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朋友启蒙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钢琴教育学术研究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学习钢琴,各种钢琴教育培训行业也越来越多,掀起了学钢琴的热潮。目前钢琴教育学术界把学术探讨更多地关注在成人,我认为幼儿更是要值得关注的,一颗颗的幼苗才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而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整个钢琴学习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是一名幼儿钢琴教师,几年来从事幼儿钢琴教育,深知有太多的学问,下面只是我个人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与探讨,希望对大家能有借鉴作用。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内涵、特征
所谓启蒙教育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幼儿钢琴启蒙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不能跟幼儿讲述太多太深奥的理论知识,只能从视觉感官上,或者是身体上来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熟练地过程。因为大多数是儿童,所以教育的特点就要偏向于儿童化、趣味化,这样才会生动。如果说一节钢琴课上完了,而小朋友根本没有听懂或者是在课下练习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事实上老师也讲了很多东西,理论上的知识也许讲得面面俱到,可是效果确不明显。那么,这种教学对幼儿钢琴的启蒙就会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钢琴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我们拥有3600万学习钢琴的琴童,这个数字是美国人口的12%,是“音乐之乡”维也纳全国人口的四倍。在欧洲正呈现出“日薄西山”之势的古典音乐,在中国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趋势,我们作为钢琴教师如何做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呢?这需要我们每个老师去探索,研究。现在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辅导,兴趣班之类的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什么都要会,别人学的他也要学,导致孩子没有一样学的是精的。实际上我认为学钢琴是一种艺术,是与孩子心灵交流的另一种声音,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钢琴的发展热潮在中国是一步步的在高涨,最近十多年已经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深入。那么我们更要认真的去重视、理解它,不能一味的去一把抓。
2、学习钢琴的好处
2.1开发智力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钢琴和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都应当归属于素质教育。最近有家长这样跟我说:我想让小孩学钢琴是觉得学钢琴的人都聪明。我听了之后对家长笑了笑。的确,钢琴可以开发智力,但并不是那么的绝对。通过钢琴的学习和弹奏过程,幼儿的十指各自独立灵敏地活动,不仅有助于大脑左右半球的获得同等全面的发展,而且可以增进彼此的协调关系,有助于大脑的开发。
2.2提高素质
由于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造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学习弹钢琴,就能够亲身接触、直接领受这笔财富。
大家知道,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必然使人变得高尚。而精神财富的增加,则必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级的钢琴艺术,会使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用文明、道德的方式追求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2.3陶冶情操
幼儿很小的时候家长们都会放一些儿歌、轻音乐之类的曲子来舒缓小朋友的心情,哄着小孩进入甜美的梦乡。几乎每个妈妈在怀孕期间都用音乐来做胎教,为的就是给幼儿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启蒙的最佳年龄
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现在的家长都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早点学习钢琴。有些家长甚至在小孩3岁的时候就要给他报名学习。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家长,带着一个小孩来报名学钢琴,我仔细看了一下小孩的手,手指很细,也没有什么力气,手也比较小。我说要等他长大一点再报名吧,现在学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因为要用小手去敲击键盘,需要点力气的。小孩家长听了有些不高兴了,我们小孩都3岁多了,学钢琴应该年龄也够了。怎么就不能学呢?跟他一样大的小孩也都学了,弹得也不错啊。我点头笑了笑,跟那个家长解释了一下小孩学习钢琴的条件后,那家长才停止了疑问离开了。那么,幼儿学琴的最佳年龄到底是几岁呢?
3至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识字,认谱,记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我看过一本书,书上说,从生理的角度看,儿童骨骼基本发育完成是在5岁左右,在这之前手指的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尤其是小指相当软弱,过早弹琴容易把骨骼弹弯曲或变形,因此,5岁学琴是最佳年龄。在我的实践当中,也看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其实孩子几岁开始学琴并不重要,我是带幼儿钢琴的,我带过许多4岁(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他们学的也并不比5岁小朋友学的差,有的学的甚至很好。所以,我认为孩子启蒙的最佳年龄在4-5岁。
2、家长的困惑
绝大多数的幼儿在学习钢琴的初期都存在着好动、坐不住、 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也是让老师和家长最伤脑筋的。但幼儿在4、5岁正是接受新事物的时候,身体各方面都在成长、发育。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节课只有40分钟,小孩能坚持一刻钟认真听进去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还有的就是小孩自己不想学,不愿意练琴,家长就想尽一切办法逼着练,逼着弹,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小孩都不开心,家长也觉得累,小孩更觉得没有意思,从而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
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
1、间歇式教学法
大声吼,叫只会让小孩在上课的时候大哭,这对小孩学钢琴是一点帮助都没有。面对这类学生,我们只能用间歇式的教学,能认真弹一刻钟就弹一刻钟然后就休息、可以下来走动走动调整一下状态,然后再练习15-20分钟。以后慢慢地适当的去增加练琴的时间,这样才有可能坐得住,从而上好钢琴课。
2、尝试教学法
还有个学生家长在课下跟我交流地时候,她说小孩有时候练不出来,我很急,明明就是老师讲过几百遍的问题,可还是错。于是我自己在琴上练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手还没有孩子的灵活,手型还不如小孩摆的好,所以一肚子的怒气顿时消失了,这才意识到,不能一味的去抹杀小孩的成果,用吼或急得态度是没有用的,因为当自己上手的时候才知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所以,我们不能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孩子,那是不公平的。我听了这个家长一番话后,感觉很欣慰,因为这正是我要跟许多家长谈得问题竟被这个家长总结的如此贴切。
3、声乐同步快乐教学法
兴趣不浓,逼着弹倒不如让小孩出去玩。我接触的这些小孩中大多数都是对钢琴充满着好奇与渴望的。他渴望着自己也能在钢琴上弹出优美的音乐来,能表演给大家看。但是,他毕竟是小孩,他的抑制力和自觉性远不如成人。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胆怯,会退缩。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家长们还要给他施加任何的压力,那么就等于是抹杀了他对音乐那仅有的一点兴趣了,倒不如让他出去玩,放松放松。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帮助他,正确的去引导他怎样克服困难去迎刃而上。因为,在钢琴学习中,老师、家长和孩子是三点一线,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家长,在前期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认认真真的上好一节课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课余也独自思考,认真研究了一下,大多数的幼儿对声音都很敏感,他们喜欢听儿歌,听音乐。走在大街上,也有好多小朋友玩的玩具也都是伴随着音乐而来的。于是我尝试着在我的钢琴教学中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声乐同步快乐教学法。
具体方法就是在小朋友上钢琴课之余穿插着声乐的教学,幼儿本身能坐住的时间很有限,也许在弹钢琴弹了20分钟后就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动来动去、东张西望的这种情况真的是不少见。在这个时候,我坐在钢琴上翻开幼儿歌唱书,弹几首小朋友喜欢听的儿歌,让小朋友跟着我的钢琴伴奏一起投入到音乐中去,尝试着这样教学很长时间后发现,这时候的小朋友注意力是完全集中的。但是,这套方法只适用于幼儿,对于大龄小朋友来说,声乐的教学可以放在钢琴课结束后或者是课前,因为这类小朋友相对来说抑制力是比较好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更多地精力放在钢琴课的教学上。于是,在我的幼儿钢琴教学中已经运用了这套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小朋友不仅会弹钢琴,歌唱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
总 结
作为一名幼儿钢琴教师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她为祖国、为社会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新苗;作为一名幼儿钢琴教师,深知学琴孩子们的背后家长的爱和精心的培育也是无以言表的。孩子们就这样成长着,音乐带给孩子们的也许有痛苦和磨砺,有坚韧和顽强,有信念和执着,但我想,带来最多的应该是快乐!所以,我从心里希望孩子能在这学琴的枯燥过程中,逐渐领略到音乐的美妙,一种在手指间流动的音符,一种自然地美妙感觉,一种享受的陶醉。希望他能是发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天籁,即便那声音如此稚嫩,即便那声音不够专业,即便那手型还不那么标准。希望孩子们的心中滋生,滋养,茁壮。
参考文献:
[1]聂芳. 从这里走向世界[J].钢琴艺术.2010.12
一、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占据榜首,尤其是对小班幼儿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种有形、有色并且带有情节的艺术活动深受广大幼儿们喜爱,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烦恼都在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无尽丰富甚至奇特的想象力是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美术教育在幼儿时期是非常的重要的,作为这一时期的幼儿老师,千万不可以要求孩子模仿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创造性产生一定的阻碍,我们要尽力培养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一方面,美术启蒙教育和绘画在本质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美术教学有艺术修养、美学教育以及审美教学等方面构成,绘画只是美术教学其中的一部分。相对幼儿美术教学来说,通过美术教育来绘画,往往能在画中流露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孩子们虽然处在一个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但是,除了用绘画展现自己的感情还不懂得用缜密的文字或者其他表现手法去展现,因此,绘画教学当之无愧,无法取代。然而多数教师总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绘画作品,不能正确对待和纠正所谓的孩子的“错误”,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画出蓝色的太阳和灰色的天空等,这其实不是错误的,而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最直观的认识和表达,教师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天马行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样对孩子找到正确的情感宣泄的方式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普遍采取教师选材教学生绘画的模式,这对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其发展,同时对于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阻碍,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应该放弃单一的教学,借鉴国外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教材或作品,认真学习并运用到课堂中来,教师们应该全身心的完全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绘画的题材可以随意发挥,让孩子们从心眼里喜欢上美术课,爱上美术课,才能最终达到量与质的转换,彻底摆脱现阶段死板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教育事业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三、新时期幼儿美术启蒙教育创新分析
首先,兴趣是个人活动动力的主要源泉,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尤为重要。老师们要注意根据每个幼儿年龄的特点,积极调动起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和情感,尽可能的提供可操作的美术材料和制作工具。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往往都比较好动,不能老老实实的坐着画画,并且一不开心了还喜欢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情境游戏来引起孩子们注意力,比如:“吹泡泡”情景游戏,老师借吹出来的泡泡来问孩子们一系列的问题,渐渐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最后给小朋友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之后,并给孩子们一定的奖赏和鼓励,使小朋友增加自己的信心,加深对绘画的情感,进而在绘画上有一定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从而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发展能力,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激活幼儿的思维,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次,让幼儿在美术游戏中无拘无束地玩,并且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比如在一次自由作画中,有得小朋友花了很多鲜花,说要送给妈妈;有得画了很多糖果送老师;有得画了拐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老师们意想不到的。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是一样,所以教师们应该正确帮助幼儿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并学习到什么应该做,什么是危险的不能做,从而使其能辩别好、坏、美、丑、善、恶,使孩子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品德。
最后,虽然每一个孩子在能力上都有差异,但是孩子门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认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培养他们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要做到一视同仁。尽管孩子们的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尤其是能力相对较弱每次都会说“我不会的”孩子,作为小班的老师,我们更要给予多的关爱,手把手的与孩子一起创作,尽量要在教学活动中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关键词】启蒙教育 幼儿培养 奠基工程 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57-02
幼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他们的启蒙教育和精心培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奠基工程,其本质是思想与道德状况的发展结果,其特征是直接关系到今后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
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作为学校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园,承担着未成年人思想与道德的首要重任。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对幼儿思想、道德状况的教学特别是在培养幼儿的观察与接受能力上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去启发幼儿的观察与接受能力。
那么,幼儿园应从哪些方面来开展工作呢?本文重点从教师队伍、教育内容、方法途径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 打造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一个幼儿园的园风、园貌与教师的言行仪表、教学行为息息相关,建立健康、和谐、向上的园风和良好的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她的教风、学风有极大的影响,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是在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孩子的人格,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礼貌待人、尊敬长辈等文明行为习惯与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身边的人到爱家乡、爱祖国,直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心存高远的人。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1.注重塑造教师间的良好关系
创造人与人之间和睦、平等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首要任务。幼儿虽然年幼,但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教师是幼儿主要模仿的对象,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全体员工必须注重塑造教师间的良好关系与民主氛围,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2.注重塑造师幼间的良好关系
幼儿虽小,但也有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把幼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来看待他们,适时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注意态度温和,说话要讲文明、讲礼貌,即使批评幼儿也要注意分寸,讲究方式方法,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始终都在尊重他们,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
二 选择适合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
幼儿期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道理难以理解。所以在幼儿品德教育内容选择上,要从他们身边能感受得到的人和事开始,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要从点滴做起,让幼儿的思想品格和各种行为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注重幼儿“一日生活”教育
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心存感恩是幼儿园专设的品德教育课程,即三生教育,然而一天的课堂教学时间通常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显然不够。幼儿教师必须“树立一日生活皆课堂”的大教育观,把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结合“三生教育”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心存感恩的人生观。
2.选择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
针对幼儿德育教育目标与计划,在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基础上,采取直观、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耍中逐渐懂得各种做人的道理。如“小猫钓鱼”、“木偶奇遇记”、“长发妹”、“阿凡提”、“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小弟和小猫”等故事与诗歌,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富有童趣,而且还告诉小朋友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好的,应怎样做才是对的。通过抽象的品德教育内容形象化与具体化,使小朋友触摸、感知到故事中勤劳、善良、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逐步认识到人间“真、善、美”的存在,从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做人的基本道理。
三 选择幼儿喜闻与乐见的方法途径
幼儿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身心发育皆不成熟,不能直接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只有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教师要做到时刻有教化与处处有体现的有心人。
1.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游戏之中
我们在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游戏之中的实践收效十分突出。如通过进行需要同伴之间互相配合、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达到目的的游戏,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并在游戏中坚持正面教育和要求小朋友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养成互谦互让与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2.把品德内容贯穿于整个生活环节
一、“幼儿化”地理作业的内涵
“幼儿化”地理作业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夯实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儿歌、故事、游戏、绘画、小实验等富有幼儿特色的作业方式来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地理科学小活动和小实验。这些小活动和小实验就是学生今后开展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素材,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不断积累适合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内容,了解幼儿园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步骤和形式。这样,学生学有所用,既培养了地理素养,也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累知识,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好职前准备。
结合地理教学的知识点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学习的特点,笔者尝试把“幼儿化”地理作业分成语言、艺术、演示和实践等四大类,每一大类细分为不同的作业项目(见表1)。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相应的作业类别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按要求完成作业活动,利于学生归类知识和积累素材。
二、“幼儿化”地理作业实施的策略
“幼儿化”地理作业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她们对新的作业形式既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又一时难以适应。因此,教师应采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教育主渠道、课外活动为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和技能内化提供实践的作用,寓“幼儿化”地理作业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作业范例引导学生逐渐适应作业方式的改变和熟悉“幼儿化”地理作业;同时在模仿练习中掌握“幼儿化”地理作业的要求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相互欣赏和交流评价;逐渐熟练和自主“创作”完成各种类别的“幼儿化”地理作业。其基本教学模式如图1。
策略一:“学中做”,初步认识“幼儿化”地理作业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相关知识点列举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例子给予学生作业的示范,让学生模仿例子进行“幼儿化”地理作业的练习。这种模仿练习可以是口头练习,也可以是书面练习。师生共同对模仿的作业练习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类。无论是口头练习还是书面练习,教师应时时提醒学生注意从幼儿教师的身份出发,从幼儿的角度张开想象的翅膀,多使用幼儿化和启发性的语言、动作和活动材料等,使“幼儿化”的概念渗透在练习中。
例如,“行星地球”中的天文地理知识,既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是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对这些知识既感兴趣又觉得很神秘,幼儿也感兴趣。学习了“太阳系行星”知识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 在地面上画一个大圆圈,教师扮“太阳”,站在中间;另外八名同学分别代表水星、金星……海王星行星。在“太阳”的指挥下,“行星”围绕“太阳”转。在游戏过程中,笔者设计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游戏是否可以组织小朋友开展?如果可以,怎样开展?在语言、活动材料、活动形式等方面要怎样改变?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会怎样设计这个游戏?除组织游戏活动外,还可以组织怎样的活动?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七嘴八舌地讨论,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可以画九个大小不一的圆圈,让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表示太阳和行星;有学生说,可以制作不同的头饰代表太阳和行星;有学生说可以讲故事或张贴画等。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笔者及时给予鼓励:“你是怎样想到的?”、“为什么要这样想或做?”这既是对学生恰当的评价,又激励学生把思维的过程回顾一遍,强化其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笔者趁热打铁,及时展示题为“太阳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幼儿化”地理游戏示范作业:“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游戏,这个游戏就是“太阳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想不想玩……”示范作业从标题、语言、游戏材料准备、游戏过程等各个环节都具体、详细地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对“幼儿化”地理作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蓝本,初步认识“幼儿化”地理作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照示范作业以口头练习的方式谈谈自己的作业设想;并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参照示范作业,以自己感兴趣的两种作业类别方式给幼儿讲述有关“太阳系行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做的过程中掌握“幼儿化”地理作业。
策略二:“做中学”,实践中内化“幼儿化”地理作业
“做中学”就是学生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根据者师设计的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别进行“幼儿化”地理作业的“书面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文字、图片、动画、案例等参考资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学生所有的作品都在预先设定的展览角进行展览,让学生互相进行评比、学习。最后,把学生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探讨作业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等,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完善。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就是学生总结知识、参与活动、锻炼思维、积累素材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使学习与实践更有明确、自觉的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让学生深入幼儿园实地观摩幼儿科学活动的实例,才能给学生留下最真实的活动设计情境。学生每一学期到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活动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见习期间,学生可以实地观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观察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布置;可以近距离接触幼儿,真正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幼儿化”地理作业的感性认识,使她们真实地感受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正确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缩短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明白“该学什么和该怎样学”,了解“幼儿化”地理作业的真实内涵。
三、“幼儿化”地理作业实施的体会
1.激发学习热情、点燃职业种子的有效手段
“幼儿化”地理作业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体悟到地理学习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课堂教学和示范虽然只是一根引线,但对于刚接触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在激发兴趣、提供思路、安排任务、指导方法、分享交流、总结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化”地理作业不是机械的流水作业,它不仅是对教材作业的“充实”, 更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发展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思考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索,为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能力提供了更好空间,使地理学习可以贴近幼儿园,促进学生了解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榜样;品德;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
幼儿的人生是从模仿周围生活中的人开始的,只要是他们感到新奇的、有趣的就都会去模仿。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给幼儿做好榜样,处处起表率作用,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长应该躬行身教,榜样示范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独生子女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会影响着孩子的一朝一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世。因此,做为家长,就应该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
家庭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寓教于乐,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道德启蒙教育。也许大家都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妈妈洗脚”广告,当孩子摇摇晃晃的端着水,甜甜的喊“妈妈洗脚”时,我想大家和我一样,被孩子的行动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自然生动的道德启蒙教育,妈妈为孩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边虐待家里的老人,一边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对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亲戚出口成脏,还教育孩子要有礼貌,别说粗话;平时在家里打麻将不注意影响,通宵达旦毫无节制,而要求孩子要认真学习早睡早起。家长们这种言行的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一套,对自己一套,使孩子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和疑惑。这样就容易使孩子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或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家长就应该在生活习惯上以身作则,不要使自身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引起孩子的效仿和教育的迷失,从而带坏了孩子。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人师表
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一切做法他都想模仿。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时,就应该处处为人师表,用深厚的感情、进步的思想和文明的行为去感染幼儿,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比如:当我需要远处的东西时,我会对孩子说:“请你帮我把什么拿过来,好吗?”拿到手后愉快地看着孩子说声:“谢谢!”;不小心碰着孩子时,我马上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不小心碰着你了。”孩子也马上会说:“没关系。”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谅解;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我会主动打电话家访了解其病情。渐渐的,当得知同伴没入园时,很多孩子也会试着问原因;又如,一天早操后,我因身体不舒服,靠在墙上,刘钦峰小朋友发现后就跑过来问:“老师你怎么了?”得知原因,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吃药,有的说要休息,有的说要找医生,有的给我端水,有的给我捶背……;从这些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同伴中的榜样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言行,比如:同伴摔倒了,几个小朋友跑过去,马上把她扶起来;地上的垃圾,有小朋友悄悄的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玩具掉地上了,有的小朋友弯腰把它捡起来送回玩具箱……诸如这类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教师切不可熟视无睹,应积极引导孩子去做,同时辅之以表扬,在同伴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在树立榜样的同时,我们教师还应该注意激发幼儿对榜样产生敬佩之情,使他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起权威,而不使幼儿产生抵触心理。如:何宛潼小朋友上课时很认真,肯动脑筋,善于回答问题,我抓住机会,应用鼓励的方法,赠送了何宛潼一块自制的金牌,并告诉小朋友,何宛潼是由于爱动脑筋,专心听讲,才得到金牌的。激起了幼儿对她的敬佩和羡慕之情,纷纷愿意赶超榜样,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参考书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应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入手。这就应把科学知识、教育结合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都包含着各种科学道理。
一、日常生活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效的、重要的途径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藏着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它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究。事实证明:无论从幼儿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幼儿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例如:幼儿在饲养角给小白兔喂食时,他们会探究兔子什么样啊?它吃什么?它睡觉时怎么睡?它起床洗脸吗?他们会在饲养中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现象、自然物或有趣、新奇的科技产品和问题情境,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吸引幼儿去探究、去解决。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是随机教育,它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
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也是最不会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的。例如: 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许多飞舞的柳絮,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呢?幼儿吃玉米时,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它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幼儿数一数,讨论是怎么数的?引导思考:你还知道其它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引导幼儿探究植物种子排列的特征。
这些生活过程,它正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的切入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随机经验、内容:如蚂蚁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垃圾哪里去了?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二、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探索科学知识
探索是人们获得知识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探索过程本身要比通过探索而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即学习怎样去获得答案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能够学会如何运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来认识物质的特性,能够学会将探索和发现的知识、概念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进而学会推理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毛驴过河》活动中,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毛驴驮了盐袋淌水过河,背上感到变轻了,可是,驮了棉花淌水过河就觉得变重了?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用一小袋盐和一小袋棉花浸入水中的实验。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去操作体验,发现了盐溶化于水和棉花吸水的现象,懂得了小毛驴驮不同的东西过河,为什么一次变重,一次变轻的道理。同时启发幼儿联想哪些东西溶解于水,哪些东西吸水,进而达到幼儿思想活跃,联想丰富的效果。更好地发展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更乐于探索,乐于实验,乐于思考的习惯。
三、注重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有通过创设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使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持久的兴趣。
在幼儿园里,可以看到小朋友们在从事各种科学活动。有的在精心照顾着自己种植的大蒜、萝卜;有的在自然角饲养蝌蚪鱼,有的聚精会神地在用三棱镜观看阳光中的七色光;有的用绘画方式记下天气日记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你询问他们时,还会煞有介事地向你介绍为什么要植树等科学道理,这些事实说明,环境创设尤为重要,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
1、制订合理计划。幼儿园可以将自然角的建设纳入计划并结合当地条件,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收集材料。如利用带幼儿到野外去活动机会共同采集,对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归类。自然角内容要按计划更换,以克服单调和长期不变的弊病。
2、建设有年龄特点的自然角。每班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按幼儿的认识水平采用合适的材料。小班年龄小可以安排一些形态大一点的、易认识的事物,大班则可以多安排些养殖和能反映大自然的科学常识的东西,可互换材料,根据条件交换内容。
3、加强指导和管理给幼儿更多参与机会。如在幼儿面前,对刚长出的嫩芽、蝌蚪有了后腿等表现惊喜以吸引观察促进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事物。春天到了,蚕豆、花生、土豆等种子都可以放手让幼儿试种,让他们动手操作和实践中获得体验,了解各种种子在什么季节,什么条件下生长,为什么会烂掉等。应让幼儿参与管理,设立兴趣小组、值日生等。在清扫、喂食浇水中加强幼儿的责任心的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德,使幼儿在参与中,加强对科学的认识。
四、利用简单的科学小制作诱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几何图形;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心理学家研究,没有凭空的想象,而形象是想象的基础,没有想象也就谈不上创造力。而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启蒙教育,不仅能够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想像力,还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通过巧妙的引导,还可以增强幼儿绘画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人类生活在具有各种形状物体的自然环境中,幼儿从出生接触到的都是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对物体形状的兴趣很大,喜欢在游戏中寻找各种形状的玩具,喜欢用不同的图形进行组合。所以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图形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小班幼儿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不稳定,手眼不能做到协调一致,虽然他们的绘画意识还停留在信手涂鸦阶段,但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有想画点什么的意愿了,但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几何图形这一简单内容开始,利用幼儿直观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通过几何图形的组合、叠加或添画等形式来帮助幼儿表现内心世界,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入手,通过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电视、空调、钟表、苹果、草莓、香蕉等,认识它们的形状有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等等,这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想象,还有什么物品也是这个形状的。这样通过常见的图形,可以联想到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东西,如: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室里摆放几何图形特征明显的玩具,如皮球、卡车、不倒翁、积木等,让幼儿动脑筋去找和它们形状相似的物体等。还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里去寻找:冰箱、空调、电视机是什么形状的;锅、碗、筷、盘子等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可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激发对几何图形进行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图形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简单的一个线条、一个几何图形,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故事,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形状,那么我们就以几何图形为载体,用故事情节来吸引幼儿,让他们得到情感的共鸣和兴趣,这样不仅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还能让孩子的几何图形绘画作品变得更有情境,更有内容,使教学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成为孩子自由想象的世界。
比如,出示若干图形,让幼儿想想这些图形像什么?孩子们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根据他们的答案,再让幼儿进行添画有的幼儿会把圆形添画成蘑菇,有的会添画成花儿、太阳、水果、气球等;有的会把三角形变成汽车、房子、小老鼠等;有的会把方形变成公共汽车,变成高楼大厦、变成冰箱、空调等;有的会把梯形变成花盆、把半圆变成鱼的世界等。孩子们一定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出示图形,出示大大小小,两两连在一起的图形,再让孩子想一想这些连在一起的图形又像什么?并画出来。孩子的兴趣点被调动了,想象力肯定也是很丰富的。
三、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自由的状态,并能根据所给的几何图形进行有故事情节的创作。
在动物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讲述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故事,精彩的故事可以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然后,出示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动物或植物生活在森林里呢?倾听他们的想法,谈谈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植物?还见过什么动物、植物?让他们畅所欲言,给他们创设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并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表达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让森林变得更加的热闹和美丽。除了要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也要给孩子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只有允许孩子有足够的自由创作的空间,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潜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启蒙 有效性
一、启蒙教育的含义和目的
有人问,教育的责任是什么?我想,教育的责任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益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人。小学的教育责任是什么?就是启蒙。就是在6年的小学阶段,_启学生的智慧和生命的潜能。这是小学教育领域要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只有把这项工作踏踏实实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的科学、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时期叫“蒙学”。学生入学叫“发蒙”。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就叫作“启蒙”。在民间,人们把小学生入学比喻为“拴牛鼻绳”。这个比喻很耐人寻味。启蒙,其实是前人对6年小学阶段的一种很科学的界定。而“拴牛鼻绳”则是对蒙童进入系统学习过程的绝妙比喻。
启蒙的目的,就是正确地引导个体的生命潜能从显性表现逐渐朝隐性方面转化。
还要指出的是,生命潜能虽然转化为隐性物质,却不会从人的生命特征中消失,一些负面因素还会时不时出来作祟。因此,小学教育除了担负“开启学生的智慧和生命的潜能”外,还具有“抑恶扬善”、克服负面因素、改掉不良行为的功能。
二、传统方法的有效与失灵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语文基础与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奠基与引导作用。随着时代环境变化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社会对公民语文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小学生语文启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如何提高语文启蒙质量,已经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语文启蒙的方法在这中间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方面,目前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阶段,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一些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能看带拼音的故事书。小学课文所要求的“听说读写”标准,学生普遍能够达到。在经济发达地区,该现象尤为明显。“死记硬背”等灌输式教学方法效果日渐失灵。另一方面,以强制力量为后盾的传统启蒙教学方法,在法制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儿童权益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内的教学必须依法进行,杜绝一切“硬”的教学方法。
三、新型方法的维度与构建
1、注意启蒙性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创新意识几近一张白纸,处于启蒙阶段。
首先,创新定位要正确。创新启蒙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正如布鲁纳所说,发现“不限于寻找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学生的创新显然指后者。
其次,目标设定要适当。教学目标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发现问题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家长后回答或讨论。其实这里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是方法训练,正是最基本的创新启蒙。
第三,教学头绪要简化。如话题《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课后问题只要孩子说出一种办法就行,不必强求每个孩子都想出多种办法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克服神秘感,树立自信心,初步培养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又有利于学生把办法考虑得周密些,培养思维的逻辑性。至于思维的开阔性、丰富性,可先由学生之间多种办法的互相启发去解决。
2、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心理、生理发展都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很难主动认识某些学科的重要性,并进行主动学习,因而,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爱授课教师。科学研究表明,人们较容易接受、模仿自己亲睐的人们的观点及行为,尤其是小朋友,他们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因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竭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日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想事情,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还要,积极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赖。其次,要做好准备工作,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贪玩、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些特性,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老师讲课时要常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所以教师就要会说,常说“小孩子话”。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亲近你,愿意与老师交流。
4、寻找闪光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心灵最敏感的角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每个教师都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帮助他们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要极力寻找和挖掘每个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表扬、鼓励和评价。同时,老师还要看准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从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开朗。
结束语
一、二年级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把握。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形式作出一定的完善,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能力加强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语文启蒙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东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探讨[J].创新教育,2012(20)
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大班陈雨轩小朋友的妈妈,我很荣幸地接受幼儿园的委托,代表全体家长,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并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也辛勤劳动的乐开幼儿园全体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我很庆幸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好的幼儿园,在这里我的孩子得到了全面的启蒙教育,参与了多项活动,经过了许多历练,让我很快认准了孩子的喜好,进而能有目的的着力培养,同时在生活上也得到了悉心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请让我代表家长们向幼儿园的所有老师真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是你们启迪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带他们走上了热爱知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的道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些好习惯,好方法,必将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