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

第1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xperience and someone the base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practic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civil air defence basement construction point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the basement; Civil air defenc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人防即人民防空,人民防空的任务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除采取人员疏散的措施之外,也是战时防空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我国第四次人防安全会议上讨论通过的《人民防空法》非常详细地指出人民防空建设要依据的规则,这说明国家各级领导机关越来的关注人防工程建设。我国住建部颁布实施的关于民用建筑地下室建设的法规规定,如果新建设的建筑高度在十层以上或者地基超过三米的九层建筑,都要依据规定参照底层的面积来建造一定规模的人防地下室。在该法规出台实施之后,可以说是极大的加强了我们开发建设人防地下室的力度。我们国家制定的人防工程技术要求文件更是详尽列出各类不同的人防工程的技术标准,为其建设提供相当可行的理论依据。国内外的形势变化不断,我国也会随着发展来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更改。笔者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人防工程技术要求,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出在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某市中心区 , 地下室共三层,该地下室平时功能为汽车库, 战时功能为核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总建筑面积14992m2。人防地下室建筑的设计应该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主体设计、防火设施、入口设计、平战转换设计等。其中主体设计以及入口设计是人防地下室建筑最为核心的内容。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根据现行的规范和新增设的乙类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级别, 同时根据设计任务书, 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人防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国家《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0225-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RFJL-97) 》和《人民防空工程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RFJL-98)》等相关的规范、标准。同时还需考虑该工程建设项目在当地的具体情况, 如以上的工程实例是新建住宅区, 设计人员还应了解和遵照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作为做好该项设计的指导思想。

人防工程总的设计原则是要认真执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建设方针, 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明确指标、安全可靠并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防设计要符合战时及平时的功能要求,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设计应尽可能周到地考虑各种细节, 并应确保人防工程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战时的防护标准, 全面提高城市的总体防护能力。

三、地下室人防设计

1、人防区域确定

设计方案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先确定人防区域的基本位置。

方案一: 人防集中设置于最下一层。人防区域设于地下三层,设8个防护单元。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人防区域宜设在最下层,若未设在最下层,宜在临战时对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采取临战封堵转换措施,确保空气冲击波不进入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则防空地下室底板及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中间墙柱都要考虑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这样计算不仅复杂,也很不经济。

优点: 人防区域相对独立,自成区域,人防区以上各层仅按平时使用考虑 可利用的出入口数量较多,基本在利用原有出入口的基础上解决人防的主次出入口及疏散宽度问题。

缺点: 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设置数量较多,人防口部占用的空间较大,防护单元隔墙及抗爆墙量大,且需考虑防护的顶板区域面积大。

方案二: 人防区域分两层设置,成为多层防空地下室。防区域分上下两层分设于地下二层与地下三层,地下二层7000m2,设4防护单元,地三层7000 m2,

设1防护单元。

人防区域按上下两层迭加设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上一层人防区域下局部为非人防区。防空地下室划分防护单元可按水平方向上划分为不同单元,也可按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不同单元。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对于多层的乙类防空地下室和多层的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当其上下相邻楼层划分为不同防护单元时,下层可不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

优点: 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设置数量少,单元隔墙和抗爆隔墙数量减少。

缺点: 可利用的出入口数量较少,相应需要增加较多的出入口,来解决最下一层的主次出入口及疏散宽度问题,楼梯出入口位置与地面商业建筑群较难协调, 且最下一层需要封堵的平时出入口数量较多,按规范要求每一防护单元最多可设置两处槽钢临战封堵,其余均需采用防护密闭门式封堵,而宽度6m左右的防护密闭门造价较高,以一扇GHSFM6025(6)为例,报价约10万元。

经综合比较后,决定采用方案一,方案一更适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2、人防出入口

口部布置则是人防设计的先行点。进风排风口部宜在室外单独设置, 并分设在建筑物的不同方向。人员掩蔽所的排风口应设计在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的附近, 选择室外单独设置。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进风口与柴油机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 或两者的高差不小于6m。人防物资库与人员掩蔽所相比, 口部不设滤毒室、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战时要求防毒、允许暂停通风。出入口设密闭通道, 不设防毒通道。

3、疏散口设计

第2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是指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用于保障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的地下室。本研究根据人防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浅析福州某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为将来相关的人防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

所谓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是指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用于保障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的地下室。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需要遵循平战结合,不仅要求在战时能够有效的保护住宅小区内的居民的安全,还需考虑到平时的使用要求,力求安全、合理、适用、经济,因此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应该考虑周全[1]。本研究将对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进行浅析,为将来相关的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总用地面积85654m2,其中地下面积为70278m2(人防部分面积为57151m2),共分为A、B、C三区进行建设,A、B两区规划A1-A10、B1-B10,共16栋(无A4、B4)31-39层的板式高层建筑,C区为3栋14-31层板式高层。本项目的人防部分位于小区地下,平时为地下车库,由6个防护单元组成,抗力等级为甲类核6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

2地下室人防工程建设设计基本原则

2.1地下地上统筹考虑原则小区人防地下室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地上、地下建筑,确保该人防地下室在能够完成战时赋予的各项任务外,而且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地下地上建设遵循“三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2.2避开管线和地下构筑物原则设计小区防空地下室前,需要对地下各种埋设的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进行勘察,尽可能避开这些管线和构筑物,此外,不允许非本项目所需的一切管线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上部小区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地下室,若不得已情况下,在做好防护密闭措施的前提下,仅允许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50mm的管道穿过。

2.3考虑上层建筑原则目前大部分住宅小区都是多层或高层建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战时的各种破坏因素,但是又极易发生火灾,产生高温以及有害气体,因此在设计人防地下室时需要综合考虑地面建筑的影响,做到经济、适用。

2.4面积匹配原则人防地下室的面积一般宜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且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尽可能要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对应。

2.5平战转换原则平战转换是人防地下室与一般地下室最大的功能区别,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平战时人防地下室的功能要求,如果功能不一致时,则需要配套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3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

3.1人防地下室室外出入口设计人防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应设计≥2个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阶梯式或坡道式外出入口。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需设在室外,且宜设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外[2,3]。本人防地下室共设10个防护单元,设计20个出入口,其中10个是阶梯式的外出入口,且设在0.5倍建筑高度外,采用钢筋混凝土人防门,室外出入口通道的长度为5m,其临空墙为≥250mm的钢筋混凝土墙。此外,在出入口位置设计相应的防雨、防地表水措施。

3.2防护单元主体设计防护单元主体设计包括室内出入口、单元之前的隔墙处理、单元的室内顶板、防护单元与非人防部分的衔接处理等的设计。*室内出入口设计根据相关规范要求,5级以上的人防地下室出入口应进行拐弯设计,但如果存在90°的拐弯时,则内通道的最小长度和室内出口临空墙最小防护厚度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4]。本项目室内出入口均具有一个90°拐弯,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室内出入口内通道的长度为2m,临空墙采用250mm的钢筋混凝土墙。*单元之间的隔墙处理人防地下室的不同的防护单元体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本项目在隔墙两侧上均设有防护密闭门。其中,清洁区与染毒区的密闭隔墙要求最高,隔墙采用200mm厚度的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且在染毒区墙面还用水泥砂浆抹光。*单元的室内顶板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室内顶板未进行抹灰,为了便于清洗,在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以及战时易染毒的通道和房间的顶面进行平整光洁处理。由于条件的限制,小区部分管线穿过了地下室顶板,因此在顶板上方设置了管道层。*防护单元与非人防部分的非衔接处理本项目人防单元与非人防部分采用200mm厚度的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隔断。在地下室汽车通道处采用人防平时出入口钢筋砼预制梁封堵路口,共设置8个连通口。

3.3防护功能平站转换相关规范要求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不仅要满足战时的防护和使用要求,还需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由于平时本项目地下室为地下停车库,与战时的防护功能不一致,因此设计了相应的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临战前,对出入口进行封堵,中间位置设置隔墙。平战转换在临战前进行,封堵的材料、构建放置在洞门附近位置。

3.4通风口、水电口本项目在室外独立设置了柴油机发电机组的排烟口、室内进风口、排风口。室外进风口设置在排风口和柴油机排烟口的上风侧。进、排风口的水平距离为11m,进风口与柴油机的排烟口水平距离为16m,并设置消波设施。

3.5内部装修人防地下室的室内装修要求构造简单、易于检修、坚固,且灯光、饰面、色彩等材料的使用要能够助于地下室空间环境的改善。因此,本项目采用能满足防潮、防腐、防火、抗震的耐用、轻质材料进行装修。

4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住宅小区人防工程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基于福州某小区的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案例,浅析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普通地下室的设计要点,还需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综合考虑战时和平时功能需求,确保人防地下室的建筑设计完善,力求项目建设的经济、适用、合理。

参考文献

[1]郑玉红,王权山,牛志伏.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1,8:84.

[2]潘国贵.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建筑,2015,9:74-75.

[4]何宝珊.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城市建筑,2013,12:30.

第3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人防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a certain area of a high civi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the high civil buildings design often appears the ques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give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sons related design later basi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overrun high-rise structure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以某地区的某栋高层建筑的设计为例,首先讨论了高层建筑的嵌固端的选取和抗震等级的确定,然后对本建筑的人防地下室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又因为在本工程中建筑的使用目的不同,它在设计中出现了错层现象,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计算,提供了最佳的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约占地2.5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层数为15,主要作为办公用楼和酒店公寓;建筑另带负二层地下室,负一层做车库使用,负二层平时也做车库,战时为六级人防掩蔽所。本建筑室内和室外的标高相等,建筑高度为61.6米,根据有关规范可知属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由于建筑的使用功能的不同,所以在建筑第三层之上发生结构转换,建筑用于两种用途,根据两种用途设计出最佳的层高不同,所以引起结构错层,该建筑南面为办公用楼,各层高度均为3.9米,主要承重结构为柱,建筑北面为酒店公寓,各层高度均为3.2米,北面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为剪力墙。根据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可知,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为0.10倍的重力加速度,属Ⅱ类场地。根据有关的地质勘测报告,经分析可知本建筑基础适宜采用桩基础。建筑所在地的基本风压为0.55千牛/平方米。

2.嵌固端确定

2.1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本工程建筑的上下楼层的侧向刚度,也就是如图1所示中的第三计算层与第二计算层的侧向刚度之比,经过有关计算得出,嵌固地点宜设为地下室顶板。新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图1结构计算标准层划分

在计算建筑的竖向构件的刚度比时,通常来说不需要对所有的竖向构件进行计算,而是选取建筑嵌固端上下层交界处向外45度斜线的有效范围之内的竖向抗侧力构件进行计算,但是在本工程中,没有竖向构件在计算范围之外,所以需要对所有的抗侧力竖向构件进行刚度比计算;由于本工程需要计算的竖向构件中,有很多是地下室的外墙,所以计算层的上下楼层的侧向刚度之比极易达到要求。在实际的计算机程序计算中,可以用剪力比代替刚度比进行计算。

本工程建筑第一层楼板的厚度是200毫米,并且楼板上没有设置大洞结构,且其外侧周围都设置有剪力墙,所以嵌固上下层刚度比比较容易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此外,本工程选取地下室顶板作嵌固位置,施工比较简单。在进行施工时,楼板所用的混凝土规格和配筋率以及柱的配筋率和配筋方式等,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结构刚度。

3.抗震等级确定

由于本工程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抗震等级为二级;由于该建筑的第三层为转换层,属高位转换,根据有关规范对框支结构的设计要求,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或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应按高规规定的级别提高一级进行设计。所以本建筑中的一般框架按照二级抗震要求设计,而框支的抗震等级为一级;若加强部位不在底部,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反之其抗震等级为一级,加强部位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即按一级设计。地下室负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其上部保持一致,而最下层的地下室,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可为三级或者四级,在本工程建筑设计中其抗震等级为三级。此外,若剪力墙为短肢墙或者墙柱位于错层部位,其抗震等级都应再进行提高,提高程度仍为一个级别。

4.地下室的设计

由于地下室负二层战时作为人防掩蔽所,其结构包括墙、柱、桩和承台,设计时应对人防地下室在普通爆炸武器和核武器爆炸的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且整体计算的计算文件应录入人防荷载。在对此建筑进行整体计算时,顶板每平方米受到的人防荷载大小取55千牛,侧壁每平方米受到的人防荷载大小取45千牛。建筑基础的承载力验算时可不考虑人防荷载。此建筑为桩基础,底板抗浮要计入水浮力和人防荷载的组合,在本工程中,水浮力计算参数为60千牛/平方米,人防荷载为55千牛/平方米,为了使工程的计算简单化,将水浮力和人防荷载之和作为恒荷载进行计算。此外,有关规范对人防地下室的顶板的厚度做出了要求,这点常常被建筑设计师遗忘,所以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5.错层处理,结构分析和计算

本工程建筑中南面和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设计时出现了错层现象。如图4所示的结构计算标准层划分,该建筑自三层以上两边开始错层,所以三层为其边界分为两种结构,上部结构刚度自三层之上起算,即不计算第一层和第二层。上部南北两侧结构中,南侧的部分楼层与北侧的部分楼层的标高相差不大(如图1中的13、14、22、23,其标高相差甚小),所以可按同一计算层进行计算。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时,活荷载的折减系数按照相关专业计算程序的默认值0.55计算是不正确的,所以计算时应该进行手动输入,为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本工程中的折减系数为0.6。

在对本工程建筑的高位转换层上部和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进行计算的时候,用的是SATWE中的剪弯刚度算法,计算得出的高位转换层的上下结构在X方向上的刚度比为0.9504,Y向为1.2510,都不大于规范限定值1.3。本工程有斜交抗侧力构件,工程对该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进行了补充。

本工程中由于剪力墙结构发生了转换,所以属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建筑,根据建筑所在地的高层设计规范中对体型不规则建筑的划分标准第5项知该建筑属II类;本建筑由于出现了错层现象(如图1),根据当地高层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体型不规则建筑的划分标准第2项知,该建筑是平面凹凸不规则建筑。在对建筑有关结构进行初运算时,X-5%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几乎都超过1.24,Y-5%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几乎都超过1.34,超过当地地区高层设计规范中关于此项的限定范围。针对这个问题,工程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周边墙和梁的截面,从而提高建筑的抗扭能力,保证结构的扭转程度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对于另外4项不规则项目都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限值之内,从而使工程设计更规则、合理、经济。

本工程最终的计算结果如下:结构基本周期为1.7863秒,对地震剪力稍微进行了扩大,满足了有关设计规范中对剪重比的要求,X和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分别是1/1764和1/1032,其大小由偶然偏心地震力决定。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第4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 人防设计规范人防地下室人防电气设计 通信防化 平战结合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目前国际局势的日益复杂化,国防建设的加强,国家对人民防空地下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要求每个防护工程要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并且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战斗作用,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本文根据现行人防工程的国家规范,在国家人防建设方针的指导下,探讨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电气设计中电源的设置、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三防呼叫系统、战时通信系统等设计要点,总结出供设计人员在类似工程中可以借鉴的技术参考。

1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标准及规范

人防地下室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它的建设不但要满足平时功能的使用,而且在战时能发挥人防工事的功能。根据战时功能的需要,通常人防工程分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在设计时,不仅要遵循平时使用功能的设计规范要求,并应依据当地人防部门的批文,严格按照《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标准》(RFJ 1-2006)《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RFJ 1-2004)《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RFJ 005-2011)《人民防空物资库工程设计标准》(RFJ2-200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RFJ 013-2010)等规范针对建筑功能进行电气设计。

2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思路

2.1 人防工程中战时电源的设置原则

在设计前, 首先了解工程概况,以确定平时和战时的负荷等级及容量估算, 确定外部电源和内部电源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 应尽量利用城市的电力系统电源,即使在战时, 当电力系统的电源未遭到破坏时也应充分利用。

根据战时用电需要,考虑一路从电力系统即市电引来,另一路采用内部电源或由邻近的区域电源引来。根据人防工程功能和人防工程规模的要求,确定人防工程内部柴油电站的设置原则:其一,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其二,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等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建筑面积大于5000m2是指:一种,新建单个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大于5000m2;另一种新建建筑小区各种类型的多个单体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再一种新建防空地下室与已建而又引接内部电源的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时,应设置电站。)。内部电源包括蓄电池组电源、移动电站和固定电站。首先,蓄电池组电源设置要求:对于建筑面积5000m2及以下的分散布置的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内部电站,但对战时一级负荷应设置蓄电池组(UPS、EPS)自备电源,同时要引接区域电源来保证战时二级负荷的供电。确无落实区域电源的防空地下室,应设置蓄电池组(UPS、EPS)自备电源,供给一级、二级负荷用电。同时也可采用一些应急辅助措施,如采用手提式应急灯和手电筒等简易照明器材,采用手摇、脚踏电动风机和手摇、电动水泵等,这是在困难情况下的一种应急辅助措施,并且蓄电池组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隔绝防护时间;其次,移动电站设置要求: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不大于120KW时,且机组的台数一般情况下设置一台;再次,固定电站设置要求: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大于120kW时,且柴油发电机组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最后,区域电源一般指人防区域性地下柴油发电站(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符合人防的相关要求),由人防部门结合整个地区的人防状况统一规划设计。

总之,电站设置的规则,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电站设置时靠近负荷中心,满足其500m低压供电半径的要求,简化供电系统,节省电气设备投资,供电安全可靠,维修管理便捷。

2.2 供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GB50038-2005》表7.2.4所示,战时各类工程都存在一级负荷,根据《GB50098-2009》第8.1.1条要求“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其平时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5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可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这都要求此类工程平时要有双电源满足供电要求。而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规定,根据车库的防火分类,其消防用电负荷供电等级与人防防火规定有所不同。当人防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时,汽车库防火分类即使未达到一类车库的规模,根据《GB50098-2009》要求,其消防负荷仍需按照一级负荷的要求供电。

在平战结合人防电气设计中,供电系统的确定可参照图集图示(05SFD10)。本文仅对战时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的工程,进行供电方案的选择分析。在人防电气方案的选用中,我们既要考虑满足平时与战时人防要求,又要考虑平战转换的方便、迅速、快捷。从实际设计情况看,战时不必再考虑照明与动力分别计量的问题,而采用图集05SFD10-3-18页方案2的方式简洁易行,故笔者推荐一般人防可采用此种配电系统。此外,根据最新的人防规范( GB50038-2005) 及国标图集( 05SFD10) 的要求,对于含两个以上防护单元的人防工程,也可按电力电及内部电源分别在人防内部设一总的人防电源配电箱(柜),各防护单元的电源均从此引出,并相互独立,但这种设计的弊端就在于必须在人防区单独划分一个区域作为战时的低压配电房,减少了防空地下室的实际使用面积,所以一般只适用于设有内部电站的防空地下室,低压配电室供电方案和电站具体要求及图示可参见国标图集( 05SFD10)-5-10页、8-2~9页。

2.3 照明系统的设计

根据《GB50038-2005》7.5.4条 战时的应急照明宜利用平时的应急照明;战时的正常照明可与平时的部分正常照明或值班照明相结合。战时应急照明如能利用平时的应急照明最好,因为二者功能一致。其区别仅在于供电保证时间不一致,由于平时使用的需要,设计照明灯具较多,照度也比较高,而战时照度较低,不需要那么多灯具,因此将平时照明的一部分作为战时的正常照明,回路分开控制,有利于平战转换。

灯具的选择宜优先选用重量较轻的线吊或链吊灯具和卡口灯头。当室内净高较低或平时使用需要而选用吸顶灯时,应在临战时加设防掉落保护网的措施。防空地下室平时疏散照明,根据《GB50098-2009》中8.2.4条第一款:沿墙面设置的疏散标志灯距地面不应大于1m,间距不应大于15m。而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11.3.4条第二款: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由此可见与平时规范相矛盾的地方,要严格按照人防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战时通用房间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可按《GB50038-2005》7.5.7 条规定取值。

2.4 通信及防化的设计

根据《GB50038-2005》7.8.2条,人员掩蔽工程应设置电话分机和音响警报接收设备,并应设置应急通信设备。通常在防化通信值班室,配电间电站,通风机室等房间设电话分机,并预埋电话分机线路。

根据《GB50038-2005》7.3.8条,设有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的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应设置有防护能力的音响信号按钮。三种通风方式的灯箱和音响装置应设置战时进风机房、排风机房、防化通信值班室、值班室、柴油发电机房、电站控制室、人员出入口(包括连通口)最里一道密闭门内侧和其它需要设置的地方。音响信号、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设置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内。

关于人防呼叫按钮的设置,在《RFJ013-2010》中第7.2.5条规定,战时出入口最外一道防护密闭门或防护门外侧设置。由此,人防工程中所有人员出入口均设置有防护能力的音响信号按钮,以便于防化值班人员战时控制人员出入工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设计出全面、完善的人防地下室工程,需要多个专业之间协调与配合,设计出满足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工程,满足人民生活和财产保护的需要,真正发挥人防地下室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 GB50225-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S].

[3] 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第5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1.1对防护单元、抗爆单元进行合理划分

人防工程在战时作用中的重要一点是防航弹,而对航弹的防护主要是将人防工程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这样在航弹击中人防工程时,由于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存在就能使弹片对人防工程的伤害大大减小,因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就成为人防设计中的重要一点。新实施的人防战技规定对于指挥工程和坑、地道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对于掘开式人防工程,当层数为2层及以上,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及以下时,地下2层及以下各层可不进行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元划分时要根据建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以免对地下室日常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1.2人防出入口设计应满足战时需要

人防工程说到底是为作战时准备的防护掩蔽场所,因而其内部结构功能要满足战时需要,尤其是出入口的设计。人防工程战时出入口的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出入口的通道和门洞尺寸应按战时、平时的用途以及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尺寸综合确定,并满足设计规范中对最小尺寸的要求。对于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的战时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不含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垂直式出入口)还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满足疏散宽度要求。同时战时出入口的口部位置还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密闭门以及门框墙等,对于有防化要求的人防工程还应设置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滤毒室等,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2人防工程建筑设计

2.1主体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一般分为战时地下室和平时地下室两种,地下室在进行设计时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首先根据功能、抗力级别、有无防化要求及需建的人防面积确定结构体系,并划分防护区与非防护区、染毒区与清洁区,然后划分防护单元,并在防护单元中再进行抗爆单元划分。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备和内部设施应自成系统,相邻的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应为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墙,厚度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为了保证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相通可在隔墙的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两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00mm。防护单元内相邻的防爆单元之间应设置抗爆隔墙,抗爆隔墙采用钢筋混凝土隔墙时厚度不用小于200mm,采用混凝土隔墙时厚度不应小于250mm,采用钢板隔墙时厚度不应小于10mm。当抗爆隔墙上设置连通口时,应在门洞任一侧设置抗爆挡墙,抗爆挡墙材料和厚度应与抗爆隔墙相同。另外,在清洁区和染毒区之间应该用整体浇筑的密闭隔墙进行隔离,并在染毒区一侧的墙面上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光。人防工程的室内净高应满足战时和平时的使用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指挥工程:房间净高≥2.8m,内通道净高≥2.4m。普通人防:有人长期停留的房间净高≥2.4m,梁、管底净高≥2.0m;主干道2、次干道净高≥2.6m,连接通道净高≥2.4m,拱脚净高≥1.6m车辆掩蔽部:梁、管底净高≥2.2m,并大于车高0.2m。

2.2口部设计

当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大于1000m2时,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含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为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各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设置成不同朝向。当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可设置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及一个通向相邻防护单元的连通口。对于指挥工程应设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其出入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2.0m,净高不应小于2.6m。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时,口部应有防倒塌堵塞的措施。对于人员掩蔽工程出入口都设置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其中防毒通道是人防工程在战时的主要出入口,能够直通室外地面,因而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密闭门和防护密闭门各设置一道,并且在通道一侧设置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并将洗消间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到密闭门外通道的污水集中坑中,这样就能避免洗消间污水污染人防工程内部。同时在防毒通道内部设置相应的通风换气设备,保证防毒通道的通风良好。在防护密闭门外侧装设呼叫按钮,以起到防爆警报作用。对于密闭通道也分别设置一道密闭门和一道防护密闭门,并且在每个防护单元中设置独立的进风机房和滤毒室。进风机房与滤毒室相邻,与室内清洁区相通。进风机房设置在清洁区,滤毒室设置在染毒区,滤毒室与密闭通道之间设置一道密闭门,这样能够防止滤毒室中的毒气流入到人防地下室中。另外,在对人防工程口部进行设计时,还应该在排风口和进风口处设置扩散室和防爆波活门等装置,以消除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同时在防毒通道、洗消间、滤毒室以及密闭通道等处装设防爆波地漏,防爆波地漏与普通地漏不同,它具有防爆破波的作用,在开启状态时能够将人防工程中的污水从地漏中排放到排水管道中,而在地漏关闭时,则能够隔绝人防工程,使人防工程处于密闭状态,同时还能够分散爆破带来的冲击波。

2.3柴油发电站

指挥工程、一等和二等医疗救护工程、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各类人防工程均应设柴油发电机房,机房应远离指挥、通信、人员休息用房。机房及配套的储油间、水泵间、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固定电站还设有变配电控制室,机房与控制室之间设置密闭隔墙、密闭观察窗和防毒通道,防毒通道内设置简易洗消设施、水池或水盆,并应设地漏。密闭观察窗除应满足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甲级防火窗的性能要求。

2.4平战功能转换

人防工程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平战功能的转换,设计师在设计人防地下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下室平时功能和战时功能的双重性质,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设计措施来完成平战转换。但也要注意,对于指挥工程不得进行平战功能转换;对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下列部位也不允许平战功能转换: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排烟口的防护设施,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或构件,防爆波地漏,防爆波清扫口,给水引入管和排水出户管。在平战功能转换中,对于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可以采取临战封堵的方法。战时封堵的孔洞、密闭隔墙、抗爆隔墙等周边结构混凝土均应预埋钢板。为战时而设置的房间和设施(干厕、水箱、抗爆隔墙、给水点等)均在设计中预留位置,并在临战时完成。

3结语

第6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电气设计;规范;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China,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also gradually to complicate and development of refinement, new product, new technology and new electrical system constantly emerging, als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afety, reliability, beautiful,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requirements, etc.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writer's many years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experie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se standar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lectrical design; Standard;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 TU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设计在安全性、可信性方面没有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

1: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防火分类与耐火等级未予交待

按建筑材料划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膜结构等,其中混凝土结构又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结构、框支结构等。因建筑物的这些结构形式与电气管线的敷设直接相关,故应交待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通常在电气设计的工程概况说明中,尚应交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主体高度、层数、各层功能用途;变配电所、水泵房、冷冻站、锅炉房位置;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位置;强电井、弱电井位置与数量;客用电梯、消防电梯数量、防火分区的划分情况等。工业建筑还应根据加工产品或储存物品的种类,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汽车库还需根据停车数量,确定其防火类别;人防地下室工程尚应明确人防级别、防护单元、抗爆单元设置等。

2:对医疗、体育、剧场、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其相应的设计规范未列入,有关的技术措施及要求亦未在说明及图纸中体现

不少电气设计,把医疗、体育、博览、剧场、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几乎视同普通办公建筑对待,其相应的特殊设计规范未列入,有关的技术措施及要求亦未在说明及图纸中体现出来,使设计显得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

对于医疗建筑,应将《建筑物电气装置-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GB16895.24-2005)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修编报审中)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在设计说明及图纸中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来。

如医疗场所的应急电源,对于要求t≤0.5s(t为自动恢复供电时间)的手术室照明和重要医疗设备等,采用静止型UPS作为应急安全电源,并与发电机组配合使用。对于要求0.5s在1类、2类医疗场所,当任一导体的电压下降幅度超过供电标称电压的10%,应急电源应自动启动。

对手术室、急救室、重症监护部(ICU)、心脏监护部(CCU)、心血管造影室等1类、2类医疗场所的重要医用设备,采用由电源隔离变压器和绝缘监视设备组成的IT不接地系统供电,当第一次接地时,发出声光预报警信号。

对于体育建筑、剧场建筑,应分别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在设计说明及图纸中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来。

二、设计深度不够

1、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的脱扣器保护功能设置不当、开关联锁关系交待不清

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的脱扣器保护功能设置不当、开关联锁关系不清,是设计常见问题。很多设计要求“所有低压断路器均设置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三段保护”,这是不合理的。

正确的做法应是区别对待,对低压主进、联络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保护脱扣器(不设短路瞬时功能,以保证前后级开关之间的选择性,减少故障面);对其他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不设短路短延时,以实现短路瞬时切断);部分回路设分励或失压脱扣器,这些回路既可以在自动互投时卸载部分负荷,防止变压器过载,又可以在火灾时,切断火灾场所相关非消防设备电源。

为确保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开关联锁关系应做如下明确交待:当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时,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2、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选用不当

当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贴邻安装时,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应当改选为或IP40。根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第4.1.3条“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配电室面积允许,最好不要将变压器与开关柜贴邻布置,而间隔0.8m―1.0m的距离以利于变压器的散热(此时变压器外壳等级可为IP20),若贴邻布置(IP30或IP40外壳),则不利于变压器散热,影响其供电容量的发挥。

3、应急照明系统的各项指标说明不详尽

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的应急照明系统很重要,各项指标说明要详尽。设计说明常见问题是:未明确交待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照度要求,光源选择、电源选择,应急供电容量、连续供电时间,灯具及其控制要求等,而这些均涉及强制性规范条文。应明确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及其照度要求。

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大面积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标志灯。在疏散走道、楼梯间、电梯前室、门厅、地下车库等公共场所设置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且楼梯间不应低于5.0lx。

在观众厅、休息厅、餐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备用应急照明,其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的10%,且不小于1.0lx(大面积装修场所照明设计时,须考虑10~15%的应急照明容量)。

还应明确交待应急照明选用的光源及电源。如:光源采用可瞬时点亮的卤钨灯或快启节能灯;应急电源自带蓄电池或采用集中应急电源装置EPS供电。

三、结束语

要做好电气设计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电气设计有许多新的要 求。因此,电气设计工作者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电气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卓辉桓 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析[J]-科技风2010(6)

第7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原则;地下室;设计要点

一、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原则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布局上要力求与该地块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人防结构则根据平时实际用途合理确定结构受力体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坚固、耐用、施工可行、造价经济适当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并根据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设计原则,以期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战备效益的结合。

1、了解人防地下室建筑的概况。对地下室的人防建筑设计必须充分了解人防建设项目概况:首先,要了解需要进行人防建设的地下室之上的地面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高度、建筑楼层、建筑房间形式等,都在人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范围之内;其次,划分人防建设地下室地面建筑的等级,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人防物资储备和自动发电设备以及储备量的大小;最后,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将经济和建筑受力作为影响因素考虑在设计范围之内。

2、合理划分防护单元、抗爆单元。人防工程对炸弹的防护主要是将人防工程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这样在炸弹击中人防工程时,由于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存在就能使弹片对人防工程的伤害大大减小,因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就成为人防设计中的重要一点。新实施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规定对于指挥工程和坑、地道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对于掘开式人防工程,当层数为2层及以上,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及以下时,地下2层及以下各层可不进行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元划分时要根据建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以免对地下室日常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3、平战结合。地下室人防设计最主要的环节在于考虑其整体结构的“平战结合”特性,以能够满足战争时期不同载荷,如核武器、常规战争武器等的载荷需求。在进行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重点:(1)底基、承重墙、顶部构件等主要结构的设计;(2)间隔墙壁设计;(3)排水管道出入口、消防系统管道口以及通风出入口等管口的封闭设计。

二、地下室人防建筑工程设计的要点分析

1、合理规划地下室人防区域。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应合理规划人防区域位置,以正常状态下地下室的应用功能为设计依据,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技术性等因素,但是应避免设计过多的人防区域,影响地下室空间的利用率,并且人防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容纳空间,因此应注意合理规划人防区域,设计合适数量的出入口,尽量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人群疏散宽度。在设计地下室人防区域时,还应结合建筑结构内部楼梯、疏散楼梯的位置,确定人防区域的平面布局结构,并且要注意各个出入口布置,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通风设计。在人防单元和人防口部位置确定后,人防战时通风成为人防地下室设计的重要内容。人防工程内部的空气通过超压排风(空气从压力高的一侧流向压力低的一侧)的形式进行流动,可避免大气渗透影响人防区域的内部环境,避免外部有毒气体渗入。人防战时通风系统的具体布置方式随地下室的实际平面布置以及层高等因素而不同,在设计中既要保证战时通风系统的防护要求,又要兼顾平时使用方便,因此在设计中要将平时通风系统与战时通风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平战结合的综合考虑。

3、出入口设计。战时当城市遭到空袭后,尤其是遭核袭击之后,地面建筑会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于倒塌,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出入口极易被堵塞。主要出入口是战时空袭后也要使用的出入口,为了尽量避免被堵塞,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室外出入口的结构设计,如果地面上部建筑结构一旦发生倒塌会直接影响室外出入口,该主要出入口应重点考虑进行高强度安全防护的防倒塌设计;如果该主要出入口位于坡道上,其出入口设计应考虑到人防区域所有疏散通道经过的侧墙、顶板等结构都应进行防核爆、防动力载荷和防倒塌设计。

4、防护单元设计。人防地下室建筑应尽可能使平时的防火分区能与战时的防护分区协调一致,以减少临战转换工作量,提高保障战时使用的可靠性。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的内部循环系统(送排风系统、上下水系统、供电系统等)都是独立运行的,当某个防护单元遭到破坏时,其它单元仍能良好运转。同时,防护单元设计应考虑到和口部墙体、混凝土防火墙之间的上下对应关系,如果人防口部墙体主要设计在地下室上层,下层的人防区域应结合剪力墙支点设置位置,减少防护单元对于地下室日常使用的影响。

5、配套电站设计。为了完善人防地下室使用功能,应做好配套电站设计,除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外,其它人防工程的面积总和超过5000m2时,应设置柴油电站。发电机组总容量大于120KW时,宜设置固定电站,当发电机组总容量不大于120KW时,宜设置移动电站。将人防区域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柴油电站作为人防区域重要的配套设施,尽量采用迂回的设计路线,在设计配套电站时应注意和地下室排烟井、排风井、进风井保持适当的距离。

6、通风井设计。地下室人防建筑在设计时如果不具备单独设置专用风口时,可将建筑通风竖井和人防进风井、排风排烟井进行结合设计,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火、防倒塌措施。室外进风口宜设置在排风口和柴油机排烟口的上风侧。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进风口与柴油机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或高差不宜小于6m。位于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0m;位于倒塌范围以内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00m。

7、给排水设计。人防地下室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应满足战争时期最基本的用水需求,在地下室配备完善的储水设施,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应配套设计,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生活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不直接相连,排水系统用于排放各种生活污水,人防地下室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尽量采用耐用、抗震性高的给排水管道,确保在战争时期发挥良好的给排水功能。

8、电气设计。人防地下室的电气设计,首先要明确战时负荷的种类及负荷级别,并对人防电源进行选择。作为平战合用的人防工程,还要明确平时负荷种类及负荷级别,再根据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的重要性选择电源。在满足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要求的前提下,战时的设计要尽量利用平时部分,即充分的做到平战合用,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又要使平时和战时的配电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可靠。

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人民防空的日益重视,人防工程的设计也备受业界的重视,为了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其设计不单要注意建筑领域内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结合平战设备与结构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第8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附建式;甲类防空地下室;平战结合;平战转换;移动柴油电站设计

1 工程规模

该工程整个地下室共三层,总建筑面积95670平方米。其中人防部分位于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24091平方米。该人防为附建式的甲类防空地下室,战时使用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3个、战时物资库2个及移动电站2个,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

2 建筑设计

该工程的地上部分有高层住宅、地区警署、幼儿园、餐饮商铺、银行及菜市场,地下一层有下沉庭院、超市、商铺、咖啡吧、库房等,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为小型汽车库及自行车库。由于平时功能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而应建的人防建筑面积就比较大,如果全部设在地下三层(人防工程埋得越深越好),则至少需要设置10个防护单元,不仅增加了众多的人防口部,设置较多的临空墙,还要增加很多楼梯、坡道等出入口直通室外,以作为该人防工程的战时出入口,这样势必会给地面景观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破坏了地面及地下的各项平时使用功能,还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因此,决定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同时设置人防,由于人防口部叠加,战时人员出入口与物资库出入口叠加,最后只需要设置5个防护单元就可以满足战时设防的要求。同时,我还尽量利用平时的汽车坡道及自行车坡道作为战时人员及物资的主要出入口,利用住宅内的楼梯作为战时人员的次要出入口及疏散口。在不增加楼梯等出入口的前提下,满足了战时人员的疏散及物资的运输等问题。

(一)平时设计

平时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满足消防设计、人员疏散等各项规定。由于该工程平时设计是由其他设计院设计的,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密切配合地面设计院进行人防位置的选择、防护单元分区的划分、各个防护单元口部临空墙的设置、以及每个防护单元内部设备房间的布置、人员的疏散等设计。这些设计的前提是尽量少影响平时功能要求,所以人防位置的选择我就布置在有平时汽车坡道及自行车坡道进出,同时高层住宅较密集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利用直通室外的坡道作为战时人员及物资的主要出入口,利用住宅内的楼梯作为战时人员的次要出入口及疏散口,在不增加任何出入口的前提下解决了战时人员的疏散及物资的运输等问题。

(二)剖面设计

因为人防工程要考虑战时的人防荷载,还要防各项常规武器及核武器的冲击波,所以一般人防工程的顶板都比较厚,梁都比较大,墙也比较厚。为了在满足平时车库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层高,我与结构专业商量考虑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地下二层顶板厚400mm,地下三层顶板厚350mm,顶板柱帽:3000mm×3000mm×250mm,柱截面:600×600mm,板底净高地下二层为2.9m,地下三层为2.65m,同时满足平时通风设备、消防喷淋要求及车库的行车要求。

(三)人防设计

1.本工程人防部分位于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人防建筑面积24091m2,战时分五个防护单元:其中防护单元一、二、三、四(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2个、战时物资库2个)及移动电站一位于地下二层,防护单元五(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1个)及移动电站二位于地下三层。

2.各防护单元的划分满足人防设计规范的要求,地下二层的人员掩蔽所每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物资库每个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m2;地下三层全为人员掩蔽所。由于上层也是人防工程下层可以不划分防护单元,所以防护单元五的建筑面积可以做到12000m2,口部也可以利用上层落下来的临空墙来进行设置,只是需要增加若干密闭通道,以保证人员的战时疏散。

3.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备和内部设备均自成系统。

4.每个防护单元内设置抗爆挡墙,抗爆挡墙采用500厚粗砂砂袋堆垒,抗爆单元的划分保证地下二层的人员掩蔽所每个抗爆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物资库每个抗爆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

5.对于设计中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处,设计中采取诸如钢筋砼墙、洞临战封堵等平战功能转换措施,保证在临战前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防护标准和要求,使工程在战时能符合人员掩蔽工程的有关规范要求。

6.凡平战转换墙洞临战封堵处,平时留好预埋件;一般口部防护设备在建设时一次安装完毕,其中可更换的材料可备齐不装。

7.人员掩蔽部人员活动区域要求防毒,进风系统中设滤毒通风,防护单元进排风口部分别设有防爆波活门和活门室消波系统;隔绝防护时间要求不小于3小时。

(四)移动柴油电站的设计

由于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人防工程就需要设置战时移动电站,大于12000m2的人防工程则需要设置2个战时移动电站,所以本工程设置了2个战时移动电站,分别设在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

(五)装修用料

1.墙面、顶面:白色防霉防潮涂料。

2.柱子:1.2米以上防霉防潮白色涂料,1.2米以下做1∶2水泥砂浆台度刷耐磨地坪漆,另加铁板护角。

3.其余车库内装修同地面设计院设计的非人防部分。

3 防护设计

1.洗消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洗消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2.人防工事内的消火栓箱一律明装,不得嵌入临空墙、密闭墙和人防外墙。

3.进出工事的给水管、压力排水管、消防管道在穿越人防外墙、临空墙、密闭隔墙等处均设密闭套管,同时在防护区一侧设置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的铜芯闸阀,用色漆明显标志,空袭警报时关闭。

4 平战转换设计

人防工程平战转换阶段分为早期转换、临战转换和紧急转换三个阶段:

1.早期转换应在30天内完成物资、器材筹措和构件加工;主要转换工作有:在临战前30天内完成增加的混凝土垛子的浇捣;工程平时使用的物品的搬出;平时使用的风机等设备拆除;砖隔墙的砌筑;临战封堵构件的加工;对穿过防护密闭墙的电线、电缆的穿墙管做密闭处理;战时使用的电子电气设备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2.临战转换应在15天内完成对外出入口孔口的封堵;主要转换工作有:构筑抗爆单元隔墙;安装战时进、排风系统;安装战时钢板水箱;安装战时给排水设备;对穿过密闭墙等管道安装闸阀。

3.紧急转换应在3天内完成防护单元连通口的转换及综合调试工作,达到战时的使用要求。主要转换工作有:在临战前3天内防护单元连通口的封堵安装;调试战时设备系统;对平时使用战时不使用的电气设备、电缆、电线等进行接地处理;完成工程的综合调试工作。

根据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原则,本工程平时作为停车库,临战早期转换工作开始后,车辆需要限制的进入工事,同时将工程内平时使用的物品、器具由相关责任单位(个人)限期搬出,清理出平战转换的施工场所和人员掩蔽空间。

管线在进出人防工程防护密闭墙、密闭墙时均应做好防护密闭处理。穿越口部和临战封堵线路的预留备用穿墙管需进行防护密闭处理。在防护密闭门及连通口的门框墙上均预留6(RC50)热镀锌钢管,预留穿墙管应作防护密闭处理。照明线路在进出人防区域时加装熔断器,并做密闭处理。所有密闭段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

第9篇: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维护管理;注意问题

Abstract: based on their work in the life experience, plain explore the ventila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related problem.

Keywords: human engineering; Ventilation desig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E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防工程即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人防工程通风比一般地下工程通风复杂,因为人防工程存在一个消波滤毒的问题。即保证这类工程具有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的“三防”能力,用以消除冲击波、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细菌等的危害,同时还需要把清净无毒的空气送人工程内部。笔者曾有幸从事人防工程通风设计咨询和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相关工作,在这里想浅显的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探讨下人防工程通风设计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和手动密闭阀连接的预埋套管及风管管径应与手动密闭阀接管内径相一致,如手动密闭阀DN300对应接管内径为315,DN400对应接管内径为441,DN500对应接管内径为560, DN600对应接管内径为666等。这是一个设计人员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密闭阀型号对应的是公称直径,而非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管径。

2、人防进风机房室内回风口建议延伸至风机房外墙取风,以避免回风时开门减少噪音。人防工程噪音问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如果回风时打开风机房门,而由于人防工程是一个相对比较密闭的环境,风机等机器运行噪音将有可能挑战人们耐受性,我们设计各类人防工程时尽量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3、穿墙套管突出墙面问题:《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第10.1.6条密闭穿墙短管伸出墙面的长度规定“电缆、电线穿墙管宜为30~50mm;给水排水短管应大于40mm;通风短管应大于100mm。其中对于少部分不需对接焊的风管,可不突出墙面,如简易洗消间至防毒通风的通风短管两侧均可不突出,超压排气活门预埋套管靠简易洗消间一侧可不突出等。

4、超压测压装置、压差测量管、增压管、取样管、气密测量管等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到位,管材均应按规范要求选用热镀锌钢管。超压测压管应从防护密闭门外楼梯间引至防化通信值班室,外侧端部不允许设置在进风竖井内(有进风紊流影响,不能正确反映室外大气压);验收时须做好标识以免在使用中被割掉;当从楼梯间进风时,允许超压测压探头设置在楼梯间(此时气流基本无影响)。这主要是考虑到应能准确测量工事内超压值。气密测量管可与电施中出入口部4~6根备用穿线管合用,建议都进行绞丝,以利战时密闭封堵。这些管的设置大多与“三防”要求有关,可以说事关人防工事的战时基本功能保障,在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5、有关隔绝防护时间以及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校核问题:为了室内人员的安全,在隔绝通风状态下,必须防止出现室内氧气浓度过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危及室内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所以,隔绝通风时对工程有一定的隔绝防护时间、室内二氧化碳和氧气容许浓度的要求,在设计中必须予以校核计算。暖通空调人员在人防工程设计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工事的高度、面积、掩蔽人员的数量等都是由建筑设计人员确定,暖通空调设计人员一般对此不太关注。隔绝防护时间是人防工程基本技战术要求,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应在设计前期主动介入,与建设设计人员沟通衔接好。如果建筑条件实在无法满足隔绝防护时间要求,应采取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或者减少战时掩蔽人数等措施。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关系到滤毒通风量的选取,也是基本人防工程基本技战术要求,特别是当掩蔽人数较少,防毒通道面积较大时更容易出现按人数选用滤毒通风量不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要求,这时应按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选择风量。所以,校核计算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必不可少。

6、有关通风管路设计中的问题: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采用2~3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且风管应按0.5的的坡度坡向室外。其中,风管及套管建议选用3mm的镀锌钢板机加工制作。风管进入扩散室内宜参照07FK01~02中L/3处压力最低处设置,如果是正对防爆波活门,还应设置90度的向下弯头。即通风管与扩散室的连接口若设在扩散室侧墙,则连接口应设在距后墙面三分之一扩散室的净长L/3处;若连接口设在扩散室后墙上,则风管端部应设90度向下弯头,并使端部风管中心线位于距后墙面三分之一扩散室的净长L/3处。排风系统设计中,在清洁排风管路上与超压排风管路连接处前应设置一道密闭阀,防止超压排风时染毒空气经由清洁管路进入室内。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为便于战时风机及风管安装到位,通风设计中战时通风管宜尽量与平时进排风管合用,并宜通过阀门切换进行转换。兼顾经济、战备效益。

一个好的工程不仅应该设计好,更应该在平时的使用中维护管理好。人防工程关系国计民生,更应维护管理好。人防工程平时的维护管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维持一个相对适宜的热湿环境。这一切有赖于通风专业来实现。人防工程是密闭的地下空间,有害气体容易聚积。室内各种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都会辐射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钢筋混凝土中的氡气,塑料、油漆制品中的甲醛,灰尘中的各种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还有超标的CO2气体等。无论平时或战时,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密闭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提高人防工程内的空气质量,改善内部的环境比地面建筑显得更为重要。考虑到节能以及夏季潮湿不宜大量引人新风,应尽量利用冬季进行自然通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除尘器、油网过滤器要定期清理更换,尽量提高空气的清洁度。很多人防工程都是以湿负荷为主,特别是南方城市,夏季室内外温差大,口部易结露,可以考虑在口部增设小型移动除湿机,保持口部干燥,口部竖井及防爆波活门应尽量保持关闭。夏季通新风时尽量选在早上,新风量不宜过大,尽量减少工程内的湿负荷,进风口部设有回风阀的,宜关闭,防止此处结露。风机外壳、过滤罐箱体以及铁制管道都要涂以防腐防锈的油漆。风机、密闭阀门及其联动运转机构要定期注油,定期运转,加强平时的维护、检修,以利战时随时灵活应用。通风机室应专人管理,加锁防护,三种通风方式转换流程理应上墙。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熟悉系统操作原理,建立必要的操作规程,对设备运行工况要经常测试和调整,做好值班记录。

以上是本人对人防工程通风设计及管理的一些浅显理解,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