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亚里士多德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 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3.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4.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5.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
6.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
7.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8. 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9.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0. 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1.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12.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13. 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14.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善。
15.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6.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7. 记忆为智慧之母。
18.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19.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是善。
20.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21.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22. 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23.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24. 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25. 情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26.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27.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8.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9.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30.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31. 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32.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33.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4.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35.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36.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7.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38.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39.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40.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41.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42.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43.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44.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45.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46.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47.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 ,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48. 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1、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2、人不是仅仅为了爱而生存的;难道男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控制某一个女子,而女子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左右某一个男子吗?从来不是!——赫尔岑
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8、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
9、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1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11、信誉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李嘉诚
1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13、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4、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1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 重点知识:(1)智者学派出现的原因及其主张。(2)苏格拉底的思想。
3 难点知识:对哲学观点的理解,如“人是万物的尺度”。
[导学提纲]
1 智者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识记)
2 填写下方表格。(识记、理解)
3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异同?(理解)
[知识梳理]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的主张)
1 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______________发展到顶峰。
(2)人们参与______________,人在______________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______________”本身。
2 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
(3)主要观点:①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②反对______________,强调______________。③一切______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______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④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道德______________。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主张)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 柏拉图。
(1)著作:《______________》。
(2)主张:根据______________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①这种想法有很多错误。②鼓励人们独立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______________,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是最高级的。
[课堂练习]
1 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基本条件是( )
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度发达
B.普罗泰格拉等人的推动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D.人的地位的提高
2 “Man is the meeasure of all things”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泰格拉
D.苏格拉底
3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出的思想本质是( )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
4 苏格拉底的主张有( )
①美德来自于知识②最高的知识来自内心的道德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④教育可以使人向善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进步的表现是( )
A.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注意观察世界
C.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D.注重神的意志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1)材料一的主张在哲学上有何创见?在理论上又有何不足?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什么哲学观点?苏格拉底的学说对普罗泰格拉的主张有怎样的批判和继承呢?
(3)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释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1.“表现”与中国传统美学
在很多人看来,在中国传统审美一艺术领域,从艺术创作,到审美欣赏,到美学原理,似乎都为中国美学表现论提供大量而且有力的材料佐证,进一步说,中国的艺术精神,哲学精神乃至于整个民族精神似乎都显示出“表现”的旨趣。但是,这样的认识也值得考虑。持中国美学表现论者只注意到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一艺术的“表现”特征和功能的论述。如“诗言志”、“书散怀抱”、“画写胸中逸气”……而忽视了,或视而不见其中关于审美一艺术的“再现”特征和功能的论述。实际上,恰恰正是在关于“再现”的论述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美学精神的真义。如唐人张璨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真义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艺术创作中的意象统一,二是艺术作品中的情景合一。这两个方面强调的共同中心即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可以说,中国美学史是围绕着意象关系这一基本线索展开的。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开端,老子美学就已对“道”、“气”、“象”作了论述。《易传》则指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而立象尽意的基本方式就是“观物取象”。在以后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观物取象”这一命题,由于它是以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道论”为基础,并且含有充分实现这一精神的巨大潜力,因此始终被作为中国美学艺术创作论的基本命题而加以阐发和引中。如魏晋美学的主要命题,“得意忘象”、“传神写照”、“气韵生动”,又如唐五代美学的主要命题,“同自然之妙有”,“搜妙创真”,“度物象而取其真”……这些命题,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构架,它们无一不是“观物取象”命题的扩展和深化,无一不是寻求意象的统一,也无一不是主张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本体论是意象论。它认为艺术品之本体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结构即情景合一。对情景关系的探讨实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另一重大主题。这一探讨之臻于成熟乃是中国美学成熟的真正标志。可见,认为中国美学是表现论,这是违背了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的。
2.“再现”与西方传统美学
克罗齐以前,西方传统美学在逾二千年的历史之中,一直主张艺术模仿论。西方美学的两大鼻祖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艺术模仿论的创立者和倡导者。柏拉图明确指出,艺术是对外观影像的模仿;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的需要出自人类的天性。以后西方美学的历史就是沿着柏拉图一亚里士多德模仿论的路线走的。不言而喻,艺术模仿论表明甚至强调了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再现。那么,能否因此用“再现”来概括西方传统美学的特征呢?我们认为不能。正如宗白华先生指出的:“他们(希腊人—引者)的宇宙观是一方面把握自然的现实,另一方面重视宇宙形象里的数理和谐性。”西方艺术模仿论一开始就包含着模写自然和润饰自然两个方面。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艺术模仿必须超越外观的模写进入事物内部的特性和规律的表现。他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比例、秩序和明确”,艺术应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创作。从这一观念出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必然是创造”的论点。也许,亚氏的名言: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是对模仿即再现论的最简明有力的否定。其实,黑格尔早就对再现的(单纯的)模仿进行了犀利的批驳:“靠单纯的模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那就像一只小虫爬着去追大象……所以尽管自然现实的外在形态也是艺术的一个基本因素,我们却仍不能把逼肖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模仿当作艺术的目的。”黑格尔明确指出艺术的目的是对理念(普遍精神)的表现。精神性的深刻表现或艺术形象满涵意蕴,就是黑格尔对艺术品的最高期待。在西方美学史上,首先使用“理想”一词的是法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他指出希腊艺术中存在着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分的理想。”但是,明确地把“理想”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并且提出完整的艺术理想论,却是黑格尔首开先河。通过黑格尔,“理想”概念揭示了审美一艺术中表现与再现的本质联系,一针见血地披露了艺术模仿的真谛。黑格尔使我们认识到,艺术模仿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再创造。里尔克指出“模仿就是创造,创造就是模仿。”这个论点深刻地揭示了在审美一艺术中模仿和创造的同一性。那么,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模仿”而不用“创造”来规定艺术呢?这是因为西方传统美学正处于人类精神史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情神面对着一个客体化的世界,并且受命维护这个客体化的世界;个体精神则企望通过理性的提升而进入人类精神群体的普遍必然性的崇高境界。因此,个体精神的任何创造物都将饭依这个客体化的世界,而个体精神也以这种饭依为鹊的。用“模仿”来规定艺术创造,正与这种阪依意识相符合。通过对西方传统美学的考察可知,所谓西方美学再现说并不能概括西方美学的特征。
创建世界性美学的学术愿景需要全世界美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达至。未来的美学发展格局呈现的应该是世界各文化的美学体系多元共存图景,而共存图景中的交集重合部分则是最为精粹灿烂的理论之花。这种愿景,此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构建大同的美学,是每个美学者不断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3分)
D tún yòu jiē tà gān zàng
( )部 ( )龟 ( )开 糟( ) ( )
二、 形近字组词。(5分)
幸( ) 健( ) 惑( ) 捎( ) 赛( )
辛( ) 键( ) 感( ) 梢( ) 塞( )
三、 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兵( )神速 半( )而废 知难而( )
不速之( ) ( )精会神 ( )态万千
连绵不( ) 疲惫不( ) ( )吞虎咽
四、 选词填空。(8分)
1、危险 危急 安静 寂静
(1)、就在这( )的时刻,爸爸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抢救落水儿童。
(2)、经过医生们的奋力抢救,孩子终于脱离了( )。
(3)、上课铃一响,教室里顿时( )了下来。
(4)、森林的夜晚一片( )。
2 、即使......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黄河中的泥沙越来越多,( )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
(2)、( )我们没有见过大海,( )不知道大海有多辽阔。
(3)、( )我们的劳动任务很重,( )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
(4)、今天的天气( )再寒冷,妈妈( )要去上班。
五、按要求写句子。(3分)
1、树上有一只小鸟在唱歌。(扩句)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改为“被”字句)
3、糖葫芦被父亲做好了。(改为“把”字句)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精诚所加, 。
2、 ,长河落日圆。
3、朝霞 ,晚霞 。
4、 桂花落,夜静 。
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名言、对联、谚语、警句吧,请把你最欢的两句写在下面横线上(课内外都可以,但不可重复试卷中出现过的)。
七、默写本学期课内你喜欢的古诗,别忘了写上作者的姓名。(5分)
八、本学期你们开展了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通过这次活动,你了解了
观察了 (3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读文段回答问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自查卷2011-08-04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_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_事实是无情的_会让他丢尽了脸_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在“ “处填上标点符号。(2分)
2、当伽利略准备公开试验的消息传出后,人们有哪些反应?(2分)
3、”固执“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2分)
4、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2分)
5、当伽利略做完试验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会怎样说,会怎样做呢?你能写一写吗?(3分)
6、根据片断内容,请你提一个问题并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7、你认为伽利略的哪些行为值得你学习?(2分)
(二)、阅读短文《借腿》后,回答问题。(15分)
借 腿
大灰狼捕了一天猎,累得够呛。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
碰到了狐狸艾克。
“该死的,”大灰狼蛮横地说,“我走不动了,你背我回家!”
“哎呀,狼大哥,我也累了一天......”
“少废话!你背不背?”
“好,好,我背是背不起,借两条腿给你使吧。”
大灰狼想,多两条腿总好些,“行!”
于是艾克前腿搭在大灰狼背上,后腿假模假式地帮他赶路。
走着走着,大灰狼感到比往常还要吃力。
“喂,我说伙计,你没使劲吧?”
“哪有的事?我吃奶的劲都使上了!”
大灰狼好不容易挨到家,一进窝就累得趴下了。艾克假惺惺地也趴下来:“哎哟,可把腿都累断了,这下该你送我回家了。”
1、“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半路上碰到了狐狸艾克。”本句中“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与“疲惫”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是“ “。
2、根据意思写词语。(3分)
(1)、装模作样。( )
(2)、(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
(3)、虚情假意的样子。( )
3、狐狸借给了大灰狼两条腿,为什么大灰狼走得比往常更加吃力了呢?(2分)
4、读了短文,你觉得大灰狼和狐狸各有什么特点?
5、把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摘抄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7、如果有人向你提出了无理的要求,你会怎样去做呢?(2分)
提要:本文拟就对诗学的实践性作一的考究。本文认为,“实践”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就是人通过做除欲去执的工夫让实践主体(如良知)在生命中动转甚至完全作主,其动转或完全作主后,人的生命呈现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而这种境界不可用逻辑性的语言定义,只可用诗性的语言“托”出,这便是“诗言志”,故“诗言志”中的“志”便应解为作者的人格修养境界,这样,诗便与作者的实践有了关联。同时,读者亦只有加强自家的人格修养,方可体悟到作者在诗中呈现的人格修养境界,这便是中国诗学诠释中的“以意逆志”,如是,诗便与读者的实践有了关联。又因为这种人格修养境界并不是机窍沉浊的“密窟”,而是吉祥止止的“虚室”,故这种境界由是诗呈现出来,其风格必定是平淡简远的,这是中国诗歌的最高风格,而这种风格不能从审美趣味中“求”得,只能从人格修养中“修”来,这是中国诗学的实践性的究竟了义。
关键词:实践 境界 诗言志 平淡简远
一、从西方一个古老的论争说起
美国文艺家马克·爱德蒙森认为,在西方批评史上一直有一个古老的论争——文学(在本文中,暂定“文学”与“艺术”为同义词)与哲学的对抗,并且,他在梳理这一对抗史时发现,其对抗的最终结果是“哲学对艺术权利的剥夺”。(1)在爱氏看来,哲学对艺术权利的剥夺是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荷马上帝般的地位挑战开始的,他们认为,诗人只是模仿的模仿,不可能拥有真知识,因此,“诗人必然说谎,因为他生活在幻觉中,与现实隔了三层”。(2)不仅如此,诗歌还诉诸狂热的激情而扰乱公民的心灵平衡,但激情是永远应该受到控制的。“所以,我们要拒绝他(诗人)进入一个修明的国家里来,因为他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戏剧诗人在个体的灵魂中种下恶因:他逢迎人心的无理性的部分,它是不能判别的,它以为同一事物时而大,时而小”。(3)就这样,爱氏认为,自柏拉图以后,“有效的文学批评都试图捍卫诗歌,以抵挡柏拉图这番暴雨般的凌辱。”(4)第一个出来辩护的便是亚里士多德。亚氏在《诗学》中虽然同意柏氏的诗歌具有刺激狂热情感的观点,但他不同意乃师的艺术只能给我们提供模仿的模仿观点。亚氏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诗是一种比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5)这样,在亚氏看来,戏剧(诗)不但未使我们远离真理,反而更能给我们提供一般的知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亚里士多德这种出色的辩护非但使文学艺术受益而且更使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在爱氏看来,亚里士多德以情节、人物、言词、思想、场面等形式范畴来分析作品,这种“概括性术语妨碍我们发现一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和最有价值的东西。固定的批评范畴即使指出了诗性活动,也仍然容易贬低情节的价值,而在想象中把读者置于时间之外。形式术语常常使人们远离作品中的情感力量或对情感产生某种免疫力,这样,尽管你可能运用形式语汇分析作品,但不可能给作品提供阅读和解释你的机会。”(6)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是一种代价惨重的辩护的话,那么,康德则是一种对艺术的善意的压制,因为康德对艺术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要求,使得艺术走出了人类信念与欲望的领域,进入了一个稳固的平静世界。这样——在爱氏看来——康德的美的世界就“不能跟日常生活有丝毫干系。艺术可以教给我们有关认识与理性的形式,但它跟生活之间必须保持它应当保持的距离。”(7)黑格尔则以带倾向性的颂扬而使哲学来取代艺术,因为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艺术是精神表现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为下阶段——哲学——铺平道路,“但是,一旦我们能够对美学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产生自觉的意识,那么,艺术就像马克思的革命后的国家一样,渐渐消失了。”(8)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的,爱氏最后说,粗野的驱逐,代价惨重的辩护、善意的压制、带倾向性的颂扬,这就是柏拉图以来哲学介入这一古老论争的种种方式,因此,“哲学并非起源于苏格拉底的好奇,或源于维持根斯坦所相信的一种迷路的感觉,哲学起源于一种试图约束难以驾御的能量;即文学能量的努力”(9)。因为在哲学看来,这种文学的能量使得人类只是“敏感而愚蠢地应付着这个世界,有时灾难重重,有时庄严壮丽,人类对这个世界只是一知半解而已,而这个世界并非必然与伦理生命融洽无间”。(10)然柏拉图们认为,若对人类理性的体系加以正确理解,本可以产生一个使人的生活和肉体生命具有意义的模式的。
通过以上爱氏的疏解,我们可知,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以哲学批评文学总是煽起激情和人性中非理性的成份而不能使人类过上一种至善的生活而使哲学最终胜利。而追求至善的生活是人类最高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学问都应以此为依归,文学当然也不例外。应该说,柏拉图及其后裔对文学的这种要求和理想并不过份,但认为荷马及其后裔的作品没有向人们宣扬一种道德的生活却未必符合事实。“荷马教化了希腊”,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古希腊有教养的标志是能背诵荷马并能恰当地引用之。因此,许多人受到过荷马的且是道德意义上的,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吕库古发现史诗中包含的政治与纪律的教诲比它提供的欢乐与放纵的刺激毫不逊色,同样值得严肃认真地重视。”(11)实际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是环绕古代伦理生活的大原则被侵犯和破坏而展开的,史诗具体地写出这些原则在何种事件中被侵犯和破坏,带来何种惨痛后果,最后是怎样解决的,使人们在惊叹中深切明白生活流程中的规矩方圆。但是由于生命自身的尊严没有被意识到,或者说人的价值主体没有被打开,因此,史诗对道德生活的宣扬——就如哈维罗克所批评的那样——是一系列道德公式“加糖衣”(即感性外表)的形式,这在柏拉图及其后裔看来,即使文学试图做着哲学所做的事,也做得笨手笨脚。这或许是柏拉图攻击荷马的主要原因,尔后的柏拉图主义者——虽然承认艺术一定程度的合法性——或许是有感于这种笨手笨脚,则干脆把艺术同生活隔开,艺术不但与道德无关,也没有真理。
1、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2、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3、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4、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5、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6、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
7、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密
8、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9、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10、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11、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12、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13、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14、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培根
15、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16、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17、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18、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托·杰弗逊
19、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20、在自然法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21、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22、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23、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24、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25、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尔斯泰
26、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严复
27、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28、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29、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30、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托·杰弗逊
3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32、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33、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34、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35、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模仿说”和“再现说”人类有史以来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的主要学说之一。该学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最早阐述这一美学概念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艺术的真实性。
对现实的模仿使艺术实践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从金字塔到希腊神殿和罗马建筑,这些作品里都留着明显的模仿人体比例的痕迹,而这些模仿使得建筑艺术充满了美感。黄金分割的比例,不断的在这些传世之作中出现,虽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到十七八世纪,一直被欧洲许多艺术家和美学家所遵循。
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他认为,艺术家不该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应当“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这种模仿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模仿,而属于创新的范畴了。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所丢失的精华,艺术之所以能传世,就是在于这种对现实世界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模仿,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语言描述、超越了现实,直达内心,产生共鸣。
艺术设计是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艺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鲜明的特点,而当代是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工业文明对于艺术的影响,体现在艺术与设计的结合,也就是当代所称的艺术设计。
随着工业大革命促进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开始自我膨胀。以至于很难低下头来向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以及一切自然现象去学习,也就越来越与艺术背道而驰了,工业生产以人为本,却忽略了人以外的环境。只有仔细的思考艺术的本质,“对生活的模仿”的深刻意义,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如何可持续的、有序的、节制的改造客观世界。
艺术设计模仿的对象――大自然
艺术设计,在功能上侧重于设计;就形式上更侧重于艺术;艺术设计的模仿不是模仿其他设计作品,而是模仿大自然。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艺术不是模仿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模仿其本质和规律。鲁班模仿草的锯齿,发明锯子来切割木材;法国工程师从植物根系的结构,发明了混凝土,给建材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当代工业设计大师,卢吉・科拉尼,被称为“21 世纪的达・芬奇”、“离上帝智慧最近的设计大师”。科拉尼提出的流线型概念奠定了他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声望,作品中呈现出的强烈的仿生造型和以自然为导向的设计观念成就了他当代设计大师的地位。科拉尼有一句名言:“90% 的自然,10% 的科拉尼,这就是我的创作。”通过不遗余力地对自然界生物奥秘的研究,探索它们应用于设计中的各种可能与方法,是科拉尼设计的核心理念。在科拉尼心中,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因为经过物竞择天的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生物一定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乎寻常的完善性。
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名言,创作就是回归自然;直线是人为的,曲线才是上帝的。在他的建筑作品中,非常彻底的贯彻了他的设计理念。
模仿自然的方法
建立仿生对应数据库,积累各种功能与现实事物的对应关系。有了这个对应关系,设计师和艺术家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模仿的对象,而不是靠巧合。
数据库的表单结构如下:
1.模仿对象功能表单
模仿对象 提炼元素 已知功能 未知功能 应用
鲨鱼外形 流线型 速度快 交通工具
鲨鱼皮肤 鳞片 提高速度 游泳衣
大雁队形 人字队形 减少阻力 飞行
猫脚掌 柔软 动力缓冲 鞋
植物叶脉 支撑 中式木窗
植物根系 稳固 水土流失 混凝土
速度 坚固
2.模仿对象特点表单
模仿对象 外形特点 材质特点 典型特点 次要特点
鲨鱼 流线型 鳞片式皮肤 速度快 凶猛
大雁 灰褐色羽毛 羽毛 长途飞行 便于隐藏
猫 猫爪 瞳孔变化 未知 动作灵活 黑夜猎食
仙人掌 尖刺叶子 未知 节水 未知
3.对应关系表单
设计所需功能1 设计所需功能2 模仿对象 特点1 特点2
模仿自然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而且牵涉很广,在此作为数据库的核心功能,进行保留,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结语
模仿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自然中模仿,再经过艺术加工和设计创造,先模仿后创新。建议,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增加仿生学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仿生对应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作用就类似于本草纲目对各种中药材所归纳总结,并成为所有中医师的工具书。因此,建立仿生对应数据库,可有效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数据库的积累将成为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
作为老师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学生数量多。每个学生都是模仿数据库的参与者,只需要指导老师根据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分到一个很专很细的研究课题,比如室内装饰研究上,对于纹饰的研究主题,我们会设置一个班级课题,请每位同学研究5-10种植物的叶脉。其中允许有2种植物和其他同学重叠。如此积累,每年每个班级就可以在一个课题上积累300-500个模仿数据,对于建立这么一个艺术设计的模仿数据库来说,十年以后将会是一个装饰行业和艺术设计的知识库,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对于"搞哲学"的人来讲,特别是深受西方古典哲学影响的人来讲,“存在”似乎天然就应是最关键的一个哲学术语。其理由是:它执行着最普遍的(一切东西都是"存在者",都含有着存在)、最高级的(高出存在者,无可理喻)的理智功能;没有"存在",就一切都"不存在",也就是一片黑暗,毫无意义;等等。于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存在的种类和性质"、"存在可不可以被认识"、"如何认识存在"就成了哲学的最重要的问题。然而,我相信,对于那些与利马窦(M. Ricci,1552-1610)交往的明末清初的士大夫而言,对于清末初读洋玄学、洋理学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讲,"being"或"存在"的问题必是个怪诞的问题,追究它似乎是在做一种叠床架屋的费力游戏。讲"花红柳绿",语意已足,却偏要说个"花是红的;柳是绿的"。历史上讲"天道"、"仁义"、"阴阳"、"自性"、"有无"、"理气"不就是精微之学吗?何必非要围着"存在"作文章?
从今人的角度看,这种反应并不是"思想落后"或"缺少概念思维能力"的表现,而是一种天-真(天然含有某种真理)的反应。"存在"以及它所依凭的语言现象确实是属于某个历史阶段和某种特殊语境的,绝没有涵盖全部人类的纯思维的普遍性。它是一种"行话",而那些还没有受它摆布的人们有理由、并且应该对它感到奇怪。由这种惊奇开始,可以出现进一步的不同反应,其中的一种就是去弄清"存在"的原义。即便做为一个西方人,海德格尔也还没有失去这种惊奇感。他对于"存在"或"本体"的原本含义的追究导致了一种揭示"存在"语境的"诠释学"(Hermeneutik),或本体(存在)论意义上的诠释学。反过来说也是对的,即这种追究导致了诠释学意义上的本体(存在)论。
一般说来,"诠释学"指教人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话语、特别是文字话语(文本)的技艺。它在历史上特别指神学中对《圣经》的解释方法,在近现代则扩充到对文学文本及其他文本(比如法律文本)的解释。主要由于海德格尔的工作,诠释学获得“哲学”的或纯思想的含义,与"现象学"和"存在问题"贯通了起来,并且赋予"解释"(hermeneuein, Auslegung, Interpretation)和"文本"以更深广的意义。
然而,这样一种内在的关联,即存在与诠释(hermeneus)的内在关联初看上去是费解的,特别对于那些已习惯于"存在"的观念意义或实体(ousia, substance)意义的人,很难将这种终极的(对于传统形而上学而言就意味着超时空的)实在与"诠释",即一种传递和解释语言信息的活动和技艺联系起来。"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已经够困难的了,而"存在与语言诠释"之间更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里恰恰蕴藏着理解海德格尔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解其后的欧陆哲学发展的枢机;扩而言之,它与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中西哲学对话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将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存在(本体)与诠释(语言的理解和解释)内在相关?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为什么原本的存在就是原发的诠释,而原发的诠释也就是原本的存在?
一、古希腊时代"存在"问题的语言背景
到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希腊哲学的面貌为之一变。尽管我并不认为毕之前的伊奥尼亚的(Ionian)哲学思想能被所谓"质料因"解释,也不能由那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一语概括,但毕达哥拉斯以"数"为本原的看法较之其前人而言确实是独特的,极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后来的发展。除了其它影响之外,这种学说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新的可能,即形式符号的含义及其关系,其实也就是一种特殊的"约定"(nomos)语言和技艺,居然可以表达或"说出"(logos)似乎更确定和精巧的"对立"与"和谐",以及由它们体现出的"本原"。
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对于神人同形同性论(anthropomorphism)的批判与其说是出自伦理理性的立场,不如说是出自对于"神"这个词的的确定含义("定义")以及与之有关的一整套普遍化语言的要求。他已开始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辩"。如果我们仔细地读他关于"神不是发生出来的"等论证,,就会清楚地感到他是力求利用语言本身的含义("同类"、"不同类"、"产生")来进行某种"演算",尽管不再用数字的语言了。克塞诺芬尼的学生巴门尼德(Parmenides)也同样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当然也认识到用那时的数学语言来直接解释人生与世界是牵强的。他要寻找的是一种有自然语言根基的,但又能进行必然的"数学"推算的"思想语言"。他发现以"存在"(eimi,"是")为中心的一套语言比以"神"为中心的语言更能满足这个要求,因为用"eimi"及其各种变式(estin;eon,meieonta;einai;等)能做出更适合探索终极真理的"语言游戏"。让我们看他的一段名言: 转贴于
来吧,我告诉你(你要谛听我的话),只有哪些途径是可以设想的。第一条是:存在[者]是存在的,它不可能不存在(that IT Is, and it is not possible for IT NOT TOBE)。这是确信的路径,因为它通向真理。另一条则是:存在是不存在的,非存在必然存在(thatIT IS NOT, and that IT is bound NOT TOBE)。这一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既不能认识非存在(这确乎是办不到的),也不能把它说出来。[1]
很明显,这里有某种"自明"的东西,而且主要不是观念上的自明,而是语义上的自明。说:"存在是存在的,它不可能不存在"靠语言本身就"是确信的路径",因为"存在"的含义本身就说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从单义的观念上看,这种话是无意义的同语反复,但在当时的希腊语境和思想发展的脉络中,这话却表达出了很独特、深刻的"真理"。"eimi"及其诸变式既有"存在"的含义,又是系动词"是";因此说"存在是;存在不能不是"就确实说出了个意思,即"存在"与"是"这个语言现象是内在相通的。在中文里,说"善善"、"恶恶"、"亲亲"[2]和“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是有意义的,甚至是有深意的;而在古希腊文里,说"存在存在"也是一样。更何况,在巴门尼德之前的赫拉克利特也确实讲过:"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we are and we are not )"[4] 一类反衬的话。
"存在"或"本体"问题就是这样进入西方哲学的;它与当时的说话方式内在相关,依其"语势"而发言,就象"道自道"的话与先秦中文内在相关一样。那时的中文却不允许出现"国自国"、"家自家"之类的说法。"存在"这个词将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与克塞诺芬尼对"神"的要求的要义凝聚到了一点,在巴门尼德看来也是最纯粹的一点,即所说的必是其所应是(从数学错误和[克塞诺芬尼所批评的]荷马对神的描写看,"所说的不是其所应是"的现象确是大量存在的);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讲就是:那"让说话带到眼前者本身也就是在场者的在场",[5] 这也就是海德格尔理解巴门尼德"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著名命题的基本方式。对于他,这句话意味着:由逻各斯(legein)引导的直观着的思想与存在(在场者的在场)是相互共属的。[6] 而"逻各斯"在《存在与时间》的导论第7节中被明确地说成"将那在言谈中’这言谈’所涉及者(wovon in der Rede ’die Rede’ ist)开显出来"。说得更准确些就是,"这[真的(echt)]言谈’让人看’(apho...),即让人从这言谈所涉及者本身来看。......那被言谈者应该来自那被此言谈所涉及者。"[7]
可见,在海德格尔的"提要钩玄"的解释中,"存在"绝不只是观念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与"言谈"这种活生生的在场现象息息相通的。只有在活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表达、理解和解释中,人才能体验"假"的可能,知道"被言谈者"可以不来自"那被此言谈所涉及者";也才能体会到"存在不能不存在"的说法确实排除了某种可能,而以一种原发的"相互共属"来引导着求真理的人。
这种关于存在与逻各斯(思想着的语言,言谈着的思想)的看法经过了芝诺(Zeno)的悖论和智者们的雄辩术及论辩术的进一步激发,极大地影响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定义"的寻求。芝诺反对"运动"和"多"的归谬法使人看到,依凭语言的论辩能独立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语言的内在逻各斯能与常识对抗到什么程度。因此,对于智者们(Sophists)而言,一切智慧和力量的关键在于"能进入论辩的言说之中";言语的技艺就是思想和存在的技艺。"人"是万物中最奇异者,而奇异中的奇异就是这种存在者能让语言带到任何地方,不管它是诗意的仙境还是论辩的战场。"每件事物都可以有相互反对的说法"正表明"说法"的自由和放浪,而说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也就要马上说道:"[随逻各斯而行的人]既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与巴门尼德正相反的"说法"的可领会性同样是靠希腊语言的逻各斯维持着的。倾向于巴门尼德的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却看出证明"非存在的某种存在(’是’)性"的极端重要,不然就无法"说"明错误和虚假的可能,也就无法"定义"在他眼中是弄虚造假的智者们。而在《泰阿泰德篇》中,他为说明可真可假的"判断(或意见)"为何不同于"知识"费尽了心机,而类似的问题("如何从逻辑上说明假命题的可能")在二十世纪初激发维特根斯坦写出了《逻辑哲学论》。 转贴于
亚里士多德对于"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出于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8] 的研究比巴门尼德的探索更明显地依据希腊语言的内涵。当然,他的形而上学主要依据的只是系词现象或判断句的结构,而不是雄辩中的、反诘中的、作为"助产术"而使用的活泼语言。一种存在者或存在状态是不是终极存在或实体(ousia,此词也是eimi的变体,在这里意指"正是其是"),就要看它是不是只能作判断句的主词(所言者),而不能作谓词(去言者)。个体符合这个语言学要求,因而被当作第一实体。等等。能不能形成或如何参与形成判断句成了存在的规定性。
总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古希腊人对于"存在"或"是"的理解就活在语言的逻各斯之中,尽管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对于"定义"和"理念"(相)的追求在大大消减这语境的力量。至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尽管它的系词"脐带"还未断掉,但"个体"与"形式"、"质料"等说法已经使得忽视语言逻各斯的倾向,或让这逻各斯干瘪为"逻辑"的倾向成为可能。后来西方存在论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条缺少语言本身的诠释力度的道路进行的。语境的在场性(存在)隐去了,只剩下出自这语境的已现成化了的在场者(存在者)。这种状况直到本世纪才得以真正改变。
海德格尔一直将亚里士多德之前(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思想看作是具有现象学和诠释学维度的。他写道:"所有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包括亚里士多德,都非概念地(begrifflos)思想。"[9] 在他看来,这种非概念的现象学的洞见就表现在对于活生生的"在场状态"(parousia,Anwesenheit)的敏感上。据海德格尔自己回忆,在1922至1923年间,他有过一次极重要的"精神上的闪光",即领会到了或"看"出了"ousia"对于古希腊人意味着"不断地在场",而不是后人讲的"实体"。[10] 这种在场状态是一种开启(揭开蔽障,aletheia),并持续地保存在现场。比如,海德格尔认为表“存在”(eon)的另一个词是"physis"(一般译作"自然",在中文中可译为"原在"),它的含义是:出自自身的开放(比如一朵玫瑰花的开放),自身打开着的展现,以及那在此展开中显现自身并保持在那里、经受住它的状态。"[11]
人通过"技艺"(techne)而引发出这样一种悬浮在当场的意义构成状态,而最重要的人类技艺就是语言。所以,语言的逻各斯,一种原发的"收拢",引导着希腊人对存在的领会。
总之,按照海德格尔,"存在"不是任何现成的存在者或实体,不管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实体。存在总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发生“生成”、"开启")和维持着的状态。它与有时态、语态的系词现象相关,但绝不限于判断的形成,而是与更原本意义上的(生存化了的)时间、空间和语言不可分。
二、人的实际生活经验
探讨存在论(本体论)在海德格尔那里如何变成了诠释学,或诠释学如何具有了存在论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切入方式。比如他对胡塞尔所讲"范畴直观"和系词"是"的讨论,他分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际智慧"(phronesis,明智)的文字,他关于巴门尼德的"存在"与赫拉克利特的"生成"为何从根本上是一致的讨论,他对康德"先验想象力的"阐发,《存在与时间》所提及“诠释学的形势”、"理解"、"解释",尤其是"Dasein"基础存在论的诠释学本性,等等,都是可取的进路。然而,最原本的进路应该涉及海德格尔思想的形成期,即一次大战前后的数年,特别是1919至1922年于弗莱堡大学的讲课。正是在这段时期,海德格尔"发现了他自己,第一次成为了海德格尔"。[12]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讲课稿、尤其是1920至1921年冬季学期的讲课稿《宗教现象学引论》中,存在论与诠释学的交融以一种方法论上最清晰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这"方法"既意味着思想的方法,又意味着表达或言语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思想摸索,[13]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德格尔终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道路,尽管它在未来的延伸是曲折迂回的。上节末尾讲到,海德格尔将古希腊人所提出的"存在"或"本体"理解为一种根本性的发生(生成和开启)和维持着的状态。在他思想形成时,这种状态被明确地看作是人的实际生存状态,或"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这种看法在他1922年10月写成的五十页手稿,即计划中的一本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书的开始部分中依然存在。到了《存在与时间》,"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被"缘在"(Dasein)所代替,但两者的基本思路是一脉贯通的。缘在的本性---牵挂(Sorge)着的时间性---就是领会存在原义的原初视域。然而,在那本大作中,时机化时间的诠释学和现象学的特性尽管被极天才地展示了出来,而且该书中亦有几节讨论了言谈、理解和解释,但毕竟未与语言诠释学直接衔接。三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海德格尔才在发表的著作中明确地将“语言”视为"存在之屋"[当然这个具体说法的出现还要到四十年代],尽管那时他几乎不再使用"诠释学"这个词了。但如他所言:"来源(Herkunft)始终是以未来[Zukunft,去(zu)着的来(kunft)]的方式来着";[14] 诠释学-现象学的起源或起点(Anfang)对于他始终是涌流着的源头。
因此,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存在"或"本体"必须通过人的实际生存状态才能得到非概念化的原发理解。在二十年代初,他就以"实际的生活经验"(die faktische Lebenserfahrung)来表示这种实际状态。他写道:"哲学[对于那时的海德格尔,’哲学’主要意味着’现象学’的’存在论’]的自身理解的问题总是被过于轻易地看待了。如果人们彻底地领会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哲学发源于实际的生活经验。并且,这源出于实际生活经验的哲学还要涌流回这经验之中。[所以]这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是基础性的(fundamental)。"[15]
然而,应如何理解这"实际的生活经验"呢?它肯定不只是在一般的"实际阅历"的意义上讲的。从海德格尔对于它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个词指一种最原发的、主客还未分离的人生状态。“实际的”(faktisch)或"实际性"这样的词在德国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和新康德主义者们那里也出现过,被用来形容最无理性的、"野蛮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就是取其"最原发的"、"在一切概念分别之前的"的含义,但并不认为它就是反理性的,因为那时连理性和反理性的对立也还没有出现。而且这"实际"也决不意味着"被现实地和因果地决定着的自然状态",因它不能被任何认知理论的前提(主客区别,因果律)说明。它是一种原本的"历史[即活生生经历]状态。"[16]
"生活"(Leben)及与之相关的"(活生生)体验"(Er-leben)向我们显示出早期海德格尔所受到的狄尔泰和胡塞尔的影响。对于这两者,生活和体验都是发生着的、原本自明的意义源泉。只是狄尔泰讲的生活具有一个明显的历史维度,而胡寒尔说的体验则更多地表现为纯意向或纯意识的。海德格尔则居于两者的交点上,采纳并深化其原发的体验性而摒其相对性和意识的主-客体性,因此他特别要强调这是"实际的"生活。在这个问题和下面马上要讲到的"形式显示"的问题上,海德格尔受过他的师兄拉斯克(E. Lask, 1875-1915)的重大影响。[17]
海德格尔这样来描述实际的生活经验的特性:首先,这实际生活的经验方式是“无区别”或"不计较"(Indifferenz)的。也就是说,这种体验中还没有任何使得"……主义"的标牌得以挂上的区别,当然也还没有任何对象域的区别。但这无区别绝不是平板一块,要那样的话就不是"生活"和"活的体验"了。这无区别意味着一种根本的发生可能性(类似于胡塞尔讲的起着根本的构成作用的"匿名的"边缘域,但使其进一步彻底化和存在论化了),因而根本就不可设想会有什么东西不能与之相通。“这实际生活经验似乎为生活的一切事件提供可能,差别和重音变换也完全处于这[生活经验的]内容自身之中。”[18]
很明显,这里讲的"差别"(Unterschiede)不是主客体的区别,也不是对象域的区别,而只是实际生活经验内容自身中的"重音变换"(Akzentwechsel)。所以,这实际生活经验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自足"(Selbstgenuegsamkeit),它同时意味着主动和被动、经验着与在经验之中被体验和维持着的。[19]
由此也就可知它的第三个特点,即它总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状态"(Bedeutsamkeit),即拥有一个在差别中无区别,在无区别的自足中有"重音变换"式的差别的"世界"(Welt),表现为"周遭世界(Umwelt)、共同世界(Mitwelt)和自身世界(Selbstwelt)"。[20]
所以,这种原本的意义世界,既不是认识论的和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也不是实在论和唯心论可说明的,而是一种实际的和诠释学意义上的"形势"。"在这样一个决定着经验内容本身的意味深长的状态的方式中,我经验着所有我的实际生活形势(faktischen Lebenssituation)"。[21]
在后来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直接称此形势为"诠释学的形势"(hermeneutische Situation)。[22]
可以看出,海德格尔在二十年代初讲的"实际生活经验"近于他后来解释古希腊存在观时讲的"在场"(Anwesen),是一种"出于自身的开放,自身打开着的展现,以及那在此展开中显现自身并保持在那里、经受住它的状态"。这经验还没有区别经验者与被经验的对象,而是作为混然一气(无区别、自足)的意义发生的形势和世界而在场着。这一思想在他于一次大战中(1915年)完成的教职论文(Habilitation)中已初露端倪;在那里,"存在形态"(modus essendi)被解释为"一切可被体验者,一切在绝对意义上与意识相对立者,’粗壮有力的’现实;它势不可挡地将自己强加于意识,而绝不被甩开"。[23]
更重要的是,这种粗壮原始的存在形态或实际状态并非是硬心的物质实体,而是具有它本身的主动展现方式的特殊理性形式,被称之为"存在的主动形态"(modus essendi activus)。于是我们读到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预示他后来思想发展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