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陈涉世家原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陈涉世家原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一、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时,应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译文中有依据,力求真实、准确,不夸大缩小。只有难以直译的句子才可意译。

二、“信”“达”“雅”,规则当前

文言文翻译,要力求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能凭主观意识,妄加推测,随意改变原文作者的意图即用词等特点;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文从字顺,意脉畅通,合乎语法规范和语法习惯,没有语病,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所谓“雅”,就是说译文要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做到前两点就足够了。

三、“留”“补”“删”“调”“译”“选”“并”“意”,样样精通

1.“留”

就是指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人名,翻译时就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感”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必须将省略内容补出,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顺畅,意思清晰,成为有机的整体。

3.“删”

删去不译的字词和那些表语气、停顿和促足音节的词语。例如:夫战,勇气也。(《曹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4.“调”

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使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5.“译”

文言文翻译时要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在翻译时必须译出。(《扁鹊见蔡桓公》)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通“披”,“坚”和“锐”属于词类活用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必须翻译出“铠甲”和“武器”。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例如:“顾也有卖场”中“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八条:①回头看;②看;③探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只是;⑧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②项恰当。

7.“并”

即重复的内容要恰当合并,使之简洁扼要。如文中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表现类似的内容,需要做适当的合并,否则,按原文直译就显得啰嗦冗长。

8.“意”

第2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一、留

就是保留原文,无须翻译。诸如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君”(《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如果多译,就产生了累赘的成分,使句子复杂化,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二、换

就是替换。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译为: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村落间)鸡狗鸣叫的声音处处可以听到。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所以译为“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三、对

即直译。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依照文句的内在含义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采取对应的句式可直译为:“天空里,弥漫的烟雾整个消散了,皎洁的明月在千里湖面普照着;湖水中,浮光把跃动的微波染成了金色,月影像无瑕的白玉沉浸在水中”。这样,词语对仗工整,译文就比较和谐。

四、删

就是去除不用翻译的文言词语等,主要指部分文言虚词。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而”,连词,连接“笑”和“止”,“笑”表示“止”的情态,连词“而”起着修饰作用,不译。这句话译为“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五、补

就是加以补充。

第一种情况: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译为“(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第二种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补充省略的、缺漏的词语。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这几句话省略了部分主语、宾语,翻译时应加以补充,译为“(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

又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对同学们来说就不易理解。有的同学译为“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这里的助动词“要”是添补的,且使“天命”观念不显露了,人为的主动性却突出了,似有不切原义之感。此句如果译为“大楚复兴,陈胜称王”,那么这样译的优点是,一没有改变句子结构,二是形容词、名词作谓语用时动词的规律性也显示出来了。

六、调

就是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第3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关键词翻译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文言文翻译对考生而言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它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虽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想要将它准确的表达出来,拿全分,还真是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这里结合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将其归纳如下。

一、把握翻译标准和翻译的原则。

1、翻译三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2、翻译原则(十六字方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1)直译:即“字字落实”,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国分析语言的传统经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们要紧紧抓住语境规律,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判断、学会把单个的词语放在整个句子中来理解它的意义。

二、灵活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对、留、换、调、增、删、推”七字决。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

1、对译法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双音节词来翻译。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惧怕”、“埋伏”。

2、保留法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3、替换法

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体现如下: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3)感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实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4、调整法

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

(1)《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凭什么打这一仗”。

(2)“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5、增补法

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

(1)《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应对应把这些量词“个”、“张”、“把”、“把”、“块”补出来才清楚连贯。

6、删削法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也都可删去不译。

7、推断法

文言语句中负载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实词极为重要。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旬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义。

1、字形判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根据。

如“樯橹飞灰烟灭”,“橹”是木质的“船具”,“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

2、结构对应法

第4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而这三个要求中又以“信”为首要。为了能达到“信”,译者多采用直译,直译固然能不同程度保证文章的“信”,但好多情况下也会造成望文生义、表述不严谨的现象,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脱离题旨或令人费解。下面仅举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及教参中的几处字词或句子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苏教版八年级《陋室铭》一文中有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本注释中对“馨”一词的解释是“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粗粗看来这句解释不错,可是细细研读发现还是有问题的,“德馨”一词的解释才应该是“品德高尚”啊,因为“德”是指品德,那么单独解释“馨”应该是一个形容词,解释为“(品德)高尚”才比较准确。

类似的词语注释不够准确的还有不少,比如苏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话“忿恚尉,令辱之”,对“恚”一词的解释书下注释和教参中习题的答案就不一样。书下注释解释是“恼怒”,而教参习题答案解释为“使……恼怒”,其实,后者的解释更准确,因为这里是一种使动用法。所谓的使动用法,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例如:“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这里的“怀”便是“使……归顺”。又如:“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这里的“惊”、 “泣”分别是“使……震惊”、“使……悲泣”之意。

不仅字词翻译存在不严谨现象,部分句子翻译亦存在问题。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马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文中注解对“等”一词是这样翻译的:“等同,一样。”教参的翻译是:“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这样翻译很是让学生费解,普通马和千里马在哪一方面一样呢?这样望文生义的解释把人讲得一头雾水,结果学生听到这句翻译一个个愁眉苦脸,满脸的疑问,后来有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又争得面红耳赤,课本及教参对此句的理解只字不提,结果教师也不敢轻易地下结论,生怕说错了担不起责任。

这句话必须纵观全文,补全成分。我觉得对于这句话的翻译要联系到“食不饱”这句话,普通马是吃得饱的,千里马是吃不饱的,吃饱的普通马有了足够的力气,能够显示作为马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水平,而千里马因为吃不饱的缘故,所以无论是力气还是速度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甚至于它的表现可能连普通的马都不如。所以这句话应翻译成:“想要让它表现得像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这样既切合文义,又让人易于理解。

再如,苏教版九年级《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书中没有翻译,而教参翻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我觉得这句话就有望文生义而不顾题旨之嫌。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是由于不满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想极力表现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的社会生活。他所表现的世外环境并没太多地超出现实,但他也还是想尽力地表现得比现实更加美好。比如他所描写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怡然自乐”这种情形和环境在当时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的,这是作者极力想表现世外与世内不同的美好景象的结果。同样讲到衣着,当然作者也是要表现它与世内不同的,如果真如教参所讲的“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的话,那这肯定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其次,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之一,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说桃花源人的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话,那桃花源就不该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了,我们也就不能用“美好”这个形容词形容桃花源了。再者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秦末到东晋末前后相差近六百年,可以说社会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不同世界的衣着文化也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以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好像是世外的人”比较切合事实和题旨。

第5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一、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兴趣

若想达到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兴趣的目标,首先需要找准课外阅读的切入点,也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推荐给学生最恰当的阅读内容。推荐课外读物需要找准一个时机,为了达到最佳的推荐效果,教师可以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在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没有完全惬意的情况下,给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补充读物。如此,可以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教学过程的有益补充,达到课堂内阅读与课堂外阅读的相互促进,取得理想的阅读时空分配效果。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学习《陈涉世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及基本脉络以后,可以再给学生介绍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寻找文章原文及译文,增加对《史记》的了解。

增进兴趣的第二种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与环境。教师给出指导性的阅读篇目虽然重要,但是必要的氛围与环境创建同样不能小视。课外氛围与环境的创建与课内不同,教师不可能亲自指导,那么事前的方法给予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明确告知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有主动阅读的动力;或者是安排课外阅读之后的成果展示环节,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而无论是篇目推荐还是氛围与环境创建,教师都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张扬,不必整齐划一,而要针对性指导,以便让不同学生接触不同的侧重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课外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阅读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以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正如古语所说的:读一箧书不如听一席话。当学生从教师那里取得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之后,那么阅读就会变得有规律可循,也就不会在海量的阅读资料面前无所适从了。教师所做的指导可以有下述内容:一是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标记,对课外阅读文本里面的佳词美句圈点勾画,以便加深印象与方便后期查阅;二是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摘抄,将课外阅读文本里面感兴趣的词句摘录出来,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三是指导学生阅读后写感想,这样能够增强学生鉴赏水平,日后再学习类似的文章时,教学过程将会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四是指导学生阅读后归纳提纲,可以帮助学生在宏观角度把握阅读文本,是促进学生阅读长篇文章能力的基本手段。

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兴趣置于课外阅读之前。语文学科内在的文化魅力十分明显,怎样使学生能够积极领会其文化魅力,并且在这种魅力的关照下持续地进行阅读,这是语文教师始终要追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兴趣阅读的过程中,有多种途径可供尝试,同龄学生的交流讨论是一种好办法,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内的读书研讨会,使学生在交流时产生阅读共鸣,从而取长补短。

三、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若想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辅助课外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依然处在相对有限的程度,而古典长篇名著内容都是非常复杂与深刻的,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难度相当大。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将语文活动的触角向课外阅读延伸,找机会与学生一同鉴赏分析名著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价值与社会意义。

提高阅读效果的另一种方法是读写相佐,课外阅读的过程是内向,是外物为己所悟;写作的过程是外向,是自我向外释放。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读书感受交流,形式上可以自由一些,不必规定侧重点与字数,这样学生能够更随意地思考、更自由地发挥,达到个体思想的独立释放。

第6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两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总结概括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7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有限,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识记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很多,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每个单元文言文实际教学时间只有两课时,而且文言与现代语言差别较大,学生认知理解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厌学情绪较重。加之文言文课文所占比例小,一般采取分散教学的方法。文言文教学零星分散,时隐时现,分量不大,但又学习间隔长,平常又不使用,所以容易遗忘。

2.语言环境缺乏,资料收集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不足

当今语言逐渐口语化,网络语言极大地冲击了人们惯常的语言模式。简单、方便的交流模式是青少年表达的需要,也形成一种青少年热衷的独特时尚。而“晦涩”的古文言所记述的社会生活、制度和风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消失,很多学生不理解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不知道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当然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更不必说下苦功钻研文言文了。文言文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广,中国朝代变迁及政治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官职、科举制度、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无所不包,由于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除教参补充资料外,其他往往不易查找。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大了学习难度。

3.教师认识不足,教法单一,学生厌学

关于文言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基本完成了文言文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在这样的认识下,教学方法也是紧紧围绕着考试的需要,一般采用串讲翻译法的讲解方式,碰上什么讲什么,尤以直译为主,对照原文逐句翻译。串讲翻译法有其优越性和易操作性,但也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违背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使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应对考试,学生终日“苦读硬记”,无法理解文言文文字的简洁、优美和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感情,厌学情绪日重。

二、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字精炼而优美,行文简练而历久不变,这是文言文的最大特色和优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纽带,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2.改变教学模式,采用灵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无定法,能活则灵。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够灵活应用,相互协调,则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创新,在教学“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

3.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课文诵读,培养感知美的能力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①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②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其中的思想。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体味文章包含的情感,体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优雅。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4.梳理知识,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和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通过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第8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关键词】古代社会 左 右 尊 卑 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59-02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沈兼士学术论集》202页,中华书局,1986年)这句话揭示了汉字内涵的丰富性。远在六千年前,我国的文字便已经滥觞。在汉字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文化现象及观念的影响;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文化现象和观念的转变,一大批汉字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而,根据汉字的结构和内涵,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

“文化”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化”是指和武力相辅相成的教化,而当今关于文化的定义不一而足。其实,“文化”有多重性,它是一种习得行为的社会性传递,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是一种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是群体性创造和个体性创造的统一。文化的多重性渊源于汉字本身,作为表意文字,既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更是浓缩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习俗、生活方式等。

汉字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它们大都是成对出现,比如东与西、南与北等。同样,“左”与“右”一般也是成对出现,要么是以“左……,右……”这样的体式出现。如《周礼》第31卷《旅贲氏》:“旅贲氏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要么以“左右……”这样的体式出现,如《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春,晋秦师过周门,左右免胄而下。”甲骨文的“左”写作“ ”,“右”写作“ ”,都是象形字,分别像是从侧面看上去人的左手和右手,这是在造字之初“左”与“右”的本义。左手和右手分别位于身体的两侧,因而表示左手的“左”和表示右手的“右”,又分别引为表示方向的“左”和“右”之义。作为方位词的“左”和“右”,不仅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蕴含有所不同,在特定时期内,它预示着地位的不平等,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或尊或卑的意识。如古代的君王是坐北面南,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气势,而俯首称臣则是面北的。

左、右位置的不同,在特定的适应范围内,大致有尊左卑右和尊右卑左两种情形。

一、尊左卑右

1.车之左右

我国古代乘车是以左边的位子为尊的。古代的车分民车和兵车两种。民车,古制是一车三人,御者居中,骖乘在右,尊者在左。《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虚左”,就是空着左边的位子,以让侯生上坐,这是对侯生的尊敬。我国古代的战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指挥车,一种是进攻车。战车一般是三人。在指挥车上,主帅居中,以便于指挥作战,御者居左,卫士居右。在进攻车上,御者居中,左边是持弓者,右边是持矛者,都是保护战车的。

2.军队之左右

古人在军队的编制上,也以左、右冠之。《左传・桓公八年》:“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楚国当时是以左为尊的,左军的势力比右军的势力大,因而季梁建议进攻力量薄弱的右军。

3.阴阳之左右

中国的古素哲学思想中有两个对立面――阴与阳,他们贯通于万物之中,如乾为阳,坤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同样,左右方位也分阳阴。《礼记・杂记》:“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中国本土文化中,男女亦分阳阴,因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左、右分别与男、女结合在一起,凡男女有别,皆左为男,右为女。《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凡女拜尚右手。”郑玄注云:“左,阳也。右,阴也。”甚至在行走的时候,男子靠左行,女子靠右行。《荀子・号令》:“男子行左,女子行右。”

4.住房之左右

以住房朝向南方来看,房屋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阳崇拜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几乎所有有神话记载的民族必然都是太阳崇拜的民族,有许多迹象表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着明显的太阳崇拜。古人每天清晨都要举行迎接日出的祭礼,殷墟卜辞中已经有对祭日的记录,如“出日”、“入日”、“宾日”等,都是这类祭礼的记录。郭沫若《殷契粹编》17:“出入日,岁三牛。”从供奉的牲畜来看,祭日仪式相当隆重。因而,以东为左是符合古人思想观念意识的。清代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

5.官职之左右

就官职或封号来说,尊左卑右的观念也有所体现。《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又《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左贤王,简称左贤,是匈奴贵族的高级封号。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匈奴在当时是以左为尊的。

还有,古代的宫殿、府第、牌坊等建筑门前,有的立着两大石人像(如孔庙门前),一文一武,文在左,武在右。可见,在当时崇高文治的时期也是以左为尊的。

6.物品放置之左右

在我国古代存在着这样一种风俗,古人在进献禽、鱼之类的物品时,一般将其头放在左边,以示尊敬。《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鱼,左头奉之。”“左头”是头在左,又称“左首”。《礼记・曲礼上》:“执禽者左首。”郑玄注云:“左首,尊。”孔颖达疏:“禽,鸟也。左,阳也。首,亦阳也。左首,谓横捧之也。”

7.宫室之左右

在方位系统里,古人很讲究宫室内的位置。在同一所房子里,以面向南来说,左手边的为东,是上位,是尊贵的象征;右手边的为西,是下位,是卑下的标志。不同位置的不同房屋,也有尊卑之分。如东宫和西宫,东宫为尊,西宫为卑。《诗经・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毛传云:“东宫,齐太子也。”孔颖达疏云:“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依照汉制,太后居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称太后为东宫。《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齐桓公将立管仲,令群臣曰:‘寡人立管仲为仲父,善都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善者,赞同者。这也体现出尊左的观念。

8.宗庙、陵墓之左右

与宫室的左尊右卑相对应的是,古代庙、墓的位置的安排也来自这一意识。依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宗庙的次序是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的右方,称为“穆”,即父在左,子在右,左尊而右卑。

古人以左为尊,符合古人当时的思想观念。我国现存的古典文献中有大量以左为尊的例子。如《礼记・曲礼》孔颖达疏:“车上贵左。”《礼记・祭义》郑玄注云:“周尚左也。”从现在礼仪风俗中也可以窥见以左为尊的发展轨迹。在一些地方,单就待客来说,主人总是把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位子上,以示尊敬。

二、尊右卑左

1.衣襟之左右

在衣着上有“左衽”和“右衽”之分。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是衣襟向左的,称之为“左衽”。《尚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夷”是当时对少数民族的一种不尊的称呼,“左衽”亦带有卑下之意。古代中原汉族的服装是衣襟向右的,因以“右衽”谓华夏风俗习惯。《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哪唬骠骑抗旌,昆邪右衽。”颜师古注云:“右衽,从中国化也。”中国,即中原。在当时看来,中原是正,是尊;周边民族是邪,是卑。

2.住地之左右

古人居住的地方,分为左右,以别尊卑。如秦代的“闾左”,指的是里门左侧的平民。在当时,平民居住在左边,富豪居住在右边。《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司马贞《索隐》云:“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居住位置不同,意味着权势和身份、地位的不同,右贵而左贱。故以“右”为上,为高,为贵。《管子・七发》:“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因而,“右姓”指豪族大姓,“右戚”指皇帝的贵戚,“右族”指豪门大族。因为尊右,故“右”又引出“强”、“崇尚”、“尊敬”之意。《后汉书・陈宠传》:“西州豪右并重,吏多奸贪。”《淮南子・汜论》:“兼爱上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高诱注云:“右,犹尊也。”《宋史・选举志》三《学校试》:“国家恢儒右文,京师郡县皆有学。”右文,崇尚文治。《史记・平津侯传》:“守成尚文,遭遇右武。”右武,崇尚武力。尊右意味着卑左。《仪礼・乡射礼》:“当左物,北面辑。”郑玄注云:“左物,下物也。”《史记•孝文本纪》:“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裴《集解》引韦昭云:“右犹高,左犹下也。”因为卑左,“左”又有“降格”、“贬谪”之意。《汉书・周昌传》:“吾极知其左迁。”颜师古注云:“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谪为左迁。”降格、贬职之后,就被“疏远”、“见外”了。《国语・晋语一》:“今君分土而官之,是左之也。”韦昭注云:“左,犹外也。”《史记・魏世家》:“张仪相,必右秦而左魏。”左,疏远也。可,亲近也。此外,“左”又引申为“偏邪”、“不正”。《后汉书・杜周传》:“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颜师古注:“左道,不正之道也。”今天仍然有“旁门左道”之说。

3.官制之左右

右尊左卑在官制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汉书・白起王翦列传》:“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史记・樗里子传》:“爵樗里子为右更。”“左更”、“右更”均是秦汉时的爵位名。司马贞《索隐》:“右更,秦之第十四爵名也。”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级,第一级最低,第二十级最高,左更是第十二级,右更是第十四级,可见,右是尊于左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汉书・诸侯王表》:“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称降职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也。”就是说,汉代以右为左官。正是因为尊右卑左,古代把升职称“右移”、“右迁”,在降职时冠以“左”字,如“左迁”、“左黜”。

4.出身之左右

尊右卑左贯穿于古代的王(皇)位世袭上。《左传・桓公六年》:“十一月,左公子,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左公子、右公子,谓左、右媵之子,因明其母为号。公羊称诸侯娶有二,故分为左、右,并且说是右媵贵于左媵。《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汉何休注云:“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贰!

5.符契之左右

古代的符契分为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相合为信,左片叫左符,右片叫右符。出土的秦金文录《新V虎符》:“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V,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右符在王手里,说明当时是右尊于左的。

在有的情况下,左右并无尊卑之分。如“左史”和“右史”,它们都是古代的史官名,只是分管的方面不同而已。《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第9篇:陈涉世家原文范文

关键词:背诵 藏班语文教学 方法 能力 积累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人认为抓语文背诵就是在搞“死读书”,就不符合教改精神,现在就应该提倡能力培养、重视思维训练,不抓或少抓语文背诵,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失误。纵观中国的教育历史,特别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私塾教育,背诵就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手段。藏族学生到内地学习以后,汉语文成为学习其他科的基石,甚至可以说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学科。那么,如何学好汉语文呢?我认为对于汉语词汇较为匮乏,特别是母语不是汉语的藏族学生来说,背诵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稳扎稳打的第一步:

一、背诵是藏班学生学好汉语文的良方

藏班学生由于母语是藏语,汉语的词汇就明显不足,而背诵,正好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通过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语文课本上的文章,特别是名家名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通过背诵,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说话和作文的能力。熟读、背诵的东西多了,脑海中贮存了丰 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流向笔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背诵对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着独特而奇妙的作用。文章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夫,匠心独运的构思,作品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意境,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出来的,必须再三诵读,反复琢磨体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彻悟。特别是意境这个东西,常常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老师的分析固然代替不了,学生自己读一两遍即罢,也会无收获,但却能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所感受,于是乎徜徉乎其中,心悟其意,心融其境,产生妙不可言之感。朱熹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不是没有道理的。学生的背诵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况古诗文背诵,还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

藏族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极弱,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而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词妙语、佳段名篇,这样熟读背诵的东西多了,对于说话、写作大有裨益。而今后的学习,因为积累的知识多了,也更易做到融会贯通,产生新的联系,轻松学习。

二、背诵是提高藏族学生识记能力的重要方法

藏班学生学得辛苦,忘得飞快,如果能增强他们的识记能力,将能大力提高他们的语文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而背诵其实就是识记能力的体现,因此一个人背诵功夫的好坏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鲁迅先生就是因为读得多,记得牢,才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小说史。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实践证明,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所以,针对藏族学生在识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难背易忘,我们更应该加强藏族学生的识记能力,充分发挥背诵的作用,落实背诵这个教学环节。这样,不单可以通过背诵提高其识记能力,又对其语文学习有利,甚至可以为其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背诵虽然有诸多的好处,甚至是藏族学生学好语文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刚开始落实背诵要求时,仍然有些学生不乐意、甚至不能自主地完成背诵任务。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这样一个故事比喻教育: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想看一看,神灵让他捡的是什么,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所以要求学生背诵的时候,特别在藏族学生刚开始涉及古诗文背诵时,有时强制性的背诵,也不失为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

当然,如果能结合有效的方法,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我们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背诵呢?针对藏班学生难背易忘的特点,我侧重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基本知识

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当然效果最好,最持久的是长时记忆。要想达到长时记忆,还要弄清遗忘的速度规律――先快后慢。因此,告诉学生背完之后,要隔一段时间重复。最初重复的时间间距要短。随着记忆的加深,慢慢拉长重复时间。背课文慢的同学重复的次数可稍微放多一些。如早上背完,中午、晚上要各重复二次,到第二天,早晚重复各一次,第三天可一次,然后由一星期一次到一月一次。这样课文在你的脑子里就根深蒂固了。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

1、用上与诗文内容相配合的录音或幻灯片进行情境教学,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给诗配画,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朱自清的《春》再现了五幅画面,有“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背诵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画面内容,这样背的时候词句就会从“画面”上流出来。同时,学生还可以随着录音一起背,这样既达到了背诵的目的,又可强化学生的语速、语感。

2、通过理解文章的句式特点背诵。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第三和第四两自然段句式基本相同。两段的前一部分都是写景,用的都是四字句,后一部分都是写心情,用的都是“登斯楼也,则有……”的句式。利用它们在句式上的特点,读懂文章的意思,背诵起来就方便多了。

3、在教学过程中,文章较难的可以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背诵。特别是古代的诗文,首先要扫除文字障碍,明确朗读的停顿,再由教师讲解一下,疏通大意,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特别要善于运用古文翻译的“一一对译法”,如《陈涉世家》中“上使外将兵”,先读一遍,“将”要读“jiàng”;接着理解“上”指“秦始皇”,“使”解释为“派”,“外”指“边疆”,“将”解释为“带领”;再运用“增、删、颠、改”的口诀连词成句翻译为“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后再回到原文理解背诵“上使外将兵”,如此做法不仅易于学生记诵,还可以做到一举四得:既可以背诵原文,又掌握了读音,重点字词解释和翻译,这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课文较简单的可以先让学生背诵,让他们自己浸润在文章中感悟和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愤不诽”,在产生疑问后,再作讲解,效果往往很好。我国古代旧私塾先生就是先让学生背熟原文,然后再讲的。其实,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也不是通过老师的一次、两次讲解就能完成的,往往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回顾和品味。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藏族学生的特点,在布置背诵任务时,尽量采用“化整为零”的战术,特别是较难的文章,汉班学生通常能一天背诵完毕,而藏班学生则要分成三天甚至四天,并通过开展每日一诵,每日以默写或听写的方法检测背诵的效果,让学生产生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增加背诵的趣味性,充分开展活动,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背诵。例如:每一节语文课前,按学号安排一名学生给大家背一首诗(要求不能重复);经常性举办小组连句背诵竞赛;甚至可以集中搞一次比赛,如古典诗歌背诵比赛――《小小赛诗会》等。

四、加强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