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教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研究
时代在发展、理念在更新、标准在提高。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最强主旋律,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最大源动力。课堂教育教学这一领域,自然也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提升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以及学习理念的变迁,而与之发生了根本性的传承和变革。新课程改革作为其必然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学科教育教学的“热词”。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实效是课堂学科实践的最根本、最本质的追求。但笔者发现,课堂教学实效的内涵和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发生深刻的丰富和变化。但学生主体地位展现、学习技能提升、学习情操配塑,始终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要义。这就要求,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必须遵循和按照“有效”一词深刻内涵,予以科学实施和有序开展。本人现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学策略的实施这一方面予以简单阐述。
一、抓住学教双边特点,实施互动式教学
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整个活动体系中运动起来、交流起来,进行深入细致的双边实践活动,以此充分展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其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实践的过程,教师组织和开展师与生的双边互动活动,从而实现教师教学目标要求的实现和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但笔者发现,少数初中数学教师在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实践进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时学生实践探知活动充斥整个教学进程,而教师的指导引导活动几乎没有,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双边特性和互动特性。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堂变成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深入合作、生生协作的实践舞台,开展具有双边特性的师生交流、谈话、生生探讨、协作等互动式学习活动,围绕某一教学知识点或学习任务,进行谈话、交流、讨论等双边实践活动,以此推动教学要求的有效渗透,学生学习主体的有效展现,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知识点环节中,教师通过对教师讲解式和师生互动式两种教学模式的前后对比,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推动学生学习进程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和积极功效。因此,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组织和开展了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双边实践活动,其过程如下所示:
师:来研究能不能用较少的几个条件就能判定三角形相似呢?
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
生:SAS、ASA(AAS)、SSS、HL。
师: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对应角相等”及“对应边相等”的语句,用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中应如何说?
生:“对应角相等”不变,“对应边相等”说成“对应边成比例”。
师:我们知道,一条边是写不出比的,那么你能否由“ASA”或“AAS”,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一个关于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新的命题呢?
生: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予以启发、引导、纠正。
上述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教师的主导指导功效和学生的主体协作特性,通过教师的有序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从而让初中生在教师有效引导中实现知识点内涵的有效认知,学习活动效果的提升。
二、紧扣典型教学案例,实施案例式教学
数学学科的丰富知识架构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特点,决定了学习认知者探知掌握时必须设置和紧紧握住有效抓手予以实施。而这一抓手就是数学案例。一定程度上说,案例已成为数学学科的“代言”,成为教师数学讲解的“载体”以及学生学习实践的“平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必须切实做好数学案例讲解实践活动,利用数学案例自身所具有的内涵丰富性、前后联系性、深刻实践性等等特性,开展案例式数学教学活动,组织设计紧扣教材知识点内涵的数学案例,组织和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和指导初中生围绕解题要求和学习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实践活动,以此锻炼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探究分析、思维创新等数学学习技能和素养,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培养第一要务”的目标要求。
问题:已知点M(3a-8,a-1),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M的坐标。(1)点M在x轴上;(2)点M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3)点M在第二象限,且a为整数;(4)点N坐标为(1,6),并且直线MN∥y轴。
生:探知题意,认为该问题题意涉及到坐标与图形性质内容。
师:根据图像的坐标内容,一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解答?
生:解析,(1)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第二四象限平分线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然后确定出a的值即可;(4)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列式求出a的值,然后解答即可。
师生进行总结,指出: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二四象限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征,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上点的坐标特征。
在上述问题解答过程中,学生通过问
题的题意分析、解题思路的研析等活动,数
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得到显著增强。
一、探索实施
(一)建设共享平台,协同维护管理
1.开辟园际共享区,细化共享内容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了网络共享平台,在平台上设置了园际资源共享区,对共享资源进行了分类细化,以方便教师进行有目的指向性的查询,提高共享效率。以下是“园际资源共享区”分类表:
2.明确联盟园所权利义务,明确园际共享流程
为保证共享资源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通过讨论明确规范了各联盟园所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①可在共享平台上免费浏览、搜索、下载相关资源及信息。
②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申请,进行资源预订。
③参加园际共享交流活动。
(2)义务
①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共享教育资源及幼儿园其他信息的安全。
②遵循“谁上传,谁审核,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上传的教育资源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资源的准确可靠。
③联盟园所每月按要求上传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学案例和幼儿教育信息,参与专题研讨,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共同推进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④定期对信息交互平台上的共享资源及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共享流程
共享内容提供方向联盟园所发送共享资源,首先要登录共享平台,点击“文件管理”左侧菜单“园际共享”,然后勾选共享园所名称,最后点击“确定”完成内容发送。接受共享内容的一方也要登录信息共享平台,点击“文件管理”左侧菜单“园际共享”接受资源。
园际共享路径图:
第一步:A园共享资源
园内上传、通过审核园际共享选择共享单位
第二步:B园接受共享资源
接受共享文件园内分类,确定阅读使用人或部门查阅使用
(二)网络为主,立体共享
除了网络共享平台,我们还采用传统的园际教育资源共享渠道或方式:(1)联合开展教研活动的现场交流。(2)远距离通讯,包括电话交流、QQ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等。
不可否认,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但传统的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我们制定并实施了“网络为主,立体分享”的资源共享战略,网络共享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园际交流共享活动。
1.围绕重点,形式多样
我们根据教研计划与教师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阶段的共享重点。除了联盟园所的特色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外,各联盟园所还可以根据本园需求确定分享主题,进行资源预定。共享形式则主要分为规定内容、预订内容、论坛讨论三种。规定内容指有需要的联盟园所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确定共享内容、资源上传时间,按约定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预订内容指联盟园所根据本园需求提出共享菜单,请求其他联盟园所提供相关教育资源。论坛讨论是指联盟园所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以论坛讨论的形式开展专题网络教研活动。
2.一园主导,不断拓展
在共享活动中,参与共享的园所根据本园优势或特色,轮流担任共享活动主导园,负责该教研活动共享主题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如2015年第二季度共享主题安排:
在上述共享活动中,主导园不仅在网络共享平台上牵头开展“优秀教学案例”“主题论坛”等共享活动,同时结合共享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现场教学观摩和区角创设等系列活动。
二、初步效果
(一)教师获得了什么
1.树立共享观念,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树立了共享观念,并且努力将在共享中获得的理念用于教学实践,或带着问题参与共享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智慧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以我园为例,最初教师提交的用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初审通过率不到50%,现在已上升到近90%。
2.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资源共享有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老师们定期对共享资源进行更新并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大家互学所长,互补所短。有效快捷的互动,帮助教师实现了专业的快速成长。
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管理者获得了什么
1.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共享资源审核过程中,各联盟园所采用分层管理办法,教师将内容上传给资源组组长,组长初审修改后上传至最终审核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资源审核与共享,打破了时空限制,共享的教育资源可被反复利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参与者也由此形成了高效的学习习惯,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2.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在课题研究和共享活动中,管理者和教师一起整理教学案例、讨论问题,并通过共享平台实现跨园交流,有效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三)幼儿园获得了什么
1.建设并共享富有特色的园际教育资源
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园所首先必须开发建设本园的教育资源库,同时通过共享其他联盟园所的资源,不断丰富更新自己园所的资源库。就这样,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了可供共享的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1+1大于2的整合效应越来越明显。
微视频是指30秒到20分钟的视频短片[1,2]。具有短小、及时、制作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普及,给微视频制作、和观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常被应用于微电影、记录短片、广告片段、新闻中。在教育领域,微视频也被引入到课堂中,如微课程视频(微课)[3],其是由教师将传统的一堂课分割为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单独形成微型课堂,并由教师讲解录制成微型视频。微课的研究极大的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4,5]。微课强调的是完成性,视频中包含课程的导入、讲授、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但微课没有指出教学模式给教学的参与者。本文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以微视频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即设计一个教学模式,通过微视频将知识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教学环节。该教学模式不仅教师要制作微视频,而且学生也要生成学习过程的微视频,这也是以往文献中没有提及的模式。最后讨论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及微视频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本、专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中,强调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基于理论和实验相互配套的原则,甚至有些课程在一次课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有如下特点:(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课程内容更新快、学生不易掌握。如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的课程,由于系统的版本更新快,界面与以往的版本有很大改变,配置方式也跟以往的不同,但是教材和教学资源更新比较慢,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3)操作演示学生不易观察。计算机专业有些需要对设备进行配置的课程,需要教师在上课时进行设备配置的演示。如网络工程实训课程,需要对路由器交换机进行配置,配置过程设备较多,空间狭窄,学生不方便观察,因此造成学生自己练习时很难操作成功,甚至有些设备因学生失误操作而损坏。(4)以单向的传授知识方式为主。课内,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还是以讲解为主,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教师需要花较长时间来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很难一次记住,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同时,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教学时间有限,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授课时会出现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将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应用到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有:(1)利用微课资源辅助教学。教师为了更好的讲解难点,会在课中播放一些关于知识点的微课,或指定一些含有微课的网站给学生看,但教师很少去跟踪学习效果。(2)教师通过屏幕录制软件或手机录制教学过程,生成视频,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便利。但录制的视频时间太长、文件太大,不方便网络传播和观看,所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3)制作一些参赛的课堂视频,大多都是用于比赛,没有给教学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还有,现阶段引入视频到课堂教学中时,对解决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贡献不大。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只能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学生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师生对网络和移动通信平台的掌握比较好的特点,利用微视频将教学的各个环节串成一个整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一)按教学过程的时间顺序看,模型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环节。教师将单元的教学任务分为多个模块,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每个模块细分知识点,并设计必要的任务、项目或实验。教师在该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将知识点的讲解以微视频的形式体现,并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下载教师的微视频进行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记录遇到的疑惑,也可以向教师实时求助和交流。为了降低教师对微视频的制作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屏幕录制软件或手机录制知识点的讲解过程,视频中无需像微课那样包含完整的各个教学环节,只要知识点讲解清楚即可,降低模型使用技术门槛。
2.课中环节。在课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维持课堂秩序,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给出完成任务、实验和项目的合理方案,并录制方案实施过程的重点步骤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上传给教师。
3.课后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方案进行评价,并在网络平台中展示优秀方案的微视频。对所有解决方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并录制成为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学生。在该阶段学生可以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产生的微视频来复习本知识点。
(二)按师生的交流信息看,模型涉及交互式信息和微视频信息
1.交互式信息。对于教师来说,交互式信息是给学生发的课程要求、布置任务、解答问题的一些指令性信息,以指示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微视频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该信息是向教师提问的一些请求信息,比如观看视频或分组讨论时,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教师求助所发出的信息。
2.微视频信息。微视频信息是课程知识点的承载者。教师发出的微视频信息是知识的起点,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微视频的学习,成为了知识接收点,同时也是知识的反弹点。知识反弹通过学生录制的解决问题的微视频来实现。来回的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至少相等,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如果反馈给教师的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比教师发出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多,说明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微视频所携带的知识量是指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方法和方式。如果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方法和方式比原有的不一样,说明知识量提高了,进而说明学生已经思考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从而达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可以用微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量来衡量本文教学模式的效果。如考察某单元中所有模块教学过程,在本文教学模式中,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有多个微视频。(三)按学习场所看,教学模式涉及到线上和线下
微视频在师生之间传递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随时回顾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在课前、课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而在课中可以在教室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强大的支持。
三、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1.模型涉及的教师和学生可行性。计算机专业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常使用计算机,因此对信息技术比较熟悉,比较容易掌握模型中涉及的网络平台和微视频录制技术。
2.模型涉及的技术可行性。网络平台是通过建立本门课的QQ群来实现,师生的交流和微视频的传递都是通过QQ群进行。制作微视频是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实现的,如camtasia studio软件,师生可以简单生成微视频。如果需要录制的操作步骤、教学过程不在计算机上,如设备的配置,这时可以通过手机录制,生成微视频。因此教学模型不涉及到专业课程网站建设,也不需要专业的摄像机录像,这就降低的技术难度,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很容易掌握。
四、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一)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1.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者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课前和课后的教学视频学习,无疑拓宽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课前、课后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选择性地、反复地观看教学视频,这样利于学生满足学习需求,同时把重点和难点放到课堂上,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2.形成生成性资源,丰富教学案例资源。学生把在课堂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操作演示以及程序编制过程摄制成视频,而教师对这些生成性视频进行收集、利用、整合,可以形成该门课的教学案例资源包。教师可以对这些教学案例资源包进行分类,对于常犯的错误示范视频案例,充分利用其作为新生的错误案例的演示,对于好的演示视频,也可以直接作为课前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资源。
3.加深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视频的时间短,比起枯燥的长时间的文字阅读和讲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同时课前利用视频先对课程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对知识进行内化;教师课中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讨论并录制视频,这个的过程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建构;课后观看总结视频,可以便于学生形成长时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挑战
1.对教师的挑战。由于教师要摄制、编辑视频,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对微视频进行录制和编辑,这对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的高校教师来说,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新的教学观以及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把教学的过程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再学习以及更新观念。
2.对学生的挑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已经习惯于教师教,然后做练习的方式,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以往的教学模式占用了课后的学习时间,因此还要考虑建立学习的监督机制以及在任务以及视频的设计上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好的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二次成长;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二次成长”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现。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实验与研究发现,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像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如果将“高原现象”前的专业成长称为“一次成长”,则“高原现象”后的专业成长即为“二次成长”。造成教师专业成长“高原现象”的因素较多,如何克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高原现象”,实现教师的“二次成长”?客观上与专家的引领及同伴互助相关,主观上取决于教师的自主努力。
一、专家引领
身处“高原期”的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因为自身已经过一次快速成长期,自身对教材较为熟悉,同时对教学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更发现自己从同事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校长和同事的认可,加上较长时间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没有变化,很多事情在重复做,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偶尔有些尝试变革,也不见明显的效果,他们以为这就是发展的终点。
专家之所以为专家,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更拥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智慧。如果在他们的引领下,不但能拓展处于“高原期”的教师的眼界,而且为他们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更为处于“高原期”的老师点出自身的问题所在。
一方面,学校可采用“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法,让处于“高原期”的老师向专家名师学习,进行“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去体验和感受名师的教学风范,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顺利走出高原期,成为学校课改的“领头雁”,从而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两个或多个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专业对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进归属感,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间通过专业对话,能从各自理解的原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想出发,通过多次互动,形成视角交融,从而使教师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打破、更新、重组,使自我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研究中、合作中提升,促进自我的二次成长。
课堂是教师的工作间,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想展示的舞台,更是专业水平成长的见证场所。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主要是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互动。因此,处于高原期的老师要积极“备课、说课、开课、评课”。
三、自主努力
1.读书学习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育教学是心灵的对话。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教师仅凭“一次成长”的方式和途径(如模仿、经验积累)不可能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它需要长期读书、学习与积累。不读书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纵观教育大师与现代教育名家的成长史,他们都是读万卷书之人。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把眼光投向经典,在思想上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追寻人性的闪光点,追求教育的真理,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增加教育视野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学生和自己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因此,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读书学习就是寻找源源不断水源的最佳工具。
2.教学反思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持有的专业观念、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教学反思有四个层次:①普通的。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②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③较高级的。教学诊断。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④最高级的。课案库建设:教学分类、指标体系、课案、课案原理说明。
(1)彰显自我,突出主体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己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动。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自我的过程。
(2)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教学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深入的反思,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不断实践、反思中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3)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做出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使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目标迈进。
3.课例评析是教师二次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课例评析就是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计划、标准对教学案例(可以是教学现场、教学视频、教学实录)进行审议、评价、反思,并提出改善性的建议。
(1)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程
“案例学习”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但很多教师唯独没有在大学学过“教学案例评析”,而是在从教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教学门道,在逐步试写中完善。
(2)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指标
一个教师的专业生涯多半在办公室和课堂上度过,教师的水平完全体现在讲台上、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教师的水平高不高,要看他书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就必须在课堂上呈现,观摩优秀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不断改善、跟进、提高,这个过程就是“课例评析”的过程。评课是为了上课,上课又促进评课。一个优秀教师的专业水平,最合理的莫过于上课和评课。
(3)教师从事教研的着眼点和教研资源来源于课堂
课堂呈现着师生的个性、才智、风格,课堂蕴含着教育的规律、价值、艺术。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当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磨炼上课的技术;当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对课堂技术的认识。观课评教的焦点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当教师为上课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当教师作为评课者,从他人的课上得到一些启发。析课评理的焦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当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领会上课的道理;当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孙爱华.让读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现在中小学教师,2011(9).
[2]周如俊.教师“二次成长”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教师,2012(14).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获取;SECI知识转化模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社区;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48-0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职业院校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其教学水平及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当前。职业教育倡导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角色,不仅要具备理论研究的能力,更要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职教教师能否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融合后是否可以灵活的传授给学生,这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陈向明将实践性知识定义为“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提炼所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学习、运用理论性知识会受到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同时实践性知识也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可称实践性知识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石。
一、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
新手教师往往不能将其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往往手足无措,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匮乏。因此,教师若想快速成长,就需要获取、内化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除了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累,还包括其他方式。目前已有学者对职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进行了相关研究。王维提出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措施主要有理论知识的转化、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反思技能性的实践教学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增设实践性知识交流的渠道平台、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师徒制。郭靖认为高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策略可分为院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院校方面可采取提供培训活动机会、引入激励机制、引入考核制度的策略,教师自身方面可采取参加培训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记录关键事件,促进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保持与同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和互动的策略。李海苹将职教教师分为新手、熟手及专家三个阶段,在新手阶段主要为“三课”并进式、“师徒一体”式;熟手阶段主要为技能竞赛式、工学结合式及进修培训式;专家阶段主要为同侪协作、项目驱动式。王玉苗提出构建实践性知识体系、增设实践性知识开发、交流的渠道与平台。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促进职教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三种途径。李小玲提出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建构路径主要有: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增加教师实践机会、积极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的目的性、增设沟通方式,促进实践性知识的转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增设交流的渠道/平台”“保持同行教师的合作交流”“网络学习互动”等方式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群体通过交流互动不仅能挖掘自身潜在的实践性知识,同时也可促进知识的流动。
二、教师实践社区概述
实践社区是指一群有相同的兴趣、专业和/或职业的,有互相学习的欲望,并愿与社区成员分享各种知识、经历及经验的人。因此,教师实践社区可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与渠道,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有效方式。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可以形象地表征教师如何在实践社区中获取实践性知识,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有四个阶段,分别为社会化阶段、外在化阶段、组合化阶段以及内在化阶段。社会化阶段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教师以观察、模仿的方式来获取其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此时的实践性知识仍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外在化阶段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此阶段中教师可以借助教育叙事、反思日志、类比、隐喻等方式将自身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传播。组合化阶段是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此阶段中教师利用技术手段将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分析,结合自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利用实践社区将知识进行更好的传播交流。内在化阶段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后运用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隐性知识。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实践社区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在现有的职前教师社区的基础上。为新手教师设计了网络实践社区。当新手教师面对重大问题时。该社区通过网络工具可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研究发现,该网络实践社区由指导教师进行辅导、提供咨询与论坛讨论,具有资源分享、创造社区感、增加情感支持等优点,但存在在线辅导难以持续的问题。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网络由安大略省教育部和安大略省教师联合会共同集资创办,旨在为教师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并将学习到的信息与技术应用与课堂实践中。研究表明,该教育网络的实践社区能为社区成员增长技术知识。将技能整合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课堂教学,但长时间的研修,使得社区的活跃度越来越低,社区中的网络工具比较固化,不能根据使用情况改变其使用的模式。我国首都范大学以情境学习为基本框架设计并开发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将教师工作场所与专业学习进行联结,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同时聚焦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也是聚焦教师知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新途径。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绒从网络课程、网络教研、支持服务三个视角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虚拟学习社区包括以上三个视角及多边网状交流互动四个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对当前教师实践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实践社区中教师进行分享交流的知识多数为理论知识及显性化了的实践性知识。如教育资源、教学经验等。但对于职校教师中操作类的技术技能知识,却无法在社区中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和练习。操作类的技能性知识是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切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社区是十分必要的。
三、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社区的构建
(一)设计理念
该实践社区以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师群体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及提升其实践性知识为目的进行设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将O2O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师的研修学习中。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因此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自身具备操作技能、技巧,在研修过程中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技术技能点的练习。将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践社区的非正式学习与研修培训的正式学习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实践性知识的流动,从而在知识流动过程中获取实践性知识。在线上与线下的O2O学习模式、虚拟练习与现实实践、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三大理念下,进行理论学习及技能训练。由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社区、教师自由组建的实践共同体、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以及资源库构成了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支撑体系。促进教师的“知-行-思-创”行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运用在活动或真实教学情境,在行动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对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更新、创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师形成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可视化后可在社区内与其他教师共享,进而形成共建共享的实践社区。
该实践社区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应用HTML5、JavaScript、Aiax、虚拟现实等技术,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研修教师登录实践社区后进行理论学习、案例观摩等一般操作可直接调用Ajax引擎搜索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操作;虚拟实践需在HTML5与3D引擎的支持下进行页面的布局并绘制虚拟场景,以便研修教师进入虚拟情境进行技能练习时可以根据自身专业选择相应场景。
(二)实践社区构成要素
该社区共包含研修教师、专家教师、助学者及技术环境四个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1.研修教师
该社区的主体要素,其余要素均为研修教师服务。在技术环境的支持和专家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研修教师学习社区中的知识与技术后,可独立或与其他研修教师协作共同完成社区中的活动任务,在专家教师与助学者的引导下进行反思。通过“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过程获取实践性知识。
2.专家教师
该社区的主导要素,为研修教师设计活动任务,在宏观上引导教师在社区的学习、实践,并根据研修教师在社区中的研修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研修教师的反思。
3.助学者
该社区的重要要素,分为普通助学者和精准助学者。普通助学者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跟进研修教师的研修进度并为研修教师提供及时的研修反馈。精准助学者除具备普通助学者的特点外,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并能有效地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研修教师的问题。
4.技术环境
该社区的基础要素,该要素为研修教师线上的学习、交流、协作、技能练习等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功能设计
该职教教师实践社区共分为两大模块:学习模块和实践模块,如图5所示。
学习模块分为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培训。线上学习主要进行的是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和相关资源的下载。理论学习包括学科知识、自我认识、教学法知识等,适合刚α职的新手教师进行课堂的自我诊断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技术学习指的是学习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相关技术。实践性知识的特点之一是缄默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因如此,学习有关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将自身的知识进行可视化不仅有利于教师梳理其知识结构、重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对于教师之间传递知识都将起到巨大的促M作用。笔者将实践性知识可视化分为文字可视化、图形可视化、视像可视化三种方式。其中文字可视化主要有反思日志、教育叙事等文字表达的方式;图形可视化主要有思维导图、鱼骨图、概念图、知识地图等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视像可视化主要是微课、DST(Digital Story telling)、知识动画等视频类的表达方式。该实践社区中的资源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知识讲解的文档、视像资料,可视化工具的安装包、可视化工具使用的教学案例视频等。线下学习主要是与教育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与教师研修,内容为理论培训与技术培训。
实践模块中。主要进行的是实践操作。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与普通教师的之间的显著区别。
在“案例观摩”部分,教师可以观看课例视频,学习其他教师在实训课中是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讲授;浏览教师在参加竞赛或指导竞赛时的视频,学习教师在竞赛中如何指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路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观摩实践性知识可视化流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可学习到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流程,同时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知识可视化结果也可获取相应的实践性知识。研修教师进行案例观摩时学习其他教师在面对具体教育情境时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在专家教师及助学者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生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性知识。将其运用在实际教育情境时生成一个创新案例,可供其他研修教师进行观摩。形成良性循环,如图6所示。
“活动专区”子模块是研修教师将内化于心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虚拟实践、活动任务等形式实际运用并外显出来,分为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在线上活动中,教师可自行组建线上实践共同体,共同体协作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并进行协作交流。虚拟实践是根据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特点量身定制的功能,研修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不同的虚拟场景,进行动作技能的操作练习。在线下活动中,教师也可组建线下实践共同体,参加或指导比赛,在此期间研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体悟等方式向其他教师学习,通过协作交流对已吸收的知识进行深化总结。
在考虑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现状指出高职教育中引入该模式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最后提出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高职教育;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4
1高职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化、技术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于高素质创新性技术人才的要求日益凸显。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事实上,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堂中学生的自被剥夺。同时,与国外不同,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尊师重道”,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在学生眼中,老师是长辈,是管理者,对老师的顺从被大多数学生视为良好的行为准则。囿于“教”与“学”之间的壁垒,职业教学的中心不能从“教”转为“学”,难以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级技术人才。
近年来,基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型人才,适应中国制造智能化技术升级的需要,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尝试采用西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创新采用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源于美国,主要指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该模式确定了“学生为主、教服务学”的新型教学理念,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上课下的互动,更加注重过程学习,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主动研究实践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考。理论上,翻转课堂要求课前(线上)学生自主学习,课中(线下)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与人合作的能力。从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看,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技能,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就行,各个技能知识点和行业职业岗位技能是一一对应的,更适合做成微课,方便翻转课堂的实施。从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看,理论基础薄弱,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缺乏毅力、耐力,自制力不够,但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却很强,微信、QQ等网络平台操作熟练,实施翻转课堂能迎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
2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
就政策层面而言,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早已关注到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指出“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和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翻转课堂便应运而生。笔者梳理了2013-2015年8月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发现,在中国知网中,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研究中,光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就多达202篇,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引发笔者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国内的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兴趣和实践的积极性均节节攀升,但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却主要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其职业教育的应用却相对匮乏且缺乏系统性的模式设计。据笔者统计,从研究层面来讲,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本科相关教学领域,在202篇学术论文中占比高达85%以上,但关于高职教学的应用研究却很少被学者所关注。从极少数的相关论文来看,鲜有基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设计出适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模式(余萍,2014;李慧娟等,2015;邬锦锦,2013)。从实际应用层面来看,当前已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中,职业教育仅为14%,其中高职教育占比11%,而且大多还处于尝试性的起始阶段。
更为重要的是,在笔者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实施翻转课堂的高职院校照搬照抄本科教学的模式,从而使职业教育的相关实践并未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究其原因,囿于相关教师翻转课堂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在模式设计上没有考虑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目标,导致其课程创新过多地强调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偏离了职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相互验证、相得益彰的初衷和现实特点,而脱离实际的理论分析无疑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显然与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自学能力不高和逻辑思维训练不足的现实状况相背离。
3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翻转课程模式创新设计
设计符合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翻转课堂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乏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推动职业教学模式转型升级的根本所在。基于此,笔者在充分考虑到普通本科生培养目标与职业教学培养之间的差异,在吸收本科教学中翻转课堂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研多家高职院校学生和一些教师的看法后,设计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及自学能力现状的翻转课堂模式,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与本科教育中翻转课堂采用“课前――课中”的模式不同,笔者在考虑高职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改进,将其扩充为“课前知识获取――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拓展”。课前知识获取阶段,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学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录制相应的微课、设计线上自测题及导学案等资源,上传至信息化平台。学生则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课堂任务的学习准备,并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馈交流,教师参与讨论,或教师创设讨论主题,发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了解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有偏差以及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课堂学习任务。同时,考虑到有的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开展组长召开课前学习微型会议、个人学习记录、学习现场拍摄等方法加强课前自主学习监控。课中知识内化阶段,教师首先反馈评价课前自主学习整体情况,就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给予解答,并进行快速简单的当堂测评,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然后针对课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课堂进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进而展示交流,最终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则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指导、实施动态评价,最终进行反馈总结。课后反思拓展阶段,一方面教师就课堂任务学习组织、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进行反思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学习反思,发表学结,帮助学习者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进步。同时考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为了方便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拓展提升,教师课后提供拓展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实现差异化培养。
4结论
本文在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并就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中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不足和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持和参考。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本文系统地分析出当前高职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和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针对高职教育特点的模式设计,另一方面,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需要、符合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及学习自觉性的翻转课堂模式,能为高职院校开展相应的教学提供借鉴,有助于高职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余萍.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3033.
[2]李慧娟,杨彦伟,刘合群.基于创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5):160161.
[3]邬锦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8):8687.
关键词: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引领
国家的兴衰强盛系于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教师工作的好坏在管理,管理的关键在教育管理。良好的制度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学校管理工作,调节和激励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使每一个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人得以成功,学校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就教育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文化引领谈谈自己的认识。
1.制度管理的规范性。
制度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即规范相关的教育管理行为,使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可以起到保障和引导作用。比如说教师的学习,教师学习需要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来保障和推动。虽然我们不断倡导乐学思想,探索愉快教育,但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就取决于学习本身的艰苦性和对这种特性的成功体验。因此,要能够真正推动教师的学习,必须要依据教师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予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所以,对待教师学习,就不能简单地只从外在价值上去要求,而要从提升教师生命价值上去认识,重新审视学校中不利于教师学习的各种障碍,重视教师学习的价值,关注教师学习的需要,鼓励教师学习的发生,支持教师学习的行动,从时间、资源、环境、制度、评价等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帮助。虽然上级领导多次倡导教师要学习,为此教育部门还开展各项活动推动这项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教师外,真正自觉读书的教师屈指可数,多数教师以没有时间为借口加以搪塞。靠要求,靠鼓励读书,收效甚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规章制度,把教师的学习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从教师的学习笔记,到每周一节课的读书交流体会,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始教师们不得不拿起书本,不情愿的写着笔记。教师的学习采用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体学习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有关内容学习,教师做好笔记。每学完一个内容,教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教师再把自己的理解、思考写在自己的反思本上,一周一次。学校每周检查教师的反思和日志,检查的结果分优、良、差纳入教师考核中,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受表扬的教师给予加分鼓励,从而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的学习中,主要看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否真正体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是否善于捕捉学生的细微之处等,看教师们是否把学到的“思想”用于教学之中,用“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评课中教师们实事求是,开诚布公,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的学习,唤醒教师们的创新意识,让学习理念转化成了实际行动,使课堂焕发出了青春活力。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教师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论文,按级别予以奖励加分,年底评出学习典型,就其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奖励。每月全面公布教师德、勤、绩、能四方面的考核。考核将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依据。
学校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学校管理的关键是全体成员形成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自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学校对师生的尊重。单纯的制度管理往往显得生硬,缺少人情味,因此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讲究柔性的,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在尊重教师,保护教师工作积极性上,也是各所学校发展,顺利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2.文化引领的超越性。
一所学校不仅需要制度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引领。我们在健全学校制度的同时,注重用制度引领学校文化的走向。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取向,是制度管理模式的超越。学校的环境和建设,校风校规的形成等学校文化都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激励师生振奋精神。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师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却能切实感受到的氛围和风气。我们重视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曾发动全校老师、学生以为学校文化建设想点子、出办法,鼓励老师及学生在文化方面创新,并据此形成文化管理制度。从教师学习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教改等等,都有整套的管理考核制度,有奖励有惩罚,具体做法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在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责任书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
根据制度,学校制定了特色班级风采展、读书活动竞赛、跳绳背诗等活动制度,加大了教师在教研文化方面以及班级文化的考核量化分值。同时学校还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班级文化。班级板报,墙面,异彩纷呈,有的学校以小制作、手工画、学生作文为主,突出个性特色。有的用激励性的标语显示了班级的班风和积极向I一的学风。图书角各有其特色,有的班级围墙用撕开的书围成一圈书墙,并定期更换,即使不爱读书的学生也会每天看到新的图书,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类似这样一些健康、向上、丰富的班级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MIS;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7.15.072
1 引 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我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我校信息学院承担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该课程的教学以传统讲授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多为老师讲授、学生作业、期末考核“三部曲”,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看起来是完整的、系统的,但是仅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免会与实践脱节。[ZW(]杨钟.基于毕博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43-244.[ZW)]因此,建立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设计完善的教学实验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做出尝试。
2 MIS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探索
2.1 问题导向型教学理念
教学之本质在于深入浅出,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为学生揭示出简单的道理与规则,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有用性。虽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早就形成了共识,很多有识之士也作出了宝贵的尝试:如布鲁纳提出了“认识结论”理论、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教学”理论、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理论”、加涅提出了“内外结合”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理论等,但是现实的状况是越来越多的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教育教学的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有待考察。
2.2 案例教学为载体的实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ZW(]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145-146.[ZW)]案例教W一般选用具有启发式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或案例描述再现案例过程。课程案例的选取是经过多方斟酌和考虑后定下的,且一定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启发作用。[ZW(]邓三鸿.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9):120-124.[ZW)]
2.3 课程改革组织特点
2.3.1 ERP沙盘模拟
在ERP沙盘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模拟业务过程的解说员。班长及学委为本沙盘模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并承担整个模拟过程的文件整理,其他学生根据角色进行分组,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的部门,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采用ERP沙盘模拟的方式,通过对案例过程的再现,师生之间共同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讨论、思考等反复过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是用于寻求未来改进结果的问题或事件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它是一种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思维形式,它不是从某个问题入手,而是从目标或要达成的效果着手,然后,通过对当前和未来的关注,同时探索问题中的各项参数变量及解决方案。
2.4 MIS课程联盟线上交流平台的构建
课程改革进行的同时,我们建立了MIS课程联盟微信公众号,依托第五届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研讨分论坛,组建了MIS课程联盟教师群的线上交流平台,由来自全国各高校教师共同分享众建课程经验,打造校际教师合作共同体,以期探讨出成功的课程建设模式,为MIS课程创新性建设做出贡献。
2.5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我们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基本设计思路,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选取了上海某某B2B中小餐饮企业食材集配送企业,以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原型,通过开展ERP沙盘模拟真实还原企业管理和业务运作流程,将信息流程和数据具体化和真实化。通过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管理体系的深入调研和详细分析,明确企业现行系统切实存在以及潜在的问题,识别关键因素,对其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的规划和设计,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MIS课程共有64课时,其中32课时为理论课,16课时为实验课,相对来说理论课时充足。本课程授课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以上海××中小餐饮企业食材集配送服务为案例,以授课教师为指导,采用ERP沙盘模拟,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和实验流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环节环环相扣,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有利于形成头脑风暴,有助于创新观点、创新成果的碰撞。
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项目的“指导者”,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对没有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模糊的实践过程进行明晰;另一方面,对学生工作和研究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每次课堂开始,老师都会对上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鉴定,对作业的不足进行反复修改,直至达到预期效果。[ZW(]朱匆.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2015(8):42-43.[ZW)]
3 MIS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3.1 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应当从各个角度反映本次MIS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效果。本课题调查了参加本次教学课程25名信管专业的学生,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匿名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且该调查不作为考核学生学习的部分。
3.2 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收回23份,回收率达92%(对回答问题数不足2/3的问卷视为无效)。调查对象中男生12名,占48%,女生13名,占52%。考虑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限于篇幅大小,笔者仅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题目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案例教学的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28%、24%、17%的学生分别从自主思考、探究学习能力;任务驱动型,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方面进行了选择,但同r有31%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只是活跃了小部分人群,还有学生没有从中受益。在回答“项目实践过程,您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问题时,39%的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22%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帮助和范例、21%的学生与同学讨论的方式完成的,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这些变化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和演化。
在谈到本次课程改革选取的案例时,92%的学生对本次案例选取满意,56%的学生选择了较好,案例运用后学习效果比较明显,36%的学生选择了很好,系统地贯穿了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本次课程教学中老师提供的教学案例是比较典型的。
对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方式的看法,88%的同学对案例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案例教学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在分析案例教学新的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时,大多数学生给予了肯定,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有明显优势,如图2所示。
在谈到参加教学课改后的收获时,40%的学生认为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还有28%和20%的学生认为了解了项目开发方法和过程、掌握了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另有12%的学生转变了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过程。
通过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教学反馈我们发现,案例教学法和ERP沙盘模拟的引入,使MIS课程的教学在创新理念上又近了一步,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针对软件知识和实践能力有限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如小部分活跃性不强、有些同学对这种教学改革方式不适应等。
4 结论和展望
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与建设
我校建立健全WiFi、4G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致力于让“互联网+”成为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我校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从教学研讨的供给入手,创新教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引领教研需求的变化,增强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性。学校遵循“互联网+”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研讨供给各个环节的保障水平,逐步提升教研活动的数字化、在线化、虚拟化、协同化水平。但目前学校硬件设备陈旧,电脑不足,电子白板教室匮乏,技术上的支持与建设急需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互联网+”教研的整体推进。
二、“+”些学校内部虚拟课堂建设
“互联网+”时代,信息互通,各类知识获取便捷,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更为方便、高效和高质量的教育。虚拟学校课堂,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由课程提供者向学习者提供远程教学的服务平台。在虚拟课堂里学习,学生不单单是在吸收知识,还在进行着社会化活动,学生采取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跨越时空,和来自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与传统课堂相比,虚拟课堂教学方式、交流对象以及信息来源比传统课堂大得多,并让学习交流变得没有班级限制,从而拓宽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我校的虚拟课堂建设还在起步阶段,也面临很多技术和能力问题,还需学校和教师不断地建设和完善。当前,虚拟课堂只是在个别学科的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虚拟课堂在很长时间内还不会替代传统课堂。
三、“+”些网络教研载体
学校建立健全硬件和软件条件这只是物质的基础,要真正用起来,才是硬道理。学校要借力“互联网+”培养教师跨界转型,探索教研新模式,让“互联网+”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教研。
传统的教学研讨活动,因为教学时间借位、教师个人性格等原因不能顾也未必能听到每一个教师的真实声音,从而使教研失去本真。现在我校着力打造网络交互平台(QQ群)、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资源平台(云盘)、在线网站(学科网站)四大网络教研平台。及时优质课、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的教案、说评课资料、教学反思等信息,以利于教师交流与学习。学校也利用以上载体,在大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时,分内容、分主题组织教师学习,为教师在知识理论学习上提供了平台。我校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已率先建立博客,利用博客教研,微信教研,qq群教研,参加全国性的教育教学论坛,简化了教师接触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的途径,从而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形式,开创了教研新格局。鸡蛋从外部打破只是鸡蛋,但鸡蛋从内部打破就是新的生命,教师主动构建新的教研方式,提升了教师教研的生命力。
四、“互联网+”教研,教师要“+ ”些什么
(一)“+”点教研的开放包容
教师要以开放心态看待互联网+教研。互联网教研时代,网络资源的便捷性与丰富性不言而喻,而这些资源最终转化成为教研中的强大力量,就需要老师们怀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要拒绝,不要恐惧,大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研,让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校实际情况是,中老年教师偏多,五十岁左右的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坚力量,推动这部分有经验有智慧的教师转型升级,让其秉持开放包容积极进取心态尤为重要。
(二)“+”点教研的继承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教研的核心力量。纵观其他学校和我校教师近年来的做法,都是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中创新的。
上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三百字团”栏目,发表学生的作品。出乎他的意料,学生都很爱读同伴的作品。不仅如此,校长、其他教师、家长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慢慢的,孩子们以能在微信上发文章为荣。
我校的一位语文教师,长期在新浪博客中写教学反思,现已积累了上百万字的教学案例与反思,他利用博客与专家交流,还利用网络与教材选文的作者沟通探讨。另一位心理健康教师,平时浏览并参与k12教育教学论坛,后来他将书写的案例上传至教育教学论坛,被杭州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看中,并将其文章发表在其主编的杂志《语文新圃》。大量事例说明,老师利用和积极使用互联网,就能创新教学和教研方式,如能长期坚守,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点教研的真实真情
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无效教研和虚假教研经常存在,使教研有名无实,流于形式。让教师回归到教研的真实本性, “互联网+”是一种极好的形式。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当教师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这要求,教师呈现更多的真性情、呈现更多的鲜明态度,才能让教育更生动,成为无法被技术取代的教师。
(四)“+”点教师的个性展示
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我校历史课、地理课和政治课深受学生喜爱。“我喜欢讲政治的宋老师,我可以集中精力从头听到尾。”“我喜欢教地理的王老师,他利用微课技术讲课,我听得更明白了。”“我喜欢历史课,因为吴老师节节课都利用多媒体授课。”这些都是我校学生的真实感受。因为老师的个性特点,也因为老师在利用互联网资源授课,学生爱上这门课。我校的政、史、地、生、化学和物理课程,各是一位教师授课,也许过不了多久,学校的这部分课程会与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性课程”。教师要赋予教学以鲜明的个性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与教研的“合体”。
(五)“+”点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和班级博客等现代化媒体只要运用恰当、巧妙,就能够精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挖掘思维深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我校的设想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发展出一种将在线课程和老师辅导混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来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学生的学情,进而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此种教学策略更加关注学生整体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些教学中的操作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