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

第1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1MOOC和SPOC简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国内称为慕课,一般是面向全社会开放。课程具有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等特点,国外主要的MOOC平台有Coursera、Udacity、edX等,国内方面,也涌现出了“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的协同创新联盟。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也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小范围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SPOC)是在一定程度上MOOC的延续和发展。SPOC的“限制性”体现在对申请参加课程的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课程“小规模”指学生人数控制在几十到几百人,一般是面向某些学校或者某些特定学员开放的课程。SPOC基于在线优质课程资源,以在线学习和真实教室课堂为纽带,将教师的知识传授身份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全方面深入了解学生。从本质上来说,MOOC和SPOC都是一种教学的促进手段。MOOC平台加剧了教学资源的聚集与利用,平台越来越多扮演着教师教学支持平台和教学过程数据聚集地的角色。针对MOOC+SPOC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投入了巨大、难以量化的工作量,完善的MOOC平台可以将教师从学生成绩填报、课程考核分析与评价等过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改革,有效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

2“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属于计算机基础课程“1+X”体系的第一层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先后经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等阶段。“大学计算机”课程包罗万象,知识点纷杂又不能深入展开,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前不同程度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上课听讲内容“似曾相识”、导致教学和学生的关注点分离,“上课玩手机”等隐蔽性逃课等现象始终存在。部分高校囿于师资水平限制,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更深层次上讲,由于授课过程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甚至退化为计算机培训学校的软件培训课,更无从谈起更高层次的“计算思维”教育。教育部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文件对于构建起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起到了规范作用,各高校通常以“理论知识传授+计算机与常用典型软件的操作”的形式开展。理论课堂上,事实与工具讲的多而思维讲的少,内容宽泛,讲解浅泛,以概念讲概念[1];实验课堂实验类型比例失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比例很低,甚至没有。课程内容没有新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给人留下课程水平低,作用不大,从而加剧了计算机“工具论”等狭隘的错误认识。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课程面临着缩减学时、压缩教学内容等现实问题,受限制于学时等因素教学内容面临舍弃等选择,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填鸭式教学”不可避免;同时学生被动学习之下学习积极性受挫,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另外师资数量的绝对不足和师资水平的局限,面临超额的教学任务,课程成为“复读机”式教学不能杜绝。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水平如何做到因地制宜,使得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仍旧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促进手段大行其道,以其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等特点给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接踵而至的SPOC将在线教学和微视频、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弥补MOOC教学“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的短板,而且可以做到与传统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深度融合,因此选择采用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来改造“大学计算机”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

3我校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新生在每年秋季学期开设,每期学员人数五千多人。面向20多个专业学院的80多个本科专业学生开设。实施MOOC+SPOC改造前,在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中,大学计算机课程分A、B两个层次开设。A层次学时设置为5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32学时);B层次48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32学时);”两门课程分别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近五年来,我校一直在深化开展“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部本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摸底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放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1份,掌握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同时结合我校综合性院校特点,加强同各个专业学院的调研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以每学期师生恳谈会、校际交流调研、对口支援高校培训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参观考察,为开展混合教学积累经验。从2012年开始,我们按照学科门类从全校选取了20%的有代表性的专业,涉及本科、民考汉、民考民等多种类型的学生,开展MOOC教学探索试点,通过设置部分自学内容以“专题考核”方式进行。2013-2014学年,在完善教学内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改革实施范围,选取40%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实施MOOC+SPOC教学改革,采用网上自主学习+线下面授的模式进行。2015年SPOC混合教学改革模式[2]进一步深化,通过校级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立项项目形式,从教学方案实施与实践、教学过程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在线学习模式、学生成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2016年SPOC教学改革全面铺开,以线上自学24学时+线下面授16学时的方式,实施滚动式并行流水化课程开设方法,根据学生人数和师资实际情况分批次独立完成。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从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习题课建设分别推进,目前经过两轮实践检验的教学视频已经在EOL教学平台上线,配套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也已编写完成,截至目前主编参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规划实验教材1部,配套教学案例3部。

4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新生刚从中学传统课堂进入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多有不适,学生们依旧希望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思路、讲提纲、讲重点、讲难点、少术语、多示范,多提问、多讨论,通过对学习内容实施指导与引导、辅助以通俗的语言案例讲解、进行问答与互动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完全化的MOOC学习,容易导致师生沟通的缺乏,加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承认个体的潜能和差异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给不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设计,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到因学生而异。这种共性和差异性的存在,需要MOOC平台和SPOC课堂有机结合,为此我们实施了以资源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过程设计(图1),以及混合教学实施模式(图2)。4.1构建课程资源平台,规范教学内容为便于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参考国内“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MOOC教学平台,以及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中的名校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开展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微课”视频、习题库、测试库等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建设。发挥互联网思维以资源建设为核心,充分依托我校EOL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平台,充分挖掘优势课程资源,消化吸收后自主设计、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并完善现有教学案例,结合互联网+大赛,微视频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立项等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优化课程学时数,通过减少传统课堂授课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学时数的形式改造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视频点播等形式增加学时自主学习时间,在形式和内容上减轻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大学计算机”试点课程学时调整为40学时,线上自主MOOC学习24学时(理论+实验),线下SPOC面授16学时。依据专业学科大类及学生受众不同,动态调整授课方式及教学案例。4.2加强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求开展混合教学环节设计和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3](见图1),构建混合教学实施模式(见图2),以有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降低混合学习的难度。在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以“讲—节—测—练”为组织架构,以“微课”视频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讲,每一讲由若干节组成,各节之间前后呼应,各讲之间有机结合。每节之后安排小节测试,便于对学习内容进行即时测验,考察自主学习效果;针对技能型操作内容,提供3-5个同类型的练习作业,为课下自我练习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内容的重构,争取使学生线上学习做到“讲、学、测、练”相结合。3.课堂教学2.在线学习4.学结与评价1.课前准备MOOCTHEOL测试题教师学生教学资料iCourse中国大学MOOC学生资源池练习题图2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线上教学内容,以线上线下互补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以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小班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延伸教学内容,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4.3营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见图2)。线下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刺激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线上自主学习重视师生沟通交流,多方协同共同营建讨论区,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求助驿站,学习经验的精华聚集区。线上学习由于缺乏线下课堂的教师面授的即视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正向反馈,而线上学习讨论区的功能承载了问题求助、课程内容讨论,学习情绪抒发等方面的内容。此外鼓励教师利用口头表扬进行鼓励、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感受主动完成工作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性刺激,感受自主学习的激情。4.4多方位作业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作业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体现。学生作业评价可以形式多样化,具体可结合实际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引导的学生自评与互评、师生共同参与的复合式评估等形式的作业评价。无论哪种形式的作业评价,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课堂上的直接观察、回答问题、读书笔记、师生座谈、访谈等教学信息反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与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的,针对学生作业自评和作业互评,需要教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评估知识和教学技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全面掌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意义、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作业自评使学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作业互评使学生换一个视角来审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技能、培养和他人合作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互评,教师都要及时引导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理解的偏差修正评价目标、方法。适时抽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及时掌握学生评价倾向,并在需要时提供建议。4.5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施过程化考核由以往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转向侧重于知识考核、能力考核、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根据“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特点适时实施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课程始终。形成性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关注学生线上以及课堂学习对课程学习的态度、方式等。通过灵活开放的方式,如课上或课间师生片段性对话,电子邮件,读书笔记,QQ,微信等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监控,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图3“大学计算机”课程平均成绩对比改革后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程评价公式为“总评成绩100%=线上成绩40%+线下面授30%+期末考试30%”。线上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含MOOC视频学习,知识点测试,线上讨论等部分;线下面授包括出勤和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侧重于课程相关内容的实验作业,以应用型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少量的综合性实验为辅,主要考察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期末考试为无纸化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以Office软件操作技能考核为主,从课程SPOC实用教程中分模块随机选题,通过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上机作答。图4“大学计算机”课程优秀率对比从近几年学生的课程考试结果中平均成绩(见图3)和优秀率(见图4)来看,其中2011为参照基准,为改革实施前的成绩评价结果;2012-2015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的课程总评成绩。2016年A、B层次合并,未列入对比。课程整体平均分稳步上升,优秀率大幅提高。

5总结

经过几年的MOOC+SPOC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我们通过建立以资源为中心的“大学计算机”MOOC教学平台,结合混合教学过程设计,探索实践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改革效果。

作者:常耀辉 钟福如 蔡文青 单位: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张丽杰,等.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008.

[2]常耀辉.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01):26-32.

第2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82-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翻转课堂创建了师生能够得到充分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处于稳定到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度就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上课开小差不想学习,因此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英语教学时,老师们可以用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来吸引学生,并将要讲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视频中去,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因此,通过微视频将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示给学生,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和集中时间短的认知规律。

2、顺应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父母思想的灌输,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明显,自主意识较强。因此,教育改革也要顺应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人格。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靠老师们的讲课,而不是靠学生的自主探讨。因此,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和个人适应的教学方式不一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停或回放视频,从而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短板进行加强学习,不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这里我用“旅游”为例,有四大基本要素,即: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 to leave?(你要从何处离开?)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你怎样去那里?)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去那里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将主题与这四个问题交给学生,给他们放映事先收集材料做成的微视频,并把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路线给学生们。其次,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定目的地,让学习小组对路线、住宿以及上文提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选择。紧接着可以在班级上进行分小组展示和演讲,让每个小组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单个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想法进行一次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课后,老师还可布置相应的适量的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和家人一起策划一次出游,老师仍然可以在线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如何。

在这种通过自己进行探究而学习的方法,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地理解。从构建原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种从认识到陌生再到明确认识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但是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老师的问题是学生研究的指示方向,老师将什么任务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靠微视频来进行知识的展示和传授,所以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文本的应用和动画视频的播放。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挑战

1、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

教育上的改革要立足现实,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我国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水平较为低下,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区的英语教育大多按部就班,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对国家和学校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很重要,它们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想翻转课堂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还需要对教师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

2、对家长和学生的挑战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自制力不强,并且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弱,因此,在他们观看微视频和进行课后讨论探究的时候可能注意力不会太集中,或者不会主动动脑去思考一些问题。另外,在学生在家完成家庭作业时,一些家长会在监督小孩做作业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作业。因此,学生们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这给教师判定学习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注意的一方面,而家长们监督自己的孩子在家是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尽量不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翻转课堂又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立足于现实为原则,增加小学特别是山区小学的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力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英语在我国乃至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学习英语,并且加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一、数学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

2月3日,在区电教中心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网络在线直播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网络直播及人人通的使用方法,这为我们今后的线上上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虽然没有教室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仅一台电脑和手机我们也要坚守这份工作的使命。在线上教学初期,我校数学教师“微信”、“人人通空间”“一起小学”三个客户端相结合,学生在微信进行语音签到及导学案、微课的接收,在人人通进行体温填写及计算题的“习惯养成”,在“一起小学”进行练习检测。教师通过“微信”及“一起小学”批改作业。随着线上教学时间的推移,经各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可以进行直播授课。从刚开始接触“钉钉”软件到线上给学生教学,从不熟悉迷茫到线上教学中的收获,我们深深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紧跟时代的脉搏,更何况认清形势认真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线上授课开始时,教师保证提前几分钟签到,保证听课学生人数,做到每位学生不掉队。授课时教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举一些具体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应做出恰当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强调重点和难点,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提醒学生做笔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授课节奏。

(二)教学效果

1.对于重难点内容,通过反复重学,反复思考,来帮助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2.在线学习能很好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3.由于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员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大大减弱,学员会慢慢培养起“学习得靠我自己”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出现的问题

1.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缺少老师的现场指导和约束,容易走弯路。   

2.网络交流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直接,也较为花费时间,而且容易让学员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听不明白还可以重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3.对于在离开老师视线,而且家长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课上课后监督环节有很大漏洞。

(四)改进措施

1、提醒孩子在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与学生互动,努力让课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致。

2、与家长及时沟通,适时监督孩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朝努力上进的方向发展。

3、课前检查网络通讯情况,确保网络畅通。

4、通过随机点名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夸奖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

二、语文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科的性质,在广阔的资源中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方式,为此我校语文教师采取了“一起小学学生”、“微信群”、“希沃白板”、“人人通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微课,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和易错点,并将微课链接发到微信群,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利用“一起小学学生”、“人人通空间”里的优质题库,为学生选取预习和课后引导巩固习题;利用“微信群”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同时也通过资源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优秀微课和PPT。

(二)教学效果

“停课不停学”期间大量用户扎堆聚集在教育类网站和教育类APP,导致网络比较卡,制约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使用的是父母的手机或父母淘汰的配置较低的手机,在线上教学时,往往会因为电话来电或卡顿造成学习中断。线上教学教师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的纪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抛开上述问题,线上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容易投身其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有时网络卡顿,教学有中断。教师找出是自己网络问题还是学生网络问题,如果是自己问题,联系网络公司解决。如果是学生问题,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解决孩子网络问题。

2、小学生自主学习较差,如果布置的是文字,或PPT学习,则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改善措施:布置的是微课或实时小视频教学则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3、布置的作业分为网上完成作业和纸上完成作业,个别同学作业完成比较拖拉,老师在批改纸上完成的作业时批改比较耗时。改善措施:为了学生的眼睛健康,教师尽量给学生留纸质作业,给学生分组,建立小组群,在小组群里教师便于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三、英语学科线上教学

2月10日前期,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做好网上教学的各种安排,建立微信群,让家长下载App,自主备课,挑选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到学校取回任教学科的课本和参考书等。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线上授课我们利用微信区、人人通选用了优质的授课资源给学生,包括区教研室安排的每个年级的骨干教师发送的资源,微信公众号的资源,“一师一优课”等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和家长反馈较好。3月15日前后,街道教委又安排每个学校利用固定时间进行学校的教研,我们响应上级的安排,积极组织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师进行教研。针对近期网上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我们研讨教学进度,探讨学生上网课时可能出现逃课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学困生上网课能否跟上进度以及有些学生的单词错误发音在线纠正存在困难的情况进行教研。后来我们调整了教学方式,4月20日起,所有教师尽量采用钉钉直播授课,因为所用软件可以统计学生的在线时长,可以避免给一些逃课的学生打开手机,人不在身边,这样的互动方式老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效果

老师在备课、上课方面下了较大功夫,课堂授课高效,利用直播,以不同的游戏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对线上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线上教学的时间可能稍有些长,教师要做到精讲。布置的线上作业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需要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上传,也有的同学反复督促仍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学校复课后我们老师也会对线上教学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进行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观看微课时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线教学,学生发送语音时,学生发送音频老师们逐个听完,虽然进行了点评,但是觉得同学们浪费了宝贵的等待时间,不纠正又没法进行下一步课文的学习。

2、近期使用上学期的课表上课,学生有时不能签到,同时线上教学战线的拉长,加上大部分家长的复工,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差,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不在老师身边,老师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课上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直播授课时多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每次直播的时长给课堂参与率低的同学家长,查找原因。线上作业上传不及时的同学老师每次授课时进行再次提醒。

四、其它学科线上教学

第4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创业教育

当前国家正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受此趋势的影响,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创业方向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越发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兴起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新媒体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两个领域:经济和文化。近年来越来越的商业活动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展开,各式各样的APP成为如今智能手机不可缺少的应用,而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将自己的创业平台或者创业领域转向新媒体。因此,面对新媒体这一浪潮,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教育探究成为当今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艺术生创业的重要意义

1.新媒体为艺术生创业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传统艺术创业需要以实体门面为基础,为了将作品展示给大众需要一定的场地空间,因此传统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场地、人力、以及成本资金以及经营时间的限制。此外,传统创业模式只能展示有限的作品,而且经营范围很难在段时间内拓展。新媒体本身具有开放性、延伸性等特点,任何地区任何时间只要登录网页即可进行商品咨询和交易,对于创业者极大扩大了受众范围并而且网络这一开放的虚拟场地为其提供了足够的作品展示机会和空间,进而提高交易率。2.新媒体为艺术生创业创造了丰富的途径和内容,有益于创业成功率的提升在营销模式上,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更加灵活,例如通过二维码、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传播。其次,支付宝、微信、网络银行、分期支付等支付途径的丰富也为创业成功提供了有利帮助。因此,新媒体成本小、门槛低、灵活性等优势,有效提高了艺术设计类首次创业的可行性和成功率。3.国家出台了对艺术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为其提供了难得的优势2014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地方政府如上海制定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设计之都行动计划等,都为艺术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扶持。当今社会,我国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优秀的设计和创意企业,艺术设计类学生在这个时期进行创业可谓是百年难见的机遇。

二、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艺术生创业教育模式

1.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通过鼓励文化创业的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为了响应这个号召,国内不仅需要大批的创业企业更需要对口人才的支撑。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培训可以结合文化产业创业的发展对创意产业、环境以及创业战略开展针对性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创意企业发展增值的内在规律,意识到创意文化存在的重要价值以及对下游产业的重要硬性,了解其所属行业的竞争环境、当前的行业状态以及发展方向。2.借助新媒体创造协同创业实践平台艺术类设计学生进行创业时可以结合传统创业模式,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双管齐下。如利用新媒体搭建协同创业实践平台,在线上寻求需求在线下完成设计。另外,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形成师生共战的创业模式。3.开展艺术设计相关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实现协同创业实践平台正常运作的重要途径。进行创业实践之前,学生应首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要素方面,案例教学应以创意设计为主体,结合当前社会的新媒体环境、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以及创业实践开展系统性教学;创业模式方面,应根据创业规模和创业性质,围绕创业社团、广告公司、工作室建设等内容开展案例教学;创业项目选择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平面设计、会展策划、广告制作、包装设计、交互设计、等案例以供参考。同时,在开展案例教学时,要着重突出新媒体的重要价值,保证创业指导的高效性。4.注重理论知识的结构,确保学生各项素质的均衡发展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学生,不仅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在创业过程中对整个商业市场的把控能力、对市场商机的敏感度、挖掘市场的潜在资源以及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都必须到位。因此,创业课程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专业课程,还要培养其指定公司战略和研究市场环境的能力,通过丰富创业课程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同时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业群体也将不断壮大。校方对初次进行创业实践的艺术设计生进行创业培训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对市场经济的把控力、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等等,锻炼其创业能力,结合新媒体运营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博敏.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2):148-149.

第5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案例解释了“Why”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并介绍了我院所设计的一个知识点教学模型以及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设计;“What+How+Why”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同,教学效果有时悬殊很大。除了教师的课堂表达,讲课感染力的差异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对知识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Why”教学是一种对每个知识点强调原理讲解的教学设计。下面我们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知识点的“Why”教学设计。

1“Why”教学设计:双绞线的制作

在讲解五类双绞线的制作时,一般只讲授双绞线的排序,如图1所示。

图1 TIA/EIA568B标准线序

采用“Why”教学设计,需要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双绞线问题。全双工通信需要两条线就可以,为什么要用两对线?我们可以从串扰平衡电路来讲解使用对线的原因。电通信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用一条导线传输数据,是通过导线上电压信号的取值传输数据,电磁干扰会引起数据的传送错误。如果采用对线传输数据,则是取两条线上的电压差来表示数据,在遇到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虽然每条线上的电压会发生变化,但两条线的电压差是不变的,这就减少了干扰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通信性能。

(2) 线序的颜色问题。标准的排线有一个线序的要求,即从左到右,1号和2号分别是白橙色和橙色的两条线,3号和6号必须为白绿和绿色线。这是为什么呢?其他的线序可以吗?从电通信的原理讲,两端的线序只要相同,即可通信。但是,橙色和绿色的两对线双绞的最紧,因此抗串扰性能要优于另外的两对线。因此,在双绞线的制作中,应该采用TIA/EIA568B标准线序进行排序。

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抽象的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采用“Why”教学设计,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知识点教学模型与教学资源共享

在一个学科领域中,知识往往可以分解为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被组织为一系列的课程。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讲解的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实现课程层面的共享和重用往往是困难的。例如,在北大和清华非常优秀的课程,拿到一个普通院校来讲授显然是不合适的。

2.1知识点教学建模

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知识点,根据“What+How+Why”教学理念,结合教育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建立知识点教学模型,来规范课程建设和教学,所建立的知识点教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点学习模型

在知识点学习模型中,知识分组用于确定知识属于哪一个分组,便于知识的查找和管理。知识类型则根据知识分类来确定,不同的学科领域,其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应不同的认知结构。例如,对于算法类知识,其认知结构主要包括算法描述,正确性,时间复杂度,算法代码等几个方面,它是学习每一个算法都应该掌握的知识侧面。前导知识和后继知识对应一个知识点的前导知识点集合和后续知识点集合,表达了知识点之间特定的认知顺序关系。相关知识点表达了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集合,它是构成“Why”教学设计的主要手段。

通过知识点学习模型可以很好的实现“What+How+Why”教学理念,符合认知发展学习理论以及基于知识分类的学习,同时知识点的框架结构还便于知识的维持和联想学习。

2.2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

对每一个知识点,建设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通过PPT、动画或视频来展示和讲解那些抽象的知识点。学习资源不同于一般的媒体文件,它遵循严格的教学设计,融入“What+How+Why”教学理念。通过学习资源管理系统LMS,为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学素材,使得先进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课程中得到实现和共享。

3 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在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建设中,一直推行“What+How+Why”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在教材建设中,也秉承了这样的一种写作理念,得到了许多同行老师的认可。课题组老师多次被邀请在2005、2006年的全国计算机基础教学研讨会和教师培训班上介绍其课程建设经验和授课示范,效果良好。2006年,课题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Web技术导论》等五部教材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文献

[1] 韦小满等译.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施良方. 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师应该具备的基础素养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在教学理念上要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先进性和互动性,在学习成果的转化上要注重探究性和个性化,在课程研究上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将知识、能力和素养有机结合,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这也是正是“金课”的内涵。对于师范生而言,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是人民教师,所以在校期间就要扎实掌握十项教学技能,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师范生教学中应用,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师范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仅能够扎实掌握十项教学技能,而且还可全面提升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一、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1.学习策略设计思路。下面以“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为例对学习策略的设计思路进行阐述,该课程采用了“线上学习—线下讨论—技能设计—技能训练—视频录制—视频回看—生练生评—设计反思—教师点评—再学习再设计再训练再评价”的“十步循环法”混合式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实现“慕课+翻转课堂”,打造金课。第一步:线上学习:学生利用“学银在线”平台进行线上学习,通过课程视频、课件、回答测验以及讨论等方式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在线上完成作业、签到、选人、抢答、评分、投票、直播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对平台活动进行的实时监测获取的数据,可分析学生的预习效果,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第二步:线下讨论:线下讨论可在课堂中进行,主要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对于线上学习中学生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也可对与教师有关的信息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三步:技能设计:通过线上理论学习以及线下的交流讨论,学生按照各项技能的训练标准准备教学设计,写出教案,加强技能设计能力。第四步:技能训练:学生按照技能设计中写的教案进行训练,可采用“分项递进式”和“微格教学”的训练模式。第五步:视频录制:利用电教设备对学生训练的全过程进行录制。第六步:视频回看:教师和学生都回看视频,然后学生对视频中表现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第七步:生练生评:对于技能训练部分,学生们共同开展讨论,对训练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既能够为训练学生提出优化建议,又能够为听课学生提供参考依据。第八步:设计反思:在学生给出的技能训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线上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总结和改进的办法。第九步:教师点评:根据学生评价情况和自我反思结果,最后由教师和学生给出理性评价。第十步:再学习再设计再训练再评价:根据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和自我反思,学生进行再学习再设计,再训练,再评价。循环下去。学生在经过线上学习、线下训练、学生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中,再次进行学习、设计、训练和评价,能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教学技能素养和训练水平也会有大幅的提升。

2.评价方式。“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考核方式采用了线上平台考核和线下面试考核(五步考核法)。主要包括线上考核(30%)和线下考核(70%)两部分。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综合教学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部分:线上平台考核:课程《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线上平台考核占学生总成绩的30%,内容包括,作业10%,课程视频20%,签到15%,章节测验10%,访问数8%,讨论8%,考试16%,直播5%,课堂活动8%。这些都在线上完成,系统统计分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技能。第二部分:线下面试考核(五步考核法):讲课技能训练面试。流程:学生抽取题目—准备室备课20分钟—讲课教室讲课10分钟—答辩5分钟—教师按照教学技能评价表量化。线下面试考核占70%(讲课80%,答辩20%),采取技能训练面试的方法,面试按综合训练评价表来评价。3.学习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学习平台中,课程录制了授课视频:63个,531分钟;习题数量513道;发帖数量:28676贴;课程资源中添加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教学视频、学习方法视频和考核方式视频等。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教师必须具备十项教学技能,确定每项技能含义、要素、作用、设计和评价等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大量图片、视频、学生和中小学名师教学案例等。学生可以在平台搜索大量图书等资料,扩大了课程信息资源。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与推广价值

1.教学效果。基于“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更加浓厚,并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因为线上学习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且学生学习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教学平台中,采用“十步循环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学生访问量达到4488199人次,选课人数11960人,选课学生来自文、理、工、管、林、艺术等学科,运行课程的高校学生有云南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湖南机电学院、江西服装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太原成成中学校、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绥化学院、哈尔滨工商学院和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等15所,教学重点放在线上学习、线下讨论和训练方面,教学活动采取线上答疑、主题讨论,直播等。师生讨论发帖总数为28676贴,直播6次,答疑798次。其中北部湾大学理学院对“十步循环法”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给出了以下评价意见:第一,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对职前和职后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内容来自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掌握的十项教学技能,并且教学资源丰富;第三,线上线下更加协调,在线上进行学习和答疑,线下分组训练;第四,考核评价更加科学,通过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十步循环学习法”的应用,在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线上学习中,学生对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在线下讨论和训练中,学生技能设计和技能训练能力大大提升,通过生评和师评,学生反思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在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中,师范生不仅牢固的掌握了十项教学技能,而且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正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师范生的全新要求。

2.供借鉴和推广的价值。“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慕课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下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夯实理论知识,通过训练和评价的方式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教学能力提升的要求。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充分展现了“金课”的内涵,让学生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毕业要求三个方面都能够取得完美的成效,学生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结语

第7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下,教学开展均是在系统化以及整体性思维模式下开展的,但是对着教育的发展,将整体性的教学模式进行离散化,在离散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不仅仅能够对于时间充分利用,还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层面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应用微课,就是一种离散化教学模式的体现,针对艺术设计课程丰富性的特点,积极开展应用,是一种在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与紧迫性,本文首先探究微课的特点。

1 微课的特点

1.1 离散性

微课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微课具有离散性,其离散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课所存在的形态就是离散的,常见的微课就是利用视频或者动画等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往往就是几分钟或者十余分钟,正是由于在时间的层面具有简短的特点[1],使得一节微课只能够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知识面,这就使得微课在形式的层面具有了离散性的特点。其次,从微课内容的层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同样微课简短的特点,使得连续性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就行相应的离散处理,这就使得微课在教学内容层面具有离散性。离散性的特点对于微课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应用而言,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学生能够在多元环境下开展教学,同样由于知识点层面的离散,使得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学习的开展,如对于某一知识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1.2 灵活性

微课在离散性的基础上,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灵活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艺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补充式的教学,例如,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或者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这就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灵活方便地学习,主要体现在时间以及空间的层面。其二,微课一般都是基于电子教学资源展开,应用相应的电子终端就可以展开学习,随着手机以及其他多媒体电子重点的普及,微课在应用的应用具有了灵活性,几乎可以说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微课灵活性的特点,微课灵活性的特点,大大增加了教学开展的维度,使得微课能够十分广泛地应用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促进性

从微课应用的效果层面展开分析,微课还具有促进性的特点,促进性的特点主要反映在对于教学发展的促进以及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微课在教学中应用,是一种创新探索,符合新教育理念发展要求,能够积极促进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其次,微课在教学中应用,不仅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教学资源以及时间,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意义。促进性的特点也是微课在艺术教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体现,可见不断地对于微课的应用形式,应用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尤为关键。

2 微?n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影响

上文中对于微课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微课的特点能够适应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基于特点层面分析,微课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应用影响,能够全面地促进教学发展,为今后的教学开展做出依据,因此探究微课的应用对于教学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

2.1 对于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教学开展的形式,是教育理念的直接实践与体现。当前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基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所形成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为主[2]。当微课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教学模式会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首先,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即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入,有的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节点,由微课教学实现。例如,老师在讲解构图设计技巧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一个一个的小视频分别讲解。这种模式不仅仅实现了微课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十分关键。其次,微课的影响,教学模式还有着一个重要的转变模式,即自主教学模式不断开展,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性与促进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在艺术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例如,学生学习PS,老师通过微课制作,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修图技巧,完成设计作业。自主学习模式开展,充分发挥了微课的优势,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程度的促进发展,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微课的影响对于教学模式有着诸多影响,因此在进行微课应用过程中,积极地对于教学模式进行发展改革,对于微课积极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

2.2 对于教学思路的影响

教学思路就是指教学开展的路径以及想法,即如何开展教学内容。艺术课程教学思路主要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在艺术设计层面的能力发展。微课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对于教学思路同样有着影响。首先,在理论教学的层面,微课的应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等价于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案例,因此老师在讲解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思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开展理论练习实际的教学,将理论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解多媒体应用原则的过程中,通过微课展示相应的效果,使得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有着形象的理解与记忆。其次,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教学思路同样会发生变化,传统实践教学思路就是不断地对于学生进行指导与启发,让学生充分练习制作,微课在教学中应用之后,老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就能够通过简单的案例进行,学生通过微课,在简短灵活的启发过程中,实现对于理念以及风格艺术的理念与认识。例如,学生开展不同风格下的平面设计,老师通过微课让学生学习理解优秀作品[3],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引导和促进。教学思路是教学开展的关键,总的来说,微课在教学中应用,教学思路将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能够全方位促进,尤其是对于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发簪十分必要。

2.3 对于教学平台的影响

微课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最大的一个影响层面就在于教学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作为传统的教学平台,完成了几乎所有的课程要求,也因此对于学生发展难以做到全面化与针对性。微课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其在属性以及特点层面优势,建立相应的线上教学平台十分关键,主要有着以下思路。其一,建立相应的艺术课程教学平台,在平台上上传大量的教学资源,以及艺术设计素材,在通过电子终端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微课线上教学平台上应用,十分便捷,充分发挥出了优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二,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教学中,建立微信教学公众号,将微课资源在微信公共号上进行定期地推送,学生就能够不断地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十分关键。例如,推送的内容可以是审美理念层面的,也可以是多媒体软件操作技巧层面,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全面地微课推送实现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线上教学平台的开展与拓展,体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样是新教育理念的要求。线上教学平台的开展,也是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不断地应用新思路,促进教学模式层面的发展,使得教学模式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实现对于学生能力以及意识最大程度地培养。

2.4 对于教学评价的影响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简单而言就是对于学生学习情况做以相应的总结,对于学生知识水平进行一个合理的量化,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发展还是教学层面的优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思路以及教学平台均产生了影响,因此教学评价机制同样会受到相应的影响[4]。首先,由于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学生考察机制也应当丰富,在艺术课程中,要增加对于学生思维意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其次,教学思路层面变化,我们对于教学层面的侧重同样有变化,在教学评价层面,应当注重实践层面,例如,注重学生实践中的设计水平。再者由于教学平台的增加,对于学生在线上平台的学习进行评价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教学评价综合反映了教学总体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十分关键。

第8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作者简介:卓进,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蔡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四川内江/641000)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年“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JDJY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综合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两者优势,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将由传统的讲课型教师为主,转型为科研探究型教师、网络讲课型教师、辅导型教师三种形态。教师角色将再次转变,从资源提供者到资源选择者和资源组织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问题解决者,从集体化教育者到个别化教育者。同时,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体系也将面临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MOOC;网络教育;混合教育;教师转型;教师教育

当传统学校教育大规模吸纳网络教育资源,构建成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时,教师和学生都将逐步走出学校的“信息孤岛”状态,而进入一个全国甚至世界范围之内的自主提供教学资源与选择教学资源的新阶段。随着这种状态的推进,将有希望构建一个“教育的智慧世界”,一个由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的学校教育网络。在这个教育网络中,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成为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的优化,都将丰富和提升整个教育网络的智慧。在教育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自由自主发展过程,这个“教育的智慧世界”将有助于国家创新力量的大规模涌现。同时,在这个蚕化为蝶的过程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将面临着一场史所未有的考验与转型。

在这场教育变革过程中,摆脱了传统课堂重复低水平讲授的教师,将致力于一个个小节点的优化,而不再走传统教师大而全的教师发展模式,千千万万个小节点的优化,将导致整体教育资源的大幅度优化。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雷同化、低水平复制的局面,有助于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数级层次提升,以至于发生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革命。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的内涵与趋势

1.混合教育的内涵

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是指线上教育(网络教育)与线下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整合式教育模式,通过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达到教育模式的改造,并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下面简称为“混合教育”)。教育技术学界早就提出了混合学习的概念,在国内何克抗于 2003 年就正式提出并倡导。[1]两者不同在于,混合学习是从学习的视角提出,混合教育是从教育的视角提出。混合教育的典型学习情景,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或组织在教室学习)、参与教学网络平台的讨论、通过在线测试;然后教师根据在线测试情况,通过生生互动(学会的同学帮助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师生互动(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学生辅导)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拓展学习的成果。其中,线上视频学习部分主要解决信息与知识的获得,而线下课堂讨论交流部分主要是进一步补充答疑,激发学生的灵感,加深学习体会与思考,达到信息与知识的内化,进一步达到转识成智的学习效果。“学生在线自学+班级研讨+教师辅导”组合将成为典型的混合教育型态。这种人机交互与人际交互相结合的模式,既能避免单纯网络教育中的学习监督、情感支持的缺失难题;又能解决传统课堂教师主要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信息与知识的呈现环节,而不是真正的师生、生生的交互与提升环节上,真正实现两者优势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线上教育可以承担课程知识点讲授、在线练习与检测、虚拟实验与技能练习以及部分网络交流与讨论等教育教学功能;而线下主要承担课程讨论与交流、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个体化辅导、学生生涯辅导、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学生活动指导等教育教学功能。两者的无缝对接是混合教育成果实施的关键。

2.混合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势

事实上,在考察混合教育的具体混合方式时,会发现两者的混合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一直在进行之中。线上教育一直在向线下教育渗透,只是过去长期是由线下教育主导这种渗透,而不易为人觉察。也即是说从传统教学教育、混合教育到纯网络教育存在着一个阶段性演化的过程。

阶段1:传统的黑板、粉笔为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师承担从教学素材准备到课程实施、作业检查、课后辅导的全部教学流程。这是典型的传统教育教学。

阶段2:网络提供教学基本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PPT及各种网络文本,教师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来准备教学课件与材料,组织实施教学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减轻教学素材的获得、课件的准备等教学准备工作,但仍然是教学实施的主体。这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

阶段3:开发出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短片,教师可以选择这些教学短片,并在课堂播放各种教学短片,来替代传统教师讲解部分,教学演示、互动、作业布置与检查全都由教师组织完成。教师已经能够减少课堂讲授的环节,但整个课程仍然由教师主导。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开发出这类混合教学模式。

阶段4:成套成熟的网络教学视频得到开发,并能提供在线作业测试与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终端上完成所有课程的大部分学习,但还需要教师组织课堂互动,针对个别学生实施辅导。同时,实验性教学,也能通过网络实验教学示范视频的播放,替代传统的教师讲解与演示,但仍需要教师提供个别指导;而实践性课程则仍然无法实现网络教学模式。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不再主导课程,但互动性环节仍然需要教师组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可以逐步开发出这类混合教学模式。

阶段5:除了上述取得的进步外,远程互动与辅导技术完全成熟普及,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实现网络互动与个体辅导,同时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这种互动与交流的学习体验与传统真实互动没有差异。同样,由于虚拟技术与实验软件的开发,常规性的实验教学与技能培训课程都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实现。这一步已有技术发展端倪,在未来的时间,将极可能成为现实。

阶段6:线上教育成为教育主流,替代掉大部分传统学校教育功能;但线下的传统学校教育发展出一些网络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这是未来可能的教育发展趋势。

在上述六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自普及以来一直在向传统课堂教育渗透。而我们目前大部分课堂教育都处在阶段2的状态,现在正面临着向阶段3、阶段4迈进的过程之中。由技术条件与教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混合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网络教育或者传统课堂教育,将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教育主流形态。

有一种乐观观点认为网络教育可以取代学校教育,但事实上,网络教育并不能简单替代学校教育。一是网络教育还无法像学校教育一样提供一套教育教学的完整解决方案。学校教育包括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大量的学生辅导等多个教育模块,而且每一个大教育模块本身还包括若干教育教学环节。目前,线上教育能够较好提供的教育服务是知识型教学模块,其中像课堂互动、作业布置与检测等都还无法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其他技能型教学也只能提供示范性教学视频,无法提供这类实践教学的场地,以及具体的学生辅导与检查。二是现在主流的xMOOC课程模式“接近传统教学过程和理念,侧重于知识传播和复制”[2],这种在线课程适合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但自主学习则需要学生足够的学习计划与执行能力。如果没有学校师生的互动与整体教育环境的作用,单程xMOOC教育还会存在大量的教育遗留问题,而且不利于教育的进一步革新。三是网络学习中的情感参与问题,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参与过程,单程网络教学导致“隐性知识的传输渠道被剪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参与缺乏载体”的现象。[3]四是相关研究表明,视频对于婴幼儿阶段儿童的认知存在着负面影响,对于动作观察,镜像神经元在视频条件下会不参与或有限参与。[4]基于教育的不可逆特性,必须慎重考虑在低段年龄儿童的视频教学适当性。五是传统教育体制本身有着巨大的规模,受到财政资金的大量补助,制度以及历史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有着巨大的惯性力量。因此,混合教育将会成为各种力量博弈下的选择。

在MOOCs出现前,可汗学院及相关“翻转课堂”是混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典型案例。2004年,萨尔曼・可汗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向求助的亲戚解答了数学问题。后来他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教学视频每个长度在10分钟左右,讲解浅显易懂,很快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用视频讲解不同科目的内容,并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他还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工具。可汗学院的免费视频课程,内容涉及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3000段,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可汗一人讲解录制,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大部分教学内容。美国现在已经有学校尝试使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自学视频并在线自测学习效果,老师不再进行知识讲解,他们通过在线课程系统可以查看学生自学及测验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辅导学生们完成功课,结果教学成效显著。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翻转课堂”或“反转教学”正是混合教育的一种主流形态,“反转教学中的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师运用技术资源将常规课堂讲授制作为学生家庭作业自己观看和学习的教学视频, 常规课堂教学反转为师生互动、开展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场所”[5]。

在技术条件、供给条件、需求条件都趋向成熟的前提下,学校教育大规模引入网络公开课程资源还将得到政策推动。考虑到我国比较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并且由此引发的择校热、应试教育低龄化、教育不公平、教育创新难等严重弊端,混合教育将能够较快较好解决这些教育难题,同时大幅度提高全国范围教育水平的整体质量提升。因此,混合教育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

二、混合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分流

随着在线学习向传统学校教育渗透,庞大的教师群体将会出现分流,优质教师教学资源将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甚至全球教育市场;大部分教师将不再从事传统意义上的讲课工作,而是从事于个体辅导、课堂讨论与交流、实验教学,引领学生从事于探究性学习等等教辅性活动,因材施教的理想将会实现。从教师的具体分流来说,优质的教师资源可以集中精力于优质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录制与更新工作,而大部分教师则变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课堂交流的组织者、个别学生的辅导者、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角色,而基本不再承担传统课堂讲授活动。这样在全国学校教育教师将形成一个大的分流,少部分的教学型教师、部分的科研型教师以及广大的辅导型教师。

1.网络授课教师(明星教师)

传统课堂模式下,再优秀的教师资源也只能局限在一个特定时空内传播,而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优质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够走向全国甚至全球。这将意味着会出现一大批让大家趋之若鹜的明星老师,同时教师的教学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学校范围,而是在全国甚至全球教育市场竞争。由于互联网经济的赢家通吃特性,教师要想走向全国市场,只有两条途径,一是课程教学水平达到国内甚至世界前列,二是开发不同授课风格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和不同个性的学习者需求,成为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少部分优质教师群体将在这一场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教师资源。

当然,在混合教育下,网络授课并不是明星教师的专利,更大多数的网络授课教师,来自于千千万万所学校,他们将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任何一门课程受制于课时的限制、教师研究重点的不同,都可以被讲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同时,一门课程往往有着庞大的体系,普通教师完全可以专注于案例的制作或某些知识点专题的拓展课程,这些微型课程将成为一门大型课程的有机补充部分,甚至可能形成大型教师团队合作讲授一门课程的形式。形成一种明星教师领头,同时背后有着大型教学团队支撑的机制,这种合作可以是计划的,也完全可能是非计划的自愿产生。这种发展将会带来同一门课程体系的教师群体协同创新教学机制,这种机制将使得教育教学领域中无数的“小舢板”协同创新构建出一座座教育领域的“航空母舰”,这样课程授课教学、课程作业和测验体系、课程拓展与补充体系都会在这个协同创新的机制中得到重新的分工合作,从而极大幅度地提升课程教学规模与质量。

2.科研探究型教师

科研型教师在这里主要指从事于科学研究的教师群体(高等教育阶段),而探究型教师主要指从事于教育教学探究的教师群体(中小学教育阶段)。擅长于科学研究的教师,不一定同时擅长教学,反之亦然。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往往是多重的,既要做好研究工作,也要做好教学工作。事实上,从事于研究工作的教师,也是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但让其更多讲授自己研究的相关课题,以专题的形式来授课,不以课程体系的形式来授课,可能更符合多数研究型教师的情况。这样的做法,既能够让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到研究工作中去,也能提供更加精致的专题讲座。

事实上,教学优秀的教师本身往往同时也是优秀的研究人员,这两个身份发生重合的情况是常见的。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容易导致科研与教学均衡用力的局面,而在混合型教学模式下,则可以给予这类教师更多自由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更多地从事于教学授课或者科学研究。

3.辅导型教师

辅导型教师有着宽广的外延,包括了从事于个体辅导、课堂讨论与交流、实验教学、引领学生从事于探究性学习等教辅性活动的教师。在教师分流中,大多数教师将从传统的授课型教师向辅导型教师转化。这并不是教师重要性和地位的改变,而是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事实上迫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往往更多沉陷在重复性的教学任务之中,而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育人”环节。辅导型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就是要将教学精力放在一个个鲜活的学生身上,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个体学生的辅导与交往之上,成为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同时,辅导型教师的具体辅导形式,同样会部分互联网化,需要辅导的学生与辅导教师将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交流,完成辅导工作。

不同于科研型教师着眼于自然和社会来生产知识,教学型教师着眼于文化与学科体系来传承知识,辅导型教师是站在学生视角和立场,来帮助学生去选择、消化知识,培育德性,达到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学校教育中将“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替代“教育”的倾向普遍存在,辅导型教师的工作重点除“教学”环节外,还要创造性地参与到学生整体成长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实现“教育”的目标。

三、混合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转型

1.从资源提供者到资源选择者和资源组织者

混合教育趋势下的教师分流同时,还将要完成教师角色的继续转型与升级。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要是一个教育教学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比如在古代教育中,图书资料匮乏,教师是教育教学资源的最重要提供者,特定情况下还会成为学习信息的唯一来源;随着印刷术的发达,图书资料的普及,学者自修学习为主的书院开始出现;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知识变得随时随处可以获取,让传统教师资源提供者的角色重要性在互联网知识海洋中不断下降。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情景,教师从备课到课堂讲解,都是作为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出现,大部分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资源提供环节上。

但随着混合教育的阶段发展,教师作为资源提供者的角色重要性不断下降。在线教育教学资源,从网络提供的教学基本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PPT及各种网络文本,到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短片,到成套成熟的网络教学视频引进课堂。需要注意的是,在线课程授课教师作为教学资源提供者,本身也是在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组织的精加工,并系统呈现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线教育教学资源每前进一步,就预示着课堂教师作为资源提供者的空间压缩一步。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开放,让教师与学生越来越共同面对着教育教学资源(教材、专业书籍、教学视频、模拟教学实验、在线考试题库),教师在教学资源上的垄断地位将不复存在。

在共同面对的教育教学资源面前,教师的优势在于,深厚的专业知识、一般知识背景、深入的知识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与掌握。这种优势将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资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将成为一位指路人,在互联网知识海洋中,指引着学生按照适合的路径去学习和探索。在混合教育中,线上授课教师是一阶指路人,线下教师是二阶指路人。线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路线供学生作出选择。

2.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问题的解决者

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传统教育教师职能的典范,在混合教育下,授业这个环节更多地被教材、书籍、在线课程等替代,作为普通教师需要重点把握的是传道和解惑两项职能。事实上,在传统课堂教育中,教师普遍将重点放在了授业环节,把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明白,让学生听懂成了教师的主要职能,为此甚至忽略了道德价值引领与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

由于在线课程引入,使得教师能够从重复性的授业环节解放出来,并能够让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引领与学习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在履行这两项职能时,应该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辅助者与引导者,而不是简单作为一个场合的控制者。学生通过教材、专业书籍、在线教学视频、在线检测之后,会呈现出其学习的成效与难点所在,由于互联网学习在技术上可以抓取到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间相互帮助解决或教师给予指导。同时在课堂讨论环节,由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已经有较好的前期学习准备,可以组织学生重复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明晰学习目标和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深入。

除了课堂讨论与交流,通过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来引领学生从事于探究性学习,也是需要教师作出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恰当的指导。由于通过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学生都能够掌握常规学习方法与要求,但在具体的实验与实践类学习情境中,还需要教师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出现。

3.从集体化教育者到个性化教育者

在混合型教育模式下,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面临着终结。班级授课制作为大工业生产时代的产物,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上课,这种做法顺应了大规模高效率培养相同规格人才的社会需求。但在这种模式下,发展个性的因材施教理想遇阻,培养创新人才的想法也难以实现。后工业时代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成为教育顺应的对象。在混合教育下,适合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将开始真正破题,并可能会演变成未来的主流模式。

古代教育中主要是一对一教学为主,其中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班级授课制是一对多教学,其中教师主导,现代教育改革中强调学生主体;个性化教育是一对一指导为主,其中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在教育的这三种模式演进过程中,个性化教育虽然再次回到了古代教育的状态,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协助引导则又高于古代教育,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演进路向。

因此,个性化教育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师的主要角色,这种模式如同导师制,师生可以在课堂中,或者互联网上通过教学平台实现双向选择,来具体指导学生发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和梳理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四、混合教育趋势下的教师教育变革方向

MOOC时代的到来,会推动教师分流与角色转型,这个过程或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都将要真实发生。在这个背景与趋势下,传统教师教育体系将会面临着冲击与系统重构的外在压力,这种冲击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校不再大量需要传统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科讲课型教师,教师教育需要重新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同质化的标准件式的教师培养目标将被放弃,转而致力于个性化的专业教师培养;二是职后教师教育模式,也将不再注重于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而是以教师的分流培训为主导,侧重于教师的研究探索能力提升、辅导学生水平提升为主的职后培训;三是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体系本身,将受到MOOC到来的重塑,教师教育的流程将面临重构。前两个问题是教师教育体系面临的独特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都将面对的挑战。

1.教师教育培养目的的调整

现有教师教育体系的主流模式,在职前阶段以学科门类为基础,通过公共课、专业课、教师教育课、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的一套教学培养计划,来培养大量同质化的优秀教师为目标。在整个教师教育中,所有教学计划都围绕着“优秀讲课教师”这一中心环节展开。在MOOC的冲击下,不再需要大量同质化的讲课教师队伍,现有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出现危机。按照前面所述的教师分流与教师角色转型,可以看到教师培养目标同样将面临着分化、分流,其中最核心的思路是,放弃传统优质标准件式教师的培养思维,改为培养个性化的专业教师。

具体来说,标准件式的专业教师培养目标,是以中小学需求巨大数量的优秀讲课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在现行教师教育中,通过师范教育相似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来培养。但MOOC的到来,让同质化的优秀讲课变得不再必要。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特性决定了重复他人是无意义的,重复自己也是无意义的。许多优秀的中小学讲课教师虽然也是各具特色,但这种教学个性与特色来自于教师各自的禀赋差异、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从教后的长期磨砺经历,而并不是现行教师教育体系的专业化培养的结果。因此,需要考虑从教师教育体系设计的角度,以培养个性化的专业教师为目标,重新调整培养方案。对于网络讲课型教师的要求是大幅度提高了,“教师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讲授者之前必须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去攀登科学的前沿。不仅如此,教师更要了解学生,深谙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巧妙地融汇到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与学生发生精神性的而非物理性的结合”[6]。这对教师教育培养授课型教师构成重要挑战。

除了讲课教师需要从标准件向个性化转变,教师教育体系还需要将培养目标由讲课型教师向辅导型教师转变。长期以来,辅导型教师在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受重视,但在MOOC时代,大量的讲课型教师已经不再成为需要,学校教育中教师更多地从事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学生专业辅导、学生个体辅导等具体工作,这些工作同样需要专业化,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意识、素养和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由于要应对学生千变万化的答疑解惑需求,并具备辅导学生个体的交往能力,辅导型教师要掌握两项至关重要的能力:一是信息知识线索提供能力,二是教育实践智慧能力。这两项能力对应于教师辅导中,教师要具备信息线索提供能力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结构;而要养成教育实践智慧,除了专业理论的教育外,要师范生通过“理论―实践―经验”循环培养实现。因此,辅导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专业化要求很高的工作。

职后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将发生调整,现有的职后教师培养主要思路还是以提升教师的讲课能力为主。在网络教学时代,将由大量教师的学科讲课能力培训,转为少部分优秀教师的网络授课能力培训。同时,在教师分流的趋势下,大量的中小学教师同样将从课堂讲课环节分流下来,从事于辅导型或探索研究型的教师岗位,这就需要有一套恰当的新职后教师培训体系来适配。

2.教师教育培养方式的调整

适应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体系无论职前还是职后,同样将面临着MOOCs的冲击。比如,传统的教育类课程中的公共课,应该是最早被MOOCs替代的课程,规模越大,选课学生越多的课程,被MOOCs取代的速度越快。其他专业基础类的课程也将面临着网络课程替代的趋势。

在实践教学领域,传统的大学―中小学合作的实习、见习模式将会在网络教学的冲击下,进一步重构与优化。以前,师范生必须到中小学课堂中去观摩,才能得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当中小学教育参与网络教育的进程后,大量的中小学教师讲课视频将会通过网络而免费获得,大学教师将能够与师范生一起来观摩、讨论这些鲜活的讲学案例。这对于提升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成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将有质的飞跃。

职后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这种跨域时空的培训方式,将使得受惠的教师层面大幅度扩展,而不再是传统教师培训中的部分骨干教师才能得到培训机会。同时,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大量现场教学案例也将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传播,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观摩其他教师的授课,还能通过教师交往网站来相互分享教育教学心得,这种同行之间的交往观摩壁垒的破除,将非常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

[2]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

[3] 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8.

[4] 陈菊咏.视频的出现对国民素质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5-16):78.

第9篇: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化工安全;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94-02

众所周知,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虽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安全问题。由于化工原料及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特点,而且生产设备譬如泵、塔、釜、阀、容器、压缩机等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高温、高压、毒性、爆炸性等危险。一般的化工企业大多生产装置大型化、占地面积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必然带来生产的规模化、连续化和操作的自动化、集中化。生产线上每一环节的故障都会对整个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化肥厂、农药厂、涂料厂、煤化工厂等工厂的正常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工生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其严重,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伴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各国对化学工业的定义基本相同,但是化学工业所包含的范围却又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化学工业包括基本化工产品、进一步加工使用的化工产品和直接消费的化学产品。中国化学工业的产品则被分成类,包括酸碱、无机盐、有机原料、塑料、橡胶、农药、涂料、试剂、新型合成材料等。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性工艺技术具有如下特点:装置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高能耗、多污染等。而且大多数化工生产过程的中间产物多,副产物也多,相对应排放的有害物质也增多。同时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只有研究化学工业灾害发生的原理及规律,分析、评价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防止和治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控制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止伤亡事故、职业病、工伤、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各种事故发生。力争做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这个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安全生产不仅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在生产中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才能使工人在劳动中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化工安全生产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动力,也是化工生产的客观要求。

《化工安全》作为化工安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肩负着普及化工安全知识,减少安全事故的重任。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和神经疲劳,也不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掌握化工安全知识,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观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化工安全》一般是由若干单元操作组成的,即每个单元操作是一个章节,而且每个章节中一般先讲解理论,后讲解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在讲解化工工艺过程的同时还需兼顾讲授相关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及安全性等问题。但是各章节又相对独立,导致了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繁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学时内详细讲授所有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基于上述原因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从强调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典型案例分析为主线,不仅讲清和讲透其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应通过案例把重点难点讲解清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事故的应对措施。既使学生充分掌握化工安全基本理论知识,又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工生产的危险性,从而使学生熟悉化工安全生产过程和安全生产基本技术,主要培养学生化工安全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给化工生产带来变革的同时,也给在新条件下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安全问题。中国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5~6倍,然而中国的安全监察人员配备却很低,中国专职的安全监察员现在还不到1万人。面对化工安全事故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生产装置的大量安全投入,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安全经济活动的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化工安全问题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情况向学生加以介绍,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上和内容上都能与时俱进。

2.教学方法的改革。《化工安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课时少,理论知识和内容体系不断更新,这就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学方法的改进就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更容易掌握该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讨论、多媒体教学、现场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多媒体教学的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基于上述原因教师可以把一些枯燥的化工知识点录制成视频播放给学生,可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安全知识。尤其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教师个性化的讲课中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以化工安全事故实例为载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即案例式教学法新模式。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选用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性案例,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2]再充分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就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学时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危险所在及预防方法,从而学到更多的化工安全知识,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以化工防火防爆为例,可以根据化工生产中真实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为教学案例来展开教学。首先给学生播放火灾爆炸的视频,再引导学生对该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通过分析火灾爆炸的发生条件,了解燃烧、火灾、爆炸发生的过程和原理以及爆炸性物质的储存与销毁,进而学习并掌握燃烧、闪点、自燃、火灾、爆炸、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等概念,分析火灾爆炸发生时的特点、规律及危害性,进而提出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原则、内容及基本防治技术措施。最后教师对事故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根据火灾事故发生、发展的特点对燃烧性物质分别进行处理:针对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采取使物质隔绝空气、防水、防潮或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对于相互接触就能造成燃烧的物质最好单独存放,严禁混存混用;生产中尽量使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来代替可燃物;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制定对应的排污方法;对于易挥发的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需要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对于自燃性物质,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对于遇光能生成危险物质的液体,应将其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设备、管道的连接要保证良好的密封等等。只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抑制燃烧条件的形成,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了引发火灾事故的危险性。

3.教学考核的改革。教学考核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检验学生对化工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一般是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标准性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就依赖于对课本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标准化试卷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课堂提问则可以引导学生预习课本,积极思考课本里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考评学生对化工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应用能力。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含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其中以课堂随机提问为主,对那些课堂踊跃发言以及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不再只从出勤率和作业来评价学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期末成绩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但是考试题型新增了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和化工企业安全设计题,旨在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以期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胜任起工作中的角色。同时认真地完成教学考试题库的建设,做到考试试卷从题库中随机提取,从而使笔试环节教考分离,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结束语

为了适应新的机遇与挑战,化工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发展。[3,4]只要任课教师不断地优化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就能使学生逐渐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积极探索符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化工安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真正地培养出德才兼备,既懂化工专业知识,又懂安全管理理论的优秀人才。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军成.化工安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媛媛,翁连进.案例教学实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