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文化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常识铺垫,提高学习层次
文学常识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不同主要在于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发展环境不同所导致。要真正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义,不仅要认清、看懂其字面含义,还应从作者的背景、情感、地位等方面出发进行想象、思考,以期通过换位模式达到理解的最高效化。笔者认为,进行古诗文学常识的教学并非简单向学生陈列相关知识与故事即可达到目的,而应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体验为基础进行渲染式教学。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望岳》时,若学生未能从全局视角上认识作者、理解背景,则在理解古诗蓬勃朝气、壮志凌云的情感表达上存在缺陷。对此,教师应做好课前的常识铺垫教学,将杜甫的背景分为个人背景、社会背景两个层次展开教学;其中,为了解决文学常识学习的枯燥特征,教学的形式可参照探究式策略,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相关资料进行课前预习自学,并分别在课堂上以演讲方式分享。做好文学常识铺垫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层次。
二、情感启发,引导心灵共鸣
古典诗歌是一个时代独有的文化形式,是传统也是精髓;作为一种文学方式,古诗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韵律,与当代文学表达习惯具有较大差异。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交往过程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交往对象和交往情境。如果我们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处于对方的情绪状态中,悲喜同步,即建立了与他人共鸣的情境。这种现象就是“情境同一性”。古诗是古人在那时那景有感而发的文学结晶,一首古诗的字、词间不仅包括诗人的个人特色和喜好,更与诗人的背景、经历,以及诗人当时身处的社会特点等因素息息相关。运用好“情境同一性”原理,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起与古诗背景相一致的情境,使得学生能从诗人的角度出发,理解与诗人背景相匹配的行为模式,并由此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例如,在《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将古诗情感内化进而引起共鸣,教师可采用符合学生现阶段认识水平的策略,如“300字现代文重现历史”活动,使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设计情境,将自己与唐朝时杜牧的处境相结合置于杜牧的所见――折戟,顺着他的思绪又回顾更久远的历史,从而发出感叹。让每个学生都当一回“杜牧”,恰好将学生的感情与历史情境相结合,达到了情境同一性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引发了情感共鸣,完成情感启发。
三、创新鉴赏,延伸诗歌影响
创新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同样如此。古典诗歌虽然是传统的文化产物,但其形式、情感、所发挥的价值却是因人而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的普及任务,还应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效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平成创新教学目的。例如,在上文提到的“300字现代文重现历史”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收集评价,以班级或年纪等小范围可控群体为基础,建立微博、微信等平台或论坛讨论小组,并经学生同意将其作品进行在线共享,由此激发其创作热情;其次,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开展话题讨论,邀请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与评价的过程中;当每一首古诗词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相应总结,尤其对部分学生新奇、创新、有价值的想法进行点评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信心与热情。创新需要以时代化工具为依托,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特征,才能获得与时俱进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的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既要完成一般意义上的教学任务,更要为学生深层次的发展做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结合古诗与学生的各自特色与契合点,尤其注重情感启发,从而达到在完成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教学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玲.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8):370-371.
[2]涂汉明.对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的尝试[J].读与写,2015(24):191-192.
[3]李红英.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J].速读,2015(05):102.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8
从最早的诗歌《弹歌》到现在,我国古典诗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被代代传唱。古典诗歌鉴赏能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人生道理、陶冶文化情操。因此,古典诗歌鉴赏作为高考中语文考试的“常青树”,一直屹立不倒,而且出题模式越来越成熟、问题设置越来越灵活多变、难题也不断向深度挖掘。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审美培养还是应对高考,探析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是如何含蓄表达自己感情的,但学生对此认知度却不高。因此,身为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想简单谈一下目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情况
我国儿童的启蒙教育多是从简单的古典诗歌开始,小学、初中到高中,无论那版语文教材都少不了古典诗歌的身影,可以说古典诗歌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是一棵永不倒地的常青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是,当古典诗歌化转化为考卷上的考题时,却难住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考查,高中生普遍得分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儿童从牙牙学语到高中这个阶段,对古典诗歌,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通俗易懂的小说比古典诗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于是很多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真正喜欢。
古典诗歌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古典诗歌阅读量少,大部分学生仅限于对课本和部分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的阅读和背诵,自学能力也较弱。另外,古典诗歌鉴赏需要相对的历史背景、诗人人生经历做支柱,不少学生对我国古代史发展情况、诗人经历了解不多,生活背景不足以支撑其对诗歌的理解鉴赏。
二、教教学情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歌感情表达含蓄,讲究阅读的感官欣赏,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典诗歌时,教学理念陈旧,统一化欣赏标准,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欣赏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一棒子打死,只认可书本注解的标准答案。这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不高、欣赏底蕴不足,只会根据参考教案理解诗歌,生搬参考书上已标注的欣赏,无法感悟诗歌美感,更无法主导课堂,不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古典美。使原本由教师主导,学生讨论的互动式古典诗歌课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阅读和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充满古典美的教学课堂变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同时,受高考功利性影响,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抛弃了对古典诗歌欣赏式教学方法,选择了教授学生模式化理解、公式化判断、标准化回答的教学方法。
三、高考分析情况
古典诗歌随着高考改革大潮,在高考试卷中表现形式日渐缜密、成熟灵活、涉及知识面越来越广、考察学生自主欣赏能力越来越高。在形式上,从最早的选择题到现在的主观题,要求学生理解、判断和再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高;在分数设置上,分值比重越来越高,依照现在“新课程”要求的趋势判断,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在命题体裁上,选择的多是短小精悍、语言精炼的绝句、律诗、词,语句短小,不易理解;在命题方向上,多选择的非大众化的诗歌,考查学生历史了解情况、诗人表达方式、人生经历对诗歌影响度,横向和纵向挖掘度加深。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束缚于课堂,应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知识背景,熏陶学生感悟力,提高其文学审美力。
四、社会影响情况
白话文经过二百多年的推广,作为现代交际沟通的工具,影响已深入骨髓,高中生对古典语言接触少,对古人含蓄化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理解。因此,很多高中生对欣赏古典诗歌存在一定语言和感情理解上的障碍。另外,现代社会受浅俗文化影响,电视、电影、动漫、游戏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较大,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雅文化,被日渐冷落。同时,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多喜欢阅读浅显易懂的修仙、武侠、玄幻类的“快餐式文化”,极少有学生静下心,欣赏古典诗歌。家庭引导方面,不少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成绩高低,忽视对其文学素养培养,在学习投资方面,多投入在应对考试的参考书和补习班等方面,不愿也不想投入在见效慢的古典书籍上。
五、学校引导情况
受社会功利性思想影响,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面,多重视对易出成绩的理化生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硬件投入方面,对机器人模型、歌舞、社会型模式实验类投入较多;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也多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小说、散文或接近考试的英文书籍,对古典诗歌书籍投入较少;在软件投入方面,一般学校对机器人、歌舞等设有专有课外实践场地,很少设有古典诗歌活动场地。古典诗歌鉴赏讲究铿锵有力的诵读、体会诗歌声韵美等,对软硬件要求并不比其他实践活动低。朗读需要安静的环境、音乐的搭配需要多媒体支持,诗歌鉴赏还需要系统的背景支持,需要学校组织人文类学科教师给古典诗歌爱好者进行系统知识培训。但现实是,活动场地不够、资料短缺、举办活动少、学校组织不完善、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古典诗歌校园文化不浓厚。
关键词: 《古典文献学》 叙事式教学模式 教学辅助手段 功利角度
因为古典文献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载体与基础,不了解古典文献就谈不上宣传国学与传统文化,所以是高校中文专业必定开设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这门课程的说明特性太强,在教学中通常以说明的方式介绍文献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所以实际授课常常不免限于枯燥、单调,以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是很高,甚至连不少中文专业的学生都对《古典文献学》产生了误解,认为这门课程太冷僻了,与他们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我在普通高校承担了多年的《古典文献学》授课任务,数年教学积累与多方思索,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授课效益,引发学生对《古典文献学》的兴趣,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特质、发展历程,以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基本知识。不少传统中文专业强势的学校都有自己编写的教材,在梳理这些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都能忠实地围绕文献学这个中心,采用说明的方式全方位地介绍文献学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的方法、技能,直接明了,一如商品说明书,简洁高效,但同时也给人以琐碎、平淡之感,容易使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单调而降低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下许多《古典文献学》教材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在实际授课中,很多老师也会补充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总体的授课框架和方法都没有摆脱围绕教材进行介绍说明的窠臼,所以授课效果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想让这门课程广为学生接受,提升这门课程的授课效益就必须改变以往说明性的授课方式,转而采用叙事式的教学模式,以多种手段丰富叙事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传道授业”的教学目标。
其实授课是一门叙事的艺术。叙得好,学生就会兴趣大增,从而认同这门课程,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文学性的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身就是教授叙事性的内容,稍加引导就能使学生自主进入叙事进程,从而不露痕迹地达到“如坐春风”般的授课效果。而课程性质趋向说明性的《古典文献学》显然不行,所以我们要刻意营造叙事效果,亦如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以不一样的打破常规的方式来淡化本课程说明性的特质。
其一,将常识介绍与背景介绍结合起来,选择新颖特别的案例来减低说明性的课程内容,营造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如在介绍古籍辨伪时,通常的例证都举东晋梅赜“伪古文尚书案”。这个案例涉及深奥的经学,学生对之兴趣缺乏;就“伪古文尚书案”本身而言:时代过于久远,现存文献载记不详,授课时无法详加阐述引申,授课效果当然不是很好。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授课中添加了“熊大木泥马渡江”案例。向学生介绍明万历年间刻书商人熊大木在刊刻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第6回“宋康王泥马渡江”中第一次煞有其事地夹批南宋高宗赵构的“泥马渡江”传说,把神话当历史写进讲史里头,导致有明一代所有讲史演义和时事演义彻底偏离了真实的历史成为真正的讲史小说,在商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当时编刻书者所校从,形成所谓“熊大木现象”。这样,从通俗的讲史小说入手,又是成功的商业个案,很贴近如今生活在浓厚商业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于是古人为利益名望而作伪的常识也就通俗易懂地为学生所理解,进而了解到历史中文献的作伪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文学的发展,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其二,授课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介绍避讳问题时,我随口问了学生一句:“在座有没有姓邱同学?”当得到肯定答复时,又问:“是丘处机的丘还是的邱?”随后告诉学生:在古代,邱即是丘,二者同源,为了避孔丘讳,于是丘姓改为邱。具体时间在清雍正三年,上谕云:“孔子讳理应回避……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1]从此,无论官方民间,凡行文中遇到丘字,必须改为邱,或改为缺笔的“”或变形的“H”。刊印书籍当然也是照此办理。
知识点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通过刻意创造教学情节,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叙事式授课方法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献学的相关知识,授课效果远比说明性介绍好得多。当然对授课老师来说,付出的准备工作十分巨大。但不可否认,对《古典文献学》这类以介绍说明为主,知识点又琐碎的课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
在注意叙事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提高古典文献学授课效益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手头的教学实施如投影仪、电脑、幻灯片,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如PPT、Flash、Science Press等,以直观的形式将知识点集中地显现在屏幕上,既能让学生获得直接感官映像,在避免琐碎介绍的同时,又能给学生以系统简练、重点突出的视觉冲击。
比如在教授宋元明清书刻的特点与风格时,我选取了国图所藏残宋本、中华书局所藏明南监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清光绪金陵书局本同一页《宋书》,以幻灯片的形式集中放在一起,然后结合教程所说的宋明清刻书风格,与学生一起讨论辨析,这样学生对历代书刻的特点、风格有了直观且系统的认识。随即又打出几张木活字清道光《康熙字典》图片,与学生一起从排版、墨色、字体、书法、装订等多个方面探讨雕版与活字印刷的区别。再通过纪录片播放雕版与活字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雕镌书版时,是将一页之内的文字写成书稿,粘在版上进行刊刻。因此,在书写上版时,字体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气呵成,上下字之间的撇、钩、竖、捺,交叉照应,因而版面简洁优美,但底版太多,工本较高。再及时提醒学生如经史子集等因面向消费水平较高的读书人,往往讲求美观,故多用雕版。而活字因选字入模板,因而排字应刷时容易导致字大小不一致、行列不整齐,甚至个别字倒置或卧(横)排,又因拼字排版,会出现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印刷出来,墨色就有轻有重,浓淡不均,所以版面粗糙,卖相不好。但活字印刷选字拼版,印完即可散版再拼,工本较低。此时再提醒学生像日历、医卜、童蒙之类量大而又不必讲究美观书籍,大多采用活字以满足消费水平较低普通市民的需求。这样图文并茂地扫除了学生中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自北宋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来,活字印刷术是古代印刷业的主流。实际上直至清末,雕版因其版面简洁、字体优美、着墨均匀、行气整齐等原因一直是印刷业主流。明示同学们:有时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是行业的主流。
再如介绍古代书籍装订方式的时候,在课堂上用纪录片或幻灯片等视觉动态的形式展现古代历代各种书籍装订方式的同时,我以几张白纸做媒介,直接从古到今,依次演示书籍装订的各种方法,将各种装订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同学亲手演示书籍的各种装订方法,直接体验各种书籍装订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所在,这样枯燥的知识介绍变成了动手动脑的寓教于乐。
当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辅助手段多了,就带来选择的问题,选择得好能使教学效果倍增,选择得不好,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本来就多而琐碎,所以才借助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化繁为简、提纲挈领,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直观、简洁、重点突出是首要确认条件,在此基础上再做到新颖别致。
三
存在即是合理,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用错地方的学术。《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中文专业的课程存在于当今的大学校园,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发现其当前价值,学以致用,使其不再成为远离学生生活的所谓“老旧无用学问”。这亦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增强授课效果的重要方法。
如适当介绍古籍善本的目前市场价值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具体的商业价值能够刺激学生的眼球,从功利角度引发他们对《古典文献学》的兴趣。进而介绍当前古籍的收藏形势: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姣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扬。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多。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要比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末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原状。清版书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直观的商业价值刺激与走俏的古籍收藏行情,使得学生觉得冷僻的《古典文献学》与当前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是如此的贴近,进而引发学生的关注:什么是古籍善本?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破旧的古籍修复方法有哪些?当前收藏前景看涨,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让人难辨真伪,古籍作伪有哪些手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甚至能为学生的将来就业提供参考,如古籍修缮这个职业目前是一个热点,在法国、意大利大约有4000人从事这个行业,中国却仅约400人。从业人数很少,刚性需求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职业及其相关业务。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为我国文献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而言之,对《古典文献学》这样说明性强的课程,我们应该积极减弱其单调的说明介绍,追求叙事式授课模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授课进程,为了提高授课效益,甚至可以添加人为的授课情节。同时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彰显教学重点,并佐以群体讨论辨析,寓教于乐。最后应将古典文献学与当前的古籍收藏市场相关联,展现古典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从功利角度激发学生对《古典文献学》的关注。鲁迅先生在小时候讨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四书五经,南怀瑾先生在台湾讲授时听者如云,可见,正确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对课程的教授效果有着巨大影响。
最新的《考试说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物的特征和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可以理解为诗歌的意象。“语言”通常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和凝炼性,以及语言的总体风格及艺术魅力,重点在于对精彩词句的品味。
“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品表现的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观,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习俗、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等。把握作品内容,特别要注意传统文化底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要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二、命题趋势
从2002年采用主观题形式以来,命题时往往是选择诗句中的一两个关键意象切入,从形象、语言、技巧或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鉴赏。如2002年全国卷考查“折柳”这一文化意象的寓意及其在诗中的地位;2003年全国卷从诗眼的角度切入,考查炼字的妙处;2004年全国卷从诗中的细节着手,考查作者的情感;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着重考查诗歌的炼句及“景”与“情”的关系;2007年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考查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2011年江苏卷(杜甫《春日忆李白》考查了思想感情与表现手法;2012年江苏卷(温庭筠《梦江南》)考查了人物形象与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复习策略
1.积累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归类。如
①语言风格: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②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等。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等。
③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等。一些常用的辞格有比喻、讽刺、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互文、用典、叠用等。
④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但各个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等。
⑤文化意象常识。古典诗歌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了解这些意象往往是我们解读有关诗歌的关键。例如:柳与送别,菊与高洁、傲视,落叶与悲秋、失意,柳絮与愁绪或飘零等等。
⑥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详略得当、有总有分、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
2.明确诗歌复习的重点
古典诗歌的内容非常广泛,但由于高中生古典诗歌的学习并不很多,掌握的相关知识有限,因此考试难度不会太大,因而复习中必须明确重点,古典诗歌复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形象特点及其意义的把握。诗歌的形象也就是诗歌的意象,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是解读诗歌的关键。把握形象,主要把握诗人所关注的形象特点和表现这一特点的意义。
②情与景的关系。古典诗歌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情与景或曰意与象的关系,这是诗歌鉴赏最主要的突破口。
③常见的古典诗歌表现手法、技巧及诗歌语言的品味。
根据2012年8月1日《益寿文摘》报转自《福建老年报》的《五花八门作何解》(作者:林坚)这篇文章:“现在‘五花八门’用来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在古时候,‘五花八门’最早指:金——比喻卖花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中花——比喻挑夫。一门巾——算命占卦的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江湖卖艺人;四门挂——说书评弹的人;五门平——街头卖唱的人;六门团——变戏法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新编成语小词典》中的解释:五花八门“原指古代战术富于变化的两种阵式‘五行阵’、‘八门阵’。后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我又查了爸爸最近给我卖的一本新书——《青少年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这本书上说:“事情变化多、花样多,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含义。其实‘五花八门’原是中国古代战术中的阵式:‘五花’是五行阵,‘八门’则是八门阵……五行系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种种元素即是五行。加之五行又代表白、青、黑、红、黄五种色素,它们混在一起还可变为多种颜色,能够使人眼花缭乱”。
我问爸爸,这些资料上对五花八门的解释咋就不同,究竟那哪种解释法正确?爸爸说:“我们的国家富源辽阔,历史悠久,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和传播因素的影响,古典文化传承中出现差异也是正常现象。报纸上林坚先生在‘金’、‘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中花’里隐藏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他用这五行和‘巾’、‘皮’、‘彩’、‘挂’、‘平’、‘团’、‘调’、‘聊’八门分别比喻和代表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我们虽然没法考证他这种说法的依据,但他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是丰富了中国文化。《新编成语小词典》、《青少年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和报纸中的作者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他们都认为‘五花八门’现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不过《新编成语小词典》和《青少年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中认为五花八门原指古代战术富于变化的两种阵式‘五行阵’、‘八门阵’,其实如果要说‘五行’、‘八卦’,应当把‘五行’、‘八卦’、‘洛书’、‘八门’、‘九星’这些概念(因子)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其变化无穷,更确切地理解‘五花八门’的含意。根据我们刚才查证的这些易学方面的书,把‘五行’、‘八卦’、‘洛书’、‘八门’、‘九星’这些概念配置在‘后天八卦图’中,这就是北方:八卦——坎卦,八门——休门,五行——属水,洛书及九星——1白;南方:八卦——离卦,八门——景门,五行——属火,洛书及九星——9紫;东方:八卦——震卦,八门——伤门,五行——属木,洛书及九星——3碧;西方:八卦——兑卦,八门——惊门,五行——属金,洛书及九星——7赤;西南方:八卦——坤卦,八门——死门,五行——属土,洛书及九星——2黑;东北方:八卦——艮卦,八门——生门,五行——属土,洛书及九星——8白;东南方:八卦——巽卦,八门——杜门,五行——属木,洛书及九星——4绿;西北方:八卦——乾卦,八门——开门,五行——属金,洛书及九星——6白。中央:五行——属土,洛书及九星——5黄(至尊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不断推演,变换无穷。古人为了揭示自然界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从和不断变化的规律,把这些理论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的时候就是把‘五行’、‘八卦’、‘洛书’、‘八门’、‘九星’这些概念(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再说它们之间本来也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不能简单地把‘五花八门’理解成‘五行阵’和‘八卦阵’。我们现在也只有把它们联系起来才能更确切地理解五花八门在中国古代的真正含意”。
因为爸爸把这五六本书摆在桌子上指着图给我讲解,所以我觉得不难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不过我还真没想到这“五花八门”中还有这么多的道理,“五花八门”含义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
甘肃陇南康县康县城关一小三(1)班三年级:姜致远
关键词:传统审美;“中国风”音乐;文化传播
近几年来,一批新生代音乐创作人和歌手将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这种新奇、独特的音乐形式很快席卷了流行乐坛,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众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歌手为了迎合大众,将“中国风”音乐的风潮推到了极致。同时,这种“中国风”也在广告、电影、服饰、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大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可以说,“中国风”的流行,与在儒、道、佛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现象也源自中国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一、何谓“中国风”音乐
“中国风”,如果按字面上解释,即有中国特点的音乐风格。当然,这并非是指中国的传统音乐,而是指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种融合传统音乐的独特音乐形式。关于“中国风”音乐的定义,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音乐人黄晓亮在博客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也有人曾经试着给“中国风”音乐下过如下的定义:“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在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在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传说故事。虽然这两种说法还有待商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风”音乐的特质。
(一)歌词包含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风”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歌词中包含中国古典文化。有的作品直接把古辞赋拿过来运用,如王菲的《水调歌头》、蔡琴的《如梦令》、伊能静的《念奴娇》等,即是把古典诗词直接谱曲并融入现代配乐来重新演绎。有的作品则是借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如“月”、“水”、“镜”、“梅”、“竹”、“兰”、“茶”、“杨柳”等融人作品,如《东风破》、《发如雪》、《台》、《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等。还有的作品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情感内容,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听妈妈的话》、《蜗牛》等,这些歌曲显然和中国传统的重亲情的伦理情感紧密契合。有音乐人指出:“‘中国风’音乐作品的歌词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歌词整体营造古典民族的文化氛围,运用大量的古典意象;二是歌词中带有一些鲜明的民族符号,以此来体现民族特色。
周杰伦的代表作《东风破》,其歌词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歌名本身就是词牌名,其中“离愁”、“烛火”、“古道”、“思念瘦”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更是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青花瓷》中的“素胚”、“釉色”、“临摹”、“窑烧”等描述青花瓷制作工艺的词被巧妙融合在歌词中,同时极力渲染江南雅致淡然的景色,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内容。《本草纲目》借用了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来传达古典情怀,胡彦斌的《曹操》则描述了一代袅雄曹操的故事。因此,包含传统文化是“中国风”音乐在歌词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二)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一般来说,当代流行音乐习惯以西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音乐为主,而“中国风”音乐使用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使中国韵味被积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音乐表达。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主要运用了二胡;《霍元甲》则主要融入琵琶和大鼓,沉闷而厚重的鼓声阵阵,表现一代宗师的武学气概,全曲气势十足。林俊杰的《江南》主要运用了箫,箫声绵绵,流畅抒情,委婉动听。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雅致淡然。
除了配乐和编曲之外,很多“中国风”音乐大胆地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演唱方法,如民族唱法、戏曲唱腔等。如陈升的《北京一夜》用老生腔演唱,之后有《霍元甲》中的花旦腔,《红尘女子》、《以父之名》中的青衣腔,《在梅边》里的昆曲,陶品的《SUSAN说》则引用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唱段。《千里之外》两种音乐形式和唱法的交替使音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随着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和宋祖英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巧妙融合,这种“混搭”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三)整体风格追求古典意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曲乐,都讲究含蓄、淡泊,追求意境的绵长深远,含蓄朦胧。
“中国风”音乐无论在歌词、编曲、唱法、旋律还是MV的拍摄上,都注重使音乐整体上能够展现出典型的东方古典意境。“中国风”音乐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题材,情感表达符合“中和”的审美标准。同时,曲调的悠扬和谐也体现了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观。除此之外,MV的拍摄也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的古典美学要求。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诸如“落花”、“大雁”、“春”、“暮”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在美学的层面上,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审美意象作为“情感符号”和“艺术幻象”来考察。她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朗格从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出发,认为艺术意象也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在“中国风”的音乐中,充满了类似的传统意象,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与其说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群带纷飞。“烟雨”、“青花”、“素胚”、“芭蕉”、“门环”等古典意象配上悠扬的曲调和水墨风格的唯美的MV,组合成了独特的意境。这种欲说还休、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正是符合了“含而不露”这一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
二、“中国风”音乐背后的古典审美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所谓审美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审美文化所独自具有的内在审美气质和性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艺术态度的核心因素,属于一个民族文化比较深沉的东西,与一个民族的哲学精神相一致。审美精神一旦形成便会融合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长期地影响着民族文化、艺术及审美的发展。中国古典审美精神是在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以及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精神中逐渐生成、建构出来的。音乐学者林华先生就曾在其论著中提到:“在我们的审美个性中,既有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积淀成份,同时又有受到民族审美意识影响的成份……”。
在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核心的哲学基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促使中国古典艺术强调“道”、“气”贯穿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注重直观感悟的生命体验,同时还追求“内在超越”的理想价值。生命精神和宇宙意识构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内在特质。中国艺术所注重的不是孤立的个体生命和对象,而是生命的整体感、流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审美精神导致中国古典审美重神韵、气韵、气势、气脉、气象和意境等,也就是重生命精神,要求表现宇宙无限的生机活力。这种审美精神必然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实践。尽管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以西方音乐形式为主流,但这种根植于民族心理的审美精神要求也呼唤符合中国人审美特点的音乐形式出现,而“中国风”音乐正是符合了中国人内在的审美要求。
同时,中国人长久以来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其中,礼义廉耻、中庸之道、重亲情、尊伦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由此产生的审美方式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钟情于写意的古典歌词,倾心于传统的民间乐器,醉心于含蓄、内敛的情感等等。在欣赏“中国风”流行音乐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怀,使听众很容易就和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中国风”音乐带来的反思
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这种“中国风”现象,很多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今天,更多的文化形式和审美标准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实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传承五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消费时代,任何文化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商业行为的消费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才能被公众更多地关注与接受。而“中国风”音乐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它通过特定的商业传播手段和商业行为方式,使文化消费群体在文化消费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的传播。由此看来,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不失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苏奇
山西省娄烦县文物旅游局近日指出,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决定着手开发建设“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
近年来,国内文化学界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相继出现山东说、河南说、福建说、甘肃说、江苏连云港说和山西娄烦说等多种争端。
故里之争,近年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上古祖先炎黄二帝到三国蜀相诸葛亮,从“诗仙”李白到曹雪芹……最近更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白热化程度――这场战争已从以往真实历史人物故里的争夺转向小说中虚构人物,如《金瓶梅》中“棍”西门庆的故里。以上都还是“名人”的争夺,而今“战火”竟然烧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这只“神猴”身上,这难免让人哭笑不得。
常言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句话已经被一些地方领导谙熟于心。在文化热的今天,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了许多地方惯用的生财之道。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对于拉动地方消费及GDP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着实功不可没,而且,文化旅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此种语境下,“文化名人”便成为了香饽饽,名人故里之争的活闹剧也才得以频频上演。然而,对文化资源利用的前提在于真实性,史上确有,方可言之凿凿。对于原本没有的所谓“文化名人”,硬要生生捏造出历史渊源,还要声称“经过专家学者多年考证”,只能贻笑大方,难怪网友戏言其为“韩国人”。
对于山西娄烦这个占地7000余亩的“文化风景区”,说白了其实是当地政府联合文化部门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秀,目的是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最终归于拉动GDP。但如此大手笔,让人很难不将其定位于“劳民伤财”。7000亩规模背后,不知占用了多少农民良田,拆迁了多少居民住宅。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能换来多大回报?我们不得而知。
孙悟空原本事神话故事中虚构的“人物”,毫无真实性可言,其“故居”更是无稽之谈。退一万步说,即使确有其人,山西娄烦的所谓“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也颇多疑点。众所周知,孙悟空出生的花果山与东海毗邻,孙悟空才会与东海龙王称“老邻居”。而山西作为内陆省份,与东海相隔十万八千里,怎能称“邻居”?这种完全有违常识的做法,实在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对集体忍耐力的考验。
“美猴王”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被作者刻画成一个嫉恶如仇、法力无边的形象,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识破一切妖魔鬼怪的虚假“画皮”。不知道,倘若大圣复活,会不会用那根定海神针敲醒这些“好事”领导们的头呢?
文化名人只属于历史文化,他们不需要“被安家”。刻意为其寻找归宿,不过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还给孙大圣自由的天空吧,让他永远飞翔于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飞翔于孩子们美好的童年里!
孙悟空有故里有子孙很雷人
文张敬伟
山西娄烦县决定着手开发“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该项目位于娄烦县海拔1816米的花果山山顶和山北侧的道人沟中,占地面积共7000多亩。据悉,近年来多地为猴王的“户籍”争论不休,专家尚无定论。 中国古典小说,没有比《西游记》更神魔更玄幻了。既然是小说家言,更兼神话臆造的人物,现代人考证孙悟空是何方人士,自然是画蛇添足的闹剧。更有趣者,《西游记》中已经有孙猴子籍贯的叙述,所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连小孩子都晓得,这里的洲、国、山、洞,都是作者艺术化出来的。而中国各地17个地方的“水帘洞”,也许是《西游记》后附会出来。即使不是,名著和“水帘洞”也难以厘清“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困扰。
比这个逻辑困扰更雷人的,是山西娄烦举证孙猴子老家的理由。两位山西学者与一位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的教授认为,一是山西娄烦在唐宋时为皇家“御马监”,史上号称“楼烦骏马甲天下”,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当过的“弼马温”相吻合;二是娄烦县存有西游记寺钟、碑石和花果山上始建于唐代的猴王庙等文物实体;三是娄烦也有花果山,而且还有大圣堂、道人沟、潘家庄蟠桃园等西游记地名村庄;最雷人的是,这里的居民大多数都姓孙。仿佛,这些姓孙的居民就是孙猴子的后代。
这就是数位专家学者考证20年得出的结论。别的不说,单论孙姓居民这一条,谁会承认自己是猴子的后代。人固然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那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孙悟空恁是神通广大,吹一把猴毛也只能变无数的猢狲出来。难道学问有好几大箩筐的专家学者连《西游记》中的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众人皆知,唐僧师徒,除了猪八戒是个花和尚,唐僧、猴子和沙僧都是笃守佛家戒规之人。取经修成正果,孙悟空被如来佛封为斗战胜佛,“孙佛爷”纵然修得人形,但也不是花和尚,又何来一批孙姓子孙在娄烦繁衍生息?
其实说这些都是反智的废话,但既然学者们如此反智,也只有以其矛攻其盾了。
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理解角度、价值判断都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向,多数人是以“有用”或“无用”、能不能换取经济价值来选择学习对象,因此,对于距离现代较远的古典文学存有隔阂,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兴趣的缺乏直接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带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针对前者,我们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从教者无力改变,但对于后者即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效果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和方法。如本文论述的教师以问题创设为途径来提升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即是有益的尝试。所谓问题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讲解古代文学重要作品,又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习惯,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浅显但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创设所应掌握的技巧、原则和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下面即以笔者在近年来古代文学教学中创设的部分问题和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来加以论证。
第一,问题创设应打破常识的误区———“唐诗三百首?”学生从小是从背诵《唐诗三百首》接触、感知古代文学的,且常常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句子萦绕耳旁。因此,在学习宋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提出的问题是:“唐诗有多少首?”绝大部分学生凭第一感觉地回答是:“唐诗三百首。”当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接下来就要分析错在哪里?老师和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解决以下问题:唐诗现存到底多少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唐诗只有三百首”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同时结合马上要学习的宋诗部分,还可以提出唐诗多还是宋诗多?宋诗现存有多少首?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从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纠正学生以前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知识误区,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去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支配下,学生通过教师接下来的相关讲授、分析,并结合以往所学,或许能对唐、宋诗概貌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例。类似问题还有:“苏轼、辛弃疾是否创作婉约词,李清照是否创作豪放词?”学生以往中学阶段学习形成的观念是:苏、辛是豪放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约词人。因此,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一边倒地的否定:“没有,至少没读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来一起解读两首作品: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研读作品,学生既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生况味,更能直接领悟到词多样化的风格和同一词人对于不同词风的驾驭。
第二,问题创设应以学生的体验为本———“选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对于个人情感和将来的对象充满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型”。因此,在讲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选择将来的另一半,是喜欢多情的林妹妹,还是喜欢理性的宝姐姐?要回答这一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学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几点:1、通读《红楼梦》文本。2、细读、精读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情节。3、理清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4、全面总结二人的性格特点。5、作出自我的选择和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学生对《红楼梦》无论是整个故事还是局部细节都会有亲身阅读体会的经历,并能从阅读文本中感受经典名著的“经典”所在。同时,通过分析宝、黛、钗的性格特点和爱情纠葛,也有利于学生在崇尚“速食爱情”的当下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爱情观念。如此通过创设问题、阅读文本、自我认识再到思想提升,将古代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纠正网络和某些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问题创设应以小见大、贴近生活———“什么是炊饼?”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时代距离学生生活的21世纪比较远,如何能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也应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处、相似点。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最贴近世俗生活的文学类型时,不妨以某一点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探求其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及富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如讲《水浒传》和《金瓶梅》时,提出:“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小小一张“炊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宋代北方的饮食习惯、面食在中国的流传特点、炊饼和今日烧饼(或煎饼、馒头、蒸饼)的比较、饮食变化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学、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跳出书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着力点。在章回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到《西游记》时,提问:“《西游记》中谁挑担子?”多数学生从小对《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耳熟能详,因此,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这个问题很小、很简单,也是常识性的,对学生来说答案几乎毋庸置疑,但却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猪八戒。为什么挑担子的角色从小说中的猪八戒变成了影视剧中的沙和尚?这就要求学生去努力探求现代影视改编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原则、方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了解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属性。同时,还能将文本跟改编剧作之间存有差异的问题举一反三,看看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情况。这样,既能促使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又能与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相挂钩,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问题创设还应突出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屈原、司马迁、苏轼、辛弃疾、陆游、曹雪芹等教会了我什么?”
在2014年9月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大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杨玉良甚至说:“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更重要的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如果学校的教育只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2]两位校长的观点代表了当今高校及教育管理机构的担忧,即身处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环境下的现代人,其道德素质却明显缺失,传统的“爱国”、“诚信”、“孝道”等优良品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深处。面对这样的形势,凝聚了中国古代宝贵精神遗产的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理应担当起再次唤醒大众优秀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品味古代先贤的作品时,应当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对作家、作品做全面、客观、正确地解读和分析,学习渗透在字里行间深重的人文关怀:研读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词作、陆游的诗篇,透过文字陶冶个人情操,领会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需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自我牺牲精神;研读司马迁的《史记》、苏轼的诗词、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深刻体会当个人深处逆境之时应当持有的正确、乐观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气馁、始终不放弃自我的人生和理想,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古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表述,对当今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康的人生道德观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积极、正面地示范和引导。为了完成古代文学在当代承担的这一重大任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突出课程的人文性,还要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教师对于问题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是机动、灵活和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