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综合管理标准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管理标准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合管理标准化

第1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键词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05-02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推手,已经连续分批实施了18个年头。经过18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原则和“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合作组织搭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工作方针。截至2013年,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已接近3 800个,省级示范区超过4 000个,有基础的地方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了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创建活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已经覆盖了全国逾2 000个县区,有效推动了粮食、油料、水果、蔬菜、棉麻、畜禽、水产、食用菌、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大宗农产品和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农产品品牌。为进一步增强区域性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自第6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开始,先后在有条件的省区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试点。第8批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明确提出要围绕“以区域性或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为目的,以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申报重点主要是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以延伸产业链及拓展覆盖面为主”的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正从单产业链逐步演变为全产业链协调全面发展的态势,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对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笔者就如何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谈以下几点体会。

1 树立起综合标准化理念

1.1 综合标准化的概念及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综合标准化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化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1]。标准化理论形成并成熟于工业、尤其是军事领域的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分工协作。在农业生产领域实施标准化,实质上就是将工业领域中成熟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主体主要还是分散的农户,1个农户就是1个完整的生产主体单元。每个农户在生产计划、生产实施和农产品的经营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农户可支配的生产用地也分散于所在地的不同区域。经营管理者的自主性和生产用地的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实施。可喜的是,近年各地陆续通过实施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分散的生产用地交给土地银行,集中起来反包倒租给农业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规划使用。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但从形式上已经将独立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分散使用的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统一管理。这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2 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必须首先牢固树立“综合”意识,在“综合”上下功夫

一是努力实现地域上的“综合”。农业标准化的对象是活的生命体,其成长过程除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外,还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应从区域上尽可能整体纳入标准化的管理范围,综合规划、统一管理,以实现全区域的整体管理效果[1]。二是在产品种类上实现“综合”。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其成长的生产环境(气温、水源、土质等)。在同一区域往往随着季节的不同,要组织生产不同种类的作物,作物与作物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同一区域内的种植和养殖,甚至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实施综合标准化,要将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尽可能的全部列入标准化管理的范围进行综合管理。三是在全产业链上实现“综合”。农业生产涉及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品种的培育和选择,种(养)植(殖)过程的控制,产品的采收(屠宰)、仓贮运输、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又有很强的关联性。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影响产业链上的标准化管理的效果。因此,实施综合标准化,应把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范围,统一协调规范[1]。

2 确定明确的综合标准化对象和目标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要按照“选好一批项目、致富一方百姓”的原则,紧紧围绕当地主导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选择当地有区域性特色的农产品作为标准化对象,以打造和保护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为目标[1]。通过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不断引入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模式,形成并全面实施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标准综合体,扶持一批带动性强、经营管理好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打造并保护好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从而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极大限度地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做大做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

3 搭建综合标准体系

农业综合标准化作为农业标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就是综合考虑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并综合实施一系列相关标准,以发挥标准化的整体效能。因此,综合标准化的结果应该是形成成套的标准化体系和针对每个产品的一系列标准综合体,而不是单一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标准。要搭建好农业化标准体系的架构,就要应用系统原理,对标准化对象作出综合性分析判断。

3.1 确定好实施综合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以综合标准化为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为起点,倒推生产全过程或全产业链,综合分析生产全过程或全产业链中影响最终目标的各个关键环节,按照其内在联系确定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其关联性。

3.2 编制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规划

结合标准化对象的各个关键控制点及其关联性,确定需要标准化的各个要素,搭建形成农业综合标准体系的架构。

3.3 建立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定”的原则搜集整理需要纳入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并系统分析各标准在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中的层次关系,确定需要制定或修订的标准,最终形成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标准体系和每个产品的标准综合体。因实施标准化的目的不同,对同一标准化对象可制定出不同的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因此,制定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时,要紧紧围绕标准化目标,注重标准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关联性,以确保实施的综合效果。

4 提供综合性公共服务

4.1 设立一个领导机构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实施,涉及到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关系到实施区域内的不同利益体。因此,必须将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一个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和利益体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协调领导机构[2]。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综合标准化的实施对象、目标、任务和实施区域等,细化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统一协调解决实施综合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4.2 培养一支技术队伍

现代农业的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农业,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对于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组织来说,更是一项对传统农业管理方式的变更和提升工程。需要有大批不同层次的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综合标准化专业技术队伍,全程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承担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任务的政府可安排专门奖金,通过对区域内具有农业生产技能和标准化知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织培训和考核,选聘一批人员作为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专家组成员,为政府实施综合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安排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技推广人员分区包片,深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培训一批有一线生产技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选择确定一批有代表性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先期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3]。在区域内形成“专家指导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人员指导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指导带动周边农户的标准化管理技能传递模式,让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民看有示范、学有老师、做有指导。

4.3 形成一个联动机制

农业综合标准化涉及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1-2]。在政府管理部门层面上,涉及到农业、畜牧、林业、科技、商务、环保、工商、质监、供销等各个部门。因此,在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当地市(县)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总体目标,结合本部门职能,将系统相关的项目和经费尽可能的与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相结合,形成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的部门工作联动机制[3]。做好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农产品检测检验和市场准出、农业生产记录、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三品一标”的申请、新型农业科技转化、农业综合标准体系的制订、特色农产品品牌注册等配套工作。通过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形成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综合保障力。

4.4 创新一套工作模式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的建设,既要立足于标准化本身,又要超越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在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农业生产不仅受生物自身成长特性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结果与目标的偏差,加之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认识和素质上的差异,管理控制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综合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将检测检验、质量认证、产品溯源等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起综合配套的工作模式,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一是实施区域特色农产品认证。该认证是指区别于“三品一标”的第三方、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品牌使用资质的认证。目的是通过对生产主体资质、生产环境、人员要求、标准体系的实施、产品检验的落实情况等各个环节的审查确认,符合综合标准化要求,能够持续保证产品品质的,方可赋予当地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或标志的使用资格[3-4]。二是建立地方特色农产品溯源体系。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建设过程中,要对示范区域内的所有种植地块或饲养圈舍统一编号,明确管理主体和生产单元的边界范围,确定产品年批次的界定原则。树立“做依所写的(即标准),记依所做的(标准落实情况)”管理意识,注重农业投入品的采购、生产过程的使用、产品检测、销售等档案的记录,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建立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溯源模式,一方面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白消费的溯源途径,另一方面可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快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主体,承担有限的主体责任[4]。既能有效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能很好地维护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三是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

搭建以政府所属检测机构为核心,各乡镇公共检测站为补充,各农业企业、合作社自有检测室为主体的农产品检测体系。一方面可促进企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尤其是农药并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可有效履行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责任。

5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全民农业综合标准化意识。增强全民对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目的、意义的知晓度,营造全民参加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的舆论氛围。二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提升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标准化知识水平,增强农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制修订能力。三是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加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标准的理解,统一对一线生产指导的规范性。四是将农业技术标准的实体内容制作成明白卡、明白纸、宣传画、墙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材料,方便群众学习理解。五是组织阶段性标准化生产观摩和实践操作培训,普及标准化生产管理技能。六是组织参加各类参观、展览,展示宣传农业综合标准化成果,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标准化农产品的认可度[4]。

6 参考文献

[1] 中国标准出版社.GB/T12366-2009 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9.

[2] 李春田.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 第九章 农业综合标准化大有可为[J].中国标准导报,2011(9):4-8.

第2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 企业竞争力 提升策略

企业的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企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等,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标准化概述

企业标准化包括企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所谓的企业标准化指的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企业生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一系列的维护标准,并进行贯彻实施的一种组织活动。搞好企业的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标准化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和生产工作平稳、健康、有序的进行。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以及企业的管理等。企业标准化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实施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并且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企业的标准化信息进行,并且针对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化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等。

二、标准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企业标准化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生产,从产品的原材料抓起,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准投入市场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且对产品的规格、型号等都制定统一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来生产。而且通过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帮助企业检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并及时找出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的促使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企业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员工的行为,以促进员工生产和管理积极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首先标准化能够帮助员工克服懒惰心理,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促使员工生产技能的提升。其次,标准化体系建立能够促进员工和管理者积极学习新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且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标准化概念的灌输,增强员工标准化意识,从而使得员工自觉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来进行操作。第三、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还能促进员工积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促使管理者自觉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三)标准化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标准化体系同企业管理水平相互依存,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作指导,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又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推动作用。企业生产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维护企业日常生产、组织、经营等活动的重要手段。标准化要求企业需要管理水平作指导,而且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能源有效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关系到企业每个员工的利益,讲究员工的参与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如何实现企业标准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标准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这对企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委派专门的人才去进行制定和管理,而且对员工个人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并且强化人才的标准化管理意识。还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人才的培养,让员工在熟悉各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表现和特长进行定岗,既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又能使得标准化的意识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改革环节当中去。

(二)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全员标准化意识

现代化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管理者经营理念的指导,而且员工作为标准化流程的主要执行者,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求管理者转变经营理念的同时,也要树立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做到真正把标准化的概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当中去。只有企业所有员工都自觉树立标准化的意识,才能切实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赏罚分明

合理的奖励机制以及有效的考核监督能够促使员工发挥生产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自觉遵守标准化的生产规范。适当的奖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生产热情,并且促使他们自觉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竞争,必须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转变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拓宽思路,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使得企业标准化体系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企业平稳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 实施标准化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企业之窗,2013(08).

第3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健词:农业标准化 重要性 必要性

1、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宝鸡市实施畜牧强市战略计划,抓住麟游县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基地县项目的良好机遇,按照“引进一个新品种、开发一个新产业、构造一个好机制、培育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基地、创造一个好效益”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全国最大的布尔羊基地县为目标,狠抓种群建设,全面实施杂交改良,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广大舍饲养羊,突出基地建设,构造产业群,延伸产业链,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推进布尔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全面实施布尔羊产业开发,使布尔羊标准化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全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使布尔羊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基本概况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面积为 51.9 万亩,分布于梁、塬、山、河谷,由坡旱地、川地、塬地、旱平地、梯(台)田构成。有林地130万亩,宜草坡70多万亩。麟游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大、分布广,每年并可产各种农作物秸秆1亿多千克,饲料粮347万千克,优质青干草1.5亿千克,理论载蓄量达到49万只羊单位。同时麟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每年投入资金1千多万扶贫款用于扶贫开发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因此,群众购买基础母羊的资金有保障,县委县政府从新西南等国引进了400多只纯种公羊,具备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而且麟游县是“全国布尔羊之乡”,全县布尔羊饲奍量40多万只。多年来,广大群众习惯于传统、粗放式的饲养管理,布尔羊产业从1998年开始在县上实施,但由于群众思想保守、观念滞后,积极性不高,成效一直不大,甚至出现了“种粮不养羊,养羊不改良”的局面,好多饲养户地处偏僻农村,科学养羊的知识匮乏,甚至没有听说过“标准和农业标准化”这两个概念,对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建设更是不知所措。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必须使广大农户认识、理解、接受啥叫标准及标准化和布尔羊标准化,使其在思想观念上逐步由经验和传统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转变。

3、明确思路、完善标准化体系,确保示范区建设需要

3.1收集资料、测试论证,起草标准综合体

为了适应布尔羊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饲养,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产业品质,根据生物有机体的统一性、系统工程和布尔羊的特点,实施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标准体系。

3.2为了起草标准,利用各相关的职能,组织质监局、畜产局、县乡兽医站是兽医技术人员多方收集资料:整理总结近几年在布尔羊饲养管理砝码的技术资料和经验;查阅国内外在布尔羊布尔羊饲养管理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与县上聘请的畜牧专家联系,汲取他们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技术成果;深入陕西省布尔羊良种繁育中心,索取他们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纯种繁育和饲养管理所积累的技术资料;深入全县60多个养殖场和150多户养羊农户进行实际数据测试。将以上手机的资料,经过互相引证、反复讨论,认真分析后,有县局标准化管理人员起草了从示范基地建设、纯种繁育、饲草饲料、饲草管理、疾病预防、产业开发等七个方面的布尔羊标准综合体初稿;

3.3反复征求多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标准综合体

完成标准综合体初稿后,将其送交畜产局、陕西省布尔羊繁育中心、县乡畜牧兽医站、养羊大户进行讨论,反复修改,征求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初审;同时召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会审和函审,经过全面的试验、测试、验证和17次的反复修改,使13项标准达到了科学、先进和实用性,最终被陕西省质监局实施了《布尔羊标准综合体》,该综合体由26项标准组成,其中新制定了13项陕西省地方标准,引用陕西省已实施的地方标准11项,采用国家标准2项。

4、抓点带面,逐步推广标准综合体的实施

4.1为了是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工作在全示范区顺利开展,采用抓点带面的方式,通过抓点总结经验,然后再示范区推广。首先针对布尔羊产业发展现状和饲养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状况,确定陕西省布尔羊繁育中心,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养羊协会,养羊大户进行第一批示范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这些场站,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他们按照《布尔羊标准综合体》要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饲养管理。通过这些场站和养羊大户开展标准化饲养管理的成果,是周围群众亲眼目睹了标准化示范和不示范的明显区别。增强了群众参与标准化示范该做的自觉性,为全面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其次,在全示范区内,全面开展标准化示范工作。一方面要求原开展示范试点的示范户与周围个养羊户签订示范带动目标责任书,并逐年扩大带动范围,又老示范户带动心示范户,再由新示范户带动增加养羊户,实现层层带动。另一方面加强标准综合体的宣贯力度,在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布尔羊标准综合体》宣贯工作。县布尔羊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力度小组与各乡、镇签订宣贯标准责任书,各乡镇与重点村签订宣贯标准责任书,各村与养羊户签订宣贯标准,村与户层层签订宣贯责任书,各畜牧小区负责人与各饲养户签订宣贯标准责任书。

4.2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把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作为示范项目实施的切入点,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标准化管理人员把《布尔羊标准综合体》编制成群众容易理解的小册子,利用布尔羊节、物资交流会等群众集中的机会,发放标准化资料。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以镇、农技校为阵地,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讲课,两年来累计发放各类标准资料5000多份,逐乡镇举办各种层次的标准化宣贯培训班30多次,受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组织100多人次技术人员深入140多个养羊户给饲养管理人员面对面的讲解标准和这样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使示范户采标率达到100%,养羊户采标率85%以上,从而使广大养羊户基本掌握了标准化的科学饲养、疾病防治、鉴定、接羔育幼等技术,同时,也是养羊户全面、系统的熟悉了标准是什么,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饲养管理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5、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4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一、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特点

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不同于一般的工矿企业标准化,这是由于公路施工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搞好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就必须把握公路施工项目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各项标准。公路施工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复杂性。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公路工程,按照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项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即便是使用功能、结构类型相同的项目,建造在不同地区,也因建设条件不同,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地基处理等方面也就有所不同。

2、公路施工项目的一次性。一次性是公路施工项目的最主要特点,也可称为单件性。其含义是没有与此完全相同的另一项任务,不同点表现在任务本身与最终成果上。

3、公路施工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公路施工项目的目标有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是指公路项目的功能性要求,约束性目标是指限制条件。

4、公路施工项目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对象的整体性。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整体管理对象,在按其需要配置生产要素时,必须以总体效益的提高为标准,做到总体优化。

5、施工队伍的分散性、流动性。公路产品是固定的,而操作人员是流动的,这与工业产品的生产正好相反;一个公路施工项目确定后,施工队伍就要进入不同的现场进行施工操作,一个公路施工企业还可能同时要在若干个工地上进行作业,这就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项目管理标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6、施工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从施工项目经理部内部来说,组织施工是多工种的综合作业,各工种的配合衔接,各种材料、施工机具配套供应,协调组织,要得到企业的全力支持;从外部来说,往往需要一些专业化企业、公用事业、运输、市政设施、劳务等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涉及面很广,而且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有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标准。 7、施工方法的落后性。目前,我国的施工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仍占有很大的比例,给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二、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内容 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内容是关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考核。

1、技术标准。公路施工项目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各种工程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及安全卫生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频发的施工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工艺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颁发的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试验方法标准等技术标准。对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要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取得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施工项目技术标准。但是,由于开展施工项目标准化工作无论从广度、深度或标准化意识等方面都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目前,制定技术标准的数量很少。在合同情况下,执行合同标准。技术标准是对“物”而言的。

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也就是说:管理标准是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全部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等方面的标准。施工项目主要贯彻执行管理基础标准、信息管理标准、方针目标管理标准、计划统计管理标准、合同预算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物资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能源管理标准、运输管理标准、试验检验管理标准、劳动工资及人事教育管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财务成本管理标准、审计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计量管理标准等管理标准。这些标准要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贯彻执行,但又有侧重。管理标准是对“事”而言的。3、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为:“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施工项目一般应制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干部通用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中层、一般干部工作标准);生产岗位工人通用工作标准;生产岗位工人专用工作标准等。工作标准是对“人”而言的。

三、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 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标准化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是推动标准化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标准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之一。

第5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键词】物资采购;标准化

物资标准化采购是科学理性采购工作的深化,是提高物资供应效率、控制生产总体成本的重要实现手段。近年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致力于推进标准化采购,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具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笔者梳理总结了中原油田实施标准化采购的措施和方法,并对持续推进标准化采购提出了几点粗浅认识。

一、中原油田物资供应处推进物资标准化采购的实践

1.加强宣贯引导,为标准化采购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将标准化采购工作纳入物资系统年度重点工作内容进行了专项部署,制定了《物资标准化采购实施方案》,先后3次组织职能管理部门和主要生产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就标准化采购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标准化采购。

2.细化工作安排,确保标准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

(1)需求标准化。按照《购实施方案》运行计划,对油田内外部现有物资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现场核察、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生产单位开展需求标准化调研,制定了134个品种的《物资需求标准化品种目录》,并对目录中物资品种的规格系列、技术参数、备品备件进行标准化评审,将评审结果纳入年度物资采购策略管理,审定、严格执行。

(2)采购标准化。对标准化文件进行梳理修订,作为提高采购物资标准化程度,促进物资标准化采购的基础工作来抓。对油田自采物资品种的商务文件格式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采购策略模板、价格管理模板、招标谈判过程模板等标准格式;对筛选出的非标产品和具有特殊要求的装备,与油田相关技术部门沟通、协商,制订了标准化设计、改造和采购方案。

(3)管理标准化。按照中国石化全面开展物资供应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标准化改造的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了各项物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改造,形成了包括17项规章制度的油田统一、标准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3.强化精细管理,夯实标准化采购工作基础

(1)规范物料编码应用管理。组织专业部门,利用半年的时间对ERP系统内油田使用的7.6万条物料编码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对非标产品、物料描述错误、使用频次低的编码进行了清理,对专利、独家使用物料编码实行了专项评审,进一步规范了物料编码应用。

(2)精细供应商产品目录管理。对供应商目录管理、准入管理、使用管理等工作进行了持续优化和改进。将供应商申请准入产品范围和许可供应产品目录细化到16位码,近几年,通过开展内外部供应商现场考察和生产资质认定,共清理产品目录1000余条。

二、如何持续深入推进物资标准化采购

1.明确部门职责,提高标准化采购的协作性

推进物资标准化采购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与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息息相关,各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上下协调、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先易后难、务实求效的原则。

2.梳理现有设备,提高标准化采购的针对性

企业物资部门要会同装备、基建、生产等职能处室对油田现有设备、关键装置、系统单元进行全面梳理和综合分析,从加快统一设计基础体系建设入手,以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减少设备物资积压、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目标;针对以往设备材料选型强调“量身定做”导致的“万国牌”等现象,要提高设备物资需求标准化,为实现标准化采购奠定基础。

3.关注新建项目,抓住标准化采购的源头

企业物资部门应全面加强与生产、设计、装备、技术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坚持工程设计、物资标准化采购“一盘棋”思想,对新建项目要提前介入工程项目设计、设备材料技术选型、质量技术要求确定等物资需求形成过程,提高标准化采购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从源头促进标准化采购。

4.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标准化采购的执行力

加大物资系统管理干部、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定期围绕石油化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内容加强学习培训,了解掌握标准化采购各项要求,正确把握标准化采购的实施步骤和工作方向;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提高供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标准化采购业务技能,确保标准化采购工作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中原油田按照中国石化推行标准化采购工作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付诸了一些实践,但是由于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需求、标准化采购互为条件,缺一不可,需要同时加大力度,进而才能形成工作合力,下步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做更精更细的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物资标准化采购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键词】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管理

建设“一强三优”供电企业,需要“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供电所作为供电企业的基层窗口单位,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必须全面夯实供电所管理基础,推广现代化管理手段,有效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的建设,促使各供电单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标准化示范供电所考核标准体系,层层细化,完善措施,从而推动管理和科技创新。

通过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使得供电所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成立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营销部(农电工作部)负责人任副组长,营销部供电所管理专工、各县区公司经理为成员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全过程领导及申请上报工作;成立由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供电所管理专工任组长、各县公司供电所分管经理为成员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全市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初验、必备条件检查等工作;各县区公司成立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为副组长、客户服务中心及相关部室负责人、供电所所长、供电所管理专工为成员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初验、必备条件检查等工作;县公司供电所为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实施小组,负责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管理办法及标准要求,全面实施供电所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关键是选出好苗子,基础好了,才能事半功倍。标准化供电所评价工作,每年组织一次,进行全市大排名,我们以标准化供电所评价为基础,确定前五名为培养对象,给出三个月的整改建设期,使培养对象能够真正领会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真正思想,并脚踏实地的开展基础建设,真正提高供电所的服务水平、业务水平和应变能力,保证综合实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组织各专业的专家,进驻供电所,从细节入手,帮助供电所查找、解决自身难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创新管理建议,帮助供电所更上一层楼。该项工作按每个供电所安排3个工作日进行,解决时间太短抓不住细节,时间太长失去热情的问题。现场指导工作不仅对创建单位有较大的帮助,也使各专业专家素质得到提升,有利于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管理理念的传播。

向上推荐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直接体现了全市的供电所管理水平,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必须优中选优。

现场指导督导工作由农电管理专工组织,各县区公司供电所管理专工参加,对向上推荐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进行现场督导,监督向上推荐的标准化示范供电所整改进度,实现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常态化。

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的目的是打造精品供电所,树立标杆,形成供电所管理经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从而全面提高全市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我们的推广工作采用召开现场会的方式,让供电所管理人员亲身感受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带来的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创建的目的。要求其他县区供电企业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树立标杆、试点跟进的方式,全面推进创建工作,要以硬件建设为框架,以软件管理为载体,务求实效,促进供电所各项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电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必将为供电所的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因此,必须坚持对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工作持续改进,不断铸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电所,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供电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各供电所做到了工作标准高、业务管理细、报装报修快、服务质量优。一是工作标准高,实现基础资料齐全、抄表收费及时、营业管口规范、班组建设达标。二是业务管理细,完善制度细分职责、安全管理着眼细节、线损承包细化到人、用电检查认真细致。三是报装报修快,报装流程畅、报修速度快、联动效果好、环节控制严。四是服务质量优,提供特色服务、建立特殊群体档案、设立“所长接待日”、拓宽收费渠道、设置用电公示牌、成立“光明”服务队、注重社会评价。不仅为辖区用电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满意电提供了保证,也为供电所员工提供了行动的准则和指南,让每一位员工清楚“干什么、怎么干!”最终干出了标准,干出了特色,干出了好评。

供电所在着力提升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及优质服务水平的同时,致力服务贴近百姓需求、质量达到百姓满意,延伸服务客户标准,倾力打造“服务三农、争创一流、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供电所,树立“有家就有光明”的服务理念,将其作为供电所每位成员从业履职的基本准则,在落地有声的执行中,不仅实现了供电所各项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也让当地百姓切身体会到了供电服务的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

全市各供电所严格执行国家电费电价政策和物价部门批准的电价标准,分类电价执行到位,电价准确。加强计量装置管理,计量装置安装规范、配置标准,使用新型号电子式电能表,提高了计量计费的精准度。定期开展营业普查、用电检查,不定期开展查窃电工作,杜绝营销环节的跑、冒、滴、漏。线损管理实现了“四分”管理,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实行了供电所专业化抄、核、收、管分离,四到户电费实行了邮政储蓄电费划拨,方便了用户缴费、减轻了农电工的收费强度,保证了电费足额上交。2012年1至10月份,全市农村低压累计完成供电量51901.7万kW・h,同比增长14.7%,低压线损率完成6.8%,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测算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584.6万元。供电可靠率完成99.93%,同比提高0.02%,D类电压合格率完成98.67%,同比提高0.7%,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提高了供电质量。

典型案例

2010年公司下属垦利双河供电所成功通过标准化示范供电所检查验收,公司组织县公司供电所分管经理、供电所管理专工、供电所所长代表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推广其建设经验。

2010年12月公司组织全市标准化供电所评价工作,其中前五名为双河供电所、广饶稻庄供电所、胜坨供电所、利城供电所、董集供电所,确定该五个供电所为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重点培养对象,由各县公司负责制订了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创建计划,并负责组织落实。

2011年4月公司组织对五个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重点培养对象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反馈,各县公司制订了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了整改,期间分三次对五个供电所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督导。

2011年10月公司组织对五个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重点培养对象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组在认真听取各供电所创建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的工作汇报,并观看了汇报专题片后,分成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三个专业,深入到营业窗口、资料室、培训基地、备品备料库房、值班室、安全工器具室、宿舍及配电台区等现场,从组织机构、基础管理、流程管理、现场作业、专业管理、客户服务、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等 9 项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最终确定推荐广饶稻庄供电所为2012年度标准化示范供电所。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公司组织3次现场督导,帮助广饶稻庄供电所不断完善、提高。

第7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包括规模扩张、标准化管理、产业经营、质量效益四个方面。

1、规模扩张:以苹果适宜区全覆盖的年度增长率考核。

2、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果园占果园总面积的比率考核。

3、产业经营:以果品冷藏量占果品总产量的比率考核。

4、质量效益:以果品产量和产值的递增率考核。

二、考核办法

按照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考核。

1、季度考核: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进行考核。春季以果园新植为重点,夏季以标准化管理为重点,秋季以产业化经营和质量效益为重点,冬季以技术培训与整形修剪为重点。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踏验、实地丈量、调查访问、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等方法进行考核。

2、年终考核:在季度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全年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3、定量考核:主要考核四项。规模扩张以实地验收数字计算适宜区全覆盖的年度增长率;标准化管理以验收通过的标准化果园面积推算标准化果园占比;产业经营以当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果品冷藏量推算贮藏能力;质量效益以抽样测产结果推算果品总产量和产值的递增率。

4、定性考核:依据市上阶段性工作督查结果,分管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平时掌握的情况以及县区工作配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分标准

按照百分制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定性分析,综合评定。

1、季度考核,40分。其中:春季果园管理10分,育苗4分,夏季标准化管理10分,秋季产业化经营4分,质量效益5分,冬季技术培训4分,整形修剪3分。

2、年终考核,40分。其中:全年新植任务完成8分,标准化管理任务完成8分,幼园管理8分,育苗任务3分,产量产值5分,果农培训4分,典型培育4分。

3、定性考核,20分。其中:阶段性工作督查5分,分管领导5分,主管部门4分,业务部门4分,工作配合2分。

第8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今天,国家局安全质量标准化核准组莅临我煤矿集团公司检查和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我们集团公司的关心和重视,也是对我们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鞭策和推进。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政和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公司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集团公司自*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视为企业的形象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和基础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公司上下形成了“搞一辈子煤矿,就要抓一辈子标准化”、“要安全、先达标”等理念,不论在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一直都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20*年是我们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年,2005年我们定位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年,决心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开创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并从方方面面加强了管理。去年以来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完善制度,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展开

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质量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到“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安全质量标准化”,强化自觉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而要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首先必须重视它。所以我们从提高地位、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等方面对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给以了大力保障。

首先,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我们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各级班子的工作业绩挂钩,作为年底考核生产单位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季度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考核的重要内容,具有一票否决权。集团公司每季度召开标准化工作会议,对标准化工作进行总结、安排、考核;各矿每月召开标准化例会,研究总结上月工作,分析问题,提出下月的工作目标、措施及要求,保证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稳步发展。

其次,加强了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集团公司和矿两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块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规定上到集团公司总经理,下到区队长的各级行政正职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负责,分管安全的副职具体负责。同时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规定各级安监部门是综合检查和考核的主管部门,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考核、检查、指导本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从而形成了从企业负责人到职工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为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体系。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关键是有科学、严密的制度和对制度严格的落实,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物的规范管理,达到现场环境协调有序。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把它作为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对待。我们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结合实际,细化、量化、深化了检查考核标准内容,出台了《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安全综合业务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和采、掘、机、运、通、防治水六个专业的实施细则,形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奖惩体系,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我们一直坚持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评比,对优秀单位和落后单位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今年,我们提高了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数额,对前5名矿井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通风专业单项奖励第一名,奖励1万元。落标(指未完成规划目标的单位)的矿井罚款10万元。对作风扎实、检查到位、评级严细、原始资料齐全、上报及时的业务部门给于一定的奖励。对于作风漂浮,检查态度不端正,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业务部门进行处罚。为提高各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实行重奖重罚,出台了新的安全奖惩办法,分月度、季度、年度三种形式对标准化、安全风险抵押和安全奖罚进行考核,计划用于安全和标准化奖励的资金达到近5000万元。

二、精细管理,加强检查,实现现场动态达标

我们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质量标准化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一是明确责任,规范现场操作行为。从严从细分解指标,形成了从上到下逐级落实,从下到上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现场管理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指导到位、考核严细;操作层责任清晰、工序到位、行为规范、操作熟练,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从设备稳装到物料码放、从设备维修到现场操作,通过人的规范操作,实现现场动态达标。深入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就近管理”和班组全过程管理,注重情感、责任、素质三项管理,突出岗位个体能力的发挥和班组这个基本生产单元效能的发挥,以“想、看、干、管”为核心,规范了员工进入工作面后的工作程序,责、权、利相统一,使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主体责任更明确,行为更明确,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

二是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管理,把每项工作具体细化、量化到生产全过程,达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去约束,以精细化的制度去实现精细化的行为、精细化的产出。

三是坚持动态检查和综合检查结合,加大检查力度。各矿都成立了标准化小分队,每天对现场情况进行抽查,每月组织全方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综合大检查,覆盖率达到了100%。集团公司通风、生产、机电、地质等部门,分专业每月对各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抽查,安监部门每月进行综合抽查,每季度抽查覆盖率不低于80%。集团公司每季度组织各业务部门开展全方位的综合大检查,结合抽查情况对矿井进行季度评比。我们规范检查行为,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公开、公正、公平;提高检查质量,按照要求使用检查仪器和工具,进行布点、上线、测量,逐条逐项进行检查,不能有缺项、漏项;落实检查责任,检查人员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事求是,认真填写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表。在检查中严格按照新标准和新规程的条款进行,重点检查考核设施、装备、资料等基础工作,主要从现场管理上的标准化水平去考核评比,以此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扎实开展。对检查发现存在严重问题或隐患的单位,通过黄牌警告、通告等多种形式限期整改。去年以来,公司共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6次,动态抽查35次,

三、夯实基础,求真务实,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我们高度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工作。对照标准,制定实施规划,加强装备、设施、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从注重物的管理向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操作行为转变,从注重形象达标向扎实开展基础工作达标转变。

一是完善基础装备,保证装备的适用性。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完善和使用好各类基础装备,在装备的选购上,做到符合标准,适用可行;在装备的使用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日常的维护,规范人员的操作,确保装备正常运行。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保证设施的可靠性。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建造各类基础设施,严把基础设施的质量关,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和验收,确保数量和规格符合要求;严格基础设施的管理,责任到人,保证设施的完善可靠。

三是完善基础资料,保证资料的规范性。针对基础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各类记录、台帐、报表、规程、措施、图纸等资料统一了标准和格式,做到了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装帧规范,统一归口,全部建档管理。

四、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整体推进

我们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一是建精品,创品牌,标准化工作整体推进。我们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精品意识,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集中人力、物力对薄弱环节进行高标准整治,做到薄弱环节有突破,优势专业有巩固,领先项目有创新。从管线吊挂、巷道维修、安全设施、材料码放、图牌板管理等基础工作和“点滴小事”入手,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峒室”、“精品巷道”、“精品工作面”、“精品盘区”、“精品矿井”,建设“标准工程”、“放心工程”,去年以来共创建采煤、掘进、运输等专业品牌示范点69个。我们根据各个时期、各单位的标准化达标情况,采取一事一推广的做法,在品牌示范区适时召开现场推广会。去年,我们在*矿召开了现场会,认真总结、积极推广*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经验,掀起了全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今年我们在*矿召开了标准化后进现场会,针对不足积极整改。通过学习先进、鞭策落后,各矿的标准化意识得到提高,形成了各矿自找差距,你追我赶,抓法多样,相互促进的标准化工作局面。如*矿强化基础管理,积极培育亮点工程,改善整体面貌,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一跃进入前五名。*矿实施标准化动态达标挂牌管理,推行了回采、工掘队组标准化专项补贴工资,推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扎实开展。*矿在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理念、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上下功夫,推行安全班前预想、班后兑现制,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这些矿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提高本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抓培训,练内功,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专业培训,突出岗位达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建立了以集团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核心,以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以各二级单位培训部门为基本培训单位的安全培训网络,“现代化设施、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对所有职工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我们对区队长、班组长、主要安全工种、主要技术工种采取集中培训,特别注重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培训,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的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矿培训科组织抓好职工的岗前培训、重复培训和新技术培训。区队通过班前学习、安全活动等形式,针对现场的实际组织职工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做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年共培训员工68515人(次),安全管理人员2798人,特种作业人员5305人,安全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先后组织25批基层干部到全国先进单位学习观摩,结合实际积极推广应用。

三是抓重点,寻突破,促进质量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按照七台河会议精神,我们修定了标准化工作的规划目标,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了“一通三防”动态达标,把提高“一通三防”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装备的作用作为突破口,与采、掘、机、运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标准化工作整体提高。

五、保证投入,依靠科技,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发展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坚持优先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投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设施。20*年共计投入资金5722万元,用于改善采掘机运通各系统状况,完善安全设施、设备,购进安全仪器仪表等,有力地促进了标准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在“一通三防”方面,投入2092万元对高瓦斯矿井瓦斯监测系统全部更新升级,并投入321万元建立了瓦斯移动抽放系统。推广使用了168套局扇自动切换装置。采用瓦斯抽排风机、风障、排瓦斯尾巷等方式对19个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进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灌浆、均压、封堵等措施对*矿307盘区等11处火区进行了重点治理。对*矿的放顶煤工作面采用喷洒阻化剂(氯化镁)的方法,有效的防止了采空区自燃发火。完善防尘管路及设施,积极推广煤体注水、架间喷雾,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

在采掘方面,近三年来,我们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更新采掘设备。引进了大采高、低位放顶等十多项综采新工艺。*年,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薄煤层开采刨煤机1套,综采支架连续记录观察仪16套。继续推广使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全年为掘进队组更新和装备锚索钻机85套,应用锚索8.2万套,加强了压力集中区域和大断面巷道的顶板管理。

在机电方面,以完善机电设备各类保护为重点,上齐上全了盘区皮带、煤电钻、电机等综合保护装置879台,安设了瓦电闭锁装置382台。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了瓦斯超限全电压自动断电。消灭了超长距离供电,加强了提升、运输、主扇等大型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运输方面,加强了大巷、盘区运输的标准化管理,斜井安装了国内先进的传感式防跑车装置67套。在*矿引进试用了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在*等7个矿推广使用了泄漏通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装备水平。

在防治水方面,认真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放后采”的原则,对积水区域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先后在*等矿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等物探新技术对小窑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测,矿井防治水工作创出了连续19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好成绩。

六、严格奖惩,重奖重罚,坚决做到不安全不达标

我们始终坚持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比、奖罚制度,突出对安全指标和安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突出对“一通三防”工作的考核,做到月考核、季评比、年度总评。

一是实行安全、“一通三防”一票否决制。矿井季度出现一人死亡事故,季度矿井落标;年度安全考核指标超控,矿井落标。“一通三防”单项落标,则矿井落标。

二是把对安全工作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安全遵章守纪协议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单位,将标准化责任层层落实到各岗位。对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质量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按照制度规定奖罚兑现,每月对安全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在安全例会上进行通报批评。

三是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直接与安全奖罚挂钩。《安全奖罚办法》、《安全风险个人抵押办法》都把标准化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增强了员工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以这次检查为动力,努力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不断进取,努力开创*煤矿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新局面。

第9篇:综合管理标准化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与措施

引言

软件工程技术不仅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日益成熟,软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维护以及开发方面工作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缺少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以及法律建设,并且对于软件工程标准化认识不全面,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难以与国际计算机技术接轨。因此,加强软件工程的标准化是当前现代化时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1关于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分析

1.1缺少对标准化正确认识

软件工程的标准化包括很多具体方面的工作,其中有软件普遍、开发过程、软件产品、设备标准、软件技术、渠道标准和数值标准等。但在我国很多技术企业中,对于软件工程标准化没有完全正确认识,缺乏对标准化各方面的了解,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经常会忽视软件工程标准化内容,许多技术人员都是单方面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软件设计;并且很多企业的软件管理监察制度不完善,无法确保每个技术人员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进行软件研发,对软件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1.2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对于软件工程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的法律政策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真正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软件工程的标准化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很多软件开发都由企业进行自行管理,国家没有统一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软件设计效率。同时,我国由于软件自主研发的发展较晚,技术水平有限,与国际技术交流较少,造成很多软件资源浪费的现象。

1.3缺乏专业软件人才

由于我国目前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于这一技术行业的就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行业中的就业人员与需求量不成正比,极度缺乏专业软件研发人才,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真正找到对口工作的不到一半,造成软件开发行业专业人才缺失严重,加上目前很多在职技术人员自身水平有限、综合素养不足,都严重阻碍了软件工程的发展。

2改善目前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对标准化的全面认识

想要加强软件工程标准化,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软件工程的具体知识内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包含内容体系包含软件要求、软件开发、软件结构、软件试验、软件维修、软件管理、软件工程、软件过程、工程方式和软件质量等。要对这些内容及时掌握了解,从而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软件工程标准化。由于很多信息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软件标准化存在一定忽视,不仅企业要加强对标准化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国家的监察与引导,国家可以指定具体法律政策对企业进行鼓励与扶持,提升软件工程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强对于知识权益的保护,申请相关技术的专利,加强软件研发质量,这也是实现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知识权益保护才能真正体现软件产品的价值。

2.2完善软件工程标准化体系

相关企业要完善软件工程标准化体系,加强对软件质量认证,严格按照国际软件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国际市场中企业的地位。在软件研发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严格按照国际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具体要求,才能不仅提升软件质量,还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其次,要根据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软件工程具体标准,国际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毕竟是面向国际化标准,但我国与国际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根据我国发展形势,推出适合我国软件工程持续发展的标准要求。

2.3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软件工程本身工作内容就多面繁杂,对于软件工程中涉及的研发成本、设计时间以及质量等工作都无法准确控制,存在一定挑战。因此,软件工程标准化想要有效进行,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以及国际软件质量体系标准,将这些明文规定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对于软件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此外,相关专业院校也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出专业技术综合性人才,满足软件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对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国家与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软件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详细法律政策建设、加大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综合素养、创建完善的软件工程标准化体系,从根本上把控软件产品质量,真正实现软件工程标准化,促进我国软件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早日与国际技术接轨。

参考文献

[1]孙海超.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与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