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

第1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根据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要求,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射治理办法[2013]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召开会议、学习讨论、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营造规划系统上下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成立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组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我局坚持站在彻底改变全县城乡环境面貌的高度,“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协调”,扎实开展工作。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按照“天蓝、地绿、水净”的要求,全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提升工程。在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纵深推进,努力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全面治理。按照《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射治理办法[2013]7号)文件责任划分,我局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风貌塑造规划,局政策法规股牵头按照工作任务认真做好风貌塑造规划工作。

三、环境治理工作措施

(一)继续做好部门包街工作。

围绕“净、齐”目标做工作,改进执勤方式,对垃圾乱扔、非机动车乱停现象重点整治,我局根据文件精神,结合部门包街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全局职工做好部门包街工作,对区域内的商家、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督促引导业主做到门前“五包”,制止乱扔、乱倒、乱吐、乱停、乱放、乱行等级不文明现象。

(二)继续做好局机关日常环境工作。

加强办公区域绿化、美化,公共区域添设环卫垃圾筒,添设绿化植物,美化机关工作环境;做到墙面干净整洁,无蜘蛛网,无污渍。加强日常卫生保洁。健全卫生清扫保洁制度、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做到所到之处地面无痰迹、烟头、瓜果皮壳,办公桌、柜上无灰尘。

(三)做好节前大扫除工作。

第2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议精神,依据上级领导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双创”工作承担的职能任务和自身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快我局创建步伐,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区河流沿线环境卫生和局系统办公环境卫生,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月*日--*月*日)。

根据***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明确整治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制定下发具体的整治实施方案,使这项活动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二)集中整治阶段(*月*日--*月*日)。

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着力解决水利局在承担专项任务方面中环境卫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彻底改善环境卫生面貌。

(三)巩固提高阶段(*月*日--*月*日)。

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探索建立环境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河流沿线环境卫生的整治任务。

1、进一步加强对河道的污染整治及渭河河道管理,不断健全内部巡查制度,任务落实到组,责任到人,采取日常巡查与双休日抽查、局“双创”办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采取得力措施,拆除渭河城区段沿岸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运垃圾,及时清理河道和水面积存的垃圾杂物,平整城区段裸露河床。

3、逐河道、逐河段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人,为强化河道采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依法取缔非法砂场,回填砂坑,恢复河道原貌;打捞渭河城区段水面漂浮物。

4、加强河道管理与执法力度,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倒垃圾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彻底解决渭河城区段南岸村二组“世纪垃圾”问题。

(二)加强农村供改水工作。

抓好农村人畜饮水、防氟改水和解决0--5公里13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对人畜用水进行检测处理,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使我市改水范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水源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办公环境卫生的整治任务。

1、每半个月利用半天时间对办公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彻底整治,确保清扫保洁精细化,不断提高办公环境卫生质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2、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及要求,不断加强日常性卫生管理和经常性卫生维护,形成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有一个整洁、清爽的办公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层层动员,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整治活动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单位领导要亲自抓,一线指挥,指导整治活动深入扎实开展,真正做到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整治有效,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促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及时限要求,认真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真正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本单位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改善单位的环境卫生面貌。

第3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城镇环境,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文件精神,经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市“卫生强镇”创建活动。现就创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工作全局,以积极做好市“卫生强镇”创建工作为契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目标,以“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拓展公共卫生工作新领域,探索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环境优美的和谐天凝。

二、创建内容

(一)卫生强镇创建指标,包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主要卫生指标、卫生投入以及组织领导、居民健康水平、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二)“卫生强镇”创建活动,具体工作以考核评分为标准。

三、创建目标

通过“卫生强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使居民健康主要指标持续提高,与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为构建环境优美的和谐天凝奠定坚实基础。

我镇计划在年内达到市“卫生强镇”标准,因此,各村、社区、有关单位及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力争完成目标任务。

四、工作任务和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制订创卫生强镇实施方案。按市卫生强镇(街道)考核评分标准逐项对照,明确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以及薄弱环节,拟订整改措施,制订全镇创卫生强镇工作实施意见。

2、召开创卫生强镇动员会。按照标准,逐项分解,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3、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等宣传工具,营造创卫生强镇良好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

1、继续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指导和经费投入。同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巩固河道、道路、公厕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巩固村庄整治,各级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2、镇卫生院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做好传染病预防免疫工作;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妇幼保键、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指导、检查工作,配合抓好“除四害”工作。

3、镇环卫所要认真执行国家、市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切实抓好垃圾的日产日清,道路、河道、公厕全面保洁,主要街道的环卫设施布局等工作。

4、各村要深入开展农村改水改厕活动,全面消灭露天粪缸,镇村主干道道路两侧无垃圾、无堆积物;房前屋后、公共区域无生活垃圾暴露点,环境状况良好,干净整洁;加强河道管理,落实河道保洁责任制,河面无漂浮物,河滩无垃圾;家禽家畜粪便、污水不随意流淌。

5、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并逐步完善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费收取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农贸市场食品管理等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治“三乱”(无乱堆放、乱设摊点、无马路市场和无证、占道经营,整治乱停车,做到有序规范停车。

6、加强对学校、集贸市场、餐饮业、企事业单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取缔无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的摊点和单位。

7、加强各中小学、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工作,督促并指导学校上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卫生知识,努力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8、镇妇联、团委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妇女和产业工人积极参与卫生运动,发挥青年、妇女在创卫工作的模范带头作用。

9、镇广电站、文化站要加强对创卫生强镇工作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协助政府宣传、督促卫生法规、规定的贯彻实施。提高广大群众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积极投身创卫生强镇工作。

10、城管队要配合镇有关部门开展整顿市容环境卫生、城乡集贸市场、沿街集市摊点和占道经商的管理,维护各项卫生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11、村建站加强建筑工地管理,落实各项卫生制度。各项工作符合卫生基本要求。

12、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组织,制订规划,落实措施。消灭卫生死角,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三)检查和考核阶段

1、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镇机关各部门要对本辖区或本工作条线创卫生强镇任务进行自查,对照标准查漏补缺,不留死角,并及时上报各类创卫生强镇报表和资料,落实资料员,收集整理资料。

2、镇创卫生强镇办公室要统筹兼顾考核验收工作,整理收集好书面资料,扎实做好迎检工作。

3、镇对各线创卫生强镇工作基本就绪时进行一次自查,作好查漏补缺,对初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整改落实,迎接最终的创建验收。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卫生强镇创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群众活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加强对创强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成立创卫生强镇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各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创卫生强镇工作的领导。

2、明确职责,加强指导。各单位和各部门要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联村干部要主动参与到创强工作中来,加强对联系村的督促和指导。

第4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xx大和即将召开的xx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2、工作思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药、一费制和绩效工资制”成果;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抓好卫生惠民利民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提高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3、工作目标:实现全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零发生;医疗保障实现无缝覆盖面,保障水平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资源配置合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城乡实现均等化;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具体工作

(一)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加强重大疫病防控

推进11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100%,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公共卫生考核实施细则,实现全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零发生,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

1、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的责任;确保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加强重大疫病控制。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加强预警预测工作,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强化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防范手足口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搞好疾病预防与控制,认真实施免疫规划,计免相关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杜绝接种事故发生;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抓好结核病人的诊治与归口管理;认真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免费咨询检测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遏制艾滋病扩散;做好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的监测,普及健康知识,加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另文下达 )。

第5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一、做好医改这一中心工作

(一)继续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

1.提高筹资标准,巩固参合率。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抓好新农合宣传发动与筹资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2.优化统筹补偿政策,进一步降低个人费用负担。平均实际住院补偿不低于60%,力争达65%以上,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5%以上。加大重大疾病保障力度,将20种大病纳入保障重点范围;落实农村孕产妇县、乡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

3.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效益。强化重大疾病治疗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和单病种定额包干费用控制。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完善“一般诊疗费”并扩大实施范围。开展省、市级医院住院费用即时结报。

4.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和费用控制,加大违规行为处理力度,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5.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监管;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6.加快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争取政府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继续做好债务化解;加快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村医补助和一般诊疗费。

7.完善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完善激励办法。

8.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科医生培养;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继续组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

9.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推动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大医药费用监测力度,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公共卫生工作。

10.加强公卫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卫监、疾控、妇幼等专业公卫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应急决策与指挥系统建设。

11.继续实施好基本公卫服务。将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推进10项基本公卫服务常态化与精细化管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12.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疟疾、手足口病、流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传染病监测和管理,落实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病等防控措施。

13.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卫事件信息报告、风险监测和预测预警制度,突出做好学校突发公卫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14.落实妇幼保健措施。实施母婴安康工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程、妇幼卫生项目工程、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力争实现可避免孕产妇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落实打击“两非”等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措施。

(二)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15.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巩固6个市级重点专科创建成果,年内新创市及市以上重点学科1个以上;巩固“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16.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落实;加强病历处方、护理质量、临床用血、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加强药事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规范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毒麻、管理。县直医院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17.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机构与医师执业行为,推进医师定期考核。加大《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宣传,落实《县医疗纠纷及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探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

18.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做好县中医院二甲复评,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在开展基本公卫服务中,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体质辩识和慢病干预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9.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牵头协调抓好“违禁超限、假冒伪劣”等专项整治,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应急处置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责任追究等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20.强化卫生监督。完成县卫监所场所建设项目。推进并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加强学校(农村)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监督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私诊私药行为。

21.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加快公卫平台建设,启动15个乡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模块。

2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开招聘、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在职教育、对口支援等措施。完善岗位设置、聘用与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卫生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着力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与选拔;注重后备干部培养,加强系统班子建设,完善“双述双评”制度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23.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继续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健全完善反腐纠风长效机制,稳步推行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医德医风考评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机制,推进“文明医院(单位)”创建活动,促进卫生行风持续好转,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提升卫生行业社会形象。

三、全面落实惠民实事,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第6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发展理念,动员全镇力量,整合资源,强化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我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居环境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村民主体、共建共享原则,动员村民主动参与、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环境整治成果。

(三)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面貌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保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较为普及,效果明显,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庄日常保洁机制及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二、重点工作

(一)建立“评分定星”管理机制,实现户环境大变样

以提升人民群众环境意识为根本,实行“评分定星”管理机制,全面整治农村户环境卫生,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参与争创的氛围。

1.成立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

成立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双组长,包村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工作组成员及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

2.成立村环境卫生检查评分小组

村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监委会主任、村会计、驻村干部(至少2名)组成。

3.检查评比方式:村与村交叉评比

4.检查评比时间:每月30日

5.经费来源

各村在公共运行维护费中列支1.5万元

6.评比范围

以组为单位,将所有农户纳入评比范围,除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五保户,在考虑实际情况及征求本人意愿基础上,可不列入评分定星考核管理,针对评比范围外的五保户,以关爱为主,由村干部组织人员开展每季度一次义务大扫除,洗衣服等活动,其中“三八”妇女节”由妇女主任组织,“五一”劳动节由团支部书记组织,“七一”建党节及10月主题党日由村支部书记组织。

7.评分细则

⠂ 户环境卫生评比标准按照“个人干净卫生,室内整洁有序,院落清理整洁,牲畜管理规范,村寨整治积极”五项内容进行评分,每项评分≥8分即可获得一颗星。

8.奖惩办法

奖惩办法具体由各村通过召开户主大会确定,可参照以下奖惩办法。

参照奖惩办法采取“月度奖惩+年度奖惩”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月度奖惩办法。被评定5星的农户奖励10元左右的洗衣粉一包。被评定0星的农户惩罚半天义务劳动。二是年度奖惩办法。农户全年获得10次5星奖励500元,9次5星奖励300元;农户全年仅获得4次5星惩罚1天义务劳动,3次5星惩罚2天义务劳动,2次5星惩罚3天义务劳动,1次5星惩罚4天义务劳动,0次5星惩罚5天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由村环境卫生整治小组统一安排进行村内环境整治活动)

(二)建立“集中整治+日常维护”管理机制,实现村容村貌大换颜

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治理乡村主干道路周边、镇区驻地及集贸市场乱搭乱建、乱丢乱放、垃圾乱堆等行为,通过“集中整治+日常维护”等机制,建立乡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彻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1.固定“环境集中整治日”

固定每月15日,每月30日为“环境集中整治日”,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小组动员所有力量在“环境集中整治日”对各自责任区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堆杂物、农业废弃物等,有效改变庭院、乡村组道路沿线等地方的“脏、乱、差”状况,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着力提升镇村环境管理水平。

2.整合“三员+n”资源,建立村级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机制

用好用活“三员”及公益性岗位人员,按照“河道管护员负责河道环境卫生,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党群活动中心卫生,草管员、护林员负责其余地段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根据就近原则划段定点,明确责任区及工作任务,包括垃圾处理池里垃圾焚烧及公共厕所卫生打扫工作。同时与各村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确保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过整合“三员+n”资源做到各村所有区域都有人管,所辖区域清洁全覆盖,无死角。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镇级领导包村,各包村领导要亲自负责,及时成立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环境卫生整治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二)狠抓落实,建立机制。注重突出人居环境整治群众主体地位,加强引导,达成共识,将村庄规划、常态化保洁、村容村貌整治等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规划责任,维护公共环境责任,维护庭院内部环境、“门前三包”责任,形成的村规民约尽量做到“易记、易懂、易行”,促使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第7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

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河道沟渠等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安排专人管理,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全力提升村居的环境卫生质量。

二、整治范围

㈠城区:城区的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河道沟渠,城区西出入口主要道路两侧可视范围。

㈡村及村级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四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周边环境。

三、整治任务

㈠加快推进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完成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垃圾收集容器建造(布局合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清理积存垃圾,清理粪堆、草堆,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制止乱搭乱建。完善城中村垃圾收集和运输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设施,农户定点投放,村(组)集中收集,专人清运至附近垃圾转运站进行统一转运。

㈡加大沟渠整治。对我办现有沟渠的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并安排专人定时、定期保洁,彻底改变沟渠“脏、乱、差”的现状。

㈢加强西出入口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清理积存垃圾,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制止乱搭乱建,无视觉污染;协助城管执法部门加强“门前四包”工作落实。

㈣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农村的道路清扫保洁要确定专人清扫道路,维护环境。要组织群众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道路、村口旁和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草堆、粪堆,不留卫生死角;要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推行组保洁、村收集,委托环卫部门转运处理的运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要做到农户定点投放,村(组)集中收集,统一清运至垃圾转运站进行转运。推进户厕改造进程,拆除露天粪坑,积极推广沼气式化粪池改造新技术,使粪便处理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

四、实施步骤

此次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办事处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由村、居和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㈠查找问题和制定方案阶段。

各村、居和相关责任部门要针对此次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与安排。针对本辖区内的环境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整改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㈡组织实施和综合整治阶段。

各村、居和相关责任部门按照各自制定的整治方案和整治措施,迅速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沟渠、西出入口道路两侧,村级道路两侧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开展综合整治。对整治后的城乡环境要纳入常规管理,加强督促检查考核,防止反弹现象出现,确实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不断提高城乡环境的整体质量。

㈢检查验收阶段。

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对此次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在5月31日前全面完成城乡环境整治任务,检查结果将纳入全年的目标考核。

㈣巩固提高和长效管理阶段(长期)。

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通报一次考核结果,指出相关责任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并将其作为全年总评的主要依据。

五、整治措施

此次城乡环境整治是贯彻落实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村、居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谁责任、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工作机制,落实整治措施,精心部署,全力开展,努力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标杆,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民心工程。具体要抓好三个责任的落实:

一是落实领导负责制。办事处成立城乡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对整治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城管办作为此次活动的牵头部门,做好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村、居要发动本辖区居民、村民,全方位开展整治。各部门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确保此次城乡环境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第8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现代化科学方法为基础,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与此同时,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诱导、控制和协调,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来实现预期目标。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其过程就是合理利用激励机制及考核制度,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为医院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力保障。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有特点

1.人才流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发展,知识更新,众多人才有更多机会参加培训和学习,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如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完善,在薪酬上、考核上考虑不充分,很多优秀人才就会流失掉,去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医院本是依靠高人才、新科技、新知识发展的特殊部门,管理不当更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

2.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随着时代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已发展为医院决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战略性地位。

3.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性――与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比,当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更为全面,关注不仅是工作人员表现,也延伸到工作人员的社会关系、思想波动、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等各个方面,更注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

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缺乏激励措施。近期国家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按绩效分配薪酬,但是许多医院在薪酬分配、精神奖励上仍然按照过去的职称、等级和工龄来划分,距离按贡献大小论奖惩还有一定差距。这样就导致了薪酬、精神奖励等激励措施起不到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2.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体制机制老套僵化。目前,我国众多医院都没转变理念并树立正确的市场思维。医院内部的管理机制与体制上死板,不灵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部分医院已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可是没有达到高效率的革新,仍然治标不治本。这种状况导致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平性、公正性、绩效性上还有很大欠缺,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激发。

3.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开发要突出人力资源的个性化管理人力资源的个性化管理,即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及职工自我发展计划,做好职工职业管理,与职工保持沟通并帮助职工修正发展计划,从而使个人目标与医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从传统职能向调研、决策、服务职能转变,鼓励职工发挥个人特长,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实现医院目标服务。

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管用的绩效管理机制绩效是对员工劳动付出的正确评价,也是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密切结合,其之间相辅相成。从物质激励方面应该不能根据传统的方法来设计,要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

2.管理理念始终以人为中心,医院人力管理部门管理的对象是人,可是目前人们的行为与理念都为多元化,更关注于自身的合法利益。所以,医院应及时调整相关方式与理念,转变思维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好的维护好工作员工的切身利益。

3.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开发要突出人力资源的个性化管理人力资源的个性化管理,即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及职工自我发展计划,做好职工职业管理,与职工保持沟通并帮助职工修正发展计划,从而使个人目标与医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从传统职能向调研、决策、服务职能转变,鼓励职工发挥个人特长,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实现医院目标服务。

第9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年,县编委办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努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适时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依法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度审查,努力完善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全面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打造滨水新城区,建设幸福新望城”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二、工作重点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机关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意识,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健全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契机,认真履行机构编制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促使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

根据中央编办“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规划意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实际需要,坚持和发展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和重点,探索管好机构编制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四化两型”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保障。

(三)全面推进县乡机构改革,认真完成本轮改革各项任务

1、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严格审批程序,做好部门“三定”等工作,防止职能交叉,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2、按照上级政策和要求,适时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推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规范派驻乡镇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按规定核定乡镇领导职数;完善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推进事业站所分类改革。

3、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准备工作。按中央部署要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和改革准备工作,按照清理一批、撤销一批、分开一批和规范一批的要求开展对事业单位清理和规范工作,待中央部署后,整体推进。

4、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全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教育、文化、卫生、行政综合执法、交通、公路等行业体制改革涉及的相关工作。

(四)抓好体制机制建设

1、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认真研究部门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落实责任、行政许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公共资源向社会领域倾斜,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着力改善民生和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学前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动物防疫、公用事业、社区管理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和研究探索工作。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活力之源,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抓住有影响发展的关键点,找到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点,力争在综合行政执法、依法强制拆迁、畅通、拆违控违、农村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新突破,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五)完善和建立三项制度

1、在实名制基础上建立公示制。按照实施《公务员法》的要求,对编制实行分类管理,继续在全县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和动态管理,完善事业单位编制的结构管理。

2、探索逐步建立事业单位人员定编标准制度。

3、按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建立问责制。

(六)切实管住管好管活机构编制,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

1、严控机构编制总量,消化超编人员。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工作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消化超编人员工作,妥善消化超编人员。

2、根据长株潭城市群总体规划和企业化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三大重点”(建设滨水新区、壮大经开区、提升农科园)进一步完善园区职能定位,努力创新园区体制,规范园区机构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