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布点教学法;知与不知互动;问题图;布点图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1-002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课题提出
奥苏贝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中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言以蔽之日: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点,并应据此教学。”其实,探明已知(有时简称知)的过程,也就是探明未知(或称不知)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布点教学法(简称“布点法”)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姚湘仁在近20年教学研究工作中总结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布点教学法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探明学生已知、未知的基础上,运作学生已知与未知的互动,促进未知向已知转化,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选择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本文就以高一化学“乙醇”(人教版必修②)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布点教学法的几个核心概念、教学流程和课堂教学特色。
2布点法的相关概念与教学流程
2.1问题图
问题图是指由知、不知及不知向知转化的策略三者组成的互动结构。学生与客体(如教材)互动会生成由知、不知与策略三者构成的框架性认识,知、不知、策略处于一个动态的结构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不断形成问题空隙又不断填补问题空隙,这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
2.2布点图
学生与客体互动激活出的问题图因人而异,且问题图内隐在学生的思维之中。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图进行及时外显和同步优化。布点图是通过学生述点(说出知识要点或疑点)、教师采点(采纳学生的相关意见)、引点(适当插问引导学生回忆)、托点(承接学生想说而未说出的点)、布点(板书)等活动由师生共同构建的由知(知识框架)、不知(学习目标)与策略(不知向知转化的策略,常规策略通常省略)三者组成的互动结构。布点图是以板书的形式外显的问题图,它是布点教学法运作并优化学生知与不知互动(或问题图运动)的教学工具。图1是课例高一化学“乙醇”的布点优图阶段的布点图。
2.3四步操作
学生与客体(如教材)互动而获取知识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布点法经十余年研究,综合“知与不知互动”及“问题图运动”两个角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流程一一四步操作:
(1)感知激图一一教师呈现学习客体,学生激活问题图(这是学生知与不知开始分化阶段);
(2)布点优图――师生共建布点图,学生优化问题图(这是学生知与不知的优化阶段);
(3)分层育图一一师生运作布点图,学生发育问题图(这是学生不知向知的转化阶段);
(4)反思评图――师生评价布点图,学生反思问题图(这是学生知与不知的内化阶段)。
3教学设计
3.1感知激图
[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①:多媒体展示几种酒类商品的图片;提出问题: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那么酒是怎样酿制的,为什么酿造的酒会越放越香?
问题情景②:多媒体展示一组因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图片;提出问题:全世界每年有大量交通事故,其中多数与酒后驾驶有关,你知道交警是如何检查司机是否饮酒的?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情景的创设,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指导阅读]
教师指导:以上问题都与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常见有机物“乙醇”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至70页有关乙醇的内容,5分钟后合书复述知识要点,并试着说出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学生阅读:学生用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教材68页至70页有关乙醇的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促进学生对教材进行知与不知的区分,并在头脑中形成由知、不知及策略形成的结构性认识一一问题图。
3.2布点优图
[构建布点图]
让几位同学复述知识要点,说出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采点、引点、托点、布点,形成如图l所示的“乙醇”布点图。
设计意图:师生共建的班级布点图是对内隐在学生思维中的不同水平的问题图的外显与优化。它揭示了知与不知的实质性联系,是系统化、可视化的教与学的工具。构建布最图旨在揭示问题、明确问题,并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任务分析]
学生结合布点图分析学习目标,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1)再次阅读教材记住相关内容;(2)结合实验,用有关结构的知识解释乙烷、乙醇和水I生质方面的异同;(3)通过练习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任务分析环节既是对前一阶段教学的适时小结,也是对下一阶段教学的统筹规划。将学习任务分解为识记、理解、应用等层次,其中前面层次为后面层次提供基础,后面层次是前面层次的自然发展。按逐渐递进的层次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3分层育图
[记记查查]
(1)学生再读教材,识记相关内容(乙醇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练习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3)教师检查(快速提问、让学生默写化学方程式)、点评,并对布点图作适当的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再读教材,对尚未记住的重要知识再做全面记忆,学生记忆教材后教师立即组织检查活动.如快速提问、默写化学方程式等,以刺激学生的专注力,提高记忆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已知进一步扩展,不知向知转化的背景得到强化,布点图更加丰满。
[议议讲讲]
(1)观察钠与水反应、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讨论乙烷、乙醇、水在结构和性质方面的异同。
(2)观察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现象。讨论有关问题(如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
(3)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归纳讲解,并对布点图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设计意图:经过记记查查活动,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已经比较熟悉,深入探究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此时,教师应围绕相关议题(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实验探究等合作学习活动,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精讲。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的问题图逐渐趋于完善。
[练练评评]
(1)先将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然后慢慢移向内焰,如此重复几次。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2)如何用淀粉酿制乙醇?为什么酿造的酒会越
放越香?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3)交警是如何检查司机是否饮酒的?
(4)目前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有哪些?
(5)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或点评。
设计意图:知识理解后,要进行巩固与运用,这是知识转化成技能的必然途径。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也能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热情。
3.4反思评图
(1)学生对照布点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询问教师,并形成课后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2)教师结合布点图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并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布点图是师生共建又共享的教学工具,教师要运用布点图引导学生对知与不知互动全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将布点图的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并对所学知识形成复习、巩固、提高的后续问题图,使课堂教学成为沟通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的重要环节。
4教学反思
笔者从2004年起,跟随姚湘仁先生学习布点法,几年中开设布点法研究课近300节,涉及初、高中化学几乎全部内容和课型,下面结合“乙醇”这一具体课例,谈谈布点教学法教学设计理念及课堂教学的主要特色。
4.1布点法的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
布点法一直坚持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让努力探索在实现不知向知的转化过程中发挥学生、教师和学习客体的积极作用。布点法的独特的教学流程――四步操作(分别对应知与不知的分化、优化、转化和内化)是按知与不知互动规律及问题图运动规律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其中前两步是形成问题,后两步是解决问题。在布点法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布点图是教与学的平台和工具。
4.2布最法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对学生的知与不知的探明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探明学生与学习客体互动后的知与不知情况。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根据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了解,猜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知与不知的情况,进而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这种对学生知与不知的探明,没有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后知与不知的情况,也缺少对教学过程中知与不知相关信息的反馈与合理利用,因而这种探明是静态的、猜测的、不彻底的。从布点法关于“乙醇”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其对知与不知的探明是动态的(对知与不知的互动情况的实时监控)、全程的(关注知与不知的分化、优化、转化和内化各个阶段)、可视的(布点图)、比较彻底的,从而使课堂教学始终建立在对知与不知的探明之上。
4.3布点法的课堂教学着力点是运作学生知与不知互动
在布点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已知”、“未知”与策略三者之间的互动,“已知”逐渐扩大,“未知”逐渐缩小,策略不断调整,学生的问题图在不断发育、生长,学生的认知结构渐趋完善,在把课堂变为学堂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知与不知的分化、优化、转化和内化过程,既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学生的知识发展和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余星南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姚湘仁.布最教学法的涵义及其操作步骤[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5):1~5.
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每个公民懂法、守法、尊法,必要时候需要应用法律去维护自身权益。在每个中职专业中开设法律课程,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为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后能迅速成为社会上尊法、守法、能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性质
互动式教学法是在社会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通过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而逐步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体系。从内涵来看,互动式教学法以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特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为目标,将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集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参与主体双向互动
强调参与主体的双向互动,是互动式教学法的标志性特征。作为一种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新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授式教学有着明显区别,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角色的重新界定,是互动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显著标志。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教学整体过程的规划者、各个环节的调控者,其主要职责是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营造亲身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亲身亲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是恰当运用这一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正是这种改变,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并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气氛中,创造一种和谐、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与人交流、当众表达、自主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互动式教学法激发教学参与主体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互动式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只是辅助环节,而主要环节是通过组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演讲和情景模拟等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更为深入、更?橥赋更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89.html" title="地理论文" target="_blank">地理解和掌握?学内容。
(三)能力培养综合集成
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能力素养上呈现出全方位的综合集成优势,是互动式教学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学的目标范畴往往着眼于知识、技能、情感三大板块。在这种目标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是不充分的。借助互动式教学法所创设的参与主体互动交流氛围,以及所提供的实训操作平台,法律课教学冲破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学习情感等常规目标的局限,使学生在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能力、选择能力、批判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形成协调同步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集成优势目标。
三、中职法律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结合互动式教学法的特征和优点,有针对性地对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拓展、延伸,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以教学双方良性互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体系。根据法律课不同理论内容的特点,本人探索并应用了以下五种具体教学模式。
(一)主体导入模式
学习过程中,学生为学习主体。主体导入模式,课前学生以案说法模式开展互动教学。通过课前教师根据授课计划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应法律案例、课上介绍案例,让学生提前营造法律课教学气氛。案例的搜集可以与要讲述的法律内容直接相关,也可以是其他法律课的内容。在主讲学生介绍搜集的案例之后,引导、启发其他同学对主讲学生陈述的案例内容及其法律评价观点进行述评,或引起争论,或引发共鸣。教师则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创造新的焦点,并结合学生们对有关问题认知的差异性,将本次课堂教学法律重点知识引向深入。
(二)问题导向模式
即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主要做法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主动提问题,敢于提尖锐问题,同时搜集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经整理后反馈给主讲教师。采用多样方式引导学生互动,可通过课堂教学、媒体宣传、答疑会、辩论会等方式进行讲授与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而且针对具体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小游戏导入模式
互动小游戏导入,教师可以在定期综合复习或者中途学习考核学生采用该模式。互动小游戏设计了法律知识大转盘和“法律援助”等游戏,将法律援助知识编成20多道趣味知识问答题,让学生参与竞答,在活动游戏过程,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些许奖品(奖品可以为有形或无形的)。在游戏互动过程中,综合归纳法律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法律分析、应用能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47-02
当前的教学活动,尤其是针对工科专业学生的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注重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指导教学的走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把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之一。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增进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模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一、互动式教学的地位及效果
互动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钻研与小组讨论的方式,优化教学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互动式教学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致力于研究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本专业的教学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将工程应用与生活背景融入到教学过程,能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以生活或工程实际问题为基础开展互动,能有效发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上述两方面优势,必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的好坏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将一个主题授课内容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所述主题授课内容可以是课程的一章,也可以是包括多章相关联的内容。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1)归纳问题互动式,根据教学内容,归纳互动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熟悉教学内容;(2)案例互动式,精选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设置疑问,开展分析,达到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3)综合讨论互动式,设置或精选课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报告,对课题开展讨论,提出见解。通过互动式教学实践,达到授业解惑、活跃气氛、增进师生感情的目的[3]。以上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准备和设计阶段。为取得预期效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性实践。
三、互动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针对授课内容的不同阶段开展互动式教学,探索不同阶段的创新思路,包括课前探索互动、课中案例分析和课后总结与综合讨论,此为本文互动式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
1.课前探索互动。课前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未预习的学生尚不了解授课内容。教师针对所授内容,预先传达给学生基本的概念,学生根据提示假想、构思、期望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熟悉,往往会有创造性想象。所以传达给学生的基本概念不应太具体,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仅作简要说明,让学生形成模糊概念即可。学生将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发地在课堂上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或是否具有创造性,也可在课后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拓宽视野。通过想象与印证,学生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会有创造性的发现。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都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不熟悉授课内容的情况下设想授课内容,构思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符合发散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是指针对问题沿着多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的思维方式。课前的这种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前探索互动可以推广到一门课程甚至一个专业的教学。对于一门课程,教师在首堂课给学生传达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解决的基本问题,学生可以如头脑风暴那样设想课程的授课内容、想象生活或工程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一个专业,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设想专业学习与工作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新生导航课的功能即在于此,如何通过新生导航课传达互动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构造、思考学习内容、规划大学生活成为大学入学教育的关键课题之一。
2.课中案例分析。课中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的中间阶段,也是教学核心内容的展示阶段。实践证明,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中开展案例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精选案例使过程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印象深刻、气氛活跃,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案例的选择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生活性,所选案例与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2)具有工程实用性,所选案例来自于工程生产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以致用;(3)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所选案例与经验相违背,通过层层分析,解决悬念,还原事实,这类案例兼顾趣味性和理论性,令学生印象深刻,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具有明确的答案,所选案例答案明确,反映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中案例分析适合于小型问题,在短时间内可得到剖析结果,否则会降低课堂知识容量,影响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于大型问题,可在课后综合讨论中完成。
3.课后总结与综合讨论。课后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结束后的阶段,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可从课后总结和课后综合讨论两个方面开展互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提前预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4]。(1)课后总结。传统的课后总结通常是指教师对所授内容进行再次梳理,帮助学生理清授课内容的脉络,分清主次。实践证明,该做法可以起到预期效果。本文所述课后总结是指以讨论的形式,印证学生在课前构思的授课内容、生活与实际问题等,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2)课后综合讨论。主题授课内容结束后,布置互动讨论课题,课题主要来源于生活与工程实际问题,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定课题的基本原则为:不宜太难,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不宜太简单,须查阅相关参考书或文献资料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搜集、整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全面应用并巩固所学知识;可以没有标准答案,采用不同的途径均可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和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创造性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开展不同形式的课题讨论互动。对于稍简单的课题,可以采用课堂即问即答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现场提出问题,学生即刻开展讨论,利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这种模式,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指出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避免盲目性。对于稍难的课题,学生在课后准备好课题的解决方案或成果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详细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讲解开始前或结束后,由学生自行总结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讲解进行中或结束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对课题进行充分讨论,肯定学生的工作成果,同时教师可适当指出课题的深入解决方向,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通过综合讨论,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程。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因其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师的教W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还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将课程或主题授课内容按照进度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互动手段,充分发挥互动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4,25(3):228-229.
[2]龙敬.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30):119-121.
【关键词】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桥梁和媒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新的士职业教育理念呼唤教学方法的变革,这里的“变革”意味着教学方法的重新选择和灵活运用;意味着教学方法的多元建构。教学方法的变革不是想当然,不是越新潮越花哨越好,必须要从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随着授课对象的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
成功的教师手上都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接近他们面对的学生。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并不常见的机会,同时互动式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互动双方介入、沉浸于其中,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而非一种僵死的、无生气的、具有强制性的过程。互动式教学,不是什么新鲜或神秘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布置和检查作业,或者主持班级或小组讨论,那么你就已经在互动式教学了。基本上,互动式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再把他们做好的东西收回来,然后吸收消化,以便决定下一次安排什么内容最恰当。
从教学实践看,与传统教学相比,互动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互动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而互动式教学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互动式教学注重立足现实,能够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就事论事,脱离现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这些东西离现实太远,学了也没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三是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四是互动式教学重视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传统教学只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互动式教学追求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呢?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其基本类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严格地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就目前而言,较成功的有五种方式可借鉴。
一是主题探讨法。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作文章就不会跑题、跑调,类似于基础教育的“主题班会”。其策略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生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最后教师作主题发言,也可请学生代表做主题发言。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缺点是组织力度大,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二是问题归纳法。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生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目的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快,缺点是问题较单一,知识面较窄,解决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三是典型案例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系统不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四是情景创设法。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场景。其策略程序为设置问题——创设愿景——搭建平台——激活学生。这种方法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较强,学生思维活跃,趣味性浓,缺点是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要求高、调控能力强,学生配合程度要求高。
五是多维思辨法。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掀起激情风暴,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寻找最优答案。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答案往往没有定论,缺点是要求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收放把握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摘 要】“互动”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
关键词 教学模式;多项互动;阅读教学
20世纪60年代,“互动”的概念被引入课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目前西方普遍采用和推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亦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以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
全面的互动。它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提问、共同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强化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问题提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集体学习、分工合作等,推动学生间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学习;除了基本教材、讲义外,教师通过引入补充资料、视频文件、教学卡片等多种教学材料和器材,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推动人与物、情景的互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互动是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考,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行互动式教学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兴趣的相关素材和案例资料。
其次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案例是否合适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教师不能仅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该在日常的阅读、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寻和积累,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案例进行现场修改或演绎。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形成。阅读教学的探讨研究是语文学科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教学结构科学化、效率最优化的重要课题。
“引读阅读法”(以下简称为“引读法”),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讲解课文的教学法相反,它根据面向未来的需要及教育新理念和课程新标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为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辨证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阅读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启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练习阅读的技能,逐步养成独立看书作文的习惯,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实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转化,以达到“授之以渔”、自主学习的目的。
“引读法”的前提是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内因,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虽然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但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懂得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为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个道理,从而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
“引读法”的关键在于“善引”,相信学生能读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善读是又一个方面。而学生的善读则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的善引,应当是学生善读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互动式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93-01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在军队院校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军事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特有优势,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学员为本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有助于提高学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一、教学理念先进:体现主体性
应该说,“互动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常讲常新。作为军队院校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互动”已经成为评价教员授课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所谓互动式,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学者对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实质、理论基础、教学实施、评价标准等还存在着认识分歧和学术争鸣,但体现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却是共识。
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是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具体构想是,教员着眼于教育对象的思想互动、知识互补、疑难互解,坚持主体性、过程性、交流性、创造性、反馈性原则,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平等对话的互动机制,把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教材与情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知识对话、实践合作和人格培养的交流平台,让学员在价值认同过程中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样就会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大力增强。
二、教学设计创新:问题为先导
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它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改变的环境,以及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它的内容体系是既定的,又是开放的。一方面,时代的变化要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学员实际,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要求教学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与时俱进,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政治理论教学就跟进一步,使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在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员除了要准确把握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等课程特点外,还必须在现实性、实践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教学设计上要始终凸显“问题意识”。
一是在教学重点上设计互动问题。教员必须下功夫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同时教员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员积极参与重点问题中来,使学员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新知。
二是在教学热点上设计互动问题。因为是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它影响大,关注度高,学员比较感兴趣,愿意发表看法。热点问题互动,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深化思想认识。
三是在教学难点上设计互动问题。思维自疑难和惊奇开始。教员在教学中抓住学员疑难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学员好奇心这一心理资源来设计互动问题,这不但能提高学员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员的自主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问题为先导创新教学设计,不是抛开教学内容体系孤立地研究一个个问题,而是要根据学科、课程和教材的特点,培训对象实际和培养目标要求的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实践的各种关系,使学员澄清理论上的是非,解决认识上的迷惑,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科学:注重启发性
教学方法是教育基本理论的体现,也是贯彻教育基本理论的根本保证。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适应学员心理特点、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综合,蕴含了问题式、案例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中注重启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问题教学法,是教员与学员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以达到启发学员思维和培养学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利用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原理,围绕某一教学核心问题进行广泛联系、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引导学员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多种结构去想办法解决。可见,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是该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员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员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通过学员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生动、开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常用教法。基本模式是教员根据教学实际,通过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及时准确地揭示所学理论。
——辩论教学法,辩论的目的是辩真伪、论是非、究事理。为了培养学员的辩证思维,启发学员正确理解和判断事物,培养学员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员可以在学员容易误解处、本教学的重难点处、贴近学员实际的内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让学员们自主选择正反方,通过查阅资料捍卫观点,短兵相接交锋辩论,会明显提高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效果。
互动式教学 课堂运用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周期的变短以及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特性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建立“创新型课堂”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国内外很多学者注意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注重对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与探索,互动式教学理念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实际的推广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互动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互动情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给教师进行信息的反馈,以便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在互动教学法中,教师仍然体现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主体地位却主要表示在学生身上。系统地说,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所设计的问题都要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互动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对话。在教学理念上,传统教学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成绩而服务,教学所关注的是教学的成果,而并非教学过程本身,互动式教学则着重于教学过程,重点关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哪里还未掌握;在教学方式上,互动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以找出答案。在师生关系上,互动式教学也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互动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改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接受者的角色,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考试为重心的学生一直压制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求异思维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而被扼杀在摇篮里,难以实现求异式思维与求同式思维的统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担任学科研究成果的灌输者,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对内容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感官的认识上,提不出问题。而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参与,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是进行知识情景的构建,对问题进行设疑,让学生大胆发言,多方互动,发动思维去寻求答案,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重要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这是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接受主体的教育过程的一种突破。互动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要求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其不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它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就学生的要求而言,互动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够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中能够打消害羞、怯于说话的顾虑,能够独立地思考,大胆地质疑。此外学生要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自己是否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老师进行反馈。从而让老师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调整教学的方案。互动式教学对教师而言,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需要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成师生和谐的氛围,这对教师而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加大力度去提升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其人格受到尊重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行为会伴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而有所转变。科学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体系。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它摒弃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大大激发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在师生关系上,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下进行知识的探讨,师生距离大大缩短,在和谐的氛围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探索、研究,互动式教学理念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的教育背景存在差异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互动教学模式的推广遇到了瓶颈。
1.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发展论的角度来说,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制约,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在如今我国的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成为一种僵硬的教学模板。互动式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新生的理念,要想得到发展必然要经受得住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打败传统的教学模式。
2.教师教学方式的僵化
与时俱进是时展的必然,不管是何种工种的工作者,必须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进步,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教学理念的更新就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一种考验。互动式教学理念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扬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相对于一部分的教学工作者而言,他们更注重于自身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教学的方式,处在一种僵化的状态中,新的教学模式难以撼动他们的理念。
3.推广强度和力度乏力
互动式教学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理论体系已经相当的成熟,足以作为行动的方法论。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互动教学模式推广仍举步维艰,单纯追求教学成绩的效绩评价体系仍然在盛行,大部分中学仅仅关注升学率的高低,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很多教学管理者都对改革谈虎色变,不愿去动摇传统的评价体系,对于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推广,大多数都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加大力度去推广,这就让互动教学模式难以普及。
4.教师的架子难以放下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生的参与,所以在互动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引导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别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对于学生的质疑应当鼓励,甚至可以打断教师的发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学工作者难以放下自身的架子,在学生面前以长辈的身份出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毫不在意甚至于恼羞成怒,这样难以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互动教学就无法进行。
5.推广缺乏必要的硬件
互动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当今教育的大背景,必然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方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对互动式教学而言,其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传播上。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传播快速、简便的优势能够加快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便于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反馈,有力地推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欠发达的地区,教学硬件根本跟不上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许多地区教学的硬件仍然停留在几个书桌,一块黑板的状态,互动教学模式在这些地区就难以进行推广。
四、提高互动式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加大力度推广,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向另一个高度。
1.加强引导理念学习
互动式教学理念要真正深植于教育工作者心才能真正发挥其方法论的作用,因而要让互动教学模式得到真正的推广,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加大力度去推广,可以采用定期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的方式让互动式教学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部分教学方式僵硬、理念守旧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准确把握互动角色
互动式教学是双主体、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长辈与后辈的关系,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的各项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学习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可以给教师进行信息反馈。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要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起到主导的作用,但已经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知识的灌输者。其主导作用的体现主要在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互动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课堂管理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能充分发动起课堂中的多向互动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3.情景与情境相结合
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是构建主义心理学,具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是知识的重新构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知识构建的引导者,学生才是知识的构建者,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应该要注重情景与情境的结合,在知识的讲授中教师需要去引导出一个相关的情景,放手让学生把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在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时,教师的责任是把情景进行扩展,即向情境发展,让学生的知识构建可以更加深刻。
4.注重教学方法研究
互动教学模式要想得到进一步推广,就需要有课堂互动的具体方案,一个成功的互动课堂,一定要有一套方法论进行科学地指导。因而,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对互动式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研究探索,也需要对课堂互动具体方案进行实地的实验。在笔者看来,一个完整的互动课程应该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发展互动阶段,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初步互动阶段,根据目标学生质疑,展开讨论;准备互动阶段,设计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充分互动阶段:围绕重难点比较分析,多向交流;深化互动阶段,根据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理解;内联互动阶段,生生互动,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
5.注重互动能力培养
互动教学是要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高效的主动学习,由单向接受知识变为双向乃至多向的接受学习,由呆板的机械学习变为灵活的研究性学习。在互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挖掘不同的情景,通过情景的描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掌握各种教学的手段,能够在各种教学情境中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把自身所学的知识与学生希望掌握的知识相融合。在任何知识的教授中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
参考文献
[1] 李志远.互动式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应用.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4).
[2] 张西茜.美国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评述.中国成人教育,2011(5).
[3] 郑恒彬.浅谈高等教育教学互动模式改革.中国校外教育,2010(20).
[4] 王伟,袁书杰.对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8).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将传统的“满堂灌”课堂变为以启发探讨为主的新型课堂,对学生来说,由最初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总结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主要分为如下两点:
(一)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初中英语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日常实践活动,可是由于当前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没有英语交流环境,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另一方面来说,传统落后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阵地,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积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将英语词汇、语法知识付诸于实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
(二)以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获得高分,而英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却被放在毫不起眼的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许多人学习英语很多年,尽管每次考试的分数很高,却仍然不能用英语说一个完整句子,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互动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得到较快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法的探讨
根据以上论述,很容易得出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结论。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更好地贯彻和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为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互动式教学法强调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这从根本上突破了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这一落后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中心地位,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论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还是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创设一定情境的目的在于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类,这四类基本的英语教学内容都可以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来实现。在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对话过程中,比如在牛津版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设有一定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英语情境来实现。当学习“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英语情境,以便创设更多的互动机会,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如“Who is your most favorite sports star?” “What’s your favorite exercise?”等。学生之间可以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之后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的问题,以便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互动式教学;难点;对策
互动式教学是指的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有效地交流,通过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合作,提高学习效果。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互为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指导。该《标准》在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根据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特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就在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难点进行探讨,并寻求其解决之道。
一、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特点
(一)实用性强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所学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得到迅速地应用,并能独立完成通过函电寻找新顾客、联系业务的事务,也能到外贸公司的任何一个外贸环节完成辅的工作。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工作角色,展现自己的才能。由此可见,外贸英语函电的实用性很强,对学生到企业实习或毕业生求职可起到巨大帮助。
(二)专业性、综合性强
外贸英语函电一般比较简短精练,看似简单。却是专业性和综合性十分强,它要求学生在学刊本门课程之前已具备了足够的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但仅具有专业知识还不够,它是集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写作、营销、商务谈判及应用文写作等知识为一体。因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不仅仅要是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结合体,而且还需要跨学科掌握更多的与商业相关的知识。
(三)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外贸英语函电具有较为规范化的格式,其格式基本固定,而且基本沿用外贸英语常见的惯用语句,许多类型的函电的结构也较为固定,如首段为提及事由,中间为阐述己方观点,尾段为对业务的展望。此外,外贸英语函电中的业务单证,由于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应,其格式化的要求更高。但函电格式的规范性并不意味着函电就是“八股式”文章,相反,由于商业活动的变幻无常,函电撰写者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具体的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采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敷衍。有时需要态度坚决。这就要求函电的撰写者能够灵活处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既要对规范性的部分严格要求,又要通过分析课文训练学生灵活处理业务的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灵活运用的基本经验。
二、外贸英语函电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学生熟悉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和海关单证的知识,是学习外贸英语函电的前提。但由于相关课程可能不是在同一个学期学习,学生可能对相关的专业知识已经生疏;或者相关课程开在同一个学期,但进度不同,导致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尚未触及。因此,一方面使得教师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或讲解相关专业知识,这有可能会耗费课程的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会影响互动的实施。此外,由于函电写作的综合性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知识。如果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不牢,将直接影响到函电撰写的质量。笔者曾在授课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都未能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更有甚者,当今大学生为了取得四六级证,十分注重英语学习,而对母语却忽视。以至在信件英译汉的时候,心里明白信件的意思,却无法清晰简炼地用正确的中文语句表达出来,常常词不达意,不通顺,或过于口语化。这种现象常常被一些持“外贸英语函电主要是训练英语写作”观点的教师所忽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成为教师授课的一个主要难点,也将直接影响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互动积极性不高
学生互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无法参与到互动中来。二是害怕“丢脸”。根据前面所讲,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致使在教师布置的案例或互动题材面前,无从下手,只能静静地坐听别人讲或者等待老师给出答案。而害怕“丢脸”的心理是中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但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安静,别的同学讨论的时候也很安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发表意见的时候也表现得非常谨慎,活跃度很低。成绩好的同学如此,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就更加不敢发表意见,唯恐讲错,成为笑柄。教师所设计的互动活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否则,教师一人搭台,一人唱戏,不能实现互动的目标。由此可见,学生互动积极性不高是互动式教学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
(三)教师工作强度大
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看似讲得少了,而实际工作量却要成倍地增加。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一对一”的关系,即“老师对学生”,而互动式教学中师生问是“一对多”的关系,即“老师对充满个性的多个学生”,课堂中,教师必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教师在课后要花更多的时间设计互动环节、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教师工作强度大,是影响互动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隐患。
(四)教学节奏难于控制
教学节奏难于控制可能是互动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同一个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各不相同,必然会出现沟通和交流上的障碍。导致对某些问题出现冷场的现象,而对某些问题争论不休,且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打乱教师所设计的原教学节奏。在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当中,由于课程内容所涉知识面较广,业务处理手段多样化,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课堂互动控制难度更大,而且,对于某类业务信函,教学内容既要安排信件的讲解,又要安排相关知识的回顾介绍,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内容多、时间紧,如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控制好教学节奏,将会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