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学修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摄影技术运用在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摄影技术;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程度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58-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牙齿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咀嚼,人们对牙齿美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前牙美学修复的要求。前牙美学修复的目标是使修复体与邻近天然牙齿相协调,并达到仿真效果[1],在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探讨口腔摄影技术运用在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本文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6.5)岁,共修复前牙48颗,修复原因:颜色不佳15颗,牙齿折断20颗,牙间隙过宽13颗;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6.7)岁,共修复前牙48颗,修复原因:颜色不佳16颗,牙齿折断21颗,牙间隙过宽11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修复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修复方法
修复前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然后采取金铂合金烤瓷或e-max及氧化铝进行烤瓷修复[2]。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通过常规比色法,根据邻牙和同名牙特点设置修复体的表面形态、颜色、透明程度等,制定比色图,再制作修复体。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修复前采集比色信息,选取3-4个与天然牙颜色相近的色卡,通过佳能ESO 450D单反数码相机在18%的灰背景下摄影,将牙齿的颜色、形态、轮廓等情况制成设计单,连同摄影图像一起发给技师,然后制作修复体。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效果:对前牙修复后及时进行美学评价,对修复体的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3.2患者满意程度:包括修复体完整度、患者使用感觉等,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n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颜调观察组4093.1±1.295.4±2.194.5±2.0对照组4080.6±1.384.6±1.882.7±1.9P<0.05<0.05<0.052.2两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观察组40299238(95.0%)对照组4018121030(75.0%)P<0.053讨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采用比色板进行视觉比色时由于会受到光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比色不准确,而且比色板颜色较少,难以完全表达天然牙的诸多颜色,无法满足前牙美学修复的要求。而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体现修复体的细微特征,能够将同名牙的美学信息准确、客观、真实的传递给技师,而且还能够将图像进行放大,使某些特征更为直观地反映出来;此外,运用口腔摄影技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受到医生主观的影响,效果显著[3]。
通过本研究发现,运用口腔摄影技术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美学修复,患者对修复体完整度、使用感觉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美学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研究[4]结果一致,说明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峰,胡文杰,徐明明等.前牙美学修复电脑比色仪和数码摄影辅助个别前牙修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
[2]黄翔,郑燕丹,陈凯.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比较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
[3]陈立.牙齿美学修复比色[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
关键词 高职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 教学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新兴发展的医学类专业,被学界赞誉为朝阳专业。①毕业生从事各种口腔修复体制作的工作,各级大医院的技工室和义齿加工厂是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口腔修复临床提供优良的修复体。我院从2007年开始建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来,针对口腔修复工技能标准以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循序渐进地对《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以前的教材就是精简版的本科教材,没有突出体现口腔技师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因为课时的不足,部分章节只能选择性放弃,而且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时也会有部分内容重复。而课程目标部分陈旧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用不着,而加工厂中广泛开展的内容,学生却知之甚少。②
(2)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传授知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的目标,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了次要地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一味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其结果就是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就无法转变为能力。③
(3)“两段式”教学模式。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即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虽然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新知识 ,但这种枯燥抽象的纯理论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实验开始之前还需要再次讲授理论知识,占用了实验课学时,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改革内容
2.1 “尝试实验错误”教学法
采用尝试实验错误教学法,④当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并不急于纠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这个错误引起的后果,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烤瓷全冠堆瓷时,有的同学瓷层堆筑完后气泡未排尽,水分未完全吸干或是烤瓷炉操作不当,教师让学生完成的操作步骤而不介入使其纠正,最终导致烤瓷失败,这时教师可以针对每种问题分析原因并集中讨论,让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而牢记操作要点。这种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使实验教学更接近于临床,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⑤
2.2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等。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本课程中的部分章节设计为PBL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并提出问题,比如烤瓷全冠崩瓷的预防和处理,然后学生分为l0~l5人的学习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烤瓷修复体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提出金瓷的结合机制、崩瓷的原因等若干问题,小组中的各位成员都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寻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集中小组讨论,直至达成共识,问题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做过多的介入,仅起一个引导作用。PBL教学法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求知欲、领导能力、与人交流以及团队精神方面优于多媒体教学法。⑥
2.3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做合一
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时,我们不再区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做合一 。所有课程授课地点均在技工实验室,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工作任务导向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很好地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序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引入相关知识,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有机地将教、学、做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鲜明了职业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完整和统一在一体化教学中得到了合理性体现,教学改革成果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是备受瞩目的,它强有力地支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地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形成。⑦
2.4 新考核的方法与标准
摈弃传统的考核方式 ,减少了理论考试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课程卷面考试成绩占40%。侧重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评定 ,加大技能考试成绩的权重,占总成绩的60%,其中包括平时实验作品(产品)评价、期末技能考核和职业素养。期末技能考核标准引入按义齿加工企业的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括每个制作步骤的考核成绩,确保考核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3 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
历经5年循序渐进的教学改革,我院教学督导处专家及来自武汉美观义齿的行业专家评估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日常讲学多达二十余次,评估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多媒体资料、考核体系以及教学质量等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本课程的改革效果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义齿加工企业对我院历届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但在目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CAD/CAM的推广普及,行业岗位设置和需求也在改变,对于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注释
①②倪成励,罗晓南,唐勇.《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探索.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192-192.
③ 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南方医学教育,2010.2:10-11.
④ 贾天法.“尝试实验错误”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学,2000.22(7):4.
⑤ 翟晓棠,李月,何勇,牛茂.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8.
[关键词]口腔修复工艺技术 “任务驱动式”教学 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37-02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是技能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校在该专业课程中进行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改革,为了让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培养能够顺利上岗操作的技工,教学方法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所以,针对目前“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存在的考核问题进行改革与探索,以考促学,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我们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一项迫切而实际的任务。
一、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现行教学过程中考核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一)学业评价的构成
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以来,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学生的学业评价还是主要采用平时测评和期末笔试的考核方式。例如,按照教学计划,根据全部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后,针对每个任务进行一次理论或实训操作考核;学期结束后按本课程全部教学内容来编制一定比例试题,根据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分别给出期考成绩;再参考平时完成的任务的测评分数;最后根据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还有完成任务的测评,按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作为该课程最终成绩。
(二)理论的考核
无论是平时完成教学任务后的测验还是在期末的考试,考核因时间的关系,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从全部教学内容中摘取一部分,考核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由于期末考试占据整个学业评价的大部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压力并不大,平时测验时由于占期评分值不多,学生也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遇到期末考核才“临时抱佛脚”搞突击,这样会诱导学生的侥幸心理甚至是作弊的心理,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实训操作的考核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对整个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是比较合适的。只是对于不合格的最终成品没有进行及时督促纠正,这是有遗漏的。而且,所有任务是否很好地完成占学业评价分值比例并不多,这确实是有欠缺的。对于整个学期的评价影响较大的,还是期末的考核,这就导致平时实训操作很多时候学生不认真,不仔细,觉得只要完成任务或及格就行。有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重视实训操作,认为只要考好理论考试就能及格。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采用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课程设计
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模式是建立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结合“四阶段学习法”的基础上,在义齿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义齿制作流程或义齿的生产为一个学习任务,逐级进行阶段性考核,将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融为一体的考核方式。每门专业课程按流程或产品种类分为若干任务,每一学习任务包含学习、训练和考核三部分,各同类任务链接形成完整的学习领域。所谓“过关”指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就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再学习再训练、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以考促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长时间积累,影响学生后续学习。所谓“分层”指考虑到学生的资质都不太一样,针对不同的资质的学生,考核分甲、乙两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甲层次,难度稍大,若多次进行甲层次考核均能通过,即可给予选修高精尖的义齿制作技术的学习机会,也就是教师安排更多、难度更大的任务给这层次的学生,让这层次的学生能学得够,学得深,学得精,这就是所谓的“进阶”。选择乙层次,适合认真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让这层次的学生能弄得懂,学得会。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平时完成任务时的理论学习、操作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平时不努力,考前忙突击”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教学设计
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每个任务的内容是否能恰当选取,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我校进行教学改革后,采用“四阶段学习法”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第一阶段,教师讲解及示教。第二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制订义齿生产制作方案。第三阶段,学生独立操作,完成阶段任务。第四阶段,检验学习成果,理论及操作考核(分层次进行过关检测,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其中考核的基本模式为:其一,按教学计划完成义齿制作任务后进行预定的考核,参加乙层次考核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不合格,继续补考,直到合格为止。其二,参加甲层次考核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多次甲层次合格,可以额外给予学习高精尖的技术的机会(接受额外任务)。如果不合格,需再次选择补考层次,直至补考合格为止,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实践
1.考核基本形式
《固定义齿制作》考核主要由理论笔试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针对技能操作很强的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调整为操作考试为主。经过调整,学生平时压力增大了,期末压力减小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完成义齿的精度和速度)增加了。
2.考核内容
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按难度分甲、乙两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乙层次面向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紧扣大纲,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体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学科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强调其实际运用性、可操作性。例如对于制作熔模的学习,只需要考核使用滴蜡法完成熔模制作即可。而甲层次,在此基础上略有延伸拓展,适当增加一点难度或复杂程度。例如对于制作熔模的学习,学生不仅考核使用滴蜡法完成熔模制作,还要考核逐步压贴法、回切法制作熔模。当学生用这些方法都做得很好的时候,考核也过关了,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熔模制作机会,例如用CAD/CAM的方法制作熔模。
另外,每次考核内容的多少,主要看每个任务的知识点的多少。知识点多的可以适当增加考核次数,适度增加考试的频率,可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2]也可避免学生每次学得太多消化不了。知识点少的可以两个以上的任务合并考核,避免考核过于频繁以致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3.分数计算方法
最终如何进行实用的计分直接影响考核效果及效率,对考核能否真正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计分办法应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计分过程应尽量简单化,分值评定标准明确,特别是操作考核部分,不能让教师在打分的时候产生主观误差,这样既减少了考评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考评效率,又增强了计分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三、实施效果
本校的中职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在采取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执行,给学生一个新的挑战,使学生提高对实训操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训操作技术,达到了考核的目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好转。课堂中学生认真学习,课后积极讨论,教师教学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实训操作及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专业技术岗位角色。当然,新的考核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考核对教师要求更高,工作量成倍增加,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的后续辅导培训,如何结合开放实训室等工作,如何进行理论、实训操作的辅导工作,考核知识点的选择及量的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决。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是此考核方法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四、总结
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职教教学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在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竞争压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稳步提高,这也正好符合“因材施教”这个教育方针。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过关”式考核方法具有很强的驱动力,通过这样考核方式的改革,既可避免学生在修完专业课程之后成为只懂理论不会操作的“伪技工”,同时也避免其成为只会做工不懂理论的“匠人”。
[ 参 考 文 献 ]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已完成的前牙美容修复后至少随访1年的患者58例(男17例,女41例),年龄25~55岁,就其修复临床情况及修复满意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患者样本的选择标准:选择以改变牙齿、牙列外形、牙齿色泽、形态,牙体缺损、自然牙缺失等为主诉,以改善容颜为目的的病例为样本。
1.3方法:前牙美容修复前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根据患者的牙体情况及主诉要求设计治疗方案,并确定所选用的修复材料,制作诊断蜡型。诊断蜡型应初步反映修复后患者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上下牙列的关系,获得患者认可和同意后,进行临床操作。对于个别位置不良影响修复效果的牙,应在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牙冠截断术,利用桩核改变牙冠方向再修复。根据修复设计,活髓牙应在局麻下行牙体制备,参照诊断蜡型,磨除适量牙体,获得足够的修复空间。取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制作临时修复体保护牙制备体。修复体完成后,在口腔内调整、试戴,观察修复体与牙备体是否密合,形态是否美观,色泽是否协调。合适后,粘固修复体,嘱随诊观察。
2 结果
2.1男性组满意例数16例,满意率94.1%;女性组满意例数39例,满意率95.1%。
2.2 25~35岁患者30例,满意例数29例,满意率96.7%;35~45岁患者18例,满意例数17例,满意率94.4%;45~55岁患者10例,满意例数9例,满意率90.0%。
2.3患者就诊原因、有否美容史及修复方式对修复满意率的影响见表1~3。就诊原因比较,主要是牙齿色泽异常、牙排列不齐和前牙缺损,总体满意度较高。美容病史组比较,无美容病史患者满意率较另两组满意率低。各修复方式比较,全瓷冠和贵金属瓷冠患者居多,术后满意率也较高。
3 讨论
前牙美学修复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患者的治疗过程也涉及口腔医学的众多学科,单纯的采用某一种修复方式难以也难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口腔医师在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病情分析,设计详细、可行的治疗计划,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2],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值得借鉴和推广[3]。牙齿贴面[4]修复是把牙齿表面磨去一层,然后再用修复材料直接或间接粘结覆盖,以恢复牙体形态、改善色泽的一种牙科美容修复方法。一般牙齿染上烟渍、茶斑引起的牙齿不白、又难以洗净的或牙齿缺损不大、牙间隙不大、轻度牙齿不齐,轻中度四环素牙等,可以采取贴面的方法。烤瓷牙主要适用于锥形牙、缺牙、断牙、牙间隙过大、四环素牙、氟斑牙、牙釉质发育不全等患者。对于牙齿排列错位、拥挤不齐,上下牙弓、上下领骨及咬合关系异常等通常采用正畸治疗来矫正,以保持牙髓活性,调整咬合关系,获得理想的牙列形态和咬合关系。适当控制前牙美容修复的适应证,以最小的生理代价获得最佳的美容效果,有助于提高修复满意率。
在治疗过程中,正确认识口腔医生与普通患者在美容修复和牙齿美学参数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口腔医生与普通患者相比更喜好2mm的上中切牙暴露量,对于牙齿的亮度,口腔医生与普通患者相比更愿意选择原始亮度,而普通患者则喜欢更明亮的牙齿[5]。口腔医生通常以自然牙解剖形态和相关专业医学知识为依据,结合患者的自然牙条件、性别、年龄等个性差异作出专业判断,确定前牙美容修复的方式和预期美容效果。而普通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修复满意度的判断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常与心理因素、自身审美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
在治疗手术之前,做好对患者美容病史情况、对牙齿美容效果的预测以及患者其它相关资料的了解和交流,有助于正确把握患者对美容修复的具体要求,提高修复满意率。对于无美容病史的患者,其对牙齿美容存在较高的期待,尤其需要加强术前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消除患者的牙科恐惧症。
[参考文献]
[1]张 豪,彭 东,王 乔,等.牙冠延长和前导转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12):760-762.
[2]胡文杰,彭 东,张 豪.前牙美学修复:改善露龈笑[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11):668-670.
[3]张振生,丁 鹏.椅旁CAD/CAM系统CEREC 3D用于制作瓷贴面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61-1863.
[4]韩 浩.全瓷贴面美容修复69 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65-267.
【关键词】烤瓷桥;缺失前牙;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39-02
前牙缺失美容修复是口腔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由于发音,进食等方面感到不适,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修复标准也不断提高。
容貌美是人类生命活力的体现,面部是人体中最暴露而又不受衣冠掩饰的唯一部分,因此,容貌美是评价人体形象的最重要的部分[1]。这就要求口腔修复工作者在对前牙缺失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修复的解剖学,生物力学,材料学方面的特点;还应考虑到患者对美学的要求。作者对前牙缺失患者,应用烤瓷桥进行美容修复,并对其美学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2010年5月 — 2011年12月间,前牙缺失患者202例,烤瓷修复牙316颗,并对修复体有美学要求,给予烤瓷桥固定修复,其中女性103例,男性99例,年龄18岁 — 58岁,平均年龄35岁。
1.2方法:首先确定美容修复目标,在进行检查,修复体设计,医患交流等方面重视美学问题,采用VITA比色系统,选用与缺失牙邻牙比真的色调,常规备牙,取模,倒模,烤瓷桥的制作,不强求整齐,随患者牙齿的排列及咬合而形成成个体化烤瓷桥,随访6个月。其色调,形态逼真,固位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2结果
202例316颗前牙颗瓷牙修复完成后随访6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2:
3讨论
3.1 牙齿美是人类容貌美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有一副健美的牙齿支撑起唇,颊部的丰满度,口角处的轮廓以及颜面部长度,使人的面容显.得协调自然和轻松[2]。前牙缺失患者常常是生理心理双向失衡,而对于修复体的美学评价,医生与患者之间常常标准不一,需要审美交流。大多数患者在前牙缺失前并未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牙齿,对牙齿的正常形态,排列及由于性别,年龄不同导致的牙齿差异并不十分了解,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口腔修复工作者进行宣教。另一方面患者自己也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任何一方的观点均不能强加给另一方。向患者讲明美容修复工作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听取患者对前牙美容修复的认识,期望和建议,通过审美交流提高前牙缺失美容修复的质量水平。如果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期望吻合,无疑会增加医患间的人际吸引力。患者一但对医生产生信任感,那么医生的建议,修复方案也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心理失衡的程度并不一定与其畸形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常对某一缺陷部位夸大以致惶惶不安。故建立心理相容型的医患关系已成为修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给口腔修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注意素质修养及技能培训等,如医生要有良好的审美目测能力,速描刻雕等技能。美无处不在,美学基本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并逐渐形成了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直接采取用医学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的形态美,以增进形态美感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口腔美容医学[3]。在进行前牙缺失美容修复时,应利用这些美学规律使义齿更加美观逼真。
3.2 前牙缺失修复方法多种多样,烤瓷桥修复美学效果好,适应益广,异物感小,固位力强,属固定修复,勿需摘戴,使用年限长,患者乐意接受,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及对美学要求高的患者。
3.3 烤瓷桥修复美学:口腔修复工作者要有美容修复意识,并在检查,医患交流,设计制作等方面体现出来。前瞻性的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影响修复体美观的因素,比如缺隙与对称牙不协调,前牙排列不齐,自然牙色存在差异等等。认真听取患者对于美容的想法,在患者未提及的情况下,医生要主动提及美容修复问题,以免医患之间对修复体期望存在差异,最终导致修复失败。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有些患者会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美容要求,需要修复工作者耐心宣教。
参考文献
[1]陈颖:浅议牙齿在容貌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7;11(2):138
[关键词] 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a)-0113-02
[Abstract] Objective Of implant-supporte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induced gingival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 restoration planting.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February 2015 - the clinical data of February 2016 our hospital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grow, according to the repair program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5 cases) and study group (50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immediate temporary crown to wear gum shaping repair, implant-supported research group underwent induction therapy to repair the gum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d and soft tissue aesthetics score (PES), the evalu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DBI) and papilla index. Results After the temporary crown shaping Study Group evalu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0.21 ± 0.14), red aesthetic score (7.32 ± 1.62), and after evaluation of the permanent repair of bone resorption (0.28 ± 0.23), red aesthetic score (7.79 ± 1.23)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mplant supported gums induced;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Planting; Aesthetic restorations
上颌前牙区为口腔重要美学区域,与人们语音功能及面部外观密切相关,上颌前牙种植时牙周围易出现龈缺陷,影响视觉效果,因此在行上颌前牙种植时加以美学修复具重要意义[1]。研究表明,牙龈诱导应用于上颌前牙种植中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较好美观效果[2]。针对此,该文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进行具体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上颌前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行为均获得患者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同意,按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6,年龄21~52岁,平均(31.28±8.64)岁,共置入35枚种植体,其中上颌中切牙25例、上颌侧切牙7例、上颌尖牙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0-52岁,平均(31.23±8.71)岁,共置入50枚种植体,其中上颌中切牙36例、上颌侧切牙10例、上颌尖牙4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取两组患者上下颌印模,拍摄牙根尖片及口腔曲面断层片,行局部麻醉;对照组行即刻佩戴粘结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常规植入种植体,对骨量不足者行人工骨粉填充,并覆盖生物膜于表面行引导骨再生,10 d后拆线佩戴临时冠,并采用树脂粘结剂将粘结桥置入缺牙区邻牙舌面,每隔1月复诊1次,调整临时冠,3月后行永久修复;研究组行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行常规上颌前牙种植,即刻安装种植体支持临时冠(与对颌无咬合接触),行牙龈诱导,每月复诊1次调整临时冠的穿龈轮廓,4~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对骨量不足者先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3月再行牙龈诱导[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骨吸收评价及龈指数评价。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骨吸收评价及红色美学评分
研究组临时时冠塑形后及永久修复后骨吸收评价及红色美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龈指数
修复后研究组龈指数较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常行种植美学修复,不仅要求恢复患者缺牙区牙齿和软硬组织,同时还要求达到自然美学状态,使得种植牙与软硬组织相协调。 相关研究表明,牙龈诱导能够显著提高龈美观效果[6]。为证实该结论,该文对该院收治的85例上颌前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时冠塑形后骨吸收评价(0.21±0.14)、红色美学评分(7.32±1.62)及永久修复后骨吸收评价(0.28±0.23)、红色美学评分(7.79±1.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上颌前牙种植患者行牙龈诱导可有效提高美观效果。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龈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个与岳碌难芯拷峁相似[7],说明对上颌前牙种植患者行牙龈诱导可有效改善龈外形,提高美观度。
分析原因可能为:种植牙不仅需要恢复缺失牙及其软硬组织,还要求具一定自然美观度,并与邻牙软硬组织相协调,使得种植牙能够最大限度达到天然牙的功能及美观效果。传统种植义齿修复受缺牙间隙、软硬组织质量、种植角度、位置、深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美学效果较弱,医师通过调改种植体修复方案,采用临时冠对患者种植修复体周围的牙龈软组织进行塑形,并对患者牙龈进行诱导,有效维持修复后牙龈与龈缘的曲线连续性,可避免牙龈萎缩以及“黑三角”形成,故通过牙龈诱导可显著改善患者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的牙龈外形及美观效果,促进患者上颌前牙种植的修复,达到一定美学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8-9]。此外,牙龈诱导还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通过定期回院复诊,对临时冠进行调整,利于牙龈成形修复[10]。受时间、环境以及样本例数等因素限制,该文未对两组修复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需进一步扩大实验予以探究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龈外形, 提高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红.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7):985-986.
[2] 何寅翔.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牙龈诱导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5,18(3):252.
[3] 戴印和.牙龈诱导对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94-95.
[4] 贾保军.外伤前牙即刻种植美学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0):2054-2055.
[5] 林凯申.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临床初探[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9):486-487.
[6] 吴康.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7):573-574.
[7] 岳.上颌前牙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23(7):118-119.
[8] 李国平.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美学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35(13):213-214.
[9] 王清芝.上颌前牙美学种植修复43例临床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3,11(10):98-99.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治疗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牙齿的美观,在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对牙龈进行修整,能够使牙齿的排列更加的协调,对牙周的外形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化作用。本文探究了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60例患者,对这60例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口腔修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突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牙冠的修复,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牙冠修复之前,先进行牙周整复术,如果患者的牙颈缘的位置比较低,那么先要对患者的牙龈进行修整,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运用探针将需要切除的牙龈标记出来,使用高频的电刀将不整齐的牙龈切除,在对牙槽进行修整时,一般是采用涡轮钻,然后将临时的牙冠制作好,切开患者的翻瓣,与金属烤瓷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牙齿的根面进行修复,将牙周的纤维膜去除,进行反复的冲洗,患者在修整一个月后再进行牙冠的修复术[1]。
2 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
3 讨论
口腔修复指的是对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等组织的缺陷运用一定的修复体加以完善,也包括对牙周病的治疗,以及对下颌关节处疾病的治疗。口腔修复学是运用口腔生理和生物学的方式,能够对口腔的缺损进行修复,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口腔修复主要包括对牙体的修复和对牙列的修复等。患者的牙体缺损指的是由于外力的破坏等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导致牙齿的质地遭到破坏,导致牙齿正常的生理外形不完整,牙齿的美观度下降,导致牙齿的咬合能力降低,牙体缺损是口腔医学中一类常见的问题。如果患者患有龋齿等疾病就会导致牙体缺损,而且外伤或者磨损都会导致牙齿缺损。患者出现牙列的缺损指的是患者的牙齿有脱落的问题,导致牙列缺损的原因主要有龋齿和牙周病等。颌面的缺损指的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面部的缺损,和先天发育缺陷如唇裂等,严重了会导致患者出现下颌关节紊乱[2],导致患者患有多种疾病,主要有在咀嚼中的疼痛感,开口障碍和关节弹响等。牙周病主要有牙龈炎和牙周炎等,会导致咬合性创伤。
口腔义齿在修复的过程中会产生牙齿的错位、牙槽的畸形等,导致口腔修复的效果下降,导致牙齿在修复后的美观度的下降。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采用牙周整复术,能够解决牙龈不美观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不会产生较大的创伤,患者的疼痛感不强烈,患者出血少,使患者的牙齿在修复后更加的协调。使用牙周整复术能够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实现对牙齿的固定,不会导致牙齿位置的变动,在修复后,患者的牙齿还能够保持原有的位置,保持美观度。
现在,口腔的修复不仅仅是指治疗性的修复,而且还能够对牙齿的功能进行恢复和牙齿牙龈的美观度,在对牙齿进行美学修复的过程中,一般是对畸形的牙齿进行修复,如果牙冠的颜色和形态不美观也可以进行修复。牙齿的功能性修复主要指的是对牙齿的缺损进行修复,使牙齿恢复完整,使患者的牙齿能够恢复正常功能,防止患者在牙齿在使用中出现食物嵌塞等。治疗性修复主要指的是患者患有牙体牙髓疾病,在进行根管治疗后,患者的牙体就会比较脆弱,一般是采取全冠的方式提高患者牙齿的坚固性,而且能够对患者关节的紊乱进行调整。相关的研究分析,如果患者在口腔修复之前就患有牙周疾病,那么,在接受口腔修复后,患者的牙齿会出现光洁度差的问题,导致患者的牙齿不美观。所以,在对患有牙周病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该提前进行牙周治疗。
牙周整复术是通过对牙龈进行修复的方式,实现对义齿和牙龈的修复,如果牙龈比较短,可以使用对牙龈颈高度的修复,从而能够确保口腔在修复后牙齿与牙齿之间是比较协调美观的。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如果患者的牙龈的形态比较差,运用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患者的牙龈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在手术时,将牙龈切除,对牙槽进行修复。在我院的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牙齿更加的美观,而且在治疗中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在进行口腔修复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牙龈萎缩的问题,通过牙周整复术后,牙龈萎缩的问题能够得到改善。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以表明,患者在接受完口腔修复后,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口腔护理,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义齿本来就与牙槽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所以,运用正确的刷牙方式能够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进行口腔修复前,对患者进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患者的牙齿更加的美观,使患者的牙齿能够保持光洁度,而且能够降低修复的失败率,减少修复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军君.观察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46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05-206.
【关键词】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美学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24-03
前牙美容区的牙齿缺失对于患者的面部外观和语音功能影响较大,而传统的种植牙手术要在拔牙术后3-6个月才植入种植体,植入后3-6个月后才完成修复治疗,中间缺失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比较不便,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缺失牙,可以即刻恢复美观和行使功能,同时避免了延时修复导致的牙槽脊骨质的吸收和改建,软组织牙龈丧失等问题。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美学区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从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份进行的前牙种植修复病例14例,其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8-52岁,共植入种植体16枚,其中中切牙12枚,侧切牙4枚。纳入标准:有无法保留的根折牙,无法治疗的龋坏和残根,无根尖感染,无急性炎症活动期的牙周病,无重度骨缺损,无不适合种植手术的全身疾病,无夜磨牙,无大量吸烟习惯,并能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
1.2材料和设备:Osstem种植系统,卡瓦种植机和减速手机,Bio-oss人工骨粉,海奥可吸收生物膜。
1.3方法
1.3.1 术前准备:观测拔牙区的牙槽骨丰满度,预期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高度和形态,拍曲面断层片,制取研究模型,制作外科导板,确定牙槽骨的高度,密度和宽度,初步确定种植体的植入位置,选择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
1.3.2 微创拔牙:利用牙周膜分离器和外科常规拔牙技术小心拔除患牙,保证骨壁完整,并清除炎症肉芽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拔牙窝。评估颊颚舌侧骨壁的完整性和厚度。
1.3.3 种植体植入:在拔牙窝处略偏舌侧制备种植窝,以导板引导预备方向,级差备洞法预备种植窝,旋入法植入种植体,保证种植体与颚侧紧密接触,并保证植入体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植入扭矩≥35 Ncm,≤50Ncm)。在种植体与种植窝之间的间隙内和骨缺损部位填入自体血液和碾碎的自体骨与Bio-oss人工骨粉的混合物,对于唇侧骨板比较薄弱或缺损的牙位均采用GBR技术,使唇侧骨壁厚度达到2mm以上。术后拍X线片,观测种植体的情况,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拆线。
1.3.4 即刻修复:种植体植入后连接即刻修复基台或临时基台,取模型或在口内直接完成树脂冠桥修复,临时修复体在正中牙合及前伸和侧方运动时与对牙合牙均无接触以减轻负荷。3-6个月后行最终义齿修复。
1.4 评价:术后3、6、12个月拍摄全景片,观察种植体牙槽骨垂直与水平方向骨吸收情况,并按Albrektsson标准[1]评价种植体成功率。
1.5美学评价标准:分别于修复完成的当天,6个月与12个月对修复体的外形、颜色、牙龈形态、色泽、丰满度、龈缘曲线,牙间龈高度,修复体与邻牙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2]。
2 结果
本组14例患者,16枚种植体无脱落,存留率100%。术后3、6、12个月的全景片检查,16枚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无明显阴影、骨质密度均匀,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小于1.5mm。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修复体牙龈均保持有效高度,无黑三角形成,与邻牙牙龈弧线过渡自然,无明显退缩,牙龈丰满度满意,形态美观。14位患者对修复体的临床功能效果和美观效果都评价满意。
3 讨论
美容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目的主要是恢复患者的美观和语音功能,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和种植体外形设计和表面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比延期种植表现出更多的优势:①能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无牙时间,尽早恢复了患者的面部外观和语音功能,患者乐于接受。②减少了牙槽嵴的吸收,有效的保存了牙槽嵴形态,利用拔牙窝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角度,使之更接近自然牙列,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③减少了软组织的吸收,可有效避免义齿与邻牙接触点下方牙龈退缩产生的“黑三角”现象。牙龈形态更逼真,美学效果更佳[3]。
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义齿能否形成骨结合的关键,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由种植体与骨界面间的精确吻合和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机械摩擦力实现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界面间的微动小于100-200μm是实现骨结合的必要条件。现在的即刻种植负载研究认为种植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骨愈合期种植体与骨界面过多的“微动”造成,而非早期负载所致,而且早期负重还可以刺激应力集中区新骨形成,使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根据受力形式合理分布[4],这为我们即刻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即刻修复时临时树脂冠还能扩展龈缘袖口,克服因愈合基台所形成的龈缘袖口与天然牙颈部不一致而导致烤瓷冠修复后牙龈萎缩,“黑三角”等现象的发生[5],可见即刻修复的临时冠可以引导软组织形成协调一致的外形,从而防止天然牙的牙龈外形与龈改变。
本研究对患者美观满意度调查表明,采用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对于美观的要求,但由于影响种植美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在种植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美学风险评估,即患者的期望值、缺牙区唇线高度、牙龈生物学类型和邻牙牙槽嵴高度等方面进行评估[6]。术前要和患者充分沟通,以减少术后患者对于实际美学效果和期望值不同而造成不满意的纠纷风险。在严格选择适应症,评估美学风险后,美学区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能缩短种植牙的修复治疗时间,并获得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Albrektsson T.Zarb GA.Cur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osseointegrated response:clinical significance[J].Int J Prosh,1993,6(2):95-105.
[2] 陈小华,潘在兴,叶起清,等.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美学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8,13(4):183-185.
[3] 郑麟蕃,张震康,俞光岩,主编 实用口腔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216-1218.
[4] 宫平,王磊,欧国敏,等.即刻负荷种植牙的颌重建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6):417-419.
[关键词] 牙种植;骨增量技术;上颌前牙缺失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36-02
在牙科临床上,上颌前牙缺失较为常见。患者颌前牙缺失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创伤性松动和牙根折伤等,这给前牙缺失修补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1]。因为其影响患者脸部美观,所以在修复的过程中,不但要实现前牙修复的功能,还要实现形态美观,从而满足广大患者的审美需求。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间对收治的72例上颌前牙缺失患者,运用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并和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因上颌前牙缺失而实施修复手术的患者共159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成随机分成A、B两组各为53例,A组患者中,男性共23例,女性共30例,其平均年龄为(29.8±2.5)岁;B组患者中,男性共28例,女性共25例,平均年龄为(30.1±2.3)岁,C组患者中,男性共30例,女性共23例,平均年龄为(29.6±2.0)岁。
1.2 方法
对于全部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进行口腔和常规化验,且通过X光确定缺失部位及其周围状况。对于A组患者给予种植手术,进行局部麻醉后,在牙缺失部位的槽峭顶端开一切口,依据所需形状另外附加切口深至骨面,在植入植体以后实施修复,然后依据植体状况对切口进行严密的缝合;B组患者通过佩戴隐形义齿进行修复;C组患者采用烤瓷冠桥技术对前牙缺失进行修复手术,A组和C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均指导患者抗菌素、地塞米松和漱口水进行漱口,以此确保口腔卫生,防止感染,时间为7~1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软组织和骨缺失的愈合状况。并在手术以后第6个月复检,另外对修复部位进行X片检查,以观察两组患者的前牙缺失修复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修复的标准[2]如下:①经过检查,种植体没有任何松动;②经过X片检查,种植体周围的透射区在0.25 mm以下;③种植体各方向袋的深度在5 mm以下; ④患者经过修复后,没有出现持续的感染、疼痛和牙齿敏感性异常等临床症状。上述4条标准均符合即为恢复良好,任何一条不达到则为治疗不够理想。
1.5 统计方法
对全部资料使用SPSS 19. 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虽然隐形义齿具有无毒无味和抗折能力强以及弹性好的特点,其在材料上与牙龈组织都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透明性也很好,但是,伴随着使用义齿时间的增加,期固定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结果直接会影响到病人口腔的舒适度[3],此外,隐形义齿在经过修复以后,其在美观与功能方面,都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功能需求,所以根本无法达到完全修复的功效。该研究中,采用义齿治疗的B组患者的愈合率仅为58.5%,充分显示了其缺陷性。吴逸群等研究[4]认为,对于前牙缺损患者,在通过烤瓷冠桥修复技术,由于需要邻牙作为修复的基牙媒介,结果又会对邻牙产生损伤,造成患者不适,长期使用就很可能影响到相关邻牙的健康,产生较大隐患,该研究中的C组患者,愈合率仅为60.4%,和该结果基本相符,这也间接说明,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改善。
骨增量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材料制作成的一种类似牙根形状的植体,可以采用缺牙部位切手术,然后把植体植入到上下颌之间,从而达到固定修复体和实现缺牙修复的效果和目的[5]。在该种植系统中,一般会依据植体的材质、形状和表面连接的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术式。陈永辉、文勇等研究[6-7]结果显示,在手术过程中,会偶然出现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出血、神经损伤和上颌窦穿孔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种植牙手术成功与否,其主要的标准就是种植体能否与骨组织之间有严密的骨性结合。但是在临床方面,由于上颌前牙缺失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比如创伤性松动和牙根折伤等,经过检查,常常会出现牙基骨量不足和上颌前牙覆盖等情况,结果和植体的植入标准有较大的差异,从而给前牙缺失得修补带来很大的困难,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患者无法实现缺牙部位的种植修复术。
种植牙术后,仍然存在感染、种植体周围炎及脱落和种植体折断等相关的并发症[8],但是经过近几年来临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上的症状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种植的成功率平均达到了90%以上,该项研究中,患者经过骨增量技术中的种植方法进行前牙缺失修复,期愈合优良率达到92.5%(49/53),并且明显高于B、C组患者,和该文献的报道结果基本相符,充分显示了优越性。
崔宏燕等研究[9]结果表明,通过骨增量种植修复技术,可以实现种植体周边的骨缺失部位的有效再生,加上种植体能够和周围的组织进行严密的骨性,所以其修复效果的非常理想。对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运用骨增量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在修复后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能够有较好的覆盖,大大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也更为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修复,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江丰,陈宁,禅祖权,等.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46颗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2011, 17(11):298.
[2] 陈小华,潘在兴,叶起清,等.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美学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 29(4):115.
[3] 张辉秋,孙连碧,蒋剑晖.口腔种植骨增量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178-1180.
[4] 吴逸群,张志愿,张志勇. 颧种植体在上颌骨缺损重建的应用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10,14(3):210-214.
[5] Simmion M.Trement of dehiscences and fenest ralations around dental implants using resorbable and nonresorbable membrances associated with bone autografts: a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2,17(3):640-641.
[6] 陈永辉,郑定国,林培.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 14(18):367.
[7] 文勇,徐欣.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 25(4):191.
[8] Sevor JJ,Meffert Rht.Placement of implants into fresh extraction sites using a resol bable collagen membrane:case reports[J]. Practical Periodontics and Aesthetic Dentistry,2013,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