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商贸行业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贸行业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贸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户口所在: 江西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5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62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财务/审计/税务:

工作年限: 3 职 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广州,广州

工作经历骏昇(香港)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商贸处 起止年月:2009-07 ~ 至今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鞋业

担任职位: 财务主管

工作描述: 1、独立处理全盘帐务。

2、熟悉商贸企业流程,独立完成对合同,出货,付款及收款各方面的跟进及核算,认真审批费用支付,对新事物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收入、成本、费用及考勤工资的核算。

4、熟悉运用办公EXCEL 、WORD办公软件编制财务报表。

5、集团总部销售收款情况审查, 作出所属分公司相关财务分析报告,审核关联往来交易,成本资料的审核复查,部分下属分工厂的财务内审。

离职原因: 目前在职中(本人是找兼职)

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6 ~ 2009-06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主办会计

工作描述: 1、记账、报账、核账,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按期报账 ;

2、负责编制各期财务会计报表 ;

3、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4、办理公司各种证照的申办和年检;

5、编制财务月报表(包括:损益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费用明细表、库存明细表等);

6、办理公司的税务工作;

7、税控机操作,包括发票扫描,网上认证,税控机电子申报,电话及网上报税。能独立处理报关核销; 了解税法,海关,商检等相关法律法规与工作程序。

离职原因: 工作在花都,住在广州,路途太远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南昌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本科学位 毕业日期: 2008-01

专 业 一: 会计学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4-03 2008-02 南昌大学 会计学 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 0000054569 2009-08 2010-01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学校 全盘帐务处理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培训证书 201000040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全盘帐务的独立处理,熟练运用速达3000软件(包括速达3000STD,速达3000XP,速达),用友U8,金碟迷你版V8.1,金蝶K3,税控机操作,包括发票扫描,网上认证,税控机电子申报,电话及网上报税。

熟练使用计算机电脑操作(如Office, Excel、Word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熟悉工商注册、增资年检、变更转让、记账、整理旧账、审计验资、一般纳税人认定、环保消防批文、卫生广告运输许可证、高新技术申请、商标专利申请等一些注册工商记帐业务。

详细个人自传1、1年以上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内部全盘帐务处理工作经验;

2、编制和维护公司的总账和明细账,及时准确地记录公司业务往来;

3、向所在公司管理层提交内部财务管理报告及生产经营统计;

4、进行账务处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

5、登记账薄并编制财务报告,负责各项纳税工作,以及发票的购买、认证和管理;

6、制定并执行公司收支管理制度,负责各项费用的财务审核和帐务处理,负责各种往来款项的对帐;

7、持有会计证上岗证,从事过2年服装企业全盘财务核算工作,会计知识扎实、丰富、全面,能够独立负责公司财务工作;

8、熟悉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核算,有丰富的财务处理工作经验;

9、熟悉广州财务政策和相关会计法律知识。

第2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 实践技能

0 引言

目前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应用于实践,对电子商务应具有的实践能力极其困惑。很多同学感觉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太少,有的仅仅是对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简单模拟的实训,缺乏现实中的电子商务及模式运营、解决方案等的能力。未来,我国电子商务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广告市场的争夺,到短信息市场的争夺,再到游戏市场的争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久的将来会很快就要进入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争夺。

从高职教育的就业市场分析,为了能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经的住考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游刃有余,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电子商务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的一种商业交易模式。凡是以商务为目的,以电子为手段的业务模式都纳入广义的电子商务范畴,如ERP、CRM等。电子商务以传统工商业(当然也包括IT等新兴行业)为主体,即所谓水泥+鼠标模式;纯粹的电子商务网站不过是一个补充,但它同时也是促使传统产业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从上面对电子商务概念、主体以及模式分析,通过对教授《电子商务概论》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总结和体验,我认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掌握商务模式(B2B、B2C、C2C等)、营销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规划,完全面向应用,简单实用的实践技能为主。

1 计算机操作技能

1.1 计算机硬件

1.1.1 选择和管理服务器硬件的能力:选择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可靠性能高、能保障信息安全、支持多种设备、能安装多种应用程序的硬件设备。根据需求出发,考虑可伸缩性、可靠性、可用性、易管理、经济、安全、兼容性、品牌和服务支持等因素。具有硬件管理及维护的能力

1.1.2 选择和使用客户机硬件的能力:选择性能稳定、品牌和服务支持好、经济实惠满足安装各种应用程序的硬件设备。具有使用和维护常见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能力。

1.1.3 选择和使用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的能力:具有选择不同网络配置条件下的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的能力,如路由器、交换机、Hub、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1.1.4 选择和使用外围设备的能力:如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独立声卡、显卡、网卡、视频卡;移动硬盘、u盘、mp3、mp4、记忆棒、商务通等外围硬件。

1.2 计算机软件

1.2.1 操作系统软件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管理。

客户机操作系统:微软系列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1.2.2 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office系列办公软件、wps系列办公软件。

常用软件:下载工具软件、沟通交流软件、浏览器软件、杀毒软件、系统测试、备份软件、防火墙软件。

网站开发软件:HTML语言、JAVA语言、动态网站设计软件、平面处理软件、图片压缩、图像捕捉、图像浏览、动画设计软件、视频处理软件、格式转换软件、特效制作软件、数据库开发软件、ftp软件、服务器软件。

1.3 计算机网络构建与应用:

培养组建局域网的能力、接入internet的能力、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能力。通过上机和上网实践,具备互联网信息搜索及能力,熟悉各种搜索及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能力测试”。对国内网站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完成相当数量的网站研究,形成对某一特定种类的网站的“综合分析报告”。

1.4 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在自己的网上店铺运作及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一个为之服务的小型电子商务网站。掌握网站图像处理的技巧和方法,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网站设计和开发工具。掌握PHP脚本语言及MYSQL数据库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在实践初期每人设计并提交一套“网站设计及实施方案”,在实践结束后提交一套可以运行的网站程序,和一份“网站设计及实施结果报告”。

2 实际商务及商务模式的运营能力

2.1 商务及管理能力

通过市场调查和商务谈判,熟悉并理解传统商务的运作模式,掌握商务谈判的方法及技巧,具备商务谈判的能力,分析自己市场调查的结果和商务谈判过程,形成“市场调查报告”和“商务谈判分析报告”。

2.2 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的操作

熟悉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及流程,结合实践完成“分析报告”。

2.3 建立网上商店实践

熟悉便宜啦网站的文化定位和运作模式,熟悉网站的各种功能及网站的各种商务活动,形成一个利用便宜网站进行网上销售的“商业计划书”,并按照“商业计划书”来建立一个网上商店,并通过“网上店铺”的开业审核。如淘宝。

2.4 网上商店经营实践

通过实践,掌握电子商务模式的确立方法,掌握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手段,并掌握结果的分析方法。分析有关网站,运用并比较各种促销策略,能够运用所学,依托自己的网站商店开展网络营销实践活动,在实践初期设计并提交一套“市场营销方案”,在实践结束提交“市场营销结果分析报告”。

2.5 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通过实践,掌握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法,在实践活动中熟练地运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手段,掌握市场营销结果的分析方法。在实践初期每人设计并提交一套“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案”,一套或几套获选方案将由学生分组实现,每人在小组讨论后需提交一份具体的“个人工作计划”,在实践结束后提交一份“个人工作总结”和“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结果分析报告”。

2.6 网上商店的期权转化实践(电子商务实务的操作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网上商店的长期发展进行合理设计,分析现有成果和期权,形成一份“商业计划书”,其中必须分析期权的转化方式和方法。

2.7 大型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学生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结合学生对特定行业或商业的理解,并与学生电子商务知识结合,与相关企业或单位达成合作,独立设计并开发一套较大型的电子商务系统。在实践初期每人设计并提交一套“系统设计及实施方案”,并提交与企业或单位的“合作意向书”,在实践结束后提交一套可以运行的程序,撰写论文。

现在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已不在是雾中看花。现在很多的人比较迷茫,认为电子商务没有多大出路。我们得承认,现在他确实还不成熟和存在不足,但路已明朗,只是有一些曲折和不平坦。原因包括:从行业特点来看:因为电子商务是个新兴的行业,又是一个属于高科技的行业。因而他的起点高,价值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又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从BTOC,CTOC,BTOB,还是GTOB,CTOB都已初具规模,尤令人注目的是BTOB,交易额更是达到上百亿。此外,令我们欣喜的是未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之一。而这些信息也意味着将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我们将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前景大为乐观。

因而我们应该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掌握好知识和实践技能,随时随地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并结合电子商务的行业知识,培养出新形势下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gdec.org.cn.

第3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一、切实做好新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工作

(一)在做好《工伤保险条例》宣传工作的同时,今年要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新《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新法规的宣传工作。

(二)开展一次全市集中宣传活动,扩大工伤保险的社会影响。开展学习培训工作。对工伤保险工作人员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等工作人员集中组织开展“一法一条例一实施办法”的培训活动。

(三)修改完善工伤保险相关配套政策。根据《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新《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精神,修改完善我市工伤保险相关政策、工作流程,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四)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新《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关于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调整的落实工作。规范工伤保险管理和服务,确保工伤职工权益的落实。

二、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不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一)继续巩固和推进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参保工作。各县(市)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督查,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法赋予的强制措施,依法大力推进尚未参保的各类矿山、建筑施工企业等参加工伤保险。

(二)积极推进各类服务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在继续做好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企业参保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保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服务企业参加工伤保险。

三、稳步提升工伤待遇,确保工伤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以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在确保工伤职工各项待遇足额支付基础上,继续完善工伤待遇定期调整机制,结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等指标,做好2015年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护理费、工亡抚恤金标准的调整工作。

四、积极推行补充工伤保险工作开展

为更好化解工伤保险基金风险,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根椐省厅要求,着力推行补充工伤保险工作实施.

五、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加强对工伤认定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搜集整理工伤认定典型案件,并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努力提高各县(市)工伤认定行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工伤保险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工伤认定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促进工伤认定争议案件的有效解决。并正确处理好以人为本、和谐劳资和行政认定等多方关系,确保工伤认定结论准确无误,

加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按照“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材料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开展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提高劳动能力鉴定质量。

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统计工作,增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为完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六、进一步完善工伤费率机制

根椐我市工伤保险收支情况,适时调整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并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

七、探索建立工伤职工医疗、职业、社会综合康复机制。

认真落实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医疗康复为基础、以职业康复为核心,加强对工伤康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条件的县市逐步建立“先康复、后评残”的工作机制

八、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一)推动工伤保险信息化进程,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推动工伤保险网络建设,健全和完善适应工伤保险市级统筹要求的管理平台,规范参保信息管理。

第4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10年来,旅居西班牙的华人经济发展迅速,以华商为主体的大型仓储批发工业区、服装批发中心区等相继形成,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华人企业家。不少华商行业协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西中经贸协会、西班牙中华国际贸易促进会、西班牙华商协会、西班牙华人企业联合合(“西华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华商行会成员大多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在某一或多个经贸领域发展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进取心。

“西华联”设在马德里郊外有名的富恩拉夫达工业区,成立于2003年,目前拥有企业会员200多家。其创会宗旨有四项内容:一,维护华商权益;二,提升管理水平;三,积极促进融入;四,维护中西经贸。

“西华联”有一个心气齐的9人“会长团”,会费出自企业成员,每户50欧元,剩下的全由会长团成员担负。行会的“头儿”轮流坐庄,一般事情执行会长作主,重大决定会长团9成员举手表决。

“西华联”有一个常设秘书处,雇有4名秘书,此外,他们还有一个“管理员”,其职能就是“通风报信”,及时发现企业问题,及时通报给会员企业,行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西华联”的运作机制是西班牙华商行业协会结构体制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华商行业协会才做出很出色的工作。

西班牙华商开展“自律行动”

近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两地的部分侨领和华商代表分别举行座谈和见面活动,就最近一个时期针对华商店铺的“大检查”展开讨论。

巴塞罗那华侨华人联谊总会执行会长麻卓民先生说,今春发生的普查华商店铺行动,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他认为,大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通过这次事件,统一认识,加强自律。西华妇女工商会常务副会长陈菲菲认为,华人靠勤劳致富,赚到了钱,但同时也要注意遵守法令法规。

巴塞罗那浙江同乡会会长戴华东强调,中餐馆经营一定要规范化。目前欧盟范围内,对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和餐馆卫生非常重视,规定十分严格,因为现在很多疾病均来自食品。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徐松华先生说,最近几年,旅西华商贸易发展很快,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次大检查看起来是件“坏事”,但对大家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它提醒我们,为了华商经济能平稳发展,为了广大华商的共同利益,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不可只顾蝇头小利,而损害华商整体形象,根要扎得深,果实才能结得更加丰硕。

徐松华介绍说,今年1月15日,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与华商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目的就是将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强化华商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人,了解华商,了解华裔族群。

匈牙利第二代华人的抉择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海外华人的第二代子女比作是“香蕉人”,这些孩子虽然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但思维方式完全是西式的,就像香蕉一样黄皮其外,白瓤其内。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IBS学院上学的裘裘今年21岁,随父母到匈牙利定居已经10年了。同匈牙利的许多第一代华人不同,裘裘对做生意、开店不感兴趣。她说:“赚钱不是目的,活得充实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在匈牙利生活了这么多年,但感觉上和当地的社会仍是貌合神离。我从来没想过要去‘练摊’、开店,中国文化那么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地展示自己,让老外们知道我们不是只懂得摆摊卖服装的!我现在特别佩服我老爸,一直靠中医的手艺吃饭,我想好好地帮他,把诊所越办越好,让匈牙利人都知道中国的医学多了不起!”

马晓和楠楠是住在布达佩斯的一对华人小夫妻。丈夫马晓25岁,妻子楠楠23岁,两人目前都就读于布达佩斯理工大学。马晓的父母在匈牙利做中餐馆生意,收入一直比较可观,父母想让他大学一毕业后就接管餐厅,但马晓却不喜欢这样。他说,一旦接管了餐馆,就再也无法脱身了。全部的时间都用在餐厅里,完全生活在一种封闭的小世界里,这样的日子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无法忍受的。小夫妻俩打算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好让中国的亲戚朋友们问起时不再以“开餐馆”三字作答。

南非侨领兴建“中国商贸城”

6月6日,一批南非侨领宣布:“中国商贸城”项目工程于约翰内斯堡全面启动,2007年底前将全部竣工。

中国商贸城董事长李新铸在会上表示,商贸城由几名在南非创业多年的侨领集资兴建,位于Selby地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150个左右店铺。

建成后的“中国商贸城”将成为中国商品在南非的一个大型集散分流中心,主要销售的产品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床上用品、日用百货、儿童玩具等中国产品。

李新铸在谈到投资兴建“中国商贸城”的动机时表示,他曾对生活在南非的华人和需要开设的店铺进行过研究,认为现有的几个华人批发商城,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南非当地市场需求。

李新铸表示,相对于该地区的其它商业店铺来说,“中国商贸城”以客户可以接受的价位推向市场。因此,在未召开新闻会前,商贸城内部事先规划的店铺已经销售一空。

中国商贸城副董事长陈辉表示,他们于2006年4月着手筹划建设“中国商贸城”,日前已从有关单位购得了土地,相关建造图纸及设计施工方案等正在进行中,预计近期内将会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设计方案被南非市政部门许可,商贸城就可以破土动工了。

中国人律师在日“走俏”

在日中国人律师由于精通日语、熟知日本的风土人情,在日本各大律师事务所显得十分“走俏”。

目前正在扩展中国业务的知名日本律师事务所是Asahi・柏法律事务所、Anderson・毛利法律事务所、西村综合法律事务所及森・滨田松本法律事务所。其中Asahi・柏法律事务所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现地事务所,由于在日中国人律师比较少,他们除了招聘在日的中国人律师之外,还在当地招聘了中国律师,到明年将增加6名中国人律师。与知识产权相关联的西村综合法律事务所也正在向中国扩展业务。他们主要是对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间的商品许可签约提供咨询,而在日中国人律师也成为他们律师事务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中日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中日间的经济磨擦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为突出。据日本税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商标权侵害、盗用件数高达4万件,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也高达1000多件,而解决这些问题则要律师事务所在中间给予缓冲或咨询。中国人律师熟知中国法律,能成为日本律师事务所的“抢手货”不足为奇。

全美30万家公司华裔当家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5月16日公布的资料,自1997年至2002年,全美由亚裔商主拥有的公司增长了24%,达110万家,总收益超过3260亿美元;其中,有近30万家商业公司由华裔美人领导。

加州是全美拥有最多亚裔商主公司的州,共有超过37万家亚裔商主公司,占全美33.6%,总收益为1256亿美元。

以城市来看,纽约是全美拥有最多亚裔商主公司的城市,共有11.2万多家亚裔商主公司,总收益220亿美元。其次为洛杉矶,有4.7万多家亚裔商主公司,总收益为195亿美元。排名第三为夏威夷檀香山,有2.2万多家亚裔商主公司,收益有71亿美元。旧金山则有1.9万多家亚裔商主公司,收益为54亿美元,排名第四高科技重镇硅谷所在城市――圣荷西,则排名第五,有1.6万多家亚裔商主公司。

2002年,有超过3%的亚裔商主公司,主要经营专业、科技、技术与其它服务,如维修等事业。

美国人口普查局将亚裔拥有公司超过51%股份或利益的公司,定义为亚裔商主公司。不过,这项统计分析报告并未将公开上市公司列入,因为这些公司可能被许多持股人共同拥有,无法得知所有持股人族裔。

华裔女生刘洁成西点军校女状元

有“美国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5月27日举起行毕业典礼,21岁的华裔女生刘洁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代表全体毕业生从布什总统手中接下毕业证书。刘洁是近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女学生。

今年的西点军校第208届毕业典礼,共有861名毕业生,毕业率约为72%。其中亚太裔学生有65名,华裔学生将近20人,包括1名从新加坡来的交换学生,打破了历年来华裔毕业生的纪录。

刘洁出生于美国,父亲刘伟超与母亲舒瑞可是70年代来美的台湾留学生,全家目前定居维吉尼亚州的里奇蒙。刘洁有两个哥哥,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四年前她从维吉尼亚州一重点中学毕业后,即前往西点军校就读。对于自己的成功,刘洁非常谦虚地表示,她只是对军事很有兴趣,加上时间调配得宜,所以成功。她认为西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非常好的学术与体能的训练。她说因为学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所以学生自己必须决定自己的目标,订出事情的优先级。像她就是以学业为优先考量,学业在她的时间表上位列第一。

主修政治与美国历史的刘洁对美国历史、宪法非常有兴趣,她已经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奖学金,毕业后将在8月前往剑桥大学政治学院继续攻读政治思想与思想史的硕士学位。之后被授以少尉军阶的她将返美在美国军队服务。

加拿大75%华裔拥有自宅

“有土斯有财”,华人移民海外,也不忘老祖宗的教诲。加拿大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华裔移民拥有自宅的比例为75%,高出加拿大10%的平均数,也明显高于其它族裔。

维多利亚大学社会系教授艾明斯顿分析加国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后发现,75%的华裔户长名下都拥有住宅所有权,高过非移民的平均63%,欧裔移民的67%以及其它族裔的平均65%。

艾明斯顿曾以多伦多移民为对象深入研究,发现80年代和90年代时大量拥入的香港移民,多半会定居市郊一带,或是市中心以外的社区内,相较之下,近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主要定居在市中心一带,而且多数是先租屋。

第5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瑞典(Sweden)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欧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于西南通过厄勒海峡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欧第一大国家,64%的国土由森林覆盖,人口密度低,84%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国土面积1.3%的城市里;瑞典为一个现代且自由、民主的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量的生活标准,政府亦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今天,瑞典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且极力追求平等的国家,二战后大多数时间是左派社会主义政党执政,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运输目标以人为本

瑞典交通运输部总体目标就是为全国公民、商贸企业、政府机构和各类社会团体组织提供卓有成效、经济实惠、稳定可靠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服务。

瑞典政府已经决定2010-2021年期间规划交通运输基础总投资额达到220亿瑞典克朗(SEK),为有史以来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新高。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目标必须确保全国各条交通运输线路市场经济功能最佳、各类交通运输模式效率最佳、年年获得经济效益持续攀升、运营安全稳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最好、社会公众旅行者和企事业交通运输用户满意度最大。瑞典政府交通运输部于3月的政府议案中再次强调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体目标不变; 6月,瑞典国会已经讨论通过该交通运输政策,其内容大致为:瑞典境内水、陆、空和地下等任何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到其无障碍通行功能,其范围包括该系统基础设施质量高超,客货运输能力潜在开发能力强,让全国人民,而不是仅仅少数人方便、安全和满意地使用。交通运输系统应该是男女老少等社会公众沟通来往的公共场所,其环境必须和谐、平等和安全。

重在实施细节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就是确保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质量要素,均必须列于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首要考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必须消除人为或自然等因素造成的任何灾难性事故的可能性。这当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瑞典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者、营造者和经营管理人尽职尽力。瑞典政府交通运输规定从2007-2020年,瑞典道路交通系统事故死亡率降低50%,重伤率降低25%;商业航运和游览船事故伤亡降低50%;铁路和航空交通运输事故伤亡率必须年年有所降低;交通运输行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瑞典全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节能减排是瑞典交通运输行业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将对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持续增加发动机排放功能优越的机动车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也必须严格遵循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在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优选节能减排功能最佳的交通运输工具,动员全社会人人高度重视环保功能最佳的绿色交通运输模式,尤其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尽可能把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道路运输货物转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但是规模经济大的水运模式。

瑞典提出绿色交通运输走廊,要求包括持续提供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服务平台;一体化经营管理海陆空多式联运:统一、和谐、透明和创新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国内和国外交通运输网络畅通无阻;不同模式交通运输转乘站和转运枢纽选择地段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瑞典交通运输部门要求减少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提倡使用风力、太阳能、天然气,逐步壮大非柴油或汽油驱动的客货汽车运输队,逐步减少机动车对柴油和汽油等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全民共同参与

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必须根据瑞典建立在全国、地区和当地三位一体的民主制度制订,着眼于长期规划,任何地方规划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原则,服从于全国交通运输规划,严禁一哄而上盲目乱搞形象工程,任何地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必须纳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考量,以方便全国交通运输用户为原则,地方与中央可以展开平等协商和对话,共同达成协议,坚决反对以任何理由的交通运输系统地方割据现象的出现。 因此瑞典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严格遵照瑞典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基础设施战略规划:

第6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由城市向农村市场延伸,切实提高连锁率”,从而实现“流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连锁率达到35%”;“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健全。乡(镇)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的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中,上述目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连锁经营人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专业设置的滞后及人才培养数量、质量等与行业需求之间矛盾的日益深化,都使得人才培养的目标无法与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有效对接,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连锁企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开发现状

2008年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42.8%,中专占比18.9%,大专/高职20.9%,本科14.8%,研究生以上2.6%,这组数据中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集中于企业一线,而企业的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构成则更多的来源于大专及以上学历,又以大专/高职学历占比最高,作为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成为向连锁企业提供人才的主要力量。

在浙江省范围内,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46所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中仅有5所学校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占高职院校的10.87%。按照浙江省统计局对全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连锁总店(法人)已达264家,门店总数2.3万个,从业人员19.5万人,其中门店数量增长显著,连锁企业门店已经深入城镇乡村”,按开设连锁经营专业的院校每校培养120名连锁经营专业毕业生估算,每年向社会与连锁经营企业输送的专门人才仅600名,按现有门店每一门店接收一名毕业生的2.3万数据相去甚远,远远无法满足连锁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 现阶段连锁经营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2008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显示,连锁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棘手问题是:“比较缺乏执行有力的中层管理人员;缺乏优秀的店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慢。”《2009中国连锁企业绩效管理与能力建设调查报告》指出:“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总部/门店优秀管理人员”。这些信息为开设连锁经营专业与即将设立该专业的高职院校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除了解决人才培养数量缺乏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才是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

2.1 连锁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接不充分

为了解连锁经营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实际效果,我们针对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数据(图1-图4)显示了双方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对接不充分问题。

通过以上调研数据不难发现,一方面企业对高职连锁经营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实训/实习安排等实现岗位能力素质培养环节的认可度并不高。另一方面连锁企业对高职教育与教学关注较少。虽然大部分企业每年愿意用校园招聘会/宣讲会招纳储备干部,但与院校从真正意义上进行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并不多。这种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院校培养手段间比较明显的差异,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加强校企深度对接是高职对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由之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深化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

图1 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性

图2 连锁经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技能

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图3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效果

图4 连锁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

2.2 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仍需完善

另一组针对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感觉连锁经营管理专职教师理论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但在对实训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实训实践环节所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问题主要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还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在技能学习上的要求,简单用校外实训基地来弥补是无法达到对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的;顶岗认知实习由于企业和岗位的一系列限制因素使得其对学生学习发挥的作用有限,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对连锁经营专业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生的调查反馈除同样提出师资和实训条件的不完善问题外,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理论体系太强而与企业实际工作偏差较大,理论知识传授多于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训练,是毕业生提出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改进的另一个方面。

2.3 连锁行业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

《2009浙江省连锁业店长结构分析报告》显示:当选的优秀店长中,以高中学历为主,占49.7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0.11%,其中本科仅占整体的5.65%,而高中以下学历则占总数的10.17%。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店长学历普遍偏低,提升店长学历水平刻不容缓。而我们对职业市场的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员工发展个人职业生涯时,企业内部培训无法满足素质提升和系统学习的需求,更无法实现学历教育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那些转向连锁行业寻求发展的求职者,可以直接入职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愿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社会培训机构虽然承担相应的社会培训职能,但其目前针对连锁经营人才的培训除了停留在低层面上,更多地由于连锁经营职业市场体系的不规范及连锁经营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没有得到统一,而未对这一培训市场投入过多的关注,导致连锁行业的职业培训需求目前尚无有效的实现途径。

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如何能够得到解决,是当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3 高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路径

图6 高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路径

2005年,宁波市了《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做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提出 “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教育的潜在优势,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联动发展”的思路,以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这一意见的提出对于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也为我们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改革上提供了指导思想。

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本文提出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思路:高职院校作为主体,既承担起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历教育任务,又承担社会和连锁企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企业、职业培训机构与政府介入人才培养环节,从而使现阶段人才培养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具体实现途径如图6所示。

3.1 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根本任务

基于服务区域连锁经营发展的视角下,高职院校承担起学生与行业、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校和相对零散的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关系。高校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连锁企业与行业组织在实用人才方面的培养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改善人才的培养机制,主动走出去跳出学历教育的小圈子,与行业组织和企业、培训机构一同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着重做好对连锁业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加强与企业的高度融合,围绕行业急需的人才,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共同开展的局面,通过正常的高等教育途径向企业输送连锁经营人才,同时参与行业与职业培训从另一路径实现各类型与层次连锁经营人才向企业的输送,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动;另一方面校内教师资源走出校园参与企业培训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走进学校参与专业课程建设,从而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互动,完成关系中众多成员的多向沟通,既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渠道单一的问题,又很好地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区域经济的目标。

3.2 行业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深度介入人才培养环节

行业、企业的良好运行与发展是高职教育存在的社会基础,高职教育稳定优质的人才培养是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双方深入合作与有效互动才能实现双赢的结果。就世界范围来看,在高职教育的投资与人才培养环节中,企业均占据主导地位。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不仅每年技术教育开支的80%以上来自于企业开支,企业更是在人才培养与培训的过程中承担主体作用,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职业分析、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的确定、到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环节全面参与。

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高职教育和连锁经营都表现为强职业性和实践性,行业、企业在运营中掌握工作岗位和环境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要求的一手信息,只有行业/企业与学校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课程内容选择环节,才能让学校将精力主要放在人才培养上,专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从而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3 政府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成为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的有力保障

连锁行业的发展关乎于社会与区域的发展,然而其所突出面临的人才培养、储备与流失严重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这也势必会拖累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这一角度出发,作为区域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应该从多角度关注、扶持连锁经营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看,连锁企业所面临的人才严重匮乏的三方面原因:第一,连锁行业一度没有得到重视,致使长期以来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从而造成人才总体储备不足。加之目前新旧业态更替与同时的高速扩张,使得人才紧缺矛盾加剧;第二,连锁经营行业缺乏对职业资格的统一认证要求及准入机制;第三,从业市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认可度不够高,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自觉行为还未真正形成,都与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发挥不足有直接关联。针对上述情况,政府介入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为高职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校企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才能有效实现问题的根本转变。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建议书》更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政府介入职业培训体系的角度:“技术与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通过政府、企业、社会间的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政府除了需要转变思想,把企业、社会团体的资金吸引到高职教育中来,鼓励他们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外,在对连锁经营人才的培养方面政府更应有效地实现管理职能,由政府部门来统筹管理并组织基础培训,整合资源明确规定各单位、行业组织的各类培训,都应统一在学校定点培训,统一考核,并统一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从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实行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也可以减少职业培训市场办学混乱、管理不规范、教育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密切的结合起来,经济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推进职教快速发展。

基于服务区域连锁经营发展的视角下,高职院校、行业组织、企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中投入必须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共同培育行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优质人才,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必要的引导、监督、管理责任,从而实现“多赢”的人才培养结果,共同推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 浙政发〔2011〕4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8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2011

-03-02.

第7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总部经济 策略研究

1 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一种新经济模式的“总部经济”,它是指一定的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各自的制造业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分散布置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总部经济的理论精髓是:企业总部与制造业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基地向制造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并呈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在现代服务业中,企业总部与基层服务部门,物理空间上可以完全分置。将企业总部放在政治、文化、金融、资讯发达的中心城市,基层服务部门放在服务成本相对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发挥总部的“中心效应”,以便能及时获取商情,快速调度,从而满足客户需要。相比较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产物,通过消费导向,创造消费需求,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等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化、集群化、品牌化等优势,有突出的高成长、高科技和强辐射等产业特征,是新经济的体现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金华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金华市服务业主体发展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服务业生产增加值为902.05亿元,同比增长1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3%;2010年我市服务业税收收入为74.14亿元,同比增长26.8%,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2.7%,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提升演进的方向,也是金华新一轮发展的潜力所在,金华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有较好基础。

2.1 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学中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的中心理论,设计了构建区域总部的合理路径,指出企业总部的选址主要在于政治、文化、金融、人才、交通、资讯等决定因素,现阶段金华在这些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应用总部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具备了相当的条件。

金华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行政文化中心,是全国45个陆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金华长三角经济圈与中南、西南地区内陆腹地的结合部,是浙江省第二大陆上交通主枢纽。浙赣铁路复线、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汇我市,铁路营运里程300公里。公路总通车里程6792公里,居浙江省第一位。到2010年,金华已建成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缙、诸永、临金、金华绕城南线等7条高速公路。金华自古就有“四省通衢”之称。

2.2 产业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对GDP和就业率的贡献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尤其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加强。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必然带动总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销分离、产业升级,增强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内产业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区域社会和经济获得了提升式发展。实施总部经济,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域产业优势,金华产业发展上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

2.2.1 支柱产业已见雏形。目前金华服务业已经覆盖了除国际组织外的其他全部14个行业门类,服务业体系比较完整,支柱产业已初步成型。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三大行业占全部服务业的一半以上,成为金华市服务业的主要支柱产业。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业、教育业和公共管理业占服务业比重均在6%以上,成为金华市支柱产业的重要补充。

2.2.2 内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行业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传统行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处于增长保持稳定、比重相对下降的发展态势。

2.2.3 新兴领域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文化休闲旅游业、信息传输、金融业、居民服务业等繁荣发展。与2004年相比,2010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翻了两番、金融业增加值增加了两倍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了1.65倍、信息传输业增长92.7%,均大大快于整个服务业的增速。

2.3 商务优势 金华自古以来就是浙中最大的商埠和物流中心,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也是浙中的金融中心和重要的教育中心,崇文重教风气浓厚。另外,自然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厚重,旅游景观种类齐全,这些禀赋上的优势为金华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1 一流的商贸流通发展平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两家有形商品交易市场,以及列入全国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服装网、中国五金网、中国工具网等网上交易平台,将为金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2.3.2 旅游、影视商贸特色突出。金华是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景点很多,尤其是“中国最大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影视商贸、旅游商贸已成为东阳乃至整个金华商贸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2.3.3 特色农产品享誉海内外。火腿、花茶、藕粉及佛手,东阳木雕、浦江麦杆画、磐安香菇和中药材等在省内外也享有较高声誉。

2.3.4 连锁经营、便利店、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和制等现代化的流通业态纷纷涌现,且发展势头强劲。

2.4 政府服务优势 在发展总部经济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和经济主体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实施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本区域比较优势;再者是注重公共投资,为总部经济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金华市政府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旅游、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

2010年根据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金华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9月底,金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试点工作为期十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力争十年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以上,将金华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

省政府赋予金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为金华市政府进一步发挥服务优势提供了条件。在市政府出台了《金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更趋优化,布局更加合理,体制更加完善。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5%以上,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推进良性互动的格局,使我市成为与杭、宁、温三大城市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现代服务业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工商局等职能部门也适时出台《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行业及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金华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政策和建议。

3 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金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3.1 将总部经济提高到战略位置 金华作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有实施总部经济的先天优势,也具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源禀赋。金华除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实力外,要大力吸引更多的总部机构来金华扎堆,同时培植自己的各方面总部机构。而要培植总部经济,首先在思想上,要把总部经济提高到战略的位置。

3.2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业的规划水平 金华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通过加强产业规划,确立产业定位,选准发展重点,形成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进而引进这些产业的的总部。金华市委、市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围绕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金华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注重将一大批传统运输企业通过改造提升,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3 “两手”齐抓,“内聚”与“外延”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作用,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导向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培育本地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鼓励其将总部留在金华,建立“内聚型”的“总部经济”;同时,重点应该放在以吸引跨国投资为主上,开拓“外延型”的“总部经济”。

3.4 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质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如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申请开办仓库租赁、中介运输服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经营场地、经济能力、管理技术条件进行资格审查,限制不合格者进入市场,遏制恶性竞争等。此外,金华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形成的步伐,还要从要素成本优势、资本优势、创新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方面来进一步思考发展“总部经济”。

3.5 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能否集聚。金华要将现代服务业人才政策提高到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总部经济所需的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大力发挥浙江师范大学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建立多渠道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应总部经济发展之需。

4 结论

目前我国的总部经济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于京、津、沪等直辖市和省会中心城市,对诸如金华这样的属于区域性中心的二线城市的研究应用较少。我们认为通过总部经济理论推动和促进金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合力作用,同时要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储备。

参考文献:

[1]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第8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流通产业 战略地位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科学系统地探索新时期流通产业的地位,对于现行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在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未能解决流通产业的战略地位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重视生产环节,轻视流通环节,过于追求以GDP为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式,集中力量发展了重工业和大型制造业,而基础型产业,低产值的流通产业,一直未被重视。新时期开始,流通产业一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在当今社会,国内外环境变化异常迅速,在国际贸易组织的规范下,全球经济浪潮迅速推向世界各个角落,我国市场各个领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放。因此,我国在近几年也逐步扩大批发零售行业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时期我国流通产业的重要作用,将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到新的要求上来。

我国流通产业战略地位分析

流通产业是以商品流通为核心经营活动的营利性事业,是实现商品从生产环节进入消费环节的交换活动智能的行业体系,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等交易流通业、物流业、流通服务业等,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现代流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型、先导型以及战略型支柱产业,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持续进化,逐步演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减弱需求约束、实现商品顺利流通的载体。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流通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支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都作出了明确规范,并提出我国将积极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解决流通产业的现存不足,全面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

(一)我国流通产业的战略定位

流通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神经系统,流通产业具有引导市场、刺激经济、促进国家竞争力、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新时期的时展特征赋予了流通产业新的内涵及意义,需要对其基础定位进行不时的矫正与调整,确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社会对于流通业的认识程度。流通产业的战略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流通产业与其他经济因素的关联程度、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改善国内市场格局等方面。

首先,流通业连通着社会生活的诸多重要部门,充当着商品、货币、信息等多重经济因素的载体,决定着市场整体运行的节奏与成效。其次,流通业的发展与外资引进有重要关联,而由于现今流通业经营方式的转变,零散的渠道已经逐步集中,实现对生产企业的控制,而外资的不断注入使流通业对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影响力增加,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全行业乃至跨行业传递,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障碍。再次,流通业的迅猛发展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水平、拉动了内需,降低了商品库存的积压率,并增加就业岗位、创造了就业机会,部分地解决了当前人力资源的过剩难题。流通产业的战略性特征决定了其市场经济系统战略型地位的确立,新时期我国对于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细致的战略规划。

(二)我国流通产业的战略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流通产业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竞争力日益增强,产业目标明确。2020年,我国流通业的基准目标是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笔者认为,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流通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显著提升、信息技术的高度贯穿、流通竞争力的国际效应以及流通产业法治环境的升级。我国有必要依托当前的主干流通网络,构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商贸中心,营造城乡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创新供应链管理环节,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提升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增强国内市场的对外贸易影响,推动内外贸易的一体化,进一步推动流通领域的改革进程。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通产业取得显著进展,相关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易规模不断扩张,新的行业形态接连出现,目前虽然流通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阶段,但整体体系雏形已经形成,流通体系日臻完善。

(一)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根据国际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60525.9亿元,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22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1%,仅上海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就实现增加值3040.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2.6%;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9.8%。我国流通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企业的扩张、从业人员的增加以及流通规模的增长带动了流通竞争力的强劲提升。

(二)流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流通硬件设施的配套升级促进了整体行业的稳步运行,交通、通讯以及技术设施的更新有力地推动了流通效率的提高。2012年,全国铁路货运累计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90438万吨,货运总周转量29187.09万吨,此外,2012年推出并实行了面向全国的货运业务网上受理的重大改革措施,迄今为止基本实现货运电子商务化,呈现出“车向网上开,货从网上来”的“货畅其流”的局面。2012年,公路运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322.1亿吨和59992亿吨,同比增长14.2%和16.8%,而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6亿吨和80655亿吨,同比增长7.0%和6.9%。由此可见,我国的流通能力正随着货运方式、信息技术手段的革新不断加强。

(三)流通样态的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化,现今行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模式逐渐演变,流通业如零售行业样态不再拘泥于百货业零售的单一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形式,比如:连锁店、便利超市、仓储超市、专卖店、家居商城、厂家直销店、名品折扣村、专业服务店、网上商城等,新鲜商贸形式的涌现促进了流通产业的繁荣,虽然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行业呈现出发展低迷的趋势,但整体流通业的发展依然充满活力,比如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居民日常购物的首选,淘宝、易趣、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美团网团购网站的出现改变着百货业的发展方向,2011年,C2C网购交易规模为5863亿元,B2C网购交易规模为1803亿元,同年网购营收规模为872亿元,用户规模人数为1.87亿人次。

(四)流通主体的类型增加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资准入资格的放宽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我国流通行业主体的结构也随之改变,商贸流通业的垄断格局不时被打破,不再由国有企业独据鳌头,呈现出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自然人等共分份额的多样化局面。2011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累积12.5223个,从业人数901.1万人,流通主体变革以及从业人员的增加有利于市场活化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大量小微企业的出现,引导流通业向专业化、特色化的路径发展,有利于拓展连锁经营网络,优化市场效能。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的流通产业虽然已有所成就,但仍存在诸多明显不足,首先,理论研究较为滞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结构以及流通渠道问题,当今的流通产业发展日渐繁荣,需要创新型的理论研究作为后盾;其次,产业定位不清晰,体制改革以及组织结构的现代化思路不明确,配套政策不足;再次,流通基础设施尚待发展,流通业主体分散,市场集中度低,流通竞争力不强;此外,我国流通领域的具体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全,统计、监测制度亦不完善,政策保护力度不足。针对我国流通产业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培养流通创新人才

流通产业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是在21世纪之后,才开始进行流通产业理论研究的,因此,流通产业的理论研究应与当前多元的市场发展现状周期匹配,我国应当系统性地对流通业理论进行整合研究,调整研究方向、解决实践矛盾,将国家经济安全、外资准入、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流通竞争力等热点问题进行串联,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流通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甚至可以专门培养流通产业的创新型人才,对创新型研究人才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植,支持流通业相关学科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有利于流通业的持久运行。

(二)明晰流通产业定位,巩固产业战略地位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与先导,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呈现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方式并行发展的态势,现代化商贸市场、物流中心、仓储中心、加工基地的陆续建立,新型技术、管理手段的采用使流通管理自动化的程度提升,组织机构的连锁网络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加深。明确流通产业的定位,巩固其战略地位尤为必需。我国应当以创新的思路引导流通体制改革的趋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的功能,加快经营方式的良性转变,推进新型流通组织的进化以及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从产业的功能、价值、重要性上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流通业先导产业、基础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三)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流通业竞争力

制定完善的流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行业整体活性的调动,国家应当加强用地支持、技术开发支持的力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最大化的供给。我国流通业的市场分散,企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与外资集团相差甚远,因此,组织结构的调整应当重视产销结合、物流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POS系统、条码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着重于增强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对于广大中小型流通企业的设立给予一定的政策扶助,重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保护中小型企业的良好运作,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基层流通业生态环境的健康。

(四)健全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流通政策保障

流通战略地位的加强需要对流通立法的层级进行提升,制定、修改相关的流通立法,推动《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小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完善,对新兴电子商务、物流形式以及实践中出现的多种新问题进行规制,消除行业壁垒以及地域性保护,制定统一的流通企业标准,对流通业相关法律进行普法宣传。建立全国统一的统计调查体系、评价体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快统计数据的更新频率,科学规范地进行数据分析报告。此外,流通行业的发展亦需要多种流通政策的配合,土地政策、开发性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保障流通产业的稳健运行。

结论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流通产业的发展,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需求,需要全力解决流通产业自身的结构问题,并且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的政策创新,为流通产业的升级,推进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同时要大力培养流通型人才,巩固流通产业的战略位置,增强流通产业的基础建设,并配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才能在新时期确保流通产业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1.王先庆,林至颖.珠三角流通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牛东来.流通业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模型及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李飞.中国流通业变革关键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第9篇:商贸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货币资金;会计核算;预算管理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流动的就是不一样的形态、不一样的载体存付于企业的运营之中,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设定常用的货币资金的应运形式

企业经营范围不同所使用的货币资金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货币资金范围很广,为便于规范管理,针对企业性质设定不同的、适合自身企业存在的货币资金形式更加容易管理。一般企业常规货币资金形式有银行存款、现金、商业汇票、外地临时存款,特殊企业会增加信用证存款、投资存款货币资金形式。

二、制定完善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一个企业规范与否,首先是制度健全与否,制度落实与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从源头上夯实管理基础,货币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稍微不慎,就会为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对企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按照会计法管理规定,从建立严密的资金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完善货币资金付款流程、尤其加强收入、支出环节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如何贯彻落实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就要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上检查落实情况,加强制度审机监督,是规范企业行为,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监督活动,是企业制度执行情况的一种健康反馈。

三、实行企业财务统一管理,预防资金风险发生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必须统一归企业财务规范管理,实行责权分明,按照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管理,严禁其他部门设置帐外帐、小金库,对企业重大的经济事项,及时上报财务部门,树立风险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资金被挪用现象发生,用制度对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严加防范和控制。为更好地监管资金流量的变化,企业应实行资金管理信息化,实行网上银行、货币资金帐目电算化,付款支票电子化,使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管理手段,时刻监管着企业整个资金流量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资金收入、使用情况,预防风险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做好货币资金周转环节各项工作,加强管理

首先,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合理使用货币资金。根据企业全年商品销售的计划与市场前景预测,客观合理地进行货币资金的预算,从货币资金流入、流出量上合理安排存量,任何一个企业货币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永不可能相等,当货币资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时,企业支付能力相对很弱,难以保证日常经营业务的资金需要。当货币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企业支付能力相对增强,却会丧失机会利润,企业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合理使用货币资金,确保企业经营良性健康发展。其次,加强资金流通环节管理。货币资金的变化主要是在流通环节增加收入、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只有通过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值的目的。企业资金是从货币资金变成商品,经过商品销售,从流通中又收回货币,资金又恢复货币资金形态。企业经营资金从货币资金出发,经过不同阶段,顺序改变形态,实现不同职能,最后又回原有形态的过程,称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资金在循环周转中消耗的数额必须在经营收入中获得补偿叫做资金增值性。最后,做好货币资金管理分析,为企业经营献技献策。根据企业资金存量情况,做好资金管理分析,优化资金结构,用活盘活资金,减少浪费,为企业经营提供实用的资金存量指标,供领导决策选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认真设计企业对内现金流量表:第一,根据企业性质、报表的用途、编织日期不同,设计不同的经济指标;第二,要根据报告期的长短和编报要求设计经济指标,报告期较短的指标可粗一些,报告期较长的指标可以详细一些;第三,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还要分主次,规定企业主要报表指标和报表附表指标;第四,在设计指标时,应注意报表指标间的勾稽平衡关系,以反映报表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报表数据的正确性;第五,指标体系内容要完整、明确。然后,做好现金流量表指标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企业领导决策的分析报告,为企业发展服务。

五、加强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杜绝人为损失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涵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一项活动都要靠人去实践,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也要靠人去管理,建立一支好的会计管理队伍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才能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经济领域犯罪现象的发生,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确保货币资金安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郑丽段,利玲,《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0)上旬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