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为治理“三农问题”而提出的着眼长远、统揽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推进器。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我国要有效推进其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就需要基于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上来加以思考和认识。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经理性分析,提出若干理性思考,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的重任。亿万新型农民的培育造就,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与否。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反之,在一个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地方,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还偏低。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养、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村基础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服务。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在作好教育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和知识技能培训的任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特别是要加快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致富是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基础教育要以农民致富为主要价值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了解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跟着农民致富方法走。这就需要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要确立面向新农村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立足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业集约化经营、乡镇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从一定程度来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益凸显。一些农村地区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有的农村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有的农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坑害消费者利益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泛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情况时有发生。所有这些现象,成为农村社会落后和不稳定的因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谐音。解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靠政策、靠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教育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农村基础教育是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重要的阵地,学校要坚持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坚持不懈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打破以往“大锅饭,养懒汉”和向国家与政府“等、靠、要”的局面,使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蔚然成风。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进行先进健康文化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生活。同时防止文化糟粕的入侵,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质言之,农村学校是养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摇篮,必须充分发挥它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职能与效应,才能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
三、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辽宁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 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 交通便利, 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省略.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4]新农村新风貌建设[EB/OL].辽宁旅游信息网heep://lntour.省略2007~2~23
(一)林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综合功能,在保证粮食生产方面的屏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基本实现了精耕细作,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对于山地、林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因此,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二)林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
实现新农村“村容整洁”的手段和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要想使乡村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建设成为花园式和园林式的生态文明乡村,必须植树、栽花、种草,布置绿色景观,增加绿地面积。目前,在黔南农村已涌现出一批绿化和美化效果好,把村庄装扮成花园式、园林式的生态文明村,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了广大中外游人喜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风景区,也大大提高了乡村知名度。
(三)林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绿水青山是实现农村致富的金山银山。广大农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人口逐渐增多、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符合市场需要,有当地特色的优势林业产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山区、没有工矿企业的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就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产业项目。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林业产业项目非常多,如大力发展优质果品基地、珍稀特种用材林、林木种苗和花卉基地、食用菌、中药材、林下家禽养殖、山野菜基地、森林旅游服务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等项目。这些林业产业项目的发展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带动农民致富,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新农村林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要发展现代林业、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三)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影响因素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中国的新农村应当是丰衣足食、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社会。要完成这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实现建设新农村的远大理想,就必须突出这个“新”字,其主要任务是“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成立新组织、培育新风尚”。
长期以来,城市人鄙视农村人,更没人愿意去农村生活。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的穷、脏、乱、愚的状况,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应该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的公共服务来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不断加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新农村应该是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农村,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农村。
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产业化经营拉动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同步增长。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需要的资源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
(一)农用资金紧缺是新农村建设巨大障碍
无论是新农业、新设施、新环境、还是新农民,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资金,没有资金,就不能建造新房舍、购建新设施、美化新环境、培育新农民。然而,而我国的很多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多数都缺乏资金,乡镇工作人员的工资都难以维持发放,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负债,且有的数额很大,拿不出资金来搞新农村建设。可见,资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农村教育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育新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有能力建设新农村。否则,就不会或不能较好地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手段,无法进行科技创新,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经济。在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乡村只有村办小学,有初高中的村为数不多;农村没有图书室,农民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受到限制,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在抽查的1000位农民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18.5%,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仅占2%。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学习意识。这样知识结构的现状,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三)农村交通问题制约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二是发展新产业。发展新产业一是要解决资金问题,二是要解决人才问题,三是要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产业能否不断地发展,取决于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否能够顺利地占领市场,要占领市场需要将大量的产品运往销售地。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公路建设较为落后,路况多数为砂石路,土路也占相当比例,道路翻浆问题仍较突出。即使该地区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也难以到达消费者手中,无法实现销售,农村哪里能获得发展的资金,因此,交通不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
(四)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缺乏也构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绝大多数农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少之又少,资源浪费严重,掠夺式经营现象还时有发生,节能意识、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集约式的生产经营理念还没有形成。农民们缺乏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的思想意识,也暴露了他们缺乏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技术。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累更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能源建设、通讯设施建设,还是文化、卫生事业等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使农村经济走出困境,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资金来源就有了保障,社会各项事业就有了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培育新农民,培育新农民主要靠教育。针对教育兴村的现状,要突出农村教育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韩国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要进一步突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建设新农村,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只有培育出众多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新生力量。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
让农民享用新设施,享受新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要发展农村电力和网络建设;要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疾病的防治;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宽敞的公路、清洁的能源、卫生清洁的水源、优美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的。组织农民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好各种资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科学使用水资源、肥料和农药;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认真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找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路子才能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小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认识[J].科学决策,2007,(01).
[2]陈家付,陈晓,刘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校学报,2006(4).
[3]杨世华.新农村建设应优先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冯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济南日报,2005-11-28.
关键词:乡镇政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三农”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涵盖了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领域内容,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上的具体化。乡镇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依然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面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形式、更加注重实效、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历史课题。
作为乡镇政府来讲,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全面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乡镇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方、推动方,实现自身职能转型至关重要;本质上讲,乡镇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贯彻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让乡镇政府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乡镇政府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全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乡镇政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
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本位思想,真正做到以农村建设为根本、以农民更好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创新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农业收入;坚持全心全意提高农村社会公共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划清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法化、和规化。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乡镇政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回应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关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具体推动这一工程过程中所遇阻力的大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从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利益之外,乡镇政府必须要积极从自身出发构建回应型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谓的回应型的乡镇政府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推动新农村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质疑、敏感问题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而不是消极对待和听之任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回应型政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和现实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全面坚持全心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逐步减少政府服务的中间环节,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一个重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予以稳步推行,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公正、合理解决,维护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乡镇政府必须要从新形势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务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与传统条件下的农村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步摒弃和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对农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入手,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改变以往对农村工作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乡镇政府要逐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减少传达环节、消减多层管理,切实以高效、有力的姿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作用,避免出现多重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必须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集中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权责明确、协调推进,避免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度出现错位现象;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要跟上,不断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服务配套建设,提高乡镇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服务效率。
四是努力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镇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在推动这一工程中激励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乡镇政府在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文化过程中,要从建设之后的新农村社会效益出发,努力提高新农村社会效益,构建和形成更加有利于推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行政习惯和优良行政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逐步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和作风的消极行政文化,积极构建一种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农村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积极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尽管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乡镇行政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行政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行政行为起着反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软动力”。
五是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新农村建设之后的管理同样重要,如果新农村建设之后,乡镇政府对其管理不到位,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予以有效解决,那么不但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而且也会使得党和国家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完善乡镇政府在新农村管理的决策与执行机制,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按照民主、科学的原则对新农村管理中的各项事务予以决策;不断规范执行程序,让新农村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务都能够按照合法、正规的程序进行,让具体执行暴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新农村建设之后,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对推进适合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权力不受侵害、农民利益不受损失;要让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借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一些与农民利益最为直接的项目。
关键词:寒地新农村 生态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间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新农村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保障生产资料、资金合理使用、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得以大力发展的广大地域。因此,新农村建设发展作为实施以上条件的基地是实施科学发展、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1]。
当前新农村建设应以“人为本体”这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思想,并充分地体现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作为寒地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遵循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更要适应寒地的建设特征、包括农村建筑与环境改善。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应该是获得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寒地新农村生态建设空间格局的营造及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2].因此,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应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首先在建筑形式上要符合当地环境的依托,既要有特色又要有一定的适用性;第二要能突出经济建设的目标;第三要能体现当地特色。寒地新农村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冰雪项目的发源地,适当的打造地方特色是提高文化建设和经济收入的首要来源,如“雪乡”利用冰雪资源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寒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性原则
寒地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态建设的发展,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当地经济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如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房在境中、境中有房,尽可能的营造生态建设中的“生境”并形成可持续发展。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的组成内容见下图1。
(1)生态规划阶段。农村由于自然环境好、尺度小、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体现生态建设的天然条件。比如尺度小,相对于大城市综合设计和设施的处理要简单得多,因此也更加有可能将新农村规划直接做成生态规划,而不需要在城镇规划外另外进行。
(2)新农村可持续生态建设。开展生态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新农村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新农村建设目的是要使得任何城乡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开展生态新农村建设会推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学是开展可持续城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二者都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
(3)实施生态工程。生态工程就是在物质和能量利用方面的各种实施活动。生态工程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首先通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将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持久特点的生态系统;其次通过将规划、建设和工程融为一体,寻求城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诸如土地利用、资源使用、自然保护和环境建设等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和途径;第三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尤其减少城乡系统对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和依赖,并尽可能使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产品。
2.2 寒地新农村建设中的设计因素:
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要考虑传统设计中的功能性、空间划分、适用性以外,更要考虑这个设计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生态可持续性。比如气候影响、地形影响、植被因素、形象、文脉、能源与设施因素等[3]。只有对新农村的当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尊重其影响因素才能做出适合的生态设计来。
(1)冰雪资源的应用。寒地由于气候因素,一年中有4-6个月处于冬季,室外的景观单调、但冰雪资源雄厚,因此要利用其进行室外环境的塑造以达到景观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雪乡”每年利用冰雪资源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地形植被的利用。寒地多处于山地和平原地区,尤其是山地居多,要充分考虑其特有的地形特色,利用原有地形和当地乡土植被进行二次设计,既能体现原始风貌又能促进生态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3)当地文化的展示。寒地新农村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文化,这是寒地特有的文化形式,如有名的东北怪“窗户纸糊在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翻穿皮袄毛在外”等富有民族特色、意味深长的风土人情的文化形式是需要向外展示的。
3.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成果
成果表达要求内容具体明确,又要避免琐细刚性;既要为规划部门的编写更详细的项目设计条件提供依据,又要给具体项目的设计留出充分的创作发挥的余地。寒地城乡生态设计过程见下图2。
4.结语
将生态的概念和原理运用于当今小城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它一方面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未来新农村环境建设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因此迈向生态的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是将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建筑生产系统和决策规划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最和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基本规律,根据新农村环境和资源状况,以低投人经济为基础,以生态平衡为特点,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优化组合基地功能结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同步协调发展的人类理想居住区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44050)。
参考文献:
[1]王士兰、游宏滔.小城镇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搞好新农村建设既是各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是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人民政协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大好时机和政协工作取得很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对此,政协工作必须充分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认真总结“三农”经验,不断创新思路,最广泛地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知情参政,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把各种力量吸引到新农村的建设之中,让各界有识之士在建设新农村的宏伟事业中献真情,动实力,实现互惠双赢。现以平塘县为例,谈谈我对政协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看法和建议。
1.人民政协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与自身的地位相适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对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参政议政寻求解决的途径。人民政协面对这样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工作的对象更多、空间更大、活动的舞台更加广阔。
2、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同时已必须要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如果没有“三大”文明的建设就谈不上新型的农村建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协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临一个好的发展机会。政协应当把握机遇,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方向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使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化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作为平塘,要尽快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发展任务以及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都是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难事,而政协正好是党委、政府的参政议政组织,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政协把县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力体现。
4、民主与团结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的源泉,也是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政协工作要联系社会各界,了解民情,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力量。政协工作要顾全大局,注重团结,维护稳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多做凝聚人心的工作,特别要抓住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多关注社会变化、体察民情,履行好政协职能,使政协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营造平安、祥和的大好局面,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平塘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有效措施 原则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6-01
早在我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党就提出了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时新农村的建设是针对于我国过去旧时代的就农村来说的。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这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是针对我国旧时的农村,也是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发展情况而言的,党和国家提出这样的历史新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农村基层都具有地方性的治理特色,这就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守一套规范的基本原则,不惯在新农村建设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坚持这些基本原则。
1.新农村的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久的、艰巨的使命任务。但是很多的基层领导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从长远眼光出发,没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导致新农村建设的轨道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过程应该要立足于地区当前的发展水平,用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的来看,稳步发展,不能脱离现实,急于求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工作根据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会有进程快慢之分,农村基层不能搞盲目的攀比,更不能在建设过程中搞形式主义,也不能做一些劳民伤财的表面工程。
2.因地制宜、规范规划的原则
规划是行动的纲领,科学的规划对于优化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以科举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规 划要有长远的、 总体的观点;要统筹兼顾,合理布 局,互相配套,体现前瞻性、 整体性;要坚持节约和 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充分论证,这样 才能防止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我国农村地区广 大,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地理条件、 民族风俗传统等 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 色、 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保留不同村庄的人文历史 特点,不能整齐划一,一个模式。
3.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相 结合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政府的主导作用 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新农村建设,既 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 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进步;既要加强物质 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与和谐社 会建设。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够使新农 村各项建设整体协调推进。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 是经过规划引导、 政策扶持、 增加投入、 典型示范、 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 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在发挥政 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措施
在坚守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原则之后,基层领导就要根据本地农村的基本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下面罗列一些我总结出来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措施。
1.根据地方发展规律进行分类指导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远性,以及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能搞一刀切或者齐步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多元的,是分部的。要根据地方发展的规律,认真听取群众的观点,及时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定期进行总结,戒除形式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有浮夸的不良风气出现。
2.通过学习加强认知水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不断的学习的研究,力求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理解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活动进行宣传,使得百姓知道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义,并且尽可能理解五中全会的重要精神。通过合理的宣传,使得百姓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并且让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原动力。
3.建立合适的保障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建立保障建设的有效机制。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明确投入渠道,落实建设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条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明确任务,提高基层干部的责任感。但是在进行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民主,尊重客观的发展规律,在新农村的建设国会曾中不断地提高建设水准,努力加强规范支付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做好基层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只有搞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使得每个部门的只能都可以被有效的发挥出来,一打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三、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措施,新农村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次年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措施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所有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基层干部不断的努力,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正刚.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以浙江省义乌等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 理论月刊. 2008(07) .
[2] 蔡辉明.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J]. 老区建设. 2008(10) .
[3] 何兰萍.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 开发研究. 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