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心理咨询的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咨询的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咨询的总结

第1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咨询体系建立以来,我国心理咨询取得了初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在理论研究、舆论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沿着专业化、法制化的道路向前推进。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心理咨询未实现适应国情的转变问题。本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1.3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影响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科学在咨询领域的应用,反映了一定的超文化的科学性,然而,具体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取得的一些经验性的成果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方面影响着我国民众的心理。由此导致西方的某些心理咨询理论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或者对中国民众的心理辅导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2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 

 

2.1我国心理咨询的研究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在心理咨询的宣传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翻译和编著出版的介绍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咨询知识的书目已多达几百种,刊登有关心理咨询的文章的学术类与普及类期刊之和多达数十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与健康》、《大众心理学》等。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文章在近几年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2001年到2008年期间的文献,以“心理咨询”为主题搜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083条;以“心理咨询”为篇名搜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33条。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心理咨询的研究初具规模。 

2.2我国心理咨询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 

就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来讲,我国公众对心理咨询经历了从怀疑到初步认同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了解,一提起心理咨询,人们总是想到精神疾病,公众对心理咨询持漠视和怀疑态度。最近几年,各方面关于心理咨询的报道使公众对心理咨询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我国公众特别是城市居民越来越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有所改善,持逐步接受态度。2008年零点调查公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共10个大城市3254名常住居民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存在心理问题时,35.1%人愿意寻求心理医生帮助,38%的人视情况而定,有26.1%的人明确表示不去看心理医生。[3]以上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心理咨询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2.3我国心理咨询专业化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我国心理咨询起始于医院,其后在高校取得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委员会,促进了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国启动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当前,我国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已经遍布全国。有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7月,全国共有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112个;截至2006年9月,全国共有心理咨询机构149个;到2007年9月,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已壮大到12万人。[4]我国心理咨询机构的完善和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壮大促使我国的心理咨询沿着专业化的道路较快发展。 

2.4我国心理咨询的法规建设逐步加强 

当前,我国心理咨询建设逐步法制化。近几年来,我国心理咨询的管理颁布了很多标准,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趋于完善,人才的培养初具规模。2001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正式公布。2002年,心理咨询师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同年7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启动国家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项目,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2004年4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在全国正式进行。2005年10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的颁布,从此正式为心理咨询师确立了职业规范。2007年制定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用文件的形式颁布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一版)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咨询的管理体制,规范了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3.我国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不旺 

虽然我国公众逐步趋于对心理咨询的认同,然而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民众比较保守,出现心理问题时,宁愿自己去面对困难,也不愿意求助咨询人员的咨询服务,加之我国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良莠不齐,增加了一些人的顾虑,另外心理咨询要收取不菲的服务费,也让一部分人对心理咨询望而止步。2007年中国一些地区就出现了由于缺乏咨询对象,心理咨询机构处境艰难的状况。[5][6]心理咨询的呼声较高但有效需求不足的“冰火两重天”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心理咨询的蓬勃发展,是我国一线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 

3.2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2008年秦漠教授等对我国六大区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让人担忧,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为心理学的仅占总体的34.8%。秦漠教授分析认为,许多人可能是在接受了一些在职专业培训后进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工作的。[7]和国外咨询人员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且经过长达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相比,我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专业基础非常薄弱。学校部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是从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转来,这些人员虽具备心理学背景,却缺乏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和实践;医院心理门诊的医务人员多是医学出身,没有系统地接触心理学知识;社会团体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让人担忧。从专业背景看,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大多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而是其他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从接受专业培训情况来看,咨询师的接受的培训时间短,专业素养与严格意义的咨询师的从业要求相差较大。我国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我国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心理咨询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然而,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发展也存在较大隐患,原因在于我国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服务缺乏有效监管。具体表现在:第一,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认证和资格审查不严。有些未经心理咨询资格的认证的人员或只经过简单培训的人员也进入咨询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第二,心理咨询行业职业资格缺乏统一标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有“心理咨询员”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认定,卫生部有“心理治疗师”从业认定,中国保健协会和人才交流中心又推出“心理保健师”的人才评定。[8]第三,我国没有建立起心理咨询工作效果评估和督导体系。我国一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标准未启动,心理咨询的督导工作缺乏专业人员的完成。[9]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心理咨询服务行业管理比较混乱,我国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国家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协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任重而道远 

我国现有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多引进于西方,而针对我国人民的心理特点所进行的研究不足。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仅仅是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特定环境的产物,翻译的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并非完全适应我国人民的心理。有鉴于此,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强烈地呼吁加强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创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理论,并为此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1999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心理辅导国际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较大关注,并引发出广泛的研讨。[10]200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的国际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等地的一百多名心理咨询专家和临床学家热切地讨论了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本土化的治疗技术、方法。[11]近几年,诸多的学者撰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本土化从发展历史、结合文化到创新技术、培养人才诸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有意义的思考和探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建立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相差较大,我国心理咨询未完成适应国情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不成熟,还需我国心理咨询人员特别是专家在此方面作出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初步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并走上了专业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心理咨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心理咨询市场推动力不足,咨询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以及心理咨询本土化转型未完全实现,因此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实现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2]祝巍伟.2007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公布[n].科技日报,2008-4-14,(a01) 

[3]中国城市居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j].商务周刊.2008,(18):17. 

[4]孔巧丽,徐大真.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18,(4):57-61. 

[5]崔彦玲,朱元洁.心理咨询为何叫好不叫座?[n].常州日报,2007-3-13,(a02). 

[6]心理咨询业门庭冷落处境艰难——贵阳市心理咨询业调查系列报道之二.2007-3-20,(b06). 

[7]秦漠等.国内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8,31,(5):1233-1237. 

[8]杨军.心理咨询行业凸显三大问题应尽快规范?[n].人民政协报,2008-10-20,(b02). 

[9]刘时勇.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校医,2008,22,(3):346-348. 

第2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咨询心理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角色模拟 小组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99-02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运用咨询心理学的基本方法,针对各种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活动。本课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将案例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步渗入到咨询心理学课堂教学之中。在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观摩演示教学、心理学影片赏析等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咨询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咨询过程中不同角色的感受,从中感悟作为咨询人员应如何有效体会、了解来访者的心态,如何有效的进行心理咨询。

一、案例分析教学贯穿教学全程

案例教学法是咨询心理学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教师使用典型的案例,以团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引发小组讨论者的反思,在实践中增加参与者的经验,案例教学包括收集案例原始材料、分析讨论案例、总结和反案例等几个过程。[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我国知名心理学专家以及《心理访谈》等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的录像,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并交流感想与感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以心理咨询案例录像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讲授教法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经验不足等特点,增强了他们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感性认识,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能够让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深刻感受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了解心理咨询过程各阶段的前后衔接,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访者心理问题和心路变化的历程,认真体会专家进行面谈和摄入性谈话的角度和技巧等。该方法是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技能,较直接和迅速的教学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咨询技能技巧。在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时,主要是采用分组讨论、专题式讨论、辩论式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方法进行案例教学。

二、采用模拟心理咨询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实践操作中,应用模拟心理咨询的情境开展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来模拟心理咨询的过程。该方法的教学程序是:两人一组,分别确立咨询师和来访者,模拟演示咨询完整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分享感受,由班级的其他学生对咨询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任课教师做总结和指导,其他同学评价交流,教师点评共享提高。在模拟的过程中,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访者和咨询者,在扮演的过程中亲历心理咨询过程,其他学生观察;模拟心理咨询的过程结束后,来访者和咨询者双方进行反馈,在角色扮演中训练学生应用心理咨询技巧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如采用行为训练法系统脱敏训练治疗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等问题。由两名学生组成的演示小组,在演示过程中将系统脱敏疗法应用的步骤等做演示,演示结束后,首先由演示者自我总结主要的收获以及出现的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其中的不足等。根据咨询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和程序,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对咨询过程的间接体验,对于深化咨询理论的理解,积累心理咨询经验是非常有效的。[2]

在开展模拟训练之前,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技能、案例等资料,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方案,如需要设定的实验情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在模拟演示过程中,任课教师是引导者和调控者,当学生模拟到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当学生的模拟表演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给予正确的引导。模拟表演练习结束后,参加模拟的双方即时地对模拟过程进行反馈,全体同学参加讨论,找出模拟表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对此次模拟表演的实际操作水平、在表演中用到的沟通技巧,以及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点评。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的心理咨询过程之中,亲身体验和经历咨询与被咨询的过程,体会作为咨询者与被咨询者的心理变化,也将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会把学习的咨询理论应用于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之中,学习应用如面质、自我开放、共情等技术,逐渐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向技能操作能力的转化, 帮助提高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心理咨询,学生可以很好的学习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对心理咨询的反面的示范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找出咨询中的不足与错误,以促进咨询技巧的掌握。

三、团体训练的咨询实验课训练模式

以团体活动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咨询技术练习和咨询方案设计,将团体活动引入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多感受、多合作,强化了心理咨询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也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团体训练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作为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情感和心理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学习团体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4]

咨询心理学实验课堂上的团体和普通的团体辅导有不同之处。首先,团体训练的成员是同班同学,领导者是任课教师而不是普通的咨询师,团体成员之间非常熟悉,在交流时更能理解互相的想法。团体成员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他们更多的了解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成员的认知和感受,在团体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和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但是也可能存在负面的影响,如学生可能会担心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看法而保留自己的评价,难以深入。在团体训练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的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分组。小组成员尽量彼此较陌生,小组的组数、组员数、组员构成情况要恰当,组数要适宜,人数尽量均等,男女生合理搭配。每小组以6-8人为宜,一次活动大概4节课,每周1次。其次,在活动前可采取民主征集的方式制定严格的团队的规则,规则是维护正常、健康团体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任课教师要营造一种信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带领团队开展各项活动。

另外,我们还采用了心理学影片赏析重视直观教学,对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影视进行分析,将影视片段融入理论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对《咨询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如精神分析疗法一章,《爱德华大夫》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多处运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如精神分析、梦的解释等),简单展示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几个问题。采用“导-看-评”的模式,在观看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观看中引导和把握学生的情绪和体验,观看后进行评述和讨论。

实验教学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通过对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建立实践基地等方面改革,以及运用案例分析、模拟心理咨询等方法进行咨询心理学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咨询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咨询心理学校本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77-79.

[2]孙爱民.高等师范院校实验课程的改革[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62-64.

第3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评估

1、引言

伴随心理咨询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咨询有效性成为了临床心理学家最关注的问题,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

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后会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如何反映并分析这些变化从而判断心理咨询是否达到了预想效果,就关系到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问题。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单维向多维转变,这是评估多元化的一种进步体现,但是多维评估要求多种测量,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因此也更难于获得来访者及其他人员的合作,研究之间的对比分析也越困难。鉴于此,咨询之初就有必要及时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评估模型,对阶段性及整体的咨询成果进行评估与总结。

2、历史研究

早期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多采用基于特定理论的单一技术,在评估方式上,多采用来访者自我报告,心理量表被广泛使用。上世纪70 年代,Strupp和Hadley提出心理健康评估的三维模型,认为评估应由社会、来访者和咨询师三方参与。社会维度强调行为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和规范性,来访者维度强调其自我感觉是否幸福和满意,咨询师维度强调依据专业知识技术判断来访者心理是否健康。这一模型虽考虑了评估的多元性,但对于评估的内容、时间及后续咨询等问题没有进行专门讨论,所以不尽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对理论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心理咨询的疗效也因咨询师所持的理论观点而有所不同。如精神分析学派将疗效定义为能够在意识领域内体验到原先是潜意识的感受和思想,而行为主义学派的咨询师则要使来访者克服特定情境引起的各种症状,关注来访者行为的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模型把“症状减轻、健康状况和功能改善”作为评估依据,多元评估开始占主导,其特点是:咨询师、来访者、亲友、同事等都可作为评估者,评估来访者各方面的具体变化;认为变化是双向的、多维的和不稳定的,评估方法与实际症状有密切联系。

有的研究者将剂量模型引入咨询效果研究,创建咨询效果阶段评估模型,将来访者的改变分为连续的三阶段,首先会体验到更多幸福感,接着是症状缓解,最后是社会生活技能的提高。并运用“来访者剖面图”评判咨询效果,即把来访者实际咨询进展情况曲线和预测曲线进行对比,以此为依据调整治疗策略。

杨宏飞(2005)提出了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四维模型,认为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必须围绕来访者的变化回答四个核心问题:什么在变化?谁报告变化?用什么方法报告变化?什么时间报告变化?依据这些问题构建的评估不应受具体理论、方法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能包容实证和现象学方法,既适合心理症状和障碍的预防矫治,也适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转贴于

3、具体建议

基于对咨询效果评估模型的分析,不难看出,模型的立足点不同,关注来访者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但是,咨询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型考虑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次会谈或对心理咨询进行总结性评估。具体的评估形式有多种选择:

一是来访者每一次或每一阶段咨询后的即时评估与反馈。

二是根据问题性质、目标要求,让来访者做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如间隔一定时间用作业法、自我报告法等进行评估。

三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定期联系,来访者以便捷方式向咨询师反馈。

形式固然多样,评估咨询效果的主旨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评估既要考虑到负面消极的心理是否减少,也要考虑积极心理反映有无增加。从正面负面、消极积极两个方面评估咨询效果较为合理。

第二,全面考虑评估信息的来源,除了来访者、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教师,来访者的家属、亲友、同事等都可以为评估者,评估来访者各方面的具体变化。从理论上说,评估越是多元化,越能反映来访者复杂的变化。

第三,目前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研究中,大量研究采用“事前—事后测验”和“干预组—非干预组”设计,它能提供高效度,但往往把问题数字化和简单化;而现象学方法,如个案报告,因缺乏良好的内外部效度常不被认可。在评估实践中,现象学方法应与实证法结合,达成积极效果。

第四,将时间作为效果的重要参数。有限的评估反映不出咨询效果的动态变化。按照过程变量的远近,效果变量可以分为即时效果、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这样的区分更有利于效果评估。咨询师应当在会谈之初,就根据来访者具体情况和咨询目标设立评估计划。

尽管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其评估的科学性依然是个问题。建立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模型是促进该领域科学化的一条途径。不管用什么理论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都要从多个维度来设计效果评估,使结果尽可能全面准确。

[参考文献]

[1] 郭晓飞. 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和后继干预. 社会科学战线, 2007(1)

[2] 胡姝婧,江光荣.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4)

[3] 卢飞斌. 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探讨.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许明智,龚耀先.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 (2)

[4] 杨宏飞. 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模型初探. 心理科学, 2005(3)

第4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75-04

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自20世纪80年代始,随着运动实践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历史短暂,但是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依据国外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具体运动实践,深入运动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8]。由于运动员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运动员,主要目标是解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运动员心理素质超常发展,为创造最佳运动成绩服务,因此,它虽然属于心理咨询范畴,但是又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咨询。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低效的、盲目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只有在深入总结以往运动员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思考,才能丰富和发展符合运动员心理咨询特点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出更加深邃的研究思路,获得更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1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的涵义

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咨询模式和发展性咨询模式[9]。前者是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和治疗,以消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包括各种神经症、早期精神病、严重的情绪危机及其他精神疾患。发展性咨询模式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各种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是以运动员心理状况及其特征为依据,以服务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最佳运动成绩为目标,以心理咨询的内在规律为根本,以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为参照,而构建起来的在理论与操作上具有典型特征的结构体系。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的确立,是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运动员心理咨询应以障碍性咨询为主还是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是一般的发展性咨询还是超常的发展性咨询?由于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不同,由此而导致的咨询模式及其理论、咨询人员和对象、咨询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也必将最终影响到心理咨询在竞技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进而影响到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前景,势必对竞技运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 Rogers认为,人类具有了解其自身存在和建设性地改变自身行为的巨大潜力,具有自我实现的基本行为倾向,这是与生俱来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这种潜力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针对咨询对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是使咨询对象在与咨询工作者建立真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重新正确地体验自身的矛盾和冲突,认识自己,促进自身潜能的发挥,使生活态度和希望发生建设性的改变。人格心理学家E. Erickson 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然而也是一种转机;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反之是一种消极的解决。积极的解决有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反之,则不利。并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反之,消极解决则会缩小这种可能性。[10]E. Eric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个人心理的成长,重视心理发展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内在冲突及冲突解决对个体成长的意义,重视环境、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在其组织编写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所谓发展的模式,即心理咨询目的在于努力帮助咨询对象消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发展性咨询模式看来,咨询对象是那些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使咨询对象学会应对的策略和有效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原已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11]我国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也指出,“从世界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看,心理咨询已逐步由职业指导、学业指导、婚姻家庭生活指导、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转向对人的心理潜能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12]这些理论为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发展性模式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发展性模式,是运动员心理咨询发展的必然结果。运动员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的过程,主要通过教育和引导运动员改善认知、作出决策和改变行为来实现这种帮助,使运动员学会应对的策略和有效的行为,帮助他们形成超常的心理技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原已具备的竞技能力,或形成更强的竞技能力。具体而言,运动员心理咨询的作用首先是激励运动员调整解决自身心理状态的能力结构。只有在信念和动力结构方面树立起运动员的主体意识,从总体上培养其健康的人格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其次,帮助运动员纠正对自身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恰当认知,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第三,为运动员实现更高的目标设计和提供最佳行为策略。最后,通过心理教育,指导运动员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强调对运动员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强调认知因素与理性选择的重要作用;强调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利用和改造。”[13]

从目前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对象来看,主要是那些在应对日常训练、比赛、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产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变动而需要帮助的心理正常的运动员。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内容,是运动员的消极心理状态,既有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诸如躯体化、焦虑、多疑、敏感、强迫、敌对、偏执等[14-17];也有因为训练和比赛而形成的专业性的消极心理状态,诸如缺乏信心、比赛情绪失调、厌烦训练、赛前紧张、怯场、想赢怕输等[18]。

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产生,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来自竞技运动的竞争性而导致的心理压力。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竞技运动水平越来越高,竞争的残酷性越来越大,奖金数目越来越高,比赛结果胜负难卜,运动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运动员大多数很小就离开父母、家庭,生活在半封闭且狭窄的社会环境中,在竞争激烈的训练和比赛环境中成长。面对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面对领导的要求、教练员的意见、舆论的评价、观众的期待、家人的嘱托,运动员所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是他们的同龄人所难以体验和承受的。内部原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主要是由于长期大运动量训练而导致的伤病、疲劳等。心理方面主要是由于对训练、比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片面的、不恰当的、错误的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困扰、疑惑、迷茫、焦虑、自卑等。

由此可见,运动员大多数是因为适应性的、发展性的消极心理状态而要求咨询,这是主流。因此,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应是发展性咨询模式,而不是障碍性模式或医学模式。

2运动员心理咨询的直接目标――学会调适

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运动员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运动员的行为。学会适应就是要矫治不当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规范要求;“调节”处理的是个人内部心理活动,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学会调节就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心理活动的内部和谐。即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心理工作,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减少消极心理状态的发生比率,同时对那些尚未演变成为严重心理障碍的问题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使运动员能够合理应对训练、比赛、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和行为。

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大小在于体力、技术、战术、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运动员无论使用体力,还是运用技术和战术,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完成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运动员体力、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影响着运动成绩的发挥。并且,随着体育比赛成绩日趋接近人类体力和技术的极限,从而使心理因素在决定比赛成绩时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因此,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受到了高度重视,已经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动员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运动员提高认知水平,减缓或消除运动员的消极心理状态,消除心理疲劳、促进伤病的心理康复,增强自信心,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促进运动员人格的完善,增进心理健康发展,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高运动水平,延续运动生涯。

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大多属于一般性的、暂时性的心理问题,而不是病理性的心理、行为改变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当然,如果运动员的一般消极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期积累,最后也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影响运动训练、比赛,甚至被迫中断运动生涯。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并不是说在运动员中就没有障碍性心理问题。事实上,运动员中也存在少数的心理障碍患者。Weinberg,RS等认为[19],需要进行解决行为及心理失调的运动员约占10%左右。石岩等发现[20],有一定比例的运动员具有神经症症状,并且,患有心理障碍的运动员一般并不寻求治疗,多以结束运动生涯的形式来处理。因此,对有心理障碍的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得一些障碍在发生初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把一些原本可能演变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简化变成小问题,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重返训练场和竞技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运动员心理咨询在以发展性咨询为主的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不可忽视对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乃至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预防。

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治疗最多只能在心理障碍出现之后,帮助减轻或解除由于这种心理障碍所造成的痛苦。要想从根本杜绝或者至少是减少各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发生比率,最好的办法预防,向他们传授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理论及技巧,指导他们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增强对注意、情绪、思维及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在训练、比赛和生活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形成“有活力的”、“健全的”、“统一的”人格,从而对外来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妥善化解各种内、外冲突,保持心态平衡。

因此,“积极适应”要将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预防与心理技能训练结为一体,同时也不忽视对心理障碍的治疗。心理技能训练有助于消极心理状态的预防和解决,适应也会有助于心理技能水平的提高。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并形成优势互补,为竞技水平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3运动员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注重发展

如果运动员仅仅具备常人所具有的正常的心理能力,那么在激烈的竞技比赛中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不仅要有超常的体能和高超的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超常的运动心理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心理负荷的高压之下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才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战术水平。因此,促进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提高与超常发展,是适应当代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

发展是指心理品质随着个体的成长在时间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运动员心理咨询的意义不仅是解决运动员在人生发展过程中这一特定时期的一般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运动员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保持适应;增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使运动员能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认知与情感;指导运动员作出选择、决策,制定行为计划;鼓励运动员通过自己探索,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与资源、特长与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确立目标,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评价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其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教育,最终能掌握自身命运,做主宰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人。正如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的,现代心理咨询具有以下重要特征:[21]着重与正常人;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强调人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研究在制定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人格差异;充分考虑情境和环境的因素,强调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时改变环境。这些尤其表现在运动员心理咨询中,即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的特征特别适合与运动训练、竞赛的环境与要求。

运动员发展性心理咨询侧重于运动员的心理发展任务,强调促进运动员的心理成长,排除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障碍,重点放在积极的与发展的侧面;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咨询目标,将心理咨询与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特别重视帮助运动员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对运动员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强调导前性、预防性;既采用个别咨询的方式,也经常采用集体辅导、小组咨询的方式,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而障碍性心理咨询侧重于运动员心理障碍层面的矫治,以消除或减缓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为目标;关注当前的心理障碍和引起障碍的情境因素;重点解决已经构成心理障碍的问题,更多的是补救性工作;多采用个别咨询方式,强调一对一解决咨询对象的具体障碍问题,主要使用矫正、治疗性的方法。

由此可见,运动员心理咨询在咨询目标上,强调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消极心理状态的消除与心理障碍的处理上;在咨询的基本观点上,体现人本主义潜能论;在咨询手段上,以适应性干预为主、反应性干预为辅,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教育,预防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发生;在咨询对象上,应该是全体运动员,而不是个别有问题的运动员。

当然,促进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是预防心理障碍的最好办法,而心理障碍问题的顺利解决也有助于促进运动员的心理发展。发展性心理咨询是基础性工作,障碍性心理咨询是补救性措施,两者都是运动员心理咨询内容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是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

促进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提高,是在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超常发展,运动员心理咨询不仅仅能够挖掘人的潜能,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潜能,是向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挑战有力武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

4结语

运动员发展性心理咨询标志着运动员的心理咨询迈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由重障碍、重矫正的咨询模式转向为重发展、重预防的咨询模式,由障碍性内容为主转变为发展性内容为主,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转变为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运动员心理咨询,并为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积极的角度看,运动员心理咨询不仅针对有心理问题的个别运动员,更重要的是以运动员身心整体为保健对象,使运动员的心理、行为与人格完善,促进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运动员心理咨询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直接目标,即预防和治疗运动员各种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另一个是终级目标,即帮助运动员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完善。

发展性咨询模式是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选择,积极地推进、自觉地运用这一模式,必将有助于我国运动心理咨询与世界接轨,有助于规范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促进运动员心理咨询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慧.优秀运动队心理科技服务――10年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3-19

[2]丁雪琴,刘慎年,姚家新,等.运动员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87-196

[3]张忠秋,王智,郭松,等.增强我国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运动员参加冬奥会比赛心理能力发挥的综合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6):91-96

[4]姒刚彦.运动心理学即时性临场支持模式探讨[J].体育科学,2003,23(6):97-101

[5][16]贝恩渤,邱宜均,李安民,等.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1):37-44

[6][17]许小冬.为部分中国优秀运动员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一般程序及基本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1(4):18-20

[7]马红宇,王斌.对皮艇高级运动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67-69

[8]周成林.备战1998年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赛心理攻关服务实施过程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2):84-87

[9]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20

[10]转引自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04-214

[11]Raymond J. Corsini. Encyclopedia Psychology [M]. New York : Wiler & Sons .Inc. 1984:301-302[1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88

[13]贝恩渤.高水平运动队中心理咨询者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行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136-138

[14]李可可,黄元讯,李再跃.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3):339-344

[15] 波,盛绍增.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59-61

[16]周毅刚,房淑珍,刘杰 等.女运动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134-137

[17]陈永珍,祝一虹,姜乾金.游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52[18]刘英,田虹.对四川省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92-94

[19]Weinberg R S, Gould D.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M].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03, 244

第5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81

1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双方的协商、交流,帮助来访者思考、探寻、行动,达到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与工作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知识的来源,相关理论和知识被直接应用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含义、方法及过程,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方向看,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面向国家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组织、NGO、NPO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这些岗位群中有许多专业岗位需要运用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知识。例如,卫生部门有关社区健康与心理咨询的岗位、共青团社区基层组织团干(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心理咨询机构相关岗位等。因此更需要学生学好心理咨询与治疗这门课程,以达到未来的职业要求。

2关于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课程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材学习、教师引导,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并形成初步能力,坚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认真分析对方心理问题的实质,根据其特殊性选择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法帮助对方恢复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选用的教材是苏州大学杨建勋编制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一书。本书共十二章,共分三个主要板块。第一个板块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界定。第二个板块为第二至六章,主要讲述了心理咨询过程中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咨询关系的建立、咨询中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中的阻抗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诊断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具体实践与操作过程,这也是本教材的重点。第三板块为第七至十二章,集中讲述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集体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合理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具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这也是本教材的难点。

这本书是大学本科阶段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些知识点比较深奥,有些理论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了有关的知识理论,不明白如何运用于临床心理咨询情境中去,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尽量全面地介绍某些理论知识的适用情境,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深奥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用浅显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效应一一解读,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语言转化成学生们能够接受、理解的平实语言。另外本书介绍了多种心理学具体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使得学生在前来寻求帮助的人面前不知道该选择哪种具体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校外合作办学的方法,带学生到基层社区进行实践,将实践穿插至理论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讨。运用相关实训室,加强学生临场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迅速形成理论框架,并运用于实践中,找到适合来访者的具体方法。

3关于提升《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本专业主要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即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将理论知识化繁为简,还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学到技术。

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分析理论与知识点。例如,在刚上课时,用轻柔的音乐抚平学生由于课间活动而活跃的情绪。利用ppt展示心理学的双关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心理咨询课程。在讲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时,利用患者口述的访谈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第二,利用心理测量室及心理咨询室等专业实训室帮助学生提高实务技能学生,从书本上了解到运用心理测量问卷、量表分析诊断患者心理问题,但具体操作时却不知该如何做,因此利用心理测量室中的心理测量软件,具体学习心理测量问卷、量表的使用与诊断。心理咨询室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适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以便到未来的岗位上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第三,利用民政系统内部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机构等校外企业加强学生临场操作能力,接触各种社会情境,提高职业素养。

4结语

第6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咨询策略 心理校园 基本技能

一、对校园心理问题的判断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地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它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身心健康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展的需要,因此,当代青少年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 心理是否健康的表现

(1)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做社会、集体的一名成员,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在人际交往上,是否跟老师、同学以及家长闹矛盾,对异性是否有不现实、不和谐的看法。

(2)在学习上,面对学习的压力,采取何种态度。是消极对待,自暴自弃;还是积极乐观,化压力为动力。

(3)在情感的表现上是否有自我体验。遇到问题和挫折,如何进行自我情绪上的疏导。如果消极被动,则不是健康心理的表现。

(4)谈吐与修养得体。语言最易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文雅、礼貌、得体的谈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若一个人常与人顶撞、争吵、滔滔阔论或神经质、沉默寡言、词不达意,心理往往不健康。

二、心理健康咨询策略之一――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多彩、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对校园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青少年以更加开放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所以,打造校园心理文化环境有助于心理咨询策略的实施。

1 以校园环境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校园环境作为一个信息的传播媒介,可以用来从侧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建设心理咨询室、心晴小屋,开设心理温馨信箱,建设心理网站等,这些都是进行校园心理咨询的基础准备。同,在校园心理文化的促进上,我们还可以从细节做起,发挥“无声老师”的最大作用,在黑板的边角处写下心理方面的阳光小句,校园广播进行积极的潜移默化,在墙壁上涂鸦心理幽默图画,这些都能为校园心理健康咨询策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学生在校园的活动容易受到规范、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关注校园心理健康,有利于普及心理知识,并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咨询的环境。因此,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感受心理文化的氛围,在实践中升华,获得自己内心的心理感知。我们可以举办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沙龙,开展特色心理讲座,开办心理游戏集中营等,这些活动气氛活跃,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减少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内心压力,提高自我感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 加强相关心理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目前,由于校园心理建设机制还不成熟,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工作情况也并不是很了解,对相关心理教育活动的关注也缺乏热情。因此,在校园心理咨询的策略上,我们主张利用宣传板、心理小报、校园网站等作为媒介,进一步提高校园心理教育的宣传影响力,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尽量做到促使大部分学生关注校园心理健康,普及好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大家卸下心理包袱,了解心理咨询中心的活动,明白心理咨询中心的情况,对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再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4 编辑心理健康教育简报。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可以创办心理健康简报,类似于《心灵绿洲》之类的校园刊物。简报主要是介绍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概况、对心理健康知识加以普及、开设问答专栏回答师生所提出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等,这项工作对校园心理咨询策略的实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推进简报的建设。同,该简报可以针对不同的节日,开设特色专刊。比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引起广大同学对教师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我们可以以教师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简报主题,解析广大教师不为同学所了解的一面。比如因为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枯竭现象,家庭事业双兼顾而过度疲劳,心力交瘁带来的亚健康状态,并介绍有关预防措施,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师生的矛盾冲突,对校园和谐也大有好处。

5 举办心理电影赏析活动。众所周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题材的心理影视作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工具,它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举办心理电影赏析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了解心理知识,也会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心理学的世界。我们所挑选的观影片子,应该符合当下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和同学们有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心灵捕手》等。组织观看完影片后,心理老师应该趁热打铁,和同学们在现场进行实地交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进行相关心理指导。

三、心理健康咨询策略之二――校园心理环境管理

1 下发聘书,重视心理委员的作用。心理委员制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生事物,是校园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选拔和培训一批思想过硬、社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不但能够及关注和了解学生群体的异常和突况,还能够发挥同龄人相互帮助的优势,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校园学生工作中心应该坚持以“信任”“呵护”“成长”的理念为指导,尽最大努力促进学生快乐自信地成才。心理咨询中心应该秉承良好的工作信念,开展好日常学生心理咨询的工作。我们发现,在日常心理教育过程中,心理委员已经显示出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咨询的策略实施中,心理委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热情、积极、乐观的态度。

(2)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人际交往良好。

(3)能及发现、关注和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并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工作。比如开展英语沙龙、朋辈心理辅导等,及推荐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4)认真落实学校的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可以组织班级心理测试或者心理素质拓展等。

(5)积极发现有重大心理变故和行为异常的同学,处理不了的问题向老师和相关领导进行求助,及帮助老师有效地维护校园的稳定。

(6)能够主动学习学生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能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相关的业务能力,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2 学校和老师建立联动机制,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此外,学生本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挫折或者是情绪低落,可以找同学倾诉,或者听舒缓音乐进行排解。

四、心理健康咨询策略之三――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对学生进行有限的心理咨询工作,应该严格按照心理咨询的规范操作,因此,以下的心理辅导技能是必须掌握的。

1 倾听技术。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不但可以表示对来访者的尊重,也可以收集充分的情况。倾听,是艺术性的倾听,在倾听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加以批判,还必须有恰当的反应,要和来访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2 温暖技术。温暖的定义就是心理咨询师要对来访者给予温暖。温暖技术可以拉近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减少沟通的障碍。温暖和尊重类似,但是比尊重更具深层次的意义。温暖技术,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带有浓厚的感彩,是做到以情感人的有效技术。

3 团体咨询技术。团体咨询主要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让受访者在团体内人际交往中起作用,让受访者在这个人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体验、观察、学习,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然后让受访者扮演心理咨询师,进行角色互换,发展受访者的助人过程。

4 阻抗处理技术。面对不同的受访者,被咨询者要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情况,因此学会阻抗处理技术有利于被咨询者更好地进行心理咨询。比如面对受访者沉默的情况。对此,咨询师应该积极开导对方,善于分析沉默的原因,通过受访者沉默的状态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此外,咨询师还经常遇到受访者的依赖现象,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掌握抗依赖和移情的技巧,认真判断并冷静对待问题。

5 重复鼓励技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在对受访同学进行心理辅导的候,要给予他们鼓励,并肯定受访者,面带微笑,帮助受访者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受访同学进一步进行情感的宣泄。在重复鼓励技巧上,我们可以重复受访同学的话,或者经常说“嗯”“讲下去”“还有吗”“然后呢”,这个是讲话的一个巧妙的技术。

第7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知识经济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相对统一的本土文化环境和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在被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冲击。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本身区别于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受新环境的冲击更甚,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功利意识增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任务多而繁重。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中,教师主要采用理论说教、评奖评优、奖励处分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这些方法主要强调外力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引起被教育者反感,使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发挥实效。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1 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它们在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都以会谈法作为主要工作方式;心理咨询的正强化和思政治教育的表彰奖励类似,负强化和思政教育的批评处分相似。

心理咨询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个体行为受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思政教育的过程也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借鉴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使教育者更全面了解工作对象的需要和动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思政教育涉及到学生的态度、品质、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而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纠正认知偏差,是思政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思政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其次,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的基础是工作对象拥有完整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力。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职业院校的不断涌现,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实现了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就是大众教育的重要组成群体。处在激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和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联系紧密,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思政教育也只能是徒劳。思政教育不能和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和生活状态脱节,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思政教育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大学生非常渴望拥有能为他们传道解惑、排忧解难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克服压力,走出心理误区,适应社会,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以解决当前心理困惑为现实目标,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最终目标,刚好能够迎合大学生的这一需要。而且心理咨询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倾听和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非常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接纳和信赖。如果思政教育能够借鉴到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2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工工作队伍一般由学生处、团委、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组成,是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想将心理咨询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特点,提高学工人员对心理咨询技术的重视程度,增强学工队伍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储备和心理咨询技术实操能力。

第一、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学校及学工人员对心理咨询技术的重视程度。

同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立学生处、团委等学工部门,按照学生比例配置学生思政辅导员,按照班级配置班主任。虽然学工队伍人数众多,专业背景涵盖面广,但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仍然只占少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处除专职心理咨询师外都是非心理学专业背景,37位系辅导员中也只有1位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班主任则全都是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师。大多数学工人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没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导。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学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学工队伍的心理咨询理论和实操水平。

高职院校学工部门应加强对学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开设培训班等。支持学工人员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外出交流学习,或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心理咨询课程学习,使学工人员具备基本的心理咨询能力,并将心理咨询技术运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之中。

第三、积极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具有政治思想成熟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足、组织纪律性较差和自控能力较弱等特点,因而高职院校学工人员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更为繁重。除了在理论上要勤于学习,还要在工作中多实践、多总结,结合自己的岗位,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创新地应用心理咨询技术,摸索合适有效的工作方法,并且要做到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比如利用团体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团体辅导形式来丰富思政教育课堂,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借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架起师生沟通和互动的绿色通道等。

3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咨询技术,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心理咨询技术通过有效的手段在适宜的时机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教育者应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咨访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在咨询的最初阶段,咨询师要以热情、接纳和尊重,创造和谐的咨询氛围。来访者在这样的氛围里,可以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而不会隐藏、逃避或者防御。“在被接纳的氛围下,来访者充分地表达过消极情感后,就会表现出爱、自我尊重、渴望成熟等积极情感。”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这一说法也适用于师生、家庭以及一般的人际关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果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在开始接待学生时,应该抱着热情、真诚的态度,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做些思考,多寻找学生的积极面。如果教师能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赞赏而不是否定,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二、利用心理咨询会谈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单独谈话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最常使用的教育方式,而会谈也是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心理咨询的摄入行会谈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技巧,值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借鉴。

(1) 敏锐观察

心理咨询非常注意会谈中的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身势语及语调等。例如会谈时学生双手放开头部前倾,表明他们对当时的话题有兴趣,而环抱着胳膊,身体后仰,表示拒绝或回避。教育者应该通过倾听言语信息,观察非言语信息,发现其间的矛盾、不协调或冲突,分析问题所在。

(2) 积极倾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师需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会谈中,教师可以边倾听,边通过点头、简单应答等方式,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还可以通过释义和总结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积极的倾听能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包容,他们会变得开放而不是回避,从而能够积极地做出配合和改变。

(3) 及时发问

教师及时采用不同类型的询问方式,可以鼓励或阻止谈话内容,引领会谈的方向。例如开放式问题“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鼓励对方说话,以获得大量信息。而封闭式询问,以是非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

(4) 适时面质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面质的目的就在于协助来访者认识自我,鼓励他们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但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面质技术时都要注意,面质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工作对象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一定要避免个人发泄和无情攻击。如果条件不够成熟,可以先采用尝试性的面质。

(5) 正确引导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般会在适宜的时机对来访者传达正向信息,做出引导,思政教育工作更是如此。因而教育者应该注意使用有效的信息提供和指导策略。

首先要选择时机,确保学生已经准备好接受建议;

其次,指导过程要清晰而具体,不能模棱两可;

最后,要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信息。有效地利用制导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新的积极思考的方向,为学生的积极尝试提供参考框架。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会谈,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将有助于教育者更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艾伦・E・艾维,玛丽・布莱福德・艾维.时志宏,高秀苹译: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第8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缘起:短信聊天摆脱抑郁

因为学习压力及其他原因,高中时的贾林海远不像现在这样开朗和健谈,那时焦虑和抑郁时时纠缠着他,但心中苦闷却不知向谁诉说。进入大学校园后,贾林海的心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其间,他看过心理专家,吃过药物,但收效甚微。有一年寒假,难以承受心理压力的贾林海给一位外地同学发短信倾诉。同学的理解就像一缕春风一样吹进贾林海的心里,他顿时觉得无比轻松。在和这位同学短信聊了十个晚上后,贾林海的心结完全被打开。

大学期间,贾林海发现很多看似正常的人都有心理问题,一位同学的突然自杀更是深深地刺激了他。其实,心理问题通过倾诉是可以解决的,但这对很多人来说却很难。和朋友面对面很难彻底打开心结,心理门诊也缺乏人性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周围人来人往,人们更难开口了,而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贾林海知道短信咨询市场的巨大潜力。

发展:从一窍不通到内行

从有了短信心理咨询的想法到真正开办公司,贾林海酝酿了两年多。因为学行政管理专业的他对药品、心理咨询可谓一窍不通。后来他开始借助网络和书籍慢慢了解医药行业,并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在此期间,他曾在网络上以免费心理咨询为名做相关调查,每天十几名咨询者给了贾林海很多信心。

进入大四,意识到社会是不会等人成熟的,何不早点出来接受社会的考验呢。就这样,2007年底,贾林海注册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

考虑到一些心理咨询者有用药需要,贾林海决定一些相关药品。先从网上寻找药品和货源,选好后也曾担心被骗,于是尝试性买了2000元药品,后来双方一直合作得不错。药品是找着了,但还需挂靠医药公司来销售。最初找的一家医药公司不愿和他们合作,但对方禁不住贾林海的死缠乱打,后来又给他介绍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就做成了。现在的贾林海说起药品销售环节、心理咨询事项如数家珍,堪比专业人士。

愿望:立足北京辐射全国

现在,贾林海的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正式开展了。公司聘请的都是有二级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及研究生学历的,其次还有一些兼职人员。心理咨询采取包月形式,两名心理咨询师24小时值班接受用户咨询。因为只有一个人,很多事情难以顾全,贾林海对员工待遇采取提成制,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和风险。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事要操心,如为了让药品销售好一些,贾林海还要不断和药店营业员沟通等。

公司成立投入的两万多元一半是家里支持的,一半是自己借的,到现在公司还没有盈利。由于缺乏经验,公司比预想的进展要缓慢得多,但毕竟是有进步的。目前,贾林海正在通过各种宣传来提高公司知名度。“这种新兴行业必须做推广,否则很难产生效益。”下一步他打算把总部设在北京,然后辐射全国。他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打开心结,有能力时就多做一些公益活动。

第9篇:心理咨询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系统脱敏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周某,女,19岁,汉族,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

害怕上课被提问,不敢上某位老师的课,时间已一个月。

我是独生女,父亲为公司职员,母亲为机关干部。我一直深得长辈、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父母对我对要求高。我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让父母满意。

一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就根据当堂所讲内容猜测回答,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批评,我当时心乱跳手发抖。第二天上课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焦虑不安,不敢上这位老师的课。上课内容本身能听懂,一旦老师提问,就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害怕、发慌等情绪。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下降。越想越觉得心情烦躁、不安,提不起精神。担心长久下去自己会出什么问题,想尽快解决,因此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咨询,中等身材,面貌清秀,仪表整齐。言语少,不主动说话,低头,显出不安的神情。咨询过程合作,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能叙述自己的问题。自知力存在,有求治愿望,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2.了解到的情况

(1)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无输血过敏史、无高热抽搐及外伤昏迷史。

(2)个人史:独生子女,母孕期营养良好,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幼时生长发育好,6岁上学,从小学到初中,读书成绩好,一直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性格内向,做事追求完美。

四、评估与诊断

1.初步诊断结果

综合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来访者资料,排除求助者器质性的病变。

(2)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情况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统一;人格稳定性;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可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3)求助者因为上课被提问没有回答出问题,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哄笑而焦虑、不安,内心冲突类型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求助者仅限于不敢上当天那个老师的课,情绪未出现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持续时间为1个月,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下降,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损坏。

3.对该求助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该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

(1)生理原因:女性,19岁。

(2)社会原因: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因上课走神,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当众批评和同学哄笑。②家庭中父母对其教育严格,要求高。③出了这件事后,没有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①错误观念,认为自己应该做得很好,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②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③缺乏情绪调节方法。 ④性格内向、敏感,追求完美,升学带来的心理落差影响了日常学习和生活。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治疗目标:①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周某回答问题时紧张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不安水平。②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及原理

(1)咨询方法: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有三个步骤:①建立焦虑的等级层次。②放松训练。每天1至2次,每次10分钟,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地进入松弛的状态为合格。③通过系统脱敏练习提高求助者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掌握情绪调节方法。

(2)咨询原理:系统脱敏法是行为主义流派,它的原理是交互抑制作用,可以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让来访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2.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的责、权、义,告知采用疗法的原理及意义,说明治疗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共同商定治疗时间。来访者约需要6次以上的治疗,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以上内容得到来访者的认可。

七、咨询过程

1.本次咨询大致分三个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和评估诊断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和评估诊断阶段(第1~2次)

目的:给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评估心理状态,制定心理咨询的目标。

方法:会谈

过程:①向来访者介绍有关心理咨询的原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说明咨询的保密原则。②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收集周某的一些基本资料,如成长史、家庭情况等。③在征求来访者的同意之后,与来访者制定咨询的目标及咨询的时间安排。

(2)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要求求助者学习放松技巧,学会在焦虑时及时放松来缓解焦虑情绪;其次,同求助者一起商定构建焦虑等级;最后,采用系统脱敏法逐渐缓解焦虑。

(3)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八、咨询效果评价

(1)求助者主观感受:愿意上那个老师的课了,被老师提问时也不再感到害怕了,症状改善。

(2)母亲评价:求助者情绪有所好转。

(3)他人评估:老师同学反映,求助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够像以前一样上课,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4)咨询师评价: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求助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九、总结

1.需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在治疗的开始阶段每次60分钟时间显得不充足;对年龄较小的求助者,在其正性情感和自我评价呈现时,还是要有及时恰当的赞许可能更好。

2.经验总结

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她的情况,取得了求助者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他们很好的配合。求助者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咨询师针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系统脱敏疗法协助求助者调整认识观念,从而改变了她的负性情绪,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建军著.《健康心理咨询》华文出版社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