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综合管理的职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管理的职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合管理的职责

第1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management model;valu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64-03

0 引言

随着联合国的“全球契约”计划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制定的相继完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已对企业收益、公司声誉、消费者响应等方面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已经形成。

在国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2008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好坏已不单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关系到我国企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国家形象[1]。所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势在必行。文章构建了基于综合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以期对我国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借鉴。

1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

1.1 模型构建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及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从不同侧面和视角为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框架体系,对于社会责任管理理念的培育、提升和落实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的推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认为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做出了探索性贡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国外Waddock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4I”体系、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模型、Yuan等人(2011)的社会责任活动融入企业模型、Maon等人(2009)的社会责任策划和实施整合框架、Jenkins(2009)的社会责任管理“商业机会”模型、Maignan等人(2005)的社会责任逐步实施模型、Pananaan等人(2003)的社会管理初步框架以及日本综合研究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国内国家电网公司(2007、2012)提出的社会责任管理七大体系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鼎?心”模型、王曼(2008)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结构模型、刘娜(2010)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的导入框架、彭华岗等(2011)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六维框架。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范式:过程视角和内容视角[2]。基于过程视角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或模型明确了企业如何落实社会责任的过程,特别是指出了在实施社会责任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行动。基于内容视角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或模型抓住了管理体系的本质含义,识别和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解析了各构成要素的基本含义、主要做法和核心要求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均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设计,基于过程视角的模型未能诠释企业如何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基于内容视角的模型,更多的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解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管理。因此,本文结合两大范式,并强调责任沟通,建立四层的金字塔状模型,以期对企业实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模型指导。

1.2 模型构建 文章采用由上至下,层层分解的思路,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最终目标出发,整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分析利益相关者诉求及影响,最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与社会责任内容做了对应。

首先,确认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依据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管理体系。其次,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及战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作用机理。最后,解释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归属性(见图1)。

1.2.1 价值层 跟随时代的要求,企业价值已经从财务价值延伸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从股东价值延伸到利益相关方价值,从关注自身价值延伸到创造社会福利。本文在定义企业价值时,充分关注人的多元价值追求和社会福利的多重价值属性,着眼于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谋求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统筹平衡利益相关方的多重价值、长期价值,致力于提升社会价值(社会福利),从而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企业使命、治理机制、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等进行重构[3]。

1.2.2 管理层 文章借鉴ISO26000提出的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采用学者们普遍采用的PDCA闭环螺旋上升体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图2)。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一个用于管理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责任的系统框架,或者说是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它帮助企业树立诚信意识,确定蕴含价值观动力的企业愿景,明确关注受企业运营影响的利益相关方为核心的企业使命。它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包括:一是牢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二是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全面融合企业社会责任,即将社会责任全方位融入企业;四是全面开展社会责任内外部沟通;五是企业社会责任审查与改进;六是利益相关方参与;七是贯彻落实“管理影响”和“回应诉求”。

其中可持续发展、综合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重点,它不是单纯地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的利润目标,而是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它坚持的是“价值理性”,即企业行为要对社会负责任。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最高管理层对综合价值最大化的企业使命、价值观的明确承诺,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公司治理。全面融合企业社会责任是将理解的企业使命、战略融入公司治理、流程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每一个企业都要明确具体的融合方式,从而满足特定利益相关方和行业的需要,并且做到公开、透明。沟通是指企业就自身社会责任工作与利益相关者相关方开展交流,进行信息双向传递、接收、分析和反馈的过程,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和信息披露,以及网络平台、工作汇报、召开新闻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及时、准确沟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信息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况状,将加强社会责任沟通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审查与改进社会责任使命、战略的落实是一个持续纠偏、改进、学习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要对企业战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相关的运营流程进行持续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企业履责绩效的不断提升。利益相关方参与是指企业通过制度安排、资源保障和行动部署确保实现积极的利益相关方参与,保证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赢得利益相关方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管理影响”和“回应诉求”是指通过相关方沟通、履责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企业的发展前景有赖于管理层对公众不断变化的期望的满足,也就是说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利益相关方要求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管理、提升履行社会责任水平,进而实现企业对社会富有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

上述七项过程中,社会责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计划(Plan);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Do);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Check);纠偏、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反馈以及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开展情况反馈到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Action)。因此,七项过程的开展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闭环改进的PDCA过程,从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持续发展。

同时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即企业各部门、各层级和各岗位的所有员工都有意愿、有能力去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拓展到利益相关方,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形成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在内的最广泛的全员参与、最大化的价值实现。

1.2.3 利益相关者层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投入或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应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管理,追求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也要求通过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最大化。所以有必要讨论企业与谁的利益相关,以及在管理利益相关者时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对每一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范围。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活动时,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需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交流,公开披露信息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

利益相关方也需要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为制定长期战略会自愿和利益相关方交流,也有助于企业了解、认识内外部环境状况;利益相关方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及价值的实现,为保证自身利益,他们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企业的行为,由于企业精力有限不能满足全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则会通过区分利益相关方的重要程度从而进行区别管理。故而基于历史的研究成果,本文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包涵了股东、员工、债权人、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社区和环境。通过对各利益相关方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来满足不同诉求,从而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1.2.4 社会责任层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文章从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从社会责任的性质角度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可分为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社区和环境这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通过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进行落实,从而为综合价值化这一最终目标作出贡献。

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第2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建设是我国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基础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逐年开展,它已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职责部门进行有关食品监督工作的重点部分,是后续基础监督工作的前期保障。

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意义

它是指在有关职责部门在开展针对食品卫生监察工作时,将对科研成果宣传、培训,对违法违纪的食品安全处理结果,对食品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以及与上述有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等政策、规章以记录的形式留存的一种综合性记录形式。它记载着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发展历程,为我国未来的食品监督工作的开展作出前期指导。同时,肩负相关管理职责的人员可以通过行政执行人员记录的食品卫生现场监督、检查的情况,来考核该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将食品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我国发展健全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做法

制定合理方案,将标准统一化。方正市食品卫生管理局刚组建,经验较少,工作中需要管理的档案并不十分繁杂,但同样,由于组织部门新成立相关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问题比较严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优化。

制定适合的立档方案,将归档标准统一化。由于地方特性,方正食品安全管理局其下属地的商户流动性较强,变动较为频繁等原因缺乏统一的管理,由此针对该地区监管工作很难及时、规范的进行。所以,地方职责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立档方案,通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的行业特性等制定了“一户双档案管理制度”,即为同一商户同时设立综合信息卡片及分户档案管理,与此同时,将相关档案的填写、使用规范、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相关管理明细在档案管理者等职责部门,用以规范未来工作进程。同时,增设“食品抽样检测”“行政案例处理分析”的地方特色模块,以期为后续统计、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对档案资料做到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档案管理中,对档案中所需的资料做到及时、规范的整理尤为重要,及时将生产、经营个体的各项基础信息、量化测评邓相关资料做备查准备,使得档案与实际情况沟通密切,避免发生“档实分离”。

加强管理,提高存档人员的工作质量。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保障相关档案管理妥善进行的重点,如果想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较为严格的业务技能培训。采取定期组织高级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有关档案管理制度的宣讲,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整体食品卫生管理档案管理的水平。

食品卫生档案管理的体会

首先,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是进行一起管理体系改善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能否妥善的进行。有了领导层的支持,建立妥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更容易被落实、实施。从而实现“上下齐心,共同监管,横纵制约”的健康管理体系。

其次,准备较为充分的资料准备是档案管理体系正常进行的基础,存档资料的不细致、不全面直接导致了食品卫生档案管理的无意义。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归档管理的同时需要尤为注意归档资料的真实性。

第3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管理点检 创新活动 管理人员素质

一、“管理点检”创新活动的提出

这次管理创新活动的源由是引进和借鉴设备点检、工艺点检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其目的在于:

1.进一步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着力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不好怎么办的问题;

2.进一步落实精细管理和严格管理的要求,将管理落到实处;

3.进一步完善管理行为评价,将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管理行为评价,落实管理责任。

二、“管理点检”创新活动的实施

1.准备阶段。各级管理者参照设备点检的做法,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将所分管的工作细分转化为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手段和流程、检查与考核、工作改进等,形成管理网络。

2.演示、评价阶段。按新制定的督导检查表开展工作,并选出重要岗位、重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演示,演示内容包括:管理职责、日常重点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的流程图、督导检查考核情况汇总、不符合事例、创新情况等。评价分三级进行:(1)以科室、车间为单位全面评价。(2)以系统为单位重点评价。(3)厂采取抽样的办法公开评价。

3.整顿提高阶段。对管理点检评价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级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整改,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4.纳入日常标准化管理阶段。将“管理点检”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各级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管理点检”的方式认真检查、记录,促进管理行为评价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促进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者按其应负责的管理内容及职责范围内相关文件规定的检查时限进行督导检查,形成督导检查表。

三、“管理点检”创新活动实施的实例

鞍钢无缝钢管厂综合管理室的一名管理者的点检汇报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综合管理岗位工作规范、职责

全面介绍了所辖的工作内容包括:对综合计划管理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对综合统计管理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QEO管理体系和API质量体系的运行及日常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现代化管理的工作组织与协调,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的建立及日常考核的监督,厂管理机构设立、干部编制设置及管理职能界定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厂规章制度,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等工作内容。

2.重点工作内容及控制方法

通过实践总结出对各类计划管理均按“一图、五性、四化、六结合”方法控制。五性内容为:准确性、及时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四化内容为:科学化、规范化、量化、突出重点化。六结合内容为:结合企业发展目标;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状况;结合改革改造、设备运行、生产运行情况;结合工艺技术质量;结合当前人员状况;结合品种结构、品种开发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情况。

3.如何开展管理点检工作

要想努力将每一个工作、每一件事做好。做到“一表、六个明确”。六个明确为:明确分工、明确路线、明确方式、明确重点、明确幅度、明确时间。在“一表”中体现了每年、每月、每日、每天、每时的工作内容。

4.管理行为评价检查与考核

首先,是对部门内部各专业管理人员的检查,督促各岗位人员,认真履行检查与督导职责。

其二,是对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与评价,检查各主管部门是否按管理职责、管理区域、管理范围履行对本部门内部和对基层单位的检查与督导工作。

其三,组织部门内部人员,对基层各单位是否进行管理行为评价的督导检查。

5.工作创新情况汇报

(1)提出品种结构调整方案

提出热一区域在线探伤、成品库改进、厚壁管开发和冷却、地质钻杆开发、内控标准、Ф200mm坯料剪断等共15项。提出热二区域在线探伤、带锯、3.6米料生产、生产≥ 15mm厚壁管等7项。提出热三区域石油钻杆开发、N80系列产品开发、检测设备安装、114.3下品处理等5项。通过以上措施的逐步实施,专用材比率实现了历史突破,实现唐总年初确定的专用材达到90%以上目标。

(2)提出热二扩大生产品种方案

围绕热二扩大生产品种问题,请求改造办与减径系统生产厂家沟通,并对原始数据测算,认为具备生产22mm以下产品的能力,并对安全销、液压系统等进行改进,生产技术室对孔型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于2007年4月实验生产102-121减径≤20mm成功,该创新方案,提高了热二生产能力,同时缓解了热一二次减径问题,在热二圆盘电机出事故时,缓解热二生产起到很好的功效。

(3)提出热一车间安装在线超声探伤检查设备的建议

此建议实施后缓解了热一精整包装压力,由1号台直接包装,进1号库,即提高了包装速度,也提高了输出能力。

6.存在问题

(1)企业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控制力还有待提高。

(2)要真正树立起“用户是我们的上帝”的观念,提高合同执行的综合保障能力。

(3)要解决目前的质量管理观念与ERP强制性管理的矛盾。

7.体会经验

(1)注重对员工工作激励。包括:①情感激励。②领导行为激励。③榜样典型激励。④奖励惩罚激励。

(2)注重工作协调。协调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做好工作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对内对外,横向与纵向的协调。对内必须严格管理,但要保持稳定,不产生矛盾,比学赶帮;对外坚持原则,保持工作协调。横向同级各单位、部门之间互帮互学、互相支持;纵向上下级领导和公司职能部门之间要主动工作,布置的工作要雷厉风行。

四、“管理点检”创新活动的效果

1.在每名管理者的管理点检汇报时均要求所有管理者参加会议,同时对每个管理者的点检管理工作汇报后由厂领导进行提问研讨,澄清管理职责,提出岗位管理点检要点,考问一些管理知识问题,通过这次管理点检创新活动,使每名管理者均系统的梳理自己管理的内容,归纳了管理要点,总结出管理精华,提出了管理创新的观点,使全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均有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2.通过此项活动总结出很多管理精点语言,如:诚实做人,用心做事等。

第4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体制和职责:*县城管办成立于1992年11月,三定方案为正科级单位,是*县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区九条主干道和二条次干道市容市貌、环境监督管理、执罚职责;对户外广告的设置、地点、形式、时间和对有关楼体的霓虹灯设置负有审批、监督管理和执罚职责;对非机动车辆的秩序排放有定点、监督管理执罚职责;对施工场地渣土运输及倾倒方式负有规范化管理职责;对全面各相关部门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负有组织、督导、督查职责;对挖掘道路有备案职责;主干道占道设置的各类物品及摊点负有定点、审批、监督管理和执罚职责。

内部管理方式:近年来,我们在管理意识上、模式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完善“四定位、三联网、二监督、一服务”的整体工作机制。在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四定位”,即: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目标清晰,绩效奖惩分明,极大得提高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三联网”即:实行办公室、大队、中队三级联责考核机制。营造层层有压力,人人抓管理的工作氛围;“二监督”即:强化内部督查和外部监督,内部设有专门的督查队伍,定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对违规行为按标准当场处罚;外部加强完善群众代表、商户代表和行风监督员队伍,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大家反馈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我们不断有针对性的加以整改,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城市水平;“一服务”即:在队伍建设上狠抓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城管业务及法律法规知识,定期举办封闭式军训,实行军事化管理。执法中以人为本重教育,轻处罚,与商户结队共建;在管理中科学处理好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管理与市民利益、城市管理与市场繁荣的关系,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难点

近年来,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许多地区先后推行了综合执法制,实践表明,综合执法有利于科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体制发展的方向。经过多方考察,我县准备实行综合执法,目前关于城管综合执法存在的难点是:

1、城市管理中审批权执法权分离,造成执法效果难落实。审批是预防,没有预防的管理机构是被动的,审批权和执法权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相背,审而不管,为了部门利益,审批难免“开口子”,没有执法权的审批就变得可有可无,失去了严肃性、权威性;没有审批权的执法也失去依据而显苍白无力。同时,审批无法通过执法了解执行情况;执法过程中由于对审批内容不了解而无法预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多,难协调,难统一。在城市管理中出现扯皮事件,城管部门难协调,同级单位,说轻不听,说重不理。

把工作中管理难度大、无人啃的“硬骨头”都不想管,踢给城管部门管。而把对自身有益的管理权牢牢地抓住不放,形成城管一家干、多家看的局面。

3、执法手段软,管理效果难到位。目前,城管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操作性强的惩罚性措施加以制约,处罚对象“教育不听、处罚无钱、驱赶不走”,城管只能被动应付,甚至面对抗法行为,也无法律依据进行处罚,导致问题出现整治-回潮-再整治的非良性循环。

三、城市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重点

1、城市管理强制性手段软,制约着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执法中抗法事件经常出现,城管人员被打,无人处理,或得不到公正处理;出了抗法事件,现场无权处理,要报公安处理,而围观市民也不会向着执法人员,取证无着落,因此在管理中还是会出现常被人打而不了了之的事件,挫伤了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执法形象,践踏了法律的尊严。

2、城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尚无一部有关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可操作性较强法律,现行能依据的是市容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处罚的多,而在操作中难度大,需要取证、当事人签字等一系列繁杂手续。做出处理决定时,当事人不履行或者拒签的,就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程序。申请法院执行,要求程序要完备,法院要等到行政复议期满后才受理行政执行案件,但此时违法行为事过境迁,处罚已失去了威慑力,这往往损伤了执法人员的士气,助长了抗法者的威风。

四、做好城管工作的几点想法

1、加快健全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现在城市管理适用的是市容管理条例,实际操作性不强,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建议上级部门早日统一出台城管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5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抚顺石化矿区服务事业部,为抚顺石化公司直属单位。抚顺石化矿区服务事业部机关设七个管理部门,下属物业服务中心、燃气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11个直属单位。生活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8月,主要为抚顺石化公司所有单位提供职工就餐、洗浴、倒班宿舍、厂区绿化等生活后勤与服务保障工作。生活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并重,推行优质后勤服务,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营造高品质的就餐服务氛围,全力打造了抚顺石化后勤服务品牌,把企业发展的成果通过食堂服务转化为员工的利益,从而激发员工为企业更多更好的创造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009年、2010年中心连续两年获得事业部先进单位、先进党委荣誉称号。

二、生活后勤服务价值链管理内涵

价值链(Value Chain)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的过程,即“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价值链管理是指改变作业管理策略和将组织调整到具有有效性和高效率的战略位置,以利用产生的每一个竞争机会。生活服务中心结合后勤服务工作实际情况,将现代化企业价值链管理融入到后勤服务工作中,建立并实施炼化企业后勤服务体系。取价值链管理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稳固运行体系”的内涵,用于规范生活后勤服务系统的各项工作,其核心是严细工作标准制度、建立科学定价机制、推动HSE体系运行。

三、生活后勤服务价值链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确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生活服务中心领导层针对后勤服务存在的人员素质低、硬件设施不足、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机制缺失等问题,结合生活后勤工作的实际,确定后勤服务的根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重新对后勤资源进行汇总整合,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为生活后勤服务注入“价值链管理”的理念,即通过对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及食品销售三个价值环节的全程监控,不断提升后勤的服务水平与后勤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员工食用的食品安全、卫生、价格低廉。

(二)创新后勤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

1、优化采购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原材料采购在价值链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生活服务中心积极消化各种涨价因素,扩大采购范围,调整采购频率,加强市场调研,严格按照“5R”、“三化一优”等先进采购方式进行采购。“5R”采购方法即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取适时(Right time)、适质(Right quality)、适量(Right quantity)、适价(Right price)、适地(Right place)的原材料进行采购。“三化一优”采购原则分别指国有化、规模化、品牌化、价格优,即中心采购原料的生产企业必须为大规模企业,且采购以国有化为先,采购的原料有品牌效应,质量有保证,价格低廉。在此基础上,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与供货商签订协议,保证中心采购的原料为本行业、本区域价格最低,质量最好。

2、全员参与到价值链各环节管理当中

生活服务中心通过对价值链管理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树立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工作意识,即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事,也是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事。针对后勤工作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基层推广“班组员管理”经验,将具体工作细化为综合管理、安全质量、卫生、纪律、培训、核算、设备、政工八个方面,设立班组“员”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3、完善销售环节,重视信息反馈

销售作为价值链的末端,是为员工体现后勤服务的最重要的环节。生活中心重视对软实力的投入,通过对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全方位培训,提升后勤人员的服务水平,从文明用语到服务动作,全面树立服务至上、止于至善的工作态度。中心在注重加强软实力的同时,从设备设施、销售流程入手,巩固销售服务硬实力。中心开设“小市场”服务,为员工提供馒头、花卷、麻花、糕点等食品,打消了员工购买外来食品的种种顾虑;每天三次对餐盘、餐具进行严格消毒,确保就餐卫生。于此同时,中心特别重视员工对服务信息的反馈,建立了信息反馈平台,公开了中心主任与各后勤站领导的电话,真诚倾听员工们对后勤服务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对后勤价值链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

(三)建立价值链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

1、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的制定、修订与完善

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工作是执行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手段。生活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就把标准、制度、职责的制定做为重点工作,每年年初结合工作实际,集中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修订完善,中心成立三年形成了三版《标准制度汇编》,使标准、制度及职责能够与时俱进,对当前的后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2、加强考核,提高执行力

生活服务中心每月对基层单位进行两次综合检查,主要考核员工对标准、制度与职责的掌握以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情况,杜绝工作两层皮的现象。中心按考核成绩对十一家基层单位进行综合排序,并将排序结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年底中心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到达标验收工作中,对中心全年执行标准、制度与职责情况提出建议及看法,以便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通过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的制定、施行与考核验收,中心九家后勤单位基础工作达标率均为95%以上,形成了“无标准的工作不做,有标准的工作按标准执行”及“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的良好工作习惯。

3、全员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由于历史的原因,后勤工作存在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形成了剧烈的碰撞,旧问题解决同时,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生活服务中心领导把全员培训作为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织保障体系,强调对所有岗位人员的全方位培训,培训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是优化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心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提升业务技能的活动。

第6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道路运输,工作职责,安全管理,报告

Abstract: the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eternal theme is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Road transport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pays.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road transport regulations stipulated in article 1: "in order to maintain road transport market order,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protect road transport road transpor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this regulation i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formulated a series of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important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road transpor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to a shallow analysis, for the follow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oad transport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road transport, work duties, security management, the repor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本条例把保障运输安全这一工作目标放在了工作任务的首位。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管部门,要想解决好管理的问题,就需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

行管机构的设置要根据业务量而定,设置专职部门或者设置兼职部门,并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进行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等管理工作。主要领导和部门进行综合组织协调;分配管理任务,管业务同时兼负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划分工作职责。目前客运部分占安全生产管理的比重较大。对其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者客运管理部门兼负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行管部门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注重营运资格的审批

新《道路运输条例》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申请从事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经营的,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成为必须符合的共同条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成为道路运输市场准人的先决条件。严格把好客运市场的准人关,对达不到行车安全要求、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审批新的客运线路。严把货运市场准人关。对于违反国家标准私自拼装、改装的车辆,以及车况达不到标准的破车严禁进人货运市场。在危险品运输的审批过程中,更要严把市场准人关,车型和车辆技术必须符合开业的“四个条件”。

3.对营运车辆加强技术管理

对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进行适时检测,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汽车综合性能监督、检测,并按规定收取一定的检测费用。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的单位,要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建立一套道路运输车辆维护制度,对道路运输车辆定期进行维护。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检验制度,对二级维护监督管理进行强化,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维护,使车辆技术保持良好的状况。建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坚持和完善等级评定制度。车辆在进入运输市场之前要对多种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验,进行综合检测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对于没有达到技术性能、技术等级的车辆,或者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一律停止营运。

4.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督促培训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定时进行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坚决严厉打击无证、超范围、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对营运驾驶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的力度需要加强,注意对档案进行管理,特别是对营运驾驶员的档案管理,对于发生过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要根据情节是否严重,采取暂扣或者取消从业资格证件的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汽车列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5.加强对汽车站场的安全监督

要加强对汽车站的安全管理,禁止旅客携带“三品”进站或者上车,营运车辆超载禁止出站,对于技术不达标的车辆禁止参与营运,严禁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对达不到安全要求、“四证”不全的车辆不予发车;严厉打击客车超员、售超员票等行为;对司乘人员定时进行安全教育,对于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要及时制止;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安全问题。注意安全成为汽车战场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只有加强对汽车站场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

6.落实运输经营者的安全责任

运输经营者成为了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管部门就需要对其进行监督,督促其建立健全运输组织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地提高车辆技术状况,搞好车辆检测、维修技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且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企业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离不开行管部门的督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到企业进行检查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需要及时地做出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认真做好生产中跟踪与反馈工作。

7.对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进行强化

不管道路运输经营者以何种方式进行经营,对经营车辆所发生的事故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道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之后,行管部门要让运输经营者及时准确报告。对于出现事故不报、漏报、瞒报的情况,可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行管部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及时上报。根据发生的事故的级别,与安监、交警等运输管理部门积极配合,认真做好事故调查、事故责任追究工作。

结语

总之,道路运输安全是道路运输工作进行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是其他道路运输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管部门,要解决好管理的问题,保证道路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利.浅谈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2] 刘恒莲.浅谈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03.

[3] 尹欣.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06.

[4] 刘晓宾.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6.11.

第7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条例》设计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包括制度的主体及其定位、主体的权限及相互关系、工作运行及其运行的相关规则、指向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责任的确定。具体来说包括:

1、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定位。《条例》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定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第五条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2、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格局。安全生产监管的体制格局既包括了各类主体及相互关系,也包括了监管部门的定位及相互关系。《条例》第三条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第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对安全生产监管的两类部门的定位及相互关系加以确定。第六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其它有关部门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项监督管理。第二十八条则具体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要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第二十九条则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伤统计等相关信息等。

3、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内容。明确界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内容特别是各级政府及其两类监管部门的职责内容是《条例》的一大特色与亮点。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八项职责,主要是:(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重大政策及措施;(3)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公共安全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事故隐患治理的投入:(5)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7)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8)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第三十条则明确规定了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包括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八条设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九项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综合监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定期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信息;(4)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5)经同级政府授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6)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监管制度;(7)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系统,及时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违法行为和处理情况,供社会公众查询;(8)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九条设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主要是:(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3)依法对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伤统计等相关信息;(5)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4、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求。为确保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能真正履行到位,《条例》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上明确规定了相关的要求。主要有:

(1)监管行为的要求。第三十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①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②组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③不得因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责令全行业停产停业整顿;④对生产经营单位自身无法排除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直至隐患排除;⑤不得在其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参股或者变相入股;⑥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备查。

(2)对监管执法中部门相互配合的要求。第三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应当互相配合。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并形成书面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需要联合检查的,应当组织联合检查。

(3)监管方式的要求。第三十六条规定有关部门对存在重大危

险源的、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过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重点监督管理,同时还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定期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4)对隐患举报受理查处的要求。第三十七条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和查处通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对收到的举报进行登记。对决定受理的举报事项,应当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同时应当为举报者保密。举报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者应当给予奖励。第三十条要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处理。

第8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关键词: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项目管理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概述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现代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活动的三大目标。目的性、生命周期性、复杂性、使用众多的资源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特征。

(二)现代项目管理的主要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现代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主要有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简称PMI)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简称IPMA)。二者都致力于推广现代项目管理。并提供专业资质认证。目前现代项目管理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特征。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罗庚在我国推广“统筹法”。2001年5月我国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

二、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的特征分析

(一)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目的性特征。四级考试实质是向考生提供一种独特的服务,最终目的是安全举行考试,所以四级考试符合项目管理的目的性特征,

(二)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生命周期性特征。考试要在指定的日期举行,具有时间的约束性。并且考试工作经历了启动、规划、实施和收尾等阶段,具有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

(三)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复杂性特征。组织考试要横跨学校各教学、行政、党政、教辅等几十个职能部门,将不同专业背景和年龄阶段的教职工融合在一个组织内管理,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同时还要在时间进度、技术功效和成本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可见其复杂。

(四)四级考试要使用众多的资源。四级考试的全过程要使用学校众多的教学资源。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考生数21000多人,参与的教职工1100多名,还使用教室、礼堂、办公室、放音设备、计算机、车辆等众多学校资源。

以上分析可以理论的判定:四级考试与项目管理的特征具有一致性,高等学校的四级考试理论上可以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三、项目管理理论在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管理中的实施

(一)确定四级考试的矩阵型组织。四级考试采用的是项目的矩阵型组织结构,它能把学校职能部门的组织特点与四级考试项目的组织优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将考试项目的工作目标与学校原有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考试项目就能通过合理渠道招募教工为考试服务。考试得到各部门的专业化支持。

(二)选拔四级考试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承担的工作职责是:对外语考试中需要横跨教学单位、行政部门、党政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后勤部门的考试工作内容进行协调和整合,并制定考试计划、控制进程和检查质量;在项目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代表项目团队与省考试办公室、校长、各教学部门、各职能部处、考生进行沟通。

(三)组建四级考试项目团队。四级考试项目团队的人员招募应考虑工作性质、各部门职能和个体综合素质。从团队工作任务角度,应招募考务、放音、巡考、试卷保管、治安、教室管理、学籍处理、医疗、运输等人员。从部门职能角度。应从教学单位、听力设备主管单位、保密机构、学生处、校办、纪委、监察处、保卫处、后勤处、医院等部门招募。从个体综合素质角度。应招募组织纪律性强、有强烈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考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教工。

(四)细化四级考试项目的管理职能。

1 范围管理职能。范围管理就是为了完成四级考试而确定的工作边界。为此设计了工作范围表格,主要栏目有;考试名称、时间、项目经理、考试简述、考试可交付最终成果总述、决定考试成功的因素说明、制约考试的因素说明、考试的不确定因素说明、考试成本效益分析、编写者、审核者、批准者等。

2 进度管理。四级考试必须按期完成,否则就是重大教学事故。所以四级考试中时间是主要的约束条件。而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考试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进度管理包括:考试工作顺序的管理;考试各环节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相互衔接时间安排。通过进度管理可以使考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考试项目进度管理采用的是甘特图的编制方法,并制成了工作进度计划分配表(见表1):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考试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任务。影响考试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考试程序的科学性、考试数据的准确性、考试设施的完好率、考试的人员挑选和培训、能源的保障、考试环境的净化。质量控制采用的是检查方法、测试方法和统计抽样方法。

4 沟通管理。沟通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及时正确地生成、收集、、存储考试信息,在考试过程中与省考试办公室、学校领导、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考生的沟通是制订计划和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建设良好考试环境的方法。为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沟通计划,确定需要沟通的人员、内容、方式、地点、时间、效果等等信息。并编制了《考试信息通联络表》(见表2):

5 违纪管理。学生违纪管理是考试独有的管理职能,其宗旨是防患于未然。所以违纪管理要贯穿考试整个过程,包括报名资格的审核,考生本人采集照片,考前诚信教育,监考教师工作规范、巡考工作职责、入场前核查,签《诚信考试承诺书》,设计违纪的标准处理程序和违纪文件格式等(见表3):

6 成本管理。四级考试的成本管理是指对考试的费用、支出的控制。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是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应分析以往考试的费用数据,来制定考试费用范围和基准。在此基础上采用WBS进行全面费用估算,确定总估算费用。考试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依据估算成本控制;二是对人员的控制;三是设备合理使用和定期检修;四是办公用品再利用;五是考场合理的集中编排;六是减少计划变更。

第9篇:综合管理的职责范文

一、新形式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意识

由于外界环境直接影响医院的财务管理,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医院的财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作为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正确看到环境的变化,遇到风险,要沉着的面对,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如果医院的财政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风险,会给医院的资金运转带来严重的影响。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医院缺乏风险意识,一旦市场的环境发生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应当,可能会导致出现财政赤字的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正确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但是由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多数医院把财务管理等同于普通的会计职位,不利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尤其是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合理的使用资金,从而提高医院的规范性和计划性。然而,很多医院缺乏主动性,将预算认为仅仅是根据上级的指令进行预算报表的编制,不能真正的发挥在管理中的作用。除此之外,部分医院的预算机制不合理,在进行预算前未对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再加上领导的干预,导致预算不能充分利用医院的资金,影响了医院的综合效益。

(三)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

由于医院更多重视的是对医疗人员的培养而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因此,专业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从而导致财务管理落后。经过研究报道发现,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均是从基础人员中选拔,未经过专门的管理训练,缺乏管理能力,没有服务意识,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医院出现人员的升迁还需要“人情”、“红包”等,导致人才不能充分利用,混乱的医院财务阻碍了医院的竞争力。

(四)财务分析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但包括做好所有的财务工作,还要仔细的核查和记录每一个账单,在以后能够将所有的账单核对清楚。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分析财务的运转情况,找到漏洞,并为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弥补漏洞。将医院的运营方法做好分析可以为医院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财政管理

医院的财政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医院的资金管理促进医院的建设,精准的预算报告以及周密的财务分析和预算对医院的经营有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财务部门的控制和决策的执行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需要加强对医院财政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一)提高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

在新形式下,医院的主要运营标准为: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在新形式下,医院更要加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将广大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求各科室能积极配合财务的管理工作,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和任务。

(二)做好医院财务管理的预算

医院财务管理的预算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营,因此,要严格把握医院财务管理的预算工作。为保证预算的准确性,首先要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所有的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在编制预防中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进行科学的预算。在执行预算时,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风险程度,相关的医院领导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工作,避免随意开支。为了保证预算的落实,可以将预算分别落实到各个科室、甚至具体的医务人员,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

(三)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对医院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其次,明确所有财政人员的职责,使所有人员担负起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