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配音声音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项目实施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国培计划”的宏观指导
(1)统一认识,抓好落实。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培训院校,认真领会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培计划”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文件,统一认识。
(2)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省教育厅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厅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厅长、财政厅副厅长担任副组长,负责项目统筹组织。在师范教育处设国培项目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工作。省教育厅分别召开全省启动实施“国培计划”视频动员会、师范生置换脱产研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
2.确定标准,认真遴选培训机构和学员
(1)为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0年“国培计划”――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申报和项目招标指南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颁布邀标通知,邀标通告;制定培训机构评审标准,组织专家组遵循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原则,遴选申报单位。确定由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教师研修网、继续教育网等13家省内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2)组织各地完成了26 200名参训教师的遴选工作;组织六所省内高等师范院校遴选顶岗师范生3 000名,以2:1的比例,与全省129个县1 073所农村学校的1 500名教师对口安排。
3.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1)加强调研,突出培训的针对性。省教育厅、各高校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问卷等,了解教师需求,调整、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2)确保质量,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40%,省域外高水平专家不少于1/3的要求,选拔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教学。
(3)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省教育厅明确规定,各高校对培训教师、师范生要有考核,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完成研修任务,全程培训考核合格者,获得当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5个学分,其成绩作为所在学校该学期绩效工资的考评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师范生在评先评优、就业推荐、报读研究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主要特色和效果
1.主要特色
(1)完善制度,规范项目实施。制定了《“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线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实习师范生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培训管理。
(2)探索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分两个阶段(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在岗研修),三个环节(远程学习、经验交流、思维拓展),一个结果(实践结果考核)。
(3)创新培训课程结构体系。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则采用三个课程模块安排教师的研修。一是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提高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二是跟班研修课程模块,学习成功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策略,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三是非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拓展知识结构,分科技、人文、教育、艺术四大类,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4)建立一批培训基地。通过“国培计划”的实施,逐步分层次、分学段、分学科在高水平院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引领性专项培训基地,在省内优质中小学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专项实训基地,完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2.培训效果显著
(1)做到了“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我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共培训教师29 200人,涉及16个州市,129个县区,初中13个学科,小学12个学科,3 445所学校。
关键词:小学音乐;表演能力;循序渐进;灵活多样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41-01
音乐教学中的表演能力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表演能力强才能将作品展现得更完美。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要通过肢体语言与情感的结合,把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学生要敢于自我表现,把音乐课堂当作自己梦想的舞台,用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让学生在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推进,让学生享受于音乐表演的过程。
一、模仿训练,增强韵律感
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而在众多方法中,模仿训练是比较基础的一项训练内容。它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韵律的感受力,这项训练难度适中,很适合学生提高表演能力的基础训练。教师要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例如,在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歌曲《铃儿响叮当》时,教师可以开展这样的模仿训练:在课前为这首歌曲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的编排和音乐歌曲中的歌词紧密结合,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容易。第一句歌词“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可以设计双手在胸前交叉打开,好像从风雪中冲出来,而后半句根据歌词编排了半蹲坐着的姿势,让学生想象坐在雪橇上快乐的情境。学生们唱着歌词很轻松地就做出了舞蹈动作,让模仿的过程变得异常简单轻松。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模仿,尽情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师在模仿训练的过程中要边做动作边进行语言的激励,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模仿训练中,从而放下顾虑,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心中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释放心中丰富的情感。动作模仿训练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是实效性很强的教学途径。
二、创编舞蹈,启迪创造力
音乐教学中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有创编舞蹈这个途径,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编舞蹈的环节是生动有趣的,它能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力、启迪创造力,在自由的音乐空间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作品,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例如,在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歌曲《七色光之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的创编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地听歌曲,理解歌词,在听的过程中激发想象力,并提示学生根据歌词大意来进行创编。为了让学生创编的思路更清晰,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逐句创编,比如创编歌词第一句“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教师可以引导道:“同学们,太阳在哪儿?让我们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去找到它!”同学们很快就编排出自己优美的舞蹈动作。除了教师引导来创编以外,还可以采用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合作创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创作动作,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想象力会更丰富,作品的创作水平无形中就会得到提高,更关键的是他们在讨论分享中表演能力也会迅速得到提高,并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采用奖励或者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编活动中来,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营造音乐课堂愉悦的氛围。
三、个性展示,提升表现力
对于学生自己创编的舞蹈教师要给他们展示风采的机会,这样的个性展示特别能提高学生的表演才能和积极性。教师要把音乐课堂营造成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让他们享受展示的机会。这样既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成为舞台的亮点,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歌曲《跳吧,跳吧》时,教师教授了这首歌曲的舞蹈,并在课堂中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演展示比赛。学生们在教师的言语激励下积极投入到比赛当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放开,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展现音乐作品的主题。学生们的表演很精彩,有的进行了独舞的展示,有的进行了小组群舞的展演,有的用小合唱的形式来展现风采,而有的则采用了唱加伴舞的形式来表演。在展示环节,教师要通过自己生动、活泼、有趣的言语,不断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充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并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评出最佳创意奖。学生的表演百花齐放,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他们的表演才能,让音乐课堂更精彩、更丰富。他们在音乐课堂中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个性展示让他们变得更自信,音乐课堂也真正成了他们快乐的天堂。
四、结束语
总之,音乐教学中的表演能力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模仿训练、舞蹈创编、个性展示等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在循序渐进中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53-02
收稿日期:[HTSS]2006-09-18
作者简介:吕飞(1961-),女,吉林扶余人,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
在我们的声乐课堂里,人们往往会停留在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标准,而没有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应从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去理解和形成声音。而“咨询型”课型的教学目标可以把情感、能力、认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咨询的方法,通过师生密切合作,在师生、生生的广泛交流和互动中展开教学。通过咨询、思考、交流和总结,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一、课堂交流,群体咨询,挖掘发声训练的情感因素
发声训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发声的技能,还应从单调、枯燥、无内容的练声曲中挖掘发声训练中的情感因素。如训练气息流畅的练声曲,让学生带着一种抒情的情绪,将几个简单的音符,情绪饱满地用气息支持到音的结束,赋予原本没有内容、没有表情的练声曲以生命力和表现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声乐课堂中,我经常选用一些简单的歌曲作品作为发声练习的辅助内容,在练习中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我的做法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段讲授,让学生通过体验达到理解,把讨论、交流与歌曲演唱有机结合起来,挖掘发声训练中的情感因素,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二、问题咨询,强调咬字、吐字对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不同之处,是它能通过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由于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在演唱时的咬字、吐字也应各有特色。
咨询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的?(2)在演唱中应怎样表现?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讨论,并对学生的课堂咨询作归纳和总结:通常在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演唱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歌曲时,吐字要轻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拖泥带水;而唱一些委婉、深情的歌曲时,咬字则应柔和、连贯。要将一首歌唱得富于音乐表现力,首先要把字唱清楚,否则就丧失了其先决条件。如16世纪我国文艺理论家李渔所说:“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常有唱定一曲,听者只闻其声,辨不出一字者,令人闷杀!”由此可见,正确地咬字、吐字,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声音挺好,但唱起来却“言之无物”,只听到纯技巧的声音,听不清楚所唱的歌词,更传递不出歌曲的情感与内涵,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唱起来却是平平淡淡。因此,重视歌唱语言的发音规律,掌握歌唱发音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是每位歌唱者的基本功。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之后,才能很好地“解释”歌词内容,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引起听众共鸣。
三、个体咨询,挖掘作品内涵,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艺术能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和社会面貌,歌曲也是如此。演唱者应该通过歌曲的演唱,去挖掘其蕴涵的思想本质。如歌曲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还是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是对腐朽丑陋的社会现象的讽刺,等等,都要通过歌曲的演唱把它们表现出来。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布置不同的声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课外交流,收集资料,或采用咨询等方式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手法,歌词的思想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音乐的在何处,哪些地方有难度需特别注意等,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做到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比如普契尼的歌剧《佳尼斯基基》中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表现的是一位清纯美丽的少女,对爱情向往而又害羞的情感,所以不可能很强烈地、热烈地将心中的爱情倾泄而出。通过广泛交流与咨询,一些学生演唱时,声音运用和情感表达都比较准确了,基本能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而有许多学生虽然把这首咏叹调唱得声音很结实,高音饱满,声音很漂亮,但却不符合人物的性格。
理智地分析、研究作品,用合适的、恰到好处的声音来塑造形象和表现情感,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需要重视和反复强调的功底,也是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的基础。
四、课外咨询,交流情感体验,准确地表达歌曲内容要把歌唱好,关键还是要以情带声,情真本身就有美感,就能使听众受到感染。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的。在情感体验上,作为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三方面去进行咨询:首先,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但这种体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其次,是通过一些描写各种人间情感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等,间接体验色彩绚丽、复杂多变的感情世界,从中汲取营养。第三,平时可以多接触社会,增加阅历和拓宽知识面,善于理解和接受别人,多学会一些感动。当学生拿到一首歌曲作品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运用已掌握的发声技术,准确地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学生互教 任务型
引言
教学要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标, 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的挑战,承担新的任务。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如此,只有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才能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即教师不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习策略的培训者。目前,从小学到中学,由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的影响, 教师考虑到教学任务紧和升学率,很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上下工夫,不敢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或其尺度把握不准,教师是进退两难, 尽管一直在努力, 但成效不大;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仍是靠老师教一点,学一点, 学习上养成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学生在学习中不知道怎么学。结果,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习惯中、小学的那套学习方法:等着老师一点一滴地教。他们缺少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不知道如何自学(how to learn to teach themselves)。学了近十年的英语,其听、说、读、写的技能还是不合要求。针对学生这种在学习中失去自我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大专英语精读的教师的笔者认为, 大专与中学相比,学生升学压力已大大减轻,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机遇,教师不能再错失这一良机。为了扭转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不良学习习惯,笔者试图从英语课文讲解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上讲台给他们自己讲解课文,教师纠正的教学模式,以此“逼迫”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英语课文讲解均是教师唱主角:讲解课文单词、句型、文章结构及难点,学生的参与仅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整节课几乎是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在课堂上,学生是语言文字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改变角色, 让学生自己教自己(peers tutoring)、教师指导的办法,情形会怎样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调动吗?他们的学习和学好英语的热情能得到激发吗?他们会自主学习吗?要回答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查尔斯・魏德迈(C.A.Wedemeyer,美国)和穆尔(M.Moore,美国)、德林(Delling,德国),在20世纪60―70年针对远程教育,丰富和发展了学生自主或独立学习的理论。远程教育史学家,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德林教授主张在远程教育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教”的特征,教师和教育组织的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依靠学生的自主和独立。魏德迈被尊为“美国远程教育之父”,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魏德迈提出三条灵活自主的原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尽管这些理论是从远程教育的角度出发, 但在指导学生如何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学习是有一定作用的。
自主学习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他们的学习的动力就足,学习效果就佳。这时,教师的作用便是给予更多的指导,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更广的视野。然而可惜的是,进入大专的大部分学生就是缺乏这种自主学习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有意识地、经常地、长期地、利用一切机会去启发、点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掌握自主学习思维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能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的:1.学习者因素:年龄、性别、学习者观念和原有的英语水平等 2.环境因素:教学环境,文化背景。对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解课文的课堂教学时,考虑了以上二者的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因素。我所教的二个双专科班分别是05级计算机+英语(1)班(以下简称:计英1)和05级物流管理+英语(1)班(以下简称:物英1),年龄均为20岁左右。计英1班共34人,其中:男生20名,女生14名,入学的高考英语成绩:
物英1班共37人,其中:男生9名,女生28人,入学的高考英语成绩:
入学上课第一天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他们的自我管理观念(Self-management beliefs)、自我效能观念(Self-efficacy beliefs)、动机观念(Motivational beliefs)和语言学习策略观念(Strategy beliefs)都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素质,笔者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讲解课文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是可行的。
三、教学指导方法
明确任务(task-based):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 Unit One Section A(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为例,首先布置学生预习任务:1.让学生准备回答一些作为“热身”引导的问题(1).Why are you not able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or write smoothly while nearly all of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 about 10 years? (2). What are your main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2. 让学生准备回答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促使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1) How many parts can you divide the text into? (2) Why do you divide it in this way? (3)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text? (4) Try to expla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让学生自己发现:课文的写作的主要特点是因果关系 (from Cause to Effect)。3. 告知学生:他们将被任意选中上台作课文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一个检查、讨论、讲评、讲解和总结的过程。在课上,首先检查(check)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询问上述提及的“热身”问题。有一个学生说, “We can’t speak English fluently or write smoothly because we didn’t have time to practice it. In middle school we only did grammar exercises, reading exercises and so on to prepare for some examinations, actually we haven’t learned much English.”另一个说,“My major problems ar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 can’t remember them. Besides, I have some problems in writing, I always write Chinese English.” etc.
如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办法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从而引出一些好的学习策略:
Read all sorts of printed material, listen to native speakers on the radio, TV and films, and find opportunities to use English out of class.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学习策略“I practiced all the time. I carried a little dictionary with me wherever I went...”(pra.7)给学生总结出这些好的学习英语策略,使他们认识到,要学好英语,掌握其学习策略的重要性,所谓学习英语的策略就是“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思维和交流的过程”(David Nunan)要让学生时刻注意、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刻提醒自己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课文的学习:1.请学生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检查预习情况。如果学生不认真阅读课文,就回答不出那些问题。2.课文分4段,分别请4位中等水平的学生上讲台讲解各段课文。鼓励学生当老师(Encourage learners to become teachers)即学生自己教自己(peer tutoring)例如:
Teacher: (Inviting) “Student A, would you 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and expla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text?”
Student A: “Yes, I’d love to.”
T:“Ok, let’s welcome Mr/Miss A!”
S A: (acting as a teacher):“Mr/Miss B,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read this part?”
S B: “Yes.” (starts to read aloud) ...
S A: “Thank you, Mr/Miss B, sit down, please.”
然后他/她开始试着用英语讲解课文。通常他们只会把课文翻译一遍并讲少数几个词的用法。虽然他们没有教师那样讲得自然,那样从容,但却能考查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和知识水平,锻炼他们的胆量。他们能上台作讲解, 说明他们已作了准备。准备不充分就会理解错,翻译错。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他们达不到那个境界,但是他们却已向自主学习的方向迈开了可喜的一步。要使自己能站在讲台上像老师那样讲课文,他们就要像老师那样认真备课。他们备课的过程就是有方向、有目标的自学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雏形。“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改进各种策略并迈开脚步。”(Silva1990)学生A讲完以后:
SA: (asking the whole class) “Now,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同学们可以就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向讲台上的他或她提问,这也要求台下的同学也认真地备课,(不认真地阅读课文是提不出什么问题的),以便提出问题,请他/她作进一步解释,促使疑问得到立刻解答;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些解释为理解偏差或有误时,也应立即做出反应,向其提问,请其进一步解释,如果还是解释不清楚,这时,教师自己来做进一步讲解, 让学生理解。乔姆斯基(Chomsky)的生成语言理论和克拉申(Stephen.0.Krashen)的语言习得论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1ear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的(acquisition)。习得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生来具备学习语言的潜能,只要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就会将语言规律内化,形成语言,继而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学生习得,只有学生理解了才有助于他们的习得。”(Krashen1982) 想要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老师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在尽量使学生使用习得来的语言上下工夫。当然, 老师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权威的观点,学生仍然可以提出异议,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发动全体学生讨论以达到共识。当学生讲解结束后,教师随即做简短的讲评,并打分。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四、学生教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之优点
“学生教学生”,同伴之间的教练(Tandem programs/peer tutoring)始于1970年的欧洲。Helec (1988)把这个教练法描述为“直接的语言交流项目”(direct language exchange)。结伴均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教练的主要要求是让学生互扮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以学到地道的外语。优点是:感觉比传统的课堂轻松,有更多的机会负起学习的职责。
然而,在笔者的课堂里,学生都是本国的学生,他们之间的互教互学能起到学好英语的效果吗?
在课堂内,学生自己教自己实际上是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Allwright(1984)和Long(1983)认为,就是在互动过程中,才会有习得。学习者习得是通过互相交谈而来的。(...it is i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that acquisition occurs. Learners acquire through talking with each other.)。Keith Johnson认为, 和同学合作,“与其他语言学习者一起学有利于促进语言技能。这个学习策略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学习伙伴或一个临时的搭档和小组。这一策略不断地在控制与同学和对手竞争的冲动中起作用。(Cooperating with peers “working with other language learners to improve language skills. This strategy can involve a regular learning partner or a temporary pair or small group. This strategy frequently involves controlling impulses toward competitiveness and rivalry.”)。学习语言需要互动,有伴一起学习,比一个人埋头苦练效率要高。Montgomery and Eisenstein 总结道:“指导和互动对于习得而言都是必要的。”(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p46)
引导学生上讲台讲解课文是对其个人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以个体带全体的举措。这一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互动,相互学习与竞争。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向能力好的学生学到不少东西,而能力强的学生又得到额外的英语练习。学生对外语的难点比起他们教师教的有更多的理解,从而真正地学到语言。这是优点之一。其次,通过这一课堂模式,可以当场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偏差或错误。在传统的课文讲解时,教师均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解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没有掌握的真正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自己上台讲述时,他们的理解错误便暴露无疑。
例一:
“I was not much of an athlete either, though I enjoyed playing street games. One of my boyhood friends once counted thirty-six of them.”(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2级 Unit 1 Section B My Early Memories para.4 p.12)一个学生在讲到划线部分处(注:笔者自加的),将其译为“连续击中36次”根据上文,其意思为:“我喜欢玩各种街道上的游戏, 我的一位童年朋友曾经帮我数了数,共会36种。”这里“counted”是“计数,数”的意思。
例二:
(AIDS) was diagno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ate 1970s.Since then, AIDS has killed more than 204,000 Americans――half in the past few years alone.( 注: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A The Battle Against AIDS部分第一段, 划线部分是笔者加的) 学生在讲解划线部分时认为,204,000的死亡人数,是过去几年的一半, 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死亡数字应该为408,000。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立刻为学生们分析。“since then”:意思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艾滋病被诊断起一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为止,其时间包括了“in the past few years”。因此,“half in the past few years alone”的意思应为:仅仅过去几年,死亡人数是上述数字的一半,即:102,000。
例三:
“At ten, I explored doing gym exercises off the diving board at the pool”(注:Unit 5 Section B: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B The Last Dive at the Olympics部分第四段, 划线部分是笔者加的)学生的理解是“在跳板旁”。其实应该是: 十岁时, 他便在跳水池边, 试做着各种弹离跳板的跳水动作。这里的“off”有“脱离”的意思。
可见,如果不是由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解偏差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吗?引导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其实就是教学生怎样自学, 改变依赖老师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都是因为太过分地依赖老师,结果造成了缺乏自信心和自学的能力。Vivian Cook 指出,能力差的学生是那些太过分依赖老师,几乎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必须在课上和课后鼓励这部分学生养成摆脱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通过学习习惯的训练,部分地讲,这一习惯是能够获得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树立奋斗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提供弥补不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的成功抱有希望。
五、针对引导学生上讲台讲解课文的问卷结果
根据对71名学生(其中男生20名; 女生44名;弃权7名)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的问卷调查结果: A 赞成;B 反对;C 既不赞成又不反对。 赞成票(A)男生11人;女生24, 占54.67%。反对票(B)男生5人,女生11人, 占25%; 既不赞成又不反对(C) 男生4人,女生9人, 占20.31%。
就学生的三种态度的理由,笔者汇总如下:
1.赞成的理由:(1)人都有懒惰性,如果没有压力, 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预习课文,如果上课要被点名上台讲解, 我们就不得不预习, 查字典和资料 并养成习惯。(2)增强自信心: 在讲台上多站几次, 以后不管到哪里做发言、演讲都不会感到紧张,怯场,能展现学生的应变能力。(3)锻炼英语口语和翻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6)提高理解课文的水平和教学水平: 通过自己的讲解及老师的补充和纠正,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7)教师讲,不一定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 而学生则自知肚明, 他们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和注意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
2.反对的理由:(1)不能深层次地讲,课堂上仅仅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如讲词汇实惠;(2)学生分不清重点和难点,而老师能对此做明确的指导;(3)这种教学模式适合本科学院的学生,学生的素质不一样,有的学生上台也是敷衍了事,重点单词讲不透,不如老师细化清楚,学生讲无创意;(4)课堂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但教师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学生讲课,同学不重视,不大想听,他们发音不准,声音小,错误先入为主,这一教学模式对少数人有益,教师应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成功的教学。
3.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理由:(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思考,不完全依赖老师。(2)但老是这样上,形式呆板,学生感到疲倦,学生上讲台,提不起同学的兴趣,听课效率不高。(3)我们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不是老师的上课方式,而是内容是否吸引我们听下去,这才是成功的教学。(4)学生彼此之间授相关知识能容易接受,与此同时,老师给予指导补充,既巩固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又填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的空缺,但另一方面,学生准备不充分就上台讲课,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5)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消除诸多心理压力,为学生以后的流利交谈打下基础。(6)通过讲课,能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和视野,讲课本身也是一种锻炼,是锻炼英语口语的好时机,但对于台下的学生,因有的发音不准,和学习态度问题,愿意听他们同学讲的课有多少呢?学生讲总有些不足。(7)这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但总不能适应。学生毕竟不是老师啊。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引导学生上讲台自己讲解课文,老师指导之,辅助之,笔者以为这只是一种教学尝试,是在教学中以此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培训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但也存在缺点,要不断完善。正如问卷调查中,学生们诚恳地指出的那样,教学方式、套路有点死板,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须下一番工夫,要不断给学生新的任务,使其不感到乏味,因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学到自主学习英语的方略。经过3个学期的这一教学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确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从不知道怎么学发展到会主动学习,他们的英语水平也有明显地提高。以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情况为例: 在2006年12月23日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中,05计英1班18人合格,占全班52.94%; 05物英1班11人合格,占全班29.72%。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衡量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是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的A/B级考试;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针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水平考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四级考试难于A/B级的考试,而这些学生均未参加英语四级应试培训班。这一结果说明,这部分学生的成功, 都是靠平时刻苦自学而获得的,是他们知道怎么刻苦自学的结果,这与他们所具备的自主学习精神有着必然的联系。在2006年12月24日参加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 他们的通过率为:0501计英1班100%,0501物英1班97.3%(37名学生中, 只有1人未通过)。
参考文献:
[1]基更编著.丁新等译.远距离教育基础(第二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6.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基更编著.丁新等译.远距离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9.
[4]李康.现代远程教育若干理论之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4,(9).
[5]注: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附录二: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调查问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6] David 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15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一.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特点
1.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核心技术创新点
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只要与企业的网站相连(局域网),下载相关控件后就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网上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人员变动情况的跟踪,通过资质关、开工关、过程控制关、评估关这四个环节来实现对外包队伍的动态管理,采用身份扫描登录、定制培训内容、考试或阅卷机、作业现场红外?呙瑁üづ疲┑榷嘀秩怼⒂布?结合的创新模式,做到对外协队伍人员的培训结果及违章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和统计。本平台以创新的培训方式,扎实地进行全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通过播放视频和文字、图片等形式针对各类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达到借助高科技手段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的目的,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2.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其他重要技术创新点
本平台课件清晰度高,占用系统资源小,同时课件内容、人员行为、着装符合安规、规范的要求。课件开发以人员本质安全为重点,兼顾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来设计。以本质安全管理规范为应用框架,紧密围绕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安全工器具及电动工具管理、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与反事故技术措施管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外来人员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的控制标准,来开发培训内容,能做到安全培训内容的全覆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先进性强,可利用企业现有网络实现安全教育的网上培训、视频培训、在线考核、对外包队伍的动态管理等功能,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价值。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实施效果
1.多终端学习系统可以实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全面计算机化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的投入使用,能够使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全面计算机化,使安全培训更加形象、生动和有针对性,是企业落实安全工程的具体措施,是企业在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上的大胆探索和创举,也是企业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企业使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能有效提高企业各类作业人员的本质安全水平,提高培训效率,消除安全管理短板,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实现人员本质安全、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和管理的本质安全的目的。
2.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有重要推广价值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在各类企业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价值,该平台还有很多可以继续发展的空间,各企业可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平台多终端学习系统平台》对推动企业、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的管理创新、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在人员安全、工艺过程、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为体系的建立、运行和过程控制提供方便,企业在发挥本软件平台的培训作用、管理作用的同时,可以与时俱进,加以持续改进。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内涵界定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根据培训需求输入培训内容,并将培训内容输出到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过程。参考柯氏评估模型,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输出结果可以从参训校长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效果、返回岗位后的行为改变及其工作绩效四个层面来衡量,这是综合性的观察和评估。结合对近两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可以将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概括为两个相对容易理解、也具较强操作性的评价维度,即返岗后的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情况。
首先,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的情况。简称工作改进情况。这是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应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越是解决得好就越说明培训有成效。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成功做了哪些事”来描述校长参加培训的价值和效果。在做工作改进评估时。可以采取行为事件分析法,通过自我评估与领导、周围同事评价结合的方法。
其次,可以从参训校长返回岗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来衡量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以往不少研究将中小学小长培训实效性理解为上面所说的工作改进,但我们认为,参训校长在培训结束返回岗位后,对培训内容进行复习、选择和内化,并由此提升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视为培训实效性的体现。重返岗位后的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指向性和应用目的,并以此为动力将精选后培训内容转化为内在认识观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技能等,由此提升的能力虽然未经具体应用,但它是做好准备、值得信任的潜在能力。对这种能力评价难度较大,通常只能自我评估,但应当对校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足够信任。因而总体上。与工作改进情况相比,能力提升情况评估的操作性更大些,可以采取模式化问卷对所有参训校长进行评估。这也是本研究强调能力提升作为实效性标准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在返回岗位后,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所实现的能力提升,改进工作的情况。这是参训校长将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转化为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与工作行为的状况。
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缺乏具有一贯性的培训实效性评估。当前,培训机构普遍缺乏能对培训前、中、后关键环节按同一种标准进行评估的工具,这对认识和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造成很大影响:训前预评估的粗放性;培训结束时的模糊评价;返岗后效果评估的缺失。校长在培训结束回到岗位后,其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变为很小范围内的事情,跟踪和监控难度很大。加之没有准确测量工具,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包括教育局和学校)对训后实效性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如果有借助网络测试的评估工具,能在参训校长培训前、结束,以及回单位一段时间后的能力起点和变化情况,做连续、一贯的测量。不仅可帮助地方教育局及时了解参训校长培训效果,也可帮助培训机构把握今后项目改进方向。因此,能对培训管理关键环节做一贯性评估、实效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培训设计中的应用导向不明晰。目前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赖现有资源,对训后应用的现有资源优化和增量资源开发不够:一是需求调查不够深入、全面。上述实效性评估可作为需求调查的方面,即了解参训校长在培训前能力状况,以把握共同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同时,对参训校长需求缺乏分类分析和针对性处理。此外,培训机构对不同地方教育发展重点、难点了解不够。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好寄希望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专题性不够。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将影响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会出现通识性的内容居多。贪大求全,桌类问题集中培训专题设计偏少的情况。同时,还缺乏分类甚至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更大的问题是:当前培训会根据所能获得课程资源来设计项目,却缺少根据参训校长“回去后要干什么”的应用导向,来进行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这势必影响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造成学非所用和培训浪费的结果。三是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专题报告、一般性的学校考察和研讨等,仍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培训方式。听、看、漫谈是必要的,但如果培训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影响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深度理解、有效记忆和创造性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如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可以对传统培训方法起到补充作用,但目前仍较为少见。
对参训校长的训后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一般的培训都是在专门机构或刚的学校(影子培训)进行,然后再回到本单位应用。目前的问题是:对集中培训的关注比较多,但对参训校长回单位后的应用和发展关注较少。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训后发展的科学指导、完善的训后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持续的学习氛围。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策略
针对前述问题,培训机构与送培单位要加强合作,通过能力发展评估、针对性教学和训后指导管理等,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研制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实效性评估工具。实效性评估对了解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实现度、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从可操作性和成本-收益角度。可考虑参考2012年底刚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借助岗位胜任力分析方法,建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员自评为主要方法、借助网络技术自动生成数据报告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评估工具。这套评估工具核心是校长能力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报告结果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诊断和分类分析。具体应用上,可以对校长训前能力状况、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收获。以及返岗后的能力提升等不同培训阶段的能力水平,进行标准一致、前后对照的连贯评估。这一基础数据可以供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使用,前者主要是用于培训设计,后者主要用于训后管理。同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还可以形成学员学习档案。提供给学员作为自我成长的指导。云南培训基地正与一些地方培训机构合作,就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测评工具合作开发。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首先。增强需求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既要结合实效性预评估,了解参训校长个体需求,还要了解地方教育工作重点和校长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同时,还要就一些核心课程做更细致的需求调查。目前,云南基地在与委托方洽谈项目时,都会要求对方协助提供四类需求资料:地方教育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对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对部分参训校长的抽样调查及对核心课程内容要点的具体需求。其次,结合需求设计和提供培训课程。课程设计是培训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应用导向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比如,云南基地在策划西宁市中小学教务主任培训班时,专门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中学教务主任,开设《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运行体系的构建》课程,并请其突出如何科学排课等具体的管理内容。为了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2013年上学期开始,云南基地将为每位授课教师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学情分析和需求调研结果,并提出对每一门课程教学提纲的建议。同时,拟为参训校长提供领导力资料包(按决策、沟通等能力分类的电子文档),并开设自选讲座,以帮助参训校长按需选学。第三。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利用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参训校长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经验分享、深入反恩和思想碰撞。经过一年半的探索,云南基地共开设《发展规划制定》《思维品质提升》《执行力建设》等若干门参与式教学课程,开发《西南联大附小办学理念与启示》《如何提升办学理念——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小为例》等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等结构化研讨,获得送培单位和参训校长的好评。今后,还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地州开辟教学点,将现场教学与“游学”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