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创客教育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客教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客教育教学案例

第1篇: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民族理论;案例教学;实践;创新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教学中的难点与较多,有的现象很难从纯学术角度进行讲解,因而普遍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今国际化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现象,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整个知识框架却难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当代大学生有着更为开阔的眼界和知识面,思维活跃,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授课对象,价值观念更为多元与复杂,理论解读和传授的难度无形之中被放大了。面对这样的授课对象,教师如何解释他们对民族理论和政策上诸多无法回避且又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之处。显然,在当前急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言堂的理论说教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大连民族学院在《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民族工作中的鲜活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各学科实践类课程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理论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教学近年来也多有引入。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收集、阅读、讨论、总结、分析在实践中发生的与相关理论问题可以相互印证的事实,以事实说理,进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是一门思想政治类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及其理论依据,以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民族工作。这门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求选取国内外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抑或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理论,分析该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成败得失,探索现实中的民族问题及其成因,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民族理论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一方面,民族理论与政策涉及了历史、文学、宗教等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极其丰富广博,民族院校的学生对此方面的知识大多知之不多,加之中学阶段没有开设专门的民族方面的课程,学生对这一领域基本是陌生的。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进而运用知识参与讨论、分析,把知识融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在消化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完成以后,学生会对民族与历史、民族与文化等关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关键问题有一种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就教学目标而言,《民族理论与政策》是一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观念终究是指导实践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理解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民族现象,妥善地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民族问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理论教学如果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缺乏一种中间状态,理论脱离实际,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也就很难提升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人们接受知识的基本规律是,对形象知识的接受效率远高于抽象知识。这也是各个学科在理论教学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原因。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探索解决问题之道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是《民族理论与政策》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课堂反应,师生之间需要平等地互动。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提供案例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确定课堂讨论主题的问题上,一定要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决定,因为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实现知识和思想的双向流动。作为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规避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活力,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更乐意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老师也能更好地发挥其思想引导和知识传授的作用。课堂中师生角色和关系的调整,使得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而主动学习,永远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的不二法门。通常来讲,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一个或者多个与本课程理论相关的、发生于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完整描述实例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然后,在课堂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温习了理论和知识,提升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堂教学可采用的案例教学类型主要有两类。一是讨论案例、师生互动、合作研究。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一节内容时,可组织学生阅读“昭君和亲”、“辽东马市”等具体史料,让学生明确“这些做法客观上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间的未来,加强了民族间的各种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受阶级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在民族关系中仍然起着支配性作用。”通过讨论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成败得失,学生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一种新型民族关系”这一论断。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围绕案例讨论、发言,对同一案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法。二是创设情境、课堂演练、分析点评。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是由老师讲案例,而是要由学生收集案例,分析案例,甚至重现案例老,其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完成从书本知识到社会实践的转化。在这个方面,大连民族学院《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在西南大旱背景下,让学生扮演傣族角色,在是否以及如何欢度泼水节问题上各抒己见,教师就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与改革话题引导与组织学生进行演练与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案例教学,师生合作完成一个知识学习与转化的过程,凸显了课堂教学的沟通与解惑功能。学生观看教学片、参与课堂讨论、进行主题发言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提供选题或者部分案例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资料收集和对话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不同专业不同程度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准备课堂教学材料,选取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材料,充分注意案例的政治导向、课堂效果、专业适应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2篇: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1.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现状分析

1.1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的时候,是以理论知识作为临床实践基础的,但是现阶段的骨科教材中,很多基本操作技术缺乏详细的讲解,学生无法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临床实践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而且教材中的很多专业技术比较落后,没有对相关技术进行更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无法运用,或者是运用效果比较差,满足不了临床需求。

1.2实习时间过短

骨科临床工作比较复杂,操作程序众多,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完全掌握临床技能,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时间支持,但是很多医院没有给学生安排充足的临床实习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短,对临床工作了解不足,相关程序认识不够全面,临床能力不强,达不到临床实习的预期目的,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1.3学生的动手机会较少

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临床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在当前的骨科临床带教中,带教医师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骨科临床操作中,很多设备操作难度比较高,学生对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技术等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技术掌握不足,没有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达到成为临床医师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案例教学在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原则

2.1能力原则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骨科临床带教最主要的目的,传统的带教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形式,临床带教失去了实际意义。案例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首要原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所有的分析和判断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2实践原则

骨科临床工作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掌握熟练的操作才能做好临床工作,以往的骨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导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时候,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要原则,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完全处于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2.3参与原则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学生的参与力度是评判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的最主要标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实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够加深对骨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熟练。

3.案例教学应用于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的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老师给出相关病例,然后学生对病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完成对病例的分析与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3.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骨科临床带教导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判断之后,然后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了解到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学生在全程参与过程中,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3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方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当老师给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时候,剩下的学习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3篇: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民事诉讼 运用 教学方法

民事诉讼法的功能在于通过司法途径救济受损的民事权益,其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作为程序性法其即涉及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又包括众多繁杂的具体规则,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如何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演绎抽象的理论和繁杂的规则,成为课程教学者一直思索和研究的问题。虽然案例教学法在十多年前提倡,但是至今演讲式教学仍然是主流教学方式,说明案例式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领域的运用尚未完全成熟。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民事诉讼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并探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案例教学法的创新。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本质

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后来柏拉图师承了这种教学方法,首创了历史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法。但真正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大学法学教学方法的,却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各伦斯部斯・兰德尔在1870年首创。兰德尔的案例教学是通过师生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判断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概念和原则,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技能、言辞辩护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等。它被公认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法律教育创新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哈佛法学院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此方法很快被美国的其他法学院所仿效,到1910年该方法已在美国法学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案例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讨论式教学。学生根据教师预先拟定的“教学进度表”在上课之前对指定教材中的“案例和资料”进行充分的预习,上课时教师不再陈述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讨论预习的内容,讨论的方式由教师灵活掌握,不拘一格[1]。按照案例教学的要求,通常教师会先演示一遍案情或请一个学生对案件的事实进行介绍,然后教师会就这一案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的发言不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解答,也可能是对教师表达的观点进行质疑。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动的、积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会形成相互的对抗,各方都成为信息的输出者和输入者,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双向的交流而非单一的灌输,这正是其与传统演讲式教学不同之所在。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知识之外,更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真正的法律人。

二、案例教学法在民事诉讼课程中运用的意义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应用法学,其主要内容包涵民事诉讼活动的原则、步骤、方法以及相关规则。民事诉讼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学习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各种诉讼活动的运作规程,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程序,完成民事诉讼活动,纠纷解决的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演讲式教学重在以举例的形式去演绎现有的法律规则,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单向的教与学的模式,这样的方式优点在于能教清楚明白地诠释法律规定内涵,但却使学生形成习惯性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问、想、看,辩,学生所处地位不是被动而是积极主动,因此更能实现民事诉讼教育的目的。民事诉讼法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民事诉讼程序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通过讲授法理解和接受。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可以清晰地理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从而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也形象直观地展现于具体的案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价值,形成程序公正理念[2]。案例教学法融合了诉讼程序中的要素,一定程度上再现和模拟了真实诉讼的场景,鼓励学生在对抗辩驳中思考问题,在培养诉讼技能的同时,使未来的法律人熟知诉讼程序与习惯以及令人质疑之处,有利于将法律教育的重点从实体法转向程序的功能,认识程序法的重要性。

三、民事诉讼法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式

随着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提倡,教师已经比较注重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但这种运用很难说就是案例教学,更像是一种案例演示或举例,因为老师还是注重对案例的讲解,注重对法律概念或条文的演绎,而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教育核心。因此,如何在民事诉讼法学教育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择运用完整案例视频

案例教学强调完整案例的运用和再现,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大量的经典案例视频,完整地向学生演示案件内容,以便于学生获取充足的信息。视频案例的选择尽量来自现实案例,这样可以拉近法律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眼界深入社会,去理论联系实际。现在很多大学都实行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为视频教学提供了条件,它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记忆更强烈,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作者在讲授一审程序开庭审理的规则时,就使用了一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的庭审视频,通过视频完整地演示了开庭时,开庭中,开庭结束各诉讼参与人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规则。视频播放完毕后,让学生谈谈从中所了解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案例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

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实战型人才,案例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式。在进行案例教学中,我们可以摆脱单纯阐述提供案例,而是让学生模拟案情,扮演不同角色,使其犹如身临其境。教师先提供一个真实案例,最好能有法官、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人、证人等多重角色,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关角色,使其站在不同立场,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则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案情和证据的基础上进行辩论,将情景模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3,在案例教学中突出辩论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近开始提倡辩论式教学,有关研究者认为"因为我们的司法实践不是死板僵硬的,而是富有活力和生命的;我们不仅仅要 有良好的学术素养,更要有雄辩的口才、敏捷严密的思维;我们不仅仅是撰写法律文书,更要通过口语化的表达来达到预期的效果[3]。辩论式教学可以在案例教学模式中进行,因为民事诉讼强调对抗性,辩论原则是其基本原则之一,程序规则中包含辩论程序和辩论要求,因此突出民事诉讼辩论教学的内容,毫无疑问更能实现民事诉讼的培养目标。民事诉讼法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案例教学中突出辩论教学,可以使学生系统的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空间,在准备和辩论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应对突况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调查分析能力和谈判能力。同时,在对于整个案件的辩论策略和辩护方针上,可以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方位体现[4]。

4、教师应注意总结讲评

案例教学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师生讨论结束时,教师有必要对讨论和辩论情况加以总结评析。教师讲评时,应先分析归纳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出评判。肯定正确的观点和意见,指出错误观点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案例讨论不够深入的方面要进行阐析和补充,以利于下次案例课的教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讨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和鞭策,学生是多样化的,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对平时不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总结讲评,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军,关于在中国法律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思考,国际商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9)。

[2] 张卫平,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平衡【M】,成都出版社,1993(1)。

第4篇: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为普通公众开发的电脑程序语言,采用图形化编程界面,通过类似积木的编程环境,构建互动多媒体环境。利用它可轻松地创建自己的互动故事、动画、游戏、音乐、艺术和在网络上分享作品。中鸣E2教育机器人是由E2-RCU控制器、多种传感器、带编码盘的直流减速马达等硬件设备组成,带触屏功能的RCU控制器具有数据显示、时间控制、USB通讯、蓝牙通讯和WiFi通讯等功能,软件编程支持图形化编程和C语言代码编程,同时也具备利用Scratch操控E2机器人积木套装的功能,能够让Scratch与机器人完美融合,可以实现即时编写程序即时运行,Scratch与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USB、无线蓝牙或WiFi等多种方式进行连接,获取电子传感器信息,控制电子执行模块,使动画与电子模块完美结合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教学效果。Scratch与机器人交互平台进行虚实结合,让学生经历”想象一创造一游戏一分享一反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中小学创客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Scratch与机器人硬件的配置

1.硬件设备准备

安装Scratch需要准备电脑1台,电脑需配有USB接口、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中鸣E2教育机器人积木套装l套,由E2-RCU控制器、光电传感器、触碰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嗡鸣发声器、LED灯、带编码盘的直流减速马达、积木套件等硬件设备组成,带触屏功能的RCU控制器具有数据显示、时间控制、USB通讯、蓝牙通讯和WiFi通讯等功能。

2.Scratch2-JMD软件平台的安装

运行Saatch软件平台需要Adobe AIR的支持,需要先安装Adobe AIR。最新版本的Adobe AIR安装包的下载地址:get adobecom/cn/air/,安装包的文件名是adobeAISInstaller-1500.356exe。下载完成后双击安装即可。Scratch为开源程序,经过二次开发完成的Saatch2-JMD软件可以实现与机器人进行无缝链接,接下来需要下载安装Scratch2-JMD软件,该软件的网盘下载地址:panbaiducom/share/home?uk:3559755876#category/type=0, 安装包的文件名是Scratch2-JMD-v5.0116exe。Windows XP系统可以直接安装运行,而Windows7或Wmdows8系统安装时需要右键点击安装包,点击“以管理员身份”来安装即可,软件界面依然保留了原Saatch 2.0版本的基本风格,有工程、舞台、角色、脚本、造型、声音和编程区等,稍有不同的是,Scratch2-JMD软件把原Scratch 2.0“脚本”菜单中的“更多积木”换成了“电子模块”,软件窗口右上角的“登入”换成了“E2-RCU”,Scratch2-JMD软件运行后界面如图l所示。

3.Scratch2-JMD软件平台与E2控制器的连接

Scratch-JMD软件平台与E2机器人控制器有三种连接方法:有线USB、蓝牙和WiFi连接等。这里以有线USB连接为例介绍Scratch-JMD软件平台与E2机器人控制器的连接方法。

E2教育机器人积木套装里面有一条USB连接线,方形的一头连接到E2控制器,另外一头连接电脑的USB。接着给E2控制器安装好电池,按下“Power”按钮,E2控制器的屏幕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界面。

在Scratch-JMD软件平台菜单点击“连接”——“E2有线固件”,点击E2控制器触摸屏上的“USB下载”,提示下载成功后重启E2控制器。在Scratch-JMD软件平台菜单中点击“连接”——“USB HID”,再单击E2控制器“选择程序”运行“E2-USB”程序,Scratch-JMD软件界面右上角可以看到“USB已连接到E2-RCU”。至此,便完成了Scratch-JMD软件平台与E2机器人控制器的连接,从而实现了用Scratch在线控制E2教育机器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运用蓝牙和WiFi实现Scratch与机器人连接的操作方法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cratch与机器人共融在教学中的应用

1.用Scratch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

用Scratch-JMD软件在电脑上编好程序,通过USB连线把电脑和E2机器人连接起来,用电脑就可以控制机器人完成一系列任务。这里以Scratch控制机器人边运动边闪灯的实例来介绍其实现方案。

(1)机器人的搭建

搭建边运动边闪灯的机器人需要E2控制器1个,LED灯2个、带编码盘的直流减速马达2个,各种连接件和连线若干,2个马达分别连接在Ml和M2端口,2个LED灯分别连接在P7和P8端口,最后搭建的机器人如图3所示。

(2) Scratch程序的编写

打开Scratch-JMD软件,选择“脚本”的“事件”菜单,把图标拖到编程区,在“控制”菜单中把图标拖到编程区,把次数改为3,再分别从“电子模块”菜单中将“设置彩灯颜色”和“设置马达转速”图标拖到编程区,分别设置“设置彩灯颜色”端口为P7和P8,两组LED灯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关、关;分别把“设置马达转速”中端口设置为Ml和M2,三组马达转速分别为20、20,-20、-20,0、O;彩灯和马达等待时间均为1秒。把各个模块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完成的Scratch图形化程序如图4所示。

(3) Scratch程序在线控制机器人运行

用USB连接线将电脑和E2机器人连接好,打开E2机器人电源,单击E2触屏控制器上的“运行E2_USB”,待Scratch-JMD软件界面右上角出现“USB已连接到E2-RCU”时,代表Scratch可以与E2机器人能够进行通信了。这时单击Scratch“工程”区的绿色小旗子,就发现E2机器人边前后往返运动、2个LED灯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亮光后熄灭,反复三次后自动停止。从而实现了Scratch在线控制机器人完成一系列任务的功能。

(4) Saatch程序下载到机器人脱机运行

如果要让机器人脱机单独运行,只需把原程序中的图标换为图标即可。在该图标上单击右键选择“编译”,在弹出菜单中选择“下载”,按下E2-RCU控制器的Download按钮即可将Scratch-JMD编好的程序下载到E2-RCU控制器,拔下USB连线,重启机器人,在E2-RCU控制器上运行该程序,机器人即可实现脱机单独运行,完成反复前后运动和闪灯任务。

2.用Scratch中的小猫在线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

(1)小猫活动场景的设置和机器人的准备

首先在“角色”区用“绘制新角色”新增加一个角色,在Scratch的“造型”区用绘画工具在小猫的正下方画出3个实心圆,分别设为红、绿、蓝三种颜色,2个角色的位置如图5所示。机器人需要一个E2控制器和1个LED灯插在Pl端口即可。

(2) Scratch程序的编写

打开Scratch-JMD软件,选择“脚本”的“事件”菜单,把图标拖到编程区,在“控制”菜单中把“重复执行”图标和3个“如果那么”图标拖到编程区,从“侦测”菜单中把3个“碰到颜色”图标分别放在“如果”的后面,颜色分别取红、绿、蓝,从“电子模块”菜单中把3个“设置彩灯颜色”图标拖到编程区,4个“设置彩灯颜色”端口设置为Pl,颜色分别设为红、绿、蓝、无,再把多个图标按图6连接起来就完成了小猫控制机器人的Scratch程序编写。

(3)测试小猫在线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E2机器人控制器与Scratch通过USB连接完成通信后,点击绿色小旗子运行程序,用鼠标分别把小猫移动到红、绿、蓝三个实心圆上时会发现,机器人的LED灯分别会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亮光,小猫移到空白处灯又熄灭,从而实现了小猫在线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功能。

3.用机器人在线控制Scratch中的小猫完成相关任务

(1)小猫活动场景的设置和机器人的准备

首先在“角色”区用“绘制新角色”新增加一个角色,在Scratch的“造型”区用绘画工具在小猫的正下方画出1个实心的蓝色矩形框,2个角色的位置如图7所示。机器人需要一个E2控制器和1个光电传感器插在P1端口即可。

(2) Scratch程序的编写

打开Scratch-JMD软件,选择“脚本”的“事件”菜单,把图标拖到编程区,在“控制”菜单中把“重复执行”图标和“如果那么否则”图标拖到编程区,从“数字和逻辑运算”菜单中拖出“大于”图标,从“电子模块”菜单中拖出“读取光电传感器”放到“大于”图标左边空格内,光电传感器端口设置为P1,“大于”图标右空格值设为1100(经检测白色光值为1800左右,蓝色光值为600左右),把小猫在白色区和蓝色区时分别从“动作”菜单拖出“在1秒内移动X、Y位置”图标分别放在“那么”和“否则”的后面,把1秒改为Q1秒,再把多个图标按图8连接起来就完成了机器人控制小猫的Scratch程序编写。

(3)机器人在线控制小猫运动演示

E2机器人控制器与Scratch通过USB连接完成通信后,点击绿色小旗子运行程序,准备一张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蓝色的纸板,经测试发现:当机器人移到蓝色纸板处时屏幕上的小猫也移到舞台的蓝色方块上,当机器人移到白色纸板处时小猫也马上回到舞台的白色区,从而实现了机器人在线控制小猫运动的功能。

Scratch与教育机器人融合为刨客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5篇:创客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开放学习资源;微课;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5-03

一、“微课”与开放学习资源平台的释义

“微课”(Microlecture)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它并不是专门为微型教学而设计开发的微型教学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一种实际教学过程展示。[1]它除了其作为核心组成的课堂教学视频外,还包含与之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素材、教学设计过程、教学反思、相应的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资源。所有这些资源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形成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单元”的应用小件。由此可以看出,“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件案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并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

在学习型社会中,免费“终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必将成为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的发展主潮流。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和全面开放的学习资源体系,就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研究部门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实践课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学习资源主要集中在各个远程教育学院(新筹建的国家开放大学)以及各高校校内的校园网络资源平台上,其中的大多数学习资源都是“授权式”,即非免费的,或者非授权用户就根本无法登录访问。

目前,我国中小学及高校“微课”网络展示平台主要有:以中小学微课展示为主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中国微课”http:///;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专门的微课官方网http:///等,它们都是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的,青年教师从这里可以汲取不同专业不同级别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风格等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营养。

为了有效地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意见”精神及开放学习资源的建设,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策划并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在该比赛的理念和目的中明确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即以视频媒体为主要载体来记录教师围绕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某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简短且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开放教育资源之一的网络“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而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同时,也拉开了作为开放学习资源的“微课”正式进入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视野的序幕。这种开放型教育资源,它不仅是一种获取“鱼”的平台,更是一种展示“渔”技巧的平台,特别是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角度来研究“微课”资源的意义,以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挖掘网络开放学习资源应用于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成长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国内外“微课”及相应开放学习资源研究状况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有关的名词有Micro-lecture、Minico-urse、Micro-lesson等,但是它们对“微课”的研究取向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的微型课程(Minico-urse);新加坡实施的以培训教师为目的,涉及多门课程领域的微型课程(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教学目标集中且单一,注重学习资源、情境和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素材来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其课程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个小时范围;英国启动的教师电视频道(teacher.tv);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的以“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产生一种‘聚焦度更强的学习体验’”为其核心理念的“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由此可以看出,国外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与实际教学紧密相连的“微课程”、“微视频”等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核心组成的资源形式不统一,课程结构还相对松散,应用领域相对狭窄等不足,而且开发的资源还主要倾向于在校学生的学习及有关社会培训等方面,其应用领域亟待扩充。[2]

国内有关“微课”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它首先萌芽于中小学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我国中小学的“微课”创始人,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主持的题名为《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微课”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的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的导向性举动也成了“微课”的在各个教学阶段快速开花结果的催熟剂。

从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微课”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提升广大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当然,笔者认为“微课”能被广大青年教师所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微课”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的、源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能真正意义上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它可以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具体教学设计和课题驾驭技巧等方面棘手的问题。“微课”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更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新范式。

目前在我国,“微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研究,而高校“微课”的研究还很少有人关注。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为高校“微课”研究和应用拉开了序幕,也让“微课”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及教学研究以及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开发的进程中。

因此,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不仅需要开展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践研究及平台建设,更需要从青年教师成长的角度展开研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依据教学难点的突破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青年教师可参考的模板式微课,供青年教师模仿相应教学难点的突破设计等。因此,高校“微课”的研究,从“微课”的核心价值来看,除了为学习型社会提供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外,其另外一个最具潜力的价值就是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助长”作用,“授渔”技巧的模范作用。

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业务成长中的瓶颈及高校“微课”发展的方向及定位

“知识”概念在以现代网络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我国高校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和“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外,更为重要和迫切的应该是传授“知道怎么样做的知识(Know-How)”。而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知识也是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非常欠缺的版块。在网络科技背景下,高校教师由经验型、技术型成为研究型的角色转变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理论的主要试验者、教育行为的反思者、教育实践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设者等角色,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首先要掌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方法和思路。

在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比较丰富。[4]然而关于高校教师如何科学、系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尤其是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高校“微课”网络开放资源平台的出现,无疑是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曙光,笔者参加了本次,即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大赛,感触颇深,收获也颇丰。因此,寄希望于有更多关注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研究,帮助青年教师度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断乳成长期。

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微课教学比赛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积极探索,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推动高校教师培训方式方法的改变,以解决培训多样性、便捷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促进高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5]从这里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微课”发展的方向除了给学习型社会提供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外,还有就是为广大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汲取营养的土壤和学习“授渔”技巧的平台。

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评审规则中权重的重点是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量,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教学最关键的环节,也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瓶颈。因此,高校“微课”发展的定位之一就是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以及驾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创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从而最快捷地促进青年教师向专家型成长过渡。

四、“微课”网络平台及资源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高校青年教师主要学习阶段为学科研究,而非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学习。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训练,基本没有或者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都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思想意识相对超前,其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充沛的精力,同时容易接受新知识,能快速掌握或者已经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青年教师较高的学历层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活跃的思想,知识结构更新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等。同时,青年教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他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够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6]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等。

而“微课”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一方面作为一种展现老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题教学驾驭能力的载体,记录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可以引导广大青年老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研究模式与观念。因此,“微课”不仅是一种开放教育资源,更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快速成长的最佳选择和强力助推剂。

由于“微课”具有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教学时间较短等主要特点。因此,青年教师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和学习,便于青年教师的反思和研究。广大青年教师在这种具体的、真实的、典型化的教学情景中易于实现教学观念的提升、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通过“微课”的观摩可以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从而较全面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一种有遗憾的艺术行为,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总会有自己不满意或者有待改进的部分。通过录制“微课”教学视频,青年教师就可以重新回顾和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修正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部分,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技巧等。“微课”作为教师审视自己教学过程的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也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值得保持和发扬的优点。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自我完善。

总之,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其中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开放学习资源必将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培训方式和“授渔”技巧学习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教育信息技术,2011(17):14.

[2]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3]张行涛等.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杨章宏.教育研究过程[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5]全国高校网络师资培训中心[D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