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传统文化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对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地域特色,并且这些文化内涵也在思想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的建筑教育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在建筑教育范畴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素、文化理念等融入西方的建筑原理当中,设计出有传统文化背景的建筑来;另一方面是指利用中国传统的科技观和人文观,将这些思想上的精华融入到建筑设计以及作品评价中。在建筑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因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古今的优秀建筑以及建筑理念去增加学生的专业领域,让其自身有更多的文化积淀,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随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视野将变得更加宽阔,同时对我国博大而精神的文化也将产生敬仰之情,不断推动我国土木建筑文化的同时,培养出文化修养与专业技术并存的专业性人才。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高职建筑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在建筑史上自成一系,目前,在江南很多园林建筑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独特的魅力之所在,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砖石建筑的出现,木质建筑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我们中国建筑教学多秉承了西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风格,并且所钻研的建筑形式以及崇拜的建筑师也多为国外建筑代表,而忽视了对我国传统建筑的赏析和借鉴。通常的具体表现为:对西方建筑的盲目崇拜,使得设计出来的建筑多带有西方古典主义特色,对于中国文化中的祥云、神兽等装饰视而不见,甚至是不屑的态度;在建筑结构上也多模仿西方哥特式、巴洛特式建筑,对于我国传统的江南风情的园林式、闽南特色的骑楼等知之甚少,更不要提针对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建筑风水等的传承了。面对这样的现状,让我们这些建筑教育者不得不忧心忡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现代技术以及现代知识的依赖,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少之又少。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民族凝固的文化历史,其承载的文化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建筑与文化的融合共生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的使命之一。
三、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教育重要性的措施
1.在课堂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教育。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暂时还只能作为一个要素融入到建筑教育活动中,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教师在授课时多增加相关的例子,逐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到室内装修设计的时候,可以搜集一些中国古代房屋设计的样图,以及历史中对室内设计特色、装饰方法的介绍,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有意将学生的设计作业与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建筑特点上靠拢,充分体现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在一些建筑专业课程中,同样可以引入文化因子。比如在建筑学平面结构设计中,可以增加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并且向学生介绍这些图案的美好寓意,这样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建筑理论,还增加其文化储备。这样的课堂不在局限于西方建筑文化,将学生的视野开阔到中国古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建筑形态都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久而久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肩负起了使命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2.邀请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
在建筑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邀请中国文化传统大师进行讲座,讲解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精妙之处,鼓励学生通过古为今用的理念,借鉴和改进传统建筑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之中。
3.增设中国古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课程。
在请专家进行讲解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带领学生对代表性的古代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的测绘,让学生在参观中真正的领悟古代建筑样式、结构的精妙之处。在参观不同建筑的时候,去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追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之美以及我国古代所讲究建筑风水的内涵。
4.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设计竞赛。
现代建筑教学同样讲究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了增加针对性练习,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期末可以组织建筑设计竞赛,竞赛的主题可以设定为中式建筑。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元素、传统文化的建筑思想等,达到学习、交流、提升的目的。
四、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合;延续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是一部波浪推进式的发展史,了解传统元素艺术形式的特征,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这种深入机理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新时代人类中国人民时尚潮流的必然结果。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根本。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内涵和观点,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表现,不同观念下的设计方案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 人们的各种观念必然也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和变化形成的过程,而这种过程至始自终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建筑设计方案,其实就是社会文化发展和影响的结果。我国古文化中于建筑方面有一个观点:房屋的建设尽量坐北朝南。这仅仅是古代人们形成的一种长期社会习惯,但由于沿用时间较旧,且与我国历史中社会关系、政治变革等息息相关, 所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至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依然存在。当代建筑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补充和延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限制,最早的社会文化没有建筑设计这一板块。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之下,社会审美观等不断发展改变,才有了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身影,而随着历代建筑人才和文化人士的促进,这才使建筑设计被纳入了传统文化的范畴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原有的“ 平行关系 ” 发展到了现在“ 相辅相成 ”的关系。譬如 2010 年上海世博会馆“ 天人合一 ”的朴素哲学思想的体现,正是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深远影响的结果,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对世人思想和观点产生了二次影响。
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应具备的特征
第一,整合延续性:这种整合并非简单的造型与纹饰的结合或拼凑,而是吸收、消化和有机的融合统一.文明产生之前,六大区域造物的组合与重组过程,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对外来和其他民族造物形式的吸收融会的过程,都表明了中国造物具有极强的整合性特征.就世界传统造物设计这一历史时段而言,中国传统造物设计属于整合特征最强的少数类型.中国造物的延续性,具体表现在技术与造型形式的延续上.在几千年的造物实践中不自觉地建立起了一种技术与形式的延续机制,当社会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新材料、新内容促使新造物产生之时,造物的延续性能够为新造物提供可借助的技术和造型形式.
第二,礼乐性及规范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造物设计与礼乐的关系最为密切,造物在“礼乐之道”的整合下,一切服务于“礼”合于“道”.这就一方面促进了造物设计的迅速发展,一直影响到后世造物设计的发展.中国造物设计规范化的雏形,似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规范化的原则是简化、系统、优化、协调、效益的原则,这些原则长期地实施在工业化之前的中国造物设计艺术之中,显示出巨的经济和社
第三,地域适应性:古人最初从大自然的蛮荒中开拓出一个人为的世界时,就与某一地域特定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形成造物地域的特点.在传统造物设计中,能动的适应或积极的适应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中国造物设计在适应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尽力与之取得协调与和谐的关系,做到制用有节,尽力实现社会协调的终极目标.所以适应性造物从其深层来说是人类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谐和的生存空间所做的努力.
第四,变与统:变与统是构成设计史发展的阴阳两极,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结论不同,不断变化是中国造物艺术的特点,其中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的创造智慧.特别是对于现代建筑,我们向现代设计转型的过程曲折艰难,这就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概况和表现
接下来举例说明具体传统物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在这里重点介绍下中国古代的四大神兽纹饰,特别是龙纹饰作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四大神兽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作为东西南北四神.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最早应追溯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龙作为一种高贵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上,但自从龙与皇帝发生了关系以后,龙的形象便大量地被使用在建筑上.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龙象征着皇权,只有皇家的建筑上才能用龙作为装饰.典型建筑:北京紫禁城的故宫.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龙饰主要体现在柱子、影壁、藻井、屋脊等建筑中,大多用以装饰作用和祈求神灵保佑.在皇宫建筑上,因为龙作为皇帝的代表形象,所以在装饰中占据统治地位.在北京紫禁城和潘阳故宫这两座皇宫里,可以说无处不出现龙.殿内天花、藻井,皇帝宝座的台基,屏风、御椅上也有多种式样的木雕龙,据有人统计表光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一座大殿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共有12654条龙,所以一走进皇宫,真仿佛到了龙的世界.龙既然已经不是自然界的动物,而是人类在历史上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种理想形象,所以他的体态、大小可以变而无定形,这就给装饰造成了方便的条件.例如:北京天安门华表上的龙,以他的硕长的龙体盘绕柱身,龙尾在下.龙头在上,仿佛有冲天之势,形成了华表特有的威严和壮丽.龙既然成了皇帝的代表,皇帝的象征,所以皇帝总想掌握龙的专用权,尤其在元、明朝以后,朝廷三令五申,甚至立以法典,规定民间建筑不得使用龙的装饰.但是事实上皇帝始终没有能够控制这个专用权.因为龙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事实在皇帝和龙发生联系之前就已经存在神州大地上了,所以在广阔的中国,在各地的寺廊、佛塔、祠堂,甚至在园林建筑和民间住房都可以发现龙的形象.千姿百态的神龙,或隐或现的装点着各类建筑,使它们更显光彩.龙的形象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更是随处可见,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表征,不仅多处用于现代翻新建筑组群,还用于很多商务会馆、旅游业建筑、餐饮业建筑.特别是在在房地产开发中,建造九龙玉柱华表。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古典建筑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要在继承龙的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树立民族意识.“君临闽江”的建设者们为福州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传承了民族文化.更好的促进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再说下客家人的围龙屋建筑形式,可以说是古老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
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历史的结晶,正因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客观存在,且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才使得中华民族更加稳固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 也正是由于中国富含传统文化的环境,才使中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文明古国”。 所以说 ,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比重发展,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崛起所必须的过程,是对中国古老艺术和文化体系的尊重和弘扬。在钢铁林立的现代化世界里 ,人们常常为了“名利 ” 而奔波劳累,如果说能够以建筑为主体,构建出众多现代化都市里哪怕是一小片历史的天空,也能够使人们的心灵获得洗涤。所以,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综合性研究,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从周.说园.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23简波,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南方建筑.2005
[3]余菲菲.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设计师经常利用现代结构的构成手法运用符号构成把原有存在的符号再次拼贴,展现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蕴义以及城市独特的个性。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的意义而言,建筑符号更多体现的是对于“再创造”作用的发挥途径,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多年岁月传承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因此表现出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并且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合理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至现代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能够为建筑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和文化表现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关于符号和文化符号,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分别对两者提出过相对明确的定义,他们认为符号是我们能够用以抽象的某种方法,文化符号不同于艺术中的符号。首先,文化符号是内在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法则上;其次,文化符号又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等自身特殊性。因此,文化符号是一种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的符号体系。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物质部分,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的动力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特征和思维方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对某一文化符号经多次重复使用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符号。例如:“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意象模型,而在西方国家传统观念中,“龙”则是一种具有翅膀会喷火的凶猛野兽,是贪婪和恐怖的象征,由此可见,同一种符号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
三、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传统文化符号通常由于在历史变迁中经过不同时代、环境的改变,虽然原始意义逐渐改变甚至退化,但其象征意义最终被沿袭传承。传统文化符号必须通过中介才能作为象征符号完成表达过程,建筑就是象征符号表达的中介之一。针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表面意义,不但需要了解其本身的原始意义,而且还需要认识掌握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相应发生了不容的认知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建筑设计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也应该避免其腐朽封建元素专注展现民族文化正面的意义。下面笔者就以下几方面对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技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
1、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外形的主要形态因素造成视觉效应,同时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建筑外形是否美观,是否具有线条美等,都是建筑给予他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形成首因效应的重要因素。建筑形态一直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为突出建筑特色,一般都采用传统文化符号对建筑空间、节奏、比例及外形等因素来均衡建筑的美观。建筑外形是直接影响感官器官的主要因素,在建筑形态设计中,引用文化符号,既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同时又能让建筑更加平易近人。在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国家馆建筑外形犹如华冠高耸,又如一座天下粮仓,东方之冠的特色美不仅仅在于建筑形态的特殊,更在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加深了建筑文化的内涵。56根横梁组成斗冠,犹如56个民族的齐心共举,利用斗拱下部小上部大的特点,将横梁叠加形成斗冠。层层支撑,如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既是中国美的表现,同时更是中国文化的宣扬。
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符号一直是现代建筑重要的视觉元素。现代建筑通过将时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搭配,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配色方案,来传达特殊视觉信息。从古至今,红色一直是建筑中普遍采用的颜色,上至皇宫,下至百姓家庭,红色成为全面大爱。在我国文化中,红色一直是喜气、喜庆的代表,同时也是吉祥色,颜色背后的含义,正式文化精髓的传承。上海世博会中,中国国家馆的大红色绝对是点睛之笔。大红色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颜色,不仅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热情、吉祥和喜庆的表达。这也象征着人们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国家繁荣富强。
3、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材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材质也是建筑外在形态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对建筑材质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对建筑质感的认识,同时也是感知建筑内在或外在形象的重要方式。建筑材质的选择能够直接传达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建筑材质的选择和应用,将传统文化符号有效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利用建筑自身特色,来表达与众不同的深层次含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建筑材质的设计。整体结构采用了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同时选择青砖灰瓦进行搭配,合理的将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结合,既实现建筑的特殊功用,同时又传递建筑深层次内涵,凸显建筑文化氛围。
4、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符号和建筑特色实现有机结合,不仅仅在我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国外也较为常见。在建筑历史上,维多利亚建筑利用装饰元素和色彩元素组合,诠释了古典的意义,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注重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形成奔放、自由的视觉效应;利用石头的骨架和飞扶壁组成的哥特式建筑,利用传统建筑形态,打造了风格另类、造型独特的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不同的历史文化符号,既是建筑设计的突破,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是打造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虽然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力度,从而才能够在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又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通过本文对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我国的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找出一种不仅能够尊重自己文化同时又能够实现的文化形式,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同时使其能够与现代建筑更加充分的融合,进而才能够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必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郭惠萍 赵明磊 张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9年08期
[2] 刘强 刘寒芳 于江:《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山西建筑》,2011年0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加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其对建筑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高,伴随着这种趋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反映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然而,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其都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从而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底蕴。所以,将传统文化符号合理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在增强其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给人以精神的享受。
一.传统文化符号
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我国的建筑设计注重的是对其源流的分析,而其他国家重视的则是对建筑形式及其实用价值的分析。不同国家的建筑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令人叹服。探究中国文化应从仰韶文化开始,从一开始到现在中华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中我们能清楚的在史料和相关文献中看到这些痕迹,更有些痕迹模糊的事件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之前,而判定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准就是符号,在符号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显性符号和隐性符号,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显性符号就是视觉上能够轻而易举看到的感知到的符号,比如:颜色、图像、数字等等。而隐性符号则是各类软思想文化,如儒家文化其相关的一系列思想。这些片段型的符号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岁月更迭,现代文化符号倡导与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这种理念在建筑领域表现的尤为显著,建筑领域的设计人员广泛的引用这一理念。文化符号相结合的理念虽然是好的,但在实用的过程中也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加有益而优化的将古典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二者的冲突如何的做到更好的兼容。这也是我们设计人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将要面对到的严峻问题,解决好这一方面的融合,将在建筑文化符号方面大放异彩。
二.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1.建筑形态中所用到的传统文化符号
建筑形态便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建筑外观,其外型的好看与否,线条美的构建,外形是否威风气魄等。这些元素都是建筑设计师们所关心的东西。他们根据一系列的传统符号来平衡建筑的美感,这其中便不乏外形、比例、节奏、空间等元素的影响和均衡,我们所感知到的建筑外观大多都是通过这些建筑符号向我们展示,这些直接达到我们的感官,确定着这建筑设计漂亮与否。文化符号主导着人类的主流审美观,这些符号的运用能够让人更大限度的接受建筑的外形,同理,运用好文化符号的建筑也更加容易让人们接受一些。因为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师经过科学的有序的文化符号排列,将精粹展现在世人面前,所以现代建筑更多的时候像是一尊艺术品。同样这种建筑文化理念也更好的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2.建筑色彩中所用到的传统文化符号
鲜明的建筑色彩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对色彩加以运用,从而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人们,人们通过对建筑色彩符号的认知,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建筑的本身,而建筑色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功能,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种视觉享受,使人们在利用建筑的基本居住、办公等功能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其心理需求。所以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合理的将传统色彩融入到其中。比如,红色,该颜色给人一种温暖、喜庆、热烈的感觉,一直是我国人民多钟爱的颜色,是逢年过节必备的装饰颜色,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将其运用其中,必将更好的满足现代人对建筑设计的需求。
3.建筑材质中所用到的传统文化符号
所谓的建筑材质符号即为其外在的形式特征,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基本接触和了解而得到了对建筑质感的认识,是人们对建筑材质的内在和外在的感知。而建筑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感官及心理感受也是传达建筑本身所要表现的内在含义,所以,设计时要加强对其的重视,有效的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从而通过建筑本身所传达的不同涵义等方式来提高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比如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注重对建筑材质符号的应用,将青砖灰瓦作为其主要建筑材料,而图书馆的结构则使用斗拱飞檐,有效的将建筑材质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从而更好的凸显出建筑的文化氛围及美感。
三.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
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国内外都非常的常见,比如哥特式建筑,其主要是通过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构成;而巴洛克建筑,其更加注重对建筑色彩符号的应用,在建筑中往往加以色彩鲜明的颜色,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维多利亚建筑,其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多种装饰元素进行组合,从而设计出风格多样、独特的建筑等等。西方这些国家的建筑风格在设计过程中均有效合理的融入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流传至今。因此,有效合理的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必将是今后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建筑设计中融合入传统文化符号,既是建筑设计的突破和提升,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因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设计人员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将其融入其中,从而形成我国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将是今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每一种文化都有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理念,若将一种文化转化为一种符号,在潜移默化之下这种文化也就根植于人类大脑,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到今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世界文化符号的利用更是体现在多方面,这一切在归功于传统的同时更应该夸奖现代人的运用理念,而在建筑领域中文化符号的利用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这种文化符号的利用已经让现在的建筑物像一件艺术品。但在运用的过程中难免有困难,善意的有序的利用肯定能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尹翠君,任立昭.广西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2):47-49
[2] 林冬娜,卢筱艺,陈奥彦等.岭南传统园林空间精神的解析和重构――广州大学城赛时管理中心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12):86-91
[3] 柳忱,刘鑫.从与商业地产传统住宅地产的差异看建筑设计怎样更好的配合商业地产[J].民营科技,2011,(3):321
[4] 颜红影,马海元.传统建筑色彩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26-128
[5] 王烨,赵学义,吕海朋等.形、境、意的重构――传统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再演绎[C].//全国第十一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275-277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文化积淀中,逐渐的影响着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不同时期的建筑。我们可以从每个时代的建筑中,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伴随着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国文化秉承和发展了优秀的文化,为建筑设计的创新和传承提供参考。
1. 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在住房实物分配时期,建筑师的任务单一。而现在,在传统文化氛围下,建筑师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懂得大众的心理。多年养成的依赖性却使得一些建筑师将开发商作为依赖的对象,完全通过开发商了解市场、居住者,继续等待、依靠任务书做规划设计,形成一种你点菜,我来做的合作方式。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难免在思想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受到一些影响。从民居中吸取养分,激发灵感,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为加工蓝本,进行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是另一批建筑师所采取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其原生性、有根基、有依据,具有文化传统的继承性,这类方法受到建筑师们的普遍赞誉。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最大的就是五行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在中国古代,认为世界万物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宇宙万物的起源就是这五种物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古人认为木入于阳光,出于土地,生生不息,是最为合理的建筑材料,而且在无形中,木又代表春天,属阳,象征了生长、统一与出生,而建筑为人所居,属于阴阳之枢纽,更加坚定了选择木作为建筑材料的想法。而在中国古代认为山脉即为龙脉,石头来自山上,开山采石将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不采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借鉴意义
中国自古提倡以人为本,注重自然的传统文化。比如,多数古城的规划均呈现出文化性与地方性特点,对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成为了风景名胜。而当前,一般的城市规划与开发区往往只注重道路的宽阔,没有个性化可言。另外,中国的传统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可现在多数开发项目常常在政治、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未重视起这些美的法则,在一些华丽宏伟的小区及会所中均沿用着相同的模式及思路,没有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现代流行的造园艺术也仅仅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不仅未将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充分地挖掘,同时,也没有塑造人和自然的精神共鸣,从而导致园林和文化间的链条断裂。我们应加强审视中国传统,不断扩大建筑文化的发展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了应把历史变成符号来记忆及提炼,广大的建筑设计师们应确保所选用符号的形象可以将现代思想感性进行全面的表达。在社会多元化需求形势下,我们应充分探寻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独有的地域特色,同时,借鉴西方文化,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充分吸收各民族、各区域以及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创造出全新的设计语言,将传统符号和现代化空间合璧,这是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探索过程中重要的发展手段。
4.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体现
4.1 传统人文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总体来说,主要是围绕着人性修养和道德起源来开展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道、儒、佛三教,这三大教派,分别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它们共同作用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审美情趣和文人性格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表现,创造着独特的建筑设计意境与风格。设计师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建筑设计,所要体现的是与其文化背景相适应协调的建筑意识。我国设计师多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时,建筑物周围环境十分重要,因此所选的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进行规划设计,追求潮流的设计风格可以,但不能去除传统文化,应该在遵循自然环境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好,传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确保建筑物与自然、文化的和谐统一。
中国人崇尚自然,自然的魅力使人们欲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儒家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其中,“天”就是自然,“合一”就是统一,“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例如,古代的园林建筑就是最好的典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犹如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庭院与山石草木交相辉映,人居住的地方与自然相映成趣,和谐如一,这虽是文学作品中的建筑,但是也是这种建筑设计思想的体现。
同时,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儒家的思想核心就是等级秩序,这种思想也融入了建筑当中。例如,中国的“四合院”就是极为典型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所表现的就是等级秩序,在“四合院”中,强调正房,或称上房,居于整个院子的中心位置,是这个院子的枢纽,两边则是偏房,又称厢房、耳房等。根据人的等级地位决定你居住那个屋子。《红楼梦》中的建筑更是体现了这种等级思想,例如,《红楼梦》中“门”是一个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意象,主要有正门,大门,二门,三门,仪门,垂花门,角门,边门,后门,腰门,钻山门,月洞门等。门在《红楼梦》中如此讲究,它不仅是防卫安全,更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森严的封建等级,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4.2 传统布局方式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传统的中式民居的布局方式主要受“风水”学思想的影响。“风水”学说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迷信的东西,是伪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具有一定的哲学、地质、美学、地理生态等多方面的内涵,具有一定的辨证思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在建筑时都讲究环境、气候、风水以及文化等因素,例如以前的四合院就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合院形成一个口字形,讲究藏风聚气,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呈围合布局,减少不良外在气候的影响。
建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艺术品,从它的设计到布局都具有审美的功能,从个体到整体都表现出审美意识。比如,中国的建筑强调中轴对称,尊者居中,不管是现实中的“四合院”建筑,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中的建筑,都体现了对称美。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也有很多建筑是以对称为美的。
同时,中国建筑还体现出含蓄曲折美,这也是和我们这个民族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含蓄曲折就是不显露,也就是“隐”,能不凸显的就不凸显,即使凸显出来的也要用一些东西遮挡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屏风、插屏等,在“四合院”中就有,从门口不至于看到里面,这种“隐”的建筑给主人留有自己的空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是时展的产物,在每个时代具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人们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建立于前人的基础之上或者以前的经验基础上,所以,可以说是,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往往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与理念、方法等,加以融合与现代建筑之中,还需要不断挖掘它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才可以实现“艺术的再生”。
参考文献:
[1] 华冶宇.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筑,2013,18:32.
[2] 史立志.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198.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通常存在于其原始意义,也就是外延意义,这些较为具体的符号传统意味鲜明,象征性较强,一般来讲,其内涵意义来自于其大小、色彩、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发展迅速,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学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符号。观察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发现,这些建筑极度缺少中国文化符号元素,缺少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把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在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增添其人情味、文化感,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文化享受,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
二、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
所谓符号就是用甲事物表征乙事物, 并且通过甲事物来传达关于乙事物的讯息,符号是某种代表意义的标示。其实建筑就是一种符号的表征,象征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信仰。从原始社会创造象征着神鸟飞翔的人字坡屋顶起,中国的建筑象征文化内容就不断的丰富。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符号,使建筑物的结构、形态、色彩、质地、空间站组合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实用艺术表达。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要运用建筑符号传达建筑的文化价值,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大量的符号元素被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符号体系经前人的不断研究整理,形成了以下大致分类。
人造符:气化符 (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图;民间吉祥图案、吉祥符号;道家法事用符;风水调场(驱邪)用符。
自然符:山形符(环形山);河流符(曲形水);星宿符(如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天体体形符(S曲线;植物外形符)。
实体符:建筑符(仿山环楼宇,仿曲水河地);字画符;工艺符(虎符、石刻、青铜铸造等);服饰符。其中,自然符中的实体符和人造符较多的为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采用,如自然实体符中的山形符、水流符、植物外形符;人造气化符中的太极图、吉祥图案、吉祥符号;人造实体符中的建筑符、字画符、工艺符等,都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是指要按照形式美的规律, 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符号, 使建筑物的形态、结构、空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的色彩、质地、装饰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视觉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建筑的结构、色彩、形式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与建筑是否好看和美观,是否具有艺术代表性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文化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寓意象征的作用,人们非常注重“象征”、“引申”、“借用”等手段的运用,因此把传统文化符号有效的运用在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是有重大意义的。
1、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形态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造型设计艺术, 首先是一种视觉意识的表现形式。建筑的外观造型结构、尺寸、大小就是现代建筑的形态符号,建筑好看不好看, 是不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实际上与建筑本身的形状、结构、色彩、光影都有关系, 而这些就是设计师所要表现的东西。其次, 建筑是一种精神的表现, 它初看是物质的东西, 但实际上也是精神的。建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 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它通过空间、形态、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符号元素, 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形式美。设计师通过对建筑外形、结构、空间、比例等造型符号元素的排列组合,对建筑形态结构号进行有效设计,把建筑蕴含的文化价值表现出来。经研究发现,把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形态符号设计中的建筑,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设计师把建筑物的各个部分的造型符号进行编码,以此来完成建筑的设计表达,在编码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应用和提取,这样不仅把我国文化符号的精髓延续到现代生活中,而且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为例,其外观以“东方之冠”的形态构成,“斗冠”是斗状的主体建筑,是由56根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这56根横梁象征了我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它的设计既融合了现在设计理念,又融合了中国古代的营造法则,完美的展现了现代美、传统美和艺术美,最好的表达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现在建筑设计最完美、最成功的作品。
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色彩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的拔地而起,其色彩符号已经成为建筑消费群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设计师利用建筑的整体配色方案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人们在接收建筑色彩符号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现代建筑色彩视觉文化符号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审美享受。由此可以看出,将中国传统的色彩符号元素融入到现在建筑色彩符号方案中,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红色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色彩,它代表着喜庆、温暖、热烈、浪漫,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在上节已经提到的中国馆,它的整体外观运用了大红色,这种大红色又被成为中国红,是从故宫的红色中提炼出来的,非常符合我国古建筑的营造法则。
3、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材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材质符号就是指建筑的表面特征, 也就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建筑表面质感所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 是人对材质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增强现代建筑的审美功能,需要利用材质的质感效果来有效的表达建筑语言。这里讲的材质的质感效果就是建筑材质符号,它指的就是建筑的表面特征。具体的讲就是人的感觉系统对建筑表面质感做出的反映,是人对建筑材质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现代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要重视对材质肌理效果的利用,借此来更好地将建筑语义传达给使用者,以使现代建筑的审美功能得到提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充分运用了传统的建筑材质符号,青砖灰瓦,在整体结构中大量应用了古代传统的斗拱飞檐,将以往建筑中的材质符号元素结合于现代建筑设计,使传统建筑的材质符号美得到了较好体现。
四、国外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结合
博览世界建筑发展史,基本所有的建筑都具有风格明显的民族文化符号特点,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1、巴洛克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追求新奇,外形自由,炫耀财富,比较喜欢使用大量的贵重材料,外形华丽,色彩艳丽。
2、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它的特点主要是突兀的窗户、浓重的铁质装饰、削尖的屋顶等,但是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吸收、融合了很多装饰元素,并进行自由组合,样式非常复杂。
3、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多见于天主教堂,高耸的尖塔,尖形拱门以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玻璃。
4、洛可可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是以巴洛克式建筑为基础的,它的特点是细腻柔媚,色彩明快,家具精致繁琐。可以看出,欧洲的建筑风格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符号元素。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现在建筑设计的融合将是必然。
五、结语
就目前来讲,现代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各个国家的建筑设计都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充分的将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得我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刘强 付佳 赵峰:《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变异性应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05期
田维飞 王建英:《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山西建筑》, 2011年13期
刘强:《现代建筑审美意象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山东大学, 2010年
1传统建筑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别具一格,四千余年延续不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已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古老而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就远播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方城市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发现,传统建筑要素对于城市文化底蕴的支承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无法被替代和更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历史建筑遗存的城市总是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历经沧桑的传统建筑是城市厚重文化底蕴的最好见证。古都北京,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典范,其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不仅仅被动的依赖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更致力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走在北京的街道,即使是在现代材料和建筑体系的建筑上,依然随处可见琉璃瓦、大屋顶、斗拱、彩绘、石雕小品等,这些都是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体现,这使得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城市和谐共生,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2城市建设大潮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触目可见的是钢筋水泥、玻璃幕墙,这种“千城一面”的景象越来越不能得到国人的审美认同。究其原因,城市建筑的文化载体功能被忽略了,而只是注重其经济效益。即使一些建筑也蕴含了设计师的某种思想,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很难引起国人的共鸣,被大众批判为难理解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丑陋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人们处于古建筑群中时,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深切感受到民族的历史,享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随着建筑材料的变革和建筑高度、跨度的发展,传统的木材和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功能和效率的需要,但传统建筑文化决不能因此而被当前的城市建设所舍弃。对于城市传统文化氛围的塑造,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固然重要,但城市的生长和更新决定了历史建筑数量必然越来越少。在这种趋势下,传承和发扬才是传统建筑文化亘古不灭的根本。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会随着建筑的消失而泯灭,而是要在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机。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如果再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和工艺去大规模复制传统做法,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不局限于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一是做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文物古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沿革、文化积淀的最直接的实物例证。二是维护和创造城市的历史环境,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中为城市的文物建筑周边足够范围内的环境做好规划设计,使传统建筑周边与城市现代建筑环境能够自然融合,和谐共存。三是在城市的现代建筑上,体现传统建筑元素,营造与城市历史相协调的文化氛围,传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3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一体化”策略
廊坊毗邻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京畿要地,其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北京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不断落实,廊坊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而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背景下,廊坊与北京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的历史条件,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机遇。近年来,廊坊市致力于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发掘本地区的文化产业潜力,将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遗存进行了修缮,如永清县的宋辽边关古战道、霸州的龙泉寺大殿等。对于一些历史文化价值高,但没有建筑遗存的地方也进行了复建,如古县的隆福寺。这些工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对省属17处、市属12处文保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的古建筑遗存大多为遗址、石碑、构件等,在旅游价值开发和文化影响力方面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廊坊已然要处于北京的一小时生活圈范围内,交通一体化使得两地的空间和距离无限拉近。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如果能与北京相对接,让廊坊成为京冀旅游的前哨站,成为感受中国古都文化氛围的起始点,则其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无限光明。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塑造廊坊的传统建筑文化氛围。对比两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可知,差异很大。北京的历史建筑遗存丰富,虽然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也在不断涌现,但围绕文物建筑周边的新建传统形式建筑使得两者能够和谐共存。走在北京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利用传统建筑元素装饰的现代建筑,甚至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的传统形式建筑也是屡见不鲜,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城市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廊坊虽然是一个新兴城市,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若能在城市建设中赋予建筑物广泛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使城市建筑能够起到文化载体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与北京一同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意义重大。
4传统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建筑形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建筑美学上也具有极高水准,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特征,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城市宗教文化传播提供场所,如佛教、道教、清真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必须有与宗教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建筑形式。二是为市容市貌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不论是在民居区中采用古代园林、风水文化思想,还是在商业建筑中采用富含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传统建筑美学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文化品位。三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文化享誉世界,在城市建设中积极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四是加强市民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唯一的绵延四千余年不绝的建筑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蕴含了天人合一、中正和序、谦虚内敛、意境幽远等古代哲学思想。同时,在其丰富的题材中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国泰民安、和谐相处、遇难成祥等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广大市民时刻受到熏陶,爱国爱家、宽于待人,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提高。
5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设计影响;设计应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所谓的符号就是指为了简化人们的生活,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指示某一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及文化观念的物化载体以及传播形式,作为延续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信息体,其具有约定俗成的信息传播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性以及隐喻性的特点,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形样式、语言文字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方面的无价之宝。这些文化传统传承至今天,为了刚好的发扬下去,需要我们在当今的建筑中有所体现,而建筑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自身中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少学者都从“源”、“流”这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于对“术”、“用”的研究。我国传承下来的丰富的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深奥精微的特点,将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植入到建筑行业中去,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建筑史上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奇迹,例如蜿蜒千里的万里长城,神圣庄严的布达拉宫,还有俗称千佛洞的敦煌莫高窟等,成为我国在世界建筑史上灿烂的代名词。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之后,如今的中国建筑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的文化符号包括文学、历史以及文化等,隐形的文化符号则包括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文化经过漫长历史的推移许多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以一种不够完整的状态在传承,这是某些文化历史的悲哀。建筑的设计理念不可能抛弃文化而存在,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赋予到建筑理念中去,是建筑行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但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的赋予到建筑中去,是每一位建筑设计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我们一边不断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同时也不能抛弃了本国的文化传统,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以及独有的文化特性,目前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理念,一种希望放弃传统的文化,单纯的进行城市的开发,加快城市的进程;一种希望在保持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城市现代化的内涵。我国为了经济的发展,采用了城市发展的哲学,将城市的发展模式固定在了模仿美国生活方式的模块中,造成了目前诸多的能源消耗、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关系
2.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符号学的发展为当今建筑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建筑符号学把建筑行业当作一个独立的文化代表进行建筑的设计,这样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建筑的意义。建筑的意义通过建筑符号来传达,建筑符号象征着建筑物的意象,将建筑物传达的美展现出来。每一种风格的建筑物都蕴含着一种文化,都是每一种不同文化符号的体现。旅游景点中的建筑物大多体现了我国建筑的思想,但是这些古代建筑物却无法融入我们的生活。就像传统的戏剧、书法或者国画,尽管很好的展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但是距离人们的实际生活却很遥远。中国的建筑被局限在了某一固定模式中,就好比提起古代建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屋顶,实际上我国古代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我们的现实生活生活在西式的建筑风格中,无法与我国古代建筑风格完美融合。因此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与新时期建筑思想相互融合,建立新型中国建筑文化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现代的建筑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注重传统中国文化,强调传统的历史注意,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究,将其简单概括为抽象的文化符号。传统的中国符号中的形式、色彩、纹饰等都被加以运用到建筑中去,经过精心的锤炼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符合了时代性的要求,也发扬了传统的中国特色;其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不同的地区孕育了不同的文化,通过各个地区人们智慧的积累形成了当地独具风格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是当地文化习俗的缩影。因此,这些地区的建筑首先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最后,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装饰性以及隐喻性的特点,这是千年积累的中国文化精髓。建筑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形成了不可多得发展特性。
3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认知的逐渐发展,许多传统的文化符号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含义,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意义,文化符号最终的象征意义将被一代代传承下去。文化符号的传承需要有一定的媒介条件,而建筑的发展则需要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二者的相互结合,既满足了文化符号传承的媒介条件,又促进了建筑新思潮的发展。建筑作为文化符号传承的媒介之一,不同的建筑特性需要不同含义的文化符号来表现,因此,首先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3.1图案色彩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物所传达的信息通过图案或者色彩的符号来传达,在满足了建筑物功能性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文化洗礼。中国传统色彩中一大特性就是中国红。中国红是最具中国特性的颜色,中国结以及中国红由于喜庆、大气的特点成为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在现代化建筑中引入中国红或者中国结会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建筑整体采用了中国红以及中国传统的鼎作为其建筑的基本形式,在配上我国传统的倒阶梯式的建筑特点,使建筑整体散发着大气磅礴的气息,给人们带来一场壮观的视觉盛宴,彰显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都归功于传统文化中色彩与图案的巧妙搭配。
3.2传统意识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节奏等方面。将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诠释赋予在建筑的形态中,使其更具有文化传播的价值,传统的意识形态提高了建筑物的价值,并且通过建筑物这个载体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例如,“鸟巢”的建筑风格就是传统意识形态的体现,“鸟巢”的外观由相互支撑的组件构成,形成网格状的结构,从外观看好比鸟的巢,由此得名。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中镂空的手法在整个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辅以陶瓷的纹路以及中国红的灿烂与热情,加之先进的结构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又符合古代建筑物的意识形态。
3.3形象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设计中最明显的就是形象符号的使用,包括图像符号等。古代建筑物的建筑形式是根据当时的文化社会背景设计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设计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我国经历了众多朝代的变革,但是通过符号,就可以了解建筑物的表现形式。建筑物与形象符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建筑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符号蕴含的意义也就不同。例如,江南地区的形象符号,人们通过符号就可以了解当地的生活环境以及风俗人情。
4结束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不断融合情况下,各个民族都在大力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各国都很重视将本国的文化传统融入到建筑中去。我国建筑风格应当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不断融入传统的文化符号。合理的融入传统文化符号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能提升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需要不断的传承下去,借助建筑物这个载体,还可以不断的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井长源,李开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35.
[2]邹迪.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12+223.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history, history of building contains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e is not allow to neglect, it not only has the special color art, and unique usage. China'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ith palaces, housing, gardens, temples and so on the many kinds of variety of buildings, but no matter from a single building or the whole image of the building of image,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litical status and economic condi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is,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for this.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62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看来,现在全世界的国家在设计自己国家的建筑时都渐渐的喜欢使用本国发展与传承的文化与历史,所以针对于现代所使用的最低等级的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其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让用户越来越排斥。故实施建筑物的水平已经不能代表全部了,用户更需要的是建筑在情感上的设施,比如说健身馆、信息馆、电影院等,配上这些设施,即便是一栋极其普通的民用型建筑也要比一座极其奢华的大楼更加吸引顾客。故由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都会参考历史与文化,这是历史的必然。
一、传统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同时拥有非常多民族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大导致各个地方的地理以及气候的条件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国则由于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条件以及不同的气候的影响,每个建筑物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同时各有特色,所以我国在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非常多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能够为设计师以及现在的建筑业提供非常重要的艺术信息使其向多元化发展,让传统建筑因搭配上合适的装饰而将中国建筑方面的艺术展现出来。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建筑能够发展的这么好也是因为要将现代社会的气息进行调和,同时能够将社会方面与特殊的风格相结合,使其达到统一。传统建筑的流行同样也是中国文化的展现,建筑在表现文化的方面比在气候因素与地理条件等更加的鲜明。这样,建筑则将不同种类的文化但气候因素相似的建筑特点的不同与相同种类的文化但气候因素不同的建筑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比较传统建筑以及现代的建筑的差异,从文化方面对其进行对比,最后就能研究出具有现代特色的民族性建筑。
现代建筑的特点就是多元化,而传统的建筑则是单纯与朴素,所以在设计师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将建筑赋予中国各个民族的特色,同时将鲜明的民族精神完美的呈现出来。但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建筑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以及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同时还应该满足现在居民必须要在生活方面、生产方面以及娱乐方面使用的功能,这才是涉及建筑的最根本的要求。传统的建筑在表现民族精神的同时,应该结合现代建筑的多元化特点,将创新、区域以及传统等的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充分的提供给用户所必需的生活、生产以及娱乐等方面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文化种类、区域以及时间当中体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建筑当中的完美应用,让用户能够感受到国际化的特色以及文化性建筑所能够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感受,将这些功能慢慢的流入现在社会当中不同的领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中都能够发扬与传播,让世人都能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传统的文化性建筑的发扬与传递的过程中,不但要符合现代居民的基本需要,同时也能够使现代的社会当中资源环境、经济以及人口进行和谐的发展。
二、我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