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激发高中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有高中生自己渴望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阅读兴趣,自己内心深处才能有对阅读的需要,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看书。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只有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才会自觉去进行阅读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手段。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大收获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坚持。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让高中生对课外书籍保持兴趣和阅读积极性。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语文阅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教师可以个学生限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为了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在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继续阅读的信心和动力。受到鼓励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得以形成。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还要引导高中生写好读书笔记。当学生阅读到好的词句后,可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摘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不是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多给高中生推荐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优秀的课外书籍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要广泛,体裁要丰富多样。最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物的选择上要注重作品的价值观倾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知识面;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然而,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宝贵,初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否则,课外阅读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一、课外阅读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各个领域的了解,从而丰富初中学生的知识系统,让他们产生新的思考和想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初中学生的知识量比较有限,个人阅历不足,因此,也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自觉地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
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许多初中学生只知道自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让学生觉得无从选择,学生便会根据书籍的封面设计随便挑选一些书籍,而这些书籍并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家长的意见,买回来一些比较难懂、深奥的书籍,后来因为看不懂,就对课外阅读望而止步。比如,有些初中学生因为听从他人的建议,买回《红楼梦》的原著来看,后来因为看不懂,所以索性不看,对《红楼梦》完全不感兴趣了。所以,初中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能力来选择读物,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改编版本。
(二)阅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一些初中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地挑选一些书籍,增加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而只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自己喜欢的书籍,他们就买、就看,而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但有很大知识价值的书籍,他们却连翻都不翻。比如,一些初中学生喜欢看一些比较浅显的幽默故事集和连环画,并且乐此不疲,这些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只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它们还会使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正式的书籍不感兴趣,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尽量少看这类书籍,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对于自己帮助作用较大的文章和书籍来看。
(三)阅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许多初中学生阅读没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而并没有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这样的课外阅读并不能帮到他们的学习,只是作为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已。
三、提高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过的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将从阅读的题材选择、阅读方法的培养和阅读后的巩固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语文老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书籍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阅读。其次,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向不同的学生推介一些不同的书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适合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健康的语文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和《语文学习报》等,让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强对一些富于哲理性的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感悟能力。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只有阅读材料,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一些文笔非常优美的文章,要采取精读的方式,努力学习作者的语言手段,感受文中的语言魅力。对于一些哲理性的文章,重在感悟文章的哲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感悟能力。对于一些感情丰富的散文,重在体会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想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一些科技知识之类的说明文,要重在获取文章表达的科技信息,选取文章的重点段落来读。所以,初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节省阅读的时间,减少做无用功。
(三)阅读的后续工作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在课外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学生还必须做一些阅读后的巩固工作。在阅读之后,学生要对一些优美的句子做好记号,在文中用笔划出来,然后将其写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当地将一些优美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否则学生读过之后,就忘记了,起不到阅读的效果。学生在闲暇之余,一定要时不时地将笔记拿出来,记一记、背一背,然后再进行改写、仿写或扩写,增加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起到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某些学校几乎空白。本文拟针对农村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
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课外阅读,忽视知识的积累,结果造成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令人尴尬的事情。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文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又显得尤为突出。通过调查分析,对目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基本认识是:
1.阅读时间少。
农村中学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一是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家长都寄以升学的厚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根本就挤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阅读氛围差。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当今众多的农村中学校园里,存在着诸多妨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其一、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其二、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的课外阅读状况也不足于承担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任。其三、学科之间缺乏渗透意识,自然科学学科教师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对策
1.转变观念是关键。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育观念钳制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至于学生观念的转变,是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但教师只要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欢乐,相信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可以激发的。
2.方法指导是重点。
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但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地阅读,其效果要大打折扣。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由课内精讲向课外延伸扩展。
(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
(3)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样就迫使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3.检查落实是保证。
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要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老师时时的督促鼓励,才有可能长期地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生存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意义;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99-0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研究来看,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1、阅读取向不合理。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成绩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认为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购买阅读课外读物,即使购买,也只是一些与考试有关的辅导资料、参考书或试题集锦等。
2、阅读目标不明确。调查统计:90%的中学生认为应该有课外阅读,66.72%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70%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有帮助,而能真正明确阅读目的的学生只有10%左右。一般来说,他们看课外书随意性大,阅读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对时尚的一种盲从。
3、阅读策略不科学。在阅读方法上,不少学生毫无策略可言。在阅读中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精读、泛读、快读、慢读等方法,不动笔,不作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整理、消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谈读书》(Of Studies)中说过: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阅读作为学生“学习权”的首要内容,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的输入是指听和读,而语言的输出是指写和说,当我们希望学生能说会写时,我们首先必须给他们足够的输入,输入推动输出,这是公认的语言学习经验。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英语阅读机会,发展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人掌握英语语言这一工具所必须的,而且是造就有人文素质的、有教养的人所不可缺乏的。因此,可以说英语阅读的意义是深远的。
初中英语新课程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照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显然,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阅读范围,提高阅读速度。“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因而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而是让它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新启点。而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不管课文教学效果有多高,没有课外阅读的配合,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的。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国内缺少英语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在学生中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显然是有很大困难的。大量阅读则是一条便捷的途径,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尽早地强化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本文中课外阅读的教学亦即泛读教学。课外阅读的“课外”不是相对于课堂或课内而言,不是时间上的概念;而是相对于教科书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来自课本上的,是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所选择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材料。我们知道,泛读材料多,情景复杂,所提供的语言现象极为丰富,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认识一定的语言规律,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88-01
英语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通过课外阅读,高中学生不但可以实现词汇积累、还可以提高英语素养。因此,课外阅读可以恰当的比喻为英语学习的泉眼。加大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陶冶情操。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阅读体验有限,那就要求高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对在外界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
一 、设立特定阅读课
因为高中学生的课业繁重,要想要学生在课下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为高中学生制定特定的阅读课,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拿出每个周五的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有了固定的时间来吸收课外阅读的精髓,就保证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日积月累对学生阅读的提高会实现一定的突破。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推荐一定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看,同龄人的作品可能比成人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文中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可以让学生来读相似的刊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勾选出易于理解,有鲜明的善恶曲直之分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因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课外书籍。从而让高中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励志人物书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来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目标。还可以让学生把其中的优秀词句摘抄下来,积累词汇,用在以后的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兴趣,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从而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是学生自己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直接作出点评,从而收获读书的成就感。
三、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高中学生只是阅读了书籍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吸收,因此,可以每周开展一节阅读交流心得课。把讲台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随口演讲发表看法。教师不直接参与,可以坐在下面记录学生表现,最后做出点评。通过阅读交流心得,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的胆量,更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更多的阅读心得,从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深度,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也可以由讲促进读,形成良好的循环。
四、抓住假期时间来阅读
高中学生的时间比较紧张,暑假、寒假的时间就成了学生进行自由课外阅读的最好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假期计划。比如规定读几本书,写几篇阅读笔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阅读水平,还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高中学生还充分利用了假期的宝贵时间。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如市统考、省会考、全国高考等,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另外,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现代英语刊物,或是浏览英语报纸、收听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英语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订阅刊物
教师可以选择某些内容丰富、水平适中的文学刊物推荐给学生,定期的阅读是扩展学生阅读的好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就如同给予学生一把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好高中英语的阅读,就是教好了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标下,必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良好的阅读方向发展,用兴趣做诱饵、用行动做指导、用方法做拄杖,让课外阅读真正的发挥应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练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新思路[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1.
关键词:正确指导;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86-01
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于是许多中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等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语文成绩仍旧得不到提高。造成中学生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病症还是由于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指导,采取积极的措施,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依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
一、培养习惯,有效阅读。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喜恶等等。但也可以很简单,阅读的习惯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为此,我们要实行适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即可以鼓励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佳作美文、古代诗词等;又可以课后自由读,提倡学生持续默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实践证明,学生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阅读习惯也得到了很好地培养。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辅导,形式多样
学生爱读休闲书,爱读同龄人的习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读这类书轻松省力,读经典之作既费力又费神。为了引导学生读一些上档次、有质量的课外书,辅导是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不能将课外书单一化或者将课外书一发就算完事。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或内容生疏的读物,教师最费神。为了引导学生读一些上档次、好在学生阅读前作些具体辅导,或背景说明,或评价分析,或提挈要领,或释疑解难;对有些读物,教师事先点一点,学生阅读起来往往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作些分析评价,学生可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就辅导形式来说,也是很多的,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可以印发相关材料,可以出黑板报,等等。辅导,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的工作,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必要的辅导,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阅读高质量、高难度读物的兴趣和能力,这不但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是有益终生的。
三、组织交流,奖励优胜
课外阅读之所以随意、无序和低效,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没人指导或指导的方法不得当,指导面不广。老师毕竟精力和时间都有限,而且由于年龄和理解上的差异,有些指导可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何弥补这个不足,本人认为可以用组织交流、奖励优胜的办法。同学间的交流是最直接的,较贴近的思想传递、情感碰撞,通过交流可以使一些人很快明白应该读什么或应该怎样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学校可每学期都安排一二次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活动,或演讲,或征文,或办报刊。交流可按班级、年级、校级等不同的层次进行。对其中的优胜者,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把握个性,分别引导
中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的,有的喜欢读军事类的,有的爱读历史,有的爱读文学,有的也许爱读琴棋书画方面的。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他们的阅读个性,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地分别引导他们阅读。在具体引导时,我们既不能采取他们爱读什么就让读什么的完全自由式阅读,也不能采取不管兴趣爱好如何,硬性规定的绝对命令式阅读。要坚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侧重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个性给予合理引导。对基础扎实、各方面发展平衡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爱好方面再多读一些书,争取有新的超越;对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有严重知识倾斜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虽然感觉阅读兴趣不大却又非常重要的读物,以弥补知识缺陷,争取达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指导,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整体质量。
五、名作欣赏,美感体验。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 思考 改善 检验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春季,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课内的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新事物,渴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课外阅读正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然而,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们没有自由的课外阅读时间,老师们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检验方法。
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期间的体会,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就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提出一些看法。
一、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如今,课堂上老师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时所花的时间已大量缩短,这部分知识要让学生自己花时间去掌握。这实际上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要学好语文就要在课外多花时间去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这便是与课堂语文联系最直接的课外阅读了。调查表明,学生的阅读对象书籍中,文学类占多数。“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美好人生的起点,审美情趣的起点、性格塑造的起点’,在充满好奇、探索、发现和体验的阅读中,学生能接受到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滋养,能够体味到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忧伤。好的文学作品是精神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学生可以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这是从理想的方面考虑的。有时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能在他们的表现如文化素养、道德素质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此外,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增加,还对文章的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有借鉴作用。阅读对课堂教学也有辅助作用,因为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选自著名的文学作品,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课文学习的关系,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体说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等于对整体的了解,而对课文的学习则就是对局部的掌握了。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些贴近中学校园生活的各类书刊对他们来说格外有吸引力。最受现在中学生青睐的书籍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其中,男生倾向于武侠小说,他们普遍钟爱金庸,看好古龙;女生则偏爱言情小说,喜欢琼瑶,推崇三毛。另外,寻求真善美、塑造自我完美人格的世界名著,在中学生读者中也深受欢迎。他们的阅读范围主要集中在《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上,《传》《传》等书,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中学生的喜爱。这是好的一方面,然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状况是极为令人担忧的。有调查表明:一些农村孩子每人每年只读两本课外书籍,有一半的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藏书,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只有二十本左右的书籍,其中大多数还是教学辅导书。在这样的状况下,长此以往,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何时能够实现,就不得而知了。
三、问题所在
现在的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中学生课外阅读面偏窄,这是问题之一。另外现在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量太多,也让他们减少了关注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精力,加上他们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这些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太低、深度不够。现在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少得可怜,为了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科书或教辅读物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根据一项调查表明,每天能用1小时阅读课外书的学生少的可怜,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也不多见。因此,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课外阅读习惯。他们在周末与节假日里进行的课外阅读,实际上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课内阅读,他们的读书方法,也是非常肤浅的。沉重的课业负担,极少的自由支配时间,再加上他们的年龄处于特殊阶段,大部分学生只选择书中的故事情节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只图大致了解它们的内容,能够有目地深入阅读,并钻研其中的一些问题的学生实在太少,因此,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太低、深度不够也就不奇怪了。
四、如何改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呢?各个学校都配有藏书量或多或少的图书馆,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之外,应该对如何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重视。如今,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都有所重视,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目标,对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和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光重视是不够的,对于如何检验阅读的效果,除了在升学考试中对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占有一定比例之外,其余则基本无所涉及了。因此,制定出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方式,是当前各中学的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那么,如何制定这一检验方法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比如,重点中学的条件相对优越,图书资源比较丰富、齐全,学生的学习氛围也较一般中学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作为检验与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如举办讲座、故事会,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图书馆知识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组织交流、奖励优胜的办法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可以每周或者每两周安排一节课,用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或举行观后感交流会、或搞征文比赛,老师对活动或比赛的结果给予一定评价,对优秀者给予奖励,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赞赏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火花,使其激发潜能,积极进取。
五、结语
中国人历来崇尚读书。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理想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心灵升华的过程,是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增加其内涵的主要途径。而现在,我们身边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金钱才是老大,“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他们的座右铭,浮躁的世风正在蔓延。人们宁愿花几百几千块钱请客吃饭、买衣物、旅游,也不怎么舍得花钱买书。不少人即使真的去读点书,也往往带着功利性目的,真正是为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素养而进行孜孜不倦的阅读的人,在国民中的比例也是让人担忧的。鉴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赵丽宏曾与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等几位知名学者一起联名提交了一份建议在中国设立“读书节”的提案。不管这样的提案会不会成为现实,至少已经有人开始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而呼吁,为营造读书的空气发出声音,尽管声音是微弱的,然而总是有意义的。
课外阅读作为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的重视、家庭的关心。要想让中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技能,就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比,在此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担当的重要责任之一。
一、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弊端
1.被动性
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多中学生忽视课外阅读,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他们不明白积极有益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自己对各科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很多学生特别是学习任务很重的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不是为了应试去强迫自己阅读几本必考的中外名著。其实,教育部门规定高中选择政史的学生必读必考几本经典名著这一现象正透视出一种无奈。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采取一种强制的措施来普及经典文学名著,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引发我们对于阅读的思考。
2.盲目性
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几本初高中必读经典文学名著外,大部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的特点。他们对课外读物缺乏甄别力,加上当前图书市场各种读物质量良莠不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刊少之又少。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3.缺乏指导性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严重,一部分教师也存在着轻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思想,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就难以得到这部分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更不用说获得他们有益的课外阅读指导了。有些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学生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二、高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来自家长或老师的关于课外阅读的正确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语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阅读技巧,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积极有益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中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外阅读还是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的内容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目标明确的指导完成,而大量的略读则由学生课外时间完成的“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因此,教师应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对两者都要进行适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