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信息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行业需求;校企合作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给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设专业资源库、优质核心课程及特色教材。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建立由企业、行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
1.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区域电子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与校企合作共同研讨专业建设,与大型、优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共同研讨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质量规格、课程标准等,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职业启蒙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学习内容主要有:文化基础课学习、职业素质基本训练、订单企业见习及企业专家讲座。通过到订单企业见习及聆听企业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企业岗位能力标准、企业文化等,培养学生做职业人的意识,为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学习内容主要有: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及订单企业阶段性实习。通过校内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水平;通过引入订单企业能工巧匠到校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对接,考核标准与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对接,逐步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通过订单企业阶段性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及岗位能力要求,实现教学与实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提升。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学习内容主要有: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强化岗前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安排学生到“订单”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的“在校学生职业人员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
2.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活动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电子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深入企业调研,认真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基本素质能力。按照学生知识、技能、认知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和工作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2.1 成立课程体系改革小组: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分会指导下,成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小组(以下简称课改小组),邀请职教专家对课改小组教师进行培训,并制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改方案。
2.2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电子产业、行业、企业调研工作,了解人才需求状况,确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安排教师深入合作企业锻炼,了解电子类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
2.3 工作分析:通过对区域电子企业访谈,进行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做准备,并根据上述合作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编写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分析表,并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与合作企业的专家、行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对所从事的主要的工作岗位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归纳,汇总,得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能力构架表。
2.4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从合作电子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确定学习领域的基础。
2.5 确定学习领域: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由课改小组成员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将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分解、分类、提炼、归纳、融合成为模块项目;召开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研讨会,对核心课程基本框架和学习领域进行评审论证,进一步完善学习领域,充实课程内涵,并经评审认证,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
2.6 编写教学文件: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并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2.7 设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在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课改小组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本专业师资、教学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2.8 可实施性论证: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及其工作页等学习资源开发编写完毕后,召集职教专家、企业实践专家及专业教师召开评审会议,通过课程改革小组现场汇报,评审组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可实施性进行审核,并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辜东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Z].PPT,2009.
[4]陈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职教课程的理论与实践[Z].PPT.
[5]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上海三贝、上海美特等企业构建的软平台集成系统利用二次创新理念集合了服务管理机制之制度层面与先进的服务工具之技术保障层面,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设立一套制度完备的科技档案与专利电子信息服务机制,突出管理学科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将科技档案与专利电子信息的收集、整理、安全保存、保密与科学利用等诸项工作有机地整合于服务机制里;二是创建的软平台集成系统具备了三大功能。1)具有行业专利、标准快速检索与专业信息分类搜索的能力。通过软件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功能,咨询者能从链接工具窗口访问中国专利部门的相关工作网站界面,筛选目标范围、锁定目标区域、分辨挑选出几十个可靠信息目录,为产品可行性调研提供基础数据,给企业决策领导层提供安全可靠的决策依据。2)具有便捷获取产品部件、零件技术参数与规格的模板化设计能力。软件集成系统中预先存储了该企业设计生产的多种类型、多规格的产品数据模型,组成1个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库,这些模板化产品数据都是已成熟的机密成果,且属于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快速浏览与查询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库,能有效地获得和整理有关研发领域中所需的相关科技信息,高效率完成产品设计工作,缩短研发周期,将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尽早推向市场,赢得了时间先机。3)实时监控电子文件安全流转的能力。服务管理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便捷性,是国际公认的四大服务标准,软平台集成系统完全具备这一服务标准。以上海三贝PDM网络服务器为例,它配备有3项子功能:一是功能完备的电子版本图档进行各类电子审批之电子流程监控器;二是功能强大的可以兼容浏览各种不同电子类型、电子格式之超级阅读器;三是网络服务器不但能协助经营型服务管理机制平稳有序工作,还能将涉及企业核心科技机密之电子图档的安全保密与科学利用统一起来,既促进了科技信息在研发领域与经营管理中的高效服务利用,又保护了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不被恶意侵犯,以免造成企业科技档案机密泄漏与商业信息损失。
2软平台集成系统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汽车车型中80%零部件都是由模具工艺制造出来的,利用模具进行统一品质规模化生产的程度是制造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性指标。上海三贝、上海美特、上海神力等企业依靠科技信息在各自研发领域中均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以软平台集成系统为例,企业在获得整车企业新车型开发计划书后,对涉及各自的产品细化分解、分析“目标价值”,第一选择就是进入软平台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功能块,通过专用链接工具窗口访问中国专利权威部门的网站,浏览国内外关于此类产品的各种专利,经分类筛选,为研发工作聚集设计思路与技术参数。例如上海神力2008年入围配套上海市重点创新工程“绿色环保混合动力汽车(下称HEV)项目”,在产品立项前针对2L排量、水平对置发动机类型进行专利检索,该公司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中的“行业专利快速检索、专业信息分类搜索功能”快速收集到30个有借鉴作用的国内外专利,其中甚至可以追踪到细节部分。经对高价值专利进行研究分析,然后编制产品可行性调研报告,定性分析专利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产品开发难度与风险,使得产品立项科学严谨,各项数据真实可靠,便于企业决策领导层拍板定夺。整个前期调研准备工作从以前需花费两周,精简压缩到3d,效率提高80%,专利信息的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与“虚拟货币化经营模式”在组织经营生产与日常管理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规范化运营、科学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上海美特2007年从唐装式轿车车身覆盖件产品立项开始,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快速检索各类标准与专利,借鉴其研发理念,利用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高效快捷地完成了产品图纸研发设计,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实施网络化管理与精益生产。整个产品从研发设计到调试组装,原先需半年时间,缩短为35d,效率提高81%。二次创新的叠加作用大大促进工作效能。
3网络信息与档案二次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启示
1)科技信息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是不可替代的要素。汽车零部件成千上万个,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约占新车型研发、设计、生产周期2/3的时间。在汽车关键六大部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为打破长期主要依靠进口模具的局面,我国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为此有效利用相关科技信息是一条捷径。以专利的情报价值为例,专利具有内容新颖、广泛,技术实用、详尽的特点,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在企业研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可以调查先行成果,了解有关技术的水平与现状。汽车专利文献几乎涵盖其各应用技术领域,能反映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其次,可以预测技术的发展动向。通过分析专利文献可以把握专利中涵盖的技术动向、技术水平,了解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空白点,从分析专利申请时间中把握技术发展的时间序列与趋势。第三,可以借助专利催发新的发明。通过专利文献可以在专利夹缝中寻找空白点,或对引用专利进行杂交、延伸发明思路,或改良引用发明,以催发新的发明,充分利用引用专利信息是进行技术开发的捷径,推广有关资料介绍,技术研发中利用专利文献可以节省60%的科研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2)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只有强化自身的服务理念与能力,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服务。上海美特等企业先后推行了一套符合国际通用服务管理标准的,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产品立项、研发设计、组织生产、流转衔接、成品检验等整个企业经营工作流程中。软平台集成系统作为服务管理的有力保障工具,倡导每个环节都以电子版文件与图档来互相沟通与交流,并依靠软平台集成系统来整合全部科技档案资源进行二次创新。企业利用高端的车身模具实施高品质经济规模化生产后,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不断代替了昂贵的进口模具,节约大量的外汇,而且摆脱了外国资深企业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使国内企业获得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使得中国企业告别了简单模仿阶段,真正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4结束语
一、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落后,脱离行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满足未来求职就业的需要,这就需要中职各个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要同市场发展相适应,同时代契合。然而,纵观目前的中职物流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学习内容还是教学目标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整体来看,目前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课堂体系保守落后,课程学习内容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理论知识陈旧,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训练,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无法适应未来的求职市场,实践落后于行业发展。故物流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待于调整。
(二)教学相对独立,缺少与企业合作
中职学校本身是一个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机构,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职业行业的发展动向,时刻建立起同客观市场形势、行业发展态势的链接,应该根据客观市场形势来逐步增加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等,然而,现实的中职教学却独立运作、独自运行,缺少同企业间的合作对接,这样就无法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使得实际教学脱离于企业的人才需求,导致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特长,中职专业所学的相关技能、技术等也达不到规定的等级,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长远规划与发展。
(三)教师理念陈旧,知识有待更新
教师是任何一个教育模式的主导与核心,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启蒙者,教师自身的思想理念、知识结构的先进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学生。从目前来看,中职物流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想理念、知识结构等有待优化,如一些老教师队伍由于毕业时间较早,自身所学习的物流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等都相对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客观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行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陈旧的思想理念与知识结构可能无法满足于行业发展,从而使得实际教学中,学生也无法充分吸收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理念,不能掌握新型知识。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物流专业动态改革策略
何谓动态改革,指的是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对物流专业的教学和实训进行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动态增减实训项目,增加新的内容、删去不适应的内容。当然,这就需要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能较好地掌握好行业发展动态,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深入企业调研,动态调整内容
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必须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动向发展,要根据市场变化,行业需求来对自身的教学做出调整,这样才能保持中职教育的先进地位。对此,中职物流专业教研团队需要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变化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也就是要深入物流行业企业、物流工作第一线来进行实践调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企业调研基地,走向領头行业企业,掌握其实际运作中所需的理论知识、技术经验、实践管理等,通过实践调研来形成记录,与自身现行的理论与知识等加以对比、对照,明确自身在思想理念、知识结构中的欠缺与不足,通过调研来写调研报告、实践总结等,最终将调研报告、实践总结等统一形成理论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课程的突破式发展。
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购物风靡全国,B2B、B2C 等多种电子商务形式为物流服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跨境物流,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质量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需要将其纳入物流教学课程体系。
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自身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等的先进性、专业性、实践性,这样才能为先进的教学打好基础。通过教师深入行业前线、走向企业经营运营的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改革与调整物流专业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中职教学目标。
(二)强化校企合作,动态优化实训
中职学校要想体现自身的教育教学价值,发挥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发展,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要确保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人才,故此有必要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强化校企合作,才能逐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一是校企合作,更新教师知识。中职学校要充分借助物流企业的力量来培养、培训师资,例如:招募物流企业各部门优秀的工作人员为学校内部教师提供授课、指导、交流等培训服务,让教师接受物流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也应该有效依赖中职学校来对新员工实施组织培训。中职学校可以为企业的最前线员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历等级,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系统,从而使他们更加适应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需要。
二是企业实训,把握行业动态。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型科目,中职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此,就要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也就是要积极把握行业动态发展,将实训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生通过实训来掌握物流行业的前沿发展态势。学校应该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穿插结合式的教育方法,组织学生走向物流企业岗位,通过当学徒、助手、助理等模式来掌握实践技术,学会物流实践技能,实现自身知识结构、技能技术系统的优化。
中职学校同样要求学生实训后要写实训报告,写出实训后的心得与总结,其中主要包括课堂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技能等,并将实训报告以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实训效果,让不同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三是企业办班,动态增减实训。如果在校企合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则要加快自身的建设,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开办企业实训班,为学生模拟出一个真实的物流企业工作环境。企业班的日常学习内容、实训内容等必须要同当下物流企业的现状相匹配,也就是必须时刻保持实训的先进性,掌握行业发展动态,让学生时刻接受最先进的行业知识,受到最实用的实践教育;同时根据行业发展来动态增减实训内容、调整实训课程体系,以此来培养中职学生物流专业的实践能力。
例如:当今网络购物十分流行,一些网络电商同物流企业之间建立了合作对接关系,第三方物流成为网络电商与客户之间服务的中介,这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既要面向企业又要服务客户,这就需要进行双方协调、双向沟通,需要参与物流服务环节的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又要具备良
[关键词]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按照国家战略需求,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在进行结构化大调整,即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应新科技革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为充分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研究生的提高培养质量、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培养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最基本性文件,也是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培养方案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不仅涉及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一定时期内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等。本文就以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探析适应其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充分发挥各方面才智,共同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
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要充分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业务教师群体的作用,这里面要包括偏重教学型教师、偏重科研型教师,既要有丰富培养经验的资深老教师,也要有刚从学生转入教师角色的新教师;这些业务教师有不同的业务专长,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专家发言权,是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其次,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具体从事着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毕业等工作,积累和汇集了大量有关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教育信息,还掌握了社会对历届毕业研究生的质量评价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等信息,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可以为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持。然后,在培养方案初稿完成后,要征求各培养方案干系人的意见,其中包括相关学科专家、企事业兼职导师、学校行政单位、主要用人单位、学生等等。
二、准确进行学科定位并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培养方案要从学科的发展概况、优势和特色出发,对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其中培养目标指导着方向,围绕着“创新性人才培养”,重视社会需要,显现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主要由思想政治目标和业务目标构成。首先要确定研究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研究生培养不能离开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要求研究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目标离不开本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定位以及市场需求。重庆邮电大学是我国数字通信发源地之一,一直站在我国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前沿,具有长期的研究积淀和学术传承,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类特色学科综合实力位于全国本学科前茅,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内享有盛誉。这些电子信息类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重庆市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需求,强化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和重庆市对信息技术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求研究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所以要求研究生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完善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论文工作三环节全过程中坚持“以用为本,以创为先,贯穿全程”的建设理念,将“产学研用”合作在培养环节中的横向拓展和纵深发展,面向培养三环节的不同要求,分别建设针对专业基础关键点的系列研究生实践教学主题实验室构建强化研究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实践环境;建设面向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研发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构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建立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构建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实践环境,同时,还通过建立健全多维立体,保障到位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实践教学软环境。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的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低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年。
(四)鼓励实行双导师制,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必须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五)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主体框架,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的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和相关师生需要根据培养目标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构筑起适应时展、关注前沿、注重应用、开阔视野、突出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应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研究生课程可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程是根据各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并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研究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为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等。非学位课包括专业课、自选课和实践环节(含有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文献阅读综述)。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大量采用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另外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方法”等讲座,创造良好的学校科研人文环境,对课程体系形成强有力补充和支撑。建立针对研究生课程的评估体系,定期系统分析课程设置。
五、强调实际应用性,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环节,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升华。可以综合反映研究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自己观点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的最好检验。围绕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考察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为目标,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过程、以及最终完成论文都注重应用性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重在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六、其它问题
在培养方案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给出明确要求。比如培养方案的生命周期问题、学习年限等问题。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电子信息学科这些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成才的时代特点,都要求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具有时代特点。所以此培养方案应每三年作一次全面的修订。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可对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予以规定。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能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一)围绕发展改革重大问题认真做好谋划研究。
一是认真开展重大问题研究。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完成了《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研究》等14个课题调研报告。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制订出台《*市“退二进三”工作试点方案》和《*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试行)》,提出服务业部门工作分工方案,组织召开“服务业政策讨论会”、“退二进三”政策民主恳谈会,研究提出服务业发展思路和具体工作建议。二是强化规划引导作用。编制完成《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规划*市实施方案》、《*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协助相关部门编制并报批实施《*湾港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对《*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进行研究评审。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向市人大提请调整“十一五”规划相关指标,以符合现行指标考核体系。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并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三是加强经济监测分析。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动态情况,认真做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分析,完成了9个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开展了季度投资、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的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坚持每月两次对8大类54个品种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监测分析,并及时在局网站上公开。
(二)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项目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编制了20*年重大前期项目36个并下达工作计划,按季度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会同市财政、水利、交通、市政等相关部门,确定20*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项目121个。为切实推动科学发展在*的实践,召集市国土、规划建设、经贸等相关部门,就筹建高新科技园区有关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筹建*市高新科技园区思路》提供市领导决策并被采纳,目前已经完成园区可行性研究。二是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管理。根据市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统一部署,对20*-20*年间所有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筛选整理,对37个重点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全面了解掌握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成汇报材料,并上报市政府。全年基本建设项目立项223个,下达年度投资计划项目181个,结转项目投资计划124个,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79个,核准项目20个。三是积极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加强工作落实,强化责任约束,细化、深化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活动,实地督查协调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起草了《*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并上报市政府。今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工程33个,年度投资计划22.93亿元。截至12月底,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9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00.25%,比上年同期(19.17亿元)增长19.92%。5个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99%。
(三)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创优认真做好改革深化。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建立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常走访企业,给予跟踪服务指导,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股份制改造。目前,全市拥有股份有限公司30余家,已被*市列入第一批拟上市企业的有3家,今年又有5家被列入第二批拟上市企业;建立了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共有24家企业进入资源库,涉及低压电气、电子元器件、铜加工等主导行业。二是圆满完成政策性农业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截至5月11日,投保阶段基本结束,承保户数3534户,收取保费541.2万元,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指标基数(参保户数2860户,保费276.18万元)。今年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基数273000户,实际参保270388户,共涉及916个自然村,参保率达99.17%,收取保费4*.52*万元,除个别村农户因拆迁或移民等原因未参保外,基本完成本年度我市农房险全覆盖的工作任务。三是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协调工作。帮助、指导市通用机械厂、罐头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城乡建设开发公司、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开展改制相关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牵头制订了《*市企业改革政策处理的若干规定修改补充意见》,并上报市政府,为下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围绕保持价格基本稳定认真做好物价监管。
一是积极落实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年初,为了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防止和抑制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不合理上涨,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将大米、调和油、牛奶、液化气等部分重要商品列入调价备案名单,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二是深化清费减负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收费政策,核定了市安监局、公安局等单位8个培训班收费,开展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审查了2*个单位,核查资金6.25亿元。三是做好价格维稳工作。切实关注油价、电价调整后的社会反响,积极应对6月23日我市短途客运经营者集体上访事件,及时开展市场调研,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组织人员对市内出租车营运成本及农村客运班车营运成本开展调查,并与财政、交通部门一起向市政府递交增加财政补助的请示报告。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肃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今年共立案处理价格违法案件30件,退还用户96.73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5.174万元,罚款10.740万元。四是认真做好价格服务工作。积极组建成本监审机构(已发文上报市编办),完成了万岙农场康居工程成本监审及城市供水成本定期监审工作。认真做好涉案物品的价格认证工作,今年共受理各类涉案物品价格认证鉴证1094件。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及时办理价格件和投诉件。今年共受理群众投诉182件,办结182件,办结率100%。积极与省、*市联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价格法》实施十周年活动,大力宣传价格政策,发放价格法规宣传手册500余册,纸杯2万余只。
(五)围绕市场粮情基本稳定认真做好粮食监管。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引导生产、服务生产的作用,发展订单粮食。全年完成订单粮食合同1780份,签订订单粮食10000吨,实际收购12000吨,完成率为120%。二是扎实开展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市粮食系统办公场所、出租场所、店面等场所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组织三次全市收储企业的“一符四无”粮情安全检查和仓储千分制考核,安排专项资金90万元对收储企业粮食仓库进行改造和维修,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和夏粮入库顺利进行。三是努力保证粮油质量。积极开展储备粮轮换工作,轮换储备粮11658吨,储备油75吨。坚持定期检测储备粮油产品,共抽取粮油样品290个批次。
(六)围绕加快信息化进程认真做好电子政务建设。
一是稳步推进市电子政务网络迁建工程。做好市行政管理中心网络规划,提出电子政务网络迁建工程技术方案。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市政府元旦搬迁时市行政管理中心的网络正常运转。二是继续做好电子政务应用推广。进一步扩大联网范围,巩固网络安全,加强整合力度,改造乡镇网络设备。进一步普及短信息办公业务,推广电子公文应用系统,提高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及信息服务,完成市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和政府信息公开软件平台建设。三是积极指导全市信息化建设,扶持信息产业发展。配合*市信息办完成20*年度*市软件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资助项目预申报、初审和验收工作。扎实推进电信助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通信信息基础建设达标村数量增加11个,达到30个;通信信息应用达标村数量增加13个,达到24个;信息门户应用达标村数量增加6个,达到55个;治安防控达标村11个;整体达标村数量增加5个,达到7个。
(七)围绕“满意单位”创建认真做好机关内部管理。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专业群;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
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低速增长的一种态势,此时经济结构需不断升级,需实行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增长。自2014年9月开始,物流业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新常态”:从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来看,2014年为210万亿元,2015年为220万亿元,只增长了4.76%,而往年基本都是增长8%。从行业发展结构来看,速递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生活消费性物流增长快速,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在增长放缓情况下,物流企业普遍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物流行业要适应新常态下的要求,打造“主动适应、服务发展”的物流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1.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诞生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发展,规范专业管理,教育部2003年2月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3〕8号文)。此时的高职专业的划分,其特色是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遵循了“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一级大类“12财经类”中的二级类“1205工商管理”下的三级专业目录,其专业代码为120506,是“1205工商管理”下6个专业之一,自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正式诞生。
1.2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2004年教育部教高〔2004〕3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从2005年起高职高专教育的招生和统计等工作使用该试行的目录,而之前高职高专教育在校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62财经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仍为“物流管理”,专业代码变为620505。但是,二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变化却很大,如表1所示。以后的10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专业名称及代码再也没有变化。
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2.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升级
作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言,高职专业设置就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和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正式形成。以发展的观点来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产物。简而言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2.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从教职成〔2015〕10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开始,物流类专业群正式形成。不但成为二级专业类,并且有7个专业组成,分别为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这7个专业是在原来12个专业的基础上整合而来的。唯一新增的专业是“物流金融管理”;原属于电子信息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和原属于制造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工程技术”正式调整进入“物流类”。由此,说明此次的高职专业目录调整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更符合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也是新常态下专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3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
3.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时机
掌握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滞后性,这就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上需要具有前瞻性。在申报一个新专业过程中,教师团队会对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作出广泛的调研与分析。若看不准某一专业人才需求的苗头,等到人才需求很旺盛的时候,再申报专业就晚了,这是因为从专业申报到学生毕业,最少也需要4年的时间。因此,要适应新常态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就要把握住物流发展的前沿及方向,适时申报新的专业,进而成为专业群。
3.2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基础建设一个专业群,需要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打牢基础。以我院为例,现有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各项条件是最扎实的。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是广西优质专业,也是学院建设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过程中重点建设专业,近三年,招生规模位于广西首位,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据麦可思对企业以及毕业生的调查,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到91%,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达到94%;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功能完备的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也是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已承办三次省级大赛,集装箱运输实务取得国家资源共享课项目,物流信息技术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还是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都具有良好的基础,非常适宜打造成专业群。
3.3把握物流行业动态,适时申报新专业
在现有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一直在进行广泛而持续的调研,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质量、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调研、校外实习调研等等。笔者在近几年的调研中,发现物流金融管理和冷链物流管理领域对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新常态下,物流金融平台风起云涌,物流业与商贸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多业联动”,产业方面的合作也从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向集中采购、订单管理、物流金融、流通加工、仓配一体化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个性化创新服务拓展延伸,物流金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物流金融管理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业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可以达到双赢目的。经济新常态下,物流金融管理主要包括发生在物流业务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租赁业务、投融资、信托、仓单质压、货物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是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通过近三年的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在物流企业内部有36.78%的人员在从事与物流金融岗位相关的工作,最常见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出纳、信托、抵押、仓单等票据管理与借贷、有价证券质押、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等等工作。因此,申报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是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必需举措之一。
3.4适应新常态,整合既有专业,实现专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物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则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尤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更是需要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当前,嵌入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设施设备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从传统的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延伸。云计算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好处。大数据分析帮助快递物流企业预测运力需求,缓解了“双11”等高峰时期的“爆仓”问题。2015年,由菜鸟网络牵头,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全部普及使用电子面单,快递基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上国家发改委支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诚信建设;交通运输部重视物流通道建设;商务部开展城市共同配送示范试点,商贸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与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信部加强物流信息化引导,开展物流供应链推进工作;邮政局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等等措施,都与物流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需求的状态。结合这一现实,可以对现有物流类专业进行整合、转型、升级,从而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群。
4小结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而基于现有专业基础、整合既有资源、适时申报新专业是现阶段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最好选择。
作者:吴砚峰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IT卖场也从过去的一枝独秀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IT卖场作为一个面对最终消费者的交易场所,目前华南IT卖场业界的现状如何?新老IT卖场之间的博弈如何?这些都是整个华南IT业的厂商和渠道商所关注的。
数量暴增 档次升级
从过去的广州五山科技街到今天的天河IT商圈,IT商家们从过去的扎堆经营到拥有一个个专业卖场,10多年来,IT卖场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宽敞的营业面积、更加豪华的装修、更先进的配套设施,成为华南新一代IT卖场的标准。
据统计,广州天河区大大小小十多家IT卖场的总面积已达160万平方米。过去12个月,广州新增了7家IT卖场。将以广州为代表的华南IT卖场在过去的一年的开店高峰称为井喷期毫不过分。疯狂增加的不仅是IT卖场的数量,IT卖场的硬件也在不断地升级:地铁直达、户外巨型LCD幕墙、超大型地下停车场、肯德基和麦当劳进驻等,都成为这些新卖场吸引商家的重要卖点。
竞争白热化 洗牌在即
近年来,IT市场容量激增,对IT卖场的数量和档次也有了新的要求。众多的IT卖场投资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前赴后继地投入到新兴IT卖场大军中。但是,IT市场容量增长得再快,也比不过IT卖场数量的增长。华南的IT卖场是否已经过剩?答案是肯定的。广州、深圳、长沙等华南中心城市已经有一批卖场退出竞争,剩下的还有为数不少的卖场在苦苦挣扎。更可怕的是,新兴IT卖场的扩张似乎并没有停止,更多的IT卖场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投入使用。
适者生存。无论是新兴的IT卖场还是老牌的IT卖场都不得不面对着这一残酷的局面。如何能在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甚至能过得更滋润,是每个IT卖场操盘手面对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经历这一场卖场风暴后,华南IT卖场将迎来新的局面。
广州IT卖场巨头:特色经营是制胜利器
本报记者 刘静仪
随着越来越多新IT卖场的开业,广州IT市场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竞争。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和留住客户成了各大IT卖场面临的首要问题。太平洋数码广场、颐高数码广场、天河电脑城等作为天河IT商圈元老级卖场,在面对新卖场的冲击下如何捍卫他们原有的地位,如何谋求突破和发展?
老卖场没有放松
“随着IT市场走过高利润、高成长阶段,进入市场完全竞争的行业成熟期,广州IT卖场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IT卖场行业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终端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不断下降;IT卖场数量不断增加,局部地区IT卖场过度饱和;硬件设施、经营理念不断创新;连锁企业与独立IT卖场同台竞技;家电连锁、直销经销商加大IT零售投入,大家都纷纷争夺IT零售的话语权。”广州颐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挺在分析近年来广州专业电子卖场发展趋势时如是表示。
尽管太平洋数码广场、颐高数码广场、天河电脑城早已形成广州天河IT卖场的三足鼎立之势,但是,随着IT市场竞争加剧,为最大化占有市场,各卖场不得不纷纷在软硬件上不断升级。除了增加卖场数量以争夺市场份额外,这些卖场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
最近,颐高在广州专业电子卖场上似乎显得春风得意。自2003年颐高进入广州创办第一家IT连锁卖场以来,短短3年多时间,颐高连续在广州开设了颐高数码广场华南总店一期、二期和西门口店等3家IT卖场,成为广州IT卖场最多、覆盖面最大的连锁品牌。吴挺说:“三店的选址策略,就是要扎根天河并且跳出天河,从天河区向老城区推进,从而实现对广州IT市场的覆盖,奠定颐高在广州IT市场的龙头地位。”
据记者了解,2006年颐高正式启动了“广州星网计划”,并于2007年3月全面实施。现今,颐高“广州星网计划”已升级成为颐高“广东星网计划”,即在原“广州星网计划”成功开业颐高总店一期、二期、西门口店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星网核心,以珠三角为眼,根据广东不同地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区域特征,施以IT世界网以及各大合作媒体的营销传播手段和影响力,并在广东省内完成拓展12~15家连锁店的规模。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占有广东IT市场一半以上的经营份额。吴挺向记者透露,颐高还在同期进军云南、湖北、广西、海南等省份的重要城市,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庞大的IT连锁卖场网络。如果一旦让颐高完成了这个“星网计划”的布局,那么颐高在广东省境内甚至整个华南IT市场的地位将无人能敌。
相比颐高这一大举措,太平洋数码广场也一反以往的低调常态。事实上,太平洋在硬件设施方面比颐高落后不少。太平洋华南区销售总监林峰也承认这一点。林峰表示:太平洋目前的策略在于求变、求发展,完善自已的专业化经营体系。据了解,太平洋在2006年就开创了国内首家网吧装机卖场暨游戏体验中心,打造了笔记本一条街,并举办隆重的新闻会,宣称要联合全国众多知名大众媒体全力塑造太平洋评测这块招牌。如日中天的太平洋网和被寄予厚望的太平洋评测,就是太平洋的制胜利器。
一直保持低调作风的天河电脑城则立足自身,专业为本,逐渐开发普通消费市场,建立酷咔数码摄影城。该数码城前身是以单反数码相机等专业器材销售为主的酷咔专业摄影器材城。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天河电脑城为顺应IT市场变化,由专业摄影器材城转型向数码摄影城发展,并获得各大数码相机厂商的认可及支持。据天河电脑城推广部经理谭勇透露:“早在2002年,天河电脑城就已经在筹备进行楼层结构的调整,使布局更为合理。到了2006年12月,用了整整4年时间,天河电脑城才完成整个蜕变过程。”
事实上,不管是颐高数码广场还是太平洋数码广场、天河电脑城,它们在面对越来越多新IT卖场开业的局面时,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的改善。
多种模式谋求突破
2006年,苏宁、国美、永乐等3C卖场纷纷在天河石牌地区开店。一时间,3C卖场对天河IT商圈形成包围的态势。很多人认为,如果广州新IT卖场的崛起对三大巨头来说是一种直接的威胁,那么,国美、苏宁等综合性卖场则更像是隐形的杀手。但是,吴挺却对3C卖场进军天河IT商圈有另外一种看法。吴挺告诉记者:“面对国美、苏宁等3C卖场的竞争,颐高采取的是积极探索双方能否合作的态度。如现已开业的颐高总店二期、西门口店和即将开业的佛山店,都引入了国美电器,制造差异化的行业经营模式,从而使IT、家电连锁卖场从对手变朋友,共享类似的消费群,实现双赢,共同发展。”吴挺还坦承,颐高总店二期开辟了近一半的经营面积,除了引进家电卖场国美之外,还引进了全国首家电子竞技馆。“只有这样,才能稀释部分压力。”
而太平洋数码广场则通过建设数码中心、耗材中心,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老商家身上。目前太平洋数码广场的老商家达到500多个,其中200家已经在里面经营超过9年。这样的结构也使太平洋数码广场这一IT购物平台在商业信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天河电脑城耗资200多万元把地下一楼的专业摄影器材城成功转型为数码摄影城,并以交友为主题,向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交友及技术交流平台。同时,1楼的笔记本电脑展销中心、2楼的品牌形象层、3楼的配件耗材大世界、4楼的DIY装机层、5楼综合大卖场也成功完成楼层结构调整。天河电脑城推广经理谭勇透露:“天河电脑城的网站将全面进行整改,预计花3至5个月的时间,重新打造一个天河电脑城网上虚拟商城交易平台。在提升天河电脑城在广州IT卖场地位的同时,更是给渠道商提供一个销售平台。”
从颐高与国美的强强联手,让我们看到今后专业电子卖场的新发展趋势。随着新商圈的扩展,IT卖场逐渐向连锁化、MALL化升级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虽然广州IT卖场的辐射能力大不如前了,但其辐射全国的地位和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广州新兴卖场:差异化另类行销
本报记者 廖兰兰
户外广告众多说明广州百脑汇颇受厂商认可。
2006年至2007年,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广州天河IT商圈迅速涌入了几股新的力量。他们或是定位高端,或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是在服务上更加完善。他们中间,有的即将举行周年庆,有的才刚可以摆满月酒。由于他们的加入,2007年的广州IT商圈变得战火纷飞,广州电子卖场格局变革也在所难免。
差异化定位夺市场
新兴卖场如何才能从老卖场手中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走差异化道路是它们的共同选择。但是如何走差异化的路线,各个卖场则各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即将举行一周年庆的百脑汇凭着在地铁站上盖卖场、20余条公交线路交汇、38000平方米超大经营面积等优势成为广州硬件条件最好的电脑城之一。作为一个以IT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卖场,百脑汇除了传统的IT产品外,还有肯德基、必胜客等饮食连锁店进驻。另外,百脑汇还在卖场的4楼设立了动漫游戏乐园、电脑医院等综合区域。“下半年,我们会有一个转变!”百脑汇电子信息(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店总经理沈其祥说:“现在的百脑汇地下一楼主要是迪信通、数码厂商,以及必胜客。9月29日以后,我们将进行调整,引入咖啡厅、面包店、手表、运动鞋等领域顶尖的品牌厂商。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复合式商场,形成品牌的夹层效应。”百脑汇此举,无疑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学生及白领一族,并拉长顾客在百脑汇停留的时间。
广州昊源3G数码•摄影器材城常务副总经理贺宏伟表示:“作为一家新生代卖场,昊源3G数码•摄影器材城致力于数码市场的专业化”。在诸多数码产品中,昊源3G将重点放在了数码摄影器材上。专注于摄影器材,这是一种竞争的差异化,也是昊源3G的优势之一。贺宏伟谈到,这种优势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特别专业的数码摄影器材在其他电脑城中还未形成气势,而昊源3G的细分吸引了数码摄影器材商家的积极入驻;其次,差异化定位,使昊源3G不需要跟其他电脑城打价格战、人气战;第三,卖场的促销活动、促销对象更有针对性。昊源3G成立了昊源影像文化俱乐部,召集摄影专业人士及广大摄影爱好者为会员,并定期举办会员摄影活动。
由酒店摇身一变成为IT卖场,总统数码港可谓是开创了广州IT卖场的先河。前身是总统大酒店的总统数码港位于百脑汇与太平洋数码广场之间,恰似一个通道,将广州天河IT商圈联成了一个整体。总统数码港位于原总统大酒店的1至4层,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此外,总统大酒店还将5层辟为多功能厅和休闲餐饮场所,6层则是四星级高级商务酒店。这种多业态组合的差异化经营定位,不失为总统数码港的一大特色。
虽然各卖场的具体定位各不相同,但电子卖场逐渐向多业态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另类行销提升知名度
如何能享有更高的知名度,如何能长期保持卖场拥有的旺盛人气,单靠在卖场内搞活动这种老套的手段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高校市场历来为诸多IT厂商所看重。每个月,百脑汇都会联合商家在广州大学城举办活动,包括讲座、培训等。沈其祥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百脑汇在广州大学生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品牌忠诚度,使他们在毕业后,依然保持去百脑汇消费的习惯。上半年百脑汇一个大举措,就是举办了“一呼百应”演唱会,邀请了罗志祥、蔡依林参加。演唱会门票不对外销售,而是通过购物满额抽奖或会员抽奖等活动免费送给消费者。演唱会的成功也迅速提升了百脑汇的知名度。“电脑城举办演唱会,我们是第一家。”沈其祥自豪地说。
吸纳会员,并针对会员举办活动,是昊源3G提升知名度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专业会员,昊源3G定期举办专业摄影活动;针对学生会员,昊源在“五一”期间举办了“广州大学生影像文化艺术大赛”,吸引了广州超过10所高校的学生参加。这些活动都将长期地坚持下去,为昊源3G打造持续的影响力。
任何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取胜,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想法。必须在探索中适时调整,逐渐修正、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新兴的IT卖场,无论是在经验上还是在资源积累上都与老卖场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通过一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硬件设施上优势尽显的新卖场,其实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
总统数码港因其地理位置的便利而吸收了不少人流。然而,看似不息的人流真的为商家带来了不息的销售么?店铺位于总统数码港一楼的一位陈姓商家告诉记者:大多数消费者只是路过,将数码港当作烈日之下避暑的通道,真正购买商品的人还是不多。可见,刚开张一个月的总统数码港,还有很多路要走。
定位为“永不落幕的IT时尚秀”的T-BOX,将5月2日~5月23日设成面向业内著名厂商、渠道商的开放日。期间,T-BOX启动了全球招商计划,并于5月9日晚举行了隆重的亮灯仪式。谈到招商情况,T-BOX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招商前景乐观,但正式开业可能要在9月之后。
实力雄厚的国内IT卖场巨头百脑汇在经营过程中,也在根据消费者反馈,根据市场反馈,适时地调整经营思路,从其对地下一层的调整就可略见一斑。“除了地下一层的调整,下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沈其祥信心满满,他说,“百脑汇的目标,是要做到最好”。
优胜劣汰是硬道理
或许是因为太平洋的空前成功,或许是因为广州IT行业持续向好,一时间,全国IT卖场巨头、广州本土电器卖场巨头、房地产商等携各种资金纷纷涌向IT卖场市场,使得广州IT卖场在2007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小小的一个天河IT商圈聚集的IT卖场就已经超过10家。面对这样的情形,不少人存在一个疑虑: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条件下,广州IT卖场是否已经过剩?我们不难看到,经过一年多的角逐,经过市场的检验,广州IT商圈的新秀们已经有了些许高低之分。大浪淘沙,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整个IT商圈的优胜劣汰,一部分卖场将面临重整与转型,寻找其他合适的发展道路。
而同在一个IT商圈,也许卖场彼此相距只有几十米,但就是这几十米的差距,也会造成人流的截断。消费者可能愿意向前移步几十米,却不愿向左或向右拐进几米。关键还是要看卖场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卖场本身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购物环境、产品种类、品牌种类等。而百脑汇的另类行销模式,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当然,这一切都要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投入与产出,始终是经营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深圳IT卖场:后劲十足
本报记者 陈超
深圳华强北又增加一个和赛格一样大的卖场
厂商渠道的扁平化确实对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有很大影响,但这却促使专业市场开始迈向全国,将深圳市场的经验带到各地,“厂商在哪儿,电脑城就开到哪儿”。同时,深圳本地的电子市场也越来越适合本地消费者,服务深圳及周边的消费者。7月8日,赛博与赛格宝安店同时开张就充分说明这一问题了。
深圳华强北商业街以其超过280亿元的年销售额、平均每天近50万人次的人流量,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据深圳市电子商会的一份报告统计显示,华强北商业街以电子市场为龙头,电子专业市场已发展到19家,营业面积已扩大到近34万平方米,并且专业卖场的面积还在扩大。在赛博的对面,赛格电子市场高科德交易中心已经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招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出租率已超过70%。这一市场经营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商户1万多个,而且从经营品种与布局上看,它和位于街头的赛格市场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原样照搬。深圳赛格电子市场总经理甄勇峰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深圳的电子市场仍然潜力巨大。
目前,华强北是以电子专业市场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品为特色、多种商业业态并举的商业街区。随着业态的发展变化,百货等商业业态的份额正在逐渐减少,电子信息产品的经营在华强北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份额和地位。2005年以来,多家手机卖场的开业,使这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再辐射全国
华强北商圈的IT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全国电子产品分销的集散地,其中以深圳赛格为中心。当时业内就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深圳市场对于全国市场的影响――“赛格打喷嚏,全国硬件价格都要抖一抖”。赛格里一位老板说,以前,全国许多地方的经销商天天都打电话来问芯片、硬盘和内存的价格,以便通过深圳的行情来确定当地每天的定价范围,决定采购数量。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进入到2000年之后,IT行业的竞争加剧,各大品牌厂商纷纷开始渠道扁平化,使得全国很多区域都有了自己的IT中心市场,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分销能力。曾有一段时间,华强北的IT经销商日子很不好过。
华强北已经不是全国经销商的惟一选择,华强北的分销能力越来越弱,这也使得包括赛格和赛博在内的电子市场开始从辐射全国市场到主要经营本地市场上转变。
深圳京仕电脑商行总经理盛培彦告诉记者,以前深圳是全国IT行业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和渠道中心,可以辐射全国。但随着厂商渠道扁平化工作的推进,深圳的渠道辐射能力已经慢慢萎缩,大部分产品现在只能辐射到深圳市的行政区划之内。
不过,记者发现,依托珠三角的制造优势,深圳华强北却是本土品牌走向全国市场的中心。
深圳赛格里,除了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品牌,这些品牌的产品主要是主板、显卡、键盘、鼠标、摄像头、内存等一些配件。每天下午,这里就会有许多快递公司来取货。据取货的师傅讲,这些货会发往全国各个地区。曾经引导中国内存、硬盘、芯片三大件价格的幕后老板,现在都在做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内存与板卡,赛格8楼整整一层有一半都与这两种配件有关。通过走自己的品牌道路,他们将这种不起眼的小配件发往全国,打造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同时,由于地缘的关系,国外的许多新品也会第一时间选择在深圳赛格登陆,海外买家也会到赛格来采购,赛格的外贸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卖场错位竞争
在华强北的IT卖场中,家电卖场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仅仅在华强北街上就有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随着家电卖场对传统IT卖场不断侵蚀,再加之华强北针对本地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华强北街上的卖场也重新开始自身的定位和转型。
满足本地化需求就要更多地面对终端的消费者,而在终端消费者这方面,传统IT卖场在购物环境、商户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这也使得一部分华强北的IT卖场开始了由卖场向商场转变的过程。
赛格作为全国最老的电子卖场之一,一直在积极求变。以前曾做过主要IT产品批发市场,现在也开始转型成商场,同时也会联合IT厂商一起做活动。今年暑促,赛格就与联想、明基、Acer等厂商联合开展促销,使在赛格里消费的消费者能体验到别处没有的优惠。同时,赛格还在市场楼上开设了物流服务中心,方便经销商直接从赛格里调货。甄勇峰向记者表示,赛格一直在后台服务系统方面不断努力,利用赛格在IT方面的经验,实现为经销商增值,以应对3C卖场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赛格发展十多年来,在全国建立多个分店。赛格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专业电子市场的名牌。
赛博则是另一个本地消费的例子。“当时建立赛博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华强北的这种本地趋势,同时也为了避免与赛格等老牌IT卖场的竞争,我们选择的是商场化的IT卖场定位。”赛博华南区市场总监林子云表示。
赛博一开始就定位成开放式体验商场,而且也跳出了传统IT硬件的圈子,其一楼经营的都是品牌手机,二楼以电脑为主,其它楼层则是以数码居多,从产品上看,赛博就是一个展示品牌形象的好场所。同时,赛博的管理也显得非常规范,经销商的销售人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
今年7月8日,赛格与赛博宝安店同时开张,明显说明这两家的定位开始冲突,双方的竞争也已经开始向周边市场延伸。
长远规划华强北
今年初,深圳市电子商会所做的打造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调研报告里,对深圳华强北做了一个直观而又富有建设性的概括。
在这份报告里,研究者称,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目标,就是要紧紧跟踪世界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步伐,依托现有电子专业市场,打造中国电子第一街,保持华强北的持续繁荣和不断发展,使其成为世界级的、在国际信息产业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地。其内涵包括国际化、规模化、多样性和先导性。
深圳市电子商会的调研报告对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市场经营模式也进行了规划:引进国际先进经营模式;促进电子专业市场以柜台出租为主的模式向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物流服务及其它增值服务全面发展的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促进专业市场商户以柜台交易为主的经营模式向供应链服务商的模式转型,形成以供应链服务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综合性市场。
长沙IT卖场:快速扩张的背后
本报记者 鲁伟
长沙合峰电脑城是长沙最早的电脑卖场
在长沙IT卖场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各大电脑卖场之间激烈的竞争。
过度扩张、泡沫泛滥、铺面空置,这些尴尬的词语,一直困扰着长沙电脑卖场并不明朗的明天。目前,长沙国储电脑卖场、华海3C数码广场长沙店(以下简称长沙华海)、QQ电脑卖场、赛博数码广场长沙店(以下简称长沙赛博)和合峰电脑城5家电脑卖场颇成气候。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爆发期后,长沙电脑卖场暂时比较沉闷。不过对于上述5家电脑卖场的操盘者来说,他们可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谁知道这会不会就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平静呢?
两大卖场黯然离去
“事实上,我一直都不愿意或者说不敢轻易离开长沙。按理说,长沙店现在做起来了,我完全可以离开了,可是我却不能走。”2007年7月18日,以傲慢与强硬著称的长沙华海店总经理高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显谦逊多了。
高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市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变化实在太快了。比长沙华海店早22天开业的颐高数码广场长沙店于2006年9月份正式宣布退出长沙市场。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百脑汇――这个在2004年7月进军长沙的知名电脑卖场连锁品牌,也宣布退出长沙。
刚进驻长沙市场不久的两大电脑卖场纷纷黯然离去,长沙电脑卖场的竞争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那些传统的本地电脑卖场则在这一过程中或抽身离去,或早已暗淡无光。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仅仅计算目前发展势头不错的电脑卖场,长沙电脑卖场的营业面积合计已经超过8万平方米。如此规模的电脑卖场,按照常规计算已经足够容纳3000家经销商,但目前湖南的IT经销商实际只有1000家左右。电脑卖场明显供大于求。当然,电脑卖场的竞争也就变得异常激烈。
所以,尽管长沙华海现在做得不错,但高烽却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当然,不敢掉以轻心的不止高烽一个人,而是所有人―每一个在长沙开电脑卖场的操盘手都变得小心翼翼、如临大敌。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阅读;阅读方式;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23-02
一、引 言
权威专家已经把手机正式认定为“第五媒体”,传统的媒体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进入,其中的手机媒体更是得到了正式的认可。如今的青少年对手机阅读功能的使用最为突出,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简直须臾不可或缺。同时,手机阅读软件的开发也基本为青少年量身定制,所以,青少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地位就尤为重要,研究青少年运用手机阅读就成为了很迫切的课题。
二、手机阅读的利弊分析
什么是手机阅读,艾媒市场咨询的调查报告认为,“任何通过手机这一终端获得阅读信息的行为,均可以统称为手机阅读。”手机阅读是从日本起步的,我国业界一般认为,2004年08月,中国第一部手机小说《城外》推出后,手机阅读开始起步。此后,传统媒体看到了手机媒体发展的巨大潜力,“手机报”就是它们相互融合的产物。
手机报是手机阅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国第一家手机报是《中国妇女报》,其后经过两年的市场孕育,手机报发展进程加快,2007年《人民日报》相继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面向手机用户的手机报,说明它已跻身于国内主流媒体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手机报也突破了简单的文字配图片的表现形式,成为集多媒体于一身的数字媒体,使其在吸引力和表现力上都得到增强,开始拥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进行阅读更成为目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其有利也有弊。
手机阅读的出现使纸质等其他媒介的阅读时间变少,因为手机可以满足其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比纸质媒介更为方便。接触过手机阅读的青少年有的对科研学术等专业学习类的阅读兴趣开始减少,不少人在养成手机阅读的习惯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降低,过去一些良好的纸质传媒阅读习惯逐渐消退。科技的进步已经让手机阅读融合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因素,使信息的展现更为立体和丰富,但它却缩小了学生们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当今校园内“浅阅读”现象随处可见,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学习和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不加节制的手机阅读嗜好,其长远危害不容小觑。
“手机阅读革命”悄然地改变着大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人利用手机建构出一个看似充满自由和民主的“手机世界”,所谓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花边新闻,学术抄袭,谩骂戏谑都开始无节制的生长,人们似乎看到了一种恰似民主的热闹气氛。这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影响巨大;同时,手机社交网站也是手机成为“泛娱乐化”现象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所谓的被“禁锢”的“自由话语权”得到了无限的张扬,各种“无底线”言论在网站上大肆宣扬。这些现象值得我们高度的警惕更需得到及时的净化。
手机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实更要发挥正能量,全方位的去发挥它的平台优势。尤其对于大中学生来说,要在学术知识内容方面大力加强,要发挥可以即时进行双向沟通的优势,开展“手机学术论坛”“手机学术圈子”等活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在文化产业成为国家发展重点的大环境下,手机,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降低了阅读成本,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在此大背景下,青少年朋友们正是手机多元文化媒介传播的最大群体,因此,手机阅读的开发者要树立“把关人”意识,确保信息的正确导向,使得大中学生成为最先的受益人群,这样手机的阅读的发展才会更长久。
再者,从手机的功能来说,未来手机的功能涉猎范围更为扩大化,手机阅读这一新兴领域将会显示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会使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将更为多元化,与手机的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手机阅读还会开发出更多新的领域,比如更多的第三方阅读软件,更多的纸质书籍内容的上传,更新颖的阅读方式,都会给读者带来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另外,手机成为“第五媒介”的一个重中之重,媒介的任务就是传递好信息。从各项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手机阅读用户群体的阅读内容都倾向于小说传记以及新闻资讯类,调研显示即使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手机阅读必将进一步将新闻资讯类信息做好,在不排除娱乐休闲类读物的同时一定要要加强学术科研等相关专业信息的内容,数据显示,手机阅读内容在专业学习上还有很大的空缺,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手机阅读市场必须着手采取行动弥补。
三、青少年手机阅读的对策分析
青少年手机阅读是一股新兴的潮流,我们在了解了它的利弊之后,更要探讨相应的对策。手机阅读未来应该采取增长型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使之更好的为大中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服务。
首先,手机运营方面,阅读的内容上要有较大的拓展,使手机阅读涉猎范围更广,内容更为丰富。这就需要手机运营商一方面加强与传统纸质媒体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自己的信息开发系统,形成自己的特色,把更全面和丰富的知识提供给受众。完善自己的产业链的同时也要注意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加强手机阅读平台在消费者中的威信和可靠度,这样才能更具有对受众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忠实的消费群体。
手机运营商是手机阅读内容的者,现如今手机上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浅阅读,兴趣局限单一、对实用过于追求,生活类信息多,通俗读物和时尚类泛滥,这将会使人们的理解和思维越来越简单。这种阅读给阅读带来了轻松愉悦的同时,不自觉的脱离了思维的过程,距离人们通过阅读获取精神上的陶冶和拓展知识的初衷越来越远,这对于年轻的大中学生来说更为有害。为此,手机运营商应该切实当好把关人,对内容的选择要慎重,不要仅仅从眼前利益的角度出发,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未来手机阅读的效应,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除此以外,其实手机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很多情况下代替教科书,如当学生需要学习文学、历史等相关课程上,可以声画结合,及时搜索知识,拓展学习面,非常有利。同时,手机运营商也应该研发出更多形式的阅读软件应用来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适应不同的阅读条件,而不该仅仅只是对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青少年们理应知道,手机只是工具,不能沉迷于其中。一定要加强自控能力,有一个“度”,每天可以用手机方式来娱乐一下,放松之后就要全身心回到正常的学习当中,要学会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起来来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学习更为全面和立体,达到一个最优化的结合。同时,大中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严格自律,理性的去对待自己的阅读内容,要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要轻信手机媒体上的所有信息,更不要采取过激或者违法的行为,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多和身边的人交流沟通,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受学校氛围影响很大,因此学校有必要做出相关工作来引导大中学生进行手机阅读,应该看到手机阅读的良好前景,有效的利用这一工具发展教育事业。
第一,学校要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手机阅读,学校要学着接受与应用。并且要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手机阅读习惯和手机阅读价值取向,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协会来共同探讨研究手机阅读,以此来帮助其他同学更好的进行手机阅读行为。再者学校要对学生动态及时关注,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当网络上出现相关煽动性情绪时候要及时扼住,平复学生思想动态。除此以外,也需要与传统媒介和课堂教学达到一个最佳的融合,所以学校要加强利用手机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学质量和革新教学方法。
第二,高校图书馆应该大有作为。高校图书馆是以收藏整理图书、传播和流通为自己的任务。今后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手机阅读的引导义务。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开一些读者会、导读会等,甚至一对一的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使学生从“浅阅读”的氛围中逐渐走出来,使手机真正成为学生随身携带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第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术氛围。由于一些学校过于商业化,部分大中学生变得很浮躁,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介入,更是让学校“社会化”。所以学校要多组织相关学术类活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灌输,净化校园氛围,回归学校本性。
四、结 语
手机阅读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前景巨大,它会进一步改变大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手机阅读的合理方式,积极有效的利用它,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手机阅读是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革新,同时,也要预计到会有更多的问题要我们积极面对。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R].2010.
[2]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手机阅读篇)[R].2012.
[3] 易观国际.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R].2010.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R].2012.
一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与光谷特色产业企业需求的调研
(一)问卷调研
本项调研的对象是学院各专业历届毕业生,采取随机抽样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共回收问卷462份,有效问卷457份。问卷调查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要求;(2)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评价;(3)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符程度;(4)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5)解决高职英语教学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由SPSS数据统计和分析显示,认为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总体要求较高的占56%,53%的毕业生认为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弱,48%的毕业生认为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42%毕业生的认为专业英语知识水平较低;在实际工作中,英语听说技能很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占英语五项技能的76%;88.6%的毕业生认为高职英语教育存在问题;97.8%的毕业生赞同对高职英语进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企业座谈、访谈及毕业生访谈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课题组对光谷特色产业的20余家企业进行了走访,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话;同时也对本校20余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通对过企业和毕业生的访谈,总结出以下几点:(1)企业重视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几乎所有企业招聘都要求毕业生拥有大学英语三级、四级证书,认为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方面;较高的英语水平,有利于个人可持续性发展和岗位提升,有利于企业发展;(2)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在听说方面、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方面都较弱;(3)建议学校加强行业英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要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符,要与未来行业发展相符。
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0年6月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10版)中,把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该要求的显著特点是把2001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版)中的“专业英语”改为“行业英语”,“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2],突出了行业英语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专业英语(Subject-based English,简称SBE)和行业英语(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s,简称EVP)同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3](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1987)。长期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一直沿用着普通高校“学术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学术性太强,而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实用性不够;在教材选用、教师配备、教学方法、学生评估等方面都存在问题[4],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失去监控。因此,高职专业英语改革迫在眉睫,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向行业英语课程的转化势在必行。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应结合区域性经济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及岗位(群)需求安排教学;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体现职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行业英语教学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关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三师”结合型行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职行业英语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积极与行业企业结合,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行业英语(EVP),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三师”结合: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工程师: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行业企业专业调研得出专业调研报告;行业企业工程师和英语教师进行行业工作任务分析,确立职场英语标准;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进行课程结构分析和课程标准编写,明确课程体系、教材选编及训练计划;行业企业工程师和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教学结果。“三师”结合的行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开展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和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二)培养“双通”+“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需要的教师应当是“双通”+“双师”型人才:既通晓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教学技巧,又通晓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行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行业英语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体验实践,开展相关行业和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特定专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下基层实习锻炼,熟悉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第二,加强非英语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刚入职的非英语专业博士硕士生,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一般都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要培训他们的语言教学技能;第三,对英语专业教师,进行相关行业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多与专业教师沟通和交流,多下企业学习锻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选编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三性”突出型教材
行业英语教材应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职业性体现在教材在内容选取上能满足未来岗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行业企业对高职专业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任务或场景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性体现在用工作任务引领业专业知识,用典型的工作场景引领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协调,实现“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先进性一方面体现在知识内容上能既能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专业知识和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又能及时反映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和新方法;先进性另一方面体现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能提供多种资源,如音像资料、MP3光盘、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资源、实训指导书、教学辅导材料等。
(四)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行业英语的教学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也是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是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教学法(Project Approach),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的系统教学方法,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通过教学项目学生融入有意义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展合作式和探究式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和技能;采用模拟教学法(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根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全面的理解。运用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 Approach),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启发性、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的原则,干中学、学中干,成功实现教学做的三位一体。
(五)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行业英语应采取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科学和系统的立体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评价过程上,既要有终结性评价,如大学三级、四级考试,并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的考试,以统一权威的标准评价学生英语能力;同时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不同阶段,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级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以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的任课教师评价方式,采用任课教师、专业教师、行业工程师、英语能力认证机构、同学本人、学生团队成员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英语口语测试和笔试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统一的试卷考试和模拟工作场所实际专业操作考试相结合。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框架,促使教学向多维目标转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专业业务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2012(5).
[2]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征求意见稿) [Z].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