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儒学的思想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学的思想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学的思想核心

第1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一、课堂导入要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导言像钥匙一样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顿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求知的最佳状态。教师设计新颖有趣的开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激活课堂教学

思品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师生双边关系,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又要学会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不放任自流,适时调控,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1.游戏――合作、互助使心随课动

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融入新集体”的“齐参与”时,我安排了一个比赛游戏: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6~8人),参加击鼓传花,看哪一组的学生最先拿到红花。通过这一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也使每一位学生都知道要做班级的主人,就要和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前进,让心随课动。

2.角色扮演――展示、提高使课随心动

角色扮演法即使学生回归生活,它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使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列举事例要生活化,缩小与学生的距离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把生活带入课堂,达到“身动”与“心动”的和谐统一。如,在“我和父母”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我来做妈妈”。首先让学生把六斤重的书包挂在胸前,模拟十月怀胎的妈妈,学生按照小主持人的口令来行动:蹲下洗衣服;蹲下系鞋带……之后,主持人采访:“做妈妈的感觉如何?”学生回答:“很辛苦、很累,但很有奉献精神。”课后我又设计活动“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孝敬父母的快乐,引起学生共鸣,让课堂真正心动起来。

四、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情感教育

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积极快乐地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了重点、难点,又满足了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了对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重视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益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第2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各方面主要是市场的冲击,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学难。教师一天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就是不买账。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尊敬的老师,请原谅我的失言,可还是我的心里话,我们知道你爱我们爱的很深,可是我恨你们,你为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我们一点都不感激你,说这些话我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宁可不读。”我们老师绝大多数辛勤耕耘在讲台上,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呢?追根溯源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体现人文情怀理念

理想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应该是尽显人文情怀的地方,应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分享知识、分享创造、分享成功的地方。

我们的大多数课堂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把学生当做接收知识的容器,采取注人式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进行单一的信息交流,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了讲堂。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以人文情怀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那么怎样的教学是最有人文情怀的教学,我认为人文情怀教学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增强学生信心。

3)教学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教师要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探索并用活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有方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关键是看这种方法作用是否恰当。所以政治课教师要艺术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就自己多年来的探索,在不同年级可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品质教育课,可选择小品欣赏,表演法、榜样法等。针对初一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及其学习能力,可多选用一些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漫画教学法、故事会等。

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常识教育课,可选用案例分析法、法庭模拟法、活动教学法等。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教育课,可选用讲授法、自读法、图示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等,针对初三学生有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对讲授法、练习法、调查法,社会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较感兴趣。当然这些方法又不是固定在某个年级使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尽最大的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真正抓好学习方式的转变

3.1 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倡导探索精神,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的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导处导。

3.2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为主题的学习方式,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教师并非袖手旁观者,教师要分配好任务,让每一位W生指导他们不仅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所完成的任务不是一千人能完成的,让学生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例如:让小组编一个小品或短剧,小品剧中又五个人物出场。教师确定内容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学生的特长去分配角色,撰写台词合作演练,然后完成任务。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以问题而定,由本节课的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运用,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3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增强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不等于发现学习,除发现型以外还有应用性探究、表达性探究和训练性探究。所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发现问题,如:开设讲座、诱发探究动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研究兴趣;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改革评价方法

第3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关键词】创新 和谐 巧设疑问 建构知识网络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本一改原来的面貌,整本书基本上是一些理论知识和案例,单元试卷上大部分是一些针对现实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所以,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模式,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新课程改革给思想品德课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无疑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显其能”时,我向班级中家里办了一家工厂的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家工厂属于何种类型的经济形式?有没有克扣工人的工资,或任意增加劳动时间等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看课本查找依据,并进行了热烈的辩论。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争得如正在争斗的大公鸡,我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我想:创设和谐氛围,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达到了。然后我进行适当点拨,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就存在剥削现象。

二、巧设疑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力

要真正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设计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所选的问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要有很强的典型性,容易被大多数同学理解,要贴近学生生活,有时代感。

2.要把握好问题的角度,让大部分同学有话可说,切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3.要针对班级中不同程度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让全体同学都能进行讨论,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4.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到教学中。假如讨论在新授课之前进行,那么题目的设置必须做到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对初三政治活动课“新时期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的学习时,我先放了一段《春天的故事》的视频,然后列出这样几个题目:①1979年我国发生了哪些事?②1992年又有什么事?为什么说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呢?这首歌学生都很熟悉,通过这首歌的启示,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探究,经过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很快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策,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增进了对祖国的感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讨论设计在新授课完成之后,那么题目设计应以总结本课知识要点,理清其逻辑关系等为目的。如果是专题讨论,可以让学生收集各方面资料,深入工厂、学校等进行深入广泛的社会调查,做到有备而来,有感而发。

三、建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想象力,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精密的分析能力、深刻的洞察力,同时教给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实际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关注的内容,如:时政资料、国内外重大新闻、时政热点等,让学生使用恰当的分析材料的方法,建构知识与材料的联系纽带,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想象力。当然,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容易,使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回答出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如果太难,学生一看就吓到了,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设计出来的题目应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葡萄。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深入思考,自由想象,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广大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细致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积极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使思想政治课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建成著.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现了与传统课程截然不同的三大特点:新、活、广。“新”体现在要求内容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如对学生迷恋网络、消费者维权等内容的加入,无不让人感到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活”体现在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灵活,甚至在教学效果的考查方式上,也要突破传统侧重考查死记硬背的模式,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活学活用、观察与理解。“广”则体现在不光对学生,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学双方都具备广泛的知识网,不断延伸知识领域,善于从语文、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甚至认识对象上也要广,不光要了解周围社会,更要放眼全球,具有全球意识。

鉴于以上三个特点,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灵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和摸索了一些经验、方法,现作一下介绍。首先,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与学生之问的感情。初中学生年龄大致在12~16岁之间,正值青释期,心智尚未成熟,易出现逆反心理。但是一旦他们建立起对某个教师的信任与“崇拜”,则会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该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埘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努力,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大多比较自卑,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只要教师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那幺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更加愿意主动去学,当然也就会取得一些进步。

其次,由于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当时社会所发生的要时事紧密联系。所以,教师平时就要从时政入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本人在教学工作之余,每天必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和一些报纸,随时关注时政动态。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只有我们的时政知识储量足了,才能在学生这方而的能力培养上显得游刃有余。在每节课上,我都安排学生做5分钟时事播报,以便督促他们关注时事。起初,他们做得不太好,但是在我的热情鼓励下,他们后来都战胜了起初的胆怯,甚至有人模仿起《马斌读报》栏目里马斌的风格,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用们皮的讲言表达出来,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最后,到了初三的一年,我要求每节课做时事播报的学生把自己选择的时事材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这样坚持了半年,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巩固了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可谓一举两得。

第5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一、改变思想,注重引导学生

初三正是初中升高中的关键时期,每一科的学习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政治作为文科性质的学科,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这个科目上,只需要考试之前背一下知识点、做做题就行了,更不用说将创新教学和时事热点结合、探索思考学习了,诚然这在过去是很适用的,但是在如今的学习中就行不通。

现在,教育者需要改变思想,做好表率,引导学生改变传统思想。国家开设政治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当然这里的“美”包括很多。初三是一个相??紧张的时间段,好好地将教学创新与时事热结合起来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提高政治成绩,二是可以在讨论中放松心情,三是可以给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初三生活。

二、在课堂上讨论时事热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政治的创新教学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营造关心时事热点的氛围。老师可以通过事例,给学生一个讨论的热点,课后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自己对此热点的看法收集、整理、筛选资料,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辩论,自由表达对时事的见解,最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引导、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才是硬道理。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真切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体验其中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慢慢地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另外,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讨论、思考,得到的体会更加深刻。老师进行点拨,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普及政治教育,扩大受教者范围

“学习政治是学生的事情,教授政治是政治老师的工作”,这种认知似乎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所以很多教师只负责研究、教好自己的课程,根本没把政治教育放在心上,更别提主动关心时事热点了。如果是教学,那么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教师还承担了更重要的责任――教育。

教学和教育是不同的,教学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好,负责教学生学习技能,教育还要有人格魅力的感染,而且教师又是公民,作为公民,关心时事政治,人人有责,所以,教师理应和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学习,共同关心国家时事。学校也要在这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普及政治教育,扩大受教者的范围。

四、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教学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在课堂上根据书本教授知识,又因为政治科目是纯文科科目,只需要背诵、做做练习题就行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互动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政治考试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与生活越来越贴近了,而且不再是单单背一下知识点就行,还需要能理解、分析案例。考试内容变了,自然教育模式也得创新,实行多样化教学。

第6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化 思想感悟 精神享受 生命灵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所阐述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贴近生活、重视运用强化思维,其基本理念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所以,所有学习内容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围绕“生活中的数学化思想”这个中心议题,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去经历、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研组以“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为课题进行专题实验、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认为: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的思想具备思想感悟、获得精神享受、实现生命灵动和完成创新培养。

一、具备思想感悟

1、让数学走进生活。包括数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启迪于生活,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教数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还能进行人文规范教育;如:带领学生测量旗杆高度、计算操场面积、关注家庭支出等,使学生走进客观现实生活中。

2、让数学走进游戏。游戏能够让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激活情感、个性和智能;例:转动钟表的指针,指示表面数字,既让学生知道时间,也让学生辨别角度,还让学生明白原理,寓娱乐于掌握、记忆。

3、让数学走进语言。在教育数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师在数学语言化上引用比喻和实际事例明确化;即:设计红、黄、蓝三种服装的一个班级学生,每四人互相握一次手,另一位同学仔细观察记录,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认识的意识、提升了同学感情、促进了思想观念。

二、获得精神享受

1、融情于数学教学。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能够运用感情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最佳状态参与思想教学活动,强化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这样,教师是无意之间获得热爱孩子的精神境界。

2、融乐于数学教学。小学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就成为他们最亲近、最友爱、最实际的朋友,教师要加大感情投入,放下架子、带上微笑、集中热情,幽默一些、风趣一些、信任一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学习的欢乐愉快。

3、融责于数学教学。教学的责任是让学生懂得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把数学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会贯通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诚然,教师可以问心无愧于每一个孩子,能够获得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的父母兄姐,陶醉于美好的向往之中。

三、实现生命灵动

1、点燃生命灵动之火。《数学的发现》一书中这样讲:“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是重要的,学生想了些什么更为重要。”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发现学生的思想、思考和思路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优越感,发现自己的发展优势,激发灵动、点燃热情、感悟生命的价值。

2、拨响生命灵动之弦。课堂是师生共同获得文化知识、提高人生价值和实现生活梦想的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运用学生所学道的知识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

3、闪耀生命灵动之光。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是机械地执行教案的内容,而且是在课内、课外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高效的环境,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的亮点,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闪耀超前思维的光辉。

四、完成创新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

1、创设情景,捕捉好奇。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创新意识;小学生具有十分浓厚的好奇心,爱看、爱想、爱问,这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状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迹象”使其从好奇心上升为兴趣、理想和愿望实现。

第7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认识。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课堂氛围中进行的,课堂氛围与课堂效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的一大课题。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特别强调师生关系的互动,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主探究。首先要设计好问题的难度。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会望而却步;而难度太小的问题,学生又会觉得不屑和乏味。一定要将问题设计成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的果子”,这样,学生才既不会感到畏惧,也不会感到乏味,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能使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具有成就感,既惬意又能产生迎接进一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吸引学生探究的方式也很重要。我认为课堂上适当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用于讨论,以政治课上的某些问题作为论题,以讨论作为基本形式,吸引对政治课具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要求参加讨论的学生组成团队,自主搞好分工合作,课后自主搜集各种资料,讨论时尽量自主发言,教师仅在讨论完毕后作出总结和点评。参加者自始至终兴趣盎然,终日乐此不疲,并觉得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学习学生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来源于实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的重大意义以及科学发展观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中遇到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教师进一步给予引导,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法律知识时,可建议学生观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对一些精彩片段在课堂上师生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8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一、完善自我,树立创新的教师形象

教师,每天都面对着模仿性很强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意识。

政治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创新首先要去掉自满思想。如果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就不可能取得多少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同时展的距离,才有可能虚心地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老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创造性的学习楷模。学生认为教师有创造精神,也就会模仿。

创新就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当今社会上各科知识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地出现,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伍。创新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吸收前人的成果,又要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政治课就是要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教学内容要有创新,而且教学方法也要有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摸索一种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过程、教学结构,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只有教学出色,会得到社会认可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在你的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教师在管理学生上也要有创新,教师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等先进的配套设施和方法管理学生。学校管理有其特殊性。如果管理学生仅仅用严格的制度或者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往往很难奏效。有人说得好,对学生的管理是感情投资,善于抓住学生的感情需要,从而激发其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情感是引发师生心理潜能的催化剂,是激发师生积极做事的热情,它具有权力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在管理上的创新还要向别人学习借鉴,多向古今中外的名师学习。

总而言之,对教师而言,讲台好比舞台,教师好似演员,学生如观众。教师一登台,得体的衣着,落落大方的仪表,恰到好处的举止,加之亲切宜人、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无不展示教师的气质和风度,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愉悦之感,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美好科学的境界之中。这样的教师,首先从直观上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使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更加完美。

二、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最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在了解掌握现成结论的同时设法去研究突破现有的理论,发现新的结论。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提出问题,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勇于淘汰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加以准备,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可展示在黑板上;对于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结。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思维具有不严密性。在政治教学中,要通过现象分析本质,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材料进行辨别,在辨析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正确前提下的迅速和简捷,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敏捷,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同时,分享别人成功的喜悦或感受自己成功的快乐或对别人出现的失误而能作出正确判断,还要注重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因素,从而改进方法,达到成功的新境界。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创新。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要轻易地去否决。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求异思维才有利于创新。这样,虽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却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只有想象奇特的人才会有奇特的发明。

(四)启发创造想象,诱发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无限的想象潜力,而且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发挥,只有经过培养训练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增长智慧和灵感,锻炼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某种事物来为人类服务。

第9篇:儒学的思想核心范文

第一、巧设疑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如:在七年级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每单元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中都要善于给自己提问: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怎样)?而在八年级下册“正当防卫”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观看案例,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把心中的疑问提向老师或者同学……使得学生在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第二、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归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通过课程改革既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又迫切需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尽管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能产生实践效果的最终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第三、关注生活,结合实际,培养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人民币等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这样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思想品德“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课教学中,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连、心心相映的崇高美。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通过网络把“今日说法”节目下载下来,拿到课堂上作为案例与学生一同分析、探讨,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