同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2.清晰自己的工作内容及要求\&编剧、排练准备

采访往届疏导员\&情景剧

调查、体验\&8\&]

]

3 工作机制与效果:自编疏导员角色定位问卷,有针对性地了解开展情况

自编疏导员角色定位问卷,对53位预疏导员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疏导员的工作功能、工作范围、工作的要求等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100%。同时访谈了40位在职疏导员,其中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92.5%,调查结果显示,疏导员与预疏导员部分观念有所传承,但是实际开展工作让疏导员在某些工作理念上有所不同。

3.1 疏导员动机调查

100%的疏导员认为之前疏导员对自己帮助很大,因此希望自己做疏导员,为师弟师妹们服务,把曾经得到的帮助传承给下一届的,84.91%的预疏导员也这样认为。疏导员及预疏导员都对测评可以加分,让自己去成长这两项的认同度很大,可见大学生在学校还是非常重视自我成长和外界肯定,各选项上疏导员与预疏导员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3.2 疏导员重要性调查

62.16%的疏导员认为疏导员对于新生班级非常重要,94.59%的疏导员认为很重要,对于预疏导员而言,66.04%的预疏导员认为非常重要,100%的疏导员认为很重要,所以疏导员的重要性的认同度是很大的,且不存在显著差异。

疏导员影响力调查显示:5.4%疏导员认为疏导员影响力仅存在于新生班级心理委员任命之前,24.3%的认为影响力持续一个学期,21.6%认为影响力持续一个学年,18.9%认为影响力持续大学四年,甚至有46.0%认为影响力持续到大学毕业之后,可见从新生阶段就进入的学长对该班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持久的,就疏导员的影响力上,预疏导员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3.3 疏导员的功能与作用调查

疏导员认为首先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接着是协助辅导员、助班处理班级事务,促进班集体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扰。预疏导员在班级建设和心理支持上的侧重与疏导员不同,但未有显著差异。

就疏导员作用而言,疏导员认为实际工作中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构建班集体的效果突出,紧接着是解决个人困惑、拓展人际交流,专业入门指导。对于预疏导员,100%认同促进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在构建班集体与拓展人际上与疏导员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预疏导员还没有开展实际工作,未充分重视到从整体上把握班级的状态和班级互动。

73.0% 的疏导员认为与新生的沟通频率为每周1-2次,73.6%的预疏导员认为与新生的沟通频率应为每周1-2次,这对于之后疏导员的工作开展规范性起到了指导作用。

3.4 新生心理问题调查

疏导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表明,艺术类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依次为专业迷茫、人际关系、情感、性格、学业、生活、健康,预疏导员预测类似,但在情感问题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3.5 工作方式调查

疏导员和预疏导员,都认为越普遍性的方式越受欢迎,疏导员的首选是个别谈心,而后依次排序为班级活动,生活关心,提供专业帮助,团体辅导,推荐书籍。预疏导员在团体辅导、专业帮助上的重视度与疏导员出现了差异,在个别谈心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3.6 疏导员素质调查

对于疏导员通过哪些手段影响新生,依次认为是心态、能力、特长、学习、口才、外形,预疏导员在学习上的重视度与疏导员存在差异,在外形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如何做好新生工作,疏导员认为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耐心,其次是乐观积极的态度,管理能力,理解能力,对于善良这个选项,预疏导员与疏导员之间存在差异。

就疏导员能力要求的调查显示,就班级建设而言,疏导员与预疏导员排序为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调控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重视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朋辈辅导能力上,疏导员100%认同沟通能力,接下来是倾听能力、组织能力与共情能力,预疏导员在沟通能力与公情能力上与疏导员存在差异。

对于疏导员需要提高那些方面能力而言,疏导员比预疏导员更加重视时间管理能力,存在差异。

3.7 工作形式调查

根据疏导员工作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即时交流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如电话、面谈和QQ,电话因具备随时性与便利性,被所有的疏导员所接受,而微信、微博、邮件等形式则因为非及时反馈,利用率会降低,但是微信这个新生事物在预疏导员中接纳度在增加,所以沟通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更新。

4 工作展望: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心理学长制在新生班级中的应用

4.1 疏导员作为学长制的实践,成效斐然

辅导员与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从行政上管理班级,在新生班级中引进学长,主要是为班级氛围及个体成长服务,其重要性为疏导员及预疏导员广泛认同。疏导员的工作具有传承性,在三年的实践中发现,疏导员以学长的身份进驻新生班级,其阳光的形象,沟通能力及温暖的关怀,如一道和煦的阳光照进新生的心里,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新生,以至于当新生变成老生后,希望成为疏导员,将得到的关心与指引传承下去。疏导员的影响具备持有性,疏导员在新生班级不仅仅是完成一份工作,而且也在工作中获得了自我成长与价值,所以在新生变成老生之后,依然会对班级成员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4.2 团体辅导作为疏导员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工作开展

疏导员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班级同学间交流,促进班集体建立,刚进入一个新团体时,如何更好地融入班级,进入班级开展活动,促进班级成员间的良性互动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采取团体辅导形式进行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参照性,疏导员通过亲身体验,熟悉了团体辅导的流程与注意点,也锻炼疏导员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通过深切体会团体辅导对于班级建设、人际沟通的效果,从而认同以团体的方式去构建新生班级,促进新生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4.3 加强朋辈辅导能力有利于疏导员工作的深入

疏导员工作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工作中给予专业的支持与指导。疏导员工作的另一方面是促进班级中每个个体的成长,这需要在朋辈辅导能力上,不断提高疏导员倾听和沟通能力;在朋辈辅导内容上,就学生很容易出现的专业迷茫、人际关系、情感、性格等心理上开展相应的主题培训或工作坊,在疏导员的工作困难上,给予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指导;在朋辈辅导的交流手段上,给予更多更新媒体交流手段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晴.关于艺术院校推行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若干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90-91.

[2]蒋春艳,陈国清.基于伙伴教育的“学长制”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162-163.

[3]张继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3,(26):92-94.

作者简介:林媛(1982-),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广东广州 510642

第3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  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护理

        妇产科手术对患者今后的生理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身体恢复、防止并发症、重建信心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备受关注,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的妇产科手术患者200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年龄45.6岁。20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67例,良性肿瘤患者82例。其余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6例,尖锐湿疣患者8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27例。将上述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术前特征  在身体特征方面,妇产科手术中老年患者占据相当比重,需要注意患者并发症的控制。200例患者中术前并发症23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糖尿病6例,贫血3例,肝功能异常9例(含一过性反应)。

        在心理特征方面,通过访谈和观察可以看出,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担忧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心理主要来自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特别是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患者害怕手术过程过于痛苦或是疾病危及生命。担忧心理多涉及手术及术后的中长期影响,如手术后的疼痛和麻醉反应、后续治疗、术后生理功能变化。紧张心理尤其反应在即将手术之前,如手术前一两天,患者会产生种种猜测,血压、心率上升,甚至失眠。

        1.3  护理方法  依据患者手术前的特征,观察组的护理方法采用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对照组则继续手术的常规护理。

        1.3.1  术前护理  ①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认真调查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确定手术方案。②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手术和麻醉的方式,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使患者充分认识手术的过程和安全保障,消除恐惧心理。③在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夕,医护人员应增加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关心患者、体贴患者,针对患者提出的疑虑,为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指导患者术后如何尽快恢复身体,介绍成功经验等,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手术时间确定后,医护人员实施系统性的术前准备,包括查阅病史和各项检查报告,分析手术流程,和患者与家属展开交流,使其积极配合。

第4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心理 教育 策略 技巧 环境 活动

在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角色,这为班主任提供了许多接触、观察学生,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机会,也增加了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难度,本文试从班级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如何发挥角色优势,开展好心理辅导,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美国心理学家班尼在其所著《教育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所言,班级学生是“为着学习的目标或目的而集中到一起的”。班级组织的功能在“育人”,其目标是指向组织自身内部成员的成长发展。因此,我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不搞简单的说教,而是沟通、疏导、因势利导,指导给学生一种看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具体实施策略和技巧:

一、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反映于人脑之中、对人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个体生活环境。班级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及影响学生心理的班级物质环境等。创设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良好心理环境必须通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来实现。

第一,确立一个合乎学生实际的班集体建设目标。目标是团结学生的旗帜。比如:友爱、文明、和谐。这一目标是针对初一新生互不了解、尝试沟通时所定。争夺优秀锦旗,这一目标是在初一的第二学期学生基本稳定后,为激起学生集体荣誉感所定。

第二,集思广益,由学生讨论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制订班规的流程、班规力度等,并设立监督员监督执行。

第三,发扬民主,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一个有活力的、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能起带头作用的班委会。选出后要及时监督,定时总结,促使其不断进步。

第四,开展一系列的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心理经验。如参加义务劳动、辩论赛,体育竞赛、趣味知识竞赛活动等。

比如,到操场清理杂草,安排男女搭配,分组分工,比赛效率,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开展“好的风气是自律还是他律”辩论会,让学生自己认识班级纪律的重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参加拔河比赛,既培养团结精神、合作精神,又增加了集体荣誉感。

在上述的班级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始终体现“民主、平等、团结、合作、进取”的精神,倡导一种只有公开的竞争、没有暗中的计较,敢于创新、勇于面对挫折失败、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勤奋上进、互助友爱的舆论风气,使班级呈现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主题活动,进行系统的心理教育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举办富有实际意义的主题班会。如学习方法大家谈、我的梦想、我的荣辱观等。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主题班会“欣赏我自己”,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肯定、欣赏自己的方法,还学会了接纳和欣赏同学的方法,并使学生体验到被同学欣赏的快乐。如主题班会“心灵的沟通”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采用孩子与家长相互书信交流的形式,促进双方的了解沟通,促使学生感受父

母之爱,理解父母之心,以情感的力量激励学生努力拼搏。

三、加强班级个别心理疏导的探索

班主任个别心理疏导,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最直接、最经常的途径,即班主任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一对一地沟通,找同学促膝谈心,进行个别疏导,坚持阅读学生的周记,将周记作为观察学生心态的窗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和教育等。

例如:常常有学生顶撞老师,老师们一般把这种情况视为学生品质问题、思想道德问题。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其实有很多学生是由于情绪等其他原因所致,换个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就会发现并不能一概而论。通过谈话和疏导,指导学生合理控制情绪,顶撞问题很容易解决。

有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一到复习阶段就开始浮躁焦虑,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告诉学生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只要合理调整,慢慢地平静下来,就能进入状态,如果适

度,还可以促使发挥高水平。

四、对家长心理疏导

家长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家庭督导片面,家长承受力差,情绪失调,这会对学生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初中生正值“身心剧变”时期,开始要求独立自由,挣脱对双亲的依赖;而父母却觉得孩子不听话了、自作主张、自以为是,采取简单粗暴、严厉训斥的方式对待他们,使孩子产生厌恶和反抗情绪,使矛盾更加尖锐激化。有许多学生与父母或某一方性情不和,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冲父母发泄;有的拼命压制自己强忍怨气,但又感到很压抑。

因此,班主任可通过多种形式诸如书信沟通、个别指导、家庭访问等既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又对家长自身的心理修养予以疏导,达到班级心理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协调统一。

总之,作为教育者,不但要教好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而要育好人,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既拥有健壮的体魄、广博的学识,又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把未成年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代新人。

参考资料:

《教育社会心理学》 班尼

第5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1.个人原因导致医护人员早逝的伦理学问题

1.1 过劳猝死

医院是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公共场所,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医护人员必须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加之饮食及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其生理周期被打乱,易使机体内环境失衡。医护人员长期的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加上工作中的责任压力和精神压力,疲劳的慢性积累导致了机体的过劳损伤,当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可能发生猝死。

1.2职业暴露

由于职业原因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其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医护人员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的各种化学消毒剂或手术时接触的麻醉气体,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损害;因为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还要接触各种电子仪器,会遭受电离辐射甚至放射线辐射的危险。各种致病因素累积加上职业紧张、工作劳累等,造成医护人员免疫力下降,长期下来,一些医护人员年纪轻轻就患上各种顽症,随时有可能夺去他们的生命。

1.3抑郁自杀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大,80%医务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50%的医务人员具有消极情绪,约30%的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

题。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承载着包括躯体疾病、生物钟紊乱、心理卫生水平低下、医患矛盾突出、病人死亡等众多压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工作倦怠加上应对一些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部分医护人员常常会感觉身心疲惫。在高应激状态下,个体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则为普通人群的2倍。⑴个别医护人员因心理抑郁长期得不到疏导,且个体心理认知存在着缺陷,可能会走上轻生的道路。

2.社会原因导致医护人员早逝的伦理学问题

2.1 袭医杀医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多元化和高标准化,患者对医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髙,信任度却逐渐降低,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双方的认知偏差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医疗行为的失败或侵害,是造成患者侵犯行为的唤起性因素。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备受媒体的关注。近年来医患信任出现危机,医患关系严重恶化,医患矛盾愈演愈烈,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

2.2工伤意外

随着国内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频繁流动,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层出不穷。一旦发生突发意外、群体性事件,医护人员在急救领域就应当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由于急救时间十分宝贵,事关患者性命,这就要求医疗救护系统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急救的需要、家属的催促、路况的复杂加之超速、违规行驶等,造成医护人员伤亡的事件也并不鲜见。另外,医护人员上下班途中遭遇车祸、意外而造成身亡的也时有发生。

3.医护人员非正常年龄早逝的伦理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从管理机制上有意识地防止过度疲劳,医院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量调整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对于工作任务比较重的科室,应加派人手,合理分配人力。对待科室人员尽可能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心理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疏导,尽量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劳程度。组织医护人员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休闲、放松的体验活动,对有休息诉求的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

3.2 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暴露

院领导应髙度重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所承受的职业风险,合理设计操作流程,改善医疗操作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完善的防护工具和设施。建立职业暴露上报系统,简化上报流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予以心理疏导工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职工每年常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观察医护人员的健康指标。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医护人员从心理上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并从行动上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降低职业暴露的机率。

3.3 改善待遇、减轻压力,提供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心理健康

在分配制度上向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倾斜,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心理上的不公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临床的人员配置,缓解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的状况。在分析和处理医疗纠纷时,既要加强对当事人的教育和培训,也应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担当和保护。建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尤其在医护人员遭受心理创伤时能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3.4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及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患关系

第6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大批量;对策;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68-1

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提高到了六级,表明正在发生全球性流感大流行[1]。截至2009年10月28日,中国内地病例数量也已达42009例,死亡4例[1]。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1]。我院于2009年11月2日―2010年4月28按上级要求共完成3970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任务。在短时间内大批量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院启动了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接种任务,现将接种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2日―2010年4月28日共为适宜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3970例,男性1900人(占48%),女性2070人(占52%),年龄范围3-70岁。成人662例,少年及儿童3308例。受种者中有79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78人为轻微反应,有一名经留观4小时后出院。

2方法

2.1接种点设置

临时接种点应具备与接种对象数量相适应的疫苗储存、疫苗接种基本条件。候种区域、接种区域以及留观区域相对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学校等应种人员较多的临时接种点,设在一楼,避免拥挤。候种区域、接种区域以及留观区域宽敞、明亮、通风、清洁,配备救护车和急救设施及急救药品等。接种区和留观区还应配备观察床和相应急救设施和药品。同时报告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指导、查验。接种前2小时内要进行接种场地消毒,接种后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进行处理。

2.2接种点人员的配备及组织管理

起动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预案,成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急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院内及接种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培训、预防接种工作宣传动员、督导检查、制订接种流程等。接种点根据接种对象的数量配备足够的医务人员(有预防接种上岗证),接种区和留观区各应配备一名急救医生和一名护士。

3健康教育

设立咨询处,由4名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接待受种者、向受种者解读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和接种知情同意书,严格筛查禁忌症,做好接种登记;接种医生负责核对接种知情同意书并提供接种服务。在接种后向受种者告知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急救医生和护士负责应对现场发生的不良反应。

4效果

我院成功接种了3970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任务,有78名受种者出现局部疼痛、头疼、头晕、心悸等轻微症状,1小时后恢复正常。有1名受种者出现咽喉疼痛、腹痛、口干、胸闷,呼吸困难,立即予以抗过敏、吸氧等处理,住院留观4小时后出院,1周后随访受种人群均无不良反应。

5体会

优化接种组织流程是保证完成大批量疫苗接种的关键。预防接种疫苗包含着一个接种护理的流程,各环节的合理有序安排直接影响接种质量。舒适温馨的接种环境是顺利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的前提,实施细致的健康筛查,以发现禁忌症,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反生。接种工作人员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精湛的操作技术,熟悉各种反应的处理原则,严格按照要求实施接种。做好接种后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因此,保证了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大批量的疫苗接种任务。

参考文献

[1] 甘志远.南宁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不良反应情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1,(11):856-857.

[2] 张琼.甲型H1N1流感接种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5(10):

第7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 社区o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57~80岁,平均(62.8±10.8)岁。观察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56~79岁,平均(63.8±12.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之间一般资料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制定护理流程,按照护理流程进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接受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具体如下:①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接受护理的对象,需要建立有效的档案,详细记录高血压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既往病史、治疗现状和预后等,结合具体情况,完善高血压护理干预计划,使其作为有效的辅导方案。②已建立档案的慢性病患者采取预约门诊服务:随着临床护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门诊预约服务成为重点所在,根据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的要求,要严格执行护理流程的规范性。主要先从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签约,然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我院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预约门诊服务模式,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就医和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血压及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指标均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不仅能提升护理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③健康教育:通过定期检查的形式向患者发放健康资料,定期开展不同高血压社区的专题讲座活动,为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为直观的了解,社区可以采用看录像的形式,及时对患者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要贴近患者的日常生活,主要涉及诱导性因素、注意事项、临床表现和如何合理应用血压仪器测量血压等。在护理过程中只有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护理。④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的心理素质比较低,情绪很容易激动,甚至会诱发高血压。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要长期接受治疗,因此部分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治疗依从性差,需要适当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通过和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之后,患者能了解负面情绪对高血压升高的危害性,此外要向患者说明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⑤饮食和运动护理:在社区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胆固醇的食物,及时补充患者的营养需求。此外有效的运动能强化患者的自身身体素质,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能提升自身身体素质。⑥预后护理:社区护士需要督促患者对自身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便于检查是否存在并发症的情况,进而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不存在不良反应。②有效:病情得到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③无效: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其他不良炎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结果

对照组有效28例,护理总有效率65.1%,观察组有效38例,护理总有效率86.4%,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在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的发生概率比较高,处于各类疾病的首位,其发病和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遗传、生活和心理等,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由于高血压多数为老年患者,受到自身身体素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生活质量比较低,很多不良习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后,会导致血压无法控制。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考虑到社区护理的整体化要求。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生活质量不仅是物质水平的满足,同时也包括精神状态和心理方面等,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后,患者的病情越发严重。

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改正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指导,部分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自身综合能力不足,需要家属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饮食方式和锻炼计划,让患者按照计划进行,家属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进而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需要医护人员对其引起重视,从不同的角度人手,考虑到已有饮食习惯和锻炼方式的具体变化,将具体护理举措落实到实践中。系统、有效的引导对预后恢复有重要的影响,社区护理人员要对每一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按照个性化差异,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第8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目的通过加强结核病门诊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使患者满意,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有利于结核疫情的防控。方法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协助医生展开用药指导,严格落实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优化就诊流程,做好环境、设施、设备的维护及患者的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结果保证了患者就诊顺利和患者的安全,患者较满意。结论在结核病门诊加强护理管理,可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诊流程和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时还可通过引导有序就诊,缩短等候时间,有利于结核病的防控。

关键词:

结核病门诊;护理管理;实践与体会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是目前所有成人传染性疾病的首要死因[1]。结核病门诊是承担结核患者完成结核病全程治疗的主要场所,每日接待就诊患者几百人,且有相当一部分为多次前来就诊的患者。一方面,他们对医生、环境、就诊流程都很熟悉,少数患者总有不按规矩就诊的现象。另一方面,因结核病种特点导致患者脾气暴躁、易怒,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结核病门诊既有别于病房,又有别于其他综合门诊。尽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结核病的疫情控制仍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因此,作为结核病门诊的护理管理者既要做好接诊过程管理,又要重视患者教育及心理疏导。下面仅就几年来的结核病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1接诊过程管理

1.1护理人员的管理

门诊是窗口单位,既要求服务水平高又需服务态度好。同时,由于结核病患者多数经济困难,加之病情迁延不愈,长期反复用药而至经济困难加重,易导致情绪、心理异常,容易脾气暴躁、易怒。因此,在护理服务方面,应有更高要求。

1.2环境布局

为就诊患者提供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注重诊室的通风与消毒,才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洁净。

1.3设施设备

1.3.1日常设施的维护

是保证顺利就诊的必要条件,如检验自助取单机的维护及故障处理等,一旦出现故障,简单问题,及时处理;复杂问题,及时联系信息中心予以解决。

1.3.2抢救设施的维护

本区域内,除了备有抢救车以外,在诊室内还应备有功能带(氧气终端和负压吸引),以保证重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急需使用。

1.4患者安全

1.4.1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细心观察

导诊护士的职责,除要引导患者有序就诊以外,还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和评估,包括:面色、呼吸动度及频率、营养状况、活动情况等。对于病情较重者、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精神疾患者等都要给予优先照顾。

1.4.2护士应具有一定经验

对突发病情变化者,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能配合医生立即抢救。年内发生3例患者取血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均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另有两例重症患者,一例是在医生接诊时,突然倒地,护士立即与医生一起紧急送往急诊抢救,转危为安。另一例患者是来时就很危重,医生接诊后在做检查的途中突然加重,经短暂吸氧后,立即送往急诊抢救,待转入病房后,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1.4.3导诊护士应有鉴诊能力

对于危重症患者,通过评估后,对不适合看门诊的立即将其转入急诊,保证其得到及时救治,年内有10余例患者被直接送入急诊救治。

1.4.4加强安全管理

关键部位增设提示,前来就诊的患者或家属,有的步履蹒跚,需家属搀扶、有的拄拐、有的坐轮椅。因此,对这些人员护士要及时提醒,小心地滑;对于无陪伴的行动不便患者护士要主动协助缴费、送检等事宜;嘱咐推轮椅的家属不要离开患者,以免出现其他意外。另外,凡是有台阶的地方都要粘贴警示语,易滑的地方要放警示牌。

1.5优化就诊流程

1.5.1协调沟通,优化流程

与信息、挂号、物价、预约挂号等多部门沟通,深入了解和探讨网络系统的各步骤的关系,将预约挂号流程和患者计费-缴费流程分别进行优化,大大减少了患者各大楼之间不必要的往返,节省了宝贵的就医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在门诊区域停留的时间,这对于结核病门诊这一有传染性的区域,能尽早离开对患者、家属、职工都是有利的。

1.5.2对于外来标本的送检过程进行规范

特别是有胸水、腹水、活检组织的分枝杆菌培养、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等与结核相关的检查项目,有些医院尚未开展,需来我院检验或做病理会诊。为尽快完成送检过程,我们从接到家属前来咨询开始,做了周密的安排和引导,有效解决了家属带着标本到处询问的现象。

2消毒隔离指导及健康宣教

2.1消毒隔离指导

2.1.1对结核病患者的消毒隔离指导

进入公共区域,患者应戴口罩。告知其要讲究咳嗽礼仪,即咳嗽时不要对着他人,而且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将痰液血液吐在痰盒或纸巾里,再扔到黄色垃圾袋中。

2.1.2对患者家属的指导

因本区域内患者可能有痰菌阳性的,具有传染性。护士应指导家属正确佩戴好口罩,避免因佩戴不符合要求而影响隔离效果。

2.2健康宣教

2.2.1告诉患者注意事项

首先要告知患者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怎样做对他人有好处;治疗用药疗程及注意事项;应戒烟禁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合理进食;注意适当锻炼;保持良好心情;定期复查,有不适及时就诊。

2.2.2对家属的宣教

应协助患者坚持完成全疗程的治疗任务,包括监督服药;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对患者情绪上的理解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好消毒隔离与自身防护;出现咯血、气胸等并发症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3心理疏导

结核病患者常见不良心态有:(1)悲观、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些患者误以为肺结核是一种不治之症,造成思想负担,产生失望、悲观等不良情绪,最终导致不继续治疗。(2)担心婚姻与工作受阻的不良心理状态,身体消瘦等,缺少对生活的信心,婚姻受阻,在精神上产生负担。(3)顾虑经济状况与治疗困难的不良心理状态,由于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承担不起治疗费用,导致肺结核治疗不及时、延误治疗、中断治疗,进而使病情加重或是复发。(4)性格孤独有怪癖的不良心理状态,年老体弱病患由于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导致患者的性格产生改变。或突然对亲人产生不满、厌倦等暴躁情绪。(5)得了传染病,怕被别人鄙视,思想负担重,担心预后,怕影响学业等。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是体贴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的心情变得豁达、愉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2]。护士应能体谅患者的痛苦及不适,主动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再给予恰当的指导。

4用药指导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遵医嘱完成疗程,或临床治愈。但对于少数结核病患者来说,却很难坚持。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及家属知道必须规律用药,不能随意停药,必须完成全疗程,否则就会发展成难治性结核病,使结核杆菌耐药,即使应用昂贵的药品,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也难以根治[3]。通过讲解,让患者真正理解药物的耐药性可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4]。

5管理体会

5.1结核病门诊的护士不仅要技术全面,还要经验丰富

因病种所致,在就诊患者中包含有少数危重症患者。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复治患者一有不适,就希望找到原来的主治医生,这样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患者到急诊时,因有结核病,经鉴诊后被告知到结核病门诊就诊。因此,要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患者情况,视病情轻重安排就诊科室及次序。不可疏忽大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5.2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要到位

否则,会影响就诊进度,增加患者在门诊停留时间,使疾病传播与被感染风险增加。

5.3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不同患者进行宣教和指导。也可定期进行相对固定内容的讲解。我科现每月两次,大致固定4个主题内容由各科轮流介绍,已有半年时间,通过讲解和答疑,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部分疑虑,且增加了一些常识,效果较好。

5.4护理人员服务须热情,态度要认真

因有些结核病患者长期、反复用药,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情绪急躁易怒出现不满情绪。就诊时稍不如意,就有可能大发雷霆。因此,要求护士一定要把握好态度,多倾听,多理解。必要时给予安抚、解释,不可硬顶。

5.5护士的责任心与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在纷繁琐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因此,要求护士要主动、耐心帮他们解决,使就诊更顺畅、便捷。同时,还要在技术方面不断进步,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静脉取血、皮试等操作技术娴熟、精准。减少患者痛苦,尽快得到检验结果,尽早完成就诊离院。

作者:高佩凤 单位: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科

参考文献

[1]夏丽萍.中年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29-130.

[2]钟原.心理护理对肺结核病人辅助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下):7348.

第9篇:心理疏导的流程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of detail room nursing care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effect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ethods hospital in May 2014 - May 2015 period 160 cases were treated surgical patients, using random draw metho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ng room details care, analyzed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quipment management, equipment ready, Nurse with skill,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Keywords: operating room; details care; care and safety; quality of care

手术室护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好、做到位,尽可能规避护理风险,逐渐完善手术护理流程,确保手术室护理的质量。近年来,众多学者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让患者体会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3]。本次研究笔者为进一步完善手术护理流程,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和质量,对比分析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 发现细节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前提下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45.28±9.6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2例、骨科手术30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13例、神经外科手术3例;手术方式:传统手术45例、微创手术35例。干预组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0~74岁,平均44.82±10.6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0例、骨科手术31例、妇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神经外科手术4例;手术方式:传统手术43例、微创手术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主动积极有效沟通,进行健康教育(病情、手术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等),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评估患者皮肤、各项生理指标是否稳定,是否禁食禁饮;核对检查手术器械,确保手术所需器械齐全。另外,进入手术室后,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给予疏导,消除紧张和恐惧,告知患者手术重要性及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安抚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负面情绪所致的不利影响,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正确摆放,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协助其保持舒适的;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弹性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患者发生变化的摆放。手术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瞳孔等变化情况,积极主动询问患者麻醉时是否出现不适感。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注重保暖措施,确保其在温暖状况直至回到病房。输液前,热敷药物液体,保持合适的温度,一旦患者出现麻木等异常,则要对麻木部位进行按摩。另外,检查核对手术台物品,尤其是一次性物品,要及时处理,防止进入腹腔而进行二次手术;避免患者身体接触金属物品,在使用电凝、电刀等器械是要注意保护好电极板,确保电源安全,防止烧伤或者触电等不良事件发生。③术后护理:术后轻柔身体,把握搬运的和力度,防止触碰引流管;对于麻醉未苏醒患者,要给予侧卧、平卧,且头要偏转向一面,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正常流出。下肢手术患者要抬高和固定患肢,腹部手术患者给予左侧躺倒,确保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待回转病房后,亦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储存手术标本,做好登记和处理。术后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要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采用手术室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标准评分[4]从手术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4个方面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采用本院护理部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根据患者评分将其分为满意(>90分)、比较满意(70~90分)、一般满意(60~69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笔者将所得的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 P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质量

干预组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等特征,目前,手术室护理流程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严重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安全性,缺陷重者可导致患者伤残、功能障碍甚至死亡[2]。故手术室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医学界重点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5%(χ2=4.1026,P=0.0428),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命安全。围手术期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功能缺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家庭以及医院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5]。故消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质量,是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重点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