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遥感影像 RGIS 综合信息场

水、土地、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战略性资源,而我国水资源问题则更加突出。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缺水国家行列,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天然水体的实时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监测的手段的现代化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质监测技术迅速发展,仪器分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在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方法从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发展到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手动和半自动实验方法、仪器也正逐步被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监测、遥测装置所代替,其中配合RS(卫星遥感)的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很先进可行的技术,然而GIS的应用却存在一些误区。

1、国内外GIS系统概况

遍阅所有的GIS信息系统,实属是一种与地面位置相关的信息系统,每种系统皆可以自成体系,差别仅在于功能。如最常见的ESRI公司的ARC/INFO,包含几千个GIS分析功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另外还有GeoMedia,可利用GemediaWebMap工具,动态生成地图,支持GIS数据库的属性等,也能在“HotSpot”功能下产出静态地图。MapInfo公司的MapInfoProfessional是基于Windows之上的桌面地图软件,用于存取、可视化、分析综合的地理数据,以及高级的制图工具、远程数据库存取等。MapXtreme是一个基于Web的地图应用服务器,因而可以将地图信息通过Internet/Intranet传送到整个企业乃至更广的广大用户。Bentley公司主要生产面向工程的软件,它覆盖的工程领域有建设/设计、地理、土木、工厂、机械等。国内的GIS产品功能较弱,有:CityGIS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和编码技术,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图形操作灵便、实用尤其是对于大数据矢量和图像;另外它的另一特点体现在它的图形编辑功能,有利于进行屏幕数字化。MapGIS是国家优选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它有三大特点:1.可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复杂地质图,2.海量无缝地图数据库管理功能,3.高效的空间分析功能。它将传统的地图制图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数据分析软件功能汇集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从而为多源地学数据的综合评价于分析,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地球上水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信息,并应用GIS方法来研究地球上水体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转化及质和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地球上水圈同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地球自然圈层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的知识体系。

2、GIS的误区

在建立“航空遥感信息系统”时,随城市发展需求发现,当全世界都在热衷与研究开发GIS时,却存在一个较为隐蔽的误区,而这误区一直影响到我国,如国内行业以为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都是测绘地图,这种误区将导致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出发点,永远停留在地形图所的含的少量信息上,为此信息采集和应用将永远滞后于全世界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括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影像。

一种真正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含有地表上下空间的各种地理信息,而绝非像仅靠接触式的勾绘过的地形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那样缺乏综合性。应该认为,基于接触式勾绘地形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显然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管理需求,也难称得上基础。因为基础必然具有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综合信息量。而地形图通常指大于1:100万比例尺、表示地物复杂程度,反映地面主要要素,如地貌、水文、工程建筑、居民点等;适时地测量和调绘成直接成果,是国家最基本地地图,是编制其他比例尺的土地的基础,而并非是反映内在联系综合性很强的地表遥感影像,所以若把地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作GIS,显然远远不够。又因为,当代地理学倾向于对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而一般地形图和城市地图,几乎无法去进行地理分析研究,没听说用地形图做地理信息地分析研究,以及概括地理和地理学内涵。常规地理信息系统,若以地形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无疑都已碰到很大困难;而只有抓准地理学精髓观念和概念,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常见GIS不实用的原因是:1.缺乏图像信息数字化标准和遥感图像库。2.专题成果相互之间的迭置分析尚未真正地建立。3.没有功能灵活与信息传递的GIS软件平台。很多系统还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结合,尚未达到学术与应用概念的结合、标准与类型的结合,远景与近期目标的结合,好像是无标准的记录系统,无法更新续用,另外如今GIS运行的统计数字,经常不以RS为基础,而以地形图作空间特征介绍,常含有“假数真做”的文章,而不用遥感影像作为具体的电子地图,仿佛身份证,不用免冠照片,而用素描图,行否?这一点早被国家土地资源管理与监督所证实。充分说明了用遥感照片的方式信息效率要高得多。因此,称为数字城市的基础,必须能够“表达已知、呈现未知、扩大认知、挖掘新知”。

3、RGIS的提出

GIS若是一种以遥感(RS)信息为主的地理信息系统,这类系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其有一个空间特征的综合信息过程,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获取信息的系统,它是对目前以地形图为数字框架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种真正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含有地表上下空间的各种地理信息,而绝非像仅靠接触式的勾绘过的地形图作为基础地理信息那样缺乏综合性。当时在GIS环境中,遥感信息的应用技术未形成一个实用的系统,GIS表达能力远非今日可比,明显的弱点是对信息的容纳和调用存在问题,尽管通称为“遥感信息系统”,试满足遥感信息查询、数据库管理、图形编辑、制图、数据分析和输出,并力求向实用化目标发展,但是缺乏对海量信息及数字城市这样的认识,而是一种迫于“成果”而快速建立的系统。当回顾与检验并找出这些症结的时候,这就为全新的RS和GIS的研究提供了借鉴:GIS必须以RS为基础,以信息流为基础。

GIS定位直接关系到遥感信息库的建库定位和相关技术内容,所以定位是本项目的第一基础:1.要为综合调查建立图象库、文档库服务;2.面对越来越多的遥感图像数据,提出新的方案,包括图像配准和信息处理模型等。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便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信息分析和信息更新等工作。前者是信息源,是借助于遥感的原理,或者说应用RS技术捕获城市的面貌的信息。后者是信息处理,是借助于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平台,或者说GIS软件平台作为信息存贮、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工具。系统加快了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尤其是社会公众的电信发展如此之快,媒体传播如此之快,这就加大了政府管理对信息化需求的关注,否则将落后于社会,对政府和企业发展都会有极大影响。同时,是一个动态信息和城市空间信息相关的一种综合显示,而且是一个难度不大的及时信息综合的概念,经过新GIS阶段,即突破为“RGIS”。

RGIS是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结合,系统要实现空中对地观察图像数字化、不同比例尺图像迭合分析和不同分辨率图像迭置分析,而建立一个不同点源及不同尺度的遥感数字信息场,使得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有一个在计算机上就能看到全市综合特征的信息库,即综合信息场。RGIS要体现出以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有机结合,为遥感综合调查信息在进行统一分类和规整处理的技术方案上进行应用的探索研究,RGIS是一个综合分析与表达技术。因此RGIS绝对离开不了综合信息场,也即信息场可视基础主要以RS为基础。其中,地理空间与地学也是一个很有尺度的学问,GIS中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等也决不是地图科学。为此,为区别先前的GIS概念,为推广和发展,又不屈服于误解,可称其为RGIS。当你想把GIS作为传统地图的延续,在GIS的开始阶段是允许的。然而,这不是GIS的本意。其本意应当是逐渐对所有的行业信息能包容的综合信息的图。现在已经明朗,最好是以包含了定位与定量内容的RS信息的基础上做行业的几何信息、空间属性与统计的支持决策等处理,这才是RGIS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以往地形图的GIS基础已经只是其中的行业图件之一了。因为其他行业管理图件,已经成为各行业自己的GIS基础,实实在在的基础。若同时又强调要以地形图作为所有GIS基础地理信息图,这必将引起对地形图的应用精度和使用期限等问题。从信息化讲,实际上应用RGIS作为管理,就是一个随着管理事件的点源尺度变化而变化的具体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特征。

RGIS绝不是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地理信息平台,而是以RS影像为基础的确实充满综合信息的系统平台。近期,又被一个有效的事例所证实。某城市的人口统计已经完成,人口普查的分布特征底图,由于其统计底图单元,是以数百人为单元的实际现状,这种小单元大比例关系的底图,统计精度高,而地形图上是缺乏相关联信息的,统计的边界却无法准确落在城市或郊区“正规”的地形图上,唯有依靠能反映地面所有微细的综合信息的彩红外航空遥感数字影像来解决问题,即解决“统计边界”信息落地的问题,这就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首先解决了人口统计与地面区域的综合信息相关的表达基础,为建立客观、准确的整个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和分析,建立了可靠的RGIS基础。有人称矢量地形图是一种最为单一的,只是反映了地物简单的几何边界及其位置,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地形图上是区分不出来的,常见一样的形状;地面的微小差别,如植被差别、露裸非露裸土地差别、河海防护堤特征、小路小溪等在地形图上是没有的,建筑物的外形特征、绿化质量特征等都是找不到的。这些常是统计分析、统计单元的信息边界,极其重要,如人口统计单元边界,地形图上无法整合的话,而航空遥感图像可淋漓尽致的反应并准确整合。同时,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矢量线划表达的信息,依据航空遥感地物信息,即可获得非常具体的综合信息,因为在地形图上你所得到的信息太少,新的认识更少,说实在的没有一个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真的是用地形图来获得管理信息的,因此,不能依靠地形图去承担基础地理信息的重任,而只有依靠高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才能获得,并达到这一目标。换言之,矢量地形图与其他行业管理数字化图是同一种类型的信息,它们都实际上来源于地表真实写照的遥感影像。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水质监测体系日益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四级水质监测体系下,以提高水质监测技术的现代化、标准化以及管理制度化的水平为目标,逐步建立起实验室、移动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立体化监测模式,并统一在水利部水质监测中心之下,可以有效全面的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水质监测问题。

4、RGIS的展望

RGIS不仅适用于天然水体的实时监测,还适用于各省大、中、小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正在启动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将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通信卫星和安全的网络技术;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涝灾害;在七大江河流域建立以RGIS技术为支撑的包括社会经济、水体、水利工程、地形、土地利用、行政边界、交通、通信、生命线工程等数据层的分布式防洪基础背景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完善水文及灾害预报这些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虚拟地球的技术;以及灾前作洪水预报及对未来各种降雨情况下的水情进行模拟等直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综合服务。尤其是目前,正值西部大开发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运作阶段,城镇建设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正需要有一个这样的信息基础,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谈到数字建设;密切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保护城市环境能力。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庄逢甘、陈述彭,遥感科技论坛,地震出版社2000年.10月ISBN7-5028-1839-1

2.孙建中,21世纪特大城市信息化基础之一:航空遥感综合信息场(上)(下),上海建设科技2001年第1、第2期ISSN1005-6637

3.李怡庭.全国水质监测规划概述.中国水利,2003.7B,

4.吴灿帮,费龙.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5.李国刚. 环境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动态. 第二届环境监测仪器与现代控制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 北京,2003.10

6.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十五"总体规划思路和2010年发展远景研究报告

7.空间技术应用科技发展"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

8.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总体战略研究

9.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网站

10.国家遥感中心:全国遥感(3S)行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2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 数字城市建设 联系 促进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98-01

在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大,我国各城市开始规划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成为当前信息化城市建设的先锋,而在这一变革之中,测绘工作将充当不可替代的作用。测绘技术日新月异,已由数字测绘时代步入信息测绘时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信息,同时数字城市建设对测绘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 测绘新技术发展现状

1.1 对地观测技术

对于地面观测技术,我国已经完全具备对国外高分辨率的接收能力,并且能够独立的研制与发射地面观测卫星。目前,我国已初步完成了对国家级遥感卫星与服务系统的建设。且航空遥感的探测能力已经达到了全波段的水平,高光谱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机载等对地观测平台也都已研制成功,并积极探索了无人机低空遥感等领域。

1.2 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

目前为止,对于空间大地网和全国天文网的联合平差已初步完成了必要的建设。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已初步建成,该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区域导航定位等高新技术功能。于此同时,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工作也已积极展开了。

1.3 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我国现在开发的大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有多种应用软件杯开发出来了,虽然技术还不纯熟,但是这些软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数据生产之中了。另外,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技术的基础之下,我国已完善了地理信息的三维动态表达。

2 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关系

2.1 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

空间位置关联性是城市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其主要在于对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分布关系进行表征,而地图就是其最好的表现形式。而测绘能够对多种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等手段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专门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存储、更新等产业。所以,测绘在建设城市空间信息设施领域属于一个主干产业,在建设数字城市方面更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产业。

2.2 数字城市与基础地理信息

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在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因为在缺乏必要的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就很难完成数字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的设施,能够为城市各职能部门与各行业实时提供统一、精确的基础地理信息。因此,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速度会直接关系到数字城市的建设。

2.3 测绘和数字城市

目前,“3S”作为测绘高新技术的代表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应用,测绘在其促进下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数字化的技术体系及现代测绘的生产模式,传统的测绘随着数字化的建设逐步得到转变,已转变为具有现代技术的地理信息产业。现今,我国已将测绘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之中。测绘是保障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有力工具,并且依托测绘,社会各相关产业也将发展的更好。数字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若将数字城市发展的更好,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必要。制定标准的空间数据,创建共享的地理数据机制,才能够将城市空间信息基础建设的更加完善,让全社会都能实时共享地理空间数据资源。测绘部门应根据国家提供的统一标准数据和信息技术,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必要的生产和管理。通过这些信息,实现城市空间数据框架的构建,进一步满足建设数字城市的发展需要。

3 测绘新技术对数字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3.1 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支撑

建设一个能够支撑数字城市的公共平台的运作的核心工程是建设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其应用都是源于基础的空间数据的应用。数字城市获得的大量地理信息数据都是来源于遥感和GP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城市提供大量数据的查询、检索以及空间分析等深度应用。强大且成熟的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海量数据,建设多样化、多尺度的数据库,逐步完善数字城市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因此,测绘技术为数字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3.2 对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等重大问题的提供更多的支持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及时的了解环境资源、地质灾害信息对于人类更好的生存、生活是非常必要,测绘高新技术与具有海量地理信息是认识地球的有力工具。因此,对地观测系统应该建立成多分辨率且多时相的,空间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更有待完善和更新,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建一个完善的地球空间信息系统。利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并结合地质灾害等一些灾难的预警特点,可创建一个能够辅助预警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会商系统。

3.3 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对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三位模型等技术的需求度都是非常大的,其能够更好地支持建设国民经济。同时,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虽不需要精确的勘探工作,但海量实时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辅助工程决策。一般,类似地域覆盖广的工程、空间与时间跨度大的重点工程等会需要得到更多的遥感数据与数字模型等的支持。另外,在发展智能交通、构建电子商务以及发展精准的生态农业等方面,更需要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其各个领域都能实现信息化。

3.4 保障政府管理和决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自然关系的复杂度的加深,不断加大了人们对现代经济及社会问题的解决难度。政府在实施管理与决策时,需要做到民主化、科学化,这就要求地理信息数据库能够实现更加广泛、更加通用,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社会上所有的信息,将其归纳到一个真实世界的空间分布之中。如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国土执法系统,以决策和支持类似土地违法案件等的处理。由此,创建一个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能够实现政府进行空间管理和分析决策,科学的完善政府的管理与决策,能够满足政府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的真正需求。

4 结语

发展测绘,有利于城乡居民的生活,能够为城市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让城市更快的步入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让人们更好地共享城市的数据资源。测绘技术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同时数字城市的建设与推进也促进测绘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数字城市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1] 徐景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省测绘事业的新发展[J].山东国土资源,2009(4):1-4.

第3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广西,地理国情,国情普查,地类分类

中图分类号:U612文献标识码: A

地理国情是指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是空间化和可视化的国情信息[1]。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2]。

本文阐述了广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建设的各个流程,深入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各个指标,旨在能给广大同行带来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基本原则与分类对象

1.1 基本原则

1)以需求为导向

分析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在规划、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中对地理环境、资源、设施等的需求,确定地理国普查内容具体要求。

2)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为基础进行拓展

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法,寻找其与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需求之间的异同,确定普查需派生、拓展或补充的内容和指标。

3)适用可行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需要考虑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专业特点和长期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业务化要求,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必须具有可操作性[3]。

1.2 分类对象

综合考虑地理国情普查需求和可行性,本文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三个方面。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数字高程模型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等。地表覆盖通常采用规则格网形式的场模型(也称作域模型)进行描述。

重要地理国情要素信息(以下简称地理国情要素)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或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如城市、道路、设施和管理区域等人文要素实体,湖泊、河流、沼泽、沙漠等自然要素实体,以及高程带、平原、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通常采用要素模型(也称作对象模型)来进行描述,按照其空间特征分为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对象。

本文综合考虑上述三类信息,建议性地提出本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及指标要求。

2 普查内容

广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包括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及地理单元三类内容。主要普查内容如下:

1)地形地貌普查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本底数据库,查清实地地表5米×5米分辨率的坡度和坡向。结合有关地貌研究和调查资料,查清广西区域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

2)地表覆盖普查

(1)查清广西区域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等4大类植被覆盖类型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

(2)查清广西区域规划区范围内建筑物的名称、单位情况、建筑年代和层数、结构类型、用途等相关信息。查清规划区外实际占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多层独立建筑和实际占地面积大于等于200平方米的低矮独立建筑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建成区、中心镇的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及分类等相关属性信息。

(3)查清广西区域地面宽度大于等于3米且长度大于等于500米的各类道路的类别、位置长度和相关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及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航道、港口、航运设施的类别、位置、面积和相关设施属性信息。

(4)查清广西区域实地面积大于等于2500平方米的硬化地表、工业设施和其他构筑物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

(5)查清广西区域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人工堆掘地(包括采掘场、建筑工地、尾矿和垃圾堆放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矿山和矿产的类型、位置、范围、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

(6)查清广西区域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的荒漠(石漠化)和地表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

(7)查清广西区域宽度大于等于3米且长度大于等于500米的常年河、时令河和人工河流(渠)高水位、常水位极限的空间位置及影像获取时水面覆盖情况。查清广西区域常年水面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的湖泊及常年水面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水库、坑塘的空间位置及影像获取时水面覆盖情况。查清广西区域各类水利设施的类型、位置、范围和面积等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查清广西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及预防措施等属性内容。查清广西区域三峡库区的消落带位置、面积、范围、工程处理措施及相关属性信息。

(8)查清广西区域各类邮电通信、电力、能源、市政、环卫、农业等基础设施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走向及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行政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经济机构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乡级以上政府驻地、行政村驻地的空间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各类休闲、娱乐、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宗教场所等的位置、空间范围及相关属性信息。查清广西区域各类危险源、应急保障资源的类型、位置、范围及相关属性信息。

3 项目建设流程图

广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流程图

4 具体实施

1)耕地

耕地是指经过开垦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耘管理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林木覆盖度一般在50%以下);包括被地膜或人不能在内部进行生产活动的简易塑料棚覆盖的耕作土地;专业性园地或者其它非耕地

中临时种农作物的土地不作为耕地。

耕地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实施方案中可根据地域特点适度调小最小图斑调整指标。耕地连片区域范围内部的地块之间的田埂、小路、水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3米以下,或者连片达不到实地400平方米的,可以就近归并到相邻的耕地类型中。

2)园地

园地指连片人工种植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集约经营的,以采集果实、叶、根、茎等为主、作物覆盖度一般大于50%的土地。包括各种乔灌木、热带作物以及果树、苗圃、花圃等用地。园地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园地与林地相比,园地通常离居民地较近,大部分类型行列排列特征比较明显。果园色彩、纹理上都比较均一。在作业中可参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可提高判读的准确率。

各类园地在均匀或接近均匀混种时,按照占比或优势类型归入合适类型的园地。

3)林地

林地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表。包括乔木、灌木、竹类等多种类型。以顶层树冠的优势类型区分该类下级各类类型。林地大面积的林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其他地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林地对于道路、河渠、房屋周围等单排行树,树冠不明显,未成片或成带区域的可归入相邻地类;大片耕地中零星,未成片的树木,按照就近就大原则归入相邻地类。

4)草地

草地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草被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草原地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其他地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植被生物量小,颜色较浅,但内部均一度比较高,纹理细腻。容易与灌木林或稀疏灌丛混淆,需要结合影像上的周边信息进行人工解译。

5 小 结

广西国情普查项目通过多源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现场调查、信息提取、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反映地表特征、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各类地理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化、定量化和属性化普查,形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面普查结果。

本文由浅入深的分析了广西国情普查项目的基本流程,可为广西进行此类调查项目的单位及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GDPJ 01-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第4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为何大家对大数据表现出如此的激情呢?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便知一二。

大数据最近很火爆!马云收购恒生终于在传言不久后,被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股权变动的提示性公告证实。马云不好好经营电商打通线上线下,他花33亿收购恒生干嘛?令许多人疑惑不解。有人甚至发出感慨:“愚人节那天才见53.7亿入股银泰,今又见33亿入股恒生。各种整合融合势不可挡!线上虽易,线下不易,且行且珍惜。”其实当你明白何为大数据,就知道这次马云又在布一个很大的局,他也开始向大数据领域发力了。

为何大家对大数据表现出如此的激情呢?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便知一二。

在美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步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已广泛渗透到经济、政治、教育、安全和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美国提出大数据的战略地位堪比工业时代的石油。

在欧盟,相关报告指出,欧盟公共机构产生、收集或承担的地理信息、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公共资金资助研究项目、数字图书馆等数据资源的全面开放,预计每年将会给欧盟带来4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欧盟认为大数据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 2012年研究报告进一步证实了大数据的经济价值,2017年预计将达到407亿英镑。

在韩国,“智慧首尔2015”计划指出:“首尔开放数据广场”是开放性的数据中心,已有33个数据库、880个数据集,为用户提供十大类的公共数据信息,包括育儿服务、公共交通路线、巴士到站时间、停车位、各地区天气预报及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韩国认为公共数据已成为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国家资产。

由此可见,大数据早已不是云山雾罩的新生事物,马云知道,全世界都知道。可以预料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产业财富扩张的重要引擎。

而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自身价值创造的业绩压力,无论是金融业还是产业都需要借助对自身业务数据、行为、过程的分析与优化,推动自身的转型与创新。

产业是经济基础,金融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剂和倍增剂的作用,金融只有与产业融合才能产生放大效用,才能产生巨大价值。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数据统计、集成、储备和分析模型的不完善,网络技术的不成熟,产业和金融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产业金融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困境,尤其像艺术品、发明专利、金融票据、林权、农地、旅游、种子、机器人等之类比较难定价的特殊商品更无法形成资产证劵化。

互联网元素的要点就是去核心化、扁平化、便捷、数据思维与公开公正,而大数据是支撑和优化信息资源、自然资源、客观因素的量化性综合指标认定,它强大的系统数据集成和分析能力,势必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应用领域和想象空间,成为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未来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互联网促进了科技的创新,提高了生产力,而大数据及其运用在我国未来产业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金融围绕产业升级及换代,植入互联网大数据元素将成为无法估量的产能!概括为产业-互联网-金融三位一体的融合。

然而大数据于产业金融领域的运用究竟如何很好的实现?概括起来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系统模型:通过检索引擎及爬虫技术采集产业和产品互联网海量数据;通过分词矩阵清洗、排重、过滤等预处理方式,存储一批完备的产业相关的金融大数据;通过检索、统计和智能分析得到初步的行业分析报告,然后运用金融工程及各类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以产品价格为预测的估值模型,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决策模型并提供适合产业的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产业综合指数及参考指标。

其二、系统实现:

1、产业和产品的价值评估: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产业、产品的综合评估及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管理上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

2、产业的风险预警及预测:通过此系统实现产业以及产品的价格的预测及风险的预警;

3、产业的风向标的参考指数及指标:系统整合产业及金融大数据云平台等众多资源,由来自各个方向的数据,结合多种评估模型,分几段实现产业指数体系及评估系统。产业指数包含综合指数、分类指数(产品指数、评估指数等)。该产业指数将成为产业市场的“晴雨表”和引导投资的“风向标”。

以大数据林权为例:通过检索引擎及爬虫技术采集互联网海量数据;通过分词矩阵清洗、排重、过滤等预处理方式,存储了一批完备的林业及林业相关的金融大数据;通过检索、统计和智能分析得到初步的行业分析报告,然后运用金融工程及各类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以产品价格为预测的估值模型;以林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决策模型并提供适合林业的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行业综合指数及参考指标,打造“林权交易评估参考系统”为核心的产业金融投资生态圈,构建林业金融大数据平台;并融合支付、交易和其他衍生业务,构成领先的产业互联网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真正使企业与金融部门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连接、贯通,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

第5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信息共享

1引言

运用市场手段为城市规划行业提供知识产品、信息咨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工作业务培训等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门相对独立的服务门类——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从当前来看,城市规划信息服务既是城市规划行业的分支业务,也是信息服务业或者出版行业的分支业务;从其运作方式来看,其更多具备的是信息服务业和出版行业的一般运作特征,而就其承载的内容来看,则主要是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在城市规划行业管理工作或信息产业中独立划分出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对于城市信息资源市场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发展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的意义

2.1有利于更高效、更合理地配置城市规划信息资源

独立界定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有利于行业内部的相互交流,通过各业务环节的相互衔接,可以充分运用各方的资源,实现分工合作的效益。例如城市规划平面出版媒体,可以通过其传统的、权威性的渠道,在大量的信息中筛算出更有价值的城市规划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机构,则可协助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建立与其他管理部门、设计机构、城市规划电子出版机构等部门的互动平台,提高信息供需双方交流的便捷度和速度。因此,独立划分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有利于城市规划信息供需双方的相互结合,提高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

2.2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信息服务的专业水平

如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培育,一批原来从属于城市规划行业或者信息服务业、出版业的人才和队伍得到整合,提高其服务于城市规划信息工作的专业水平。例如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业务环节既需要熟知城市规划管理业务的人才,也需要系统建设人才,在当前这两方面的人才和队伍绝大多数是相互分离的,而随着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业务需求的扩张,这种专业分离的人才和队伍将会在业务合作过程中整合为专门的人才和队伍,提高城市规划信息服务的专业水平。

2.3有利于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促进城市信息资源市场化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城市信息资源市场化的发展,主要依托市场主体来实现。就全国层面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工作而言,目前制定标准和工作交流等主要依托政府部门组织。而在城市规划信息市场发育成熟以后,一些企业将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构建起更具操作性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企业间也将根据业务需求组织不同层面的交流,无需政府部门出面组织。此时,官方或半官方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机构,则主要是依托企业进行产品或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推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就各城市层面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工作而言,目前主要依托政府部门推进,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利用效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而在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以后,通过采购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工作也将从繁琐的技术业务中摆脱出来,转向宏观层面的指导。

3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3.1信息(知识)逐渐成为规划设计行业竞争的重要砝码

随着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设计部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业务所需的各方面信息和知识,成了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筹码。在这种背景下,购买城市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将越来越多,这将为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规模化的需求。

3.2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深化将促进政府层面的城市规划信息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市规划信息化,多数大城市已经开展办公自动化、档案数字化、电子辅助报建等系统的建设。而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的城建信息化工作尚未得到理想的推进。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每个城市都建立起完备的城建信息系统将成为必然,这将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信息工作业务培训等服务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3.3部分城市规划信息服务机构己积累业务经验与市场运作经验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规划信息服务机构在实践过程中,已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市场运作经验。如1999年成立的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就是依托广州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的部分职工为主体,以自动化中心原有的成果为基础,面向市场提供城市规划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发和服务,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业务领域涉及规划、环保、测绘、商业布点、人口统计等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对象已经达到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华南的几十个城市[1]。中国城建数字图书馆系列数据库的运行商,也开展了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并制定了产品和服务标准。这些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也可以为其他同类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4促进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深化对城市规划信息价值的认识

城市规划信息的持有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编制的质量、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城市建设的水平。而目前,有一些政府部门和规划设计企业认为专门开展信息工作是一项负担,将购买城市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认为是一种浪费行为。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的市场拓展,更不利于政府部门与时俱进、科学决策,不利于设计部门把握时代设计理念、提供高水平的设计产品。为此,需要行业的信息管理部门、社团组织积极宣传及依托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企业宣传城市规划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改变部分机构和个人的不正确认识。

4.2及时开展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工作

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是城市规划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相对统一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交换平台标准,交易双方就难以达成交易或者交易成本很高。因此,在互联的环境中,只有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做到总体规划、统一标准,才能发挥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各个节点的互动性,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实现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的良胜发展。

4.3促进政府部门的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的城市规划信息大部分为政府部门持有,而目前这些信息的共享程度普遍不高,另外不少城建档案馆(室)的信息化工作尚未起步或正在起步,信息质量不高。因此,促进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发展,需促进政府部门的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共享,政府信息部门应当积极对所贮存的规划信息进行深加工,并以一定的补偿方式提供给城市规划服务企业。

例如城建档案馆中的一些优秀设计作品和历史照片,如果通过有偿使用机制提供给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企业,再由他们加工、之后转售给设计部门,则可作为某些历史建筑复原重建的依据。

4.4调整城市规划信息服务机构职能

目前,不少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数字化等工作;有些规划设计单位也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信息资料库,向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向发展。这种内设机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对于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内部信息共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对外的信息共享仍普遍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城市规划信息需求的多元化、规模化,事业型城市规划信息机构也需要重新定位,以适应信息市场化的需要。目前,这些内设的城市规划信息机构,可向以下方向调整工作职能:主动提供有偿的对外信息共享职能;注入市场因素,推进其向企业转型;部分城市规划信息管理部门可剥离具体的技术业务。

4.5培养城市规划信息服务工作所需的专门人才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业务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数据采集和输入、系统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其中有些业务环节是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来完成的,但业务和系统管理等环节的人员却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人才缺乏的弊端也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议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或者城市规划专业中设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课程或专门成立分支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并鼓励和支持一些机构依托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培训,如支持中国城建数字图书馆开展面向全国各地的业务拓展和培训工作等。

4.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培育和促进我国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服务、自律和维权的作用。在当前可主要开展如下工作:在推行城建行业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资质认证,让有水平、有能力的企业参与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通过企业实力、业绩等评比,培育城市规信息行业的知名企业和服务队伍,让他们成为城市规划信息行业发展的先行军;为城市规划信息企业协调价格、开展合作,甚至战略并购等提供平台和仲裁;为信息企业和政府、非政府用户等供需各方的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以运作相对成熟的机构为依托,制定城市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标准;研究城市规划信息和服务的价格机制,协助物价部门维护行业价格秩序;与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企业共同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5结语

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门类,其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并具备了发展的基本市场条件。政府有关部门与行业协会等机构应在信息资源供给、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价格机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从而促进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注释:

[1]参见: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引(试行)(GDPG--006)[Z].2004:P56

参考文献

[1]雷翔,欧阳东.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共享若干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6,(5).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示范政策与信息管理研究报告[R].2001.

第6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James从英国派到北京工作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利用周末的时间他总喜欢自己开车到郊外放松一下。今天他决定去幕田峪长城转转,和以往一样,他打开电脑,登陆了go2map网站,在起点栏和终点栏中分别输入“西单”和“幕田屿长城”,并点击“公交线路”按钮,电脑屏幕上马上就显示出了一个外观与印刷地图完全相仿的数字地图,并标明了公交换乘的线路。James觉得公交换乘比较麻烦,于是他决定自驾游。点击“自驾”选项,一张带有详细行车路线的地图展现在眼前。James根据需要放大、缩小、移动地图,记录下行车路线,并查找到了附近配套的餐饮、娱乐等设施。OK,一切资料准备齐全,出发!

James发动了自己那辆心爱的S40,同时打开了汽车导航仪,导航仪自动检测出了他现在所处的位置。James设置了目的地“幕田屿长城”,导航仪马上在屏幕上显示出最佳的行驶路线。利用汽车导航仪,James再也不怕在北京陌生的道路上迷路了,因为导航仪总会适时地用语音提醒他该在哪里转弯、该在哪里掉头、该在哪里出口。

阳光灿烂,天空湛蓝,James突然觉得不妨邀请一位朋友和自己同行。他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西单”发送到29113970。邻客网(Belinker)将自动查找到与James相距2000米范围内的朋友的名单。不久,James收到了一条来自邻客网的短信“你的朋友Amanda就在你附近”。这真是个好消息,James立刻拨通了Amanda的电话,并邀请Amanda一起郊游。

现在,James要去接Amanda了,他加大了油门。今天他们一定会度过非常快乐的一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像James所使用的以各种终端电子设备为平台表现出的数字地图,因其使用更加便利,功能更为强大,而引导了更为广泛的行业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海外资本蜂拥而至

据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图)公布的研究数据,全球的数字地图及LBS相关的产业规模,将在2008年达到500亿美元。而ABI Research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全球位置服务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2%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将在四年内由目前的9.81亿美元增长到80亿美元。而在我国,数字地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灵图CEO唐宁浙估计,不包括硬件,目前中国电子地图行业的市场规模在15亿元以上,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从2005年以来市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不低于40%。

这是一个庞大而极具成长性的市场,吸引了海内外产业界及投资基金的热切关注。经本刊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数字地图产业链上,从最上游的基础数据测绘环节开始,到数字地图的生产制作和应用服务,每个环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外的产业资本和投资基金的积极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在测绘环节,尤其是高精度的导航电子地图领域,是严格禁止外资进入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很多公司,都是通过与国外企业成立合资子公司的方式实现国际化,合资子公司仅限于销售母公司的产品及提供技术支持。

其实,现在市场中有一定影响的数字地图公司,无不受到VC的密切关注。据IDGVC合伙人杨飞透露,未来两三个月内,将会有一批数字地图公司完成融资或再融资。杨飞认为,现在VC热衷于数字地图领域,是因为地理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它打开了一个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定向传播的崭新的市场空间。

竞争决定于政策管制

由于地理信息事关国防安全,我国的数字地图产业处于严格的政策管制之下,各环节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和政策管制的疏严差异紧密相关的。

数字地图产业链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见图“电子地图产业链构成及灵图的业务分布”):最上游是基础产品提供商,中间环节是电子地图的生产,下游环节则主要是地图的应用产品。总体来看,产业链上越接近客户,政策管制越松,则竞争越趋于激烈;而在同一环节,随着技术深度的降低,竞争也趋于激烈。

在基础产品领域,受到国家严格的准入管制,主要厂商是政府测绘部门以及国外测绘公司,其中政府测绘部门主要从事传统测量,国外测绘公司主要从事卫星和航空测量以及地图生产工具的开发。在传统测量领域,我国政府严格禁止外资及非国有资本的进入。

在电子地图生产领域,我国政府同样严格限制外资进入,并对各类从业企业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等级企业所能够从事的业务种类,以及开展业务的地区范围是不一样的。目前我国共有9家公司获得了导航电子地图的测绘资质,这一资质等级对测绘技术的要求最为严格。

在地图应用产品领域,除受测绘法律方面的限制外,还受到出版、电信等方面法律的限制。首先,所有公开展示的地图数据(包括汽车导航、互联网地图服务、手机地图服务等)均要到国家指定的2~3家出版社进行地图审核,审核合格后还要到国家指定的一家企业购买加密控件。目前要完成这些手续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比较高,理论上竞争门槛是比较高的,但事实上只有少数企业完全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营,因此市场竞争出现不正常的激烈局面。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地图行业还处于初级,并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基础产品的供应不够完善,地图生产成本过高;违法经营现象比较严重,有实力的合法企业的经营受到干扰;缺乏适用的、价格低廉的终端硬件;公众用户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国内消费者对电子地图的作用缺乏了解,市场的宣传和教育还要进一步的深入;最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图产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缺乏独立的产业主导者,对于目前的主导者(终端厂商、电信运营商、门户网站),地图相关业务只是其整体业务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而没有主导者的前瞻性投入,产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灵图公司CEO唐宁浙认为,我国电子地图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主要的原因是:首先,国外的基础地图产品均由政府完成,并且质量十分完善,更新很快,电子地图生产企业可以用很低廉的价格方便地获取,只需要进行很少的加工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而我国由于很多地方测绘部门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国家主管部门无法进行统一的调度安排,因此基础地图的生产进度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并且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很多地图生产公司不得不直接进行基础测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其次,国外电子地图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经济也比较发达,早已完成国土整治和城市化进程,地图更新的要求不高。而我国目前处在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和城市化进程中,道路、建筑及交通规则的变化十分频繁,并且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地图更新的要求非常高,从而增加了地图生产公司的经营成本。

最后,在地图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早已确立,不同厂家之间遵循同样的标准,因此大大加快了用户教育的过程,也方便了用户随时更换和选择不同的产品。我国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开展较晚,并有多个不同的政府部门各自研制不同的标准。灵图曾经受邀参与多个标准组织,并完成了主要的研究工作,但是对相关国家标准能否尽快出台仍感担忧。

产业链上核心能力各不相同

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据唐宁浙介绍,在电子地图的生产环节,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国家规定具有最高等级资质的企业,其注册资本不能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但是,按照我国的现状,要完成一套满足用户需要的电子地图数据库,需要的投资额至少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购买基础资料大约需要3000万;固定资产1500万;人工3000万;其余是购买其他资料如黄页、地址编码等的费用),同时每年更新地图的投资不应少于3000万元。其次,电子地图制作需要一整套的制作标准和工艺,才能保证地图的质量和制作的效率。最后,数据尤其是POI(兴趣点)数据的更新,需要有比较好的商务模式。只有通过商务合作的模式,才能保证最快最有效的更新。

而在地图应用产品环节,尤其是在公众用户市场,因为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主要是像汽车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电信运营商、门户网站这样的行业巨头,因此地图供应商和技术提供商主要处于从属的地位,能否得到很好的市场份额主要取决于与行业巨头是否能够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而在企业用户市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能否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营销网络是否足够广阔。

在基础产品环节,GIS平台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从地图生产到各个领域的应用都依赖于GIS核心技术。目前,在二维GIS平台方面,全球企业的阵营已经比较清晰,三维GIS平台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但5~10年后将成为主流。目前灵图的三维GIS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网络地图融入门户

基于Web GIS技术的互联网地图是数字地图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据搜狐―新图行天下的总经理欧阳林介绍,国外互联网上的地图服务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现在已经非常普及,比如在美国,高达87%的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网络地图服务。

借助于互联网超强的传播能力,数字地图迅速走出行业应用的深闺,为更多的个人消费者所熟识,但它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互联网免费使用的烙印。因此,网络地图的服务商要想获得收入,必须另辟蹊径。一个成熟的收费模式是地图标注,即将商家的地理位置及商业信息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并向其收取广告费,一般为每年几百元。这一收费模式说明,网络地图的本质是媒体,收入源于广告。

从媒体的角度来理解网络地图就会发现,与门户网站相同,浏览量成为地图服务商决胜的关键。而对于一个单纯的地图服务网站,其浏览量无论如何不可能与门户网站相提并论。于是,借力门户网站的巨大流量,成为网络地图服务商的必由之路。而对门户网站来说,它也需要借助地图服务来为其海量信息增加本地化属性。欧阳林解释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面对网站上的海量信息,人们倾向于对自己周边的信息给予更多的关注。本地搜索和地图服务相当于互联网上的电话号码簿,通过它可以查找特定地区的企业,获得具体的地理位置信息,甚至客户对企业的评价。

因此,几乎所有的网络地图服务商都与门户网站合作,为后者提供地图查询服务。但是在这种松散型的服务方式下,两者的目标和发展策略不尽相同,难以进行深度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欧阳林认为,网络地图是一个平台的服务,单独运作不符合地图服务的规律,从资本层面,与门户网站相融合,是地图服务商的必由之路,而不可能发展成一个和门户抗争的网站。这在国外已经被众多门户网站收购网络地图服务商的例子所验证,如:Google收购Keyhole,微软MSN收购Vexcel,AOL收购Mapquest。而在国内,走在前面的是搜狐,它在2005年4月份以930万美元收购了图行天下的全部股份,开始了一个堪称成功的尝试: 图行天下过去的日浏览量大概在100万左右,在并入搜狐之后,增长了10倍。同时,图行天下的地图服务已经嵌入到搜狐的每个角落:房产频道、交友频道、购物频道……。图行天下与搜狐融为一体,为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提升。

“地图网站单打独斗没戏,最好的出路是被门户收购,那时是门户之间的竞争,而地图服务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欧阳林说。易观国际的分析师黄涌涛的观点证实了欧阳林的判断,他认为,电子地图在中国目前是一个细分的应用,单一的电子地图服务既没有大流量带来的高额广告收入,也不可能收取用户的服务费,因此,未来的地图服务将会拓展为门户的一个应用,独立发展的机会可能性很小。

出于媒体的本质,地图网站也在走向社区化。用社区来提高网站用户的粘性,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在go2map的地图社区中,用户自己标注的兴趣点中,诸如“我初恋的地方”、“我的母校”等等充满了个性,极大地增强了地图用户的归属感。

同时,基于Web2.省略的Gary Xu告诉记者,得益于地图用户的主动反馈,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公司的整体团队只有30来人。而刚刚产品的,则已经把利用社区力量来完善地图数据库作为正式计划。

导航市场前景未明

第7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软件产业 SWOT分析 “天平型”模式 24小时知识工厂

一、引言

作为信息化的灵魂和信息社会基础的绿色产业,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软件产业作为其优先发展的产业,并且在各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大力发展民族软件产业,借助软件技术可以加速科研的进度和深度,使中国科技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但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发展后劲不足的弱点。发展软件产业,可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目前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与世界软件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软件产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高,出口规模小,软件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因此各省市应结合省情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湖北省软件产业的竞争力状况

湖北位于我国的中部,交通畅通、教育发达,发展软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人才方面来看,近三年大专、本科、硕士、博士IT类各级每年毕业生人数均过万人,高校及各级培训机构的在读在训人才都为湖北省软件人才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准备。从技术上来看,湖北省的软件产业在空间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安全、网络通信等领域的软件开发和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政策环境来看,截至目前,湖北省有关软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共计有75条,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产业基地来看,武汉拥有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的光谷软件园,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殊荣。

但是目前湖北省软件产业的现实却是:企业经营规模小,软件龙头企业少;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少,产品结构尚需调整;软件人才教育与需求脱钩,人才流失普遍,用人机制以及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产业内部沟通协作缺乏,没有形成软件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缺乏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实力。2006年湖北软件产业的规模仅为66.7亿元(全国主要省市的情况如图1所示),并且信息产业部的2006年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100家企业名单中没有一家湖北的软件企业。

当然,近几年来湖北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软件产业规模还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如图2)。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共有双软认定软件企业326家,登记软件产品753个。这些企业中有8家属于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有3家通过CMM3认证,2家通过了CMM2认证,4家通过了CMMI3标准,89家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然而,湖北省的软件收入只占全国的1.39%,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数据来源:湖北软件企业协会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此外,软件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决定着湖北未来的地位。湖北在新世纪的发展中要重振雄风,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知识经济,软件是现代产业的制高点。新世纪伊始,湖北就提出了建设软件大省的战略构想,力图用软件对现有经济实现渗透、带动和武装的作用,以实现新的腾飞。

三、湖北省软件产业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理论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史提勒(Stein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旨在为项目开发、企业营销等重大投资机决策进行分析。其实质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h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一般步骤见图3。

2、湖北软件产业的SWOT分析

(1)湖北软件产业优势和劣势分析(SW分析)

下面从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施、教育资源、资本、自然环境、软件企业规模、市场需求等方面来对湖北软件产业的现有竞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人力资源。从技术潜力来看,湖北省的科教实力雄厚(见表1),武汉聚集了84所普通高校,5个省部属科研院所,65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所软件学院,还有51名两院院士,全省高校毕业的计算机软件大学生就有将近3万左右。此外,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对软件类人才的培训发展也十分迅速,有近100所IT职业培训教育学校和100所外语培训学校,涌现出一批办学实力、办学经验、办学效果都非常突出的品牌企业,如北大青鸟在武汉的加盟培训机构、银河软件教育、思远教育集团、新东方、环球雅思、文都、同济美佳、英之铺等,其中IT短期培训每年超过16000人,外语培训每年超过五万人,都为湖北省软件人才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准备(见图4)。

(数据来源:由光谷软件园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从从业人员素质来看,湖北软件人才综合素质较高,技能和经验国内领先,但缺乏高级复合型软件管理人才和初级软件编程和维护人员。2006年全省软件产业从业人数2.2万人,人才数量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软件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湖北软件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流向软件产业发达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主要是因为湖北软件专业人员的工资和费用低于发达地区,在全国属于中低等水平。湖北软件人才的外语语言能力与国际交流活动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也处于劣势,外语能力薄弱极大地限制了湖北软件产业在外包业务领域和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软件领域的发展(见图5)。

(数据来源:由光谷软件园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第二,信息资源设施。湖北省的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软件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湖北信息基础设施、软件园建设、湖北省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湖北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完备,电话覆盖面广,互联网迅速普及,省直部门单位基本建立了内部局域网,银行、税务、海关等单位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系统。武汉光谷软件园位于武汉市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环境优美,周边大学林立,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动漫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等殊荣。2006年武汉市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武汉光谷软件园成为唯一的示范区。并对入园软件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光谷软件园还在建设中,很多软硬件设施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餐饮、住宿、交通、娱乐文化生活方面。湖北省政府对发展软件产业高度重视,把软件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给予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湖北省有关软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共计有75条,特别是173号文包括了与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十六条具体政策措施,抓住了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湖北省信息产业厅还加大了全省软件统计工作的力度,按照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有关《软件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逐步形成和进一步完善软件统计制度,将湖北省软件统计工作做的更细、更好。但是湖北省政府对外宣传材料和“口味”不统一,给软件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的文件和宣传册有不同的数据,比如人才质量、数量、专业分配等,导致一些软件外包企业如光庭导航在日本宣传的时候,不能被信服。

第三,教育资源。湖北省知识和信息资源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中等城市中实力领先,下面从教育、科技方面分析。2007年末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36万人,在校生77.83万人,毕业生18.2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不含技工学校)教育招生4.04万人,在校生10.7万人,毕业生3.0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5.2万人,在校生48.8万人,毕业生16.9万人。但人才培养方向和知识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与就业市场有脱节现象,比如缺乏针对软件外包开发的人才,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当短缺,高级创新型人才数量不多。“十五”期间,仅武汉市软件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电子发展基金”等各类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计划20多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达到3.8亿元。但整体而言湖北省的知识、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

第四,资本资源。湖北在资本方面处于劣势。下面从资本总量和结构、国外直接投资、风险资本投资等方面进行分析。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14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值129.1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值1440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72.1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10.3∶11.0调整为1∶11.14∶12.17。目前湖北省吸引国内外直接投资总量和风险资本投资能力在全国来说都较低,但随着“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武汉市被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湖北省“武汉经济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软件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巨头比如EDS、IBM、微软等纷纷来武汉投资兴业,寻求合作发展。湖北省和武汉市必将成为全国重要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及华中地区重点应用软件产品的开发基地、对外软件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软件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第五,自然环境。湖北地处我国中部,交通便利,但地理环境对于发展软件产业没有优势,但创业成本方面有优势,房租、地价比软件发达地区低,光谷软件园基地内提供给软件企业的土地优惠政策丰厚。

第六,软件企业规模。湖北软件企业规模偏小,价值体系化程度低,仍处于初步形成阶段,2006年仅有3家企业进入国家规划区内重点软件企业。软件产品链不完善,软件产品多数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2007年仅有7种产品被评为“中国优秀软件产品”,1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创新软件产品”。

第七,市场需求。国内市场方面,随着湖北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以及湖北电子政务的全面铺开,湖北省软件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湖北省本地的软件市场需求规模迅速扩张。湖北行业软件产品优势明显,主要软件产品涉及遥感预测、卫星定位、无线接入、信息安全、激光设备、水利水电、石油、汽车、数控机床、数字视听等。在地理信息(3S)、信息安全、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3C)、IC卡操作系统、企业信息化(ERP)、教育信息化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应用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大影响的软件产品,但是系统软件、支撑软件竞争力不强,软件生产率水平低于国内软件产业发达地区,更是远远低于世界软件发达国家水平。国际市场方面,湖北省软件外包刚刚起步,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2006年出口额仅为0.2亿元,占湖北软件产业收入的0.30%,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湖北软件产业机会和威胁分析(OT分析)

本文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软件产业环境等方面对湖北软件产业的未来竞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有利因素和发展机会有: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激增,国际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全球自由流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速度加快;国际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增大,外包业务向亚太地区发展;国外软件巨头涉足中国软件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利因素和威胁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全球的国际贸易;软件发达国家垄断软件产业市场,技术壁垒雄厚;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竞争力加强;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在国内竞争力雄厚;国外软件公司与中国直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

第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有利因素和发展机会有:国内政治稳定,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以及湖北省制定出的一系列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形成了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内软件市场需求巨大。我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为软件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家电和数字化产品也极大地带动了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不利因素和威胁: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够健全,民众对软件盗版态度宽容;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难度大;国内软件行业的恶性竞争激烈,湖北省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比竞争能力较弱。

第三,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有利因素和机遇有:嵌入式软件发展迅猛,在软件产品中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在通信领域、移动通信基站、程控交换机中嵌入式软件的增值已占到整个设备价值的30-40%,软件市场容量扩大;信息化管理软件具有极强的本土优势;企业信息化,网络游戏、移动软件、中间件发展非常迅速,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业也将迅速成长;自由软件、开放原代码、Linux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提供了新机遇。电信、金融、制造业等关联产业信息化建设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不利因素和威胁: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结构不合理,软件产业链体系不完善,无力与国际高端软件公司竞争;软件产业规模小,产业集群不高,利润不高,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出口规模小,出口产品以低端软件产品和外包软件为主,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技术储备及资金积累较低。

四、基于SWOT分析的湖北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对湖北省软件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和竞争能力分析(如表2),湖北软件产业发展既存在有利因素和机遇,但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湖北应充分利用自身较强的研发实力、在软件外包和行业软件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抓住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步伐加快、市场前景广阔以及技术更新换代的机遇,克服自身在融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足,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战略,准确定位市场,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提高软件生产率,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努力缩小与软件强省的差距,最终发展成软件强省。

1、软件外包战略

湖北软件产业目前排名靠后,而且地域上的劣势使得在与其他竞争对手抗衡时已经处在了不利地位,但国内软件外包市场的不规范和中国软件企业尚未进入广阔的外包市场给湖北软件产业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动力。在激烈的软件外包竞争中,谁能最终胜出,不仅需要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还需要积极的自我宣传,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打造“湖北软件外包中心”品牌的过程,提升软件外包的良好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发包方,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的正外部性。

2、人才战略

软件企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软件外包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软件外包人才的竞争。湖北目前软件人才出现全方位供应不足的局面,已经成为影响湖北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实行培养、开发、引进和使用并举的方针,创造好人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全方

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高素质的软件人才队伍。

3、融资战略

软件企业的发展对资金规模的要求很高,单靠软件企业自身,很难完全达到扩张的资金需求。目前湖北软件企业普遍反映的一大障碍,就在于融资难。所以寻找融资渠道、建立有效的资本运行机制是湖北软件产业坏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基于软件企业的融资特点,湖北软件企业在融资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风险资本、上市融资、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持。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健全,风险资本、上市、银行贷款很大程度上还需依靠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4、“24小时知识工厂”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并实际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建立全球运作模式已经在先进的软件企业中得以建立和发展,例如微软、IBM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学者Amar Gupta等2005提出了24小时知识工厂,其主要的思想是全球化的团队、组织或企业,为了同一项任务、项目、产品和服务等,在不同的时区按照本时区的白天工作时间,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参与国际软件企业的竞争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与认证力度,只有参与标准的制定或者按标准完成软件产业链才能有发展的希望。湖北在CMMI等认证的力度不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5、产学研集成与共享战略

软件产业是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点的,技术的创新是软件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软件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湖北省软件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没有形成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体制存在着产学研脱节问题。利用湖北省的科教实力和人才丰富的优势,完善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增强软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软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成为湖北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6、“天平型”发展战略

软件产业的发展问题,是湖北省政府以及学术界探讨最多的一个话题。因为经济、政治、产业自身结构以及起点的不同,湖北省软件产业的发展不能一味地学习软件强的省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而是应该走具有湖北的特色的“天平型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平衡点,既要抓技术创新、又要抓软件外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注:本研究来源于湖北省省级课题《2007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号:[2007]097;《基于知识管理的湖北软件业发展研究》,2007.1-2008.12。)

【参考文献】

[1] 邱惟明、赖茂生: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和软件人才趋势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情报科学,2007(9).

[2] 200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

[3] 湖北软件企业协会:http://219.140.175.150:81/hbrx/Default.aspx[EB/OL].

[4] 光谷软件园:省略/[EB/OL].

第8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针对烟草物流企业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可行性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并就在拓展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必要说明。

关键词:烟草物流企业 拓展 第三方物流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宗商品运输和工业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需求稳步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稳中向好。

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的全国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56.8万亿元,增长6.2%;进出口货物物流总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7%,受中美贸易摩擦和进出口物流成本降低的影响,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22.8%。2010-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一直有所增加,2015年之前,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下降,之后增速有所上升。

作为烟草行业,随着地市级烟草公司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卷烟销售网络已基本形成。同时,这也大大推动了行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而在行业现代物流的建设过程中,一些颇具规模、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良好的烟草物流企业能否拓展为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第三方物流,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外部的物流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点,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来看,还是从中烟物流内部的发展趋势判断,无疑一些优秀的烟草物流企业,(如:上海的海烟物流等)是可以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行业外部及内部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行业外部、内部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1、从行业外部看,现代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

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带动下欣欣向荣。物流行业和分销服务业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物流市场将会在一个高层次、高起点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泛珠三角物流一体化联盟”还是笔者所在的辽宁省打造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工程”,都在显示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以及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细分。

物流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物流一体化被认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

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预测到2021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超过20000亿元,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增长中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

2、从行业内部看——中烟物流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趋势。

几年前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物流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有关领导明确指出:“行业物流要进一步加强规划,从‘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转变,从‘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转变,中国烟草物流要向工商物流一体化方向发展,突出整体化、系统化。”这说明,加快建成统一、综合、全方位、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推动区域或行业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这是行业内、外现代物流建设所达成的共识。

事实证明,物流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必须从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现代物流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例如,以向来作为中国烟草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借鉴对象的日本烟草株式会社在其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过程中为例,日本从1985年取消专卖制度至今已有20多年,虽然跨国公司的不断冲击,但日本烟草如今依然占据全国75%的市场份额,不少专家研究后认为,日本烟草的市场控制力归功于遍布全国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和独立运作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除日本烟草外,诸如美国烟草、德国烟草、巴西烟草等也有不少构建物流配送体系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表明,构建独立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烟草行业现代物流体系,实现最及时的连接和最高效的运转,通过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梳理、整合和提升,打造物流配送服务品牌,是增强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过程中,“第三方物流”的提出可以说是一次革命,那么,做为资金优势强大,物流设施、设备领先的烟草物流企业能否成功的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呢?笔者认为是可行的。

二、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所提供的这种物流服务是在特定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并且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于管理学,意指企业动态的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独立出来为供方和需方提供物流运输、配送等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更具专业化,综合成本更低,配送效率更高,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三、烟草物流企业拓展为第三方物流,可行性有以下几点:

1、拥有强大的资金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众所周知,烟草行业因受“专卖制度”保护所形成的垄断地位,为其销售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为国家带来高额税利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而近几年,随着卷烟销售网络的不断完善,烟草行业为广大零售户提供的“门对门”的增值服务以及对社会慈善、福利方面所做的贡献也为其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烟草物流企业不仅自身可以得到完备的发展,而且一旦时机成熟具备可操作性时,即可动态地配置自身及其他社会资源,顺利的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2、具备成熟先进的物流配送网络。

作为烟草行业现代营销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中烟物流运行过程中,日甄完善的配送网络。

中烟物流的配送体系建立,首先要建立覆盖全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库和全地区的销售点数据库及图形库,在此基础上开展烟草物流配送的规划、优化,辅助日常物流业务管理和物流信息的查询统计与展示。同时结合3G系统以及货物跟踪系统,如电子锁的应用。真正实现对车辆的跟踪监控、调度与安全防范,从而保证跨区配送工作有序、高效、稳定的运营。

那么,3G系统的应用,也进一步显示了烟草配送网络体系的成熟与先进。

(1)3G系统是GIS、GPS、GSM/GPRS的简称,是实施广域的物流配送所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支撑平台。烟草卷烟物流配送3G系统是指采用3G技术,对某烟草专卖/销售管理辖区内的零售实行电子地图标注、配送区域规划、跨区线路优化、实现卷烟、车辆、人员在途监管的应用系统。

(2)卷烟配送是卷烟从生产到销售重要的末端环节,也是全部物流配送管理的关键业务。以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大的效益和最佳的服务、实现快捷、安全、经济的卷烟配送,提升零售户满意度,是实施3G系统的最主要的目标。

这样的物流配送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如果进一步进行整合和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是无穷的,至少在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配送一些与烟草流通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商品是绝无问题的,如药品、食品等。

3、具有国内物流企业领先的、较完善的设备设施

随着近几年,中烟现代物流建设的不断加快,烟草物流的设备设施也得到了完善,甚至有些设备的应用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

例如,手持PTA(无线数据采集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高架库、电子标签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仓储管理的效率,并且,这些设备对其它进入仓库的商品同样可以应用。像无线数据采集器、RFID、电子标签等设备在像海尔、丰田等先进企业的物流环节中都有采用,并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烟草配送车辆的“返程空驶”,这样巨大的资源浪费,我们应如何加以利用?

从全国烟草来看,卷烟配送车辆的“返程空驶”问题,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并且,从现代物流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也是应该绝对避免的。“返程空驶”体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车辆返程时“空载率”的“空”,另一个是返程时浪费燃油的“驶”。因此,专业的物流企业绝不会轻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依笔者之见,当烟草物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时,这类问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后,对当地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方可解决。例如,我市的情况,我们可以与当地农村的农副产品种植及加工点联系,将城区内所需物品分批、分期运至城区内销售点,即可很好的解决“返程空驶”问题,又可赚取利润,何乐而不为呢?但从目前中烟物流的现状看,有些地区发展较快,而有些地区物流水平发展相对滞后,解决此类问题不可同日而语,操之过急。否则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之则可带来一定麻烦。

5、烟草行业内引进越来越多的物流专业化人才,会为今后烟草物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随着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脚步的加快,行业内将引进大批的物流专业化人才,他们的管理经验及专业技能将大大促进行业现代物流的发展,他们将成为烟草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烟草物流企业在拓展为第三方物流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从事第三方物流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从事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留有余地。除了仓储和配送资源之外,是否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也是烟草企业特别需要考虑的因素。其二是从事新领域的物流是可以有效降低平均物流成本的、并且与烟草流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具有高附加值的药品食品等等。

第9篇: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05-02

1 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和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拥有661个城市,大约2万余个乡镇,伴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增加,城市里的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环境问题(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交通拥堵、房源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经济问题(地价上涨,成本上升)、粮食问题(农民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这些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智慧城市是通过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完成政府对这个城市的高效管理以及提供便捷的民生福利。通过系统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围绕惠民、兴业、善政,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智慧经济,努力实现“三大目标”:智慧民生――实现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便捷化,使得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智慧管理――实现政府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大力提高政府效能;智慧经济――培育新兴业态,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制作出一套层次化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智慧城市是数字化城市的加强版。在城市数字化走向城市智慧化的转变过程中,关键是要怎样把数字化进行信息化、智慧化处理,其核心就是大数据处理技术。

2.1 大数据技术是处理感知层数据的必然选择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城市的现实情况进行搜索、识别和对信息的收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所以会有大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中产生,以关乎每个人生活过程中的天气预报为例,以前的天气预报只会预测一下第二天天气状况,但现今的天气预报会告诉公众更多信息,如气象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湿度指数、风向风力指数等,甚至是否有利于外出活动,对发型及妆容的影响都有说明。教育方面,为教师、家长提供基于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和短信的家校沟通服务、教育资源共享、在线课堂学习、电子备课等功能以及学生离校安全管理服务。智慧商区,在重要的商圈搭建无线WIFI环境,通过移动互联网,连同商圈各商户,通过O2O运营平台提供电商功能,商户通过管理自家店铺公告信息、VIP卡、积分卡、照片墙等,实时与市民沟通交流,在满足市民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的同时,也共享了商户信息,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未来状态。

每天都会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入数据库中,经过分类、分析、决策后,将最终处理结果提供给需求者参照,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地大数据处理流程。例如在智慧交通方面,有些城市已经实现了通过对某个时段交通流量的监测,利用调节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间隔,来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同时也会向司机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证明,面对智慧城市中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的海量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2.2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增长,而大数据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办公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也逐渐形成科学治理新模式。

沈阳市通过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提供包括腕表定位、一键呼救、紧急救援、老人健康档案、家政服务、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社区日托、信息关爱等服务,从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文化、养老工作等多方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家庭养老院”。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翼支付实现市民通过网站、客户端等方式进行线上支付,也可通过刷卡和输入号码方式进行线下支付,方便市民实现水电煤气费缴纳、采暖费缴纳、话费缴纳、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流量卡充值、彩票、理财、保险、影院、游戏币充值等多项民生应用。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涉及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府决策、城市的规划,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智慧城市都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走向繁荣,智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同时,智慧城市的运行基础也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3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我国建设智慧化城市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信息编码、还有业务流程的差异等方面的标准都不统一,这成为无法形成资源共享的根本原因,而且涉及不同的行业,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形成“信息孤岛”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开展,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则会导致无法真正的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

3.2 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套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导致个别城市盲目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得各个城市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当涉及政府红头文件、军事机密、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被泄露,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进行统一规划是迫在眉睫的。

3.3 相关专业人才紧缺

在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人才都处于紧缺阶段,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数据分析等综合知识,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大量的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培养大数据方面的人员也是当务之急。

4 大数据应用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1)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收揽城市各个数据库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且完善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更新管理。不同行业应当按照授权范围,合理的使用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统一管理。

2)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部门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综合交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对民众开放,并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出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使城市变得智能化。

4.2 完善智慧城市保障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研发出智慧化应用软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社会服务,对城市主体的规划、相关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区域的规划进行连接,做好城市发展的全面布局。

2)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治理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建立一套健全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网络安全。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逐渐完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进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3 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专业化人才

1)针对智慧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引进,根据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发挥引领作用,使人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发掘大数据领域的尖端人才,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并且对其做出的贡献提供丰厚的嘉奖。

2)针对大数据专业方面,培养技术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对大数据关注度的持续升高和对大数据人才需求逐渐增多,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关于大数据方面的课程,但是并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政府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制定一套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形式实训项目。

5 总结

运用大数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加强各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是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孟庆丽.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5.5.

[2]周海鹏.面向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1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