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儿绘画教学教程范文

少儿绘画教学教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儿绘画教学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儿绘画教学教程

第1篇:少儿绘画教学教程范文

如何打开学生想表现又能表现的激情与愿望?不妨试着构建小学美术教室的百宝箱效应,让学生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遐想,并且借助天时地利的条件自由发挥,表现最理想的画面。

一、全方位多角度打造美术百宝箱

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施,很大一部分依赖视觉形象。而学生表现创作时更需艺术形象的驻足停留。课堂欣赏时,平时生活中,学生对图片形象的欣赏往往是一刹那,一瞬间,很难让他们过目不忘。所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美术百宝箱是为学生创作表现铺路搭桥。

1.实物百宝箱的更新交替

教室里的一面面墙是百宝箱的展示区,我们要用好用活墙壁资源,让美术教室有形式美的内涵。

来教室上课的不止一个班级,如果我们经常把优秀的学生作品布置于墙壁之上,那么不仅会让优秀的学生拥有展示的舞台,还能让其他学生欣赏更多佳作,打开创作灵感。教室里还可以有另外一面墙,专门展示相关创作素材与图片,这些图片可以由师生共同准备。我们把有价值的资料放在展示区共享,那么我们美术教室的百宝箱又多了一份文化积淀,知识储藏。

美术教室的书柜可以摆放一些美术专业用书,精彩的插画、专业的绘画……学生随手翻来,绘画方法尽收眼底,也是美术课堂教程的充盈补充部分。

除此以外,形形的实物积累、展示,也可成为美术百宝箱的一大亮点。我们鼓励学生平时发现新奇材料、趣味废旧物品就归集于教室的宝藏之地。那么丰富的材料一定也会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有创意的作品可能就会应运而生了。

2.电子百宝箱的充实分享

信息化时代,给美术教室带来了超能量。美术课上,互联网络上精彩的图片、视频素材应有尽有,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视觉需求。

我们可以让学生喜欢上百度里的精彩图片资源,让他们会根据关键词及时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当然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判断合理筛选、巧妙组合。我们可以组建一个绘画达人QQ群,借助群相册举行主体画展。这样,美术课上我们随时都可以带学生欣赏参观。作为群里的成员,学生平时闲暇之余也翻翻相册,或者上传自己的佳作,晒晒创作的成果。

我们还可以连接相关的主题学习网站,如“七星瓢虫少儿美术网”,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场所,学生一定会时常有收获,经常有惊喜。

二、多渠道多层次享用美术百宝箱

教室里有形的物质资源与无形的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表现时充分享用。

1.文明有序,盘活有形资源

美术教学是有序的,但美术课堂也可以是开放的。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打开思路,有了创作灵感,需要借鉴相应资料时,学生可以有序借阅美术教室的一切资料。他们是教室的主人,他们会时时处处关注美术教室的资源。别人的佳作、精彩的图片,或者是绘画教程都是他们完成创作的辅助工具。当然,这也要求美术教室布置的科学性,方便学生选择,还要具有多样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一成不变的形式。

2.wifi连接,分享网络资源

第2篇:少儿绘画教学教程范文

围绕这个目标,我将所有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基础的不同分编成几个班,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用尽可能用丰富多变有趣的手法来表现美术的方方面面,既不强求孩子的作品跟老师的一样,更不要求和其他孩子一样,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我教孩子画小鸟,练习圆、半圆、三角形的组合图形,我通常是先引导孩子回忆并联想曾经见过的各种小鸟,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画一画,评一评。总结出小鸟的基本形是圆、半圆与三角形的组合,色彩是丰富多变的。然后我会利用至少三个课时教孩子运用[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三种以上的方法来表现小鸟。一、剪纸拼贴画,二、简笔画,三、写生临摹加想象画。同时,每一节的课后作业我都会要求孩子带着课堂所学知识去重新观察分析生活和书中的小鸟,然后在新课开始的时候与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对于每一个孩子我都会设法找出一个优点,当堂在他们的《美育周记册》上画上红色的星星、月亮、太阳等等,以资鼓励。对于学生的作品,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练习,我都会认真地将它们悬挂在教室里,经常地找个理由点评一番,充分地肯定优点,慎重地、建议性地指出不足。比如小鸟的头画的不圆,我会微笑着说:“哎呀,小鸟是不是不听话,被他的妈妈打了一锤,把头给砸扁啦?”如果孩子画的小鸟身子太小,我会说:“小鸟好可爱呦,有点像大头儿子哦。再画一个身体大点的,强壮点的鸟儿做它的小头爸爸,好吗?”这样一说,孩子多半会带着快乐的好玩的心情再画几只鸟出来。时常是2-3个小时课都上完了,许多孩子还不愿意放下画笔回家。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我带了几个孩子上附近的山上写生,有位路过的老者询问:你这是教美术、素描还是简笔画呢?这话初一听似乎老者还挺懂行,细一琢磨其实是个外行。可以断言,这位老者对美术是一知半解,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更是一窍不通。

经过美术专业训练的人都知道,美术不仅仅是拿笔在纸上绘画。如果说美术是一座四层楼,绘画则是这四层中的一层,另外三层分别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雕塑。而素描和简笔画呢,则不过就是这搂中的钢筋或几小块砖。在我的日常美术教学中,对第一次来学习美术的孩子和家长,我总是这样讲解美术的分类和学习目标:美术好比是一个人,我们的四肢可分别代表美术的四大门类;学习美术就是要学习如何观察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如果说美术像语文的话,那么简笔画就像其中的夸张手法,而学习素描就有点像语文课上学字词语法,那么写生呢就好比是写日记。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不可能只学写日记,更不可能把夸张手法作为主课讲上一学期。但是奇怪的是,目前社会上就有很多课外美术辅导班把简笔画教孩子一画就是一两年!搞的很多家长对美术产生误解,以为孩子学美术就非得学简笔画,学素描就非得画石膏,也不考虑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随便进个美术班就算学美术了。实在是荒谬。

我认为,4-14岁的孩子学美术应该尽可能地教孩子了解、接触到美术的各大门类。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接受能力分班教学。围绕造型、色彩和创意这三个基本要素,综合运用绘画、工艺、雕塑等多种表现技巧引导孩子从美术的角度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热爱生活,提高美的鉴赏力和表现力。我的美术教学以激发保护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坚决反对美术教师图省事,一味地只教孩子学习简笔画。对于3-6岁初学美术的孩子,我更主张孩子的家长尽可能地陪同孩子一起学习,以便配合老师对孩子的美术学习给以经常性的,相对比较理性和科学的辅导。目前为止我带了5个这样的课外美术辅导班,我叫做美育亲子班,每班有6-10个学生各带6-10位家长,孩子的学习兴趣及作品效果明显优于没有家长陪同的班级。

请看本人为3-6岁幼儿课外美术教育亲子班所上的课外美术课教案之一。

课题::连环画《大头儿子、魔力小鸡和无头小鸟、》

教具:苹果和橘子

目的:1、教孩子认识基本形之梯形、圆形和半圆形的组合

2、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程:

一、复习巩固:为按时到校、完成作业和发言积极的学生画小红星

二、导课:将提前装入苹果和橘子并盖上布的小桶放在画桌上,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我自己编的童话故事:

在这个水桶里有一个大头儿子、两只魔力小鸡和许多丢失了脑袋与尾巴的小鸟。不相信吗?听完我的故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边讲变画)大头儿子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想跟妈妈玩,:妈妈说:好好学习吧,不然就落后了。想跟爸爸玩,:爸爸说:我忙着给咱家挣钱呢!愁的大头儿子吃不下、睡不香,胳膊瘦成了俩对勾,两条腿瘦成了俩面条,一走路就只打颤。

两只会魔法的小鸡看见了,非常同情大头儿子,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但是眼泪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于是小鸡施展魔法将大头儿子变成了一群自由飞翔的小鸟,逃离了城市,来到了广阔的田野。

可是这群小鸟也实在是太贪玩了,玩的什么都忘了。忘了学习,忘了回家,甚至连自己的脑袋和尾巴都给玩丢了,稀里糊涂地就飞到了我的画室,被我关在了这只水桶里。

不知道魔力小鸡又会把他们变成什么样呢?想看看吗?还是先来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他们的形状、数量与质地吧。

三、请孩子们轮流伸手在水桶里摸,摸后不许说出声,只能悄悄地告诉自己的家长。提醒孩子说清三个问题:1什么样(软硬、粗细、大小、形状等)?2、变成了什么?3、有多少?

全部摸完后,再轮流说一遍,然后请来得最早的同学打开水桶上的布,让大家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一只苹果和两只橘子。

再次设问:老师骗人了吗?

总结:老师只是发挥了一下想象力,根据它们的不同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同学们想试一下吗?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编出比老师更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画吧。

四、边讲边

第3篇:少儿绘画教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美术课程;资源;废弃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91-01

1.美术课堂之源--创新

1.1 基础美术教育重视创新。“儿童是新时代的创新者”,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面对未来世界的飞速发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从小培养创新能力,能使其一生受益无穷。

(1)美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愈强,参与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就愈强,从而也就会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2)美术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积极汲取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进而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动性。

(3)美术教育重视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人的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中,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催化剂。

可见,美术教育过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健全的艺术素质,是现代美术工作者的职责。创作与制作密不可分,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是创作的好材料,充分化废为宝,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基本美术技能迁移融合到作品创作中,使教学内容和训练过程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2 美术课程资源需要创新。美术课程资源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设、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开发实践,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我们应积极开发、挖掘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资源,实施优质美术教育,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特殊魅力。因此,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艺术,是现代美术教育教学的重点。

2.美术课程资源之花――废弃物

2.1 了解收集废弃物资源。随着教改的深入,要求学生提升素质与综合能力,尤其要加强技能操作能力。

(1)“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为原材料进行创意绘画制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纸盒、饼干托……生日蛋糕盒盖等,都具有直观、具体、形象、易收集的特征,能有效引发想象,创造新作品。因此教学中,我开展了以“废弃物”为主题的活动。学校加餐,酸奶纸盒班班皆有;寄宿部旁,包装盒(袋)随时可见;学期结束,旧书本彩笔数量更多……主动整理收集校园废弃物,就能大大满足课堂教学的创作使用。另外,塑料袋、包装纸(盒)、糖果纸、冰棍棒等来自不同家庭、民族、地区、国家的废弃物,更是五花八门,成为教学创作中的另一大资源。

(2)废弃物绘制,让学生了解并树立废旧物循环再利用的环保观念,追求个性化、趣味化、多元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

(3)引导学生观看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观察分析废弃物的肌理、形状、色彩、造型等以及再生、多层次利用所产生的价值,如塑料酸奶罐画青花瓷,用生日蛋糕盒盖画萨满鼓面,用薯片罐和废纸拼装笔筒、用易拉罐制作储物罐、用牛奶袋翻面后盘捏成具有现代感的金属花……这样可以积极推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2 创新运用废弃物资源。

(1)营造宽松氛围。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创新,教师多用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正面回应鼓励学生的创作欲;多倾听学生的想法,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有特殊创意的学生与众不同;以饱满的热情分享创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创作乐趣。

(2)实践合理创新“废弃物百宝箱”鼓励学生创新实践:牛奶瓶美化成青花瓶;一次性纸餐具设计成花、动物、家具、花篮等;水彩笔帽拼贴成点彩装饰画;冰棍棒彩绘后拼装成动物饰品;卫生纸卷喷漆后穿挂出漂亮的小饰品;废旧伞架装饰成美观的吊饰……生活废弃物经过奇思妙想,被制作成精致的书签、美妙的风铃、精巧的小挂件、可爱的娃娃、逼真的植物等妙不可言的工艺品、质朴的装饰画……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技能与基础,通过添加组合、削减破坏、因物赋形等方法进行实用、美观的主题创作:废弃矿泉水瓶制成有趣的玩具小人偶、美丽的彩灯;葫芦彩绘成艺术品;透明的玻璃瓶内涂满各色水粉,在瓶外画上漂亮的线描,悬挂于教室中,犹如盏盏彩灯为教室增添美丽……原本让人不屑一顾的废品在同学们的手中变成妙趣横生的手工艺品。

(3)发展创新个性。学生不但让废弃物变为了艺术品,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升华。在创作实践中,个人独立创作、小组合作创作、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创作、师生合作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更加主动探究,发展个性: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之间的交融能力得到了提高。

3.美术创新之果――多元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创新开展美术教学,节约了社会资源,进行了变废为宝的思维创新。

当节约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充分做好废弃物再利用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利用废旧物的自然肌理纹路、造型、色彩等,变废为宝设计绘制出具有创意性的工艺品、装饰画,教具、学具等,装饰美化家居、教室等,创设出既经济又多彩的环境。

如今,当您漫步我的美术教室,一件件废弃物在这里闪光:葫芦马杓、砂纸画、蛋壳贴画、瓦楞纸制作、胶片画、刻纸画、绒线制作、粉笔画、现装饰画、花花泥、农民画、年画、中国画、蜡笔刮画、想象画、吹塑版画、纸编画……化腐朽为神奇的环保手工绘制,点缀、美化生活,告诫和启示人们对保护环境、关爱自己。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11

[2] 《中国校外美术教育》 中国儿童期刊总社 2012

[3] 《少儿美术》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第4篇:少儿绘画教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和爱文化;艺术教育;张謇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13-04

遇见之美好:“和爱文化”与艺术教育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学校创始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先生倡导“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之思想,并于建校之初亲笔题写“爱日(即爱时间)、爱群(即爱集体)、爱亲(即爱亲人)、爱己(即爱自己)”之校训。学校从创建之始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受张謇先生之邀来校讲学,提出“艺术内在的是教育,教育也可以成为艺术”的著名论断。百余年来,从这里走出了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世界抽象画大师赵无极、青年钢琴家王鲁、国家一级导演江平等著名艺术大师。他们的成功是我校艺术教育成功的典型个案,也是我校长期重视艺术教育的必然成果。

我们在梳理学校百年文脉的基础上,秉承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庄严地举起“和爱”的教育大旗,以“和爱”为学校文化的灵魂,把“和爱”植根于每一个教师与学子的心灵和校园生活之中,成为我们教育与行走的方向和目标。“和爱”强调“和谐共生,爱满天下,责任自觉,成己成物”。我们以绵延百年的“四爱校训”为核心,以“责任担当”为基础,以“成己成物”为目标,以“和谐共生”为追求之境界。

为使这一理念深入学校每一个成员的心中,我校积极研讨,全面探寻实施策略。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艺术教育正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直接抓手。近几年来,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促进学校“和爱文化”建构的发展之路。学生的“和风画语”百米书画展构成了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校园艺术节为学生创造了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一支支竖笛吹开了同学们心中的艺术之花,一支支彩笔描绘了同学们心中的斑斓之梦。教师青春艺术团、学生蓓蕾艺术团更是校园绽放艺术奇葩的天地。第九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晚会上160人的大型歌舞尽显学校学子艺术才华,团市委庆祝建国60周年暨“红领巾心向党”迎“六一”大型歌咏比赛中学校获得特等奖,市首届“感恩杯”少儿歌咏比赛中一曲《我们美丽的祖国》、一首《小小少年》让学校艺术团摘得一等奖桂冠……“和爱文化”熏染下的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同时艺术教育也让学校文化实现了由理念到实践,由文化到行动的融合与转化。“和爱”逐渐成为学校每个师生共同的文化印记与生命自觉。

选择之必然: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

实践表明,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的艺术教育不断攀升,成果丰硕;学校文化也因此得以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很多种,何以选择艺术教育为抓手?我们以为,这是由艺术以及艺术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1.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艺术本身凝结着文化之维。文化人类学鼻祖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曾经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从泰勒对文化的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文化包含艺术,即艺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充分意识到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基本目标是在传授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艺术技能,开拓人的认识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进而发展人的艺术才能,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艺术与文化浑然天成,“艺术是在现实文化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现实文化的发展制约艺术的发展”。[2]更有学者明确指出:“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且在营造着一种文化。”[3]

2.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蕴含着真、善、美。首先,所谓真,是指事物本身的天然属性和状态,它建立在艺术家经历过的客观基础之上,以想象的虚拟的形象表现于艺术世界中,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真的事物的审美发现。而这种真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在被人们欣赏的过程中,必定会打动人的内心。其次,就艺术而言,现实中有伦理之善,主体有道德之善,艺术有审美之善。艺术教育能使人善良,因为善是艺术的品格,无论是在艺术创造还是在艺术欣赏中,主体和艺术作品是有共鸣的。第三,艺术教育能使人心灵美。因为,美是艺术的特质,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教育,是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体现美的教育。所以,艺术教育最能培养主体的爱美之心,有了爱美之心,就会相应地产生爱智之心和爱德之心。总之,艺术用真实、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生活,表达、呈现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同时承担起精神引领与教育的重任。简言之,深刻的学校文化得以清浅地演绎。

3.艺术教育符合儿童生命律动的特征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喜欢涂涂画画,即使在穷乡僻壤里没有纸、笔、颜料的孩子也会用一粒石子、一块小砖头或者一小段树枝,在墙壁、路面、沙滩上绘出自己心中的独白、梦想、欢乐或者忧伤。儿童按照生命的律动,使兴奋的无规律的跳动成为舞蹈,使发之于情感的混乱的声音组织为歌曲。这些互动都没有划清自然和艺术的界限。自然和艺术的统一状态,使儿童对生命的感受得到充分抒发。学校特别是小学,其主体正是这些活泼泼的儿童,其教育必须是儿童的方式。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实现学校文化的追求是儿童所喜欢的;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不懈之追求:艺术教育促进“和爱文化”建构的策略

1.凸显艺术美感,营造“和爱文化”的氛围

黑格尔说过:“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4]我校为了营造“以美促德、以美怡情、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不断加强“和爱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成为学生启智的学园、生活的家园、成长的乐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学校建有“和爱”主题雕塑、茅亭、逸园、育人碑、思源井、日月同辉泉、百龄颂等育人景点,让有限的校园空间渗透出无限的审美情怀;学校围墙、操场、楼道、走廊等张贴了学生创作的各种书画作品、手工作品,融教育性与美感于一体,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特别建设了露天舞台供学生进行社团活动或进行艺术展示,给学生的艺术教育创设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校园内、围墙外学校定期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彰显我校艺术教育独特风韵,启迪学生美好心灵;音乐、美术教室的布置从学科特点出发,为学生创生独特的艺术空间,愉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的能力;办公室里,教师“和爱”用语、“和爱”团队风采的艺术化布置,让艺术的校园更加靓丽多彩;优雅的铃声、一曲曲动听的校园歌曲,让学生在优雅的视听环境中耳濡目染,使高尚的品德和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和爱文化”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播撒到学生幼小的心田。

2.融合艺术教育特点,渗透“和爱文化”的理念

艺术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推进“和爱文化”建设中,我们融合艺术学科的特点,将“和爱文化”理念通过童谣、书画、歌曲等艺术形式生动地演绎。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创编《“和爱”谣》;美术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出“和爱”小报、开展“和爱”主题的书画比赛。高年级学生还将“和爱文化”理念配上大家所熟悉的歌曲旋律传唱,如《我和你》《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同时学校也原创了许多歌曲,如每天早晨师生同唱《朝仪歌》,一年级新生学唱《入学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上学生都要唱校歌《我的母校在城南》。一曲曲动听的校园歌曲,让学生在优雅的艺术环境中熏陶、濡染,使“和爱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植根学生的心灵。此外,我们还发动全校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给学校设计主题雕塑,给学校开展的节庆活动设计会标、吉祥物……于是,“和爱”主题雕塑、“四爱”校训浮雕,“最美的笑脸”“带翅膀的问号”等,这些诉诸艺术形式的显性文化标识背后,也都体现出属于“神”的“和爱文化”的价值品性。“和爱文化”,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成为学生的文化印记。

3.借力艺术教育主题活动,彰显“和爱文化”的追求

在各项主题活动中,学生、教师乃至家长为了同一目标而奋斗,“和爱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和谐共生”“成己成物”已经成为了师生及家长的一种自觉,“责任自觉”内化为师生灵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班级歌曲赛。学校结合相关德育主题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歌曲比赛,以歌声赞美祖国、赞美家乡,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书画展。学校美术组结合重大节日、学校活动和德育主题,举办书画、摄影展,向师生、向社会展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与魅力。

(3)校园艺术节。学校每学年第二学期举办校园艺术节,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包括合唱、器乐、绘画、书法、朗诵、舞蹈、韵律操等内容的艺术活动,为全体学生搭建艺术实践的舞台。学校组织的声乐、舞蹈、器乐“三独”比赛,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先是通过班级选拔艺术小能手,再组织年级“三独”比赛,最后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才艺小能手展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为校园文化建设推波助澜。

(4)新年音乐会。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新年来临之际,举办学校“和爱之声”新年音乐会,邀请市“夕阳红”艺术团、市边检站官兵等来校,共迎新年、同颂祖国,将“和爱文化”推广到社会层面。

(5)课本剧展演。语文、英语等学科中含有丰富的艺术素材,课本剧是我校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课堂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尽展才华、尽情发挥,放飞自己的梦想。

(6)校社团活动。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各种艺术社团,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学生不受班级编排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编成各种艺术班,全面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了弥补学校艺术师资的不足,学校聘请了校外艺术辅导员及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志愿者”,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开展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联手演绎出和谐动人的“和爱”乐章。

(7)蓓蕾艺术团。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的发展,成立了校蓓蕾艺术团,设有合唱、舞蹈、戏剧、摄影、书法、剪纸等艺术团队。蓓蕾艺术团肩负着活跃校园文化、代表学校以及市、区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比赛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任务,曾多次参加省、市、区的各级各类比赛、演出,获得多项荣誉。蓓蕾艺术团的团员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爱文化”的同时也成功地宣传、推介了“和爱文化”。

4.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深化“和爱文化”的构建

艺术教育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独特视角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同时又使学校的“和爱文化”更加生动、可触可感,各种形式的校本艺术教材应运而生。例如,综合运用多种技法的《“玩”出来的青花罐》《风筝飞啊飞》等课题组成的美术校本课程,均是从极具民族文化或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着手,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融欣赏、绘画、剪贴、造型、泥工等为一体,形成综合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创新中快乐,在快乐中学到技能,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以学校十大景点为内容编制的校本教材,把艺术与“和爱文化”有机结合;以校园环境建设为核心由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的《涂鸦墙》《艺术墙》等,成为每个学生乐于亲近的校本艺术教材;大型诗歌舞《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语言》,歌舞《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歌曲《入学歌》《朝仪歌》《月亮船》《祝福百年》等,都是学校老师自己创编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校本教材,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为深化学校“和爱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基础,达到艺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完美融合。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发展推动力之所在,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艺术是美好的,如同“一阵风”,“风来了,风把窗帘吹动了,一个美丽生动的世界就看到了”。我们努力实现艺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邀请”,让孩子以艺术的方式走近“文化”这美丽动人的世界,走进美好的教育殿堂。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2]杨春时.艺术文化学——超越的文化[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0:95.

[3]朱和平.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51.

[4]王英杰.美育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

Art Education and Harmony-Love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ZHU li

(No. 1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Nantong Normal School, Nantong 2260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