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健康管理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管理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管理基本知识

第1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1、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文秘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从事法律文秘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法律文秘操作技能。

专业核心课与主要实践环节:刑法概论、民商法概论、行政法原理与实务、诉讼法概论、应用写作、法律文书、秘书学基础、档案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网络技术与办公自动化、电子信息管理、社会调研、应用文写作、秘书业务训练、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文秘业务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部门的文秘及相关岗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的法学和文秘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职业岗位文秘工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文献检索、司法笔录训练、书记员工作概论、档案管理、法律文书训练、现代汉语与基础写作、秘书理论与实务、计算机与应用。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法律事务执业能力、掌握秘书技能、会英语、会电脑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时,要求取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课: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专业英语、秘书实务、档案管理、企业管理概论、法律文书、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合同法、国际经济法、公司法、税法、电子商务、商务谈判、沟通技巧、多媒体技术应用、网页制作等。

专业特色:注重塑造形象、提升品味;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复合型多元化的职业能力。

职业前景: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法务助理工作,又能从事法庭助理、书记员、律师助理职业,还能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助理和商务管理工作。本专业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并有潜力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法律文秘专业第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学生应在掌握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技术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素质、知识和能力基本要求

1. 素质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诚实守信,团结合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美感,具有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具有自我调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 知识基本要求

(1)掌握语言文学类、政治哲学类等基本知识。

(2)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文秘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中包括办文、办事、办会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2)掌握管理学、秘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程序的基本知识。

(4)掌握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懂得档案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规则和法律法规。

(5)掌握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

(6)掌握法律公文及其它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知识。

(7)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能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法律文秘事务运作。

3. 能力基本要求

(1)熟练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心领神会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法律咨询、中文写作能力。

(2)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文的能力。

(3)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事的能力。

(4)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会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法律文书制作和公文处理能力。

(6)运用法律和文秘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事法律文秘运作的能力。

(7)运用基本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咨询、司法调解和解决一般法律问题的能力。

(8)公关活动策划能力和人际沟通、接待协调能力。

(9)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事务处理、法律秘书实务活动的能力。

(三)证书要求

1.获取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2.获取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证书或大学四极以上证书。

3.获取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或劳动部门计算机操作中级以上证书。

4.秘书资格证书。

5.争取获得汽车驾驶证书。

6.争取获取法律秘书相关等级证书。

就业岗位(群)

高职院校法律文秘专业是为司法行政机关,检察院、法院、基层法律服务部门及社会输送熟练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文秘业务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职业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法律文秘业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职业道德、优良的警务素质的综合职业技能人才。

毕业生主要从事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和公关工作,办公室事务工作,会议组织和服务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商务及日常事务工作。亦可从事公检法等部门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公证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法律服务所、企业法律顾问处的司法文秘,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的法律服务人员,也可从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法律秘书培训和法律文秘教学工作。

主要课介绍

1.秘书学概论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居于提纲挈领的地位。主要讲授秘书职业的性质、特点、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及秘书职业的国际发展情况。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秘书日常工作程序及相关工作方式、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从事秘书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该课的前修课为《管理基础与实务》;相关后续课为《秘书实务》;后续教学环节是参加中高级秘书资格证考试。

2.秘书实务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学生办会、办事、办文、办活动为核心的管理服务技能为目的。主要讲授秘书工作的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通过秘书案例教学和项目载体教学,以能力本位精神贯穿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秘书实务的各项内容、工作程序、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的各种现场处理技能,以适应企业、商务、机关使用单位专职秘书岗位的工作需要。

该课的前修课为《管理学》、《秘书学概论》,后续课为《办公室实务与管理》;后续教学环节是参加中高级秘书资格证考试。其中80%的学生须考取初/中级秘书资格证书。

3.文书学概论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文秘人才为目标。通过文书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书和文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公务文书的形成、运转、立卷、归档的工作程序,使学生掌握文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非纸质公文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文处理、信息管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该课系《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相关后续课,是对秘书学的专业细化。

4.管理学基础

该课为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权市场营销的管理、战略和策略,结合营销实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策划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设计与流程管理、决策、计划、控制、创新管理以及管理沟通与管理信息活动的组织等,逐步使学生树立起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提高管理的决策能力。

该课为《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实务》的基础

5.法学概论

该课为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一般的法,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形成作用、发展、制定和实施等概念、原理和知识。通过该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概论、原理和知识,帮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形成关于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具备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为在实践中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该课为后续课《法律文书》打下基础。

6.法律文书写作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各类法律文书的概念、功能、内容、格式和写作要领等基本的写作知识。包括公安类法律文书、检察类法律文书、法院审判类法律文书、监狱执行类法律文书、公证类法律文书、仲裁类法律文书、司法鉴定类法律文书以及诉状类法律文书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具备法律和写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安、检察、审判、仲裁和监狱工作以及律师业务工作中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应用法律操作技能。

该课的前修课为《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相关课。

7.民法原理与实务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人身权,物权,所有权,共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民事责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制度,受到法学思维和民法学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民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8.刑法原理与实务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刑法的概念、性质、体系、解释、制定根据、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概念、构成、特殊形态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罚的概念、目的和种类,量刑和刑罚制度;类罪、节罪特别是种罪的概念、构成特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法定刑。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问题的能力。

9.办公自动化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现代秘书计算机信息运用技能为目的。主要讲授办公自动化的涵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模型,以及Windows 98、Word20xx、Excel20xx、Powerpoint等软件实际应用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各种操作并建立简单的局域网技术,具备运用网络处理信息技能,掌握现代化通迅技术和文件处理之电传、复印、自动检索、微机处理、电视摄录及中英文打字等技能。为他们将来进入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能迅速适应办公自动化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终结考核要求是通过省计算机一级考试。

10. 知识产权法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国际及我国知识产权法发展的现状及相关规定,讲授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尤其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以及专利权的法律保护。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现状,掌握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主要法律规范,增强他们分析和处理有关知识产权问题和案件的能力。

11.行政诉讼法学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理解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则、制度与规则,掌握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和处理行政事务及行政争议的能力。

12.劳动法

该课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尤其是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该课为《法理学》、《商法原理与实务》、《经济法学》相关法律学科的后续课。

第3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输血知识;培训;调查;分析;对策

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输血科和临床输血科室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只有协调统一,规范管理,才能保证将合适的血液在合适的时空由合适的人员输到合适的患者身上[1]。临床医护人员是输血治疗的执行者,医护人员掌握输血知识的程度决定着科学、合理用血制度的落实。调查医护人员掌握输血知识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对策,为医护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改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上门面对面问卷调查。驻马店市直、县、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15所,每个主要输血科室,包括内、外、妇、儿科,根据医院提供的花名册主动抽取医生2名,护士1名组成被调查对象。共抽到医生120人,护士60人参加调查问卷不记名填写。

1.2 统计方法 调查问卷分为医生、护士两种类型,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资料、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血液基本知识、临床用血知识等共9个单元。调查问卷的每个单元实行5分制计分,综合回答正确程度统一判分。每个内容单元按照医生、护士分组统计总得分,用Excel表格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合格情况 发放临床医生类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发放护士类问卷60份,收回60份。收回合格问卷共计180份。

2.2 被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文化程度本科以上与大专以下的比例为1.17∶1,医生、护士比例为2∶1。

表1

被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总数

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

本科大专本科大专本科大专本科大专合计

医生22103314171932120

护士1228711110060

注;*本科包括本科以上,大专包括大专以下

2.3 输血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问卷中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血液基本知识、输血病历书写要求单元内容医、护人员基本相同,其他单元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了不同的问题。答题情况见表2。

表2

输血相关知识答题情况

调查单元医生人均得分护士人均得分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2.732.14

血液基本知识3.682.17

输血文书要求3.05

输血治疗依据2.98

输注成分与剂量1.86

输血样本管理与信息核对3.85

血液输注与护理3.48

输血病历书写2.242.03

输血效果评价1.66

注:*“”代表没有解答本单元问题

3 讨论

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欠缺的情况普遍存在[2],采取何种方式培训,提高培训实际效果,是培训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发现以往培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制定对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培训策略,改进培训方式,确定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最近几年,本市临床用血量以大约20%的速度递增,除

作者单位:463000驻马店市中心血站

医疗水平提高,手术难度加大形成的输血量健康增长外,用血不合理造成的血液浪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各大城市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普遍存在,本市供血压力日渐明显。除采供血机构采取措施加大献血者招募力度,增加采供血量外,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用血水平,减少血液浪费也是重要措施之一,增强对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显得迫切而必要。

3.1 以往临床输血安全检查发现输血文书和病例书写有缺陷[3],市卫生主管部门和中心血站自2008年起每年邀请输血专家组织一次输血安全培训。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驻马店市行政区域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掌握仍不够理想。特别是临床医生对血液成分的使用和剂量、输血病历书写、输血效果评价方面掌握严重不足,护士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血液基本知识、输血病历书写等问题答对率较低。调查结果提示应改进输血培训的方式。大面积集中培训,各县、区医生和护士只能选派部分人员参加,培训面窄;一次参加培训人员数量多,路途远,参加培训人员思想不容易集中;没有进行强制考核,不容易兑现奖惩,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建议以县、区为单位分别进行针对性培训,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培训中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者对输血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才能采取措施强化培训后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3.2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培训方向,选择培训内容。以往培训强调外请国内输血行业知名专家,选择培训内容也以行业新发展、新成就为主,脱离了被培训人员掌握输血基本知识的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输血最基本知识掌握欠缺,首先应针对性地进行输血基本知识培训。进行基础知识性培训无需外请知名专家,本地培训人员时间充足,能方便地进行上门培训、多次培训、分专业培训,能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

3.3 血站配合市卫生局抽调本地输血专业人员组成培训组,对各医院轮回培训。培训完成后评估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抽查病历显示有明显改善。

表3

输血相关知识答题情况

调查单元医生人均得分护士人均得分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4.684.76

血液基本知识4.824.12

输血文书要求4.88

输血治疗依据4.33

输注成分与剂量4.02

输血样本管理与信息核对4.93

血液输注与护理4.87

输血病历书写3.784.51

输血效果评价3.67

注:*“”代表没有解答本单元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杜拉让.血液管理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1):985986.

[2] 郭靓,谭斌,等.华西医院输血相关法律及用血知识问卷调查及分析.华西医学,2008(5):11431144.

第4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干预;传染源;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其中又以性传播为主。暗、男男同性恋及吸毒人员为艾滋病传染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作为病毒的传播桥梁,让HIV病毒从高危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1]。为了遏制HIV病毒的快速传播,降低艾滋病毒经性传播的传染率,加强对HIV感染者的干预管理,我单位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暗等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高危人群840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健康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单位接受检查的暗等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

1.2干预方法 首先对参与调查的干预队成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掌握健康干预的相应的专业技术,然后由干预队成员深入市内主要娱乐场所接触调查对象,调查按照尊重、自愿、知情、保密的原则进行,所采取的教育干预形式主要有:发安全套、发宣传折页、播放视频、现场讲座及同伴教育等方式,干预的频率为每月一次,调查的方法是由调查对象填写疾控中心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调查以匿名填写的方式进行,文化层次低无法自行完成调查问卷的,由调查员问询后代为填写。

1.3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分类变量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研究对象840例,其中暗580例,男男同性恋者28例,吸毒者232例。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文盲有10例,占1.19%;小学文化有57例,占6.79%;初中毕业有655例,占77.98%;高中或中专学历有112例,占13.33%;专科以上学历有6例,占0.71%。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已婚580例,占69.05%;未婚181例,占21.55%;同居者有49例,占5.83%,离异者有30例,占3.57%。调查对象中本市人口有80例,占9.52%;外省市人口有760例,占90.48%。在本市工作1年以上者仅为2.16%,工作6个月以下者为85.49%。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28岁,年龄16~48岁。

2.2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他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的知晓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暗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7.29%增长到92.13%;男男同性恋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8.13%增长到90.27%;吸毒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6.15%增长到91.26%;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已达到100%,艾滋病会经过血液传播,不会通过生活中的正常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衣物、浴池等不会传染HIV病毒)认知率达到90.81%,见表1。

2.3 调查者高危情况 暗及男性者、男男者及吸毒者等高危人群840例,暗第一次进行商业性时年龄18~35岁;平均进行易3~6次/d。吸毒者的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为27.5岁,吸毒后性乱行为比例为67%;男男同性恋者的年龄21~48岁,健康干预前无保护性比例为71%,干预后为7.8%。

2.4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 通过近两年的教育干预,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显著提升,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原来的57.69%提高为92.86%,高危人群防范性病、艾滋病的意识显著增强,见表2。

3讨论

暗及男性者等高危人群普遍学历层次为初中,且外省市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干预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本次教育干预活动所涉及人群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如要展开范围更广的关于艾滋病预防的教育,那么这项工作就要从学校开始,把艾滋病与性知识教育纳入大学甚至中小学课堂,进而延伸到整个社会。同时禁毒的教育宣传也要从中小学开始,才能取得理想的禁毒效果[2]在本次研究干预活动中,通过多次的健康教育干预,让目标高危人群了解了艾滋病预防的基本常识,消除了他们认识上的误区,增强了他们的自我防护的意识,甚至一些人不再从工作,转到其他积极健康的工作上来,高危人群防护意识的提高能有效促进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开展。经过教育干预,高危人群对性接触与母婴传播HIV病毒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对安全套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高危人群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达97.65%,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同时对与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蚊虫叮咬及进行一些日常交往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常识知晓率也有明显提高,高危人群对长期保持一个未感染性伴能降低感染HIV病毒的风险方面认同率逐渐提高[3]。对暗及男性者、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同应加强对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培训与专业技术指导,以实现艾滋病防治工作从基层做起的目标。应进一步加强对暗等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的力度,加大检测的范围与次数,扩大覆盖面,以发现更多隐藏的传染源并对其有效的管理。艾滋的健康干预与有效防控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总的来说要不断扩大教育干预的范围,可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应提高安全套的易获得性,可对高危人群免费提供,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有效预防艾滋病的蔓延[4]。

参考文献:

[1]张敏英,吴尊友,柔克明,等.注射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5521.

[2]刘明,关纯兴.当前我国苯丙胺类的滥用特点与相关向题探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4):3262-3281.

第5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女患者,66岁,农民,住桃源县农村某组。因咳嗽2月,加重伴咯痰半月,于2009年3月26日就诊。无烟酒嗜好。经X片、痰涂片、临床诊查等项目诊断为Ⅲ上/(―)初治涂阳,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同日起按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实施免费抗痨治疗。并嘱辅助抗感染、止咳化痰、保肝肾等治疗,注意日常保健。经治1周后,咳嗽等症状减轻。患者虽能坚持服抗痨药,但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反应。在当地就医,好转。但是因药物反应,害怕传染给家人,怕受歧视和冷落,且年老患病,对疾病比较恐惧,怀疑疗效,对全程服药缺乏信心而减少说话,食欲下降,情绪低落,不愿增加子女负担而从事农业劳动。在5月22日查2月痰,仍然涂阳,X片示病灶无明显改变。于是修改抗痨化疗方案为3H3R3Z3E3/4H3R3,即延长1个月强化治疗期。开始实施健康管理服务。

1.2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危险因素:厌食,对全程服药缺乏信心,忧虑与恐惧心理,年老多病。

健康风险:可导致治疗失败。

1.3 健康管理目标 治愈肺结核,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使患者愉快地生活。

1.4 健康干预措施。

1.4.1确定目标人群 一级目标人群:患者及其子女等亲属。二级目标人群:乡疾控专干、乡村医生、邻居、亲友等。三级目标从群:地方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等。

1.4.2健康教育 向目标人群宣传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预防保健与康复常识,推进膳食平衡,强调清淡饮食。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经常晾晒衣被,注意生活环境的通风、采光,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消毒。严格处理排泄物。不直接面向他人大声说话、咳嗽、咯痰或打喷嚏等。

1.4.3增加活动形式 多与邻居、亲友沟通,增加生活乐趣。适当参加轻体力劳动/有氧运动,锻炼身体。日常生活自理,早睡早起,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4心理疏导 对一级和二级目标人群宣传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等基本知识,使其树立信心。同时,宣讲免费诊治政策,并讲明患者没有被社会遗忘,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综合治疗。

2 结果

定期和不定期电话督导/随访/复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交换相关意见,患者树立起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每天能进行适当运动,补充营养,及时诊治合并症(其它疾病)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与人沟通,心情舒畅,使症状基本消失,药品不良反应也明显减轻,食欲正常,二便尚可。6月24日查3月痰,涂阴,X片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进入继续期治疗。8月26日X片示又有吸收好转。查5月、6月、7月痰,均涂阴。11月4日,精神状态正常,无明显症状,痰涂阴,X片示病灶吸收,认为已治愈,取消登记。此后随访2月,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二便大致正常,膳食结构基本合理,生活习惯较好,无明显不适。

3 讨论

在治疗结核病时,按规定实施免费抗痨药物联合化疗及相应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外,加强了健康管理工作,收效明显。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增加了心理满意感[1]。

健康管理能有效干预肺结核治疗,提高生命质量[2]。

参考文献:

第6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 健康教育 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稳步推进通过对与新生儿管护相关的重点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消除或减轻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新生儿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新生儿健康教育

1.1重要性

新生儿,从胎儿脐带切断、结扎开始直至生后第28天,这一阶段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的28天是极为短暂的,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胎儿过渡到新生儿,随着第一声啼哭脱离母体后,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器官功能要通过一系列适应性调整逐步健全起来。据世卫组织网站媒体中心新生儿降低死亡率实况报道第333号报统计:新生儿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37%。绝大多数(75%)新生儿死亡发生在生命第一周,而且这些死亡中,25%-45%发生在生命最初24小时内。故如加强新生儿健康教育,做好新生儿管护措施的实施,对降低新生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1.2健康教育内容

新生儿的家庭做为管护新生儿的基本单位,要积极争取他们参与到健康管理干预中来,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但多数家庭缺乏管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健康干预,所以掌握相应知识技能是必要的。

1.2.1基本知识

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0~6个月的正常足月婴儿如果采用纯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一般不用额外补充钙剂,但应于生后15天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满月内的新生儿能看清楚的最佳距离为20厘米左右;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如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前囟(在头的顶部)是由4块颅骨相接处形成的空隙,出生时对边距离约为2.5厘米,一般在12~18个月时闭合。

1.2.2技能

婴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药物。新生儿发生腹泻后,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调整饮食,并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数呼吸次数,有助早期识别肺炎。在相对安静状态下,2天至2个月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60次/分,2个月至1岁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50次/分。 避免儿童发生摔落、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

1.3健康教育实施措施及开展形式

疾控机构开展新生儿健康教育基线及需求调查,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进行评估为开展好新生儿健康教育提供实施的基本方向。

妇幼保健机构根据疾控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基本方向,为新生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及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2 管理措施

2.1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

在辖区内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分析新生儿健康信息,开展病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及社会、心理、行为等危险因素干预。

2.2定期健康检查

专业卫生工作者在妇女分娩后立即进行家访,是可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卫生战略。这一战略在死亡率高的环境中已显示其积极效果。新生儿访视,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家访3~4次,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人员实施。家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的程度。家访内容包括: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回家后的生活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喂养与护理指导;体重测量;体格检查,重点应注意有无产伤、黄疸、畸形、皮肤与脐部感染等。咨询及指导。如在访视中发现严重问题应立即转医院诊治。

2.3护理管理

2.3.1出生时的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Apgar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2.3.2新生儿居家管理

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父母应多与婴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接触。注意脐部护理,预防感染。应接种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措施应该受到重视,新生儿时期罹患的各种疾病的后遗症将可能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幸福,如能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就可能防治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沈晓明,王卫平编.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第7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跟踪评价。

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达92%以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了重复住院率,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并且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控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重复住院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全程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31-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甚至药物治疗,还要进行血糖的检测,非常痛苦,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糖尿病的控制受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探讨护理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后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过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2011年3月~2012年4月入住我科的已确诊或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以上患者本次住院前均未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

1.2方法。

1.2.1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院内健康教育,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接受的健康教育。①入院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查阅病例及相关资料,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用药、血糖的自我监测,对疾病各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社会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逐一记录在健康教育单上。②入院教育:通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床边演示技巧训练、录像、录音带、讲座、个别辅导等方式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入院知识、住院环境、特殊检查的意义、血糖检查的配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监控的重要性、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治疗药物的性能、个体的治疗方案、与医务人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并发症的预防、低血糖发生的是自救措施等。③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阅读出院指导手册,列出出院后自我监控计划,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的同的及意义,介绍必须及时就诊的症状,指导患者正确护理双足,告知患者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

1.2.2评价方法。①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自行设计,糖尿病专科医生审定。患者自行填写,定时收回。②遵医行为,评价方法:遵医行为,指患者服药行为与医嘱相符合的程度[1]。利用重复演示评价患者自我监控行为与技巧。能重复行为训练内容为及格。其中包括填写糖尿病日记,胰岛素笔的使用,运动及饮食控制,低血糖的预防及自救措施等。③糖尿病患者主要生代指标的评价;记录患者住院当天,出院前1天和满1年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重要的生化指标。

2评价分析

2.1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患者住院后期及患者出院1年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平均及格率达92.4%和99.3%。

2.2患者的遵医行为显示,完全遵从医嘱,定时用药,严格运动控制及饮食控制者达90%。

2.3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患者的空腹血糖由入院时(11.38±5.61)mmol/L下降到出院时(7.36±1.82)mmol/L,出院3个月为(8.42±2.71)mmol/L,出院6个月为(7.33±2.36)mmol/L,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重复住院率及医疗费用。

2.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影响患者从入院及出院后接受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督促患者坚持治疗。

3讨论

3.1实施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认为,尽可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是控制糖尿病最理想的治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患者除需要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还需要拳握出院后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的技巧,例如如何判断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如何联合应用降糖类药物,了解胰岛素抵抗的知识,如何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了解脑梗死的先兆与预防等,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本组患者由50%不是首次住院,61%不是首次就诊,但从本组患者住院初期的调查结果看,除对糖尿病病因有所认识外,其他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尽满意。在自我监控方面有95.9%的患者不能完全遵医嘱正常应用药物和实施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措施。对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等操作更不熟练。对此,我们详细对患者介绍了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问题,建设患者监测的时间可以是三餐及睡前4次测定,或者是早上空腹加上三餐2h后的4次测定。

3.2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健康教育方法可以多样化,发个别指导、床边教育、个体教育、群体教育、讲座、看录像、阅读手册等。本文虽然未对教育方法做过多的调查对比,但从患者的访谈中得知,大多数患者倾向于个别指导。这种教育的优点是有针对性,能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收获大,觖点是占用施教者的时间过长。对于本组患者,我们主要采取了根据患者特点和需要,因人施教即入院教育以阅读入院须知为主:住院教育以个别指导和床边训练,边做边教育为主。从出院1年后的调查结果看,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都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很大,说明健康教育的收获显著。值得指出的是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前提。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休养,丰富知识层面,提高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以探讨糖尿病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学生群体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生力军,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艾滋病目前在全国仍呈现低流行态势,在部分重点地区出现高流行趋势,而且疫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形势还相当严峻。为巩固成效,进一步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通过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其中要求校内青少年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到2007年底达到85%以上、2010年底达到95%以上[1]。为了解广西南宁市在校学生群体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根据《》中期评估工作要求,于2008年底对南宁市的10所学校的大、中学生共311人进行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南宁市10所学校的在校二年级学生共311人,其中初中生127名(41%)、高中生93名(30%)和大学生91名(29%)。

1.2 调查内容

采用《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艾滋病知识及其获得的主要来源[2]。

1.3 调查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的4所初中、3所高中和3所高校,从二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按每班30人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共对311人进行调查。每个调查点采用集中调查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回答,调查员给予督导。

1.4 资料处理

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资料,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其中男生137人(44%),女生174人(56%),初中生平均年龄为13岁、 高中生为16岁、大学生19岁。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情况

311名调查对象在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回答中,总体对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最高,中学生对性伴/性行为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具体结果见表1。

2.3 不同学生群体的总体知晓率情况

按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被调查者中正确回答表1中6个及以上问题的人所占的比例[2]。三类学生群体的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统计结果见表2。

2.4 在校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

南宁市311名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教育、电视、工作单位(社区组织、学校等)组织的宣传活动,回答率依次为75.6%、73.31%、70.7%;其次是报刊、书籍、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回答率依次为59.8%、58.52%、55.95%、50.2%;再次是广播、朋友,回答率依次为36.7%、33.4%;最后是医生、网络,回答率依次为26.1%、24.8%;其它途径相对较少。表1 南宁市311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率情况表2 南宁市311名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

3 讨论

这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南宁市校内青少年(学生)的总体知晓率高出《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预定目标(85%)的10.8%,这表明近年来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对校内青少年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学校的教育”回答率居榜首、“工作单位(社区组织、学校等)组织的宣传活动” 回答率居第三,说明“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3]的确是青少年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重要来源。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也指出,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有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齐全的教学设施,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且青少年对教师非常信任,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通过教师对青少年学生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4]。统计结果还显示,从网络上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回答率最低,与回答率最高的学校教育相差近51个百分点,网络途径属自主寻求知识,而其余回答率高于它的途径都是被动获得知识的形式,这一统计结果除了与学生的电脑拥有率和上网时间少有关以外,同时也表明了目前南宁市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还是应该坚持以“学校的教育、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大众媒体宣传”等被动接受知识的宣教途径为主。从统计结果看,中学生对性伴/性行为方面的知晓率较低,这与他们的年龄段相符合;而关于“蚊虫叮咬”及“外表是否看出患艾滋病”这些问题的答对率相对低于其他问题,也与施嘉聪、轩志东、刘忠华等的问卷调查结果相近[5~8],这说明今后在艾滋病宣传中,应把这些问题列为重点讲解内容。

国际经验表明,维持艾滋病低流行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在艾滋病流行早期,向社会公众和大多数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预防手段[9]。同时,学校学生的流动性决定了校园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持之以恒地开展,如果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坚持从孩子抓起,若干年后教育效果会显现。因此,在今后的针对在校学生进行防治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中,应继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特点,持续地开展好艾滋病的预防教育宣传工作,普及学生群体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南宁市大众中的流行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2006.

2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2007.

3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2008.

4 廖文科.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其政策和任务.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72~476.

5 施嘉聪.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56~157.

6 刘忠华,冷艳,肖征,等.济南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192~195.

7 轩志东,常建,冯昔,等.中原地区某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48(2):134~137.

第9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HIV抗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58-02

【作者简介】 张崛(1974- ),男,北京市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艾滋病管理与监测工作。

【作者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2200。

青少年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也是艾滋病宣教的重点对象,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全社会艾滋病防控的成果。《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要求,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校内青少年(中学生)2007到85%以上,2010年达95%以上。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辖区中学生艾滋病宣教工作提供依据,2008年2月26日-3月14日,笔

者对辖区10所学校开展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20%的比例,从辖区全部49所中学720个班级22 387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所中学150个班级5 241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 098份,有效回收率97.27%。抽样中考虑了随机抽取学校班级的学生数与调查要求的数量,如果部分班级人数过少,可增加同年级相邻班次;被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1~20岁之间。其中男性占44.9%,女性占55.1%;初中占55.7%,高中占44.3%;汉族占97.0%,满族占1.5%,回族占1.2%,其他少数民族占0.3%;来自农村占38.5%,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占61.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参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自行设计“艾滋病KAP问卷”。为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在调查员现场监督下当场填写,独立完成,即时收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否做过HIV抗体检测、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等。对HIV/AIDS基本知识除了统计单项认知情况外,依据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统计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问题人数,从而计算总知晓率;对待HIV/AIDS态度和行为方面,遵从不歧视原则,即将不歧视的态度和行为视为正确,除了统计单项问题的正确率外,只有全部10个问题均回答正确时,才认为该调查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歧视。

1.2.2 数据整理及结果判定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情况 中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63.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003和0.004,P值均>0.05)。虽然中学生对HIV经血、经母婴2条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高;但对HIV经性传播(问题7、8)认知率不高,对蚊虫叮咬、共餐等非HIV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低;30.8%的中学生认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见表1。

2.2 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获取表现为多渠道多途经,其中网络占72.3%,朋友占40.6%,书刊占33.1%,学校教育占21.3%,其他途径(如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广播、医生等)合计占31.5%。

2.3 是否进行HIV抗体检测 有7.6%(386/5 098)的被调查者进行过HIV抗体检测。按年级统计,初中生HIV抗体检测率为10.0%(285/2 839),高中生HIV抗体检测率为4.5%(101/2 259),不同年级学生HIV抗体检测率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4,P>0.05);按性别统计,男生HIV抗体检测率为9.7% (222/2 288),女生HIV抗体检测率为5.8%(164/2 646),不同性别学生HIV抗体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1,P>0.05)。

2.4 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 对待艾滋病的10个态度和行为问题,遵从不歧视原则,即将对待艾滋病不歧视的态度和行为视为正确行为;否则,认为是错误行为。结果显示,中学生单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较低,且全部10个问题都回答正确的比例仅为11.6%,说明学生对艾滋病人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歧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不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0.107和0.133,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调查发现,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仅为63.9%,远远低于《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的要求。良好的控制从了解开始,有针对性地加强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教,掌握正确的艾滋病知识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本次调查未设计有关的问题,但7.6%的中学生做过HIV抗体检测。虽然据此并不能断定这部分学生是因高危后寻求HIV检测,但可能从侧面说明确实有学生有过高危。30.8%的中学生想当然地认为一个看似健康的人不可能感染HIV,这种看法可能会导致与感染者发生不加保护的;不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HIV的传播,或认为只与1个性伴发生并不能降低HIV传播的危险,或认为HIV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等错误的认识都将会削弱采取安全的动机;而认为HIV可以通过共餐传播则增加了他们对HIV/AIDS人群的歧视和恐惧。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网络、朋友、书刊、学校教育、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广播、医生等。当前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家长和教师往往设法限制他们日常收看广播电视的时间,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校或社区本来就不多的艾滋病相关宣传栏、广告栏内容;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中学生往往以上网查资料为由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许可,网络成了他们答疑解惑、了解世界及交友的窗口和平台。但当前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而其宣传的艾滋病知识往往良莠不齐,中学生尚不具备甄别真伪的能力。这种状况下,学校的艾滋病健康宣教就显得非常重要,找寻适宜的教学材料,如内容丰富的课本 、生动有趣的教学录像等,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

虽然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2005年起要确保安排“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2006年3月1日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但调查显示,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获得途径“学校教育”仅占21.3%。切实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课程,从源头上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知识的全面理解,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4]。 总之,中学生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也是艾滋病宣教的重点对象,探寻适合中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宣教的最佳方式或有效途径,加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是控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扩散的关键一环。

4 参考文献

[1] 张冰,季成叶,何忠虎,等.预防艾滋病关爱HIV感染者师资培训效果评价.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03-105.

[2] 张冰,季成叶,宋逸,等.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71.

[3] 孙秀梅,王宝兰,于德河,等.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