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

第1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 眼内激光 护理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称青年性反复性玻璃体出血,多见于青年男性,常累及双眼,由于早期病变,在周边部,不影响视力,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并且早期会小量出血,故来就诊。当眼球内出血较多时,则需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做眼底激光治疗。

1临床资料

2009.1―2010.1共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36例,男性33例,女性3例,单眼26例,双眼10例,平均年龄32岁。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因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必须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应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并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不至于产生大的情绪波动。同时增强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合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病情,是否有发热咳嗽以及局部炎症等情况。

术前常规处置: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术前3天滴抗生素眼液,术晨滴复方托品酰胺眼液以充分散 瞳。

术中瞩患者,如有咳嗽打喷嚏或眼球转动,及时告知手术医生,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护理:术后限制活动,尽量卧床休息两周,按医嘱严格取,一般头部抬高或取半卧位,如为玻璃体注气术,则多取俯卧或侧卧位,并根据气体吸收情况而更改,如玻璃体内注入惰性气体,气体吸收约六周时间,如注入空气,气体吸收需3~4天,一周内不能用手触术眼,不能自行打开敷料,试验能不能看见。勿对眼部施加任何压力,避免大声说笑,用力咳嗽,减少头部震动,防止眼内出血。

术后观察及处理:严密观察眼部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观察,发现敷料有渗出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术后反应。注意有头痛、呕吐、眼胀、光感消失等。特别是玻璃体注气者可有一过性眼压增高,出现眼胀痛、头痛、光感消失,甚至呕吐,如有这些情况,应及时和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观察术眼疼痛的时间、性质。每天观察角膜透明度及玻璃体积血情况,若眼压过高可致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应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血液沉积于下方视网膜表面,以减少对视力的影响。胃肠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术前嘱患者不宜进食过饱,术后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术后半流饮食1~2d,减少咀嚼肌运动。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能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于术后呕吐剧烈或呕吐频繁者暂停进食,肌注胃复安及静脉补充营养。

3眼内激光治疗后的护理

眼内激光的应用减少了术后再出血的几率,使病变及早得到控制。术后须保持个人卫生,注意休息,饮食易清淡营养,避免揉眼睛、碰撞眼球、俯身用力运动。按时服药点眼药。指导患者正确点眼药的方法,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点眼药前和点眼药后都要清洁双手,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向上仰起,眼睛睁开向上看,点眼药时轻轻拉起下睑,使眼药瓶口与眼睑和睫毛保持2~3cm的距离,以防眼药瓶口接触眼睑和睫毛造成药液污染。两种药之间应间隔2~5分钟。叮嘱患者洗脸、洗头时避免脏水进入术眼中,以免引起感染。

第2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C2B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自1995年我国引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据相关数据资料表明,从2009年到2014年,互联网金融由当初的起步到发展再到壮大已经实现了由2856亿元跃到了2011年2.84万亿,而由2011年的2.84万亿跃进到了2014年的10.86万亿。另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9%。

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家庭、各个网民的生活中。互联网金融更是快速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互联网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影响,还应关注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学术界一般的观点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的产生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逐年增加的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也是得其相助才能如此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根据官方解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经济对其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其表现、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1.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店的冲击

一旦谈及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领域之一便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便是让消费者不出家门便可购买天下物的一种消费方式。电子商务较之实体经济的优点有:面对的消费者群体大、可销售的物品品种多、产品展示无空间限制、做成商品详情进行展示,成本低、不需缴纳房租、不需水电等运营成本......显而易见,这些低的成本费用让网络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实体店的商品价格。

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冲击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淘宝、亚马逊、当当网、聚美优品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上。据统计,2012年“双十一”更是上演疯狂,淘宝系共实现高达191亿元的交易额,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网59亿元。双十一、双十二等网民的疯狂购物日,一日的销售额可达上百亿。可想而知,实体店经济受到的重创打击。消费者在网店慌张秒杀秒抢时,实体店难免冷清。在商品流通的末端--零售环节,即是在销售渠道和宣传方式的转变上,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经济还在服务业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互联网金融的形成与发展。较之传统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再仅仅盯住“富人”,而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额度门槛和相同的利率。另外,互联网金融有24小时的跨市场、跨地区服务,而且不需要手续费。网上银行等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有利于资金的借贷方相对充分地了解到彼此的信息和信用额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的缺点。自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到2013年10月,已有超过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涉及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多种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莫过于支付宝和京东金融。不可否认,大多数网民对网上支付有了较高的依赖性。这种以顾客为中心,客户拥有极高的主动性,互联网金融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众多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正在慢慢衰退甚至消失。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于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打击并不乐观,面临裁员、减少业务办理窗口等窘境。

三、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有利影响

1.促进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改革和发展

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带来创新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如为了应对淘宝等网店的营销冲击,各销售商品的实体店也利用这种新模式,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成本,降低价格,吸引顾客。如商业银行为了保持一定的业务量,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和以客户为上的服务理念。

互联网的普及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总是倾向于方便便捷的消费模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实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有利于整个社会走在创新的前线。

2.C2B经营模式对实体经济的创新指引

最先流行于美国的C2B模式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即消费者对企业(customer to business),这种模式即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核心点--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众多的消费者形成一个共同的消费需求去向生产者定制,从其产品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实物定制、服务定制和技术定制。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渐不同,需要生产者的细细琢磨。而C2B模式能帮助消费者和商家的创造一个更加省时、省力、省钱的交易渠道。在C2B中,真正做到“顾客是上帝”。这对实体经济来说又是一大创新指引,只有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引导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是亟待处理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这就要求我国的专业人员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保障安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对风险的防范,包括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

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经营安全运行机制,这督促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理科学经营管理和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在各类金融产品开大时,应注意多方一同监督,互相制衡。多视角地从市场、技术、运用等方面管理互联网金融,使其真正地造福人民。

3.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人不可无信,诚实守信能够进一步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也需要我们用诚信的相关管理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有好坏之分的,互联网金融又是时展的必然,推陈出新是是一个民族保存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让实体经济与之相互融合,彼此补充。互联网将会对传统商业进行改造、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动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淮?.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企业创新网络的生成与进化--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第3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实体经济;投资机会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93-02

一、移动互联网为实体经济创业投资带来空前机遇

自从2011年,移动互联网进入实体经济创业投资领域,其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短信、微博、在线音乐、在线游戏和在线视频等3G业务迅速发展。清科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为31起,总价值为3.18亿美元。中国投资企业中初创型企业所占比例比较大,而且发展态势良好。[1]2011年移动互联网实体经济创业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投资案例数、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等方面。IDG合伙人张震指出,移动互联网作为IDG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已经超过了无线互联网投资,占数字新媒体投资的50%以上。对此,业内一致认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四点:(1)Wi-Fi布局逐渐合理、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2)企业管理者“开源”理念引入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营平台和售后服务等领域,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3)企业客户群逐渐向高端发展,他们可以承担更高的服务费用;(4)企业融资能力不断增强,资本助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进入2012年,《创业邦》邀请了中国重要领域的投资者,对2010年创业趋势进行判断,主要包括清洁能源领域、新农业领域、消费品领域、百姓医疗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等。清洁能源领域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其发展速度必将落后于其他领域;新农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必将出现寡头化现象,其发展速度相当较快;百姓医疗领域主要以仿药为主,其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消费品领域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主要向企业上市方向发展,其发展速度最快。

总之,自从2011移动互联网进入中国实体经济创业领域以来,移动互联网促进了中国实体经济创业的发展,并为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二、移动互联网深挖细分实体经济创业领域

一般来说,创业者必须选择好自己的细分客户,不要局限于衣、食、住、行等传统经营领域,这些领域的行业壁垒比较低,竞争非常激烈。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也逐年上升,移动互联网为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提供了机会。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具有两大发展趋势,即服务对象的变化和用户行为变化。(1)服务对象变化。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使用用户的数量大概在7000万左右,这一数字还会逐年变化,未来可能突破3亿。2001-2005年,智能手机用户都是高收入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手机价格的降低,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急剧增长,,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创业机会。例如,移动互联网可以为民工提供专业社交应用,为保安提供娱乐游戏等等。[2]因此,中国移动互联网络正与国外接轨,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国际化发展,也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创业机会。(2)用户行为变化。移动互联网为中国实体经济带来新的创业机会。如,IM语音的发展,使得很多用户用说话来代替打字。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络可能实现“语音小秘书”这一功能,用户通过发送语言指令,这些指令由特殊团队进行处理和完成。“语音小秘书”这一功能不同于“Siri那种语音助手”,其是在用户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功能,更加接近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此,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将突破App端的限制,向更丰富的领域发展,即用户体验领域。同时,手机终端和应用模式的转变,促使移动互联网实体经济投资领域细化。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实体经济投资既集中在无线增值服务领域、手机游戏领域,又集中字手机应用软件领域、手机应用商店领域、无线营销领域和移动搜索领域。[3]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趋于平衡发展,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且都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如Android操作系统上的乐蛙科技、地理位置服务基础上的移动广告联播平台和照片分享基础上的社交网站等。很多移动互联网投资企业注重科技创新,不断进行细分领域投资,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移动互联实体经济投资机构主要注重三个方面:(1)选择“三力”的企业。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了时尚时代,企业必须具有快速的市场应对能力、产品模仿能力和产品创新力。只有具备以上“三力”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投资人在选择合作开发商的时候,更加关注“三力”企业;(2)应用商店服务企业和应用数据分析企业。投资者对这两类企业的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明确投资方向,属于迂回投资策略;(3)无线营销类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从事软件中植入广告的活动,其具有投资时期短,产品效益高的特点。目前,我国不少实体经济注重这方面的投资,主要包括手机游戏、位置服务、在线支付、在线视频、在线阅读和移动广告等,将移动互联网投资领域进一步细化。因此,移动互联网加深了市场的挖掘程度,并细分市场领域,提高了实体经济创业投资范围。

三、移动互联网提高实体经济创业投资机会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提供了投资机会,主要表现在拉动市场内需、挖掘经济作物潜力、扩大节能市场和提高民营企业上市率。

(一)拉动市场内需

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其消费潜力非常巨大。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市场消费内需也随之增加。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从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移动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回报率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所以这一领域值得长期投资。稳定的回报率可以防止企业过快发展,进而健康、有序和持续的发展。事实上,相对于消费周期长的产品,消费周期短的产品更容易在短期内树立知名品牌,如服装、日用品、保健品、电子产品和体验用品等。移动互联网拓展了消费领域,将消费品牌分为强势知名品牌和弱势知名品牌两种。强势知名品牌企业肯定被投资人看好并选中。弱势知名品牌企业可能在团队的带领下,在2-3年内发展成为强势知名品牌,进而被投资人看好。

(二)挖掘经济作物潜力

目前,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农业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业逐渐向上游产业发展,经济作物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纷纷建立,为实体经济投资创造机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水利等农业相关产业建设也在加快。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水利设施逐渐完善,但是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修缮。很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储备水利监测公司和规划服务类公司纷纷出现,使得水利建设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政策不断变化,但是一直支持农业发展养殖、重视和粗加工,并鼓励农民采用现代的经营理念进行管理。随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必须向现代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我国政府从农业政策和税收方面,对农业企业和养殖企业进行优惠,鼓励这些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监管,并逐渐向基地和农庄方向发展。[4]从我国2011年农业投资案例分析,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逐渐实现规模性种植,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甘草的人工种植基地建设。另外,综合性茶叶品牌连锁企业,实现了基地种植、粗加工、渠道营销和品牌树立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机茶叶市场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特殊领域,为实体经济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三)扩大节能市场

中国政府既对农业提供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又对新能源提供各项补贴,以此来促进节能企业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新能源市场发展的非常好。随着节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节能企业逐渐扩大市场范围。当欧洲市场出现光伏补贴危机,美国市场进行太阳能“双反”调查时,海外节能市场出现了剧烈振荡,节能企业的收入不断下降,如很多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急剧下降,致使传统节能设备生产商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

节能技术的发展对新能源行业影响很大,如薄膜太阳能作为光伏组件发展的趋势,中国很多节能公司并未进行生产。又如金属极硅薄膜技术已经被中国媒体报道多次,而基于印刷工艺薄膜太阳能技术却未被报道,这为光伏设备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都带来不少机会,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投资的关注重点。然而,节能行业不景气的同时,从事切割液回收和辅助设备生产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如太阳能逆变器公司,这充分证明旺盛。因此,从事传统品牌的节能公司应该吞并其他企业,以此来壮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节能企业中风能行业,存在很大的问题。风能资源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风力时强时弱,非常不稳定。截止到2011年8月,中国政府不再对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供应商提供直接并网服务。风电产业链中的设备制造、主机建设和零部件提供等方面,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风力发电产业并未形成闭环。因此,中国节能企业发展尚不完善,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所以节能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总之,移动互联时代促进了节能企业的发展,让节能企业很快的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拓展了节能企业的市场范围。

(四)提供民营企业上市率

中国上市企业中,国有上市企业比较多。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很多民营企业纷纷上市,中国经济迎来了民营企业上市潮。目前,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是在消费类企业中所占比重很少。随着中国服装、鞋帽和服务等消费产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已经提升到30%左右。部门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总资产需十几亿就可以上市,但是消费领域的民营企业需要几个亿就可以上市,并且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中国实体经济创业应该趋向消费品生产领域。消费品生产领域主要以连锁经营为主,所以企业发展相对问题。同时,消费品生产领域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企业业绩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投资已经向消费品连锁公司倾斜,未来该领域的投资将会继续加温。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投资逐渐流入消费领域,消费领域在未来将会产生大型的服装销售公司、大型的服务类公司和大型的餐饮供公司等。在未来10年内,中国消费领域公司将进入黄金发展阶段。以前,中国消费领域的企业发展处于萌芽时期,很多消费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不适合老百姓的消费水平。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中国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每天细分领域都会出现拥有几十亿规模的消费公司。很多消费企业以稳定的、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中国实体经济投资者如果能对未来消费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并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引领产品,必定能拓展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上市的成功率。因此,投资者在看中企业规模的同时,更看中企业自身的持续盈利能力,这是上市公司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移动互联网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创业投资机会,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张小帆(1982.10— ),山东济南人;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参考文献:

[1]左永刚.移动互联网涌现创业与投资热潮[J].中国新通讯,2011,20:8-9.

[2]牟蓓蓓,潘世峰.潘世峰:游戏从未离您如此之近[J].现代传输,2006,02:5-4.

第4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改革;助力;供给侧改革;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分析

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发挥出弥补性的优势,实现对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的供给平衡。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间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加快自身商业模式不断转型的同时,为我国的“十三五”经济规划调整做出贡献。

(一)驱动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性作用,而中小型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有95%比例,这样的比例创造了我国大部分的就业率、税收贡献率以及经济产值。近些年来,融资渠道的堵塞始终抑制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小型企业、农业经济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约束,这必然会使得经济下滑,就业率降低,经济恶化循环叠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着实起到了恶劣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回归经济实体,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着战略性的改革意义,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着诸多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加强资源供给型实体经济的适应性,为其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应积极主动地拓展服务的范围,更进一步削减贷款成本,将服务拓展至更多的微小企业、农业以及其他的创新产业项目,构建合理化的信贷环境。

(二)普惠金融的构建

普惠金融是指在平等的商业环境下,为各阶层提供高效、适时的金融服务,可以有效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该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在新经济常态下,普惠金融的挑战和障碍―浮现,一些服务不均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其长期进入发展的瓶颈,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大幅度地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优化金融的服务方式与使用效率,推进普惠金融的可发展道路。

(三)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我国经济改革从供给侧入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传统投资和消费被搁置,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传统的金融机构在结构建设上缺科学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也为供给结构带来了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互联网金融实现自我发展必须突破的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各个企业对于自身互联网的构建,已经越来越重视。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逐步发展和壮大,导致现有的制度趋向变化和改善,从而达到对旧的制度的变革。总而言之,当下的我国供给侧变革前进方向,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国情的发展趋势。供给侧变革对企业理念和行为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各个企业要想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然要对互联网助力供给侧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助力供给侧改革

(一)管理者应提升认知能力

在新的改革实施之后,企业管理者要及时地对改革进行认知,提升自己的认知、吸收能力,实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优化。供给侧改革主要是起到了规范、向导功能,通过这些改革的变革来改善企业互联网构建的价值衡量导向。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及时将新的供给侧改革理念传达下去,灵活运用相关的改革与规定,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管理者应当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提升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掌握水平,并将这些理论在实践当中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规范企业的各种行为。管理者在企业供给侧改革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只有管理者的水平得到提高,企业互联网助力供给侧改革才能更好的发展。只有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才能步入正轨,进入长久、持续发展过程中。

(二)顺应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会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变革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衡量和统计方式。企业的行为也会因为供给侧改革而发生直接变动。所以,进一步通过企业的检测行为和认知行为来完善企业的行为,制定实用的策略,例如互联网应用行为方面对管理者决策影响等等。在供给侧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让供给侧改革指导互联网体系的构建,让互联网体系能够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体系的构建要在供给侧改革指导下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让互联网体系能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适应变化、与时俱进。此外,顺应供给侧改革还要正确对待经济的国际化、互联网化趋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参与相关进程。只有正确掌握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方向,才能让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方向性的进步。

(三)加强监督力度

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重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者、以及各部门的工作顺利,需要制定一些有关监管的策略,在事实过程中及时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政府、企业的领导来完善具体的供给侧改革实施,帮助供给侧改革的使用者、推行者实现互利共赢。在加强监督力度方面还需要扩大监督的主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监督的过程中来,切实发挥众人监督的作用。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供给侧改革的监督组织,对于组织的成员都可以从群众中选取,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从而让企业互联网助力供给侧改革能够更好的实施。让企业的调整能够在规章制度要求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国家也要重视供给侧改革监督力量的构建,加强对监督力量相关政策的制定,让监督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产生更大的推进作用,帮助企业,更好的对供给侧改革予以执行,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三、结语

金融行业作为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项经济工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事实,需要互联网金融行业主动承担起责任,驱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者要积极顺应发展的趋势,从意识和行为上,充分地认识到供给侧改革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以此调整自身的适应性,优化自身的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第5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不少专家认为,互联网+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升级版,而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阿里巴巴《互联网+研究报告》认为,“互联网+”在内涵上根本区隔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义了信息化。同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在未来1-2年打造互联网汽车,是对应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现实诠释。

阿里研究院的报告认为,“互联网+”在内涵上根本区隔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传统讲的信息化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而互联网作为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其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将使信息和数据动起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

互联网+金融酝酿出了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以2011年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为标志,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众筹等新型业态起步,第一家专业网络保险公司获批,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和行业形态明显迈上台阶。截至2014年底,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80,767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3%;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上借贷平台1,575家,贷款余额1,036亿元;众筹融资平台116家,一年新增平台78家,众筹融资金额超过9亿元。

互联网技术渗透积累的海量用户和金融行业的结合发展造就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奇迹,冲击着传统金融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终端的日益普及,让金融民主化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报告说。

报告建议,“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其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端(直接服务个人的设备)三部分,这三个领域的推进将决定互联网+计划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深度。

互联网金融填补了市场空缺

互联网+金融不仅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国家金融竞争力,还填补了缺失市场,带来增量变革。从理论上看,市场在达到帕累托最优之前都有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互联网+金融创新完全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情形――在不损害传统金融机构及市场参与者利益的同时,给至少一个市场参与者带来增量利益。互联网+金融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从而填补缺失市场。

波士顿咨询(BCG)2013年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由于投资渠道缺乏,超过30%的中国消费者会将收入的20%以上投入储蓄,这一数字在其他国家往往不到10%。这些庞大的、未能在传统金融行业中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抑制,也成了激发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源动力。如果将中国6亿网民按收入水平和网络金融接受程度划分,传统金融机构关注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这6,000多万客户,余额宝服务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下、对网络金融接受度较高40的近2亿客户。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服务边界不断拓展,服务人群将包括3.6亿尚未被互联网金融覆盖的长尾互联网用户,以及迅速增长的农村手机上网用户。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化,金融服务边界的拓展将不仅仅局限于服务的人群。金融业务场景也将不断丰富。金融不再像工业时代时以企业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而开始以普通消费者为中心,金融服务和产品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例如,利用快的、滴滴等打车软件,直接通过手机支付并分享红包。正如Brett King的“Bank 3.0”一书所说,“银行不再是你前往的一个地方,而是你使用的一种服务”。

互联网金融激活了金融体系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体系已经脱离技术性破产边缘,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坏账率相对较低,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还被列入全球重要性银行名单,直接融资比例也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中国金融改革还在路上,整个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支付清算、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基本功能结合,将对提升传统金融体系效率,改善金融生态,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互联网金融将更有效地配置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实体。根据工信部数据,小微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0%,创造约80%的就业岗位、约60%的GDP和约50%的税收。但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0.4%,维持在较低水平。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高。一笔10万元小微企业信贷与一笔1亿元大企业信贷的流程和操作成本相差无几,但前者的利率远低于后者。因此,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对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不能简单依靠传统金融的增量,必须依靠全新的信贷理念、信贷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小额融资平台,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众筹、阿里小贷等新型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拓展了新渠道,也改善了融资服务体验,降低了操作成本,缩短了贷款链条。相比传统模式下,一笔贷款的发放周期在一两个月甚至更久,阿里小贷针对淘宝卖家的贷款具有“3-1-0”特征:3分钟完成在线申请;1秒钟获贷;0人工干预,整个流程实现全自动。互联网+金融将资源配置效率推到了全新高度,在降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在这个高速运转的后工业社会中,为各方参与者争取了更多宝贵时间。

第二,互联网金融将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克服了时空约束,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有助于提升支付体系的功能。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将进一步促进去现金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现金使用越多,支付效率越低,现金的使用将使银行被动地增加柜面和自动现金处理设备,商户必须频繁到银行办理存款,中央银行也不得不印制和回笼大量纸币,企业、个人及央行的支付成本都因此增加。麦肯锡研究显示,“金砖四国”因现金交易产生的成本,1/3由银行承担,1/3由商户承担。反之,互联网支付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并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

第三,互联网金融将推动征信系统的发展。征信系统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清华大学《征信系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报告称,2012年征信系统拉动中国GDP增长0.33%。如果按照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促进130万人就业的话,征信系统在2012年直接增加40多万人就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在征信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阿里巴巴集团为3亿实名制用户建立了互联网信用档案,并广泛应用到各条业务线,支撑起了万亿级的电商交易规模。2014年,该公司推出的芝麻信用业务,将互联网征信服务推上新台阶,将对我国单一依靠央行的征信体系起到有益的补充。

第四,互联网+金融将完善我国的价格发现功能。互联网创造的无边界平台为众多商家和消费者,以及商家之间的竞价提供了最优机制。在这种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下,资金价格更及时、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同时,互联网+金融将有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现有金融体系的价格发现能力。

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比于传统金融脱胎于保管和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从实体经济而来,有着更好的实体经济基因。从服务的对象看,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而创业企业的风险系数与一般企业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可持续经营和成本控制,创业企业的风险更像是二进制的电脑程序,1代表成功,0代表失败,失败的代价极为高昂的,传统金融必然无法有效支撑,所以才产生了风险投资。而互联网金融能比风险投资更好地适应创业企业的需求。从经济的角度看,大量的创业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也是国民经济竞争力的保证。互联网金融与该类企业的结合,既帮助创业企业发展,也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思考战略产品。从宏观方面看,现行的全球经济体系是高度跨区域、跨时期分布的,传统金融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极限问题,即使是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期市场也无法完全解决资源的跨时期、跨区域配置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无地域、无物理网点的网状分散式分布特征可以推动该问题的解决。

第6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集资;刑法规制;经济学

互联网集资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平台的新兴集资方式,以其低门槛、便捷化、多样化等优势打破了传统集资方式存在的集资主体有限、集资方式单一以及时间和空间等局限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降低了实体经济经营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但由于互联网集资流动性快、规模性大、匿名性强、债权关系模糊、信息不对称,使互联网集资行为呈现非法化、犯罪化的趋势,为遏制互联网集资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刑法规制变得尤为重要。由于互联网集资具有极强的经济学属性。因此,刑法规制不能脱离经济学分析而独立存在。建立一种既符合刑法对互联网集资中非法集资行为的惩戒机制,又促进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的规制方式,已经成为刑法规制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刑事立法应体现多元化,避免法律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刑事司法应体现动态性,避免法律实施效果与立法预期的偏离;另外刑事执法应秉承谦抑性,通过完善行政法、经济法、金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监管举措,形成法治合力,促使互联网集资行为健康有序发展。

一、互联网集资行为概述

(一)互联网集资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集资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和依托进行融资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行为。①(二)互联网集资的特点。1.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互联网集资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融资门槛较低,由于脱离了传统的集资媒介,加上互联网本身信息来源的广泛和传播的快捷,使得互联网集资主体广泛多元,既包括法人又包括个人。法人不仅仅包括企业法人,而且涵盖了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个人则几乎包含各个职业。集资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引发社会连锁反应,进而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安全稳定。2.集资方式的多样性互联网集资在方式上包括以网络贷款为要素的集资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支付集资方式、类型多样的互联网众筹集资方式等。其中,P2P网络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人集资提供了平台,本质是为借方与贷方提供交易平台,平台提供双方的信息交互,同时客户之间可以自由竞价,最后达到完成支付的目的。②互联网支付平台通过创新发展出了辅助电子商务、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开展业务的形式,典型代表为支付宝。③以捐赠众筹、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实物众筹为典型形式的众筹平台,则是把原来以借贷为主的集资范围扩展到依托互联网进行募集的模式。由于集资方式多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要,但也在客观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3.行为后果的迥异性由于主体广泛多元,形式变化多样,使得集资目的各不相同进而产生行为结果的不同,包括借助互联网集资获得贷款壮大自身产业、加入互联网集资平台进行理财增值、进行集资诈骗后果。从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来看,既包括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集资,又包括违反法律规定的违法集资;从是否获利来看,既有各利益主体获益的情况,也有集资者利益受损的情况,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既存在收益又充满风险。

二、互联网集资行为刑法规制问题探析

(一)互联网集资刑法规制的必要性。与传统金融集资行为相比,互联网集资具有自媒体属性,其网络规模化效应已经内嵌到整个社会,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大众的金融方式。一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打着创新创业的旗号,借助互联网集资进行金融欺诈。互联网集资行为中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刑法规制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集资行为,阻碍其违法化、犯罪化的发展趋势。但刑法规制并非打击所有与互联网集资有关业务,不能由于扩大刑法打击面而遏制了合法的互联网集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力,既不能让刑法惩治犯罪的逻辑代替经济活力的逻辑,也不让互联网集资经济利益逻辑蔓延突破刑法规制逻辑,而是要鼓励互联网集资的正面价值,即互联网集资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部分,本质上是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通过刑法规制,让互联网集资回归到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本源,才能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自身健康发展。(二)互联网集资刑法规制的紧迫性。没有刑法有效的规制,互联网集资将无法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刑法没有直接针对互联网集资犯罪行为的法律条款,对于互联网集资类犯罪是以传统金融犯罪的相关条款作为参照进行处理。互联网集资行为涉及的犯罪主要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等罪名。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制定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在制定刑法时还未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经济实力相对不足,国家亟须集中有限资金资源实现经济发展,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目的是实现国家对金融资源的统一调配。这是一种金融抑制理念下的金融垄断主义立场,根据这种立场思维,如果任由单位和个人从事金融交易活动,聚集闲散资金,将造成大量社会资金游离于国家控制之外,对国有金融体系造成挑战。④在这种金融抑制环境下制定出来的刑法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历史作用。然而,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传统的金融垄断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互联网集资应运而生。金融抑制的刑法立场不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创新,刑法规制方式难以应对互联网集资行为,导致出现互联网集资类犯罪入罪门槛低、罪名口径大、法定刑畸重等刑法规制问题,无法根除互联网集资类犯罪。因此,完善刑法规制已经十分紧迫。

三、互联网集资刑法规制的原则

(一)秉承谦抑性原则。刑法的谦抑性,又称刑法的经济性或者节俭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进而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⑤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对于互联网集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金融货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引发的,是金融垄断和金融抑制思路下的必然结果,是因经济和金融体制机制不完善所引发的。由于中小企业无法在现有金融垄断体制下从国有企业掌握的正规渠道融资,只能被迫转向民间集资,但由于民间集资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因而造成非法集资乱象。因此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来防止互联网金融集资犯罪,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预估性监管双向监管转变,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对互联网集资资金的来源、流向、用途等开展全景式、全过程、全流域监管,实现资金监管的全覆盖,确保信息公开,打破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资金用途不明确、债权关系不明晰等阻碍,净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作用,不贸然把互联网集资行为定性为犯罪,并且处以重刑。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全面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进金融集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效防范互联网非法集资,同时,刑法规制本身也需要深化改革,完善立法、司法和执法,既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切实从法律上保障投资者的公共利益,实现法律供给与社会需求的辩证统一,促进互联网集资健康有序发展。(二)恪守宽严相济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在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对于互联网集资,要辩证看理性办,转变刑法规制思维,从宽和严两个角度分析,既不能因为有违法犯罪行为而用严的思维来挫伤互联网集资的发展动力,机械性地采用刑法规制扩大打击面,也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放任自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既要防止规制越位,又要避免规制缺位,在遏制和放任之间取得平衡。宽主要是对互联网集资这种新兴集资方式采取疏导的方针,基于经济学考量,对互联网集资中的一些探索性尝试和失误不仓促进行入罪化处理,而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作出罪化处理。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经过刑事和解,通过非司法化,不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严就是一经证据确凿定为犯罪,就要有罪必罚,坚持刑事司法活动循法而治,不徇私情。(三)遵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通盘考量主客观因素,准确确定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刑罚,是刑法规制的重要体现。对于互联网集资行为中非违法行为,既要看到非法集资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又要考虑非法集资参与人的主观因素。在刑法规制过程中,需要把行为人先行先试中客观出现的失误和风险,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违法犯罪区分开来;把法律尚无明确限制和禁止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法律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法区分开来;把互联网集资的无意过失,同依靠金融杠杆进行金融空转的套利获利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合理界定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审慎互联网集资犯罪行为。此外,参与人的致富心理也是互联网非法集资多发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非法集资中受害人和参与人往往是同一人,在虚假暴利的驱动下,参与人甘冒风险进行集资,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非法集资案件的形成。因此,在追究非法集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要把被害人主观过错考虑进来,对行为人不应过于苛刻,即使对其不能从轻处罚,也不能对其施以过于严厉的刑罚。

注释

①金泓序.互联网金融中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②梁伟强.论P2P网络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评析[J].法制博览2017(03):203。

③金泓序.互联网金融中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④李永生.金融犯罪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165-166。

第7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原因

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从事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业态。

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是由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决定的。互联网企业作为外行搅局者,采取的边缘性进入策略进入金融业,以自身的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填补市场需求空缺。像其他颠覆性技术产品一样,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质量低、风险高、利润少,市场小,避免了与在位厂商正面竞争。但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边缘性渗透能力强等特点,互联网金融经过不断改进,得到客户认可后,就会突然打开市场,实现飞跃性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年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以至让银行措手不及。

例如,电商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利用拥有大量客户资源的优势,联合天弘基金推出的我国第一款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可以在无需开设专门理财账户的前提下,由客户在支付宝网站直接购买并可随时赎回,而且不收取手续费。这种便捷、低门槛的“碎片化理财产品”,不仅填补了以往理财产品难以覆盖的小额资金“盲区”,并且提高了客户的资金利用效率和体验感。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余额宝一经推出,其资金规模和客户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在2013年6月13日上线一周年后,资金规模超过5700多亿元,用户数量超过1亿户,为宝粉们赚了118亿元,成为全球四大货币基金。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较,互联网金融在运作模式上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整合,不仅通过弥合信息不对称性动摇了银行的生存基础,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参与感,使金融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可能,进而对改变甚至颠覆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来自多方面。一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依托其强大的电商平台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产品满足了传统金融业不愿提供或者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从而撼动了传统金融业的中介地位,扩大了金融服务方式和对象,使金融消费者更为大众化和普惠化。

二是以互联网信贷、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借助模式,凭借其强大的挖掘、积累和处理信息能力和效率,动摇了信息不对称性这个传统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加速了金融脱媒,使金融中介功能边缘化,甚至形成无中介金融市场。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多对多的信息匹配与金融服务成本低、手续简单、速度快,将带来金融服务和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三是以金融产品线上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跨界整合,加速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还淡化了金融业与互联网企业的专业边界,使金融业进入门槛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金融工具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金融选择权”扩大。

从管理层角度看,互联网企业采取边缘性进入策略进入金融业后,并没有改变金融业高风险的属性,反而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监管课题。一是差异化产品扩大了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从而拓宽了监管的对象。二是将改变金融业态的游戏规则,使监管的范围、复杂性和难度增加,比如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三是当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运营和盈利构成较大威胁,遭到大银行的强烈抵制时,管理层将陷入反垄断与保护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平衡之中。比如三大银行就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而拒绝了余额宝的协议存款交易,从而使余额宝的收益率下降,消费者福利减少。四是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模式激发了更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借贷、支付等需求及其方式创新,由此带来了金融诈骗、非法洗钱、支付安全、客户私隐的保护等问题。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完善金融监管,既防范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又防范系统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保障我国未来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路

互联网金融是在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既存在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也带来了系统安全、信息泄露等新的风险。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需要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监管思路与方式。

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服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转型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本质要求。但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企业和银行的趋利性,导致信贷资金“脱实向虚”,要么进入房地产业,要么在金融体系内自循环,或者出于防范风险,银行热衷为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服务,或绕道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放贷,而使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境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为传统金融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倒逼机制和难得的机遇。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有利于增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共同创造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

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权衡风险与社会总回报的关系。在成熟的市场中,高风险对应的是高回报,不存在无风险的回报。金融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不是风险越少越好,要求完全化解、消除和控制,更不是洪水猛兽。同时,由于在较长时期内,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体系的小部分,对整个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大多可以通过技术的完善来改进,相对于其发展带来的丰富投资渠道,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倒逼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便捷化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务需求,增进消费者福利等来说,过于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肯定是得不偿失。

第8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6(07)

[2]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6(07)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2)

[4]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17(01)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6(4)

[6]谢平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

[7]庞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财政金融.2016(12).

第9篇: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范文

关键词: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圈;“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智能手机、智能芯片等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广泛运用,我国互联网经济正向深度运用发展,从简单的网络浏览向游戏、购物、学习等多个领域深化发展,相关产业产值呈井喷式发展。同时,对比发达国家互联网发展情况,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互联网化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我国互联网经济极具发展潜力。“互联网+”将为我国创新商业模式、扭转经济增速放缓提供出路。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驱动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是邮政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邮政业务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是从消费者端开始,自前向后、逆向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的。因此,越是面向消费者的前端越易于快速、深入、彻底地被互联网改造。邮政各板块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恰恰多是直面消费者、站在产业链前端,因此所受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见图1。从各项邮政业务的实际情况看:函件、报刊等业务因为信息互联网化而快速萎缩;又因互联网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国内、国际小包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互联网经济正在倒逼邮政进行改革。其次,“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使以前部分实体交易信息数字化,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破除空间、时间的障碍,更快捷便利地为客户服务,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接纳。这对以往邮政注重实体网点服务提出了挑战,亟待进行互联网化改革,发挥邮政线上线下优势。再次,金融和物流服务是产业链“互联网+”过程的重要融通资源。而金融、快递(物流)作为邮政两大支柱业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既具有广阔的前景,又对相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金融、快递(物流)业务任务艰巨而富有挑战,肩负着“互联网+邮政”发展的重要使命。

2邮政提升能力,应对“互联网+”的必要性

当下,“互联网+”已对邮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邮政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竞争对手的攻城掠地,使邮政正在逐步失去传统优势,若墨守成规,不突破现有能力,必然会局限邮政发展。因此,邮政必须客观看待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劣势,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累资源、提升能力。邮政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与银行业(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快递业(如顺丰、敦豪快递等)等同类行业领先的企业相比,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邮政虽然拥有丰富的网点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互联网化进程加快,原有业务模式难以有效发挥实体网点资源优势,甚至成为成本负担。尽管通过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结合网点资源,进行O2O模式探索,但平台尚处于搭建和运营的初级阶段,业务主要以邮政板块为主,对其他板块业务融合搭载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和客户优势。邮政对互联网业务研发、市场开拓、运营管理的能力还较弱。一是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有待增强,未形成有效的数据运用能力。二是对市场敏感度和响应速度不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互联网市场竞争。从互联网行业特点看,少数优秀的竞争者通常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三是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有待改变,互联网非直面式的特点需要口碑营销、网络造势、服务进程跟踪可查等新的经营服务方式。邮政板块间基本各自为政,板块间业务融合性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板块运营生态圈,缺少根据综合服务平台特点开发的邮政业务;邮政与速递在寄递业务领域存在内部竞争,难以互补合作;供应链金融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同时,邮政与外界融合发展程度还不高,在相关领域生态圈中缺乏强大的话语权:阿里菜鸟网络主要以民营快递网络为主,“四通一达”共同构建末端投递网,而邮政在电子商务快递领域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邮政互联网金融步伐较缓慢,缺乏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

3创新邮政平台建设和运营,打造生态型商业模式

邮政网点资源较为丰富,适合通过构建便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邮政“互联网+”O2O商业模式。中国邮政拥有邮政、金融和快递等多领域业务,具有较为丰富的经营能力和资源,但是需要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改造,利用网络与实体集成的渠道推向消费者。因此,要构建以平台为媒介,集邮政、金融、快递等多层次业务的商业渠道,形成生态型商业模式,既符合“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也适合邮政“互联网+”改革创新。通过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邮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电子渠道和遍布城乡的实体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涵盖邮政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快递服务等一站式O2O模式。一是利用包裹、便民金融等核心服务引入客流,奠定客户基础。二是利用增值服务促进板块业务共同发展,实现客流转化,增强板块合作能力。三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叠加更多服务,形成完整的平台服务体系。邮政通过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获得业务的直接收益,更可以通过平台收集客户信息,进行相关分析、管理和应用;通过平台积聚的资金沉淀,加快资金运作,实现多种收益(见图2)。以此形成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圈,打造适合邮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现邮政业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推进平台资源和能力建设,有力应对“互联网+”

目前,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处于初级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运营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互联网+”的长远发展。

4.1提升平台运营机制

如果平台由邮政各板块主导运营,就会难以掌握集团整体资源,与其他板块沟通协调成本较高,不利于开发和加载适合“互联网+”的其他板块业务。因此,建议由邮政集团公司总部进行建设和运营,打造能够承载各板块业务的集团性平台,从整体角度开发运营适合平台的业务。

4.2完善内部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制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协调计划以及沟通反馈制度等,使三大板块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有机整体,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职能不明晰等造成的业务阻碍,使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能够有效得到发挥和利用。

4.3构建运管团队和研发能力

首先,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是平台能否成功运营的核心,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包括运营、管理、研发、支撑人员的平台运营管理团队,构建互联网企业文化,使平台建设运营与互联网行业趋势接轨。其次,在设计、营销邮政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一要符合邮政各板块业务新商业模式的特点,不能把原来业务直接嵌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等;二要充分从客户角度出发进行设计,重视客户体验,产品应当符合市场需求,并且易于理解、购买和变现。三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微博、微信等符合现代互联网群体习惯的渠道。

4.4强化信息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