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学校诚信教育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诚信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诚信教育方案

第1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青少年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通过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行与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一)抓好诚信制度建设,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中树立起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将诚信教育纳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工会的作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实行学生“诚信考场”等。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持续推进。

(二)规范诚信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同时,重点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例如:有些部门或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为浅薄,存在有诺不践、有禁不止等现象;个别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水平,职业责任心不强,存在随意调课,只教书不育人,有偿家教等情况。

(三)以人为本,形式多样,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组织各中小学校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走向社区、进入家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局促使学校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

二、关于政务公开

*年,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诚信*”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一二三四”工程,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其中,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群众联系,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抓实抓好抓出了成效,在当地干群中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市教育局牢牢抓住行政决策、执行、结果等运行环节,向当事人全部公开行政权力行使或事项办理过程的相关情况。公开教育局工作职能、科室设置与职能、服务承诺等内容,对相关收费标准和学生转学休学、民办学校办证、教师资格认定等办事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方便了办事群众,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主动搭建公开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在采用传统方式公开的基础上,该局充分运用扬州教育网、电子显示屏、电视等现代媒介,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实时公开。同时积极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窗口”;科室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增加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三是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家家到”,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到联系学校督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校务公开考评等措施,使得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效能化的轨道。

四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务公开作为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实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五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通过民主评议党风、行风、学校评议机关、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的意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取信于民,有效推进诚信机关的建设。

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促进事业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我们坚持把诚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二三四”工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与校务公开工作。加强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的力度,特别是对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要积极实施方案。督促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的完满实施,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强化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保证监督机制的效用。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工作。根据*年诚信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决定在09年有目的有重点的在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整体性上加强教育工作的力度与深度。

(1)以人为本,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看法,全面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诚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诚信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2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诚信教育;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2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经济不景气,外贸受限,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过缓的背景下,国家进一步提出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教育培养中国产业中最急需的一线操作人才,承担发展经济重任。在过去的10年高职教育中,大规模的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服务受到了各大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通过调研,得到的反馈,除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学生能力外,学生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尤其是诚信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很多单位都在招聘过程中,优先选择诚信、品质较好的学生作为其人才的储备和补充。

有些观点认为,诚信教育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高职学生作为成年人,很多思想观念已经形成,进行过多的诚信教育没有必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早已经变化,学生普遍成熟过晚,面对外界的各种影响,判断能力较差,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在高职学生中大面积进行诚信教育是有必要。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诚信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进一步的加强。

一、高职学生诚信缺失表现

如今高职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责任意识的淡漠带来的诚信问题,由于现在很多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处在一个单一的环境,没有与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验,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非常重视自己的决断而忽视其他的人的感受,不了解换位思考,有意无意中做了很多显得不够诚信的表现。如很多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的之前就临时决定不去,很多学生的理由就是自己不愿意去,殊不知他们的决定对单位带来影响,要么在决定之前充分准备,要么提早对单位通知,好让对方做决定;其次,学习诚信意识较差,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没有努力,在考试中为了取得通过,就不择手段进行各种作弊的行为,诚信完全丧失,学习诚信问题普遍存在,每年国家大型的考试中,作弊的行为屡禁不止,如四六级考试每年都有学生采取高科技手段作弊;最后,同学间交往中的诚信问题。如同学之间的借钱没有归还情况,恋爱过程中的动机不纯而导致的各种不够诚信行为,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上也有一些不诚信的表现。

二、高职学生诚信缺失内在原因

一般说来,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高职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的不利影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大环境风气的影响。目前,中国整体的社会诚信度下降很厉害,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底线不断的降低,很多大事件都在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如各种食品的造价、不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官员的腐败,行政管理的诚信度降低。很多事件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会觉得不管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唯一认为金钱至上,滋生了各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导致了不诚信的情况增多。社会在对诚信缺失的惩罚和要求没有跟上来,很多人也许明知道有问题,也会铤而走险。

(二)高职诚信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很多学校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对诚信的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重心放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的评优过度的依赖成绩,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多。除此外,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学时少,及时安排了相关的课程,都是太过于书面的讲解,通过课堂,教师进行一对多的宣讲教育,教育的形式单一、枯燥,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太封闭,与实际的生活相差甚远,这样的思想品德和诚信教育起不到任何的教育的效果。

(三)家庭教育对诚信的缺失。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性格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很重要,很多品德的形成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体现,除了早期的教育外,后期家庭的诚信教育对学生诚信的塑造也很重要。在当前的社会下,家庭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家长工作繁忙,追求物质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以为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就足够,却不知道诚信和品德教育在孩子的学生和工作中更为重要。还有很多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隔代抚养,爷爷奶奶不知道如何在新时期下对孩子进行诚信品德教育,或者是隔代抚养存在溺爱,放任散养,小孩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品质下降、诚信确实。

三、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策略

高职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希望,培养技能合格、品德合格和诚信合格的学生是国家、学校和家庭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培养高职人才的高职学校责无旁贷,担起培养学生诚信的重任,为了培养三方面都满意的人才,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社会进行诚信教育。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职学校除了要站在教育的最前沿外,高职学校还要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尤其是得到社会的重视,结合学校和家庭诚信教育环境。国家政府要把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各类媒体也要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通过社会来带动高职校园的积极的诚信的氛围。校园不是封闭的校园,学校应该要主动和社会联系,和社会结合,开展一些活动,如高职学生参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打假活动;高职学生参与对所在辖区的诚信的典范的拜访、学习;让社会的先进人物到校园做互动交流等等。

(二)校园环境与诚信教育结合。学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环境的布置方面要大力的体现诚信教育的元素。在硬件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校园设立诚信的黑板报、宣传栏、张贴诚信的典型事迹和相片,在图书馆和教室的显著位置,张贴反映诚信教育的格言和警句。随着网络的发展,高职院校开展诚信教育可以大力用网络等更为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如设立学校专业的诚信网站,校园无线广播、微信平台等等。各种渠道的对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所有的细节都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诚信不仅是美德,更是道德的基本底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点滴之间,肯定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大力开展校园的诚信教育活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除了课本的学习、实践教学外,更重要的就是课外的活动,课外的活动不是简单的打发学生的课外时间,除了开展学生文体方面的活动外,还要把诚信教育活动放在平时学生的活动中,通过校园活动这个有力的载体进行诚信教育,不仅会受到欢迎而且会更加亲民,学生会欢迎。如开展全体学生的诚信征文活动、评选校园十大诚信人物、诚信主题班会和学校演讲比赛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诚信教育的形式。除此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社会的诚信活动,可以做一些社会调研来加深学生对诚信的重视,如在武汉可以开展类似武汉地铁2号线乘客乘车诚信活动大调查等等。

(四)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对象,也对学生诚信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除了上课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在上课的同时要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教育,学校在教师的选择方面也要对教师的诚信合格师德进行考核。在高职学生教师辅导中,要形成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个层次的学生管理队伍。三个梯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都不一样,但是对诚信教育的目的是统一的。

(五)学校建立诚信教育档案和评价制度。为了体现诚信的重要,每学期要对学生的诚信进行考核,进行一票否决,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不诚信的现象,学生的各种评优、入党都没有任何的机会。考虑设立一个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生活中的诚信点滴,学生签字确认,把这个诚信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就业的重要的考核材料,学生在就业中,必须要把该诚信档案交给单位审核。通过就业来对学生的诚信进行限制,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永恒主题。倡导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诚实守信。通过开展各类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构筑新时期高职诚信教育体系,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品德是当前高职院校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作。结合各方面的资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提供合格的一线技能操作人才,良性发展,必将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最大的“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德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第3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档案

在市场经济逐渐国际化、政治不断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多元化和交流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诚信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考验。“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主体。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显现:学风不正、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故意拖欠学费及助学贷款、网络道德失范等。在社会制度的碰撞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如何做好“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良好的个人诚信品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思考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诚信的基本含义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 “诚”是指“内诚于心”,是一种信仰、理念,而“信”是指“外信于人”,是“诚”的外在表现,通俗地说就是“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行”。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弄虚作假,讲真话、实话,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1]。

二、“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

(一)学业诚信缺失

1.考试诚信缺失。“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学习上急功近利,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时常旷课,考试时为取得合格的成绩,就不择手段舞弊,部分学生采取各种办法打小抄,夹带。更有甚者利用现代化通信工具,比如手机、对讲机等作弊。

2.论文抄袭现象。现在发达的网络条件一方面给爱学习的同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方便了部分不劳而获的同学,他们在几分钟内靠“复制”和“粘贴”就解决学习问题。毕业论文的抄袭更是司空见惯:有的人从网上下载多篇论文后进行粗糙的拼凑。更有甚者,一些人竟然雇佣他人替自己写毕业论文或者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论文来蒙混毕业论文答辩。

(二)道德诚信缺失现状

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贷款;骗取助学金;为评助、评优、入党、求职而制造虚假材料。部分大学生不惜在求职履历上绞尽脑汁大做文章,以增加求职砝码。表现在简历上修改考试成绩、制造虚假实践经历等等。更有少数大学生缺少契约观念和法律意识,在就业过程中为了“保底”和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随意毁约,全然不顾学校的声誉、用人单位的利益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后果。

三、诚信缺失的原因

“90后”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现行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某些缺陷。

(一)社会环境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术诚信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群体的一员,也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消极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充斥着假文凭、假证书等,引起了莘莘学子内心的种种波澜;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的虚假广告以及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引人关注的名人弄虚作假,炒作或者剽窃等等,也让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部分学生开始热衷于各种造假,投机取巧。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弊端是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

死板的教学、强制的考试,加上考试内容与现实严重脱离,标准化、机械化的考试内容逼着学生死记硬背,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只注重分数不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对大学生们来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逼上梁山”的作用。而社会不以综合能力评价大学生,只是以学生所持有各种证件的多少和级别高低来衡量毕业大学生的水平,造成一味读书,忽略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导致教学和品德教育分离。而且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从而影响了学生个体的道德完善和整个大学生道德体系的建设。当前大学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存在极大弊端,往往使得学生临阵磨枪,突击复习,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作弊难以根除。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以自我为中心”是“90 后”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且其迷恋网络,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心理承受力不强,不能妥善处理情感问题。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往往只顾追求个人名利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小我的观念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同时,“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获取的信息量大、接受新生事务的能力较强,这是适应时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到当前社会道德价值多元化的不利影响:在遇到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时,往往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不能辩证的看待。因而,他们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放弃诚信原则,做出失信行为。

四、加强对“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诚信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关系国家未来兴衰的大事。因此,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和完善管理体制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改善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一)创建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须从师求真做起,学校应从内部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面对种种社会弊端时经受住考验,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首先,学校应将师德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形象;同时学校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诚信教育的意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同时结合社会现状,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此外,要讲诚信教育逐步渗透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教育的互动过程,积极鼓励学生实施监督,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通过舆论宣传诚信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倡诚信;同时也要将不诚信的反面教材适时曝光,将不诚信的危害展示在公众面前,警示人们不可逾越。

其次,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对学生的诚信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对学生的诚信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并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学生的信用情况进行计量评级,最终形成学生诚信的定性判断,判断的结果将提供给以后的用人单位参考。

(三)以人为本,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高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学生诚信的“自律”。上面所说的种种,都是通过相应的规范或制度来约束言行举止,是属于“他律”,而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最终达到大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转变主体的大学生的亲身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切实把学生的参与放到首位,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如:把院报、网站等作为诚信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国旗下教育等方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制定活动方案,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模式进行积极的引导,最终将诚信的道德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五、结语

诚信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的品格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诚信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体制,改进教育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从而使诚信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能够将“90后”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洁.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

[2]朱淑媛.关于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0,5.

[3]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

[4]邓琳.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诚信教育的途径.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5]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1.

[6]王宏彬.传统诚信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7]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外交学院学报,2004,2.

第4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诚信素养。但是,当下大学生不遵守诚信道德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背信违约、捏造假学历、考试抄袭、辱骂教师、使用黑卡、拒不还贷款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不但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形象,更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制定可行的教育措施是当代教育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抄袭,作弊手段现代化。目前,部分学生为了考试作弊使用各种手段,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携带小抄,他们会利用无线电工具,电子设备进行传递答案,甚至替考。有些学生还会贿赂老师,采取送礼请客等方式提前套取试题。

(2)学术造假,抄袭论文。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资源随手可得。大学生通过网络下载论文,拼凑成自己的文章,有的把同专业学长的论文拿来直接抄袭,论文剽窃现象屡禁不止。更有甚至花钱请帮自己写论文,假的论文满天飞。

(3)国家助学贷款,讨要困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提供个人信息后,通过学校核实提供助学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使这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完成学业。但个别学生在毕业后不顾及个人信誉,不按照规定时间偿还利息,在银行多次催缴后也拒不还款,消失的无影无踪。

2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1)社会中不良环境的干扰。大学生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社会影响,不断地受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影响,所以社会中将诚信树新风的榜样对大学生能起到价值引导作用。目前通过高校党团不断吸收新成员,党员已经占学生数目的16%,这部分党员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对其他学生的诚信起到表率作用。对诚信教育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大学校的宣传,让每个学生都正当诚信的表率,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内部力量。社会环境、教育方式能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影响,但都只能从外部起作用,从内部真正起作用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内在修养。

(2)家庭中诚信教育偏少。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找到好工作,有出息,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全部,教导子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上,不太在意对子女的诚实守信教育。另外作为家长本身不能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把很多不良的诚信行为传递给孩子,不能树立良好的典范,这使学生从小就受影响,不注重学做事和学做人,致使马加爵之类的恶性事件发生。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学校与家庭相互协助和配合。所在大学用过建立学校和家庭相互联系和沟通的体系。学生直接负责的辅导员应该把其日常生活中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反应沟通,与家庭协助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高校还应该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贫困,以便筛选发放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做到公平。其次,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和高校联系,积极主动的掌握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及时沟通加以纠正。再次,家长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典范。做到心口如一,给孩子建立诚信做人做事的典范,促进诚信教育的潜移默化。

(2)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在全社会范围宣传加强,建立社会监督体制,为青少年诚信建设创立良好的影响环境。在高校和社会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建立“诚信第一”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造全民追求诚信的社会氛围和影响力量,把诚实守信由社会道德转变成契约道德,做到人人遵守。另外,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把诚信纳入法律,在社会道德契约的约束下以法律为惩罚武器,促使每一位公民都遵守诚信,在全社会范围建立诚信之风。

(3)教师的作为诚实守信的榜样是无穷的,所以广大的高校教师应该率先遵守拥护诚信规则以身作则。在课堂上做到表率,起到榜样作用。牢记身教重于言教;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学生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是较长时间接触学生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重大,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辅导员工作规范,做到公平公正,积极接受学生建议和意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处理学生中矛盾,树立诚信典范。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诚信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充分发挥教师影响力的巨大力量。

(4)建立诚信明礼的校园主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学习诚信道德。以史为鉴,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时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同时,形成与时俱进符合当代特点的诚信价值观。把诚信教育与目前政治经济形式结合,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成。在校园里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参加,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诚信素养。同时组织大学生到社会中宣传诚信活动,对社会人群进行诚信调查;通过校园网让学生进行诚信讨论辩论,邀请成功人事来校作报告,让学生体会诚信带来的巨大作用。

(5)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将诚实守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结合法律与道德基础,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把诚信教育贯穿在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教导学生,最终养成良好诚信品质。

第5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诚信伦理; 伦理道德; 高校教育; 道德缺失

一、大学生失信现象的表现

首先我们不能否定所有的大学生诚信建设都存在问题,基本的诚信品质还是很优良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得到很多诚信危机的存在。大学生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毕业不主动还贷款。

我们都知道在高考结束后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部分学生读书难问题,可是当学校给予四年的贷款之后,一些学生却直至毕业也没有主动还清贷款。这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少数不讲信用的学生抹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作弊技术愈显高明。黄豆般大小的耳机,作弊手表等等,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考试期间都抱有侥幸心理,从而导致自身主观的不努力。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在外语考试、论文写作中雇佣“”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性。

第三,人际交往中言行矛盾,言而无信。

据调查,高校里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隐藏在背后的诚信伦理问题不可小觑。久而久之,高校诚信氛围就会恶化。同时,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守诺言,挖空心思欺骗同学、老师。

二、大学生伦理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家庭诚信伦理教育的缺失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德行,是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家庭对大学生的诚信伦理教育、伦理道德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巨大转型,部分家长自身修不高,他们的素质品质都有待提高。现在的家长信奉实用主义,认为金钱、名利是孩子应该追逐的事物。这种观念对孩子的诚信伦理道德教育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他们知道诚信教育对于孩子的人生很重要,却没有掌握好方法,最终产生了不良后果。

第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些许的偏差。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诚信。“道德认知程度的高低与这个人能否守得住道德底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① 在目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工作的误区,把道德认知当混淆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情感,是要通过自我的内省内化,然后用到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各种因素的直接间接制约,所以我们不将道德认知等同与道德行为。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对伦理诚信的教育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过于强调正统教育,纯理论的教育没有给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因此与大学生在社会中接触的某种现实形成反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视野的拓展。因此面对社会,大学生往往无法形成自己对于伦理诚信的实质理解。

第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我们面临着问题,而且这个大问题至今未有良好地解决方案,导致了很多社会上的问题。大家盲目以为有了官职就拥有的金钱,就可以威高临下。

三、高校诚信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诚信伦理问题事关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学习,社会生活乃至各方各面,所以,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却可以防微杜渐。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法, 也叫先进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它是通过先进典型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示范,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榜样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了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来进行教育, 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② 大学生年龄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特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求知欲强烈,但缺乏辨识能力。然而榜样教育却能产生激励示范作用,可以极好地让他们矫正自我。

第二,加强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其不同的诱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建立一条诚信教育体系。“我们的诚信教育往往都是在教室内进行,在课本中实现。”③ 如今的新诚信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此,其传播手段可以创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根据多媒体、网络、新闻传媒等等手段,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师表是从教者理应具备的基本教师素质,所以诚信伦理教育需要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队伍。”④ 我们希望看到的高校学生,是具有过硬理论基础兼备较高诚信素质的精神面貌的学生群体。因此需要做到: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以为指导,勇于开拓创新的、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期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高校学生自觉提高自身诚信伦理道德建设。无论外界的环境、教育、因素施加何种力度于大学生,高校学生都应具备诚信伦理的概念与素质,并在自己的努力下着重提高自己的诚信“价格”。做到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为诚为实。将自我的诚信素质的提高看做是自我标价的积累,为自身今后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的思考和重构》汤晓颖,郝延军

[2]《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戴锐 [J] 教育研究 2002.8

第6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如今,一株令人瞩目的教苑奇葩——临清市实验中学,正在这块诚信的土地上傲然绽放。诚信办学、争创一流是我们攀援的高度;内外共建、德艺双馨是我们追求的深度;全面育人、内涵发展是我们拓展的宽度。

一、和谐社会呼唤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兴盛之基,是整个社会的运行之规。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一个国家讲诚信,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社会拥有诚信,社会生活才可能健康有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诚信缺失事件令人骇然:假药、假种子、假奶粉、假鸡蛋、假文凭、假职称……这一系列“假”现象不胜枚举。诚信缺失造成的信用危机,着实给构建现代文明社会、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带来严峻挑战。

二、学校教育亟须诚信

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在给全社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正处于品德形成和培养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诚信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诚信社会的建设。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而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校充分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在诚信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三、深入调查问药诚信

(1)现状。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我们通过写三思集、学生代表访谈、搞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也有极少数学生在诚信道德方面表现如下。①有时责任担当意识比较欠缺。如不敢主动承认错误、言行不一、对于自己犯的错不愿道歉等。②有时可能弄虚作假。如有时存在学风不实、考风不正、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现象。③明哲保身态度普遍。如明知同学犯错,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敢加以批评指正。④个别学生存在以学校收费为名,骗取家长钱物,用于购物、上网的情况。

(2)原因。少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下降,其成因复杂,值得思考。①我们的社会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信用缺失引发的矛盾经常发生。弄虚作假、坑蒙欺诈等不良社会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学生们的头脑,成为学生背弃诚信的诱因。②有的家庭教育过分强调他人对自己的诚信,而忽视了诚信应该是相互的。③我们的校园由于个别学生的破坏而加速了集体道德滑坡,加之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偏低,也会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④有的学生个体信仰缺失,对诚信意识认识不足,导致其人格存在缺陷,给自己及周围的同学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惑与麻烦。综合以上因素,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诚信缺失,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就要从学校做起,从教师抓起,争取家长、社会的参与,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四、多措并举重塑诚信

(1)树诚信学风,学校率先垂范,争创一流。为了塑造实验中学良好的诚信形象,我们把诚信真正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师生。①对待学生工作,坚持做到诚信施教。学生是学校学习的主人,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齐课程,不仅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课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等活动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口语交际,诚信与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②对待教师工作,坚持做到诚信管理。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针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千分考核的制定办法,我们采取了民主而谨慎的做法,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具体是先由教务处制定草案,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修改初步通过,然后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公布草案,人手一份,广泛争取教师的建议,以年级为单位,汇总到业务校长处,第二周召开教代会共同讨论修改,并把讨论意见上报校长行政办公会,最后通过《实验中学教师岗位量化管理实施方案》。③对待学校工作,坚持做到诚信建校。学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接受上级检查或评估时,我们坚持做到不搞突击,不做表面文章,不造虚假材料。而是将精力集中到平时的每一天,上级精神领悟早,分析透,准备工作抓住细节,落到实处。学校真正做到以诚信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师生,不给师生留下弄虚作假的负面印象。学校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做到言必有信、言出必行,才能为师生树立一个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样子。

(2)育诚信学子,教师身体力行,德艺双馨。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师德建设上,我们坚持教师以诚立教,以信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规定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带头不做。比如,学生问好,老师一定要回礼;不准学生携带手机,教师上课一律把手机放在办公室;要求学生讲真话,办真事,老师评价学生也应实事求是,不恶意批评,不拔高夸奖。②在人格培养上,我们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教师作为普通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是回避问题,还是勇于正视,化“危”为“机”,我们选择了后者。当教师有错时,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勇于向学生道歉,这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更体现了教师的良好修养。③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战场,也是师生零距离交流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严肃地对待每一次质量检测和评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科文化知识的道德教育功能,将诚信教育工作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我们充分利用教研室设计的三模块教学,在情感价值观目标中充分体现诚信。文科教学通过诚信人物、案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理科教学通过实践论证、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此外,我们在每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

(3)创诚信学校,活动营造氛围,全面育人。我们在诚信教育上力争不遗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死角,针对某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自觉性不高,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状况,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诚信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①每周召开“知诚信,讲诚信”的主题班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举行“让诚信与我们同行”演讲活动;适时举行“诚信大家谈”作文比赛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板报的喉舌作用,宣传诚信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感知诚信教育。②学期末,班主任把学生的诚信表现作为对学生品德等第的重要依据;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加强每个同学对考试的诚信承诺,让学生以制度约束和道德承诺规范诚信教育。③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了关于公民道德、民俗节日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通过走访、拍照、调查、上网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开学后,引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整理装订,打表上报。整个过程不包办,不代替,让学生以理论内涵丰富诚信教育。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诚信则中国必诚信。诚信教育既是学生自己思想观念形成的认识过程,又需要良好的家庭及社会环境的熏陶与约束。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力争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让青少年“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只要让每个学生心灵中萌发一株诚信之花,则必会迎来花开满园,香飘满径的诚信春天。

第7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考试诚信 考试作弊 诚信教育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在20世纪末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独立学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由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管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独立学院的考试诚信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探寻有效减少作弊行为的对策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从学生诚信自律性、家庭诚信榜样性、学校诚信全面性和社会诚信法制性四方面教育入手,提出了一系列考试诚信教育策略,希望能有效地遏制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歪风,从而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强化学生诚信自律性的教育

(一)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化思想的地方。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其明事理、辨是非,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要明白违背社会道德诚信所取得的成果是不会长久的;使其学会怎样去学习,助其获得充分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专业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也会对展现自身所学成果的办法之一的考试充满信心和想要真实表现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就不会出现考试作弊的不诚信行为;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掌握科学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得一时的高分、荣誉或赞扬。学校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避免填鸭式的教育,而应采取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将理论的、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能去实现的道德品格;也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小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正确的诚信观念。

(二)重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当今大学校园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学生们在其中除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如通过各类的勤工俭学和打工可以在工作场所中学习如何的待人接物,通过参加各类社团和学校组织可以学习如何的为人处事,甚至在日常的寝室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到如何的与人相处与沟通。大学作为这一学生向劳动者转换的“中转站”,除了安排好学生学习各类专业知识,为今后步入职场储备所需能量,也应提供各种平台去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使其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能具备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活力的养成和提高,使其形成承担责任能力的潜在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走进职场奠定基础。

(三)发挥大学各类团体组织的作用。

大学与中学时不同,在这里学生自治的权利被放大,体现这一权利的是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比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等等,在这些组织中,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一般只起到一个监督引导的作用,日常事务的操作都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的,它有学生自己的领导、章程和活动,也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团体,这一团体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有时比学校出面更有效。想要让更多的学生做到诚信自律,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来进行。

二、强化家庭诚信榜样性的教育

(一)父母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父母自身要能够坚持通过正当劳动,合法经营致富;加强自身修养,生活中真诚待人,与人为善,与子女真心相见,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感染、教育子女。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及大学生所遇到的失信行为,更多的关注诚信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个人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父母要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成才观的引导。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对子女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将子女的学习成绩看得非常重,要求孩子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业上,其他的都不应去关注,自身对孩子的品德状况也很少关心;有的父母甚至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不正当要求。上大学以前大部分孩子都住在家里,还能受到父母时时的关心和约束,但当孩子背井离乡上了大学,远离父母以后,在家时养成的种种不良习惯,在缺少了父母的时时约束和校园中各类不良风气的引导,就会爆发出来,甚至于为了某些目的违反校纪校规,触犯法律,等到父母知道时已是为时过晚。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应只关注其学业,也应关心其道德品行,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先“成人”再“成才”,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父母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那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集中式的专项教育,父母日常积极向上的引导会大大增强学校教学的效果,父母更详尽的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有利于其更好的去引导子女。因此,父母经常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稳定心理和不良行为,并与校方合作,制定出能切实有效矫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方案,保证家庭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强化学校诚信全面性的教育

(一)重视对学生全程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初,要发挥思政类课教学主渠道功能,通过这类课程,强调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提出大学生应在一入学就对自己的四年学习生活做好规划,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各类专业课开始之后,更是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也可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舆论进行相关诚信的宣传教育;党、团、学生会等组织也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新生到老生,从教学到日常,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的诚信教育,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让学生自觉自愿做到考试诚信,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二)开展教师诚信教育。

要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首先必须诚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将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比学生更高的要求,对不诚信者要进行道德鞭挞和舆论谴责,营造一个从知诚信到守诚信的和谐大学校园。

(三)学校管理工作要结合诚信思想。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做虚假履历,等等不一而足。仅仅依靠教育手段还是不够的,还应制定结合诚信思想的有关管理条例,如应健全考试管理条例,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完善考试制度,改革考核方式;改进激励机制,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诚信监督机制,制定诚信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以此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办理助学贷款的依据之一,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氛围。

四、强化社会诚信法制性的教育

(一)加快考试诚信制度的相关立法,健全与完善相关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立法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达到信用开放、信息公平享有和使用。目前,我国政府己经开始从法律规范入手,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加以规范。例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于2004年5月19日通过。但仅此是不够的,国家应尽快制定并颁布《考试法》,用刚性的法律规范考试的公平、公正,并用明确清晰的条文准确界定考试“诚信原则”,使之成为规范考试秩序、净化考试环境、防止考试舞弊行为的基本法律原则。

(二)克服保护主义,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如今监考工作大多是由各院系自己教师承担,本院系教师担任监考,很难摆脱自身感情、关系人情等因素的制约。保护主义也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监考教师的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在监考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应履行的职责;要加强考场巡视力度,坚持考场巡视制度,由各院系党政领导组成的院系巡视组,配合由教务处、学工部、督导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巡视组,在考试时,加强对考场的巡视。两方面齐抓共管,不仅会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督促检查,也会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美国人认为,考试舞弊如同从别人口袋里掏钱一样可耻,在多数大学里,只要发现舞弊,一律勒令退学。”在2002年的托福考试中,美国的执法部门逮捕了58名舞弊的留学生。美国司法部门官员认为“托福考试舞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所有被逮捕的学生面临“阴谋欺诈的指控”,最后,这些学生处以五年以下监禁并处25万美元罚款。我们也应以此为鉴,严格执行现有《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各高校制定的《考试管理办法》,不让这些条款虚设,也给考试作弊的“冒险者”们以示警,使其知难而退。

参考文献:

[1]韩芊等.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考试的对策与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第8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经济理论;诚信道德教育;博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247-02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作为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并担当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这要求他们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诚信做人的基本准则。但是,近来年在高校中出现的大学生失信现象与他们的身份、形象不相符,既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又影响着未来社会诚信氛围与道德规范的建立。诚信缺失已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以经济理论为着眼点,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进行博弈分析,探究其深层次原因,进而基于经济理论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道德的理念。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

在学习方面,考试作弊、无故旷课、作业抄袭和论文剽窃等现象层出不穷;在生活方面,存在图书馆借阅随意、网络虚假行为、推销假冒产品的败坏现象;在经济方面,存在助学贷款恶意拖欠、学费不及时缴纳、虚假贫困证明获取补助等失信现象;在工作方面,存在求职履历注水、就业协议毁约等。这一系列现象不仅严重地损坏了高校大学生高素质、高文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大学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果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诚信氛围,加剧社会的危害程度[1]。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博弈分析

导致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家庭教育的片面性、大学生自律行为的失控以及高校教育监督力度不够。我们可以从后两个原因用经济学的博弈模型来探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收益和成本,以此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运用经济逻辑提出诚信教育理念。

经济学中的博弈是在承认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基础上,研究经济主体(博弈双方)的行为方案与利益得失的关系。当一个主体,其所作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又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的各方都期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自己的利益函数不仅取决于自己行动方案的选择,而且还取决于博弈另一方行动方案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对手的一切可能做法的条件下,作出能使自己目标最优的决策。

高校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大学生自律,而大学生自律行为的失控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出趋利性和易受影响性。我们就用大学生自律行为失控模型分析原因。假设博弈双方是甲、乙两名学生(或两类客体)。它们都有选择诚信与不诚信两种策略。下面我们给出失信的博弈过程,该博弈对应不同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当学生甲看到学生乙通过不诚信手段获得的利益比自己大时,根据囚徒困境理论,他必然会选择不诚信的策略,最终两人都会选择不诚信。这正如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市场出现劣币并制止无力无效时,人们便开始贮存良币,用劣币交易,最终结果是良币从市场上消失。选择诚信还是不诚信,取决于一人诚信,一人不诚信时谁的获利大。因此,为了使学生都选择诚信策略,必须改变矩阵中的一人诚信,一人不诚信的净收益值。也就是说使诚信的学生收益足够大,而使不诚信的学生净收益足够小,这就要建立对诚信行为的奖励与失信行为的处罚机制。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其是否选择不诚信,还应该从高校教育监督力度大小来考虑问题。对高校来说,有教育监督和不教育监督两种可选策略;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有诚信和不诚信两种策略选择,表2 是双方不同策略下的支付矩阵。高校在学生选择诚信策略下的利益要大于不诚信策略下的利益,高校在选择不教育监督所获利益大于选择教育监督所获利益,因为高校教育监督势必要支付成本,进而减少收益。也就是说,如果高校不大力采取教育或监督行为,学生不会很自觉的选择诚信[2]。

上述模型告诉我们,大学生诚信与否取决于内外两个因素。从内因来讲,学生因利益驱动,选择失信以取得利益最大化;从外因来讲,学生会因高校教育与监督力度大小考虑失信风险,从而选择是否诚信。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利益诱因,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三、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无论是自然本能的适应,还是理性的选择,道德的形成、决定和发展都会受到经济的影响,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这就是道德与经济理论的一致性。道德与经济理论的一致性有助于我们拓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思维,探索全新的、科学的诚信教育理念,并为我们在实践中运用经济理论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果提供了可能[3~4]。

1.运用微观均衡理论规律开展大学生诚信认知的教育

微观均衡理论就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对于消费者来说,为商品付出的货币越多,他们从这个商品上获得的满足程度就越高。这个规律体现在道德行为上就是人们付出时间和金钱而感到的遗憾,一定要从道德行为上得到内在的满足。也就是说,付出越多的人得到的也就越多,没有付出也就没有所得。运用微观均衡理论规律开展大学生诚信认知教育,就是使他们在诚信道德行为上认知,明确“利己”与“利公”的辩证统一性。这个规律教育大学生,追求诚信所付出的道德并不是牺牲,而是一定会得到回报的。因而,诚信认知的问题解决了,大学生在意志和行动方面就会自觉的从“要我诚信”到“我要诚信”中来。

2.运用效用最大化规律树立大学生诚信信念的教育

效用最大化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满足程度。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交换经济,买卖双方都追求着利润最大化,但他们又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使用其他手段方式都会致使他们的利润降低。这个规律就是要告诉大学生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在求职问题上要树立坚定的诚信信念,不应该有走后门找关系的想法,只要自己有实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坚信市场最大化利益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法则。

3.运用机会成本理论形成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教育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机会成本可以解释经济的繁荣程度与道德水准高低的正相关关系。市场经济中,凡是做大做强的企业都会意识到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恶劣服务态度不如诚信经营,一诺千金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的形象,进而赢得客户、市场和利润。运用机会成本理论就是要教育大学生,诚信是增加自身筹码的唯一选择。对于求职面试,尽管投机取巧能降低他们的成本,弄虚作假能掩盖自身的缺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招聘单位还是会选择诚信的应聘者;对于考试作弊,大学生越是不诚信,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就越差,学校就会越加大惩戒力度,社会就会对大学生要求越高,大学生看中的一时利益只会抬高社会对自己接受的门槛。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到自己一时的失信行为,可能损失的是一生的前途与幸福。

4.运用收益与责任对称理论培养大学生诚信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道德是基于收益与责任对称基础上向上发展的。社会的道德则需要群体共同形成并发展起来。一旦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它的回升则需要众多高素质群体较多的付出。运用收益与责任对称理论就是要教育大学生,身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莘莘学子,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要责任,理应培养自身诚信道德素质,在提高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实践中充当先锋队,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责任[5]。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相关经济理论运用到高校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中,是对诚信道德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说服力,进而达到诚信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诚信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选择。

参考文献:

[1] 郭兰成.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41.

[2] 庞小眼.高校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9-70.

[3]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版[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12.

[4] 王彬.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特殊性研究[J].企业家天地・教育管理,2007,(5):121.

[5] 潘玉昆.经济逻辑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74-476.

Honesty-credit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Economic Theory

XIAO Yan-ling,HE Yu-juan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Daqing 163318,China)

第9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体系;评价;更多还原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和人才竞争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诚信问题更是各方关注的主要焦点。随着就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就业模式由“指令性计划分配与统包统分”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而在就业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规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建立诚信、公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每一所高校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 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原因

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一是伪造证书骗取信任。如伪造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学位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大学期间没有得到的各种证书以及三好学生等各种获奖证书。二是在个人推荐简历材料中造假。虚构在校期间任职经历,编造社会实践经历,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修改自己的成绩,将别人发表过的文章、科研成果等改头换面写进自己的履历等。三是是面试吹嘘,不符实际。在面试时不客观介绍自己的情况,隐瞒实情,夸大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或请人代为面试等。四是多方签约,不去就业。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遇到好的就签约,遇到更好的就违约,签约后随意毁约。毕业生的诚信缺失行为既有社会诚信环境不良的因素,也有学校诚信教育不力的因素; 既有高校毕业生自身诚信素质不高的因素,又有制度措施和监督不利的问题。因此,抵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缺失行为需要社会、高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2. 构建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制度的重要意义

2.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大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需要培养的优秀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理应是这一美德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2.2 努力构建诚信就业的制度环境,减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构建毕业生就业诚信体系

3.1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要把诚信教育作为人才成长教育的基础教育来抓,营造诚信的风气和环境。学生们所能感受到的学校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靠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牢固的社会信用意识,使之意识到良好的信用在今后学习和就业的重要作用,就业信誉的损失不仅影响自己今后工作的找寻,也将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要提高毕业生的信誉意识、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把大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对社会负责的优秀人才。

3.2优化就业工作流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端正大学生的择业观,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指导毕业生客观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并熟悉就业工作流程。二是开展求职技巧、签约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就业精品课程,结合大学生诚信教育,指导就业创业。三是以系为单位,召开诚信就业动员会,集中开展劳动就业方面法律法规专题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专业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了解劳动就业方面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使其规避风险,减少违约行为。

3.3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对就业失信行为进行监督。

要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诚信档案既要涉及毕业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又要切实可行,可操作。要建立诚信受益失信受罚就业机制,对就业失信行为进行强化监督。通过批评教育、处分、不推荐就业等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失信者承担失信行为的责任。诚信档案的建立将督促学生落实信用教育到就业中。毕业生诚信档案也可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建立校内信用监督机制和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用监督机制,监督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者的失信行为。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正,使其积极健康发展。

3.4建立毕业生就业诚信评价体系

3.4.1就业诚信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规范性,指的是用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来规范就业诚信评价行为和过程以保障其合法、有序地进行。第二是客观性,指的是就业诚信评价必须遵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第三是公平性,指的是既要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做出合理的惩罚,又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四是科学性,指的是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科学的要求。第五是可操作性,指的是评价方案实施时具有可操作性,行得通。第六是教育性,指的是要重视就业诚信评价体系内在的教育性职能,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

3.4.2就业诚信评价的基本内容

3.4.2.1细化评价内容

就业诚信评价是对毕业生在就业准备、面试、履行就业协议等就业过程中诚信表现的综合评价,那么其评价内容就应该包括就业准备诚信评价、面试诚信评价、签约与履约诚信评价、就业后相关诚信评价。

3.4.2.2确定评价机构

就业诚信评价需要多个机关和部门通力合作,包括:(l)信息提供机构;(2)信息征集与整合机构;(3)诚信评价机构;(4)诚信评价公示机构;(5)诚信评价监督机构。其中信息机构包括高校、广大用人单位、招聘中介机构、银行等。信息征集与整合机构及诚信评价公示机构可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来担当。诚信监督机构应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

3.4.2.3完善评价标准

就业诚信评价要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诚信评价机构依照评价标准对毕业生的相关信息进行考查评价,对诚信行为予以加分,最后得出总分。

3.4.2.4规范评价流程

首先通过网上登记为每个学生设立一个“诚信信息中心”,每个诚信信息登记号对应一个毕业生的身份证号。毕业生自行设置密码,可以随时查阅个人诚信信息状况。然后学校,用人单位,银行等单位都可将毕业生的诚信信息提交给“诚信信息中心”。“诚信信息中心”将所接受信息分类、整合、确认后传递给就业诚信评价机构。最后就业诚信评价机构形成评价意见后得出个人诚信综合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只是当前社会诚信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诚信的道德规范,构建诚信的就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招生就业处)

参考文献:

[1]邹开亮.关于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0.

[2]曾文涛.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