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机应用 审美体验 人机交互 参与要素
近年来,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国手机产品消费市场的主流。相对于传统的非智能手机而言,智能手机能向使用者提供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语言沟通的概念范畴,在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方面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支持。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在手机应用的过程中,审美体验已经成为整体应用体验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此不断提升手机所能提供的这种审美体验的质量已成为当下智能手机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和各手机生产厂商的一个新增竞争领域。为了应对手机应用方面的这种挑战,将手机应用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及其质量,纳入为设计工作中的重要考虑要素,本文力求在对手机应用和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概念进行界定后,考察承载手机应用体验的基础参与要素的必要性,最后从构成手机应用体验的客体(手机本身)出发,对手机自身中具有的所有可能对应用审美体验产生承载作用的硬件和基于软硬件的功能要素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一、手机应用与审美体验
“手机应用”是一个涵盖广义内容的概念范畴,是指在人与手机的互动过程中,人对手机软硬件及其所有功能进行使用与接触的事件。
手机应用在一般的意义上被认为是APP。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意思就是“(手机的)应用程序”。而手机所有功能的操作基本都要通过“(手机的)应用程序”进行实现,但APP所包含的“手机应用”的含义是最狭义的,主要指向的是“技术和程序”本身。而当今手机应用的范围已经扩大了,特别是“体验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认为是手机应用的主要含义了。这种体验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体验,在“人”与“机”的交互过程中,能够与“人”产生交互的,不仅有“机”中的APP和APP所能连带控制的“机”的硬件功能,同时,能够与“人”产生交互的还有APP不可控的“机”的硬件部分,比如手机的外部构造。所以才有了前面对“手机应用”的定义。
“审美体验”是一个美学概念,是指人的审美活动的一个阶段。“体验本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命活动,带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亲历性含义。体验着就是生活着,就是使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再经历一遍……体验就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人的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的中介。”①“审美体验必须以感受为基础,必须通过感受来实现。但它所感受的,并不是对象的纯粹自在的属性,而是对象所蕴含或体现的人的情感内容和人的生命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精神与对象相交融、相汇流,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因此,审美体验首先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一种自我肯定的特殊方式。”②
而今天人们观察手机应用的具体情况时,会发现手机的“体验”与“审美体验”的普遍性。比如乘坐地铁时,会发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在拿着手机划来划去,并沉浸其中。他们也许会把地铁全程的时间都用在与手机的互动上。这是为什么呢?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有人是为了玩游戏,有人为了发微博,还有人可能是实在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才发掘手机所具有的新功能。至于哪个原因才是主要原因,我们不敢妄下判定,当然,占主导的原因可能也不只是一种。但体验感是不会缺少的。而进一步看,还经常会发现有人说:“我这个手机用起来感觉很顺畅”,或者有人说:“我这个手机的界面是三维旋转界面,用起来很酷”等等。用户往往沉浸其中且乐此不疲。这就是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审美体验。
因此,“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是指通过人与手机的互动,人对手机所有软硬件及其功能进行操作使用的同时所得到的带有“美”的感受的全部体验过程。
二、研究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基础
为了对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现象、特征及本质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所有可能参与应用体验的基础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彻底的考察,即要搞清楚能使手机应用体验得以成立的促成要素是什么。
从手机应用实践出发,手机的应用体验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一种人机交互的体验。具体来说,无论是扬声器发出声音、屏幕的画面,还是可以被触碰的按键,它们要么是从物理属性上属于手机的一部分,要么就是基于手机软硬件的配合所能表现出的功能。而手机所有这些物理硬件及功能与人的互动,就是手机应用审美体验得以形成的基础。在手机应用的过程中,人是应用的主体,手机是被应用的内容和客体。对于应用体验,手机和人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手机,人就没有了体验的对象。而如果没有了具有应用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人的参与,则更无从谈起应用和应用的审美体验。因此,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把参与该应用体验的基础性要素概括为手机和人这两大范畴部类。
根据这两大部类自身特点的不同,本文选择了手机部类作为优先考察的对象。其原因主要是基于对此二者的稳定性特征做出的考察:由于电路和芯片等不变的技术实体共同构成手机这一硬件设备,使得手机所能被表现出来的包括声音图像等在内的功能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即手机本身不具有主观性,其所有的功能表现都有稳定的方式和规律可循。与手机相比,人则具有主观性和情感性的本质属性。这使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在审美方式和审美投入程度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打个比方说,我们虽然可能普遍认为一朵花是美的,可如果有一个人正好心情比较郁闷,那他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花的美,即便注意到了,与心情愉悦的人相比,去感受这种美的投入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而对于针对手机应用体验的研究来说,人的审美差异性就构成了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考察工作的一开始,先把表征稳定的参与客体――手机作为考察对象,而暂时排除人的因素,是有必要的。
三、手机承载应用审美体验的基础要素
(一)手机的外观造型与颜色
当你准备接触一部手机,首先映入眼帘和能够让你产生感受的内容,就是手机的外观造型和颜色。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外观造型和颜色,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从视觉感方面传达出具体的机身体积感;第二,具有具体的造型样式;第三,全部外观颜色由具体的一种或者几种色相构成;第四,外观颜色会表现出具体的色调倾向。
(二)可传达具体握感的手机外壳
当我们拿起一部手机的时候,除了会对手机外观和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视觉上的感知之外,与此同时,还会通过手与手机的接触,产生具体的握机感觉的体验。对于手机应用的整体体验感受来说,这种握感体验无疑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因此,手机外壳也属于促成应用体验得以成立的承载要素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对手机外壳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手机体积感;第二,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三,不同的手机外壳会传达出不同的握感舒适度;第四,外壳造型会对使用者的握机方式构成影响。
(三)屏幕界面的可视信息
屏幕界面的可视信息是构成手机应用体验的重要基础性参与要素,可以把其划分为静态可视信息和动态可视信息两部分。静态和动态可视信息又共同包含着如下具体组成要素,即图像、图形和文字。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屏幕的静态与动态可视信息会表现出如下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表现出具体的亮度;第二,表现出具体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感觉;第三,画面内容以一定的效率(敏感度)对用户的操作做出反应变化;第四,静态和动态可视信息中的具体可视图形与图像,总由不同颜色的细分信息,以具体的构图和组织方式组织在一起;第五,其中的文字总表现出具体的字体和字号大小等特征。
动态可视信息又包含着如下具体组成要素:传统的基于线(时间线)性形式的动画元素和基于交互操作产生动态效果的非线性动画元素。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屏幕的动态可视信息,会表现出如下特有的基本特征:第一,表现出具体的动画形式;第二,表现出具体的动画节奏;第三,动态内容可以一定的效率(敏感度)对用户的操作做出反应。
(四)声音
无论是用手机播放一段视频,点击屏幕或是按键,还是当屏幕提示某些操作信息时,手机都可能会发出相应的声音。而声音的质量、节奏和与操作过程的同步程度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对人们应用手机的体验效果产生客观影响。因此,声音是构成手机应用审美体验的客观承载要素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声音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常表现出具体的音量;第二,通常表现出具体的清晰度(声音质量);第三,通常表现出具体的节奏与旋律;第四,通常表现出与使用者的操作进行响应的灵敏度。
(五)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屏幕
对智能手机的大部分操作,都要基于可进行交互触摸的屏幕。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屏幕总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触感。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屏幕,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过触摸,屏幕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二,屏幕会传达出具体的质地感,包括触摸质地感和视觉质地感(亚光和亮光);第三,通过滑动接触,屏幕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摩擦感;第四,屏幕的大小会对使用者的操作体验产生影响;
(六)可传达具体触感的物理按键
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大部分手机,设计有不同数量和功能的物理按键。在对物理按键进行操作应用的时候,必然会让使用者得到具体的触感体验。而这一体验,同样是构成整体应用体验的客观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传达出具体触感的物理按键,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过触摸,按键会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温度感;第二,按键通常传达出具体的质地感,包括触摸质地感和视觉质地感(亚光和亮光);第三,通过触摸,按键通常向使用者传达出具体的摩擦感;第四,通过手机其他要素对按键操作事件的响情况,会让人感受到具体程度的操作灵敏度。
(七)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
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现已成为大部分智能手机所具有的设备。对于这一设备的使用体验,同样是构成手机整体应用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可接受语音指令的语音输入设备,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其应用过程通常与手机其他要素(比如屏幕可视信息)的响应相链接;第二,通常通过其他承载要素的响应效率,表现出具体的输入灵敏度。
(八)振动
振动是基于手机内部机械部件,使各种手机普遍具备的一种功能。手机的振动通常会作为提示和作为对使用者操作的响应而出现。而使用者通过振动的感受来获得的应用体验,同样是构成手机整体应用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振动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通常会传达出具体的振动节奏;第二,通常会传达出具体的振动强度;第三,通常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振动的传出位置;第四,通常通过与操作事件或是手机其他要素进行响应的配合,让使用者感受到具体程度的操作灵敏度。
(九)摄像头
摄像头是当下各种手机普遍具备的硬件设备。对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通常情况下,手机的摄像头会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第一,可以进行静态图像和动态画面的采集;第二,工作时通常伴随有屏幕可视信息的响应;第三,通常通过屏幕,表现出基于分辨率的具体清晰度水平。
本文对手机中所有可能参与构成应用审美体验的硬件及其功能的要素进行了考察与初步分析,下一步将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参与手机应用的审美体验进行细分与深入考察,以获得对手机产品发展趋势的预见并指导手机的设计工作。
注释:
①②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369-370;371.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2] 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Cennydd Bowles ,James Box.潜移默化用户体验设计行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Robert Riemann.交互设计精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一、自然哲学复兴的背景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吴国盛认为,自然哲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倾向,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不是第二哲学,而是第一哲学,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他本人主张第一哲学,认为不必以自然科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哲学不再是求知的事业,它不再创造关于实在的知识体系,而是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而是在技术时代意欲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沉思者的事业。
李章印认为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从对象到家园,旧自然哲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还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是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来把握,也可以说作为存在者来认识,然而,以存在者为对象的认识早已成为科学的专利,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思考存在者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新自然哲学不能象作为第二哲学的旧自然哲学那样,以自然物为对象,也不能把自然本身作为对象。那么,以思考自然本身为己任的自然哲学,怎么能不把自然作为对象呢?哲学不能局限于对象性的科学认识,在对象性思维以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另外的关系,在这另外的关系中,人不是作为主体,自然也就不是作为客体,从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主客关系或对象性关系。非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是人融入自然之中来领悟自然,就是人把自然作为家园。这种家园是人的寄托和归宿,心灵对这种家园的追寻、认可、领悟和回归就是自然哲学的事情。
胡新和认为新的自然哲学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二者互相规定、包容、依赖的关系来构筑自然观念和图景,也必须不仅涵盖人类对自然的理论认识,更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在认识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特殊(具有智能)的一员而与之构成对话者的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提供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模式;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则是共生共荣,互相依赖的伙伴和朋友。
三、关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理论
张华夏认为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也即自然哲学,是指研究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知识领域,根据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区分出四种形而上学:(1)模糊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语言来表达本体论的问题,因而它的语言是违反清晰的逻辑语法的。(2)思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最高概括,严格经验主义的方法失效,此种形而上学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与想象。这种想象性的普遍化有经验根据,同时受逻辑一贯和系统协调的约束。(3)分析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包含有某种本体论的承诺和本体论的预设,因此,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有关世界的一般性的特征。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本体论,我们称作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它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综合的形而上学。通过概括各门系统科学,建立系统哲学,首先是系统本体论,系统本体论的产生,不是直接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概念的推广,而是通过系统科学找到跨学科的共同语言,来建立描述一般物质、一般系统、一般事物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个模型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描述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及其一般进化图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形而上学叫做综合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兹洛的广义综合进化论和邦格的系统世界观主要属于这种形而上学,是一种更加接近数学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而上学。
张华夏主张拒斥作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思辨的而又模糊的形而上学,赞成思辨的但却清晰的形而上学,赞成分析的以及综合的形而上学,后面三种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整合,便是当代新形而上学或当代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四、国内自然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部分理论观点
金吾伦提出了生成哲学。象系统整体论那样的整体论虽然力图摆脱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构成论,但仍带有构成论的色彩。系统只是放大了的实体,基础还在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整体论不同于构成论的地方只是,前者考虑到了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后者忽略或不考虑这些联系与相互作用。但那些要素却是实存的。生成论与此不同,它强调那些要素是生成的,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位。没有生成就没有要素。其自然科学依据是:(1)宇宙是生成的;(2)粒子也是生成的;(3)定律也有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成论的最基本概念是生成,最本质特征是动态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潜在性;(2)显现性;(3)全域相关性;(4)随机性;(5)自我同一性。生成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个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整合的,即从潜存到显现过程中将相关因素都整合在其中,从而生成具有个体性的新事物。生子论是生成论的精髓,生子是生成的因子。它是瞬时持续的,空间是非定域的。生子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精神,但它能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生子具有自主性和自组织性。这种自主性和自组织性是宇宙自身所具有的,且是演变的。生子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原子是实存的,生子则是潜存的;(2)原子是空间上定域的,它在空间中通过某种作用力而运动,生子是非定域的,它能自己运动。(3)原子运动的改变要靠外力,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4)事物的变化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和结合的结果;生子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事物的变化是由生子的生成、转化的结果;(5)原子是机械论的,生子是有机性的,由原子构成的是一只机械大钟,生子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自身处在不断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这个生成过程的机制大致为:潜在的道实在具有双重结构,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学语言说,它是对称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开始。生子不是实体,它在时序上先于实体。它可以生成实体。当全局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凝聚”到某一点时,实体生成了,生子就转成实体。
朱葆伟认为20世纪科学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并广泛采用了“关系—功能”分析方法。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一种广义的“价值”成为把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进入世界科学图景乃至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假设和问题中,这直接影响了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但所有这些不能为价值研究中的自然主义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机论科学图景的深刻启发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反馈等关于活动的机制和逻辑的启发性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更为接近人的活动的实际,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动的实际,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实践的机制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和“反馈”这两个范畴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动和活动结果的相互作用、反馈循环,使得活动系统参与到所在的世界中,通过活动本身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也通过反馈—放大机制不断地为自身确立存在的条件和根据。这一活动结构中展示了一种类似于艾根“超循环”的特殊逻辑,也即“活动实践的逻辑”。在这里,活动本身成为实在的要素,成为可能向现实、偶然向必然,以及实然向应然、未来、理想推移、转化的必要环节: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现实实在不仅是以往活动的结果和制约我们现实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要联系于不确定的未来,联系于我们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未来不是给定的,人的活动、实践参与在现在向未来的推移过程中实在地起着作用,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也就在此而联系于现实事实,转化为现实事实,这种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两个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因素求真和趋善自我确立,又相互生发、催化。
罗嘉昌认为把时间观念放到重要位置上,这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当代哲学所以对时间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时间和宇宙概念业已受到相对论等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二是急剧的社会变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不少哲学家把人的问题,存在的历史真实性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分别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当代哲学在时间问题上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和两种观点:一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中心的唯科学主义观点;另一种是直觉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的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观点。前者认为,关于时间,凡能理解的,都只能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去了解;后者则断言,真正的时间是科学所无法了解的。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提出时间可能并不是基本的物理量,而是更基本的量生成的次生量。进而否定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罗嘉昌认为在时间哲学见解中,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唯科学主义倾向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越出各个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界限,走向对时间的整体理解。他主张时间是无限的、客观的,宇宙是开放的。
胡新和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特征是:(1)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2)从基元论转向整体论;(3)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4)从决定论转向随机性;(5)从可逆性转向不可逆性。自然界的关系特征和整体特征揭示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本质上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关系者脱离了关系就失去其意义,部分也不可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而自然界的生成性、随机性和不可逆性,则显示出人类在其自身及其他生命过程中非常熟识的特征,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种内在统一性。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国盛:《自然科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②李章印:《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同上。
③吴国盛:《第二种科学哲学》,载《自然哲学》第2辑,1996年。
④张华夏:《旧自然哲学的衰落和新自然哲学的兴起》,载《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⑤金吾伦:《生成哲学导论》,同上。
⑥朱葆伟:《机体与价值》,同上。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生态系统 特征 运行原则
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政策系统、心理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建构一个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理解并遵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此科学合理地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所要构建的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必然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系统的特殊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协同变化性五个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形成基于各因子(因素)在发展和变化时产生的普遍的、非线性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是这些普遍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组织性。生态因子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某一系统而独立存在,否则它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系统。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系统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作用因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所有这些因子在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说明的是,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是所有因子功能的叠加,物质流、知能流和能量流在教学个体、群体和系统内的转换、输入和输出,实现各因子功能的协调,取长补短,因此,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远大于所有单个因子功能的总和。
2.多样性
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具有多样性,比如主体因子中的学生,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动机差异性大,就像是自然生物界中的不同物种共存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彼此交融,相互影响,他们认知、思维、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即多样性成为彼此间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驱动力。
3.动态平衡性
所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而实现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补偿、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一个运转良好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可以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教学主体和各个生态因子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规范作用下各司其职,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能和信息在各教学因子间转换和循环,各教学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得教学生态系统大致处于平衡状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但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英语课堂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换言之,系统的某些部分会出现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系统的自调自控实现,又要通过外部力量对系统的调整和改革进行,从而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稳定状态,则系统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4.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具有对外部系统的接受和交换能力,即与外部系统进行持续的信息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进而维持演替发展。系统要稳定有序的运行,其动力不仅来自系统本身,还来自系统以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生命个体的必须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来自生命个体内部的力量,又来自于生命个体所在系统提供其发展动力。要同时获取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必然要求生命个体所在的系统是开放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比如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环境、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不断更新的信息等,通过教学过程的转化,这些动力和支持将被转化成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变化又将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
5.协同变化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生共存,这就是事物的相关性或称协变性,也是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处的协变性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因子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子发生协同变化。总体而言,教师采用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起到不同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反过来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又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要实现科学优化运行必须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平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协同变化性原则。
1.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
强调整体性,关键在于要使组成系统的各因子在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教师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存在也无不是旨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有这些因子都应当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以发挥其整体的最大功能。
2.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
大学英语生态系统中学生、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强化了教学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更有动力。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整体性原则强调综合、全面发展,突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具体到每个学生,就应使学生有多种自主的选择,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英语课堂中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的内涵及具体操作形式也都各不相同,但在具体的某个阶段或者环节,由于它们最具有合理性,最能反映出外语教学的某些规律,因此也最能解决某些教学实际问题。
3.充分体现动态平衡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它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就是教学系统短期震荡和无序状态后又能恢复平衡的原因。但有的教学问题,甚至是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都会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关注、支持和监控,当这个教学系统的运行出现波动和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给予必要的支持,随着各项措施和操作办法的逐步到位,随着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又会趋向平衡。
4.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
充分体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指充分尊重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等。比如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材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师生都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开发者与创造者;就教学手段而言,既可以是课堂上的讲授和演练,又可以是课外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师生关系而言,这种开放既是人际间的多维互动与交流,更是信息的开放与沟通。
5.充分体现协同变化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协调和合作的过程。教学顺利的课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总体学习风格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选用适宜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而学生也会积极适应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课堂中的协变性表现在教师和学生间的情绪变化上,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在积极的课堂情感环境下,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没有热情,漠视教学,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打击。
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 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一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中心词汇:项目管理、企业文明树立、反抗性影响
所谓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主要指在项目活动中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技艺及相应的工具方法,在有限资源限定的背景下,使项目完成或超越估量需求及希冀。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形式与管理理念,在项目管理的引进进程中必不可免地会形成对企业原有文明特征的冲击、碰撞,进而引发原有企业文明的反作用力。尤其是以后众多企业在引入项目管理机制的同时,已不再仅仅限于在单个具体项目中的运用,而是在向企业“项目化管理”方向逐渐演进。就美国学者罗伯特·J·格雷厄姆(RobertJ.Graham)兰德尔·L·英格伦(RandallL.Englund)等对未来企业组织理想形式的描画而言,他以为企业组织应是一个矩阵结构,由产品研发、流程改造、运营战略实施直至组织结构调整完善,均可由由首席项目官CPO(ChiefProjectOfficer)依据项目方式停止管理。很清楚,这种崭新的项目化管理方式在改造、逾越传统组织的同时,其运用愈是普遍、深化,由此形成的对其对企业文明特征的冲击影响也就越大,范围越广。本文即就此对项目管理在企业文明树立中的影响做初步的分析。
1项目管理机制引发的企业文明反抗性影响
如前所言,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是代指企业运营范围内的一切项目,而非仅限于某个特定项目。因此,企业文明作为企业企业信仰并付诸于实际的全体价值理念,肯定在众多范围对项目管理发生诸多的影响,主要表如今以下几点:一致的运营理念定位可有效地应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变化范围及各项效果;项目管理须效劳于企业运营的统辖职能,贯彻执行企业久远开展规划,才干最大限制地保证项目执行的成功率;项目管理成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企业文明对项目成员角色与职责的定位异样也是项目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要素。综合而言,企业项目管理成功与否,要害在于企业文明的影响与作用力。
异样应留意到的是,企业文明作为根植于组织成员运营理念、价值观及希冀的特殊社会结构,其生长的共同阅历、特定环境以及特定的人员构成与组织方式均决议了企业文明具有难以改动的刚性特征,并由此引发了其对项目管理机制的反抗性作用。尤其表如今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项目型组织会引发企业组织机构的重组,其内部也能够出现与组织制度、规范规范相异的执行规范。且无论采用纯项目型、矩阵式或职能型中的任一方式,项目团队都要面临妥善处置与母组织间的业务关系,并影响到企业员工关系、企业行为规范的威望性以及员工心思等企业文明树立中的诸多内容,进而致使企业文明构成反抗性作用。二是项目管理人员多需求从各职能部门中暂时抽调,管理层难以经过职位、行政级别等传统威望对组织内成员发生辖制影响,且企业决策层也会因此逐渐过渡至效劳型、指点型管理,这些都会也需求从基本上对企业原有管理机制加以革新,由此肯定引发现有企业文明对项目管理机制的排挤与反抗。三是项目管理思想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勇于革新,积极纳新的运营理念,要以此为打破口,为企业带来其所希冀的竞争优势,需求从基本上震动企业肉体与价值观念。
2引入项目管理机制要求企业文明具有的基本特征
自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明”概念引入以来,历经近30年的消化、吸收与开展,实际界与业界对企业文明的了解和改造已获取了更多更普遍的关注。在失业情势与经济全球化开展趋向的外在影响下,企业文明的基本改造思绪在总体上趋于一致,即企业结构应更显扁平化,运营运作更民主。而将其落实到项目管理机制来看,则需求思考何种企业文明愈加顺应于项目管理的实施、完成。
其一,企业文明应容忍与鼓舞逆向思想,为组织吸收崭新运营理念与新奇血液营建出一种良好的气氛,勇于打破原有框框,打破旧有思想方式和传统运营观的约束,效劳于项目的顺利完成及企业总体战略目的的达成。其二,企业文明应逐渐推进传统权利控制型组织向扁平化管理机构转化。项目管理需求高层对项目管理人员更大范围的授权,使其可承当与其行政职务不符的重要职责,更快更有效地针对项目变化作出及时判别与反响。其三,企业文明应愈加突出战略远景规划思想与前瞻性目光。应留意的是,项目团队是暂时性机构,存在其特殊的生命周期,其中心义务就是完成项目目的,由此而发生的行为肯定具有浓重的短期颜色。企业文明应做到这样一点:发明鼓舞体系奖励临时行为,根绝因短期重复致使久远利益受损的行为,将久远的思考方式融入企业运营活动与任一组织成员的思想中。其四,项目管理要求企业文明愈加注重团队肉体与兽性化管理思想。项目管理所应用的资源区分来自于母组织内的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不具有传统的行政级别威望,更不能够经过职位提升、薪资奖励等方式鼓舞项目成员。因此,项目管理愈加需求灵敏的管理技巧与组织才干。这也就相应的影响到企业文明表现出更为剧烈的兽性化颜色,以便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柔性管理与团队肉体的凝聚。
3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文明塑造
由上可知,当引入项目管理组织这一“悬浮”于组织内部的结构方式,该团队所肩负的不完全同等于企业目的的项目管理义务,肯定会使其所构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绳等外在特性反作用与企业文明树立。而要将项目文明无机地融入企业文明树立,首要的义务就是要明白并处置好项目管理的共同性特征。如前所述,项目管理是以组织内部的契约关系暂时取代原有的行政职务、权利关系,而在此极具市场化特征的契约关系基础上所构成的项目文明特征,肯定存在与传统权利控制型组织文明相区别的实质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企业文明与管理形式注重于威望、听从,项目管理则更倾向于民主与授权。其次,项目管理机构与项目一样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由此发生的诸如管理规范、项目管理目的、指导行为等要素也肯定存在短期性特征,或许说,项目文明的短期颜色浓重。
而基于企业文明树立在构建企业中心竞争才干中的作用,对项目管理发生反抗影响的企业文明刚性特征恰恰也正是其中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企业文明即组织内的特有知识传递、共享形式以及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构成并强化的进程中,对企业获取并保有竞争优势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而项目文明的崛起一定水平上会要挟到企业文明的动摇性和继续性。因此,在项目文明的塑造上,企业应做到慎重看待,辩证地接纳与吸收,妥善处置好其关于母组织文明发生的诸多影响。
关键词:视界融合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所以音乐表演一直被人们称为二度创造。瓦尔特曾经说过:“演奏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传达该作品。”①但是在怎样进行二度创造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一切必须围绕作曲家的写作意图来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通过乐谱尽可能地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不可对乐谱的演奏有任何偏差,要求表演者完全抛弃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而对作者的生活环境、性格品质、感情经历等做一个完全的模拟;有的学者认为乐谱是由音符组成的,而音符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要想使乐谱变成有生命力的音乐那就需要表演者的主动介入。也可以说,表演者作为二度创造者同作曲家一起承担了音乐的创造。而伽达·默尔从哲学的角度对音乐表演者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②现代释义学中解释音乐表演的一个核心理念。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哲学释义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把理解视为人类存在方式”这一哲学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因此我们又称它为“哲学释义学”。在伽达·默尔看来,哲学、艺术、历史、法律等一切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有待于人们去理解和解释的对象,他还特别把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放在人类精神创造的首位来进行探讨。同样,他认为像音乐作品这样不具有语言,却包含具体意义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也存在意义问题。如他所说:“虽然纯粹的音乐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形式波动,即一种发音的数学,而且并不具有我们于其中所察觉到的具体的意义性内容,但是,理解仍然获得了一种对意义性事物的关联,这种关联的不确定性就成了理解,同时它也构成了这样的音乐所特有的意义关系。”③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的主观思想中,也不只是存在于客观艺术作品中,它还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是理解者和被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二者的统一体。因此,对作品的“唯一正确的释义”的观点在伽达·默尔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主体对同一客体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引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那种尽可能地忠实原著、完全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就好像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哪怕是作曲家自己也不能做到每次的演奏都是完全一致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徳·奥尔也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美学真理,一辈人的演奏真理,也许被下一代人认为是谬误的教条。”④由此可见,不光是表演者做不到完全还原作品原意,就连我们的美学家们、我们的听众的审美观点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有把历史的视界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起来的表演者才经得起历史的锤炼。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随意的解释。历史上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现今的理解者因为时空的不同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对意义的判断,即各自不同的视界。历史的视界已经客观存在,而现今的理解者的视界因为受自身历史环境的限制而不可能与历史视界达成完全一致。对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而去追求与已然存在的历史视界的统一,而是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使自己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能达到一个新的视界。
视界融合对现实视界的强调、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发挥开辟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它的出现为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注入新的动力,也对音乐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历史视界,又要结合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视界去理解和解释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这将使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也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表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将有益于表演者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音乐作品。我们在阐述音乐作品时,对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乐谱的版本、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作曲家的生活感情经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等。只有在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作品进行理解,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所以演唱者要在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进行研究和体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独特个性的视界对作品进行阐述,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理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法,形成独树一帜的个人演唱风格,从而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
应该注意的是,视界融合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自我视界、毫不理会作品本身的含义,而是强调一种融合,一种历史视界和自我视界的有机结合、一种历史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自我视界会导致音乐作品缺乏生命力,会形成各行其是的混乱场面,这就违背了音乐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的作为二度创造者的初衷。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表演创造的同时,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观点、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结合表演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审美观点等对音乐作品进行阐述。作品的精神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如何表现这种精神就需要表演者的主观能动,表演者能动性的动力来自于观众对表演者的认可而非作品本身。所以要发挥表演者的主动创造性就要给予表演者一定的发挥空间,才能使历史视界和表演者自身的视界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才能让作品更富生命力而万年长青。
注释:
①中央音乐学院编.论音乐演奏.1982年第3、4期合刊,第65页.
②(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释义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短论集》三卷、《我是谁、你是谁》等.
从医者方面来看,提升患者健康水平的职业精神与追逐利益的物质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并存。应当看到,物质需求的激发使卫生事业运作的效率激增。但是,体制机制的粗陋刚硬,又在一定范围内使物质需求的激励失当。“医乃仁术”的职业信仰严重弱化,医者非理性的复杂化、多面性分外突出。在医疗活动中,科技至上主义大行其道,抗菌药物、激素大肆滥用,器械检查极其普遍,就医者成为待检测修理的机器,人的社会属性甚至生物属性被严重忽视。医者威严冷峻的权威态度、满嘴的专业术语,以及医患的交流媒介于冷冰冰的机器,更加深了与患者的鸿沟。医学科技的强势,遮蔽了医学内在、固有的人文内核,温情的医学不见了。同时,在非道德主义泛滥的潮流中,不合理的医疗费用结构体系又赋予过度医疗以某种合理性和合法性,医药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医托作祟、假药横行,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削弱,行业不正之风泛滥,攀高的误诊率、造假的化验单、荒谬的检查报告等等这些情况,凸显了医护人员的职业迷失和对生命尊严的漠视。在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价值取向的紊乱严重地干扰着其敬业精神和工作质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度明显加大。
而从患者方面来看,实现健康痊愈的强烈愿望与被迫盲目就医的信任危机亦兼而有之。一方面,目前群众的就医需求变化明显,医疗费用支出在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以更加健康的身心状态获得生活的幸福感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而这种愿望显然是转型中国得以和谐进步的强大动力,非理性因素的建设性意义因此得以显现。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在急剧变迁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呈现、医护人员的逐利或职业疏离等因素又会导致患者产生或大或小的挫折感,少数人的挫折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扩展为多数人的挫折感,甚至整个社会的不安全感,这种挫折感一旦得不到有效消解,患者因此而产生对医院的抱怨、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甚至严重误解,极端的医患紧张事件便可能以非理性方式迸发出来。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日益上升,而因信息不对称处在被动地位的患者更是既不能减轻病痛,又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职业医闹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患者方面试图消减就医困惑的扭曲反映。医患双方经济关系的紧张化和医学服务关系的紧张化如此相互缠绕,紧密纠结,成为当下医疗活动的常态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非理性诸因素中消极性的方面不断相逢,而其积极性的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同,比较理性状态的医疗活动未能得以实施。
更为重要的是,在医患关系失衡的表象下面,医疗资源的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异、医疗单位的性质差异、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层次与质量差异、医药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差异、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权益的差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某一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又最终不断地使具体的医患关系愈发错综复杂。
2医患关系中非理性因素的优化
基于当前医疗实践活动中的非理性困惑和价值观分歧,要强调优化人的非理性因素,促使非理性因素更多地成为理性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一致,使其在潜在的医患冲突中起到积极作用,把可能发生的恶性冲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以期逐步塑造和谐的医疗氛围和医患关系。
2.1创新制度功能,构建以控制和引导为特征的社会规范
制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形成现代医院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健全的制度将保持利益冲突的积极意义,使冲突在制度框架内被引导成一种有秩序的力量。而制度所供给的社会规范可能通过法律法规体现出来,也可能体现为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或价值标准。创新制度功能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充分的制度设计与运行,修正现存制度的缺陷,促使医患冲突的应对从传统经验状态向现代制度转移,规范高效地引导医患双方异中求同,坦诚相对,远离冲突。从制度创新的层面看,当务之急是深化公立医院的改革,迅速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严格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利益性与公益性矛盾的解决。要逐步建立政府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和医疗保障调节机制,既要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又要逐渐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要逐步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医院监管机制,提高医院内部运行效率;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多元办医的竞争格局,促使公立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2增强宣传力度,培养以信任和认同为特征的社会情商
优化当前医疗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有意识地加强和谐医患关系的宣传力度,着力构建社会成员的健康精神结构,创建共同面对、勇于承担的意见沟通和心理表达渠道,促进社会成员的相互悦纳,广泛培养以信任和认同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情商,以医患双方社会情商的普遍提高来增强医疗过程中的社会有效控制能力。对医护人员而言,要强调以职业信仰的内在控制和制度规范的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以敬畏生命的仁者丹心,奉献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坚持规范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相结合,坚持延长生命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相结合,严格设定新技术、新药物使用的伦理底线,切实提高人文执业能力,确保各个工作环节充分绽放关爱生命的人性光芒。就医院整体而言,应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能力和风险预控能力。而对患者而言,则强调以人生信仰的内在控制和制度规范的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以亲近信任的积极心态塑造真诚协作的医疗关系;坚持明了自身病情与尊重专业化治疗方案相结合,主动遏制不良的就医行为,在具体诊治项目的适宜选择中,努力争取医护人员优质的职业帮助。当然,改善医患关系,并非朝夕之事。但是,从互相理解开始,减少苛责,融化冷漠,医患互信才可以期待。
2.3强化组织建设,拓展以支持和疏导为特征的社会支撑
建立健全以支持和疏导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支撑,既有利于医患双方协调冲突,又有利于大众心理宣泄,释放或至少减轻相应的社会压力。要通过强化结构性与技术性的组织建设,拓展以支持和疏导为特征的社会支撑,以医疗服务管理的创新来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幸福感,和谐的医患关系方能获得积极的社会心理支点。而拓展这一社会支撑的原则应当是,采取人道主义方式,只问什么行为最可能增进人类幸福生活的最大值。
3总结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基本特征
一、学习方式及转变要求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习方式及内涵
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
3.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基本特征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对教育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模式的一次彻底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1)主动性特征: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
(2)独立性特征: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
(3)独特性特征: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为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讨论、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
以上五个特征只是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他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予以把握,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今天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何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呢?
1.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醒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②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③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④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⑤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4.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中医药教学;传统思维模式;现代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80-02
Contact of Thinking Mod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in Teaching of TCM//Li Hanbing, Diao Qingrui, Li Genlin
Abstrac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building a suitable thinking mod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s. In this paper, the thinking mod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modern medicine we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systematically. This study is beneficial to the beginners i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s and then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CM.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modern think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China 50008
思维模式的构建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一个必然环节,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中医学作为一门富有活力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两者也有不容忽视的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构建一种适宜的思维模式对于“教”与“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思维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对其内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将二者取长补短并进一步使之结合与升华,从而有效促进中医药知识的继承、传播以及提高与发展。
1 中医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
1.1 什么是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是指在中医药学知识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相关联问题的思考。中医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长久稳定的思维定势,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1]。
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征。
1)整体观念,即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器官、组织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协调平衡,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辩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体征,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中医形成“重整体”“重直觉”“重形象”等特征的思维方式。
另外,中医思维模式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地结合抽象思维方式,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2]。这可以说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统一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药的配伍、机体健康状态的和谐平衡等方面。
1.2 中医思维的文化内涵
中医药学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留下了璀璨的中医药文化瑰宝,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其中《黄帝内经》是体现中国古代医药文化最主要的奠基之作,其所融汇的众多学科知识,如天文、地理以及文字学、语言学、哲学等,均是以医药知识为载体予以表达的。
中医思维方式、方法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建立的,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所以,中医学科的核心是生命理念。如果中医思维方式和方法脱离了生命观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在实践中,怎样通过中医思维找到解决方案,怎样使中医学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等问题,都需用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予以思考、解决。
中医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具有相对稳定、自发及惯性特征,后者是中医学在实践中遇到某些具体问题时,通过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归纳的过程中,先哲探索总结出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7种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所体现的整体、和谐、人性化、个性化、回归自然、回归本源等更符合人类生命的本质规律[3]。
2 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