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

第1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健康教育;教学;初中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极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安排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而且试图通过个体亲身感受和直觉体验的内化,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怎样的策略与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

笔者一直在民族山区任教,发现很多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其原因:一是认为升学不考,二是认为本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严重。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解决已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因此,学校和老师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因为它以初中学生为主体,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学生自身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青春期的心理冲动;(3)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5)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6)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在课堂上进行体验教学,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积极的发展,并伴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评论同学的观点,在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体验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教师要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时下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初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有义务充当“心理辅导员”或“心理保健师”,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以平等的身份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做他们的知己与朋友,让学生打开心扉、倾吐心声,从而使学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弛。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学中的疏导方法――激励加鼓励,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维护心理健康。

五、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育要心理学化。”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学(下转55页)(上接53页)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对此,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我们可以:(1)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幽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运用幽默,能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思想品德课堂氛围中陶冶健康心理;(2)通过讲述身边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本身就是很贴近生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身边现实的事例或者大家熟悉的案例来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从学生身边找例子,使学生从身边同学的故事中受到教育;(3)教师要多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等。

六、利用榜样的力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思品课课程常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一些典型的富有感染力、影响力、号召力的鲜活人物的事迹,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很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有效途径。在讲到“磨砺意志做自己的主人”这一框时,我除了利用教材中讲到的英模人物的事迹,还在课前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英模人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这对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对学生的感受和震撼更为深刻。利用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只要有心为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定能够找到各种更多更好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他的知识技能,还有80%依赖于他的心理品质。”

思想品德课以独特的学科魅力,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之心理品质教育为依托,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英.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 甘肃教育,2013(19).

第2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一、教师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政治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公正思想、奉献精神、爱国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伟大,假恶丑的可恶。对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人与尊重人;教师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可贵;教师对教学事业要充满爱,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奉献、少索取,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可贵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爱老师、敬老师,能够自觉向老师看齐,这对于培养培养学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对于使学生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

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统课堂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辩论的机会,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新形势下,高中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发现,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时,现代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很多学生认为,谈爱国是唱高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作为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空洞地谈爱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新形势下,自己所认识的爱国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谈身边的爱国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爱国有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如何爱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做法。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团队意识,学生不仅有效认识到爱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同时,也能够以爱国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现在的高中生,有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差,认为思想政治只是讲一些骗人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识记的方式,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第3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儒家思想 教学研究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之一。在古代,它指导君主治理国家;在现代,它教导人们的品行修为。儒家思想已经融进了中国人的血脉。在高中教育中,学生除了在语文课本上可以接触到儒家思想,通过高中历史也可以让学生对儒家思想有所涉猎,学习儒家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学派的认识与了解,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也有很大帮助。因此,老师在教导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就要注意向学生传播儒家思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但是,儒家思想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仅仅通过历史课本上的点滴不能表现儒家思想的精髓,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儒家思想晦涩难懂,从而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产生反感。老师在儒家思想的教学中就要采用一些方法,让儒家思想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一、以史实反映思想

在高中历史的范畴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集中展示了儒家思想以及百家争鸣的历史事实,老师在宣扬儒家思想的时候就能将儒家思想与课文结合,遵循儒家思想的演变进程和思想内涵向学生介绍儒家思想,让学生形成画面感,形象的感知儒家思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思想。

1.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

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史实,向学生讲一讲儒家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东周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学说,旨在帮助各个诸侯国治理自己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学说当属儒家、法家、道家等。老师可以绘声绘色的描述东周乱世,让儒家思想的诞生更具传奇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都认为儒家思想就是孔子思想,这是错误的,老师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告诉学生,孔子只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的推动者,并不是创建者。

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老师可以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讲起,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消除儒家思想。之后老师再讲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时期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最后到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为儒家思想著书立说,自成流派。在老师讲述过程中,学生会对儒家思想的进程有一个清晰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儒家思想的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各个时期儒家思想之间的区别,比如在东周时期的儒家思想是正统的儒家思想,而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中,儒家思想结合了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集大成的思想,和传统儒家思想不同。老师要告诉学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直接导致了以后的儒家思想都不是正统的儒家思想,而是结合诸家思想之后的产物。

2.儒家思想的内容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儒家思想包含了“仁义理智信”,这是从先秦儒家到孔子再到孟子一步步形成的儒家思想。那么要向学生传达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内涵,就要清晰的表述出“仁义理智信”各方面所代表的意义。

比如,“理”代表的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学说,这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到近代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的前身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又比如,“仁”是孔子提出的思想,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爱人”思想。如此,在儒家思想的教学中,老师结合一些历史史实,让学生将儒家思想分开来看,有利于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儒家思想。

当然,儒家思想远不止“仁义理智信”那么简单,但是教学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以事实传达思想,以思想指导行为,这就是学习儒家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二、通过对比看清思想

在东周时期就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情景,事实证明,只要是乱世就会有各种学说,在我们印象中最根深蒂固的当属儒家、道家、佛家等等。针对这么多思想学说,如何让学生从中准确找到儒家思想,是老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各种学说思想以中心思想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说,在文化主旨上,儒家的文化是进取文化,道家的文化是规律文化,佛家的文化是奉献文化;在人生观上,儒家的思想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的思想是顺其自然,自我完善,而佛家的思想是慈爱众生,无私奉献。与文化主旨、人生观同在横列的还包括做人标准、世界观、价值观、哲学倾向、物质与精神等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图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晰的看到各种学说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在记忆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不仅方便了学生学习儒家思想,也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其它流派思想。

对儒家思想的对比学习,还可以表现在实践与课本之间的对比上。比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博物馆进行体验学习,通过各种古物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感,通过一些诗词等文化遗留体会儒家思想穿越历史洪流的痕迹,再把自己的体验与课本结合起来,做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学习。

三、结语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进,已经成为中国最深入人心的一种思想,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中历史作为人文情怀较高的学科,就要担负起传播儒家思想的责任。在儒家思想的教学上,老师也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爱人”为前提,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接受儒家思想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逯成武. 高中传统文化史教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9.

[2] 马其凤. 史料资源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开发利用[D]. 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4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结构

姚传德

对于儒家与道教、佛教的各自特点及其积极与消极意义,林语堂有过相当精辟的论述。

林语堂认为,儒家思想即便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很强的活力。在他看来,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第一,孔子学说的重点在人世间,是积极进取的。第二,孔子学说有一整套理性的思想体系。第三,孔子学说提倡知识。第四,孔子学说具有包容性。因此,林语堂认为,尽管西方现代思想对儒家学说构成了挑战,但是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林语堂认为,道家的思想虽然消极遁世,但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同时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的色彩。林语堂说:“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代中国人十分满足呢?答案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满足。”如果它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林语堂说中国中堂立轴和瓷器上的绘画,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上面画着一家男女老少,正在欢天喜地过大年或庆丰收;另一种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坐在松荫之下,体会天人合一的意境。这两种题材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林语堂认为孔子的学说过于崇尚现实而太缺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而由道家演变出的道教有之,道教代表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这个世界在孔教思想中则付阙如。

总之,在林语堂看来,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所以,道家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道家的哲学之思想者不少。

林语堂认为,佛教思想虽然也是消极的,但是在哲学上以及人生态度上同样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哲学方面,孔子的哲学,只有德行上的哲理,而佛教却含有逻辑的方法,含有玄学,更含有知识论。林语堂说佛教在中国影响之大,以至于改造了孔子哲学的本质,导致了理学的诞生,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学者的信仰;在宗教方面,“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宗教以世界为空虚,可能是逃避尘世悲痛多变之生活的去处”。它可以使人们淡漠一切世事俗务,实现精神的宽慰和解脱。还有“佛教的态度”,诸如轮回转世、不嗜杀生、提倡容忍、宽待一切等,对中国人的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林语堂说:“一个忠实的佛教徒确比常人来得仁爱、和平、忍耐,来得慈悲。”此外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佛教寺院多在高山名胜之地,烧香拜佛还可以给人们提供旅游、欣赏风景的机会等。所以,同道教一样,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

林语堂坦承中国文化存在的缺陷,他认为中国文化固有优处,弱点亦多,同西方比,“我们的社会观、人生观,至少落后人家二百年”。所以会产生这种文化,他认为主要是由于理学吸收了道家与佛教的消极因素的结果。林语堂说,儒家学说在孔孟、墨子时代还是动的哲学,孔子本人就是“活活泼泼的世故先生、老练官僚”,少有静观宇宙的话,注重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到孟子时代,更讲求大丈夫之论,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到了宋代,由于濂溪、横渠、二程等人出入佛、道十几年,深受道家“主虚、主静、主牝、主柔、主无为、主不可见欲”的影响,再加上佛家看破世情之法,天下事越无可为了。

所以,林语堂认为只要我们驱荀韩,直追孔孟,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与西方比较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可以恢复中国文化的活力。

(选自《成才之路》2008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林语堂对道家思想的阐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道教在古代得以传播,是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缺陷所致。

B.道教的人生观念是一种享乐至上的人生观。

C.道家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因此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

D.中国文化存在缺陷,道家的消极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儒家与道教一样都有积极与消极双重意义。

B.林语堂认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活力。

C.中国理学是在道家与佛教双重消极因素影响下诞生出来的。

D.只有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才能恢复中国文化的活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演变

唐宋至明清,是我国武术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高涨时期,它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武举形成正式制度。武则天当政的长安二年(702年),下诏正式以考试方法来选拔武勇之材。从此武举制延续至明清,它为习武之人开辟了仕宦之途。

民间练武组织的出现,使武术在民间进一步扎下深根。如北宋初,由百姓自相结成的弓箭手已发展到24万多人,成为北宋末年抗金的强大力量。明清之际,民间练武组织的活动更加活跃,如反清的白莲教、及各种红枪会、大刀会等组织,都极其重视练武活动。

武术套路技术发生变化,向成型化、完美化发展,武术专著的涌现,也使武术理论体系得以建立起来。唐代武术套路吸收了外来舞蹈中的姿势动作及手眼身法等表现形式,并紧密配合技击攻防的特点,丰富了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当时最著名的套路表演有开元年间公孙大娘的剑舞,据说书法家张旭看了她的剑舞后,草书都大有长进。明代套路技术更是趋于成熟,并明显形成了体系。明代的大量武术专著中,还以图文记录了套路的动作招数及路线等。清代时整体观的武术理论也已形成,各拳种都编有拳谱。

拳术和器械向多样化发展。唐代已有气功、硬功、轻功的记载,表明武术已着重在功力上发展了。拳术种类也日渐增多,唐代少林拳法名噪天下,十三棍僧救秦王传为佳话;及至明代,拳种已有内外之别。内家拳在劲力击法上有其明显特点,它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借力使力、寓攻为守、以气运力及搏人点穴上与传统的硬打硬拼的少林拳迥然不同。它虽比少林拳法出世晚,但也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后如太极、形意、八卦等拳的创始与发展无不受其影响。明末清初,新出拳种更如雨后春笋,当时较大的拳系就有几十个,有的本身又繁衍成几个分支,如太极拳发展至近代,已由最早的陈式太极演化成杨、武、吴、孙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各拳种间还互相渗透融合,彼此影响。当时还出现了各种分类法,如有将太极、形意、八卦划为内家,少林等多种拳术归于外家的分法;也有人按山川分拳术为武当、峨嵋、少林等派;更有人以地域区别拳种特点,如民间就素有“南拳北腿”之说。一般认为,南派武术多刚硬有力,讲究小部位动作;北派武术则以腿法见长,舒展大方,跃扑激烈。除拳术外,器械武术也在唐宋后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唐代枪术、宋代刀术发展较快,软器械如九节鞭等也相继问世。元代戏剧中始有“十八般武艺”的名称,明代时它已有具体的含义,此即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槌、殳、叉、钯头、绵绳套索、白打十八般武艺。所包括的武器有长短、单双、近远、明暗、硬软之分,其中打、杀、击、射、挡器都有,也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刃的,这也反映出器械形式的多样化。

上述表明,传统武术在唐宋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有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今天中华武术的坚实基础,并已成了我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文化瑰宝。

(选自《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刀会、红枪会和白莲教、等武术组织都是在清朝出现的活跃练武组织。

B.书法家张旭是看了开元年间公孙大娘的著名套路表演――剑舞,草书才大有长进的。

C.内家拳在劲力击法上明显的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借力使力,硬打硬拼和搏人点穴。

D.通常情况认为,北派武术以腿法见长,南派武术则以拳术见长;北派跃扑激烈,南派则刚硬有力;北派舒展大方,南派则讲究小部位动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唐代开始,中国武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唐代关于气功、硬功、轻功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非常重视功力发展。

B.武术专著的涌现,有利于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清代时整体观的武术理论也已形成,各拳种都编有拳谱。

第5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儒家文化自其创立以来,在其发展的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历代儒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与继承,使其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更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有明确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来源之一。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大量的儒家文化经典编选其中,对于传承儒家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收录了大量古诗文,整套必修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38%,必修一4篇;必修二4篇;必修三

8篇;必修四12篇;必修五8篇;课文总数为95篇。

一、作品分析

“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 依照当今的社会现实,儒家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弥补社会道德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

春秋战国乃为乱世,儒家文化诞生于乱世,那么自其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忧患的色彩。孔子主张的“入世”并不仅仅在于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加强调的是“救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孟以‘君子有终身之忧’为思想基调,强调君子要忧国、忧民、忧礼乐之失传、忧文明之失散” ,他们的忧患意识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爱国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有:《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故亭怀古》、《五人墓碑记》、《指南录后序》等。以《五人墓碑记》为例,课文讲述了明末时期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同魏忠贤这类奸佞之流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慷慨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他们“激于义而死”的崇高精神,肯定了其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揭示出“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

爱国主义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古已有之,属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深眷恋,是日积月累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种下的挂念国家、济世救民的果实。儒家文化教会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付出。

(二)美好品德

《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此言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是说“中庸”是一种道德;第二层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第三层是说老百姓中很少有能做到“中庸”的。中庸之道之所以是“德”,并且是“至德”,因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平衡人际关系为手段,置社会于安定和平的。

“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总纲。具体来说,“仁”包括忠、恕、孝、悌、信、恭、敬、智、俭、良、耻等所有道德范畴,是对各种善品质的总概括。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悌”是“仁”最基本的内容。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孝悌,才有后来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亲情是一种十分伟大的感情,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才能将这种爱作用于他人和社会,实现“博爱”。所谓国家,有“家”才有“国”,在这一层面上看,“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对“孝”的发展。《孝经》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移于君”,家庭和睦在先,之后才能君臣和睦,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说孝悌观念是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基本理念,原则是“长幼有序,尊卑有等”,那么这又体现了“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许多篇目都是关于道德文化的,如:《项脊轩志》、《陈情表》、《廉颇蔺相如传》等。以《陈情表》为例,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了祖母在艰难环境下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当竭尽全力报养祖母的大孝之义。在感谢朝廷知遇之恩同时,又真情倾诉了难以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更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三)仁政与民本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对君王提出的要求,民本思想是对仁政思想的补充。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主张君王须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他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等思想,将“爱民”看成是政治的最高准则。

教材中体现仁政与民本思想的课文有《季氏将罚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等。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这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实行“仁政”以“王道”来统一天下的问题。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本文气势宏达,说理切剩阐明了孟子的治国之策,大力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的内涵并不能简简单单用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来诠释,它是儒家思想在生命哲学领域的中心思想。儒家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即天命。在孔子奠定的生命哲学中,最根本的就是天命,天道。人需要对天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与轮回,我们需要对天保持敬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材中就有不少关于生命、人生的经典文章与诗歌,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滕王阁序》、《琵琶行》、《锦瑟》等。以《锦瑟》为例,辞藻华丽,情思缠绵,意象迷离,含义深邈,但对于诗歌主题历来存在争论。一般认为这是作者李商隐追忆似水流年,感叹悲欢离合,相思梦想都幻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的怅然之作。

(五)“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先天就有差别,所受的教育也必须不同,体现出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重视学知,认为“生而知之”仅是一种虚设,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在学习上,他强调四个方面:

一要实事求是。《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不要武断专横,不要顽固不化,不要自以为是。二要多方面学习。《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将“多闻”、“多见”和“择善而从之”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他自己也“入太庙,每事问”。三要思考功夫。《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思须并重。四要触类旁通。孔子提出“闻一知十”,“上学而下达”等学习方法,在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发挥理性的能动作用。此外,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言行一致。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苏教版必修一《劝学》篇就典型体现出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先后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二、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西方的快餐文化日益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引导不当,就容易滋生出崇洋、摒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绪,譬如圣诞节热热闹闹,重阳节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收录十分必要。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将被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葛楚英.儒学的普世价值――社会平衡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黄受安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M].北京:出版社,2002.

[3] 蔡莹涓.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3.8.

[4] 井源.论语文教学中的儒家经典文本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4.

[5] 张啸宇.试论儒家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D].云南师范大学.2014.5.

[6] 张世颖.中学语文教材中儒道经典选篇现状与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新n标中学语文教材为例[D].吉林师范大学.2014.6.

[7] 吴伟明.中学语文教材中儒家经典选文及其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第6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其中心思想是教学内容必须有时代性、创新性,尤其是现代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推动下,树立创新性、时代性的思想价值观念尤为重要。体育教育是不分阶段、不分年龄全民参与的活动,要不断更新教材和贯彻新的思想理念,保证上课质量,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参与,发掘培养优秀的体育某项目特长人员,以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体育教学内容最好摒弃教材,整合理论知识生活实践经验等方面来传授教学。强调课堂有效信息的累计、整合与应用,强调过程的个人体验和操作。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按阶段、按资质、按承受能力合理为学生推荐课程,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创新性是大学现代体育教学一大特色,但仍需要我们主动去填白、去发现、去创造、去迎合时代的发展。

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当今时代形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和智慧文化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漫长岁月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已然根深蒂固。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其次是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现如今各行业各领域发展都受传统文化影响从而形成各种形态。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包括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继承性,传统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还包括技术、语言、文字、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任何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都需要稳定和变革。离开了稳定的变革,可能会产生动乱;离开了变革的稳定,就会保守落后。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人论,求安定的一面,既存在消极的保守落后一面,也存在积极的稳定久安一面,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来看待传统文化,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不断革新观点,摒弃旧习。

3传统文化对大学现代体育教学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民族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展现出各种新形态,作为民族根基思想历经千年洗礼和沉淀而未被历史淘汰,证明它自有存在的价值和积极因素。而大学现代体育本身就属于一种社会文化,而且严格来说是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兴文化,那么它的发展肯定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大学现代体育教育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中心,改革开放之后体育教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为祖国体育事业做充分筹备。现如今的教育思想已全方位改革,抹去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与传统文化的思想不谋而合,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和“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反对“过”与“不及”。

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外,教学方法方面现代体育教学注重于实践和操作,教师用凭个人经验进行语言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脱离教材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去,自己发掘兴趣和专长项目,不断尝试体验,对其运动规律达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究的是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把知识运用起来,而非被动接受。现代体育是一种需要坚持不懈不惧艰苦的活动,任何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都需要一批年轻人不断努力自强不息和积累经验。《周易•乾》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说法,鼓励自己自觉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境界。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我国大学现代体育教学在借鉴了西方教育模式之后的数10年,不断地自我摸索和实践,经过与传统文化的多次摩擦和整合,逐步演变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西方文化,亦或是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在我国受到传统文化极大的挑战和制约,由于科举制、统一观、人学观点的影响,现代体育教育彰显出教学规定性、课程统一性和考核达标性三大基本特性。其教学的规定性在于大学体育教材类为必修课,且需在有效期固定时间内修完,从而使得学生将体育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非心甘情愿参加课程。学校以固定分数线来考验学生的体育成绩及格率,致使现代体育教学产生质的变化。其实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经验性,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现代体育教学的成长,所谓的思维经验性是指,人脑对经验性资料进行搜索、整理、归纳、选择、分析的过程,是把大脑对事物初步形成的大致轮廓,轻易下结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体育教练缺乏科学训练、科学选才的错误训练方式,经验与科学理论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经验是一切科学理论的起点,没有经验积累也不会有科学结论,然而脱离了科学实践的经验就成了主观臆断,所以两者密不可分。

那么,是否可以在大学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制衡点。崇尚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它可以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和丰富的资源,然而其中存在部分消极因素为体育观念质的转变设置了重重障碍。目前体育观念不仅受政治经济的影响,还受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若要彻底转变现代体育教学观念,必须冲破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牢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4结语

第7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在任何社会,争端都应和平解决。如果存有过多尚未解决的争端,人们就不能彼此保持良好关系,社会的宁静也会受到威胁。在理论层次上,争端是指“通常最初双方协商不成而经过一些标准的程序表现的公开主张。”要解决争端,就必须有解决争端的组织存在。争端解决组织可以许多形式组成。简言之,它们可分为诉讼型和调解型两类。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解决争端采用调解。古代中国的争端常以仲裁和调解解决。正如美国仲裁协会前任会长所言,“传统中国观是通过无比友好的谈判来解决争端。”

中国人喜欢用法律以外的方式解决争端的历史原因在于公平正义感。其目标是为了维持社会和谐,即“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只要可以,争端就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参加仲裁时更是如此。可见,即便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参加仲裁的每一个人仍会被告知他必须降低要求,否则‘就吃亏’这样一类话。因此,如果一方坚持要为其‘权利’彻底辩护或要求完全恢复原状,那么他就不应再选择仲裁。”

无论文化如何不同,对任何社会这可能都是平等适用的。在传统中国人和现代西方关于争端解决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不能下结论认为只有中国传统社会喜欢仲裁或调解。在现代西方社会,仲裁频频用于解决诸如婚姻有关的纠纷,而诉讼似乎用于解决商业、合同或侵权纠纷。但中国传统观对各类争端都一样。这似乎表明西方和传统中国在争端解决上观念有所不同。

在西方,“传统已将诉讼留给律师,希望他们在法律基础上解决商业纠纷。”对一些西方人来说,中国观念不可接受:法定权利怎么能放弃?普通法的基本原则,正如胡曼所言,是“财产、权利、义务不受限制。”法院给出的判决“要么让你什么都有,要么让你一无所有。”即便平等规则也不能改变基督教义。如果有争端存在,诉讼方式就会被采用,而且案件判决取决于当事人的实力。在法院系统流行一句话,“公众关注的不是鼓励当事人尝试和平解决以达到最轻微的利益调整。”因为“在社会大众看来,这种解决方式是懦弱的表现,”而且“正义也不会因此而实现”。但是,对追求提高审判效率的西方人来说,中国模式是一个潜在的思想宝藏。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从没丧失其影响力,甚至在以后也是如此。的确,它在过去曾受批判,而且1949年之后出生的几代人都没有受过它的教育。但是,一名北京官员承认,在那样无法无天的时代,“传统”在处理个人和商业纠纷上起着部分作用。因此,对这样一种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反弹力的文化的深入理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利于提升解决现代争端的水平。

在传统中国,厌诉历史悠久。有不少谚语反映了这种态度,如“饿死也不当贼:烦死也不告状”、“想活别打官司,想死别进地狱。”其原因之一是诉讼人遭衙门的讼师和衙役盘剥,衙役和走卒就靠这个吃饭。另外,规避诉讼也在一个比较深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不同的哲学流派在避免争端上都持认同态度。他们认为争端(当事人各方冲突的表白)扰乱了社会的和谐秩序和宇宙的总体秩序。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世界观,人与自然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而延续存在...和谐或一元的思想,被中国人不断变化地加以表达,来强调其主旨。

因此,用于解决争端的诉讼方式受到批判。毫无疑问,儒家在这一点上起了主要作用,道家、法家、佛教和墨家也涉足其中。除了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其它流派都可在中国早期哲学著作《易经》中找到根据。在《易经》中,诉讼方式受到批判因为它最终给有关各方带来灾难。这给传统中国争端解决定下了基调。

但不能认为中国哲学一层不变。就拿儒家为例吧。汉代的儒家与孔子自己的哲学有相当不同之处,它与宋代的儒家也有区别。尽管如此,他们有一点还是一样:即应避免诉讼。在此,我们可以把不同时代的儒家看成是一派。在讨论其它学派也可以这样。但也不能认为所有的儒家都反对诉讼。有一些就认为诉讼不可避免,甚至认为诉讼有好结果。他们的观点也应加以考虑。

和谐

歌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人们只要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就有可能和谐。因此,传统中国的司法官吏的作用就与现代社会的法官不同。司法官吏的首要任务是教育人们注意举止。据说,在舜帝任命皋陶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法官时,任命一词强调的就是后者有教人法律的职责。司法制度的最终目标,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营造一个没有争端或犯罪、更适于居住的社会。采用法律或惩罚是想建立一个没有这些东西的理想社会。在汉及其后的朝代,政府都变相地采用法律。他们都认识到法律存在的切实需要,认同仅靠教育和道德引导不足以使人们具有良好形为。而法律则能够。

不同学派都歌颂和谐。荀子,孔子的一个追随者,将它与社会结构的调整联系在一起。他说,人类拥有至关重要的呼吸、生命和知觉,再加上一种道德与正义感。这就是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高贵物种的原因。在体力上,他们不比一头公牛厉害,在速度上,他们比不上马:但马和牛却被人役使。为什么?我认为是因为只有人才能形成社会而动物不能。人为什么能形成社会?我认为是由于社会分类。社会划分怎样转化为行为?我认为是因为人类的道德与正义感。因此,如果他们的道德与正义感应用于社会分类,和谐就会产生。如果在种类间存在和谐,就会产生联合:如果联合,就会产生巨大的体力;如果有巨大的体力,真力就会产生;真力产生,就能战胜万物...如果社会不是基于社会划分而形成,就会产生争端;如果有争端,接着就发生无序;如果存在无序,就发生支离破碎;如果存在支离破碎,就会出现软弱;如果存在软弱,就不可能战胜万物。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在最短时刻也不能忽视规距和道德原则。

在这里,道德和正义促成社会和谐。其结果使社会结构形成。

在传统中国,“个人被融于社会,并附属于群体与和谐观中。”和谐观假定社会最初处于万物各得其所的完美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后来被打破。为保持和谐,必须顺应天道。以这种天人合一观,人道最终得到天道的预兆。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影响力。

对中国人来说,社会和平不意味着每个成员的主体权利得以协调。他们认为,正如西方人所说的,社会不是为个人利益而存在的:它早就有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它一直处于和平状态---除非其中一分子打乱了它。

这给中国式的争端解决提供了哲学基础:争端或冲突是坏事因为它扰乱了和谐,预防争端比事后解决要好。

儒家

因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仲裁较多,儒家思想常被借用。对儒家来说,成功解决争端的关键不是维护受害者权益或判给无过错方以损害赔偿,而是用道德规则教育当事人。这些规则中蕴含有中庸和忍让思想。中庸思想防止人们采取直接冲突或极端措施(如诉讼或暴力)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忍让思想不让人们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哪怕自己有权享有。“忍让反映了群体优于个人的思想,它要求冲突双方相互妥协以重建公平。”

如果人们遵循这些思想,他们就会始终为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考虑,并运用自制来防止争端。君子不与人争。他不应只为自己利益,尤其是当这样会使他人受损时。追求物质利益要让位于保持和谐。道德的基本规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社会上的所有成员都照着做,当然不会有争端。进一步讲,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完善自我。即使他人没做好,君子也要做好。儒家相信每个人最终都能被教育成君子。儒家愿意接受任何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以向他人证明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被教育成君子,争端也就会变少,即使有一点也能很好地加以解决。

儒家道德规范对外表现为礼。歌颂礼反映了儒家传统思想。“礼的普遍效力基于古代圣贤开创天人合一的事实而产生”。

儒家的世界观实质上是静态的。否则,古代圣贤的智慧无法形成规范后代人行为的礼的基础。按照这种世界观,原始的和谐是完美的。任何变化都只会扰乱它。其实,孔子是古代最著名的中国传统思想家。他曾承认自己只在传播传统思想而没有创新。他也曾自豪地指出他所推崇的礼是周代的东西。在一个封闭的条件下,习惯成了规范人际关系的最好准则。在社会或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仅靠遵循习惯来避免冲突。这样,习惯就更为人所接受,因此社会和谐就得以维持。长者被视为权威,因为他们似乎知道地更多。这种假设是产生服从权威的态度的原因之一。

正如儒家看到的,一个人与不同的人保持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两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随着他们关系的改变而改变,而礼则明确了他们待人接物的适当方式。如果人人都接受儒家规范并遵徇礼,社会将会和谐。那么防止争端的最好方式将是教育人们遵循礼并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如果有争端,解决它的过程将被视为一次对冲突各方进行道德教育的机会。其目标是教人怎样按礼去做。

法家

在战国时期,法家的中心思想是强国。每个诸侯的欲望都是称帝。为了达到这一点,法家提出“法治”原则,其含义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国法,不做法律禁止之事。人们之间的争端会削弱一个国家。为打赢官司,冲突各方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如果有过多的人际纠纷,国家的终合国力只会锐减。为了强国,法家采取防止争端的严厉措施。

争端预防也与法家的以法为本思想有关。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最初并无法律,因为古代的人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后来,人们倾向于拉关系并开始扩展其自我利益。结果,冲突和争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社会上的强者和多数人在弱者和少数人面前占有优势,并利用后者。为避免冲突和争端,古代圣贤基于规范人际关系的目的而制定了法律,限定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并区分了所有权。按照这种理论,争端预防是法律的目的之一。法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按照慎到的观点,它是良好行为的标准。尤其是它强调了所有权和财产权的重要性。他说:“一兔走,百人追之,分未定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按照慎到的观点,争端预防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权定义的范围。法律应尽可能细化,不给争端留有空间。

正因为强调争端预防,法家对争端解决就不是特别关注了。在理论上,考虑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有一套好的法律,就不应有争端。哪里有争端,哪里就应按照法律解决。当事人打官司的好处是判决的基础。如果没有法律来控制局面,那么法律就应进一步完善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其目标就是对未来出现类似问题进行预防。

墨家

虽然总的来说,墨家思想不被诸侯所接受,在战国时期它还是很有影响力。墨子,并不明确表示人们不应与他人存有争端。虽然如此,我们仍可推断他是颂扬和谐的。到墨子时,中国正处于动荡之;“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因此,冲突和争端不可避免。墨家相信痛苦只有一个原因:人们相互不爱惜。为解决这个问题,墨子主张人们应。如果这样,社会就会出现“强不持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局面。在这个什么都不会出现的社会里,就不应再考虑诉讼,事实上也没必要了,因为总体上人们将不存在一点争端。

墨子不光嘴上说,也将其主张付诸实践。在战国时期,他们组建了一个高度纪律化的行动组织。其首领称为巨子。其它成员称为墨者。巨子对他们发号施令,也能处决他们。其目地是改造世界使之更利于居住。

应该指出,墨家采用了一种功利的观点来推广其“兼爱”思想。他们表示,爱他人必将最终让全体受益。这种态度的根源在于墨家对人性的信任。人们存在争端有两个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人是自私的。由于自私,人们为扩展其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哪怕伤害他人。另一理由是辨别是非没有标准。当存在不同标准,争端就不可避免。处理争端的最好办法,要么是解决,要么仍用坚持天道的预防争端规则。正如墨家所理解的,这一规则是“兼天下而爱之”。

墨子用一种悲观的论点看待人性。他不认为人们没有外界干预就能考虑周全。在这一点上,他与法家是一样的。但这两个学派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法家采用惩罚,墨子采用诱导。墨子主张,诱导最终可使人人都彼此爱惜(“兼爱”)。

道家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个人主义。因为道家关注的不是人际关系,他们从不细化人们为人处事的规范。但同其他学派一样,道家也带有和谐思想。这不难理解,因为儒、法、道三家都是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进一步讲,这也涉及其对衰退的偏好。对道家来说,事物的初始阶段是最好的。这种见解并不少见。事实上,在每个文明的神话时代,和谐常被颂扬以充当自然秩序,也被用在人类社会的原始状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特别是在道、儒两家看来,就是这个被颂扬并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和谐。

对庄子来说,与自然保持一致,与他人保持和睦关系,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与他人发生争端,受到公众的谴责。道家以自制作为必要元素来构筑和谐社会。正如老子所言,“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人们存有争端是因为他们有欲望并不知足。老子提出,人应尽量无欲。因此,他们不应斤斤计较。老子视争端为坏事。他为人们给出指导性原则,而不直言其主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描述的理想社会没有争端。从其字面理解,可以认为是每个人过着完全隔离、不与他人来往的生活。不鼓励为私权斗争。老子主张,如果没有争端,大家会很开心。尽管说人不应为私权斗争,但他在表达这一意思时态度并不拐弯抹角。他相信作出忍让的人最终将拥有更多。天道偏爱保持自然,越无为越能持久。其实,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才是顺应天道的。这一思想称为“天道无为”。因此,天道损有余而奉不足。避免诉讼的最终会获胜。总的来说,原则上应是:“不要发生争端,采用调解。”

根据老子的说法,法律没必要存在也不会被接受。建立理想社会的第一步就是摒弃法律。其思想是为了让人回归到天真状态。这一观念产生的理由是是“法令滋彰,道贼多有。”这不是法律虚无主义。老子并没有说不应遵循规则。起码天道是必须遵守的。其基本精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可能是自然法的中国版本。尽管认为天道无情,老子仍主张天道老是偏袒好人。因为制定法律是为了颠覆天道,如“损不足而奉有余”,这与天道是相违的。因此应摒弃法律。庄子也持同一观点,他主张“避斗折衡,而民不争”。

并不意味着这遵循规则的人将情况更好。一个人如果犯了错或贪得无厌,最终仍将被上天惩罚,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佛教

佛教在汉朝以后对中国产生影响。据说,在公元381年左右,中国西北部的大多数人都信佛。一个出家三次的皇帝还宣布以佛教作为国教。尽管中国的儒家势力更大,佛教仍在汉--唐哲学发展中占统治地位。佛教起源于国外,其法律观与儒、法、道三家截然不同。

在某些方面,它类似道家。其中心思想是提升自我以求完美。它与道家一样,都不关注人际关系。好像它也不追求和谐。但和谐思想在佛教世界观的发展中也很重要。宇宙的每个单一部分的成长都依赖于其它部分,因为它们全都是紧密交织的的。为达到完美境界,人和其所处的宇宙必须融合。如果宇宙不和谐,这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没有和谐就不会有提升。

带着对和谐的颂扬,佛教试图避免一切争端。用佛教的话就是“出家人与世无争。”

儒家关于诉讼的观点

尽管儒家哲学具有很大影响力,但现实中的社会不可能和谐,争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凭借其巨大影响力,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成为正统学说。大体上儒家规则被人们接受。四书五经也成了判断民事活动的客观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中国的好官,首先要是个儒家。因此,儒家的厌诉与传统中国的争端解决习惯高度相联。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儒家提出儒家模式在现实中行不通。

在传统中国社会,“只有职责而无权利,只有家庭而无个体,只有干涉而无自由,只有特权而无平等,只有忍让而无争端。”它不像西方的“法治”观那样“注重社会本位、保护弱势群体”。它只“考虑贤人标准”。这也是它为何在实践中常被滥用的原因。这种制度在一个只存在君子的理想社会里可能行得通,但它希望人人都能自制和无争则不现实。在传统中国,“权利不是西方人认为的那样绝对、固有和不变。在中国,随着相关权利改变,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相关职责也发生改变,条件也在重新定义权利。”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道德和社会地位,因为强调职责,个人权利保护就显得不足。因此,居于高位的人欺压无权的人就很常见了。就算现在,中国社会的最新权威研究仍表明:

在描述争端时,信息显示人们支持传统儒家模式,强调群体利益和维护宇宙和谐,表示喜欢仲裁、不想打官司。而在现实中,法律行为被描述成追求个人利益为权利关系竞争和倾轧。

在传统中国,官吏被称为“父母官”。其任务之一是保护普通人。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官“都以海瑞(明代的一名法官,以“在解决财产纠纷时为着穷人”而闻名)为榜样。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自从推行儒家模式以来,设圈套是常有之事。因此一些儒家摆脱常规方法不足为奇。这些人赞同用诉讼解决争端。明朝大臣邱浚认识到“人们有欲望是自然的。因此,避免诉讼是不可能的,应采取诉讼。”清代大儒崔述也持类似观点。他主张“每个人类社会都存在诉讼。当人们相互交易,诉讼是常有之事。这是人性决定的,不可避免。”这代表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一种争端解决的观点,它承认冲突和争端是自然的。事实上,相同的观点早有耳闻,但由于传统中国的争端解决基础,它不被广泛不接受。

初看,崔述似乎提出了一个争端解决的理性观点。但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理论也保留了传统的东西。其目标也是构筑一个没有争端的理想社会。根据他的理论,是否有争端,取决于行为正当(不是合法)与否(不是非法)。如果正当方总是胜诉,不正当方总是受罚,就没人敢做坏事。如果没人做坏事,就不会有争端。要是这样,一个理想社会不用斗争就能创建一个。一套理论给官员强加了一个少不了要与正统观点相联系的繁重的职责。但这儿的重心变了。官吏不应以个人身份卷入本已交给他们查办的事情中,他们应站在正当方的立场来解决争端。因此,就有必要培养协调能力。

结论

儒、法、墨、道四家和佛教原则上都赞成和谐。其共同点是避免争端。一些儒家已接受争端是常有的观点。但其理论实质上与孔子的其它弟子的意见是一样的。他们同意排除争端,但又想用另一方式构建理想社会。

第8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观系统之中,儒家科技伦理思想中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等对当代中国科技伦理体系构建、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儒家;科技伦理;当代价值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群体智慧,是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主导因素,并且逐渐渗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儒家科技伦理思想中所蕴涵的对科技的伦理性认识为当代中国科技伦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有关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技术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作用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备受瞩目。在长期的研究和争论中,大致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可言,并最终把原因归结到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上。这一派以张岱年先生为代表,他认为:“儒学的中心思想,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

儒家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生活的价值和道德的价值由于重视人贵于物的价值,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的问题,于是对物的问题有所忽视这种贬低关于物的知识的态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儒学没有能够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更没有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儒学各派都表现了这一严重欠缺。另一派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同样有自己的科技观,在大的儒家伦理框架下形成了自己的科技伦理思想。他们认为我国古代科技伦理形成于先秦时期,同时科技伦理范畴、科技伦理观念对后世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只有一些并不系统的科学思想和知识成果,然而中国古代有相当发达的经验层面的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主体是技术伦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道驭术”,即强调“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笔者也持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生产水平,正是先秦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等因素,为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众多研究科技伦理思想的学者中,他们的研究方向又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先贤们,在关于自然和农业等诸多的科技思想之中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显示出了先进的伦理意识,注重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有的学者更注重研究科学技术、自然与人的关系,认为在科学领域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的科技行为要尊重和关爱自然。这些观点的伦理意义在于,人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是居于自然万物之中、并与其和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不但有自身完整的科技观,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

儒家讲究现实性,提倡经世致用,这也体现在儒家的科技伦理思想上。在对待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问题上,儒家格外重视和强调“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在儒家看来,“六府”、“三事”是经世致用的“正经技术”,或者说正统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之外的东西,才是儒家抨击的所谓的“奇技巧”,即那些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黎民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尚书》中说:“不役耳目,百度惟真。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显然,“玩物丧志”、“贵异物”的“物”不是有用之物,而是“奇技巧”之物。有人说,儒家学说鄙视、排斥一切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统统称之为“奇技巧”,事实并非如此,儒家对“六府”、“三事”这样经世致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视的。孟子日:“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

 

由此观之,儒家伦理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道德原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思想从现实的角度提出要维护社会稳定,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必须使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而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有赖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技术科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能够发展起来的科技都是为人服务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学、农学、医学等这些学科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就是因为这些学科与社会稳定有关。总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现实的、形而下的问题的研究,注重人世,强调经世致用。

(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儒家要求对待真必须严谨,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儒家认为:“知勇仁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在儒家看来,“知”是与人的智力活动有关的智力与智慧。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也就是说“仁”存在于“知”中。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知就是仁。对于真理性的认识,儒家强调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并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儒家伦理这种求知、求真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通过宋代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学问的严谨和求真态度。朱熹所说的“格物”,既包含人世伦常之事,又包含天地自然之物。朱熹认为,宇宙间统一的理分至各具体事物之中,所谓“理一分殊”,只有在“物物上穷其致理”以后,才能做到对宇宙问统一的理的豁然贯通,亦即达到“致知”的境界。因此,朱熹反复强调要在人世间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上穷理:“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全书》卷十五)由此也可以看到,儒家学派反对拘泥师说、照搬书本,主张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三)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中关于以德化知、知德统一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以儒家尤为突出。儒家高度重视道德价值、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主张人们在寻求科学知识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恶,但也需要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要遵循科技伦理规则。否则,如孔子言:“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滥用科学技术,也就违背了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造福于人类。孔子认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知者当然是智慧的化身、科技的承担者,仁又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知者利仁”,是指在仁的指导下,在仁的环境中知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者,科学技术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的后果,科技发展就会失去后劲。因此,道德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人类在应用科技知识的时候需要以德化知。

孔子重视学习,一生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奉行“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学术精神。孔子重视学习的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知识对人的德行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知识、真理是德行的前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好的品德都是应该喜好并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达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换言之,道德缺乏知识、真理的基础,行为就会走向反面。反之,任何知识的运用都需要道德价值进行约束,没有了这个屏障,其目的性也不再单纯地是为了造福于民,很可能成为工具的滥用。

(四)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儒学经典《易传》中就有“大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说法;孔子也讲“天生德于子”(《论语·述而》);董仲舒则进一步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宋明理学又把人世间的理上升到“天理”的本体论高度,尤其强调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相一致的,都是由存在于天地问的唯一“天理”所决定的,整个宇宙只有一个最高的理,即“理一”,而人与万物所衍生出的理只是这个最高的理的分支而已。剔除“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可以发现,自然和人、自然规律和人的道德规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儒家强调“至善”,儒家所说的善不仅表现在人性本善,因而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和善,还包括自然生命的本善,更深层次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善。人来自于自然,正是自然宇宙的本善赋予了人类,人类才有了“性本善”,自然与人类在生命的起源过程和目的上具有内在的、同一的、统一的共性,在共同的善本性的蕴涵中,达到了真正的合一与感应、协同与和谐。人在天人关系的运作中负有“至诚”、“尽性”的道德使命。《礼记·中庸》日:“自诚明谓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赞天地之化育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兼爱万物。《孟子·尽心上》日:“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要求人们从爱亲人到爱百姓然后将爱扩展至万物。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特有的。

尽管孔子、孟子、苟子的思想各有差异,但是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相同的科技伦理观念。孔子对于科技的直接论述相对较少,但是他开创了“知”必须要“仁”的思想,成为孟子、苟子的思想来源依据,孔子、孟子、苟子三家最为一致的观点即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秉承的理念.特别是被朱熹发扬光大,影响至今。运用科学知识的前提需要道德标准的界定,脱离了这一点也就无法将知识转化成实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终于领悟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与用科学技术保护环境是一致的,共同统一于“善德”之中。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顾生态环境,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也就破坏了“天人合一”的“天理”。儒家先贤们对人的福祉的巨大关怀,决定了其科技思想必定是以“仁”等伦理主张为指向的,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的,也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

综观儒家思想,我们发现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观系统中,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特征,孔子关于技艺的一些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儒家科技伦理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等语录,都表明他对技艺有独到的见解,为后世儒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全面研究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科学技术、规范科技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这种现实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儒家认为技艺之学不过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科技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具体应用上,它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选择,此种生存、生活方式的认知标准在儒家看来就是“善”。儒家科技伦理观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认识之上,人的发展不能脱离自然,必须尊重并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与遵循规律的目的在于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儒家认为,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心灵,在于把握人在大地自然中的地位、作用,最终掌握自身的命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人所用的,科学至上、唯科学主义不是人类认识并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原则,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理念更加重视人的主导性地位。今天,树立并弘扬这种科技伦理观,有助于人们在科技化时代把握人与科技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发展并利用科学技术,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二)坚持“以道驭术”原则,约束科技行为,促进道德与科技的和谐发展

从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上就必须“以道驭术”。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其后果必然会破坏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序化。这种“以道驭术”的理念早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就已存在。不过,先秦儒家的“以道驭术”的理念是直接针对技术应用的社会效果而言的,目的是力求限制和消除不适当的技术应用带来的消极影响。“以道驭术”的理念影响之深远,甚至成为后世认识和处理技术与道德关系的基本范式。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意思是说,道德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必须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在儒家看来,真理、知识是德行的前提,德行又能约束人们掌握并使用真理、知识的行为,这是儒家科技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N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也。”(《礼记·中庸》)因此,知是德的基础,没有知的存在,德也是不完整的。总之,科学技术的伦理状态从总体上看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即统一于儒家的善。善首先是人的一种德行。科学技术最终发生效用要靠人来完成,因此科技行为或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是科技目标与过程能否统一于善的关键。儒家思想强调人的德行优先,这是道德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的前提,道德与科技和谐发展则科技行为必然指向善的目标。

(三)弘扬“天人合一”思想,关怀生态价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大系统

第9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关键词:“和” 辅导员 和谐 人生价值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异彩纷呈,在其中占绝对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中,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思想精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和”这个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对辅导员工作的借鉴作用显而易见。《尚书・尧典》中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1]2《诗经》中有“叔兮伯兮,倡予和女”。[2]36《论语・八佾》中说:“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29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人不会与人相争,就算是要比赛射箭,也要相互谦让一番才进行,结束后又会举杯畅饮以示友好。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对“君子不争”的品格的具体描述,这种“不争”,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

一.遵德守礼,促进自我完善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12这里的“和”,即和谐,是建立在维护周礼制度之上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32孔子认为应当遵从的“礼”,是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这个“礼”,是长幼有序,是贵贱有别,是天子通过“礼别异”来进行阶级统治的制度依据。孔子认为,要达到“和”的境地,首先要遵德守礼,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这种“和”,对君子和小人是完全不同的。《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160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进行独立思考,是否盲目追随。这个“和而不同”,是孔子对“和”更深层次的要求,也是人们处世行事的正确法则。

孔子认为,要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遵德守礼是前提条件。这种以“德”和“礼”为标准的和谐观,反映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守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5]36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任何社会关系都要受到道德的调解和制约。要提升大学生素质,道德教育是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高校辅导员除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外,还要注重环境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最终成为“自由的人”。

二.协调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除了个人修养,儒家的“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198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看其人口有多少,而是看其君臣、百姓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76“人和”就是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和天时地利比起来,“人和”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条件。荀子也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7]127这种由“和”得来的强大力量,自然是无坚不摧。而《中庸》则直截了当地把“和”确立为“天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289就是说,万物要产生,要发展,就必须遵守“和”这一普遍法则。

对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无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还是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这些都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其次,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善于同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营造和谐的关系,大学生与其社会关系才能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认识自我、成就事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人际氛围。

三.以文修身,提升审美品味

孔子认为,要达到和谐的社会氛围,还需要民众礼乐并举。“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8]139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理气和顺,心情舒畅,从而达到助流政教、感人移风的作用。而“声音之道,与政通矣”,[8]132“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8]140这些理论同时说明一个道理:音乐在国家统治中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另外,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3]211认为诗歌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的教化作用。通过学习诗歌,可以抒感,引起联想和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一直以来,美育对大学生提升个人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其个性完善和全面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审美活动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因此,美育能够启发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能够提升自我审美品位,正视生存心态和生活风格,从而确证“我”的存在。此外,美育的道德感化作用往往会使大学生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美的事物往往都是善的,这种美与善的影响,会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的感化。再者,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能,调节心理,升华境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激励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而且使大学生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现生活中无限的美。在审美的境界中,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不断进行完善,人生境界在不断升华,从而超越自我,挑战自我。

四.兼善天下,肩责任使命

作为儒家审美理想之“和”,明确了修身之道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儒家之“和”追求君子人格,追求圣贤之道。但圣贤终究是一个终极的理想状态,要想游心于这个终极的理想状态,就需要一个“尽善尽美”[3]38的修养过程。而这个修养的过程对于我们现代高校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杜维明先生讲:“儒学是为己之学,不是为了师长,不是为了家庭,不是为了简单的社会要求,而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人格,为了发展我们自己内在的人格资源,是为己之学。”[9]10这个“为己之学”不是绝对的个体,而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前提就是修身,只有强调修身,才能向着圣贤的终极状态发展,才能实现经世济民的最高目标。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6]291-292“兼善天下”的修身之道体现了责任与使命,同时也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终极关怀。

现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同时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广阔胸怀。在当下大审美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于失衡的状态,人总是在寻求诗意和回归,而大学生作为消费时代的主流,日常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明显,缺乏肩负责任使命的担当精神。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使命感,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坚持“礼”、“仁”统一,塑造大学生美善的人格追求。虽然儒家之“和”的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异性,但“和”的本质精神对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借鉴意义。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经世济民的胸怀,坚持修身与自我人格的统一,努力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加强诚信、立志、好学教育,塑造大学生明善诚身的君子人格。

作为彪炳千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诸多闪光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直至今日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理念之一,对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多方面借鉴。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也是今后高校学生工作不断积极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3

[2]诗经[M].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3]论语・大学・中庸[M].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5]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6]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9

[7]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

[8]礼记・孝经[M].生,陈美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12

[9][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彭国翔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