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市场需求情况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第1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区域物流 评价指标体系

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发展模式,“互联网+物流”的深度融合,带来了物流行业的变革。

物流业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的重点产业之一,被喻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服务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构建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传统物流业已开始向信息化物流转变,互联网和高新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区域物流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指出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要求,继续发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关于区域物流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区域物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看,区域物流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它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特定地区的物流。而区域物流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城市物流,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将区域物流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的有效服务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的有效实体流动。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系。

众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区域物流综合评价的研究,但基于区域的特点及“互联网+”推动的物流业发展变化特征,到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互联网+”战略下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如何评价“互联网+”战略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更是没有开展,本文拟从社物流市场供给情况、物流市场需求情况、物流发展外部环境情况三个方面构建“互联网+”战略下区域物流业展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构建可量化的“互联网+”战略下区域物流业展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在规范我评价数据的收集、运用统计方法对区域物流业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方面提供参考,而且,可以为提升我国物流业服务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战略,以满足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物流服务保障。

(一)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要以物流发展相关理、系统理论和相关数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又要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城市物流竞争力的真实情况。既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自身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又可以对同一个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其发展过程及规律。

(2)系统性、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应考虑到影响研究对象的各个主要方面,还应考虑指标之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对于包含多种功能、其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物流业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这一特殊区域的物流亦如此。

(3)简明实用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又不能过繁过细,如果指标体系十分庞大繁杂,将不便操作甚至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因此要抓住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因素,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力求用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4)可获得性原则。如果选择的指标虽然科学、详尽,但难以量化或难以取得数据资料,那么指标体系的应用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评价工作也难以进行。因此,指标数据最好能从相关的统计年报中或通过调查得到。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物流市场供给情况、物流市场需求情况、物流发展外部环境情况三个方面考虑选取指标。

(1)物流市场供给情况

物流供给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建立和运行状况,区域物流供给反应了区域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主要物流园区个数、网点个数、公里营业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从业人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民用汽车拥有量。

(2)物流市场需求情况

物流市场需求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各个环节服务产生的需求,物流市场需求的数量和结构会对物流业发展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外商投资总额、区域企业数、外商企业数、进出口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总量、货物周转量、货物吞吐量。

(3)物流发展外部环境

物流发展外部环境指区域物流业运行所依据的环境,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自然环境、政策等。主要选取的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X31)、高新技术企业数(X32)、互联网用户数(X33)、移动电话户数(X34)、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X35)、单位GDP能耗(X36)、单位GDP电耗(X37)。

(4)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2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消费市场;珠宝设计;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77-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珠宝的消费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就需要设计师对珠宝行业进行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不仅仅要了解消费者对珠宝审美需要,更要加强其对珠宝的设计需求,重视消费市场对珠宝设计的导向作用,来进一步使得珠宝设计能够充分的适应时展潮流。

一、消费市场对珠宝设计的相关要求

1.充分的了解市场需求。作为一名合格的珠宝设计师,必须对珠宝设计的目的与功能进行A深入的了解掌握。珠宝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其核心价值是具备良好的装饰功能。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同,这就需要珠宝设计师必须对人们的审美标准进行合理掌控,努力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所需要的珠宝款式,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珠宝首饰的装饰功能也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如何才能有效的占据珠宝市场中的重要位置,是每一个设计师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2.有效的掌握市场走向。在充分的掌握市场需求之后,设计师不仅仅要依照需求情况来设计相应的珠宝产品,更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对市场的发展走向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掌握,这就需要设计师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眼光,对消费市场的发展具备良好的预见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来引导市场消费。如果设计师只是单纯的依靠市场需求来进行珠宝设计,那么就会使其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滞后性,从而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消费市场对珠宝设计的主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会直接决定了市场的需求状况,而珠宝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将会直接影响到珠宝行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所以说,珠宝首饰的款式设计能够对珠宝的市场营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层的消费者而言,其对于珠宝款式的要求越高,就会造成美的标准越高,而珠宝的设计款式与市场的繁荣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珠宝设计必须以市场需求来作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将珠宝营销与消费市场有效的联系起来,不断的了解消费者的习惯与喜好,进行珠宝款式的不断创新与改进,来进一步完善珠宝的消费市场。

三、消费市场对珠宝设计的引导作用

1.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区域中的不同民族对于美的定义与追求不同,这就造成其对珠宝的需求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需要,就要求珠宝设计师充分考虑各个民族与地区的审美差异,并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设计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珠宝产品。如针对我国苗族自治区的消费市场,就需要设计师把苗族文化充分融入到珠宝设计理念中,使得珠宝既能够体现特性,又能更好的展现民族风情。

2.充分考虑不同阶层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珠宝市场需求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化趋势,其中存在部分收入不高但喜欢追求首饰款式的年轻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多倾向于档次较低的珠宝首饰,而另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则多倾向于购买高档的镶宝首饰,来追求个性,展示个人品味,这就要求珠宝设计师能够对不同阶层的消费者进行充分的需求了解,来针对不同的消费阶层设计出不同档次的珠宝饰品,及时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依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对珠宝进行合理的个性定位。

3.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加以考虑。有效的针对消费者需求来进行珠宝设计,对珠宝产品的销售活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设计师能够充分的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考虑,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珠宝的设计工作,就能够使得珠宝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同时,要求设计师能够巧妙地对流行色与传统色进行调和,避免珠宝产品的庸俗化,来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需要。

珠宝设计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无论是哪一种设计新颖的珠宝商品都不能够适应于所有的消费者需求,这表明珠宝能否真正实现市场畅销,不仅取决于设计者的专业技能,还取决于珠宝首饰是否能够符合市场需求。设计师只有不断提高对市场需求的重视,充分的掌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对市场走向进行有效的判断,才能够设计出更受消费者欢迎的珠宝首饰。

参考文献:

[1]严可t.浅析消费市场对珠宝设计的导向作用[J].中国商贸,2013(04).

第3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乐山、眉山两地市场为主,四川其它地区及省外市场为辅

二、调研内容及任务

(一)调研专业

拟新开设专业或调整专业及2010年拟招生专业。

(二)调研主要内容

1、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核心能力技能要求、行业标准及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2、就业定位:就业领域、就业方向、就业岗位。

3、开办条件:师资,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基地情况。

4、在办专业就业学生质量问卷、就业状况调查。

5、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相关人才需求(量)情况;学生家长需求情况。

(三)任务

1、完成教育教学质量、就业状况、专业市场需要问卷调查。

2、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形成本系(部)“*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该报告应包含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背景、市场需求情况分析、学生家长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及学院专业建设现状及支持条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今后本专业建设思路及规划、调研结论等。

3、制作PPT进行专题汇报。

4、根据专业调研的情况提出新申报专业方案和2010年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或修改专业导航。

三、时间安排

2009年11-12月开展市场调研、进行专业调研分析。

2009年1--2月底形成调研报告、制作PPT。

2009年3月作专业建设汇报。

2009年4月拟定新专业申报材料初稿、按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内涵及编制模板要求形成2010年拟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修改、专业主任审核修改、(系部)主任审定并签署意见后上报教务处审批。

四、调研方式:社会、行业企业、医院考察、座谈、问卷

五、调研牵头部门

(一)牵头部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

(二)协助部门:学生处

六、调研承办单位:各系部

七、说明

(一)以专业(群)书写调研报告,收集、整理、统计问卷调查情况,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或申报新专业资料,制作专业建设PPT汇报资料。

(二)以上资料准备齐全报送教务处备案后,才能给予经费报销。

(三)2010年3月全院随机抽查PPT专业调研及建设汇报

第4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1、开工厂条件很多,首先要做市场分析,这需要专家为咨询,看市场需求情况,这个很关键。

2、其次,要到你们当地发改委咨询你选准的项目是不是国家鼓励项目,国限制或者禁止项目是不能做的,如果是可以做,那项目需不需核准,如果不需要核准,那就是备案,手续很简单。

3、确定项目后,你就要取得土地手续、规划许可,还要取得建设许可,还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搞好这些手续后可以开工建设厂房;

4、投产之前还要办理工商注册、税各登记、银行账户申请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本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全区14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所采集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第三季度有效数。数据经统计分析,反映了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二、供求总体状况

表1 2012年第三季度供求总体状况

如表1所示,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呈现几个特征:一是提供就业岗位349912个,与上季度相比减少117854个,环比减少25.2%;二是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262881人,与上季度相比减少77700人,环比减少22.81%;三是市场供求总体呈现需求和供给都同时下降的状况;四是本季度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即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为1.33,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下降了0.04。求人倍率变化幅度不大,说明第三季度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就业压力水平和上季度基本持平。

表2 2012年第三季度各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

求人倍率=1,供求平衡;求人倍率1,需求大于供给

如表2所示,需求量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南宁市、柳州市和玉林市,这三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189721人,占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总需求量的54.22%。同样,求职人员也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玉林市,这三个城市合计求职人数167661人,占总求职人数的63.78%。

在供求对比方面,来宾市、柳州市和桂林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求人倍率小于1,其他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来宾市、柳州市和桂林市的就业岗位竞争的压力高于区内其他地区。而自治区本级的求人倍率偏高,为15.33,说明在自治区本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情况相对比较突出,岗位等人的情况明显。其余11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11至4.69之间,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需矛盾趋于平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与上季度相比,各个地级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均有小幅变化。

三、供求状况的特征分析

(一)从产业需求方面看

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继续保持稳定。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04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12年第三季度产业需求情况

从需求总量看,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9.62%、27.02%和65.36%。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04和1.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虽然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下降了1.09个百分点,但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仍然是广西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产业,由此可见,继续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优先发展各类现代服务业,可促进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求职者尽快就业。

(二)从行业需求方面看

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三大行业占据行业需求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48.69%。 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2012年第三季度按行业分组需求人数所占比重

从各行业需求看,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需求比重为9.62%;第二产业中则是以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为主,占总需求人数的12.87%,与上季度相比,需求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大,三者合计为47.8%。

(三)从用人单位需求方面看

企业类用人单位占据人力资源需求比重的97.82%,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占用人需求的前三位, 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55.76%。具体情况见图2。

图2 2012年第三季度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需求情况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7.82%,用人需求总体格局变化不明显,内资企业的需求占总量的84.63%。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三者合计为57.76%,说明这三种类型的用人单位继续保持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的位置。

(四)从职业(大类)需求方面看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排在用工需求的前三位,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求人倍率最高,为1.63,说明第三季度选择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类岗位的求职人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2012年第三季度按职业分组需求情况

1.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成为用人需求的主体,两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50.84%。此外,用人单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用人需求量也较大,所占比重为17.57%。

2.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两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比重46.64%;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7.19%和16.21%。

3.从供需状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求人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62、1.35和1.27。

4.按职业大类分组的各个职业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说明第三季度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具有一定选择岗位的机会。

表5 2012年第三季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第6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一、计划分类

1、按计划性质分,

新品开发计划、销售计划、成品入库计划、兰坯产品入库计划、工艺外协小件入库计划、白坯产品入库计划、自制小件入库计划、物资领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

2、按时间分

月度生产计划:是全月总量计划,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建雅马哈产品下达全月总量计划,其余产品只对每周总量作大致安排。

周生产计划:对月计划总量进行分解,对本周的日生产进度进行安排。

调整计划:对月生产计划量进行增减、对周计划进度进行移延、对未列计划品种进行追加的调整安排。

二、计划编制程序

见《产供销作业计划编制程序图》。

三、计划保证措施

(一)、采购周期及生产周期

1.采购部在接物资领用计划后,随时保证主体材料和管子材料的供应,8小时以内保证排气管上的附件供应,24小时内保证其他外购件供应,3天内保证纸箱供应。

2.生产周期共96小时,其中白坯生产作业周期为55小时;兰坯生产作业周期为30小时;装配工段作业周期为11小时。

(二)、生产能力

1.计调中心和制造部协商拟定单品种最大日产量、系列产品最大日产量,及关键工序和瓶颈工序最大生产能力,作为阶段性的作业指南。

2.周生产计划必须满足单日计划总量不超过5500件(包括嘉本产品,但不包括小件),周计划总量不超过35000件的总原则(周日平均计划量5000件,星期天计划量不超过3000件)

3.调整计划必须满足单日计划总量不超过5500件的原则。

(三)白坯入库时间的规定

白坯库正常上班时间为早上8:00至晚上2:00,遇特殊情况需延长时间由制造部书面通知仓储部。

四、计划编制规定

1.月度生产计划

a、销售开发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编制月度新品开发计划;

b、销售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编制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产品、建雅马哈产品月度销售计划;

c、计划调度中心根据月度销售计划,综合考虑成品库结存情况,编制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建雅马哈产品的成品入库计划、白坯产品入库计划、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

d、计划调度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编制白坯生产预投计划;

e、采购部根据白坯产品入库计划、预投计划、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综合考虑物资结存,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白坯产品入库计划和预投计划于每月25日下午3:00时交制造部和采购部,制造部据以编制物资领用计划,制造部将物资领用计划于25日下午4:30交采购部,据以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2.周生产计划

周生产计划计划期为次周二至次次周一。在编制周计划时,对本周四至次周二的生产情况视同按计划100%的完成,按市场需求和成品在库情况下达下周计划。计调中心于每周四下午3:00将白坯产品入库计划和自制小件入库计划传递至制造部和采购部,将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传递至采购部;制造部据以编制物资领用计划,制造部将物资领用计划于每周四下午4:30交采购部;采购部根据物资领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每周六下午3:00时由计调中心、制造部、采购部在销售公司会议室对已的下周计划进行协调。

3.调整计划,由计划调度中心随时据实际情况(品种增减,数量增减,进度移延等)编制后交制造部,调整计划同时体现总量和日进度要求。当日调整计划应在当日下午4:00时前交制造部,4:00时后下达的调整计划作次日计划。

五、计划的有效期

1.公司有效计划为周计划和追加计划,月度计划仅作为制造部和采购部作生产准备的参考资料,不作为入库数量的考核依据,但*合资公司、建雅马哈和嘉本田公司的月度计划,仍为有效计划,并按月度计划执行和考核。(由于周转箱差缺,对雅阁产品按销售进度进行考核)

2.周计划有效性规定:当日内未完计划量在本周内完成或在计划期截止日之后两天内(即次周三17:30时前)完成均为有效计划,允许按正常计划产品办理入库。但是,计划完成率考核仍然按当日完成情况执行。

3.追加计划的有效性按其入库时间在哪一周来确定其考核和有效性按那一周的周计划执行。

六、调减计划规定

1.无销售市场的计划无条件取消。取消计划应由计调中心书面通知制造部和采购部。

2.取消后的损失及资金占用的责任划分:按55小时界定原则,即允许白坯入库时间后55小时以内的算销售开发公司责任,55小时以后的制造部责任,若制造部能分清属于采购部责任,由采购部承担。

3.取消计划的处置规定

a、仓储部接销售部门的调减计划时,检查减计划物资的入库情况(白坯),按55小时原则界定责任,传递书面资料告知销售开发公司、制造部,同时作台帐记录。

b制造部接减计划时,按55小时原则界定责任,通知质管部和计调中心对已投入物资作判定,按损失最小和易于保管原则就地封存,同时书面资料告知销售部门,并作台帐记录。

c销售开发公司需对减计划书作编号管理,建立减计划台帐,每月对减计划造成的不良资产拟定处理方案,方案包括原因分析、责任部门、处理措施、损失预算等。

4.制造部明知由于采购原因可能造成某产品计划失效时,应先与销售部门确认该产品延期入库后有无销售计划继续消化,若无,则找采购部门确认所造成的不良资产后就地封存,所封存资产计入采购部占用,传递书面资料告知采购、销售部门,同时作台帐记录;如有后续销售计划,则按继续组织生产,以便下期入库。

七、关于自制小件的规定

1.自制小件的定义:由制造部利用边料或由钢材库房领用材料自制,及制造部从仓储部外协库领用需组合加工后直接进入装配工段或需工艺外协加工的小件。

2.自制小件由计调中心根据生产难易程度和市场稳定性自行掌握储备量。

3.自制小件的工艺外协加工由计调中心负责。

4.自制小件经工艺外协加工入外协库后,还需加工的由制造部加工。

八、其他

制造过程中工序协作(需由外单位协作加工)由制造部负责。

计调中心和制造部物资领用计划分产品下达,采购部物资采购计划按产品分零件下达,各类计划有特殊要求须在备注栏注明。

第7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需求分析;教学;应用

一、商务英语以及需求分析基本介绍

商务英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是以服务国际商务活动为就业方向,以培养具有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作为一门用途英语,它更加强调较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Robinson(1991)将商务英语的特点归纳为:与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相联系(content-based);有明确的目的(Goal-directed);以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为基础;有时间上的压力(timepressure)。[1]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需求分析这一环节。那么,什么是需求分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看法。

二、目前需求分析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均设有商务英语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应用需求分析理论。一方面,是对需求分析的认识不足,不能恰如其分地根据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使用目标情景分析法、现状情景分析法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法。另一方面,是缺乏将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之中的有力措施。商务英语教学中缺乏对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高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时,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需求分析理论。既没有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也没有针对性地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未考虑本院校的师资实力、培养目标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课程设置。[2]笔者同时对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100份调查问卷,收回92份,对92份有效的问卷分析发现,认为在校期间所学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能够满足其工作岗位要求的学生仅有23人,占总有效人数的25%;其余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我们知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主要在涉外企业、外国驻华商务机构、涉外酒店、英语教师以及某些社会培训机构,如果所学专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那么未来就业时肯定没有竞争力。此外,大部分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知识课程的设置过于笼统、宽泛,学生虽然学习了某一领域的商务知识,但因为学习不够深入,专业水平较低,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设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时未进行需求分析。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能力,掌握一些商务术语,掌握这些国家的商务文化、商业管理知识,以促进这些国家与我国开展商务领域的交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认识到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学生全面掌握商务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步培养大学生具备商务活动知识、技能,从而能够胜任未来岗位。

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需求分析的对策分析

(1)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科学进行课程设置。要科学严谨地对目前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需求情况设置课程内容,并尽量使课程细化、专业化,从而避免学生学习因泛而不精而难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用。(2)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认真组织教学。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时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在充分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与专业教学质量相关的需求信息,以此为指导,以促进本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总之,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应用需求分析理论,才能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效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未来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分析应贯穿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始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组织方面,都必须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彭琳.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8).

第8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政府导向信息系统;专业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自从包分配的模式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大学生失业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据新华社消息,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有所下降,被认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人社部在2013年一月份专门发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导各部门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此外教育部还指出平均每年大约有3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与此同时却有45%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与我们观察到的每年沿海总会出现大规模的用工荒、而每年校园招聘之后总是有大量的大学生未能就业的现象十分吻合。无论是数据还是我们肉眼的观察都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不能简单地归为总量性失业,这里面是各方面综合因素作用,但是可以显而易见的是,这里面隐藏的结构性失业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是基于对这种结构性失业的探索性研究,试图提出政府导向信息系统在帮助减轻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方面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1.国外对于结构性失业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失业”这一概念。他认为季节性、过度性和技术上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一部分人待业的现象称为失业的话,那只能是属于结构性失业,其典型特征为:首先,劳动力供给方在年龄、劳动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劳动力需求方明显不相符;其次,劳动力供给方对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工作环境和地点等的要求与劳动力需求方提供的条件不相符;此外,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一个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提出了UV曲线(即贝弗里奇曲线),并论证了失业率和岗位空缺率存在着此增彼减的负相关关系,这也成为研究结构性失业的重要理论。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分别从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和行业部门的角度来探究接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纵观国外文献,关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大多数是经济学界涉足的领域。他们大多是从经济转变方式,劳动力市场等视角来论证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为我们国家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借鉴。

2.国内对于结构性失业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武向荣教授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他们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从高等教育体制的角度论证了学历层次和专业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教授从就业体制的角度论证了高校对于大学生导致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郑兴明、陈杰等从科技进步角度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刘艳和孙红永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纵观国内文献,关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我国学者大多数是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国外就业政策的借鉴,主要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但是从政府的公共性政策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研究很少,本文就是提出一个专业预警的政府公共性政策来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特别是专业不对口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3.概念界定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所引发的,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现实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的一种失业类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构性失业的重要特征:劳动力市场上空闲岗位和大学生失业并存。

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导致的缘由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技能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转型,对于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却无法达到引起的失业;其次是区域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大学生地域分布不对称,偏爱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不愿到西部基层就业,而造成的西部大量空闲岗位而东部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象;最后是专业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大学生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造成的失业现象,这也是本文界定的,进行研究的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专业方向,如果把大学生看作大学“生产”的一种产品的话,大学生毕业来到劳动力市场的时候,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所学的专业已经不再热门,造成大量的失业。这里面有大学生、大学等教育机构等一系列因素,但是笔者认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缓解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于是本文就创造性地提出专业预警体系的概念,希望能通过完善专业预警体系来解决该难题。

二、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现状

根据前文界定,专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大学生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造成的失业现象。

根据麦可思出具的《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失业量较大的专业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为就业绿牌发展专业。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排行榜,红牌专业有动画、法学、生物技术、数学与数学应用等,黄牌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美术学、汉语言文学等,而绿牌专业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通过该排行榜可以看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着不同处境,一些个专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供不应求,出现了用人短缺然而一些个专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则是供过于求,出现了饱和的状态。总体上来看,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较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遍上具有更高的就业率,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最近这几年高考填报志愿中的一个趋势就是人文社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是处于一个十分热门的状态,这与麦可思出具的就业警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2012年“大学校园最难就业的十大热门专业排行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像工商管理这种大学生热捧的专业却在劳动力市场是不受优待。就业报告还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这与这两个专业的供应高于、超前于社会需求有很大关系。

由以上的数据以及排名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大学生失业的问题里面专业结构性失业是非常大的一个方面,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解决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提出了政府导向的信息系统。

三、构建政府导向的信息系统——专业预警体系

从理论上说,企业和大学生应该根据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情况等掌握的信息做出自己认为的理性的决策,这些决策将会在劳动力市场上产生双向选择,形成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应该作为信息传递给我们各大高校以供调整专业结构的需要,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会根据以上信息做出理性的选择,这可以使得用人单位、各大高校和学生通过整一个信息链条受到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在我国,在专业设置这个环节里面并非采用“市场信息传递”的原理而采取的是“计划配置”的方式,即各大高校不能完全直接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经过相关教育人事部门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组织专家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考核,然后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这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计划体制的学科专业设置,反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如果把学生看做是高校教育的产品的话,在改革中强调的就是,将产品有完全的自产自销转变为自产他销,这里面的”他”指的应该说就是社会市场,这里面采取的又是一种“市场配置”的思路。纵观这种模式,以“计划配置”的方式来进行专业设置,却以“市场配置”的思路来进行劳动力供需双向选择,这种落差也就形成了我国严重的专业结构性失业;再加上,在我们国家整一个专业设置体制中大多是根据现实的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对未来加以合理地预测,造成了大学专业设置和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存在着时间差,这种时滞性也是导致专业性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出,我们国家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中应该是基于对过去劳动力市场上的规范分析的前提上,运用合理方法对于未来进行预测,并进一步完善其中的信息反馈和运行机制,让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参与的各方——企业、大学生、各大高校和政府积极参与这个政府导向的信息系统里面,笔者认为在这个系统中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助以在校生专业调整,主动干预、调控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体制下提高就业率的途径之一,因此在这个信息系统里面最为核心的应该就是专业预警体系的建立,通过信息传递将专业预警融入下去,我们这边界定的专业预警体系是在借鉴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警体系”中创造性提出的一个新的论述,所谓专业预警体系,是指借助国家及相关教育机构提供的就业及失业数据资料,综合利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理论,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劳动力市场未来走向预测,以发现国家在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国家相关部门发出警告,督促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下面对于这样一个体系进行详述。(如图1所示)

图1

首先,需要的是用人单位和高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如需要各大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就业地域信息、所需大学生能力标准等,作为专业结构设置的依据,在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将就业率长期低迷的专业加以关注,并保证高校及时将这些信息通过软件系统反馈给教育部门,使得教育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动态。其次,大学毕业生作为最为关键的主体,应该将就业时遇到的专业不对口情况,行业整体情况,实际工作中所需能力技能等信息通过该软件系统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门,作为政府执行政策的重要参考;最后,在构建我们这个信息系统特别是预警体系的时候,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一个很关键的角色,政府应该成立一个大学生就业委员会,其中构成需要政府两大部门的积极合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该年收集的就业信息(包括各大专业的就业率,大学生技能需求情况,急需专业,未能就业的原因)等收集起来,及时反馈,再有一个专门的专家队伍来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解读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对于这样一些经济形势的把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未来专业需求进行合理的预计,特别是应该及时地发现未来劳动力市场即将饱和的专业,最后就是教育部门应该据此为依据来进行审批专业设置,对于那些预计未来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应该鼓励发展,成立专门基金进行资助,对于预计未来市场需求萎靡的专业应该缩小投资规模,对于这些专业不应该只是注重量的扩大,而应该更多地是应该强调质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顶尖人才,这对于国家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将会具有重大的导向性作用。

四、总结

从以往的研究上来看,研究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政府政策的文章甚少,少数的几篇大多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笔者在第二部门运用大量数据分析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在中国的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后在第三部门创造性的提出“高校—政府—大学生—用人单位”四维一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并详细论述了其中的专业预警体系,这都是笔者创新性的思考,难免都会有不足之处,只是提出一个雏形,有待于后来的专家学者加以补充和完善,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市场调研; 市场信息

1市场调研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市场调研可以为营销企业制定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市场调研是指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资料或数据,用以帮助营销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产品市场和把握顾客的重要手段,是帮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掌握和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市场调研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有着庞大而复杂的内容体系论文下载。

市场调研的内容主要涉及影响营销策略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如需求、产品、价格、促销、分销、竞争、外部环境等。根据不同的调研目的,调研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讲,市场调研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需求调研。市场的需求是企业营销的中心和出发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详细了解并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因此,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是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市场需求调研包括:市场需求量的调研;市场需求产品品种的调研;市场需求季节性变化情况调研;现有客户需求情况调研(数量、品种)。

(2) 产品调研。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不同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产品在地区之间的需求也出现差异化。因此,产品调研也成为市场调研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产品调研的内容包括:产品品质需求调研;产品品种需求调研;产品质量调研等。

(3) 价格调研。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额和企业的收益情况,价格调研对于营销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格调研的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调研;国际产品市场走势调研;市场价格承受心理调研;主要竞争对手价格调研;国家税费政策对价格影响的调研。

(4) 促销调研。促销调研主要侧重于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反应,了解消费者最容易接受和最喜爱的促销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研各种促销形式是否突出了产品特征;是否起到了吸引客户、争取潜在客户的作用。

(5) 分销渠道调研。分销渠道选择合理,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安排恰当,对于提高销售效率、缩短运输周期和降低运输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销渠道的调研也是产品市场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分销渠道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批发商、连锁零售商的经营状况、销售能力的调研;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优化组织的调研;如何降低运输成本的调研等。

(6) 营销环境调研。营销环境调研的内容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国际产品市场环境;产品技术环境;替代产品发展;竞争环境。

在营销实践中,进行任何市场调研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市场,搞清楚战略失败的原因或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性。为这些目的而进行的市场调研被称为应用性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工作需要收集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并基于相关数据的支持提出市场决策建议。

2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作用

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市场调研有助于管理者了解产品市场状况,发现和利用机会。在商品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作为供应一方的生产者既面临有产品、资金和人才的竞争,也面临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的竞争;作为需求一方的消费者,在一个日益庞大、种类繁多的商品群面前必然会有所选择。谁能赢得消费者的垂青,谁就是成功者;反之,则面临着被挤出产品市场的命运。因此,生存危机是企业必须时时注意的问题,然而机遇也同时存在,这就要看企业如何把握时机。

(2) 市场调研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在现代产品市场营销中,企业管理者如果对影响目标产品市场和营销组合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那么管理将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主动的管理意味着通过调整营销组合来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竞争环境,而被动的管理则是等到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变化出现时,才决定采取行动。市场调研在主动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主动性的管理者不仅要在不断变化的产品调研中寻求新的机会,而且会通过战略计划的制订尽力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营销战略,基于现有的和将来的内部能力以及预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计划可以用来指导企业资源的长期使用。一个好的战略计划是在出色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做出的,它有利于企业实现长期利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缺乏市场调研的差的战略计划则会威胁企业的生存。

(3) 市场调研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产品市场。任何企业的产品都不会在产品市场上永远畅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市场调研在新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趋向、新的要求、消费偏好的变化及对产品的期望等,然后设计出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使企业的销售出现新的。

(4) 市场调研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产品市场上,生产紧随消费的情况普遍存在,但生产也可以强制需求,即在消费者对产品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之后,认可产品并进行购买,这种强制需求一旦成功,企业就可率先进入产品的销售领域,从而在此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强制需求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的基础上,而在成功的背后,市场调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市场调研活动在以科学性作为前提的基础上更要富有创造性,而且创造性应该贯穿市场营销的全过程。通过创造性的市场调研,满足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企业准确地、及时地把握信息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市场需要创造,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更需要创造性的市场调研。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