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第1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文化站;作用存在问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97-02

所谓“角色定位”,就是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性质、特征、功能、使命和作用,找出不适应新时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甚至阻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制度,进而确立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位置。这既是加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具体化的题中之义,又是不断完善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的内在措施。

本文在分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认清角色、强化职能、优化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文化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唱好主角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而文化站干部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村级公共文化事业的规划建设离不开文化站去指导,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更离不开文化站去履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乡镇文化站去组织实施,乡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体团队的管理更需要乡镇文化站去发动、去发展。

(二)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当好配角

一方面,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通过组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含,使一方山水富有灵气和文化特色,以提高文化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积极开发越剧、民间吹打、竹编、木雕、泥塑、石雕、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成为农村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

(三)在管理文化市场中履行职责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治,不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对城镇、乡村的文化市场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违反文化市场管理规定的,及时上报文化稽查大队依法查处。另一方面,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对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依法进行管理的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对经营者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务,积极维护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

( 一)双重管理的问题

目前,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受乡镇政府(街道)日常管理和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双重领导。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站与其他部门合并,乡镇文化站经历了从文化站到文化广播电视站的演化。文化站对应宣传、文化、广电、体育等多个部门,职能上表面看是得到加强,但机构性质界定不清,部门关系不能理顺,实际上是不同程度受到削弱。乡镇文化站财产管理权、工作安排权在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虽有人事管理权、却难以调配使用干部,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

(二)双重角色的问题

据统计,嵊州市2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在编干部有50多个,但专职从事文化工作的几乎为零。乡镇综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当乡镇干部和文化员的双重角色,常年累月为乡镇政府完成中心任务,文化工作职能相对弱化,不太有时间去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员专职不专干的现象。个别乡镇(街道)经常变换文化员的工作部门,有的则长期在编不在岗,有的文化站长是身兼数职,不务正业,导致文化站难以安下心来从事文化工作。

(三)双重职能的问题

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但乡镇综合文化站究竟管什么、怎么管一直没有解决好。一是服务职能主次不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一个小文化局,事无巨细一把抓,管了不少不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二是管理职能相对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权力层层上划,而工作责任层层下压,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被赋予权力,只负责任。

三、找准综合文化站的角色定位

(一)理顺管理体制

在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上,合理划分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的职责分工。要在政策层面明确乡镇(街道)对综合文化站在编制、待遇、设施及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县(市、区)文广新局对综合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和绩效考评。要进一步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法人登记,赋予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确定一名专职的文化站站长为法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自主管理权限,并在组织形式、人员、经费上有更多的自。

(二)创新服务机制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文化站全年目标任务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项目责任管理。一是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充分尊重站长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自和决策权;对站内管理人员由站长聘用,并有权检查、督促本站干部岗位工作职责完成情况。二是推行包片联线制。按照地理位置和传统习惯,将本乡镇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工作片,每片安排一名干部负责该工作片所辖村的文化工作。同时规定每人至少联系一条业务线,按照量化事项和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落实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避免职责不清、工作推诿等现象的发生。三是推行矩阵式管理。为破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困境,在工作中应推行矩阵式管理,明确每一项目的负责人、具体责任人、进度、要求等内容,并按纵向排列项目名称、横向罗列项目的要求,使全年任务呈矩阵排列,将项目转化为矩阵管理图,纲举目张,井然有序,成为全年项目管理的总纲。

(三)发挥职能作用

一方面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在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应突出综合文化站的公益性地位,制定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服务标准,完善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向社会公开文化站服务时间、内容、标准和程序,认真做好日常接待、活动引导、资料提供和内容讲解等工作,进一步拓宽送文化下乡的途径,搞好供需服务的有效对接,为农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增强行政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责任,理顺条块关系,界定部门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执法责任,承担市级部门委托给综合文化站的文化市场管理等相关行政执法授权事项,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第2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选拔培育 农村文化 带头人 思考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占全州大多数的农牧民都普遍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并从中切实得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启迪智能,以文化之的效果,近而营造出安定、祥和、文明的农村社会环境,和谐社会才有了牢固的支撑和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族农牧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和草根艺人。他们在协助基层文化站室组织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承担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使培养选拔更多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发起了开展选拔培育文化带头人的工作,将文化带头人作为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来对待,较好地促进了全县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1.主要做法

1.1重视普查登记工作。近几年来,县文化馆每年对乡村民间艺人进行一次登记造册,由乡文化站负责登记上报。每两年对20个乡镇场民间艺人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普查采取乡镇推荐、普查组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小组根据乡镇文化站推荐线索表和民间艺人推荐线索,逐一入户登记调查。

1.2积极打造活动平台。一是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提供日常活动、学习、交流的平台。民间艺人参加和参与组织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组建了由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组成的乡村文艺宣传队50支,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宣传队、教导员的功能。吐鲁番于孜乡文化站在寒假期间聘请伊犁赛乃姆传承人阿不力米提等人到文化站,向学生们教授赛乃姆舞蹈、都塔尔弹奏等,为艺人们搭建了传授传统技艺的良好平台。二是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伊宁县每年开展的“春天的节日”农牧民文艺汇演和巡演,春晚、纳吾鲁孜节文艺演出、杏花节多民族音乐会、花儿会等活动,均从各乡村抽调或组织民间艺人排演节目,为其发挥作用、展示才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3认真加强艺术培训。伊宁县历来十分重视对民间艺人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艺术水准和艺术修养。一种方式是文化馆对民间艺人按艺术特长进行专题培训。另一种是汇演或节庆活动前,聘请自治区、自治州及县内专家对民间艺人进行综合培训。近两年对民间艺人开展了以伊犁木卡姆、伊犁赛乃姆、回族花儿及演唱技巧、表演技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培训。

1.4推荐选拔文化带头人。根据自治区宣传部和文化厅《开展“文化家园—万村千乡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制订了文化知识传播、读书、美术、摄影、文艺、文学创作、手工艺品制作、体育运动和文化产业等9个文化带头人类别与标准,为各乡镇、社区开展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育活动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推荐采取逐级推荐公示的方式,首先由村民推荐、村委会公示,公示通过的人选报乡文化站。乡镇文化站通过演出、聘请县级专业人士的方法选拔出本乡的文化带头人,公示七天无异议后推荐至县文化馆。各乡镇推荐九个类别的文化带头人136名,文化馆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选拔出文艺带头人66人,然后在全县范围内再次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民间艺人将当选为文艺带头人。

2.存在问题

一是培育机制尚未建立,才艺较好、组织能力强的文化带头人较少。

二是文化带头人各类别不均衡,文艺带头人占80%强,其他类别带头人凤毛麟角,维吾尔族文化带头人占90%,其他民族文化带头人很少。

三是文化带头人参加培训机会与活动平台不多。

3.几点思考

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县文广局制订了《伊宁县文化带头人管理办法》,从文化带头人评选类别和标准、条件和程序、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县政府承诺对当选的文化带头人将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补助,促其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很多文化能人、民间艺人都是自学成才或是传承先辈技艺,缺乏正规专业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且文化素养偏低,有的只是一个技艺水平较高的艺人,但不能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因此要定期分类进行艺术专业和技能培训外,对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及有关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培训需一并进行。重点是对稀少或缺少带头人的类别,要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培训,培养出该类别的带头人。

三是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首先是规定在农村文化活动中,民间艺人、文化能人、草根人和文化带头人参与率须达50%以上。其次,在各种大型活动活动,给文化带头人特别是文艺带头人演出的机会,增强荣誉感。第三,县、乡、村三级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要给文化带头人提供固定场所,供其日常训练、组织培训、开展活动。

四是建立创新动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属性,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馆的工作要有新的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繁荣。一是创新活动内容。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变化,研究民间艺人、文化能人、草根人和文化带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创新活动方式。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高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体现活动的时代性。三是创新服务理念。尽可能的为公民提供无偿的、优质的文化服务,努力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文化带头人基本文化权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3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论文摘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一项国家级公益性文化创新工程,由于科技含量高,需要一定的经费投人,在实施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通过对曲靖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的建设对策。

为更好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2010年4月18日至21日,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举办了全省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培训班,来自全省15个州市、67个县图书馆的馆长及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培训。培训后,曲靖市支中心和尚未建立的3个县级支中心,以及30个乡镇农文网培学校的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为了准确掌握曲靖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为当前和今后的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曲靖市图书馆通过发放书面调查表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调研了全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发展、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

1曲靖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概况

1.1文化共享工程曲靖市支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情况

根据《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做好2009年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准备工作的通知》(云文社X201田to号)和《曲靖市文化局转发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做好2009年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曲文社〔2010] 12号)等文件要求,曲靖市图书馆及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

1.1.1场地。目前已将三楼报告厅重新装修成办公区域,将原办公区域打通后,把一楼的少儿外借和少儿阅览室搬到三楼,原少儿阅览室用于建设电子阅览室;同时,将一楼少儿外借处书库改造为中心机房。

1.1.2场地环境改造(含机房、电子阅览室装修)。一楼电子阅览室和中心机房用地已做到远离电气管道、高压线路、变电所、电波微波发射塔等设施,光线充足。目前正在进行电子阅览室和机房的装修,待装修结束以后即可配置电脑桌椅。

1.1.3防雷系统。由于曲靖城区不属于雷区,且图书馆馆舍建筑较低,目前正在咨询如何进行防雷系统的建设。但机房、电子阅览室里的机柜、UPS和计算机电源均能做到接地。

1.1.4供电。按照要求已经将30KVA交流电接人到电子阅览室和机房。

1.1.5防火器材。按照要求,电子阅览室和机房配置了相应的干粉灭火器,制作了禁止吸烟的消防警示标志

1.1.6防盗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机房和电子阅览室安装了防盗门窗,现准备在院内安装监控探头等设备。

1.1.7电话及互联网接人。互联网目前使用的是铁通l 0M光纤,已将光纤接人器移至中心机房。

1.1.8专(兼)职人员配备。已考虑配备2名管理人员,1人为专职,1人为兼职,两人均精通计算机设备应用。

1.2曲靖市6个县级支中心和41个乡镇农文网培学校的建设情况

曲靖市按照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的要求,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实行市级支中心、县支中心、乡镇农文网培学校三级架构。但是,由于尚不具备相关条件,目前仍由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承担资源整合、设备维护指导、人员培训等任务,待今后条件成熟后再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级管理。

目前已建成的6个县级支中心均能正常开展活动,能有效利用设备,制订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措施。除沾益县以外,各支中心都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富源县政府提供了7万元的财政经费用于工程正常运转;宣威市、罗平县分别解决了2万元的运行维护经费,其中罗平县财政将2万元经费列人了每年的财政预算。

已建成的41个乡镇农文网培学校均能正常开展活动,能有效利用设备,制订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其中95%以上的农文网培学校都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80%以上的农文网培学校每年都有2-3千元的运行维护经费,都利用设备开展了1-3期农民培训。

2曲靖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主要成绩

2.1各地党政部门均高度重视,齐抓共建基层文化阵地

曲靖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建基层服务点,用好有限的资金,让设备和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2基层文化单位增强活力,积极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为群众服务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曲靖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种种困难,但各县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仍坚持开放,为群众服务,其中公共图书馆基本做到了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的开放时间和开馆时间同步。如马龙县图书馆依托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举办了图书馆宣传周、电脑知识培训和未成年人专题知识讲座;罗平县图书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在寒暑假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了“推荐百部爱国主义、科普类影片”活动,举办了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讲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陆良县图书馆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力度,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管理,对未成年人进人电子阅览室的,必须征得家长同意,才予登记、办卡上机,且严格规定上机时间,监督他们的阅览内容及范围,城保他们文明、健康上网;陆良县三岔河镇文化站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充分挖掘镇、村图书阅览室的潜力,开展“读书、爱书、用书”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2.3利用丈化共享工程况固文化阵地

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纷纷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实力,建立电子阅览室,不仅促进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也促进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如马龙县图书馆2004年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基层站点后,积极争取5万余元经费购置了电脑,组建了小型电子阅览室,后来又争取2万余元经费购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现正用于图书书目数据库和读者信息库的建设。与此同时,目前已建成的大部分乡镇农文网培学校通过配置文化共享工程设施设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以往缺书少报的文化站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3曲靖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3.1对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视不够,一些地方领导仍不了解文化共享工程,认识有偏差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的领导还未真正了解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意义。各地普遍反映,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还基本停留于部门行为,光靠文化部门难以推广文化共享工程。截止目前,各县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列人当地总体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也是屈指可数。

3.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云南是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较东部地区较为滞后,文化投人相对不足。曲靖市有不少县市的财政本来就十分困难,再加上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原先征收的教育附加费、计生费、土地税、农业税等税费有的停止征收,有的全部上缴财政.造成乡镇一级财力严重不足,没有多余的钱投人文化事业。据各地反映,维护一个农文网培学校的正常运行,一年至少要2万元(包括宽带线路、设备维护更新、水电、办公、活动、交通费),而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直接造成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宽带线路费没有保障。每个服务点宽带线路费每年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一旦中断不能上网,只得关闭服务点。二是设备老化无法维修、更新、升级。三是缺少活动场所,影响服务。此外调研中还发现,一些乡镇文化站由于经费和场所限制,文化站都设在政府院内,一旦要建设农文网培学校,群众出人就会不方便,导致服务面过窄。即使是县图书馆,本身经费也不足,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投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即便政府解决了设备购置的问题,但每年的宽带运行费和设备维护费还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

3.3缺少懂管理、懂服务、懂技术的专(兼)职人员

调研中发现,乡镇文化站普遍缺少懂技术,特别是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尽管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一直坚持对基层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但是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人员素质不高,基层人员通过短期学习很难掌握相关技术。这就容易造成出现设备故障以后,由于省级分中心技术人员无法下基层进行“手把手”指导,小故障往往变成大故障的问题。另外,基层管理人员多为兼职,顾此失彼,刚人门又调走,工作不稳定,也不可能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上。

3.4现有的适用资源和特色资源严重不足,缺少吸引力

现有的文化共享工程海量资源中真正适应广大基层群众需要的资源仍然不多,主要原因有:一是资源覆盖面过广,但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教片并不适宜在各地推广;同时,曲靖本地群众爱看滇剧和花灯,但现有的戏曲资源多数是京剧、折子戏,当地群众不感兴趣。二是版权制约使得影视资料、名家讲座等群众喜爱的资源太少。三是现有的系统还不稳定,视频图像质量不高等。

4对今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都熟悉文化共享工程

要自上而下,切实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取得社会的共同关心、重视和支持。建议由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统一制作文字和视频宣传材料,尽快发放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基层服务点,向各地领导和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还可要求各县级支中心和农文网培学校的电脑全部将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设置为首页。总之,用一切手段使文化共享工程家喻户晓,深人人心。

4.2明确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

目前,国家已明确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属于公益性事业,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加大投人。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必须加大国家和省级财政的专项投人,并辅之以州市、县、乡镇各级财政的经费补助,明文规定并督促地方各级财政拨付配套资金,切实保证各级支中心、农文网培学校的设备维护更新、宽带线路、活动开展等日常费用。

4.3加强培训,稳定队伍

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要以人为本,不断壮大技术力量,招聘专业人员,培养技术骨干。乡镇农文网培学校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能够承担基本的教学和服务。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基层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

4.4因地制宜配里设备,提高建设质童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国家管理中心配置给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的设备基本是相同的器材设备,而实际上,各级支中心今后还存在资源采集和资源加工的任务,迫切需要配置相关的设备。同时,基层服务点要下基层开展服务,而现有的服务器并不方便,所以应该配置笔记本电脑、大容量硬盘以及DVD刻录机。此外,各地购置电脑等设备时,应考虑选择当地有1-3年保修期的品牌,以减轻维护工作;在视频资源制作中,不宜过分考虑电脑播放的流畅性而过度压缩数据,可改为刻录光盘进行播放,以保证投影播出效果。

第4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 创新 策略

群众文化创新是促进我国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先进文化的构建、主旋律的弘扬,关系着民心国力的凝聚、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要确实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创造出符合当展、满足人民生活、推动国家繁荣的内容与形式。本文就群众文化创新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设施规模偏小,设备较简陋。在我县的广大农村,大多数地方的群众文化设施规模偏小,文化站(广场)设备简陋,功能不配套,服务水平比较低,有个别乡镇的群众文化设施还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2.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在基层乡镇,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不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乡镇级的群众文化机构(文化站)同其他机构合并,一人兼任多职、失去岗位的情况开始出现,导致目前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人心浮动。

3.资金投入不够,群众文化活动明显偏少。随着地方经济的增长,政府虽然也投入了一些资金用于基层文化站(广场)的建设,但是按照国家的规定,目前对群众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还明显不足。有的乡镇只能保住工资,群众文化活动根本无从组织,最近几年中,也只是在政府的主导参与下,举办了仅有的几次全县规模的歌曲戏曲比赛,参与人数与全县文化人口的比例极其不均衡,这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设施建设不均衡,有待全面铺开。文化设施的分布参差不齐、质量不高。致使基层文化站承担公益服务的水平也不均衡,文化资源的共享度比较差。

二、新时期下的群众文化创新的思路

群众文化创新主要目的还是要让群众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后经济空前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的收益档次拉开,生活品质、生活品位也高低不一,所以群众文化要搞好调研,掌握所在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要明确你做的文化活动让谁来参加、由谁来欣赏。由于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就是国民业余文化。城市居民与乡镇农民、外来员工对于文化活动的选择也各不相同,群众文化就应当根据这种不同来组织不同的文化活动,在活动的安排上不要一刀切。要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和问题、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汇入文化活动中。根据这种特点组织不同的文化活动,就会使得群众文化发生新的变化。

群众文化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还是要实事求是,始终不渝地立足“实事”、着眼“求是”,要讲究唯物辩证法,就是要推陈出新,在传承中发展。群众文化创新要在这三个层面的创新上做文章:

1.观念创新。充分吸收和消化世界文明、中国文明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将社会生活动态、哲学研究成果、专业文化艺术成果,消化转变为群众文化新的理念和内容。有时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总结,也会提升出群众文化的创新理念。

2.技艺创新。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之母,它的“草根性”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群众文化要发挥具有专业文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视野宽、手段多、技艺让人眼花缭乱的特长。

3.媒材创新。媒介与材料是群众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艺术是动态与静态的艺术,离不开视觉与听觉,离不开产生色、形、音的材料、工具、设备、环境等物质。有时一种新材料,就孕育产生了新的艺术门类、艺术表现形式,如没有毛笔、墨和宣纸的产生,也就没有国画。

三、群众文化创新的具体策略

1.群众文化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对群文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文化市场日趋繁荣,变化莫测,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度。一些非常规的、非程序化的决策,会接二连三地呈现在群众文化管理者的面前。如果继续沿习老一套的管理方法,死抱过时的规章制度不放,是不会有出路的。作为跨世纪的群众文化管理者,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你不仅要成为群众文化专业的行家里手,还要具备掌握现代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还要有独立思考、能够应付错综复杂局面,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的能力。当然,这种综合管理能力的生成,需要建立在管理者本身较强的政治理论修养的基础之上。

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可以借鉴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但不可背离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合理内核。多年来,我们群文战线不少开拓者,敢为人先大胆实践,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制度。例如:曲阳县文化馆将产业从事业中剥离出来,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黄岩市群艺馆实施质化量化的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考核考评管理体系。

2.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场(站)的建设,切实扭转和解决设施规模偏小,设备较简陋以及建设不均衡的状况。作为群众文化设施主要标致的文化站,是用于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群众文化也就失去了工作平台,其繁荣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如果这个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县的群众文化建设将会失去很好的发展机遇。要稳固基层文化站建设的基础,发展壮大基层文化,就必须让硬件建设到位。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可以采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或扩建的形式,对现有设施重新定位完善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力争使基层文化站成为老百姓文化权益的保障中心和群众文化建设的标致。

第5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马晓凤

自2006年至2008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结合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共计投资8700余万元,用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到村”的工作目标。其中,用于乡(镇)、行政村农家书屋购置图书、阅览桌椅、书架、电脑、电视、DVD机、录音机等设备设施的资金达882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5家乡镇农村书社、352家行政村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了100%,实现了覆盖每个行政村的目标,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攀枝花市出台的《攀枝花市农村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站点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农村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站点“日常活动及运行管理经费,按照每年每村(社区)6000元标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每年年初按规定划拨到位。村文体活动室和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工作情况由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考核”。这一规定为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农家书屋在基层的长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经费保障。2008―2009年度,市、县(区)两级财政共落实农家书屋专项资金73万元、工作经费10 万元。

在省新闻出版局配送的1500余册图书、100种音像制品、30种报刊的基础上,各县(区)新闻出版局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购补充了1000―2000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农家书屋图书的品种和内容。

同时,市出版局依托农家书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农民读书学习。

首先,针对各县(区)农业发展状况和群众需求,开展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授课讲解果树种植、动物养殖及相关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共组织专题讲座50余场,参加学习人员达1.2万余人次。

第6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2011年,我局进一步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3924个20户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1046个农家书屋、59乡镇综合文化站等3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截至11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并顺利通过省检查组验收。

在三项工程建设上,我局主要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加强领导。调整充实市局领导联系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点,建立了市局领导联系县区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扩大宣传。分别于4月和10月组织开展两次“集中宣传月活动”,并注重拓展宣传方式和渠道,以连环画、送戏下乡、动漫宣传、电视专题片、与农村电影放映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有效地提高了文化民生工程的群众知晓率。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举办全市第三期文化民生工程业务培训班。参加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定工作。四是加强督查。一方面,开展全面自查、重点抽查和验收工作,及时总结、通报情况、整改落实;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五是建立工作机制。包括与文化建设考评相结合,建立责任机制;与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相结合,统筹运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书屋内涵,拓宽服务范围。

自评不扣分。

二、参加各项文艺赛事,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免费开放工作。

围绕建党90周年和重大节日开展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一是成功举办了市首届文化艺术节,历时三个多月,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其中,专场演出10余场,覆盖县区和部分乡镇。二是联合举办了市第八届少儿艺术节,参加各项比赛的儿童近千人,规模超过历届艺术节。同时积极组织优秀节目参加省少儿文艺调演,并荣获2个奖项。三是举办了第二届大别山民歌展示会和第十四届、淮南、亳州和安庆四市京剧票友演唱会。四是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唱起红色经典献礼90周年庐剧现代戏《杜鹃啼血》巡演活动的首场演出、建党九十周年歌曲戏剧小品等优秀作品征集评奖、优秀广播影视剧展映展播和优秀影片放映;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合肥经济圈纪念建党90周年美术作品巡展、全省庆祝建党90周年群文系列活动。五是组织了庆“八一”、文化扶贫、文化三下乡、文化交流等活动,老年舞蹈《留住青春》赴韩国首尔参加“木槿花奖”音乐舞蹈大赛获“最高奖”。全年创作戏剧、曲艺、音乐等作品达200余个(首),其中,大别山民歌情景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大型古装戏《皋陶》策划方案已基本完成,剧目已在创作修改中。全年开展各类公益性和服务性演出600多场次,观众100多万人次,其中,开展民生工程文艺演出100多场次,放映电影350场次。6月28日,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自评不扣分。

三、加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监管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此项工作受到省厅局高度评价,中国文化市场网站专门介绍我市的做法。建立出版物鉴定工作机制、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文化市场联席会议制度、市场执法联动四种工作机制;完善了包括举报、暗访、督查、案卷评查的四项监管制度,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案卷评查等活动。

加强网吧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抓好六项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安全保障行动,举行了“2011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非法电视台设备集中销毁活动”。二是扎实开展文化市场“双打”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文化市场“暑期整治行动”。四是组织开展秋季教材教辅读物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五是认真开展低俗音像制品市场整治行动。六是开展防范和查处非法电视台(点)工作。全市共取缔非法电视台(点)31个,收缴了非法发射设备及相关播放资料,“确保打尽,一个不剩”的目标,得到省防范和查处非法电视台工作小组的肯定。

自评不扣分。

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

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促进文物保护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王陵区保护,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人员,部署安排推进王陵保护规划等重点工作。第三次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组织申报第六批(4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批(4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县(区)政府相继公布了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经济开发区境内抢救发掘古墓葬400余座,出土文物500余件。其中,战国双墓发掘取得重要发现,战国六山镜为全国之最。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程全面启动。开展了寿县古城墙、霍邱李氏庄园、汉代王陵墓地、经济开发区古墓葬群等大型遗址的保护和规划工作。王陵区保护“四项工作”见成效:一是王陵墓地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文本经专家论证原则通过;二是一号汉墓“黄肠题凑”文物保护设计与施工方案获专家评审通过;三是积极申报汉代王陵墓地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推动王陵区建设和科技保护工作。全市大遗址保护的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以汉代王陵墓地安防体系建设作为切入点,提高野外文化遗产预防风险的等级及能力。加强文物执法队伍和市、县、乡、村四级文物保护网络建设,不断加大对田野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举办2011年法祖皋陶祭祀、省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仪式和“鉴宝江淮行走进”等活动,组织2011年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组织大别山民歌资料征集。筹措重排皖西庐剧精品剧目,准备出版发行《皖西庐剧精品集萃》,组织编撰《皖西庐剧发展史》。完成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组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省第二届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

自评不扣分。

五、加快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第7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一、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

(一)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无形资产,能够彰显新型城镇化的独特魅力。一个城市的灵魂不能缺少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城镇文化既是一个城镇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其精髓。独具特色的文化,承载着城镇的历史,展示着城镇的风貌,体现着城镇的品格,是一个城镇魅力的集中展示。一座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如何,只是体现出该城市的外在美,而文化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只有“有文化”的城镇,才能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式”的建设悲哀,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我市黄桥镇在新城镇建设中,充分挖掘文物资源潜力,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实施以文物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二)延续和传承优秀文化是新城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一套属于本区域的、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它们不仅为当地提供生活规范、德行操守,支撑起社会的伦理关系,而且深刻影响着当地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施行。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是城镇居民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在心灵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泰兴是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千百年沧桑巨变,泰兴获得了教育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提琴之乡等美誉,古镇黄桥跻身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泰兴”的口号。“文化泰兴”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应该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他们的延续和传承就是延续城市的文脉,就是延续城市的精神。

(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在城乡之间实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建完善的交通路网、漂亮的新型社区、标准化的产业园区,还应该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书店等基础设施,有文化游园、主题公园、娱乐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和充分体现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少了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型城镇化就是不全面、不可持续、不成功的。要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惠及城镇居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2012年1月16日颁布的《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得低于500平方米,并且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功能区包括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展览展示室、综合培训室、电子信息服务室、老年和少儿活动室、体育活动室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其专项用于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不得擅自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其设备配置、经营保障、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城镇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市场及文化站和村社文化室建设,优先安排基层广播、电视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完善乡镇、村社等文化设施网络,让文化发展成果走进社区、村组,惠及百姓。

(四)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新型城镇化的必备条件。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没有人文素质的提升,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哪个地方的文化工作抓得好,人文素质高,那个地方就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同时,良好的人文素质也是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必备条件。新型城镇化是对现有生产生活的一次质的提升,这迫切需要“新居民”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与产业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与发展相同步。

(五)繁荣的文化产业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全社会对文化商品将表现出强烈需求,为文化产业崛起带来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关联带动性强等特点,它能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产品价值,并且能通过与旅游、制造、交通、房地产等行业的渗透融合,在改造提升第二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文化部于2012年2月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要求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扶持11个行业。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一系列政策意见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抓紧抓实新城镇化改建过程,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正由“拆”转“投”、全面铺开的实际情况,在我市的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中,有五个关键点,要突出来抓。

(一)抓文化理念确立,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一是与新型城镇化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文化体现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去,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中。把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二是把人文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各类规划。成立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无论是城乡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还是产业规划、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都要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做到有文化考量、有文化表现。三是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结合新型城镇化“一区四园16个乡镇301个行政村”的空间布局,明确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功能定位、文化建设重点、具体设施内容,形成区域协调、设施互补的良好局面。

(二)抓文化形象构建,在建筑风貌中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一是加强城市总体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鼓励全市各级各地提炼出一批形象生动、内涵丰富、雅俗共赏的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城镇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甚至路牌、广告中去。二是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特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和立法保护。有计划地对历史特色建筑进行恢复性修建、保护性修缮、展示性利用。三是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功能区和重点文化街区。加快规划建设以黄桥东片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银杏公园、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在城市组团、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等拆建工作中,合理地规划一些文化功能区和特色街区。四是规划建设好历史文化风貌村。成立由建设、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确立历史文化风貌村评定标准,按照“保护为主、突出特色、注重文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村推进规划建设。

(三)抓文化精神塑造,全面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一是做好文化传承。广泛开展文化知识、文化传统、文化礼仪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修养。尤其要把代表中原文化和吴文化精髓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城乡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提升人文素质。精心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掌握生产技能、提升科学人文素质,为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奠定基础。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大力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新时代新美德,深化“道德讲堂”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四是倡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新农村社区)、文明家庭争创活动。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突破口,从“居室清洁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个人言行文明”三个方面入手,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中开展“新社区、新生活、新风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村民适应新环境、改变旧习惯、树立新观念、争做文明人。充分利用城镇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植和强化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提升群众文化品质。

(四)抓文化服务均等,大力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规划建设好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市级层面,加快推进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在县(市、区)层面,加快多厅数字电影院、大型书店建设,对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晋级升档,有条件的要规划建设博物馆。在中心镇层面,在建好高标准文化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乡镇情况可以建设小礼堂。在新型农村社区层面,把建有完善达标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其规模和档次也要适度超前,不能仅停留在原有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也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模式,要有小规模文化广场、功能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心。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舞台艺术送乡村进社区”等面向基层群众的活动经常化。加大各级各类文化设施联建共享力度,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积极为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市属文艺院团配备流动服务车。三是进一步繁荣民间文艺。要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符合群众要求的文化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乡村文艺骨干作用,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园、文化角、文化点,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思想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城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展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民俗艺术节,支持戏曲、绘画、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发展,调动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夯实群众文化繁荣的根基。继续推进文化馆文化站专业文艺工作者分片负责和“文艺志愿者进社区”。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和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专干。四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通过演出、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加强对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在经费、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打造一支宏大的“草根”文化队伍。

第8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一、着力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文化中心规划建设,争取今年开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工作,强化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管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按照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剧场标准对人民会堂和大学剧场等进行演出功能完善改造。推进区(市)级文化中心建设,提升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基层文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继续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市创建一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打造更加完善的“15分钟文化圈”,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确保年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合格。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整合活动资源,继续举办市群众文化艺术节,组织举办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重点办好欢乐周周演广场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好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庆和传统纪念日期间的文化活动,继续“文化大讲堂”、“市民走进博物馆”、“市民小剧场”和“小小莫扎特”等文化活动品牌。

二、着力抓好文艺精品创作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围绕迎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抓好“十艺节”立项剧目创作和演出、群文作品打磨提高和专业美术作品的创作,年内完成立项剧目演出150场。设立政府“精品工程”奖,协调指导全市精品创作,加强影视剧策划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宣传、提升形象的精品力作。办好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首届全国指挥比赛,举办2012年音乐节和国际大师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举措,继续组织专业院团、国内外优秀表演团体,进行为期全年、定时定点、较低票价的“欢乐大舞台”演出。进一步扩大向低收入家庭和生活困难群众发放惠民卡数量及范围,提高惠民演出质量,扩大文化惠民演出的影响,深入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服务”为内容的文化下乡活动,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组织开展迎世园会系列文化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全年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50项以上。

三、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12年实施大项目带动、骨干企业带动、科技带动、品牌带动和开放带动五大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贯彻落实《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制定《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文化产业招商,争取年内新增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0个以上,力争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建设版权交易中心和动漫创意服务中心。积极争创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进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文化企业信贷项目数和贷款余额比2011年有明显增长。

着力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继续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严格实行网吧、歌舞、游艺娱乐场所许可公示制度,推进网吧连锁化改造,培育演艺品牌,推出一批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阳光娱乐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文化市场标准体系建设。

四、着力抓好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工作

以争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新闻出版整体实力。开展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的创建,争取1-3家入选国家级示范印刷企业。组织好2012年全民读书月活动和2012“书香”优秀图书惠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通过向全社会征集标志性雕塑和对全民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等形式,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热爱读书、鼓励读书的浓厚氛围。继续组织适用图书编辑出版,开展适用图书进书屋、进万家活动。巩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成果,推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参与制定三网融合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指导,确保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5万场,完成“一月一村一场电影”的目标。确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效果和政府补贴资金的落实到位,推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确保2012年实现每个县级城市至少有1座数字影院的目标。

五、着力抓好文化遗产保护

实施“海洋寻迹”工程,争取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加强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合作,开展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历史街区的整治改造,加强齐长城资源调查和保护,启动琅琊古城、古港、古台遗址课题性考古勘探。完成关近代建筑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启动即墨故城、六曲山墓群和德国建筑群保护规划的编制。推进小提琴馆博物馆建设。积极组织鱼山街区申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推出博物馆服务品牌和陈列展览精品工程,营造各界参与关注博物馆事业的社会氛围,体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基本理念。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扶持工程,研究制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组织文化遗产日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

第9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范文

建立创业园,树立带头人,资金支持,技术支撑,项目选择,产业规划……目前,成都已经初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全程支持机制,使农民工创业就业更加踏实、放心。

逐步搭建农民工创业平台,完善相关扶持机制,逐个击破创业中的“难题”。为激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成都先后开展了“家乡再创业,建功试验区”活动和“工会创业小额贷款援助行动”;并着力完善工会创业就业帮扶机制建设,推出了“农民工创业就业援助工程”,为回乡农民工和农村致富能手构筑创业帮扶平台,通过“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示范基地”以及“树立创业带头人”等形式引导鼓励回乡农民工实现本土创业就业。

构建小额贷款 创业帮扶工作机制

创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为解决这个首要难题,市工会积极搭建小额贷款创业帮扶工作机制,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还将联席会议制度延伸到部分乡镇,形成了“工会—银行”多层次协调配合、高效运作、共同推进的创业小额贷款工作机制;与金融机构以“互认凭证”为纽带,建立“双向申请”制度,让回乡创业农民工融资需求既可以通过银行也可以通过工会得以快捷实现;允许多种形式的“资信”条件,让创业者的融资需求额度有更多选择。同时,将借款人的“资信”条件完全交由贷款银行决定,既方便了贷款银行、担保人,又方便了借款人。建立了工会创业小额贷款援助资金保障制度,在每年工会经费预算中列入创业帮扶资金100万元,并要求区(市)县工会按比例配套。

产业集聚发展 并与主导产业相结合

在推进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中,注重产业集中、集聚和集群发展,建立了一批符合农民工创业特点的回乡创业园,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成都工会将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设成为工会引导创业、支持创业、带动创业的重要载体,制定了《成都工会创业带头人、创业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

为了将创业项目选择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使创业活动符合当地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围绕“一区一主业、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牌”的城乡产业发展战略,开展了选树“创业带头人”、选树“创业就业培训示范基地”、选树“创业园区”的“三选树”活动。通过制定实施“三选树”活动的激励措施,力求打造一个,影响一片,推动创业项目不断集聚、内外延不断拓展和效益规模不断提升。

万亩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吸纳更多本地外地农民工到园区发展

新津县方兴镇返乡农民工万亩创业园通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园区培育各类业主140余户,其中,创业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有2户,500亩以上的有10户,创业带头人23人,带动2000多人就业,园区实现了产值11000余万元,园区内务工农民工人均增收4000余元。

为保障农民增收,园区成立了管委会,落实片区分管领导,指导产业规划,帮助创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依托方兴镇农技站、文化站现有700多平方米办公楼资源优势,根据园区产业规划,社区综合功能建设,社区帮扶点建设与工会“一平台三机制”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创业主培训档案,掌握创业主和培训人员情况,投入12万元资金,购置硬件设施,建立新津农民工创业园服务站。把帮扶救助、农民工培训、职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活动等内容融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服务一体化平台,助推园区产业发展壮大。此外,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就业信息,绿色产品认证等帮扶工作,促进园区发展,实现园区、业主、职工三赢,吸纳更多的本地和外地农民工到园区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