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迭起的情节。其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不很好懂但是言简意赅,很能传达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反映出有时如同口语,但是意味隽永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时的描写。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战时谢安的沉着和朝中大臣们的惊慌。还有,桓温伏甲设宴,广请朝士,想借机除去谢安、王坦之。王坦之惊恐万分,谢安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举例来说,管宁和华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园里翻土种菜,他们看到地上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动心,把黄金当作平常的瓦石一样的挥锄耕耘。华歆却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丢弃。
有一次,两人曾经共同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而过,十分热闹。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心慕虚荣,搁下书本,跑到门外去观看。于是管宁拿刀割断草席,分开而坐,向他说:「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华歆为了一时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
我觉得华歆不应为名和利所动心,他应该多学习管宁,不为名和利所动心。管宁就好象王戎,因为王戎的父亲王浑所曾经任官过的州郡,由于感激他的德义,怀念他的恩泽德惠,于是相偕的致送赙仪达数百万,此时王浑已死,故由他的儿子王戎所收,但王戎完全不接受,如果是华歆的话就却不是如此。
《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带表作品。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包括我也很喜欢。
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刘义庆。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六卷,三十六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很多吧!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片段,但词简意明,颇能表达人物的个性特点。淡淡的几笔,就能把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真是妙不可言啊!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朴素的散文,有的几乎如口语一般。在晋宋人的文章也颇具特色,因此一来使人们喜欢阅读,其中不少故事。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一定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从另一方面谈,《世说新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由于魏晋之际品评人物重视仪容辞采的风气较汉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凭只言片语和某个细节来论定一个人的优劣,或据此而援引这个人入官,如“雅量”记载王王旬做桓温的主簿,桓温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骑马冲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这种测验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从此得出是“公辅器”的结论,尤其荒唐。又“文学”篇王衍问阮修:“老庄与圣教同异?”阮回答说:“将无同。”王衍很赏识这“将无同”三个字,即请阮修为椽。这就是著名的“三语椽”的故事。这两个例子足证明当时重容止,言谈的风气之盛。
在虚无、厌世的思想基础上,魏晋士大夫都消极、颓废,或乖僻、放荡,时时流露出生死无常,叹老嗟伤的感慨,饮酒浇愁和养生服药,也成为一种风尚。《世说新语》从很多方面写下了这些内容。“任诞”篇说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言语”篇记桓温因见旧时种的柳树长大,哀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泪,即足以反映当时士大夫的没落、灰色的人生观。此外,《世说新语》还记叙了一些人的优良品质,如荀巨伯的重义轻生救护朋友,周处为民除害、勇于悔过等。全是有意义的小故事。对魏晋统治阶级的凶残、丑恶、奢侈等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可以为研究历史做参考。
《世说新语》是非常具有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且练习世说新语读后感的写作。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3《世说新语》是刘墉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秘籍,这本书他从孩子诞生前,父母该怎么决定教育的方法、规划孩子的未来,到孩子出事之后,如何跟孩子互动、开发孩子的潜能。在这本书里,他的一些独到的教育方法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以下是书中的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1、“虎姑婆”长什么样子?
记得小时候,我就听过“虎姑婆”的故事,当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人们总爱说“再不听话虎姑婆该来咬你手指了!”可是,你知道“虎姑婆”长什么样子吗?答案肯定不是一样的。作者说“为什么一个虎姑婆可以让我们从小孩时代记忆一辈子,而且每个人心里的虎姑婆都不一样,啃手指的声音可好像能在耳边响?答案很简单:因为想象!”
每个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都在呼吁我们要看书,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对书中的人物、事物、事件进行充分的想象,使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得到发挥。如果给我们一个虎姑婆的动画片,里面有个虎姑婆,还有虎姑婆啃手指的画面和声音,我们看过就知道:哦,原来虎姑婆那样啊,啃手指的声音是那样啊。就用不着想象了。什么都是现成的,那我们的思维与想象岂不是会越来越懒,就跟机器一样时间长不用就会生锈了。
所以,在想象力还没有生锈前,让我们多读读书吧!让它们快速的运转起来。
2、人生光明面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但是要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书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台北有一个由三位盲人组成的乐团,每个人都笑容满面。一个说他最幸运,因为他是后来才失明的,所以他看过世界时什么样子。另一个说他也幸运,因为虽然看不见东西,却能感觉光线,所以不算完全失明。第三个说他虽然从小就瞎了,可是也不错,因为反正不知道看得见是怎么样的,既然不曾拥有,也就不觉得失去了。说完,三个人就唱起歌来。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快乐呢?因为他们由正面看事,即使一般人看来是负面的,他们也有正面思考。还有两位高龄逝世的老人,其中过的很富裕的那位老太太,临终躺在病床上,对每个去探望的人怨,怨伤痛、怨丈夫早死。过得十分辛苦的老太太,却一直到死都感恩,说:“我真好命啊!丈夫早死,还能活到今天,而且儿孙都来看我,多好命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一个生活在总由负面看事的家庭,而另一个从小就长在宽容的环境。
所以,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如果对学生用正面的语气说话,教育他们从正面看事,譬如:孩子天凉没有关窗,不要说:“你想冻死啊?”或“为什么不把窗子关上?”而应该讲:“把窗子关上吧!免得着凉”。孩子爬到危险的地方,别喊:“你想摔死啊?”而说:“快点下来。”孩子考五十分,如果对他说:“你居然有一半不会,没有前途了!”换成“你能考五十分,表示还会一半,再加一点力,多十分,就及格了,试试看,下次考好一点。”收到的效果会是一样的吗?
让我们教学生从正面思考吧,总存感恩的心,总在失望中带有希望,总在跌倒时,想想休息一下,能跑得更快、飞的更高。我想这样正面思考的人生态度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所改变的!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4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眼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寺》。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王徽之因兴而行,又因兴而返,不为目的所羁绊,好似那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古人所说“不为外物所役”,王徽之做到了。目的是何物?是实质的,是人们所想达到无法理解了。的,可这个东西在王徽之眼里还不及那突发的诗兴来得重要。因兴而去,兴尽而归,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件事若是安排在赶了一夜路,已站在目的地门前的大前提下,这就让世俗里的人
古人尚不能解,那么放在现代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整天忙着挣钱的人们是不会白费力气做这件毫无实质收获的事。制定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不达目的善不罢休,这就是现今以物质至上的观点。但我们换个角度看,效率、结果固然重要,可我们真正获得的东西是从过程中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哭泣,有感动,有无奈,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品味了苦尽甘来,比起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浪漫得多。
而相较于王徽之那个时代,现今社会要复杂得多。金钱、权利、地位、荣誉,人们追求地更多,同时所羁绊的东西也会更多。人们被这些东西绑起来了,只能缩手缩脚的活于世中。
再说说如我一样的学生吧,对一个穷书生,一个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该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可有哪个学生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呢?种种外界因素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只为得到那一纸成绩单,可真正学到的又有多少东西呢?
学习变得不再单纯,强烈的目的性,它早已变得是面目全非了。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每个人都可以给它来上那么一下。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家长,老师,学校“齐心协力”下,成功的把学习死死的绑在了那单调的阿拉伯数字上。学习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他变得似乎与每个人都有关联,老师、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升学率,这些都与我们的学习紧紧相连。在我们身上背负得越多,最后的目的也就越重要,这就像是层层的堡垒,我们被它困住了。
那么何时我们的心灵与肉体才能得到释放?其实答案可以是:随时。我们虽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但生活与学习的心境是由自己支配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自我解放,在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快乐,那么即使不能做到王徽之那么洒脱,也可以让心灵得到休憩与释放。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得到也许不是满足,不得到也许并非就不能满足,是否自我感到满足,只有自己知道。放开心扉吧,让我们飞得更远。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5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讲述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流传的新鲜故事的一本书。那么何为层次?有钱或有权?现代人大多都这么认为。但真正有层次的人,他的层次感是从言行中表露出来的。
陈元方,出生在太丘长的家中,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人。7岁时,他在门外玩耍时,来了一个人,是他父亲的朋友,他是来赴约的。但当时他父亲陈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时赴约,而已经走了。朋友得知后很生气,甚至还心有怨言,骂了陈太丘。陈元方告诉他,赴约迟到是不讲信用,对着他的儿子辱骂他的父亲,是不讲礼,友人听后自觉很惭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却自顾进了家门,不再理睬他。
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欢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友人已经无礼,是应该说说他。但是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层次感,体现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说友人两句,叫他日后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训儿子了!相反,他用行动告诉了友人:你这是没有人会喜欢你的,包括小孩子。
层次,不是钱或权,也不是说出多么深奥的话,而是做出最有意义,却又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深奥,却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层次感,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敬佩。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谈话的《言语》。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口吃的邓艾,自称时便经常重复说“艾,艾……”这样难免被人拿来取笑。有一次晋文帝也和他开玩笑说:“你总是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啊?”邓艾没生气,也没尴尬,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只是一只凤。”他用楚国陆通比喻孔子的名言,来说明自己虽然常常连连说“艾,艾”,但和孔子那样只有一个“艾”罢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用自己热切的言辞和神态,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们的心中。……
邓艾虽口吃,但却不妨碍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达: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应该好好的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只凤,做一条龙。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这种语言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摘要:《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叙述语言接近口语的典范之作,本文主要对《世 说新语》中出现的“而”字进行统计分析,剖析魏晋时期“而”字的用法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而;用法
魏晋南北朝是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南北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这一时期语言的变化很大。《世说新语》叙事接近口语,对话中记录的口语成分多,全书基本上用当时的语言写成,较能真实地反映魏晋六朝的汉语面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均对上古汉语有直接的继承和发展,是研究汉语变迁发展的珍贵材料。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品藻等36类,全书共有1130个语段,一个语段记录一个故事,其中有人物、情节、对话、评论,是中国传统志人小说的名著。本文穷尽《世说新语》中出现的“而”字,剖析了魏晋时期“而”的用法特点。
“而”本义是脸上的胡须,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而,颊毛也。像毛之形。”然其本义在秦汉以后就完全消失了。后起的“而”的假借用法,可作人称代词、助词、介词、连词。本文将以“而”的词性来布置全篇,系统整理“而”在《世说新语》中的用法情况:
一、代词
可作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而”,相当于“此”,可译为“这”、“这个”,很少见。人称代词“而”通“尔”,第二人称,可用为单数和复数。
二、助词
古汉语的助词一般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语气助词在句中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三、介词
全篇没有以代词、助词、介词词性出现的例句,此处不再赘述。
四、连词
王力先生认为“而”字的“比较妥当的名称应该是联结词”,连词是“而”最主要的用法,“‘而’字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两种性质联结在一起。”①“而”字联结的行为或性质间有很多不同的关系,但实际上其关系来源于上下文,而不是“而”字决定的。所以根据“而”所联结的前后两项的语意关系来看,把“而”的连词用法归纳如下:
(一)并列关系(4例)
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的,是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和”、“且”等,也可不译。例如:
1.唐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唐僧渊目深而鼻高》
2.俣不肯舞。《羊公鹤》
3.殷少而率悟,庾每不推。《庾恒不推殷觊》
(二)承接关系(12例)
表承接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工作或相关的情况,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可译为“就”、“便”、“然后”等,也可不译。例如:
1.帝怪而问之。《王济以人乳饮猪》
2.应手而碎。《石崇与王恺争豪》
3.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魏文帝忌弟》
(三)递进关系(2例)
表递进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在语义上是逐层递进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并且”等,例如:
1.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陈谌取寓设譬答客问》
2.华捉而掷去之。《管宁割席》
(四)转折关系(18例)
表转折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叙述一种动作行为,或描写一种性质状态,后项不是顺着前项的叙述或描写,而是转向相反、相对的方面叙述或描写,可译为“但是”、“却”、“然而”等,例如:
1.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阮籍遭母丧》
2.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阮籍遭母丧》
3.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谩!堵抻押闷蚴场
(五)修饰关系(14例)
表修饰关系的“而”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前后两项之间有主次之分,“而”后项的动作为主,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前项的词语则是从方式、状态、条件、时间等方面来对谓语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可不译。例如:
1.王、刘相目而笑曰。《王鳌⒘辞岵棠》
2.桓公目谢而笑曰。《远志与小草》
3.宏大惭而退。《苻宏好上人》
(六)因果关系(2例)
表因果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一般可译作“因而”、“因此”,或者不译。例如:
1.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马融追杀郑玄》
2.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庾阐屋上架屋》
五、“而”组成的复音词
(一)而已
“而已”作为语气助词留存至今,常用在陈述句,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等。例如:
1.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袁悦能短长说》
2.高足弟子传授而已《马融追杀郑玄》
(二)俄而
表时间不长,可译为“一会儿”,例如:俄而雪骤《谢道韫咏雪》
通过逐一穷尽分析可以发现《世说新语》中“而”字多是作为连词出现的,而没有作为代词、介词等的用法。中古之后,“而”的其他用法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只有作为连词的用法留存使用至今,因而讨论“而”字应把重点置于连词之上。且从例句可知,表示承接、修饰、转折关系的“而”使用频次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6.第391页
[2]刘义庆著、沈海波评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9
[3]姜磊.“而”字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风度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64-01
《世说新语》是本古体小说,其中不免有些以讹传讹的轶事和夸大虚构的故事,但它反映的生活真实并不因此而削弱。对于古人来说这却是“笔记”,是真正的生活原貌。就连《搜神记》中的神仙鬼怪,对古人来说也是有血有肉的黑夜中的邻居,更何况是这些活生生的文人骚客呢?此事彼事张冠李戴固然有之,但整体来说这就是魏晋士人眼中真实的世界,这种真实不是一事一物考据出的真实,而是人心所向和社会风气的心理真实。
文字的多义和虚构,反而让僵死的过去,以更加鲜活和生动的姿态来到人们面前。有时面对着这些魏晋先人的智慧和德行,反倒使我们这些远离了跳蚤和战乱的现代人应该遮住脸面,自惭形秽。我们征服了自然,却忘记了自我,辉煌了经济,却了文化。当以天地之精华、万物的灵长自居的时候,也正是我们让自己渺小到不值一提的时候。在魏晋士人看来,今大汲汲于功名的丑态实在是不入流,只配享受一双白眼的斜视。那些坐拥金城却无视于道德的高下,手握权柄却漠视于流民的困苦的“成功人士”,实在是俗之又俗,俗不可耐。
立志当立何志?交友当交何人?大难临头怎么才能从容不迫,保持人的尊严?一时得意,是不是就飞扬跋扈,自绝后路?要有点基本的涵养,应该学学魏晋士人的风度。
“德行”第九则中讲了个关于朋友的故事,说有个叫荀巨伯的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他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城,却被巨伯的道义所感动,撤出了郡城。
故事的结果未免过于玄奇,这么容易被感动的强盗,恐怕早就放下屠刀回家种田了,但是荀巨伯的做法却值得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朋友?在一个浮华的时代,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朋友,见到最少的也是朋友。朋友即使不能像荀巨伯这样共患难同生死,最起码也不应该有坐山观虎斗、倒了油瓶不扶以及站干岸儿的全套本事。我们不求朋友两肋插刀,但至少希望朋友在你掉入泥坑里的时候施以援手,而不是怕脏了自己的手脚,就袖手旁观。不能同患难的朋友,恐怕更难有福同当。
《世说新语》中还有个关于患难的故事: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表现得很为难。王朗则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却说:“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他。
在故事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种眼光说明魏晋士人比今人要高明得多。轻诺者必无信,因为只有经过反复思虑的诺言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好说话未必是真好人,因为只有常常能拒绝不义的请托之人,才能做到忠人之事。
扪心自问,现在的我们还能够分辨出华、王之优劣么?空口的承诺不是讨的我们满心欢喜,认真的态度不是惹得我们心生恼恨么?如果华歆犹在,只怕是来不及展现他的重然诺不轻弃的美德,就被短视的逃难者记恨在心,找机会哄下船了。只怕等到逃难者被王朗像累赘一样抛掉的时候,还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呢。
与其去谴责王朗的不义与无信,倒不如干脆把他看成是个考虑得那么长远的傻子。只是要小心在意不要轻易地相信这种“傻子”,更不要让自己成为这种目光短浅的“傻子”。轻诺无信,轻言无义,善谀者必善谗,眼光放长,多看一步,才会识人论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世说新语》写的是世间百态,不吝惜表现善与美,也不避讳表现恶和丑。在魏晋士人的眼里,满身污垢不妨扪虱而谈,却容不得眼前小人惺惺作态而不讥讽上几句——仿佛如此就可掸掉精神上的污垢。
这种对于戚戚小人的鄙薄,不亚于当代人对于穷苦乞儿的蔑视。阮籍的青白眼自不必说,就算是号称“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的嵇康,不还是与山巨源割袍断义,对钟大人冷眼相对,最终不能被司马氏所容吗?口不臧否人物只是表象,魏晋士人的心中自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不说是因为不能说,然而心中的块垒之气却难消难解,总有一天这个真实的自我要冲破黑暗的藩篱,如同终要涌出的地火,无畏于野草的燃烧。
关键词:陆机;出处观念;东吴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93-04
一、“仕”与“隐”:“角声”・“鹤唳”
由吴入晋的陆机历经宦海浮沉之后兵败被杀,临刑之际触发“华亭鹤唳”之叹,这一历史故事载于多种史籍,据《世说新语・尤悔篇》载: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然而另有一种“华亭鹤唳”的故事版本,其叙述语境向来不被人们重视。此条见于晋人裴启《语林》,其史实可信度已难考定,但其历史意蕴却耐人寻味,透露的思想观念也值得关注。《世说新语・尤悔篇》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曰日:
(陆)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 “闻此不如华亭鹤唳。”故临刑而有此叹。《北堂书钞》一二一所引《语林》略同,文争哨有出入:陆士衡为河北都督,已被间构,内怀忧懑,闻众车警角,谓其司马孙掾(丞)曰:“我今闻此,不如华亭鹤鸣也。”
陆机听闻警角之声有其具体的史实背景。太安初,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起兵讨伐长沙王义,陆机被司马颖授命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对于心怀鸿志的陆机来说,尽管在人洛之后一度得到张华等人的赏识,但其仕进之途却不免落拓失意,后来又受到赵王伦的牵连险遭不测,幸有司马颖出手相助,使之脱难并加以宠任,所以说,司马颖对于陆机本有再造之恩。然而,当恩公委以重任之时,陆机却心存犹疑。这种心态在上述故事中有所反映:一方面,陆机先后得罪于成都王司马颖长史卢志、宦者孟玖等人,他们屡屡向司马颖进献构隙之言,使得成都王对陆机不能充分信任;另一方面陆氏家族已经“三世为将”,这是秦汉以来“道家所忌”(《晋书》本传),陆机父祖均为东吴名将,他唯恐自己出兵不利而辱没家声。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与个人心境之下,用以激励将士奋勇立勋的“警角之声”不再令陆机斗志昂扬,多年之前华亭故居的“鹤唳之声”却如在耳畔,令他神往,陆机“仕”与“隐”(“出”与“处”)的矛盾观念由此集中显现出来。
二、“退”与“进”:“隐居”・“入洛”
陆机出生于江东陆氏家族,在吴地的土著世族中,陆机《吴趋行》谓:“四姓实名家”,吴郡四姓中就有陆氏,《吴录士林》云:“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问,四姓盛焉。”(《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据《世说新语・规箴篇》,“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日:‘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陆氏家族在东吴之强盛由此可以想见。陆机的祖父逊、父抗均为名播海内的东吴功臣,因之陆机的家族自豪感与优越感异常强烈,家族的尊严容不得一丝半点的不敬,由此可以理解当卢志调问陆机“陆逊、陆抗是君何物?”(《世说新语・方正篇》)时他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
陆氏家族的衰落始于晋军伐吴之时,据《三国志》卷五八《陆逊传》,“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凤皇三年)秋遂卒,子晏嗣。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晏为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晋军伐吴。……二月壬戌,晏为王别军所杀。癸亥,景亦遇害,时年三十一。”在孙吴败亡的过程中,陆氏家族成员屡遭摧残,陆机长兄晏、次兄景相继战殁。家破国亡之后,“亡国之余”、“敌国之臣”的身份成为陆机的苦涩心曲。后来陆机由吴入洛,他在心理上、思想上基本上认同了西晋王朝,但他多次提到“臣本吴人,靖居海隅”(《诣吴王表》),“臣本吴人,出自敌国”(《谢平原内史表》),可见其东吴故臣的角色意识仍然十分强烈。
陆氏家族随着东吴的败亡而衰落,随后的十余年间,陆机与乃弟陆云隐居读书,臧荣绪《晋书》云:“(机)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闭门勤学,积十一年。”(《文选・文赋》注引)陆氏兄弟隐居之地为华亭旧里,据东晋卢《晋八王故事》:“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世说新语・尤悔篇》注引)陆氏家族自后汉时避袁术怨隙才徙至华亭谷,据唐陆广微《吴地记》,“汉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有隙,使侄逊与其子绩率宗族避难,居于是谷。”后来陆逊破蜀有功,因地封为华亭侯,始则举家居此,顾野王《舆地志》云:“吴大帝以汉建安中封陆逊为华亭侯,即以其所居为封。”因此,华亭谷当为二陆兄弟的籍里,《吴地记》“二陆宅”云:“宅在长谷,谷在吴县东北二百里,谷周回二十余里,谷名华亭,陆机叹鹤唳处。”亭谷不但周回广袤,而且物产丰饶,环境清幽,《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五:“谷出佳鱼莼菜,又多白鹤清唳,故陆机叹日:‘华亭鹤唳,不可复闻’。”自父辈起即定居此地,陆机生于斯,长于斯,出仕之后又归乡隐居勤学十余年,“华亭”成为一种故土情结,也是陆机入洛之后“乡曲之思”(裴启《语林》陆机语)的心系所在。
然而,以“亡国之余”的身份终老乡里并非陆机的本心所愿,建功立业、重振家声才是陆机心中的至高梦想。父祖昔日的功业作为一种无比荣耀的家族记忆萦绕陆机心间,“功勋之后”的荣耀感成为一种强烈的驱动力,促使他心存风云之气。陆机诗文中强烈的功名观念溢于言表,如《秋胡行》:“生亦何惜,功名所勤”;《长歌行》:“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豪士赋》序:“游子徇高位于生前,志士思垂名于身后,受生之分,唯此而已。”所以说,陆机人洛既是政治情势之必然,也是其个人性格之必然。
西晋统一全国之后,与蜀地之间的政治隔阂不甚明显,但与最后归附的东吴之间关系却颇为紧张,三国政治上的对峙造成了南北双方心理上的隔阂。陆机入洛之后,无论在学术风气还是风土人情方面,都承受着来自中原士人的对立感与孤立感。郦道元《水经注・谷水注》记有一段陆机故事,发生在入洛途中:
其泽野负原,夹郭多坟陇焉,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袁氏《王陆诗叙》: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有民居者因住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妪日: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机乃怪怅,还睇昨路。空野昏霾,云攒蔽日,知所遇者,审王弼也。
本则故事或属附会之言,但故事的叙述语境中陆机面临的学风隔膜却有本可原。魏晋之际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盛行玄学风气,王弼谈玄即是学术新风
的典型代表,东吴学术则相对保守,仍以儒术为主,陆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正是汉代以来传统学风的体现。陆机人洛之后为了参预学术潮流,势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又据《世说新语・简傲篇》:
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刘道真初见“江东二俊”,不为之礼,且不问江东人杰英髦,但问风土物种,漫不经心的言语中流露出对东吴士人的轻视与怠慢。又《世说新语・言语篇》: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中原士人对江东风物的调侃,同样是有意以“异域”的眼光审视吴地,孤立吴人,陆机的从容应答则是对自身“吴人”身份的再度确认。风土物种的调侃尚无伤大雅,陆机向来引以自豪的显赫家世却也曾遭到恶意的轻辱,《世说新语・方正篇》:
卢志玉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埏。”士龙失色,云别见,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陆机遭受中原士人孤立的同时,他也亲历了西晋政权内部的明争暗斗。陆机入仕之初便险遭杨骏与贾氏权力之争的牵连,随后又目睹了愍怀太子被害、贾氏失势、张华等人罹难,并卷入了赵王伦的篡位,险些遭受刑狱之灾。尽管他一次次幸免于难,然而宦海的险恶无疑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时,故乡吴地作为灵魂的栖息之地,就要在陆机心间情牵梦绕了。晋人裴启《语林》:
陆士衡在洛,夏月陆忽思竹饮,语刘实曰:“吾乡曲之思转深,今欲东归,恐无复相见理。”
陆机在洛阳的创作也时时表露“乡曲之思”,如《怀土赋》序云:“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故述斯赋。”又《思归赋》序云:“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以元康六年冬取急归。而羌虏作乱,王师外征,职典中兵,与闻军政。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然而,陆机无论如何“怀土”,如何“怀归”,但终究没有归隐乡里的行动,即使东吴友人善意相劝他也未能接受,《晋书》本传谓:“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这是因为出处仕隐如何抉择,陆机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
三、“出”与“处”:“功业”・“道德”
陆机对功名的热衷在入洛的东吴士人中显得较为突出。东吴政权后期,由于孙皓暴虐无道,有识之士大多高蹈出世,这一全身之策在后来人洛的吴地士人群体中延续下来。如张骘《文士传》:
(张)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久矣。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捉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尔!”翰以疾归,府以辄去除吏名。(《世说新语・识鉴篇》注引)
张翰的退隐山林之思引发了顾荣的共鸣,后来张翰乘“秋风鲈脍”之兴毅然归乡,终于逃离宦海风波,顾荣则无所作为,优游于晋廷,也得以全身而退。陆机却没有听取顾荣、戴若思等人的奉劝,最终在功名仕途上以身相殉。
陆机的功名进取观念主要来自陆氏家风。江东士人本有厉俗明教的道德传统,至东吴后期士风发生了转变,士人功名进取之心逐渐增强,但德行节操的基本理念并未改变。陆氏家风在士风转变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据《晋书》卷五七《吾彦传》,吴郡吾彦仕晋之后,武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吾彦此说揭示了陆氏家风的复杂性,按照儒家的人格理想,立功立事与道德名望本应合二而一,吾彦却认为抗、喜二人各有偏长,这暗示了陆氏家风中存在着多元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陆机所接纳的无疑是乃父陆抗“立功立事”的价值观念。人洛之后,陆机的功名观念又与西晋士人“乘时借势”的躁进风气相融汇,家风与世风得到了强有力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之下,陆机有进无退,难以抽身,尽管怀有强烈的归吴之念,然而由于匡世功业未成,他始终不肯归隐华亭故里。
大致而言,陆机之前的士人往往将“仕”(“出”)与“隐”(“处”)看成对立的范畴,进退之间可选其一,或进取功名,或退隐山林。与之相应的,招隐诗的写作模式也无外乎两种:或劝隐士出山,或劝官僚退隐。陆机的出处观念却颇有新意,这可以从其《招隐诗》中窥其端倪:
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呜玉。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文选》卷二二)
陆机在诗中大段描写“幽人”即隐士的生活环境,其中或许带有陆机青年时代华亭隐居读书时的个人记忆。然而陆诗的主题既非将隐士召出山林,也不主张反其道而行之,他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无须坚守某种选择,而是应该安排好选择的顺序:出仕并获取富贵为首选,不得已而求其次,届时隐居也可以考虑。
陆机的出处观念与东吴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江东名胄”的家族记忆,还是“亡国之余”的角色认同,都与吴地的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在陆氏家族“立功立事”与“道德名望”的价值分流中,陆机试图构筑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从传统的“仕”、“隐”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他以先“仕”后“隐”的价值次序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然而,当陆机临刑之际最终醒悟,意识到“富贵实难图”,但已无法“税驾从所欲”,他不仅受制于他人,还受制于一直以来投身其间的权力体系,从而失去了退隐山林的备选权利,陆机原先设计的理想人生最终因为没有预留退路而告失败。因此,当洛阳仕进的“警角之声”无法催其前进时,华亭故居的“鹤唳之声”成为陆机最为留恋的人生光影。
注释:
①另如卢琳《晋八王故事》、《晋书》卷五四陆机本传。本文所引陆机诗文据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②陆机《招隐诗》之解受教于顾农先生《(文选)里的陆机》,载《与中国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南京2011年,第144-147页。
参考文献:
[1]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M],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897.
[2]虞世南,北堂书钞[Z],北京:中国书店,1989.462.
[3]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79.
[4]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354-1360.
[5]萧统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1.
[6]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16.
[7]李防,太平御览[Z],北京:中华书局,1960.1916.
[8]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A],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9-50.
[9]郦道元,水经注疏[M],杨守敬,熊会贞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49-50.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 山林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20-01
魏晋时期,山林风物被用来比才比貌比德,全面渗透到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外物被注入更多内涵,包含了人的内质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活了自然之物,也就写活了魏晋士人,这亦是《世说新语》一书以自然喻人衬人的成功之处。
一、人化自然,自然化人
魏晋时期,把山林与人物并谈,互映互衬,成为品评人物之风。自然开始灵化,具有了人的精神。山林不仅是士人欣赏的对象,更成为观照自身与寄寓人格的象征。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容止》12)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容止》6)
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16)
时人赞裴令公(中书令裴楷)似美玉光彩照人;玉人裴楷目视“竹林七贤”之一的安丰侯王戎,则有电光石火之感,以灿如闪电形容目光摄人心魄,这可看作今日诸如“电眼”、“放电”之说的最早渊源了;而“电眼”王戎更以瑶林琼树形容太尉王衍,可想象其超俗之姿。魏晋人不吝互相推许,互相欣赏,与当时品藻风气的盛行有关,也是性情率真的表现。
魏晋士人追求山水般流动飘逸的生活态度,任其性,适其情,尽其兴,合其趣。在礼教式微不足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他们把目光聚焦于周围自然世界,言谈神形都不离自然风物,游于山林,隐于山林,品于山林,体悟丰富的山林之乐。
二、玄心妙赏,乐山乐水
魏晋士人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以泉石自乐,功利性消退,真性情得以凸现,想象力也更恣意丰富,妙语迭出。
王子猷……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46)
王子猷对竹的喜爱之切是史上有名的,他直呼竹子为君,对竹吟啸,无不是愉悦和真心欣赏的表现。晋人不仅把风景作为欣赏对象,而且真正把自然当作密友,交心、交神,抒感。自然与人物的生命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了。
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言语》81)在王胡之眼中,山水景物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亦有陶冶情操涤荡情怀的作用,当人的心灵澄静了,眼中的日月自然更加清朗。同是说水光山色,荀羡(荀彧后代,时任中郎将)眼中的北固云海又是另一番胜境,“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言语》74) 《史记·封禅书》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山世传在海中,去人不远。……草物禽兽尽白,望之如云。”荀羡所言,乃是以传说中的三山衬托悠远镇江北固山的出世超尘和神秘优雅,令人读之神往。从中亦可看出晋人喜把山水和人物精神相连的品谈习惯。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品藻》17)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巧艺》12)
谢鲲乃谢安伯父,性喜陶情山水。当东晋明帝问他和庾亮相比如何,谢鲲答道:在朝为百官表率,他不如亮;而游于山林丘壑间,亮不如他。画家顾长康根据此话,画像时将其置于丘壑岩石背景中,不仅传神,也显示出顾氏的机敏。两则例子里的人物言谈都充满机趣,既包涵了对自然的雅赏,又有魏晋式的玄心妙言。
晋人好游山林,好评山林,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感受自然之美。在品评山林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也更加亲近。
三、神形超越,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下简称《世》)写山林自然,归根到底是为了写人物。而山林终究是有形之物,仍难免为形质所限。所以,当山水淡化为背景时,人的性格精神更得以凸现,达到神形超越的境界。
《世》书中有很多名士率性而为的掌故,最脍炙人口的堪称王子猷“雪夜访戴”这段佳话。雪夜,诗咏,友人,小舟,乘兴行,尽兴返。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率性而为、特立独行的名士形象,令人不由读而悦之。这里,雪夜的背景与四周景物绘出的皎然淡远的环境,更衬托出王子猷不为外物所拘的率性风度,和洒脱情怀。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雅量》18)
钟氏之子两个孩子的特点是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钟毓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十四岁时,即为散骑侍郎,后仕至车骑将军,虽机捷,但是明白事君之道。钟会则不和钟毓一样,他的仕途远胜于他哥哥,为人有权变、有智谋、有勇力。
《钟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魏国姓钟的一家中的两个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品读;文言文阅读;阅读素养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注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学生、教师、文本间做到了立体的互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但一段时间以后,却发现文言文阅读课堂除了“沸沸扬扬”,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并没有明显提高,学后学生也并没有从博大精深的古文中积累一定的人文素养。
二、对策研究
文言文是历久不衰的经典,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文言文,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读准节奏,品味韵律美
初中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为主,文言文更是要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品读古文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做好两点:一是读准字音,揣摩读法。在读准冷僻字、多义词、通假字的前提下,教师要强调停顿和语气,揣摩句子正确的读法。二是把握节奏,品出韵味。文言文在句式特点上与白话文有所不同,只有正确地划分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其意思。这样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品读读中揣摩语言的韵味,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如,以学习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时,投影出示这样的要求:
1.学会认读句子(投影出示,学生合上课本断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请学生认读句子,而且断句。
2.品读句子的节奏韵律
先请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抽查学生朗读,注意读出句内停顿;然后请全班学生齐读,在读出句内停顿的同时注意品味句子韵律。
(二)读懂语言,品析文学美
在读出古文节奏,品味古文韵律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学会边读边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来品析文言文的文学魅力。
1.简洁性
契诃夫曾说:“简练是才能的姐妹。”简洁导向清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是文章的理想境界。古文《陈太丘与友期》干净利落,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比如,“待君久不至”中的“久”字简明扼要,陈元方的回答落落大方,而又一语中的。说明陈太丘等了很久,表现了友人的无信无礼。
2.形象性
通过形象的语言,古文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具体、鲜明、生动,才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体会作品所蕴涵的主题。
为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的绝妙,教师教学《陈太丘与友期》可以抽去描写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叙述:
陈太丘与友期行,友人不至,太丘舍去。友人后至,对太丘子元方怒斥其父。元方以理驳之,友人惭。
两相比较,课文多了描写及对比烘托,学生就能体会到课文语言的形象性。
对客人的描写:
(1)语言:尊君――非人 知道礼节,却蛮横无理,没有修养
(2)行动:期日中――过中不至 不讲信用
(3)心理:怒――惭――引 知错能改
小结:友人形象――没有修养、不讲信用、知错能改的人
对元方的描写:
(1)行动
年7岁,门外戏――入门不顾 活泼率真有个性
(2)语言
①称呼对方:“君” 讲礼节
②接待客人:“待君久不至已去” 讲道理
③斥对方: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机智勇敢、知信明礼、刚强、维护父亲尊严
小结:元方形象――机智勇敢、知信明礼、率真有个性、刚强、热爱自己父亲的小男孩
如此,太丘友人和陈元方的形象深深烙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3.情感性
情感性是比形象性还要重要的文学特性,文学语言的含情,带有其必然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情感。《陈太丘与友期》中,“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字的意思是“舍弃、丢下”,包含陈太丘对友人没有按时前来的不满和轻视之情,干脆抛弃算了。
(三)读清写法,品嚼手法美
作为古文中的经典,初中文言文涉及几种常见艺术表现手法,比如,想象和联想,情境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纯用白描等。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1.讨论,明确“对比烘托”的手法
以友人的“失信无礼”来衬托陈元方“知信明礼”的人物形象,突出“知信明礼”的重要性。
2.进行批评式品读
文章中文字写得最多的人物是陈元方(50字)和太丘友人(32字),写陈太丘的只有20字,“陈太丘与友期”是故事的起因,标题怎么会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这几个字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似乎可以改为“陈元方智驳太丘友”。
教师引导,师生讨论后明确:原文中并没有标题,标题是编者加的,与《论语》一样,把文章中第一句话作为篇名,而不是主要内容概括。
总结:虽不足百字,文章却蕴涵描写和对比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高超的手法走进每个读者的心中。
(四)读透主题,品悟思想美
1.读透文章主题
通过自由品读,学生不难发现:《陈太丘与友期》中,面对友人的“无信”,太丘“舍去”,说明“弃之”的合理性;友人“便怒”“非人哉”,突出“弃之”的必要性。虽然友人(有资料说是太丘的上级)辱骂自己的父亲,陈元方言语上仍称呼其为“君”,可见其非常讲“礼”,特别是“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言语得当,但作为一个孩子,在行动上用“入门不顾”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体现出他的刚正不阿,同时告诉我们“知礼”的重要性。
整体理解全文,文章通过描写、对比等,说明“知信明礼”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为人要方正,这是文章的主题。
2.品悟作品思想美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座有着无穷知识的宝库。如果仅仅停留于课文,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为此,教师可以引入对陈太丘的介绍(太丘是官名,人物名字叫陈),投影导入文言文片段(请学生自主阅读,讨论:陈太丘是怎样一个人?讨论过程中解决学生字词翻译中的问题。)
陈在乡闾,平心率物。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选自《世说新语》)
讨论后了解故事“陈遗(wèi)盗”,理解成语“梁上君子”的来历,并进一步了解陈太丘的为人,又锻炼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世说新语》两则,都预习了吧?能读吗?我们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生(齐答):刘义庆。
师:哪个朝代的?
生(齐答):南北朝。
师:对,作者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有谁知道朝代歌吗?
生:(沉默)
师:朝代歌会不会背?
生:(窃窃私语,有的翻开历史书。但没人举手回答。)
师:会不会背,夏商与西周,西周(此处教师就不能流利地背下去,然后说),到时问问你们历史老师吧!这两则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来读第一则,读文言文时,读的时候要断句。还有,志人小说就是直叙其事,那同学们说说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读)
师:非常棒。
师:同学们试着去看注释,翻译。注意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师:男生读一遍(男生齐读)。
师:我们试着翻译这篇课文。然后教师读一句,择几个重点词讲一讲,进而再翻译。(教师在讲的过程中,抓住了这样一些词:太傅、燃、儿女、纷纷、兄子、差、拟。讲法如下)
太傅:是官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局长、县长等称号;
燃:家庭聚会。
儿女:儿子、女儿。
纷纷:飘落的样子。
兄子:兄长的儿子。
差:大致一样。
拟:相比。
师:“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句怎么翻译?
生1:就像把盐撒在空中,跟雪一样。
生2:把盐撒在空中跟雪可以相比。
师:写比喻句的时候,怎么来写本体、喻体?
生1:白雪飘落就像把盐洒在空中。
师:纷纷飘落的白雪就像把盐撒在空中一样。这样就把形写出来了。
师: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柳絮:指柳叶细长。
师: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之女。(然后就翻译这个句子。)
师: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和晚辈的家庭聚会。
师:谢安组织家庭聚会,让晚辈们说说下雪的场景。
师:练习写一写下雪的比喻句。
(大概一分钟后,师又发话了,)写好了吗?请同学起来说说。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从下雪的形态和动态来写。
学生开始沉默。
这时,下课铃响了。教师匆匆说了这样几句话,没有写好的下去继续写,下去读这两则故事。下课休息。
这堂课,从今天评课标准来看,特别是从课改以来的评价标准来看,是一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合作探究在当堂课几乎没有体现。从课堂教学效能来看,要用有效、高效和卓越的评价指标去衡量,这是不成功的课堂。至于当中存在的一些知识讲解的错误,笔者不再赘述。只是就这个常态课堂,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可见一斑。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困窘
一是生源质量急速下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欠缺。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出这些问题,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农村中学生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区范围内小学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造成更多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自然跟不上。同时,经济是决定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家长选择优质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条件好的家庭子女更多涌入城镇。故此,小学毕业留下读农村中学的学生自然在成绩上就有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中学语文学科教师现状堪忧。顾明远老先生曾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也极不平衡。许多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业务能力,都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于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存在年龄结构比例不当,学历层次不均衡,教学方法陈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据笔者对县域内乡镇中学语文教师统计调研来看,部分学校语文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5岁,少部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却只有二十几岁;学历达标率虽然100%,但第一学历未达专科以上的占中学专任教师比例达40%,参加工作10年还没有外出系统进修学习的教师占学科专任教师的2/3。因此,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教法陈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教育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刺激教师持续学习发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一定程度上,教师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教师工作水平的高低。农村地区,由于学校发展困难,学校经费来源不足,在众多经济环境的制约下,教师生活水平低下,付出没能和收入形成正比,绩效工资没能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情绪低落,“撞钟式”教学时有发生,更多是把课堂教学“任务化”,绝大部分教师不能主动研究和践行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能自然不高。
四是学校硬件建设跟不上,现代教学设备不能走进农村中学课堂。现代教学设备的合理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现在农村中学来说,班班通全覆盖的学校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学校还不能与网络课堂教学接轨,教师接收课外教学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学参考书。即使有学校开通了班班通,由于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低下,也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普及通用技术知识也是当务之急。
二、有效解决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困窘的措施
鉴于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能低下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呢?笔者主要从专业的角度谈三个观点:
一是围绕学情,适当降低课堂教学目标,以求有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工具性,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但也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课程标准只是提出了泛化的概念。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具体体现,就笔者的理解,工具性指语文是我们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它起到了人际交流、精神传达、文化传承等重要作用,也是所有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人文性,语文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门学科,任何文字,离开了人的开发利用和学习鉴赏,这是不现实的,人文性从始至终体现在学科建设中,在学科建设中要把人文性目标化、细化,目的是提高可操作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怎样才能落实好呢?必须根据学情适当降低教学目标,而不能好高骛远和面面俱到。以《世说新语》两则为例。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参书上有这样的教学建议,主要围绕“诵读――讨论――诵读”,并提出四点具体的建议:首先提出预习要求,读课文一至两遍,然后准备复述,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其次是诵读,课上复述故事要跟诵读结合起来,直至基本成诵,然后完成练习第一、二、四题;第三,提出了导入环节指导;第四指导了课时安排。这些教学建议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只是针对人教版教材提出的一个广泛的规划建议,编者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提出了大方向。具体操作,还必须依据学情。翻阅众多教案设计,多半提法是这样的学习目标:
a.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b.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c.学习古人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高雅、尊重他人的美德。
这目标虽然具体,但还不够。就农村中学学生来说,预习环节一定要提前考虑到现实情况,根据学生基础分层布置预习任务;诵读环节是重要的环节,读在文言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至于导入,就是技巧的问题;课时安排是时间规划的问题。鉴于此,这堂课教师应确立这样几个最为基础的目标:
a.诵读目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成诵;
b.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教材和辅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理解文言词汇,能大概复述这两则故事;
c.走进文本,体会文章中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美”。
对于这三个教学目标,前两个是基础的,第三个更多的体现了人文目标特性,难度稍大,但学生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是能完成对人物的简单评价的,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能明白的。可见,教学目标的明晰化是一堂好课的基础。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准备,以求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应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在雕琢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准备。如何准备?首先,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保证源头活水不断。余映潮老师说:“教师必须有耐心训练自己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研读教材一定要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要立足于自己的勤苦钻研。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在研读教材时,可以通过教学参考书,课外辅导资料,网络资源等媒介,因地制宜,以此厚积薄发;其次,合理准备教具,变抽象为形象。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文字体现形式过于单调和枯燥,如何把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需要方法和技巧。就以教师教授《世说新语》两则翻译为例,单纯地逐字逐句译文,学生思想是僵硬的,可以用幻灯片以及教师自编对话短剧,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在粗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进文本,达到理解的目的。第三,合理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人说,“教什么”远远比“怎样教”重要。这种说法是偏执的。“教什么”与“怎样教”同等重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朗读、讨论、赏析、讲析等手法开展课堂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完善对教育的认识,忠于职守,以求高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这一行业注定生活艰辛,付出无限。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陶行知给我们从教与学上指明了方向。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践行的过程是艰辛的,所遇到的困难和承担的责任是非职业人所能理解和承受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苦守这一职业,教师对教育的再认识非常重要。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木村久一也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教师把职业倦怠带入课堂,缺乏积极进取、探索拼搏的精神,不去付出,不去想办法,教学效果肯定很差,学生自然学不到知识。只要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会指日可待。
余秋雨曾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我想,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有很多未知,因此,才能时时迸发我们奋斗探索的乐趣,路虽艰辛,但作为行者,跋涉后所领略到的风景也是人生的一大慰藉。
参考文献:
[1]《陈洪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序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百度文库.
[5]《致语文老师》 余映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