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启蒙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朋友,音乐就如同生活当中的涓涓清泉,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能够熔炼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应当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就对其进行音乐素质培养。历史当中众多的成功人士都对音乐情有独钟,甚至将音乐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重要动力。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启蒙阶段接触音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一、培养幼儿了解音乐节奏
在这个世界当中,节奏充斥在各个角落里,并以各种形式与状态出现。例如唱歌或者是走路等行为都包含着丰富的节奏感。节奏就是一种在高度、宽度以及实践等多维世界当中产生的一种规则或者是不规则的阶段性变化。音乐含义上的节奏则主要是指音乐基于时间意义当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组织,可以说,节奏就是音乐当中的核心骨骼与脉络,更是音乐艺术展现魅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音乐而言,节奏更是组成音乐的主要因子。节奏产生于客观资源变化与生命运动特征之中,能够模仿自然界的任何事物的运动特征,甚至能够模仿人类的种种。因此,节奏性变化甚至可以从心理学当中进行分析。幼儿阶段对音乐的认知主要是指对节奏的认知,通过了解和把握节奏感,促进幼儿对音乐世界的兴趣。
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去感知节奏与形成节奏感,是幼儿教育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培养活动。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经阐述过这样的一个道理,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属于积极认知与体验音乐的重要情绪与能力表现。也就是说,幼儿阶段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以及相关方面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音乐的陪伴下学习与生活,能够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积极的感知心理下完成相关动作与互动,是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美的音乐产生的节奏,展现音乐情绪当中的情感内容。
二、幼儿音乐启蒙当中音乐节奏感培养方式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谈及有关音乐能力培养方面都强调应将节奏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奥尔夫教育系统当中对此进行了归纳,并形成了一种通过培养节奏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节奏朗读教学方法以及器乐表演教学方法等,共同构成了完成的音乐练习系统教学内容。这其中节奏朗读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并让幼儿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律动,进一步在美的音乐当中唤醒其潜在的艺术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
三、针对不同年龄范围内幼儿的节奏启蒙
针对3~7岁年龄范围的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应当十分谨慎与科学,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形成,应当对幼儿阶段孩子进行年龄区间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中、小班教学。
1.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的幼儿年龄范围应当在3~4岁年龄范围,这个年龄区间中,教育主体从婴儿时期进入到幼儿阶段,教育主体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直觉行为方式。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比较弱,主要通过无意注意的方式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主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小班阶段的幼儿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环境与事物。因此,小班音乐节奏感的教育应当通过简单模仿开始,在具体教育活动开展中应当设置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中的节奏朗读教学法,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不同节奏感的歌词,令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节奏感的独特性。不同节奏的儿歌也应当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
2.中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在4~5岁左右,属于音乐节奏学习当中承上启下的年龄范围,并且思维活动也正在从原本的直觉行动模式中不断蜕变。中班年龄范围的幼儿具有夸张思维现象的特征,在音乐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充分认知这个特征,不仅要设计夸张的游戏内容,还应当引导中班阶段的幼儿进行具有创造性意识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方法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说“什么动物出来玩啦”“火车开啦”等的歌儿,让幼儿在编唱歌词的构成中直接参与行为。中班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还应当融合体态动作,通过这种配合能够快速提升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3.大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一般在6~7岁之间,大班阶段,幼儿在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强,更能够主动地具有目的性地去体验周围的事物与相关活动,甚至产生自己的想象能力。柯达伊音乐培养教学系统当中的节奏唱名教学法以及奥尔夫系统当中的创作教学法可以被应用在这个年龄范围的幼儿节奏感教学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教音乐的乐趣。幼儿甚至在这个阶段能够进行自我创作,并通过创编的方式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感知能力,形成健全的审美艺术与自我探究能力。
根据不同的年龄范围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在进行音乐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培养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与过程。从最初的探索与发现,到操作与尝试,最终实现感受与直接体验,甚至是即兴创作。这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潜能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与理解。
在整个教学中,幼儿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音乐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从中得到节奏的训练,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所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是关系到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音乐教育当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与音乐素养对于促进幼儿成长至关重要,更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音乐与节奏感的培养,幼儿能够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蒋荣辉.幼儿音乐教育[M].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出版社,2010.
[2]刘碗碗.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2012(11).
关键词:法语;启蒙;诗歌教学法
法语是一门古老的语言,是世界第一书写语言,全世界有近两亿人在使用法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法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掌握好法语是很多有志青年实现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法语的启蒙教学?
在我国,法语启蒙教学的对象往往是18周岁的大一新生,而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启蒙教学对象是幼儿。幼儿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启蒙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用一些启蒙对象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已超越了幼儿时代的水平,具有基本的分析、归纳、演绎、推理能力,对他们进行启蒙教学,不能只靠单一的说明道理,而应有一套更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的启蒙教学方法。此文所探讨的法语启蒙教学不是传统意义的启蒙,而是针对法语初学者的语音教学阶段。
二、启蒙阶段所学习的法语有何特点?
法语作为正式的语言文字,诞生于公元842年,《斯特拉斯堡盟约》是第一份以法文书写并保留至今的法语文书。法语一共有35个音素,其中15个元音、17个辅音、3个半元音(也叫半辅音)。这些音素有一整套读音规则,所以法语也是一种拼读语言。初学者在掌握了语言规则后,就能按照字母的排列组合进行拼读。一般情况下,初学者经过努力都能掌握法语的语音和拼读规则。但是因为法语发音所使用的口腔部位与汉语的口腔发声部位并不完全一样,两种语言的语音也不能完全对等,初学者想正确掌握法语发音存在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拼读单词这种传统方法是不够的。我在实践中尝试性地将诗歌朗读作为语音训练,用于纠正学生的发音,强化拼读规则的记忆,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诗歌教学法
就是在法语初学者的启蒙阶段,利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帮助学生们学习法语的发音和拼读规则,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基础。
(一)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最初的法国诗歌都由诗人吟唱,时而伴有乐器。法国中世纪的行吟诗人(troubadour,trouvère)往来于各座城堡,为城堡主人吟唱祖辈口口相传的英雄史诗、传奇故事,其中不乏一些流传千古的佳作。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诗经》也历经岁月洗礼,愈久弥新。全世界各民族都以诗歌作为文学的开篇,因为诗歌高度、集中地概况、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极强的节奏韵律,极易为广大群众接受和传诵。即使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没有单词储备量、也没有语法基础,只要教师对单词的词意加以解释,初学者就能初步了解诗歌的大意。初学者朗诵诗歌时,能解其义、通其理、会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将诗歌作为语音启蒙阶段的教材。
(二)我们可以从人类的语言学习规律中获得启发。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语言和外界交流的刺激,逐渐积累和记忆语音符号,在一岁时他们就能听懂母语,并简单地交流。似乎婴儿对语音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强。大学生初学一门外语时,也可以借鉴母语学习的规律,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有image-phonétique(图像-语音教学法):即在学会拼写单词前,先记忆单词的读音,将单词的发音与所代表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传统教学方法是遵循“看单词—拼读—记忆”的步骤。诗歌启蒙教学法属于前者。相对于孤立、分散的单词,诗歌更易记忆,因为诗歌的记忆属于形象的、具体的记忆,不是单纯的语音组合,而具有完整的意义。
(三)教师针对每个法语音素,选择合适的韵文诗,这类诗歌中以某个或某些音素作为韵脚,恰好可以用作语音训练的材料,教师针对性地示范该音素的正确发音,学生们在跟读和背诵时反复练习这些音素,并掌握发音要领。比如针对[y][i]两个元音,教师选择了法国20世纪现代派诗人保尔.瓦勒里的短诗《精灵》。
Le sylphe
Ni vu ni connu
Je suis le parfum
Vivant ou défum
Dans le vent venu!
Ni vu ni connu
Hasard ou génie
A peine venu peine
La t che est finie!
该诗结构简短轻巧,[y][i]两音交替出现,重复多次,产生了节奏短促的音乐效果。教师领读数次,学生们基本能背诵并理解。这种教学过程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即对读音进行模仿、矫正和记忆。
(四)语言的形式和发展有地域性、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语言离开文化的土壤将会失去生命力,曾经有位波兰的眼科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立了世界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想形成“世界普通话”。这种想法太过理想主义,从世界语的发展来看,人们似乎遗忘了这种国际辅助语。其根源在于世界语缺乏社会文化土壤,没有持久的生命力。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我们不能孤立地学语言,最好能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一个国度和民族的理解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母语。学习诗歌就是有效途径之一,诗歌里包含了大量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信息,法语被人们誉为“诗的语言”,“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国有很多文学大师和作品,如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拉封丹寓言》,是十七世纪著名诗人让德拉封丹所作的寓言诗集,他从古代寓言家伊索、费德鲁斯的作品中汲取灵感,诙谐地描绘动物的举止,勾勒出一幅针砭人间社会时弊的图景。拉封丹的寓言诗一般为动物间的对话,可以让学完35个音素的学生们朗读并表演。学生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分组背诵诗歌,如《知了和蚂蚁》,《乌鸦和狐狸》。按照“教师讲解—领读—学生背诵—学生表演—教师纠音”来完成语音课程。初学者往往表现出对语言的强烈兴趣,但初学者的兴趣实质,实际上是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或产生语言的国家的某种片面理解的兴趣,这种兴趣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消磨,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诗歌教学法可以满足初学者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将枯燥的规则和有趣的教学融合互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幼儿的启蒙学习阶段,家长通常教给孩子简单的儿歌、唐诗,当幼儿成年后,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幼儿时期家长传授的儿歌和唐诗。教师如何利用这个现象中的规律,做好法语的启蒙教学工作,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挑选合适的故事寓言诗,让它成为学习者对法语和法国文化的最初印象,为今后的法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和文化基础。
(六)如何加深学生对法语诗歌的理解呢?让诗歌在启蒙教学阶段发挥作用?
目前,大多数人学习外语都依靠母语为参照体,不可否认,母语是学习外语的前提条件和工具。教师应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条件,适时对诗歌加以翻译,而用母语翻译出来的诗歌能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原作的含义和意境。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将法语名歌《A la claire fontaine》翻译为诗经体:
A la claire fontaine 泉水何其清澈 M'en allant promener 我以漫步踟躇;
J'ai trouvé l'eau si belle 水光何其潋滟
Que je m'y suis baigné 我以沐浴身心。
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思君良久,
Jamais je ne t'oublierai 不敢或忘。
或将唐诗翻译为法语诗,用中法互译的诗歌作为学习参考资料,可以化解语言不能一一对等的尴尬,还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兴趣,并顺应语言学习的规律:即外语学习者往往将外语和母语进行对照,再加以理解和消化。
经过在两届学生中推广诗歌教学法,我们已整理了一套基本完整的启蒙阶段的法语语音教案,教案按照法语音素分类,每个元音音素的学习内容包括发音规则和要领、例词、诗歌、练习四个部分,每个辅音音素的教学内容包括发音规则、要领和对比发音练习。学生们均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启蒙阶段中,借助诗歌教学法,学生们基本能掌握读音规则,发音基本正确,能独立完成拼读。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诗歌教学法能使学生们掌握一定数量的法语诗篇、格言、歌曲、绕口令等,学生们初步开始接触法国文化,有利于将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诗歌教学法充实了教材内容,适用于法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教师的教学特色,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互长,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美的语言,欣赏美的诗歌,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能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由于诗歌的魅力,教师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诗歌和语言的种子并滋生美好的情怀!(作者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Histoire condensé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 aise du Moyen Age au 18e siècle》郭麟阁 商务印书馆 2000年5月第1版.
[2]《Histoire condensé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 aise ( le 19e siècle)》郭麟阁 商务印书馆 2000年5月第1版.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69-01
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整个钢琴学习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老师教学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本文着重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探析,希望能有借鉴作用。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训练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也能促进儿童听觉、视觉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还能在艰苦的训练中培养儿童坚强的毅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学习钢琴,能达到十指灵活而独立的运动,左手和右手都能得到较为均衡的、高度独立的训练,不仅使儿童的眼、脑、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协调、阅读、记忆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忍耐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孩子通过学习钢琴,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了艺术修养。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最佳阶段
对于幼儿学习钢琴的时间界定,我们从对参加第三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三十三位钢琴家开始学钢琴的年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其中一位是从2岁开始,三位是从3岁开始,六位是从5岁开始,八位是从6岁开始,七位是从7岁开始,各有一位分别是从8、9、10岁开始。由此可见,参加此次比赛的钢琴家有85%是从3-7岁年龄段开始学琴,该年龄段是幼儿学琴的最佳年龄段。学琴年龄太小,钢琴键盘的重量使幼儿柔软的手指难以适应;年龄过大,则会错过幼儿对艺术感知和训练的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关键是兴趣培养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钟,5-6岁幼儿的注意力最多20分钟左右。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不但要掌握正确而熟练的钢琴演奏技法,更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特点就要偏向于儿童化、趣味化。
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和对钢琴的“琴趣”浓淡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对钢琴的“琴趣”才能提高孩子弹琴的“兴趣”。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音乐”,如带孩子到公园去,到田野花丛中去,让他们聆听蛙鸟叫声、风雨汽笛声,让孩子对声音产生兴趣;又如,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启发孩子感受多种节奏,让幼儿多听音乐,通过比较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表现欲。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使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产生持久的兴趣,从而自发地产生对钢琴学习的要求,并从中得到激励和鼓舞。
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基本方法
钢琴启蒙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之路。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应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和演奏技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形成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才能保证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成功。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正确的弹奏姿势。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应从正确的弹奏姿势训练开始。练习者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倾,身体要正对键盘的中央,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手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高度保持一致,双脚自然放松地放置于踏板前。训练者要坐得端正而不僵硬,肩背放松,坐到琴凳的1/3处。训练者手的姿势应当自然放松、手指弯曲成半球形,掌关节撑起,肘部放松,五指立起来,用手指端肉垫部分触键。从一开始就保证科学的弹奏姿势,才能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二是训练注意力的提高。钢琴训练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独立性要求非常强的教育训练过程,它要求学习者有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和刻苦的学习能力。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整洁的、没有其它干扰的环境,琴上不要放一些引起孩子分散注意力的小玩具等。在辅导孩子练琴时,要充分利用孩子注意力集中这一段时间练习重点内容或新授内容。当觉察到孩子的注意力已不在琴上时,应该让他休息一下,再重新去练,效果会好许多。
现代社会,钢琴学习已经成为学龄前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第一选择。要让幼儿在钢琴的学习中对乐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弹奏,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及学习的兴趣,塑造出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斐岚.试谈幼儿钢琴教学[J].人民音乐,1980(5).
[2]樊禾心.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术的训练[N].音乐周报,2000.
[3]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中低年级 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04
小学是启蒙阶段,尤其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进行优质高效的启蒙显得更加重要。小学中低段的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量有限,也几乎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的思维、意识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教学层面,因此就有必要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趣味性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习。一般而言,趣味性教学方法强调的是营造一个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法氛围下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反而能够以学习为乐趣。这一种教学理念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很多学校的小学数学老师都已经有了相关的实践,且效果也较为显著。但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即便运用了趣味性教学方法也无法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低段教学中的应用。
一、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低段教学中的作用
(一)便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都比较陌生,他们对于学生的态度还停留在幼儿园的层面。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数学中低段教学的老师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师生多交流,做好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与转变。而如何进行这一转变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兴趣带来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正是由于这样的亲近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为和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对老师的畏惧感,遇到问题就会积极询问老师,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趣味性教学法主要是采取一些较为新颖、充满童趣的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将教学中的知识点结合进这些师生互动的小游戏,以充满趣味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因此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低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小学中低段的学生缺乏成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完全依赖于老师,也正是这样,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拘束,他们的思维难以得到开发,课堂氛围也就由此而比较沉闷。因此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缓解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这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由于其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社会的认知也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就难以领悟,甚至在面对一些数学题目时难以读懂。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解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趣味性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趣味活动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理解难度,对于他们的学习压力的环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一些辅助工具,包括卡片、视频、音频、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这样的形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轻松,学习效率也就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二、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低段教学中的运用
(一)结合多感官进行教学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时期,他们面对全新的教学形式难以理解,更加难以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中去,对于教学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要强调的就是注意学生的身份,即学生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就有必要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结合多感官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并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动活泼的天性,难以安静地坐下来学习,因此趣味性教学方法就要关注学生的特点,面对一些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学习,更可以采取“看一看,画一画,算一算”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是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沟通
趣味性教学方法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师生关系的建立,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就难以开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能够放下架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以此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中低段教学是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和学生多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的困难。而有效的师生沟通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老,在双方都相互了解的前提下,学生心目中就会对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教学中学生也就能够敢于思考,敢于发言,尤其是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就会积极参与教学,在教学中做到尽量不走神。
(三)将趣味性教学方法与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
趣味性教学只是一个教学形式,在这一教学形式下可以衍生出很多学习方法。但很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尝试,很可能在教学中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就可以结合其他学习方法,包括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情境模拟等多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将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结合,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学习也就更具激情,学习效率也就较高。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育;启蒙;发现
1.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对幼儿的舞蹈启蒙教育过程里,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小孩,兴趣是激发学习的重要源动力,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热情,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舞蹈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对于舞蹈的理解,他们也存在着多种性格的特点,因此,针对这种问题老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针对性提高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老师一般会通过积极的鼓励以及引导来帮助孩子们学习。通过培养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舞蹈所带来的魅力[1]。面对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选用一些生动的比喻,以形象的表现方式让他们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并且,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提出相关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来作答,如果表现的好应该给与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热情。
2.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
采用规范的教学方式以及多样化的模式结合来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启蒙观念有很大的帮助。舞蹈老师可以运用符合孩子们心性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心理与身体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尽可能的对舞蹈有所领悟。幼儿在年龄较少的时期所表现出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因此,老师在他们面前所展示的动作、眼神等都会被孩子们所看到,并且会感染到在学习的孩子对舞蹈做出模仿,这也是在幼儿启蒙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模式。由于强大的模仿能力,孩子们能够快速的捕捉到老师所展示的动作和要表达的信息,甚至可以掌握住一些舞蹈的极强来运用到不同的舞蹈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单一的传授舞蹈知识外,还可以采用两两合作的模式给孩子们的学习,给每个孩子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通过交流可以更好的对舞蹈的学习有所了解[2]。另外,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省市的舞蹈比赛,鼓励孩子们在更大更具有竞争性的舞台上展示,一定的压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提高学习舞蹈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形成一些独立学习的能力。
3.营造有效的舞蹈环境
让孩子们能够对舞蹈有所认识和深入的学习,营造一个舞蹈学习的气氛是很有必要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和谐的舞蹈氛围也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下成长,学生们之间相辅相成,交流学习到的知识和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对于舞蹈的启蒙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一些学校里举办的节日晚会,老师可以给予孩子们上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同龄的孩子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是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方式,因为在表演后学生对于舞蹈的喜爱度会有所加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3]。因此,在孩子们学习舞蹈前,给孩子们营造好有效的舞蹈环境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
4.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适应孩子们的年龄,有效的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才能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如何选好相应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4.1把握好学习节奏
在幼儿刚开始接触舞蹈学习时,他们本能的模仿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特别是在学习新的动作是老师们需要有足够多的耐心来陪伴和引导,尽可能的将学习的节奏放慢,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理解和发挥,让大脑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记忆相关的舞蹈动作,然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慢节奏的教学方式在最初学生的适应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而老师作为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更要注重把握好节奏,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并用自己的方式反应在舞蹈动作中[4]。
4.2对内容进行分组
舞蹈动作是比较连续且变化较多的一个整体,如果一次性教学会很难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们的自信心。因此,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老师们对舞蹈动作要做好分组,尽可能的将舞蹈的难度降低以适应孩子们学习舞蹈的节奏。并且对于每一段的教学老师都需要做好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忆,并且更加细致的了解动作的连贯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轻松的学习并且会对舞蹈有进一步的认识。
4.3着重对难点的讲解
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舞蹈动作,都有其核心需要掌握的难点以及其想表达的情感。在一些比较难的舞蹈动作上,老师可以在手和脚的部分进行分开教学,让相应的肢体学习到位后再进行串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理解舞蹈,也可以帮助提高孩子们接受一些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并加深理解。
5.家长的引导地位
在孩子们的成长阶段,家长是参与到孩子们成长里重要的角色。而舞蹈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和引导[5]。孩子在学习舞蹈时,除了老师日常的教学内容外,家长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加以配合,这样也能营造出学习舞蹈的积极氛围。特别是在孩子们舞蹈的启蒙时期,健康的身体条件也是孩子们学习舞蹈的重要前提。在学习期间,家长要着重关注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尽可能的提高孩子们的应对学习舞蹈带来的体力消耗。另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做好舞蹈基础的培养,让他们能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的理解老师教学的内容,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最后,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由于不愿意离开父母的身边,会对去学校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种状况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因此,家长在决定给孩子进行舞蹈教学之前,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纾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好的融入。
6.结语
孩子们学习舞蹈对于孩子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孩子们的身体柔韧性得到了锻炼,并且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和进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玩耍和接受,这也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喜爱。由于年龄较小,在孩子启蒙的教育中需要老师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去引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在学习舞蹈之前没有基础的学生要做到重点关注,让他们能够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才能大大的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们的厌恶心理而无法起到积极的启蒙效果。毕竟,孩子们的兴趣才是他们学习所有知识的重点,才能让他们在成长中培养的更加的自信而富有独立性的学习能力,这些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虹.浅析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J].科技视界,2014,05:128+175.
[2]陈潇屹.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探讨[J].艺海,2017,01:97-98.
[3]何羽.幼儿舞蹈形体训练中的启蒙教学[J].黄河之声,2013,09:126-127.
[4]刘梦.浅谈角色扮演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21:263-264.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弟子规》 良好品德
3到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现在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幼儿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存在很多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如没有礼貌、乱发脾气、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针对以上现象,在幼儿园期间,对幼儿进行品行教育非常必要。《弟子规》就是一部非常适合幼儿园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国学”经典,它内容浅显易懂,是启蒙养成、教育幼儿的最佳读物之一。近两年,我们有幸参与了市级国学经典课题,开展了子课题《依托国学经典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养成之研究》。尝试运用《弟子规》中经典内容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那么,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呢?我园的做法如下:
一、活动前,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弟子规》内容
《弟子规》1080个字,360句,113条做人准则,内容极其丰富。由于活动时间为每周一节课,因此内容的选择就非常重要,需要教师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学习、能够满足当前幼儿需要的内容。例如幼儿刚入园,我们会特别注重对幼儿的礼貌教育,结合幼儿的这一需要,我们会开展教学活动“父母呼,应勿缓”,通过各种手段让幼儿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使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对人要有礼貌。又如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幼儿园感到新鲜、好奇,有时对班级的玩具会爱不释手,有的幼儿甚至会偷偷地把玩具放在口袋里带回家,针对幼儿的这一行为我们开展了教学活动“物虽小,勿私藏”,很好地解决了幼儿的行为问题。每一年龄段,每一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幼儿的需要,结合主题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让《弟子规》为幼儿的当下需要服务。
二、活动中,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以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影响大,他们的学习投入性和主动性受情绪和兴趣支配。因此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动生动活泼的语言方法,能够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着进入故事、视频环节,通过故事或视频引发幼儿讨论,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例如“父母呼,应勿缓”教学活动中,通过认识新朋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视频与同伴讨论,宝宝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是你,妈妈喊你,你会怎么回答?通过视频让幼儿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游戏可以让幼儿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互动,体现动静结合。例如“宽转弯,勿触楞”,我们通过创设沿线铺路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体验宽转弯的含义,既有趣又好理解。
三、活动后,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培养良好品德
一、前言
经历了四年的专业学习后,多数学生都能拿到英语专业四级证书、专业八级证书,或者其它英语水平证书。其中不乏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但是很多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并没有达到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要求。那种只是凭学位证书和各种等级证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更多的看中其实际能力。教师们分析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给出了很多深刻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也有的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查找原因,力图寻找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在小学普及,甚至在学龄前儿童中,也开始出现英语学习的热潮。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是似乎一切的教育又都是围绕着“考试”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在运转,幼儿教育亦是如此。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幼儿英语教育也可以得到有益的借鉴。
二、英语专业学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相对来说听和说的能力显得较为薄弱,在此我们着重对这两方面的现状加以分析。
听力能力薄弱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英语听力教学时间的分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非真实性的听力材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听力难度,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增加了其焦虑心理。缺乏专门的而且训练有素的英语听力教师一大主要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仍采取单一而固定的模式,即教师解释单词-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做听力练习-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这在某种程度更是听力测试而非听力教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际,片面强调听力重点、技巧与核对答案。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不仅受有限的听力输入影响,更是受到测试过程中带来焦虑心理的影响。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口语学习不重视。其次,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导致表达不当。大学生长期以来受到母语的影响,说英语时很容易形成母语思维习惯,这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根源。只局限于口语课上的练习,课后有部分学生也不愿开口锻炼,而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口语中的常见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除了听说能力欠缺之外,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太有限也是制约口语表达的一个因素。
上述问题的存在根深蒂固,然而如果在幼儿英语在这个启蒙期如果对于听力、语音、口语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会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幼儿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专业学生现状为幼儿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幼儿英语课堂是教师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幼儿听说技能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和英语学习的效果。
(一)英语字母教学
英语字母是学习英语的开始。老师要做到让学生边看边听,看听结合演示;看形听音,获取初步印象。可制作易于辨识的大小写字母卡片,把相应的小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其在看到某个字母的同时可听到该字母的发音。教师演示字母图片时可使用一些肢体语言甚至比较夸张的动作,但要用正常速度反复读。第二,要边看边听边说,视听说结合模仿,形成字母的立体印象。让儿童根据听到的发音指字母,辨听指认,激发他们想把字母说出来的欲望。鼓励他们小声模仿、跟读,声音由小到大。到了视听说阶段,可以采取游戏表演等形式加深其对字母的认识。当多数学生掌握后,教师可用直观的方式并辅以姿势、手势等动作,少而精地讲一点发音要领,使其形成更加完整的印象和深刻记忆。
(二)英语语音教学
语音是听的基础。在笔者接触的大量英语专业学生中,发音好的凤毛麟角,高考这根指挥棒起了很大作用:在中小学时候,只要会读会写就行了,而几乎都没有注意过重音、失去爆破、连读、语调等语音问题。学生的启蒙英语老师的语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该学生的语音水平。鉴于英语学习者的低龄化,幼儿教师此时成为多数孩子的英语启蒙教师。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通过模仿教师的口型、动作和音调等进行。幼儿在大量“听”的基础上,在活泼、真实的语境中感知、模仿习得英语语言、语调,获得语感。在听字母、单词、句子、情境中听音、辨音、分析、理解、获取听能。听音还要与模仿相结合,如果老师的语音不够准确,最好用录音机代替朗读。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规则,不要分析,否则会让幼儿失去兴趣。
(三)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老师们仍旧可以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予以进行,可将单词标注在图片下面或者背后。成功展示新单词之后将是一段长时间的模仿过程。单词识记还要将模仿和情境相结合。识记单词最好以句子为单位,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并有一个长期的、多次反复的记忆过程。教师可以使用实物、卡片、幻灯片、歌曲、磁带等方式展示单词促进记忆。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遗忘率特别高的问题。幼儿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知识面较窄,在有限的时间内,幼儿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用超常的手段引起幼儿对单词的特别关注,还要用极高的频率和速度重现所学单词,并且注意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中多次反复使用。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幼儿英语教师应加大英语的输入量,设法创造语境让词汇得以复现,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词汇积累速读和累积量。
(四)英语听力教学
幼儿英语教学是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把好听力关尤为重要,它将极大促进说、读、写的能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宜选用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幼儿好奇好问,对声音特别敏感。成功的导入也能吸引幼儿对“听”的兴趣。听力训练要循序渐进。第一步要听清楚,教师要给幼儿清晰、规范的听力内容,发音要口齿清晰,音调不能拖泥带水。第二步是听辨识别、领悟大意。教师有意识选取一些相近的字母、单词或句子让幼儿辨听,让他们边听边指认、边听边领会。第三步就是听写模仿结合。发挥幼儿爱模仿、会模仿的特点,穿插一些“跟我学”的活动。为培养幼儿初步的交际能力,要让他们多听地道纯正的英语,听原声磁带,看原版VCD等。其中,一些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更是上佳选择。听力训练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结合听做、听唱、听画、听说、听跳、听读等,此阶段不可要求听写,这要求过高,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五)英语口语教学
对幼儿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在引发兴趣,把“说”英语当成一种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简单的交际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想要的欲望。幼儿对语言特别敏感,对学习第二语言也特别敏感。启发他们想说的关键在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和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玩起来、动起来,同时通过示范和鼓励,使幼儿产生一种情不自禁的参与冲动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其次要培养会说的能力。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任务就是帮助幼儿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从听力入手,经过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跟读模仿过程,当幼儿感觉到该用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表达出来。教师除了使用一些基本词汇还要有序地穿插一些交际用语。要教会他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应答方式。课堂内外常用的口语教学形式有:口头模仿、口头问答、句型操练、情景对话、看图说话、日常会话等。
四、结语
针对目前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要从英语学习启蒙期就必须给予注意。本文具体分析了幼儿英语教学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期能对广大幼儿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同时也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幼儿英语教育,真正关心我们的下一代,使之在英语启蒙时期能够接受科学而有效的英语教育,为日后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启蒙;钢琴教学;教学探索
如今,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钢琴这件高雅的乐器已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通过学习钢琴提高艺术修养,丰富学习生活培养音乐感,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我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严谨治学、不断探索相关教学规律、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中,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儿童启蒙钢琴教学阶段适用符合教学规律科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后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启蒙教学中音乐感的培养
学习钢琴最终目的是要用琴声去表达音乐。因此,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所谓音乐感,简单来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及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因此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着眼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见到的是强调“手指、手指、手指!”。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往往过多地看弹奏技术上的问题而忽略了音乐表现,有意无意地遏制了孩子音乐感的发展。那种单纯追求手的架子,使劲把掌关节拱起来,手指起来练习,结果只会使整个手都僵化了,根本无法弹奏出动听的声音来。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从学琴开始就要让他们懂得:撑好架子、站好手指是为了弹奏出好听的声音来,而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仍要念念不忘启发孩子主要表现音乐。对于孩子音乐感的培养重点要放在音色和节奏感两方面。
在教授其他时值音符如,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时,首先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速度变化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四分音符一拍比喻为散步时的速度,那么八分音符两个为一拍就可以比喻为走路的速度,十六分音符四个为一拍就可以称为跑步时的速度。这样学生今后在教材中看到各种音符可以很快地联想到运动速度的变化,更加有利于掌握音符在作品中情绪变化,节奏的律动,使演奏更加准确生动。
二、钢琴教学中的形象比喻
音乐是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它的情感、意义及内涵,它是由乐句、节奏、旋律和声音等要素构成。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独特的音乐语言,我在教学中应用了一些恰当、准确、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学生,这不仅可以生动鲜明的说明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1.音乐的脉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音乐生命的产生在于不断重复的跳动。正如生命的状态是由心脏跳动的强度,均匀性和频率来决定的,音乐的节奏是有灵魂的、是鲜活的,不是机械的、呆板的。如果拿来一首乐曲我们不看它是什么拍子,那么演奏者就失去了方向,弹奏出的音乐就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每种节拍都有它固定的节奏韵律,也各有其特点。如每当人们听到3/4拍的音乐时应该会联想到优美、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如果人们听到欢快的2/4拍节奏时,人们同时也会感觉到活泼,欢快的舞曲。同样的一首乐曲,它的音乐完全一样,但节奏不同,那它的风格马上就改变了,可能由一首庄严的叙事曲变成一首欢快的舞曲。所以在学生弹奏一首乐曲时必须先明确乐曲的节奏,使学生在心理产生一种音乐整体轮廓,进入节奏状态再进行弹奏。
2.乐句的弹奏
乐句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的内容、符号的长短、语气都要通过乐句来表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音乐的情感、思想,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启发学生对乐句的表现,不论长句、短句、每一句都应像说话一样有起有收,有内容、有思想,如学生在弹奏二音连线时可以用语言来比喻,如“好的”、“对的”来强调第一个音的语气和第二个音的连接,更好地弹出落提、起收的感觉。学生在弹奏抒情乐句时,我可以用语言来比喻,“你好吗?”在“吗?”字上将声音轻轻提起,听起来很亲切,如果说成重音,语气就完全改变了。同样,音乐的语言和我们生活中的说话是一样的,不同含义要用不同强弱、长短等语气表现。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通过语言的比喻,启发能够引起学生对乐句、语气的注意,从而培养了学生音乐感觉。
三、重视启蒙教学中家长和教师的作用
学习钢琴是要经过自己不断的练习去掌握和领悟正确方法的过程,这种练习是任何人和任何语言不能代替的,这是技能和技巧学科的特性,这种特性使钢琴学习的练习任务格外重要,同时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发挥着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在练琴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首先,要明确练习目的,制定每天的练习计划、步骤,不要以时间为标准,而是要以效果为标准,让良好的习惯与科学的方法逐渐形成。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大声说话、看电视,否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战胜困难,不要责备甚至打骂。钢琴教师的启蒙教学在整个钢琴教学阶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琴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技能、严谨的教学态度,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钢琴犹如建高楼大厦,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尤其要掌握科学正确的弹奏方法,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触键方法、节奏、音色和相关的乐理知识,都要在启蒙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注重对音乐感觉的培养。以上这些全是依靠学生的钢琴启蒙老师来完成。同时,要依靠家长的长期不懈地监督和督促。
在经过多年钢琴教学实践工作后,使我深深感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深刻而全面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因此,我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钢琴教师要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把钢琴教学与美育相结合,在探索教学方法和教育规律中把握教材和教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勃.谈钢琴教学中有关音乐感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5(7).
[2]袁莉.漫谈儿童钢琴启蒙教学[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4).
[3]王璐.JL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兴趣培养;有效途径
目前,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幼儿艺术素养、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百度百科中,“启蒙”意为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故亦将“启蒙”称为“入门”。在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启蒙教学即为“钢琴入门”教学。对于幼儿来说,一切知识与技能的启蒙,都是学习的第一步,决定着未来对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确。钢琴学习是现今社会开发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钢琴启蒙阶段是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钢琴本身具有无可替代的丰富表现力,同时钢琴学习能让儿童觉得尤为轻松,没有负担。学习钢琴不仅能使儿童的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进行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
一、培养学琴兴趣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钢琴学习也是如此。钢琴“启蒙”又称为钢琴“入门”,目的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时常听到家长说:启蒙教学是从零开始的,是最无关紧要的,因此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钢琴启蒙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钢琴学习犹如盖高楼大厦,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或者打歪了,楼是盖不高的,即使勉强盖上去了,迟早也会倒塌。成功的启蒙教学首先是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这么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对孩子,对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状态是积极的,是很专注的,正是因为兴趣所在。换一句话说,很好地培养了孩子在启蒙阶段对钢琴、对艺术的兴趣,难道还怕学不好吗?
二、传统幼儿钢琴教学的弊端
在我国,钢琴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钢琴日益得到普及,全国都开始慢慢注重幼儿钢琴教育,然而正规的、合格的钢琴教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琴童队伍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师资队伍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情况。目前,许多钢琴老师特别是半路出家的钢琴老师还在用20多年前的学琴方法来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要知道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进步,高校的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各种优质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钢琴老师难道是个例外?还在用20年前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显然非常不合适。(一)启蒙教学没有声部概念,“一团浆糊”。所有的理念应该在一开始就树立,而不是后期再修改和添加。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认谱习惯时,只注重音符和节奏,而没有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不观察拍号、谱号、调号、指法等,导致后期孩子的练习不完整,频频出错,不连贯。这正是因为最初的启蒙教育阶段没有帮孩子养成认真读谱的好习惯,声部概念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孩子不理解、不要担心孩子不能完成,优美的音乐就是多线条、不同色彩的。只注重用手指把音弹对,那就是“一团浆糊”。这样的音乐又怎么谈得上兴趣培养呢?(二)“灌输”式的启蒙教学。多数老师在教钢琴时,就是把自己的音乐想法“喂”给学生,但在艺术领域,“灌输”和“栽培”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种方式。仅仅教学生乐谱上每个具体的音或乐句要怎么弹,让学生慢慢学,然后反复练习,逐渐达到标准,之后又开始学习下一首曲子,再把上述过程重复一次。我想大多数人都有类似问题。乐曲弹奏出来是什么样老师应该很明确,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见效较快,但后劲不足,这就有点像为学生裹上一层比较漂亮的包装纸,其实只有表面功夫,没有实际内容。(三)过多强调手型的固定。钢琴制作是十分科学的,也非常适合人体构架。我们最放松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弹奏状态。而多数老师过于强调手型的状态:握苹果的形状、指尖站立、高抬指等,枯燥的动作练降低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同时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手型的保持可以在练习过程中自然习得,重在教师用何种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在枯燥的动作练习中固化僵硬的手型。
三、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在钢琴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在钢琴启蒙阶段找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已成为提高钢琴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孩子们学琴的热情,打消了其积极性。那么,如何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趣味性呢?(一)钢琴启蒙与音乐教学法完美融合。幼儿天生热爱音乐,音乐伴随着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活泼的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向往。幼儿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能激活幼儿大脑功能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在诸多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习钢琴与学习音乐同理,重在感受、倾听和亲身参与。学习音乐之初,掌握节奏是关键。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理论性的乐理内容具有趣味性,从而让孩子们接受而不反感呢?那就是融入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亲身参与,因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很关键。孩子天生爱玩,在音乐活动中有目的地玩、有意义地玩,不知不觉便能轻松牢固地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为例:1.节奏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可以借助念词、声势、打击乐等方法进行节奏练习。比如第一乐段可以单独把节奏部分提炼出来,制作相关图谱,配合念词、声势或者打击乐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找到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特点。2.音乐情绪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中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用律动、声势等方式,以《土耳其进行曲》为背景音乐,设计合理的音乐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亲身参与,感受音乐的变化。3.曲式段落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A、B、A的三段曲式,每一段根据节奏以及旋律走向设计合理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同时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结构概念。4.活动游戏化孩子天生就爱玩,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使趣味性的内容体现在“玩”上面,在玩中自然习得知识内容,在玩中学习巩固音乐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二)教学新理念、新思路。用指尖弹琴,说的就是贴着键用指尖触键,以确保第一个关节不会塌。触键时摁住琴键,就像按电梯楼层一样,这样指尖会产生一种向上力,使得后面的关节凸出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拱形。此外,手腕轻轻地向下会辅助拱形的形成,也有助于弹出柔和且饱满的音色。学生通过这种弹奏法形成了放松的手型(通常与读谱的基本能力同步进行)后,就可以开始引入高抬指训练。扎实的技术基础是钢琴弹奏的前提。但是技术是表现艺术形象的渠道,没有清晰的艺术形象,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水了。清晰的艺术形象就要依靠乐谱——首先是节奏和音符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是与情感表达有关的力度和速度的要求;最后再到音色变化和节奏变化的细致入微的处理要求。学生心中的艺术形象从无到有,也会依次经历此过程。为学生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然后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反复磨练的机会,使他们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虽然“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听上去像是探测太平洋的水流一样困难,但实际上并不复杂。首要的技能是听辨、思考和弹奏复调音乐。(三)使用合适的教材。在一百多年前,钢琴启蒙教学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材可供选择,大多数钢琴老师都是现编现教的。但是将这种方式拿到现在来看,大家都感觉难度太大,难道是我们现代人变傻了?还是古代人比我们更聪明?首先对于多声部教学而言,巴赫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启蒙阶段可以先接触《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这里面的作品并不全是巴赫创作的作品,但是这套教材里的曲子非常好听,复调因素比较少,舞蹈因素比较多,有利于孩子们对“音乐之父”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其次,核心知识点是音乐表现力。用富有音乐表现力的练习曲来锻炼孩子,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常规教材是纯技巧性的练习曲,比如车尔尼、拜厄的练习曲,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孩子练习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类练习曲音乐表现力不够丰富,没有太多的旋律。可以尝试用布格缪勒、海勒和克拉莫的作品取而代之。最后,关于乐曲结构的理解。《小奏鸣曲集》非常适合用作教材。奏鸣曲要学整套,而且要在慢乐章中多下功夫,这样更有助于提升音乐素养。一旦孩子对某种风格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般弹了一两遍之后),便能慢慢感知乐曲的结构。(四)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当了家长后才深有体会,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贵在坚持。每周上课的坚持、每天练琴的坚持、每次训练的坚持,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在幼儿钢琴启蒙阶段,家长是最为重要的角色。要知道孩子们天生爱玩,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有兴趣的事物,只要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对于钢琴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兴趣,一般要学习一至两年,能够弹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得了成就感之后,才会慢慢有兴趣。老师教授得再好,孩子缺少课后的练习,知识得不到巩固,那也是徒劳无功。此外练琴时的环境也很重要。充满嘈杂的电视声、小朋友的嬉笑声等等,必然无法很好地感受音乐、聆听音乐。所以,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好氛围与好环境的营造。
参考文献:
[1]郭亦勤,王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J].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赵洪,王珊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4]王任梅,边霞.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两个纲要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