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一直到今天,农村人口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数千万之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性格不良状况的产生主要与家庭氛围的缺失有关。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得到持续的父母的抚养与爱护,他们大多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而且这种负性心理特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社会生存能力较差,不遵守规矩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文化氛围也相对落后,因此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社会保护,儿童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还有十分深重的自卑情绪,性格一般都比较懦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心理结构不完善,心理弹性较小,因此形成了各种乖戾倔强的性格,主要表现为易冲动、自私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的成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必将对留守儿童的人生产生消极作用。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对策
2.1营造充满亲情与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在家的留守儿童要比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略好一些,因此,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可留下一人来照管孩子。留守在家的父母应当给予孩子较多的关爱,关注孩子的各项需求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及时做好各种教育辅导。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父母本身也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父母保持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同时,注意观察其人际关系,适当给予教育措施,引导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2农村学校应当发挥好儿童心灵成长家园的作用
学校是儿童心灵成长的重要教育场所,因此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性格的重要作用。首先学校方面尤其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当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的人心理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和鼓励措施。为了防止儿童养成各种不良的心理习惯,学校应当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愉快阳光的氛围中成长。学校还应设置心理健康辅导部门,对一些出现明显心理状况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与教育措施,使学生逐渐走出心理困惑。
2.3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需要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影响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直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的精神困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活动的公共场所和服务项日,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留守儿童应当积极利用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心理弹性,确保心理健康。
2.4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提高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注意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塑造,逐渐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在与儿童交流过程中应当向他们介绍讲解一些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使留守儿童认识到艰难困苦中艰苦奋斗与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使儿童从小养成不断战胜自己心理弱点的习惯,树立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采取差别性的教育措施。
3.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当是一个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应当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弱者群体。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发挥学校的儿童心灵培育作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以及与留守儿童的心灵沟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一些措施。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1)隔代(祖辈)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监护;2)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即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监护;3)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4)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型,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或由哥哥姐姐来照顾自己。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2-4],行为问题发生率高[5-6],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
2.1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留守儿童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究,但从对应的概念“亲属抚养”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儿童福利联合会(CWLA)将亲属抚养定义为由亲属、种族部落成员、养父母或者其他与儿童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对儿童提供的照顾、抚养以及监管(UNICEF、InternationalSocialService,2004)。LUYao[7]利用来自印尼1997年和2000年纵向数据,得出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症风险的结论;HWendy等[8]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THeather[9]指出:“2/3的健康儿童进入寄养会表现出行为、心理或社会能力等问题”;JenniferEhrleandRobGeen(2002)指出:11%的6~17岁亲属抚养儿童在行为或者心理上有严重问题(比如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一比例远远大于正常儿童;JSDana等[10]指出: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2.2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国内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留守中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更差,表现出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11-12]。具体表现在:1)在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李晓敏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王淑芳等[14]指出: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2)人际关系方面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15]。此外,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16],后者更容易表现出孤僻、对人抱有敌意、与环境不能很好相处等特点。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指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引发出被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的手段。目前,已有几百种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及局限性。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它是在EPI基础上加另一个分量表即P(Psychoticism,精神质)而成,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有男女的年龄常模。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各式的项目由原版分别为97和107项筛选成88及88项,结果分析方法上发展了T分表和各维度的分级方法。此方法适用于7~15岁儿童。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时可应用这个问卷,该问卷是从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该问卷适用于学龄期儿童,以区别其有无精神病,所出现的问题是情绪问题还是行为问题[17-18]。4)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可应用该量表,儿童的社交焦虑不仅包括了主观上的担心、紧张,而且还包括了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该量表主要用于儿童社交困难的评估,当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时常结合其它的焦虑评定量表和抑郁评定量表共同使用。上述种种研究方法和工具都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4.1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19]。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认为父母外出辛苦打工都是为了自己能生活得好一点,一旦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容易缺乏自信,进而回避一些活动,使自己孤立起来。有研究发现:缺乏父亲教养的家庭中的子女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孤独感强,而父母均外出对儿童带来的孤独感就更突出[21]。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照顾,使得这些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造成了心理的扭曲。留守儿童性格往往孤僻,易怒,脾气暴躁,自卑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1.1性格扭曲
父母的爱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缺乏父母的关爱是留守儿童性格扭曲的重要原因。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儿童,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往往情感变化莫测,极其不稳定。这些不良的心理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结果是他们变得焦躁不安,缺乏自信,性格逐渐扭曲。
1.2缺乏交际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将影响儿童的日常交际能力。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一部分是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另外一部分即使是参加了,也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这就造成留守儿童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大多数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自身发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1.3学习认知能力较差
父母正确的引导对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学习能力较差,纪律性较差,缺乏自我规范能力。这些不良的行为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渐渐地产生厌学等不健康的心理。
2.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自古就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这些留守儿童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还可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充分发挥音乐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儿童对于祖国和亲人的热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音乐是培养他们热爱他人的一种有效方法,各种音乐活动都可以激发留守儿童的这种情感。其次,音乐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中国的音乐形式多样,所包含的内容也千变万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最后,音乐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实现德的教育,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音乐有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节奏等众多其他教学形式不具有的特色,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让音乐触动儿童的心灵,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3.如何利用音乐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音乐对于正确的疏导留守儿童具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如何充分将音乐教学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效地结合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1改善音乐教学的质量
要想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的作用,音乐活动和音乐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载体。师资的配置和教学课程的设计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对音乐教学的认可程度不高,他们通常觉得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我们不仅重视丰富音乐的形式,更应该提高教师的质量。在很多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这根本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因此,要想加强音乐在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课程,更应该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
3.2使音乐的美育教化作用充分发挥
在新课标的课程设计中加强了音乐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化作用,例如加入更多爱国、正确的理想设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题材。在同学们学习这些音乐的时候,音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讲述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这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的目的。
3.3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合作和信赖的意识
许多留守儿童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缺少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不相信任何人,养成了这种孤僻的性格。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信赖的意识。音乐教师应该在儿童欣赏的音乐的同时,加强引导作用,使得学生积极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结合游戏进行教学,鼓励同学积极地参与其中,养成和同学合作的品质。这些都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这一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将影响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发展。
4.总结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美术心育 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灾难;儿童心理干预;澳大利亚
[中图分类号] G44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8-0017-05
我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带来人员大面积伤亡,由于其突发性、危险性、恐惧性,可能使经历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而这类心理疾病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矫正,轻者将导致神经衰弱,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些精神创伤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灾难经历者一辈子。所以,灾难之后进行及时而又有效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尤其是对于灾区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成为世界各国在灾难之后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一、澳大利亚儿童心理干预的背景
为了更好的开展灾难之后的心理救援工作,澳大利亚突发事件管理研究所(Australia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AEMI)和泛澳大利亚创伤压力研究学会(The Australasian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ASTSS)共同制定并了《灾难背景中的心理服务实施指导》(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livery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 in the Disaster Context)(以下简称《指导》),为澳大利亚灾难之后所要面对的心理干预进行有力的指导。① 灾难之后的心理服务涉及到许多方面,所以该《指导》被澳大利亚所有涉及到的政府机构、组织和个人所了解掌握,《指导》的主要涉及范围是澳大利亚从事心理干预的相关人员,但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或是非政府组织也非常尊重《指导》中所规定的相关原则,甚至参考借鉴。
《指导》涉及的内容丰富,其中包括:灾难背景之下心理服务指导产生的动因和过程;灾难中提供心理服务的理论支撑和基本原则;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进行心理干预的方式;不同群体不同时期心理干预的性质;对提供心理干预服务的人员及结果进行评价等。其中在该《指导》的第六部分,对心理干预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指导,其中的儿童心理干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澳大利亚儿童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
对于灾难中受灾的群众进行心理干预的目的,是促使在灾难中受到严重影响的人们能够维持并且恢复身心的完整,使他们能够继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灾难中的群众身体和心理上都受到连续的伤害,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可以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地康复性治疗,但是在心理创伤的恢复,则要将心理急救与长期的临床治疗相结合。所以,心理干预与治疗要设计成为整体的、连续的方式,以便更好地为心理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1.心理干预的原则
在灾难中心理干预实施的过程当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心理干预的实施者在为不同的群体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不能伤害任何预者。心理干预人员在进行实施干预的过程中,既可能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产生负面的伤害,所以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控。
(2)心理干预人员应该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性。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不但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要尽量做到自我恢复自我完善。
(3)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预人员的尊严,在进行的过程要采用灵活、委婉、自由、平等的方式进行。
(4)因为灾后的心理恢复是一个复杂、动态且长时间的过程,所以心理干预工作必须要及时协调各种关系,根据不同人的需要及时调整干预的进度,以便更好的融入到康复的过程当中。
(5)心理干预必须要贯穿整个灾难的恢复过程当中,同时也要考虑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6)心理干预应当要结合受灾群众的信息进行调整,对相关的问题、政策、目标、安排和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解。
(7)对于心理干预的人员安排也要结合各自的专业、干预的技巧、以及处理灾难管理的能力。
(8)心理干预人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协调好与其他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的关系,根据灾难的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安排。
(9)心理干预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同一个干预对象进行人员的更换,同时所有的跟进干预工作都优先由一个人完成。
(10)心理干预的纪录应该有专业的人士进行从事,并且要注意内容的保密性,制定干预计划要充分考虑人员的转移安置问题,转移的情况也要进行记录。
(11)对心理干预的过程一定要管穿整个灾难后的全程。
(12)心理干预的提供者和志愿者也要接受同步的帮助和监督。
(13)心理干预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在将来的工作中继续传承,要通过练习、培训和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2.解决心理创伤与压力的基本模式
当灾难发生时出现的心理创伤不能解决,心理干预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缓解这些压力,同时也要帮助弥合创伤。压力的缓解包括尽可能的维持身心的协调,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受伤害的人寻求实现自我意识的道路。下面介绍的主要心理干预方式,从危机干预心理的紧急救援到临床的治疗,都要采用不同的模式。
(1)认同模式
对灾难中的受灾群众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方式有所认同,在大灾难的背景下,追寻心理问题的生理和社会来源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或不合适的方式会对预者的心理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2)心理支持模式
通过心理支持以抗拒造成创伤的外部环境。这种模式的特征是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空间,这样心理干预才能使参与者完全吸收、思考、感受以及彻底的表达、交流,并且将个人的经验更好地深入语境当中。在干预过程中心理关系非常重要,这包括敏感情绪的转移,有目的倾听受灾群众的心声,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干预者和受灾人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客观及时、没有主观色彩,干预者要提供希望、信任、信念以显示世界依然是充满了关心关爱,还有舒适的生活。
(3)对症治疗的模式
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具体的压力和痛苦,这包括一些心理上的悲痛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减少痛苦,增加心灵的温暖。心理干预人员要理解和掌握怎样询问、在哪里询问以及询问一些什么问题等技巧。同时也要通过学习来改进受干预者的内心环境,使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紧张、不安和恼怒等不良的情绪。药物治疗对减少紧张、不安、沮丧等心理症状很有效。同时通过教育,对信息和资源的全面掌握也是减小压力的好办法,使他们知道正常人经历不正常的事件时会有哪些反应,让他们了解到有一些心理不适是人相当正常的反应。
(4)同化创伤模式
这种模式要充分理解灾难的性质,给身心上带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判断、意义和信念,灾难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并且影响的时间范围较长。与充满希望和逐渐平静的环境相比较,所有的影响都可以看作是灾难背景之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反应,只要是适当地进行干预,心理创伤会慢慢平复。同时正确地认识灾害和现实的情况,认知和情感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对将来做适当的发展,利用已有的经验为将来的发展作出贡献。
所以,灾后心理干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许多方面密切配合,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还会更进一步损害到灾民的心理状态。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尤其是当他们还是处于一种受创伤、抑郁和悲痛的心理状态下更加需要心理的干预和指导。
3.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干预内容
在儿童的心理干预方面,根据灾难带来的影响,澳大利亚将心理干预的阶段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前影响阶段(Preimpact Phase)、影响阶段(Impact Phase)、后影响阶段(Postimpact Phase)和恢复与重建阶段(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对于儿童来讲,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
(1)前影响阶段
前影响阶段主要指的是灾难并未出现的时间,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以往灾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对灾难做好防范和准备工作,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发出警告并进行疏散。在这一阶段,家长的渗透与教育对儿童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上3岁以下儿童完全依靠家长,4到7岁的儿童能够服从制订的规则,7岁以上的儿童的行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成熟。所以这个阶段心理干预主要是帮助家长和学校做好准备心理准备,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并对灾难可能来临的情景进行演习。如果儿童和家长必须分开,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要通过可信赖的成年人进行心理安慰,也可以运用宠物、照片等减少儿童的焦虑心情。
(2)影响阶段
影响阶段有时被称为英雄的阶段(heroic phase),正是在这个阶段灾难来临,人们通过利用自身的生存策略自救,同时尽量帮助他人和保证财产的安全。这个阶段心理干预人员既要帮助别人,也要注意自身的保护,这时心理干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他们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援助,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家长寻找自己的失散的子女,这时心理干预人员在受灾儿童中应建立信任,以便将来更好地让受灾儿童接受心理干预。这一阶段针对儿童的心理干预,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让儿童尽可能地了解灾难中发生的事情,并且要帮助儿童利用在灾难中没有失去的宠物和玩具,以便更好地恢复受伤的心灵。如果家长这个时候与他们分离,专业人员一定要通过游戏等活动维持他们的情绪,这些活动能够舒缓他们恐惧的心情。这个阶段儿童肯定会普遍存在灾难带来的震惊、恐惧的情绪,心理干预人员一定要给与温暖与安慰,帮助儿童树立信心,让儿童充分释放和表达情绪,以减缓他们的悲伤心情。
(3)后影响阶段
当灾难最初的威胁逐渐减退,在灾难中幸存的人非常庆幸,并且对灾难之后恢复到原有状态十分乐观,但是这些幸存者面对巨大的损失、以及重建所面对的困难,他们原有的希望也受到影响。他们不得不面对资源的稀缺,援助的减少甚至的增加等问题,心情也会变得越来越沮丧。在后影响阶段,心里干预将要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早期的信任没有建立起来工作会受到阻碍,如果前期干预工作顺利,这个阶段会更加灵活和高效地与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活动。这一时间段的儿童,如果能和家人或是小伙伴在一起生活,逐步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通过与同伴一起学习做游戏能进一步地释放他们的感情,家长也要给儿童提供适当的机会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感。由于灾难的发生,儿童对社会的认识都会发生一些改变,这时就要积极地对儿童的心理加以干预,防止相关的症状愈发严重,干预的过程也同样需要儿童利用特殊的工具和方式,例如玩具和图画等。
(4)恢复与重建阶段
这个阶段是身体和环境方面重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段,所有的幸存者依然要负责在灾难后重建家园。许多没有释放出来的心情,没有解脱的压力,适应不良的反应,有许多先前看起来正常的人员,经过这一段时间又出现新的心理疾病的症状。恢复和重建阶段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也许是许多年,许多延迟发病的人成为这个阶段的重点照顾对象。许多儿童将灾难的过程当作是人生中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儿童甚至通过战胜灾难获得自信,也有许多儿童会感到缺少自信和安全感,儿童需要额外的关注和解释,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学校、朋友以及生活轨迹,他们需要减少恐惧的情绪。这个阶段创伤的治疗非常必要,为儿童设计独特的方式,家长和学校同心协力,通过创造新的方式方法将儿童的这段经历塑造成为生命轨迹中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4.儿童心理干预过程中的治疗方式
心理支持法(Psychological Support)、危机咨询法(Crisis Counselling)、清除与报告法(Defusing and Debriefing)以及长期咨询法(Long Term Counselling)等几种方法在儿童心理干预过程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儿童心理治疗与恢复的重要方式。
(1)心理支持法
心理支持法在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协调方面使用广泛,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亲属、朋友和非医护人员来完成。虽然这种方式由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完成,但是心理支持是一项成熟的方法,对影响心理受到伤害的儿童有着很好的效果。
(2)危机咨询法
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受灾的儿童提供一个诉说的机会,通过让儿童诉说灾难的经历,来帮助他们了解灾难究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帮助儿童减少灾难带来的痛苦。这种咨询也可以给其他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影响,例如对灾难的恢复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对灾难之后儿童的性格、价值观甚至是人际关系都产生影响。通过咨询能够了解儿童的需要,通过谈话的过程得出问题的本质,也能够通过咨询指导究竟哪些帮助是灾民最急切的需要。大多数的咨询是针对灾难的具体方面,并且在咨询之后希望能够立即寻找解决的办法。
(3)清除与报告法
这些方法需要的特殊的技术是用来完善和发展受灾儿童的潜能,以促使其能够更好的恢复心理的创伤。通过一定的培训,要保证受灾儿童的情绪能够完全地释放出来,并且要保证他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尽量恢复到灾前的状态。这个方法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警察、消防队员、医生等,相应的参与机构包括医院、护士之家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没有方法是万能的,但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办法促使事情变得更好。
(4)长期咨询法
灾难之后的儿童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综合症,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多数儿童患者会逐渐发现和找到一些暂时缓解的方法,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却应该通过长期咨询的方式进行干预,其目标是缓解儿童核心症状、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和降低共病危险性。原则是以帮助患者提高应对技巧和能力,发现和认识其具有的应对资源,尽快摆脱应激状态,恢复心理和生理健康,避免不恰当地应对造成更大的损害为主,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内疚和自责。同时,治疗的方法以心理治疗环节为主,必要时辅以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三、启示与借鉴
地震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惨烈灾难,不仅在于它在一瞬间摧毁了一座城市,给人们留下一片疮痍满目的物质废墟,还在于它同时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伤害,自己和家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家园和财产,已荡然无存。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无形和不可见的,人们则常常予以忽视。地震给人的心理造成的损伤,其发生机理则远比躯体损伤要复杂得多,它既可以因个人身体遭受的伤害而引起,由躯体伤害引伸到心理伤害,也可以因个人难以承受家毁人亡、亲朋离散的打击而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还可以因个人对环境的异常难以适应,而出现心理活动失调。不管怎样,从澳大利亚的经验来看,面对巨大的灾难,应该努力抚平心理上的创伤,尤其是儿童心的干预变的十分重要,从澳大利亚的经验有以下启示。
1.一定要协助宣泄负面情绪
引导儿童宣泄出他们受压抑的情绪,只有借此释放出地震造成的恐惧、害怕等情绪,才能消除过度的应激反应。团体的形式,可以使成员与有相同经验者彼此分享,而得到情绪上的支持,通过讨论一些实际的信息和恢复方法,使他们产生心理重构的认同,激发自己面对灾难的新思维。
2.重塑灾难的意义
个体是否能从灾难中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能否理解危机并发现生活的意义。如果一直将精力陷入负面思维之中,则难以抚平创伤。通过引导成员认识到震后积极意义的一面,产生新的合理思维和信念,积极乐观地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②
3.加强死亡教育,探求生命的意义
死亡教育不应忽略,也是重要的心理重构步骤之一。让个体由此发现生命的意义,透过社会支持与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新的联结,超越不安与恐惧。以生命教育的实施为重点,让孩子学习了解死亡,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更积极地活下去。
注释
①省略/terrorism/Psychological%20Services%20in%20Disasters.pdf 2008-6-18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对各个因子得分上>8分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各因子得分>8分的检出率:学习焦虑41名,检出率36.3%;对人焦虑1名,检出率0.9%;自责倾向7名,检出率6.2%;过敏倾向7名,检出率6.2%;身体症状15名,检出率13.3%;恐怖倾向3名,检出率2.7%;冲动倾向1名,检出率0.9%。根据人数比例进行排序依次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进城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在各分量表上的焦虑水平及总焦虑倾向水平的得分均<8分,但各因子得分都高于城市儿童。其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在各因子及总分t检验中,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总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市儿童差。
不同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健康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66,P<0.05),这说明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关系、文化水平、教养方式以及与孩子的关系应该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3。表3数据显示父母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93,P=0.555)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4。表4数据显示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5,P<0.05)。父母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5。表5数据显示父母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14,P<0.0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6,7。显示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4,P<0.05),而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5,P>0.05)。
本研究中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仅为7.1%,低于全国常模[3],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这与刘正荣[4]调查的12.1%相比明显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自从199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2002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指导各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增多,教师更加关注学校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心理发展与问题疏导。但与城市儿童相比,还是偏高,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13名被试中,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为41名,达到36.3%,这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符[1-3]。究其原因,可能是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注重学习成绩,加上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而父母文化程度偏低,教育方式简单,从内外2个方面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7.1%,学习焦虑的检出率达到了36.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此产生了教育要求、性别期待的不一致,即一般要求男孩要胆大、勇敢、坚强、做男子汉,女孩要细心、斯文、安静、成为淑女等。与城市儿童相比,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偏差,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总体检出率低于全国常模,但是,与城市儿童相比,当前小学生中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理辅导、心理游戏等各种心理活动,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了解自身的健康以及不健康的情绪状态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自我认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还应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学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克服各种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谢旭媛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二小学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人格发展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开家乡,留在农村由他人代养的未成年群体。留守儿童因缺失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自理能力较非留守儿童要强。但是留守儿童在心理、人格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学习情况,探究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状况,剖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大。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61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40%,和2008年相比规模增长速度十分迅速[1]。
这次社会调查我们选取了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五个苏北地区城市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各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4.5%。问卷主要涉及儿童心理趋向与行为特点,以此为依据分析儿童人格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向。
(一)内向型
调查结果显示,当留守儿童产生不开心的情绪需要找人倾诉或者求助时,只有2.35%的孩子会想到监护人,向老师求助的更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除此之外往往选择自己“消化”。他们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喜欢独自待在角落,不喜欢见陌生人。人格封闭、内向、腼腆、不敢接触新的事物,适应能力较差。
(二)柔弱型和单纯型
遇到侵害时,34.94%的留守儿童选择忍气吞声,受到对方的威胁时,选择妥协让步,从而加剧了对方对自己的伤害。一些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部分留守儿童难以摄入身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身体显瘦削。
同时,有些留守儿童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近五分之一的孩子会以暴制暴,不考虑后果。
(三)敏感型
许多留守儿童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容易下意识地进行自己保护。内心脆弱,甚至和他说话语气稍微重了就会流眼泪。过半的孩子很在意老师同学或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四)悲观型
许多孩子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都说一般般吧,七成的孩子J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有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缺少信心。调查中,当我们问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时,有的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有的说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话,他们普遍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长大后的理想。
二、影响因素
(一)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教育观念薄弱。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不少留守儿童的家长不能完全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简单的衣食住行的满足才是家庭应该给孩子的主要内容,把教育上的一切问题推给学校。
2.监护人文化水平不够。
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孩子学业上出现问题时难以提供帮助,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有时会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在调查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案例,一个男孩子在外边跟别人产生矛盾打了架,回到家中向爷爷奶奶哭诉,爷爷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打了你,你就不能再打回去!真没出息,下次他再打你,你也打他,打伤了我赔!”这位爷爷居然怂恿孩子打人。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监护人溺爱孩子或者无暇教育孩子。
在农村,隔代溺爱普遍存在。一些留守儿童在家里俨然成了“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心理就会被引向歧途,从小养成娇生惯养、脾气暴躁、傲慢无礼等毛病。一般这样的孩子也经不起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走入极端。再者,监护人若是老年人、年老体弱的隔代长辈,在自我照顾的同时又要担负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通常会力不从心[2]。
4.隔代教育的代沟。
社会发展迅速每一代孩子都有独特的时代印记,父母辈和孩子之间尚有代沟,隔代之间的代沟就更严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隔代亲属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就不愿意与他们交流,不交流就更不能理解。如上所述,仅有2.35%的留守儿童在自己有心事时找监护人倾诉。监护人与孩子之间成了独立的个体,互不交流、互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情绪等各方面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学校教育因素
1.学校管理层面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不够。
据我们的调查,87.96%的留守儿童没有接受任何心理辅导。同时教师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风潮下,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实际内容发生了偏离。
2.教师资源匮乏。
比起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比较匮乏,更遑论心理辅导方面的老师。其次,教师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一位老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忙于课程知识设计,无暇顾及学生心理健康。
3.学校与家长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信息。
由于距离因素,家长常年在外,孩童由监护人看管。孩童在学校表现异常时,学校无法与家长及时配合解决,而由学校单方面去教育,多使用惩罚的手段。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厌学,使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
(三)社会因素
1.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客观上导致农村的青壮年大批涌进城市谋生。人们难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而远走他乡。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学籍限制等现实因素不得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及其他监护人。
2.社会上一些不良诱导因素和影响。
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在学校附近会看到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这些场所大多不会限制未成年人入内。会见到一些学生放了学之后不回家,三五成群地走进这些娱乐场所,在内逗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导,一些和对是非黑白还不能清楚辨别,对于社会上形形的诱惑还不能自觉抵制,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3.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建设还不够。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的中小学校存在差距。这不仅仅体现在学校设施、软硬件资源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学校的师资方面。据相关调查,在农村的中小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师资缺乏,甚至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班或者负责好几个科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学生学习之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品德教育,阻塞了留守儿童通过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道路。
三、对策与措施
在改变儿童不良人格方面,可以在增加父母与儿童相处或沟通的时间缓解儿童人格成长的危机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
1.教师在工作中增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传授知识,一边密切关注班内留守儿童行为情绪变化。同时,注意留守儿童的人格特点及其发展趋势[3]。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对一谈话开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另外,可以开展富有童趣的课外活动。采用鼓励、惩罚、奖励等方式刺激留守儿童参与其中。班主任则可以定期召开心理班会,给他们讲解简单的人格知识,教他们分辨是非。在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观、开朗、自信的性格。
2.给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他们掌握心理辅导技能。
一些留守儿童遭遇挫折时,由于与父母分开过长时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容易出现焦虑、低落、悲观、不安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通过有效渠道宣泄出来,会积压在心底。因此,假如教师本身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某种不良情绪倾向,使用问答法和启发式教育,及时加以疏通开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便能为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由此,学校可以请专门的心理专家到学校为教师讲解,或者派部分教师到心理培训部门学习心理辅导技能。
3.在学校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互助团体。
成人与儿童沟通,中间多少存在“代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留守儿童互助团体,由年纪相当、具有类似经历的儿童组成。留守儿童之间能够放开交流自己的情绪,类似的遭遇能使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既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在这种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又能帮助缓解留守儿童心中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起的孤独感,同时培养留守儿童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品质。
4.开设有关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
针对留守儿童不良人格发展趋势,在学校中开设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要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开设思想品德、儿童心理健康之类的课程。
5.学校设立心理辅导部门,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
当留守儿童出现焦虑暴躁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心理辅导部门能够及时地进行一对一辅导疏导,使学生心理压抑时有处可说,有人可找。一方面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更多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人格发展状况。
(二)利用社会教育作用
1.举办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学校在学生、老师的空闲之余组织夏令营活动,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在活动中感受团体的温暖,感受生活的阳光,以此带动学生的情感表达,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情感漏洞。
2.社会上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
农村教育的师资比较薄弱,社会支教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农村学校带去鲜活的力量,帮助保守的农村教师更新进步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其次,热情的具有激情和爱心的年轻支教人员能帮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善,让留守儿童学会感恩社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回报社会。
3.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教育机构。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管束,代养人教管无用,而具有暴力、思想极端等人格倾向,可以安排他们进入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包括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及心理教育,可以调整好留守儿童不良人格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青,易礼兰,宋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3):197-201.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a)-0128-03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 on speech therapy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orphans
HUANG Li-ya HUANG Yong-sen YUN Xiu-jie ZHU Fen-you HUANG Shu-yuan QIN Chuan-ping
Social Welfare Center of Longgang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 on speech therapy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orphans. Methods 36 orphans who were aged 3 to 9 years old with normal intelligence,taken cleft lip and palate repair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0 in Welfare Centre,then psychological care,psychological social support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was given to them.At last,the nasal emission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as tested.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nose leak changed from before treatment of 42.8% down to after treatment of 18.1%,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left lip and palate repair;Orphans;Psychological care;Speech treat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卫生健康意识日趋提高,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关于孤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非常少,在福利院生活的儿童心理卫生状况仍处于薄弱环节[1],特别是唇腭裂术后的孤儿。为了此类儿童拥有健康人格并快乐成长,本福利院自2009年来开展针对唇腭裂孤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成长相关科研项目,其中项目研究中的“责任妈妈”养育护理工作模式[2],为唇腭裂术后孤儿家庭情感及依恋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推广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福利院内唇腭裂修复术后3~9岁、智力正常孤儿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目前为止被收养34例(94.4%);进入寄养家庭2例(5.6%),所有项目儿童均回归家庭。
1.2 方法
1.2.1 康复方法
由分管责任护士和语音康复师对唇腭裂孤儿及护理照料者进行康复指导,现场示范,使孤儿及护理照料者重视并掌握唇腭裂术后语音康复治疗训练的方法。
1.2.2 唇腭裂语音的评价方法
1.2.2.1 鼻漏气情况 采用肺活量测定仪(TDK 2智能型)改制而成的腭咽闭合功能测定器测试。具体方法:让患儿深吸气,捏住鼻孔,用力吹动肺量计,取3次的平均值为正常值;再以同样的方法测出不捏鼻孔时的数值。用不捏鼻孔测出的肺量计数值除以捏住鼻孔时测出的肺量计正常值,乘以100%,得出的数值就是鼻漏气率;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
1.2.2.2 语音清晰度的4级评价[3] Ⅰ级:鼻音重,难以听懂,发音的正确率为50%以下;Ⅱ级:鼻音较重,仔细听才能听懂,发音的正确率为50%~70%;Ⅲ级:鼻音较轻,基本能听懂,发音的正确率为70%~90%;Ⅳ级:接近正常人的发音,发音的正确率为90%以上。有效:语音清晰度提高1级及以上。
1.3 心理护理
根据唇腭裂孤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退缩、依恋缺失和行为问题[4-5],对唇腭裂孤儿和护理照料者运用心理疏导法[6],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首先应让孤儿有所依恋[7-8],让护理员充当其“责任妈妈”,与护理照料者建立友好信任的亲密“母子”“母女”依恋关系,责任妈妈日常生活护理做到耐心、和蔼、亲切,鼓励孤儿说出自己的忧虑,引导其将内心的矛盾的情感宣泄出来,以减轻其心理压力;②根据孤儿的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点,采用克服、减轻、脱离有关条件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每日常规密切接触孤儿1 h以上,每周至少与孤儿密切接触5次,尽心做好日常生活护理;③安排心理咨询师、社工定期为孤儿和责任妈妈提供心理支持,实施关怀护理;④真诚沟通,告诉孤儿要正确面对和接受现实,为其创造轻松、平等的氛围,克服自卑和自责,鼓励孤儿以正常的心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孤儿建立健康、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⑤强调孤儿认识改善唇腭裂术后语音功能的重要性,恢复其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孤儿年龄和恢复情况,督促语音治疗师指导“责任妈妈”对孤儿分阶段持之以恒地进行语音训练。
1.4 语音训练
在出院后1个月,即开始进行语音训练,持续12个月。重点增强腭咽闭合功能。①指导患者用拇指,以从前向后的方向按摩腭部;②作干呕、打哈欠动作和高声发“啊”音;③做张口和闭唇动作,以及舌体回旋和摇摆等动作;④增加口腔内的气压:嘱患儿深吸气后,紧闭口唇,让空气慢慢贮满口腔,当口腔的气压增加到最大时,再开启口唇,用力将气流喷出;⑤增强患儿对语音训练的认识:告诉其腭咽闭合功能好是正常语音的基本生理条件,修复术后的结构是后天再造的,软腭肌功能较弱,在腭咽闭合尚未完全建立时,口腔内的气流常有部分逸入鼻腔,经鼻孔漏出,导致术后患者多存在有腭咽闭合不全,影响正常语音,故要加强腭咽部肌肉运动与口腔其他发音结构肌肉的协调运动训练。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鼻漏气率的比较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