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百家争鸣的影响:
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在开展历史教学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适用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 文学硕士论文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材料的选择,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制定规范的历史材料选择原则, 即客观、全面及与教材内容相符合。以“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程为例:
首先, 教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史料分析, 从历史角度分析百家争鸣为何被称作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通过史料解释“解放”的意义。在小组探究过程中, 通过对史料1及史料2的分析, 学生可以明确礼乐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及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得出礼乐制度是思想束缚的根本原因, 再结合教材中关于西周的历史背景, 就可以发现当时社会已经出现变革, 而史料3恰好证明了礼乐文化的衰落, 诸子百家思想不断涌现。在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 需要新的思想与新的思考, 解决社会变革问题, 而大量思想家的涌现使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多种思想, 将人们从单一的礼乐文化中“解放”出来, 所以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为什么不需要培养那么多博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史料:史料1: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介绍;史料2:西周礼乐制度的历史地位阐述, 礼乐制度可以看做是西周的治国之道;史料3:《论语》中提到的“礼崩乐坏”以及《庄子》中提到的“道术将为天下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上述三种史料进行自主分析, 分析“百家争鸣”为何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得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史料分析, 使学生明确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 分析史料中蕴含的历史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 从而引导学生使用史料解释历史史实,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更深刻的教学案例分析可以到文学博士论文栏目了解。
百家争鸣的出现,形成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1、
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士的活跃,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家各派纷纷著述收徒,相互批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政治上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教育上首倡私学,有教无类,总结了许多教育方法,例如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编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孟子与荀子的思想:
思想家
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孟子与荀子对孔子的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其他一些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4、墨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任人唯贤、天志明鬼、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崇尚艰苦实践,摩顶放踵,胼手胝足,达到“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的目的;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贡献,如在力学机械方面曾打败公输班、光学小孔成像、利用声学侦察、几何学的圆。
5、道家老庄思想
老子的思想:
唯心论: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是道。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一种支配自然与社会的规律、真理。人应该向天地、自然学习。
辩证法:万物在不停的运动,矛盾双方相互转换。阴阳长短老少难易都是相互依存、转换。
政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的思想:把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发展到极端,人类文明进步是伴随着对人性的压迫;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上的逍遥。
6、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韩非子融合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商鞅的法,形成系统的法治理论,李斯把法治思想推向实践。
二、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大一统、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主流;董仲舒把法、道、阴阳家思想融入儒家,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春秋大一统主张;
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
后期推广:启用儒生参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中央兴办太学,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在民间取得独尊地位。
董仲舒的措施为君权至上提供理论依据,加强了君权,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但实质上是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让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魏晋隋唐的三教合一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就是形容南朝寺院林立的盛况。由于社会**,朝代更替频繁,许多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所以思想变得自由洒脱、放荡不羁,尚空谈,喜好虚无缥缈的玄学。
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并没有失去主流地位。儒学大家韩愈主张复兴儒学,但儒学未形成新的体系。
四、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
佛道的盛行让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宋朝的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所以后代评价理学从哲学层面发展了儒学。
陆九渊对当时的士风不满,认为学习不是为了科举,而在于日用与指导人生,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思想受到启发,创立心学。明朝中后期,阶级矛盾尖锐,专治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思想
人物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穷理不必向外探索,发明本心就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良知为人心固有的善恶标准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异
认识论
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通过反省内心、致良知把握“理”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知行合一
哲学观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同
都是宋明理学的范畴,都认为“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评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心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与伦理道德都产生重要影响。但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五、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江南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领域
人物
思想
代表作
李贽
反对将儒家经典与圣人道德标准神圣化,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男女平等。
藏书、焚书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公其是非于学校;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经世致用思想;工商皆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弊书
王夫之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物质引起的。
如何才能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我校提出了“三段六步”教学法。所谓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六步指展示目标、学生自学、互动展现、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归纳拓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尝试,觉得受益匪浅。
一、高度重视课前预习,加强教师引导
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必须首先对教材进行初步地接触,或者在课前通过自学收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资料,在对教材知识有所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预习提纲并提出质疑,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不仅为课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更使学生在预习中逐渐养成了思考质疑的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通过展示课标,向学生提出课程的重难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同时,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在细心研读学生心理及教材知识的基础之上多增加一些“问题的预设”,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通过课前预习,教师不仅能从学生预习情况反馈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了解的程度,还可以通过课前的引导形成师生思路的互动和心灵的交融,从而为上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让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有自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时间上把课堂的主体部分留给学生。学生把预习中获得的知识、发现的问题可通过互动交流展现,共享劳动成果。老师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评价,对其预习中存在的疑惑即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就题而讲题,而是教给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探究学习的规律。
其次,在形式上组建学习小组保证课堂参与。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选出一名历史学科长作为本小组的负责人。课中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从而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学习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标“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要求把教学内容分给几个小组讨论解决,可把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分给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归纳出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并体会其相同与不同,另外三个小组分别概括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这样学习小组发言时就可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笔者认为,课中学习这一环节,既是互动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主体凸显的重要环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知识中学会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影响
儒家学说是在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几千年历史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的。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甚至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直到现代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还经历了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隋唐儒释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却一直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非但没有失掉往昔颜色,反而成为了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独领两千多年,并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是因为儒家思想能够跟随社会的变迁和改革,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丰富与改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学说逐渐形成独立学派。在社会的内部矛盾众多且不可调和的时期,孔子提出“仁学”思想体系,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顺应当时的历史形势,并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汉武帝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帝,关于民族发展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进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经历了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极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时期,也包括发展步履维艰,受到阻塞的时期。但儒家思想无论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还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润,都没有改变其本身主要的内涵和思想。与此同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它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独领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领统治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能够顺应当时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是封建时期维持国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现代社会也依然是人与人能否和谐相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仁义”、“孝”、“诚信”等都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义礼孝都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这些传承深远、意味深长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养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可以说,儒家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对当代政府官员的为官之道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金钱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义而得之”,唯有遵纪守法,按照正规途径赚来的钱才能久远,这种思想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 “仁”也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仁”既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引导我们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孔孟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强调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仁义的心,互帮互助,多为别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学习儒学仁义思想不仅对当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帮助,对中国社会风尚的发展也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新时期,儒家思想也将不断的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使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发展,以新时代的思想对儒家经典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取其精华,将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秀莲.儒家思想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赵光贤.先秦儒家思想的几个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1982.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核心梳理]
(一)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三种对象;三种权利;三种义务。
作用:前期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兼并战争开始了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等方面的矛盾。
含义:用父系血缘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分配政治权利,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体现,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思维点拨]
易错点:
1.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2.“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
东周建立: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战国:改革(商鞅变法)、战争、秦灭六国。
阶段特征: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速,华夏族逐步形成。
商鞅变法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目的):富国强兵。
性质: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特点:“农战”和“法治”。
内容: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制定秦律。
军事: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文化:焚烧诗书;改革旧俗。
历史作用:推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启示: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要与时俱进;改革必须坚持不懈;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强化法治。
成功的原因: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措施全面彻底;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二、先秦时期经济结构与特点
[核心梳理]
(一)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①耕作方式: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夏商周时期:耜耕或“石器锄耕”。
②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时期。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享用,但无权转让与买卖,且需向国王交纳贡赋。
2.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
冶铜业: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青铜时代;冶铁: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铁器。
陶瓷业: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最重要成就(彩陶、黑陶、白陶);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纺织业: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
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阶段特征: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战国时期一些统治者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进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根本原因);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主要形式: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国家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形成方式:战国各国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后开始瓦解,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明清以后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农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思维点拨]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指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2.手工业:
冶金业: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钢)
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土,炼钢出现淬火技术。
3.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大都会出现。
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
商: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思想:(1)“百家争鸣”局面,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背景:①经济;②政治;③阶级关系;④思想文化。
主要流派及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意义:“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2)早期儒学和孔子的评价
春秋时期: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者和保护者。(六经)
主要思想:教育: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
战国时期:孟子: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圣。
主要思想:政治:“仁政”思想(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本: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性本善”。
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主张:民本: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主张礼法并施。
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唯物主义思想家)
2.文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收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内容:分为风(精华)、雅、颂三部分。
地位:《诗经》的创作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气质
一、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我国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
从雄伟壮丽的宫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从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到奇巧别致的宝塔桥。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继往开来,博采众长,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建筑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建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乐文化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乐为基本框架的。“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
我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密切关联的。在商周时代,不管是我国的中原、西北还是江南,人们的精神理念都是由鬼神观念占据,正常的人性被紧紧地束缚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激烈的变革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创、创造成为了主流,百家争鸣,诸候蜂起。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核心思想,便是我们所说的理性主义,它承前启后,在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单单从思想、文艺领域来说,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儒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一种本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利益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而道家,避弃现世,但却不否定生命,追求个体的绝对自由,在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上充满了感情的色彩,因而,它以补充、加深儒家文化而与儒家文化共存,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道互补”的文化现象。以上这些观点的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才促成了秦从某种严格的礼的秩序出发来进行建筑布局,即使是秦代开始的园林建筑也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百代皆沿秦制度”,一切都遵循着秦的建筑规范。显然,理性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三、传统建筑中儒家与道教思想融合的体现
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显然,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尤其儒道思想,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儒家思想中讲的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等纲常伦理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上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在中国社会生活的组织关系中是以血缘为纵向,以家族关系为横向组织起的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在建筑布局设计上,中国的传统建筑以群体组织关系为长处,体现出社会组织关系。在轴线设计上,以南北纵轴线作为重要布局,以东西横轴作为辅助轴线。以中轴线作为中心,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坐标点的建筑,直接体现出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等级,轴线对称布局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物化的集中体现形式。故宫设计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体现,故宫的庞大的建筑群落是中国最大的四合院,严格遵循中国传统的儒家等级制度,主次分明地对布局进行设计,分为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在故宫的设计中采用以纵轴线为主,以横轴线为辅的方式。在轴线的前半部分正中央依次排列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轴线的后半部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左右横轴线上,为配殿和东西六院。组织关系严谨、有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不仅融合了佛教诸派思想及玄学的思想所长,并且结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成为与儒家传统文化并重的一派。
在儒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中会发现它们的连接点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于先秦时的儒家,在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不把自然看作和自己不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有“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而这样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艺术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崇尚自然,归法自然。”因而也体现在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多方面。在建筑景观组织设计中建筑以群体取胜,重群体的组织关系。注重和环境的关系虚实结合,以含蓄的线条与大地相依,向铺陈的组织形象体现了与自然相适应的观念。建筑外部造型虚实相依,轮廓柔和,线条流畅:屋顶设计为反曲线和轻巧多变的翼角,表现出与自然相融洽的观念。在建筑主体设计中对房屋基础和方位选择的极大重视,形成我国所有的人与自然朴素的哲学观念,即“风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结构框架系列的优点,因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室外空间完全流通在一起。但在园林设计上注重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把自然美与人造美统一为一体,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学术观念。在室内设计中,儒家的“天人合一”也表露无遗,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设计师所遵守的设计哲学的运用人力巧夺天工,不露人工修饰的迹象。
四、结语
古代的建筑有过许多的辉煌,有许多建筑上的奇迹至今仍让我们不敢比拟,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要认识了解的还很多,所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的创新与继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主编:《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罗哲文主编:《礼记・礼器》(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先秦诸子;哲学;探究
一、先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学者梁启超认为:“先秦之学,即称极盛,则其派别自千条万绪,非易定论。”①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
哲学的萌芽是同原始宗教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为相信灵魂不死和崇拜自然物的自发观念。在殷商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上帝神权观念,周朝时期出现了天命主宰一切,以及出现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以《易经》和《洪范》为代表的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表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幻想的一种联系。
诸子前哲学是发生在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天命神权也发生了动摇。在《诗经》中出现了疑天、责天的思想。出现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对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某些唯物主义的解释,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同时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用阴阳学说基本的理论框架去阐释《周易》,正是沿着孔子解《易》的发轫而构建了“新儒学”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梁启超先生曾评论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②阴阳五行作为周代的“原初哲学”,被诸子解构后落实在古代文化哲学的系统之中,成为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结构理论与思维模式。
诸子哲学大致形成于春秋末年,那时候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独领,也使得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社会处于大的变革当中,先后出现儒、墨、道、法、名、阴阳、杂、农、小说家等十二个重要学派,围绕着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以及名实、礼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哲学论辩,学派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和发展,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二、先秦哲学的诸子哲学思想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社会大变革,诸侯争霸,群雄割据,战争频繁连年不绝的年代出现了时代的新生力量。百家之学说应运而生“九流”、“十家”异说纷呈,学术思想在当时的年代里别有一番韵味。主要派别有:
⑴儒家:儒家创始人孔子早期孜孜求索于西周的礼乐文化和道德精神,来建构他的以“礼”“仁”为核心的、具有实用理性精神的伦理型哲学体系。儒家思想提倡以“礼”、“乐”来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主张以礼义治国,恢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恪守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局面,这种观点更加契合了哲学思想上的意识能动性作用,使人们能够树立“仁”“礼”意识,从而恪守古代的人伦制度。儒家思想还对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把原始阴阳说中粗浅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升华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对待与解释世界的对立统一辩证观及理论致思的结构模式与思维方式,从而使儒学完成了宇宙自然(天―)与社会人事(人)比类合一的系统和完备的哲学体系。
⑵道家: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一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③道家的理论的鼻祖是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流传了上下五千言,书中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同时也提出了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老子的思想是复杂的,他还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意向,又有唯心主义的内容。在老子看来,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并且独立于物质世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从描述来看,他的道与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十分相像,既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又是物质世界的本原。他的部分观点还透露出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之间,无此则无彼,无彼则无此。
⑶墨家: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以强力非命论反对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天命论”墨子的强力非命的思想, 从人与自然关系上看, 其实质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否定了天的超自然的神性, 强调了宇宙万物起源和变化的自然本体性。他提出的“实先名后”及其“三表法”的思想,首先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 将认识的外部世界看作是独立存在的。然后在《墨经》中又将客观实在的外部世界概括为“物”, 这在先秦来说是对认识论的一大理论贡献。
⑷法家:法家是在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法家非常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严格落实法律制度。这样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兴功惧暴”。法家的一系列措施和严厉的酷刑。是封建时代为了加强统治而采用的一种实用的取实用主义哲学观,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
⑸兵家:兵法的关键是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兵家作战从政治、军事、天时、地利等客观的具体情况去考虑战争的胜负,而不是靠天命迷信,或从主观的臆测出发,战争的胜败除了客观条件的对比外,还决定于主观指挥的正确与否。而且还要从战争与其它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来观察战争、分析战争。有时还得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看到事物相互矛盾的两重性。这一连串的作战方法都体现出与哲学的息息相关。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等学派。他们的哲学意义也同样不容小觑。
综上所述, 当前的诸子哲学研究不仅要有新的视角,转换传统探究中孤立性和片面性的缺欠,而且要把握住诸子思想的实质内涵与哲学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先秦诸子哲学发生发展的脉络。而且有助于现代中国在哲学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3.
一旦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五册必修为了考虑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选的关于孔孟的文章仅有《寡人之于过也》和诗歌散文鉴赏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及必修一后名著导读提到《论语》,重大篇幅都体现在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相关选段,例如《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等文章。如果按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接触这两部经典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经典名著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把两部经典名著的内容按不同分量放在每堂课的课前,利用3—5分钟诵读一段经典并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一种学习惯性后心理上就会慢慢接受经典阅读。时间拉长加上系统性整合,就会使学生慢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行为上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政治、历史等涉及传统经典文化学科的教师较多,可以通过各学科对《论语》等传统文化主题的共同研究和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解读经典思想,向学生传递优秀文化。同样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历史教师可从古代史《诸子百家争鸣》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角度,来解读经典思想的碰撞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政治教师可以用哲学思辨的角度,客观看待与解析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要求与社会作用,从而让学生能辩证地分析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而同样是解读经典《论语》,语文教师除了践行字词积累、文言翻译,了解基本内容等工具外,分析主题思想,结合现实展开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所以,如果教师不把经典名著学习看成是单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是把经典名著看成是各个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个交结点,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那么通过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必将有明显的提升。
三、把校园文化作为经典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经典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经典解读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灵魂,各学校的校训及校园文化很多来自于经典,在具体解读中注入了时代的血液,如果能深入解读校园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与内涵,不仅能增加学生爱校、爱国、爱真理的情感,而且对经典名著教学来说也是一条很好的解读途径。例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来自《论语》中子夏的言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思想时刻激励着复旦学生。经典就是现实哲理的沉淀。同样的,作为高中学生,应从校园文化中去解读经典,如果教师组织引导到位,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经典的良好渠道。例如某校的文化核心是“协和”,其校训是“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相关“协和”的字眼在校园中处处可见,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每天可见的字眼当中通过经典解读来加强传统思想的教育。通过校训的来源:《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及其所表现的儒家和谐思想,让学生了解到其中很多的文化理念就来自传统的儒家思想,“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等字眼融入了儒家“仁、礼、智、廉”的基本思想,在践行校训要求的同时,其实就在学习传统经典思想,通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充分解读,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拓展挖掘经典教育渠道,有效利用地方社会人文资源,从社会寻找学习素材
生活处处皆经典,社会中处处是经典思想的渗透,只要用心,经典名著的学习可以立体、生活化。例如,笔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笔者曾经因为经典名著的学习组织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访问某某古镇,研究古镇文化”实践活动中,先让学生在《论语》和《孟子》中找到“仁、礼、孝”的相关语录和内容,并在了解古镇某名人的生平和事迹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经典充分解释人物事迹所包含的儒家思想,深刻领悟儒家“仁、礼、孝”等文化的内涵;同样的,在“参观某纪念馆,学习英雄事迹”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儒家经典很好地诠释了一位民族英雄“忠、义”的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经典名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刻板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立体可感的思想,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另外,校园文化很多是相通的,在突出个性的同时有许多共性,例如这座城市的另外两所学校的“孔子文化”、“崇德文化”也同样有儒家的思想内涵。通过各学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传统经典底蕴的目的。
五、巧借“东风”,搭建经典名著学习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