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师;美术课;关键点
对于幼师专业教学来讲,其所教育的对象情况较为特别,由于他们今天在校园中是学生,明天就可能在幼儿的课堂上变成老师。对于这样特别的一个群体,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更为重视,细致研究教学方法。以下简要针对上好幼师美术课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重视创新技能,防止出现模式僵化情况
常言道: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很多教师现在教导的学生,在将来,就会变成教育年龄更小的学生们的教师。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幼师专业的教师压力会很大。所以,他们不但是幼师的老师,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教育。当前的人们需要他们的子女可以与信息时代竞争激烈的现状相适应,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及想象力。那么,作为培养将来幼师的教师们,假如缺少丰富的知识及良好的素养,是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的标准的。无法想象一位思想守旧、缺少热情、教学模式僵化的教师会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因此,对于幼师美术课教学来讲,教师应重点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为将来的生活及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简笔画课程时,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细致分析。众所周知,简笔画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儿童美术教学方法,其利用抽象的线条将人、事物勾勒出来,让孩子们进行模仿,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幼儿可以通过简笔画初步掌握绘画的技巧。因为简笔画的这些优点,所以,作为幼师,就需要学好简笔画课程。然而,也不可以由于简笔画的优点使幼师仅学习简笔画,过分重视简笔画。所以,教师在讲解简笔画课程时,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技巧,掌握绘画的方法,从而应付将来的工作需求。传统的幼儿绘画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笔的教孩子,学生在下面临摹,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及创造力。因此,当前的幼师美术教学需要摒弃这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美术方法及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本领。例如:水彩画、国画等绘画等。同时,教师还需要使学生了解一些幼儿教学的方法及理论,使学生们明确儿童的特点。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其绘画水平还停留于涂鸦时期,不可以利用传统的绘画评定方法作为标准,而是需要让幼儿们利用绘画表述自身的观点,看法。艺术也正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及创造性使其不同于普通的流水生产作品。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使其以教师的绘画作为范本,利用自身特别的角度去观察、表现、再加之丰富的创新能力及想象能力,定能够创作出动人的作品。
二、把德育融入平时教学活动中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作为幼师,就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这是由于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儿童的眼中都有着浓烈的示范作用及影响力。因此,对幼师专业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当前幼师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幼师自身的素养相对薄弱,假如不能及时进行强化性的德育教学,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在当前中职院校的幼师专业进行美术教学时,应时刻融入德育教育。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爱国教育。这一点一般表现在选取绘画的内容及绘画的方法上。例如:教师可以同国家的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创作一些“抗震救灾”、“世博会”等海报,从而体现出当前社会的主旋律。这些表现社会情况的绘画作品从表面上来讲,同学习的内容及专业联系不大,但是,本质上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关注;其二,树立社会公德心。例如: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宣传防火、防盗、抗震救灾知识等。为了做好德育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承担校园或者小区中公共宣传栏的制作工作,不但帮助了他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三,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虽然当前是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急剧增多,但仍需要重视我国古代的文化。当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书籍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树立孩子们“仁、义、礼、智、信”等多方面的素养,作为幼师专业的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将其融入绘画的方法中,例如:学习国画、水彩画等,从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三、实行鼓励教育
最近几年,幼师的教育工作才真正走向标准化,正规化。到今天为止,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人对幼师职业存在偏见,认为其是带领孩子“唱唱歌、跳跳舞”,认为仅需有高中水平就可以从事幼师教育工作。从而让一些幼师专业的学生感觉到自卑。那么,作为幼师专业的教师,就需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利用鼓励的方法,给予学生肯定,尽力帮助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幼师专业产生喜爱,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导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帮助学生克服恐惧、不自信等情况,给予学生肯定。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应急于批评、职责,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补救,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会更积极的同教师进行沟通,师生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幼师美术教学来讲,需要当前教师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怀揣一颗爱学生、爱专业的心进行教学活动,通过重视创新技能、把德育融入平时教学活动中、实行鼓励教育等方法树立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专业产生热爱,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生活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对上好幼师美术课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值得相关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林国霞.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2).
【关键词】绘画兴趣 发现美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4-02
一、前言
学生的兴趣是做好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许多孩子原本是非常喜欢绘画的,由于教师在教授绘画时,并不注重引导孩子的绘画兴趣,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的绘画兴趣逐渐减退。美术教师在教学生绘画时,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孩子的绘画兴趣激发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绘画的热情、动力及兴趣,才会使这节课上的生动活泼,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探究
现阶段美术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多,学校不重视美育,没有树立正确地美术教育观念,只是单调地教孩子画画,没有估计好孩子在美术教育中综合素质整体的进步,使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没有体现出创造力,被动的地画,这样就降低了美术教育的效果。孩子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基本素质包括:创造力、感知、动手活动、再现能力。这些基本素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可缺一,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以引导兴趣、鼓励创造力为重点,并且兼顾全面,使基本素质都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三、提高学生绘画兴趣的相关改进措施
如何让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笔者在对孩子进行绘画教学时,应用了愉快教学法,可使孩子在绘画时感受到愉快。
(一)在愉快中将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出来
学生在学习绘画、增长见识、努力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兴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培养与引发绘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就提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甚至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方式灵活,能够提高孩子对绘画的新鲜感,尤其是一些具有故事情节或搞笑情节的教学设计就更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循循善诱,将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引导到绘画上。
(二)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绘画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在绘画教学中除了需进行文字表述外,还须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形象分析教学。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在写好教案的同时.要详细考虑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内容设计,确立学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的审美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开导与启迪等.多媒体备课既能够满足这一需要。一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通过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凭着强大的交互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视、说及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创造力、情感力,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
(三)课堂上轻技能,重视兴趣培养
每个孩子心中都隐藏着对绘画的爱好与对色彩的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会逐渐减弱,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加剧,而绘画兴趣减弱,更加不愿意动笔绘画。在教学上,我主张摒弃以技能讲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多进行写生、记忆、想象画等的创作。学习多种多样的绘画方式,可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学生能通过各种创作或绘画方式,将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与见解体现出来,增加对学习绘画的兴趣。
(四)增加临摹的内涵
增加原教材基本形式,既临摹的内涵,改进原临摹教材单调、刻板的内容,增加其新鲜感,变被动模仿为主动模仿。在绘画教学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孩子进行对画临摹,这是比较传统的学画方式,―种借助前人经验的方式,确实有利于孩子提高绘画的技能,加快进步,但也产生许多问题:例如画面效果单调,千篇―率,思维受限制等。我觉得应拓宽临摹范围,以原作为主,吸取精髓。在内容、方式、表现对象、做图方面达到相似就行,色彩可以自行调配化,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潜力,提高其创作意识,让孩子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情感的体现更加全面,但需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
(五)美术作品多演示,增强绘画信心
在小学绘画教学中,作品演示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其基本形式主要有课堂演示、绘画展览、画册出版、网上呈现等。教师可以通过开办小规模的个人作品展览或开办范围较大的综合性展览,使孩子能看到好的绘画作品,增加其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此外,还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作品可以参与展出的同学会倍感自豪,增强学习自信心。有的教师认为,如果要搞作品展览,作品一定要有相当的水平才能展出。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学生的作品代表学生当时的实际水平,即使作品的水平不高也应多搞展览。在绘画展览、教师评价中,使学生明白作品的优点。我们开办绘画作品展览时,若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多展出一些优秀作品,让更多孩子的作品能够参展,并对没有参展的孩子内心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其更加奋发向上。
四.总结
绘画教学应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学生的兴趣适当联系起来。根据不一样的内容选择能活跃教学气氛的教学情境,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内容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思维充分地展开,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义爱.浅谈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1):50-51
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充斥着过多的“功利”思想,家长们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来让孩子们在今后的升学中有 “保障”,而幼儿园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的也是绘画技巧,对幼儿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就针对当今的现状用“自然发展”理论来对幼儿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然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 自然天性
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在增强,追求艺术的生活质量已经渐渐渗透到了各个方面。那么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放眼现在国内的幼儿美术教育,似乎每位幼儿教育者重视的仅仅是美术技巧,用各种绘画的方法来限制幼儿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这与开设幼儿美术教育这门课程当初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就以“自然发展”的理论框架下来对幼儿美术教育进行浅析。
一、当今幼儿美术现状
幼儿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它通过激发人们对应于世界的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对于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幼儿的美术教育已经得到家长和幼儿教育老师们的重视,但是这些重视又夹杂很多其他的复杂的成分。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全面发展,注重素质的培养,但是他们在对孩子们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时候,又希望这个可以作为孩子们一个保障,以后在进行升学考试的时候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特长考入一个好的高中甚至是大学。这就在幼儿们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家长们渐渐更加重视的是孩子们是否绘画出一个出色的作品,因此将孩子们送往各个出名的特长班学校,希望他们的孩子们最终可以成龙成凤。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当今幼儿园的教师们大部分是幼师专业毕业的,有比较优秀的专业基础,但是,幼儿美术教育这部分却没有得到优秀的素质培训,因此美术教育这方面还是幼师相对薄弱的地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中主张在娱乐之中进行教学,但是如何将美术教育与娱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娱乐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老师们往往经验能力不足。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上生硬,一味地让孩子们画出老师一笔一划教的作品,而不是充分发挥幼儿们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力。
二、用“自然发展”理论指导幼儿们的美术教育
(一)“自然发展理论”的宗旨
“自然发展理论”更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对于自己进行的绘画自己构思、自己想象,老师们只是简单进行点拨,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亲近自然,探索社会。激发孩子们对于世界万物的想象和好奇,幼师们全部注重的不是绘画技巧而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孩子们素质教育。
(二)尊重幼儿自然天性
幼儿心理学曾经指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亲身实践所得到的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要远远比书本或者老师们教的要深刻得多。其实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这段期间真是幼儿们的知觉迅速发展阶段,四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对时间、对空间有了辨别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能力,那么对于孩子们一定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空洞,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培养起来也比较有难度。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家长对孩子们的期许,老师如果更多地教孩子们绘画作品技巧,那么家长会看到孩子们的成绩,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更加信赖,但是如果更注重孩子们想象力的培养,可能在短时间无法让家长看到教学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师们往往会选择前者进行教学。但其实,绘画技巧只是皮毛而已,在这时对于幼儿们想象力的培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这个对于孩子们终身受用,在今后一生的学习以及创作过程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幼儿教学并不是高中、初中教学,幼师们应该侧重的应该是综合素质教育,幼儿们的想象力往往不固定、不集中,很容易从一个话题想象到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幼师加以指引,这样逐渐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想象力。
(三)老师教育方法的转变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经渗透到各个幼儿教育机构,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现在的孩子们数量减少,幼师们要依据孩子们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实施相对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实也是注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以孩子们为中心,尊重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其实对于幼儿美术教育来说,所有人更加注重的不仅仅是教育结果,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自我成长的过程,让孩子们的左右脑都得到锻炼,具体的课程其实是可以随着孩子们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的,这就需要老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结 语】
自然发展理论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是针对当今幼儿发展现状提出来的,幼儿发展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部分理论也是从国外嫁接过来,在本土的适应过程中也需要一些时间。中国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从古代就已经根深蒂固至如今来,所以如果想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还是要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改变。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幼儿美术教育这个学科会越来越适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路露.天性与游戏――学龄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研究【J】.文艺生活,2011(05)
幼儿教育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要积极开发利用本土的特色资源及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周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为幼儿奠定一个良好的色彩基础。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引导家长带领孩子走进乡村田野,寻找身边最真实的美丽与色彩,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田野边风味十足的草房子、菜场的各式贝壳与海鱼等画面,形象且深刻地印在了孩子的脑海中,然后我再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孩子就有事可做了。色彩的语言丰富了,绘画时可以直接从具体过渡到抽象,所以活动丰富顺利。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水果》、《海洋之家》时,首先我引导他们回忆有关的生活经验并观察实物,然后通过网络、课件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色彩,在幼儿对它们的形态、色彩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操作起来就简单多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使用乡土资源材料,培养幼儿感受和体验美术色彩
美术活动涉及的乡土资源材料是非常多的。对幼儿来说,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好奇心所致的探索行为,所以除了我们平时常用的蜡笔、颜料、棉签等,还要准备一些乡土材料,如利用各种蔬菜瓜果制作的印章、各种形态各异的树叶等。教学《夏日的服装》时,在教孩子们利用各种蔬菜印章印画各种各样的靓丽服装时,让幼儿模仿老师讲述和示范印章印画的技巧。在印画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像小画家一样埋头苦干,非常认真,小脸上挂满喜悦的笑容。操作完以后,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还忍不住地说:“太漂亮了!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衣服。”一次美术活动就在轻松的气氛中圆满成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在自己的作品前流连忘返,最后再来一个活动的延伸,准备一个小舞台,指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服装贴在身上走模特秀,使整个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这个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非常能干,只要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孩子们就会在活动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三、结合乡土资源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大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已经比较稳定,为了让幼儿延长其在活动中的注意时间,我结合乡土资源,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自主活动,大胆创作,从而在游戏的牵引下对活动产生兴趣。如在活动《过春节》中,我以游戏“舞狮”的形式开展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十分浓厚,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颜色装扮“狮子”,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了作品,非常开心,“玩中学、学中玩”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常用些简单的小游戏。
1.我画你学: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游戏,既简单、有趣,又能吸引幼儿。
在引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跟我一起进行绘画,等游戏结束了,幼儿的画也就画好了。
2.颜色玩玩乐:这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求乐、贪玩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纸团印画、滚珠画、刷画、手指点画、棉签画等色彩游戏,如纸团印画,团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实在太简单,也没有挑战性,可是,利用团纸沾上各种颜色,印“美丽的衣裳”、“花瓶”“春天的花朵”等,却十分吸引幼儿。又如在活动《我是能干的粉刷匠》中,我请小朋友当“小小粉刷匠”,帮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装修房子,让幼儿练习使用水粉笔和水粉颜料,在各种房子上涂色。在玩色游戏中,幼儿觉得整个活动都很好玩,意犹未尽,并在整个活动中大胆创作,发挥想象,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3.听听画画:幼儿喜欢念儿歌。儿歌简短、精练,便于幼儿掌握,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常常把活动内容的重难点编成顺口溜,教幼儿边说边做(或画),由于形象性强,因此幼儿学得快,记得牢,并且产生创作兴趣。如在制作牙签画时,我说:“火柴棒,一根根,我拿棒棒拼小人,拼个小人立正站,拼个小人跨步走……”这首儿歌正好是课堂上学过的,幼儿操作的时候边说边做,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如《快乐的节日》中,利用故事导入活动,幼儿了解了春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了很多春节风俗文化,之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在故事情节中逐步、共同完成作品。使用儿歌、故事、游戏会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被吸引、感染,从而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完成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合乡土资源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并大胆运用色彩
【关键词】实验绘画 情感教育 培养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也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门情感艺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对绘画有较高的积极性。幼儿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想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曼尔研究发现:影响人学业成就、工作效率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外,情感智慧是个关键因素。这一理论的大胆提出,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由此,培养情感智慧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情感智慧?培养幼儿情感智慧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通过"现代儿童实验绘画"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我们又是怎样来培养的呢?
1情感智慧的含义
情感智慧的本质是人的认知、情感两大心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情感领域中的反映,它既是个体准确有效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又是引感发挥高效能的导引动力,是构成积极健康情感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曼尔认为情感智慧至少包括五个因素。
⑴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⑵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和程度。
⑶正确理解别人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原因,并正确判断自己的情绪、行为会引起他人什么样的反应。
⑷具有同情心,也就是能够为他人着想。
⑸能够克制自己的一时之需而为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努力。
如上所说,情感智慧是人成长发展,进行良好社会交往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情感智慧的培养也即我们所说的情感的教育。
2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纲要》在教育内容和要求中鲜明地将情感、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入前位,表明了情感智慧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和地位。由于幼儿期情感内容的不丰富性,情感表现的不稳定性,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开掘、呵护和培养。因此,情感智慧从娃娃开始培养,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走向成功的需要。脑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情感学习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幼儿期大脑主司情感反应的杏仁核发育快于大脑皮质,它为情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情感智慧在儿童成长中不仅发挥着动机作用,还发挥着组织调控作用。它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个性形成、社会交往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幼儿情感智慧的培养不仅可能,而且意义深远。
3对现代儿童实验绘画中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认识
在简述对现代儿童实验绘画中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认识之前,首先要清楚"实验绘画"的内涵,胡教授说:之所以取名"实验绘画"有两层含义:其一,我的每次艺术教育都像是一次探险,一次旅游。我的任务不是去教孩子怎样画画,而是通过对话,看录像,讲故事,做游戏,诱发孩子潜意识中的艺术想象力,引导触发儿童画画的激情,让孩子自由地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所以带有实验性。其二,我将儿童作画过程和化学实验联系起来,以点、线、面、色等绘画元素,或一个人物形象分解打散后,让孩子作重新的组合,创造新的图形,培养儿童动脑、动手的创造能力。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探索。
在研究中不难会发现幼儿情感发展很不平衡,表现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幼儿绘画激情不高、情绪表现不稳定、绘画持续时间不长、主体意识不强,因此绘画中缺乏生动性,创造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⑴部分教师注重了幼儿绘画的结果,忽视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绪感受,对幼儿的心理需求不甚了解,缺乏同理心。
⑵绘画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简单枯燥,课前知识准备不够充分,指导策略缺乏"支架"。因此,难以调动或者利用幼儿的积极情感。
⑶个别教师自身缺乏情感素养,发现美、渲染美的能力欠缺,很多优秀活动教师无法带领幼儿进入情感大门。长久下来,幼儿情感缺失或外显不明显。
⑷家长"重智轻育""重技巧轻心智"培养的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幼儿情感的外露和发展。
《纲要》提出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教育,而绘画中积极情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怎样在绘画教学中关注幼儿心理需求及个体差异,寻找幼儿情感发展与绘画表现的结合点,这已成为"实验绘画"深化研究的重点。
4现代儿童实验绘画中幼儿情感智慧的培养
针对幼儿情绪情感易冲动、易感染、易转移的特点,以现代儿童实验绘画为载体,以追求绘画表现的三个层次为目标,抓住情感激发、过程体验、作品解读三个环节,有意识对幼儿进行觉察、理解、调控、表达等情感智慧的培养,以达到形成幼儿积极情感与绘画表现的同构,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4.1从情感激发入手,让幼儿"想画"
情绪、情感最大的价值在于驱动,而积极情感的激发,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验绘画中,教师逐步培养幼儿对己、对他人情绪变化的觉察、理解,激发幼儿强烈的绘画兴趣,萌发幼儿绘画的冲动。如:中班实验绘画初始,我们可以设计"赏画"活动,选取了历届幼儿实验绘画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下图一:《线条组合画》;图二、《陶罐画》;图三:《黑白想象画》等分别让幼儿欣赏即"感受",通过教师语言激发"变变变-哇!你们看到什么了"?"知道这些画是谁画得吗?""看了这些画你们有什么感觉啊?"教师神秘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加上一幅幅别具风格的绘画作品深深感染了幼儿,幼儿的情感被激发了,他们"肆无忌惮"的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与兴奋。有的用"好美"这样儿童化的语言赞美色彩之美,有的则用一声"哇"来表达造型的奇特,有的则手舞足蹈用肢体语言多通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引导幼儿说说作品的"特别"之处。幼儿通过思考,明白了产生这种积极情感的原因原来自实验绘画的"特别",如色彩美丽、构图奇特。这种情绪的觉察萌发了幼儿绘画的冲动,"老师,我也要画实验绘画""老师,我要比哥哥姐姐还要画得好"!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整个过程幼儿通过情绪的感受表达理解 再表达。不但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情感,唤发了幼儿绘画的深度动机,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4.2从过程体验入手,让幼儿"喜爱画"
让幼儿"喜爱画"这是实验绘画所追求的目标和愿望。实验绘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安排"喜爱画"的体验活动,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觉察-理解-表达-调控等情感智慧的培养。
小班涂色活动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由于3岁左右幼儿涂色还处在未分化阶段,绘画总是以"先画后想"的无意行为为特点,他们的认识又是依赖于行动。针对这些特点,就可以将涂色活动安排了三个系列活动分别融于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玩起了《吹泡泡》、《颜色变变变》、《我给水果娃娃穿衣服》等游戏,在充分玩耍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各种颜色并在体验乐趣的同时进行意义涂色。由于游戏情景的深刻体验,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颜色开始产生乐趣,表现出了愉悦的情绪,同时幼儿自然将这种愉快情绪"表现"到涂色物体上,并产生了爱心与情感。整个活动轻松、快乐没有压力,不知不觉中幼儿觉察-理解-表达等情感技能得到有效的体现。
中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且表现、表达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表现内容也充满情绪色彩。因此,这一阶段,我们注重孩子的主动性刺激和想象力、创造力的挖掘。如:在绘画《蝴蝶》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在《化蝶》经典音乐的熏陶下和优美诗歌的感染下,让幼儿自由想象蝴蝶嬉戏的美丽情景,表现蝴蝶翩翩起舞时而驻足、时而扑闪的各种姿势。这一环节是幼儿对音乐诗歌中蝴蝶觉察-理解的肢体表现。实验绘画中我们还注意发挥体验方法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幼儿的内在图式,增强绘画的情趣性,培养幼儿情感智慧。
4.3从作品解读入手,让幼儿"大胆画"
作品解读既有自我解读,又有被人解读的功效。作品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情绪的变化的过程。实验绘画中,利用作品解读的形式有意识对幼儿情绪进行觉察、理解、表达、调控等情感智慧的培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情感、表现技能,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绘画信心。
以大班主题画《我心中的城堡》为例,这是幼儿在充分感受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画。从孩子们无一雷同的画面表现来看,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一幅作品都是幼儿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觉察"的独特表现。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我们让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作品的基础上选取了两幅画面表现比较不同的作品首先让幼儿自我"说画"。(如下图所示)《我心中的城堡》一是东东画的,他的风格彰显自信可以看出是个本身绘画能力就很强的孩子,他说:"我画的城堡不是以前那种王子和公主住的,我不喜欢。我的是有云霄天梯、避雷针的……"从东东的话中,可以知道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高于通常的同龄孩子的。苗苗拿着《我心中的城堡》二说:"这……这是我画的城堡,它是一只鞋子形状的,因为我有一双妈妈送我的我特别喜欢的鞋子,我想把它做成我的城堡,和妈妈一起住在里面!"苗苗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而妈妈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她的想法很特别但是她话语刚落,其他孩子就笑起来,特别是男孩子"哪有这样的城堡啊!是只臭鞋子!……"苗苗性格内向但是能自己把自己的画介绍地如此好,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当然其中也有她那对妈妈深深的爱,这些促使她勇敢地说完了所有的话。这时候,可以请其他孩子来讲讲自己喜欢那一幅,并谈谈原因,也许更多人会喜欢东东的,觉得东东的画很了不起,说话时候也很自信。也许也有人会喜欢苗苗的,觉得她的城堡真特别,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后教师就要加入其中了,对东东和苗苗的作品作出成人角度有利于东东、苗苗和其他所有孩子美感学习和情绪熏陶的评价。
从这两个孩子的自我讲述的过程看,都从作品解读即"表达"开始通过对自己的"觉察""理解"产生出的骄傲和胆怯的情绪,后在他人的评价中觉察、理解形成新的认识。这中间的桥梁就是通过情感调控发生作用,值得可喜的是新的认识成为激励幼儿学习的动力目标,使幼儿绘画更积极、更大胆,也会有更多再创的新作品。所以说,作品解读是培养幼儿情感智慧的最佳途径之一。
5成效及分析
利用现代儿童实验绘画这一载体进行幼儿情感智慧的培养研究,不仅拓展了美术教育的空间,体现了绘画与情感的关系,优化了实验绘画的教学模式,而且使教师更好的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
情感智慧的培养促进了幼儿的心智发展。情感智慧的培养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提高了幼儿的情感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对绘画物体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使幼儿在作品解读时的语言表达、评价他人的能力、与同伴合作的社会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情感智慧的培养促进了幼儿主体性发展。情感智慧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幼儿的最大尊重和关爱,因此它使幼儿的学习宽松、自主、快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化的开掘。
情感智慧的培养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情感智慧的培养使幼儿的情绪情感日趋稳定、理性,这在孩子无一雷同且充满个性的画面上充分体现,它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 教育部与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李文馥
[2]《情感智商》 [美]丹尼尔、戈曼尔
关键词:儿童画;想象;个性;引导
早期的绘画训练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儿童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等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美术教育的重要之原因。
儿童作画时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干扰和限制,他们画画时随心所欲,表现的东西包罗万象,大多是些意向的组合,如把火红的太阳画成淡蓝色的,这种用图式表现物象的方法从4岁开始。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眼、脑、手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的翅膀便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以后逐步成熟,到9岁左右已近顶峰。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心中便渴望得到一种与客观物体形状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向写实期过渡,教其必须掌握的正确作画姿势和基本绘画知识及作画方法,否则极易使其失去绘画信心。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冲破一条强大的低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教学体会:
一、根据孩子的特点,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物形象,从小培养敏锐的感觉
在少儿步入艺术殿堂之初,我们就必须强调对其敏锐感觉的培养。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不要、可以、不可以、应该或不应该等判断语句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但若把他们喜爱或厌恶的各种实物、形象作为“外力”,却可以对其行为起到鼓励或抑制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物象当中,饱含着他们天真纯洁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儿都比较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琢木鸟医生、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依据孩子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孩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如您的孩子睡觉不喜欢盖被子,您可以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蚊子就会嗡嗡地叫着说:‘唉,我的肚子好饿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点吃的吧。‘”孩子听完后,往往会乖乖地把被子盖上。而且此后,每当睡觉时,只要家长说一句“蚊子又要出来找吃的了”,小孩子就主动地盖好被子。
2.每堂课确定明确的绘画主题,让孩子在玩中画
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定每堂课的绘画主题,逐步引导学生扩大观察和表现的视野。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画海里的渔船,我先是什么也不说,让他们自己画。半个小时以后,几个小孩都画完了。十几张画排成一列,什么形状都有。对于孩子们的画我进行了点评:画得都很漂亮,很有创意。但是画的都不是渔船,缺少渔船的特征。于是,我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带着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来到了停泊着渔船的码头边,先是大体地让孩子们观察了一下其中的一艘渔船:船头、船体、船尾、驾驶仓、铁锚、缆绳、轮胎、救身圈等等,然后又带他们上了这艘船,玩了好长一段时间,期间,好客的船老大对孩子还讲解了许多不同时期的渔船式样、构造及鲜为人知的一些渔民捕鱼的传奇故事……经过这次码头之行,孩子们观察了渔船,也听了不少有关渔船与渔民的故事。后来我又让他们画了渔船,这次他们知道了为什么画船必须画铁锚;为什么必须要画黑色的大轮胎;为什么必须要画救身圈等等。由此可见:不管是成年人学习绘画,还是孩子学画,都必须来源于生活。二、依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规律和直觉感应,去开发和引导他们的美感和创造性
时下,有不少学校包括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常常是采用用灌输和强制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师上课前预先准备好一张范画,上课的时候把它挂到黑板上(此画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构图、完整的结构、漂亮的色彩,完全就是老师的杰作)。然后对画进行讲解,讲完了以后让孩子们画,最后谁画得好的标准就是:谁画得跟老师的画最象、最接近就是最好的。这种儿童画教学方法压抑和限制孩子本能的审美情趣以及自由的思维方式,儿童画中的那些淳朴的的、稚拙的、率真的东西就会丢失。而是应通过孩子自己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启发来学习创作儿童画。鉴于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孩子摆脱盲目性
在开始阶段,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孩子对事物的想法和认识也有所不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作画内容。从儿童感兴趣的漂亮玩具花衣服等生活用品着手,或带他们走出教室,以美丽山川、房屋建筑、飞禽走兽作为表现对象,开展线描写生练习,此时,尽管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物体歪扭,不合比例,画面线条稚拙,有的甚至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拼凑在一起等等,但毕竟是他们能动的对物体感知的结果。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不好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儿童,使他们逐步想画、愿画、敢画而不拘谨。
2.让孩子进入立体世界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儿童画教学经验告诉我,必须老师亲自带头,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在观察习惯形成后,应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结构的形体意识,时而让孩子们俯身触摸地上鲜嫩的花草,时而和他们一起抬头仰望天上的宇宙星辰,既要巩固原始的热情,又要激发他们新的求知欲,引导儿童逐步走向感受物体的空间形态发展尝试的阶段,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3.别让孩子陷入误区
待学生心理、视觉感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随着造型训练的深入,画面已有立体感,对透视有了朦胧的认识,线条也相对稳定,理性思维在作画过程中明显体现出来,但他们仍处于眼高手低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中,常表现在对画面中的某一条线要反复修改。此时,作为家长在孩子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孩子,以成年人的理性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孩子画画,作为教师也一样,需引导得法,启迪和提高重在顺应天性,贵在陶冶稚趣。正如日本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严所说:“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他当做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三、提升孩子的审美意识
随着孩子们生活阅历的增加,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孩子们捕捉到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通过讲评优秀儿童画作品或通过直觉体验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成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过程。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情境教学的特点
1.实效性。幼儿美术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特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保证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持续维持幼儿的兴趣,或者是在情境失去效用的时候,重新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这样才能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培养幼儿的美术情感,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2.实用性。幼儿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实用性,要保证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要明确教学情境的目标,不断丰富教学情境的内容和内涵,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提升幼儿的美术修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创新性。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个性是幼儿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幼儿美术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开发幼儿智力,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适合创新的氛围,引导幼儿进行创新,鼓励幼儿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幼儿美术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融入创新元素,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积极进行创新。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幼儿最容易接受的环境就是他们周边的生活,同时艺术也来源于生活,因此,情境教学法从幼儿的生活出?l最为直接。在实际生活当中,美术教师需要鼓励幼儿多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的对象可以是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也可以是事物的变化、消亡,长期的观察可以使幼儿学会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就会使创作的形象生动起来。除了看,美术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将外界环境与幼儿的内心世界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刺激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发挥媒体作用。多媒体具有多种功能,能播放视频、图片、文字、音乐等,还能上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美术教学的各种需求,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幼儿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兴趣,活跃幼儿思维,启迪幼儿丰富的想象,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有效、全面的提升。
在教幼儿画小狗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小狗的形象,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关于小狗的图片。这些小狗图片色彩鲜艳,小狗可爱至极,能够让幼儿产生喜爱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我让幼儿描述一下自己家小狗的样子、讲一讲自己家小狗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借助多媒体向幼儿讲述了画小狗的基本方法,便让幼儿自己动笔画小狗。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将小狗形象直观地展现到幼儿面前,激发了幼儿画画的兴趣,丰富了幼儿的想象,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
3.故事合理引导。为了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效率,美术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编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画“海洋总动员”,教师可以编一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大海里的海洋生物的种类、它们各自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孩子们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从老师的故事里能够展开联想,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编小故事,在朋友面前讲述,这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结合课堂活动。根据幼儿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活泼好动的特点,幼儿的美术课堂应该是活跃的,尽可能在美术课堂上加入一些游戏让孩子们边玩边学,在玩中学。比如手工课,带孩子们玩“森林动物聚会”的游戏,教孩子们做小动物的头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扮演小动物,在游戏中也可以重新做头饰任意变换角色,激发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小学美术教学 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2.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我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3.1 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其实怎样蹲、怎样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要尽量争取把握所教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基本规律,多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于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既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背景、基础、个性等如何不同,都能通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基本能力和素养,并获得不同的成功,使得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的儿童作品散发着孩子花季般纯真可爱的芬芳。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极力维护孩子这种天性的充分发挥,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干扰孩子的行为。研究证实,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志自由地表达和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优秀的美术教师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和个性进行创作和表现。在这种美术教育中,我们在了解学生精神价值的同时也会认识自我,当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就会尊重他们。
3.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3.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三、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我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1.“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其实怎样蹲、怎样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要尽量争取把握所教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基本规律,多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于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u,\“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