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

第1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工程质量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水平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一、建筑工程的新施工技术概述

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建筑工程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如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复合桩基础、高边坡防护等;其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如高耐久性、高强高性能、自密实等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裂缝控制技术;其三,预应力钢筋,如高强钢筋、大直径直螺纹钢筋连接以及钢筋焊接网等施工技术;其四,模板与脚手架,如清水混凝土模板、钢框架胶合板模板、支撑架、接插式脚手架等施工技术;其五,钢结构,如高强度钢材应用、厚钢板焊接等;其六,机电安装,如综合布线、垂吊式电缆敷设等施工技术;其七,绿色施工技术。具体包括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黏贴式外墙保温、施工用水回收再利用以及基坑封闭降水等施工技术;其八,防水技术,如卷材机械化固定、膨胀止水胶、卷材与防水剂复合防水等施工技术;其九,抗震和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减震隔震、外包钢、消能减震、远程监测、高精度自动测量、虚拟仿真、管理信息化等施工技术。

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1、新技术的应用。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应当优先考虑应用新技术。新技术在应用除了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之外,还能够有效地节约建筑施工原材料,并节省施工时间,这不仅能够降低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且还能够确保施工进度,从而能够建设出优质的产品。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不重视新技术的应用,那么很可将延误工期、浪费材料,并导致施工质量下降,这样便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最优。为此,必须加大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力度。一是建筑屋面施工中防水层和隔气层技术的应用。建筑屋面的隔气层通常在设计时都要求在屋面板上刮涂两道沥青玛蹄脂,并且隔气层由于是在屋面上使用所以必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一般情况下,在建筑防水层的设计过程中基层的做法都不明确,大量工程直接将基层上施工防水层,施工前仅仅对管道洞口和墙体阴角位置进行抹灰处理,这样一来很容易留下渗漏隐患,究其根本原因是基层凹凸不平,防水层很难与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得渗漏现象时有发生。而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先在基层上施工一层水泥砂浆,然后进行找平,待砂浆层凉干以后,再进行防水层施工,这样便可以避免渗漏的问题发生。二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比较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上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棍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三是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的应用。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 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一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2、新材料的应用。建筑工程在应用新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应用到一些新的材料,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不但能够加快工期,而且又能确保质量,同时新材料一般节能环保效果都比较好。为此,在建筑工程应用新技术的同时,还应当配以新的材料,这样能够使施工质量得到双重保障。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材料之一,所以应当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混凝土配置时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这样便可以避免水泥水化热的情况发生,有助于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同时配置混凝土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也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外加剂的使用必须慎重,使用前应对外加剂进行检测,确保其对环境的污染在标准范围内方可使用,并且要控制好外加剂的用量,避免用量过大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此外,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一般采用的都是封闭裂缝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起效果一般,为此,可以选用防水油膏对裂缝进行封堵,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控制裂缝蔓延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外观。

3、新设备的应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都需要配以新的设备,这使得各种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获得了推广使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化的应用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施工作业效率获得明显提升。为此,推广新设备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尤为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新技术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建筑工程的不少施工难题,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还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也获得了有效保障,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大范围推广和应用新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从而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少安.轻型木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A].2010 国际木结构建筑产业新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

第2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应用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1、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2.3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否则就?ldquo;判罚尺度过严“。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2.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

3、结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崔京浩,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3]江正荣,建筑工程师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第3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技术,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1、生态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资源的无度索取导致了许多区域环境的生态系统失衡,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这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正是在这形势下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革命”风靡全球,“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生态家居”也应时代潮流被提了出来。所谓生态设计,其所采用的材料应该是很少产生并能有效控制污染,设计主导思想是采用古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取长补短综合筛选;建筑物的形式和内涵必须充分体现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在具体功能上,必须节约能源显著、降低建筑造价和使用费用,强调实用性和对人体及环境有益而无害等等。生态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而且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随着科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依托于建筑之上、对于生活与工作的许多梦想和蓝图现已逐渐变成了现实。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中实现工作、休闲、购物、学习等意愿。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1、新型墙体应用技术

新型墙体应用技术在建筑节能、节材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炉渣等工业废料或者陶粒、浮石等轻骨料,不仅密度小,而且保温性能好,可用来生产多排空空心非承重砌块;钢塑复合保温窗:将钢衬加在塑料型材中,或者加在空腹钢窗框内侧,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大大降低了该窗的传热系数;模数多空砖:这种新型墙体材料强度高、材质薄,且空洞率高,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施工中砍砖所造成的浪费;热反射保温隔热技术:在暖气片后墙面贴上镀覆有热反射材料的布、板或者膜,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直螺纹接头连接方式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是 标准接头,首要的工作是将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套筒外露的丝扣最多能有一个完整扣;如果是加长丝头接头,要在加长丝头钢筋中按照顺序拧入标准套筒以及锁紧螺母,靠紧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然后拧回套筒,让套筒回到标准丝头中,再拧紧,并拧紧和锁定销紧螺母和标准套筒;这些工作完成后,质检人员进行分批的检验和测试。

3、防水施工技术

所谓防水就是指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与水接触时渗透到里层,同时防止建筑物又出现裂痕的迹象,正确有效的防水就应当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对容易漏水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综合治理,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对容易造成漏水的地方进行多道设防、全面防止漏水,且注意放水节点的密封,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择具有防水性质的材料,在施工时应注意细节上的施工工艺,防水施工是一个细致活,粗心大意对防水是没有积极效果的。

防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屋面的防水,另一种是对于外墙的防水。对于屋面防水,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是针对屋面防水提出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这种新型的施工技术首先注重板缝、节点和基层的防水处理,屋面施工时应分成几遍来涂抹,应先等最开始涂抹的涂料干燥之后,再涂抹第二遍的涂料。铺设的方向多是相互垂直的,在涂抹时,在缝隙处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以避免出现流淌和积水的现象。对于外墙防水,应重点防止抹灰层开裂和空鼓的现象,最好是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在对墙体进行抹灰前应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空白界面挂上钢丝网,等待钢丝网固定好以后再进行基面的处理。在砌筑时,应注意的也有很多,如不得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砌好后不得随意浇灌,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有他的顺序以及安全值,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各种工种之间的顺序和安全值的控制。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泌水和浮浆,不予以彻底清除,将影响混凝土质量,给生产留下隐患。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排除泌水,并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工作,缓缓的降温,以减低温度应力,在夏季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保湿,冬期则应该采取措施做保温覆盖,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差。要加强温度的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的控制,及时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将内部和外部温差控制在25℃之内。合理的安排施工的程序,避免混凝土的拌合物堆积过多。在结构完成之后及时的回填土,防止其侧面长期的暴露。

5、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首先,将工程图纸输入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电脑放样,通过捕捉功能将主要放样点的坐标捕捉下来。然后,将放样点坐标全部输入全站仪中,利用全站仪的内置程序进行放样,确定点位。该技术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极大地方便了放样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为土方施工和桩基础施工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了放样精度。既能够保证了轴线,垂直度的精确度,有可以取得整体测量效果。

6、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是建筑物内外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因此门窗的节能对整体建筑节能具有很大意义,建筑门窗的节能除了从提高玻璃和框扇本身的热工性能和尽量使用中空玻璃并保证中空玻璃的密闭性外,还应该从玻璃和边框接缝以及门窗框扇搭接处的严密程度着手,因为各搭接处严密才能保证空气流通量的减少。门窗节能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应做到门窗安装必须采用预留洞口的施工工艺,严禁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根据门窗不同材质来决定采用焊接、膨胀螺栓等工艺进行门窗固定,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均应保证其安装牢固;设计时应尽量增加其开启缝隙的搭接量从而减少开启缝隙宽度;根据门窗材质选用各种密封条进行密封,保证外窗的气密性;对金属框门窗在保证足够空间的条件下采用塑料、橡胶等隔热材料进行断桥处理,断桥的长度及宽度均应保证,并应保证其在安装配件时不破坏断桥;外门窗四周与墙体连接处缝隙采用聚苯板或聚氨酯等材料嵌填而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嵌填,以保证其严密性等。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要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2]石国鹏.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 才智, 2011,(19)

[3]周善中. 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建立和完善[J]. 华章, 2009,(08)

第4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科技创新 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大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企业也日趋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并拓展市场,就必须在施工时间、工程质量、施工成本等各个方面来提高企业实力。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产业规模素质都有所提高,尤其在某些单项技术方面,甚至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落后,还属于劳务密集型和粗放型的产业,并没有质的变化。因此,如何在建筑行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从而使施工技术全面进步,是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1.施工测控新技术:GPS定位技术。施工过程中的放样工作通常需要依赖控制网进行,需要极高的精度,传统的方法比较困难,采用GPS精确定位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还有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等诸多优点,效率相当高,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安全性。近代建筑中,大量超高层的建筑不断涌现,然而对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存在很多外界不确定因素,例如温差、光线、风力等,传统测控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需求,利用GPS测控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该任务,保障了施工测量的质量。

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全站仪测量精度高,还有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诸多优点,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中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指的是借助全站仪的优点,直接对放样点的坐标放样,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大量数据的准备工作,大幅提高工效,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放样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该方法尤其适合造型复杂的建筑物的放样工作。

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传统的高程传递技术往往采取水准裁量和悬挂钢尺等方法,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工程耗时较多,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都比较低。现代的测距仪测量精度高、读取数据简单方便、耗时少,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中,效果显著。

4.垂直度控制技术。对于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建筑,其垂直度是评价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传统垂直度控制方法是利用经纬仪或者挂锤球等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低、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等缺点。目前施工中此阿勇的激光准直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激光准直技术以其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通过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误差的积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指的是对于工程中需要接触水的部位,进行防渗漏、防裂缝的保护措施。首先,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做好正确的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本着多道设防、防排并用、全面设防等原则,并要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针对外墙进行的防水措施,主要有使用加气砼砖墙进行施工等,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在对墙体进行抹灰操作之前,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加一层钢丝网进行固定,之后在进行基面的处理,处理方法为用20%的108胶水,兑以15%的水泥,进行刷浆。最后进行抹灰施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用砖不能使用干砖或者过度浸泡的砖,不能随浇随砌。施工完成之后再及时的进行淋水的养护工作。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新技术

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放热反应比较复杂,如果产生的温度应力过大,以至于超出混凝土的受力极限时,就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混凝土出现受热裂缝的问题急需解决,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温度,经过详细的计算,才能确定浇筑的方法,进而根据预定施工方案准确计算决定使用何种运输工具和浇筑设备以及夯实工具等。传统的浇筑方法,首先需要用混凝土泵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应该合理的精确的进行分段 分层处理,以确保混凝土能够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而且整个浇筑过程应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裂缝出现。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过程,必须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而且在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和终凝前都要做捣实处理,并且要使用专业工具反复进行抹压密实等操作,以消除表面裂缝。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外部温度,如果是在非冬季进行施工,需要在混凝土终凝之后进行淋水养护。如果在冬季进行施工,由于温度较低,所以在浇筑完成并经过抹压去缝处理之后,要及时的覆盖保温材料。另外,还要注意如果混凝土所用的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那么在比较超市的环境里进行养护的时间,应该不能少于七天。

四、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用到钢筋连接的地方,在钢筋连接的施工中,有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机械连接或者焊接接头的面积,其百分率应该按照主要受力区不易控制为佳。比如使用钢筋数量为单数时,百分率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受力区则没有过多限制,否则会导致判罚尺度过于苛刻。对于绑扎接头,其面积百分比控制应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定:在受力钢筋梁、板及墙类中不易太大,如果工程中确实有增加接头面积百分比的需求时,应该确保受力钢筋低于50%,其他部分的构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但应注意要满足长度要求。

五、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从某种角度上讲,其主要环节在于屋面的防水施工,传统的屋面施工,通常是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现阶段,我国的屋面材料施工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满粘法,该方法比较浪费材料,而且施工过程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被承包方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满粘法已经无法适应潮流。于是一些新的屋面施工技术应运而生,例如点粘法、条粘法和机械固定法等,不但大幅提高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还能有效的避免防水层开裂、漏水等不良后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会有更多用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大量涌现,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还需要不断丰富建筑业的高新技术,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型需求,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86-01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工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简称“四新”);确保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总之,“四新”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隐患,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本文将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这三个方面要做一下论述。

二、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

(一)、新技术应用

1、柱子纵向受力钢筋Φ14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以节省钢筋用量,亦可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通过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的实践证明,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塑料模板施工技术:周转次数高达30多次,拆模速度快,回收率高达95%,大大节省了工期和材料。

3、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凿。

4、室外内电线套管优先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PVC管材,室外内排水管宜选用隔音标准不低于同类铸铁管的UPVC管材。

5、在砼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的和提高砼的耐久性,屋面现浇板成型时采用胶合板,减少拼缝和漏浆,提高屋面自防水能力。

6、积极选用屋面防水新技术,做好节点处理。

7、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屋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8、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新工艺应用

1、砖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砌法施工。

2、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基础梁侧模可采用砖模,能确保基础梁的截面,可节省材料,同时能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梁和地面板一次浇捣成型的工艺。

3、各楼层、梁、板、柱砼实行一次浇捣成型,这可避免先浇柱,后浇梁板时的繁锁工艺,且能减少主体结构砼施工缝的留设,从而确保砼的施工质量。

4、现浇砼踏步无须预埋件,待木工弹线确定正确位置后,一次电锤钻眼,将环氧树脂埋设金属立杆电焊栏杆成型,此工艺能确保工程质量。

5、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6、砂浆抹面时砼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7、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

8、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

(三)、新材料应用

1、排水管道使用UPVC管材,电线穿管采用PVC管材。

2、所在厨房房间、厕所地面,加做一层M15水泥防水剂(卫生间还需刷沥青玛蹄脂),能保证闭水试验合格后做装修面层。

3、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砼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少剂,早强剂等外加剂,使砼早期强度提前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

4、窗台、楼梯梁滴水线建议使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既能确保施工质量,又减少了施工工序。

5、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6、自粘式防水卷材具有低温柔性、自愈性及粘结性能好的特点,可常温施工且施工速度快,还符合环保要求。

三、实例说明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做一简要说明:

某市综合楼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对本工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同时, 将把施工现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围绕工程项目,根据施工需要,充分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消耗,增强效益,形成新的技术优势,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本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本工程施工中,现浇板底模将采用新型竹胶大模板,成型混凝土外观效果好、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可减少室内抹灰工序。

(二)、粗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本工程结构较复杂,钢筋接头多,为了保证质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采用了粗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此连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工效高,质量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重点项目。

(三)、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应用技术

本工程运用了新型模板、脚手架支撑体系,以提高施工水平。主要采用竹模板、胶合板、模板早拆系统、碗扣式脚手架、脱模剂等配套技术。

(四)、建筑节能技术

本工程对保温节能要求较高,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外保温板,该材料具有隔音效果好,保温性能强等特点。门窗、幕墙采用断热节能型铝合金框,LOW-E中空玻璃。

(五)、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本工程屋面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和聚氨脂防水涂膜,地下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氨脂防水涂膜、水泥基防水涂料,室内防水采用聚氨脂防水涂膜。

(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基础底板、承台、集水坑较厚,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将在砼中掺入粉煤灰,膨胀剂,高效复合减水剂,蓄水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防止了裂缝的产生。

(七)、管理信息化技术

1.企业的微机应用和管理技术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项目, 本工程中配置了十台微机,用于网络计划管理、工程质量台帐的建立、成本控制、技术资料的管理、钢筋优化下料、模板、脚手架的设计,竣工图的绘制等方面,充分地发挥微机的作用,同时通过微机动态管理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竣工。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各种资源得以采用最新的技术实现共享,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交流与技术推广,能够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全面的服务。快速准确的对工程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实现对现场的动态控制。

2.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项目管理的目标趋向多元化,要将项目纳入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轨道,就必须通过好的管理软件实现,在众多项目管理软件中,该工程引进梦龙/品茗项目动态管理软件、神机妙算预算软件、用友财务软件,从而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第6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建筑工程质量

前言: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工程测量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精确性,才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建筑的质量及功能性要求。因此积极的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就成为了工程测量人员的重要发展目标。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8)、地理信息技术(gi8)、遥感技术(rs)等各种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以发展和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得以提高,更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水平的突破。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当中,工程测量不仅决定了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更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想要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做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重要前提。建筑工程测量主要是对建筑物进行轴线放样、标高确定、建筑物的垂直度及沉降量进行观测。在放线工作完成后,必须要对轴线及高层进行认真复核,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墙柱平面放线作为应先建筑物整体垂直度、钢筋绑扎水平以及楼板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施工过程中即使存在极小的偏差也必须要对其进行积极地调整,避免在建筑工程投入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累积的情况出现。标高测量控制主要是为楼板模板提供准确的基准点,保证楼板混凝土施工的平整度。定位轴线及标高是建筑施工的依据,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测量工作对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1.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是近年来所发展起来的主要工程测量技术之一,其以卫星定位为基础支持,因其精准性较高因此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应用。

gps定位技术优点分析:

该技术精准性高、作业时间短,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排除外界干扰,不受时间、气候条件以及传统测量要求(两点间通视)的限制,能够将三维坐标信息在同一个坐标系当中体现出来等。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

由于gps的应用环境不受限制,其还具有精准性高等优点,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例如: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石油勘探、高速公路建设、地下隧道贯通、大坝检测等建筑工程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对多种技术进行综合而形成的测量技术。其利用了技术及技术、数字影像处理以及模式识别等众多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将他们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在机遇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技术的优势,从而实现了优势积累的测量目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航空摄影测量手段为基础,从分利用了航空摄影测量手段当中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地籍测量等方法的优势,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数字、影像、线划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伴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防范应用,摄影测量产品已经逐步实现由3d向4d产品方向的转化,这一转化不仅标志着我国摄影测量技术的提升,促进了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发展,更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保障。

3.遥感技术(r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s)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测量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在保证了数据信息时效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信息综合性、可比性及经济性的优点,该技术的研发标志着工程测量技术迈入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时代。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获取,这对于测量领域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基础。

4.3s集成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

3s集成技术,是以gps、gis、rs三种技术的集成结合,3s集成技术在gps、gis、rs三种技术的基础上,将三者的优势进行了有效的综合与发展,使gps、gis、rs三种技术形成了一个“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整体结构。在这一整体结构当中,gis是“大脑”负责进行空间分析等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对gps、rs“两只眼睛”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要求,让gps、rs能够从海量的数据当中将实际测量所需要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综合集成,从而为gis的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相对于中小型工程而言,3s测量技术在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的大型工程当中,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及作用。例如我国所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三峡工程等大型工程,都利用了3s测量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数字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工程测量当中有效的利用数字地形图,能够建立起全面、精确的数字地面模型(dtm)。在测量过程中,当dtm得以建立,你们就意味着可以以此为基础,绘制出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立体透视图、不同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不同比例尺的地形断面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dtm的分析,确定出汇水范围和计算面积,从而计算出场地平整的填完便捷和计算土方量。在进行公路和铁路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利用dtm绘制出地形的三维轴视图及纵、横断面图,从而更好的进行自动选线设计,保证公路和铁路线路的最优化设计。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工程测量水平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测量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信息共享等内容,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需求及发展方向。为了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能够使建筑工程更好的发挥出其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建筑工程测量水平就必须要发挥出其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新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月琴.浅析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2,03:126.

[2]齐超,杜维勋.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280.

[3]罗昭献.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6:26-28.

第7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1、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2.3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否则就?ldquo;判罚尺度过严“。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2.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第8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N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时间,还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现代的建筑群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逐步转向了混凝土、玻璃和钢。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以至于导致施工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周期拉长。而超限高层、大跨度建筑物的出现也就更加进一步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严谨和周密性,只有在不断的理论和实际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技术才能够真正掌握施工技术的核心。现在我们就从下面列举的这几个工程技术环节来探讨一下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1.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1.1发展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

采用革新的预应力空心板,按预制装配式楼盖设计,以保持施工安装快速的优点,同时在楼板找平层中加配钢筋网片,使之具有相当于叠合楼板的整体性,捉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提高构件的延性;提高构件的质量标准(高于现行的国标),以促使构件生产工艺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构件生产集中于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预制构件厂,以保证构件的高质量;通过改进后的板侧面设计与灌缝材料,增强板缝间的抗剪能力;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并可解决当前困扰民用建筑开发商的频频引发争议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1.2 发展预制轻混凝土内、外墙板和复合外墙板

与框架结构的结合,可逐步取代现有的砖混结构,从而实现民用建筑基本不用粘土砖的节地要求。预制外墙板、新型装配式楼盖与框架结构及已有的各种轻质内墙相结合,可形成框架现浇或预制梁、柱装配整体,其余均为预制装配的新型建筑体系。

1.3发展叠合楼盖结构

以中、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的预应力平板、带肋平板、空心板作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叠合楼盖。减少了现场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钢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尤其适用于大开间民用建筑。

2. 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

2.1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是在传统的留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新型施工技术。它突破规范要求,是指在地面混凝土施工中不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利用施工缝将地面按一定尺寸分为若干块,相邻块间隔浇筑,待先浇筑混凝土经过较大的收缩变形后,再将地面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其指导思想是:“消除有害裂缝,减少无害裂缝”。通过对施工缝的设置将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7~10天),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放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控制原则。

2.2工程中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突破了规范要求“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垫层底板长度超过60米时应设置后浇带,间距30~40m,带宽1000mm”的规定。与设置后浇带的施工方式相比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在无需特殊施工措施的情况下,实现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3.新的钢筋连接施工方式

对于钢筋连接施工,目前有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4.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中的创新技术

4.1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建筑设计的意念和动态,并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4.2结构仿真技术

使用计算机结构仿真技术不但可以为施工过程中提供精确的力学计算和图像模型,还能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选性,从而选择优化方案。

5. 防水施工新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屋面防水,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6. 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6.1 GPS施工测控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试困难,GPS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GPS测控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可动态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测定建筑物的垂直度,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6.2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6.3 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7. 结语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建筑施工企业要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郑祖《高层建筑施工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2.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第9篇:建筑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己经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同样重要,它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工程技术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落后,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和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

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基础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行业应用计算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单机板软件为主,使用单机操作,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二是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未能实现网上材料采购,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三是施工管理仍然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化,随意性大,跟不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2.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陈旧和落后,大多数工程管理混乱,管理模式单一,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施工信息技术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信息技术的优化,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

3.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普及时间较短,建筑工程信息软件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软件又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单位,尤其是国内外单位组织结构的不同,因而软件所运用的范围相应也不同,汉化的软件只不过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而在有效维护方面仍存在困难,不仅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而且维护代价较高,国外软件大部分的价格都很昂贵,一般的建筑单位难以接受。因此,现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只是部分企业小规模的采用了信息技术,这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4.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由于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认为能够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等功能没有概念。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企业素质差别很大,企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丰富的信息来源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较为深刻,而位于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则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相对偏弱。

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可以从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加大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和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的内容较多,数据量大,涉及的国家地区较多,信息庞杂,作为信息化系统,应该把这些数据纳入其中,并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统一,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的环节众多,包括进度计划、资金规划、质量安全、物质调配、设计变更等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包含所有这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并考虑到不同环节对系统的影响。而且,管理系统也应该突破某些局限性,将不同的环节有机结合,调节不同环节的关系,形成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2.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只有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将项目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才能将企业实现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安全、目标等各环节,并能有效控制。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需要将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先进的集约型管理进行转变,并以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3.加大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

加大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来控制进度,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不但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也高;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

4.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信息化施工管理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信息管理系统化。所以,企业应根据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需要信息化管理,社会也在积极推进相应的信息化应用。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与其说是技术的变革,不如说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应该以此为契机,着眼于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战略,通过信息化的逐步推广应用,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真正使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加快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科学。

参考文献:

[1]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才智. 2011,(21).

[2]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4).

[3]李钧.刍议我国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J].山西建筑.2011,(19).

[4]张国祥.关于工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问题探讨[J].经济师.2011,(09).

[5]陆万鹏.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